浅谈先秦青铜器的造型风格
先秦青铜壶形器几何纹饰论析
>学术论坛·设计学艺术教育168ART EDUCATION 2012 · 08人类对于几何纹饰的认知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代,原始先民将各式各样的直线、曲线、旋纹、三角形、锯齿形等几何纹饰或刻画或彩绘在陶器、玉器上,但是,原始先民在陶器和玉器上刻画和彩绘几何图形的目的是为了装饰还是原始巫术?这至今仍是世界艺术史的未解之谜,学界的各方意见和争论颇多。
普列汉诺夫认为,“几何图形的装饰在原始装饰图案上占有非常显著的地位,并且在第四纪的工具上已可以看到。
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给予了这类装饰的发展以新的推动力。
在这里起特别巨大作用的就是陶器艺术……当人们学会了加工金属的时候,陶器上就开始出现了一些非常复杂的曲线,和直线并列在一起。
总之,在这里,装饰图案的发展是和原始技术的发展,换句话说,是和生产力的发展有着最密切和明显的联系的”①。
罗樾(Max Loehr)认为动物纹饰是由几何纹饰发展而来的,其目的是纯粹的装饰。
李泽厚的观点与罗樾相背,他认为仰韶、马家窑时期的原始彩陶的几何纹样已经比较清晰地表明,它们是由动物形象的写实而逐渐变成抽象化、符号化的……这些在后世看来似乎只是“美观”“装饰”而无具体意义的抽象几何图案,在当年则是具有严重的原始巫术礼仪的图腾含义的。
②几何纹是最早出现在青铜器上的纹饰之一,早在二里头时期的青铜器上就已有简单的几何纹饰。
从青铜器形制是对原始陶器的承继和模仿的角度,我们认为早期青铜器上的纹饰也应是陶器纹饰的再现,同时原始陶器晚期的美学风格逐渐由活泼生动走向神秘凝重,也反映出原始陶器纹饰对早期青铜器纹饰的影响。
先秦青铜壶形器上常见的几何纹饰主要有弦纹、直格纹、三角纹、连珠纹、圈点纹、云雷纹等。
这些被装饰于青铜壶形器上的几何纹饰,无一例外地遵循了美的形式法则,体现了重复、对比、单独、连续、多样、统一、节奏、韵律、对称、均衡等形式美法则。
一、云雷纹在几何纹饰中尤以云雷纹最为典型,在经历了青铜时代的转变以后,云雷纹逐渐发展为中国传统纹样中最具代表性的纹样之一——云纹。
先秦时期青铜器纹饰种类演变
先秦时期青铜器纹饰种类演变先秦时期青铜器纹饰种类、演变青铜器纹饰种类、演变(先秦时期)一、青铜器纹饰的种类主要有饕餮纹(或称兽面纹)、夔龙纹、凤鸟纹、圆涡纹、窃曲纹、波纹、蛟龙纹、蟠螭纹、螭虺纹、羽纹、四瓣花纹、勾连雷纹、连珠纹、各种动物(犀牛、^、兔、蝉、龟、鸟、象、虎、蛙、牛、羊、熊、猪等)纹、各种兽体变形纹、火纹、人物画像等。
二、纹饰的演进和意义1.饕餮纹的演进及意义青铜纹饰最具代表的纹饰演变体现在饕餮这一形象上。
饕餮就是一种非常诡异的兽形头像,从生物学角度很难辨别其原型。
《吕氏春秋先识览》:“周鼎着饕餮,存有首,无身,食人未痰,连累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今人存有说道饕餮就是龙的第五子,存有说道就是变形的兽面,存有说道就是蚩尤战黄帝的胜利标志,存有说道就是怪人……对其没统一的定义。
从汉字的结构看,饕餮两字都有“食”这个意符,图形纹饰犹如张开的大口,在商、周时期的鼎中,饕餮是最主要的纹饰。
饕餮纹主要出现在先秦时期的王室祭器、礼器及食器上。
饕餮的主要特征就是它的主体部分为负面的兽头形象,两眼注重,上颔骨非常大,存有角与耳;有的两侧连着爪与尾,也有的两侧作长身卷尾之形。
饕餮纹实际上就是由两条夔龙纹以鼻梁为中心并排相对共同组成的,多施予在器物的主要纹饰部位,图案就是平面的,以触感的阴线刻出来或作阳线突起。
早期没云雷纹充填,商代中期至周代早期,开始以云雷纹填充,具有阴阳互补之美,整个纹饰出现多层次的光影效果。
饕餮变形可以说道就是一种重组变形。
它涵盖浑然整体和部分女团整体两类现象,二者的合一又刚好对应了中国上古“人与自然”思想的进化――“礼”的思想。
青铜器厚实的材质,彰显它的肃穆结实,刚好对应了“礼”的庄重魏一;而饕餮形象和猛兽“喝人”也刚好暗含了“礼”的一个主要特征:气度。
饕餮纹在青铜器中被大量采用,起初可能将就是与图腾信仰有关,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在先秦时期,其则代表着统治阶级的气度与主导地位。
因此,饕餮纹在青铜纹饰中的代表性地位就是不容替代的。
试比较商,周,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艺术风格特点(造型。装饰。图案组织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等。)文化特征
试比较商,周,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艺术风格特点(造型。
装饰。
图案组织表现手法。
艺术风格等。
)文化特征及转变规律。
青铜是纯铜与锡的合金,其中还含有少量的铅。
它作为一种合金,与纯铜相比有几大优点。
一是熔点低,易于铸造;二是硬度大,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增加或减少锡与铅的比量,以达到不同的硬度;三是易于铸造,溶液在浇铸时气泡少,在范(模子)内无孔不入,这就容易铸造出锐利的锋刃和细密的花纹,而器物本身的气孔大为减少。
在中国出现于距今约三千八百多年前的夏代,至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的商周时期青铜工艺发展到鼎盛时期。
A青铜器的形成时期距今4500—4000年龙山时代,相当于尧舜禹传说时代。
古文献上记载当时人们已开始冶铸青铜器。
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龙山时代遗址里,经考古发掘,在几十处遗址里发现了青铜器制品。
制作技术方面,有的是锻打的,有的是用范铸造的,比较先进。
多属于日常工具和生活类,如刀、锥,、钻、环、铜镜、装饰品腹裆部常有模仿的金属铆钉。
B青铜器的鼎盛时期鼎盛期即中国青铜器时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延续时间约一千六百余年。
这个时期的青铜器主要分为礼器、乐器、兵器及杂器。
礼器是古代繁文缛节的礼仪中使用的,或陈于庙堂,或用于宴饮、盥洗,还有一些是专门做殉葬的明器。
乐器也主要用在宗庙祭祀活动中。
青铜礼器带有一定的神圣性,是不能在一般生活场合使用的。
所有青铜器中,礼器数量最多,制作也最精美。
礼乐器可以代表中国青铜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
这一时期的青铜器装饰最为精美,文饰种类也较多。
西周中期至春秋中期,王朝统治由盛而衰,青铜礼器逐渐变为生活用具,在形制风格上发生了更为明显的变化,其标志是大量使用新的铸造工艺,流行蟠螭纹。
也是由神话动物演化而成,这时它已变成单纯的图案纹样,已不再有神秘的意味。
青铜器莲鹤方壶是这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一件。
艺术风格:器形轻盈、活泼、奇巧、富丽。
C青铜器的转变时期转变时期一般指战国末年至秦汉末年这一时期。
秦汉青铜器,最后的绝响
秦汉青铜器,最后的绝响⼀、秦汉简史公元前221年,六王毕,四海⼀。
