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病人报告转诊制度
结核病登记报告转诊制度
结核病登记报告转诊制度
转诊指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将发现的疑似或确诊的肺结核患者转至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
一、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结核病
防治管理办法》(2013年公布),做好结核疑似病例的登记、报告、转诊工作。
二、疾病预防控制科、临床科室、放射线科及检验科分别建
立结核病疫情登记本,要求总登记与分登记相符。
三、临床科室、放射线科及检验科认真落实结核疑似病例的
报告工作,认真履行首诊负责制,建立结核病登记本,发现疑似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以及其他部位的肺外结核,应在24小时内完成网络报告工作。
四、首诊医生发现疑似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以及其他部位
的肺外结核病例后,必须认真填写详细的家庭住址、工作单位、联系电话,以备结核防治机构进一步追踪。
五、发现疑似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以及其他部位的肺外结
核病例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将患者转诊至所居住地的区级结核防治机构,做进一步明确诊断。
肺结核病报告转诊制度
结核病科各项工作制度及岗位职责一、肺结核病报告转诊制度二、结核病门诊工作制度三、结核病门诊医生工作职责四、肺结核防治工作制度五、肺结核病房工作制度六、结核病实验室工作制度七、放射科结核病检查工作制度八、信息管理工作制度九、结核病登记、报告与转诊制度十、肺结核病例追踪管理制度十一、结核病门诊护士职责十二、临床科主任工作职责十三、主任医师职责十四、主治医师职责十五、住院医师职责十六、结核病院内处置流程肺结核病报告转诊制度为了更好地贯彻《传染病防治法》、《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切实做好肺结核病人的归口管理,加强肺结核病的报告、转诊工作,特制定如下制度:一、充分认识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
二、对具有咳嗽、咳痰2周以上及咯血等症状的疑似肺结核病例进行X线检查,并建议做痰检。
三、内科、放射科等相关科室要对可疑或确诊的肺结核病人,建立疑似肺结核病人登记本,及时进行疫情登记,并完整详细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做到项目齐全,字迹清楚,肺结核病人的地址要写到村、社、门牌号,并要有联系电话,以便追踪、治疗观察;四、疾控科收到传染病报告卡后,应立即在结核病人转诊登记本上进行登记,并在门诊医生、住院医生、放射科医生的结核病登记本上备注“疫情已报”字样,并进行网络直报。
五、门诊医生、住院医生、放射科医生要对登记或确诊的肺结核病人,做好病人的健康教育工作,及时进行诊治。
病情好转的患者填写《肺结核病人转诊单》转至结核病防治所。
六、放射科是发现肺结核病的关键科室,要加强肺结核病人的摄片登记、疑似肺结核病人的登记、报告转诊工作。
七、门诊医生、住院医生、放射科医生发现复诊病人,且病灶为活动性需要继续用药的肺结核病人全部进行登记、报告并进行诊治。
八、遇有严重合并症或急重症肺结核病人,应积极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最迟于一周内,将病人相关资料及转诊联系单一并转到结核病防治所享受免费抗结核治疗。
九、疾控科每日对本单位的肺结核的登记、报告、转诊工作进行核对,每月一次与结核病防治所核对转诊到位情况。
肺结核患者院内转诊考核制度
肺结核患者院内转诊考核制度
为了切实加强肺结核患者的转诊、到位,特制定院内转诊考核制度如下:
一、实行首诊负责制,医生发现可疑或确诊的活动期肺结核患者,要负责疫情报告和院内转诊。
二、公共卫生科每日对门诊电子病历、门诊传染病登记本、放射科、CT室的肺结核登记本、检验科痰检阳性登记本进行查阅、追踪,杜绝传染病漏报、错报、迟报。
三、公共卫生科收到《传染病报告卡》后,及时核实信息,如不能排除活动期肺结核,应在24小时内网络直报;凡经过转诊或会诊后排除的肺结核,应及时进行网络订正。
凡进行抗结核治疗的患者,由结核门诊纳入肺结核管理系统。
四、公共卫生科每周和结核门诊核对院内肺结核的转诊、到位情况,切实提高肺结核患者的报告率、转诊率及到位率。
五、定期对院内肺结核的登记、报告、转诊、到位情况进行检查、督导。
收卡日期、报告日期,按诊断日期计算,不得超过24小时。
超过时限的,即为迟报,每例罚款20元。
漏报者每例罚款50元。
转诊不到位,每例罚款50元。
肺结核患者院内转诊考核制度
肺结核患者院内转诊考核制度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通常会造成肺部组织的损害。
