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积水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部的形态特征分析
脑室与脑池解剖
☻第三脑室位于左 右间脑之间
☻是左右方向狭小 的小腔隙
☻上下前后范围较宽 ☻后下方细长的通道 为中脑水管
☻侧脑室的脉络丛在侧脑 室的中央部、下角部
☻第三脑室的脉络丛在第 三脑室的上壁,通过室间 孔与侧脑室脉络丛相连
☻第四脑室顶的后壁下面 为第四脑室脉络丛
侧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
左右室间孔
第三脑室 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的脑脊液
中脑水管
第四脑室 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
正中孔、外硬脑膜窦(主要是上矢状窦)
血液
脑室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
别感染的个体和高危人群, 重视对他们的性健康教育和梅毒血清学的 筛查力度, 加强围产期保健, 重视妊娠期梅毒的筛查。 3. 3 治疗与随访
对妊娠期梅毒的治疗必须早期足量正规按计划完成疗程严防不正 规的治疗严格药物剂量以减少对新生儿的危害及对母体的副作用临床 治疗首选青霉素, 红霉素对苍白螺旋体的作用较差故新生儿生后要用 青霉素治疗[ 5]。 3. 4 妊娠期梅毒的处理
的梗阻性脑积水患者进行脑室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结果 术后随访1~24个月, 根据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影像学CT或MRI 复查
的结果评定手术效果, 症状好转缓解43例, 2例无效的患者改行V- P分流术。术后并发症6例为一过性非感染性发热, 2例暂时性动眼神
经麻痹, 无死亡病例。结论 脑室镜下的第三脑室底造瘘对治疗梗阻性脑积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本组患者45例, 男性30例, 女性15例, 年龄12个月~37岁, 平均 20. 2岁。术前病程10d~2年。临床病状表现为轻重不等头痛、恶心、 呕吐, 视力障碍等颅内高压征, 其他表现有运动障碍、智力减退、大小 便失禁, 幼儿头围异常增大等。术前均经 CT和 MRI 等影像学检查证 实为脑积水。脑积水原因分别为松果体区肿瘤10例, chi a r i 2例, 另33 例为不明原因引起的导水管梗阻或狭窄。 1. 2 方法
45例患者全部采用脑室镜下手术治疗, 所使用内镜为德国蛇牌硬 质脑室镜, 采用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头皮切口在冠状缝前3cm, 中 线旁 3cm处, 骨孔直径 1. 5cm。切开硬脑膜后先用脑穿针沿侧脑室额 角方向穿刺形成一窦道, 随后将镜鞘沿窦道插入侧脑室, 拨出镜鞘导芯 后插入第三脑室内, 辨清双侧视乳头体及其前方的漏斗隐窝部。大多
手术讲解模板:脑积水第三脑室内镜造瘘术
手术资料:脑积水第三脑室内镜造瘘术
手术步造瘘术
手术步骤:
内镜通过室间孔进入第三脑室内,达到第 三脑室底部时可见双侧白色反光的乳头体, 透过其间变薄的室管膜可见基底动脉及双 侧大脑后动脉的起始段。
手术资料:脑积水第三脑室内镜造瘘术
手术步骤: 10.4 4.造口
手术步骤:
以冠状缝前1cm、矢状窦旁3cm交点为中心, 做中线旁纵行约3cm头皮切口。颅骨钻开 一个直径1cm的骨孔。硬脑膜“十”字切 开,以刚好能放入内镜为准。
手术资料:脑积水第三脑室内镜造瘘术
手术步骤: 10.2 2.进入侧脑室
手术资料:脑积水第三脑室内镜造瘘术
手术步骤: 将带导芯直径3~6mm的镜鞘插入侧脑室, 拔出导芯换入内镜,借助隔静脉、脉络丛 及丘纹静脉标志找到同侧室间孔。
术前准备: 4.术前晚可给苯巴比妥0.1g口服,以保证 安静休息。术前1h再给苯巴比妥0.1g,阿 托品0.4mg或东莨菪碱0.3mg肌注。
手术资料:脑积水第三脑室内镜造瘘术
术前准备: 5.准备好内镜手术配套设备。
手术资料:脑积水第三脑室内镜造瘘术
手术步骤: 10.1 1.切口
手术资料:脑积水第三脑室内镜造瘘术
注意事项: 2.术中小的出血,应用37℃林格液冲洗即 可停止,明显的出血用双极电凝或激光止 血。
手术资料:脑积水第三脑室内镜造瘘术
注意事项: 3.术毕,脑室内充满林格液,以防术后脑 部塌陷致硬脑膜下出血。
手术资料:脑积水第三脑室内镜造瘘术
术后处理:
1.术后有条件时,应进行术后监护,严密 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血压、脉搏、呼 吸和体温变化,根据病情需要每15min~ 1h测量观察1次,并认真记录。若意识逐 步清醒,表示病情好转;如长时间不清醒 或者清醒后又逐渐恶化,常表示颅内有并 发症,特别是颅内出血,必要时应做CT扫 描,一旦证实,应及
侧脑室、三脑室神经内镜应用解剖
的后界。侧壁是尾状核头的中间区。应用神经内镜 经额角进入侧脑室可清楚地显示侧脑室额角、体 部、枕角及脑室壁上的结构特征。沿侧脑室前角底 及侧壁可见2~4条小静脉汇聚,并形成尾状核前 静脉,在室间孔附近加入丘纹静脉。侧脑室体部是 从室间孔后至透明隔后缘,将穹隆和胼胝体连接起 来。下壁是丘脑,顶部是胼胝体,侧壁是尾状核体 部,中间内侧壁是透明隔。侧脑室的下壁有脉络 裂,脉络丛位于其中,在穹隆和丘脑之间,并位于 透明隔的外下方。在此处穹隆呈带状,组织学上为 两层结构,由室管膜和脉络膜组成,丘脑穹隆带的 直径小于lOmm,脉络丛从室间孔延伸至颞角,长 度48—58ram,包绕丘脑的上、下后面,双侧脉络 裂及脉络丛的下方是三脑室的顶部。脉络丛在透明 隔下方长度为20—30ram,在体部(穹隆和丘脑枕 之问)11~15n'rn,在侧脑室的体部可见一些重要 的血管,有隔后静脉、尾状核后静脉、丘脑纹状体 静脉、脉络膜中、后动脉分支。隔后静脉由胼胝体 体部的透明隔静脉(常为2—4条)汇集而成,在 室问孔处加入丘纹静脉,隔后静脉长多为10。 12mm。尾状核后静脉沿侧脑室壁走行在室间孔附 近,汇人丘纹静脉。丘纹静脉可以作为内镜术野的 重要标志,它沿着丘脑尾状核沟走行,多在24— 26rmn之间,经室间孔人第三脑室,到达前髓帆, 汇人大脑前静脉:发自脉络丛的脉络膜后外侧动脉 和后内侧动脉的分支多清楚可辨,两血管均来自于 环池和脚间池。
“ 女m∞f十n目=m十nnT¥自_【≈《n 《}m*r*m目4“目‰自^*M∞4№
*Ⅷ』榷‰∞^镕*月十%¥{m*m¥■目Ⅻ
☆“H1_∞m}u*#m¥mH—m^∞∞^镕" 口RA十^¨_M#“自t}“ⅫHmM"i日_n
"T目tiR自m^*m J[#m*J女H禹ⅡH
M自n¨&∞自目n一“n&**”口《 《Ⅻ自"=mIX^*”∞H rm~镕~"《
经神经内镜第三脑室底部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围手术期护理
经神经内镜第三脑室底部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围手术期护理梗阻性脑积水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症之一,传统的手术方法是脑室腹腔分流术,但其并发症较多,常出现分流管堵塞、感染而至手术失败[1]。
