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复习练习必修一.doc
高三复习人教版必修一必修二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含答案)(K12教育文档)
高三复习人教版必修一必修二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三复习人教版必修一必修二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三复习人教版必修一必修二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含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必修一必修二文言文基础知识梳理(含答案)必修一第2单元文言文基础梳理一、通假字(找出下列句中通假字并解释)1.夫晋,何厌之有____通____,____ 2.失其所与,不知 ____通____,____ 3.日以尽矣 ____通____,____4.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____通____,____ 5.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____通____,____ 6.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____通____,____ 7.卒起不意 ____通____,____8.秦王还柱而走 ____通____,____9.要项伯 ____通____,____10.不敢倍德 ____通____,____11.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____通____,____ 12.令将军与臣有郤 ____通____,____自我校对1.厌餍满足2。
知智明智,聪明,读zhì3。
以已已经4。
陵凌凌辱5.振震震慑6。
奉捧捧着7。
卒猝仓促,突然,读cù8.还环绕9.要邀邀请10。
倍背背叛11。
蚤早早12.郤隙隔阂、嫌怨二、文言实词(一)写出古今异义词的古义(1)敢以烦执事..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掌管某项事情(工作)的人,可作动词或名词(2)若舍郑以为..①东道主...②①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认为②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请客的主人(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4)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物质上不富有(5)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可能,能够(6)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袒护(7)终已不顾..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不考虑,不照顾(8)诸郎中..执兵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中医医生(9)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副词,很(10)将军战河北..①,臣战河南..②①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河北省②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河南省(11)所以..遣将守关者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自我校对(1)办事的官吏,此处是对对方的敬称(2)①把……作为②东方道路上的主人(3)出使的人(4)不得志,走投无路(5)可以用(它)来(6)袒露一只臂膀(7)不回头(8)宫廷的侍卫(9)意外的变故(10)①黄河以北②黄河以南(11)……的原因(二)填写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 文言文复习共86页文档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 文言 文复习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文言文复习(最全)
•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 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重 点 词 语
•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 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 •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 使于前
• 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
• 自引而起,绝袖
词性活用
• 群臣怪之
• 前为谢曰
特殊句式
• 使毕使于前
P6-(13)
• 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 推辞、谢绝
•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之 • 顷之 凑足音节
•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夫晋,何厌之有
•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P7-(5)
• 因人之力而敝之
凭借、依靠 通过 趁机
• 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
因 • 因击沛公于座
•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于是
• 惠文武、昭襄王,蒙故业,因遗策
v.承袭
知识点总结
通假字
• 无能为也已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 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 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P6-(1)
•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因为、由于
• 乃入见,问,何以战
• 余船以次俱进
凭借、依据
按照
把 用、拿 来、用来 递进关系
• 秦亦不以城予赵
以 •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 乃遂私见樊於期
• 秦之 遇将军,可谓深矣
•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
重 点 词 语
• 顾计不知所出耳
•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 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 • 樊於期乃前曰 • 乃今得闻教
词性活用
• 樊於期乃前曰
特殊句式
•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高考语文(人教版)总复习:教材文言文考点化复习必修1(Word版含答案)
