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二章 课时6 细胞工程概述课后作业(含解析)苏教版选修3
2.1细胞工程概述课时作业苏教版选修3
![2.1细胞工程概述课时作业苏教版选修3](https://img.taocdn.com/s3/m/44d13f5e172ded630b1cb6c9.png)
2.1细胞工程概述课时作业苏教版选修3一、选择题1. (2013淮安高二检测)蛋白质工程的实质是()A •改造蛋白质B •改造mRNAC.改造基因 D •改变氨基酸【解析】蛋白质是基因控制合成的,改造蛋白质要从改造基因入手。
【答案】C2•以下关于蛋白质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蛋白质工程以基因工程为基础B. 蛋白质工程就是酶工程的延伸C. 蛋白质工程就是用蛋白酶对蛋白质的改造D. 蛋白质工程只能生产天然的蛋白质【解析】改造蛋白质的结构从改造基因入手,因此蛋白质工程以基因工程为基础。
【答案】A3•对蛋白质的改造有大改、中改和小改之分,其划分的依据是()A •蛋白质分子的复杂程度B. 操作过程的复杂程度C •蛋白质改造部位的多少D. 蛋白质数目的多少【解析】蛋白质的改造有大改、中改、小改,其划分的依据是蛋白质改造部位的多少。
【答案】C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蛋白质工程和基因工程的目的都是获得人类需要的蛋白质,所以二者没有区别B. 基因工程是蛋白质工程的关键技术C. 通过蛋白质工程改造后的蛋白质有的仍然是天然的蛋白质D. 蛋白质工程是在蛋白质分子水平上直接改造蛋白质的【解析】改造蛋白质是从改造基因入手的,因此基因工程是蛋白质工程的关键技术。
【答案】B5 •下列不属于蛋白质工程成果的是()A •改造酶的结构,提高酶的热稳定性B •生产出鼠一人嵌合抗体C•将t-PA分子中的天冬酰胺替换为谷氨酰胺D.将人的胰岛基因整合到大肠杆菌体内生产胰岛素【解析】将人的胰岛基因整合到大肠杆菌体内生产胰岛素属于基因工程的成果。
【答案】D6. (2013南京高二期末)关于蛋白质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 .蛋白质工程是在分子水平上对蛋白质分子直接进行操作B. 蛋白质工程能产生出自然界中不曾存在过的新型蛋白质分子C. 对蛋白质的改造是通过直接改造相应的mRNA来实现的D. 蛋白质工程的流程和天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是相同的【解析】所谓的蛋白质工程,就是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包括基因的定点突变和基因表达对蛋白质进行改造,以期获得性质和功能更加完善的蛋白质分子,能产生出自然界中不曾存在过的新型蛋白质分子。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细胞工程第1节植物细胞工程教师用书苏教版选择性必修3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细胞工程第1节植物细胞工程教师用书苏教版选择性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5d5eb726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63.png)
第一节植物细胞工程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1.阐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利用细胞全能性,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等,在培养基上培养,使其发育成部分或完整植株的技术。
2.概述植物体细胞杂交是将不同植物体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为杂种细胞,继而培育成新植物体的技术。
生命观念: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理解细胞的全能性及原因。
科学思维:理解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原理,以流程图形式表示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细胞杂交的过程。
科学探究:尝试探究植物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使用顺序及比例对植物组织培养的影响。
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概念:利用细胞全能性,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等,在培养基上培养,使其发育成部分或完整植株的技术。
2.具体步骤选材:外植体: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材料如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
植物的茎尖、根尖、幼嫩的叶片、花药是植物组织培养中常用的外植体。
↓消毒:用消毒剂除去外植体表面的微生物,消毒后的外植体需要用无菌水充分冲洗,以避免消毒剂对外植体的生长、分化过程产生不良影响。
↓接种:无菌条件下,将外植体置于适宜的培养基上的操作。
接种用的培养基一般都要含有适量的水分、无机盐、碳源、氮源、维生素以及植物激素等。
↓诱导脱分化:将已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植物组织,在一定条件下,诱导其细胞改变发育途径,逐步失去原有的分化状态,转变为具有分生能力的细胞的过程。
脱分化后形成愈伤组织。
↓诱导再分化:愈伤组织生长一段时间后,将其转移到新的培养基上继续培养,经诱导分化,形成芽和根等器官,或进一步发育成完整植株,也可以诱导形成胚状体。
↓炼苗移植:使分化形成的幼小植株逐渐适应自然环境,保证幼苗移植到大田能顺利成活。
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1.概念:将自发或人工融合的杂种细胞培育成新品种植物体的技术。
2.环节原生质体的制备:酶解法(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低速离心分离提纯↓原生质体融合的诱导:化学融合法[聚乙二醇法(PEG)]和物理融合法(电融合法) ↓杂种细胞筛选和培养:两两融合有AA、BB、AB三种类型;融合成功的标志:再生出细胞壁↓杂种细胞脱分化和再分化: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杂种植株的再生和鉴定3.应用实例白菜—甘蓝、萝卜和甘蓝、烟草和番茄、马铃薯和番茄、水稻和稻稗。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课时作业六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含解析苏教版选修3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课时作业六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含解析苏教版选修3](https://img.taocdn.com/s3/m/716cdfb076c66137ef06195b.png)
课时分层作业(六)(建议用时:45分钟)[基础达标练]1.红江橙种植多年后易积累病毒而导致品种退化。
目前生产上采用茎尖分生组织离体培养的方法快速繁殖脱毒的种苗,以保证该品种的品质和产量水平。
这种通过分生组织离体培养获得种苗的过程不涉及细胞的()A. 有丝分裂B.分化C.减数分裂D.全能性【解析】采用茎尖分生组织细胞离体培养获得脱毒种苗的技术是植物的组织培养,整个过程中植物细胞的分裂方式都是有丝分裂,不涉及减数分裂,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答案】C2 .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工程在生产上的应用,不正确的是()A. 利用植物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可以获得脱毒苗B. 用人工薄膜将愈伤组织包装可制成人工种子C. 利用细胞培养工业化生产人参皂苷,提高产量D. 对愈伤组织进行诱变处理,从分化的植株中筛选新品种【解析】本题考查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
植物的茎尖不含病毒或含病毒较少,可用于培养脱毒苗,A对;人工种子中包埋的是胚状体而不是愈伤组织,B错;应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培养人参细胞,从中提取人参皂苷,C对;愈伤组织的分裂能力较强,此时进行诱变处理,可获得突变的新品种,D对。
【答案】B3 •下列各项培育植物新品种的过程中,不经过愈伤组织阶段的是()A. 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培育白菜一甘蓝杂种植株B. 通过多倍体育种培育无子西瓜C. 通过单倍体育种培育优质小麦D. 通过基因工程培育转基因抗虫水稻【解析】植物体细胞杂交、单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均经过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所以需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植物多倍体育种通常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所以B 选项符合题意。
【答案】B4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工程在生产应用上的叙述,正确的是()A. 切取一定大小的草莓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可获得抗病毒新品种B. 对马铃薯愈伤组织进行人工诱变,可获得能分泌乳腺蛋白的新品种C. 在组织培养获得的楸树胚状体外包裹上人工胚乳、种皮制成人工种子D. 在发酵罐中培养人参的胚状体细胞,大量生产人参皂苷粉【解析】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可以获得脱毒植物,但不能培养出抗病毒的新品种;人工诱变并不能产生非本物种的基因,对马铃薯愈伤组织进行人工诱变,不可能获得能分泌乳腺蛋白的新品种;人工种子是在植物组织培养获得的胚状体外包裹人工胚乳和人工种皮制成的;获取细胞产物,应将植物细胞培养到愈伤组织阶段。
2013年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二章第一节 细胞工程概述课时闯关(含解析)苏教版选修3
![2013年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二章第一节 细胞工程概述课时闯关(含解析)苏教版选修3](https://img.taocdn.com/s3/m/0920bec183c4bb4cf6ecd184.png)
2013年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二章第一节细胞工程概述课时闯关(含解析)苏教版选修31.下列关于细胞工程技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以细胞为基本单位进行操作B.植物细胞间融合时需要去除细胞壁C.核移植时主要借助显微操作仪D.20世纪70~80年代已经培育出动植物之间杂交的新品种解析:选D。
细胞工程发展到现在还没有培育出动植物之间的杂交新品种,体细胞的杂交还只局限于在植物与植物、动物与动物、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进行的。
2.细胞工程是一门综合科学技术,下列哪项技术不.属于细胞工程( )A.有性杂交B.体细胞杂交C.组织培养D.细胞核移植解析:选A。
考查细胞工程技术的类型,有性杂交不属于细胞工程技术。
