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高危药品管理
高危药品管理规范(医院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管理规范(医院管理制度)标题:高危药品管理规范(医院管理制度)引言概述:高危药品是指易引起患者严重不良反应或危害的药品,管理规范对于医院来说至关重要。
建立健全的高危药品管理规范,可以有效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风险。
一、高危药品的分类和标识1.1 确定高危药品的分类标准:根据药品的毒性、剂量、给药途径等因素,将药品进行分类,确定高危药品的范围。
1.2 设立高危药品标识:在药品包装上标注“高危药品”字样,以便医务人员和患者能够清晰识别。
1.3 制定高危药品清单:建立医院高危药品清单,明确高危药品的名称、用途、使用注意事项等信息,供医务人员参考。
二、高危药品的采购和配送2.1 严格审核供应商资质:选择有资质、信誉良好的供应商采购高危药品,确保药品质量可靠。
2.2 设立高危药品专用库房:将高危药品单独存放,避免与普通药品混淆,减少误用风险。
2.3 实施双人确认制度:在高危药品的采购和配送环节,实行双人确认,确保操作准确无误。
三、高危药品的使用和管理3.1 制定高危药品使用规范:明确高危药品的适应症、用药剂量、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等信息,规范医务人员的使用行为。
3.2 强化药品监测和反馈机制:建立高危药品使用的监测系统,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提高用药安全水平。
3.3 加强高危药品的管理培训:对医务人员进行高危药品管理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管理意识和操作技能。
四、高危药品的库存和储存4.1 定期盘点高危药品库存:建立定期盘点机制,确保高危药品库存准确无误。
4.2 药品储存环境的控制:保持高危药品储存环境的干净、整洁、通风,避免受潮、受热等情况发生。
4.3 配备专业人员进行药品储存管理:指定专人负责高危药品的储存管理工作,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五、高危药品的废弃处理和报告5.1 制定高危药品废弃处理规范:建立高危药品废弃处理流程,防止废弃药品对环境和患者造成危害。
5.2 实施废弃药品的分类处理:对高危药品废弃物进行分类,采取相应的处理方式,确保废弃药品不流入环境中。
高危药品管理规范(医院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管理规范(医院管理制度)高危药品管理规范(医院管理制度)引言概述:高危药品是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对患者造成严重不良反应或者危害的药品,因此对其管理要求严格。
为了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医院应制定高危药品管理规范,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高危药品管理规范的内容。
一、高危药品的分类和标识管理1.1 高危药品的分类:根据药物的毒性、副作用和危(wei)险性,将高危药品分为不同级别,如一级高危药品、二级高危药品等。
根据不同级别的高危药品,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1.2 高危药品的标识:对高危药品进行明确的标识,包括药品名称、剂量、有效期等信息。
在药品包装上进行标识,并在医院内部建立高危药品专用库房,确保高危药品的存储和使用有序。
1.3 高危药品的进出管理:建立高危药品的进出登记制度,对高危药品的进货、使用和销售进行严格的记录和管理,确保高危药品的流向可追溯。
二、高危药品的存储和保管2.1 高危药品的存储环境:要求医院建立符合高危药品存储要求的库房,包括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的控制。
确保高危药品在存储过程中不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2.2 高危药品的保管:对高危药品进行专人管理,确保高危药品不被他人非法使用或者盗窃。
建立高危药品的使用登记制度,对高危药品的使用进行实时监控和记录。
2.3 高危药品的过期处理:对即将过期的高危药品进行专门处理,确保过期药品不会被误用。
建立过期药品处理的流程,包括销毁、退货等方式。
三、高危药品的配制和使用3.1 高危药品的配制:对高危药品的配制过程进行规范,确保配制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配制过程中要求严格遵循操作规程,避免操作失误。
3.2 高危药品的使用:对高危药品的使用进行严格控制,确保药品的正确使用和剂量的准确计算。
建立高危药品使用的双人核对机制,减少使用过程中的错误。
3.3 高危药品的处方和审查:对高危药品的处方和审查进行严格管理,确保高危药品的使用符合临床指南和标准。
高危药品管理规范(医院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管理规范(医院管理制度)高危药品管理规范(医院管理制度)引言概述:高危药品是指那些具有较高风险,使用不当可能导致严重不良反应或危害患者生命安全的药品。
为了确保医院内高危药品的安全使用,保障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医院需要建立高危药品管理规范。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高危药品管理规范的内容。
一、高危药品的分类和标识1.1 高危药品的分类:根据药品的毒性、副作用和使用风险,将高危药品分为不同等级,如一级高危、二级高危等。
1.2 高危药品的标识:医院应在高危药品的包装上标注明显的高危标识,以便医务人员能够迅速辨识高危药品。
1.3 高危药品的存放:医院应设立专门的高危药品存放区域,确保高危药品与其他药品分开存放,避免混淆和误用。
二、高危药品的采购和验收2.1 采购渠道的选择:医院应选择合法、可靠的药品供应商,确保采购到质量合格的高危药品。
2.2 高危药品的验收:医院应对采购到的高危药品进行严格的验收,检查药品的包装、标签、有效期等信息,确保药品的完整性和合规性。
2.3 验收记录的保存:医院应建立健全的验收记录制度,将每次高危药品的验收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保存一定的时间,以备查证。
三、高危药品的配送和储存3.1 配送环境的要求:医院应确保高危药品在配送过程中不受污染和损坏,配送环境应符合卫生标准。
3.2 配送记录的保存:医院应建立高危药品配送记录,记录每次高危药品的配送情况,包括配送人员、配送时间等信息。
3.3 储存条件的控制:医院应建立高危药品的储存条件控制制度,确保高危药品存放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防止药品的变质和失效。
四、高危药品的使用和管理4.1 用药人员的培训:医院应对使用高危药品的医务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包括药品的认识、使用方法、不良反应的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4.2 用药记录的完整性:医院应建立高危药品使用记录制度,要求医务人员对每次使用高危药品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患者信息、用药剂量、用药时间等。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是指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引发严重不良反应或产生严重后果的药品。
由于其风险性较大,需要进行严格的管理。
为了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首先,医疗机构应制定高危药品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明确高危药品的定义和范围。
