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考试复习总结

合集下载

自然辩证法考试知识点总结

自然辩证法考试知识点总结

自然辩证法考试知识点总结一、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是辩证法的根本原理和方法,是探索客观世界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方法。

1.物质的辩证法唯物辩证法首先肯定了物质的存在,认为物质是客观世界的物质基础。

唯物辩证法强调了物质的辩证性,认为物质是永恒的、发展的、具有辩证性的。

2.运动的辩证法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一切事物都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运动状态中的。

唯物辩证法还强调了运动的普遍性、无限性和对立统一的一致性。

3.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

对立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概念,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法则。

4.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发展变化的事物都是按照“否定之否定”的规律进行的。

事物发展的最终结果是新事物的产生。

二、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研究社会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它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历史的终极目标。

1.社会发展的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探索了社会发展的阶段性规律,揭示了社会制度更替的客观规律。

2.社会发展的对立统一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是矛盾的斗争,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内部的对立。

社会也遵循对立统一的辩证法规律。

三、自然辩证法的应用1.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自然辩证法可以指导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可以帮助科学家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性,剖析和解决科学研究中所面临的问题。

2.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自然辩证法可以指导生产实践,帮助人们正确把握发展变化的规律,指导实践活动。

3.社会斗争中的应用自然辩证法可以指导人们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揭示社会斗争的本质和规律,指导人们正确地参与和引导社会斗争。

四、自然辩证法的发展与创新1.积极应对新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新问题层出不穷。

自然辩证法需要不断推陈出新,积极应对新的社会问题,寻求新的解决办法。

2.弘扬创新精神自然辩证法需要不断弘扬创新精神,鼓励人们在实践中勇于创新,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自然辩证法复习总结

自然辩证法复习总结

自然辩证法复习总结第1章1.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中原子论的基本思想。

采用分割法,把大的东西分成小的东西,这样大的东西的运动规律就可以通过小的东西的运动规律来揭示,小的东西的运动规律又可以通过更小的东西的运动规律来揭示,最后使得各门分散的科学得以相通。

2. 数学自然观(要会判断是哪种自然观)(1)核心思想:数是万物的本原;万物之中都存在着某种数量关系(2)代表人物:数学自然观的古希腊代表:毕达哥拉斯数学自然观的近代代表——开普勒3.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1)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观点是:自然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世界,物质的性质取决于组成它的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的数量组合和空间结构,物质具有不变的质量和固有的惯性;(2)一切物质运动都是物质在绝对的空间和时间中的机械运动,都遵循机械决定论的因果关系,物质的运动来源于外力的作用;机械论自然观的科学基础是牛顿经典力学。

经典力学认为,物体若不受外力的作用将处在静止或是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所有的运动都是机械运动,物体只有速度和位置的变化而无质量的变化,物体的运动的过程和结果受到数学方程式的逻辑规定,时间和空间是绝对存在的。

(判断题)(3)自然界的未来发展严格地取决于其过去的历史,不存在偶然性和随机性。

(判断题)错。

4.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征(了解):机械性。

承认自然界事物的机械运动及其因果关系,主张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

形而上学性。

承认世界的物质性和永恒不变性,用静止、孤立、片面的观点解释自然界,看不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变化发展。

不彻底性。

虽然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但仍主张神的“第一推动力”和“合创造论。

目的性”的上帝创造论。

5. 机械论自然观的局限性(了解)(1)机械构成论认为世界具有严格的因果决定论,它否定了事物的随机性。

(2)线性运动论反映了一种确定性的观念,否认事物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

(3)僵化同一论是一种简单处理事物的,它否定了事物之间辩证的联系。

自然辩证法考试总结

自然辩证法考试总结

论述题1.现代科学的特点及发展趋势现代科学的发展,与以往的科学发展相比,明显地呈现出以下的特点和趋势:(1)在学科高度分化和高度结合的基础上,科学开始形成一个多层次的综合整体,出现了科学整体化的趋势;(2)科学知识的增长总量迅速扩张,科学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科学发展呈现加速的趋势;(3)科学研究规模和组织形式日益扩大,科学已经形成一个重要的而又庞大的社会建制,出现了科学事业社会化的趋势;(4)数学在科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数学自身也拓展了许多新的领域,出现了科学数学化的趋势;(5)科学研究方法彻底突破了分析为主的传统,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所提供的新方法正获得广泛应用;(6)现代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地涉及哲学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新的哲学思考和观念变革。

2.现代技术的特点及发展趋势?(高技术的内涵及其特点)(一)高技术的内涵高技术并不是泛指一般的新技术或尖端技术,也不是特指某一单项的技术,这旨建立在最新科学基础之上的,具有广泛科技、经济、社会效益的一个特定的新技术群。

据此,我们可以把“高技术”理解为,在当代科学技术革命中涌现出来的,以科学最新的成就为基础的,知识高度密集的,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新兴技术群。

(二)高技术的特点第一,高技术是知识高度密集的科学化技术。

第二,高技术是具有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技术。

第三高技术是对于技术、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高战略价值的技术。

第四,高技术是一种具有国际化特征的技术,即高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在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之间既联合又竞争。

3.生态危机的表现及根源?表现:生态危机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瓦解,从而危害人的利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生态危机的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由于对生态系统中物质条件基础的破坏,引发的生命系统与生命支持系统之间的不和谐。

机械、物理和化学等非生命的人工变革活动,是导致此类问题的原因;第二类生态问题是人工自然直接导致生命体之间的不和谐。

自然辩证法考试总结(共5篇)

