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检测事故分析制度

合集下载

检测事故分析与处理制度

检测事故分析与处理制度

试验室检测事故分析与处理制度
一、试验事故
1、凡造成国家财产损坏,人身死亡和给委托单位造成重大损失(直接经济损失在2000元以上)的,定为大事故。

2、凡下列情况之一者,为试验事故。

(1)试验室弄错委托单位样品的。

(2)试验未及时读数或未填写原始记录而得不到结果的。

(3)发现报告有错误的。

(4)试验前丢失或损坏试样的。

(5)试验结果未按精度要求办理的。

(6)试验报告发错单位的。

(7)因操作不当,造成试验中断,损坏仪器设备,试样报废,人身受伤(重伤)的。

(8)送样人员有意以次充好,试件弄虚作假的。

3、一旦事故发生或发现,应立即采取措施,对操作中的事故当事人必须立即停止操作,切断电源,通知负责人,听候处理。

4、出现大事故时,由质量负责人书面报告主管领导及有关科室会同处理。

5、凡发出报告有错误,必须立即追回报告。

6、处理事故应及时弄清事实,查明原因,分析责任,总结教训,迅速采取补救措施,杜绝事故重新发生。

二、试验结果异议处理
1、当委托单位对试验报告有异议时,针对提出异议的理由,先核对委托申请是否有误,再核对原始数据是否正确,计量测试仪器设备是否完好,检验方法是否正确等。

然后对试验报告进行分析,认定提出处理意见。

2、若原报告有误,并可更正,应负责更正。

3、若原报告无误,应向委托单位耐心解释。

4、若需重新检验的,则应重新安排进行复验。

5、若属于委托单位造成的,试验室不予受理。

6、若对方对异议处理有意见时,应由主管部门或质量检验监督站仲裁。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及报告制度范文(6篇)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及报告制度范文(6篇)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及报告制度范文(一)评估防控处理的效果总结和评估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工作程序中是否存在不当发生暴露人员试验操作等过程是否存在失误整改措施和实行。

(二)意外事故现场处理方法工作人员发生意外事故时如针刺损伤、感染性标本溅及体表或口鼻眼内或污染实验台面等均视为安全事故应立即进行紧急医学处置(根据事故情况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法)。

根据生物安全危害度和暴露程度现场初步评估职业暴露危害程度和选择处理方式。

1、化学污染①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被污染部位。

②立即到急诊室就诊根据造成污染的化学物质的不同性质用药。

③在发生事件后的____小时内向有关部门汇报医生报告医务处护士报告护理部并报告感染管理科。

2、针刺伤①被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或其他锐器刺伤后应立即用力捏住受伤部位向离心方向挤出伤口的血液不可来回挤压同时用流动水冲洗伤口②用____%酒精或安尔碘消毒伤口并用防水敷料覆盖③意外受伤后必须在____小时内报告有关部门医生报告医务处护士报告护理部并报告感染管理科、领取并填写《医疗锐器伤登记表》必须在____小时内作hiv、hbv等的基础水平检查④可疑被hbv感染的锐器刺伤时应尽快注射抗乙肝病毒高效价抗体和乙肝疫苗⑤可疑被hcv感染的锐器刺伤时应尽快于被刺伤后做hcv抗体检查并于4—____周后检测hcv的rna⑥可疑被hiv感染的锐器刺伤时应及时找相关专家就诊根据专家意见预防性用药并尽快检测hiv抗体然后根据专科医生建议行周期性复查如____周、____周、____个月等。

在跟踪期间特别是在最初的____周绝大部分感染者会出现症状因此在此期间必须注意不要献血、捐赠器官及____喂养过____时要用避孕套。

3、皮肤、粘膜、角膜被污染①皮肤若意外接触到血液或体液或其他化学物质时应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水冲洗②若患者的血液、体液意外进入眼睛、口腔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③及时到急诊室就诊请专科医生诊治____小时内向有关部门报告医生报告医务处护士报告护理部并报告感染管理科领取并填写相关登记表。

电气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与电气设备试验区事故及故障处理制度

电气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与电气设备试验区事故及故障处理制度

电气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与电气设备试验区事故及故障处理制度一、电气设备缺陷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加强对电气设备缺陷的管理,及时发现和消除设备缺陷,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电气设备的缺陷管理。

(三)缺陷定义电气设备缺陷是指电气设备在运行或备用中,出现的影响设备正常运行或存在安全隐患的异常情况,包括设备的零部件损坏、老化、性能下降、绝缘不良、接触不良等。

