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十种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

合集下载

儿童常见心理行为问题

儿童常见心理行为问题
或者儿童语言能力发育明显落后于同龄伙伴的水平。 包括:失语症和语言发育迟缓。 语言发育迟缓:表达性语言障碍,感受性语言障碍
常见心理行为发育障碍孤独谱系障碍(ASD)
ASD分类: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不能分类的广泛性发育障碍
常见心理行为发育障碍睡眠障碍
定义:各种因素导致的睡眠质量,时序和行为方面的异常,包括睡眠障碍,异态睡 眠和病态睡眠。
常见心理行为发育障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
定义:是以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为主要表现,并伴有各种共患 病的常见神经发育障碍。
核心障碍:注意缺陷,活动过度和行为冲动。 继发症状:学业损害,同伴关系和家庭关系,社会适应功能异常 ADHD是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复杂性疾病
常见心理行为发育障碍
精神发育迟滞 脑瘫 言语和语言障碍 孤独症谱系障碍 喂养障碍 睡眠障碍 分离性焦虑
注意缺陷多动症障碍 抽动障碍 对立违抗性障碍 品行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等
常见心理行为发育障碍精神发育迟滞
精神发育迟滞是已发生于发育时期的、一般智力功能明显低下和适应能力显著缺陷 的一组疾病,患病率0.3%。
儿童心理保健的主要任务
通过健康教育,宣传儿童心理卫生知识,让家长和社会了解儿童心理健康保健的内 容和重要性,使家庭,幼儿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消除和削弱一切不利因素, 为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心身发展的环境,使儿童心身发展潜力得以充分发挥,促进 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儿童心理保健的主要任务
指导教养员培养儿童积极的,平衡的,正常的心理状态,良好的协作精神,顽强的 意志品质,以适应当前的社会和环境,早期发现儿童的各种心理行为问题,以便由 专业人员进行早期矫治,为儿童发展至成人期的心理健康奠定基础。

儿童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及指导

儿童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及指导

儿童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及指导东莞市妇幼保健院廖捷儿童行为发育又称心理发展或称心理发育,指个体或种系从产生到死亡期间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

也就是指儿童心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

这一过程大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反应活动从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的方向发展。

2、反应活动从不随意性、被动性向随意性、主动性方向发展。

3、认知功能从认识客体的直接外部现象向认识事物内部本质方向发展。

4、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方向发展。

儿童行为发育包括:动作、言语、认知、人格和社会适应性等方面。

而这些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促成,同时又受不同年龄生理发展水平和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及其制约。

婴儿期:儿童从出生到两岁左右,大致处于感知运动阶段,这一阶段儿童只有动作性的智力活动,而没有表象和运算的智力活动,如:粗大运动:包括抬头(3个月)、抬肩(4个月)、翻身(6个月)、坐(7个月)、爬行(8个月)、站立行走(12月)、跳(2岁)等。

精细动作:视线跟随、手握物、手指动作等。

言语:从牙牙学语到明确含义的语言发展。

社会性:包括表情、微笑、认人、啼哭等。

幼儿期:幼儿期心理发展的水平很大程度取决于动作和言语的发展,其动作的发育有赖于知觉、体格和生理功能的发展。

而幼儿期是言语发展的关键时期,其语言的发展是先理解后表达,记忆以无意记忆、形象记忆和机械记忆为主,但思维还不能摆脱实物及表象。

对社会性认识以自我为中心。

认为他人对世界的看法与已相同,开始出现社会道德感、理智和美感。

气质是个体之间表现出不同和行为方式,气质与能力和动机不同,能力是指“做什么”和“做得如何”,动机是“为什么做”,而气质是说明“怎样做”。

所以说:“行为方式就是气质”。

儿童气质学说的提出揭示了儿童行为多样化的本质,为儿童个体化养育提供理论的基础。

儿童气质不是一个单一的结构,而是由多个维度所组成的混合体,具体分为九个维度:分别是活动水平、节律性、趋避性、适应性、反应强度、心境、持久性、注意分散度和反应阈。

常见学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

常见学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

一、问题心理行为的判断标准以下五个标准必须同时满足,方可判断为儿童有问题心理行为:1、问题行为和年龄是否相称?2、特殊心理行为出现的频率;3、特殊心理行为持续的时间(出现3个月以上,家长必须予以重视。