同时,还要制定高危药品的进货、库存、分发和使用等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规程,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其次,医疗机构应加强对高危药品的进货管理。
有效控制高危药品的进货渠道,确保药品的来源可靠,并核实药品的有效期和质量。
在进货时,要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环节进行,确保进货流程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再次,医疗机构要严格控制高危药品的库存管理。
要建立健全的库存管理制度,确保高危药品的库存量符合患者用药需求,避免药品过剩或不足的情况发生。
对于高危药品的库存应实行定量管理,定期盘点,并建立及时更新的库存记录。
此外,医疗机构还应加强对高危药品的分发和使用的管理和监督。
要确保高危药品的发放和使用符合医疗机构的规定,并严格按照相关流程进行。
在分发和使用过程中,要对患者进行充分的告知和宣教,让患者充分了解高危药品的风险和使用注意事项,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最后,医疗机构应加强对高危药品的跟踪和监测,及时掌握药品的使用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进行记录和分析。
对于发生的不良反应,要及时进行相关病例的整理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总之,建立和完善医疗机构的高危药品管理制度,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和有效的重要措施。
只有加强对高危药品的管理和监督,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患者的风险,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医院高危药品分级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医院高危药品的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防止用药错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高危药品的定义及分类1. 高危药品: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临床使用不当或错误使用会致人死亡或严重伤害的药品。
2. 高危药品分为A、B、C三个等级:(1)A级高危药品:使用频率高,一旦用药错误,患者死亡风险最高的高危药品。
(2)B级高危药品:使用频率较高,一旦用药错误,会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风险等级较A级低。
(3)C级高危药品:使用频率较低,一旦用药错误,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一定伤害。
三、高危药品的管理措施1. A级高危药品管理:(1)应设置专用的药柜或专区贮存,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2)病区药房发放A级高危药品须使用高危药品专用袋,药品核发人、领用人须在专用领单上签字。
(3)护理人员执行A级高危药品医嘱时应注明高危,双人核对后给药。
(4)A级高危药品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
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生须加签字。
(5)医生、护士和药师工作站在处置A级高危药品时应有明显的警示信息。
2. B级高危药品管理:(1)药库、药房和病区小药柜等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2)护理人员执行B级高危药品医嘱时应注明高危,双人核对后给药。
(3)B级高危药品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
超出标准给药浓度的医嘱医生须加签字。
3. C级高危药品管理:(1)药库、药房和病区小药柜等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
(2)护理人员执行C级高危药品医嘱时应注明高危,双人核对后给药。
(3)C级高危药品应严格按照法定给药途径和标准给药浓度给药。
四、高危药品的监督与考核1. 医院药学部门负责对高危药品的管理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各项管理措施落实到位。
2.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医院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罚。
3.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高危药品知识培训,提高其对高危药品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1. 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高危药品使用风险,保证医疗安全,加强药品管理,规范医务人员行为。
2. 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高危药品的采购、存储、发放、使用和管理等环节,包括但不限于:麻醉药品、神经系统药品、心血管系统药品、抗肿瘤药品等。
3. 制度制定程序(1)确定制定需求,成立制度制定组。
(2)调研、分析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内部政策规定。
(3)制定草案,进行内部讨论,征求意见。
(4)经过审核、修改和完善,形成正式制度。
(5)发布实施,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
4. 相关法律法规及公司内部政策规定(1)《药品管理法》:明确规定了药品的分级管理,强制要求医疗机构配备专业化的药剂师,并要求对高危药品的使用进行严格监管。
(2)《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药物管理制度,实行医嘱管理等措施,并加强对医疗事故的安全管理。
(3)《医疗机构不良事件监测和处理条例》:明确规定了医疗机构在发现药物不良事件时的监测、处理和报告流程等。
(4)《医疗器械管理条例》: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对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标准化管理,并落实报告制度等要求。
(5)公司内部政策规定:如公司制度、医院内部规章制度等。
5. 制度内容(1)高危药品采购管理医院应当建立采购管理制度,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对高危药品采购进行严格监督,确保采购品质安全可靠。
(2)高危药品存储管理医院应当建立高危药品存储管理制度,确保高危药品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并保证存储环节规范和安全。
(3)高危药品领取和使用管理医务人员应当对高危药品领取和使用进行管理,明确高危药品使用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方法,并保证医生开具处方符合要求。
(4)高危药品核实管理医院应当建立高危药品核实管理制度,通过核实医疗机构批准的审批单、处方单等证明材料,确认高危药品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
