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教案
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解决问题(串珠子)教案

出示例5
全班齐读题目。
师:你知道了什么?
生1:问题是掉了哪2颗。
师:还知道了什么条件呢?
师:先观察她穿珠子的规律。
生1:这串手链是用2颗黄珠子、1颗蓝珠子,2颗黄珠子、1颗蓝珠子,穿起来的。
生2:这一串珠子的排列规律是2颗黄珠子,1颗蓝珠子为一组不断重复排列。
三、合作交流达成智慧
课题
解决问题(串珠子)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设计者
教
学
目
标
1、巩固已学过的各种规律及找规律的方法,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的规律。
2、学生通过穿珠子的活动,在观察活动中培养创新意识,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在讨论交流中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
教学重点
通过练习,巩固已学过的各种规律及找规律的方法。
五、回顾全课、畅谈收获。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
业
设
计
A:书P90第9题
B:下面哪两行的规律相同?
苹果梨子梨子苹果梨子梨子苹果梨子梨子
笑哈哈笑哈哈笑哈哈笑哈哈
乒乒乓乓乒乒乓乓乒乒乓乓
教
学
反
思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所学的规律。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以两颗黄珠子我调整
一、激发兴趣引发问题
复习旧知
猜猜星星后面藏着谁?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出排列规律
师:这些都是按规律排列的,找准一组重复部分就行了。
师:现在我们去帮助小红同学解决她的问题吧。
师:我们可以怎么样检查呢?
生:动手摆一摆出一串手链,看看是不是一样的规律。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找规律 教案教学设计(共3课时,含教学反思)

7找规律第1课时找规律 (1)第2课时找规律 (4)第3课时找规律 (6)第1课时找规律教学内容教材第85~86页例1、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事物中简单的排列规律,理解规律的含义并能描述和表示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推理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提高合作交流的意识。
3.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感受数学的规律美,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规律的含义,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
难点:能够表述发现的规律,并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理解规律。
(一)生活引入。
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我们班要举行一个联欢会,你们打算怎么来布置自己的教室呢?1.学生交流汇报。
2.老师的想法也和大家的差不多(呈现例1的情境图中的上半部),你们看,漂亮吗?3.请大家仔细观察:看看老师的设计有什么特点。
4.引导学生说出:彩旗、灯笼和花朵都是按一定的顺序来排列的。
并指出:这样的排列就叫有规律的排列。
5.教师说明:一般来说,一组实物依次不断重复地排列(至少重复出现3次),我们就可以称为有规律的排列。
(二)点明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图形与数字的变化规律二、引导探究,寻找规律。
(一)寻找彩旗的排列规律。
1.找一找:让学生自己观察,去找一找彩旗的排列规律。
2.说一说:(1)让学生说出彩旗的排列规律,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述:彩旗是按一面黄旗一面红旗的规律来排列的。
(2)教师提问:①彩旗是每排几面就出现重复的?引导学生说出:每两面出现重复。
②那我们能不能把这两面看成一组,所有的这些彩旗都是这样一组一组的重复排列的呢?③这一组中的第一面彩旗是什么颜色的?3.圈一圈:让学生圈出彩旗重复的部分。
4.画一画:你能按照彩旗的排列规律再继续画出这样的一组吗?(二)寻找小花、灯笼与小朋友的排列规律。
1.圈一圈:让学生圈出小花、灯笼与小朋友排列中的一组重复部分。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找规律(79)-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 找规律(79)人教版我作为一名教师,今天要为大家带来一年级数学下册的教案,章节为7.找规律(79),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找规律。
通过观察和分析,我们将找出数字和图形之间的规律,提高我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出数字和图形之间的规律。
2. 学生能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找出数字和图形之间的规律。
难点:学生能够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展示一些数字和图形的例子,让他们观察并找出其中的规律。
2. 例题讲解:我会以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如何找出数字和图形之间的规律,并解释规律的应用。
3.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观察和分析,找出其中的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4. 小组讨论: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解题过程和答案,互相学习和交流。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关键点,如数字和图形的规律,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观察一组数字或图形,找出其中的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找规律的方法。
同时,我也会进行拓展延伸,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例题讲解环节中,我需要清晰地展示如何找出数字和图形之间的规律,以及如何将规律应用到解决问题上。
这个环节的详细程度将决定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
我应该使用简单的语言和直观的图表来说明,确保学生能够跟上我的思路。
再次,随堂练习的设计也是至关重要的。
我需要确保练习题既有代表性,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以便学生能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他们的解题能力。
同时,我应该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和交流,这样不仅能够促进他们之间的合作学习,还能够丰富他们的问题解决策略。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七单元 找规律 用规律——穿珠子

猜猜 后面藏着谁?