教材文言文考点化复习必修1——《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一、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1.《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传”意为注释,《左传》即是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
《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晋侯.、秦伯.围郑侯、伯:春秋时期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的两种。
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3.敢以烦执事..执事:在古代有多种意思,①从事工作,主管其事;②有职守之人,即官员;③指供役使者,仆从;④对对方的敬称;⑤侍从。
本文指对办事的官吏的敬称。
4.《战国策》: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
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
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卷,分为12策。
《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5.至易水..上,既祖.易水:也称易河,河流名,位于河北省易县境内,分南易水、中易水、北易水。
因燕太子丹送荆轲刺秦于此作别,高渐离击筑,荆轲合着音乐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而名扬天下。
后人常用“易水”指代“荆轲”或“易水歌”。
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6.为变徵..之声复为慷慨羽.声变徵、羽:古时音乐七音中的两种声调。
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
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7.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8.乃朝服,设九宾..九宾:九宾之礼,是我国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施礼,并延引上殿。
9.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陛下:陛下的“陛”指殿前的台阶。
“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
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
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敬称。
10.诸郎中..执兵郎中:宫廷的侍卫。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文言文测试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文言文测试文言文综合练习(一)烛之武退秦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
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B. 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救济C.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肆:延伸,扩张D. 阙.秦以利晋阙:使……侵损,削减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焉用亡郑以.陪邻 / 以.其无礼于晋B.君知其.难也 / 吾其.还也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D.唯君图之. /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3. 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购之金千斤,邑万家B. 是寡人之过也C. 邻之厚,君之薄也D. 何陋之有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焉.用亡郑以陪邻B. 邻之.厚,君之薄也子亦有不利焉.顷之.未发C. 夜缒而.出D. 焉用亡郑以.陪邻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5. 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烛之武从秦国的立场上劝说秦伯退兵。
(完整word)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课后巩固练习,推荐文档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课后巩固练习第一单元1 沁园春长沙课后篇巩固提升随堂演练一、课文精读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1~2题。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词的上阕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高低相间,虚实结合,烘托了气氛。
B.上阕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c.“恰”字以后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是对往昔战斗生活的高度概括。
D.下阕回忆了往昔峥嵘岁月,表现了词人和战友们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含蓄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E.整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发了词人迎着风浪阔步前进的革命豪情和对祖国未来充满信心的情怀。
解析A项,“高低相间,虚实结合”不当,应为“远近相间,动静结合”。
E项,“对祖国未来充满信心的情怀”不恰当,应是抒写了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世界的豪情壮志。
答案AE2.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词中的形象。
要结合写作背景和诗歌中具体的描写进行分析,特别是词的下阕中描写“恰同学少年”的有关词句。
参考答案这首词塑造了一个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指点江山、胸怀天下的青年革命家形象。
二、语言运用3.右图是橘子洲被湘江环抱图,请用简洁语言并运用想象手法加以描述,不少于150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解析抓住橘子洲被湘江环抱的特点加以描写,可描写橘子洲的形态,也可描写橘子洲绿色苍翠的特点,另外加以想象,注意字数及修辞手法的运用。
必修一文言文基础复习参考答案.doc
(二)解释下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1.①D②A③C④B⑤D⑥E⑦F3.①D②B③E④G⑤A⑥G⑦B⑧C⑨A⑩BOF5.①B②C③D④A7.①C②B③D④A⑤A四、找出下列句子中活用的词语1.粪土,名词作动词,把……看作粪土。
3. 名词作状语,每天。
5.水,名词作动词,游泳。
7.师,名词做动词,学习。
