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繁殖营养需要
动物营养学教学大纲
![动物营养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75c4305d69dc5022abea002e.png)
《动物营养学》教学大纲一、动物营养学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动物营养学是在普通生物学、动物生理学、化学、生物化学、生物统计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研究和阐明动物摄入和利用饲料中营养物质过程与生命活动的关系,揭示动物利用营养物质的量变质变规律,是从事动物生产的理论基础。
动物营养学是动物科学本科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
动物营养学的主要任务:第一、提示和阐明动物生存、生产或做功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第二、研究确定不同生产形式下动物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适宜需要量;第三、评定各类动物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第四、研究和阐明各种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的消化、吸收、代谢特点、动态平衡、动物生产效率及生产特性之间的关系;第五、研究动物营养与内外环境之间的关系;第六、寻求和改进动物营养研究的方法和手段。
总之,根本任务是为动物科学饲养提供理论根据和饲养指南。
二、基本要求(一)理论知识方面通过理论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及其对动物的营养作用,营养物质缺乏或过量对动物健康和生产的影响,不同种类、不同生理状态和生产水平的动物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适宜需要量以及影响其需要量的因素,从而掌握提高动物对营养物质利用效率的理论基础,具备分析和解决动物生产实践中的饲养问题的理论知识。
(二)实践技能方面通过实验和实践环节,要求掌握动物营养中概略养分的概念和检测原理与方法,了解养分利用率和动物营养需要的基本评定或确定方法,加深动物营养基本概念和动物生产与营养需要的关系的理解,具备营养分析和饲养实践的基本技能。
三、教学安排本课程分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践教学二部分。
理论教学以教师课堂讲授形式为主,总学时54学时,3学分。
实验教学以学生亲自动手的形式进行,共54学时,重点开展6大概略养分及部分纯养分的测定分析。
实践环节以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行设计和实施动物饲养试验的形式进行,共安排一个学期,不占计划内学时。
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在三年级第一学期完成,实践环节安排在第三学年第二学期进行。
第十八章繁殖的营养需要
![第十八章繁殖的营养需要](https://img.taocdn.com/s3/m/a2b5631eb90d6c85ec3ac6d6.png)
第十八章繁殖的营养需要自测题一填空题(每空2分,50分)1母畜的繁殖周期可分为配种准备期及配种期、妊娠期和哺乳期三个阶段。
2配种前对母畜的基本要求是身体健康、膘情适中、按期发情、受胎率高。
3生长上常常为配种前的母猪提供较高的能量水平(一般在维持能量需要水平的基础上提高30%-100%)的饲粮以促进排卵,这种方法称为短期优饲。
4母体的营养条件,特别是能量摄入水平是引起胚胎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5母畜长期营养不良,可导致“母畜瘦弱综合征”。
6 繁殖周期中母畜体重变化的基本规律是妊娠期增重和哺乳期失重。
7在同等营养水平下,妊娠母猪比空怀母猪具有更强的沉积营养物质的能力,这种现象称为“孕期合成代谢”。
8 妊娠母猪的能量需要按析因法确定,包括母猪维持需要、母体增重需要和妊娠产物需要三大部分。
9 母猪在整个繁殖周期中的能量供给以妊娠期占1/3和哺乳期占2/3较为合理。
10 妊娠母牛对蛋白质的需要,包括瘤胃降解蛋白和非降解蛋白两部分。