3.下列关于细胞融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采用自然或人工的方法使2个或多个不同细胞融合为一个细胞B.在促融合因子的作用下,仅仅使细胞核发生融合C.常用的促融合因子有电场、聚乙二醇等D.在细胞融合前需用纤维素酶等去除细胞壁解析:选B。
在促融合因子的作用下,细胞之间的质膜发生粘连、破裂,细胞质发生融合,进而发生核融合,形成杂种细胞。
4.(2011年无锡高二检测)下列哪项新技术可以创造新品种( )A.植物组织培养B.动物细胞培养C.细胞融合D.细胞核移植解析:选C。
新品种体内的遗传物质与原品种相比,会有较大的变化,而细胞融合正是使生物体内遗传物质发生较大变化的重要途径。
故C为正确答案。
5.下列与细胞工程技术无关的是( )A.脱毒马铃薯植株B.果树不同品种间的嫁接C.克隆羊“多利”的培育D.糙皮侧耳和佛罗里达侧耳种间杂交育种解析:选B。
要掌握细胞工程技术应用的一些具体事例。
果树不同品种间的嫁接是一种无性繁殖技术,不属于细胞工程技术。
6.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中,常用来去除细胞壁的酶是纤维素酶、果胶酶,这是因为( )A.这些酶容易制取B.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C.纤维素酶、果胶酶价格便宜D.用这些酶便于操作解析:选B。
高中生物 课时作业6 苏教版选修3(1)
![高中生物 课时作业6 苏教版选修3(1)](https://img.taocdn.com/s3/m/c7b568e81711cc7930b71631.png)
【课堂新坐标】(教师用书)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 课时作业6 苏教版选修3一、选择题1.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 )A .体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B .生物体的每个细胞都具有全能性C .生物体的每个细胞都含有个体发育的全部基因D .生物体的每个细胞都是由受精卵发育成的【解析】 A 项中指的是细胞的全能性,并非细胞全能性的原因。
细胞之所以具有全能性,是由于细胞中含有发育为完整个体所必需的遗传物质,所以从理论上讲,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都具有全能性。
【答案】 C2.(2011·上海高考)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外植体可以来自于植物的任何细胞B .培养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C .以花粉作为外植体可得到单倍体植株D .不同阶段的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比例不同【解析】 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所以作为植物组织培养的细胞必须有完整的细胞核。
【答案】 A3.如图为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过程,若制作人工种子,生产治疗烫伤、割伤的药物——紫草素,应分别选用编号( )①――→脱分化②――→再分化③―→④A .④、②B .③、②C .③、④D .④、③【解析】 人工种子是指已分化的胚状体等用合适的“人工种皮”进行包裹,所以应为再分化后的③;而获取产物紫草素则培养到具有产生此物质的细胞群体②即可,无需获得植株。
【答案】 B4.甘薯是无性繁殖的生物,种植多年后易积累病毒而导致作物产量降低,品质变差。
目前生产上采用甘薯茎尖分生组织,进行组织培养可以获得大量的脱毒苗,以保证该品种的品质和产量水平,这种通过组织离体培养获得种苗的过程不涉及细胞的( )A .有丝分裂B .细胞分化C .减数分裂D .细胞的全能性【解析】 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过程中的一种细胞分裂方式,植物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生殖,所以并不涉及细胞的减数分裂。
【答案】 C5.在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下列哪一项条件是不需要的( )A .消毒灭菌B .适宜的温度C .充足的光照D .适宜的养料和激素【解析】 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或细胞无营养物质来源,在培养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必须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进行,并且需要适宜的温度、适宜的养料和激素。
生物苏教版选修3课后训练:第二章第1节细胞工程概述含解析
![生物苏教版选修3课后训练:第二章第1节细胞工程概述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d1b62dc83c4bb4cf6ecd1a0.png)
细胞工程概述练习1.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从紫草的愈伤组织中提取紫草素、利用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都采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而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没有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B.在进行组织培养时,由根尖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细胞脱分化、染色体变异或基因突变,而不可能发生细胞分化和基因重组C.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相比,诱导融合的方法、所用的技术手段、所依据的原理均相同,都能形成杂种细胞和杂种个体D.“试管婴儿”实质上就是“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的“产物”,能使不能产生精子或卵细胞的夫妇得到自己的孩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采用了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2.生物技术的发展速度很快,已灭绝生物的“复生"将不再是神话。
如果世界上最后一只野驴刚死亡,以下较易成功“复生”野驴的方法是()。
A.将野驴的体细胞取出,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经脱分化、再分化,培育成新个体B.将野驴的体细胞两两融合,再经组织培养,培育成新个体C.取出野驴的体细胞核移植到母家驴的去核卵细胞中,经孕育培养成新个体D.将野驴的基因导入家驴的受精卵中,培育成新个体3.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植物细胞融合前需先用纤维素酶等去除细胞壁。
这说明酶催化具有()。
A.高效性B.需要适宜的温度C.专一性D.需要适宜的pH4.某株名贵花卉用种子繁殖会发生性状分离。
为了防止性状分离并快速繁殖,可利用该植物体的一部分器官或组织进行离体培养,发育出完整的植株。
进行离体培养时不应采用该植株的( )。
A.茎尖B.子房壁C.叶片D.花粉粒5.下列属于植物组织培养的是()。
A.兰花的芽尖组织培育成兰花幼苗B.水稻种子萌发并长成新个体C.扦插的葡萄枝条长成新个体D.柳树芽发育成枝条6.下列关于培育脱毒植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应该选用植物根部成熟区的细胞进行组织培养B.应该选取植物体分生区细胞进行组织培养C.用马铃薯和草莓等植物的脱毒苗进行繁殖,种植的作物就不会或极少感染病毒D.脱毒植物比未经脱毒的植物品质好、产量高7.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能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的原因是().A.改变了作物品种B.培养周期短、繁殖率高C.无性繁殖,保持了亲本性状D.有利于提高光合效率8.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基础是( )。
2018高中生物苏教版选修3教学案:第二章第一节细胞工程概述含答案
![2018高中生物苏教版选修3教学案:第二章第一节细胞工程概述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69ed2c83c4bb4cf7ecd1e2.png)
第一节细胞工程概述1.细胞工程是指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通过细胞或细胞器水平上的操作,按照人们的意愿去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或获得细胞产品的综合性科学技术。
2.细胞工程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分为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等;根据所使用技术的不同,分为植物组织培养、细胞融合和细胞核移植等技术。
3.植物组织培养的主要过程是:选材→消毒→接种→诱导分化→诱导再分化→炼苗移植。
对应学生用书1.细胞工程的概念(1)细胞工程的含义:(2)细胞工程的类型①据操作对象: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等。
②据使用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细胞融合技术和细胞核移植技术等。
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细胞的全能性:①含义:生物体的细胞都具有发育成为一个新的生物个体的潜能。
②根本原因:几乎每一个细胞内都含有该物种的全套遗传物质,具有发育成为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部基因。
(2)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①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②条件:无菌、适宜的营养等。
③常用材料:植株的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等。
④场所:培养基中。
(3)植物组织培养的主要步骤:1.为什么在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并不会表现出全能性?提示: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细胞内的基因进行了选择性表达。
2.植物的种子发育成完整植株,是否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为什么?提示:没有。
因为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而种子中的胚已完成了早期发育,相当于新植物体的幼体,没有体现细胞发育成完整植物体的能力。
3.结合胡萝卜的组织培养实验,思考下列问题:(1)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为什么要进行一系列的消毒、灭菌,并且要求无菌操作?提示:避免杂菌污染培养基。
培养基一旦被污染,迅速生长的各种杂菌不但会和培养物争夺营养,而且这些杂菌在生长的过程中会生成大量对培养物有害的物质,导致培养物迅速死亡。