秦始皇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帝国,虽短短⼆世⽽亡,却是“百代都⾏秦政法”,他推⾏郡县制,中央集权,书同⽂,车同轨,统⼀度量衡,为后世政治制度树⽴了典范。
公元前206年,汉⾼祖刘邦建汉,打败了西楚霸王项⽻,定都长安。
正是在汉代,汉族成为华夏民族的代称,“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出⾃斩杀匈奴单于[chán yú]后给朝廷的报捷⽂书,是汉帝国强盛的写照。
汉武帝内强皇权,外服四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公元9年,王莽篡权,建⽴新朝,进⾏了⼀场不成功的改⾰。
公元25年,汉光武帝刘秀建⽴东汉,定都洛阳。
汉末政治腐败,外戚专权,黄⼱起义。
公元220年,曹丕代汉。
⼆、秦代青铜器秦代短暂,但秦始皇帝陵的考古发掘,出⼟了号称“青铜之冠”的两座铜车马。
铜车马是实物⼀半⼤的模型,结构精细完整,每辆车由三千多个零件构成,集各种⼯艺之⼤成,代表了秦代青铜器的最⾼⽔平。
还有见证历史的⽂物——铭⽂是秦始皇诏[zhào]书的铜量器和铜版,铭⽂内容是:“廿[niàn]六年(秦始皇26年,即公元前221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平民)⼤安,⽴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wǎn](两位丞相名),法度量,则不⼀、歉疑者,皆明⼀之。
”是秦朝⽴国和统⼀度量衡的诏书。
三、汉代铜器青铜器⾛到汉代,已经是最后的绝响。
青铜器作为礼器的作⽤已完全丧失,以⽇⽤器为主。
其他材料的兴起挤占了青铜的空间。
铁器质优价廉,迅速普及开来,兵器到汉代以铁制为主,中原钢铁业远远领先于塞外,是汉代武⼒强盛的技术保障。
漆器奢华,⼜更加轻巧实⽤,东汉瓷器烧制成功,美观易得,铜器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汉代之后的铜主要⽤于铸造铜钱和铜镜。
汉代青铜器的主要特点:1、素⾯为主,风格质朴,纹饰简单写实。
以蟠螭[pánchī]纹、云纹、弦纹、动植物纹为主,不再具有先秦时期的肃穆和神秘。
先秦青铜器艺术及其在现代装饰设计中的运用
先秦青铜器艺术及其在现代装饰设计中的运用先秦青铜器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中的瑰宝,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杰出代表。
青铜器的制作技艺在先秦时期已经非常成熟,不仅在技术上达到了较高水平,而且在艺术上也表现出了极高的水准。
青铜器在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不仅是宗教、祭祀的重要用具,还在礼仪、宴会等各种场合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青铜器不仅在古代中国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而且在现代装饰设计中也有着独特的魅力和应用前景。
先秦青铜器的艺术特点先秦青铜器在艺术上有着独特的特点,它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形制庄重:先秦青铜器在造型上往往表现出一种庄重肃穆的气质,无论是青铜器的形状、纹饰还是造型构图,都体现了一种古朴庄严的美感。
青铜器的形制多样,有尊、卣、簋、瓮、觚等。
这些器物的形状或圆或方,或高或矮,或通体厚重,或上轻下重,都展现出青铜器的庄重肃穆之美。
2. 纹饰丰富:先秦青铜器上的纹饰非常丰富,包括动物纹、几何纹、人物纹等多种纹样。
这些纹饰不仅丰富了青铜器的造型,还赋予了青铜器以独特的艺术魅力。
这些纹饰的形态多样,线条流畅,刀法犀利,充满了浓厚而独特的艺术气息。
3. 工艺精湛:先秦青铜器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包括铸造、浇铸、打磨、彩绘等多种工艺手段。
铸造是青铜器制作中的重要工艺环节,铸造工艺要求技艺高超,对材料的选用、熔化和铸造工艺都有着严格的要求。
以上这些艺术特点使得先秦青铜器在古代就具有了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为其在现代装饰设计中的运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时代的变迁,先秦青铜器已不再仅仅是一般的实用工艺品,而是被赋予了更多的艺术意义和文化内涵。
在现代的装饰设计中,先秦青铜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发挥着独特的魅力。
1. 餐具饰品先秦青铜器的造型庄重、纹饰丰富,在餐具饰品的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在餐具的装饰设计上,可以采用先秦青铜器上的动物纹、几何纹等作为设计元素,使得餐具在时尚的又兼具了一种古朴庄重的美感。
浅谈先秦青铜器的造型风格
浅论先秦青铜器的造型风格夏、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制作取得很大的成就,青铜工艺被视为当时社会文明的标志。
其中商代是青铜艺术由成熟达到鼎盛的时期。
在崇尚“礼治”的奴隶制社会,青铜器物大都被奴隶主当做“礼器”,成为祭祀礼仪之器和等级、权力的象征。
青铜器的多寡和规模大小,往往象征着特定的等级和权力。
青铜是红铜加锡的合金。
青铜较之红铜,有熔点低和硬度大等优点。
青铜器的合金成份,视用途与器类之不同而有不同的铜锡比例,这就是《周礼·考工记》所谓的“六齐(剂)”,即六种不同性能的铜锡配剂表。
先秦时代的青铜器分为四大类: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和车马器。
其中,礼器是青铜器中最主要的部分。
礼器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炊煮器鼎是商、周时期的青铜炊煮器兼盛食器,用于主食和肉食,也是祭祀中的礼器。
鬲,煮食器。
最初应由鼎演变而来, 商代始有青銅鬲, 行用於商周時期作烹煮食物饮具,又作祭器用。
其形似鼎, 三足,中空而曲, 易容水加熱。
多用来煮粥。
战国晚期,青铜鬲已少见,至汉代逐渐消失。
甗,蒸食器。
全器分为上下两个部分,是甑鬲结合的一种食器。
多为圆形、立耳,少数为方形。
甗的主要用途是蒸饭。
商代早期开始使用青铜甗,但并不广泛。
到商代晚期,青铜甗为数渐多。
西周初期,又出现方甗。
西周以前,绝大多数的甗都是浑体的,春秋早期以后,开始广泛使用分体甗。
甗主要是供日用,也兼作礼器,与鼎、簋、盘、匜等配套使用。
2.食器簋,青铜簋出现在商代早期,但数量较少,商晚期逐渐增加。
商周时期,簋是重要的礼器。
特别是在西周时代,它和列鼎制度一样,在祭祀和宴飨时以偶数组合与奇数的列鼎配合使用。
西周早期的典范之作,相当于今天的碗,是商周时期的盛饭工具。
文献中说是用来盛黍稷稻粱的器皿,容量为一升或二升,用途已明。
盂,大型盛饭器,亦可盛水或冰。
盂大约发明于新石器时代,最早的盂为陶制品, 青铜盂出现在商代晚期,盛行于西周中晚期,至春秋中期后逐渐消失,为青铜鉴所取代。
先秦青铜器艺术及其在现代装饰设计中的运用