9.圣,愚,形必修一文言文基础复习参考答案-、找出下列句了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通“燃",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2.“有"通“又";“暴”通“曝",晒干。
3.“知"通“智”,智慧。
4. “生”通“性”,天赋,资质。
5. “受,,通“授,,,传授。
6. “读”通“逗”,句了中需要稍稍停顿的地方7. “不”通“否”,表示否定。
8.“冯”通“凭”,乘。
9. “缪”通“缭”,连结,盘绕。
10. “尊”通“樽”,酒杯。
11. “修”通“戮”,刑辱。
12. “趣”通“趋”,往,赴。
二、古今异义。
1.以为:以(之)为,把(它)做2.博学:广博地学习。
3.爪牙:爪了和牙齿。
4.用心:两个词,因为心思。
5.学者:求学的人。
6.从而:两个词,动词“从”和连词“而气7.众人:一般人。
8.所以:……的原因。
9.小学:小的方面学习。
10.不必:不一定。
11.徘徊:指明月停留;斗牛:星宿名, 斗宿和牛宿。
12.白露:白茫茫的水汽。
13.茫然:浩荡渺远的样子。
14.美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15.凡是:两个词,“凡”意为“所有, 总共”,“是”意为“代词,这”。
16.累积:层层堆叠,重叠。
17.际:交会。
18.然后:两个词,这样以后。
19.颓然:倒下的样子。
20.于是:两个词,“于”意为“介词,从”,“是”意为“代词,此,这”。
三、一词多义。
(一)解释下列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1. 绝①动词,横渡;②动词,断绝;③动词,终止;④形容词,到了极点;⑤副词,非常;⑥形容词, 与世隔绝的。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文言文复习共86页文档
谢谢!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文言文复习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文言文专项练习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文言文专项练习人教版高一必修一(一)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秦军汜(fàn)南佚(yì)之狐夜缒(Chuì)而出B.越国以鄙(bǐ)远君之薄(bó)也共(gōng)其乏困C.朝济(jì)而夕设版焉秦伯说(yuè)失其所与(yǔ)D.若不阙(jué)秦,将焉取之?使杞子、逢(páng)孙、杨孙戍之2.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夜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而出B.焉用亡郑以陪(增加)邻C.共(供给)其乏困D.夫晋,何厌(厌烦)之有3.下列成语中,“济”的意思与“朝济而夕设版焉”的“济”相同的一项是:()A.缓不济急B.同舟共济C.假公济私D.无济无事4.下列句子中,“以为”的用法与“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的“以为”相同的一组是:()①吴广以为然②然得而腊之以为饵③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以为妙绝④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⑤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A.①③B.②④C.③⑤D.②⑤5.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以其无礼于晋B.以其无礼于晋C.许之D.吾其还也吾祖死于是扶苏以数谏故高可二黍许吾视其辙乱6.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划线词。
鄙:①越国以鄙远()亡:①郑既知亡矣()②食肉者鄙()②广故数言欲亡()③蜀之鄙有二僧()③亡羊补牢()7.为下列每组句子的加点词选择恰当的解释(把答案的序号写在句中的括号里)。
(1)师:①古代二千五百人为一师。
泛指军队。
②老师。
③效法,学习。
A.师()必退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C.齐师()伐我D.良师()益友(2)辞:①言辞。
②告诉,致辞。
③推辞、推托。
④告别,离别。
A.辞()曰:“臣之壮也……”B.旦辞()爷娘去C.义正辞()严D.义不容辞()8.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若使(派)烛之武见秦君B.公从(听从,同意)之C.臣之壮也,犹(好像)不如人D.许(答应)之9.下列句子,“言”的意思与“佚之狐言于郑伯曰”的“言”不相同的一项是:()A.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B.察纳雅言C.广故数言欲亡D.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10.下列句子,“之”用法与“臣之壮也”的“之”相同的一组是()①佚之狐言于郑伯曰②公从之③是寡人之过也④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⑤投诸渤海之尾⑥虽我之死,有子存焉⑦水陆草木之花⑧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A.①⑥⑧B.①③⑦C.④⑥⑧D.④⑤⑧(二)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荆轲(kē)拜谒(yè)督亢(háng)戮没(lù)谬误(mi ù)B.偏袒(tǎn)扼腕(è)厄运(è)濡染(rú)怯懦(ruò)C.淬火(cù)猝然(cù)忤逆(wǔ)铁杵(wǔ)拊心(fǔ)D.创伤(chuāng)创办(chuàng)瞋目(chēn)箕踞(jī)目眩(xuàn)2.给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
[实用参考]高中语文必修1文言文归纳练习及答案.doc
高中语文必修1第二单元文言文之知识归纳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积累重要的虚实词2、掌握文言特殊句式的种类及规律二、学习重点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句式。
三、学习难点掌握多义词和词类活用现象以及特殊句式的规律。
一.通假字(找出通假字并解释)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3.秦伯说,与郑人盟已通矣:了共通供,供给说通悦,高兴4.失其所与,不知5.往而不反者6.秦王还柱而走知通智,明智反通返,回来还通环,绕8.卒起不意,尽失其度9.距关,毋内诸侯10.张良出,要项伯卒通猝,突然距通拒,把守“要”通“邀”,邀请11.令将军与臣有郤12.燕王拜送于庭1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郤”通“隙”,隔阂、嫌怨庭通廷,朝廷不通否,否则1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1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倍”通“背”,背叛“蚤”通“早”二.词类活用(找出下列句子中活用的词并解释)1.名词的活用⑴①晋军.函陵:驻扎②道.芷阳间行:取道③籍.吏民:登记④又前.而为歌曰:走向前⑤乃朝服..,设九宾:穿朝服⑥沛公欲王.关:称王⑦范增数目.项王:用眼睛看⑧刑.人如恐不胜:施加刑罚小结:以上加点词语的用法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⑵①夜.缒而出:在夜里②朝.济而夕.设版焉:早上;晚上③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在东边;在西边④发尽上.指冠:向上⑤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一样⑥秦兵旦暮..渡易水:早晚⑦常以身翼.蔽沛公:像翅膀一样⑧函.封之:用木匣子⑨进兵北.略地:向北⑩箕.踞以骂曰:像簸箕一样⑪间.至军中:从小路小结:以上加点词语的用法是名词活用为状语。