自然辩证法考试总结(共5篇)

自然辩证法考试总结(共5篇)第一篇:自然辩证法考试总结一、名词解释(选答6题,每题5分,共30分)1、辩证法;辩证法即思辩与实证相统一的方法。

辩证法是关于事物矛盾的运动、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的哲学学说.它是和形而上学相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为事物处在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是由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斗争引起的.2、自然观;自然观是人们关于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总的观点。

自然观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本体论基础和方法论前提。

3、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是指古代自然哲学家们以古代科学技术为基础,概括和总结自然界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所形成的总的观点,它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最初思想渊源。

4、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指马克思、恩格斯以近代科学技术为基础,概括和总结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所形成的总的观点,它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理论基础和重要标志。

5、人工自然观;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概括和总结人工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规律所形成的总的观点,它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发展的当代形式之一。

6、生态自然观;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概括和总结生态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规律所形成的总的观点,它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发展的当代形式之一。

7、反科学;对唯科学主义的反思,用怀疑、批判的态度对待唯科学主义所代表的价值观、自然观。

8、科学范式:1)一门学科的基本理论(如经典力学的力学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理性2)科学共同体所持有的共同的基本信念、基本价值和世界观(如绝对时空观)——非理性9、技术共同体:指一定领域中具有一致的价值观念和知识背景,从事技术问题研究、开发、生产等的工程师、技术专家、技术人员等进行交流维系的整体10、技术范式;根据一定的物质技术以及从自然科学中推到出来的一定的原理,解决一定的技术问题的模型或模式。

11、技术异化;技术异化是指人们利用技术创造出来的对象物,不但不是对人的本质力量和人的实践过程的积极肯定,而是反过来成为影响和压抑人的本质的力量。

学硕 自然辩证法复习总结

学硕 自然辩证法复习总结

一.名词解释:1.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指导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理论武器。

它既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科学方法论。

2.自然界:是指有内在联系的“过程集合体”。

3.自然观:研究自然界、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形成的对自然界总体的、根本的看法。

4.观察方法:指人们为了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通过感觉器官和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的仔细查看、记载、叙述自然界发生的现象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5.实验方法: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利用一定的科学仪器设备,在人为控制的环境中,或特定的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检验的科学研究方法。

实验:人们利用一定的仪器、工具,对研究对象加以人为改变以使精确认识研究对象。

6.科学方法:科学认识的主体为了正确反映、复制客体,使用主观手段的总和。

7.科学问题:科学研究过程中,科研主体在一定时代条件和背景下,提出的科学理论和科学实践中未解决的矛盾,它是科学研究的起点。

8.科研选题:在科学问题的引导下选择和形成今后所要研究课题的过程。

9.观察:有意识、有目的地感知研究对象的过程。

10.实验:人们利用一定仪器、工具,对研究对象加以人为改变以便精确认识研究对象。

13.分析:在思维中把研究对象分解为不同方面、部分、特点和属性。

14.综合:在思维中,在分析的基础上,将事物的各个方面、部分和领域联系起来,形成对事物总体的认识。

15.归纳法:从个别到一般,发现每个个别事物都具有某种属性和特点,形成一般结论。

16.完全归纳法:对一个事物的全体对象进行概括后,得出的一般性结论的方法。

17.简单枚举法:根据某一属性在部分对象中重复出现,从而对该事物做出一般结论的方法。

18.演绎法: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法。

即从已知的科学原理、结论出发,推知某一事物的本质或规律的方法。

自然辩证法资料总结

自然辩证法资料总结

自然辩证法资料总结第一篇:自然辩证法资料总结自然辨证法:它是马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和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地一般方法的理论,也就是是,它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和科学技术观。

自然辨证法研究对象:主体(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客体(自然界);中介(科学技术)。

东方思维方式:注重系统整体的统一和谐、整体的协调发展,优点:统筹兼顾,顾全长远,有利于宏观和全体的维护。

缺点:容易忽略对个(2)自然科学的的一般方法:观测试验法;逻辑法(比较,分类,类比,归纳,演绎,分析,综合);非逻辑方法(想象,直觉,灵感);假说、数学模型;(3)哲学法。

2、科学研究方法(1)经验方法:科学观察;科学试验。

(2)理论方法包括:逻辑方法、非逻辑方法、数学方法。

四、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1、发现和提出问题2、搜集资料3、提出假说体完整的表现出来。

2、理性具体的构成:概念、判断、推理(1)概念:对事物本质的概括,是理论的最基本要素。

(基础)理性都表现为一定的逻辑体系——任何逻辑体系都是思维的结果——任何思维的结果都是以概念为基本细胞(例如:经典力学分力、摩擦等都构成一个理论体系)注意:a、概念是理论认识的基本单位,是思维的出发点,一切思维都从概念开始。

b、概念是人公式:场合不同情况不同现象1.A1、B、Ca1、b、c 2.A2、B、Ca2、b、c 3.A3、B、Ca3、b、c、结论:情况A与现象a之间有因果关系。

5)剩余法:被研究的某一复杂的现象是另一复杂现象的原因。

把其中已经判明因果关系的抽去,剩余部分之间一定有因果关系。

公式:A,B,C,D是a,b,c,d的原因。

其中,A,B,C,是a,b,c的原因,结论:D是d的原因体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把握,很多时候缺乏可操作性。

西方思维方式:注重个体的评价与得失,重分析,重实证。

优点:能深入把握事物事物本质和规律,专业性针对性强,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

自然辩证法复习总结

自然辩证法复习总结

一.名词解释:1.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指导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理论武器。