11 每天每头胎儿妊娠产物的ME需要量为149.7KJ。
12 猪初情期一般在5-6月龄。
13短期优饲开始时间以配种前10-14d为宜。
14母牛在营养状况良好的情况下,一般在产后40-45d发情。
15母畜低营养水平时“孕期合成代谢”强度高于高营养水平。
二选择题(每题2分,20分)1妊娠母猪的维持能量需要占总需要量的(C)A 70%-80%B 65%-70%C 75%-80%D 80%-85%2 比较屠宰实验表明,母猪在不同营养水平下每胎妊娠产物的总增重比较恒定,为(C)A 23kgB 24kgC 22.8kgD 22.7kg3 NRC(1998)推荐妊娠母猪氯化钠的需要量为(C)A 0.3%B 0.35%C 0.4%D 0.45%4(B)是甲状腺素的组成成分,甲状腺素能促进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A MnB IC ZnD Cu5 (B)能促进钙磷的吸收,是母畜维持、妊娠和泌乳所必须的维生素。
第18章 繁殖的营养需要
![第18章 繁殖的营养需要](https://img.taocdn.com/s3/m/adccc637a32d7375a41780eb.png)
第十八章繁殖的营养需要繁殖是动物种族繁衍的重要生理机能。
动物的生产水平和效益与动物的繁殖性能密切相关。
尽管繁殖的营养需要低于快速生长的营养需要, 但合理的营养管理对于最大限度提高动物的繁殖成绩十分重要。
母畜的繁殖周期可分为配种准备期及配种期、妊娠期和哺乳期三个阶段, 每个阶段的生理特点和营养要求均各不相同。
与其他生产(生理)活动相比,繁殖的营养研究比较薄弱,确定繁殖的营养需要也更困难。
在主要的哺乳动物中,关于猪的繁殖营养的研究最多。
本章在阐述营养对繁殖周期各阶段影响的基本规律和繁殖周期中母畜和胎儿的营养生理规律基础上,重点讲述妊娠期的营养需要特点及需要模型,哺乳期的营养需要于第十九章讲述。
本章最后简要介绍了公畜的营养需要特点。
第一节营养与动物繁殖一、营养对初情的影响动物初情期的出现时间与动物种类和品种有关。
一般说来,同一品种的动物生长愈快,初情期就愈早。
影响猪初情期的主要因素是年龄、品种。
初情期年龄一般为5-6月龄,地方猪种的初情年龄早于外种猪,杂交猪早于纯种猪。
营养水平对初情年龄也有影响。
营养水平过低或过高均会推迟小母猪的初情年龄。
牛、羊等反刍动物的初情期主要取决于体重或体格大小,与年龄关系较小。
表18-1表明,在三种营养水平条件下,奶牛的初情年龄差异很大,但体重和体格大小却相近。
一般而言,牛、羊体重分别达到成年体重的35-70%(6-8月龄)和60%(5-10月龄)左右开始发情。
营养不足, 生长缓慢, 初情期推迟, 初情体重也不可能达到正常营养水平时的体重。
若营养水平偏高, 则初情期提前。
表18-1 不同营养水平对黑白花乳牛初情期的年龄和体重影响性别营养水平(饲养标准%)初情期年龄(周)体重(kg)体高(cm)母高(129)37 270 108 中(93)49 271 113 低(61)72 341 113公高(150)37 292 116 中(100)43 262 116 低(66)51 236 114引自McDonald (1988).p.322二、营养对排卵的影响营养水平可以影响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进而影响母畜的排卵数。
繁殖的营养需要
![繁殖的营养需要](https://img.taocdn.com/s3/m/bbeeb275be1e650e53ea9927.png)
二.母体变化规律 三.胎儿发育规律
一、体重变化基本规律
繁殖周期中母畜体重变化的基本规律: 妊娠期增重和哺乳期失重,但从配种到断奶, 母畜体重有净增加,且随胎次而增加。
母猪在繁殖周期中体重变化受营养水平的影响 (表)。
25
动物营养学
表:
表 18-3 母猪妊娠期营养水平对体重(kg)的影响 (引自宋育,1995)
Y=28.1-0.28X(DE,MJ/d) Y=32.1-0.32X(CP,g/d)
22
动物营养学
五、营养对产后发情间隔的影响
配种间隔与母猪失重的关系
配种间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母猪失重也相关:
Y=7.3+0.39X(失重,Kg) 母猪过肥或过瘦均延长配种间隔,过瘦对初产 母猪的影响尤大。
23
动物营养学
第二节 繁殖周期中母畜及胎儿的 营养生理规律
营养 配种 产后 妊娠期 断奶 哺乳期 净增 水平 体重 体重 增重 体重 失重 重 高 230.2 284.1 53.9 235.8 48.3 5.6 低 229.7 249.8 20.1 242.2 7.4 12.7
26
