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论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闽南师范大学101J1课程与教学论英语课程与教学论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闽南师范大学101J1课程与教学论英语课程与教学论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英语课程与教学论》考试大纲本课程是研究中、小学英语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学科,是师范院校英语专业的一门基础课。

要求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掌握本课程的理论基础知识和技能,从而适应中、小学英语教学的需求。

一、考试对象:报考学科教学(英语)入学考试(复试)的非英语专业学生二、考试方式:本课程成绩为百分制,考试形式为闭卷,笔答。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总共120分钟。

三、命题依据:本课程终结考试的命题依据是闽南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以及本课程的教材的材料。

四、评价目标:1.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以立德树人为己任,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2. 掌握必要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

3. 掌握一定的英语教育基本理论和教学基本技能,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并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4. 具备课堂管理的能力和评价的能力。

五、命题原则:本课程的考试目的主要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对教材和教师的授课内容的掌握)和教学实际操作技能(教案编写、课文试讲、课件制作等)。

六、试题结构:题型分值考试时间I. True or False15%(1X15题)10分钟II. Ask and answer20%(4X5题)30分钟III. Analyze and answer15%(15X1题)30分钟50分钟IV. Teaching activity design50%(20X1题+10 X3题)总计100%120分钟七、考试评分标准:(另附标准答案)八、考试要求:本课程终结考试为闭卷考试,考生不得携带任何教材、参考资料,电子读物或工具书等。

九、说明本课程考试大纲的撰写以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编写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为参考,并参照了《全新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指南》的命题要求。

使用的教材:1. 王蔷主编.英语教学法教程(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 Hedge, T.(2000).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课程与教学论自学考试大纲

课程与教学论自学考试大纲

2024课程与教学论自学考试大纲2024课程与教学论自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科目2024年课程与教学论自学考试包括两门科目,分别是“课程论”和“教学论”。

二、考试内容1、课程论:本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课程设计、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基本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同时,还需掌握不同课程理论流派如经验课程论、学科课程论、综合课程论等的基本观点和优缺点。

此外,考生还需理解并掌握课程编制、课程改革等基本内容。

2、教学论:本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基本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同时,还需掌握不同教学理论流派如行为主义教学论、认知主义教学论、人本主义教学论等的基本观点和优缺点。

此外,考生还需理解并掌握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改革等基本内容。

三、考试形式1、笔试:两门科目均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试题类型:每门科目均包括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应用题等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客观题为辅。

3、成绩评定:每门科目满分为100分,及格分数线为60分。

两门科目均及格后方可申请毕业。

四、考试时间和地点1、考试时间:2024年自学考试安排在4月和10月,具体考试日期以教育部和教育考试院的通知为准。

2、考试地点:具体考试地点以教育部和教育考试院的通知为准。

五、注意事项1、考生应提前准备好学习资料,如教材、辅导书、笔记等。

2、考生应按照通知的考试时间和地点准时参加考试,迟到30分钟以上者不得进入考场。

3、考生应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和准考证进入考场,注意准考证的打印和保管。

4、考生应严格遵守考场纪律,不得作弊、抄袭、夹带等违规行为。

5、如有任何疑问,请及时咨询当地教育部门或考试机构。

六、参考书目1、《课程与教学论》,作者:郝德永,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

2、《现代教学论》,作者:王策三,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

以上是2024年课程与教学论自学考试大纲的主要内容。

2024年研究生招生专业课考试大纲--学科教学(音乐)(初试)--910音乐课程与教学论

2024年研究生招生专业课考试大纲--学科教学(音乐)(初试)--910音乐课程与教学论
社,2023
3.《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3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人
民教育出版社,2023.05
编制人: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培养单位负责人):
2023年9月15日
(一)音乐教学目标的内涵、功能与分类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音乐教学目标的设计与表述
二、音乐教学设计
(一)音乐教学设计的类别、程序
(二)音乐单元教学设计步骤与撰写
(三)音乐课时教学设计步骤与撰写
三、音乐教学的原则与方法
(一)音乐教学的原则
(二)常用的音乐教学方法
(三)国外经典音乐教学法
四、音乐教学评价
(一)音乐教育评价的概念

第一部分音乐课程论
一、音乐课程概论
(一)音乐课程的性质、理念、目标
(二)音乐课程的内容
二、音乐课程的发展与改革
(一)中国音乐课程的发展历程
(二)音乐新课程改革的主要思想与内容
三、音乐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音乐教育的审美哲学
(二)音乐教育的实践哲学
(三)音乐教育的功能主义哲学
第二部分音乐教学论
一、音乐教学目标
(二)音乐教育评价的形式和方法
(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音乐教学评价
五、音乐教师与学生
(一)音乐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二)音乐教师专业素养的构成
(三)师生关系的特点、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与方法参考书目:
1.《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范晓君,王朝霞主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018.09
2.《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3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附件5: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4
一、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910音乐课程与教学论

幼儿园课程论考试复习大纲2

幼儿园课程论考试复习大纲2

幼儿园课程论期末考试复习提纲单选(每题1分)1.“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C)年间。

A.春秋B.秦汉C. 唐宋D.明清2.下列不属于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基本特点的一项是(D )A.启蒙性B.游戏性C.潜在性D.社会性3(A )不属于幼儿园课程组织的影响因素。

A.教育目的B.教育情境C.教育者 C.学习者4.1918年美国学者( A )出版《课程》,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

A.博比特B.泰勒C.杜威D.乔斯纳5.被美誉为“当代教育评价之父”、“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的是(D )。