这也是我们学过的,找到 相邻两数相差多少就行了。
复习导入
在空白圆圈里填上合适的数。
50
70
20
19
25
6
18
48
30
53
61
8
每组下面两个圆里 的数的和等于上面 圆里的数。
先观察前两组数,它 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想:18+( )=48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还有很多 很多……
只要你细心观察,每天都有新发现!
课堂小结
所以,掉的是 颗蓝珠子, 颗红珠子。
1
2
试着摆出小英穿的珠子,看一看。
解答正确吗?
学以致用
小明穿的手链还缺2颗珠子,他需要2颗什么形状的珠子?
学以致用
根据规律画出被挡住部分的珠子。
学以致用
+2
5
6
接下来该是什么数?
先仔细观察, 我发现……
+3
+4
+( )
+( )13610??
15
58
57
学以致用
到百数表中 验证一下。
58
68
35
57
还可以根据什么 规律填写空格里 的数呢?
学以致用
1
2
3
4
5
6
7
8
10
旗子的排列规律是按 重复排列的。
先观察旗子排列的 规律。
9
我发现,单数就是 , 双数就是 。10是双 数,所以第10面是 。
21
学以致用
5 10 15 16 25 30
+5
20
44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学设计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找规律设计理念1、学生学习的过程,既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又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是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
因此,我在这节课中有意识地利用学生身边或感兴趣的事情创设问题情境,从疑点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增长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重视教学过程的全新理念,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因此,我在本节课中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采取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在猜一猜、说一说、做一做等活动中,体验感悟规律,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及表现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并从课堂上得到成功的快乐。
3、本节课的设计,以推动学生自我发展居多,创设学生主动自学、积极探索的自学氛围,培育学生的观测、悖论、推理小说和语言表达能力。
4、本节课的设计中注意各科知识间的整合,如:让同学们做有规律的动作,是与音乐课的整合,让学生设计有规律的图案,则是与美术课的整合。
这样把数学课与艺术交融,让数学学习更加愉快,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并非枯燥乏味,数学学习是如此生动活泼、快乐有趣。
学情与教材分析一年级学生年龄大,经验太少,但是就是乐意拒绝接受新鲜事物,思维活跃,本节课著重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出来,为学生提供更多多样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唤起他们的自学兴趣,为实行技术创新教育奠定较好的基础。
《打听规律》就是义务教育课程教科书教学(人教版)下卷第7单元的内容,就是“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也就是数学课程教材改革的一个崭新变化。
单元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5--91页例1―例5。
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序,独立自主重新认识直观的排序规律,并能够根据规律表示下一个物体。
2、通过涂抹颜色、挂学具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动手能力和技术创新意识。
3、在经历找寻规律过程中,体验规律的美和缔造的欢乐。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7 找规律》教案 (11)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7 找规律》教案一、教学背景分析本单元主要在学生掌握1-100内数的顺序和逆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归纳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归纳,探究规律,提升学生对数字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1-100内数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发现规律和归纳总结能力。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引导学生找出1-100内数字的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归纳能力。
难点1.学生的规律发现能力。
2.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
四、教学准备1.教案PPT2.板书内容3.学生课前准备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出示一个数字序列:2, 4, 6, 8,然后问学生这些数字之间有什么规律。
第二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教师出示1-100内的一些数字,让学生尝试找出它们之间的规律,并向学生提出问题。
第三步:归纳总结规律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归纳总结1-100内数字的规律,并在小组内分享归纳结果。
第四步:展示规律学生展示自己的归纳规律,教师进行指导和讲解。
第五步:合作探究学生结合实际情境,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不同的数字规律,并进行讨论分享。
第六步:反思总结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收获,讨论数字规律的应用。
六、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目。
2.自行寻找1-100内的数字规律并写出规律。
3.和家人一起玩找数字规律的游戏。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发现1-100内数字的规律,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多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以上便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找规律人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找规律人教版我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中的第七单元——找规律。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教材的第三章,第七节。