针对肺结核患者进行院内转诊考核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患者的健康,防止疾病在医疗机构内传播。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肺结核患者院内转诊考核制度进行论述。
首先,院内转诊考核制度的具体内容应包括一系列的制度规定和操作指南。
制度规定方面,应明确院内转诊的患者范围、流程和程序等。
操作指南方面,应明确责任人员、转诊的具体要求、相关文档的填写和提交等。
其次,院内转诊考核制度应明确相关流程,包括肺结核患者的筛查、转诊申请、审核、转诊过程中的隔离措施等。
在筛查环节,应坚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原则,对于高风险人群进行定期筛查。
在转诊申请环节,可以设置专门的流程和表格,规范申请的内容和要求。
在审核环节,应由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审核,确保转诊的有效性。
在转诊过程中,应严格执行隔离措施,防止患者与其他人员接触,减少传播风险。
此外,院内转诊考核制度应设立相应的监控与评估机制,及时掌握转诊情况和效果。
监控机制可以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实现,对于每一次转诊进行记录和追踪。
评估机制可以通过定期对转诊后的患者进行随访和复查,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转诊策略和流程,提高制度的有效性。
最后,院内转诊考核制度的实施需要全体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医务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熟悉制度的具体要求和操作指南,并时刻保持对肺结核患者的关注和责任心。
同时,医疗机构应提供充足的医疗资源和设施,为肺结核患者的转诊提供必要的支持。
综上所述,肺结核患者院内转诊考核制度是保障患者健康、防止传播疾病的重要措施。
通过明确制度规定、流程和操作指南,监控与评估机制的设立,以及医务人员的配合,可以有效地提高转诊流程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为肺结核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小学肺结核报告转诊制度
小学肺结核报告转诊制度背景肺结核是一种广泛存在的传染病,对人体健康有着严重的危害。
尤其是对于小学生群体,因其免疫系统不完善,容易受到感染,肺结核治疗也具有较高的复杂性。
因此,为了保障小学生群体的健康,许多地区都建立了小学肺结核报告制度。
但是,这种制度只是诊断之初的第一步,更为重要的是后续的转诊制度。
因此,建立小学肺结核报告转诊制度尤为重要。
需求小学肺结核报告转诊制度是基于小学肺结核报告制度之上的一个重要步骤。
通过该制度,可及时将确诊或疑似肺结核病例转诊至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治疗,以避免疾病的传播和加重病情。
该制度的主要需求包括:1.小学肺结核病例的确诊或疑似诊断;2.小学肺结核病例的详细记录和信息汇总;3.小学肺结核病例的及时转诊至专业医疗机构。
实施实施小学肺结核报告转诊制度需要以下步骤:1.确诊病例:当小学生群体中出现肺结核病例时,首先需要进行确诊或疑似诊断。
一旦确诊或疑似,将该病例记录至小学肺结核病例汇总表内。
2.病例汇总:所有小学肺结核病例需要在一份病例汇总表内进行归纳整理。
该表需要包含以下内容:–患者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电话号码、紧急联系人等;–疾病信息:诊断时间、症状、病程、病理检查结果等;–转诊信息:转诊时间、目的地、转诊原因等。
3.转诊操作:一旦确定小学肺结核病例,需要立即向医疗机构发送转诊申请,将该病例转至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重点需要注意转诊申请的时间、压缩时间和申请结果。
4.统计分析:监测小学肺结核病例转诊情况,定期进行统计分析和更新;制定转诊进度计划,确保医疗术效果。
意义小学肺结核报告转诊制度的实施具有以下意义:1.保障小学生身心健康:小学肺结核报告转诊制度的实施在确保病例及时转诊时,避免了疾病的传播和加重病情,保障了小学生身心健康。
2.培养预防意识:通过实施小学肺结核报告转诊制度,可以引导孩子和家长充分认识到疾病的危害性,增强预防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3.提高应急处理效率:随着小学肺结核报告转诊制度的实施,可及时响应突发事件,提高应急处理效率。
肺结核病报告转诊制度范文
肺结核病报告转诊制度范文肺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其症状包括咳嗽、咳痰、乏力、发热等。
为了尽早发现和治疗肺结核病,许多国家都建立了肺结核病报告转诊制度。