随着神经内镜技术不断改善和提高,近几年经内镜行第三脑室造瘘已发展成为梗阻性脑积水的有效治疗方法,我院神经外科自2009—2011年4月采用神经内镜下行三脑室造瘘术治疗10例梗阻性脑积水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14—58岁,平均32.6岁;临床表现为头晕头痛8例,行走不稳4例,记忆力、视力下降2例,反复呕吐3例,所有病例均行CT、MRI扫描证实为梗阻性脑积水,双侧脑室扩大,第三脑室扩大,第四脑室形态正常或接近正常。
1.2原理及方法简介三脑室底造瘘术的原理是当导水管、第四脑室这些脑室系统的通路狭窄或堵塞时,穿过第三脑室的底部,将脑室系统和蛛网膜下腔相通,扩大的脑室系统中的脑脊液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被吸收,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2护理2.1术前护理2.1.1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由于此手术是采用新的技术疗法,加之手术本身对患者来说是一种很强的刺激,往往担心手术风险、术后效果以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患者容易出现烦恼、忧虑、紧张等心理状态,这就需要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交流,互相沟通,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耐心地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本病的有关知识、手术的必要性和信赖感,消除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保证手术的顺利展开。
2.1.2按头部钻孔手术做好术前准备协助患者进行各项辅助检查,术前1天备皮(剃头)、备血、药物过敏试验;术前晚保证充足的睡眠,告知术晨禁食,留置尿管等。
2.2术后护理2.2.1一般护理严密监测意识、瞳孔、生命体征。
2.2.2体位因实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后的患者在坐位和立位时,其颅内压可降至-2.36~-2.45kPa,这样大的负压可使脑表面与颅骨之间的距离增加,稍遇轻度头部外伤可被撕裂出血[2]。
脑积水致三脑室底前下疝的神经内镜治疗体会
脑积水致三脑室底前下疝的神经内镜治疗体会常魏;唐太昆;李正伊;梁正羽;邱学才【摘要】目的阐述神经内镜在脑积水三脑室底下疝治疗中的体会.方法方便选取2012年5月—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行内镜下三脑室底脚间池造瘘术进行治疗,观察经改造后的三脑室底造瘘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随访10~36个月,28例有效,占93.3%;24例治愈,占80.0%;4例好转(症状明显改善),占13.3%,脑室均有缩小,术后硬膜下积液1例,经过卧床补液治疗后自愈.结论神经内镜用于脑积水三脑室底下疝的治疗效果较佳.【期刊名称】《中外医疗》【年(卷),期】2017(036)036【总页数】3页(P98-100)【关键词】三脑室底下疝;神经内镜;方法改进【作者】常魏;唐太昆;李正伊;梁正羽;邱学才【作者单位】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神经内科,云南昆明 650051;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神经内科,云南昆明 650051;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神经内科,云南昆明 650051;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神经内科,云南昆明 650051;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神经内科,云南昆明 650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1.1三脑室前下疝是指三脑室前部因脑积水后积水较重所导致的向前及下方压迫颅底,在以往的研究中表示,该手术风险较大且手术的可操作空间较小,该研究因此在之前的研究基础上改进了神经内镜手术,经改进后的神经内镜手术容易掌握且提高了安全性[1-2]。
该科于2012年5月—2015年3月采用改进后的神经内镜手术治疗方法对30例脑积水三脑室底下疝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30例脑积水三脑室底下疝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1个月~64岁,平均(28.12±12.1)岁。
所有患者均行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磁共振(MRI)检查,MRI须有中脑导水管正中矢状位T1,T2像以判定是否梗阻性积水和有无三脑室前下疝。
第三脑室底形态在预测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是否成功的意义
9 . 2 ) 个 月。
2 .设备和成像方法 : 所有 患者术前 行常规 MR I和扫描
应用 1 , 5 T超 导 磁 体 ( S i e m e n s E s p r e e , E r l a n g e n , G e r ma n y ) 进 行, 置8 通 道头部 线 圈 , 选 用 常规 T 1 、 T 2序 列 和 3 D — S P A C E
另有 8例 ( 1 3 . 1 %) 得到 中等程 度的 临床 改善 ( 标准 : K P S评
分增加 2 O分 以下 ) , 其 中 5例 E T V失 败 接 受 侧 脑 室 一 腹 腔分
流手术 。术前 、 术后 临床症状详见表 1 。 2 .影像学结果 : 通 过测 定 , 三脑 室前 壁术 前、 术后 移位 的差值平均 ( 2 . 3 1±0 . 8 5 2 ) m m, 与E v a n i n d e x改变 存在 明 显 的相关性 ( r = 0 . 8 7 3, P< 0 . 0 5 ) , 即移位 的距离 越大 , E v a n i n d e x 改变 的越大 , 脑室缩小 的程度越 明显 , 临床症状 改变越 明显 , 具体数据 见表 2 。典型病例见 图 3 。 表 1 临床症状及术后改善情况 [ 例, (和梗阻 性脑积水 … 。但 是 根据 目前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有 时很难确定梗 阻性脑 积水 患 者脑脊液梗阻 的部位 , 因此部 分适 宜行 第三 脑室 底造 瘘 术
( e n d o s c o p i c t h i r d v e n t r i c u l o s t o m y , E T V) 的 梗 阻 性 脑 积 水 患 者
神经内镜治疗非交通性脑积水15例效果分析
s 正骨者的能力和训练方法
而求 真。另外 , 应淡泊名利 , 痴心于专业 , 有为实现 自己的理想 而奋斗的精神。
6 整体性正骨正体 技能的八大内涵和八个标志