同时记录核实内容和结果。
(5)高危药品更新和维护管理医院应当建立高危药品更新和维护管理制度,及时了解高危药品的新进展和更新状况,并及时更新医生的知识和技能。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导言高危药品是指具有较高毒性、危险性、副作用和易误用等特点,对患者的安全具有很大威胁的药品。
因此,高危药品的管理十分重要,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确保医疗安全。
本文将介绍高危药品管理制度的相关内容。
规定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所有高危药品的管理。
管理要求1. 高危药品的分类和清单医疗机构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将高危药品分为特别控制类、高危类、限制类,列出高危药品清单。
高危药品的清单应定期更新。
2. 高危药品的采购、储存和配送医疗机构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高危药品的采购、储存和配送进行管理。
对于特别控制类和高危类高危药品,医疗机构应当设立专门管理部门负责采购、储存和配送。
同时要求药库储存高危药品的位置应设置在远离门口和易燃物品的地方,并实行二道门禁制度。
3. 高危药品的使用医疗机构应制定使用高危药品的安全操作规程,并按照操作规程开展工作。
规范药品处方、发药和使用,确保用药人员对药品剂量、使用方法、不良反应及其预防有正确的了解和掌握。
4. 高危药品的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和完善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制度,由专门部门管理员,加强高危药品的保管和现场管理。
定期组织对高危药品的库存进行盘点,及时发现数量异常和损失的品种,及时处理并上报。
5. 高危药品的追溯与报告医疗机构在高危药品使用过程中,应认真记录药品使用情况,包括开药医生、发药员、使用时间、药品名称及用量等信息,并保存备查。
对于因高危药品使用而导致不良反应和意外事件,医疗机构应及时调查并做好相关报告工作。
必要时,应配合有关部门进行调查。
管理流程1. 高危药品的入库流程高危药品进货时,需提供资质文件和疫苗进口质量证书,并进行货物检验。
检验合格后,按照不同类别进行分类、标识,并由负责人进行签收,异地入库时应先报送负责人审核,再进行入库操作。
2. 高危药品的出库流程高危药品的出库需经检验人员核对药品品名、批号、数量和有效期等信息,同时由批签人员在清单上签字核准。
医院高危用药管理制度范本

一、总则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防止用药错误,规范医院高危药品的管理和使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定义本制度所指的高危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使用不当易造成患者伤害或死亡的药品。
三、管理职责1. 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负责制定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并监督其实施。
2. 药剂科负责高危药品的采购、储存、调配和使用管理。
3. 临床科室负责本科室高危药品的使用,确保合理用药。
4. 医师负责开具处方,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和临床指南合理使用高危药品。
四、管理制度1. 高危药品的采购:药剂科应根据临床需求,严格按照国家药品标准采购高危药品,并建立采购档案。
2. 高危药品的储存:药剂科应将高危药品存放于专用储存柜,并按照药品说明书要求的储存条件进行管理。
3. 高危药品的调配:药剂科在调配高危药品时,应严格执行“一人一桌、一药一清”的原则,确保药品准确无误。
4. 高危药品的使用:临床科室在使用高危药品时,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和临床指南进行,并做好患者用药监测。
5. 高危药品的退药:患者因病情变化或其他原因需退药时,医师应重新评估用药方案,并按照规定办理退药手续。
6. 高危药品的定期检查:药剂科应定期对高危药品进行检查,包括有效期、储存条件、包装完好性等,确保药品质量。
7. 高危药品的培训和宣传:医院应定期组织高危药品使用培训和宣传,提高医务人员对高危药品的认识和管理水平。
五、违规处理1. 医师在开具处方时,若出现不合理使用高危药品的情况,将被纳入医师合理用药评价体系,并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2. 药剂科在采购、储存、调配和使用高危药品过程中,若出现违规行为,将被追究相关责任。
3. 临床科室在使用高危药品过程中,若出现用药错误或对患者造成伤害,将被追究相关责任。
六、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负责解释。
(注:本范本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根据医院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高危药品是指在临床应用中,因其特殊的成分或作用机制,剂量使用不当或操作不当易引发严重不良反应或严重的药物事件,且其处理困难,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的药品。
针对医院的高危药品管理,本制度制定。
二、管理的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使用、加工、操作或存放高危药品的部门和人员。
三、高危药品的分类根据药品的危险性和应用场所的特殊性质,将高危药品分为三类:1.特定高危药品(例如麻醉药、毒性药物等);2.高风险药品(例如化疗药物、抗生素等);3.普通高危药品(例如抗凝药物、镇痛药物等)。
四、责任及权限划分1.医院领导层应制定相应的高危药品管理政策与制度,并负责监督和落实;2.临床科室负责制定本科室高危药品配置和使用方案,并保证医务人员的知识和技能培训,确保操作安全;3.药品管理部门负责高危药品的采购、储存和配送,同时收集和上报药品使用的统计数据;4.制剂室负责对高危药品的加工和包装,要确保规范操作和质量控制;5.护士负责高危药品的给药和监测,必须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确保用药安全;五、高危药品的采购与储存1.采购环节应明确采购程序,从合法的药品生产企业采购,并要求提供药品质量合格证书;2.对高危药品要设置专门的存放区域,且要有明显的标识,并严格限制进入其储存区域的人员;3.高危药品的储存环境要符合要求,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在储存期限内要定期检查并记录。
六、高危药品的配置与使用1.高危药品的配置要有专门的设备和空间,配置操作由专职专人执行,避免混淆和交叉感染;2.给药时应核对患者身份和禁忌症,且必须按照规定的剂量进行给药;3.高危药品的给药方式要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包括给药途径、速度、稀释比例等;4.所有使用高危药品的操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应的培训并持证上岗;5.对于高危药品的不良反应和药物事件,要及时上报,并进行及时处理和追踪。
七、高危药品的监控与评估1.医院应建立高危药品的使用监控系统,定期检查使用情况,并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2.药品管理部门应定期跟踪并评估医院高危药品的库存情况和使用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3.药品管理部门应及时收集、整理并上报各类药品的不良事件和质量问题,并提交相关报告。