(2)为什么切取胡萝卜根的形成层?其他部分也能培养成小植株吗?提示:胡萝卜根的形成层容易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其他部分如叶、花也能培养成小植株,只是稍微困难些。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细胞工程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干细胞技术教师用书苏教版选择性必修3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细胞工程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干细胞技术教师用书苏教版选择性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242d520b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63.png)
第2课时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干细胞技术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1.阐明动物细胞融合是指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使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
2.概述细胞融合技术是单克隆抗体制备的重要技术。
3.简述干细胞在生物医学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生命观念:以细胞结构与功能为基础,理解动物细胞融合的过程及原理。
科学思维:结合具体实例,以流程图的形式表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
社会责任:说明干细胞在疾病治疗、新药的研制和开发等领域的应用及发展潜力。
一、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及其应用1.动物细胞融合技术(1)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将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技术。
(2)诱导方法①生物方法:仙台病毒、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
利用仙台病毒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过程示意图如下:②化学方法:聚乙二醇诱导融合法成功率高,但有一定毒性。
③物理方法:采用电场诱导融合法。
对细胞伤害小,易操作、控制和观察。
成为细胞融合的重要技术手段。
(3)融合过程细胞质膜出现粘连、破裂和融合→进而细胞质和细胞核的融合→形成杂种细胞→挑选所需要细胞(4)诱导对象:同物种细胞和不同物种的细胞。
2.单克隆抗体(1)概念:单个细胞进行无性繁殖形成的细胞群产生的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的抗体。
(2)传统抗体的不足含有多种抗体的混合抗体,不能专一性地对付某一类病原体,治疗效果不佳。
(3)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流程(4)应用①制备单克隆抗体靶向制剂:化疗药物与单克隆抗体结合,对肿瘤细胞有较好的选择性杀伤作用。
②疾病诊断:单克隆抗体检测相关抗原是否表达及其表达水平,作为肿瘤诊断的辅助方法;用同位素标记某种单克隆抗体,诊断结肠癌肿瘤病灶是否已经转移。
③导向手术:利用同位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在体内显示肿瘤位置,用以指导手术范围。
二、干细胞技术及其应用1.干细胞的概念:动物(包括人)胚胎及某些器官中同时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的细胞。
2.干细胞的形态特点:通常呈圆球形或椭圆球形,细胞体积小,核相对较大。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苏教版选修3第2章 细胞工程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苏教版选修3第2章 细胞工程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583f37d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2f.png)
2023-2024学年苏教版高中生物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20小题每题3分共计60分)1.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从紫草的愈伤组织中提取紫草素利用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都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B. 在进行组织培养时由根尖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会发生细胞脱分化有可能发生突变而不可能发生细胞分化和基因重组C. 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相比诱导融合的方法所用的技术手段所依据的原理均相同都能形成杂种细胞和杂种个体D.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采用了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答案】C【解析】解A、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从紫草的愈伤组织中提取紫草素、利用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都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A正确B、在进行组织培养时由根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细胞通过有丝分裂方式增殖可能会发生染色体变异或基因突变而不可能发生细胞分化和基因重组 B正确C 、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相比诱导融合的方法、所用的技术手段、所依据的原理均不相同且动物细胞融合一般不能形成杂种个体 C错误D、克隆抗体的制备采用了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D正确.故选 C.2.下列属于细胞水平克隆的是()A. 棉花根尖细胞经诱导形成幼苗B. 单细胞的DNA在体外大量扩增C. 培养动物杂交瘤细胞D. 人参皂甙干粉的大量生产【答案】C【解析】解 A、棉花根尖细胞经过诱导形成幼苗的过程为植物组织培养表示个体水平的克隆 A错误B、单细胞的DNA在体外大量增殖属于分子水平的克隆 B错误C 、培养动物杂交瘤细胞原理是细胞增殖属于细胞水平的克隆 C正确D、运用植物组织培养大量生产人参皂甙干粉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属于个体水平的克隆 D错误.故选 C.3.下列不属于细胞水平的技术操作是()A. 棉花根尖细胞经诱导形成幼苗B. DNA在体外大量扩增C. 培养动物杂交瘤细胞D. 人参皂甙干粉的大量生产【答案】B【解析】解 A、棉花根尖细胞经诱导形成幼苗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属于细胞水平的操作 A错误B、DNA在体外大量扩增属于PCR技术属于分子水平技术的操作 B正确C 、培养动物杂交瘤细胞属于动物细胞培养属于细胞水平的操作 C错误D、植物组织培养形成愈伤组织进而大量生产人参皂甙干粉属于细胞水平的操作 D错误.故选 B.4.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要用特定的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在这种培养基上不能存活、增殖的细胞有()①B淋巴细胞②小鼠骨髓瘤细胞③B淋巴细胞自身融合细胞④小鼠的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的细胞⑤杂交瘤细胞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④D. ②③【答案】A【解析】特定培养基培养细胞的目的是筛选出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因此其他的细胞都不能在此培养基上生存所以在这种培养基上不能存活和繁殖的细胞有①B淋巴细胞、②小鼠的骨髓瘤细胞、③B淋巴细胞自身融合的细胞、④小鼠的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的细胞故选A5.如果世界上最后一只野驴刚死亡以下提供的“复生”野驴个体的生物技术方法中有可能成功的是()A. 将野驴的基因导入家驴的受精卵中培育成新个体B. 将野驴的体细胞两两融合再经组织培养培育成新个体C. 将野驴的体细胞取出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经脱分化.再分化培育成新个体D. 取出野驴的体细胞核移植到母家驴的去核卵细胞中经孕育培养成新个体【答案】D【解析】解 A、将野驴的基因导入家驴的受精卵中属于基因工程可培育出新性状的家驴 A错误B、动物细胞融合技术还不能形成新的动物个体况且细胞融合后会导致遗传物质加倍 B 错误C 、动物细胞的全能性受到限制因此动物细胞培养不能形成新个体 C错误D、将野驴的体细胞核移植到雌性家驴的去核卵细胞中可以克隆形成野驴 D正确.故选 D.6.研究人员通过将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内来表达人生长激素已知质粒中存在两个抗性基因 A是抗链霉素基因 B是抗氨苄青霉素基因目的基因要插入到B基因中大肠杆菌不带有任何抗性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上述过程中生长激素基因通过逆转录法获得B. 重组质粒可通过农杆菌介导导入大肠杆菌细胞内C. 符合生产要求的工程菌可在含链霉素的培养基中生长D. 为提高重组成功率常用两种限制酶同时酶切质粒和生长激素基因所在的DNA【答案】B【解析】解 A.上述过程中生长激素基因通常通过逆转录法获得 A正确B.将重组DNA导入大肠杆菌细胞时需用 Ca^2+处理细胞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 B错误C.符合生产要求的工程菌可在含链霉素的培养基中生长 C正确D.为提高重组成功率常用两种限制酶同时酶切质粒和生长激素基因所在的DNA D正确故选 B7.阿霉素是一种抗肿瘤抗生素可抑制RNA和DNA的合成阿霉素没有特异性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还会对机体其它细胞造成伤害科研人员将阿霉素与能特异性识别肿瘤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结合制成抗体–药物偶联物(ADC) ADC通常由抗体、接头和药物三部分组成作用机制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阿霉素对肿瘤细胞和已经分化的组织细胞都有杀伤作用B. 将肿瘤抗原反复注射到小鼠体内从小鼠的血清中分离出的抗体为单克隆抗体C. ADC的制成实现了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D. 利用同位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在特定组织中的成像技术可定位诊断肿瘤【答案】B【解析】解 A.阿霉素是一种抗肿瘤抗生素可抑制RNA和DNA的合成导致蛋白质也无法合成因此阿霉素对肿瘤细胞和已经分化的组织细胞都有杀伤作用 A正确B.