5 具有 强高的悟性和 坚韧的毅力 . 1 要学好中医科学 , 也要讲悟性 。同时 , 整体性正骨正体法学
习者 , 既要扎实掌握 中西 医知识 , 也要有 良好的体能和灵 敏性 , 这样才能真正掌握正骨技术 。另外 , 要有坚韧 的毅力 、 对专业有 浓厚 的兴趣。
Vo.8 01 No1 12 2 0 . l
神经 内镜 治疗非交通性脑积水 1 5例效果分 析
魏 洪涛, 贺建勋 , 刘育 贤
( 甘肃省第二人 民医院, 甘肃 兰州 7 00 ) 3 00
摘
要: 目的 探 讨神 经内镜 下行 第三脑室底部 造瘘 术( 治疗非交通性脑积水的效果 。方法 对 1 E v) r 5例非交通性脑积 水
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头痛、 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 ; 4例步 态异常 ; 6例二便控制欠佳 ; 例( .个月 ) 囟隆起 , 1 35 前 头围 明显 增大 , 双眼“ 日征” 落 明显 , 头部叩诊呈破罐音。
13 特 昧捡 查 .
1 例患者均行 M砌、 T检查 ,证实为非交通性脑积水 : 5 C 蛛
脊 液漏 1 , 热 6例 , 例 发 经短期 治疗后病情好转 , 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E v是 治疗非交通性脑 积水的有效手段 , T 效果 良 好 。为进一 步减 少并发症的发生 , 操作人 员应 熟练 内镜操作过程 , 严格无茵操作 , 正确掌握 头位 、 入颅 点、 内镜方 向和造瘘 口
位置。
关键词 : 神经 内镜 ; 非交通性脑积水 ; 第三脑室底部造瘘术 中图分类号: 6 1 R 5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6 1 14 ( 00)10 4 — 2 17 — 2 6 2 1 l— 16 0
神经内窥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
并 发症 : 术 中造 漏 口小 量 出 血 8例 ; 术 中 心 率 减 慢 2例 ;
术后 ( 1 44 d ) 短暂 发热 2 9例 ; 头 皮 切 口漏 5例 ; 术 后 可 疑 感
染 1 例。
临床 疗 效 : 本 组 随访 3 ~6 O个 月 , 平均 1 7 . 5个 月 。 明 显 缓解 4 8例 ( 8 7 . 3 A) o , 无 改 变 或 缓 解 不 明显 5例 ( 9 . 1 ) , 恶 化 4例 ( 7 . 3 ) ; 共 6例 ( 1 0 . 5 ) 改 行 v_ P分 流 术 治 疗 。术 后 3 个 月 后 获 MR I复 查 4 3例 ( 7 8 . 2 ) : 侧脑室缩 小 2 1例 ( 4 8 . 8 ) ; 侧脑室 变化 不 大但 前 角处 间质 性 脑水 肿改 善 1 1 例( 2 5 . 6 ) , 侧脑室及室周无改变 1 1例 ( 2 5 . 6 ) 。
广 西 医 科 学 学 报 J OURNAL OF GUANGX I MEDI C AI UNI VE RS I TY 2 0 1 4 Fe … b; 31( 1 )
I DI c R SI
神 经 内窥 镜 下 第 三脑 室 底 造瘘 术 治 疗梗 阻性脑 积水
体之 间三角区中央 , 选择无血 管处 , 用 3 F球 囊 导 管 穿通 并 予
的循 环 。 其 主 要 适 应 证 为 第 三 脑 室 中 后 部 至 第 四脑 室 出 口
间 阻 塞所 致 脑 积 水 , 梗 阻性 脑 积 水 常 见 原 因 有 中 脑 导 水 管 粘 连狭窄 、 松 果 体 区肿 瘤 、 第 四脑 室 及 出 口 粘 连 、 脑 干 和第 三 脑 室后 部 肿 瘤 压 迫 等 ’ 。应 用 当前 制 造 精 良 的 神 经 内窥 镜 行 第 三脑室底造瘘 术 , 只要 操 作 得 当 , 较安 全可 靠¨ 1 ] 。造 瘘 口 处操 作 和 瘘 口通 畅 是 手 术 关 键 _ 】 ] , 术 中评 判 造 瘘 口通 畅 性 好 主 要 有 以 下 3点 : 一 是 瘘 口处 底 壁 随 脑 脊 液 流 动 而 浮 动 ;
三脑室解剖、相关疾病
占位
三脑室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组织学类型繁多,形态学表现多 样,确切定性有时很困难,结合发病部位及年龄对定性诊 断帮助较大。
三脑室前、后、顶、底、内五个解剖位置;儿童和成人两 个年龄段。
1.前部占位
• 儿童:郎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最常发生在2岁以下的 儿童,而生殖细胞瘤的患病率在10-12岁左右达到高峰。下丘 脑-交叉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和颅咽管瘤的患病率在5-15岁之间 达到高峰。注意有无脑脊液的播散,有助于缩小诊断范围。
松果体母细胞瘤(WHO IV)
1.典型的≥3厘米 2.高密度肿块 3.松果体钙化位于病变周边 4.梗阻性脑积水 5.不均匀明显强化 6.DWI明显高信号 7.常有脑脊液播散
生殖细胞瘤
1.高密度肿块 2.松果体钙化位于病变内部 3.不均匀明显强化 4.DWI高信号 5.常有脑脊液播散 6.瘤标异常(AFP、HCG)
下丘脑错构瘤
基底动脉瘤
4.孟氏孔区:胶样囊肿
• 囊壁:外囊纤维层,内囊上 皮细胞层
• 内容物:黏蛋白,混杂出血、 钙化
• 年龄:40,27-56y • 部位:绝大多数位于三脑室
前上部,少数位于鞍上 • 症状:脑积水所致头痛 • MRI表现:2/3 T1WI高信号,
T2WI 混杂低信号 • CT:等或高密度 • 增强:主体及囊壁均无强化 • 鉴别诊断:位置高度特异
1. 松果体细胞瘤(WHO I) 2. 中间分化的松果体实质肿瘤(WHO II-III) 3. 松果体母细胞瘤(WHO IV) 4. 松果体区乳头状肿瘤(WHO II-III)
松果体细胞瘤(WHO I)
1.典型的<3厘米 2.等到高密度肿块 3.松果体钙化位于病变周边 4.梗阻性脑积水 5.不均匀明显强化
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疗效观察
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疗效观察①赵晓生(漯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ꎬ河南漯河462300)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对梗阻性脑积水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ꎮ方法:选取我院62例梗阻性脑积水患者ꎬ按照手术方法分组ꎬ各31例ꎮ分流组行脑室-腹腔分流术ꎬ造瘘组行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ꎮ对比两组治愈率㊁术前及术后1个月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分㊁并发症发生率ꎮ结果:造瘘组治愈率90.32%(28/31)与分流组83.87%(26/31)对比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ꎻ术后1个月造瘘组生理职能㊁精力㊁躯体疼痛评分较分流组高(P<0.05)ꎻ造瘘组并发症发生率12.90%(4/31)较分流组35.48%(11/31)低(P<0.05)ꎮ结论: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效果与脑室-腹腔分流术相当ꎬ且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ꎬ安全性更高ꎮ关键词:梗阻性脑积水ꎻ脑室-腹腔分流术ꎻ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中图分类号:R651.1㊀文献标识码:B㊀文章编号:1008-0104(2020)01-0133-02㊀㊀梗阻性脑积水是由于第四脑室以上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ꎬ脑脊液至蛛网膜下腔通路发生障碍ꎬ造成脑脊液积聚ꎮ梗阻性脑积水主要表现为幼儿头大㊁呕吐㊁喉鸣音㊁ 