下面是一个关于肺结核病报告转诊制度范文,帮助大家了解和学习。
【引言】肺结核病是一种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虽然在过去几十年中我们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肺结核病在某些地区仍然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为了减少肺结核病对社会和个体的危害,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报告转诊制度,以确保及时发现和治疗肺结核病患者。
【目的】本报告旨在介绍肺结核病报告转诊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提供一个范文供参考,帮助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建立和完善肺结核病报告转诊制度。
【肺结核病报告转诊制度的重要性】1. 及时发现病例:肺结核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可以有效减少病情的恶化和传播的风险。
通过建立报告转诊制度,可以及时收集和汇总病例信息,同时进行针对性的病例追踪和筛查,以提高肺结核病的检出率。
2. 阻断传播链:肺结核病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的疾病,未经治疗的肺结核患者很容易成为病原体的传播源。
通过建立报告转诊制度,可以尽早发现和隔离肺结核病患者,阻断传播链的延续。
3. 减少疫情危害:肺结核病在某些地区依然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给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通过建立报告转诊制度,可以及时采取措施,加强对肺结核病的监测和控制,减少疫情对社会和个体的伤害。
【肺结核病报告转诊制度的建立和完善】1. 规范报告流程:建立健全的报告转诊制度需要明确的操作流程和责任分工。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应指定专人负责报告和转诊工作,并制定清晰的报告流程和时间要求。
2. 加强信息系统建设:信息系统对于报告转诊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起着重要作用。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应加大对信息系统的投入力度,建立全面、准确、实时的肺结核病报告数据库,并与其他相关信息系统进行信息共享,提高报告转诊的效率和准确性。
结核病转诊报告制度(5篇)
结核病转诊报告制度转诊制度转诊包括转院和转科两种情况。
一、转科制度1、凡诊断明确不属于本科范围的病人,经转入科会诊,由本科主治医师与转入科医师联系同意后,方可转科。
确认患者主要疾病属于转入科诊治范围的患者,转入科室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
2、决定转科后,转出科住院医师应谈话告知病人和家属,并对转入科基本情况及治疗组相关情况做简要介绍。
3、转出科医师要写好“转科记录”,并开转科医嘱,病区护士要停止一切治疗,结清账目并与住院处和转入科病房联系妥当后,由住院医生和护士携带全份病史及相关检查资料护送病人到转入科病房,并当面与转入科管床医师或值班医师做好交接工作。
4、转入科管床医师或值班医师应在病人转入后详细询问病史、检查病人作出诊断和治疗计划并及时写好“转入记录”。
5、如转科病人患有两种以上不同疾病,在原有疾病尚未痊愈,而必须转入他科治疗时,转出科应在病史中对原有疾病的治疗意见交待清楚。
转出科主治医师须进行必要的随访。
6、感染科病员转他科时,应尽量在病员传染期过后,方可转出。
其他科发现病员有传染病需立即隔离诊治,并请感染科会诊确定后转感染科。
二、转院制度1、因限于本院技术和设备条件,对不能诊治的病员,经由科内讨论、科主任同意并填写《转院申请单》,报送医务科审批后可签发转院证明,必要时报请业务院长批准。
2、决定转院后,转出科主治医师应做好与患者或家属谈话,并告知相____意事项。
3、转出科住院医师要在患者转出前写好“出院小结”交于患者,以便随同带入转入医院。
4、转院患者应先办妥出院手续后,方可转出。
5、患者转院如估计途中可能加重病情或死亡者,应暂留本院处理,待病情稳定或危险期过后再行转院。
结核病转诊报告制度(2)是一种用于控制和管理结核病的制度,旨在确保患者得到适当的治疗和跟踪监测,以减少疾病传播和给予患者最佳的医疗照顾。
该制度要求医疗机构在发现结核病病例时,将患者转诊到专门的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治疗。
肺结核病报告转诊制度