将肿瘤抗原反复注射到小鼠体内从小鼠的血清中分离出的抗体并不是单克隆抗体 B 错误C.将阿霉素与能特异性识别肿瘤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结合制成抗体–药物偶联物(ADC)实现了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 C正确D.利用同位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在特定组织中的成像技术可定位诊断肿瘤 D正确故选 B8.科研工作者利用禽流感病毒蛋白制备单克隆抗体下列步骤中叙述正确的是()A. 用动物细胞培养液培养禽流感病毒通过离心获得抗原蛋白B. 多次注射适宜浓度的抗原免疫小鼠以获得更多的浆细胞C. 用灭活的病毒诱导浆细胞与禽流感病毒融合得到杂交瘤细胞D. 将单个杂交瘤细胞接种到小鼠腹腔培养可获得多种单克隆抗体【答案】B【解析】A、禽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在培养液中独立生存 A错误B、多次注射适宜浓度的抗原免疫小鼠以获得更多的浆细胞 B正确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与浆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 C错误D、将单个杂交瘤细胞接种到小鼠腹腔培养只能获得一种抗体 D错误9.用单克隆抗体研制而成的“生物导弹”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瞄准装置” 二是杀伤性“弹头”.下列对此叙述不正确的是()A. “弹头”具有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B. “瞄准装置”是指识别肿瘤的单克隆抗体C. “弹头”由放射性同位素、化学药物等物质构成D. “生物导弹”的制备利用了细胞工程技术【答案】A【解析】解 A、“弹头”中的药物不具有选择作用 A错误B、“瞄准装置”是由识别肿瘤的单克隆抗体构成 B正确C 、“弹头”由放射性同位素、化学药物等物质构成能杀伤癌细胞 C正确D、单克隆抗体运用了动物细胞工程中的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D正确.故选 A.10.下图示“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的培育过程, 其中①~⑤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组织或植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①表示低渗溶液中用酶解法处理植物细胞获得原生质体B. e是一团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薄壁细胞C. 可根据质壁分离现象鉴别杂种细胞的细胞壁是否再生D. 植物有性杂交和体细胞杂交都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答案】C【解析】“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的培育过程是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过程①是去掉细胞壁得到原生质体的过程②是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③是再生出细胞壁④是脱分化⑤是再分化的过程植物细胞壁的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以去掉植物细胞壁得到原生质体此方法叫酶解法 A正确 e是愈伤组织是无定型的的薄壁细胞没有特定结构和功能 B错误杂种细胞的细胞壁如果已经再生利用渗透原理可以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C正确植物有性杂交不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植物体细胞杂交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D错误11.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RNA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主要病变在脊髓灰质损害严重者可有瘫痪后遗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一个小儿麻痹症患者的腿部瘫痪了这是由于病毒损伤了右图所示反射弧中的B处B. 病毒内部的DNA或RNA常常是引起免疫反应的抗原C. 服用脊髓灰质糖丸预防脊髓灰质炎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 可通过注射免疫球蛋白来保护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接触者但这种免疫是被动给予的不是自身主动产生的【答案】D【解析】A、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RNA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主要病变在脊髓灰质所以病毒损伤的部位为反射狐中的C处 A错误B、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的抗原物质主要是蛋白质不是DNA或RNA B错误C、服用脊髓灰质糖丸预防脊髓灰质炎属于免疫预防让机体产生记忆细胞和抗体属于特异性免疫 C错误D、可通过注射免疫球蛋白来保护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接触者但这种免疫是被动给予的不是机体自身主动产生的 D正确故选D.12.下图是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植物的示意图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①→②利用两种不同限制酶处理能避免含抗虫基因的DNA片段自身环化B. ②→③可用氯化钙处理农杆菌有助于促进重组Ti质粒转化到农杆菌细胞中C. ③→④用农杆菌侵染植物细胞重组Ti质粒整合到植物细胞的染色体上D. ④→⑤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利用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答案】C【解析】解A.①→②利用两种不同限制酶处理能避免含抗虫基因的DNA片段自身环化 A正确B.②→③可用氯化钙处理农杆菌使之成为易于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感受态这样有助于促进重组Ti质粒转化到农杆菌细胞中 B正确C.③→④用农杆菌侵染植物细胞重组Ti质粒的T-DNA片段整合到植物细胞的染色体上 C错误D.④→⑤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D正确故选 C13.为了培育菊花新品种科学家利用二倍体野生夏菊和六倍体栽培秋菊进行体细胞杂交培育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d植株含有野生夏菊和秋菊的遗传物质B. ①过程常用酶解法去壁一般在低渗溶液中进行C. 野生夏菊和栽培秋菊属于同一物种D. ②过程有关的细胞器只有高尔基体比较活跃【答案】A【解析】解 A.d植株是利用二倍体野生夏菊和六倍体栽培秋菊进行体细胞杂交再经过组织培养技术发育而来的含有野生夏菊和栽培秋菊的遗传物质 A正确B.①过程为去除细胞壁的过程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实质是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所以在融合前需要使用酶解法(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植物的细胞壁获得植物的原生质体此操作一般在高渗溶液中进行如在低渗溶液中进行则去掉细胞壁的原生质体会因吸水而涨破 B错误C.野生夏菊和栽培秋菊属于不同物种自然条件下不能杂交成功 C错误D.②过程是杂种细胞形成细胞壁有关的细胞器有高尔基体、线粒体 D错误故选 A14.SRY基因控制男性睾丸发育是决定人类男性性别的基因在进化上高度保守 SRY-PCR 技术是现阶段进行人类胚胎性别鉴定最准确的方法具有取样少、对胚胎损伤小、检测时间短等优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SRY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B. SRY-PCR前应制备足量的两种引物C. SRY-PCR利用了DNA热变性的原理D. 应将PCR产物与胚胎提取物进行抗原-抗体杂交以鉴定胚胎性别【答案】D【解析】解 A.SRY基因是决定人类男性性别的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 A正确B.SRY-PCR前应制备足量的两种引物 B正确C.PCR利用了DNA热变性原理 C正确D.若PCR检测为阳性则为男性抗原-抗体杂交用于蛋白质 D错误故选 D15.肾上腺素的分泌活动受内脏神经的直接支配严重焦虑情况下会导致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多进而引起心率加快上述实例不能说明的是()A. 肾上腺素被定向地运输到心脏处发挥作用B. 肾上腺素可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C. 心肌细胞膜上存在肾上腺素的受体D. 神经系统的活动会影响激素的分泌【答案】A【解析】解 AC.肾上腺素随体液运送到全身仅作用于有特定受体的靶细胞 A错误、C正确B.激素的调节机制就是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B正确D.严重焦虑情况下会导致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多说明神经系统的活动会影响激素的分泌D正确故选 A16.下列有关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PEG是促细胞融合剂可直接诱导植物细胞融合B.用原生质体制备人工种子要防止细胞破裂C.骨髓瘤细胞经免疫处理可直接获得单克隆抗体D.核移植克隆的动物其线粒体DNA来自供卵母体【答案】D【解析】A.PEG(聚乙二醇)可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不能直接诱导植物细胞融合 A错误B.制备人工种子是用人工薄膜包裹组织培养形成的胚状体、腋芽等 B错误C.单克隆抗体是杂交瘤细胞产生的不能由骨髓瘤细胞经免疫处理后产生 C错误D.细胞核移植技术培育的克隆动物中细胞核DNA来自提供体细胞核的个体细胞质中线粒体DNA来自提供卵母细胞的个体 D正确故选D17.一般来说动物细胞体外培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中的()①无毒的环境②无菌的环境③合成培养基需加血浆④温度与动物体温相近⑤需要O_2 不需要CO_2 ⑥一定浓度的CO_2以维持培养液的pHA. ①②③④⑤⑥B. ①②③④C. ①③④⑤⑥D. ①②③④⑥【答案】D【解析】动物细胞体外培养需要在无菌、无毒的条件下培养基中除了需要添加必须的营养物质外还需要加入血浆、温度接近动物体外还需要加入一定的CO_2 ⑤错误 A、B、C错误 D正确18.