动物营养学
二、母体变化规律
妊娠期母体的增重由母体本身增重和妊娠产物增重 两部分组成。
猪胎重的增长特点:前期慢,后期快,最后 更快。 胎重的2/3是在妊娠最后1/4期内增长的。 猪胎高、胎长的增长特点:前、中期较快
34
动物营养学
三、胎儿发育规律
(二)胎儿体化学成分的变化
在胎儿体成分中,约有一半的Pr和一半以 上的EE、Ca、P是在妊娠的最后1/4时期 内增长的。
35
动物营养学
三、胎儿发育规律
繁殖的营养需要
![繁殖的营养需要](https://img.taocdn.com/s3/m/ecad10b749649b6648d7478a.png)
动物营养学
三、妊娠期营养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1、母猪
提高母猪妊娠后期的能量摄入量,可使仔猪初生 重和成活率增加,但当DE摄入量超过25.1MJ时, 初生重不再增加。
妊娠后期饲粮中添加脂肪,使母猪至分娩时食入 的脂肪总量达1Kg,仔猪成活率提高17%。
17
动物营养学
三、妊娠期营养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2、母牛
5
动物营养学
一、营养对初情期的影响 后备期ME摄/入量对性成熟的影响:
试验数 ME (mc头.日) 年龄(天) 体重(Kg) 限 高 限高 限高
9 5.52 8.93 217 201 74 91 5 6.00 8.93 201 212 74 94
6
动物营养学
营养水平对初情期年龄体重的影响
表 1 8 -1 不 同 营 养 水 平 对 黑 白 花 乳 牛 初 情 期 的
猪胎重的增长特点:前期慢,后期快,最后 更快。 胎重的2/3是在妊娠最后1/4期内增长的。 猪胎高、胎长的增长特点:前、中期较快
34
动物营养学
三、胎儿发育规律
(二)胎儿体化学成分的变化
在胎儿体成分中,约有一半的Pr和一半以 上的EE、Ca、P是在妊娠的最后1/4时期 内增长的。
35
动物营养学
三、胎儿发育规律
37
292
11 6
公
中 ( 100)
43
262
11 6
低 ( 66)
51
236
11 4
二、短期优势
营养 促性腺激素(GnRH) 排卵
提高能量水平可增加排卵数。因此,在生产上出 现了短期优饲或催情补饲的应用,即常常为配种 前的母猪提供较高能量水平(一般在维持能量需 要基础上提高30~100%)的饲粮以促进排卵, 这种方法称为“短期优饲”或“催情补饲”。
最新【生物课件】18动物营养学(繁殖动物营养需要ppt课件
![最新【生物课件】18动物营养学(繁殖动物营养需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c6212bcf7ec4afe05a1df92.png)
▪ 提高哺乳期能量、蛋白质水平可缩短发情间隔。 ▪ 对初产母猪,提高蛋白质、赖氨酸水平对缩短间
隔时间效果十分明显。 ▪ 母牛营养不良可使发情时间推迟到产后60~
100d。
六、营养对中长期繁殖性能的影响
▪ 母畜繁殖周期中营养状况会影响后期及 一生的繁殖成绩。
后期快,最后更快,胎 重的2/3是在妊娠最后 1/4期内增长的。 胎高、胎长的增长特点 是前期慢、中期较快。 ▪ 母牛、母羊的胎儿增长以妊娠后2个月最为迅 速。妊娠后期,绵羊胎儿的增长约占初生重的 80%~90%。
二、胎儿发育的生理规律
(二)胎儿体化学成分的变化 ▪ 随着胎龄的增加,胎体化学成分亦不断变化,
母体脂肪组织增重(kg)=母体增重(kg) ×0.638-9.08 母体瘦肉组织增重(kg)=母体增重-母体脂肪组织增重
▪ 脂肪组织含脂肪90%,瘦肉组织含蛋白质23%,每 沉积1g脂肪和蛋白质分别需52.3和44.4kJ ME。
一、能量需要
(一)妊娠母猪
2、增重需要
▪ 母体脂肪合成所需ME=母体脂肪组织增重 ×90%×52.3
增加。 ▪ 妊娠能量需要约为维持能量需要的30%,具体
数量按每kg代谢体重需要100.42 kJ产奶净能计 算。 ▪ 我国奶牛饲养标准(1986)。
一、能量需要
(三)妊娠母羊 ▪ 体重60kg的内蒙古细毛羊,妊娠后期(妊娠第
90~150天),在日增重172g情况下,每日需 要供给代谢能,怀单羔时15.86MJ,怀双羔时 18.24MJ。
妊娠母猪除能保证其胎儿和乳腺组织增长外, 母体本身的增重高于空怀母猪,如下表所示:
一、母体营养生理规律
营养课后习题
![营养课后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44552d3f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86.png)
营养对动物繁殖有何影响?短期优饲/催情补饲?
