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金属重点题型练习
【化学】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111c9bc1c708a1284a44c6.png)
【化学】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m g Zn,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再称量,得到的质量为m g。
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取反应后的滤液观察,滤液可能呈蓝色B.取反应后的滤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C.取滤渣滴加稀硫酸,可能有气泡产生D.滤渣中的物质至少有两种【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向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本着“弱者先出局”的原则,故先后发生以下2个反应:2AgNO3+Zn==Zn(NO3)2+2Ag,根据反应中Zn与Ag质量关系为65:216,可知这个反应固体质量一定增大,Cu(NO3)2+ Zn==Zn (NO3)2+ Cu,根据反应中Zn与Cu质量关系为65:64,可知这个反应固体质量一定减少,而充分反应后过滤,固体质量不变,仍然为m克,说明这2个都一定发生,但第二个反应是否发生完全,就无法判断,A、因为Cu(NO3)2溶液可能过量,故取反应后的滤液观察,滤液可能呈蓝色,正确,B、因为溶液中不可能含有AgNO3,故取反应后的滤液滴加稀盐酸,没有白色沉淀产生,错误,C、因为锌可能过量,故取滤渣滴加稀硫酸,可能有气泡产生,正确,D、因为一定发生了2个反应,故滤渣中的物质至少有两种(即银和铜一定存在,锌可能存在),正确,故选D考点:金属的活动性,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质量关系2.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A.Mg B.Zn C.Fe D.Cu【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位置越靠前的金属,活动性越强,反之越弱。
选A。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
点评:识记金属活动性顺序,位置越靠前的金属,活动性越强,反之越弱。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且位置越靠前,反应越剧烈;位置在前的金属能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化学】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8576892cc58bd63086bd3c.png)
【化学】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洗涤后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滤液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 ) A.AgNO3、Cu(NO3)2、Fe(NO3)2B.Cu(NO3)2、Fe(NO3)2C.Fe(NO3)2D.AgNO3、Fe(NO3)2【答案】C【解析】【详解】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边的金属能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中置换出来,而且活动性差别越大,反应越优先。
金属活动性强弱:铁>铜>银,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铁优先和硝酸银反应,若硝酸银不足,铁会继续和硝酸铜反应。
根据题意可知,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说明滤渣中有氢之前的活泼金属,即铁过量,所以滤渣中有反应生成的银、铜和过量的铁,则滤液中的物质就只有硝酸亚铁。
故选C。
【点睛】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边的金属能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中置换出来,而且活动性差别越大,反应越优先。
2.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
反应过程中,混合物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锌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有关该反应过程中混合物中的溶液和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时,溶液中只含有两种溶质B.c点时,向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C.d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ZnCl2D.e点时,固体中只含有2种物质【答案】C【解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锌、铁、铜的活动性依次减弱,故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锌粉先与氯化铜反应,后与氯化亚铁反应,锌与氯化铜反应溶液的质量增加1份质量,锌与氯化亚铁反应溶液的质量增加9份质量,故可知,bd 段为锌与氯化亚铁反应;A 、a 点时,溶液中的部分氯化铜参加了反应,生成了氯化锌,故溶液中的溶质有氯化铜和氯化锌和氯化亚铁,错误;B 、c 点时,锌将氯化铜完全反应,又于部分氯化亚铁反应,故固体中有铁生成,加入稀盐酸时,一定有气泡冒出,错误;C 、d 点时,锌将氯化铜和氯化亚铁完全反应,故溶液中的溶质有氯化锌,正确;D 、e 点时锌有剩余,故固体中有铜、铁和锌,错误。
【化学】初三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初三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f3969650e2524de4187e3c.png)
【化学】初三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含金属元素的物质是()A.H2SO4 B.Al2O3 C.NO2 D.P2O5【答案】B【解析】【详解】A、硫酸是由氢元素、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他们都是非金属元素,故错误;B、Al2O3是由铝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含有金属元素,故正确;C、二氧化氮是由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氮元素和氧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故错误;D、P2O5是由磷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磷元素和氧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故错误。
故选B。
2.对甲、乙、丙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实验研究过程如下:(1)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乙没有现象.(2)取大小相等的甲、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甲、丙表面都产生气泡,但甲产生气泡的速率明显比丙的快.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甲>丙>乙B.丙>乙>甲C.甲>乙>丙D.丙>甲>乙【答案】A【解析】①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相同的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X、Z表面出现红色物质,Y没有现象,可判断X、Z的活动性比Cu强而Y的活动性不如Cu强.②取大小相等的X、Z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X、Z表面都产生气泡,但X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Z的快,可判断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X、Z都位于氢之前且X的活动性比Z强.综合以上分析,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X>Z>Y;故选A.【点评】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之前的金属能从酸中置换出氢,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将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3.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A.Mg B.Zn C.Fe D.Cu【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位置越靠前的金属,活动性越强,反之越弱。