一般需要半年以上的观察期才能确诊。

)4、特殊问题行为的严重程度(要同时符合两个条件:影响社交、影响知识接受,才能认定为严重)5、心理反应是否与周围环境相适应。

二、学龄前常见心理行为问题1、神经发育性问题。

3-6岁的孩子,神经发育最快。

大脑智力发育相当于成人的80%以上。

神经发育性问题不是非器质性问题,一般是是暂时性的功能性障碍。

种类:排泄功能障碍、睡眠障碍、神经性呕吐、抽动症等。

(1)抽动症。

一般见于5岁以上孩子,小学居多,男孩多于女孩。

家长要多注意孩子眨眼、挤眉、皱额、伸脖、咬舌、清嗓等行为。

(2)睡眠障碍。

有三类孩子容易出现入睡困难:体质不佳,性格多变、敏感;神经发育较快,植物神经营养不够,缺乏维生素B1、B6、B12等;睡眠习惯不好或入睡环境欠佳。

2、情绪方面的问题。

表现:波动、易怒、过分焦虑引起的神经性敏感、过分依赖家长和老师、与别的孩子关系恶劣或敌对等。

3、性格方面的问题3岁以前成为气质,3岁以上形成性格。

性格的70%为先天遗传。

表现:易发脾气、粗鲁、反抗性强、好斗;或者过分胆怯、孤独。

4、习惯方面的问题表现:咬指甲、眨眼、玩“鸡鸡”、偏食等,多见于5岁左右的孩子。

如吸吮手指,可以持续到13、14岁,但形成在学龄前时期,往往与性格特点有关(内向、敏感)。

5、语言发育的问题表现为:语言发育延迟、口吃、选择性缄默等。

(1)口吃。

半数以上在5岁前发病,为功能性口吃,思维敏捷但语言发育不成熟,即“脑比口快”。

(2)语言发育迟缓。

18个月大不会讲单词、30个月大不会讲短句即可确诊。

在深圳地区常见(粤语、普通话、英文等在一个家庭同时使用),或者是语言刺激不够(父母工作繁忙,由家中老人和保姆带孩子)(3)选择性缄默,3-5岁起病,小学最明显(家里有话,学校没话)。

儿童常见心理行为问题【31页】

儿童常见心理行为问题【31页】
孩子出现恐惧是非常正常的,但是超出正常范围的恐惧就要引起重视。 主要原因:一般来说,对生病,死亡,独处,黑暗和想象中的怪兽的恐惧,在四岁
左右达到高峰,而到六岁以后开始下降,能否及时克服恐惧与孩子在父母身边得到 的安全感密切相关。 干预技巧:机会,孩子的恐惧并安抚,解释真相
退缩行为
定义:是以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为主要表现,并伴有各种共患 病的常见神经发育障碍。
核心障碍:注意缺陷,活动过度和行为冲动。 继发症状:学业损害,同伴关系和家庭关系,社会适应功能异常 ADHD是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复杂性疾病
常见心理行为发育障碍抽动障碍
抽动:指身体任何部位肌群出现不自主,无目的重复和快速的收缩动作。 抽动障碍:指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起病,以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为特征的神经
程度要比同龄儿的文化环境所期望的标准低得多。 在18岁以前发病。
常见心理行为发育障碍脑性瘫痪
定义:是一组由于发育中胎儿和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脑损伤,引起的运动和姿势发 育持续性障碍症侯群。
导致运动受限,常伴有感觉、认知觉、交流及行为障碍,伴有癫痫及继发性肌肉骨 骼问题。
DNF-5:属于运动障碍 诊断标准:2014年 必备: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障碍,运动及姿势发育异常,肌力和肌张力异常,反
不适当的吮吸行为
表现:吸吮手指和脚趾,尤其是大拇指导致大拇指变 形 主要原因:小宝宝吸吮手指属于正常现象,通过嘴巴 认识世界。较大宝宝仍吮吸手指,可能是有心理原因, 吮吸手指可以起到抚慰作用, 干预技巧:分散注意力
咬指(趾)甲
主要原因:缺乏微量元素等生理原因,更多的是心理原因(孩子 压抑情绪紧张)
主要原因: 生理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 干预技巧: 排便治疗 心理治疗

模块十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识别及应对

模块十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识别及应对
(2)消除环境中可致幼儿精神过度紧张不安的各种因素 (3)家园合作,建立交流机制
作业
作业:课后题
1.2攻击性行为
孩子在三岁左右就开始学会骂人,再大一些,就会动手打人。这是 他们最原始的攻击方式和情绪发泄方式。一两岁的孩子也会有意无 意地吐出一些骂人的词语,但这时大都是无意识的。。
到了三岁之后,就是有意识的了,家长和老师就应该注意孩子在这 方面的恶性发展,帮助他们培养文明的举止,使不满情绪由合理的 渠道渲泄出来。
保教人员有什么高招?
• 对策之一: 观察幼儿哭的时间或原因 • 对策之二: • 幼儿哭泣时,首先想办法稳定幼儿情绪,或转移幼儿注意 力,保教人员可以让幼儿完成他平时喜欢的任务,陪幼儿玩游戏 等。对个别幼儿,可采用冷处理的方法。
BEST
1.4
偷窃背后的秘密
在幼儿期的孩子身上经常会发生“拿”别人东西的现象,这种行为与成年人的偷窃行为不 同,因为儿童还未形成良好的道德认知和判断,控制自己的能力正待发展,分不清自己的 和别人的东西有什么区别,只知道自己喜欢就拿来了。 但是有些家长对待孩子的“偷窃”行为的态度:或是深恶痛绝,狠揍一顿;或是装作没看 见,放纵孩子的行为。 这些都是不合适的,这两种极端的处理办法都有可能造成孩子日后变成“偷盗狂”。
防治: (一) 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 消除幼儿紧张情绪 (三) 转移幼儿注意力 (四) 家园联系
说谎
原因: 无意说谎——由于儿童认知发展水平低
有意说谎——(1)逃避责备或惩罚;(2)想报复他 人,引起他人注意,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防治: (一) 了解原因,确定对策
(二) 运用正面范例,鼓励诚实行为 (三) 家园联系,以身作则,共同教育
• 3.孩子打架骂人的行为是模仿或家人娇宠得来