高危药品管理规范(医院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管理规范(医院管理制度)引言概述:高危药品是指具有较高风险、容易引发不良反应或潜在危害的药品。
为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医院需要建立高危药品管理规范的医院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高危药品管理规范的重要性和具体内容。
正文内容:1. 高危药品的定义和分类1.1 高危药品的定义:高危药品是指那些具有较高风险、容易引发不良反应或潜在危害的药品,包括麻醉药品、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等。
1.2 高危药品的分类:根据药物的特性和使用风险,高危药品可分为毒性药品、易制造错误的药品、高风险药品等。
2. 高危药品管理的必要性2.1 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高危药品管理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可以减少患者因药物不良反应或错误使用而造成的伤害。
2.2 防止药品滥用和泄露:高危药品具有一定的药物成瘾性和滥用性,规范管理可以有效防止药品的滥用和泄露。
2.3 提高医院管理水平:高危药品管理规范的建立可以促进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提高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和竞争力。
3. 高危药品管理规范的具体内容3.1 药品采购和储存管理:建立严格的药品采购和储存管理制度,确保高危药品的来源可靠和储存条件符合要求。
3.2 药品配送和使用管理:建立规范的药品配送和使用管理流程,确保高危药品的正确使用和避免滥用。
3.3 药品信息管理:建立健全的药品信息管理系统,包括药品的进销存信息、使用记录和不良反应报告等,以便及时追溯和处理问题。
3.4 药品人员管理:对从事高危药品管理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
3.5 药品监测和评估:建立定期的药品监测和评估机制,对高危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总结:高危药品管理规范的医院管理制度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重要举措。
通过定义和分类高危药品、明确管理的必要性,以及具体的管理内容,可以有效防止患者用药风险,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药品采购和储存管理、药品配送和使用管理、药品信息管理、药品人员管理以及药品监测和评估是高危药品管理规范的重要内容。
医疗机构高危药品药事管理规定办法

医疗机构高危药品药事管理规定办法引言高危药品指对人体有较大危害,容易引起严重、不可逆或者不可控制的药物反应或药物事故的药品。
医疗机构在运用高危药品时,必须严格管理,加强使用环节的监督,提高药品使用的安全性,降低医疗风险,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安全。
本文档旨在规定医疗机构高危药品的药事管理规定办法,以便医疗机构能够更好地管理和使用高危药品。
药事管理的基本标准1. 高危药品的定义高危药品的定义需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机构内部的规定进行确定。
首先,需对高危药品进行分类,分为特别高危药品和一般高危药品。
特别高危药品指对人的健康构成极大危害的药物,包括剧毒药品、放射性药品、制剂重要监测药品等。
需要进行特别严格的管理。
一般高危药品则指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的药物,需要进行较为严格的管理。
2.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当建立高危药品管理制度,规定高危药品的购进、核验、入库、标识、配发、使用、报废等方面的管理要求,并设立专门机构或专职人员负责管理委员会对高危药品的管理。
3. 采购和入库管理医疗机构采购高危药品应当按照规范化的程序进行,遵循招标、竞价等程序,严格按照国家和医疗机构的相关规定采购高危药品。
入库管理应当遵循《药品管理法》中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于高危药品应当采用专用的管理模式,实行一物一码进行标识,严格做好入库记录。
4. 配送和配方管理医疗机构内部对高危药品的配送和配方管理应当由专门管理机构负责,并建立完善的标识管理制度,确保机器存放、使用、报废的药品都有明确的标示和记录。
5. 使用和报废管理医疗机构对高危药品的使用和报废管理应当严格按照药事管理制度进行,确保药品的合理使用和合理报废。
医疗机构内部应当设立高危药品的日常使用和应急使用的标准规范,明确高危药品的使用前要做的准备工作和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关注高危药品使用后的药物反应和药物事故。
风险防范措施在使用高危药品的过程中,医疗机构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对使用高危药品进行风险防范。
人民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人民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1. 引言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人民医院的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是指那些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较高风险的药品,因此需要制定严格的管理措施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医疗机构的规范运作。
2. 高危药品定义人民医院将高危药品定义为那些具有以下特点的药品:•活性强:具有较强的药理效果和副作用。
•使用限制多:需要严格遵守使用指南和限制条件。
•需要特别操作:在处理过程中需要特殊的操作技能和环境。
•容易引发错误:易于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失误,对患者造成不可逆的危害。
高危药品的定义将根据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法规进行动态调整,以适应医疗行业的规范发展。
3. 高危药品清单为了明确医院内的高危药品范围,人民医院制定了高危药品清单。
该清单将严格按照相关医药行业规范和对象的专家建议进行更新和维护。
高危药品清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药品:•吸入麻醉药物(如异氟醚)•神经肌肉阻断剂(如琥珀胆碱酯)•抗癌化疗药物(如紫杉醇)•射频消融药物(如布比卡因)人民医院将根据实际需求和随时更新的医药行业信息来确保高危药品清单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4. 高危药品存储及配送管理为确保高危药品不被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和使用,人民医院将实行严格的高危药品存储及配送管理制度。
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配库管理:高危药品将由专门的配库人员进行管理,确保药品的存储和发放都符合规范要求。
•暗室存储:高危药品将存放在封闭的暗室中,只有获得授权的医务人员才能进入。
•严格发放:高危药品的发放将进行多重审核和记录,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医务人员使用。
人民医院将定期进行库存盘点和配送账务核对,以确保高危药品存储和配送管理的安全和准确性。
5. 高危药品使用流程人民医院将制定详细的高危药品使用流程,确保在使用过程中能够防止错误和事故的发生。