选A。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
【化学】中考化学初中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中考化学初中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a7d3012b160b4e777fcf40.png)
【化学】中考化学初中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事实能说明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或铜强的是A.铝在地壳中含量比铁高B.铝的熔点低于铜的熔点C.空气中铁比铝更容易被腐蚀D.铝丝在硫酸铜溶液中能形成“铜树”【答案】D【解析】【分析】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将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详解】A、铝在地壳中含量比铁高,与金属活动性顺序无关,错误;B、铝的熔点低于铜的熔点,与金属活动性顺序无关,错误;C、空气中铁比铝更容易被腐蚀,是因为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不能说明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错误;D、铝丝在硫酸铜溶液中能形成“铜树”,是因为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正确。
故选D。
2.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与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根据以上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正确的是A.X Y Z B.X Z Y C.Z Y X D.Y Z X【答案】B【解析】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说明X的金属活动性最强。
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说明Z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Y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弱,即Z>Ag>Y;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X>Z>Y。
故选B。
点睛: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判断能否发生反应,进而可确定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3.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
反应过程中,混合物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锌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有关该反应过程中混合物中的溶液和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时,溶液中只含有两种溶质B.c点时,向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C.d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ZnCl2D.e点时,固体中只含有2种物质【答案】C【解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锌、铁、铜的活动性依次减弱,故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锌粉先与氯化铜反应,后与氯化亚铁反应,锌与氯化铜反应溶液的质量增加1份质量,锌与氯化亚铁反应溶液的质量增加9份质量,故可知,bd段为锌与氯化亚铁反应;A、a点时,溶液中的部分氯化铜参加了反应,生成了氯化锌,故溶液中的溶质有氯化铜和氯化锌和氯化亚铁,错误;B、c点时,锌将氯化铜完全反应,又于部分氯化亚铁反应,故固体中有铁生成,加入稀盐酸时,一定有气泡冒出,错误;C、d点时,锌将氯化铜和氯化亚铁完全反应,故溶液中的溶质有氯化锌,正确;D、e点时锌有剩余,故固体中有铜、铁和锌,错误。
九年级化学专题专题训练
![九年级化学专题专题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2b0a794f33687e21af45a94b.png)
初三化学专题训练——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金属跟酸或某些金属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1、下列各组物质能否发生反应,能反应的写出化学方程式①、锌粒放入硫酸铜溶液中②、铁片放入硫酸锌溶液中③、铝片放入稀硫酸中④、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⑤、铜片放入盐酸溶液中⑥、锌片放入氯化银中⑦、铜片放入硝酸汞溶液中⑧、铝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2、从金属利用的历史来看,先是青铜器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铝的利用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
这个先后顺序跟下列有关的是()①地壳中的金属元素的含量②金属活动性顺序③金属的导电性④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⑤金属的延展性A、①③B、②⑤C、③⑤D、②④3、下列盐可由金属和酸发生置换反应而制取的是()A、AgClB、Fe2(SO4)3C、Mg(NO3)2D、Al2(SO4)3二、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1、下列事实不能说明Zn比Ag活泼的是()A、Zn能与AgNO3溶液反应,置换出AgB、Zn能与稀硫酸反应,Ag则不能C、自然界没有以单质形式存在的Zn,而有以单质形式存在的AgD、Zn的熔点为420℃,Ag的熔点为962℃2、某同学为探究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设计了下列三组实验①将Zn、Fe、Cu三种金属片分别插入稀疏酸中;②将Zn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Cu片插入硫酸亚铁溶液中;③将Zn片插人硫酸亚铁溶液中,将Fe片插入硫酸铜溶液中。
其中可以达到目的的是()A、①③B、③C、①②③D、②③3、欲判断三种金属X、Y、Z的活动性顺序,没有必要验证的结论是()A、Y能置换含X的化合物溶液中的XB、X能置换酸中的氢C、Y能置换酸中的氢D、Z不能置换酸中的氢4、将镀锌铁5.6g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开始反应速率快,后来反应速率慢B、反应中生成气体,同时液体变成浅绿色C、最终放出氢气的质量小于0.2gD、最终放出氢气的质量等于0.2g5、分别用以下四组物质测定锌和铜的活动性顺序:①Zn、Cu、H2SO4溶液;②Zn、Cu、MgSO4溶液;③Zn、Cu、AgNO3溶液;④Zn、Cu、ZnSO4溶液。
中考化学总复习《金属》专项试题及答案
![中考化学总复习《金属》专项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13d5fc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bb.png)
中考化学总复习《金属》专项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各组物质能验证Fe、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A.Fe、Cu、Ag、稀盐酸B.FeSO4溶液、Cu、AgC.Fe、CuSO4溶液、Ag D.FeSO4溶液、CuSO4溶液、Ag2.现有X、Y、Z三种金属,将X和Y分别放入盐酸中,X溶解并产生H2,Y不反应,将Y和Z分别放入Ag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在Y表面有Ag析出,而Z没有变化。
