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资料
《三峡》(郦道元)译文、注释、课文分析及文学常识资料讲解
《三峡》(郦道元)译文、注释、课文分析及文学常识《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
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
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在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不能通航。
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这时候只要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江陵。
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指乘船)快。
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
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
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
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所以渔歌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注释】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
略无:毫无。
阙:通“缺”。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至于夏水襄陵(襄:上。
)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
)虽乘奔御风(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不以疾也(没有这么快。
以:及、赶上。
疾:快。
)则素湍绿潭(素湍:白色的急流。
)回清倒影(回清:回旋的清波。
)绝巘多生怪柏(绝巘:极高的山峰。
)飞漱其间(飞漱:急流冲荡。
三峡简介及资料200字
三峡简介及资料200字
三峡是长江中游的一个峡谷,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境内。
它是世界上最长、最深的峡谷之一,也是中国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三峡的全长约193公里,以其雄伟壮观的自然风光而闻名于世。
三峡分为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个部分。
它们都以陡峭的峭壁、奇特的岩石和清澈的江水而著名。
峡谷两岸的山脉常年苍翠,景色秀丽,给人一种宜人而神秘的感觉。
此外,三峡还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如三峡大坝、三峡人家和三峡博物馆等,吸引了数百万游客的到来。
三峡的建设也是中国重大的工程项目之一。
三峡工程是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由三峡大坝、五级船闸和水利发电站组成。
它是为了调节长江水位、防洪和发电而建造的。
三峡大坝的建设使得三峡地区的水运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也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三峡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和工程奇迹,以其壮观的自然景观和重要的水利工程而闻名于世。
它不仅是一处令人惊叹的美景,也是中国工程技术的杰作。
《三峡》学习资料
《三峡》学习资料《三峡》学习资料《三峡》是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创作的一篇散文。
此文是一篇明丽清爽的山水散文,其记述了长江三峡的雄伟险峻,描绘出三峡各具特色的四季风光,呈现出了长江万里图中一帧直立隽秀的水墨山水画。
全文结构严谨,布局奇异,浑然一体,其用语言简意赅,描写则情景交融,生动传神。
以下是我整理的《三峡》学习资料,希望能够关怀到大家。
1、文学常识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
所撰《水经注》,名为解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泛补充进展,自成巨著。
2、文章思想内容本文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同时也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宠爱之情。
3、重点字词字音:阙处(quē)襄陵(xiāng)属引(zhǔ)沿溯(sù)飞漱(sh ù)御风(yù)猿鸣(yuán)曦月(xī)素湍(tuān)长啸(xiào)郦道元(lì)林寒涧(jiàn)肃重岩叠嶂(zhàng)通假字:略无阙处(通“缺”,空隙、缺口。
)古今异义: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
今义:或者。
)虽乘奔御风(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至于夏水襄陵(古义:是两个词,动词“至”和介词“于”。
今义:连用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
)一词多义:自峡三峡七百里中(介词,在)自非亭午夜分(连词,假如,假如)沿溯阻绝(动词,断绝)哀转久绝(动词,消逝)词类活用: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回清倒影(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空谷传响(名词作状语,从空旷的山谷)特殊句式:省略句:清荣峻茂(分别省略了主语水、树、山、草)有时朝发白帝(“白帝”前省略了介词“于”,意思是“从白帝城”)4、重点问题(1)是怎样抓住特征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的?文章先总写三峡形貌,接下来分写三峡四季不同的景色。