流程步骤可能包括但不限于:1.开具处方:医师根据临床需要,开具高危药品处方。
2.核对处方:药剂师和医师将对处方进行核对,确保药品种类、剂量和患者信息的正确性。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6篇】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6篇】【第1篇】高危药品管理制度高危险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易危害人体的药品。
为促进该药品的合理使用,减少不良反应,制订如下管理制度。
一.高危险药品包裹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及细胞毒化药品等,具体品种见附录。
二.高危险药品应设置专门的存放药架,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
三.高危险药品存放药架应标识醒目,设置黑色警示牌提示牌提醒药学人员注意。
四.高危险药品使用前要进行充分安全性论证,有确切适应症时才能使用。
五.高危险药品调配发放、注射剂稀释和护士临床使用实行双人复核,确保准确无误。
六.加强高危险药品的效期管理,保持先进先出,保持安全有效。
七.定期和临床医护人员沟通,加强高危险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并定期总结汇总,及时反馈给临床医护人员。
八.新引进高危险药品要经过充分论证,引进后要及时将药品信息告知临床,促进临床合理应用。
【第2篇】附二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第三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高危险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着且迅速、易危害人体的药品。
为促进该类药品的合理使用,减少不良反应,制订如下管理制度。
1.高危险药品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及细胞毒化药品等,具体品种见附录。
2.高危险药品应设置专门的存放药架,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
3.高危险药品存放药架应标识醒目,设置黑色警示牌提示牌提醒药学和护理人员注意。
4.高危险药品调配发放要实行双人复核,确保发放准确无误。
5.加强高危险药品的效期管理,保持先进先出,保持安全有效。
6.定期和临床医护人员沟通,加强高危险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并定期总结汇总,及时反馈给临床医护人员。
7.新引进高危险药品要经过充分论证,引进后要及时将药品信息告知临床,促进临床合理应用。
附录:10%氯化钾注射液10%氯化钠注射液尼莫司汀胰岛素制剂25%硫酸镁注射液维库溴铵替加氟琥珀胆碱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甲氨喋呤顺铂氟尿嘧啶阿糖胞苷卡培他滨平阳霉素卡铂柔红霉素多柔比星表柔比星吡柔比星紫杉醇羟基喜树碱长春新碱依托泊苷他莫昔芬多西他赛来曲唑甲羟孕酮奥沙利铂亚叶酸钙【第3篇】调高医院高危药品管理试行制度第一人民医院高危药品管理试行制度一、高危药品定义高危药品的定义:由于使用错误而可能对病人造成严重伤害的药物。
高危药品的定义和管理要求

高危药品的定义和管理要求
高危药品是指具有较高毒性、较强副作用或易引起药物错误使用造成严重后果的药品。
这类药品在医疗工作中需要特别注意和管理,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以及医疗机构的用药管理质量。
高危药品的定义
高危药品的定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毒性强:具有较大的毒性,容易导致中毒或不良反应。
2.副作用大:容易引起严重的不良药物反应,对患者身体造成伤害。
3.易引起药物错误:容易与其他药品或治疗措施混淆,导致患者错误
使用或误用。
高危药品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抗生素、心脏药、抗凝血药、麻醉药等。
高危药品的管理要求
对于高危药品的管理,需要严格遵守以下要求:
1.存放要求:
–高危药品应单独存放在特定的药柜或储藏室中,与普通药品分开。
–应标明专用的标识或标签,明确高危药品的性质和使用要求。
2.配药要求:
–配药前应核对患者身份信息,确保用药无误。
–配药时应严格按照医嘱要求和用药规范,防止配错药物或用量错误。
3.使用要求:
–严格按照医嘱使用高危药品,不得擅自增减用药剂量。
–使用过程中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护人员,并采取相应措施。
4.记录要求:
–对于高危药品的配药、使用等情况应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患者信息、药品名称、用量、时间等。
5.监测要求:
–定期对高危药品的库存和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和审核,确保药品的合理使用。
综上所述,对于高危药品的定义和管理要求是医疗机构用药管理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只有加强对高危药品的认识和管理,才能有效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减少医疗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医院常见高危药物管理及风险防范

医院常见高危药物管理及风险防范高危药物是一类具有潜在危险性或特殊用途的药物,使用时需要格外谨慎。
医院在管理高危药物时,需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以降低风险,并保证患者的安全和用药效果。
一、药物存储管理高危药物的存储要求严格,必须保证药物的质量和有效性。
医院应建立药物存储区域,设有专门的高危药物储存柜,并设置密码和电子锁等控制措施,以防止非授权人员接触和取用高危药物。
高危药物应与其他药物分开存放,避免混淆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药品的储存温度和湿度也需要进行严格控制,以确保药物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二、药物配制操作高危药物的配制操作需要专门的技术和设备,以确保药物的安全和质量。
医院应设立药物配置中心,配备专业的配制员和相关设备,实施药物的准确配制。
配制操作应遵循严格的标准操作程序,如洁净操作、防护措施、双人核对等。
对于易溶解的高危药物,应使用特殊容器和工具进行配制,以防止药物的泄露和污染。
三、药物使用监测医院应建立起对高危药物使用的监测体系,通过及时检测和监测,提前预警和纠正潜在的安全风险。
医院应建立药物使用记录系统,记录每次使用的药物名称、剂量和时间等信息,以确保用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医院应建立不良反应和药物事件的报告机制,鼓励医护人员及时上报相关情况,并对不良反应和药物事件进行分析和处理。
医院还应定期开展药物使用的风险评估和质量审核,找出问题的症结,制定改进措施,以提高用药安全性。
四、药物教育与健康宣传医院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高危药物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药物知识和操作技能,增强安全意识和责任心。
医院还应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药物教育和健康宣传,让他们了解高危药物的特点和使用注意事项,提高用药合理性和安全性。