下列实验中能体现细胞全能性的有()①玉米花粉粒培育出植株②转入贮存蛋白基因的向日葵细胞培育出植株③烧伤病人的健康细胞培养出皮肤④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⑤用悬浮培养的单个胡萝卜细胞培养成可育的植株A. ②③④B. ①②⑤C. ①②④⑤D. ①②③④⑤【答案】B【解析】玉米花粉粒培育出植株体现了生殖细胞的全能性①正确转入贮存蛋白基因的向日葵细胞培育出植株体现了植物体细胞的全能性②正确烧伤病人的健康细胞培养出皮肤并没有形成新个体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③错误种子的胚由受精卵发育形成发育完全的胚由胚芽、胚轴、子叶和胚根组成胚将来发育成新的植物体胚芽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植物的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植物的根和茎的部分子叶为种子的发育提供营养因此用植物种子繁殖后代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④错误用悬浮培养的单个胡萝卜细胞培养成可育的植株体现植物体细胞具有全能性⑤正确故选B19.某同学列表比较了动植物细胞工程的有关内容你认为错误的是()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解 A、植物体细胞杂交时用酶解法(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动物细胞培养时用胰蛋白酶处理分离出单个细胞 A正确B、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法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是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 B正确C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用于培育种间杂种植物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不能用于培养克隆动物培养克隆动物采用的是核移植技术 C错误D、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其中含有蔗糖和植物激素动物细胞培养的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其中含有葡萄糖和动物血清等 D正确.故选 C.20.下图是一种“生物导弹”的作用原理示意图没有与肿瘤细胞结合的“生物导弹”一段时间后被机体清除阿霉素是一种抗肿瘤药能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复制和RNA的合成过程同时对正常细胞的生命活动也产生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利用细胞工程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B. 相对于增殖的细胞活化阿霉素对不进行分裂的细胞影响可能较小C. 在治疗中应先注射生物导弹再注射非活化磷酸阿霉素D. 相对于普通抗体单克隆抗体更能减轻阿霉素对正常细胞的伤害【答案】A【解析】解 A.单克隆抗体是由骨髓瘤细胞和B细胞融合形成的杂交瘤细胞合成和分泌的这个过程没有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A错误B.活化的阿霉素有效抑制DNA复制和RNA的合成据此判断其对不分裂细胞的影响可能相对较小 B正确C.根据图形信息阿霉素的活化需要生物导弹携带的碱性磷酸酶所以在治疗中应先注射生物导弹再注射非活化磷酸阿霉素但不能间隔时间太长因为没有与肿瘤细胞结合的“生物导弹”一段时间后被机体清除 C正确D.相对于普通抗体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更能减轻阿霉素对正常细胞的伤害 D正确故选 A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21.(1)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其他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基础使用合成培养基培养动物细胞时通常需要加入________等天然成分细胞培养所需气体主要有O_2和CO_2 CO_2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 细胞体外培养的适宜温度一般与________相近21.(2)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细胞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________ 此时瓶壁上形成的细胞层数是________ 要使贴壁的细胞从瓶壁上分离下来需要用________酶进行处理21.(3)诱导动物细胞融合常用的化学试剂是________ 单克隆抗体最主要的优点是________ 并可大量制备【答案】血清/血浆, 维持(培养液的)pH, 动物体温【解析】动物细胞培养液为合成培养基但该培养基中往往要加入一些血清等天然成分动物细胞培养所需气体主要有O_2和CO_2 CO_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动物细胞培养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 其中温度要与动物体温相近【答案】接触抑制, 单层(或一层), 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解析】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细胞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接触抑制此时瓶壁上形成的细胞层数是单层(或一层)要使贴壁细胞从瓶壁上分离下来需要用酶处理可用的酶是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答案】聚乙二醇(PEG), 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解析】诱导动物细胞融合常用的化学试剂是聚乙二醇(PEG) 单克隆抗体的最主要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能大量制备22.(1)利用灭活的戊型肝炎病毒来免疫小鼠一段时间后若小鼠血清中检出_____________的抗体则说明小鼠产生了免疫反应再从小鼠脾细胞中获取B淋巴细胞然后将其与________融合22.(2)细胞融合完成后融合体系中除含有杂交瘤细胞外可能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两两融合的细胞细胞融合与细胞膜的________性有关22.(3)为检验得到的杂交瘤细胞能否分泌抗戊型肝炎病毒的抗体可用戊型肝炎病毒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提取的抗体进行杂交在体外培养的条件下当培养的小鼠杂交瘤细胞达到一定密度时需进行________培养以得到更多数量的细胞22.(4)细胞融合技术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5)单克隆抗体最主要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抗戊型肝炎病毒, 骨髓瘤细胞【解析】解(1)单克隆抗体制备的第一步是需要注射相应的抗原所以将灭活的戊型肝炎病毒注射到健康成熟的小鼠体内其目的是获取能分泌抗戊型肝炎病毒的B淋巴细胞再将该细胞和小鼠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答案】(2)B淋巴细胞相互融合形成的细胞、骨髓瘤细胞相互融合形成的细胞, 流动【解析】(2)细胞融合实验完成后融合体系中除含有未融合的细胞和杂交瘤细胞外可能还有B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相互融合形成的细胞、骨髓瘤细胞和骨髓瘤细胞相互融合形成的细胞细胞融合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答案】(3)杂交瘤细胞培养液, 传代【解析】(3)为检验得到的杂交瘤细胞能否分泌抗戊型肝炎病毒的抗体可以用戊型肝炎病毒即抗原与从杂交瘤细胞培养液中提取的抗体进行抗原—抗体杂交如果出现了杂交带说明杂交瘤细胞分泌了抗戊型肝炎病毒的抗体在体外条件下当培养的小鼠杂交瘤细胞达到一定密度时为了得到数量更多抗体需要进行传代培养【答案】(4)突破了有性杂交的局限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解析】(4)细胞融合技术的优点是突破了有性杂交的局限使远缘杂交成为可能【答案】(5)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以大量制备【解析】(5)单克隆抗体最主要的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以大量制备23.(1)获得克隆动物的方式属于________生殖研制克隆动物的生物学原理是________23.(2)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克隆优质肉牛的实验流程图如下对供体细胞进行培养时要用________酶处理健康动物的组织使细胞分散成单个细胞诱导重组细胞分裂常用的化学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①②所涉及的实验技术名称是①________ ②________23.(3)最终得到的克隆动物是否与优质肉牛遗传物质完全一样__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4)请提出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另一个应用前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无性, 已分化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有全能性【解析】解(1)获得克隆动物的方式属于无性生殖研制克隆动物的生物学原理是已分化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有全能性【答案】(2)胰蛋白、胶原蛋白, 钙离子载体、乙醇、蛋白酶合成抑制剂, 显微操作去核法, 胚胎移植技术【解析】(2)对供体细胞进行培养时要用胰蛋白、胶原蛋白酶处理健康动物的组织使细胞分散成单个细胞诱导重组细胞分裂常用的化学物质有钙离子载体、乙醇、蛋白酶合成抑制剂①表示显微操作去核法②表示胚胎移植技术【答案】(3)否, 克隆动物的细胞核遗传物质来自于核供体动物优质肉牛细胞质遗传物质来自于卵母细胞供体动物【解析】(3)克隆动物的细胞核遗传物质来自于核供体动物优质肉牛细胞质遗传物质来自于卵母细胞供体动物因此最终得到的克隆动物与优质肉牛遗传物质不完全一样【答案】(4)保护濒危动物转基因克隆动物可以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许多珍贵的医用蛋白在治疗人类疾病时转基因克隆动物细胞、组织、器官可以作为异种移植的供体【解析】(4)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另一个应用前景保护濒危动物转基因克隆动物可以。
高中生物第二章细胞工程章末复习(含解析)苏教版选修3
![高中生物第二章细胞工程章末复习(含解析)苏教版选修3](https://img.taocdn.com/s3/m/7f30886df8c75fbfc77db2b5.png)