A.博比特B.杜威C.斯坦豪斯D. 拉尔夫.泰勒6. 人本主义课程设计的代表人物是( D )A.斯金纳B.库姆斯C.皮亚杰D.马斯洛。

7.蒙台梭利认为( B )儿童是心理形成的胚胎期,教育的重点是帮助其获得丰富适宜的刺激,提供与环境接触互动的机会,为心理胚胎的形成提供条件。

A.3~6岁B.0~3岁C.6~12岁D.12~18岁8.陈鹤琴的“五指活动课程”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C )A.健康活动B.艺术活动C.数学活动D.语文活动9.在课程要素中居于基础、核心地位的是( B )。

A.知识B.目标C. 内容D.组织与实施10.在课程目标的不同价值取向中,( B )反对把人作为物而把课程目标技术化的倾向,并把课程看作是一种动态生成的师生互动过程。

A.行为目标B.生成性目标C.表现性目标D.预设性目标11.不规定儿童在完成学习活动后应该获得的行为,而是指向每一个儿童在教育情境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C )。

A.行为目标B.生成性目标C.表现性目标D.预设性目标12.学科课程强调(B )为重心组织课程与教学。

A.个性B.知识C.情感D.能力13.(A )是幼儿园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

A.活动B.教材C.时间和空间D.客观实在性14.下列不属于当代中国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的是( C )。

A.科学B.健康C.计算D.语言15.张雪门确定了一些幼稚园行为课程的编制原则,其中不包含下列哪一项(D )A.整体性原则B.偏重直接经验C.偏重个体发展原则D.目标定向性原则16.瑞吉欧的课程组织与实施过程存在着自己的特色和方法,其中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C )A.弹性计划B.合作教学C.因材施教D.档案支持17.“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观点,是陈鹤琴活教育的理论中( B )。

9.1小学教育专业科目二《小学课程与教学论》考试大纲

9.1小学教育专业科目二《小学课程与教学论》考试大纲

福建师范大学申请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考试教育学(小学教育)专业《小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考试大纲考试形式:开卷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参考教材(考生自备)《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余文森著二、课程纲要第一章:有效教学的意义与反思第一节:有效教学的内涵与意义识点:1.有效教学的内涵:有效果;有效用;有效率。

2.有效教学的要求:①教学要有效果,教师必须树立效果为重的意识和学生为本的意识,具体做到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清晰。

②教学要有效用,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在情境中、在应用中学习,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本领。

③提高教学效率的基本要求是减少教学时间的浪费,精选教学内容,简化教学过程。

考点:1.阐述有效教学的内涵。

2.阐述有效教学的要求。

第二节:有效教学的实践反思识点:1.有效教学的实践问题表现:效率至上;可测量性;程序化。

2.效率至上的教学的危害:违背了儿童生命成长的内在规律和认知发展的固有规律;导致了知识教学的“走过场”现象。

3.目标及目标教学的“两面”性:一方面,它使教学变得明确、清晰,便于师生集中精力完成任务、达成目标,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它又使教学变得功利、窄化、被动。

考点:1.结合实际分析有效教学的问题表现。

2.结合实际分析“效率至上”的教学的危害。

3.结合实际分析目标教学的两面性。

第三节:有效教学的理论反思识点:1.有效教学的理论基础:实用主义哲学;行为主义心理学。

2.有效教学的理论反思: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教学的有效性与道德性。

考点:1.结合实际从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视角反思有效教学。

2.结合实际从教学的有效性与道德性的视角反思有效教学。

第二章:卓越教学的基本理念和特征第一节:卓越教学的基本理念识点:1.卓越教学的基本理念:由“狭义教学”走向“广义教学”;由“独白式教学”走向“对话式教学”;由“依赖性教学”走向“独立性教学”;由“知识性课堂”走向“生命性课堂”。

闽南师范大学801语文学科课程与教学论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闽南师范大学801语文学科课程与教学论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2021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语文学科课程与教学论 一、考试基本要求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闽南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 考试。语文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是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核心课程,要求考 生系统掌握语文学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 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语文教育教学实际问题。
3、考试基本题型和分值
考试题型及分值: 1.名词解释,30 分; 2.论述题,40 分; 3.案例分析,40 分; 4.综合应用,40 分; 总分值:150 分。
二、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1.程与教学的发展过程,明确古代、近现代和当代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特点;
3.理解现行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内容和特点,理解语文教科书的内容、结构 和要素系统; 4.把握语文教学设计的原则依据、内容要素和基本方法,会分析和设计语文教 案; 5.理解先进的阅读教学思想与方法,能把握不同文类阅读教学的内容与要素; 6.了解写作教学的基本程序和标准,把握写作教学的新理念和新趋势; 7.了解口语交际教学和综合性学习的性质、任务及基本学习方式; 8.理解语文教师的智能结构、教学能力、职业道德和语文能力素养;树立正确 的教师观和学生观。

2021年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955课程与教学论考试大纲

2021年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955课程与教学论考试大纲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955] 考试科目名称:课程与教学论一、考试内容及要点一、概论(一)课程与教学的内涵课程与教学的内涵;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二)课程与教学的价值课程的价值;教学的价值。

(三)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历史及其关系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课程与教学论的关系。

(四)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与方法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方法。

二、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基础(一)哲学基础哲学在课程与教学论中的地位;哲学影响课程与教学论的方式。

(二)心理学基础心理学在课程与教学论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学习心理学对课程与教学理论发展的影响;现代心理学发展对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要求。

(三)文化学基础文化学在课程与教学论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课程与教学的文化审理。

(四)社会学基础社会学在课程与教学论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课程与教学的社会学审视。

(五)科学技术学基础科学技术对课程与教学实践发展的影响;科学技术发展对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影响。