⑶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让......为王小结:以上加点词语的用法是名词的使动用法。
⑷①越国以鄙.远:把......作为边界②既东封.郑:把......作为边界小结:以上加点词语的用法是名词的意动用法。
2.动词的活用⑴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赐小结:以上加点词语的用法是动词活用为名词。
⑵①烛之武退.秦师:使......撤退②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着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灭亡④使使以闻.大王:使......知道⑤若不阙.秦:使......减少⑥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跟从小结:以上加点词语的用法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一文言文复习共39页文档
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一文言文复习
•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
•
50、环堵萧然,不蔽风Hale Waihona Puke ;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谢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复习练习必修一xx高中的文言文跟初中相比又是上了一个层次,那么高一的同学应该如何复习好必修一的文言文呢?下面是由我整理的,希望对您有用。
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复习题必修一:通假字《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记公元前630年晋、秦两国围郑,郑大夫烛之武说服秦穆公,使秦国撤兵的事。
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
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而且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军,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
烛之武的说辞,有条有理,分析利害关系透彻精辟,历代评论家十分赞赏。
清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评论说:“妙在其辞愈委婉,其说愈晓畅。
”清林云铭《古文析义》评论说:“烛之武为国起见,说秦之词,句句悚动,有回天之力,其中无限层折,犹短兵接战,不虑秦伯不落其彀中也。
”《左传》的作者能用少量文字把这些复杂曲折的意思记载得十分清楚。
这种精炼的文笔很值得学习。
《荆轲刺秦王》节选自《战国策·燕策三》,记叙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
司马迁撰写《史记·刺客列传》时,几乎照录全文。
《战国策》写荆轲,写得沉雄悲壮,叙事中有着很强烈的抒情笔触。
易水送别一段,慷慨悲凉,动人心魄,真是情感迸发的文字。
对荆轲刺秦王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
北宋苏洵非议为“始速祸焉”。
南宋鲍彪也说“轲不足道也”。
朱熹更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
肯定荆轲的人也很多,第一个是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陶渊明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近代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
许多评者认为,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个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理解秦帝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
本文的人物形象刻画很成功,如太子丹焦虑仁慈,樊於期豪爽慷慨,秦王贪残怯弱,秦武阳外勇内怯,荆轲忠义、刚直、果敢、机智。
《鸿门宴》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鸿门宴是项羽和刘邦在灭秦之后长达五年的斗争的开端,虽是开端,却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这场斗争的终结。
司马迁是把项羽当作悲剧英雄描写的,通过对这次宴会全过程包括会前斗争和会后余波的描写,生动地提示了项羽的悲剧性格。
他曾评论项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
”本文虽只写出人物的一个侧面,却未尝不能窥一斑而知全豹。
而刘邦在宴会上能化险为夷,跟善于利用对方性格弱点也是分不开的。
从这段史实可以看出领袖人物的性格在历史发展重要关头上所起的作用。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3.秦伯说,与郑人盟“,4.失其所与,不知“,5.往而不反者“,6.秦王还柱而走“,7.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8.卒起不意,尽失其度“,9.距关,毋内诸侯“,“ ”通“ ”,10.张良出,要项伯“,1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12.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通“,13.令将军与臣有郤“,14.燕王拜送于庭“,1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通“,16.因击沛公于坐“,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复习题必修一: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⑪①晋军函陵②道芷阳间行③籍吏民④又前....而为歌曰⑤乃朝服,设九宾⑥沛公欲王关⑦范增数目....项王⑧刑.人如恐不胜小结:以上加点词语的用法是。
⑫①夜济而夕设版焉③既东封.缒而出②朝...封郑,又欲肆其西. ④发尽上指冠⑤吾得兄事之..⑥秦兵旦暮渡易水⑦常以身翼蔽沛公⑧函封之⑨进兵北.....略地⑩箕踞以骂曰⑪间至军中小结:以上加..点词语的用法是。
⑬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小结:以上加点词语的用法是。
⑭①越国以鄙远②既东封郑 ..小结:以上加点词语的用法是。
2.动词的活用⑪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小结:以上加点词语的用法是。
⑫①烛之武退秦师②若不阙秦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④使使...以闻大王⑤项伯杀人,臣活之⑥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小结:以上加点词语的用法是。
3.形容词的活用⑪①其人居远.未来②君安与项伯有故. ③沛公今事有急.小结:以上加点词语的用法是。
⑫①邻之厚,君之薄也②素善留侯张良③秋毫不敢有所近....④则秦未可亲也小结:以上加点词语的用法是。