医院还可以通过宣传栏、海报等形式,向患者和家属普及用药知识和安全注意事项,以提高用药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医院在管理高危药物时,需要从药物存储、配制、使用监测和教育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管理,以降低药物使用的风险,保障患者的安全和用药效果。
高危药品管理规范(医院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管理规范(医院管理制度)标题:高危药品管理规范(医院管理制度)引言概述:高危药品是指对人体有较大危害性、易引起严重不良反应或者危害的药品,其管理尤其重要。
医院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机构,必须建立规范的高危药品管理制度,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本文将从医院管理制度的角度探讨高危药品管理规范。
一、高危药品管理制度的建立1.1 制定高危药品管理制度的必要性高危药品管理制度是医院管理的基础,能够规范医务人员的用药行为,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水平。
1.2 确定高危药品管理的范围和内容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应包括高危药品的定义、分类、购进、存储、配制、使用、监测等方面内容,全面规范高危药品的管理。
1.3 建立高危药品管理的责任制度明确医院各部门的责任,建立高危药品管理的责任制度,确保每一个环节的责任人履行管理职责。
二、高危药品的购进和存储2.1 严格控制高危药品的购进渠道医院应选择正规的药品供应商购进高危药品,确保药品质量和来源可靠。
2.2 设立专门的高危药品存储区域医院应根据高危药品的特点,设立专门的存储区域,保证高危药品的储存条件符合要求,避免药品受到污染或者变质。
2.3 制定高危药品的存储管理规范医院应建立高危药品的存储管理规范,包括温度控制、湿度控制、防潮防晒等方面,确保高危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三、高危药品的配制和使用3.1 制定高危药品的配制标准医院应根据高危药品的特点和用途,制定配制标准,确保配制过程符合规范,避免药品污染或者失效。
3.2 建立高危药品使用的审批制度医院应建立高危药品使用的审批制度,明确高危药品的使用范围和条件,确保合理使用,避免滥用或者误用。
3.3 加强高危药品使用的监测和追踪医院应建立高危药品使用的监测和追踪机制,定期对高危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四、高危药品的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理4.1 进行高危药品的风险评估医院应对高危药品进行风险评估,确定潜在的风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降低用药风险。
高危药品管理规范(医院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管理规范(医院管理制度)高危药品管理规范(医院管理制度)引言概述:高危药品是指具有较高毒性、副作用大或者易引起严重后果的药品。
为了确保医院内高危药品的安全使用,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生命和健康,医院需要建立高危药品管理规范的医院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药品采购、存储、配送、使用和废弃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高危药品管理规范的要点。
一、药品采购:1.1 严格控制高危药品的采购渠道。
医院应与合法的药品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药品的来源可靠。
1.2 制定采购程序和标准。
医院应建立完善的采购程序和标准,包括明确的采购流程、采购人员的资质要求、采购文件的管理等,确保采购过程的透明和规范。
1.3 加强对供应商的监督和评估。
医院应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包括对供应商的资质、质量管理体系、药品质量等方面进行审核,确保供应商符合高危药品的采购要求。
二、药品存储:2.1 制定药品存储标准。
医院应制定高危药品的存储标准,包括温度、湿度、光照等要求,确保药品在存储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性。
2.2 建立药品存储区域。
医院应建立专门的高危药品存储区域,区分不同类别的高危药品,避免交叉污染和混淆。
2.3 加强药品存储管理。
医院应制定药品存储管理制度,包括药品库存的盘点、药品有效期的监控、药品存储区域的清洁和消毒等,确保药品存储的安全和规范。
三、药品配送:3.1 确保药品配送的安全性。
医院应建立药品配送的标准和程序,包括对药品配送人员的资质要求、药品配送车辆的检查和维护等,确保药品在配送过程中不受污染和损坏。
3.2 加强对药品配送的监督和管理。
医院应加强对药品配送的监督和管理,包括对配送过程的跟踪和监控、对配送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等,确保药品配送的安全和及时性。
3.3 建立药品配送记录和溯源制度。
医院应建立药品配送记录和溯源制度,对每一次药品配送进行记录和追踪,确保药品的来源可追溯。
四、药品使用:4.1 制定药品使用规范。
医院应制定高危药品的使用规范,包括药品的适应症、用药剂量、用药途径等,确保药品的正确使用。
卫生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卫生院高危药品的管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预防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卫生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高危药品的定义高危药品是指具有潜在严重不良反应,可能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品。
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 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2. 抗生素类药品;3. 抗肿瘤药品;4. 心血管系统药品;5. 激素类药品;6. 抗凝剂、抗血小板聚集剂等血液系统药品;7. 其他具有潜在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
三、管理制度1. 药品采购与储存(1)卫生院应严格按照国家药品标准采购高危药品,确保药品质量。
(2)高危药品应储存在专用的药品储存柜中,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应符合药品储存要求。
(3)高危药品的储存区域应设置醒目标识,明确药品名称、规格、剂型、有效期等信息。
2. 药品领用与使用(1)卫生院医护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具备高危药品的正确使用知识。
(2)高危药品的领用、使用、退药等环节,需严格执行“双人核对”制度。
(3)使用高危药品时,医护人员应仔细核对患者信息、药品信息,确保用药安全。
3.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1)卫生院应建立高危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定期对使用高危药品的患者进行随访。
(2)医护人员应详细记录患者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时间、症状等信息。
(3)发现高危药品不良反应时,应及时上报,并采取措施处理。
4. 药品追溯与档案管理(1)卫生院应建立高危药品追溯系统,确保药品来源可追溯。
(2)对高危药品的采购、储存、领用、使用等环节进行详细记录,并妥善保管。