X、Y 和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A.X>Y>Z B.X>Z>Y C.Y>X>Z D.Z>Y>X3.金属和合金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质。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银能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B.钢的硬度比纯铁的硬度小C.在常温下,铝比镁更容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D.钨的熔点高,可以用来制作灯泡中的灯丝4.如图所示是模拟工业炼铁的化学反应装置,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开始时应先通入一氧化碳,目的是排净硬质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爆炸B.硬质玻璃管内氧化铁发生还原反应C.实验过程中硬质玻璃管内观察到的现象是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D.装置中导管末端加一点燃的酒精灯,目的是为了燃烧未反应的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环境5.现有质量和形状均相同的X、Y、Z三种金属,将X、Y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只有Y 的表面产生红色固体;又将Y、Z分别放入等浓度的稀盐酸中,后者产生气泡比前者快。
由此判断,几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Z>Y>Cu>X B.Z>Cu>Y>X C.Y>Z>X>Cu D.Y>Z>Cu>X 6.将m克Fe加入到含n克CuSO4的溶液中,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反应中固体质量变化的是A.B.C.D.7.景泰蓝制作工艺能将28克金拉成65公里长的金丝。
该过程体现了金属的性质是A.导热性B.导电性C.延展性D.耐酸性8.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空气B.生铁C.赤铁矿石D.冰水共存物9.把一定量镁粉和锌粉的混合物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化学】中考化学初中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中考化学初中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3e24dcf01dc281e43af070.png)
【化学】中考化学初中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分别用以下三组物质比较锌和铜的金属活动性:①Zn、Cu、稀硫酸;②Zn、Cu、MgSO4溶液;③Zn、CuSO4溶液。
仅用组内物质就能够直接达到目的是()A.仅有①B.②③C.①③D.①②③【答案】C【解析】①Zn与稀硫酸反应,说明Zn>H,Cu不与稀硫酸反应,说明H>Cu,即Zn>Cu,正确;②Zn、Cu都不如Mg活泼,即都不与MgSO4溶液反应,无法比较锌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错误;③Zn能与CuSO4溶液反应,说明Zn>Cu,正确。
故选C。
2.仅用下列各组试剂无法完成验证Zn,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A.Zn、Ag、CuSO4溶液B.Cu、ZnSO4溶液、AgNO3溶液C.Zn、Ag、稀硫酸、ZnSO4溶液D.Zn、Cu、稀硫酸、AgNO3溶液【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锌在氢前,铜在氢后,铜在银前;A. 锌与硫酸铜溶液析出红色金属,银与硫酸铜溶液无明显现象,选项说法正确;B.铜与硫酸锌溶液无明显现象,使硝酸银溶液变蓝色,析出银白色的金属,选项说法正确;C.没有涉及铜及其化合物,故无法测定铜与锌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选项说法错误;D.锌与稀硫酸有气泡产生,铜与稀硫酸没有明显现象,铜使硝酸银溶液变蓝色,析出银白色的金属,,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3.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A.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粒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C.向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加NaOH溶液D.加热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混合物制O2【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粒,氢气的质量应不断增大至一定值,反应速率不断变缓,选项A不正确;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pH值应由大逐渐变小,选项B不正确;C、向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加NaOH溶液,沉淀质量不断增大至一定值,选项C正确;D、加热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混合物制O2,反应完成后容器中有催化剂MnO2剩余,选项D不正确;故选C。
初三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综合练习附答案
![初三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综合练习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4f43264693daef5ff73dbf.png)
初三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综合练习附答案一、初中化学金属的化学性质选择题1.有X、Y、Z三种金属,只有Y在自然界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如果把X放入Z的硫酸盐溶液中,X表面有Z析出.据此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Y、X、Z B.Z、X、Y C.Y、Z、X D.X、Z、Y2.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再滴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滤渣中可能含 Cu B.滤渣中只含 FeC.滤液中不含 CuSO4D.滤液中不一定含 FeSO43.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是()A.CH4+2O2点燃CO2+2H2O B.3Fe+2O2点燃Fe3O4C.NaOH+HCl═NaCl+H2O D.H2CO3═CO2↑+H2O4.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硬铝(铝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铝B.铁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生锈C.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D.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矿石资源5.将铁粉加入到一定量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发现有气体逸出,则滤渣的组成为A.铁B.铁和铜C.铁和银D.铁、铜、银6.向m克Zn和Fe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质量的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仍为m g。