结核病科各项工作制度及岗位职责一、肺结核病报告转诊制度二、结核病门诊工作制度三、结核病门诊医生工作职责四、肺结核防治工作制度五、肺结核病房工作制度六、结核病实验室工作制度七、放射科结核病检查工作制度八、信息管理工作制度九、结核病登记、报告与转诊制度十、肺结核病例追踪管理制度十一、结核病门诊护士职责十二、临床科主任工作职责十三、主任医师职责十四、主治医师职责十五、住院医师职责十六、结核病院内处置流程肺结核病报告转诊制度为了更好地贯彻《传染病防治法》、《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切实做好肺结核病人的归口管理,加强肺结核病的报告、转诊工作,特制定如下制度:一、充分认识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
二、对具有咳嗽、咳痰2周以上及咯血等症状的疑似肺结核病例进行X线检查,并建议做痰检。
三、内科、放射科等相关科室要对可疑或确诊的肺结核病人,建立疑似肺结核病人登记本,及时进行疫情登记,并完整详细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做到项目齐全,字迹清楚,肺结核病人的地址要写到村、社、门牌号,并要有联系电话,以便追踪、治疗观察;四、疾控科收到传染病报告卡后,应立即在结核病人转诊登记本上进行登记,并在门诊医生、住院医生、放射科医生的结核病登记本上备注“疫情已报”字样,并进行网络直报。
五、门诊医生、住院医生、放射科医生要对登记或确诊的肺结核病人,做好病人的健康教育工作,及时进行诊治。
病情好转的患者填写《肺结核病人转诊单》转至结核病防治所。
六、放射科是发现肺结核病的关键科室,要加强肺结核病人的摄片登记、疑似肺结核病人的登记、报告转诊工作。
七、门诊医生、住院医生、放射科医生发现复诊病人,且病灶为活动性需要继续用药的肺结核病人全部进行登记、报告并进行诊治。
八、遇有严重合并症或急重症肺结核病人,应积极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最迟于一周内,将病人相关资料及转诊联系单一并转到结核病防治所享受免费抗结核治疗。
九、疾控科每日对本单位的肺结核的登记、报告、转诊工作进行核对,每月一次与结核病防治所核对转诊到位情况。
肺结核病报告转诊制度
肺结核病报告转诊制度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结核病科各项工作制度及岗位职责一、肺结核病报告转诊制度二、结核病门诊工作制度三、结核病门诊医生工作职责四、肺结核防治工作制度五、肺结核病房工作制度六、结核病实验室工作制度七、放射科结核病检查工作制度八、信息管理工作制度九、结核病登记、报告与转诊制度十、肺结核病例追踪管理制度十一、结核病门诊护士职责十二、临床科主任工作职责十三、主任医师职责十四、主治医师职责十五、住院医师职责十六、结核病院内处置流程肺结核病报告转诊制度为了更好地贯彻《传染病防治法》、《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切实做好肺结核病人的归口管理,加强肺结核病的报告、转诊工作,特制定如下制度:一、充分认识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
二、对具有咳嗽、咳痰2周以上及咯血等症状的疑似肺结核病例进行X线检查,并建议做痰检。
三、内科、放射科等相关科室要对可疑或确诊的肺结核病人,建立疑似肺结核病人登记本,及时进行疫情登记,并完整详细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做到项目齐全,字迹清楚,肺结核病人的地址要写到村、社、门牌号,并要有联系电话,以便追踪、治疗观察;四、疾控科收到传染病报告卡后,应立即在结核病人转诊登记本上进行登记,并在门诊医生、住院医生、放射科医生的结核病登记本上备注“疫情已报”字样,并进行网络直报。
五、门诊医生、住院医生、放射科医生要对登记或确诊的肺结核病人,做好病人的健康教育工作,及时进行诊治。
病情好转的患者填写《肺结核病人转诊单》转至结核病防治所。
六、放射科是发现肺结核病的关键科室,要加强肺结核病人的摄片登记、疑似肺结核病人的登记、报告转诊工作。
七、门诊医生、住院医生、放射科医生发现复诊病人,且病灶为活动性需要继续用药的肺结核病人全部进行登记、报告并进行诊治。
八、遇有严重合并症或急重症肺结核病人,应积极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最迟于一周内,将病人相关资料及转诊联系单一并转到结核病防治所享受免费抗结核治疗。
结核病人转诊制度
肺结核病人转诊追踪制度1、门诊医生对具有咳嗽、咳痰2周(或2周以上)及咯血等症状的疑似肺结核病例应在门诊日志标注,按乙类传染病疫情报告的要求进行网络直报,完整详细填写《肺结核病例登记报告卡》。
2、门诊医生填写《肺结核病人转诊单》一式三联,患者一联,其余两联交防保站进行登记报告,及时将病人转诊至县结核病防治所确诊,各医疗机构门诊不得开抗肺结核药处方。
3、遇有严重合并症或急重症肺结核病人,应转到县医院传染科积极抢救,待病情稳定病人出院后,传染科要将病人要及时转诊到县结防所继续治疗管理。
4、医务科或防保站专兼职人员每日对本单位的肺结核的登记、报告、转诊工作进行核对并及时与结防所沟通,每月一次到县结防所核对转诊到位情况。
5、需要追踪的病人要及时填写结核病人追踪登记本和追访三联单,结防所及时反馈患者到位情况。