由于三峡的夏天以水为主要特色,故而文章写夏水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表现长江汹涌澎湃、一泻千里的迅猛;写三峡春冬之景,突出其“清荣峻茂”的特色,显露出大自然的无限生气,令人心旷神怡;写三峡的秋天,则通过描写“林寒涧肃”、高猿哀鸣且回声久远的情景,有意突出了三峡秋天的凄清悲凉的气氛。
《三峡》复习资料
《三峡》复习资料《三峡》一、文学常识1、本文是郦道元,他是我国北魏杰出的地理学家、散文家。
他所著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文笔绚烂,语言清丽。
2、三峡包括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二、语音略无阙处(qu)重岩叠嶂(zhng)不见曦月(x)沿溯阻绝(s)素湍绿潭(tun)绝巘多生怪柏(yn)飞漱其间(sh)属引凄异(zh)三、通假字、略无阙处:(“阙”通“缺”)空缺。
四、古今异义词1、或王命急宣(古义:有时今义: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2、至于夏水襄陵(古义:一个动词“到”和一个介词“于”今义:常连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五、词类活用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2、林寒涧肃(寒:形容词用作动词,清凉)(肃:形容词用作动词,寂静)3、空谷传响(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4、素湍绿潭(急流的水)5、回清倒影(清波)六、一词多义1、绝*沿溯阻绝(隔绝)*哀久绝(消失)*绝巘多生怪柏(极)2、自*自三峡七百里中(从、由)*自非亭午夜分(如果)七、重点词语解释1、略无阙处:[略无]毫无。
略,几乎。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自非]如果不是。
自,如果。
[亭午]正午,中午。
亭,正当。
[夜分]半夜。
[曦(x)]日光。
这里指太阳。
3、重岩叠嶂:[嶂(zhng)] 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4、至于夏水襄陵:[襄(xing)]漫上。
5、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
[溯(s)]逆流而上。
6、或王命急宣:[或]有时。
[宣]传达。
7、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即使。
[御]驾,乘。
[疾]快。
8、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素]白色。
[湍]:急流或急流的水。
[回]回旋。
9、绝巘多生怪柏:[巘(yn)]险峻的山崖或山峰。
10、飞漱其间:[漱(sh)]冲刷。
1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荣]茂盛。
[峻]高而陡峭。
[良多]很多。
良,很。
12、属引凄异:[属(zh)引]连续不断。
属,连续。
引,延长。
三峡大坝资料
1994年12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鹏宣布: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它是一个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多开发目标的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整个项目预计2009年完工,项目总投资约2050亿元人民币。建成后将能发电18000兆瓦,相当于18个核电站的发电量。同时,将改善650公里长江航线的航运条件,使得我国中部地区资源运输条件得到改善。
三峡大坝建在三斗坪中堡岛,建成后其雄伟壮观的大坝长达2335米,高达70米以上,犹如一座横跨长江上的“水上长城”。
●三峡工程深水围堰最大水深60米、土石方月填筑量170万立方米,混凝土月灌筑量45万立方米,碾压混凝土最大月浇筑量38万立方米,月工程量都突破世界纪录,是水利施工强度最大的工程。
●三峡工程截流流量9010立方米/秒,施工导流最大洪峰流量79000立方米/秒,是世界水利工程施工期流量最大的工程。
●三峡水电站总装机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846.8亿千瓦.时,是世界上最大的电站。
●三峡水库回水可改善川江650公里的航道,使宜渝船队吨位由现在的3000吨级堤高到万吨级,年单向通过能力由1000万吨增加到5000万吨;宜昌以下长江枯水航深通过水库调节也有所增加,是世界上航运效益最为显著的水利工程。
溃坝后,由于库区曲折河道的阻滞,江水从库上游流到大坝处,少说要两天的时间。而且,从三峡到宜昌江面上有3个大的转弯,每个转弯处都是很高的山峰,可以有力地缓冲水流。到宜昌以后,江面变宽,水流骤缓。宜昌附近有长江的几条小支流,可以容纳一部分水流。长江第一坝葛洲坝可以阻挡一部分水流。从宜昌到荆州有长江几条比较大的支流可以回水。进入荆江分洪区后,还可通过分洪减轻中游武汉、九江等大城市压力。
上前期准备工作最为充分的水利工程。
●三峡工程的兴建问题在国内外都受到最广泛的关注,是首次经过我国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和投票表决的水利工程。
三峡的资料 (2)
三峡的资料1. 简介三峡位于中国长江的中游,是世界上规模最大、装机容量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之一。
它由三峡大坝、五级船闸和一系列辅助工程组成。
三峡大坝不仅是一座水电站,也是一座防洪工程,它的建设对中国的能源开发、洪水控制、水运和旅游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2. 历史背景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就开始研究在三峡建设水利枢纽的可行性。
然而,由于技术条件和经济因素限制,该项目直到90年代末才开始实施。
1994年,中国政府正式启动了三峡工程的建设,最终在2003年完成主体工程。
3. 工程规模三峡大坝•高度:181米•长度:2,309米•宽度:115米•耗资:约2400亿元人民币船闸数量•一级船闸:五级,每级10000吨级•二级船闸:28个•三级船闸:17个4. 功能与作用水电发电三峡大坝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发电。