先秦青铜器艺术及其在现代装饰设计中的运用
先秦时期是中国艺术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这个时期的青铜器艺术在中国古代文明史
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青铜器艺术在当时的文化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影响
了后来的装饰设计。
现代装饰设计中,先秦青铜器的元素被广泛运用,为空间增添了独特的艺术氛围。
可
以运用先秦青铜器的造型和比例来设计家具和装饰品。
青铜器的造型具有丰富的曲线和流线,可以为家具、灯具等物品带来一种流畅而动感的感觉。
青铜器的装饰纹样可以应用于
墙壁、地板、窗帘等装饰材料上,增添空间的层次感和神秘感。
青铜器上的神兽、云纹等
图案可以通过刺绣、雕刻、绘画等方式被运用在装饰材料上,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
可以运用青铜器的材质和色彩来设计家居配饰。
青铜器的材质和色彩给人一种稳定、
厚重的感觉,可以用来制作花瓶、壁画等家居配饰,为空间增添质感和品味。
先秦青铜器艺术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现代装饰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
意义。
通过运用先秦青铜器的造型、纹样、材质和色彩,可以为现代装饰设计注入传统文
化的元素,增添空间的独特韵味和艺术氛围。
也可以通过对先秦青铜器艺术的研究和传承,为现代装饰设计带来更多的创新和灵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
先秦青铜器艺术及其在现代装饰设计中的运用
先秦青铜器艺术及其在现代装饰设计中的运用先秦青铜器艺术是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了先秦时期中国艺术和工艺水平的最高成就。
青铜器在当时不仅是实用的祭祀用品,还是象征权力和地位的象征物。
随着社会的发展,青铜器的功能逐渐淡化,但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却得以延续,并在现代装饰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先秦青铜器的艺术特点青铜器在先秦时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实用工艺品,不仅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和祭祀活动中,还是表达当时社会文化和审美观念的重要载体。
先秦青铜器在艺术上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一、造型优美:先秦青铜器在外形设计上常常采用动植物纹样,栩栩如生。
这些纹样并非简单的模仿,而是经过艺术加工和设计,形态优美,富有韵律感,展现出艺术家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诠释。
二、工艺精湛:先秦青铜器的制作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包括铸造、浇铸、打磨、雕刻等多道工艺。
其技艺精湛,工序复杂,每件青铜器都经历了匠人的精心设计与打造,散发出高度的艺术价值。
三、文化内涵丰富:青铜器在先秦时期不仅是实用工艺品,更是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和宗教意义。
器身上的铭文和纹饰往往代表着当时的社会文化和审美观念,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现代装饰设计中的应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提升,古代青铜器在现代装饰设计中得到了新的运用,成为了时尚和高雅的装饰元素。
现代装饰设计师通过对古代青铜器的复原和创新,将其融入到现代家居装饰中,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一份文化和艺术的气息。
一、青铜器文化墙面装饰在现代的建筑装饰中,青铜器常常被用来作为墙面装饰元素。
青铜器的立体感和纹饰独特性,使其成为墙面装饰的独特亮点,不仅能够装饰环境,还可以为空间增添一份历史的沉淀和神秘感。
二、青铜器摆件在家居装饰中,青铜器的小型摆件常常被用来作为装饰性陈设品摆放在客厅、书房等空间,其古朴的造型和艺术性赋予了家居更多的历史和文化的内涵。
可以通过摆件的不同搭配和摆放,使得家居更加具有个性和魅力。
三、青铜器家具装饰现代家具设计中,设计师们也将青铜器的艺术元素融入到家具的设计中,使得家具在实用的也具有了一种传统和文化的氛围。
简述先秦青铜器造型与装饰风格的演变
简述先秦青铜器造型与装饰风格的演变先秦时期的青铜器,那可是个大有来头的东西!从商朝到春秋战国,青铜器一直是古代社会不可或缺的物件。
它不仅仅是用来喝酒、煮饭的器具,还是个象征着权力、身份、地位的标志。
大家想啊,古人不仅喜欢在器物上耍花样,还喜欢通过这些花样展现自个儿的品味。
你就知道,先秦的青铜器可不仅仅是做工精细那么简单,背后可是有着大大的文章要做的!刚开始的时候,青铜器的形态还很简单,甚至有点“朴素”。
一开始的青铜器,尤其是在商朝,外观上都差不多,就是那种高大威猛、线条硬朗的模样。
那时候的器物多是用于祭祀的,比如鼎、卣、爵等等,简直可以说是个“神坛工具”,不仅有仪式感,还散发着一股威风凛凛的气息。
说到这些器物的装饰,真得让人赞叹。
它们的造型通常有着强烈的几何感,直线条、对称的花纹,一切都显得有点呆板,给人一种“高冷”的感觉。
但这也能看出那个时候的人,对青铜器制作的追求可不简单。
你看那鼎的足,有时候高的能和你眼前的桌子差不多,巨大的体积就是在告诉你:“看我多厉害!”而鼎上那种“饕餮”面具一样的装饰,更是让这些器物神秘感十足,仿佛它们背后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力量。
到西周,情况就开始发生变化了。
哎,人的心思就是多嘛,谁能忍得住这种单调的造型呢?于是就有了更多样的变化。
西周的青铜器开始出现了一些柔和的线条,不再那么生硬,更多的是那种弯曲、缠绕的图案,看起来更有点流畅感。
这时的青铜器装饰开始有了“花俏”气息。
比如有些器物的底部,就不再是那么“僵硬”的平面,而是像花朵一样的形状,巧妙地展现出了周朝工匠们对美的追求。
你能想象,拿到这样一个青铜器,首先感受到的不是“冷”而是“暖”吧?而且西周的器物上多了不少动物形象,像什么龙、凤,乃至一些神秘的图腾。
那时候的贵族,就喜欢用这些装饰来炫耀自己的身份和权力,告诉别人:“我可是非凡之人!”再往后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装饰风格真是变化多端了。
你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简直是“花里胡哨”的,每一件器物都有它独特的故事和风格。
先秦青铜器纹饰小论