三、课程与教学目标(一)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内涵与特点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内涵;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特点。

(二)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结构与功能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结构;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功能。

(三)课程与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普遍性目标取向;行为性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表现性目标取向。

(四)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制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制定的基本依据;课程与教学目标制定的基本流程。

(五)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与教学目标新课程背景下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特点;新课程背景下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确定。

四、课程与教学的主体(一)课程与教学主体概说课程与教学主体的内涵;课程与教学主体的特征;教学的主体性与主体性教学。

(二)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师生作用的具体表现;教学主体作用的动态转换。

(三)教师教师职业的发展演变;教师类型与教学水平的关系;教师素质结构及其养成过程。

五、课程与教学内容(一)课程与教学内容概述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内涵及其特点;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组成要素。

湖南师范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自命题考试大纲 955_小学课程与教学论

湖南师范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自命题考试大纲  955_小学课程与教学论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955] 考试科目名称:小学课程与教学论考试内容及要点第一部分:小学课程论【《小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论部分】一、绪论(一)课程与教学的内涵及关系课程的含义及表现形式;教学的含义及基本要素;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二)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历史古代的课程与教学思想;西方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我国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三)小学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方法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学习小学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学习小学课程与教学论的方法二、小学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一)小学课程目标课程目标的内涵;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小学课程目标的制定(二)小学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内涵;课程内容的取向;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课程内容的特征三、小学课程类型与课程结构(一)小学课程类型课程的分类;几种主要的课程类型(二)小学课程结构课程结构的内涵及层次;小学课程结构的影响因素;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课程结构的特征四、小学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一)小学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内涵;课程实施的取向;小学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小学课程实施的基本模式(二)小学课程评价课程评价的内涵和功能;小学课程评价的类型;小学课程评价的对象;小学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五、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一)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概述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校本课程与其他类型课程的关系;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及意义(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校本课程开发的一般过程;校本课程开发的活动方式;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及实施策略六、义务教育语文、数学课程标准(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性质、基本理念与课程设计思路(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性质、基本理念与课程设计思路第二部分:小学教学论【《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教学论部分】一、小学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概述教学目标的内涵;教学目标的功能;教学目标的分类(二)小学教学目标设计与表述小学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原则;小学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步骤;小学教学目标的表述二、小学教学设计与教学模式(一)小学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内涵及特点;教学设计的程序与方法;教学设计的学习理论基础(二)小学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内涵及特点;教学模式的分类;国内外常用小学教学模式简介三、小学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一)小学教学原则教学原则的内涵;小学教学原则的制定依据;小学教学原则的内容(二)小学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内涵及分类;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小学教学方法的选用依据;小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及发展趋势四、小学教学组织形式(一)小学教学组织形式概述教学组织形式及其发展演变;小学常见教学组织形式;当代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趋势(二)小学教学工作基本环节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考核与评定五、小学教学管理与教学评价(一)小学教学管理教学管理的内涵及意义;教学管理的内容;小学课堂教学管理策略(二)小学教学评价教学评价的内涵及功能;教学评价的分类;小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方法;小学教师教学工作评价方法第三部分:小学语文与数学教学改革【《“新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指导纲要》部分】一、“新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背景与研究总论(一)改革的背景(二)研究历程和基本任务二、“新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价值理念结构(一)教学共通价值观(二)语文学科教学价值观(三)语文课堂教学中价值观的具体综合三、“新基础教育”语文教学的过程机制(一)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机制(二)语文教学的过程结构及其基本特征四、“新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方法论转换(一)“教学方法论”的基本内涵与核心构成(二)“新基础教教育”语文教学方法论转换五、“新基础教育”小学阶段教学整体结构(一年级——五年级)(一)学生基本状态分析(二)教学核心任务(三)学科活动(四)考核内容【《“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改革指导纲要》部分】一、数学教学改革的简要回顾(一)从移植搬用到尝试本土研究(二)从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到实施素质教育(三)关于改革的初步总结与反思二、当前我国数学教学改革现状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一)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现状(1999—)(二)数学教学价值认识的偏差(三)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三、数学教学的价值追求(一)社会发展与教学改革的关系(二)学校教学与学生发展的关系(三)数学教学的独特价值和具体价值四、数学教学的策略选择(一)数学教材知识的结构加工策略(二)数学教材知识的生命激活策略(三)数学教学过程的组织策略(四)数学教学设计的整体综合策略(五)数学教学过程的互动生成策略五、小学数与代数知识的教学(一)小学数概念的教学(二)数运算的教学(三)数量关系算术运用的教学(四)规律探索的教学六、“新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方法论转换(一)小学图形认识的教学(二)小学图形测量与计算的教学七、“新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的方法论转换(一)一二年级简单统计的教学(二)三年级条形统计图的教学(三)四年级简单平均数的教学(四)五年级加权平均数的教学小学数学的复习整理第四部分:小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新基础教育”研究手册》部分】一、课堂教学改革与改革主体的发展研究(一)课堂教学改革目标1.课堂教学常见问题的反思2.课堂教学改革目标的重建(二)课堂教学改革阶段及任务1.“捉虫”和“喔”,诊断问题,做好“还”2.开放一生成:提升资源意识进行重组3.“课堂生活”日常化研究性变革实践(三)教学设计、过程与反思重建1.教学设计:基于“两个解读”开发“有人价值”2.实施过程:基于“有向开放”的预设与生成3.反思一重建:“发现问题就是发现发展空间”(四)课型研究与教师发展1.课型研究的内涵:类结构2.课型研究的开展:专题系列3.课型研究对教师发展的价值二、学生工作改革研究(一)学生工作改革目标1.学生工作常见问题的反思2.学生工作改革目标的确立(二)学生工作改革阶段及任务1.加强学习,落实班级建设的独特价值2.研究成长需要,形成具体的主题活动系列3.多元融通,实现学生工作的常态化综合育人(三)班级建设实践1.增设班级岗位2.培养班级委员3.建设班级文化4.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四)学校整体性学生工作实践1.学生仪式活动2.学校活动系列3.跨班级、年级活动4.校内外多元融合。