(四)缺陷分类1、一般缺陷:指对设备安全运行影响较小,短期内不会发展成为严重缺陷,且不需要立即处理的缺陷。

2、严重缺陷:指对设备安全运行有较大影响,可能发展成为紧急缺陷,需要尽快安排处理的缺陷。

3、紧急缺陷:指直接威胁设备安全运行,随时可能导致设备故障或事故,必须立即处理的缺陷。

(五)缺陷发现与报告1、运行人员在设备巡视、操作、维护过程中,应认真检查设备,及时发现设备缺陷。

2、发现设备缺陷后,运行人员应立即填写设备缺陷记录,详细描述缺陷的情况,包括缺陷的部位、现象、发现时间等。

3、设备缺陷记录应及时上报给设备管理部门,一般缺陷应在当天上报,严重缺陷和紧急缺陷应立即上报。

(六)缺陷评估与处理1、设备管理部门接到设备缺陷报告后,应组织相关人员对缺陷进行评估,确定缺陷的类别和处理方案。

2、对于一般缺陷,应列入设备维护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处理。

3、对于严重缺陷,应制定临时防范措施,并尽快安排处理。

4、对于紧急缺陷,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处理,必要时可采取紧急停电措施,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七)缺陷处理流程1、缺陷处理前,应办理相应的工作票和安全措施,确保处理工作的安全。

2、处理人员应按照处理方案,认真进行缺陷处理工作,确保处理质量。

3、缺陷处理完成后,处理人员应填写缺陷处理记录,详细描述处理过程和结果。

4、设备管理部门应组织对缺陷处理结果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设备方可投入运行。

(八)缺陷跟踪与统计分析1、设备管理部门应建立设备缺陷跟踪台账,对缺陷的发现、报告、评估、处理、验收等过程进行全程跟踪。

质量事故报告制度(七篇)

质量事故报告制度(七篇)

质量事故报告制度(一)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报告为确保我项目部的质量和安全,项目部建立质量安全管理小组。

组长:徐惠副组长:姜泉生、曹进凤各部门负责人和成员为组员。

质量安全管理____机构图如发生质量安全生产事故立即上报,具体上报程序如下:现场第一发现人→现场值班人员→质量安全管理小组→向上级部门报告(如图)。

质量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质量安全管理小组立即启动如下应急救援程序:项目管理人员配备移动电话和对讲机。

办公室、值班室室外张贴119电话的安全提示标志,以便现场人员都了解,在应急时能快捷地找到电话报警求救。

2、应急电话的正确使用为合理安排施工,通过气象专用电话,了解气候情况,掌握近期和中长期气候,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____施工,既有利于生产又有利于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火警:119医疗急救:____公安部门:110拨打电话时要尽量说清楚以下几件事:(1)、说明伤情(病情、火情、案情)和已经采取了些什么措施,以便让救护人员事先做好急救的准备。

(2)、讲清楚伤者(事故)发生在什么地方,里程桩号、靠近什么路口、附近有什么特征。

(3)、说____救者单位、姓名(或事故地)的____号码,以便救护车(消防车、警车)找不到所报地方时,随时通过电话通讯联系。

打完报救电话后,应问接报人员还有什么问题不清楚,如无问题才能挂断电话。

通完电话后,应派人在现场外等候接应救援车辆,同时把救援车辆进人现场的路上障碍及时予以清除,以利救援到达后,能及时进行抢救。

须以最快的方式,将事故的简要情况以《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单》的形式同时向业主、监理单位、质量监督站或安全监督站报告。

在初步确定质量、安全事故的类别性质后,再按下述要求进行报告:1、质量、安全问题。

问题发生单位应在____天内书面上报业主、监理单位、质量监督站或安全监督站。

2、一般质量、安全事故。

事故发生后,应在____天内书面上报监理,业主。

3、重大质量、安全事故。

事故发生单位必须在即时速报上级主管部门,监理单位和业主,同时报告质量监督站、安全监督站。

试验室质量责任追究制度

试验室质量责任追究制度

试验室质量责任追究制度中心试验室质量责任追究制度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强化质量责任,降低质量损失,提高全员质量意识,确保试验检测工作质量。

同时,对中心试验室工作人员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贻误试验检测工作等行为将予以责任追究。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中心试验室的所有人员。

要求:为了规范试验检测人员的试验检测行为,预防和减少试验检测质量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试验检测人员对出具的试验检测报告负责。

当因试验检测报告、数据、结果或结论有关公正性、科学性、准确性而引起的试验检测质量事故,均应按照本制度承担相应责任。

一般性试验检测事故包括:1.造成试验检测样品丢失、失效或非检验性损坏,使试验检测工作无法正常进行的;2.采用作废标准、错误标准或其他错误检验依据的;3.由于仪器、设备、试剂等原因造成试验检测结论错误,产生不良影响的;4.由于抽样、检验、记录、计算违规操作,造成试验检测结论错误,产生不良影响的。