【创新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中生物第二章细胞工程章末复习(含解析)苏教版选修3一、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的比较1.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培养过程的顺序及诱导的植物激素分别是( )①细胞的全能性②离体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③根、芽④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⑤生长素和乙烯⑥愈伤组织⑦再分化⑧脱分化⑨植物体A.①、②⑧⑥⑦③⑨、④ B.①、②⑧⑥⑦③⑨、⑤C.①、⑥②⑨⑧③⑦、⑤ D.①、②⑨⑧⑥⑦③、④2.在下列自然现象或科学研究成果中,能为“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观点提供直接证据的是( )A.壁虎断尾后重新长出尾部B.蜜蜂的未受精卵细胞发育成雄蜂C.用体外培养的皮肤治疗烧伤病人D.小鼠腺细胞的自我复制3.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融合必须先制备原生质体B.试管婴儿技术包括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两方面C.经细胞核移植培育出的新个体只具有一个亲本的遗传性状D.用于培养的植物器官或组织属于外植体4.下列有关原生质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组成原生质体的主要生命物质是水和蛋白质B.原生质体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及两者之间的原生质C.去掉细胞壁的植物裸露细胞是原生质体D.原生质体只能用于植物细胞工程5.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材料只能取自动物胚胎细胞B.培养中的人的B淋巴细胞能够无限地增殖C.人的成熟红细胞经过培养能形成细胞株D.用胰蛋白酶处理肝组织可获得单个肝细胞6.英国科学家维尔穆特首次用羊的体细胞(乳腺细胞)成功地培育出一只小母羊,取名为“多利”,这一方法被称之为“克隆”,以下四项中与此方法在本质上不同的是( ) A.噬菌体侵染细菌并实现繁殖的过程B.用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育出完整的新植株C.我国科学家鲍文奎培育出八倍体小黑麦D.生物学家将某肿瘤细胞在体外培养繁殖成一个细胞系7.动物体内的细胞不易受到外界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感染,原代培养的细胞( ) A.对微生物有一定的防御能力B.细胞培养环境中可以有一定量的微生物C.对微生物已失去了防御能力D.刚离体的细胞必须生活在无菌条件下,以后的培养对无菌条件的要求不严格8.植物细胞工程与动物细胞工程中所用的技术与原理不相符的是( )A.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和胰蛋白酶处理——酶的专一性B.植物组织培养与动物细胞培养——细胞的全能性C.原生质体融合与动物细胞融合——生物膜的流动性D.紫草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细胞分裂9.利用细胞工程方法,以SARS病毒核衣壳蛋白为抗原制备出单克隆抗体。
高中生物第二章细胞工程苏教版选修3
![高中生物第二章细胞工程苏教版选修3](https://img.taocdn.com/s3/m/a63f6f45f5335a8102d22036.png)
第二章细胞工程第二节植物细胞工程【学习目标】1、说出细胞全能性的含义及其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应用(B)2、尝试进行植物组织培养,体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B)3、简述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B)4、例举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B)【基础梳理】一、植物组织培养1、植物细胞的全能性(1)生物细胞的全能性生物体细胞一般都是受精卵经有丝分裂形成,因而都含有生物一整套遗传物质,都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但在生物体上有时不能表现出其全能性,只能通过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器官,这是在特定的环境、激素等的影响下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2)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植物体的全部体细胞都是从受精卵经过有丝分裂产生的,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所必需的全套遗传物质。
(3)细胞表现其全能性的条件离体、无菌、一定的营养条件、植物激素诱导、环境条件(脱分化避光,再分化需光)。
(4)全能性的大小受精卵全能性最大;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高度特化的动物体细胞的全能性受到限制,它的细胞核仍保持着全能性。
全能性表达的难易程度:受精卵>生殖细胞>体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例题1】以下不能说明细胞全能性的实验是()A. 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育出植株B. 紫色糯性玉米种子培育出植株C. 转入抗虫基因的棉花细胞培育出植株D. 番茄与马铃薯体细胞杂交后培育出植株2、植物组织培养(1)理论基础(原理):细胞全能性(2)核心: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和愈伤组织再分化。
(3)过程:(4)培养基的成分水分、无机盐、碳源、维生素、生长调节剂(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有机添加物等。
(5)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需要注意的问题①所以实验用具严格灭菌。
②接种过程严格的无菌操作。
③愈伤组织培养:最初避光培养,后期见光培养。
④试管苗培养:先要进行生芽培养,再进行生根培养,试管苗培养要在光照条件下进行。
【例题2】下列有关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花药、胚不能作为组织培养的材料 B.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C.外植体是指用于培养的植物组织或器官 D.外植体可诱导出愈伤组织【例题3】植物组织培养基中愈伤组织利用的营养成分是()①水②矿质营养③有机小分子④激素⑤琼脂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⑤C. ②③④⑤D. ①②④⑤3、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二、植物细胞培养(1)概念:在实验室工厂化生产的条件下,将组织培养过程中形成的愈伤组织或其他易分散的组织置于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悬浮培养,得到分散游离的悬浮细胞,通过继代培养使细胞增殖,从而获得大量的细胞群体的一种技术。
2.6细胞工程概述课时训练(苏教版选修3)
![2.6细胞工程概述课时训练(苏教版选修3)](https://img.taocdn.com/s3/m/e0804c63195f312b3069a557.png)
第二章细胞工程训练6细胞工程概述【基础过关】知识点一细胞工程及其发展1•下列哪项技术不属于细胞工程()A. 有性杂交B.体细胞杂交C.组织培养D.细胞核移植2•细胞工程发展所依赖的理论基础是()A.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B. 遗传密码的确立及其通用性的发展C. 生物体细胞全能性的证实D. 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的发展3•下列对细胞工程技术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 改良生物品种B. 创造生物新品种C. 用于克隆人D. 加速繁育生物个体或获得有用的细胞代谢产物知识点二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4•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根据是()A. 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全面B. 细胞的全能性C. 细胞的分裂D. 细胞的分化5•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中,常用来去除细胞壁的酶是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这是因为()A. 这些酶容易制取B.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C. 纤维素酶、果胶酶价格便宜D. 用这些酶便于操作6•关于染色体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 能定向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B. 通过染色体工程使生物遗传性状发生的变异属基因重组C. 染色体工程的目的之一是培育植物新品种D. 染色体工程是基因定位和染色体转移等基础研究的有效手段知识点三细胞工程的应用7•下列不属于细胞工程的是()A. 对植物的茎尖进行培养获得脱毒苗B. 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繁殖优良家畜品种或濒危动物C. 将鼠的细胞与人的细胞融合D. 无土栽培8•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成员通过将大熊猫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后的兔子卵细胞中,成功地培育出大熊猫的早期胚胎。
这项研究成果属于()A. 杂交育种B.细胞工程C.基因工程D.染色体工程9•下列关于细胞工程技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20世纪70- 80年代已经培育出动植物之间杂交的新品种B. 植物细胞间融合时需去除细胞壁C. 核移植时主要借助显微操作仪D. 多倍体育种属于染色体工程的重要应用【能力提升】10•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的描述错误的是()A. 细胞工程可分为植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工程和微生物细胞工程B. 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技术要在严格无菌的条件下进行C. 细胞融合需要的促融合的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D. 染色体工程可以用于染色体转移的研究,对基因定位的研究没有意义11. 下列有关细胞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 美国科学家哈里森开创了动物细胞培养的先河B. 根据研究的对象不同,细胞工程主要包括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细胞融合、细胞核移植、染色体工程C. 细胞工程在农业、林业生产以及在医疗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D. 细胞工程与其他生物工程关系密切,相辅相成12. 甘薯种植多年后易积累病毒而导致品种退化。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2.2 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课后作业(含解析)苏教版选修3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2.2 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课后作业(含解析)苏教版选修3](https://img.taocdn.com/s3/m/8ca5c377b4daa58da0114adb.png)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2.2 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课后作业(含解析)苏教版选修3一、选择题1.若大量、快速生产人参皂甙干粉和黄酮类物质需借助下列哪项生物技术?( )A.基因工程B.诱变育种C.植物组织培养D.植物体细胞杂交解析:培养人参外植体经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将愈伤组织接种到发酵罐中连续培养,可在培养液中获得大量人参细胞,经提炼可得皂甙干粉,因此人参皂甙干粉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的。