先秦青铜器纹饰小论作者:张宁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1年第04期摘要:青铜器纹饰所具有的艺术价值在中国纹饰图样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其装饰图样繁简多样,不仅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更是当时人们智慧的结晶。
本文选取先秦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纹饰图样,管窥当时社会一角。
关键词:先秦青铜器;纹饰;美术考古;礼仪制度中图分类号:K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2-0109-01中国青铜器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夏、商、周三个历史时期,以商周时期最盛,青铜器的风格从庄严转向了朴实、简洁、明快风格。
青铜器的纹饰则由庄重的兽面纹、夔纹到富有韵律的窃曲纹、环带纹,再发展为清新的蟠螭纹、攻战纹等。
动物纹饰狰狞的超自然魔力逐渐减弱,直至丧失。
这种纹饰的变化不仅仅是因为制造工艺或者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引起的,同时与人类生产力的提高及社会的变革也存在一定的联系。
商代青铜礼器上的装饰纹样,最突出的是兽面纹,其特征是一个正面的兽面,以竖直的鼻梁作为整个图案的中线,向左右形成对称的构图,鼻子的左右是双眉和双目,上侧是向左右展开的双角,鼻梁下端是翻卷的鼻头,鼻头下是横向阔开的大嘴,在兽面的左右下侧有较小的前肢和趾爪。
兽面纹发展到晚期,日渐趋于抽象化和图案化,两侧的身躯不再与头部紧密连接,甚至去掉了面部的外轮廓线,仅以简化的目、鼻、口等器官按部位组合成兽面图案。
由于北宋时的金石图录,如《宣和博古图》中认定夏商青铜器上的兽面纹为《吕氏春秋》中所谓的“饕餮”,是“有首无身”食人而贪婪的怪物,后来竟被人沿用至今。
由于认定是食人而贪婪的怪兽,而商代是奴隶制社会,奴隶制下的美术品自然象征着血腥和野蛮,就引导今人在观赏这类图像时往恐怖方面去想,再加上青铜器已失去当年鲜明的黄色调,遍体布满暗绿的锈色,给人以阴沉、压抑的感觉,越看它上面的兽面纹,越觉得狰狞恐怖,似乎当时人们制作这些礼器就是为了吓唬人的。
除了兽面纹之外,夔纹、龙纹、蝉纹、鸟纹、蚕纹等,也是殷商青铜器常用的装饰纹样。
秦朝青铜器的特点都有什么
秦朝青铜器的特点都有什么秦代青铜器产生于青铜时代的晚期,在我国青铜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秦朝青铜器的特点,欢迎阅读!秦朝青铜器的特点中国关中地区春秋战国时期秦墓出土的青铜器。
它继承了西周传统,并具有自身的风格。
迄今发现最早的秦国青铜器是陕西宝鸡西高泉村1号墓出土的一组器物。
其中壶、豆2件,为西周遗物;三角锋的戈,则是春秋前期的标准型式。
陕西户县宋村及甘肃灵台景家庄墓葬所出青铜器在形制上已有明显特点,鼎腹极浅,蹄足粗壮,开创了东周秦鼎的独特型式,簋口微敛,两耳小而无珥,是秦簋的通制。
纹饰以窃曲纹、鳞带纹为主。
1978年在宝鸡太公庙发现青铜器窖藏,其中有镈 3件,甬钟5 件,从铭文看当是秦武公之器。
以上3组器尤以秦公钟最为重要,它是春秋早期秦的标准器(见图)。
宝鸡秦家沟、凤翔八旗屯一期墓所出土的青铜器,器形与户县等地秦墓中所出相仿,但纹饰中出现了一种细密的蟠螭纹,年代略晚于户县、灵台等器群,属于春秋前期偏晚。
宝鸡福临堡所出青铜器则更晚些,形制近于秦家沟,蟠螭纹从细密转为疏散,器种中增加了有盖束颈的敦,为春秋中期的新器型。
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早期随葬品多仿铜陶器,铜器出土不多。
战国晚期秦墓,如凤翔高庄野狐沟1 号墓等,出现了鍪、蒜头壶等富有特色的典型秦器,并延续到秦代。
战国晚期秦国从统一战争中俘获的别国青铜器很多,在出土资料中,已难区别单一的秦器。
秦朝青铜器分析秦乐府钟战国末至秦汉末这一时期,传统的礼仪制度已彻底瓦解,铁制品已广泛使用。
至东汉末年,陶瓷器得到较大发展,把日用青铜器皿进一步从生活中排挤出去。
至于兵器、工具等方面,这时铁器早已占了主导地位。
隋唐时期的铜器主要是各类精美的铜镜,一般均有各种铭文。
自隋唐以后,青铜器便不再有什么发展了。
正因为这样,秦汉至隋唐的千百年间,所遗留下的青铜器便更显得弥足珍贵了。
秦陵二号铜马车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扫平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统一中国,建立了大秦帝国。
中国工艺美术中青铜器造型的研究
中国工艺美术中青铜器造型的研究一、早期青铜器的造型风格从殷商时期到西周初期,属于中国古代青铜器的早期时段,早期青铜器的造型,主要是以祭器和礼器为主,随着社会的演变,青铜器的用途逐渐扩展,逐渐加入了兵器、器具等不同类别的器物。
早期青铜器造型的特点是简单而直白。
器物的造型通常是由简单的图形构成,比如齿纹、缠带、凸腰、砖状等等。
造型细节上关注刻划纹饰的深浅和质感,在材质上,早期的青铜器材料相对较为简单,材料上锻打加工均相对简陋。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青铜器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时期,青铜器开始逐渐地走向多样化和复杂化,造型风格也呈现多元化和极富创意性的特点。
青铜器器物的造型趋于具有独立的个性化特点,与早期的基本图形相比,更注重雕刻出精细的细节,通体以神话象征为主,年代上有流派的区别。
有些青铜器结构十分特殊,例如龙凤纹鬲,此类器形值得赞叹。
这个时期青铜器的工艺技术也逐渐成熟,材料和工艺逐渐精细和高超,许多青铜器的形制明显高大、气势如虹,画龙点睛、独具匠心。
汉代是中国青铜器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青铜器不仅造型精美,而且种类繁多,发展趋势也更加多元化。
汉代的青铜器造型依然保留了祭器祀器、饰品、兵器等类别,但是在细节方面的表现更加精细。
此时,青铜器也不再是单纯的工具,而成为了青铜器文化的重要代表。
四、元明时期青铜器的设计特征元明时期,青铜器造型延续了汉代造型的特点和特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思想的进步,青铜器的制作方法也得到了革新和改进。
元明时期的青铜器造型风格趋于古朴和典雅,器物的造型更趋向于精巧和细致,雕刻工艺更加精湛,刻划的纹饰更具有艺术感。
总的来说,在中国工艺美术中,青铜器的造型风格经历了不同时期的演变与发展,呈现出了多种独特的造型特征。
在不断的研究中,青铜器毫无疑问依然是中国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浅谈中国古代青铜器造型与装饰纹样的演变
浅谈中国古代青铜器造型与装饰纹样的演变作者:阎国宇梁爽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年第13期摘要: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历史成就十分突出,它不仅展示出了高超的工艺手法,也彰显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加强中国青铜器造型与装饰纹样的研究,不仅能够帮助人们找寻民族自豪感,还能为现代艺术作品设计找寻灵感和方向。