落日征 等ꎬ成人多出现头沉㊁头胀㊁头晕㊁头痛㊁下肢无力等ꎮ对进行性脑积水ꎬ且大脑皮质厚度<1cm者ꎬ需行手术治疗ꎮ以往临床多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ꎬ但禁忌证较多ꎬ限制临床使用[1]ꎮ随着神经内镜技术进步ꎬ神经内镜在梗阻性脑积水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增多ꎮ本研究以我院梗阻性脑积水患者为研究对象ꎬ行脑室-腹腔分流术㊁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ꎬ探究其治疗效果ꎬ现报道如下ꎮ1㊀资料及方法1.1㊀一般资料选取2015-08-2018-08我院62例梗阻性脑积水患者ꎬ按照手术方法分组ꎬ各31例ꎮ造瘘组男17例ꎬ女14例ꎻ年龄6~62岁ꎬ平均(34.14ʃ8.79)岁ꎻ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9~12分3例ꎬ13~15分28例ꎻ颅内压正常11例ꎬ颅内压升高20例ꎮ分流组男16例ꎬ女15例ꎻ年龄6~63岁ꎬ平均(34.42ʃ8.79)岁ꎻGCS评分9~12分4例ꎬ13~15分27例ꎻ颅内压正常10例ꎬ颅内压升高21例ꎮ两组基线资料(性别㊁GCS评分㊁年龄㊁颅内压)均衡可比(P>0.05)ꎬ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ꎮ1.2㊀入选标准(1)纳入标准:符合«神经病学»中梗阻性脑积水诊断标准[2]ꎻ经头颅CT㊁MRI检查确诊ꎻ脑脊液蛋白含量<5g/Lꎻ颅内感染得到有效控制ꎻ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ꎮ(2)排除标准:其他脑部疾病ꎻ交通性脑积水ꎻ腹腔感染ꎻ妊娠期女性ꎮ1.3㊀方法1.3.1㊀分流组行脑室-腹腔分流术ꎬ气管插管全麻ꎬ取仰卧位ꎬ头偏向左侧ꎬ右侧额角入路ꎬ钻骨孔ꎬ切开硬脑膜ꎬ用脑室导管穿刺侧脑室ꎬ脑室置入分流管5~6cmꎬ另一端连接分流阀ꎮ分流阀置于耳后乳突ꎬ经颈㊁胸㊁腹用通条引导至上腹部ꎬ做腹直肌切口ꎬ将腹腔段分流管放入腹腔ꎬ腹腔内游离导管长20~30cmꎮ1.3.2㊀造瘘组行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ꎬ选择德国鲁道夫刚性神经内镜ꎬ气管插管全麻ꎬ取仰卧位ꎬ头部抬高20ʎ~30ʎꎬ旁中线3cm㊁冠状缝前2cm做穿刺孔ꎬ置入内窥镜ꎬ经室间孔进入第三脑室ꎬ探查第三脑室底ꎬ用3F球囊导管在双侧乳头体前造瘘ꎬ逐渐扩大瘘口ꎬ瘘口直径至少5~6mmꎮ瘘口用37ħ平衡液冲洗ꎬ确定瘘口畅通ꎬ且无出血ꎬ脑脊液清亮后ꎬ取出神经内镜ꎬ用胶原蛋白海绵塞住皮层瘘口ꎬ缝合头皮ꎮ1.4㊀疗效判定标准[3]治愈:术后颅内压增高消失或显著改善ꎻ无效:术后颅内压增高未缓解或加重ꎮ1.5㊀观察指标(1)两组治愈率ꎮ(2)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分评价对比两组术前㊁术后1个月生活质量[4]ꎬ包括生理职能㊁精力㊁躯体疼痛ꎬ评分0~100分ꎬ评分越高ꎬ生活质量越好ꎮ(3)对比两组并发症(气颅㊁颅内感染㊁脑室内出血㊁硬膜下积液㊁硬膜下血肿)发生率ꎮ1.6㊀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ꎬ计量资料用( xʃs)表示ꎬt检验ꎬ计数资料用n(%)表示ꎬχ2检验ꎬ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ꎮ2㊀结果2.1㊀治疗效果造瘘组治愈28例ꎬ无效3例ꎬ治愈率为90.32%(28/31)ꎬ分流组治愈26例ꎬ无效5例ꎬ治愈率为83.87%(26/31)ꎬ造瘘组90.32%与分流组83.87%对比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4ꎬP=0.705)ꎮ2.2㊀SF-36评分术前两组生理职能㊁精力㊁躯体疼痛评分对比ꎬ331HEILONGJIANGMEDICINEANDPHARMACYFeb.2020ꎬVol.43No.1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①作者简介:赵晓生(1981~)男ꎬ河南漯河人ꎬ硕士ꎬ主治医师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ꎬ术后1个月造瘘组生理职能㊁精力㊁躯体疼痛评分较分流组高(P<0.05)ꎬ见表1ꎮ表1㊀两组SF-36评分对比( xʃsꎬn=31ꎬ分)时间组别生理职能精力躯体疼痛术前造瘘组54.86ʃ7.3256.31ʃ7.0553.71ʃ7.44分流组56.13ʃ7.1455.42ʃ7.2552.89ʃ7.51t值0.6920.4900.432P值0.4920.6260.667术后1个月造瘘组75.30ʃ5.1978.69ʃ4.6280.74ʃ4.33分流组69.79ʃ6.2374.56ʃ4.7973.18ʃ4.59t值3.7833.4556.671P值<0.0010.001<0.0012.3㊀并发症发生率造瘘组并发症发生率12.90%较分流组35.48%低(P<0.05)ꎬ见表2ꎮ表2㊀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31ꎬn(%)]组别气颅颅内感染脑室内出血硬膜下积液硬膜下血肿并发症发生率造瘘组1(3.23)1(3.23)2(6.45)0(0.00)0(0.00)4(12.90)分流组2(6.45)3(9.68)2(6.45)3(9.68)1(3.23)11(35.48)χ2值4.309P值0.0383㊀讨论梗阻性脑积水多由先天畸形㊁颅内感染㊁出血㊁肿瘤等导致ꎬ脑脊液通路受压迫发生阻塞ꎬ形成积水[5]ꎮ梗阻性脑积水会损伤神经组织ꎬ影响神经功能ꎮ临床常通过手术疏通梗阻ꎬ解除脑脊液蓄积ꎬ缓解临床症状ꎮ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重要术式ꎬ通过重建脑脊液循环通路ꎬ减轻脑积水ꎮ但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易发生感染㊁分流管堵塞等ꎬ影响治疗效果[6ꎬ7]ꎮ近年来ꎬ神经内镜技术快速发展ꎬ在梗阻性脑积水治疗中的作用逐渐突出ꎮ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可经皮层小窦道进入脑室系统ꎬ通过制造瘘口ꎬ引流蓄积的脑脊液ꎬ脑脊液流入脚间池ꎬ进入蛛网膜下腔被吸收ꎬ可保持脑脊液正常生理功能㊁颅内压平衡ꎮ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与脑室-腹腔分流术相比ꎬ无导管断裂㊁老化等器械故障问题ꎬ防止出现低颅内压综合征ꎬ提供 