重大检验事故包括:1.私自调换样品的;2.试验检测工作中徇私舞弊、弄虚作假,出具虚假数据的;3.出具虚假检验报告的;4.由于试验检测报告结论错误,造成恶劣影响并产生经济损失的;5.故意损坏仪器、设备、试剂等试验检测手段,或改变其性能造成试验检测数据错误的;6.故意或不按规定要求操作,造成生物安全事故或环境污染事故的。

本试验室成立由主任、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组成的试验检测质量事故处理小组,负责一般检验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

重大检验质量事故应上报公司,并由公司负责调查处理。

责任追究:试验人员由于疏忽及严重不负责,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自己的工作和职责及操作规程等,造成质量事故,致使项目部的利益遭受损失的,必须追究其个人行政及经济上的责任。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追究其责任:1.不落实指挥部及试验室的规章制度,不认真解决职责范围内出现的有关问题;2.在工作中对下属的失职行为失察或放任错误;3.在工作中不负责,造成严重质量问题和较大损失;4.出现责任质量问题故意隐瞒不及时上报的,给项目造成不良影响的;5.在工作中不严格按照标准规范及操作规程操作造成数据失真的。

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制度

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制度

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制度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制度一、检测工作管理制度1.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相关检测标准、规程规范及试验方法,遵守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2.认真填写试验原始记录,项目要填写齐全,检测有效数据的计算,应符合有关规定标准的精度要求,试验记录签字齐全。

3.检验合格的材料方可使用,并严格进行施工过程的质量检验。

4.检测工作开始前和结束后,应有专人对检测仪器性能进行检查,并作好记录。

5.对不合格的材料、检验项目及时反馈至相关部门和人员。

6.出具试验数据和结论,保证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不受行政或经济利益的干预。

二、质量保证制度1.检测人员必须具备检测人员的素质能力要求,并持证上岗;无证人员只能进行辅助工作,并不得在原始记录及试验报告上签字。

2.难度较大的检测项目,需由技术负责人和相关技术人员协助进行检测。

3.检测人员要按照检验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检测工作,对检测数据负责。

4.仪器设备要按规定的周期进行检定、校验,对主要的仪器设备要有仪器设备使用维护记录、操作规程。

5.对大型精密设备要经培训合格后方可操作使用,对仪器设备要进行好维护保养,确保良好状态。

6.试验室应保持清洁卫生、整齐规范、方便检测工作的进行,进入检测区域应遵守有关制度。

7.对在检测过程中将产生油烟和有害气体的检测室,应安装通风排气仪器设备,并安装空调和去湿机(加湿器)或恒温恒湿仪,确保试验室环境符合要求。

8.相邻区域的工作不相容时,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

9.室外进行的检测项目所需设施和环境条件,由检测人员按相关规定及本程序有关规定进行监控记录,对危及检测结果和安全的环境条件应停止检测。

10.离开检测室应切断水、电源(不影响使用),关好门窗,消防、卫生设施配备齐全,放置于明显易取得的位置,并不得随意搬动。

各检测室都要严格按照要求监控设施和环境的条件,并在发现不符合要求时及时调整,以满足要求。

数据处理必须按照有关标准规定的方法和步骤进行,填写和处理数据必须真实准确。

试验制度

试验制度

试验人员工作纪律1.试验人员要认真对待每项检测工作,以严谨的态度认真对待每一个数据,保证检测结果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对检测结果及数据的正确性负责。

2.试验人员要廉洁奉公,秉公办事,不准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也不得受经济利益或其他人员因素的影响,以试验数据说话。

3.试验人员要做到诚实守信,作风正派,不准弄虚作假干扰检测工作,要对所有的试验、检测工作提供相同工作质量的服务。

4.试验人员要严格遵守试验检测工作的保密制度,不得擅自提供或泄漏所检样品的技术资料、试验检测数据以及其它有关情况。

人员考核及培训制度1.试验检测人员从事检测试验工作以前,必须接受专门的岗前培训,取得上岗证,持证上岗。

2.试验检测人员在从事过程中,根据本室开展的试验检测情况,定期对相关的技术标准、验收规范和试验方法规程以及精密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学习和技能强化训练,以加强对所从事的试验检测工作的能力和技能。