幼儿的行为问题及其解决之道

幼儿的行为问题及其解决之道

幼儿的行为问题及其解决之道幼儿时期是孩子性格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

在这一时期,家长和教师要密切关注幼儿的行为表现,及时了解问题症结,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幼儿常见的行为问题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同程度的行为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注意力不集中:一些幼儿缺乏专注力,很难长时间专注于一件事情,容易分心。

情绪不稳定:有些幼儿情绪波动大,表现出暴躁、易怒等特点,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好动或过度活跃:部分幼儿行为过于活跃,难以安静下来,很难遵守纪律要求。

语言交流困难:有的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较弱,与他人沟通时会出现障碍。

社交困难:一些幼儿难以融入小组,缺乏与同伴互动的能力。

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不仅会影响幼儿的学习与生活,也可能给周围的人带来困扰。

因此,家长和教师需要共同关注并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引导和帮助。

解决幼儿行为问题的策略针对上述常见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有效应对:培养良好的生活作息规律的作息时间能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他们的自制力。

家长和教师应该制定合理的作息计划,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如规律的睡眠时间、定期的进餐时间等。

要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技能,鼓励他们自主完成一些简单的自理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责任心。

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良好的环境氛围有利于幼儿行为的养成。

一方面,家长和教师要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温馨、富有刺激的环境,满足他们的需求,增强他们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要为幼儿营造一个规范有序的环境,让他们在良好的环境中养成自律的习惯。

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针对不同的行为问题,家长和教师要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

比如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幼儿,可以尝试通过游戏、绘画等趣味活动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对于情绪不稳定的幼儿,要耐心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对于好动或过度活跃的幼儿,可以组织一些体育活动,让他们在游戏中释放过剩的精力。

幼儿情绪问题

幼儿情绪问题

• 第三周:老师让大胆的幼儿主动邀请刘一 起玩,老师给予了表扬经过三周的训练, 刘终于能和小朋友一起玩,也能和小朋友 说话了,但仍不会主动邀请别的小朋友玩。
案例二
• 晓晓,女,6岁。胆小,性格内向,话少,外出时 总是拉着父母的手或衣服,偶尔家中来客人,她 也躲在一旁,羞于与外人打招呼。平时干什么事 都说怕,身子往后退。怕上幼儿园,小班时,每 天上幼儿园都要哭一场。小朋友做游戏时,她总 是做观众到了大班,仍然不敢走平衡木,即便是 老师扶着她走,她的手也要紧紧抓住老师的手才 能勉强地走过去。
• 其次,家园密切配合,坚持正面鼓励,表扬其积极行为和 表现,给予适当的母爱和父爱,将要求适当降低难度,由 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教育和引导,创造机会使其体验成功 的喜悦,不要动辄打骂或讥笑。 • 最后,给孩子营造一个丰富盈实的生活空间,家庭成员间 增进交流,父母适时言传身教给她交往的技能和方法。
案例三
问题分析:
• 造成晓晓羞怯、胆小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三个方面: 其一是遗传因素,晓晓可能遗传了母亲内向、寡 言的性格。 • 其二是环境影响由于所居住的环境人员稀少,终 日与母亲相伴,几乎没有或者说很少有与其他人, 尤其是与同伴交往的机会,所以表现出孤僻,特 别依恋、依赖母亲等个性特征。 • 其三是教育方法不当以“狼来了”恐吓孩子使得 晓晓更加剧了惧怕、胆小的心理入园后,采取 “先陪护,后打骂”的粗暴方法则加剧了她对陌 生环境的恐惧。
• 当儿童在面临新的、陌生的环境或见到不熟悉的客人时, 常常会变得迟疑和顾虑重重,出现羞怯感。这是孩子的一 种自我保护反应,并无什么异常。 • 胆小羞怯的孩子常常有这样几类: • 一类是依赖心较重,无法独立地适应周围环境; • 一类是自卑感较强,缺乏自信,没有勇气去面对周围所发 生的一切; • 一类是身体原因,对任何事丧失信心; • 还有一类是不能正视、理解家庭在经济上或生活的其他方 面与众不同而感到无法抬起头来。 • 此外也有可能是因为某种隐私生怕成年人知道而不能大胆 地行动。过度保护也会使孩子无法承受和面对外表紧张的 气氛和压力,从而变得缩头缩尾,胆小怯懦,不能独立行 为,不开心,不合群。