免维护内分流 [8ꎬ9]ꎮ研究发现ꎬ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ꎬ操作简单ꎬ疗效显著ꎬ并发症少ꎬ具有较高安全性ꎮ本研究结果显示ꎬ造瘘组治愈率90.32%与分流组83.87%对比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ꎬ术后1个月造瘘组生理职能㊁精力㊁躯体疼痛评分高于分流组(P<0.05)ꎬ提示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与脑室-腹腔分流术均可有效治疗梗阻性脑积水ꎬ但行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更高ꎮ本研究还显示ꎬ造瘘组并发症发生率12.90%低于分流组35.48%(P<0.05)ꎬ说明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ꎮ综上所述ꎬ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效果与脑室-腹腔分流术相当ꎬ且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ꎬ安全性更高ꎮ参考文献:[1]杨恒ꎬ刘窗溪ꎬ杨承勇ꎬ等.脑室腹腔分流术后脑积水患者再次行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的疗效评价[J].中国内镜杂志ꎬ2018ꎬ24(12):6367[2]贾建平ꎬ陈生弟.神经病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ꎬ2013:411413[3]李十全ꎬ卢志辉ꎬ伍铭ꎬ等.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ꎬ2017ꎬ22(5):336337[4]李艳敏ꎬ郑晓龙ꎬ江东彬ꎬ等.应用SF-36量表评估中轴型SpA患者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后生活质量变化[J].中国免疫学杂志ꎬ2017ꎬ33(7):10621067[5]郭永川ꎬ赵兴利ꎬ孙宝军ꎬ等.第三脑室底造瘘在梗阻性脑积水中应用价值的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ꎬ2016ꎬ20(10):17701773[6]云德波ꎬ张逵ꎬ范润金ꎬ等.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分流不畅的原因分析及处理[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ꎬ2016ꎬ21(2):9293[7]史永强ꎬ江彬ꎬ史航宇ꎬ等.可调控性分流管引流在小儿先天性脑积水6个月内行脑室-腹腔引流术中的效能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ꎬ2019ꎬ23(12):4548ꎬ53[8]孙关ꎬ郭俊ꎬ聂德康ꎬ等.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儿童梗阻性脑积水疗效分析[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ꎬ2016ꎬ15(9):941944[9]张晓阳.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疗效分析[J].新乡医学院学报ꎬ2015ꎬ32(7):679680(收稿日期:2019-04-01)431 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黑龙江医药科学㊀2020年2月第43卷第1期。
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脑积水(附27例报告)
口, 以冠状缝 前 1 e m, 中线 旁 开 2 . 5 e m 为 钻孔 穿 刺
点, 钻 1 孔, 年 轻患者 术后 采用 小 钛 网覆 盖 并 钛 钉 2 枚 固定 , 避 免 日后颅 骨钻 孔处 出现 头皮 凹陷 , 影 响美
囊肿 由小脑 幕裂 孔 向幕 上 突人 , 先 行 囊 肿 上 壁 造瘘
约 1 c m 以上 , 再作 E TV。
1 . 3 疗 效评 价
注: 贵 州 省 卫 生 厅 科 学 技 术 基 金 项 目( GZ WKJ 2 0 1 l _ 1 一 o 9 o ) 通 信 作 者
右额 直 切 口或 弧 形 切 口,8岁 以 上 患 者 采 用 直 切
C T或 MR I 未 见 脑 组 织 明显 塌 陷 。对 于 脑 积 水 合
并 蛛 网膜囊 肿 患者 , 仍 采 取上述 切 口及入 路 , 合并 鞍
上 囊肿 者 先 将 囊 肿 外 壁 及 内壁 造 瘘 并 与 侧 脑 室 沟 通, 再 按上述 方 法 行 E TV; 左 顶 叶 大 囊 肿 占据 左 侧
2 0 0 9 年 1 1月至 2 0 1 3 年 1 O月 我 院采 用 神 经 内
镜行第 三 脑室底 部造 瘘 术 ( E T V) 治疗 2 7例 脑 积水 患者 , 获得 满意 疗效 , 现将 治疗 经验 报告 如下 。
1 资料 与方法
观; 8岁 以下患儿 者 采用 弧形 切 口, 铣 刀 铣 下 小骨 瓣 开颅 以利 于严 密缝 合硬 脑膜 。剪 开硬 脑膜 后 电灼皮 质, 脑 室 穿刺 针穿 刺侧脑 室 额角 , 穿刺 成功 后再 沿此 方 向置入 神经 内镜 外 鞘 , 注 意稍 偏 内侧 避 免损 伤 外 侧 的丘脑 ; 进入 侧脑 室后 , 拔 出 内芯 , 插 入 内镜 , 见到
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
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陈功勋;闫东明;马斯奇;吴力新;朱旭强;谭兴卫【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ETV)治疗交通性脑积水(CHP)的机制及指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9例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临床资料。
结果术前 MRI 提示第四脑室异常扩张和“喇叭形”中脑导水管出口患者,及术前 MRI 提示桥前池、基底池、鞍上池较宽而大脑凸面蛛网膜下腔狭窄者效果好,且相对年轻、病程较短、临床症状轻患者术后得到满意效果。
结论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有效方式,机制可能是脑组织顺应性下降及脑室近端梗阻。
第四脑室异常扩张和“喇叭形”中脑导水管出口,桥前池、基底池、鞍上池较宽而大脑凸面蛛网膜下腔狭窄和病程短、年轻、症状轻是手术效果好的共同特点,可作为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部分手术指征。