它共设有34台发电机组,装机容量达到22500兆瓦。
每年预计可发电量达到创纪录的1千亿千瓦时,为中国的能源供应做出了巨大贡献。
防洪作为一项重要的防洪工程,三峡大坝有助于减少长江流域的洪水灾害。
大坝下游有5级船闸,可以调节水位,以保障下游地区的安全。
水运三峡船闸的建设为长江航运提供了便利条件。
大坝的通航能力,使得大型船只可以直接通过船闸,减少了船舶在通行过程中的等待和转运时间。
这也对长江沿岸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旅游三峡大坝及其周边景区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游客可以观赏到壮观的风景,还可以体验三峡游船巡游长江的乐趣。
此外,游客还可以参观三峡博物馆和中国三峡移民纪念馆,了解工程的背景和建设过程。
5. 社会与环境影响三峡工程的建成对中国的社会和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社会影响三峡工程改善了长江流域的水资源利用状况,提供了可靠的能源供应和交通运输条件,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工程的完成还有助于减少洪水灾害,保护了沿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环境影响然而,三峡工程也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
大坝建设和水库蓄水导致了大面积的土地淹没和生态系统破坏,造成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水土流失的问题。
三峡的资料
三峡的资料1. 引言三峡是位于中国长江上游的一个峡谷,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巨大的经济潜力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介绍三峡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资料。
2. 地理位置三峡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至重庆市市辖区范围内,长约193公里。
它从宜昌市的夷陵至重庆市的奉节县,被划分为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个峡谷。
3. 自然环境三峡地区地势险峻,山峦叠翠,河流蜿蜒。
三峡区域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得该地区拥有多样的生物多样性,包括珍稀的动植物物种。
此外,三峡的独特地势也为其发展水力发电提供了极好的条件。
4. 历史文化三峡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这里有许多具有文化意义的名胜古迹。
西陵峡以其峰回路转的奇峰景色而闻名,可以欣赏到许多岸边的古建筑和寺庙。
巫山是我国历史古迹保护的重点区域之一,这里有世界文化遗产——白帝城,也是中国神话故事《白蛇传》的发源地之一。
5. 经济发展三峡的经济发展主要以水利工程为核心。
中国的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发挥着重要的电力供应作用,成功解决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电力需求。
同时,旅游业也是该地区的重要支柱产业,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此外,三峡地区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等,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6. 环境保护由于水电站建设、水位上升等人类活动的影响,三峡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受了一定的破坏。
为了保护三峡的生态环境,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水土保持、植树造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此外,三峡大坝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如建设鱼道、放流活动等。
7. 结论三峡不仅是中国乃至世界上著名的旅游景点,还是重要的经济支柱。
三峡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到来,使得该地区的旅游业蓬勃发展。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三峡也积极推动经济发展,为地方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峡主旨资料
三峡主旨
中国长江三峡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被誉为人类智慧的结晶。
三峡工
程包括江面上游白帝城至西陵峡段、巫山至西陵峡段、瞿塘峡至东洞庭湖出口段,全长193公里。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峡工程的主要建筑包括五级船闸、十一座电站、两座临时船闸和力学出口,
是一个综合性水利工程。
综合受益人口超过1亿人,涉及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四川六省,对饮水、灌溉、航运、发电等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三峡工程建设过程中,既考虑了经济效益,也注重了生态环境的保护。
通过
建设三峡工程,改善了长江上游(巫山段至瞿塘峡段)水文条件,减轻了江村的洪涝灾害,提高了航运能力,促进了上游地区的经济发展。
同时,三峡工程的建设也引起了一些争议。
有人认为,三峡工程给生态环境带
来了破坏,尤其是下游湖泊和江河水质恶化,影响了饮水和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因此,在进行三峡工程建设的同时,也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注重生态建设,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