宁波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9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教学(语文)】

宁波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9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教学(语文)】

2023年宁波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科目
考试大纲
科目名称: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1.名词解释与简答
2.语文经典名篇鉴赏或教材文本细读题
3.论述题
4.实践运用及素养测试题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考试目标:
1.系统了解语文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能运用语文课程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分析、阐述与语文课程有关的热点问题;
3.检测汉语言专业经典名篇鉴赏与写作等素养。

考试内容:
1.现行语文课程设置情况解析;
2.有关语文课程热点问题探讨;
3.现行语文课程设置情况解析或者语文课程有关热点问题探讨;
4.语文教师核心素养(汉语言文学修养)状况考察。

三、参考书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修订版。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2016年版。

[3]冯铁山.《诗意语文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

[4]孙绍振等.《文学文本解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5]冯铁山.《诗意语文案例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

[6]周庆元.《语文教育哲学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课程与教学论》考试大纲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教育《课程与教学论》考试大纲

《课程与教学论》考试大纲一、单选题1.以书本知识为教学对象,把毫无遗漏地传授教材内容视为教学的根本的唯一的目的。

这种观点属于( A )A、狭义教学B、广义教学C、独白式教学D、对话式教学2.下面不属于卓越教学的质量观的是( D )A、以人为本的质量观B、全面的质量观C、可持续发展的质量观D、以知识为本的质量观3.通过新旧知识相互作用,新观念获得意义,但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不发生实质性变化。

这种学习属于( A )A、派生类属学习B、相关类属学习C、总括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4.“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提出者是( C )A、赞科夫B、巴班斯基C、维果茨基D、奥苏贝尔5.下列关于教学风格的说法,错误的是( B )A、教学风格属于教学艺术的范畴B、不同风格的教师在教学表达上基本相同C、教学风格体现了教师的教学个性D、有效性是检验教学风格的标准6.下列不属于有效教学的内涵的是( D )A、有效果B、有效用C、有效率D、有个性7.下面强调教学民主性、互动性、开放性和生成性的是( D )A、狭义教学B、广义教学C、独白式教学D、对话式教学8.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归纳式学习属于( C )A、派生类属学习B、相关类属学习C、总括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9.教学应该走在发展前面,教师的任务在于努力探求新的教学途径或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

倡导这种思想的教育家是( A )A、赞科夫B、巴班斯基C、维果茨基D、奥苏贝尔10.下列关于教育机智的说法,错误的是( B )A、教育机智表现为对孩子的体验的理解B、教育机智总是在激烈的、突发的教育情境之中C、教育机智表现为教师对情境的自信D、教育机智表现为临场的天赋二、判断题1.独白式教学强调师生的交往、互动。

(错误)2.有意义学习的倡导者是维果茨基。

(错误)3.相对而言,讲授法是一种他主学习,自学法则是自主学习。

(正确)4.赞科夫提出“教学应该与发展并列”。

(错误)5.教学既有科学性,又富有艺术性。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考试大纲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考试大纲

《小学课程论与教学论》学士学位考试大纲参考教材1、余文森,刘家访,洪明主编:《现代课程论基础教程》,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余文森,刘家访,洪明主编:《现代教学论基础教程》,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考试要点说明:本大纲在考试要点中,按照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

三个能力层次呈递进关系。

各能力层次的涵义是:识记:知道有关的名词、概念、知识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达。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全面领会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和联系。