幼儿常见心理问题及案例

幼儿常见心理问题及案例
霸道的孩子,他刚来的时候不守纪律,每当 作错事被老师一批评就打老师,踢老师;上课 时到处乱跑搞破坏,摔凳子,踢门,撕课本 等等,而且只要他想要的东西都必须得到才 行。有一次,小朋友吃完午点准备去上课, 这时他发现桌子上还剩一块饼干,马上爬到 桌子上去拿,老师把饼干收起来不给他,结 果他又踢桌子,又摔凳子,还打老师,闹得 天翻地覆,直到他踢累了才停下下来,连连 几天都如此,没有改观。 于是老师找其家长了解情况,他们都认为他 是个环孩子,住乡下的父母管不了才送到县 城和叔叔婶婶一块住,因为他非常调皮,不 听话。乱捣蛋,所以都不喜欢他,婶婶还经
首先,成人必须以身作则,克服自身 的说谎行为,决不对孩子说谎。
其次,要耐心,亲切地和孩子讲道理, 可以运用生活中的实例和文艺作品中 的形象去揭露说谎行为的丑恶,赞美 诚实行为的美好,帮助孩子分清是非。
再次,对孩子无意中造成的过失不能 严加指责。
案例2: 中班来了一位小男孩,是个非常任性,倔强,
点评: 自我控制能力发展比较慢,攻击性行为
较多。 表现:这类孩子一般活动多而杂乱,缺
乏组织性和目的性,注意力不集中,情 绪不易控制,行动冲动,不考虑后果, 有不良行为如好打架,好顶嘴,执拗, 霸道,纪律性差等不良行为,可能是俗 称的“多动症”。 可以采用行为治疗法,行为治疗主要采 用合适的认知活动来改善孩子的注意力, 并通过合适的训练程序,减少孩子的过 多活动和不良行为。 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
案例3:
小女孩的父母都到外地打工了,她跟爷爷奶奶 住在家里,他们家住在六楼,很少有小朋友跟 她一起玩,她不爱说话,爱爬高,攻击性行为 很强。奶奶每天送她来幼儿园,她不哭也不闹, 自己走进教室,奶奶走的时候,她只看一眼, 也不跟奶奶说早点来接之类的话。
每天,她都一个人玩玩具,坐滑梯,她自己拿 自己想要的东西,拿不到就抢别的小朋友的, 如果抢不到的话,就打别的小朋友。喝水的时 候,她从来不说要,如果倒水给她,她口渴就 喝,不渴的话,她就不理你,走到一边去玩。

幼儿常见心理健康问题

幼儿常见心理健康问题

幼儿常见心理健康问题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曾国前话:⏹1、只是本人的一孔之见,必有纰漏⏹2、班级授课制度的缺点、委屈各位。

一个前提观念⏹幼儿教育是幼儿园教育和幼儿家庭教育及社会教育的综合对幼儿心理特点的基本认知:⏹儿童心理的典型特点:⏹ 1、思维发展的具体形象性⏹2、个性初具雏形⏹3、行为和心理活动的无意性一、幼儿心理健康常见问题⏹1、入园焦虑⏹2、行为矫正:攻击性行为⏹3、教师对于儿童个性的认知偏差而造成的问题一、幼儿心理健康常见问题⏹4、注意力不集中。

:对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要让他们多做旋转性的运动。

⏹ 5、性格不合群。

⏹首先体现为胆小,上了幼儿园不适应,上课不敢发言,经常被打,但又不敢喊人。

另一种体现则相反,就是爱打人、挠人、咬人。

⏹解决方法:对于胆子小的孩子,就让他经常去蹦床,以锻炼胆量。

对于爱打人的小朋友,就要让他们多练习挤压式触觉。

打人是因为他有皮肤饥渴症,在寻求一种压力,因此很多爱打人的孩子,其实在你打他几下后,他就不打人了,身上舒服了。

因此,可以通过游泳运动,让水的压力来挤压他,还可以多给他拥抱。

洗完澡以后拿毛巾把他卷起来,卷完后压他一下,这叫挤压式触觉训练,把他的压力给他传进去。

⏹6、、语言问题上有两个极端,一是到年龄了不说话,譬如两岁半了还不说话,要不然就是话多,不听别人的话,自己喋喋不休地说。

还有就是抽动症,不停眨眼睛,耸鼻子。

⏹解决方法:这些表现都与身体协调性不够好有关。

身体协调性就是大脑对自己所有肌肉的感觉传递进来,然后再指挥他去及时行动。

而有这些特征的孩子需要多训练身体的协调性。

举例:如何缓解幼儿的入园焦虑?幼儿偏差行为的矫正改变儿童的行为有三种手段:(权力控制、说理、撤除关爱)、⏹相关父母的教养方式:民主型、溺爱型、权威型、冷漠型、放任型。

幼儿个性的基本认知:⏹性格活泼好动、好奇好问、易冲动自制力差、模仿性强易受暗示⏹气质是最早出现,变化最慢儿童心理对于我们的教育启示:⏹无意注意要求高超的教学技巧集中两种注意,表演性的夸张性的教学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无意注意的高度发达要求上课时不要注目处理儿童,提要求要具体直接。

儿童15种常见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

儿童15种常见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

儿童15种常见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孩子有很多表情:哭;撒娇;害羞等,每个表情后面都有和大人不太一样的原因,下面分享儿童15种表情背后的心理原因,让我们解开所有的密码。

表情一:打人、咬人孩子总喜欢打人、咬人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原因1:可能孩子对小朋友的安全感建立得不好。