总的来说,中国长江三峡是一个拥有众多争议的工程。
三峡主旨是在提高经济
效益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水资源的需求增加,三峡工程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中国内陆水运的重要枢纽,为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峡资料
988亿千瓦时的发电量相当于武汉市两年半的用电量(武汉市一年用电量为350亿千瓦时左右)。
三峡电站全年累计发电988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4900多万吨原煤消耗,减少近一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如果每千瓦时电能对GDP的贡献按10元计算,三峡电站全年发出的清洁电能,相当于为国家带动创造了近一万亿元财富。
这也为国家“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注入了强大动力。
三峡水电站2014年发电量988亿千瓦时首次居全球首位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2012年7月4日,三峡水电站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和清洁能源生产基地。
第一张世界上最大水电工程:三峡大坝(总括三峡工程发展历程)三峡水利枢纽位于长江西陵峡中段,坝址在湖北宜昌三斗坪。
三峡工程从最初的设想、勘察、规划、论证到正式开工,经历了75年。
在这漫长的梦想、企盼、争论、等待相互交织的岁月里,三峡工程载浮载沉,几起几落。
在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20世纪90年代,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庄严表决,三峡工程建设正式付诸实施。
1919年,孙中山先生首倡三峡建坝,并邀请世界知名水利专家萨凡奇(John Lucian Sovage)来华考察。
1956年,毛泽东主席再次提出建设三峡工程构想,写下著名诗句《水调歌头·游泳》。
~年~,修建葛洲坝水电站,作为三峡水电站的实验性工程。
1993年,通过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查,三峡工程建设进入正式施工准备阶段。
1997年三峡工程大江截流的成功,标志着三峡工程第一阶段的预期建设目标圆满实现,开始转入第二阶段的工程建设。
2003年三峡工程在修建大坝左岸同时开始实施水库移民建设工程,同年7月左岸电站开始并网发电。
2006年三峡大坝全线建成。
2007年2月28日,三峡右岸下游围堰成功爆破,。
(这个应该标志着三峡大坝的全面建成)第二张:孙中山首倡三峡建坝: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孙中山便希望利用西方战时的工业设备和科学技术发展中国实业。
三峡参考资料
《三峡》参考资料三峡郦道元【《三峡》简介】《三峡》节选自南北朝北魏地理学家,官员,文学家,散文家郦道元的《水经注·江水注》,是山水文言文。
全篇只用一百五十五个字,既描写了三峡错落有致的自然风貌,又写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展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奇丽、无限壮阔的景象。
【作者简介】郦道元(约470年~527年),字善长,北魏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地理学家、散文家,官员。
青少年时代在青州度过。
北魏孝文帝太和中,官至御史。
为官清刻严峻,不避权贵,后为关右大使,被雍州刺史萧宝夤暗杀。
他一生好学不倦,博览群书,有感于《水经》简而难通,立志为《水经》作注。
经过实地考察,他旁征博引,征引群书四百多种,著有《水经注》四十卷,极大地丰富了原书内容。
《水经注》虽属于地理著作,但描写委婉曲折,文字峻洁明丽,文学上也有较高成就。
【创作背景编辑】北魏宣武帝时期,作者来到三峡地区,被三峡壮丽的山水美景所吸引,那儿的山高大雄伟,水湍急迅猛。
然而当作者听到凄惨的猿鸣,心情也变得寂寞凄凉起来,又得知三峡地区关税沉重,渔民的生活十分悲惨、艰险和痛苦,作者有感而发,创作了此篇。
【三峡原文】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词句注释】1.自:在,从。
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个省级行政单位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2.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相连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
略无,毫无。
阙(quē),通“缺”,中断,空缺。
3.嶂(zhàng):形势高险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三峡的历史资料
三峡的历史资料有人感叹:三峡工程是世界水电发展史上的珠穆朗玛峰,而中国人则站在这座山峰的顶端。
下面由带领大家简单了解一下。
三峡资料2006年5月20日,三峡大坝浇筑成功。
浇筑这座两公里长的大坝,耗时近10年,需要的沙石料按1立方米的体积排列,可以绕地球赤道3圈多。
建成后的三峡发电厂,安装32台70万千瓦发电机,总量达到2240万千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基地。
(中国三峡资料照片)三峡大坝建成,创造了100多项世界纪录。
三峡承载的中国人治理长江水患、开发长江水电100年的梦想,也成为现实。
百年溯源中国人建设三峡大坝的梦想始于100年前。
1918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就提出修建三峡大坝的设想,1924年在《民生主义》演讲中又一次阐述了开发三峡水电的重要性。
(《建国方略》封面照片)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长江水利开发逐步进入日程。
1953年3月,毛泽东视察长江,希望"毕其功于一役";1956年5月,毛泽东在武汉写下了"高峡出平湖"的诗句;1958年3月,成都会议讨论并同意了周恩来关于三峡工程的报告,《中共中央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和长江流域规划的意见》在此次会议上通过。