文章对商周至秦汉时期青铜器的造型与装饰纹样的演变进行简要的分析,希望能够为有关人员认知和理解青铜器以及挖掘青铜器文化内涵提供帮助。
关键词:青铜器;造型设计;装饰纹样中国青铜文化历史悠久,最早见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考古发现中。
随着历史的发展,青铜器逐渐演变为国之重器,成为身份等级和财富象征的礼器,并以其独特的造型、纹饰、铭文等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铸造工艺、文化水平和源远流长的历史。
19世纪丹麦学者克里斯蒂·汤姆森和肯·沃尔索提出“技术演进三期说”,即根据生产工具的材质将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大致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
中国在公元前两千年左右进入青铜时代,《史记·封禅书》中记载:“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
皆尝亨鬺上帝鬼神。
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
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
”夏朝末期处于奴隶社会的开始阶段,社会生产力并不高,但由于统治阶级将青铜器视为身份与权力的象征,所以他们将青铜器以礼器的形式制作成酒器、食器、乐器等。
商代崇拜鬼神之风浓厚,“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青铜器作为祭祀活动中最常用的礼器,更是被赋予了神圣的意义。
此时,青铜器铸造技术日臻发展和成熟,青铜器被大量制作,形制也由小变大,兼具多种用途,不仅作为生活中的食器,更是成为古代贵族身份和地位的重要标志,继夏代之后,广泛作为随葬和祭祀的礼器使用。
在这一时期,如毛公鼎、大克鼎等艺术品层出不穷,标志着我国青铜器艺术达到历史巅峰。
商周之后,我国经历了诸多朝代,虽然青铜器的发展依然在前进,但相比于商周时期已陷入了衰落期。
1 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造型与装饰纹样在中国灿烂的历史长河中,商周时期的青铜器艺术为中国文化画上了浓厚的一笔。
中国史课后题
##先秦装饰艺术的风格特点是什么?先秦时代被称为“青铜时代”,其装饰艺术以青铜器为代表。
在青铜器的装饰上,可分为图案和雕塑两种形式,但两者间没有绝对的界线。
图案纹样具有强烈的象征性,在鼎盛时期的青铜器上,流行饕餮、夔龙、夔凤等幻想的动物纹样。
在器物的主要部位装饰饕餮纹,夔龙、夔凤出现在次要的装饰面上。
几何纹样以不规则的云雷纹为多。
春秋时代装饰风格的转变,主要是铜器上的装饰花纹趋于简易,纹样多窃曲纹、环带纹和双头兽纹,窃曲纹和双头兽纹都是鼎盛期流行的饕餮纹和夔龙纹的变体,按图案规律重新组织而成。
工匠们对二方连续的图案组织运用得更为纯熟。
战国是青铜器的更新时期,装饰纹样以蟠螭纹最普遍,往往布满器物的表面,图案组织繁复重叠,流于琐细造作。
错金银法也给铜器的纹刻带来了新的画面,如河南汲县等地出土的水陆攻战纹鉴和其它纹饰铜鉴。
青铜器装饰的雕塑形式,有浅浮雕、高浮雕和圆雕几种手法,以写实为主,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生动刻画了各种物象。
有的器形就模仿动物造型,如陕西兴平出土的战国时代的犀牛尊就很有代表性。
青铜器作为礼器,本身作为巫教和礼教文化的象征和礼教功能,服务于贵族王室,其在装饰风格上更能够体现这一点。
先秦装饰风格的社会性也很有特色。
从事这项活动的工奴称为“宰。
管理宰的人叫做“百工”。
“百工”之上还有“冢宰”。
有一定政治地位的冢宰,对如何运用器物造型、装饰纹样或饰件,以及铭文族徽来反映贵族的社会关系,负有主要责任。
他们的作用,相当于书刻甲骨文的巫史。
由于是专为贵族统治者定制的,又特别使用在宗庙祭祀等神圣庄严的场合,因此整个制作过程凝聚了百工们集体的创造力,其作品也就格外深沉厚重,蕴蓄了伟大的历史感。
1原始社会的概念用在史前艺术上有什么问题?2中国新石器时代艺术的主要发源地在哪里新石器时代,美术已经出现了哪些门类,主要发源地有哪些?答:新石器时代大约开始于公元前10000年到7500年左右。
在艺术领域里,如果说旧石器时代是一个以绘画和雕刻为中心的模仿性艺术时代,那么新石器时代就是一个以制陶和建筑为中心的实用美术时代。
先秦青铜器艺术及其在现代装饰设计中的运用
先秦青铜器艺术及其在现代装饰设计中的运用先秦时期是中国的战国时代,这一时期以青铜器的制作和艺术发展而著名。
先秦青铜器艺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装饰设计都有很大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先秦青铜器艺术及其在现代装饰设计中的运用。
先秦青铜器艺术是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精致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风格而闻名于世。
先秦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复杂,需要经过数十道工序,其中包括铸造、打磨、赋彩等。
这些工艺使得青铜器具备了很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
在设计风格上,先秦青铜器以其大气磅礴、豪放大胆的风格而著称。
青铜器的装饰主题多样,有神兽纹、凤凰纹、人物纹等等。
这些纹饰多采用镂空、镶嵌等技法,将丰富的民俗和宗教图案刻画得栩栩如生,给人一种深深的艺术享受。
先秦青铜器在现代装饰设计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现代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追求独特性和个性化,而先秦青铜器的设计风格完全符合了这一要求。
在现代装饰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青铜器的影子。
现代装饰设计中常常使用青铜器的图案作为装饰元素。
这些图案可以用在墙壁上、家具上甚至是地板上。
一些家具上常常可以看到青铜器式的纹饰,这不仅增加了家具的美观程度,还可以给人一种古朴、典雅的感觉。
现代装饰设计中也常常使用青铜器的制作工艺。
一些灯具和装饰品的制作中常常使用青铜器的工艺,这样可以使得这些产品更加具有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除了以上两种方式,现代装饰设计中还可以简单复制一些先秦青铜器的样式,以此来装饰房间或办公室。
这种方法虽然没有真正的历史价值,但是经过现代化的处理,可以给人一种古朴、典雅的感觉。
