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与法律的关系,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科技文化发展的新问题
• 其一,地理标志[1]的强化保护问题。其二,传统知识的保护问题。如 传统医药(中医、藏医等)的保护;民间文学的立法保护;民族传统 服装的立法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立法保护问题,以及电子商务中的知 识产权保护立法问题。[2]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保护问题。例如, 韩国就将“端午节”向联合国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作”,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录。 • [1]例如严格来讲,“大理石”就只能是云南大理出的石头才能叫“大 理石”,因为它有独特的纹理。但是由于我们目前没有申请地理标志, 还难以依法保护真正的大理石。参阅郑成思:《TRIPs协议与我国知 识产权司法保护》,载于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编《入世与人民法院》, 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1月版。 • [2]郑成思:《TRIPs协议与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载于最高人民 法院政治部编《入世与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1月版。
如西医对同样的病开出的是一定的药,无大 的出入,而在中医中,十个医生有十个不 同的药方并且可以十分悬殊,可见中医治 病的标准是主观的而非客观的。再如东方 阴阳五行生克学说中的阴阳思想,是科学 与巫术相混合的体系,因为五行在最本原 上指的是物质,但是五行说强调神秘感应, 所以又具有神秘巫术色彩。
(三)科学思想在近代中国的传播
三、课堂讨论
• 1、科学技术对法律发展的影响 • 2、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法律难题
• 3、中国古代的科学贡献的有限性 • 中国古代社会虽然对人类作出了四大发明等重大科技贡献, 但总体来看,中国对于世界科技的贡献实际上是非常微薄 的,所以中国古代的科学并没有取得像西方那样的重大成 就。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除了文化上和思维方式的原因之 外,中国古代社会缺乏应有的法律保护体系和知识产权法 律体系的持续支持则是主要原因。 (吴稚晖观点,吴先生还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科学和 工业发展会产生阻抑的后果。参阅[美]郭颖颐《中国思想 中的唯科学主义(1900-1950)》,雷颐译,江苏人民出 版社,1990年7月版,第29页。)
争论的中心问题——精神对于物质 文明的优先性
• (1)基本判断——东方文明是精神的,西 方文明是物质的; • (2)玄学派认为:存在一个超越感觉的彼 岸世界;意识可以摆脱物质、独立于外部 世界;意识本身具有形成世界观的能力
• 科学派: • 反对精神世界存在; • 经验的外部世界决定了精神和意识的形式 与内容
• (一)学生讨论 (1)主题1 中国古代、现代的的主要科学技术 (请列举说明) (2)主题2 中国古代社会的科技是否得到了较大发展、 为什么?
(二)古代中国人的主要思维特点
• 第一,整体思维。 整体思维的主要表现就是把人和自然 (包括社会)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 表现出来便是系统化整体性思维。即 这种思维不是主客体对立意义上的思 维,而是主客体统一、人与自然合一 意义上的主体思维,这与西方强调主 客二分的理性分析思维形成鲜明对立。
第十五章 法律与科学技术
• 一 科学与技术的含义 • 1、科学——此处讲的科学指的是自然科学, 主要体现为人类追求真知的一种认知方法 和知识体系。
2、技术
• 技术——则主要体现为根据科学原理和生 产实践经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生产方法和 技能。 • 技术的两大要素 (1)主体要素——劳动经验、科学知识、 技能技巧、工艺方法等 • (2)客体要素——生产工具、社会物质生 活条件等
科学技术进步对于法律发展的影响
五、具体的科技法律问题
• • • • 时间——1923年 玄学派的代表人物——张君励、梁启超等 科学派的代表人物——丁文江、陈独秀等 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梁启超 赴欧洲考察后,认为欧洲文明“科学”要 破产了。(梁原来是主张科学的)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两派的主要分歧
玄学派 科学派 认为传统派属于“玄学 认为东方精神优越于西 鬼” 方精神 ——传统的直觉、美德、 道德、宗教情感等, 都具有幻想思维色彩
• • • •
19世纪的主要表现 1865年“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1866年福州船政局 1879年在天津创办“电信学校”
1865——1905年的翻译——178种
• 其中: 66部自然科学著作 38种军事著作 35部工程制造 11部医学 7部农学 21部历史与制度方面的著作
• 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使 得许多中国人意识到——中国人的思维方 式不符合现代化的要求 • 严复认为——中国在处理具体事务时缺乏 科学,在公共事务中缺乏民主
3、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 (1)区别——科学要解决的是“是什么”、 “为什么”、“能不能”的问题。 • (2)技术——要解决的是“如何做”的问 题 • (3)科学技术——人们已经习惯将两个词 合为一体使用。 • 简称“科技”——主要指的是自然科学的 理论被应用到生产与生活中的技术方法与 手段。
二、中国的科技思想发展
• 1、20世纪前半页的“唯科学主义” • (1)背景——19世纪中国科技的落后加强 了人们关于国家富强的企盼。 • (2)目标——救亡图存 • (3)方式——(张之洞)“中学为体、西 学为用”(以中国儒家经典作为中国社会 的精神基础,同时学习西方发展工业与经 济,达到国家富强)
• (4)进程 • 17世纪 • 中国与西方的科学接触最早可以追溯到17 世纪——西方耶稣教会在中国传播天文、 绘画等科学知识。
梁漱溟的观点