1989年,在三峡工程论证的基础上,邓小平表明了明确的态度:看准了就要下决心,不要动摇。
1992年4月3日,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议案》。
自此,梦想70年,勘察50年,论证40年的三峡工程进入实施阶段。
何处借力?唯有葛洲坝葛洲坝工程是长江干流上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工程装机21台,总装机容量271.5万千瓦。
作为三峡工程的反调节阶梯,具有巨大的综合效益。
葛洲坝工程为三峡工程建设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同时也锻炼了工程建设队伍。
1970年12月30日,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开工。
为了纪念毛泽东1958年3月30日视察长江三峡,工程代号为"330"工程。
《三峡》郦道元完整版容量超级大资料
有
代词,代白帝和江陵之间
不如
翻译:(如)有皇帝的命令要紧急 宣布,(则)有时 早上从白帝城出 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 1200里,即使是骑着奔驰的骏马, 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得快啊。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助词 急流的水 深水 回旋着清波
翻译:春冬季节,白色的急 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 潭,映出了(山石林木的) 倒影。
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冲荡
代词,代怪柏之间 的确
翻译:极高的山峰上长着许多奇形 怪状的古柏,悬挂着泉水瀑布,从 它们中间冲荡下来,水清,树茂, 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每至晴初霜旦 ,林寒涧肃,常有高 猿长啸, 早晨 寂静 “林寒涧肃”正常语序为“林涧寒 肃” 翻译:每逢秋雨初晴或降霜的早 晨,树林山涧里一片清冷寂静,常 常有一些高处的猿猴拉长了声音在 叫,
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或/王 命急宣,有时/朝发 白帝,暮到江陵, 其间/千二百里,虽 /乘奔御风,不以疾 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 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 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 /茂,良多趣味。
疏通课文, 了解文章大意
同“缺”空 缺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在
完全没有
翻译: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之中, 两岸群山连绵,没有一点空缺的 地方。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正常语序:重叠岩嶂,隐蔽天日
翻译: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嶂一 样,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延长
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连续
回声
消失
翻译:叫声连续不断,音调凄凉 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了回声, 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长江三峡的资料
长江三峡:三峡是万里长江一段山水壮丽的大峡谷,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
它西起重庆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市的南津关,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全长191公里。
长江三段峡谷中的大宁河、香溪、神农溪的神奇与古朴,使三峡景色更加迷人。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市的奉节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的宜昌的南津关。
自西向东主要有三个大的峡谷地段: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三峡因而得名。
三峡两岸高山对峙,崖壁陡峭,山峰一般高出江面1000---1500米。
最窄处不足百米。
三峡是由于这一地区地壳不断上升,长江水强烈下切而形成的。
因此水力资源极为丰富。
长江三峡,人杰地灵,它是中国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大峡深谷,曾是三国古战场,是无数英雄豪杰用武之地;这儿有许多名胜古迹:白帝城、黄陵、南津关等。
他们同旖旎的山水风光交相辉映,名扬四海。
长江三峡是世界大峡谷之一,以壮丽河山的天然胜景闻名中外。
三峡全长193公里(千米),两岸悬崖绝壁,江中滩峡相间,水流湍急。
三峡特产:美景、美人、美石,美景有:三峡自然风光、三峡人家、三峡大坝,美人:有王昭君;美石有:景观奇石幻彩红、三峡浪。
三大峡谷瞿塘峡长8公里,是三峡中最短的一个峡。
我想它应该也是雄伟险峻的一个峡。
端入口处,两岸断崖壁立,相距不足一百公尺,形如门户,名燮门,也称瞿塘峡关,山岩上有“夔门天下雄”五个大字。
左边的名赤甲山,相传古代巴国的赤甲将军曾在此屯营,尖尖的山嘴活像一个大蟠桃,右边的名白盐山,不论天气如何,总是迂出一层层或明或暗的银辉。
瞿塘峡虽短,却能“镇全川之水,扼巴鄂咽喉”,有“西控巴渝收万壑,东连荆楚压摹山”的雄伟气势。
古人形容瞿塘峡说,“案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
巫峡在重庆巫山和湖北巴东两县境内,西起巫山县城东面的大宁河口,东至巴东县官渡口,绵延四十五公里,包括金蓝银甲峡和铁棺峡,峡谷特别幽深曲折,是长江横切巫山主脉背斜而形成的。