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一、《现代课程论基础教程》第一章课程内涵1、识记课程论诞生的标志:博比特及其代表作《课程》2、识记泰勒课程论思想的实践基础:“八年研究”3、理解“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4、理解“课程是知识”与“课程是经验”5、理解“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与“课程作为活动或进程”6、理解古德莱德对课程五个层次的划分7、理解关于课程论与教学论关系认识的几种观点第二章课程目标1、识记课程目标取向的划分:舒伯特及其四种课程目标取向的划分2、理解课程目标四种基本取向的基本内容3、理解课程目标四种基本取向的关系与利弊4、理解制定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5、理解制定课程目标的基本原则6、理解制定课程目标的基本思路与环节7、理解我国传统课程目标存在的问题第三章课程标准1、识记课程标准的含义2、理解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异同3、理解课程标准编制涉及的主要问题4、理解课程标准的基本结构5、理解新课改背景下国家课程标准的内容与框架6、理解国家新课程标准的意义第四章课程结构(一)1、识记按不同标准划分的课程类型2、识记学科课程、经验课程的含义3、理解学科课程、经验课程的优缺点及它们之间的关系4、识记分科课程、综合课程的含义5、理解分科课程、综合课程的优缺点及它们之间的关系6、识记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的含义7、理解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的优缺点及它们之间的关系8、识记校本课程的含义9、理解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之间的关系10、识记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的含义11、理解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的特点及它们之间的关系12、识记预设课程、生成课程的含义13、理解预设课程、生成课程的特点及它们之间的关系14、理解课程结构的性质15、理解课程结构的呈现形式16、理解课程结构与课程目标的关系17、理解确定课程结构的程序18、理解课程结构的功能第五章课程结构(二)1、理解新课程改革的内容要点2、理解新课程培养目标与新课改目标3、应用:分析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与结构4、理解义务教育课程结构的特征5、理解普通高中新课程结构的价值取向6、应用:分析普通高中课程的三个层次构成第六章课程资源1、理解课程资源的特点2、理解课程资源的存在形态3、识记按不同标准划分的课程资源的类型4、理解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5、理解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途径6、理解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应注意的问题7、应用:运用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为一所学校分析设计课程资源开发第七章课程实施1、理解关于课程实施本质的两种观点2、理解课程实施的三种取向3、理解课程实施研究的意义4、理解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5、理解课程实施的三种策略6、理解课程实施的四种模式7、理解新课程实施的主要策略与优势8、理解影响我国新课程实施的因素9、理解完善新课程实施的若干对策第八章课程评价1、识记课程评价的含义2、理解课程评价的对象3、理解课程评价的功能4、理解课程评价的方法5、识记按不同标准划分的课程评价的类型6、识记相对评价、绝对评价的含义7、识记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的含义8、理解新课程评价观的基本要点第九章课程管理1、理解课程管理的内容2、理解课程管理的意义3、理解三种典型的课程行政管理模式4、理解四种学校课程管理模式5、应用:联系实际说明校本课程管理的程序6、应用:联系实际说明学校课程领导的职能第十章课程变革1、理解课程变革的影响因素2、理解当前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特点3、理解课程内涵的发展趋势4、理解我国课程改革的意义二、《现代教学论基础教程》第一章教学意义1、理解教学价值的基本特性2、理解教学的意义第二章教学主体1、理解教师的角色2、理解学生的基本属性3、识记师生交往的本质属性和基本属性4、理解师生教与学关系的基本内容5、理解建立新型师生伦理关系的策略6、理解形成积极师生情感关系的策略第三章教学目标1、理解历史上存在的几种教学目的论2、理解教学目标的功能3、理解布卢姆等人教学目标分类的三大领域及其基本内容4、应用:运用布卢姆等人的“教学目标分类学”制定教学目标5、理解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的基本内容6、理解巴班斯基的教学目标分类7、理解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原则8、应用:运用教学目标设计的步骤与方法设计教学目标9、理解新课程的三维目标10、理解教学目标的发展趋势第四章教学规律与原则1、理解教学规律与教学原则的异同2、理解教学相长性规律的内涵3、理解教学相长性规律的原则要求4、理解教学发展性规律的内涵5、理解教学发展性规律的原则要求6、理解教学教育性规律的内涵7、理解教学教育性规律的原则要求第五章教学内容1、识记教学内容的含义2、理解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3、理解教学内容组织的几对基本关系4、理解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的基本环节5、识记教科书的含义6、理解教科书编写的基本要求7、理解“教教科书”与“用教科书教”的区别8、理解“用教科书教”的适度空间第六章教学组织形式1、理解教学组织形式的作用2、理解各种教学组织形式类型3、应用:结合实际说明如何选择教学组织形式4、识记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5、理解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征6、识记课的类型和结构7、理解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和局限性8、理解班级授课制的改革动态9、理解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及其基本内容第七章教学方法1、理解教学方法的含义2、理解教学方法的特点3、理解教学方法的意义4、理解现代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5、识记我国中小学常用教学方法的类型、功能及其应用要求6、应用:结合实际说明如何运用中小学常用的几种教学方法7、理解教学方法选择与运用的指导思想8、理解何谓适当的教学方法及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8、理解运用教学方法的原则第八章教学手段1、理解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作用2、理解现代化教学手段对教学理论的影响3、理解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点与局限4、理解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发展趋势5、应用:结合实际说明如何选择和运用教学手段第八章教学模式1、理解教学模式的结构2、理解教学模式的特点3、应用:结合实际说明程序教学模式、掌握学习模式、发现学习模式、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暗示教学模式的运用4、理解传递——接受教学模式及其优缺点5、应用:结合实际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几种教学模式的运用6、应用:结合实际说明如何选择和运用教学模式7、理解教学模式建构的原则8、理解教学模式研究的发展趋势第十章教学评价1、理解教学评价的内涵2、理解布卢姆划分的教学评价类型及其应用3、理解相对评价法、绝对评价法和个体内差异评价法4、理解当代教学评价发展的特点5、应用:结合实际分析当前考试评价存在的问题第十一章教学艺术1、理解教学中认识与情感、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共性与个性几对范畴2、理解形象性教学的要求3、理解形象性教学的目的4、理解情感性教学的要求5、理解情感性教学的目的6、理解创造性教学的表现5、理解创造性教学的目的第十二章教学改革1、理解新课程的教学观2、理解新课程的学习观3、应用:结合实际分析新课程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考核说明考试形式:开卷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题型比例:填空题10%;名词解释20%;简答题30%;论述题24%;材料分析题16%认知层次比例:识记20%;理解60%;应用20%标准样卷福建师范大学年月成人学位考试试卷( 卷)生 信 息 栏 ______ 专业 姓名______ 学号_____装 订 线专业名称: 课程名称: 小学课程论与教学论 考试用时: 120 分钟一、填空(每空1分,共10空,计10分)1、1918年美国课程理论家博比特的 一书出版,标志着课程论的诞生。

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课考试大纲---科学与技术教育(初试)--916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课考试大纲---科学与技术教育(初试)--916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附件5:广东技术师范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课考试大纲填报表一、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916科学课程与教学论二、招生单位(盖公章):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斯宾塞的科学教育思想,赫胥黎的科学教育思想,精英主义教育,帕克的中心统合法,杜威的经验主义,STS科学教育思想,STSE科学教育思想。