对所得滤液和滤渣的判断正确的是()A.滤液可能是无色B.滤渣中的物质可能有3种C.滤液中一定有和D.滤渣中加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7.有X、Y、Z三种金属,把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盐酸中,Y减少并放出气体,X、Z无变化;把X、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X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Z无变化.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X、Y、Z B.Y、X、Z C.Y、Z、X D.Z、Y、X8.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和X分别放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产生氢气,Z不反应。
【化学】中考化学初中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中考化学初中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2f78898bd63186bdebbc32.png)
【化学】中考化学初中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铁锈B.生铁C.铁矿石D.铁【答案】D【解析】【详解】A、铁锈的成分除了主要的Fe2O3,还有其他一些杂质,属于混合物;B、生铁是铁和碳的合金,属于混合物;C、铁矿石里含有其他杂质,属于混合物;D、铁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
故选D。
2.以下实验能比较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A.测定两金属的密度B.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C.将两种金属相互刻画D.铜片、银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要通过化学变化且出明显现象才能表现出来,A.测定两金属的密度,不能比较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B.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能比较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因为金属铜能置换出金属银;C.将两种金属相互刻画不能比较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D.铜片、银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二者多无明显现象,不能比较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故答案选择B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3.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A.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粒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C.向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加NaOH溶液D.加热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混合物制O2【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粒,氢气的质量应不断增大至一定值,反应速率不断变缓,选项A不正确;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pH值应由大逐渐变小,选项B不正确;C、向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加NaOH溶液,沉淀质量不断增大至一定值,选项C正确;D、加热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混合物制O2,反应完成后容器中有催化剂MnO2剩余,选项D不正确;故选C。
4.4.5g 镁和铝的合金加入到一定质量、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产生0.4g 氢气。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 NaOH 溶液,恰好使上述产生的 MgCl2 和AlCl3 完全转化为沉淀,则生成 NaCl 的质量为()A.23.4g B.29.25g C.11.7g D.5.85g【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H~HCl~NaCl,则设生成NaCl的质量为x。
(完整版)九年级化学金属练习题附答案及部分解析
![(完整版)九年级化学金属练习题附答案及部分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3849723a58da0116d1749a1.png)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 12 S:32 Cu: 64 Fe: 56 Ca: 40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14小题,共28分)1.某金属放入稀硫酸中,不产生气泡,该金属可能是( )A.Mg B.Al C.Zn D.Ag2. 不法分子常用金光闪闪的“金元宝”(铜锌合金)蒙骗人们。
下列鉴别方法中错误的是: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A. 加盐酸B. 测密度C. 加硝酸银溶液D. 看颜色3.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离不开金属材料。
通常所说的“金属材料”,既包括纯金属,也包括各种合金。
下列金属材料不属于合金的是:( )A.青铜 B.紫铜C.生铁 D.焊锡4.2009年2月12日,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就法国佳士得公司拍卖圆明园兔首和鼠首两件文物,发表严正声明:中国对其拥有不可置疑的所有权。
这两件文物均为青铜器,青铜属于A.金属材料B.合成材料C.无机非金属材料D.复合材料5. 将铁片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反应后能使铁片质量增重的物质是:A. H2SO4B. FeSO4C. HClD. CuSO46.下列物质中,不能..在氧气中燃烧的是()A.金箔 B.铁丝 C.木炭 D.氢气7.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H2SO4 = MnSO4 + H2↑ + MnSO4 = MgSO4 + Mn+ MnSO4 = FeSO4 + Mn + CuSO4 = MnSO4 + Cu8国家建设部、化工部等有关部门规定,新建小区户外给水管必须使用塑料管,新建建筑不得再使用传统铸铁排水管。
国家推广使用塑料建材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金属资源 B.金属易腐蚀,而塑料使用时间长C.塑料密度小,减少房屋的自身重量 D.降低成本9. 芜湖铁画是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word完整版)初三化学金属复习重点题型
![(word完整版)初三化学金属复习重点题型](https://img.taocdn.com/s3/m/663d1ea97375a417866f8f95.png)
化学复习---金属重点题型题型一:判断溶液或固体质量变化1、将铁片投入下列盐溶液中,充分反应后,使溶液质量增加的是_________,溶液质量减轻的是________,溶液质量不变的是_________。
A、MgCl2B、CuCl2C、AgNO3D、H2SO4固体质量增加的是_____,固体质量减少的是______题型二:优先原则:越远越优先例1、向CuCl2、ZnCl2、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Fe粉,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没有_________,含有_________。
过滤后滤渣(固体)含有________。
例2、硝酸锌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块铁,待反应完全后过滤,然后往滤液中加入稀盐酸,发现产生了白色沉淀,则过滤所得滤渣中一定没有____________,一定含有,滤液中一定含有。
【练习】1、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和镁B.滤出的固体一定含有铜,一定不含铁和镁C.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和氯化亚铁,可能含有氯化铜D.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氯化亚铁、氯化铜2、把铁片和铜片同时放入盛有硝酸银的试管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纸上留下少量金属固体,并得到滤液。