巫峡又名大峡,以幽深秀丽著称。
整个峡区奇峰突兀,怪石磷峋,峭壁屏列,绵延不断,是三峡中最可观的一段,宛如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充满诗情书意,可以说处处有景,景景相连。
《三峡》复习资料
一、文学常识了解《三峡》选自《水经注疏》。
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
作者:郦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
《三峡》一文出自《水经注》这是记叙我国古代水道的一部地理书。
二、文言词语识记【通假字】[阙]通“缺”,中断。
【一词多义】[绝]①沿溯阻绝[断,断绝] ②绝巘多生怪柏[极] ③哀转久绝[停止;消失][自] 1 自三峡七百里中(从)2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属] 1 属引凄异(连续)2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词类活用】①乘奔御风[飞奔的马] ②素湍绿潭[急流的水] ③回清倒影[清波]【常见短语】[略无]毫无。
略,几乎。
[自非]如果不是。
自,如果。
[亭午]正午,中午。
亭,正当。
[夜分]半夜。
[荣]茂盛。
[峻]高而陡峭。
[良多]很多。
良,很。
[属(zhǔ)引]连续不断。
属,连续。
引,延长。
【其他词语】[嶂(zhàng)] 高耸险峻如屏障的山峰。
[曦(xī)]日光。
这里指太阳。
[襄(xiāng)]上。
[沿]顺流而下。
[溯(sù)]逆流而上。
[或]有时。
[宣]传达。
[虽]即使。
[御]驾,乘。
[疾]快。
[素]白色。
[回]回旋。
[巘(yǎn)] 险峻的山崖或山峰。
[漱(shù)]冲刷。
[旦]早晨。
[肃]寂静。
[哀]悲哀。
[转(zhuǎn)]婉转。
[沾]沾湿。
[三]表示概数。
四、内容理解填空:1、《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激发人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2、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
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3、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笔底。
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4、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
写水则分不同季节分别着墨。
在文章的节奏上,也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
三峡资料 (2)
三峡资料简介三峡,位于中国长江中游幅员辽阔的地区,是中国最大的水利工程。
三峡区域包括长江干流的一段,起于重庆市奉节县华蓥山东麓的白帝城水库,止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的葛洲坝水库,总长约193公里。
三峡地区是世界自然遗产地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资源。
历史背景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面临着水电资源的短缺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政府开始筹备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1964年,中国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了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标志着这项宏伟工程正式启动。
工程规模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三峡大坝、三峡船闸和三峡电站。
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混凝土大坝,高度约为181米,长度约为2.3公里。
三峡船闸是世界最大的船闸,可以容纳大型货运船只通过。
三峡电站是由32台发电机组组成的,总装机容量达到22500兆瓦,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
工程影响三峡工程的建设对当地环境和居民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由于大坝的蓄水,上游地区出现了新的湖泊,大片的土地被淹没,许多村庄不得不迁徙或被废弃。
同时,三峡电站的建设也对水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然而,三峡工程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好处。
首先,它为中国提供了丰富的水电资源,解决了水电紧缺问题。
其次,三峡工程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推动了经济的增长。
此外,三峡工程还起到了防洪的作用,减轻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灾风险。
文化价值除了水利功效,三峡地区还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三峡地区是中国重要的文化发祥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民俗风情。
例如,瞿塘峡、白帝城等景点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此外,三峡还有一些具有独特韵味的民间艺术,如巫山山歌和巫山大鼓等。
这些艺术形式反映了长江流域的文化多样性和独特魅力。
旅游资源三峡被誉为中国最美的风景,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旅游景点包括三峡大坝、三峡瞿塘峡、巫山等。
游客可以乘船游览长江,欣赏壮美的峡谷风光,体验独特的岸上文化。
七年级语文下册《三峡》备课资料大全长版