(3)定期对高危药品档案进行检查,确保档案完整、准确。
四、责任与处罚1. 卫生院领导班子对本院高危药品管理工作负总责。
2. 药剂科负责人负责高危药品的采购、储存、领用、使用等工作。
3. 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对违反规定者,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罚。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1. 引言医院高危药品是指在应用中存在较大毒副作用或者容易出现致命性不良反应的特种药品。
这类药品在医疗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治疗某些疾病时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它们的特殊性质,这些药品的使用和管理是非常复杂和严格的。
为了确保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保护患者的安全,建立一套完善的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2.高危药品管理制度2.1 高危药品的概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以及相关政策文件,高危药品主要是指那些在治疗方面能够产生重大治疗效果,但是具有明显的毒副作用,很容易引发不良反应以及药物意外事件的药品。
这些药品应该充分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管理,确保合理和安全使用。
2.2 高危药品管理的必要性高危药品因其特殊性而管理难度大,对于医务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要求较高,同时其使用也面临较大的安全风险。
因此必须制定严格的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加强对高危药品的管理不仅可以有效保障使用安全,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医务人员的管理水平以及加强药品监管。
2.3 高危药品的分类高危药品的分类可根据药品的致病机制、毒副作用程度以及对人体的危害程度等因素进行分类。
一般分为以下几类:•麻醉药品:氯硝西泮、咪唑安定、氟烷等;•危险药品:磺胺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等;•毒性药品:硝基甲烷、硝酸甘油、锑制剂等;•致突变性药品:染色体损伤物、致癌物等。
2.4 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体系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应包含如下内容:1.高危药品的监测:制定相应方案,对使用高危药品的情况进行监测,及时获取药品使用情况、不良反应情况及突发事件等信息。
2.高危药品的注册:除特殊情况外,所有使用高危药品的临床科室和医务人员都必须经过注册,获得注册准许后方可使用。
3.高危药品的存储:高危药品存放应在特定的药物柜中,并分为等级管理。
高毒性及高危害性的药品应按特定规则隔离存储。
4.高危药品的使用:使用高危药品前需要进行确认,必须由专业临床医师处方,严格实施新开医嘱确定、病历记录、口服或注射等技术操作步骤中验证,确认其正确性和处方的合理性。
医院高危用药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用药安全,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高危药品的定义高危药品是指具有以下特点的药品:1. 具有严重不良反应或潜在危害的药品;2. 对特定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等)具有特殊风险的药品;3. 需要特殊储存、运输、使用和管理的药品;4. 药物相互作用或合并用药可能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
三、高危药品管理职责1. 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负责制定和监督实施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2. 药剂科负责高危药品的采购、储存、配送、使用等管理工作。
3. 临床科室负责高危药品的临床使用、监测和报告。
4. 医师负责开具高危药品处方,并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
四、高危药品管理措施1. 建立高危药品目录,明确各类高危药品的名称、规格、剂型、用量、用法、禁忌等信息。
2. 对高危药品进行标识管理,确保药品在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易于识别。
3. 加强高危药品的采购、验收、储存、配送、使用等环节的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4. 对高危药品的临床使用进行监测,包括用药合理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
5. 建立高危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及时收集、报告和处置不良反应。
6. 定期对医师进行高危药品使用培训,提高医师用药安全意识。
7. 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五、奖惩措施1. 对严格遵守高危药品管理制度,有效防止医疗事故发生的个人和科室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导致医疗事故发生的个人和科室,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误。2007 年美国全境实现电 子处方。 电子处方 会大 大降低 纸质 处方的差错, 在我国, 还未能全面实现 电子处方, 医疗机 构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 况结合 国家 制定 的法律 法规 对高危 药品用药进行干预。目前, 北京协和医 院已试运 行高危药品 安全监测系统, 可监测医嘱不当的情况。 3. 2. 2 药师在高危药品调剂时应该注 意的问题 药师是药 品提供者、药品信息 的传 播者和 药品 安全性 监测 者, 其主要 的职责为: 处方审核、药品的调剂、向医 生和患者 提供药品信 息服务、临床药物治疗监测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
2003 年, 美国医疗机构评审 联合委员 会( the Jo int Com mission fo r Accreditation of Healthcare O rg anizat ion, JCA H O) 提出患者安全的 6 个目 标, 第三个 目标 就是! 提 高患者 应用高危药品的安全性∀[ 2] 。美国的 医疗机构还 采取了计算 机辅助医嘱系统、临 床药 师参与、使 用标 准的治 疗方 案等具 体措施规范高危药品的管理。
[ 作者简介] 侯颖, 女, 硕 士, 电 话: 0591 22859972, E m ail: houyin gvi vien @ 126. com [ 通 讯作 者] 宋洪 涛, 男, 博士, 主 任药 师, 电 话: 0591 22859459, E mail: s oh ot o@ vip. soh u. com
2 高危药品与其他监管药品的不同
高危药品强调药品使用不当对患者造 成的危害, 其监管 应着 重在医疗机构内部的药品使用问题上, 应防 范药品使用
过程中产生的用药差错, 如给药剂量 不当、给药途径不 当、误 用包装相似药品等错误。
高风险药品是由于生产工艺复杂和( / 或 ) 质 量控制标准 不完善, 而在生产、流通、使用的各个环 节都可能 存在较高风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0 年第 30 卷第 16 期 Chin H osp Pharm J , 2010 A ug, V ol 30, N o. 16