所以一有小朋友到身边去,他就会觉得受到威胁,然后主动进攻。

办法:妈妈应多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多帮孩子交些好朋友。

那段时间我一直在反思,然后就开始行动了。

如做了冰淇淋、煮了毛豆、花生,有了水果等都分成几份,带着孩子送到小朋友家,有好吃的也叫到家里一起吃,或拿到别人家吃。

礼尚往来,别人也会有好吃的想着我们。

这样关系越走越近,孩子的感觉也越来越好。

变化:不打人了,每次出去,都要去敲人家的门,想见见小朋友。

有好吃的分享,还说:他是我的好朋友。

原因2:打是排除的意思。

有时他想按自己的想法做事,可小朋友们总是做些他不喜欢的事情,他想把这个事实排除掉。

如:他拿个小碗,用土来做饭。

小朋友过来就往他的碗里放土,但他不想这样,因为破坏了他原有的计划和目标。

他对小朋友嚷,但人家不听,他嚷了几次,发现不管用,就会动手打人了。

他的想法本没有错误,只是不想被打扰。

但他的举动是不好的。

有时想吃冰棒或做其它一些事情,家长不让做,他也会用打的方式来解决,只是想把家长不让他做事的这个事实排除掉。

所以我觉得更多时候,孩子打人是排除的意思。

包括大人也一样,乐爸总不听我的,我也会打他。

说不过就打吧。

反思一下,其实大人和孩子都差不多。

办法:加强用语言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他用语言来和别人表达思想。

如人家往他碗里放土打人这件事,妈妈可以告诉他:“如果你不喜欢人家这么做,你可以直接教他对别人说‘不喜欢你往碗里放土,我正在做饭!’”然后告诉他,打人无法解决问题,打人是不好的行为。

他就明白了。

当然要达到完全用语言表达还需要一个过程,妈妈要耐心等待他心智成长到这个程度。

原因3:家人可能有打人(或以轻打屁股来逗着孩子玩)的行为。

幼儿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分析

幼儿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分析

幼儿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分析一、行为习惯问题——攻击性行为;咬指甲;吸吮手指二、情绪相关问题——胆小、羞怯;焦虑;害怕、恐惧三、语言发展问题——口吃四、认知发展问题——说谎、自私、违规五、心理障碍——选择性缄默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以伤害他人或他物为目的的行为。

工具性攻击:为了获得某个物品而做出的抢夺、推搡等动作。

敌意性攻击:以人为指向的,其根本目的是打击、攻击他人。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特点•1、攻击性行为频繁。

•2、幼儿更多依赖身体上的攻击,而不是言语攻击。

•3、从工具性攻击向敌意性攻击转化的趋势。

•4、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攻击性行为的原因•1、激素水平•攻击行为倾向与雄性激素水平有关•2、气质•困难型婴儿更容易发展攻击性行为模式。

(与教养态度有关:禁令、警告、限制等)•3、社会认知的缺陷和歪曲•①对攻击行为后果的错误认知—攻击行为能减少他人的挑逗、取笑和其他令人不愉快的行为,因而倾向于用攻击行为作为自我保护的手段。

“要想不被人欺负,就必须欺负和控制他人。

”•②自尊心过强•③缺乏社会问题解决策略•④对他人意图倾向于敌意性归因认知•4、经验累积与强化•对于攻击性行为—成人不应予以表扬与鼓励•对于一味忍让、消极躲避—成人应加以制止•注意:•尽可能不要让攻击者从攻击行为中得到任何好处。

•对于被攻击后一味忍让的幼儿,要教他们通过报告老师等有效渠道维护自己的权益•减少挫折感。

受挫折的幼儿更具有攻击性。

•5、环境因素•①家庭教养环境父母对儿童的态度、方式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家庭冲突和暴力•②交流与文化影响群体氛围:竞争、紧张VS 友好、合作文化氛围:把攻击行为当做维护个人利益有效手段的社会或以武力决定个人威望的区域——热衷攻击行为•暴力性大众传媒和游戏•--教给儿童一些攻击性的行为方式;•--使儿童放松了对攻击性行为的抑制,使暴力合法化;•--降低了儿童对暴力的敏感性,并习以为常;•--使儿童对现实的想象建立在自己的行动之上,并过分认为自己是受害者。

幼儿常见心理问题及解决对策

幼儿常见心理问题及解决对策

幼儿常见心理问题及解决对策1、幼儿常见的一些心理问题1.1好动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大、自我控制能力差等几个方面。

好动具体来说是喜欢跑动,或爬上爬下,离位走动,叫喊或讲话,引逗旁人。

注意力不集中具体来说是上课时不能专心听讲,注意力涣散,易受环境干扰而分心,在课堂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或疑神发呆。

自控能力差具体来说,表现为幼稚任性,克制力差,易怒或冲动,不考虑后果,可能突然做出一些危险举动及破坏行为。

1.2焦虑具体表现为缺乏自信、过于敏感、食欲低落、无端哭闹。

这类儿童对陌生环境反应敏感,担心害怕,甚至恐惶不安,哭闹不停,常常担心被别人嘲笑,对尚未发生的情况,产生过分的关注,并伴有无根据的烦恼,对日常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显得过分焦燥。

1.3攻击这类孩子整日东奔西跑,爱搞恶作剧,喜欢讽刺挖苦别人,对美好的物品毫不爱惜,摔打成癖,表现出攻击性。

2、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1理论积淀不够深厚虽然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已有一定的发展史,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只能在摸索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再加上目前我国有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比较薄弱,相关的积淀不够深厚,这就导致我国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在理论上比其他国家落后,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我国有些幼儿教育机构只是在指导幼儿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只是采用一些零散的书籍。

我国专门从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的人员不多,幼儿园在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往往会忽视对一些引进资料理解和消化。