它既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科学方法论。

2.自然界:是指有内在联系的“过程集合体”。

3.自然观:研究自然界、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形成的对自然界总体的、根本的看法。

4.观察方法:指人们为了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通过感觉器官和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的仔细查看、记载、叙述自然界发生的现象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5.实验方法: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利用一定的科学仪器设备,在人为控制的环境中,或特定的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检验的科学研究方法。

实验:人们利用一定的仪器、工具,对研究对象加以人为改变以使精确认识研究对象。

6.科学方法:科学认识的主体为了正确反映、复制客体,使用主观手段的总和。

7.科学问题:科学研究过程中,科研主体在一定时代条件和背景下,提出的科学理论和科学实践中未解决的矛盾,它是科学研究的起点。

8.科研选题:在科学问题的引导下选择和形成今后所要研究课题的过程。

9.观察:有意识、有目的地感知研究对象的过程。

10.实验:人们利用一定仪器、工具,对研究对象加以人为改变以便精确认识研究对象。

13.分析:在思维中把研究对象分解为不同方面、部分、特点和属性。

14.综合:在思维中,在分析的基础上,将事物的各个方面、部分和领域联系起来,形成对事物总体的认识。

15.归纳法:从个别到一般,发现每个个别事物都具有某种属性和特点,形成一般结论。

16.完全归纳法:对一个事物的全体对象进行概括后,得出的一般性结论的方法。

17.简单枚举法:根据某一属性在部分对象中重复出现,从而对该事物做出一般结论的方法。

18.演绎法: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法。

即从已知的科学原理、结论出发,推知某一事物的本质或规律的方法。

自然辩证法复习总结

自然辩证法复习总结

自然辩证法复习总结绪论一、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的辩证法和自然科学的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既是辩证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又是自然科学研究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改造自然的实践的方法论。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对象就是自然和自然科学。

研究的基本内容就是:自然界辩证法、自然科学辩证法、自然科学方法论,再加上技术辩证法,即独立出来的人工自然的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自然科学哲学部分)和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自然辩证法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根本观点和思维方式,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自然辩证法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以科学技术认识和方法为研究对象,以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以科学技术为中介和手段的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和普遍规律的学说。

这就是说,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发展及其引发的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的概括、总结和展望。

因此,自然辩证法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包括天然自然和社会自然),促进科学技术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武器。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研究和考察自然界的存在和演化的规律和人通过科学技术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普遍规律(这里的“自然”,既包括“天然自然”,也包括“人工自然”);作为中介的科学技术的性质和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

二、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自然辩证法就其学科性质而言,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带有哲学性质的学科。

自然辩证法所研究的,是自然界、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以及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不是自然界中某一特殊现象、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某一特殊过程或者科学技术某一特殊学科的特殊规律。

自然辩证法考试总结

自然辩证法考试总结

1.科学的社会功能:自从近代科学在17世纪诞生以来,它在人类社会和人的生活中就愈来愈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这就是科学的社会功能。

其实,早在近代科学的先驱培根、笛卡儿以及当时英格兰的清教徒和自然哲学家那里,就对科学的社会功能具有早慧的认识和明睿的洞见。

其后,随着科学的飞速发展和影响日甚一日,科学的社会地位如日中天。

与此同时,人们对科学的社会功能的认识也日渐清楚和深化。

贝尔纳指出:“科学的功能便是普遍造福于人类。

科学既是人类智慧的最高贵的成果,又是最有希望的物质福利的源泉。

……它的实际活动构成了社会进步的主要基础。

”中国科学建制化的先行者任鸿隽在《科学》发刊辞言及科学之功能时说:“其施于实用,则为近代工商业之发明。

及于行事,则为晚今社会改革之原动。

影响于人心,则思想为之易其趋。

变化乎物质,则生命为之异其趣。

”科学真知识“可以作格物穷理的本源,也可以作利用厚生的根据。

”科学不外乎两大社会功能——科学的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

科学的物质功能,是通过科学的衍生物或副产品技术为中介而实现的。

自从19世纪后期以来,尤其是在20世纪和当代,科学变成强大的潜在生产力,并通过技术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成为推动物质生产的主导和加速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的决定性力量。

科学的物质功能大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科学与民主的珠联璧合,赋予西方发达国家以新的活力,也使发展中国家看到未来的希望。

科学的物质功能,不仅使科学在近代获得了独立自主的地位,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同步发展,赢得了人心所向。

在现代,科学对国防、国家安全、国家利益、综合国力、国际合作和交往等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大都取决于科学的物质功能。

然而,科学毕竟是形而上的东西,它本身的直接功能也主要在精神或心智层面。

任鸿隽早就说,物质功利是科学的末流,不是科学的根源和本体——科学的本体是“形而上”之学。

不要把科学看得太轻太易了。

“科学之功用,非仅在富国强兵及其他物质上幸福之增进而已,而于知识界精神界尤有重要之关系。

自然辩证法考试重点总结

自然辩证法考试重点总结

自然辩证法考试重点总结自然辩证法考试重点总结一、绪论1、为什么说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答:它克服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由于缺乏科学认识基础所造成的直观、思辨、猜测的局限性。