先秦青铜器艺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装饰设计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它的独特的设计风格和精致的工艺使得它在现代装饰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不仅能够增加装饰品的美观程度,还能够给人一种古朴、典雅的感觉。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对先秦青铜器艺术及其在现代装饰设计中的运用有更深入的了解。
中国先秦青铜器论述(三)
中国先秦青铜器论述(三)周平王东迁,西周终结。
政治上出现王室衰弱,诸侯力政的局面。
国家由统一而分裂,从春秋时期诸侯称霸,发展到战国时期列国分立的局面。
社会的变革,也影响到青铜铸造业,进入东周,周王室和王臣器明显减少,而列国器增多,不仅大的诸侯国如齐、楚、秦、晋等国铸器,而且小诸侯国陈、蔡等也铸器。
这样青铜器地域性特征突现,形成了多种风格争奇斗妍的局面。
春秋早期青铜器的形制,花纹和铭文还较多的是西周晚期的延续。
青铜器的明显变化,起于春秋中期。
春秋中晚期缶、鉴(图1)、带盖豆相继出现。
鼎分为有盖和无盖两种,无盖鼎都作浅腹,鼎耳立于口沿之上,或附于口沿之下,鼎腿比较瘦长,鼎足全作马蹄形。
簋的形制出现了盖冠作莲瓣形的方座簋(图2)。
有的作成封口式(图3),还有的注水平底无足。
乐器除编钟外,还出现了编(图4)。
吴、越等国在祭祀或宴飨时使用乐器句(图5)。
此期兵器空前的增加,远射矢镞出现锥体三棱形,三侧刃前聚成锋,穿透力极强。
戈仍以圭锋、中胡二至三穿为主(图6)。
车战用戈,有加长到三米以上者。
戟盛行矛、戈分铸联的形式。
剑身修长,中脊、两侧刃、前聚成锋,有的剑身还有错金篆铭,成为重要的近战兵器(图7)。
吴越工匠制作的兵器尤以精良著称,当时名闻天下。
在装饰方面,这时代表一种新的趣味、观念、标准和理想的青铜艺术在勃兴。
构图细密,成网状布局的蟠螭纹和蟠虺纹的产生,是新潮流的一种标志。
螭,一些古籍中说它属龙。
所谓蟠螭纹,指以两条或更多小螭龙相对纠结。
虺,《国语?吴语》说“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
青铜器上的蟠虺纹,则是许多小蛇状的动物相互缠绕。
它们都是作为花纹单位重复出现的一类纹饰。
蟠螭纹和蟠虺纹是由神话动物构成的,但它仅是图案,一种供人欣赏的装饰,不再有神秘的意味。
此时,青铜器铭文多作在显著部位,除书史性质外,也注重了装饰。
文体多用韵文,书体呈各种风格,晋、卫、虢、郑端庄秀劲,秦铭规整,吴越铭文修长,并加以禽鸟形的饰笔,极富艺术色彩。
先秦青铜器艺术及其在现代装饰设计中的运用
先秦青铜器艺术及其在现代装饰设计中的运用作者:刘尧罗辰来源:《建筑建材装饰》2019年第05期摘要:分析先秦青铜器的装饰表面,具有古人特有的装饰艺术风格,先秦青铜器注重结构的对称性,通过简单的排列组合,呈现出一种充满张力的艺术美感,先秦青铜器具有有趣的青铜装饰技艺,根据先秦青铜器装饰图案的布局,可以感觉到一种庄重感,在欣赏过程中自然的融入到动态联系的审美氛围。
本文主要论述了先秦青铜器艺术及其在现代装饰设计中的运用,促使在现代装饰设计当中更好的运用先秦青铜器艺术。
关键词:先秦青铜器艺术;现代装饰设计;应用措施;艺术风格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当中,青铜器纹饰占据重要的地位,在青铜器的盖、腹部、颈部等部位具有装饰,常用的动物类装饰是龙纹、凤鸟纹以及虎纹等,常用的几何类装饰包括直横条纹和云雷纹以及波纹等,此外还包括宴饮、狩猎、弋射等社会生活类的纹饰。
近些年很多设计者在现代装饰设计当中利用先秦青铜器艺术,创作出具备青铜文化的作品,获得很大的成绩。
但是先秦青铜器艺术及其在现代装饰设计中的运用仍旧处于发展阶段,需要深入的挖掘,正确获得更大的成就。
1概述先秦青铜器艺术1.1讲究对称美中国传统艺术都比较注重对称美,先秦青铜器艺术最具对称美的案例就是饕餮纹,以鼻梁为中心,两侧对称排列好,其中形象更加具体的某些饕餮纹,还具有眉形,两侧具有耳,很多饕餮纹当中还具有曲张的爪子,两侧具备展开的身体和尾巴。
此外焦叶纹也具有对称美的特征,表达出中国古人成双成对的心愿。
1.2凸显整体和谐美艺术设计完美型的重要指标就是体现出整体性,在美学方面出发,青铜器各个纹饰的布局关系到整体的审美效果,例如“何尊”青銅器整体造型非常浑厚,具有精美的工艺性,在腹足部位呈现出精美的高浮雕兽面纹,体侧还具有四道扉棱。
在青铜器主体造型当中融入这种纹饰,可以使整体和局部变得更加和谐。
1.3追求自然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先秦青铜器艺术的设计都是源于自然,因此先秦青铜器艺术具备自然性。
先秦青铜器
先秦美术(公元前21世纪——前221年)先秦美术包括夏、商、周(西周、东周,东周又分春秋、战国)三代的美术;其中战国以前属奴隶社会,战国进入封建社会。
是中国文明起源时期,它的许多特质对中国文化的走向产生了巨大影响。
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和新兴的封建贵族的统治,满足其奢侈生活的需要,这一时期的工艺美术及雕塑、绘画、书法、建筑等均获得巨大发展,而且出现了“百工”——不断趋于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致。
其中以青铜器的艺术成就最为突出,故有青铜时代之称。
此外,商周的宫殿庙堂壁画及遗存的战国帛画,亦应以予以重视。
第一节青铜器的造型与发展三代之时,“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古者以铜为兵)”这二者的集中体现就是青铜器,所以三代之时,集绘画、雕刻、金属冶炼为一体的青铜艺术成为当时美术最辉煌的代表。
中国的青铜器发端于黄河流域,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和齐家文化阶段,即出现了红铜或黄铜锻打而成的刀、锥、凿、铲等工具和青铜铸造的铜镜。
青铜是红铜加锡的合金。
青铜较之红铜,有熔点低和硬度大等优点。
青铜器的合金成份,视用途与器类之不同而有不同的铜锡比例,这就是《周礼·考工记》所谓的“六齐(剂)”,即六种不同性能的铜锡配剂表。
我国先秦时代的青铜器,分礼器(包括炊煮器、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工具及车马器等四大类。
礼器是统治阶级用以区别尊卑等级的器物。
礼器之中的炊煮器,有鼎、鬲、甗(音演)等器种;食器有簋、盂、豆等品种;酒器有觚、爵、觯、斝、罍、尊、卣、壶、觥、瓿、方彝等品种;水器有盘、匜、鉴等器种。
乐器有铃、铙、鼓、钟、镈(音博,古代乐器,即大钟)等。
夏代青铜器夏代(公元前21世纪至前16世纪)是奴隶社会的形成期,也是青铜时代初期。
据《越绝书》卷十一“记宝剑”所载:“禹穴之时,以铜为兵”。
又据《左传·宣公三年》记载:“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年代约在公元前2080一前1580年之间,与《史记》的夏代纪年相当,这里出土的青铜器有戈、戚、爵、铃、嵌绿松石的兽面纹饰牌等,种类不多,器形较小,质地单薄,纹饰尚不发达。
秦汉时期的青铜器