在滤液中滴加盐酸:①若有白色沉淀产生,此现象说明滤液中含有溶质是_________,则滤纸上一定不含有金属是_________。
则滤纸上一定含有金属是_______ ,滤液中一定还有的溶质_________________ ②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此现象说明固体含有_______,滤液中没有_______________,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固体中还有___________。
题型三:金属与酸反应图像题金属与酸反应规律的应用小结:1.当等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的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时,②金属在反应中的化合价越小,产生氢气的质量越多;反之就越少②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少,产生的氢气越多;反之就越少2.在等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时,m(H2)-t的图像中,先到拐点的更活泼;图线越高,对应金属相对原子质量越小。
【化学】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fe9f9ccc7931b764ce1511.png)
【化学】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等质量的X、Y两种金属分别和足量的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t1时,产生气体的质量:X>YB.t2时,消耗金属的质量:X>YC.t3时,消耗金属的质量:X=YD.t3时,消耗盐酸的质量:X=Y【答案】D【解析】A、t1时,产生气体的质量是X>Y,正确;B、由图可知,t2时,X已经消耗完,Y还没有消耗完,开始时两者的质量相等且酸是过量的,所以t2时消耗金属的质量X>Y,正确;C、由题干可知,金属的质量相等,且酸是足量的,所以最后金属全部反应完,图示中t3时刻两者的气体质量不再变化,说明金属已经完全反应,又金属的质量相等,所以消耗金属的质量X=Y,正确;D、t3时,产生气体的质量是X>Y,所以消耗盐酸的质量应该是X>Y,错误。
故选D。
2.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A.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粒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C.向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加NaOH溶液D.加热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混合物制O2【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粒,氢气的质量应不断增大至一定值,反应速率不断变缓,选项A不正确;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pH值应由大逐渐变小,选项B不正确;C、向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加NaOH溶液,沉淀质量不断增大至一定值,选项C正确;D、加热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混合物制O2,反应完成后容器中有催化剂MnO2剩余,选项D不正确;故选C。
3.化学趣味小组在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对金属R的活动性进行探究发现:将金属R 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R+2HCl2=RCl2+H2↑),将R放入ZnSO4溶液中无任何变化。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A.R+MgSO4=RSO4+Mg B.R+CuSO4=RSO4+CuC.R+H2SO4=RSO4+H2↑D.2A1+3RSO4=Al2(SO4)3+3R【答案】A【解析】将金属R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R能与稀盐酸反应,即活动性R>H;由R+2HCl2=RCl2+H2↑可知,R在化合物中显+2价;将R放入ZnSO4溶液中无任何变化,说明Zn的金属活动性比R强,即Zn>R。
初三金属试题及答案
![初三金属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bdd86e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5d.png)
初三金属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下列金属中延展性最好的是()A. 铁B. 铜C. 铝D. 金答案:D2. 金属的物理性质包括()A. 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B. 导电性、导热性、磁性C. 导电性、延展性、磁性D. 导热性、延展性、磁性答案:A3. 金属的化学性质包括()A. 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B.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C. 可燃性、还原性、导电性D. 导电性、氧化性、还原性答案:B4.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下列金属中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是()A. 铜C. 锌D. 银答案:B5.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下列金属中能从铜盐溶液中置换出铜的是()A. 铜B. 铁C. 锌D. 银答案:B6. 金属的冶炼方法主要有热分解法、热还原法和电解法,下列金属中冶炼方法为电解法的是()A. 铁B. 铜C. 铝D. 金答案:C7. 金属的冶炼方法主要有热分解法、热还原法和电解法,下列金属中冶炼方法为热还原法的是()A. 铁B. 铜C. 铝D. 金答案:A8. 金属的冶炼方法主要有热分解法、热还原法和电解法,下列金属中冶炼方法为热分解法的是()B. 铜C. 铝D. 金答案:D9. 金属的回收利用是节约金属资源的重要途径,下列金属中回收利用价值最高的是()A. 铁B. 铜C. 铝D. 金答案:D10. 金属的回收利用是节约金属资源的重要途径,下列金属中回收利用价值最低的是()A. 铁B. 铜C. 铝D. 金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1. 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其中延展性最好的金属是金。
12. 金属的物理性质包括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化学性质包括可燃性、氧化性和还原性。
13.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化学】初三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初三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e10eefcaaedd3383c4d3f0.png)
【化学】初三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金属用途广泛,其结构和性质是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铝耐腐蚀,因为铝的化学性质稳定B.“真金不怕火炼”仅仅是因为黄金的熔点高C.合金与组成它的金属相比,硬度更大,熔点更低D.铁生锈是铁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3O4【答案】C【解析】【详解】A.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而坚硬的氧化物薄膜,从而对金属起到保护作用。