这部分内容主要讲述了如何通过观察和分析,找出事物之间的规律。
具体内容包括:数字的排列规律、图形的排列规律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规律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找规律的方法,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图片、数字卡片等教具,以及练习本和笔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拿出了一组图片,图片中有一些物品的排列,让学生们观察并说出其中的规律。
3. 例题讲解:我出了一道数字排列的题目,让学生们找出其中的规律。
学生们通过观察和分析,发现这组数字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4. 随堂练习:我让学生们自己出一组数字,并找出其中的规律。
学生们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了找规律的方法。
5. 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了找规律的步骤,以及一些常见的规律,方便学生们进行复习。
6. 作业设计:我布置了一道找规律的作业,让学生们课后进行练习。
题目是:给出一组数字,找出其中的规律。
答案是:这组数字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的设计;讲解规律的方法和技巧;再次,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的安排;作业设计的合理性。
下面,我将对这些重点细节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一、实践情景引入环节的设计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重要步骤。
在这一环节中,我选择了图片作为教具,让学生们观察并说出其中的规律。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们从实际事物中发现规律,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在选择图片时,我注重了图片的多样性和规律性,以确保学生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找到规律。
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册 7《找规律》 教案7

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册 7《找规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在一组数字中找规律的方法;
2.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能够灵活运用找规律的方法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
1.学生能够观察一组数字,找到其中的规律;
2.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找规律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理解规律的概念;
2.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找规律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好教案、板书设计和学生练习题;
2.学生准备好课本、练习册和铅笔。
五、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教师出示一个数字序列:2,4,6,8,10,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其中的规律是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
第二步:讲解
1.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导他们发现规律在于每个数字都比前一个数字大
2;
2.讲解找规律的方法,包括观察数字的大小、相邻数字之间的关系等;
3.讲解如何运用找规律的方法解决数学题。
第三步:练习
让学生分组互相出题,其他组员找规律解答。
例如:1,4,9,16,?(答案为25,每个数字是前一个数字的平方)。
第四步:总结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规律找法,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应用。
六、课堂作业
出示几个数字序列,要求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并写出下一个数字。
例如:3,6,9,12,?(答案为15)。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对于观察数字序列找规律的方法掌握较好,但在
应用上还存在一些困难。
下节课需要更多的实例训练。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找规律》这个数学
概念。
人教版部编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认 识 钟 表教案整理

第七单元 认 识 钟 表教学设计第1课时 认 识 钟 表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第84~85页内容及第86~87页练习十九。
内容简析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会认、读、写整时。
教学目标1.认识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认识整时。
2.会用两种方法表示整时。
3.认识时间的重要性,养成守时、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认识整时,记录整时。
教法与学法1.教学中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知道时针、分针及钟面上的数字;并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知道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2.学生通过动手拨一拨,连一连,和认一认等活动,来认识钟表和整时,并在生活中认识钟表。
承前启后链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导入课题复习:认识钟表,形如学习:认识整时。
会做形如:看钟面写时间。
延学:认识钟表。
解答形如:游戏导入法:同学们,你们做过“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吗?游戏规则:一人扮老狼,捂着眼睛面朝着墙,其余同学扮小羊站在老狼背后。
游戏开始后,小羊开始问:“老狼老狼几点了?”老狼回答:“九点了或七点了。