6、要求报告率达100%、转诊率100%以上,转诊追踪总体到位率达85%以上.结核病防治工作主要免费政策1、对初诊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或疑似肺结核患者进行免费胸片和痰涂片检查;2、对涂阳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人员免费胸片和痰涂片检查;3、对治疗期间随访的肺结核患者进行免费痰涂片检查.4、对治疗结束的结核病人进行免费拍片检查。
5、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提供政府免费抗结核药物.结核病患者须知1、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
得了结核病只要坚持正规治疗是可以治好的。
如果不坚持服药容易形成难治性耐药结核病.2、在治疗期间的第2、5、6或8月进行查痰。
3、确诊的结核病人可以得到国家免费发放的治疗板式药品,患者要保证规律服药,不可间断。
3、治疗过程中,尽量不要离开居住地。
如必须离开,提前通知负责您治疗的医生,以便帮助您联系继续治疗事宜.4结核病患者不要对着别人咳嗽、打喷嚏,出入公共场所要戴口罩。
督导管理人员的职责1.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确定服药地点和时间,面视患者服药.2。
患者如未按时服药,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肺结核病报告转诊制度(3篇)
肺结核病报告转诊制度一、实行首诊医师负责制,接诊医生要对具有咳嗽、咳痰____周以上及咯血等症状的疑似肺结核病例进行____线检查,并建议到疾病预防控中心结防科做痰检。
二、感染科、内科、急诊、中医科、放射科等相关科室要对可疑或确诊的肺结核病人,建立疑似肺结核病人登记本,及时进行疫情登记,并完整详细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做到项目齐全,字迹清楚,肺结核病人的地址要写到村、社、门牌号,并要有联系电话,以便追踪、治疗观察;三、公共卫生科收到传染病报告卡后,应立即在结核病人登记本上进行登记,并进行网络直报。
四、门诊医生、住院医生、放射科医生要对登记或确诊的肺结核病人,填写《肺结核病人转诊单》,及时将病人转诊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防科进行诊治。
五、放射科是发现肺结核病的关键科室,要加强肺结核病人的摄片登记、疑似肺结核病人的登记、报告、转诊工作。
六、门诊医生、住院医生、放射科医生发现复诊病人,且病灶为活动性需要继续用药的肺结核病人全部进行登记、报告并转诊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防科进行诊治。
七、公共卫生科每日对本单位的肺结核的登记、报告、转诊工作进行核对,每月一次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核对转诊到位情况。
八、医务科负责对院内医务人员的业务指导,并定期做好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
肺结核病报告转诊制度(2)是指在我国的肺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当发现疑似或确诊的肺结核病患者时,必须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并按照规定进行转诊。
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肺结核属于甲类传染病,必须进行报告和监测。
当患者就诊于基层医疗机构时,医生必须按照规定报告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和治疗情况等内容。
同时,基层医疗机构还需要依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转诊,将患者转到专业的肺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进一步的诊治和管理。
转诊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患者得到规范的诊治和管理,提高肺结核病的防治效果。
专业的肺结核病防治机构有更专业的医疗团队和设备,能够进行更准确的诊断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制定。
6肺结核病人转诊制度
肺结核病人转诊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乙类传染病管理要求,做好结核病的疫情报告,按照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做好肺结核病人的转阵与归口管理工作,特制定如下制度:
1,各级医疗卫生保健单位肺结核病人、疑似肺结核病人,应将其转诊到结防机构进行确诊。