139 9
药事管理
危药品外还包括的 13 种高危药品( 见表 1 和表 2) 。 表 1 2008 年 ISM P 公布的 19 类高危药品目录
医疗机构高危药品管理
( 1) 参考国外高危药品目 录, 结 合国家 及各单 位实际情 况制定本单位高危 药品 目录。( 2) 制定 新进 高危 药品 的引 进规程。( 3) 设置高危药品警 示措施, 并制 定高危 药品使用 管理规范。( 4) 领导小组应对 超说明书 用法进 行管理, 查证 文献考察用药是否合理, 并进 行结果 的收集 与评价。( 5) 建 立严重药害事件应急 处理方 案, 保障 能及时、有 序的 进行工 作。( 6) 定期分析高危药品使 用情况, 并评 价其安 全性及疗 效。( 7) 记录 高 危药 品 发生 不 良事 件 的 情况, 认真 总 结分 析, 定期向各科室 及全 院进 行汇 报, 提出 解决 方案。 ( 8) 开 展高危药品知识讲座, 定期向全院医 务人员宣传 高危药品应 用及药品误用风险 防范 措施等。 ( 9) 收 集国 内外 高危 药品 信息, 并及时通过内 部通 知及网 站形 式发布, 高 危药 品领导 组成员应定期进行培训。( 10) 推进 医院高 危药品 管理信息 化建设, 建立差错的识别、报告、调查 、处理 和分析总 结程序, 减少药学差错, 防范药学纠纷, 杜绝药疗事故。 3. 2 高危药品的安全使用监管 3. 2. 1 医生在高危药品开具时应该 注意的问题 医生是疾 病诊治的主要责任者, 缺乏高危药品 应用知识会 导致严重的 用药差错的发生。医生在开具高危药品用 药时, 应严格按照 说明书用法用 量执 行, 避 免给 药途 径 及给 药剂 量 的开 具错
2 00 8
序号
1 2 3 4 5 6 8 9 10 11 12
13
高危药品名称
秋水仙碱注射液 依前列醇注射液 胰岛素注射液 硫酸镁注射液 甲氨蝶呤片( 口服, 非肿瘤用途) 阿片酊 硝普钠注射剂 浓氯化钾注射液 磷酸钾注射液 异丙嗪注射剂 浓氯化钠注射液 100 mL 或更大体积的灭菌注射用水( 供注射、吸入 或冲洗 用)
5
素; & a 因子抑制剂( 如戊聚糖) ; 直接凝血 酶抑制剂( 如阿加曲 班、来匹卢定、比伐卢定) ; 溶栓药物( 如阿特普酶、瑞替普酶、替
奈普酶) ; 糖蛋白 ∋/ (a 抑制剂( 如埃替非巴肽)
6 心脏停搏液
7 静脉用和口服化疗药
8 高渗葡萄糖注射液( 20% 或以上)
9 腹膜透析液和血液透析液 10 硬膜外或鞘内注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1 口服降糖药 12 静脉用改变心肌力药( 如地高辛和米力农) 13 脂质体药物( 如两性霉素脂质体)
在国内, 高危药品的危害性及其 加强管理的 必要性日益 受到广泛关注, 2009 年卫 生部在# 医 疗机构 药学部 门设置与 管理指南∃ 和# 卫生 部医 院药 事 管理 检查 项 目与 评价 标 准∃ ( 征求意见稿) 中都明确 提出 医疗机 构要 加强高 危药 品的管 理, 但许多医 疗机 构并 不 了解 高危 药 品所 造成 危 害的 严重 性, 对其管理更 无从谈 起。本资 料阐 述了高 危药 品的 特点、 与其他监管药品的差异及如何对其进行管 理, 希 望对医疗机 构内部高危药品的管理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1 高危药品的特点
1400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0 年第 30 卷第 16 期 Chin H os p Pharm J, 2010 A ug, V ol 30, N o. 16
雾会对操作者造成潜在危害, 将这些 配置时能产 生职业暴露 危险或危害的药品定 义为 危害 药品。危 害药品 在配 置过程 中, 会对工作人员产生致畸、致癌、致敏 等危害, 必 须进行职 业防护, 应建立危害 药物静 脉用 药调配 中心 ( 室) , 在 生物安 全柜中由工作人员统一进行调配, 还应进行职 业防护。危害 药品强调被伤害的对 象是 操作 者而非 患者。化 疗药 物中的 细胞毒性药物、抗菌 药物 等在操 作时 易产生 气雾, 都 属于危 害药品, 应做好对操作人员的防护。
药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处方医嘱审 核, 通 过对门诊和 住院 处方的审核可以加强临床用药监测, 提高 医疗质量。在 医疗机构内部应当建 立处方 点评 制度, 填写 处方 评价表, 对 处方 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在审核高 危药品处方 时, 要 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 执行, 对有 配伍 禁忌、用法 用量 不正确 的处 方, 应拒绝调配; 对处方连续出现问题 的医生, 应进行专 题培训学习, 仍 有问题 者应 取消其 处方 权。现今, 静 脉配置 中心 在保护患者及医务人员安全的同时, 也可充 分发挥药师 审核处方的作用。
1995 1996 年, 美 国 医 疗 安 全 协 会 ( t he Institute for Safe M edicatio n P ractices, I SM P) 对 最可 能给 患者 带来 伤害 的药物进行了一项调查, 共有 161 个 医疗机构提 交了研究期 间发生的严重错误。结果表明, 大多 数致死或严 重伤害的药 品差错是由少数特定药物引起的。ISM P 将这些若使用不当 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物称为! 高 危药品∀( hig h risk medicat ion 或 high aler t medicat ion) [ 1] 。
险的药品。患者在使用 高风险 药品 时也 可能产 生严 重的危
害, 监管应着重在药 品生 产企业 的药 品质量 监管 上, 在医疗
机构内部, 应采购质 量有 保证的 药品, 注 意药品 的贮 存条件 及药品使用细节。
2008 年 ISM P 公布了 19 类高危药品目 录, 及除 19 类高
大量的细胞毒性药 物和致 敏性 药物 在配置 时产 生的气
值得指出的是, 高危药品、危害药品、特殊药 品虽然是从 药品配置、采购、储 存、使用等不 同环节 对药品 进行管 理的, 但并不相互独立。例如细胞毒性药物属于 三者的交集 , 作为 高危药品进行 管理 时, 要 避免 其误 发 误用 对患 者 造成 的伤 害; 作为危害药品, 在其配置时要对操作者 进行职业防 护; 作 为特殊药品管理时, 要防止药品流失和非医疗 使用。 3 医疗机构高危药品的监管 3. 1 高危药品的管理组织与职责 目前国内很 多医疗机构 并未建立高危药品管理组织, 建议在 药事管理与 药物治疗委 员会下设高危 药品 管理 领 导小 组, 监 测与 管理 全 院高 危药 品。确立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秘书、成员名 单及职责。小 组负责人应由具有高级 技术 职务任 职资 格的机 关或 医院领 导担任, 小组成员应具备医疗行政管 理、医 学、药 学和护理学 知识及高危药品专业知识, 了解高危 药品发生的 不良后果及 抢救常识。高危药品管 理领 导小组 应主 要承担 以下 几项职 责:
序号
高危药品类型
静脉用肾上腺素受体激 动剂( 如肾 上腺素、去 氧肾上腺 素和去 1 甲肾上腺素)
2
静脉用肾上腺素受体拮 抗剂( 如普 萘洛尔、美 托洛尔和 拉贝洛 尔)
3 吸入或静脉全身麻醉药( 如丙泊酚和氯胺酮) 4 静脉用抗心率失常药( 如利多卡因和胺碘酮)
抗血栓药物( 抗凝药) , 包括华法林、低分子肝素、注射用普通肝
14 静脉用中度镇静药物( 如咪达唑仑)
15 儿童口服用中度镇静药物( 如水合氯醛)
16 静脉、透皮或口服吗啡类镇痛药物
17 神经肌肉阻断药( 如琥珀酰胆碱、维库溴铵和罗库溴铵)
18 静脉用造影剂 19 肠外营养
表 2 ISM P 目录中除 19 类高危药品 还包括 的 13 种 高危药
品
T ab 2 ISM P% s List of 13 specific H ig h A lert M edicatio ns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