”小羊继续问:“老狼老狼几点啦?”老狼大声说:“十二点啦!”这时小羊四散跑开,因为老狼一报十二点就意味着追捕开始了。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做游戏吧!(游戏开始)师:这个游戏是与时间有关的游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时间,认识钟表吧!(板书课题)【品析..............,.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好玩、好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俗话说为了让他们尽快投入到课堂中来...........,.激发学生的...................,.通过游戏活动......,.一下子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学习兴趣......................,.为他们提供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让他们在学中玩.......,.在玩中学谜语导入法: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预设生齐说:喜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请你们来猜一猜。
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册 7《找规律》教案17

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册 7《找规律》教案17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和技巧。
2.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理解找规律的概念。
2.掌握找规律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1.课件:包括找规律的示例和练习题。
2.板书:学生姓名、找规律的定义、方法步骤。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老师出示一个数字序列:2,4,6,8,10,让学生找出规律,并让学生通过手写计算确认每个数字之间的关系。
2. 讲解
•介绍找规律的概念:即根据一定的规则或模式找出序列中缺少的数字或下一个数字。
•介绍找规律的方法:逐项分析数字序列中每个数字之间的关系,确定规律,再套用到下一个数字。
3. 操练
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给出数字序列让学生找规律,并写出规律式,最后让学生交流分享各自的发现。
4. 总结
请学生总结找规律的方法和技巧,并巩固课上学习的知识点。
五、作业布置
•布置找规律方面的练习题,作为课后作业。
•鼓励学生在家中通过观察事物和数字之间的关系来找规律。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际数字序列的分析让学生了解找规律的方法,但部分学生在找规律时依然缺乏逻辑思维能力,需要在后续课程中加强训练。
以上即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和技巧。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7单元 找规律》教案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找规律》第1课时找规律(1)【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拼摆、涂色等活动发现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3.激发学生喜爱数学,发现美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发现最简单的图形变化规律。
难点:引导学生从颜色、形状两方面发现规律。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投影出示:一串美丽的珠子图。
师:有一串珠子,不小心断了,丢失了一颗珠子,你知道丢失的是哪一颗珠子吗?请你猜猜看。
让学生猜一猜,猜对的要给予表扬。
老师还要告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事物都是有一定的规律的。
有规律的事物总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找规律。
(出示课题)2.猜图形。
□○□○□○□师:猜一猜,最后一个图形是什么?生:○师:你是怎么想的?生1:因为这排图形是按规律排列的。
生2:因为□后面的是○。
生3:因为这一排图形是按□○重复出现的,○在后面。
师:有道理!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找规律(出示课题)二、新课讲授1.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出示例1主题图。
师: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生1:新年要到了,同学们把教室布置得非常漂亮。
生2:有彩旗、灯笼和花朵。
生3:有很多小朋友在跳舞。
师:这些彩旗、花朵和灯笼是不是乱摆放的?生:不是,是有顺序的。
师:对他们的摆放都是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
今天我们就来找其中的规律。
(出示课题)2.引导探究,认识规律。
(1)认识彩旗图的规律。
课件演示:彩旗一面一面地闪动。
师:从画面上,你发现了什么?生1:第1、3、5、7、9……面旗子的颜色一样,第2、4、6、8、10……面旗子的颜色一样。
生2:小旗是按照黄色、红色这样的顺序一直摆下去的。
生3:小旗的规律是1面黄色、1面红色,又1面黄色、1面红色重复出现的。
生4:小旗的规律是按照“黄色、红色”重复排列的。
师:同学们真聪明!发现了彩旗图的规律是按“黄色、红色”重复排列的。
师:猜一猜,最后面这面没有涂色的旗会是什么颜色?生:是黄色的。
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册7 《找规律》教案19

人教版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下册7 《找规律》教案19一、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数字规律,继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
2.能够根据已有的规律,继续发现更多的数字规律。
3.能够理解并应用所学到的数字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找规律的能力。
2.在规律的基础上完成练习或问题。
三、教学难点1.让学生能够继续发现数字规律,并正确应用这些规律。
2.引导学生用数字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数字卡片或图片,展示给学生。
2.复印练习题,以便学生完成。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一组数字序列,让学生观察并尝试找出规律。
2.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想法。
第二步:发现规律(15分钟)1.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或配对完成,并找出其中的规律。