吸取了古代自然哲学关于自然界运动、发展和整体联系的思想,以近代自然科学对自然界认识的最新成就为依据,把自然观建立在科学基础上,批判了形而上学机械论,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本身发展的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标志着人类思维从古代朴素辨证思维到近代的形而上学思维再复归到辨证思维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二、自然观1、什么是系统答: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2、系统的本质特征?如何理解系统整体性特征?系统的本质特征:整体性:指系统各要素在系统整体中的相互联系所带来的、超过各要素孤立时性质总和的效果。

开放性:与外界环境自由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

动态性:即自然系统运动、发展、变化的过程(系统及其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

层次性:指一方面系统由一定的要素组成,这些要素是由更小一层次的要素组成的子系统,另一方面系统自身又是更大系统的组成要素。

如何理解系统的整体性特征:由于系统的整体必然出现新的特性,其整体功能或整体效应总是大于它的各组成部分之和,所以,系统的整体性又被表述为“整体大于它的各部分的总和”。

同时,我们要从事物的关系、相互作用中去了解系统整体的规律性。

3、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自然条件答:自组织是自然界物质系统自发地或自主地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

现代科学研究的诸多成果证实: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是自然系统演化的机制。

自组织的概念:模式是内部自发产生的,而不是由系统外部输入的。

自组织是自然系统演化的一般机制。

A自组织的有序结构必须从外界吸收物质、能量和信息才能形成和维持;B.“非平衡是有序之源”,要无序向有序进化,系统必须远离平衡态。

自然辨证法考试复习总结

自然辨证法考试复习总结

概念: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根本观点和思维方式,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二、古代自然哲学的概念?古代自然哲学:是关于自然界的哲学学说。

古代人积累的自然知识综合地表现为自然哲学。

古代的自然哲学反映着那时的哲学与科学还未分化,它既是哲学,又是自然知识的特殊形态。

三、技术创新的定义?技术创新的过程?技术创新:是发明成果在商业上的首次应用。

是改进现有或创新的产品、生产过程或服务方式的技术活动。

过程:既包括从发明到生产技术的转化过程,或者称之为技术本身的创新过程,又包括经济过程、管理与组织过程。

这一过程是连续渐进的过程,同时又显现出一定的阶段性。

技术创新从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阶段,其创新内容要发生变化。

四、星云假说:星云假说认为太阳系起源于一片原始星云,由原始星云逐渐生成的学说。

五、地质渐变论:以地球的缓慢变化这样一种渐进作用,来说明整个地球、地球表面、地球上的动物和植物,说明他们的变化都是自然力作用和演变的结果,具有时间演变的历史。

六、实用科学:古代的实用科学是尚未与技术分化的一种知识形态,技术包含知识,知识带有明显的实用性。

简答:一、怎样理解自然辨证法的地位和性质?自然辩证法性质:自然辩证法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中心,具有哲学性质。

自然辩证法地位:自然辩证法不同于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也不同于各门科学技术,它是两者之间的纽带和桥梁。

二、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和内容?自然辩证法以自然界、科学认识和方法、科技与社会为研究对象,四大内容:自然观、科技观、科学认识方法论、科技与社会。

三、简述古代朴素自然观(古代自然哲学)的特点?1.直观性。

从某种有形体的、直观的东西去寻求自然现象多样性的统一。

2.辩证性。

把自然界看成是一副有种种联系和过程相互交织起来的画面。

一切都是发展的、变化的、联系的。

3.思辨性。

缺乏实证,用猜测和想象去说明自然现象。

自然辩证法考试总结

自然辩证法考试总结

自然观:对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的观点;它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本体论基础和方法论前提;它和自然科学发展相一致,并随着每一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改变自己的形式。

1、古代朴素自然观中国古代自然观主要包括阴阳说、五行说、八卦说和元气说等西方古代自然观指人们关于自然本原、宇宙的结构和自然界运动变化的原因等方面的认识特点:直观性简单性、猜测性思辨性、辩证性自发性和不彻底性2、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概括和总结自然界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所形成的总的观点。

基本观点:自然界是由物质性的原子构成的,一切物体都可以还原为原子。

构成自然界的原子遵循严格的机械运动规律而存在。

自然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严格遵循这种机械运动规律,不存在偶然性和随机性。

自然界绝对不变。

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从来如此,永远如此。

如果有变化,那也只是位置的移动和数量的增减,并且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是由于外力的推动。

基本特征:1机械性承认自然界事物的机械运动及其因果关系,主张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

2形而上学性认为世界是一个机械,而机械是被设计好、决定好、已经完成了的.承认世界的物质性和永恒不变性,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自然界,看不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变化发展。

3不彻底性仅将唯物论应用于自然领域,为“第一推动力”式的神学在社会历史领域留下了空间。

虽然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但仍主张“自然界的绝对不变性”、神的“第一推动力”和“合目的”的上帝创造论,使自然科学又回到神学的怀抱中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正式确立恩格斯总结概括了自然科学和德国古典哲学的成就,在《自然辩证法》等四大著作中,系统地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使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得以确立。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基本内容⑴自然界是物质的。

⑵运动在量上和质上都是不灭的。

⑶意识、思维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

⑷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形式。

⑸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统一体,矛盾推动自然界运动、发展。

自然辨证法考试总结

自然辨证法考试总结

分为四部分:1.绪论2.自然观3.科学技术与社会4.科学技术观与科学技术方法论绪论1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2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3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4 自然辩证法的价值1.“自然辩证法”的创立:“自然辩证法”来源于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2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2.1 自然观:自然观是人们关于自然界的根本观点或总体看法,它既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以及处理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方法论。

自然观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科学技术发展与自然观形态的历史演替;自然界的本质、存在方式和演化发展;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等。