2,转诊单位必须填写肺结核转诊单一式三份,一份给结核病人到结防机构就诊,一分送给结防机构做病人追踪,另一份留转诊单位备查。
3,各级各类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对诊断为肺结核和疑似肺结核的病人,按乙类传染病的报告要求,向结核病防治机构填报疫情报告卡,进行网络直报。
并做好疫情登记,将病人转至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归口登记、治疗和管理。
4,各级各类医疗单位,凡上报的结核病人、疑似的肺结核病人都要求填报内容详实、地址准确、电话号码齐全,以备结防所督导科随时追踪各级医疗单位以报告、转诊的肺结核病人的到位情况,提高转诊到位率。
5,对推荐或转诊涂阳肺结核病人生成病志,网上能查到的肺结核病人的单位或个人(经结防机构确诊为涂阳病人),由结防机构发给劳务费(每例10元),做为“项目县”管理工作的激励费。
对瞒报、漏报的单位或个人,将
给予一定的处罚措施,严重者上报局领导,给予记大过处分。
黄龙乡九项制度
(六)
肺
结
核
病
人
转
诊
制
度。
肺结核病报告转诊制度范文(4篇)
肺结核病报告转诊制度范文第一章绪论1.1 编制目的肺结核病报告转诊制度的主要目的是规范肺结核病病例的报告和转诊流程,确保病例得到及时准确的报告和转诊,提高肺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健康权益。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市范围内的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其他与肺结核病报告和转诊相关的单位。
第二章病例报告2.1 报告义务任何医疗机构在诊断或怀疑肺结核病病例时,都有义务及时向所在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并按照规定填写报告表。
2.2 工作流程2.2.1 医疗机构在发现肺结核病病例后,下级医疗机构应及时向上级机构报告,上级机构应及时向所在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2.2.2 报告时应填写完整的病例信息,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疾病信息、治疗情况等。
2.2.3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报告后,应及时核实信息的准确性,并记录在案。
2.2.4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定期对报告情况进行统计,及时向上级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汇报。
第三章转诊流程3.1 转诊准备3.1.1 医疗机构在诊断或怀疑肺结核病病例时,应为患者做好转诊准备工作,包括填写转诊申请表、开具转诊医嘱、整理相关病历资料等。
3.1.2 转诊申请表应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疾病诊断情况、转诊目的地及医生意见等内容。
3.2 转诊申请3.2.1 医疗机构将填写完整的转诊申请表提交给所在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告知患者转诊的目的地和时间。
3.2.2 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转诊申请后,应及时审核申请的准确性,并确认转诊的目的地和时间。
3.2.3 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将审核通过的转诊申请及时发送给定点医疗机构,同时通知患者。
3.3 转诊接收3.3.1 定点医疗机构接收到转诊申请后,应及时与患者联系,确认接诊时间。
3.3.2 定点医疗机构在接诊时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
3.3.3 定点医疗机构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时制定治疗方案,并告知患者相关治疗措施和注意事项。
肺结核病报告转诊制度(二篇)
肺结核病报告转诊制度引言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为了及时诊断和治疗肺结核患者,避免疾病传播,各国普遍采用肺结核病报告转诊制度。
本文将对肺结核病报告转诊制度的必要性、实施过程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肺结核病报告转诊制度的必要性1. 早期诊断与治疗:肺结核是一种慢性疾病,其早期症状并不明显。
只有通过报告转诊制度,才能及时发现患者,并进行早期诊断与治疗,降低病情恶化和传播的风险。
2. 防止传播:肺结核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通过咳嗽、打喷嚏等方式传播给他人。