(三)考核重点STS科学教育思想,STSE科学教育思想。

第三章科学课程(-)考核要求1.掌握课程的基本组成、结构,作用和意义;2.掌握科学课程的特点、分类;3.明确科学课程标准的内容并能应用于实际课程教学案例;4.能够比较美国与英国科学课程的区别,并能与之联系。

(二)考核内容分科科学课程,综合科学课程,美国科学课程的设置,英国科学课程的设置,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教材。

(Ξ)考核重点分科科学课程特点、结构、作用以及意义,综合科学课程特点、结构、作用以及意义,美国与英国科学课程的区别与联系,科学课程标准的依据、主要内容以及运用过程。

第四章科学学习(-)考核要求1.掌握科学学习的相关概念和理论;2.掌握科学学习的学习策略并能够进行运用。

(二)考核内容学习的概念,科学学习的概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动机,科学学习的动力,科学学习的学习方法,科学学习的学习策略,科学学习的学习能力,认知方式对学生学习科学的影响,科学学习中的探究学习,科学学习中的合作学习。

(三)考核重点3学学习的学习方法,科学学习的学习策略。

第五章科学课的教学(-)考核要求1.理解科学课程教学过程的特点和教学原则;2.掌握科学课的教学方法;3.掌握科学教学的行为规范。

年月日。

课程与教学论-考试大纲

课程与教学论-考试大纲

《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考试大纲课程英文名称:The theory of curriculum and didactics课程编号:414021250 适用专业:师范教育专业(本科)学时数: 32 学分数:2 执笔者:张玉清一、考试总体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正确认识和解释各种课程与教学现象,掌握课程与教学的相关技能,了解国内外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发展和现状,初步学会分析课程与教学的现实问题。

二、考试内容第一章绪言一、识记1.课程与教学论二、理解1.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方法是什么?三、应用1.结合自身的实际谈谈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

第二章课程的基本理论一、识记课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隐性课程、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二、理解1.简要回答“学科”和“课程”之间的关系。

2.影响课程开发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发挥作用的?三、应用1.结合实际谈一谈如何开发隐性课程。

第三章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一、识记课程目标、课程目标三种取向、二、理解1.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环节是什么?2.组织课程内容的原则有哪些?3.选择课程内容的原则有哪些?三、应用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基础教育新课程目标的认识。

第四章课程开发的一般原理一、识记校本课程、课程开发的具体机制、课程开发的模式、校本课程开发常用的方法二、理解1.校本课程开发成功的基本标志是什么?三、应用1.试评析泰勒目标评价模式。

第五章教学的基本理论一、识记教学、教学的本质二、理解1.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简要回答古代学校教学的基本特征。

3.简要回答优化教学的标准。

三、应用1.简述优化教学的基本策略。

第六章教学目标一、识记教学目标二、理解1. 教学目标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哪几种?2.教学目标的功能主要有哪些?3.简要回答布鲁姆对教学目标的分类。

4.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第七章教学模式一、识记教学模式、研究性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二、理解1.教学模式有何特点?2.教学模式有何发展趋势?第八章教学方法一、识记1. 教学方法、讲授法、发现学习法、程序教学法2.讲授法的类型、谈话法的形式、二、理解1.采用讲授法应注意的问题.2.程序教学法的特点是什么?第九章教学手段一、识记教学手段二、理解1.教学手段有何功能?2.教学手段的选择原则是什么?第十章教学组织形式一、识记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设计教学二、简答题1.国内外综合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哪些,其具体的特点是什么?三、应用1.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征及优缺点。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课程考试大纲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课程考试大纲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课程考试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学时: 32开课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二、考试目的和要求1.掌握基本概念。

能够清晰地理解和准确把握基本概念,具有较为系统的《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基本知识,能够区分基本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熟悉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意义及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功能、教学任务、课程标准、教学目标等;了解其发展历史。

3.了解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论、教法论、艺术论、学法论、评价论等。

使学生能够在理解“教什么”的基础上,真正懂得“怎么教”。

4.熟练掌握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原理,关注国内外时事,能够运用相关原理结合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

考试力求体现灵活性、开放性,注重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升教学设计的能力。

三、命题依据和命题原则命题依据:《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课程考试主要以课程标准及教材规定的相关知识为依据,内容涵盖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各项实践技能训练等。