这样,理论的高要求与普遍的理论水平低下就形成了矛盾。

一些幼儿园教师在解决幼儿特有的.心理方面的问题时,则是把有关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用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

这种状况带来的后果,不仅没有对症下药,还有可能恶化幼儿的心理问题。

我们提倡的是在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不仅要消化和理解教育家和外国专家有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而且要结合当前的实践,有针对性地解决幼儿出现的心理问题。

儿童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及处理

儿童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及处理

儿童常见心理行为问题及处理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是家庭教育中经常遇到的挑战之一。

这些问题可能是正常成长过程中的一部分,也可能是一些心理障碍的表现。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正确的处理方法,帮助孩子解决这些问题,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一、焦虑问题儿童常常会经历焦虑情绪,如分离焦虑、社交焦虑等。

家长应该给予孩子安全感和支持,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

同时,可以通过逐渐扩大孩子的活动范围和提供积极的反馈来帮助他们克服焦虑。

二、注意力问题儿童注意力不集中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设立明确的规则和目标,提供有趣的学习环境,以及适当的奖励和鼓励来帮助孩子提高注意力水平。

此外,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规律的作息时间也有助于改善注意力问题。

三、情绪问题儿童常常会出现情绪波动和情绪失控的问题。

家长应该倾听孩子的情绪表达,理解他们的感受,并引导他们正确地处理情绪。

可以通过教授情绪管理技巧,如深呼吸和积极思考,帮助孩子掌握情绪调控的能力。

四、挑战权威有些儿童会表现出对权威的挑战,不服从父母或老师的指示。

家长和老师应该建立积极的互动关系,尊重孩子的意见,同时明确规定行为准则和界限。

通过正面激励和合理的惩罚机制,帮助孩子建立尊重他人和遵守规则的意识。

五、社交问题一些儿童在社交交往中遇到困难,如交朋友、沟通能力等方面。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参加社交活动,提供机会培养社交技巧。

同时,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和模仿游戏来帮助孩子学习与他人相处的技巧。

六、自尊问题自尊问题是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

家长和老师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关注和肯定,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优势和潜力。

同时,也要避免过度批评和负面评价,以免对孩子的自尊心造成伤害。

七、学习问题一些儿童在学习方面遇到困难,如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法不当等。

家长和老师可以与孩子合作制定学习计划,提供适当的辅导和指导。

同时,也要鼓励孩子参与有趣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儿童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关注和引导。

幼儿的心理健康及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通用授课课件ppt

幼儿的心理健康及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通用授课课件ppt
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 十分重 要的能 力,同 时也是 每个学 生都应 该具备 的一个 重要素 质。阅 读能力 的强弱 ,与学 生获取 知识, 提高学 习兴趣 ,增长 见识, 以及培 养自学 能力等 方面都 有密切 联系。 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 十分重 要的能 力,同 时也是 每个学 生都应 该具备 的一个 重要素 质。阅 读能力 的强弱 ,与学 生获取 知识, 提高学 习兴趣 ,增长 见识, 以及培 养自学 能力等 方面都 有密切 联系。 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 十分重 要的能 力,同 时也是 每个学 生都应 该具备 的一个 重要素 质。阅 读能力 的强弱 ,与学 生获取 知识, 提高学 习兴趣 ,增长 见识, 以及培 养自学 能力等 方面都 有密切 联系。 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 十分重 要的能 力,同 时也是 每个学 生都应 该具备 的一个 重要素 质。阅 读能力 的强弱 ,与学 生获取 知识, 提高学 习兴趣 ,增长 见识, 以及培 养自学 能力等 方面都 有密切 联系。 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 十分重 要的能 力,同 时也是 每个学 生都应 该具备 的一个 重要素 质。阅 读能力 的强弱 ,与学 生获取 知识, 提高学 习兴趣 ,增长 见识, 以及培 养自学 能力等 方面都 有密切 联系。 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 十分重 要的能 力,同 时也是 每个学 生都应 该具备 的一个 重要素 质。阅 读能力 的强弱 ,与学 生获取 知识, 提高学 习兴趣 ,增长 见识, 以及培 养自学 能力等 方面都 有密切 联系。
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 十分重 要的能 力,同 时也是 每个学 生都应 该具备 的一个 重要素 质。阅 读能力 的强弱 ,与学 生获取 知识, 提高学 习兴趣 ,增长 见识, 以及培 养自学 能力等 方面都 有密切 联系。 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 十分重 要的能 力,同 时也是 每个学 生都应 该具备 的一个 重要素 质。阅 读能力 的强弱 ,与学 生获取 知识, 提高学 习兴趣 ,增长 见识, 以及培 养自学 能力等 方面都 有密切 联系。 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 十分重 要的能 力,同 时也是 每个学 生都应 该具备 的一个 重要素 质。阅 读能力 的强弱 ,与学 生获取 知识, 提高学 习兴趣 ,增长 见识, 以及培 养自学 能力等 方面都 有密切 联系。 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 十分重 要的能 力,同 时也是 每个学 生都应 该具备 的一个 重要素 质。阅 读能力 的强弱 ,与学 生获取 知识, 提高学 习兴趣 ,增长 见识, 以及培 养自学 能力等 方面都 有密切 联系。 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 十分重 要的能 力,同 时也是 每个学 生都应 该具备 的一个 重要素 质。阅 读能力 的强弱 ,与学 生获取 知识, 提高学 习兴趣 ,增长 见识, 以及培 养自学 能力等 方面都 有密切 联系。 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 十分重 要的能 力,同 时也是 每个学 生都应 该具备 的一个 重要素 质。阅 读能力 的强弱 ,与学 生获取 知识, 提高学 习兴趣 ,增长 见识, 以及培 养自学 能力等 方面都 有密切 联系。