【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年(卷),期】2016(025)005【总页数】2页(P880-881)【关键词】交通性脑积水;神经内镜;三脑室【作者】陈功勋;闫东明;马斯奇;吴力新;朱旭强;谭兴卫【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河南郑州 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河南郑州 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河南郑州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河南郑州 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河南郑州 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河南郑州4500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1.1脑室腹腔分流术是目前常用的治疗交通性脑积水(communicating hydrocephalus,CHP)方法,但手术并发症较多。
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endoscopic third ventriculostomy,ETV)治疗CHP越来越被学者重视,但ETV治疗CHP手术效果及指征争议较大[1-3]。
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疗效观察
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疗效观察
李十全;卢志辉;伍铭;容水生
【期刊名称】《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年(卷),期】2017(22)5
【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疗效。
方法 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符合标准的梗阻性脑积水3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
对照组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观察组采用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
术后随访6~12个月。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近期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与脑室-腹腔分流术相比,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复发率低。
【总页数】2页(P336-337)
【关键词】梗阻性脑积水;第三脑室造瘘术;脑室-腹腔分流术;疗效
【作者】李十全;卢志辉;伍铭;容水生
【作者单位】茂名市中医院神经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2.7;R651.11
【相关文献】
1.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疗效观察 [J], 邢海涛;袁波;谭占国
2.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疗效观察 [J], 邢海涛;袁波;谭占国
3.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疗效分析 [J], 段嘉斌
4.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疗效观察 [J], 荣向辉
5.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疗效观察 [J], 赵晓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内镜第三脑室造口术治疗脑积水PPT课件
• 新生儿中脑导水管狭窄或第四脑室流出道阻塞 • 交通性脑积水分流管阻塞后
-
15
ETV手术禁忌证
过去史禁忌:有脑放疗或严重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膜炎病史, 影像提示蛛网膜下腔潜在吸收CSF能力较差者; 属早产儿出血后脑积水者(相对禁忌)
现病史禁忌:新近脑室系统出血,现CSF性状异常者;或颅内 感染尚未得到控制者
-
10
ETV手术效果(二)
年龄对手术效果(成功率)的影响:
• 大于2岁:78.8% • 不足2岁:54.2% • 不足1岁:26.7% 手术成功率与与年龄无关,而与积水的病因密切相关
分流失败的病人ETV成功率:71%~79%
-
11
ETV手术效果(三)
与分流手术比较:
术后第1年并发症(%) 手术死亡率(%) 术后3年成功率(%)
-
8
标准ETV手术操作(七)
--手术全程录像
-
9
ETV手术效果(一)
病因对手术效果(成功率)的影响:
• 松果体/中脑被盖肿瘤:84% • 非肿瘤性导水管狭窄:77.7% • 脊髓脊膜膨出:70.3% • 脑室内出血(成人):62.5% • 正常压力脑积水:57.1% • 新生儿出血后脑积水:8.3%
影像解剖学禁忌:第三脑室横径小于6mm者;存在桥前池或 鞍上肿瘤,桥前空间消失者(绝对禁忌)
一般手术禁忌:如头皮感染;凝血障碍;严重脏器功能障碍 (绝对禁忌)
-
16
小结:
内镜处理脑积水有近百年历史
近二十年来,神经内镜器械的改进,应用逐渐 推广
ETV处理非交通性性脑积水:全球范围效果肯定
• 长期成功率75%以上;严重并发症6.8%;死亡率0.1%
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对交通性脑积水的治疗作用研究
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对交通性脑积水的治疗作用研究摘要:目的分析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对交通性脑积水的治疗效果。
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73例交通性脑积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治疗后对效果分析。
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所有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后,病症好转,不存在异常现象。
对所有患者的并发症现象对比,其中1例患者出现闭塞的现象,1例患者出现发热的现象,不良反应率为2.7%,整体不良反应率低。
所有患者恢复良好,整体恢复率为100%。
结论对交通性脑积水患者采用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效果明显,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神经内镜;第三脑室底造瘘术;脑积水;效果分析脑积水是当前临床研究中常见的症状,针对病症特殊性,在具体治疗中,要采用手术进行治疗,避免病症恶化。