秦汉时期的青铜器青铜器发展到秦汉以后,地位就显得没有商周时期重要了,它所具有的一些特色也相对地减弱下来,这是因为铁器普遍使用后,铁制工具和武器逐渐代替铜制工具和武器。
又由干礼制的不断衰落以及漆器和瓷器的发展,青铜器也逐渐被漆器、瓷器所取代。
尽管如此,青铜制品在秦汉以后仍被生产,不过它巳经完全转变到日常生活用器上去了。
器物特点是轻便、精巧、实用,一些器物做得十分美观精致,但出有许多铜器是素面厚胎。
铜制品种类主要有鼎、壶、洗、铜镜、带钩、玺印、符节、货币、斗、熨斗、博山炉、灯等。
此时的圆形壶称为钟,万形壶则称为钫。
器铭文内容都很简里,主要是器物的纪年、容量、重量、使用地点、铸造铜器的作坊名称以及铜镜和铜洗上面的舌语等。
秦汉青铜器艺术是秦汉艺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发展历程中最后的闪光点。
这个时代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青铜艺术品,其中不少都被誉为中国雕塑史和工艺史上的经典之作。
秦汉青铜雕塑较前代有重大突破,大型独立性圆雕层出不穷,雕塑语言简洁畅达,风格质朴大气,生动传神。
各种青铜器具,如器皿,兵器,车马器,镜,灯,熏炉等器在战国的基础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器物造型巧致,工艺精湛,风格或富丽华美,或简朴素雅。
还有一些青铜作品如博山炉,羽人,摇钱树,棺饰铜牌等,不仅工艺高超,形式精进,同时还蕴涵着深邃的思想观念。
两汉时期的青铜器两汉时代的青铜铸造业,已与青铜时代的高峰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铸造业在器物的性质、种类、形制、工艺技术以及经营管理等上有了根本的不同,在更多方面是沿袭战国和秦的特点。
1、两汉时期青铜冶铸业的基本状况两汉时代铁制农具、工具、武器逐渐代替了同类的青铜制品,甚至日常生活用器如釜、镜等,也出现了铁制的。
漆器与陶器的发展,也逐步取代了青铜器,故两汉时代的青铜器与商周青铜器相比,大大逊色了,但从遗留下来的两汉时代的大量青铜遗物和近年考古发现的有关冶铸遗址看,这时仍较大量的进行生产,而且青铜铸造业的某些方面的技术还在继续发展,不过生产的物品已完全转到日常生活用器上来了。
不同时代青铜器的特点
不同时代青铜器的特点青铜器是人类文明史上重要的发明之一,它的出现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不同的时代青铜器的特点也有所不同,下面将分别介绍不同时代青铜器的特点。
1.早期青铜器时代:早期青铜器时代主要指中国的夏、商、周时期,时间跨度约为公元前2070年至前771年。
这一时期的青铜器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形制简单:早期的青铜器多为简单的容器,如食器、酒器等。
形制上通常由几个基本的零件组成,如圆形的腹部、直立的束颈等,较为规矩。
(2)纹饰简朴:早期的青铜器纹饰通常以线刻为主,纹饰简洁朴素,多以几何图案为主,如直线、曲线、波浪形等。
(3)器型稳定:早期的青铜器形制较为稳定,器形上很少出现过于复杂的变化,大多呈现出稳固的直立形态。
2.中期青铜器时代:中期青铜器时代主要指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时间跨度大约为公元前770年至前221年。
这一时期的青铜器特点如下:(1)器形丰富多样:中期的青铜器形制较早期更为丰富多样,除了基本的容器外,还出现了各种特殊形制的器物,如铜鼎、铜爵等。
这些青铜器形态各异,设计独特。
(2)纹饰装饰性强:中期的青铜器纹饰更加丰富多样,除了几何图案外,还开始出现一些神话、传说和历史题材的纹饰。
纹饰的装饰性也明显增强,刻线更加繁密精细。
(3)铸造工艺提高:中期的青铜器铸造工艺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铸件的质量更加均匀稳定,技术上也有所创新,如镶嵌技术、鎏金技术等。
3.晚期青铜器时代:晚期青铜器时代主要指中国的秦汉时期,时间跨度约为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
这一时期的青铜器特点如下:(1)形制复杂多变:晚期的青铜器形制更加复杂多样,呈现出更多的流线型和曲线型器物,如铜镜、铜香炉等。
形制的变化更加明显,注重美观性。
(2)纹饰精美华丽:晚期的青铜器纹饰更加精美华丽,常以动植物的形象、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等为主题,纹饰图案更加精细繁复。
(3)装饰工艺繁多:晚期的青铜器装饰工艺更加繁多,如鎏金、铜线银丝镶嵌、宝石镶嵌等,增加了青铜器的豪华感和装饰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先秦青铜器的造型风格夏、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制作取得很大的成就,青铜工艺被视为当时社会文明的标志。
其中商代是青铜艺术由成熟达到鼎盛的时期。
在崇尚“礼治”的奴隶制社会,青铜器物大都被奴隶主当做“礼器”,成为祭祀礼仪之器和等级、权力的象征。
青铜器的多寡和规模大小,往往象征着特定的等级和权力。
青铜是红铜加锡的合金。
青铜较之红铜,有熔点低和硬度大等优点。
青铜器的合金成份,视用途与器类之不同而有不同的铜锡比例,这就是《周礼·考工记》所谓的“六齐(剂)”,即六种不同性能的铜锡配剂表。
先秦时代的青铜器分为四大类:礼器、乐器、兵器、工具和车马器。
其中,礼器是青铜器中最主要的部分。
礼器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炊煮器鼎是商、周时期的青铜炊煮器兼盛食器,用于主食和肉食,也是祭祀中的礼器。
鬲,煮食器。
最初应由鼎演变而来, 商代始有青銅鬲, 行用於商周時期作烹煮食物饮具,又作祭器用。
其形似鼎, 三足,中空而曲, 易容水加熱。
多用来煮粥。
战国晚期,青铜鬲已少见,至汉代逐渐消失。
甗,蒸食器。
全器分为上下两个部分,是甑鬲结合的一种食器。
多为圆形、立耳,少数为方形。
甗的主要用途是蒸饭。
商代早期开始使用青铜甗,但并不广泛。
到商代晚期,青铜甗为数渐多。
西周初期,又出现方甗。
西周以前,绝大多数的甗都是浑体的,春秋早期以后,开始广泛使用分体甗。
甗主要是供日用,也兼作礼器,与鼎、簋、盘、匜等配套使用。
2.食器簋,青铜簋出现在商代早期,但数量较少,商晚期逐渐增加。
商周时期,簋是重要的礼器。
特别是在西周时代,它和列鼎制度一样,在祭祀和宴飨时以偶数组合与奇数的列鼎配合使用。
西周早期的典范之作,相当于今天的碗,是商周时期的盛饭工具。
文献中说是用来盛黍稷稻粱的器皿,容量为一升或二升,用途已明。
盂,大型盛饭器,亦可盛水或冰。
盂大约发明于新石器时代,最早的盂为陶制品, 青铜盂出现在商代晚期,盛行于西周中晚期,至春秋中期后逐渐消失,为青铜鉴所取代。
汉代的盂则变为另一种形制,多小而浅腹,质地也多有不同,并从食器中消失,成为一般的器皿,如水盂之类。
簠,古器具。
亦写作“胡”或“瑚”。
多用作盛黍、稷等饭食。
现所见的簠为青铜制品,长方形,口外侈,四短足,有盖。
器与盖形状、大小相同,上下对称。
盖可却置使用。
器盖相合成一器,打开则为一对食器。
簠在西周时出现,流行到战国末年。