命题原则: 重点考察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和体验思想政治教师的教育情感及正确运用基本原理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考试内容及具体要求(一)导论【考试内容】1.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研究对象2.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学科性质3.学习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意义【具体要求】1.识记: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内容、研究对象2.领会: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逻辑起点3.简单应用: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的研究对象4.综合应用:掌握学习这门课的意义和方法(二) 思想政治学科原理论【考试内容】1.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2.思想政治学科的功能3.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任务4.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范畴【具体要求】1.识记: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任务及基本范畴2.领会:国内外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3.简单应用:继承和借鉴中华民族优秀的德育思想和世界上一切优秀的德育思想4.综合应用:邓小平德育理论;素质教育思想和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地位及作用;德育的核心思想(三) 思想政治学科课程论【考试内容】1.思想品德课程的基本理念2.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基本理念3.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体系及其价值取向【具体要求】1.识记:课程的定义;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基础课程改革的目标及新课程培养的目标2.领会:思想政治学科的课程标准;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目标3.简单应用:思想政治学科的四种教学目标取向及其关系4.综合应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内容及教学目标(四)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论【考试内容】1.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本质2.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问题3.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规律4.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方针5.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原则【具体要求】1.识记:教学过程的本质、要素、主体2.领会: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规律、教学方针、教学原则3.简单应用:学生的学习力4.综合应用:在正确的教学规律、教学方针、教学原则的指导下进行教学(五) 思想政治学科教法论【考试内容】1.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2.启发式教学模式3.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学法4.探究式教学模式5.案例教学法6.情感教学模式7.多媒体在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的作用8.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设计9.优化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10.说课的含义和内容【具体要求】1.识记: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各种教学模式2.领会:制定教学工作计划;教案的编写内容3.简单应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4.综合应用:优化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说课(六)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艺术论【考试内容】1.思想政治课备课的艺术2.思想政治课组织教学的艺术3.思想政治课导入的艺术4.思想政治课讲课的艺术5.思想政治课提问的艺术6.思想政治课举例的艺术7.思想政治课板书的艺术【具体要求】1.识记:教学是一门艺术;2.领会:教学艺术风格的特点及形成过程3.简单应用:思想政治课的各种教学艺术方法4.综合应用:提高教学质量,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七)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学法论【考试内容】1.指导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主要措施2.思想政治课指导学习的具体方法【具体要求】1.识记:学习指导的的概念及其分类2.领会:学习指导的重要性3.简单应用:思想政治课学习的策略4.综合应用:指导学习思想政治课的主要措施和思想政治课指导学习的方法(八)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评价论【考试内容】1.教学评价的概念、对象和分类2.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评价形式和方法3.评课、听课、考试【具体要求】1.识记:教学评价的概念;教学评价的对象及其分类;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评价形式和方法2.领会:评价学生的方法;命题的原则3.简单应用:分析当前教学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进行改革,建立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发展性评价体系4.综合应用:对听课、评课、考试等教学评价的目的、要点、方法、应注意问题等(九)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教师论【考试内容】1.思想政治学科对学生个人发展的价值2.思想政治学科的社会价值3.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素质【具体要求】1.识记:教师的专业地位、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教师职业的特点2.领会: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具备的价值观3.简单应用:教师应具有的学生观4.综合应用:思想政治课教师应具备的各种素质(十)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实践论【考试内容】1.教育实习的意义和作用2.教育实习的准备工作【具体要求】1.识记:教育实习的组织和步骤2.领会:教育实习的任务;教育实习的成绩评定3.简单应用:教育实习的意义和作用4.综合应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学技能等五、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物联网技术导论》课程考试大纲

《物联网技术导论》课程考试大纲
物联网的产生时间、人物、重要的历史事件
第2章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25%)
1、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定义、体系结构层次及功能
2、无线传感器网络硬件基础
节点类型、硬件组成
3、无线传感器网络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的种类、基本特点
4、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
IEEE 802.15.4标准定义的物理层内容、MAC层关键技术、Flooding路由协议、定向扩散路由协、GRID协议、网络覆盖的种类、数据融合、三边定位、同步算法
第8章物联网的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7%)
安全多方计算技术、数据的隐私保护
第9章物联网技术导论实验(15%)
硬件连接、CC2430芯片I/O端口控制、LED跑马灯闪烁编程、定时器主要寄存器、计数设置、串口初始化、发送接收、AD初始化、传感器采集及显示
审批人:年月日
3、主要的3G技术标准
标准名称、主要提出者、4G的特点
第6章物联网组网技术(10%)
物联网的组网结构、拓扑结构的类型、三色算法(大题)、拓扑维护、EPC概念、结构、拥塞控制技术
第7章物联网的能效管理和智能控制技术(7%)
物联网硬件和软件低能耗管理技术、处理器低功耗设计、人机交互关键技术有哪些、智能控制系统组成、查询处理技术、存储技术
(二叉树搜索算法FID概述
RFID定义、基本组成
2、RFID的分类及硬件组成
各种分类、硬件及原理
3、RFID的关键技术
RFID安全和隐私问题、解决方法、防碰撞协议
第4章移动通信网络技术(6%)
1、移动通信技术概述
定义、发展历史、体系结构和功能、
2、3G技术
特点、与1G 2G的区别
防灾科技学院课程考试大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论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
本课程为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必修的专业必修课。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了解而和掌握西方主要的课程理论流派,掌握课程编制的基本原理及建国后我国中小学课程发展变化的基本轨迹。

为本专业学生以后的学习、工作和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

课程论主要教学内容为课程的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基础,影响最大的几种课程理论流派。

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整个编制过程的分析与反思及建国后我国中小学课程发展变化的轨迹。

由于课时的限制,课程的未来问题在大纲中没有提及,可安排学生在课外自学。

第二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关于考试要求的说明为使考试内容具体化和考试要求标准化,本考纲在列出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对各章规定了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明确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使自学应考者能够进一步明确考试内容,更有目的地自学教材;使社会助学者能够更全面地有针对性地分层次进行辅导;使考试命题能够更加明确命题范围,更准确地安排试题的知识能力层次和难易度。

在考核要求中,按照识记、领会、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的要
求。

其中“应用”层次,还可分为“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两个层次。

三个层次是递进等级关系。

各层次的含义是:识记:能知道有关名词、概念、知识的意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达,是低层次的要求。

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在领会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其中“简单应用”是指在领会的基础上,能用学过的一、二个知识点分析和解决简单的问题;“综合应用”是指在简单应用的基础上,能用学过的多个知识点,综合分析和解决复杂的问题,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关于命题考试的要求
1.本课程的命题考试,应根据本考纲规定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确定考试范围和考试要求,不得任意扩大或缩小考试范围,提高或降低考核
要求。

考核命题要覆盖到各章,并适当突出重点
章节,体现本课程的内容重点
2.本课程在试题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一般为:识记占15%,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35%,综合应用占20%。