3.岗位培训由铁道部指定相关单位统一组织学习,经考试合格颁发证书。

岗前培训由本室技术负责人组织,根据本项目工程的特点和本室的培训计划定期进行学习培训。

4.试验室建立试验检测人员档案和培训考核记录档案,动态掌握本室人员工作能力和知识水平,并作为该人员的晋升和工作岗位安排的依据。

5.本室开展的培训学习由本室所有人员参与,并列入考勤记录,任何人不得无故请假。

现场值班等特殊情况需请假外,应取得本室主任或技术负责人同意。

资料管理制度1.资料员负责标准、规范、规程、各类文件、资料的管理,按要求分类编目录保存,每个资料盒应有卷内目录,并标识清楚。

2.在试验过程中形成的原始记录、试验检测报告签字后由试验人员交资料员整理归档。

3.要设定专人定期备份电子记录,除备份在计算机硬盘之外还应定期备份在光盘或移动硬盘中,并分类登记、标示清楚、妥善存放防止丢失损坏。

4.对失效和作废的文件,由资料员按原发放的范围和场所及时收回并填写《文件收、发登记表》防止误用。

5.资料外借或查阅须经试验室主任批准后到资料员处办理查阅手续。

检验事故报告制度样本(2篇)

检验事故报告制度样本(2篇)

检验事故报告制度样本为了加强事故管理工作,全面掌握事故情况,查明事故原因,吸取事故教训,研究分析事故发生规律,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安全生产特制定如下规定:一、检验事故的范围1、检测事故是指因玩忽职守,违反操作规程,造成检测车辆损坏或发出的报告文件有明显失误,造成较大影响者。

2、仪器设备事故是指因责任事故造成关键部件损坏,在短期内不能修复,致使仪器设备停机两周以上或修理费在千元以上者。

3、人身事故是指因责任事故造成人员受伤在两周以上不能工作者。

二、检验事故的处理1、检测事故→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重新检测→重新出报告→填写事故报告→报站长。

2、仪器设备事故→现场分析→事故处理→维修检定→填写事故报告→报站长。

3、人身事故→现场调查→分护处理→填写事故报告→上报站长→登记存档。

事故责任人必须写出事故检查报告,查明事故原因,认真吸取教训。

根据事故情况按有关规定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

瓜州县宏达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有限公司瓜州县宏达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有限公司检验事故分析报告制度检验事故报告制度样本(2)事故报告制度模板1. 目的和范围1.1 目的:该事故报告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对所有发生在公司内部的事故进行及时、准确的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事故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以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1.2 范围:该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发生的所有事故,包括但不限于人身伤害事故、财产损失事故和环境事故等。

2. 定义2.1 事故:指在工作场所发生的、导致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等不良后果的事件。

2.2 事故报告:指对事故发生过程、事故原因、影响范围和可能采取的措施等进行详细描述和报告的文件。

3. 事故报告程序3.1 事故发生后,立即联系紧急救援人员进行紧急救助,并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治疗和转移,保护现场不被进一步损坏。

3.2 事故现场负责人负责通知公司安全主管,并立即启动事故报告程序。

3.3 安全主管负责指派事故调查小组,对事故发生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并编写事故报告。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制度(6篇)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制度(6篇)

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制度1事故处理范围凡在施工(包括调试)过程中发生工程质量不符合国家有半规定,或不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差超过质量标准允许范围,为此需要返工,或造成永久性缺陷者,或工程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包括装卸、搬运、试运过程)由于操作、使用、调整及保管不当造成设备、材料损坏均属质量事故。

2事故的分类2.1重大质量事故l 房屋及构筑物的主要结构倒塌。

l 建筑结构物基础超过规范规定的不均匀下沉,建筑物倾斜,结构开裂,或主体结构强度严重不足,必须经过补强才能使用。

l 影响结构安全和建筑物使用年限或造成不可挽回的永久性缺陷。

l 严重影响设备及其相应系统的使用功能。

l 严重影响下一步主要工程施工,其损失金额____万元以上或影响工期____天以上者。

l 返工损失一次在____万元以上的。

2.2一般质量事故l 返工损失一次在____万元以下的。

l 影响下道工序施工____天到____天者。

2.3记录事故l 返工一次损失在____千至____万无。

l 影响下道工序施工不超过____天者。

3质量事故报告l 质量事故由当事施工单位报告。

l 一般质量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除向本单位领导报告外,还应在两天内报告建设单位和监理部,施工单位质检部门主持事故的调查分析会,并在五日内写出质量事故报告送交建设单位、质检站和监理部。

l 重大质量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除向有关主管部门上报外,还应在五小时内向建设单位和监理部报告,属施工质量事故,施工单位内部应首先对事故经过原因对策及责任都分析清楚。

建设单位组织施工、设计、质监站和监理部有关人员进行事故初步分析后(事故发生十日内),由质监站上报省电力质监中心站,由责任单位按规定上报有关部门。

l 事故发生后,应采取补救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l 事故调查分析应做到:事故原因、事故责任者、防范措施、责任者没处理四不放过。

4处理程序l 在进行质量事故分析时,质监站根据需要可委托质量检测单位进行必要的检测试验,提供事故分析及处理方案的技术条件和所需数据。

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及处理制度(7篇)

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及处理制度(7篇)

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及处理制度(一)总则1、为对本工程项目质量问题实施有效的控制,确保交付的产品符合规定的要求,特制订本细则。