1)自然观的哲学源头:自然哲学;古希腊:科学同哲学的同源。

自然观与世界观;近代:“自然哲学”。

2)自然观:自然辩证法的逻辑出发点和理论基础。

2.2 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科学观是人们对科学的总体看法,它重点研究科学的本质、结构、发展模式和一般规律。

科学方法论是关于认识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围绕科学理论的形成过程,具体研究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获取科学事实的科学观察和实验方法、加工整理科学事实以提出假说和形成理论的科学抽象、科学思维和假说方法,以及构建理论体系和评价理论的方法,等等2.3 技术观和技术方法论:技术观是人们对技术的总体看法,它重点研究技术的本质、体系构成、发展模式和、一般规律。

技术方法论是关于人类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它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围绕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的过程,研究技术预测、技术评估、技术原理的构思、技术方案的设计、技术试验和实施等方法,以及技术创新的过程、模式和战略等内容。

2.4 科学技术与社会:把科学技术作为整个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建制,围绕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重点研究科学技术的社会组织、社会体制、社会运行、社会价值、科学技术的社会后果及其伦理应对。

3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3.1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学科性质: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学科,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

自然辩证法复习总结

自然辩证法复习总结

自然辩证法复习总结自然辩证法复习总结绪论1、何谓自然辩证法?①概念:自然辩证法是不仅是辨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又是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②研究对象:自然辨证法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③主要内容:自然观(核心内容)、科学观(科学方法论)、技术观(技术方法论)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

2、自然辨证法与自然科学的关系?自然辨证法与自然科学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区别:①研究对象不同:自然辨证法以科学技术本身为研究对象;自然科学则以天然物或人造物为研究对象。

②研究目的不同:自然辨证法探究科学技术活动中用什么样的方法研究自然以及这种方法的有效性;自然科学则通过抽象揭示研究对象的一些运动规律。

③联系:自然辩证法的研究以自然科学的成果为基础;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成果反过来又对自然科学的研究起指导作用。

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第一编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第一章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1、何谓自然观?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或总的观点。

它既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2、在人类历史上,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历史形态?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历史形态,分别是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17世纪、18世纪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19世纪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3、简述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1)基本思想:①万物的本源—物质性的元素—自发的唯物主义(没有科学根据)②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自然界是由物质元素在宇宙中逐渐形成的,并且把事物运动变化原因归于事物的内在的力,试图从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揭示产生事物的根源。

—朴素的辩证法③“自然”的涵义—自然是一个自身有生命的、不断地生长发育着的有机体。

(2)基本特点:直观性、思辨性、猜测性(3)意义:冲破原始神话和宗教的藩篱,开始运用理性的思维去探索自然的本质和规律,是人类在认识自然的道路上的一次巨大进步。

自然辩证法复习总结(带论述)(打印)

自然辩证法复习总结(带论述)(打印)

二、简答题:33个4.怎样理解自然辩证法各项科学内容间的相互关系?答: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内容有3个部分:自然观、科学观和方法论。

(1)它们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反映了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观与社会历史观在自然实践基础上的统一性。

(2)自然观和自然科学是对自然界的反映,自然观和科学观决定科学方法论,自然观导致科学观的产生。

(3)科学观对自然科学具有指导作用,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可提升为科学观。

(4)自然观指导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的发展制约着自然观。

(5)科学方法论既推动自然科学的研究,又推动认识改造自然界。

5.辩证法的基本思想?答:(1)从辩证唯物主义和自然科学发展规律出发,主张物质是运动的,各种运动形式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主张以科学知识为基础并在科学思想的高度上进行哲学抽象-自然观。

(2)主张以科学社会学和技术社会学的研究为基础,进而对科学技术与其他社会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做价值论分析,和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外部动力及其社会控制进行研究,寻找出科技、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科学观。

(3)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出发,着力研究在科学技术活动中普遍使用的各种方法起作用的条件、制约因素以及它们的总体结构,概括和总结当代科学和技术研究活动进行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抽象,形成对科学技术活动的系统认识-科学方法论。

A、自然观:以各种不同形式相互转化为中心和流动循环的自然观。

B、科学技术方法论:以实验和假说相结合的辨证综合方法论。

C、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力的构成因素,它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杠杆。

6.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答:一切僵化的东西融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是发展的、变化的。

8.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的关系是什么?答:二者的区别:(1)研究对象不同:自然辩证法以科学技术本身为研究对象,自然科学则以天然物或人工物为研究对象。

自然辩证法考试总结

自然辩证法考试总结

1.科学事实和获取科学事实的基本方法科学事实:是指人们对科学实践中所观察到的客观存在的事件、现象和过程的真实描述。

它也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客体与仪器相互作用结果的表征。

如观测仪器上记录和显示的数据、图像等;这一层次的科学事实既与客体的性质有关,也与人所设定的认识手段有关。

如压力的变化是表现为汞柱的升降还是压力指针的摆动,取决于认识手段。

二是对观察实验所作的陈述和判断。

这一层次的科学事实既与客体的性质有关,也与人用以描述事实的概念系统有关。

同一事实在不同概念系统中所做出的描述可以是不同的。

获取方法:3种:文献法、调查方法、试验方法。

1,指通过查阅文献搜集事实的方法,也叫文献调研法,包括查询、鉴别、组织和运用等多个环节。

2,通过现场考察获取,包括科学技术动态的社会调研,生产现场调查,野外调查。

3,是搜集科学事实的基本途径之一,是形成、发展和检验自然科学理论的实践基础。

2.科学事实与事实之间有什么区别?如何将事实上升为科学事实?事实,事情的真实情况,包括事物、事件、事态,即客观存在的一切物体与现象、社会上发生的不平常的事情和局势及情况的变异态势。