青铜簠是先秦时期主要的青铜礼器之一,青铜礼器组合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在西周早期开始出现,进入春秋之际而大盛,战国之际开始衰落,到了秦汉时期完全绝迹。
豆。
豆是盛放食物的器皿,除日常饮食、祭祀礼仪使用外,还被当作量器使用。
豆原为陶制,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商代始有青铜豆,并且逐渐演变成一种礼器。
豆的使用常以偶数组合,多少表示奴隶主贵族身份,故有“鼎俎奇而笾豆偶”的说法。
《左传·昭公三年》记载齐国原有豆、区(ōu)、釜、钟等量器。
由此推算,一豆的容量合约今820毫升。
3.酒器周朝时,对青铜酒器作了明确的规定:一升曰爵,二升曰觚,三升曰觯,四升曰角,五升曰散,六升曰壶。
这种青铜酒器的格式和规格一直沿袭到清代。
除此之外先秦青铜器的种类还有觯,斝,尊,卣,壶,盉等。
青铜器用于贵族阶层的各种礼仪活动,成为礼制的工具,因而被称之为“礼器”。
在中国古代,“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
所以,礼器只归贵族使用,是贵族身份地位的标志,死后大部分随葬到墓穴里。
同时,奴隶主贵族内部等级森严,使用青铜器的数量和规模必须同他们的地位相当。
如周朝礼制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
决不能超越这个规定,否则就是非礼。
被当反映等级制度的行为规范而严格地确立下来,便形成了“礼制”。
青铜器造型大都端庄凝重,纹饰富丽而怪异。
作为礼器,青铜器在造型和纹饰上要体现一定的政治主题和宗教观念。
在先秦时代,神和权力至高无上,人被鬼神化。
青铜礼器造型端庄凝重,纹饰富丽而怪异,无疑有助于造成一种严肃、静穆和神秘的气氛,体现了早期奴隶制社会统治者的威严、力量和意志。
青铜器上的主要纹饰有饕餮纹(兽面纹)、凤鸟纹、龙纹、夔纹、云雷纹、乳钉纹等。
其次有蝉纹、蚕纹、鱼纹、象纹等。
饕餮纹是传说中的怪兽形象,是一种想象中的奇异动物。
它由正面的动物颜面组成,包括虫、鱼、鸟、兽的部分形体特征,它运用综合或分解的手法组成图案,可能是由虎或象、牛的头、羊的角、鸟的羽和足、蛇的身等器官拼凑而成的。
它表现精巧,结构严谨,外貌凶猛而庄严,体现了统治者的威严、力量和意志。
凤鸟纹是一种想象中的神鸟,头部有华丽的冠饰,嘴部为呈弯钩状的啄,体躯和尾部装饰性很强。
凤鸟是风神,又是天神的使者。
有蜿蜒躯体的动物大都归属为龙纹。
在中国神话中龙是水神,被视为神秘的灵物,人们把它看作自然力量的形象而加以崇拜。
夔纹是传说中的一种近似龙的动物。
图案多为一角、一足、张口、尾上卷。
通常作侧面描写。
多作为器物上的主纹。
云雷纹是大多是连续的回旋状线条。
一般称圆形的为云纹,方形的为雷纹。
多用作地纹(底纹),以衬托主要文饰。
青铜器在造型方面,或为了提高实用功能,或因生产条件的发展,或因时代风尚,各朝代都有自己的显著特点。
各种器形的美学价值在于形象的创造满足着一定的情感要求,富于变化的造型给人以多样的印象,有挺拔、茁壮、稳重、秀美等等不同的感觉。
夏代是奴隶社会的形成期,也是青铜器时代初期,据《越绝书》卷十一“记宝剑”所载:“禹穴之时,以铜为兵”。
又据《左传.宣公三年》记载:“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年代约在公元前2080前1580年之间,与《史记》的夏代纪年相当,这里出土的青铜器有戈、戚、爵、铃、嵌绿松石的兽面纹饰牌等,种类不多,器形较小,质地单薄,纹饰尚不发达。
公元前16世纪前11纪的商代,是奴隶社会的重要发展阶段,也是青铜艺术由成熟到鼎盛的时期,除铸造工具、武器外,还制造大量青铜礼乐器。
商代前期的青铜器,以河南郑州二里岗与杜岭、湖北黄陂盘龙城出土为代表,器形有鼎、觚、簋、钺等;郑州杜岭出土的饕餮乳丁纹方鼎,造型规整庄重,器壁较薄,纹饰简洁疏朗,为商代前期青铜器的代表作。
商代后期,青铜器的铸造工艺更加精湛,器形丰富,流行饕餮纹(或称兽面纹)、云雷纹、夔纹、龙纹、虎纹、象纹、鹿纹、牛头纹、凤纹、蝉纹、人面纹等纹饰,通常在云雷纹地纹上再加浮雕式的主题纹样,铭文简短,多系几个字的族徽图像。
安阳殷墟出土的司母戊方鼎、安徽阜南出土的龙虎纹尊、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及人面纹方鼎等,皆具型制凝重结实、纹饰繁丽雄奇的特征。
公元前11世纪?前8世纪的西周,是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青铜工艺沿袭商代后期凝重典雅的风格,酒器稍减,食器增多,铭文加长。
陕西临潼零口乡出土的武王征商簋,铭文记载了武王伐商的重大历史事件;淳化史家塬出土的兽首大鼎,通高117厘米,重226公斤,形制庄重,纹饰清新,堪称西周早期青铜器之杰作。
西周中、后期,奴隶制趋向停滞衰落,青铜器出现、钟、等新品种,形制与纹饰日趋简率,饕餮纹已不多见,带状花纹增加,流行顾首的纹、分尾的鸟纹、窃曲纹、重环纹、波带纹及瓦纹,长篇铭文习见。
陕西扶风出土的毛公鼎(铭文长达497字,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大克鼎及史墙盘,县出土的方彝及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四虎?等,皆属西周中、后期的典型器。
公元前8世纪前476年的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奴隶制逐渐瓦解,呈现“礼崩乐坏”的局面。
青铜冶铸业不再为周王室所垄断,各诸侯国的铸器增多,形成不同的地区风格。
春秋中期,出现模印法与失蜡铸造法等新工艺,流行繁缛的蟠虺纹与蟠螭纹;燕、赵、蔡等国兴起在青铜器上镶嵌红铜及错金新工艺;吴、越、楚等国出现鸟篆铭文。
河南淅川下寺春秋晚期墓出土的蟠螭纹大铜禁及“王子午”列鼎,花纹繁密而剔透,器形奇巧而富丽,标志着失蜡法铸器的卓越成就。
河南新郑出土的莲鹤方壶,盖顶莲瓣丛中企立一只展翅欲飞的仙鹅,壶身攀附着龙虎,气势升腾,结构不凡,具有社会大变革时代的艺术特色。
公元前475前221年的战国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开端,物质文化已进入铁器时代。
战国青铜冶铸业,以制造精致灵巧的日用器为主;鎏金、镶嵌、镂刻、金银错等装饰技法的广泛运用,使青铜器具有富丽堂皇、光彩夺目的格调。
生活气息浓郁的狩猎、习射、采桑,宴乐、攻战、台榭等图案纹饰的广泛流行,是各国新兴的封建统治者推行奖励耕战政策在青铜艺术上的反映。
河北唐山贾各庄出土战国早期的狩猎纹壶,传出洛阳金村、今藏日本永青文库的错金银骑土刺虎纹铜镜,表现了人们战胜猛兽的大无畏精神,体现了人定胜天的思想。
河南汲县山彪镇出土的水陆攻战纹铜鉴,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采桑宴乐攻战纹铜壶,是时代特色最鲜明的战国青铜器。
此外,湖北随县曾侯墓出土的蟠虺纹铜尊盘,表现了失蜡法铸造工艺的继续发展;同墓出土的大型铜编钟,音调洪亮悦耳,造型恢宏庄严,堪称战国青铜器的杰作。
先秦青铜器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反应了我国当时先进的社会文明,是奴隶社会工艺美术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