第五章学前儿童常见行为问题分析

第五章学前儿童常见行为问题分析

背景资料
晨晨在婴儿阶段,睡眠不安,睡眠时间短,大人 常常要费很大的劲才能把他哄睡着,但是只要有 一点响声,他就会被惊醒。平时和家人交流较少, 常常一个人睡着童床上,被抱的机会也较少。家 里没有人陪伴,经常一个人默默无声地玩玩具。 晨晨胆小、怕黑、怕小动物,怕一个人独处。6岁 以前父母分居两地,他一直由奶奶照看。父亲虽 然在身边,但性格内向,平时很少过问他,并且 在他哭闹时还跑过来吓唬她,所以晨晨一直害怕 爸爸发脾气。
(三)依恋替代
•案例:晨晨,男,8岁。特别依恋婴儿期使用过的 一只小动物枕头,似乎只要有这只枕头在身边,就 比较安全。一次外出,他很习惯地带上枕头,爸爸 妈妈想说服他不带枕头,把它放在家里,晨晨不肯, 并以哭闹方式来达到目的。最终做父母的屈服了, 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不让他带的话,到了晚上睡觉 时更要闹个不停。平时无论在家还是在幼儿园,只 要有伙伴在一起玩,玩的时候可以暂时忘记枕头, 然而一旦歇下来,没有事情的时候,就会想到要枕 头。特别是睡觉时,对枕头的依恋更甚,即时有爸 爸妈妈陪伴左右也无济于事。

背景资料:刘的爸爸经常出差在外,很少 照顾家里;妈妈常年病休在家,使得刘很 少有机会出去玩,闲暇的大部分时间都和 妈妈呆在家里。
问题分析?
问题分析:
刘的行为是胆怯、社交退缩的表现。原 因是多方面的,从上面的情况来看,这 个孩子的问题主要跟相对封闭的家庭环 境有关,从小缺乏与小伙伴或他人交往 的经验。据此可以采用行为塑造法对她 进行矫治。
对策与建议
由于晓晓羞怯、胆小,乃至退缩的主要原因在于生 活、环境及母亲的教养方式,所以我们建议:首先 应帮助晓晓克服羞怯、胆小的心理,建立自信心。 具体可运用系统脱敏法来进行:
第一步,教师或家长多与孩子亲近、交谈,注意 选择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孩 子情绪状态较积 极时进行。第二步,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多与人接 触,尤其带她与年龄相仿的同伴一起玩耍或请小朋 友到家里做客。第三步,带孩子进人多种陌生环境 ,多与陌生人接触,甚至与陌生人交谈、游戏。

幼儿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

幼儿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家校合作
学校可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心理 讲座、心理辅导课程等,提高学生的心理 素质和应对能力。
学校应与家长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 心理行为问题,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促 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社会支持体系
提供专业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
社会应提供专业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为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幼儿提供 及时、有效的帮助和支持。
总结词
分离焦虑是指幼儿在与主要照顾 者分离时产生的紧张、不安和恐 惧的情绪反应。
详细描述
幼儿在入园或上学时,由于与主 要照顾者的分离,可能会表现出 哭闹、不安、紧张等情绪反应, 有些孩子甚至会拒绝上学。
攻击性行为
总结词
攻击性行为是指幼儿对他人或物体的 有意伤害行为。
详细描述
幼儿可能会出现打人、咬人、踢人等 攻击行为,这种行为可能是由于情绪 调节能力不足、模仿学习等原因引起 的。
05 结论
幼儿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与控制
建立家庭支持系统
家长应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提供关 爱和支持,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有 助于预防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
培养自我调节能力
通过教育和训练,帮助幼儿学会情绪 调节和压力应对,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从而减少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
早期干预
对于有潜在心理行为问题的幼儿,家长和 教师应尽早发现并采取干预措施,如心理 咨询、行为疗法等,以减轻或消除问题。
建立学校与家庭合作关系
学校和家庭应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幼 儿的心理行为问题,提供必要的支持 和指导。
提高社会对幼儿心理行为问题的关注度
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社区活动等形式,普及幼 儿心理行为问题的知识,提高公众对 这一领域的认识和重视。

儿童常见20种心理问题3-6岁

儿童常见20种心理问题3-6岁

3-6岁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对于3-6岁的孩子,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身体健康,很容易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与心理发展。

而儿童期的心理健康是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个体感知觉发展、情绪情感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发展以及人格形成的起始阶段。

俗话说好的开始时成功的一半,所以在儿童期奠定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方向对于孩子的一生至关重要。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家长的忽视和社会宣传的缺乏,大家对儿童期孩子的心理健康认识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随着自闭症、多动症等儿童期心理问题的发病率不断攀升,儿童期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引起了家长和社会的关注,为了帮助家长了解儿童期孩子心理发展的轨迹,做好孩子的心理保健预防以及矫正工作,我们特意录制了本片。