2、本细则适用于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的处置和管理。

3、质量问题(包括质量事故)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凡因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不到位、不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施工,或使用不合格材料、偷工减料等,造成工程质量低劣、强度等级不够、结构尺寸偏差等不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或达不到工程所采用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质量问题(质量事故)的分类分级按照工程类别执行国家、行业、股份公司、集团公司和公司的相关规定。

4、质量问题信息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和完整,信息的处置应当遵循快速高效、协同配合、分级负责的原则。

5、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经过、事故原因和事故损失,查明事故性质,认定事故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依法追究责任。

(二)____机构和职责1、项目负责人负责质量问题或质量事故的逐级上报。

2、各级主管生产负责人负责相应级别质量问题的处置,____有关质量管理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原因分析,提出处理建议。

3、工程部门负责制定质量问题处理方案,由技术负责人审批后实施,必要时须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

4、安质部负责监督质量问题处理方案的实施情况,并保留监督检查的相应记录。

5、项目经理部质量领导小组根据质量事故等级,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负责对质量问题或质量事故进行处理。

6、安质部、工程部、物资部等部门对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持续改进措施。

(三)处理程序1、质量问题的报告(1)发现质量问题的人员立即向现场负责人报告,现场负责人立即向项目负责人及项目部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并同时采取救援行动。

因工程质量原因而发生安全事故,应采用有效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并保护事故现场。

因抢救人员、疏导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应当作好标记,绘制现场简图,并做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并拍照或录像。

检测事故分析报告制度(5篇)

检测事故分析报告制度(5篇)

检测事故分析报告制度1、检测过程中发生下列情况按事故处理:(1)样品丢失,零部件丢失,样品损坏。

(2)样品生产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丢失或失密,检测报告丢失,原始记录丢失或失密。

(3)由于检测人员、检测仪器设备、检测条件不符合检测工作的要求,试验方法有误,数据差错,而造成的检测结论错误。

(4)检测过程中发生人身伤亡。

(5)检测过程中发生仪器设备损坏。

2、凡违反上述各项规定所造成的事故均为责任事故,可按经济损失的大小、人身伤亡情况分成事故、大事故和重大事故。

3、重大或大事故发生后,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抢救伤亡人员,并保护现场,通知有关人员处理事故。

4、事故发生后三天内,由发生事故部门填写事故报告单,报告办公室。

事故发生后五天内,由试验室负责人主持,召开事故分析会,对事故直接责任者作出处理,对事故作善后处理并制定相应的办法,以防止类似事故产生。

重大或大事故发生后一周内,试验室应向上级主管部门补交事故处理专题报告。

检测事故分析报告制度(2)事故分析报告制度是指企业或组织在发生事故后,对事故原因及过程进行详细分析和总结,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改进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制度。

下面是检测事故分析报告制度的一些要点:1. 审查制度的完整性和全面性:审查事故分析报告制度是否包含详细的事故分析流程、责任的划分、分析报告的编写要求等内容,确保制度完整且覆盖面广。

2. 检查制度的适用性和针对性:确保事故分析报告制度适用于企业当前的行业和实际情况,并且能够对具体事故进行细致分析。

3. 考察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检测事故分析报告制度是否能够被实施者理解并操作,包括分析方法、数据收集要求等内容。

4. 评估制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评估事故分析报告制度是否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事故发生的问题,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5. 考虑制度的持续改进和反馈机制:制度应该设立一个持续改进和反馈机制,以便从事故中吸取教训,及时修正和完善制度。

除了以上几点外,还可以通过对制度执行情况的考察、对事故分析报告的质量评估等方式来检测事故分析报告制度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检测试验事故分析报告制度

检测试验事故分析报告制度

检测试验事故分析报告制度一、目的为规范检测试验事故的分析处理,提高检测试验工作的安全性,确保检测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检测机构所有检测试验活动,包括样品接收、样品处理、仪器设备操作、数据记录、结果报告等各个环节。

三、事故报告1. 事故定义:检测试验事故是指在检测试验过程中发生的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设备损坏、数据错误、试验中断等不利后果的事件。

2. 事故报告程序:(1)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负责人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抢救,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

(2)事故现场负责人应在事故发生后1小时内向上级领导报告事故情况,并提供相关资料。

(3)上级领导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

(4)事故调查组应全面调查事故原因、事故经过、事故后果和事故责任,形成事故调查报告。

(5)事故调查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和后果;- 事故原因分析;- 事故责任认定;- 事故防范措施和改进建议。

(6)事故调查报告应在事故发生后10个工作日内提交给上级领导。

四、事故分析1. 事故分析目的:事故分析的目的是找出事故原因,明确事故责任,制定防范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2. 事故分析方法:(1)对事故现场进行实地调查,收集事故现场的照片、视频、仪器设备运行记录等资料。