选项说法错误;B.“真金不怕火炼”这句话是指金在强热条件下没有发生变化,说明黄金化学性质稳定,在加热的条件下不容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选项说法错误;C.合金与组成它的金属相比,硬度更大,熔点更低,选项说法正确;D.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2.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Mg(NO3)2、Cu(NO3)2、AgNO3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放入稀盐酸溶液里,有气泡产生.则下列情况不可能存在的是()A.滤渣是Ag、Cu、Zn B.滤渣是Ag、Cu、MgC.滤液中含有Zn2+、Mg2+、NO3﹣D.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g<Cu<Zn<Mg【答案】B【解析】【详解】A、将滤渣放入稀盐酸溶液里,有气泡产生,说明锌过量,滤渣中含有锌,同时含有锌和硝酸铜、硝酸银反应生成的铜和银,该选项说法正确;B、镁比锌活泼,因此锌不能和硝酸镁反应,滤渣中不含有镁,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滤液中含有反应生成的锌离子和没有反应的镁离子,同时含有硝酸根离子,该选项说法正确;D、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g<Cu<Zn<Mg,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3.向一定质量的Fe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M和滤渣N.向滤渣N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滤液M中一定存在Zn2+B.滤液M的颜色呈蓝色C.滤渣N中一定含有Fe和CuD.滤渣N的质量小于加入锌粉的质量【答案】B【解析】【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锌、铁的活动性顺序为:锌>铁>铜,所以向Fe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锌粉,锌先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了硫酸锌和铜,当硫酸铜完全反应后,锌再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液M和滤渣N,向滤渣N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了滤渣中一定有铁、铜,可能有锌,溶液中的CuSO4完全发生了反应【详解】A、由上述分析可知,锌先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了硫酸锌和铜,所以,滤液M中一定存在Zn2+,故不符合题意;B、由上述分析可知,溶液中不存在CuSO4,滤液M的颜色不会呈蓝色的,故符合题意;C、由上述分析可知,滤渣N中一定含有Fe和Cu,故不符合题意;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每65份质量的锌会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或56份质量的铁,锌置换出铜或铁都会使固体的质量减小,所以滤渣N的质量小于加入锌粉的质量,故不符合题意【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判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先后顺序,参加反应的金属是否过量,反应生成物是滤渣,还是滤液。
【化学】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8aa72927d3240c8547ef49.png)
【化学】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关于金属及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A.合金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元素 B.生铁和钢是常见的铁合金C.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大 D.焊锡的熔点比纯锡的熔点低【答案】A【解析】A. 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融合了其他的金属或非金属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所以合金中至少含有一种金属元素,错误; B. 生铁和钢是常见的铁合金,其主要区别是含碳量不同,生铁含碳量高,钢的含碳量低,正确;C. 与纯金属比,合金的硬度通常较大,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大,正确; D. 合金的熔点比纯金属的低,焊锡是锡的合金,熔点比纯锡的熔点低,正确。
故选A。
2.食品包装中经常用到铝箔。
铝材能制成铝箔是由于铝具有()A.良好的导热性B.良好的延展性C.较强的腐蚀性D.较小的密度【答案】B【解析】【详解】铝材能制成铝箔是由于铝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与铝的导热性、腐蚀性、密度无关。
故选B。
3.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A.生铁B.玻璃钢C.黄铜D.硬铝【答案】B【解析】【分析】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概念有三个特点:①一定是混合物;②合金中各成分都是以单质形式存在;③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
【详解】A、生铁是铁的合金,故A正确;B、玻璃钢是在塑料中加入玻璃纤维,属于复合材料,不属于合金,故B不正确;C、黄铜是铜的合金,故C不正确;D、硬铝是铝的合金,故D不正确;故选B。
【点睛】合金的性质,即合金的硬度大,熔点低。
4.4.5g 镁和铝的合金加入到一定质量、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产生0.4g 氢气。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 NaOH 溶液,恰好使上述产生的 MgCl2 和AlCl3 完全转化为沉淀,则生成 NaCl 的质量为()A.23.4g B.29.25g C.11.7g D.5.85g【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H~HCl~NaCl,则设生成NaCl的质量为x。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506b7fbb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7e.png)
4.为探究Al、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有甲、乙、丙
三位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学将金属分别放入盛有盐酸的3支试管中。根据铜
加入盐酸中无变化,
现象,判断出Al>Fe>Cu。
(2)乙同学只用一支试管,只取一次盐酸也能证明
Al>Fe>Cu,他在盐酸中插入金属的顺序是Fe
。
(3)丙同学只调整了乙同学插入盐酸中金属的顺序,也能得
B
FeSO4
D
Fe2(SO4)3
3、判断下列各组物质能否发生反应?
(1) Al + CuSO4 (2)Cu + Zn SO4 (3) Ag + Mg(NO3)2 (4) K + FeSO4 (5) Zn +AgNO3 (6)Cu + AgCl
基础题型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与探究
命题角度:根据金属与酸或盐溶液反应的现象判断金属的 活动性顺序。
【例题导航】将一定质量的锌分别加入下列溶液中, 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如何变化?
①加入HCl溶液 ②加入CuSO4溶液 ③加入AgNO3溶液
规律小结: 1、金属与酸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 2、金属A+盐==金属B+盐
相对原子质量金属A>金属B时,溶液质量增加。 相对原子质量金属A<金属B时,溶液质量减少。
类型二:足量的镁、铝、锌、铁与等质量的稀硫酸 反应,放出的氢气质量关系
小结:足量的镁、铝、锌、铁与等质量的稀 硫酸反应,放出的氢气质量相等。
练一练 : 将质量相等的铝粉和铁粉分别与同体积、 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反应情况如图5所示。有关 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铝粉、铁粉和硫酸均有剩余 B.铝粉、铁粉均反应完,硫酸有剩余 C.硫酸、铝粉均反应完,铁粉有剩余 D.硫酸、铁粉均反应完,铝粉有剩余
【化学】中考化学初中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中考化学初中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23a168ccbff121dd3683d4.png)