2.学生展示自己找到的规律,并讨论规律的准确性与普适性。
第三步:巩固练习(20分钟)1.学生完成更多的练习题,巩固已学到的规律。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用这些规律解决问题。
第四步:实际应用(10分钟)1.提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到的规律解决。
2.学生展示解题过程和答案。
第五步:小结(5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数字规律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应用数字规律。
六、课堂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的内容。
2.搜索身边的数字规律,并记录下来。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数字规律,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式,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7单元找规律

第7单元找规律单元学习目标总览单元内容简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简单事物的排列规律和数字的变化规律。
教材在编排上,从形象的图形排列规律、颜色交替规律逐步过渡到抽象的数列规律,切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会寻找简单的图形排列规律,为后面课时的学习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简单的排列规律,并解决相关问题。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以及发现、欣赏数字美的意识。
课时分配找规律 ············································ 3课时教学建议1.这部分内容的活动性和探究性比较强,宜采取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实验的方式教学,但交流的重点可以是怎样找出有新意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和创新意识。
2.这部分内容除了适合用实物进行操作外,还比较适合用电脑进行教学。
在电脑上学生可以自由地发挥想象,创造出许多美丽而有规律的图案,激发学生爱数学、发现美的情感。
找规律第1课时找规律(1)课时目标导航教学内容找规律(1)。
(教材第85~86页例1、例2)教学目标1.理解规律的意义,能发现图形和数字排列的简单规律。
2.能根据发现的规律进行推理,确定后续图形或数字的排列方式。
3.感受规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发现简单事物的排列规律。
难点:确定后续事物的排列规律。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找规律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找规律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推理、归纳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趣味性的找规律问题,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二、教学内容
1.数学下册第7单元找规律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找规律能力,引导学生探究数学规律的方法。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克服找规律问题的困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老师出示一组数字序列,让学生观察规律并尝试找出其中的规律。
2. 学习与练习
1.讲解找规律的基本方法,并通过多个例题进行讲解。
2.让学生进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找规律的方法。
3. 拓展
老师提出更复杂的找规律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其中隐藏的规律。
4. 实践
让学生分组进行找规律游戏,加深学生对找规律方法的理解。
五、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找规律的基本方法,培养了观察、推理和归纳
能力。
同时,通过多种趣味的找规律问题,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后作业
1.完成课堂上的练习题。
2.设计一个找规律的问题,让家长或同学尝试解答。
以上内容为本课程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7 找规律》教案 (7)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7 找规律》教案 (7)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概念。
2.能够通过观察图形、数字等找出规律,并进行总结。
3.能够运用所学方法找出数列中的规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找规律的方法。
2.运用所学方法找出数列中的规律。
难点1.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规律的理解和把握。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电子白板、幻灯片。
3.学具:学生练习册、作业本。
四、教学过程1. Warm-up(5 minutes)老师和学生一起做一个简单的数列找规律的小游戏,让学生热身。
2. Introduction(10 minutes)1.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解释什么是找规律,为什么要找规律。
2.通过简单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找规律的概念。
3. Practice(30 minutes)1.通过多个实际的例子,让学生找出规律。
2.老师适时引导学生,帮助他们理解并总结规律的方法。
4. Consolidation(10 minutes)1.让学生自行完成几道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2.老师进行讲解和概括,强化学生的理解。
5. Application(15 minutes)1.教师设计一些应用题,让学生通过找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思路。
6. Summary(5 minutes)1.老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运用找规律的方法解决问题。
五、Homework1.完成课后作业册中关于找规律的练习题。
2.老师布置一道思考题,让学生回家思考并写下自己的答案。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设计了丰富的实例让学生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灵活运用所学技巧。