答案:C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工程的意义?( )A.改良生物品种或创造新品种B.加速繁育生物个体C.获得某些细胞代谢产物D.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解析: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属于基因工程的一个步骤,通过细胞工程不能实现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目的,但转基因植物的培育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答案:D3.下列各项培育植物新品种的过程中,不经过愈伤组织阶段的是( )A.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培育白菜—甘蓝杂种植株B.通过多倍体育种培育无子西瓜C.通过单倍体育种培育优质小麦D.通过基因工程培育转基因抗虫水稻解析:植物体细胞杂交、单倍体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均经过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所以需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植物多倍体育种通常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
答案:B4.下列关于“人工种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通过科技手段人工合成的种子B.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的种子C.种皮能够自我生成D.发芽率低解析:植物组织培养获得的胚状体,包裹上人工胚乳和人工种皮,就可制成“人工种子”。
答案:B5.下列关于植物细胞工程在生产应用上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切取一定大小的草莓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可获得抗病毒新品种B.对马铃薯愈伤组织进行人工诱变,可获得能分泌乳腺蛋白的新品种C.在组织培养获得的楸树胚状体外包裹上人工胚乳、种皮制成人工种子D.在发酵罐中培养人参的胚状体细胞,大量生产人参皂苷粉解析: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可以获得脱毒植物,但不能培养出抗病毒的新品种;人工诱变并不能产生非本物种的基因,对马铃薯愈伤组织进行人工诱变,不可能获得能分泌乳腺蛋白的新品种;人工种子是在植物组织培养获得的胚状体外包裹人工胚乳和人工种皮制成的;获取细胞产物,应将植物细胞培养到愈伤组织阶段。
高考生物总复习 课时提升作业(四十)第2章 第1、2节 细胞工程概述植物细胞工程 苏教版选修3
![高考生物总复习 课时提升作业(四十)第2章 第1、2节 细胞工程概述植物细胞工程 苏教版选修3](https://img.taocdn.com/s3/m/c6a22456ce2f0066f433222b.png)
(金榜题库)2014届高考生物总复习课时提升作业(四十)第2章第1、2节细胞工程概述植物细胞工程苏教版选修3(30分钟 50分)一、选择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1.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某种植物甲、乙两品种的体细胞杂交获得的杂种植株与甲、乙两品种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目相同B.去除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和将动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均需酶处理C.聚乙二醇可诱导植物原生质体融合或动物细胞融合D.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是细胞膜流动性和细胞全能性2.在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下列各项中为非必要条件的是( )A.培养基需消毒灭菌B.给予适宜的温度C.给予充足的光照D.给予适宜的养料和激素3.有关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可能把两个植物体的优良性状集中在杂种植株上B.需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C.利用聚乙二醇可以促进原生质体融合D.植物体细胞杂交就是将不同的植物体细胞融合成杂种细胞4.(2013·南通模拟)下面的简式表示植物组织培养的大致过程,据此判断错误的是( )①②③→④A.若①是来自不同植物体细胞融合的杂种细胞,则④可能出现与亲本不同的遗传特性B.若①是花粉,则④是单倍体植株,经染色体加倍后可得到稳定遗传的品种C.若①是人参细胞,对②进行扩大培养可提高细胞产物——人参皂甙的产量D.若①是具有杂种优势的农作物细胞,则用③进行繁育会发生性状分离5.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工程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脱毒苗,获得抗病毒的新品种B.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人工种子,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C.利用细胞培养技术获得紫草素,实现了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D.单倍体育种需要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6.(2013·无锡模拟)下图表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⑤植株根尖细胞的全能性比①植株根尖细胞的强B.②试管的培养基中含有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含有有机物C.③试管中的细胞能进行减数分裂D.调节④培养基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比例可诱导产生不同的植物器官7.(多选)下列有关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可以获得某种多倍体植株B.获得原生质体的过程中需要胰蛋白酶C.通常用聚乙二醇或灭活病毒诱导原生质体融合D.可根据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的差异来鉴定杂种细胞二、非选择题(共15分)8.(能力挑战题)(2012·山东高考)辣椒素作为一种生物碱广泛用于食品保健、医药工业等领域。
高中生物 2.1 细胞工程概述课后作业(含解析)苏教版选修3
![高中生物 2.1 细胞工程概述课后作业(含解析)苏教版选修3](https://img.taocdn.com/s3/m/a5d160906c175f0e7cd137d8.png)
第二章细胞工程第一节细胞工程概述一、选择题1.“白菜—甘蓝”是用何种技术培育出来的新品种?( )A.基因工程B.细胞工程C.酶工程D.嫁接技术解析:“白菜—甘蓝”是由白菜和甘蓝两种植物的体细胞融合而成的杂种细胞发育而成的,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B2.用以下4种技术培育出的新个体中,遗传物质全部来自一个亲本的技术是( )A.细胞核移植B.细胞融合C.杂交育种D.动物细胞培养解析:细胞核移植的后代,细胞质遗传物质与细胞核遗传物质分别来自不同的亲本;细胞融合是两个或多个细胞的融合,拥有两个或多个细胞的全部遗传物质;杂交育种的新个体拥有两个亲本的遗传物质。
答案:D3.将甲、乙两个物种(均为二倍体)的体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细胞,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培育成植株。
此植株是( )A.二倍体B.三倍体C.四倍体D.单倍体解析:因甲、乙两种植物均是二倍体,故由它们的体细胞融合而成的杂种细胞及由该细胞发育成的植株均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答案:C4.在生物体内,细胞没有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为不同的组织、器官,是因为( )A.细胞丧失了全能性B.基因的表达有选择性C.不同的细胞内基因不完全相同D.在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细胞内的基因发生了变化解析:生物体内的细胞具有全能性,但没有表现出来,原因是细胞完成了分化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答案:B5.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A.花药、胚不能作为组织培养的材料B.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C.外植体是指用于培养的植物组织或器官D.外植体可诱导出愈伤组织解析: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外植体(指从植物体上切下来的离体器官、组织或细胞)会进行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将处于脱分化状态的愈伤组织移植到合适的培养基上继续培养,愈伤组织就会进行再分化,并形成具有根、茎、叶的完整植株。
根据培养的对象,可将植物组织培养分为器官培养、组织培养、细胞培养和原生质体培养(用机械、酸处理或酶分解等方法除去细胞壁,分离出原生质体进行培养)等,胚是可以作为植物组织培养材料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细胞工程第6课时细胞工程概述目标导航 1.了解细胞工程的发展历程。
2.简述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如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技术、细胞融合技术、细胞核移植技术、染色体工程等。
3.了解细胞融合的方法。
4.举例说出细胞工程在遗传育种、生产药品、食品等方面的应用。
一、细胞工程的发展1.1907年,哈里森采用____________培养蛙胚神经组织细胞,开创了动物____________的先河。
2.1937年,高特里特等人培养了____________,首次成功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
3.1972年,卡尔逊用____________作为促融合因子,成功的将两个不同种的烟草细胞____________融合,获得了第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