科学事实是一种解释。

这个命题确认了科学事实是事实性与解释性的辨证统一:“事实性”表征着科学事实的价值和地位,“解释性”则蕴含着科学事实的可能性条件。

它发展了科学事实的“理论渗透说”,并能对人们理解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科学哲学与哲学解释学的关系产生积极的意义。

对已经存在的事实进行科学的解释就可以上升为科学事实。

3如何正确理解直觉、灵感和想象力在创新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直觉是一种心理现象,显现为突然闯入脑际的“闪念”,具有偶然性、突发性和深刻性的特征,突然产生于某一随机过程,是对事物规律(实质)的掌握。

从科学认识论的视角加以研究,可以更清晰、更简捷地把握它。

直觉实质上是对熟悉事物的再认识,在相关知识基础上的再认识。

灵感是一种人们自己无法控制、创造力高度发挥的突发性心理过程。

自然辩证法考题总结和答案

自然辩证法考题总结和答案

一.系统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和意义系统自然观的基本思想是:自然界不仅存在着,而且演化着;自然系统不仅是确定的,而且会自发地产生不可预测的随机性;自然界不仅是简单的、线性的,而且是复杂的、非线性的。

系统自然观确立的重大意义为:(1)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首先,系统自然观揭示了自然界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层次性。

其次,系统自然观揭示了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开放性、动态性和自组织性再次,系统自然观揭示了时间的不可逆性,丰富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最后,系统自然观揭示了自然界在循环中有序与无序、进化与退化的辩证关系,论证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运动、发展的大循环思想。

(2)提供了系统思维方式。

是把对象当作一个系统的整体加以思考的思维方式,它根据系统的性质、关系、结构,把对象的各个组成要素有机地组织起来构成模型,研究系统的功能和行为。

二.马恩生态思想的基本观点;现代自然观的基本要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本观点为:1,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

3、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

4、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5、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现代生态自然观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在人类反思全球性“生态危机”的过程中和总结现代生态科学的最新思想成果的基础上现成的。

其基本思想是:(1)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

(2)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

(3)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

(4)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

(5)生态平衡是稳定性与变化性相统一的平衡。

三.怎样认识现代科学?1. 关于科学的涵义,整体的理解是:其一,科学作为一种活动,属于社会实践范畴,是形成和产生科学知识、运用科学知识的实践活动;其二,科学作为知识体系,属于认识范畴,是科学认识活动的最终成果;其三,科学这种知识体系可以物化为社会生产力,标志了人类改造自然、控制自然、驾驭自然的能力;其四,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建制,它指出科学活动具有自身的职业化的组织和研究机构,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其五,科学作为一种方法,表征了科学认识活动所遵循的途径和运用的各种方式与手段;其六,科学作为一种文化,是指科学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2.科学作为知识体系,具有区别于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重大特点:⑴科学是特殊的生产力。

自然辩证法复习总结

自然辩证法复习总结

1.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及其利弊得失答: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是:整个自然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的性质取决于组成它的、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的数量组合和空间结构;物质具有不变的质量和固有的惯性;一切运动都是物质在绝对、均匀的时间和空间中的位移,都严格遵循机械决定论的因果关系;物质运动是由于外力的推动。

利: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客服了古代朴素自然观的缺陷,是巨大的进步,对于近代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有着历史性的贡献。

与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状况相适应,形成了观察、实验、分析、还原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弊:把自然界的事物和过程孤立起来,撇开广泛的总的联系去考察,堵塞了人们从事了解部分到把握整体、洞察普遍联系的道路。

2.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答:立场:唯物主义方法:辩证观点:1. 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长的基础;人类也是自然界运动发展的客观产物;在自然界和人类以外,不存在任何神秘的东西。

2.自然界是一个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它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自然界的一切现象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它们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由此推动着自然界的运动和发展;自然界各种运动形式的相互转化过程“是一个伟大的过程,对自然界的全部认识都综合与对这个过程的认识中”。

3.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结构的层次是无限的;物质处于永恒的运动中,运动无论是在量上还是质上都是不灭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自然界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3. 进化—退化的辩证关系答:进化作为一种具有特定方向的演化,一般是指事物上升的、从无序到有序、从低序到高序的变化趋势和过程,是指事物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的增加。

退化一般是指系统演化中由有序到无序、由高序到低序的变化趋势和过程。

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1. 对立性两者具有质的不同,其物质基础、发生条件、发展方向都截然不同。

2. 统一性进化与退化是同存共生的,没有退化就无所谓进化,没有进化也无所谓退化;任何进化过程内在地包含着退化倾向,退化过程中同样包含着新的进化的萌芽;进化与退化往往又是交替进行相互转化的。

自然辩证法复习总结

自然辩证法复习总结

自然辩证法复习总结【自然辩证法复习提纲】注:本科开放性程度相对较大,请大家复习时注意结合教材,以理解为主。

特别是要注意考试时可能会出具体的材料分析等,类型五花八门不便总结。

不过相信只要认真复习,大家一定都没问题。

加油!绪论1、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它既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又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学习辩证法的意义答:(1)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可以提高哲学素养和理论思维能力(2)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是发展自然科学的需要(3)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需要。

2、学科性质一、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成果,即对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史实、成果和具体研究方法的概括和总结。