(2)对事故涉及的样品、仪器设备、操作人员进行详细调查,了解事故发生前的操作过程和操作环境。

(3)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包括操作失误、设备故障、环境因素、管理缺陷等。

(4)对事故责任进行认定,明确事故责任人。

(5)根据事故原因和责任认定,制定防范措施和改进建议。

五、事故处理1. 事故处理原则:事故处理应遵循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确保事故责任人得到应有的处理。

2. 事故处理措施:(1)对事故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根据事故责任大小和影响程度,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或经济处罚。

(2)对事故责任人进行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工作责任心。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

实验室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

意外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一、实验室发生职业暴露后按照既往进行的该种污染物的生物安全危害度评估结果,快速有效的对意外暴露人员进行紧急医学处置;对污染区域进行有效的控制,最大限度的清除和控制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扩散;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暴露人员的医学观察等原则和步骤进行处理;1、根据既往进行的生物安全危害度的评估和暴露的程度即时进行现场紧急医学处置,消除或最大程度降低病原微生物对暴露人员的伤害;同时,有效的污染区域进行防控,最大限度的防止污染物对周围人员和环境的污染。

2、一般性的事故可在紧急医学处置后,要立即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事故情况和处理方法,以及时发现处理中的疏漏之处。

3、当重大事故发生时,在进行紧急医学处置的同时,要立即向实验室负责人报告情况;立即协调现场紧急处理和周围环境污染防控;协调评估职业暴露的危害性和对暴露人员的伤害程度;对药物可以治疗和预防该污染物感染的,力争在暴露后最短时间内开始预防性用药;留取暴露人员相应的标本备检,并同时进行医学观察。

4、建立意外事故登记,详细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暴露方式;损伤的具体部位、程度;接触物种类(培养液、血液或其他体液)的情况;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是否采用药物预防疗法;定期检测的日期、检测项目和结果。

二、意外事故现场处理方法:工作人员发生意外事故时,如针刺损伤、感染性标本溅及体表或口鼻眼内,或污染实验台面等均视为安全事故,应立即进行紧急医学处置(根据事故情况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法)。

根据生物安全危害度和暴露程度,现场初步评估职业暴露危害程度和选择处理方式。

1、化学污染: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被污染部位;根据造成污染的化学物质的不同性质用药;在发生事件后的48小时内向有关部门汇报,并报告感染管理科。

2、锐器刺伤:(1)被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或其他锐器刺伤后,应立即采用相应保护措施,清创,对创面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并进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

(2)意外受伤后必须在48小时内报告有关部门,并报告感染管理科。

试验室管理制度

试验室管理制度

**地铁*号线BT工程**标**站区间试验室管理制度编制:审核:批准:中国**有限公司二零一四年七月目录2、试验室资料管理制度3、试验室原材料管理制度4、试验室安全管理制度5、试验室值班制度6、试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制度7、试验室样品抽样与管理制度8、试验室试验报告管理制度9、试验室标准养护室管理制度10、试验检测事故分析制度11、不合格品处理制度12、仪器使用、维修标准制度13、样品管理制度14、试验仪器设备管理及周期计量检定制度1.1、试验室是进行试验检测工作的场所,必须保持清洁、整齐、安静。

1.2、试验室内禁止随地吐痰、吸烟、吃东西。

禁止将与试验工作无关的物品带入试验室。

1.3、试验室建立卫生值日制度,每天派专人打扫卫生,每月彻底清扫一次。

1.4、下班后与节假日必须切断电源、水源,做到人走灯灭,并关好门窗做好试验室防火防盗工作。

1.5、仪器设备的零部件要妥善保管,连接线、常用工具、仪器应排列整齐,说明书、台帐、试验报告的原始记录等应专人专柜保管。

1.6、带电作业应由两人以上操作采取绝缘措施。

1.7、试验室内设置消防栓和灭火器,任何人不得随意挪动,更不得挪作他用。

2、试验室资料管理制度2.1、试验室设一名试验员兼资料员,主要负责试验室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相关文件资料的上报下发工作。

2.2、作为竣工资料使用的各种原材料审批表、试验报告单等均应用碳素墨水书写、字迹工整、数据填写准确、项目填写齐全、纸面无污痕、所采用的纸张及格式应符合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并且签字不能复印。

2.3、送检的原材料、试件、土样等检测合格后方可用于指导施工。

2.4、送检的原材料、试件、土样等试验结果出来后,应在24小时内及时把资料下发。

2.5、资料员负责试验规范、规程及有关书刊的保管、借阅工作。

2.6、为防止资料的错误使用,资料员每个月对作废资料、文件进行清理,填写文件销毁清单并上报主管领导同意后进行销毁。

2.7、资料员做好试验检测数据保密工作,严禁泄密或私自涂改,并不得随意印发3、试验室原材料管理制度3.1、要求所有进场的原材料应分类堆放,并且要防潮防腐。

检测事故分析报告制度

检测事故分析报告制度

检测事故分析报告制度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检测活动日益增多,检测事故也时有发生。