【化学】中考化学初中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X、Y、Z三种金属及化合物间发生如下化学反应:Y+ZCl2═Z+YCl2 X+ZCl2═Z+XCl2Y+2HCl═YCl2+H2↑ X与稀盐酸不反应.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Z>Y>X B.X>Y>Z C.Y>X>Z D.Y>Z>X【答案】C【解析】【详解】由于Y+ZCl2═Z+YCl2,X+ZCl2═Z+XCl2,说明X和Y的活动性都比Z强;而Y+2HCl═YCl2+H2↑,X与稀盐酸不反应,说明Y的活动性比X强,因此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Y>X>Z。
故选C【点睛】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氢前的金属才可以和稀酸溶液(除稀硝酸外)反应生成氢气,只有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根据这一规律可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2.对甲、乙、丙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实验研究过程如下:(1)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乙没有现象.(2)取大小相等的甲、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甲、丙表面都产生气泡,但甲产生气泡的速率明显比丙的快.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甲>丙>乙B.丙>乙>甲C.甲>乙>丙D.丙>甲>乙【答案】A【解析】①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相同的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X、Z表面出现红色物质,Y没有现象,可判断X、Z的活动性比Cu强而Y的活动性不如Cu强.②取大小相等的X、Z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X、Z表面都产生气泡,但X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Z的快,可判断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X、Z都位于氢之前且X的活动性比Z强.综合以上分析,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X>Z>Y;故选A.【点评】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之前的金属能从酸中置换出氢,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将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3.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与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根据以上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正确的是A.X Y Z B.X Z Y C.Z Y X D.Y Z X【答案】B【解析】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说明X的金属活动性最强。
【化学】初三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初三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94d67aba0d4a7303763a0d.png)
【化学】初三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炼铁炉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原子)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变化C.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均不变D.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变化【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说法正确;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观察微观示意图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故说法错误;C、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组成单质的元素在反应后与其他元素组成了化合物,元素的化合价一定发生了变化,故说法错误;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故说法错误。
故选A。
2.防止自行车钢圈锈蚀的方法中,错误的是()A.保持钢圈的洁净干燥B.钢圈外涂一层机油C.被雨淋湿后立即用布擦干再涂上机油D.被雨淋湿后立即涂上机油【答案】D【解析】【分析】金属在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详解】A、保持钢圈的洁净干燥,可以防止金属锈蚀,故A正确;B、钢圈外涂一层机油可以防止氧化,故B正确;C、被雨淋湿后立即用布擦干再涂上机油,可以防锈,故C正确;D、被雨淋湿后要擦干净涂上机油,故D不正确。
故选D。
3.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A.生铁B.玻璃钢C.黄铜D.硬铝【答案】B【解析】【分析】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概念有三个特点:①一定是混合物;②合金中各成分都是以单质形式存在;③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
【详解】A、生铁是铁的合金,故A正确;B、玻璃钢是在塑料中加入玻璃纤维,属于复合材料,不属于合金,故B不正确;C、黄铜是铜的合金,故C不正确;D、硬铝是铝的合金,故D不正确;故选B。
【点睛】合金的性质,即合金的硬度大,熔点低。
4.实验室里,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还原氧化铁过程中,可能生成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或铁等固体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重点题型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合金”的叙述:①合金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②合金中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③合金中一定含有金属;④合金一定为混合物;⑤合金依然具有金属特性,其中正确的是()
A.④B.①②③C.③④D.③④⑤
2、世界卫生组织把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
在下列应用中不提倡使用铝的是:①制铝合金门窗②制电线③制炊具④制银色涂料⑤制相框⑥用铝箔包装食品()A.③⑥ B.①⑥C.②③ D.③④⑥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A.水银B.青铜C.18K黄金D.焊锡
4、下列关于金属的叙述与金属活动性顺序无关的是()
-A.-不用铁制容器配制波尔多液(含有硫酸铜)-B.-真金不怕火炼
-C.-用稀硫酸识别黄铜(铜锌合金)假冒的黄金指环-D.-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
5、为比较4种金属X、Y、Z、W的金属活动性,小刚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其中能反应的记为“√”,不能反应的记为“-”,无标记的表示未做该实验。
参加反应的物质X Y Z W
W(NO3)2溶液-√-
ZNO3溶液√√√
稀盐酸-√-√
则它们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A.B.C.D.
6、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就“选择合理试剂验证Cu, Zn, 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作业进行交流,下列四位同学选择的试剂中不合理的是()
A.Zn, Ag,和CuSO4溶液 B.Cu, Zn(NO3)2, AgNO3 溶液C.Cu, Zn和稀硫酸,AgNO3溶液D.Cu, Ag, Zn(NO3)2溶液
7、等质量的锌、铁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图,其中合理的是()