与历史唯物主义同时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

自然辩证法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技术的纽带。

二、与自然科学技术的关系自然辩证法通过对自然科学技术研究的成果和它的历史以及各门自然科学技术特殊的研究方法进行概括,即间接地去揭示自然界和自然科学技术发展的普遍规律及一般的研究方法。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自然辩证法的研究提供事实依据,自然辩证法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正确的指导思想。

三、与西方科学哲学的关系自然辩证法从西方科学哲学中汲取和借鉴有益的、积极的成果,但不能将其简单地等同。

西方科学哲学否认有辩证法,或者即使承认自然科学有辩证法,也决不承认自然界客观上存在辩证法,只局限于对科学的探索与解释,完全脱离开科学的客观急促,把科学看做纯逻辑和纯理论之事。

3、恩格斯写书过程第一阶段:1873年5月至1876年5月1873年5月恩格斯给马克思信中提出了研究自然辩证法初步纲要。

此后,恩格斯全力以赴地展开相关的研究,集中精力搜集和研究了大量的自然科学材料,写出大部分的“札记和片段”与“导言”和“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两篇论文。

自然辩证法考试重点总结

自然辩证法考试重点总结

版权归机电研10班所有,违者必究第1篇导言与自然观1、自然观的4个演化过程:神话形态的自然观1)、古代自然观原始形态巫术形态的自然观理性形态的自然观中国古代: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儒墨道法名,阴阳古希腊特点:整体上对自然界本质和规律的直观考察,勾勒了自然界发展变化的总体画面,肯定了自然界的物质性和统一性,初步论述了自然界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辩证法,提出了矛盾运动是世界万物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

局限:质朴性:把自然界统一为具体事物;思辨性:圆圈式的简单循环;猜测性:有启发性,但幼稚、神秘色彩。

所以,称为“朴素的辩证自然观”(与当时的科学水平相适应)2)、中世纪的自然观(神学和宗教意义)特点:欧洲,基督教统治,神学意识渗透到社会每一个角落,不仅人们的自然观意识是神学迷信的,甚至自然科学也成为神学的俾女。

中世纪,一切研究都带上了强烈的宗教色彩。

如有怀疑,便会被告密,带上异端的罪名,就可能被宗教异端裁判所判处极刑。

3)、近代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特点:形而上学的机械自然观,以物质的原因来解释各种自然现象的,因而在反对宗教神学的斗争中,在自然科学从宗教神学中解放出来,都起过积极的作用。

随着一些问题的不能解释,不得不把造物主请回来,把神从前面赶出去,最终又把神从后门请进来。

随着科学进步,形而上学自然观陈腐了,将要被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所取代。

4)、现代自然观(辩证法形态,在继续进化之中)特点: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物质世界是无限的;自然界是永恒运动、变化、发展着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自然界各种事物之间、运动之间、过程之间是普遍联系着的;人类起源及其与自然界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的建立,是人类自然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和科学技术发展观的划时代变革。

(《自然辩证法概论》11-12)–自然观:立足于时代科学成果之上,批判了机械论和形而上学,对于自然界演化发展的既唯物又辩证的理解。

–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置根于社会实践基础上,批判了唯理论和经验论,坚持能动的反映论立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什么叫自然辩证法?其性质和研究对象是什么?答:【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

【对象】: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内容】: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方法论是自然辩证法的基石,自然辩证法仍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织部分。

【范围】: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广泛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体系】:自然辩证法的体系和主要内容是: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

2.辩证法的基本思想?答:(1)从辩证唯物主义和自然科学发展规律出发,主张物质是运动的,各种运动形式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主张以科学知识为基础并在科学思想的高度上进行哲学抽象--自然观。

(2)主张以科学社会学和技术社会学的研究为基础,进而对科学技术与其他社会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做价值论分析,和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外部动力及其社会控制进行研究,寻找出科技、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科学观。

(3)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出发,着力研究在科学技术活动中普遍使用的各种方法起作用的条件、制约因素以及它们的总体结构,概括和总结当代科学和技术研究活动进行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抽象,形成对科学技术活动的系统认识-科学方法论。

A、自然观:以各种不同形式相互转化为中心和流动循环的自然观。

B、科学技术方法论:以实验和假说相结合的辨证综合方法论。

C、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力的构成因素,它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杠杆。

3.怎样理解自然辩证法各项科学内容间的相互联系?答: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内容有3个部分:自然观、科学观和方法论。

A、自然观:研究自然界、认识自然界的过程中形成的对自然界总体的看法。

包括自然界得起源、演化、存在方式。

是以各种不同形式相互转化为中心和流动循环的自然观。

B、科学技术方法论:以实验和假说相结合的辨证综合方法论。

提出科学问题,选题,依据题目收集材料,分析材料,提出观点,进行对观点的验证、鉴定。

C、科学技术观:对认识自然界的成果形成一种看法。

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力的构成因素,它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杠杆。

【关系、相互联系】:A它们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反映了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观和社会历史观在自然实践的基础上的一致性。

B自然观和自然科学是对自然界的反映,自然观和科学决定方法论,自然观导致科学观的产生。

C科学观对自然科学有指导作用,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可提升为科学观。

D自然观指导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的发展制约着自然观。

E科学方法论既推动自然科学的研究,又推动认识改造自然界。

4.为什么说自然界是一个过程的集合体?答:A整个自然界的发展是由一系列转化过程构成的集合体。

物质世界是运动的,各种运动形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我们可以把运动看作是时间和空间内的位移变化,运动要有一个过程,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发展其实就是在一系列运动过程中实现的。