为了规范检测事故的处理,提高检测工作的质量,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检测事故分析报告制度。

二、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准确地处理检测事故,查明事故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提高检测工作的整体水平,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检测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检测活动中发生的事故。

四、事故报告1. 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对事故进行初步调查,并在24小时内向上级主管部门和事故调查组报告事故的基本情况、事故原因及已采取的措施。

2. 事故调查组应根据事故情况,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进行现场调查,收集相关资料,查明事故原因,分析事故责任。

3. 事故调查组应根据调查结果,编制事故调查报告,并报上级主管部门。

事故调查报告应包括事故基本情况、事故原因、事故责任、事故处理及预防措施等内容。

五、事故处理1. 根据事故调查报告,对事故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 对事故造成的损失,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赔偿,保障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3. 根据事故原因,对检测机构进行整改,完善检测设施,加强检测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检测工作的质量。

六、事故预防1. 检测机构应建立健全检测事故应急预案,制定事故预防措施,提高检测工作的安全水平。

2. 检测机构应加强检测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检测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责任心。

3. 检测机构应定期对检测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检测设备的正常运行。

七、责任追究1. 检测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制度规定,造成重大事故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 检测机构未按规定报告事故,或者隐瞒、谎报、缓报事故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检测事故分析报告制度制定部门所有。

检测事故分析报告制度是检测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处理检测事故的重要依据,也是保障检测工作质量、预防类似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

检验事故报告制度范文

检验事故报告制度范文

检验事故报告制度范文一、引言:事故是组织或企业运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作为管理者,我们必须制定有效的制度来及时应对、快速解决并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本文主要就我所在的组织的事故报告制度进行检验和分析。

二、制度内容:1.记录事故情况:制度规定在事故发生后,相关人员应立即进行记录。

记录应包括事故的时间、地点、事故类型、事故经过、受伤员工情况等详细信息。

2.形成事故报告:制度规定事故报告应由事故发生的部门或责任人提交给上级部门。

该报告应包括事故的原因分析、相关责任人、措施建议等内容。

3.分析事故原因:制度规定对每起事故都应进行原因分析。

分析应从人员因素、设备因素、环境因素等多个方面进行,并找出存在的问题。

4.提出改进措施:制度规定通过事故分析,相关部门或责任人应根据事故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以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5.监督落实改进措施:制度规定上级部门负责对改进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并提出必要的指导和协助。

三、制度的优劣分析:1.优点:(1)制度规范了事故报告的流程,确保了信息的及时传递和记录。

(2)制度规定了事故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的提出,有利于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制度指定了监督和落实责任的部门,有助于保证改进措施的有效实施。

2.不足之处:(1)范围过于狭窄:当前的事故报告制度只是着重对发生事故进行记录和分析,而缺乏针对事故的预防和管理方面的规定。

(2)响应速度不够快:事故发生后的记录和报告时间有时较长,导致信息传递有一定的延迟。

(3)监督力度不够:上级部门对改进措施的监督力度不够,导致部分改进措施未能有效实施。

四、改进建议:1.扩展范围:将事故报告制度扩展至事故预防和管理方面,包括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并加强事故预防措施的制定。

2.缩短反应时间:制度应规定事故发生后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事故记录和报告的流程,以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分析。

3.加强监督:上级部门应加强对改进措施的监督力度,确保落实改进措施并追踪其有效性。

车辆事故分析、报告制度范文(3篇)

车辆事故分析、报告制度范文(3篇)

车辆事故分析、报告制度范文为了进一步规范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全面落实安全责任,认真总结事故教训,减少企业财产损失,依据____《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企业相关规定,特制订本制度。

发生运输事故,必须将事故发生时间、地点损坏程度,立即上报办公室,做到不瞒报、不假报、不迟报。

发生一般性安全事故,由办公室负责组织分析处理,发生人身伤亡事故,必须由执法部门进行解决。

事故发生以后,驾驶员配合事故调查部门开展事故调查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

严格按照事故处理“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分析。

所有的运输事故无论大小都要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出事故时间、地点、经过、原因、责任人,对照标准进行追究处置并提出整改措施,并做好有关事故报告处理、统计、分析、存档工作。