• • • • (1)西方、中国和印度代表了三种文明 (2)三者的主要区别: 西方文明是奋斗向前的 中国文明是压制人的要求和冲动,达到感 情调和折中 • 印度文明——主张摆脱人的欲望与情感
• • • • • •
(3)梁漱溟认为: 印度文明行不通; 科学与民主对东方文明造成了严重冲突 东方文明自身能否更新是关键 东方文明与文化代表着世界未来的文化 不能抛弃西方文明,应当珍视科学
知识经济
• 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 上的经济”。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比较,知识经济具 有以下几个特征。它是以知识为基础、以高技术产业(如 信息业、生物工程业、新材料和新能源、航空航天产业等 等)为支柱的经济;是由创新推动的经济;是以人为本的 经济,因为知识是人所开发和创造的;属于可持续发展的 经济,借助高技术对传统产业和工艺的改造,可以大大节 约自然资源,减少和消除污染平衡生态环境;知识经济还 是全球性经济。[1] • [1]罗玉中《知识经济与法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年6月版,第5-9页。
• 第二,重经验轻科学 。 代表性的做法就是辞听、色听、气听、 耳听和目听等“五声听狱”,
• 正如梁漱冥所言,在传统中国的思维方式 下,我们虽然也会打铁、炼钢、建筑房子、 桥梁等,但是我们的制作过程靠的主要是 工匠心心相授的“手艺”,而西方人则把 这些零碎的经验和片断的知识经营成学问, 变成“科学”。所以两种思维方式相比较, 实际上是手艺(艺术)与科学的差别。 • (中医要不要取消) • (中-西医)(中餐——西餐)
法律如何快速回应适应知识经济
• (1)通过立法可以确认科学技术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法律可以对科技活动引起的社会关系 进行调整。例如,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安全、网络色情等问题的防治问题。(3)对我国参与国际科 技竞争与合作加以规范和保护。目前,国际间的竞争越来越少地依赖于劳力等传统要素,转而主要 依赖于技术创新和技术转化。但是,在许多领域里,我国对于技术创新和转让等法律纠纷和争议问 题问题还缺乏相应的明确规定。例如,中药的合作生产问题(我国目前只占世界中药市场的5%)、 生物基因资源保护问题等等,就亟需立法加以规范。(4)对科学技术的非道德使用可能造成的危 害加以防治。[1]因为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能促进社会发展,但如果运用不当也可能人类 带来许多严重的问题。防止科技成果的滥用和非道德使用所造成的社会危害,就必须严格立法法律 加以防治例如,人工辅助生殖技术,克隆技术等。(5)依据世界贸易组织相关法律,积极参与国 际竞争与合作,依法维护权利。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目前已经超过150个,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容纳了世界贸易总额95%以上的国家和地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意味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趋势已经不可逆转。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第三大经济体,我们必须要正确掌握和运用世界贸易组织 的法律规则,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依法维护权利。其中,对科学技术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要合理掌握 和利用《与世界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世界贸易组织的内容非常繁杂,但主要包 括三方面商品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保护三方面的内容。在这三个内容中,知识产权保护是最 重要的。因为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中也会涉及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无所不在。[2]如商品贸 易中的商业秘密问题、商标问题、原产地问题[3]、商品和服务贸易中的专利问题、版权问题,都需 要我们依法进行保护。 [1]罗玉中《知识经济与法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版,第24-34页。 [2] 郑成思:《TRIPs协议与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载于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编《入世与人民法 院》,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1月版。 [3] 例如,“莱阳梨”就只能是莱阳县五龙河河滩上的梨,“黄岩蜜桔”就只能是黄岩县一个山坡 上长的橘子。
• 科学派: • 必须吸取西方现代化的成功经验——科学 精神 • 科学是满足人的志向、欲望和需要的有效 手段,所以,具有改变现实生活、实现人 生理想的双重作用。
• 总之,自此以后很长时间里,科学占据了 上风; • 儒学等逐渐失势; • 最后,唯科学主义的最高表现形式就是 “唯物主义”。
• 本质上,二者都由“物质与精神”的哲学 问题转而关注精神与现实的问题: • 玄学派——担心科学对于传统造成威胁, 所以焦急的指出科学的危害,认为为了生 存,必须保留国粹和精神的高度发展。
• 1898年后,大批学生到日本、欧洲、美国 等国留学 • 1905年中国废除了科举制度 • 陈独秀也提出要以科学与民主为基础发展 现代化 • 1917年——蔡元培“兼容并包”的自由思 想
• 小节 新文化运动后,——儒学衰退,科学精神逐 渐取代儒学,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生活 哲学
科学与玄学的大论战
• • • •
(1)如中国古代“道”的学说 (2)“阴阳”思维 (3)“天人合一”的思维 (4)求同排异的思维、追求折衷融合,如 讲求和谐、天人合一、中庸。
影响——这些 学说,对后世中国人的宇宙 观、自然观、科学观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哲学、医学、绘画、占卜乃至法学和司法 实践,都或多或少都受到了整体性思维的 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