4.1997年伊恩·维尔穆特利用成年芬兰白面母羊________________与黑面母羊的____________首次克隆出绵羊“多利”。
二、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1.细胞工程的概念:以__________为基本单位,在体外________条件下进行培养、繁殖或利用__________、________等技术,使细胞某些____________按照人们的意愿发生改变,从而改良____________、创造新品种和加速繁育生物个体,以及获得某些有用的________________的技术。
2.分类(1)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微生物细胞工程。
(2)根据所用技术的不同:分为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1)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技术:是在______条件下分离植物____________,将其放在适当的培养基上,给予必要的生长条件,使它们在体外继续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新的____________________的技术。
(2)细胞融合技术:采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使____________不同细胞融合为____________的技术。
融合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细胞核移植技术:是将一个细胞的________转移到另一个去除细胞核的细胞中去,从而使受体细胞获得________________,产生新的生命现象的技术。
(4)染色体工程:是人们按照一定的设计,有计划地____________________同种或异种染色体,从而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_和选育新品种的一种技术。
三、细胞工程的应用及与其他生物工程的关系1.细胞工程的应用:(1)快速培养花卉及____________。
(2)获得________作物。
(3)开发____________,减少环境污染。
(4)繁殖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
2.细胞工程与其他生物工程的关系(1)细胞工程利用基因工程中的________________实现转基因植物和动物的培养;(2)细胞工程中获得的新细胞株可用于____________生产______________;(3)细胞工程还为____________提供了稳定的培养对象,以完成生物制品的规模化生产。
知识点一细胞工程和细胞工程的发展1.下列技术中,一般不属于细胞工程的是( )A.1907年哈里森进行的蛙胚神经组织培养B.1972年卡尔逊获得了体细胞杂交植株C.1982年帕米特采用显微注射技术获得了巨型小鼠D.1997年维尔穆特利用核移植技术克隆出绵羊多利2.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工程仅仅在细胞整体水平上定向改变遗传物质B.细胞工程需要严格的无菌条件C.细胞工程的技术包括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细胞融合、细胞核移植、染色体工程D.细胞工程可以用于作物新品种的改良或繁育知识点二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3.在以下4种利用细胞工程技术培育出的新个体中,遗传物质完全来自一个亲本的是( )A.细胞核移植B.细胞融合C.染色体工程D.细胞组织培养4.下列关于细胞融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采用自然或人工的方法使两个或多个不同细胞融合为一个细胞B.在促融合因子的作用下,仅仅使细胞核发生融合C.常用的促融合方法有电场诱导融合法、聚乙二醇诱导融合法等D.在细胞融合前需用纤维素酶等去除细胞壁知识点三细胞工程的应用及与其他生物工程的关系5.马铃薯利用它的块茎进行无性繁殖,种植的世代多了以后往往会感染病毒而减产,为此农户都希望得到无病毒的幼苗进行种植。
获得无病毒幼苗的最佳办法是( ) A.选择优良品种进行杂交B.进行远缘植物体细胞杂交C.利用芽尖进行组织培养D.人工诱导基因突变6.下列与细胞工程无关的技术是( )A.抗软化番茄的培育B.无病毒作物的获得C.克隆动物的产生D.葡萄的嫁接基础落实1.下列技术中,一般来说不属于细胞工程的范围的是( )A.染色体工程B.植物组织培养C.细胞融合D.基因探针的应用2.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成员通过将大熊猫体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后的兔子卵细胞中,成功地培育出大熊猫的早期胚胎。
这项研究成果属于( )A.杂交育种B.细胞工程C.基因工程D.染色体工程3.下列关于细胞工程技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20世纪 70-80年代已经培育出动植物之间杂交的新品种B.植物细胞间融合时需去除细胞壁C.核移植时主要借助显微操作仪D.多倍体育种属于染色体工程的重要应用4.下列不属于细胞工程应用的是( )A.繁殖优良家畜品种B.生产药物C.培育组织器官D.生产转基因产品5.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根据是( )A.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全面 B.细胞的全能性C.细胞的分裂D.细胞的分化6.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中,常用来去除细胞壁的酶是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这是因为( )A.这些酶容易制取B.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C.纤维素酶、果胶酶价格便宜D.用这些酶便于操作7.下列不属于细胞工程技术的是( )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多倍体植物B.利用体细胞融合技术生产单克隆抗体C.通过大规模的细胞培养生产香精、色素和杀虫剂等D.利用细菌的连续培养技术生产谷氨酸能力提升8.下列有关细胞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美国科学家哈里森开创了动物细胞培养的先河B.根据研究的对象不同,细胞工程主要包括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细胞融合、细胞核移植、染色体工程C.细胞工程在农业、林业生产以及在医疗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D.细胞工程与其他生物工程关系密切,相辅相成9.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的描述错误的是( )A.细胞工程可分为植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工程和微生物细胞工程B.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技术要在严格无菌的条件下进行C.细胞融合需要的促融合的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D.染色体工程可以用于染色体转移的研究,对基因定位的研究没有意义10.一只羊的卵母细胞核被另一只羊的体细胞核置换后,这个卵母细胞经过多次分裂,再植入第三只羊的子宫内发育,结果产下了一只羊羔。
这种克隆技术具有多种用途,但是不能( )A.有选择地繁殖某一性别的家畜B.繁殖家畜中的优秀个体C.用于保存物种D.改变动物的基因型11.甘薯种植多年后易积累病毒而导致品种退化。
目前生产上采用茎尖分生组织离体培养的方法快速繁殖脱毒的种苗,以保证该品种的品质和产量水平。
这种通过分生组织离体培养获得种苗的过程不涉及细胞的( )A.有丝分裂B.分化C.减数分裂D.全能性12.“白菜—甘蓝”是用细胞工程的方法培育出来的蔬菜新品种,它具有生长周期短、耐热性强和易贮藏等优点。
如图是“白菜—甘蓝”的培育过程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1)过程①应使用__________________酶。
(2)过程②常用的化学试剂是____________。
(3)过程④的细胞分裂方式为____________。
(4)通常情况下,白菜和甘蓝不能杂交成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方法克服了该障碍。
综合拓展13.转基因抗病香蕉的培育过程如图所示。
质粒上有PstⅠ、SmaⅠ、Eco RⅠ、ApaⅠ等四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位点。
请回答:(1)构建含抗病基因的重组质粒A时,应选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____________,对________________进行切割。
(2)培养基中的卡那霉素会抑制香蕉愈伤组织细胞的生长,欲利用该培养基筛选已导入抗病基因的香蕉细胞,应使重组质粒A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标记基因。
(3)香蕉组织细胞具有__________,因此,可以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将导入抗病基因的香蕉组织细胞培育成植株。
图中① 、②依次表示组织培养过程中香蕉组织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6课时细胞工程概述知识清单一、1.盖玻片悬滴细胞培养 2.胡萝卜组织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 3.硝酸钠原生质体体细胞杂交植株 4.体细胞的细胞核去核卵细胞二、1.细胞无菌细胞融合核移植生物学特性生物品种细胞代谢产物2.(1)植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工程(2)细胞与组织培养细胞融合细胞核移植染色体工程3.(1)无菌细胞或组织生长、增殖与分化组织、器官和个体(2)自然或人工2个或多个一个细胞生物法物理法化学法(3)细胞核新的遗传信息(4)消减、添加或替换定向改变遗传性状三、1.(1)濒危植物(2)无病毒(3)洁净能源(4)优良家畜品种濒危动物 2.(1)转基因技术 (2)蛋白质工程药物或酶制剂(3)发酵工程对点训练1.C [帕米特采用显微注射技术将经过重组的带有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质粒转入小鼠受精卵内,并将早期胚胎植入小鼠体内妊娠,分娩出了带有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的巨型小鼠,这一实验被认为是基因工程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思路导引了解教材中关于细胞工程发展简史的内容,独立判断各选项。
知识链接细胞工程的发展(1)1907年,美国哈里森采用盖玻片悬滴培养蛙胚神经组织,观察到细胞的生长现象,并记录到存活数周的细胞,开创动物细胞培养的先河。
(2)1937年,法国科学家高特里特等人几乎同时离体培养了胡萝卜组织,并使组织增殖。
这是首次成功进行的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
(3)1972年,美国卡尔逊等人用硝酸钠作为促融合因子,成功地将两个不同种的烟草细胞原生质体进行融合,获得世界上第一个体细胞杂交植株。
(4)1997年,英国科学家伊恩·维尔默特利用成年芬兰白面母绵羊体细胞与苏格兰黑面母羊的去核卵细胞首次克隆出绵羊“多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