繁殖公畜的营养需要特点?
动物繁殖周期中的营养生理规律?
繁殖母畜营养需要的构成?
01
02
04
03
第十八章 繁殖营养需要
影响乳成分的因素?
01
标准奶?NND?
02
泌乳动物营养需要的构成?
03
奶牛的主要营养代谢性疾病?如何预防?
04
第十九章 泌乳营养需要
06
蛋白质营养(二)
碳水化合物与动物营养有关的性质?何为NSP?NSP的抗营养作用?
01
美拉德反应?功能型寡糖的特殊生理作用及机制?
02
非反刍动物和反刍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特点?
03
瘤胃中挥发性脂肪酸的不同比例对能量利用的影响?
04
CF的有益作用?
05
第五章 碳水化合物营养
脂类的组成、主要性质?
04
设计一个动物饲养实验的基本步骤?
第十二章 动物营养研究方法
动物营养需要的研究方法包括综合法和析因法。其中综合法常用的实验手段包括饲养实验、平衡实验和屠宰实验等。
饲养标准、营养需要的概念
目前世界上常用的饲养标准包括NRC、ARC和中国饲养标准等。
饲养标准的组成结构?指标体系及种类?数值表达方式?
05
怎样学?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02
营养学 Nutrition Science?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04
为什么要学动物营养?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绪 论
CONTENT
概念:饲料、养分、游离水、结合水、总水分、初水分、粗蛋白、粗纤维、粗灰分、EE、NDF、ADF、无氮浸出物
1
繁殖的营养需要
![繁殖的营养需要](https://img.taocdn.com/s3/m/f8141c178e9951e79b8927cd.png)
动物营养学
二、短期优势
1、母猪
短期优饲的效果与母猪的体况和优饲时间有关。
优饲的开始时间:经产母猪在发情或配种前 11-14d,初产母猪宜在配种前7~10d。 短期优饲对体况差、产仔数高、泌乳力强和在 哺乳期严重失重的母猪效果更好。
9
动物营养学
二、短期优势
2、母绵羊
体重下降到最低体重前,或在繁殖季节开始前 2~3W起用高能高蛋白优饲,可使排卵数和 产羔数增加,产羔率可提高10~20%。
16
动物营养学
三、妊娠期营养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1、母猪
提高母猪妊娠后期的能量摄入量,可使仔猪初生 重和成活率增加,但当DE摄入量超过25.1MJ时, 初生重不再增加。
妊娠后期饲粮中添加脂肪,使母猪至分娩时食入 的脂肪总量达1Kg,仔猪成活率提高17%。
17
动物营养学
三、妊娠期营养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2、母牛
12
动物营养学
三、妊娠期营养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2)蛋白质: Pr水平对胚胎成活率影响不大。
(3)微量养分: VA、VE、叶酸和Fe、I、Se等微量元素的严 重缺乏会提高胚胎死亡率。
13
动物营养学
三、妊娠期营养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2、母牛
母牛长期或短期营养不足,会影 响受精率和胚胎的成活。
空怀率:极瘦母牛77%,体况 良好母牛5%。
第十八章 繁殖的 营养需要
1
动物营养学
目的要求
学习繁殖动物(以母畜为
主)配种前后及妊娠期母体 及胎儿的营养生理规律;
掌握妊娠母畜营养需要的
特点及需要的模型。
2
内容
第一节 营养与动物繁殖 第二节 繁殖周期中母畜及胎儿
《繁殖的营养需要》课件
![《繁殖的营养需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f22a066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27.png)