对于事故分析结果,全面通报。

为认真吸取事故教训,防止再次事故发生,让全体职工接受教育。

事故隐瞒不报,一经查出,按规定双倍处罚。

第二篇:事故分析报告制度事故分析报告制度一、检测过程中如发生下列情况按事故处理:1、试验时弄错来样单位;2、加工试件时,弄错规格以致无法弥补;3、试验时未及时读数或未填写原始记录而得不到试验结果;4、试验前损坏、丢失试件;5、技术资料失密、检验报告丢失、原始记录丢失或失密;6、由于人员、检测仪器设备、检测条件不符合要求,试验方法错误、数据差错而造成的检测结论错误;7、计算错误而发出检测报告。

二、事故发生后,应立即采取措施,制止事故继续发展。

三、测试人员应立即向部门领导汇报,及时填写事故报告单,不得隐瞒不报。

四、找出事故发生的原因,追究事故责任者。

五、为杜绝事故的再次发生,部门领导应组织人员讨论、学习,进行教育,提高认识,汲取教训。

第三篇:检测事故分析报告制度检测事故分析报告制度⑴凡是被检样品未经检测受损坏,检测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和检测程序、仪器设备损坏、检测数据不准、漏检项目、技术资料被盗失、泄密以及预料不到的事故和人身伤亡等都为事故。

检验事故报告制度(3篇)

检验事故报告制度(3篇)

检验事故报告制度检验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按事故处理:1、检验样品、分析报告、原始记录丢失或失密,样品失效或检验性损坏以至检验无法进行。

2、由于检测人员、仪器、设备测试条件不符合要求,分析方法错误或数据计算错误,而造成分析结果错误。

3、检测工作中弄虚作假、伪造数据、随意涂改检验原始记录及其它检测工作凭证。

4、操作过程中发生人身伤亡。

5、检测过程由于操作规程错误,而造成仪器设备损坏。

6、擅自更改检测报告的。

7、发现检验事故后,有关人员要及时上报,并保管好样品及原始记录等,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8、质量监督领导小组有关人员对检验样品、检测方法、操作过程、数据处理等方面调查分析,查找事故原因,分清责任。

9、责任组或室写出事故报告,直接责任人要写出书面检查,视情节的轻重、责任大小给予批评教育,扣发奖金,直至行政处分,对弄虚作假,触犯法律可提请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

10、对检验事故发生拖延时间不报告或弄虚作假、隐瞒真实者,一经查出加重处理。

事故的调查、分析报告,处理意见由中心档案室统一保管。

检验事故报告制度(2)要检验事故报告制度,可以采取以下步骤进行评估和改进:1. 收集和分析过去一段时间内的事故报告:收集组织内过去发生的事故报告,并进行分析,以了解报告的质量和有效性。

评估是否足够详尽、准确,是否包含必要的信息,以及是否能够提供有关事故原因和预防措施的详细信息。

2. 评估报告的及时性:检查报告提交的时间,以确定是否存在延迟提交或无报告的情况。

及时的事故报告对于组织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3. 评估报告的完整性和一致性:检查报告是否包括所有必要的细节,例如事故的时间、地点、参与者、受伤情况等。

还要检查报告之间的一致性,以确保不同报告之间的信息是一致的。

4. 审查事故报告程序:评估组织中的事故报告程序,包括报告的提交方式、流程和责任分工等。

审查规定是否清晰、明确,并且能够促使员工积极主动地提交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验检测事故分析制度
1.1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均视为检测事故:(1)试验时弄错来样单位。

(2)样品丢失损坏或因保管不当,样品性能丧失下降。

加工试样时,弄错规格以至无法弥补。

(3)未事先协商,不按标准方法或不采用标准样品进行检测。

(4)检测时未及时读数、未填写原始记录或漏检项目而写不出检验结果。

(5)由于人员、仪器设备、环境条件不符合检测工作要求,使检测结果达不到要求的精度。

(6)已发出的检测报告,其检测数据计算错误或结论不正确。

(7)检测报告发错单位,在规定保存期内原始记录丢失,检测资料失密。

(8)检测过程中发生人身伤亡事故或仪器设备损坏。

1.2 一旦发生事故,应立即报告试验室质量负责人,并在统一格式的事故登记表登记。

事故发生后,应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并保护现场,通知有关人员处理事故。

1.3 对事故应及时进行调查,弄清事实,由质量负责人主持召开有关人员参加的会议,分析事故原因及性质,对事故责
任者给予批评教育或处理,并总结教训,杜绝此类事故重复发生。

同时应迅速采取纠正措施,保证检测质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1.4 重大事故发生后,试验室应及时向上级递交事故专题报告。

并积极配合上级部门的进一步调查处理。

1.5 试验室母体机构将为员工保存一份完整的个人经历证明文件。

该文件含:技术履历表、学历学业证明、任职资格证明、各种培训和资格考核证明、各种获奖证明等。

人员技术档案的建立应执行《记录和档案管理程序》,由资料室负责保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