通过报告转诊制度,可以及时隔离患者,阻断疾病传播链,保护他人免受感染。
3. 统计疫情数据:通过肺结核病报告转诊制度,能够准确统计疫情数据,掌握疾病的发展情况和趋势,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肺结核病报告转诊制度的实施过程1. 医疗单位报告:一旦医疗单位确诊一例肺结核患者,应立即向相关卫生部门报告。
报告应包括患者基本情况、症状表现、诊断结果等信息。
2. 卫生部门调查:接到报告后,卫生部门将派遣工作人员进行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行程轨迹、接触史等,以确定其他潜在感染者。
3. 病例登记:在确诊肺结核病并进行调查后,卫生部门将对该病例进行登记。
登记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病情分型、诊断时间等,用于后续的疫情统计和管理。
4. 隔离治疗:对于确诊的肺结核患者,卫生部门将采取隔离措施,包括住院治疗或家庭隔离等,以防止疾病传播。
5. 接触者筛查:在确定患者后,卫生部门将对其接触者进行筛查,及时发现其他潜在感染者,并给予适当的治疗和隔离措施。
6. 治疗监测:对于已诊断的肺结核患者,卫生部门将进行治疗监测,包括定期复查、血液检测等,以评估疗效和预测疾病发展趋势。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 报告滞后:部分医疗机构在报告肺结核病例时存在滞后或漏报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建立电子报告系统,加强医疗单位与卫生部门的信息共享。
2. 缺乏信息共享: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不够充分,导致对疫情的了解不够全面。
肺结核病人转诊制度
精品规章制度肺结核病人转诊制度医院分管院长负责该项工作的组织领导,感染性疾病科或其他指定科室具体负责该项工作的落实,接诊医生负责肺结核病人的登记,感染性疾病科负责肺结核病人的报告、转诊。
(一)病人发现1、综合医院的首诊医生要提高对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的警觉性。
2、对于接诊的可疑症状者进行X线检查和痰涂片检查。
3、不具备查痰条件的综合医院,直接转送至当地疾病预防控制(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确诊和治疗管理。
(二)转诊1、建立门诊登记本、放射科登记本、实验室登记本及药房抗痨药品发放登记本并认真做好相应记录以备核查。
2、发现的肺结核病例或疑似病例,在报告的同时,填写《肺结核病人转诊单》一式三份,一份由病人携带,一份由感染性疾病科备案,一份由感染性疾病科送达疾病预防控制(结核病防治)机构,并将病人转送至疾病预防控制(结核病防治)机构。
感染性疾病科每天核查报告和转诊情况。
3、对住院病人应及时报告,出院后立即转送至当地疾病预防控制(结核病防治)机构继续治疗和管理。
(三)报告一、对可疑或确诊的肺结核病人要及时进行疫情登记,并进行网络直报,同时完整填写《肺结核病例登记报告卡》,上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对具有咳嗽、咳痰2周及咯血或血谈等症状的疑似肺结核病例,,应在肺结核病例转诊登记本上进行登记,填写《肺结核病人转诊单》,及时将病人转诊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不得开抗肺结核药处方。
并将转诊联系单第二联与报告卡医同寄往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保留转诊存根以备查。
三、遇有严重合并症或急重症肺结核病人,应积极抢救,需住院治疗的,转县医院收入住院。
四、防疫人员每日对本单位的肺结核的登记、报告、转诊工作进行核对,每月依次与疾控中心核对转诊到位情况。
五、要求报告率达100%、转诊率100%以上,转诊到位率90%以上可编辑。
肺结核病人转诊制度
北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肺结核病人转
诊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乙类传染病管理要求,做好结核病的疫情报告,按照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做好肺结核病人的转阵与归口管理工作,特制定如下制度:
1,各科室接诊的肺结核病人、疑似肺结核病人,应将其转诊到结防机构进行确诊。
2,转诊单位必须填写肺结核转诊单一式三份,一份给结核病人到结防机构就诊,一分送给结防机构做病人追踪,另一份留转诊单位备查。
3,各科室对诊断为肺结核和疑似肺结核的病人,按乙类传染病的报告要求,向结核病防治机构填报疫情报告卡,进行网络直报。
并做好疫情登记,将病人转至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归口登记、治疗和管理。