⑬拔剑.撞而破.之小结:以上加点词语的用法是。
⑭①今太子迟之②群臣怪之 ..小结:以上加点词语的用法是。
,,xx高中的文言文跟初中相比又是上了一个层次,那么高一的同学应该如何复习好必修一的文言文呢?下面是由我整理的,希望对您有用。
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复习题必修一:通假字《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记公元前630年晋、秦两国围郑,郑大夫烛之武说服秦穆公,使秦国撤兵的事。
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
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而且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军,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
烛之武的说辞,有条有理,分析利害关系透彻精辟,历代评论家十分赞赏。
清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评论说:“妙在其辞愈委婉,其说愈晓畅。
”清林云铭《古文析义》评论说:“烛之武为国起见,说秦之词,句句悚动,有回天之力,其中无限层折,犹短兵接战,不虑秦伯不落其彀中也。
”《左传》的作者能用少量文字把这些复杂曲折的意思记载得十分清楚。
这种精炼的文笔很值得学习。
《荆轲刺秦王》节选自《战国策·燕策三》,记叙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
司马迁撰写《史记·刺客列传》时,几乎照录全文。
《战国策》写荆轲,写得沉雄悲壮,叙事中有着很强烈的抒情笔触。
易水送别一段,慷慨悲凉,动人心魄,真是情感迸发的文字。
对荆轲刺秦王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
北宋苏洵非议为“始速祸焉”。
南宋鲍彪也说“轲不足道也”。
朱熹更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
肯定荆轲的人也很多,第一个是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陶渊明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近代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
许多评者认为,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个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理解秦帝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
本文的人物形象刻画很成功,如太子丹焦虑仁慈,樊於期豪爽慷慨,秦王贪残怯弱,秦武阳外勇内怯,荆轲忠义、刚直、果敢、机智。
《鸿门宴》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鸿门宴是项羽和刘邦在灭秦之后长达五年的斗争的开端,虽是开端,却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这场斗争的终结。
司马迁是把项羽当作悲剧英雄描写的,通过对这次宴会全过程包括会前斗争和会后余波的描写,生动地提示了项羽的悲剧性格。
他曾评论项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
”本文虽只写出人物的一个侧面,却未尝不能窥一斑而知全豹。
而刘邦在宴会上能化险为夷,跟善于利用对方性格弱点也是分不开的。
从这段史实可以看出领袖人物的性格在历史发展重要关头上所起的作用。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3.秦伯说,与郑人盟“,4.失其所与,不知“,5.往而不反者“,6.秦王还柱而走“,7.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8.卒起不意,尽失其度“,9.距关,毋内诸侯“,“ ”通“ ”,10.张良出,要项伯“,1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12.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通“,13.令将军与臣有郤“,14.燕王拜送于庭“,1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通“,16.因击沛公于坐“,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复习题必修一:词类活用1.名词的活用⑪①晋军函陵②道芷阳间行③籍吏民④又前....而为歌曰⑤乃朝服,设九宾⑥沛公欲王关⑦范增数目....项王⑧刑.人如恐不胜小结:以上加点词语的用法是。
⑫①夜济而夕设版焉③既东封.缒而出②朝...封郑,又欲肆其西. ④发尽上指冠⑤吾得兄事之..⑥秦兵旦暮渡易水⑦常以身翼蔽沛公⑧函封之⑨进兵北.....略地⑩箕踞以骂曰⑪间至军中小结:以上加..点词语的用法是。
⑬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小结:以上加点词语的用法是。
⑭①越国以鄙远②既东封郑 ..小结:以上加点词语的用法是。
2.动词的活用⑪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小结:以上加点词语的用法是。
⑫①烛之武退秦师②若不阙秦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④使使...以闻大王⑤项伯杀人,臣活之⑥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小结:以上加点词语的用法是。
3.形容词的活用⑪①其人居远.未来②君安与项伯有故. ③沛公今事有急.小结:以上加点词语的用法是。
⑫①邻之厚,君之薄也②素善留侯张良③秋毫不敢有所近....④则秦未可亲也小结:以上加点词语的用法是。
⑬拔剑.撞而破.之小结:以上加点词语的用法是。
⑭①今太子迟之②群臣怪之 ..小结:以上加点词语的用法是。
,,xx高中的文言文跟初中相比又是上了一个层次,那么高一的同学应该如何复习好必修一的文言文呢?下面是由我整理的,希望对您有用。
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复习题必修一:通假字《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记公元前630年晋、秦两国围郑,郑大夫烛之武说服秦穆公,使秦国撤兵的事。
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
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而且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军,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
烛之武的说辞,有条有理,分析利害关系透彻精辟,历代评论家十分赞赏。
清金圣叹《天下才子必读书》评论说:“妙在其辞愈委婉,其说愈晓畅。
”清林云铭《古文析义》评论说:“烛之武为国起见,说秦之词,句句悚动,有回天之力,其中无限层折,犹短兵接战,不虑秦伯不落其彀中也。
”《左传》的作者能用少量文字把这些复杂曲折的意思记载得十分清楚。
这种精炼的文笔很值得学习。
《荆轲刺秦王》节选自《战国策·燕策三》,记叙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
司马迁撰写《史记·刺客列传》时,几乎照录全文。
《战国策》写荆轲,写得沉雄悲壮,叙事中有着很强烈的抒情笔触。
易水送别一段,慷慨悲凉,动人心魄,真是情感迸发的文字。
对荆轲刺秦王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