3.题要合理安排难度结构。

试题难度可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
个等级。

每份考卷中,不同难易度试题的分数比例一般为:易占20%、较易占30%、较难占30%、难占20%。

必须注意,试题的难易度和能力层次不是一个概念,在各能力层次中都会存在不同难度的问题,切勿混淆。

4.本课程考试试卷一般采用的题型有:名词解释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等五种类型。

三、题型举例
(一)、名词解释(每题4 分,共24 分)
表现性目标螺旋式课程综合课程CIPP 评价模式隐性课程主动作业(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10 分)
1、在英语世界中,课程(Curriculum )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一文中。

2、人们一般认为,美国学者在1918 年出版的《》一书,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

3、形成于17 世纪、盛行于18 和19 世纪是形式训练说是以心理学为基础的。

4、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理论认为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学科的。

5、在结构功能主义看来,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是年轻一代系统地。

6、是各门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发挥着教学工
作“组织者”的作用。

7、长期以来,对课程内容的解释大多都围绕着三种不同的取向而展开的,这三种取向是:课程即课程即课程即。

(三)、简答题(每题6 分,任选5题,共30分)
1、简述要素主义课程理论的基本主张
2、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有哪些?
3、简述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不同之处
4、简述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关系
5、简述实用主义哲学与课程的关系
6、课程内容组织的原则有哪些?
(四)、论述题(任选两题,共36 分)
1、当前有哪几种典型的课程定义?请分析为什么人们对课程内涵的
理解很难达成共识?
2、什么是校本课程?如何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方向?
3、什么是泰勒原理?如何在课程开发过程中运用该原理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
第一章绪论
教学要点:课程论的研究对象及对课程概念的理解
教学内容:
第一节本课程的结构安排及研究对象开设课程理论课程的必要性
本课程的结构安排
课程理论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课程理论发展的历史及现状萌芽期的课程理论
建立期的课程理论
理论深化期的课程理论
课程论学科与教学论学科的关系
第三节课程的概念
课程即教学科目
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
课程即学习经验
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
课程即社会改造
出现诸多不同课程定义的原因分析
考核知识点:
1、课程论的研究对象
2、课程的内涵
考核要求:
1、识记和领会课程理论的研究对象机器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2、领会对课程概念的几种理解
第二章课程理论的基础
教学要点:课程理论的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基础教学内容:
第一节课程与心理学
课程与心理学关系之历史考察
行为主义与课程
认知心理学与课程
人本主义心理学与课程
建构主义课程观
第二节课程与社会学
社会观与课程设置的历史考察功能主义与学校课程冲突理论与学校课
程解释理论与学校课程
第三节课程与哲学
哲学与课程关系之历史考察
实用主义哲学及课程观逻辑实证主义与课程日常语言分析哲学与课程考核知识点:
1、认知心理学与课程的关系
2、功能主义与课程的关系
3、实用主义哲学与课程
考核要求:
1、领会课程理论与心理学、社会学及哲学等基础学科的关系
第三章课程理论流派
教学要点:当今世界较有影响的七种课程理论流派
教学内容:
第一节经验自然主义课程理论
约翰杜威生平介绍
杜威的哲学观
杜威关于教育问题四个命题介绍关于课程的具体主张经验自然主义课
程理论之评价
第二节要素主义课程理论
要素主义教育思潮的产生和发展
要素主义教育理论之理论基础
要素主义关于课程的具体主张
对要素主义课程理论的评价
第三节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课程哲学观结构主义关于课程的具体主张
对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评价
第四节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
后现代主义产生的背景及理论特征
后现代主义教育的基本主张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介绍对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评价
第五节批判课程理论批判课程理论的理论基础批判课程理论的课程哲学观批判理论关于课程的具体主张批判模式的原理课程批判探究的过程
对批判课程理论的评价
第六节主导的课程理论泰勒原理的思想渊源和实践
基础关于课程的具体主张泰勒原理四个问题之关系对主导的课程理论的评价
考核知识点:
1、经验自然主义课程观;要素主义课程观;结构主义课程观
2、主导的课程模式
考核要求:
1、识记和领会经验自然主义、要素主义、后现代主义、结构主义、批
判理论的基本观点
2、掌握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并能简单应用基本的课程编制程序
第四章课程编制的原理
教学要点: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整个
编制过程的分析与反思
教学内容:
第一节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的三种取向
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课程目标的制定依据
确定课程目标的几种模式
第二节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三种取向
课程内容选择的标准课程内容组织的原则课程标准与教材
第三节课程的类型与结构分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核心课程与综合课程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第四节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定义与取向课程实施——变革课程实施——教学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第五节课程评价课程评价的取向课程评价的模式课程评价的过程考核知识点:
1、课程目标的含义、确定方法
2、课程内容选择原则
3、课程组织的原则
4、课程评价模式
考核要求:
1、领会并能简单应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整个编制过程
第五章新中国成立后中小学课程发展概述
教学要点:建国后中小学课程发展变化的历史及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
革的内容
教学内容:
第一节建国初期的中小学课程
制约这一时期课程的几个基本历史条件
对旧课程的改造和新课程体系的初步确立
这一时期课程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劳动化”阶段的中小学课程
“教育革命”浪潮对中小学课程的影响
“八字”方针指导下的中小学课程改革
本期课程的成败得失及原因分析
第三节恢复发展期的中小学课程
全国通用教材的重新编写
中小学课程进一步变革与发展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的初步拟订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介绍
考核知识点:
1、我国中小学课程的历史发展
11
2、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内涵考核要求:
1、领会建国后中小学课程发展变化的历史
2、识记并领会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内涵
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