4,各科室凡上报的结核病人、疑似的肺结核病人都要求填报内容详实、地址准确、电话号码齐全,以备结防所督导科随时追踪各级医疗单位以报告、转诊的肺结核病人的到位情况,提高转诊到位率。
5,对瞒报、漏报的单位或个人,将给予一定的处罚措施,
严重者上报局领导,给予记大过处分。
肺结核病报告转诊制度范本(二篇)
肺结核病报告转诊制度范本概述:肺结核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全球范围内影响着数百万人的健康。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控制肺结核病,许多国家实施了肺结核病报告转诊制度。
该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在早期诊断和治疗肺结核病的同时,实现对病例的有效跟踪和控制。
本文将对肺结核病报告转诊制度进行详细探讨,重点介绍其背景、目的、流程以及存在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背景: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每年约有1000万人感染结核菌,其中大约有150万人死于肺结核。
因此,及时有效地管理和控制肺结核病对于保护公共健康至关重要。
目的:肺结核病报告转诊制度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对肺结核病例的及时跟踪和控制。
通过建立一个全面的报告转诊制度,可以快速发现肺结核病例,并将其转诊给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这样可以提高病例的早期诊断率和治疗率,减少结核菌的传播和感染。
流程:肺结核病报告转诊制度的主要流程包括报告、诊断和治疗、跟踪和控制。
报告阶段:在肺结核病病例出现时,首先需要将病例报告给当地卫生部门。
这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例如医疗机构、社区卫生中心、学校等可以直接向卫生部门报告病例。
此外,还可以建立一个在线平台,供医疗机构和公众报告病例。
诊断和治疗阶段:一旦接到肺结核病病例报告,卫生部门将立即组织专家进行诊断和治疗。
这一阶段包括对病例进行临床检查、痰液检测、胸部X射线等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治疗包括抗结核药物治疗和患者教育等。
跟踪和控制阶段:在病例确诊并开始治疗后,卫生部门将对患者进行跟踪和控制。
这包括定期随访患者的治疗进展,了解患者是否按照规定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以及是否出现不良反应。
同时,卫生部门还会对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筛查,以防止结核菌的传播。
挑战和解决方案:肺结核病报告转诊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面临一些挑战,如信息收集的不完整、报告延迟、诊断时间长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一些策略:1. 加强宣传教育:宣传教育是提高公众对肺结核病的认知和意识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结核病人报告转诊制度
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肺结核病疫情报告和病人管理的通知》、《肺结核病人转诊和追踪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以及48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凡到我院就诊肺结核病人均按照本制度进行登记、转诊。
一、我院单纯性肺结核病人一律转到柳州市结核病定点治疗机构诊治。
二、首诊医生发现首次诊断的肺结核病例或疑似病例,应在院内传染病疫情电子报告系统上填报疫情报告卡,同时对我市市区的患者填写《肺结核病人转诊单》一式三份,填写时要注意写明病人的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
第一联病人携带,并嘱其到柳州市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第二、第三联交预防保健科备案(其中第二联由预防保健科送柳州市疾控中心结防所)。
三、临床医师应对结核病防治知识和政策进行广泛宣传。
四、预防保健科指定专人负责肺结核病人的登记和网上直报,并负责收集转诊单送到市疾控中心结防所。
五、预防保健科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开展监督检查,配合结防机构核实结核病疫情和转诊结核病人的追踪工作。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