以下介绍的主要是6岁以下的孩子常见的心理疾病:1 咬指甲【案例】洋洋(化名),男,5岁,性格内向、胆小、怕孤独、不合群,尤其受到成人指责时表现得紧张。

上课、睡觉时,经常将手指放在口中,入神地咬指甲。

从周岁起,他先是吃衣角、咬被角,后来由于大人阻止,虽不再吃衣角、被角,但产生了吮吸手指的行为。

洋洋出生后由于母乳不足,由人工喂养,1岁半后由外婆抚养。

父母在外打工,每周到外婆家去看望他一次。

长大一些后,跟父母同住,但大多数时间都是一个人在家玩耍。

【行为表现】咬指甲是儿童时期很常见的不良行为,男女儿童均可发生。

程度轻重不一,重者可引起局部出血,甚至甲沟炎。

爱咬指甲的孩子常伴有睡眠不安和抽动。

【形成原因】孩子爱咬指甲,有时反映一种心理情绪,如紧张、抑郁、沮丧、自卑感、敌对感等情绪状态,其根源可能是受关注不够或缺乏安全感。

而有些孩子,由于咬手指甲经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训斥,反过来又会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成为继发性精神刺激因素。

【专家支招】纠正孩子咬指甲的习惯可采用心理疗法和行为矫正法,以耐心说服和鼓励为主,平时多给予孩子心理上的关注,消除造成孩子紧张的因素。

引导孩子多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多交朋友,如让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块做游戏等,转移其注意力。

10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

10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

10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1)儿童焦虑症:焦虑症是指一组以恐惧与不安为主的情绪体验。

多见于女孩。

儿童焦虑症有三种类型:其中一种是分离焦虑,儿童与依恋对象、家庭或其他熟悉环境分离时出现过分焦虑;其二是社交焦虑,儿童与陌生人接触式出现持续的过分退缩,妨碍与同伴正常交往;其三是恐怖性焦虑,患儿总是提心吊胆地害怕可能遇到的事物或情景。

(2)学习障碍:是学龄前儿童较常见的问题之一,它是指不存在智力低下学习技能忽的障碍和视觉、听觉障碍,也没有环境和教育剥夺以及原发性情绪障碍,人出现阅读、书写、计算、拼写等特殊学习技能获得障碍的一组综合症。

(3)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又称儿童多动症,是儿童心理行为疾病中常见的一种问题。

主要特征是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持续时间短暂,多动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或品行障碍。

(4)儿童抑郁症:儿童抑郁症是指发生在儿童时期持续的心境不愉快,以抑郁情绪为主要特征。

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报告,儿童和青少年的抑郁症分别达到2.5%和8.3%。

患儿表现为对游戏没兴趣,食欲下降,睡眠减少,哭泣,退缩,活动减少。

患儿还可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能力下降:自我评价低,记忆力减退,自责自罪,对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不感兴趣,容易激动,有时出现自杀念头或自杀行为。

(5)品行障碍:主要表现为持久的、严重的违纪行为,在较大儿童中很常见,如逃学、偷窃、破坏公物和攻击行为。

(6)儿童恐惧症:恐惧情绪是儿童比较常见的一种心理问题,几乎每个儿童在其心理发展的某个阶段都曾出现过恐惧反应。

儿童中最常见的是害怕动物、死亡、昆虫、黑暗、学校等。

(7)儿童强迫症:主要表现为反复地、不合理地担忧,不得不通过行为来抵消所担忧的危险以得到安心,有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两种类型,常伴有抑郁、焦虑。

(8)抽动症:指局限于身体某一部位的一组肌肉或两组肌肉出现抽动。

表现为眨眼、挤眉、皱额、咂嘴、伸脖、摇头、咬唇或模仿怪相等,并可伴发其他行为障碍,多见于5岁以上的儿童,男孩多于女孩。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十种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
以下是幼儿常见的十种心理行为问题:
分离焦虑:幼儿对离开主要照顾者感到强烈的不安和恐惧。

社交困难:幼儿在与其他孩子或成人进行互动时遇到困难,如缺乏交流技巧、羞怯等。

注意力不集中:幼儿难以集中注意力,容易分心和冲动。

冲动行为:幼儿缺乏自控能力,容易表现出冲动和暴躁的行为。

分裂情感:幼儿在情感上经历快速的变化,例如情绪波动较大或情绪不稳定。

偏执或焦虑想法:幼儿可能表现出不合理的恐惧、疑虑或固定的念头。

睡眠问题:幼儿可能经历入睡困难、多梦、夜惊等睡眠问题。

食欲问题:幼儿可能对食物过于挑剔,或者出现进食过多或过少的情况。

强迫行为:幼儿可能表现出反复、不合理的行为模式,例如反复洗手、整理物品等。

自闭倾向:幼儿可能表现出对他人难以建立情感联系、缺乏社交技巧和兴趣的特征。

请注意,这些只是一些常见的幼儿心理行为问题,并不代表所有可能的问题。

如果您认为孩子存在心理问题,建议咨询专业的心理健康专家或儿童心理学家进行进一步评估和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