传统的方式亿脑室腹腔分流术为主,术后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存在堵塞、感染等症状,针对特殊性,在病症分析阶段要采用合适方式治疗。
一般情况下,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在治疗该症状中起到突出的作用,为了分析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对交通性脑积水的治疗效果,选择73例交通性脑积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治疗后对效果分析。
详细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在本次研究中选择73例交通性脑积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治疗后对效果分析。
其中男和女分别是40例和33例,年龄在40-75岁,平均年龄(56.2±0.8)岁。
病程在1个月-10个月,平均病程(5.2±0.5)个月。
患者临床表现为头痛、昏迷和认知功能衰退等。
所有患者均符合要求。
1.2方法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采用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进行治疗,首先进行影像学检查,术前经头颅MRI显示为枕大池和闹食系统相通,无第四脑室,脑导水管以及出口等脑室系统出现异常的情况,显示为正常或者交通性积水[1]。
超全集锦:内镜下三脑室底解剖变异
超全集锦:内镜下三脑室底解剖变异三脑室周围紧邻重要的神经和血管结构;在脑积水患者中,裂缝样的三脑室扩张,常需接受内镜下三脑室造瘘治疗;而三脑室底在不同的患者中变异较大,常是影响三脑室造瘘手术效果的主要因素。
近期,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神经外科 Sughrue 博士等,在 World Neurosurgery 杂志上,详细介绍了内镜下三脑室底可能存在的变异情况,及对三脑室造瘘手术的影响。
首先学习正常三脑室的比邻结构毗邻位置结构顶部穹窿(体),脉络丛,大脑内静脉,海马联合底部视上隐窝,视交叉,垂体柄,垂体柄隐窝,灰结节,乳头体,后穿质,大脑被盖部前壁穹窿柱,室间孔,前联合,终板,视隐窝,视交叉后壁松果体上隐窝,缰连合,松果体,松果体隐窝,中脑导水管外侧壁丘脑,下丘脑内镜下将三脑室底变异分为以下几类三脑室底变薄图1 三脑室底变薄。
长期脑积水患者内镜下三脑室底典型表现,三脑室底呈透明状,可辨认乳头体,基底动脉复合体及底部微小血管。
A,乳头体;B,三脑室底;C,基底动脉;D,下丘脑图2 三脑室底变薄。
在三脑室底前上方可见视交叉和垂体柄隐窝,基底动脉复合体位于乳头体之间,部分扩大。
A,乳头体;B,三脑室底;C,鞍背;D,垂体柄隐窝;E,基底动脉;F,视交叉;G,下丘脑壁图 3 三脑室底变薄。
内镜下与水平面呈 45 度角观察,基底动脉沿着桥脑走行,受影响的底部接近透明。
A,乳头体;B,三脑室底;C,动眼神经;D,基底动脉;E,桥脑图4 三脑室底变薄。
三脑室后上位观,长期脑积水患者典型的三脑室底和中间块表现。
A,乳头体,B,三脑室底;C,中间块;D,丘脑;E,脉络丛三脑室底变厚图5 增厚的三脑室底。
三脑室底明显增厚,脚间窝内的所有结构辨认不清,但乳头体比较清楚。
A,乳头体;B,三脑室底;C,下丘脑壁图6 增厚的三脑室底。
三脑室底增厚使基底动脉复合体辨认不清。
灰结节上异常的室管膜增生,垂体柄隐窝扩大。
A,乳头体;B,三脑室底;C,垂体柄隐窝;D,增生的室管膜;E,下丘脑图7 增厚的三脑室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endoscopicthird ventriculostomy ,ETV )已成为治疗非交通性脑积水的首选方法,而内镜下第三脑室底的解剖形态直接影响ETV 能否顺利进行。
2006年9月-2010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神经外科采用ETV 治疗脑积水178例,并对第三脑室底的解剖形态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临床资料男117例,女61例;年龄3个月~68岁。
其中幕上脑积水113例,全脑室扩大59例,不对称性脑积水4例,单纯第四脑室积水2例。
既往颅内出血13例,颅内感染7例,小脑扁桃体下疝11例,脊柱裂1例。
1.2术前影像学检查术前均行头部脑脊液磁共振电影成像(Cine MRI )检查,常规测量中脑导水管入口,第四脑室出口处脑脊液流速、流量,并通过MRI 正中矢状位图像初步观察第三脑室底部结构。
1.3手术方法以中线旁2cm 、冠状缝前1cm 为穿刺点,双极电凝电灼皮质后脑穿针穿刺脑室,然后置入外径4.2mm 的单工作通道硬质神经内镜(KarlStorz ,Germany )。
首先探查侧脑室内情况,观察透明隔是否完整,循丘纹静脉、脉络丛和隔静脉构成的“Y ”形结构找到同侧室间孔,内镜经室间孔进入第三脑室,观察第三脑室底部结构,在两侧乳头体前方、漏斗隐窝后的半透明膜中心处进行造瘘,以组织·临床研究·基金项目:北京世纪坛医院科研基金(编号:2008-16,2009-23)作者单位:100038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神经外科[朱广通、胡志强、黄辉、关峰、戴缤、王邵恒(实习医生)、毛贝贝(实习医生)、任乐宁(实习医生)、康庄(实习医生)];15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王邵恒、毛贝贝、任乐宁、康庄)通讯作者:胡志强,Email :neuro7@脑积水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部的形态特征分析朱广通,胡志强,黄辉,关峰,戴缤,王劭恒,毛贝贝,任乐宁,康庄【摘要】目的研究脑积水第三脑室底部的形态特征,并评估其对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ETV )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178例脑积水病人第三脑室底的形态特征,并探讨其对造瘘过程的影响及相关手术技巧。
结果第三脑室底形态改变如下:宽度扩张167例,狭窄2例,正常9例;厚度变薄38例,增厚20例,正常120例;角度水平172例,倾斜6例;位置上凸12例,下陷31例,正常135例;解剖标志清晰169例,仅能分辨半透明膜及鞍背,漏斗和乳头体等结构模糊8例,完全无法分辨上述结构1例。
ETV 过程顺利143例,困难33例,无法完成2例。
结论脑积水时第三脑室底解剖形态变异较大,第三脑室底增厚、下陷、倾斜等会增加ETV 的操作难度。
内镜下完全无法分辨半透明膜、漏斗及乳头体是ETV 禁忌证。