繁殖的基本需求
栖息地
为了安全地繁殖后代,需要适宜 的栖息地。
受精
受精是繁殖的关键部分,必须适 时适地进行。
育儿
给幼崽提供足够的食物和水以及 必要的抚育。
交配
交配是植物繁殖的重要部分,需 要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繁殖的时机选择
1
春季
大多数动物和植物选择春季繁殖,因为
繁殖的适宜环境
水中生物
水质和温度是繁殖成功的必要 条件。
陆生动物
土壤和气候是繁殖的ຫໍສະໝຸດ 键环境 因素。植物不同植物需要不同的土壤、光 照和气候。
繁殖的注意事项
避免干扰
控制放牧
物种的繁殖过程容易受到人类或 其他动物的干扰,需要注意保护。
放牧动物可以对周围环境和植物 造成伤害,需要控制和限制。
火灾预防
繁殖地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 需要注意火灾和其他天灾的预防。
繁殖的奖励和挑战
物种保存
成功的繁殖可以防止物种灭绝。
回馈自然
成功的繁殖可以回馈自然,并为未来的生态系统做出贡献。
面临威胁
环境变化、抢夺栖息地和污染等可能对繁殖和生存构成威胁。
气候稳定
2
那时食物充足,天气适宜。
为了让幼崽或种子得以存活和成长,繁
殖时选择气候稳定的时期。
3
成熟时
动物和植物必须成熟到一定阶段才能繁 殖,通常是年龄或大小。
繁殖的饮食要求
1 蛋白质
繁殖时需要额外的蛋白质 以满足生长和开发需要。
2 水分
水分对于产卵和母乳喂养 至关重要。
3 营养均衡
需要均衡的营养来提供必 要的矿物质和维生素以及 能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养,注意饲养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01-12-27
4
第一节
营养对动物繁响
• 动物初情期的出现时间与动物种类和品 种 有关。
• 妊娠后期母畜的营养水平明显影响胎儿 的生长和初生重,但对多胎动物的产仔 数没有影响。
• 1、母猪
• A、提高母猪妊娠后期的能量摄入量,可 使仔猪初生重和成活率增加,但当DE摄 入量超过25.1MJ时,初生重不再增加。
• B、妊娠后期饲粮中添加脂肪,使母猪至
分娩时食入的脂肪总量达1Kg,仔猪成活
率提高17%。
高(129)
37
270
108
母
中(93)
49
271
113
低(61)
72
341
113
高(150)
37
292
116
公 中(100)
43
262
116
低(66)
51
236
114
01-12-27
8
二、营养对排卵的影响
• 营养
促性腺激素
排卵
• 提高能量水平可增加排卵数。
• 短期优饲或催情补饲的应用
• 根据营养水平对母畜排卵的影响规律, 生产上常常为配种前的母猪提供较高能
• 了解繁殖公畜的营养需要。
• 了解影响繁殖动物营养需要的因素。
01-12-27
2
内容提要
• 1、营养与动物繁殖 • 2、繁殖周期中母畜和胎儿的营养生理
规律 • 3、妊娠母畜的营养需要 • 4、繁殖公畜的营养需要 • 5、影响繁殖动物营养需要的因素
01-12-27
3
概述
• 繁殖是动物种族繁衍的重要生理机能。 • 繁殖是提高现代养殖效益的关键。 • 母畜繁殖周期分为配种准备期及配种期、
量水平(一般在维持能量需要基础上提 高30~100%)的饲粮以促进排卵,这种 方法称为“短期优饲”或“催情补饲”。
01-12-27
9
A、母猪:短期优饲的效果与母猪的体况 和优饲时间有关。
• 优饲的开始时间:经产母猪在发情或配 种前11-14d,初产母猪宜在配种前7~10d。
• 短期优饲对体况差、产仔数高、泌乳力 强和在哺乳期严重失重的母猪效果更好。
01-12-27
11
2、母牛
• 母牛长期或短期营养不足,会影响受精 率和胚胎的成活。
• 空怀率:极瘦母牛77%,体况良好母牛 5%
• 3、母羊