通过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和积极的互动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学生在理解较复杂规律方面的困难,需要进一步针对这方面的问题加强教学。
七、附:课堂练习示例1.找出下列数列中的规律,并写出下一个数是多少:1, 3, 5, 7, ?2.观察下列图形,找出每个图形中的规律,并画出下一个图形:□, ○,△, □, ○, ?。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7单元找规律教案

第七单元找规律单元集体备课一、教材解读教科书从一年级上册就开始渗透探索规律的内容,如:通过1个1个、2个2个、5个5个地数数,让学生体验、发现并描述数数过程中的规律;通过整理20以内加法表,让学生探索计算中的规律;在认识图形中,也渗透了最简单的图形的排列规律。
在一年级下册中的“认识图形(二)”“100以内数的认识”等单元中,也渗透了探索规律的内容,并设置了“找规律”单元进行教学。
本单元共设置了5道例题。
例1将“找规律”放在学生的学校生活背景中,让学生初步感受规律;例2结合直观图形的变化规律来发现数的变化规律;例3教学等差数列(递增、递减)的排列规律;例4研究数组中的规律;例5是利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把握表述规律的“度”,只要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规律即可,不必要求学生以统一的语言结构进行表述。
此外,除了可以用语言表述规律外,还应鼓励学生用“摆一摆”“画一画”“圈一圈”等方式表述,给予学生从直观到抽象、从具体到概括地逐步发展的空间。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于规律已有初步的感知基础,对于学习简单图形的排列规律这部分内容,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
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已经或多或少接触到了一些规律性的现象,只是没有把它们作为专项知识进行学习和研究。
在低年级,对于学生“找规律”的要求重在能发现规律并表述出来,会运用发现的简单规律确定后一项或者其他缺失的项。
对一年级学生而言,用语言简洁而准确地表述找到的规律有一定难度。
三、教学策略1.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素材,注重对“规律”含义的理解。
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很多能够带给人以美感的有规律的事物,如节日里各种美丽的彩灯、彩旗等通常都是有规律地排列的,很多装饰图案也是有规律地排列的……这些都为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探索规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教学时对这些素材要充分加以利用。
2.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先从最简单而直观、明显的“颜色”的角度发现规律、理解规律,到发现数组(每组3个数)中的抽象而隐蔽的规律。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科书85页(找规律)的教案

找规律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科书88页例5(找规律)2、说学情分析首先是学生对于规律已有初步的感知基础。
他们在生活中、学习中已经多多少少接触到了一些规律性的现象,只是没有把它作为专项知识进行学习和研究,还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在课堂中,只要老师稍加规范和引导,就可以使学生的思路变得清晰。
也就是说《找规律》内容是孩子初次正式接触,怎样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探索、领悟、创造规律,将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再者是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精力容易焕散但其又很活泼,思维很灵活。
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个性、心理特点扬长避短地进行教学,是我教学设计的重点。
3:教材分析:“找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是实验教材新增设的内容之一,在新教材中是一个独立的单元,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数学推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4:教学目标:(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自主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并能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涂颜色、摆学具等活动,增强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3)、在经历寻找规律过程中,体验规律的美和创造的快乐。
(4)、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5)、培养学生的动手、观察及推理能力。
(6)、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感受数学,发现美的情趣,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通过图形或物体的有序排列,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能知道下一个图形或物体是什么。
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活动中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二、说教法在教学上体现以学生为主,采用游戏、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引导探究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游戏、探索、操作、练习中悟出找规律的方法。
在教学设计上,注意重点内容的处理,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推理、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找规律
第一课时
单位:荣和完小授课人:刘志军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涂色、摆学具、布置教室的活动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找规律、认识规律、探索规律、创造规律。
教学难点使学生认识规律,学会找规律。
课前准备录音带、课件、彩带、动物头像、涂色卡、绳子。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播放歌曲“新年好”。
(学生很高兴跟着唱。
)
听了这首歌,同学们想到了什么?