三峡长江三峡位于中国重庆市和湖北省境内的长江干流上,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全长192公里,由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组成。
除了著名的长江三峡外,全国各地多条河流上都有名为三峡的景点。
另有以三峡为题材的诗作。
一、简介二、组成部分1.2.3.三、形成原理四、三峡工程五、沿途景点六、当地特色1.2.3.4.5.七、相关诗词1.2.八、郦道元《三峡》1.一、简介二、组成部分1.2.3.三、形成原理四、三峡工程五、沿途景点六、当地特色1.2.3.4.5.七、相关诗词1.2.八、郦道元《三峡》1.九、浙西三峡长江三峡一、简介三峡是重庆市至湖北省间的瞿塘峡、西陵峡和巫峡的总称,于湖北宜昌三斗坪镇。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市的奉节县,东至湖北省的宜昌市,全长192千米。
自西向东主要有三个大的峡谷地段: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三峡因而得名。
三峡两岸高山对峙,崖壁陡峭,山峰一般高出江面1000---1500米。
最窄处不足百米。
三峡是由于这一地区地壳不断上升,长江水强烈下切而形成的, 因此水力资源极为丰富。
自白帝城至黛溪称瞿塘峡,巫山至巴东官渡口称巫峡,秭归的香溪至南津关称西陵峡。
两岸山峰海拔1,000到1,500公尺,峭崖壁立,江面紧束,最窄处是长江三峡的入口夔门只有100公尺左右。
水道曲折多险滩,舟行峡中,有「石出疑无路,云升别有天」的境界。
长江三峡,中国10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40佳旅游景观之首。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是长江上最为奇秀壮丽的山水画廊,全长193多公里,也就是常说的“大三峡”。
除此之外还有大宁河的“小三峡”和马渡河的“小小三峡”。
这里两岸高峰夹峙,港面狭窄曲折,港中滩礁棋布,水流汹涌湍急。
“万山磅礴水泱漭,山环水抱争萦纡。
时则岸山壁立如着斧,相间似欲两相扶。
时则危崖屹立水中堵,港流阻塞路疑无。
”郭沫若同志在《蜀道奇》一诗中,把峡区风光的雄奇秀逸,描绘得淋漓尽致。
《三峡》优秀ppt课件
随着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前往三峡地区的交通越来越便捷。游客可以选择乘坐高铁、飞机或者长途汽车等多种交通 方式前往三峡地区,同时当地也有完善的公共交通和旅游交通体系,方便游客出行。
优质的旅游服务
三峡地区有着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包括优质的住宿、餐饮、导游服务等。同时当地政府也积极推动旅 游业的发展,加强旅游管理和服务质量的提升,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三峡工程的建设促进了周 边城市的发展,吸引了大 量人口聚集,形成了新的 城市群。
文化旅游
三峡工程的建设丰富了当 地的文化旅游资源,吸引 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旅 游。
三峡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
水库淹没
三峡工程建设导致大量土 地被淹没,对当地生态系 统和生物多样性造成一定 影响。
水质变化
三峡工程的建设改变了水 流速度和水质,可能对水 生生物和水质产生影响。
三峡历史背景
01 三峡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
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02
三峡地区在历史上曾是巴蜀文化和荆楚文化的交 汇地带,孕育了丰富的文化底蕴。
三峡工程概述
三峡工程是中国的一项重大水利工程,位于长江 三峡的西陵峡中段,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和水 利枢纽工程之一。
三峡工程的建设始于1970年代,历经多年的建设 和发展,已成为中国的重要能源基地和水利资源 开发的重要项目。
三峡工程与长江经济带的联系
长江经济带发展
三峡工程的建设和发展与长江经 济带的发展密切相关,两者相互
促进、共同发展。
产业布局
三峡工程的建设和发展将促进长 江经济带内的产业布局优化和升
级,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
交通物流
三峡工程的建设和发展将改善长 江经济带的交通物流条件,促进
《三峡》知识点整理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三峡》知识点整理知识要点整理一.原文注释和翻译原文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注释 ; ①自:在②略无:完全没有.略,完全,全部③阙:同”缺” , 中断翻译 :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群山连绵,没有一点空缺的地方.原文 2:重岩叠嶂( zhàng),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ī)月。
注释 ; ①嶂,直立像屏障一样的山峰②隐,蔽:遮盖③自:如果④亭午,正午。
⑤夜分,半夜⑥曦,早晨的阳光,这里指太阳翻译 : 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 , 遮盖住了蓝天和太阳 , 如果不是正午 , 就看不见太阳 ; 如果不是半夜 , 就看不见月亮 .原文: 3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 sù)阻绝。
注释 ; ①至于:到了②襄陵:上,漫上;丘陵③沿:顺流而下;④溯:逆流而上⑤绝:断翻译 :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船只都阻隔断了.原文 4: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注释 ; ①或:有②其:这,从白帝城到江陵的距离③虽:即使④乘奔御风: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
奔,奔驰的快马。
⑤不以:不如;以,认为, 如⑥疾:快翻译 : ( 如) 有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 ,( 则 ) 有时早上从白帝城出发 , 傍晚就到了江陵 , 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 , 即使是骑着奔驰的快马 , 驾着长风 , 也不如船行得快啊 .原文 5:春冬之时,则素湍 (tu ān) 绿潭,回清倒影。