• 配种期能量水平对母羊受胎率和胚胎成 活率的影响,迄今尚无定论。
• 当母羊获得能维持其体重不变的营养物 质时,产羔数高于失重的母羊。
01-12-27
12
四、营养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断奶后再配种的间隔时间的影响
(引自宋育,1995)
饲粮种类
1
2
3
饲粮 CP(%)
9.3 11.8 14.3
CP 日摄入量(g)
426 552 688
赖氨酸日摄入量(g) 19.7 29.0 39.0
断奶-配种间隔 (d)
第一胎 第二胎 第三胎
29 12 8
14 7 8
9 7 5
01-12-27
16
• 初产母猪断奶至发情的间隔与哺乳期的 日采食量呈负相关,能量的影响程度大 于蛋白质。
01-12-27
13
C、Pr-水平对仔猪初生重影响较小,只 有当Pr-严重不足时,初生重才会下降。
• 2、母牛
• 青年母牛妊娠最后5个月内的营养水平, 对胎儿发育和犊牛断奶时体重有影响。
• 3、母羊
• 母羊在妊娠后期若营养严重不足,不 仅会影响羔羊的初生重和生活力,还
会影响胎儿次级毛囊的成熟,这种影 响对怀双羔的羊更明显。
• 据King等(1987)总结20~30次初产母猪 哺乳期能量、蛋白质水平与配种间隔(Y, d)的相关为:
Y=28.1-0.28X(DE,MJ/d)
Y=32.1-0.32X(CP,g/d)
• 配种间隔与母猪失重也相关:
Y=7.3+0.39X(失重,Kg)
• 母猪过肥或过瘦均延长配种间隔,过瘦
01-1对2-27 初产母猪的影响尤大。
01-12-27
14
五、营养对产后发情间隔的影响
• 缩短发情间隔,提高受胎率有利于 提高母畜的繁殖成绩。
• 动物分娩时的体况和哺乳期营养是 影响发情间隔的关键因素。
• 提高哺乳期能量、蛋白质、赖氨酸 水平可缩短发情间隔。(表18-2)
01-12-27
15
表 18-2 猪哺乳期饲粮蛋白质赖氨酸水平对
• A、能量:能量的摄入水平是引起胚胎死亡的 重要因素之一。
•
初产母猪在后备期和发情周期内,给予
高能量会提高胚胎的死亡率。这种情况成活
的胚胎数不一定减少,但造成能量的浪费。
•
妊娠前期(0~30d)供给高能水平会降低
胚胎成活率。
• B、蛋白质:Pr-水平对胚胎成活率影响不大。
• C、微量养分:VA、VE、叶酸和Fe、I、Se等 微量元素的严重缺乏会提高胚胎死亡率。
第十八章
繁殖的营养需要
01-12-27
1
• 目的与要求:
• 了解繁殖周期中母畜和胎儿的营养生理 规律,营养对动物繁殖的影响,初步学 会应用这些规律指导生产。
• 重点掌握母畜妊娠期间能量、蛋白质需 要的析因分析方法,并能根据不同动物 种类和不同繁殖性能确定和供给营养; 掌握妊娠母畜矿物质、维生素的作用、 了解其缺乏症和适宜的供给量。
• 品种 同一品种动物生长越快,初情期越早。
• 动物种类
• 影响猪初情期的主要因素是年龄、品种。
地方猪种的初情年龄(3月龄)早于外 种猪(5~6月龄);杂交猪早于纯种猪。
01-12-27
6
牛、羊等反刍动物的初情期主要取决于体 重或体格大小,与年龄的关系极小。(表
18-1) • 一般而言,牛、羊体重分别达到成年体
重的35~70% (6~8月龄)和60% (5~10 月龄)左右开始发情。
• 营养水平对初期年龄也有影响。
• 小母猪;牛、羊等反刍动物
01-12-27
7
表 18-1 不同营养水平对黑白花乳牛初情期的 年龄和体重影响
(引自 McDonald,1988)
营养水平
初情期
性别
(饲养标准,%) 年龄(周) 体重(kg) 体高(cm)
• B、母绵羊:体重下降到最低体重前, 或在繁殖季节开始前2~3W起用高能高蛋
白优饲,可使排卵数和产羔数增加,产 羔率可提高10~20%。
• C、母牛:不必进行催情补饲。但从泌
乳70d起提高营养水平可保证下一繁殖周
01-1期2-27 顺利配种受孕。
10
三、营养对受胎率和胚胎成活率的影响
• 1、母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