2.课件出示主题图──小朋友在漂亮的教室里跳舞。
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这些彩旗、花朵和灯笼是不是乱摆乱放的?
师:他们的摆放都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
(板书──找规律)
引导探索、认识规律
1.课件出示彩旗图。
师:我们先来找找彩旗排列的规律。
(彩旗按红、黄交替出现,最后一面没有颜色。
)
猜一猜,这面旗会是什么颜色?
师:都猜是黄旗,看看对不对(点击鼠标,最后一面旗是变为黄色,学生欢呼)。
猜得真准!你们是怎么想的?
2.课件出示灯笼图和小朋友的队列图。
彩旗的规律我们已经找到了,那么灯笼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又有什么规律呢?下一个灯笼会是什么颜色,下一个小朋友是男孩还是女孩?把你发现的秘密小声地告诉同桌。
(学生思考、交流。
)
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向全班宣布?你是怎么想的?
3.课件出示彩花排列图(将原课本中的“红、绿”排列改为“绿、红、黄”三种颜色的排列)。
教室里还有彩花,它的规律和彩旗、灯笼的规律一样吗?你发现了什么?小组里讨论讨论。
猜一猜下一朵花是什么颜色的。
再下一朵呢?
4.小结:彩旗、灯笼、彩花的摆放和小朋友的队伍都是有规律的,都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出现。
动手操作、巩固发展
1.涂一涂。
a.实物投影,出示涂色卡1(课本89页“涂一涂”)
老师这里有张卡片,想请大家帮个忙,能按照规律涂颜色吗?(学生动手涂色)
谁愿意上来展示你的作品!(指明学生上台展示、评议)
b.还想不想做涂色比赛?请拿出另一张涂色卡(课本89页“做一做”)继续涂色。
(学生涂色)
四人小组的同学互相评一评,涂对了吗?
(学生评议、订正错误)
2.摆一摆、猜一猜。
a.摆一摆(设计规律,摆学具“○、△、☆”)。
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规律,小朋友们能不能自己创造新的规律?用学具把它摆出来。
(学生动手操作。
)
b.猜一猜。
小朋友真会创造,别的小朋友创造的规律是怎样的呢?大家愿不愿意猜一猜?猜对的会赢得大奖!
(请学生在实物投影展示作品,自己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能猜猜我按规律摆的吗?”,自己请同学回答,答对的老师给予奖励。
)
(指着一位学生的作品问)老师想用你的作品给大家提个问题,可以吗?(生:可以。
)按照他摆的规律,下一个学具会是什么呢?
谁能像老师这样提出两个不同的问题呢?
还有谁想上来展示作品?有这么多呀!四人小组的同学互相猜一猜。
第二课时
单位:荣和完小授课人:刘志军时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的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通过观察、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课前准备数学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小朋友已经学到了那些规律。
请说一说。
学生拿处学具摆成有规律图形。
在小组里说一说。
然后大家评一评。
二、新授:看!书上的图,小朋友们在摆什么。
各是怎么摆的?学生自由说说。
1、我们来看一看例5(1)
图上有什么图形?是怎么排列的?
先让学生说,然后评一评。
2、2)小题,你会写吗,试试看!
做好后讨论讲评。
3、这里画着什么?
那些花儿有几中颜色?
是怎么排列的?