【关键词】脑积水;脑室造口术;神经内镜;第三脑室;病理状态,解剖学中图分类号:R742.7,R651.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122X (2011)07-0299-04Morphologic feature analysis of the third ventricle floor in patients with hydrocephalus under endoscopeZhu Guangtong 1,Hu Zhiqiang 1,Huang Hui 1,Guan Feng 1,Dai Bin 1,Wang Shaoheng 1,2,Mao Beibei 1,2,Ren Lening 1,2,Kang Zhuang 1,21.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Beijing Shijitan Hospital,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100038,China; 2.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Harbin,Heilongjiang 150001,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orphologic features of the third ventricle floor in patients with hydrocephalus,and evaluate their influence on the operative procedure of endoscopic third ventriculostomy (ETV).Methods The morph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third ventri1e floor in 178patients with hydrocephalus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Their influence on and related techniques in the operative procedure for ETV were summarized.Results The morphology of the third ventri1e floor changed as follows:the width increased in 167cases,decreased in 2and normal in 9.The thickness became thin in 38cases,thick in 20and was normal in 120.The angle was horizontal in 172cases and sloping in 6.The floor raised in 12cases,sagged in 31and normal in 135.The anatomical landmarks were clear in 169cases,only the translucent membrane and dorsum sellae could be distinguished,but indistinguish the infundibular recess and mammillary body in 8and could not any in 1.The process of ETV was smooth in 143cases,difficult in 33and could not be completed in 2.Conclusions There is a greater variation in the anatomic form of the third ventricle floor in patients with hydrocephalus.Som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third ventricle floor such as heavy thickness,sinking and incline can increase the procedure difficulty of ETV.The contraindications of ETV are the condition under which the infundibular recess,mammillary body and translucent membrane can not be identified at all.Key words:hydrocephalus;ventriculostomy;neuroendoscopes;third ventricle;pathological conditions,anatomical钳或双极电凝尖端钝性撑开,球囊扩张造瘘口使其直径超过5mm ,推进神经内镜经造瘘口进入脚间池,观察脚间池神经血管结构。
若存在蛛网膜黏连,以剪刀锐性剪开或球囊撑开,观察到造瘘口边缘随脑脊液流动而摆动后结束手术。
2结果2.1脑积水病人第三脑室底解剖特征分析采用与ETV 密切相关的5个指标对脑积水第三脑室底部解剖形态进行分类:即第三脑室底的宽度、厚度、角度、位置和解剖结构清晰度(图1)。
2.1.1宽度:规定半透明膜能容纳硬质内镜组织钳尖端或更大空间为正常或扩张,否则为狭窄。
本组第三脑室底扩张167例,正常9例,狭窄2例。
2.1.2厚度:第三脑室底正常呈半透明状120例,变薄而透明度增加38例,增厚而透明度降低20例。
2.1.3角度:第三脑室底角度正常呈水平172例;倾斜6例,其中合并颅后窝巨大蛛网膜囊肿5例,四叠体池巨大囊肿1例。
2.1.4位置:第三脑室底位置正常135例;上凸12例;下陷31例,其中因重度下陷而紧贴基底动脉1例。
此外,上凸和下陷者多合并第三脑室底松弛。
2.1.5解剖结构清晰度:解剖标志清晰169例;仅能分清半透明膜及鞍背,漏斗和乳头体等结构模糊8例;完全无法分辨半透明膜、乳头体及漏斗1例。
2.2造瘘过程及效果ETV 可分为3类:①顺利:即术中易找到第三脑室底,造瘘过程顺畅,造瘘时间10min 以下。
②困难:第三脑室底结构难以辨认或其他原因导致造瘘过程较困难,造瘘时间超过15min 以上。
③无法完成:即未完成造瘘过程。
造瘘时间指寻找第三脑室底和处理造瘘口的时间,不包括处理基底池的时间。
此外,全部手术均由同一术者使用同一套内镜器械完成。
造瘘顺利143例,平均造瘘时间6.8min ;造瘘困难33例,平均造瘘时间19.3min ,其中因第三脑室底狭窄2例,增厚8例,上凸2例,下陷6例,松弛5例,倾斜3例,解剖结构不清7例;无法完成造瘘2例,因无法辨认第三脑室底结构而改行脑室-腹腔分流术1例,因第三脑室底紧贴基底动脉,无造瘘空间1例。
术后3个月复查Cine MRI 未测出造瘘口脑脊液流速、流量2例,均再次行ETV ,术中证实为基底池再次封闭。
3讨论3.1正常第三脑室底部结构第三脑室底是指垂体漏斗隐窝与两侧乳头体之间的半透明膜结构,一般呈三角形,面积约10mm 2。
其前方是终板和视交叉,前下方是垂体柄和下丘脑,侧方是视神经,后方是中脑大脑脚,上方是第三脑室,下方是脚间池和基图1脑积水内镜下第三脑室底形态1A 脑积水扩张的第三脑室底,透过半透明膜可见基底动脉上端1B 第三脑室底增厚并狭窄1C 第三脑室底菲薄透明度增高1D 第三脑室底上凸1E 第三脑室底倾斜1F 第三脑室底解剖不清,仅能分辨半透明膜1G 第三脑室底显著下陷,覆于基底动脉上(箭头处)1H 完全无法分辨第三脑室底结构1A 1B 1C 1D1E1F 1G 1H隗底动脉。
第三脑室底仅由神经胶质细胞组成,内层和外层分别覆盖室管膜细胞和蛛网膜细胞,并处于无血管区[1],此区手术不会对神经系统功能产生任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