B自然界的组成是由一系列过程构成的集合体。

自然界是建立在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演化过程集合体中。

5.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产生的直接理论前提是什么?(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科学前提是什么?答:(1)十九世纪具体科学的发展成就是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产生的科学前提。

(2)德国的古典哲学和黑格尔的辩证法是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思想产生的哲学前提。

6.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和发展,与自然科学关系?答:古希腊朴素辩证法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总结了当时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继承了古希腊自然观中的辩证法观点,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而上学性质,批判地汲取了德国古典自然哲学思想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意味着凌驾于自然科学之上的、思辨地构造体系的自然哲学的终结。

它无论对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完善,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还是对于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的研究、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自然观是建立在科学的发展基础上,是对自然科学的总结和概括,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渐发展;正确,科学,先进的自然观将指导科学取得更大的进步与发展。

7.为什么说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为什么自然辩证发的创立与发展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答:(1)18世纪未19世纪初的社会生产力发展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提供了历史背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科学在19世纪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影响深远的一些重要发现,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2)19世纪的自然科学成就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提供了科学前提。

对于重要的发现,恩格斯经过反复研究,从自然观的高度提出了运动形式及其相互转化的学说。

恩格斯关于运动形式的学说把蕴含在当时诸多科学发现中的思想精华作了概念性升华,从而提供了一种观察研究自然的哲学方式。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凤随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在不断完善,生成新自然观,对新的科学技术方法加以概括,提升补充到恩格斯的科学技术方法论中,开成新的方法论,总结科学技术发展的自身规律与社会发展的多元互动关系,形成新的科学技术观。

综上所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反映了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必然性、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进化和退化和相互转化)。

8.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的关系是什么?答:二者的区别:(1)研究对象不同:自然辩证法以科学技术本身为研究对象,自然科学则以天然物或人工物为研究对象。

(2)研究目的的不同:自然辩证法探究科学技术活动中运用什么样的方法研究世界以及这种方法的有效性,探究科学技术究竟在社会生产和社会活动中发生了什么效应以及这种效应的价值。

自然科学则通过抽象揭示研究对象如何存在、如何演化、进而对它们进行理论解释和行为预测。

二者的联系:自然辩证法的研究以自然科学的成果为基础,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成果反过来又对自然科学的研究起指导作用,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9.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答:一切僵化的东西融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是发展的、变化的。

10.研究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主要包括:人类自然观的发展;自然物质系统的辩证法原理,及其运用这一原理和方法经营事业实现无废循环;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辩证法、基本特征;自然界物质系统运动的源泉(或机理、基本形式);物质系统层次结构的辩证法;生物进化的普遍规律;生命起源的辩证法;人类起源的辩证法;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与人类自然观的变革;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

11.为什么说辩证自然观的创立实现自然观的历史的革命性变革?克服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的局限性(直观性、思辨性、猜测性),吸取了它关于自然运动、发展和整体联系的思想,坚持了唯物论,告别了用神话来解释世界。

以近代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为依据(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细胞学说等),批判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的机械论、形而上学的不彻底性。

为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观、科学方法论、和科学与社会的研究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为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的理论前提;为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12.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作用)?(1)提高哲学修养,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能够使我们获得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的知识。

(3)学习自然辩证法可以使我们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拓宽思路,增强科学创新力。

(4)有利于理解、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

(5)也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

)答:提高自我理论思维能力,也叫科技思维能力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助于掌握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及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提高理论思维能力。

1)任何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在一定的自然观和方法论指导下进行的。

2)自然科学的研究总是要运用一定的理论思维方法。

3)恩格斯曾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科技工作者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的最好手段就是学习哲学。

哲学是从总体上教导人们善于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学问。

因此,辩证法对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思维方式。

学习自然辩证法,掌握辩证思维方式虽然不能代替具体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工作,但是能够在自然观上、在科技发展的规律上、在科技方法论上,帮助科技工作者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使其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在本专业上取得一流的成就。

13.自然辩证法在科技工作者思想建设中的作用?答:(1)自然辩证法作为一种哲学,它并不能代替具体科学,但可以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对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进行本体论抽象形成自然观,对科学和技术研究活动进行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抽象形成科学技术方法论,对科学技术与其它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进行价值论抽象形成科学技术观,这些对科学技术研究特别是超前研究提供了哲学基础和方法论。

(2)自然辩证法有助于培养和提高科技工作者的理论思维和科技实践能力,有助于形成正确的科学思维、思路、方法和精神。

①有助于科学修养的加强②它引入了系统的思想,对科技发展社会条件、社会控制进行研讨,提供了战略分析和政策分析的“观念框架”,有助于正确选择重点,合理运用调控手段;③有助于启发思路、改进方法、获取突破性进展。

(3)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利于拓展科技工作者的知识面,更好的参与现代化建设,有利于增强科学研究的预见性、创造性、系统性、科学性,克服科学研究中的盲目性、机械性、曲折性、摇摆性。

(4)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助于科技工作者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树立勤奋、敬业、创造、协作、民主、爱国、奉献的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形成具有良好综合科学素质和健全人格的科学家。

(5)有助于青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

14.自然演化的自组织机制?自组织理论及其意义?答:自组织是自然界物质系统自行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

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其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能够形成有序的结构,或从低序向高序的方向演化。

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是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通过对自组织理论的认识,我们可以分析现在的各个国家甚至社会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