学生读列完成,然后交流。
二、完成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再交流。
三、巩固。
1、组拿出学具摆出有规律的图案,互相说一说。
2、一找教室里那些摆放是有规律的?我们的生活中,你看到过那些有规律的事物,请说一说。
3、在纸上画一画有规律的东西吗?画好后交流。
第三课时
单位:荣和完小授课人:刘志军时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字的变化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找出数的规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找出数的规律。
课前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正方形卡片准备:。
教学过程
激趣引题
小朋友们,小华在自己的生日时,亲自布置了自己的房间。
你们看(电脑出示情景图),漂亮吗?房间中哪些是有规律的?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小朋友们在小华的房间中找到了那么多的规律。
看来,生活中许多事物都是有规律的。
我们今天就继续学习“找规律”。
(板书课题:找规律)
探究新知
1.教学例7。
a.规律有很多种,小朋友们仔细观察我们刚才找到的规律,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小朋友们真聪明,它们都是有一组重复出现的。
b.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
你们看[电脑出示例7的(1)],你能找出这些图形的摆放规律吗?
拿出自己的学具摆一摆,把你找到的规律与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说一说。
谁来告诉大家这些图形的规律是什么?
(电脑出示数字)那么,后面应怎么摆呢?
(出示图形与数字)再往后你会摆吗?应摆几个?为什么?
c.小朋友们,刚才我们找到的规律与我们在小华房间里找到的规律一样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电脑同时出示房间中的规律和例7的(1)。
]
这些图形的排列规律并不是重复出现的,而是依次增加1个图形。
d.我们找到了这组图形的摆放规律。
那么,这两组图形的规律大家能找出来吗?[出示例7的(2)、(3)]
四人小组共同用学具摆一摆,比比哪一小组最先找到规律。
哪一小组愿意将你们发现的规律告诉大家?(学生上台讲解,教师配合出示相应的数字与图形。
)
e.谁知道这三组图形的规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对,它们都是依次增加相同的数。
f.你能创造出一些像这样的规律吗?可以用学具摆,也可以在本子上画。
谁来展示一下你创造出来的规律?
投影器展示,并让学生说出规律。
2.教学例8。
a.大家看,这是小华创造出的规律(电脑出示例8)。
她创造的规律没有图形,只有数,你能找到规律吗?四人小组可以讨论一下。
谁把你找到的规律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发现这个规律的?那么,后面的数是几?为什么?(电脑出示每次增加的5和3,以及后面应填的数。
)
b.小朋友们这么快就找到了它们的规律。
那你们知道这些数的排列规律与刚才我们自己创造的规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不管有没有图形,在数量上它们都是依次增加相同的数。
找规律时,只要算出每相邻两个数的差就可以了。
c.你能创造出一些规律来考一考老师吗?大家可以研究一下,看谁创造出的规律最好。
学生说出自己创造的规律,教师板书,并与学生共同参与,一起找规律。
巩固深化
1.完成书上第91页“做一做”及第92页第4题。
要求学生说出规律和找规律的方法。
2.出示第92页思考题。
比一比,谁是聪明的孩子,最先找出规律。
第四课时
单位:荣和完小授课人:刘志军时间:
教学目标
通过多中形式的练习,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进一不熟悉图形规律和数字规律。
教学重点复习巩固图形规律和数字规律。
教学难点理解数字规律。
课前准备学具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小朋友你们在家里有什么新的发现,有发现了那些事物新的规律,快来说说看。
指名生说说。
二、今天我们要完成练习十六各题,大家有信心吗?
(1)圈出合适的图形。
引导学生看懂题目,说说题目的意思。
在书上的横线上填好。
校对。
2、涂色。
说一说每个图形是怎样排列的?
学生各自按规律涂色。
检查。
3摆出下一组图形。
学生拿处学具照着样子摆一摆。
说说为什么这样摆?
4、找规律填数。
逐行出示说说每行有什么规律。
学生独立填写。
检查。
三、摆一摆,算一算。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检查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