注释 ; ①之时:的时节;时,季节,时节②素湍:白色的急流③回清:回旋着清波翻译 : 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 ( 映出了 )( 山石林木的 ) 影子。
原文 6:绝巘( yǎn)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 shù)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注释 ; ①绝巘( yǎn) :极高的山峰。
绝,极;巘,山峰②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概况:
1994年12月14日,当今世界第一大的水电工程--三峡大坝工程正式动工,它位于西陵峡中段的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三斗坪,距下游水利枢纽工程38公里。
三峡大坝工程包括主体建筑物工程及导流工程两部分,工程总投资为954.6亿元人民币(按1993年5月末价格计算)其中枢纽工程500.9亿元;113万移民的安置费300.7亿元;输变电工程153亿元。
工程施工总工期自1993年到2009年共17年,分三期进行,到2009年工程全部完工。
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总长3035米,坝顶高程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总库容393亿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能够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
配有26台发电机的两个电站亿度。
航运能力将从现有的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万吨级船队可直达
坝采取分期蓄水。
1997年11月8日大江截流后,水位从原来66米提高到88米,三峡一切景观不受影;2003年6月,第二期工程结束后,水位提高到135米,三峡旅游景区除张飞庙被淹将搬迁,其余景区基本保存;2006年,长江水位提高到156米,仅屈原祠的山门被淹将重建;2009年整个三峡工程竣工后,水位提高到175米,届时将有少数石刻将搬迁,石宝寨的山门将被淹1.5米,目前正计划修筑堤坝围护,那时石宝寨所在的玉印山将成为一座四面环水的孤峰,更别致传奇。
而其它各景点的雄姿依然不变。
随着沿江山脉间人造湖泊的形成和通航条件的改善,原本分散在三峡周围的许多景点将更容易到达,如小三峡、神农溪等千姿百态的仙境画廊。
另外,三峡大坝和葛洲坝这两座现代奇观也将成为长江三峡的新景点,为其添姿增色。
集自然美景、古代遗址和现代奇迹于一身的未来长江三峡将一如既往地吸引和陶醉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游客。
三峡工程坝址位于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中堡岛,距下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38公里,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长江三峡工程采用“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方案。
工程总工期17年,分三个阶段施工:第一阶段工程1994--1997年,为施工准备及一期工程;第二阶段工程1998--2003年,为二期工程;第三阶段工程2004--2009年,为三期工程。
三峡工程动态总投资预计为2039亿元人民币,水库最终将淹没耕地43.13万亩,最终将移民113.18万人。
工程竣工后,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总库容达393亿立方米,可充分发挥其长江中下游防洪体系中的关键性骨干作用,使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由现在的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并将显著改善长江宜昌至重庆660公里的航道,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港,将发挥防洪、发电、航运、养殖、旅游、保护生态、净化环境、开发性移民、南水北调、供水灌溉等十大效益,是世界上任何巨型电站无法比拟的。
三峡工程专用公路三峡工程专用公路始建于1994年,1996年10月正式通车,总投资约1000亿元人民币。
为准一级专用公路,单线全长28.64公里(其中桥梁、隧道占40%)。
公路上有桥梁34座,其中特大型桥梁4座,双线隧道5座,其中最长的“木鱼槽”隧道单线长3610米,是当时我国最长的公路隧道之一。
专用公路是三峡工程的对外交通工程,也堪称中国公路桥梁、隧道的博物馆。
毛公山在乐天溪大桥检查站处可以看到江南高高入云的山顶起伏的轮廓线,好像一个人仰卧在高山之巅:由银白色山石组成,头东脚西,安详仰卧,其头发、额头、眉眼、鼻嘴、中山装衣领、胸腹惟妙惟肖,清晰可见,极像一代伟人毛泽东。
就是毛公山,因山顶酷似毛泽东主席卧像而得名。
毛公山原名黄牛岩,长江水路在这一带九曲回环,而古代西陵峡的这一带滩险水急,航行缓慢,乘客多逆江而上几天,似乎还在黄牛岩跟前徘徊,走不出这头神奇的老黄牛的牵绊。
1956年毛泽东横渡长江之后,写下了一首《水调歌头·游泳》,其中一句“高峡出平湖”表现了毛主席想在这建一个大坝的豪情壮志,而三峡工程历经七、八十年的论证研究,终于将坝址选在了处于黄牛岩山脚的三斗坪镇。
正巧,在毛主席诞辰100周年、三峡工程破土动工之际的1993年,毛公山被发现,无论是天意还是人为附会,都反映了兴建三峡工程应了天时、地利、人和,是利国利民的大业。
在“一江万里独当险,三峡千山无比奇”的黄牛顶的毛泽东主席安卧像,如此巧合令人拍案称奇。
三峡坝区三峡坝区总面积为15.28平方公里,分为施工区和总建筑面积54.6万平方为主的办公生活区。
办公生活区建有一座四星级饭店--三峡工程大酒店、三峡工程展览馆、三峡工程建设指挥中心、环保公园和现代化生活小区等。
未来的三峡坝区将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宏传的现代化工程与自然生态有机融合的佳境将呈现在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