8、对X、Y、Z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实验研究过程如下:(1)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X、Z表面出现红色物质,Y没有现象。
(2)取大小相等的X、Z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XZ 表面都产生气泡,但X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Z的快。
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X>Z>Y
B.Z>Y>X
C.X>Y>Z
D.Z>X>Y
9、将金属锰(Mn)投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将镁条插入硫酸锰溶液中,如果有锰析出,则Mn、Mg、Cu的金属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Mn、Mg、Cu- B.-Mg、Mn、Cu- C.-Cu、Mg、Mn- D.-Cu、Mn、Mg
10、对Ag、Fe、Cu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下列所选试剂不可行的是( )
A.Fe、Ag、CuSO4溶液B.Cu、Ag、FeSO4溶液
C.Fe、Cu、稀盐酸、AgNO3溶液D.Cu、FeSO4溶液、AgNO3溶液
11、小明同学用6.5g不纯的锌粉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收集到H2的质量0.205g.已知其中只含有另一种金属杂质.这
种金属杂质不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A.-铁- B.-铝- C.-铜- D.-镁
12、相同质量的M、N两种活泼金属,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H2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的活动性N>M
B.两个反应生成H2的体积相等
C.相对原子质量N>M
D.两个反应消耗稀盐酸的质量一定相等
13、两种金属粉末的混合物30g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1g氢气。
则这种混合物的可能组成是()。
A.Mg和Al
B.Fe和Zn
C.Fe和Mg
D.Fe和Al
14、某合金6g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如果生成0.2g氢气,该合金中的元素可能是()
A.Zn和Fe
B. Cu和Au
C. Zn和Cu
D. Mg和Al
15、有等质量的A、B两金属,相对原子质量Ar(A)<Ar(B),将A放入质量分数为15%
的稀硫酸中,B放入质量分数为15%的稀盐酸中,在反应中A、B均为正二价,产生氢气的质量
随反应时间变化曲线如右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产生氢气的速率A<B B.反应后A、B一定都有剩余
C.消耗的稀硫酸和稀盐酸质量一定不相等D.消耗B的质量一定小于A的质量
16、如右图所示,烧杯中盛有质量相等、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天平调平后,同时向其中分
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片和铁片,则从反应开始到金属完全反应的过程中,天平指针指向的变化是()
A.向左偏 B.向右偏 C.先向左偏后向右偏D.先向右偏后向左
17、在托盘天平的两托盘上各放一只烧杯,分别注人足量的稀盐酸,天平平衡。
向左边烧杯中
加入10克金属锌,向右边烧杯中加入10克金属镁,当反应停止后,天平指针的指向是( )
A.分度盘的左边B.分度盘的中间C.分度盘的右边D.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8、在天平两盘的烧杯中各放入质量相同的同种盐酸(足量),调节天平至平衡。
分别向两边烧
杯中各加入5 g镁和5 g铁,铁和镁反应完全后,天平的指针()。
A.偏向加镁的一边B.偏向加铁的一边C.仍停留在原来的位置D.不能确定偏向哪
一边
20、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过滤、洗涤后往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滤液中的溶质是()
A.AgNO3和Cu(NO3)2B.Cu(NO3)2和Fe(NO3)2 C.AgNO3和Fe(NO3)2 D.Fe(NO3)2
21、向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铁粉,完全反应后过滤,不可能存在的现象是()
-A.-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Fe2+ -B.-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Fe2+
-C.-滤纸上有Ag、Cu、Fe,滤液中有Fe2+ -D.-滤纸上有Ag、Cu、Fe 滤液中有Ag+、Cu2+
22、在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并微热,反应停止后滤出不溶物,再向滤液中插入铁片,铁片上无变化,则滤液中()
A.一定无硫酸铜,一定含有硫酸亚铁B.一定无硫酸铜,可能含有硫酸亚铁
C.一定含有硫酸亚铁和硫酸铜D.一定含有硫酸亚铁,可能含有硫酸铜
23、把一定量的铁粉加入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沉淀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
生。
据此可推断该沉淀()(A)一定是铜(B)一定是银(C)可能是铜、银的混合物(D)可能是铁、铜和银的混合物
24、把过量的铁粉加入到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有关此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滤液中只含有FeSO4
B.滤液中含有FeSO4和H2SO4
C.过滤所得固体是Fe和Cu
D.所发生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25、向氯化亚铁、氯化铜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以下对反应完成后的某些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若锌有剩余,则溶液中有Zn2+,无Cu2+,可能有Fe2+ (B)若锌有剩余,则溶液中有Zn2+,没有Cu2+和Fe2+
(C)锌无剩余时,溶液中若有Cu2+,则一定有Fe2+ (D)锌无剩余时,溶液中若无Cu2+,则可能有Zn2+和Fe2+ 26、将克锌片放入某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取出洗净、干燥、称重,结果质量大于克,则此溶液可能是()A.MgCl2B.稀H2SO4C.FeSO4D.AgNO3
27、向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待完全反应后,再过滤。
下列情况不可能存在的是()
A.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Fe2+、Mg2+ B.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Ag+、Fe2+、Mg2+
C.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Fe2+、Mg2+ D.滤纸上有Ag、Cu、Fe,滤液中有Fe2+、Mg2+
28、向含有AgNO3、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滤液中的溶质为()
A.有AgNO3、Fe(NO3)2
B.有Cu(NO3)2、Fe(NO3)2
C.只有Fe(NO3)2、D、有AgNO3、Cu(NO3)2、Fe(NO3)2
29、向一定量的AgNO3与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有Zn,可能有Ag -B.-滤渣中一定有Cu、Ag,可能有Zn
-C.-滤液中只有Zn(NO3)2 -D.-滤液中一定有Zn(NO3)2,可能有Cu(NO3)2
30、向CuS0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下列情况可能出现的是:①溶液中有Fe2+“,不溶物为Fe、cu ②溶液中有Fe2+、cu2+,不溶物为Fe ③溶液中有Fe2+、Cu2+,不溶物为Cu ④溶液中有Cu2+,不溶物为Fe A.②③B.①④c.①③D.③④
31、向CuSO4、ZnSO4、H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
A.ZnSO4H2SO4 B.FeSO4H2SO4 C.ZnSO4CuSO4 D.ZnSO4FeS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