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去识别灵璧石造假的手法
中国灵璧奇石的鉴别
![中国灵璧奇石的鉴别](https://img.taocdn.com/s3/m/8beec448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01.png)
中国灵璧奇石的鉴别作者:张训彩来源:《收藏与投资》2020年第08期每位收藏者都千方百计地寻觅中国灵璧奇石的精品,甚至不惜重金购买,或以佳品交换。
但是,有时事与愿违,受人欺诈,得到的只是一块假石或赝品。
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地学习和掌握鉴别灵璧石品级和真伪的本领,增强自身的打假能力。
一、中国灵璧奇石的品级灵璧奇石在历史上曾有贡品、极品、神品、上品、珍品、奇品、精品、佳品、妙品等品级的称谓。
贡品是封建社会时期供奉皇帝的物品,所以现在不宜再沿用,其他的称谓目前在石玩界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和说法。
笔者根据石玩界的普遍观点和看法,在继承石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其他艺术品的品级,将灵璧奇石的鉴别品级分为极品、珍品、精品三类,供灵璧石收藏爱好者参考。
(一)极品灵璧奇石中的极品石,突出而集中地体现了奇石的外形、艺术和美学特征,且稀有罕见。
在国家级或国际石展中,荣获等级奖的灵璧奇石,如“玲珑璧”;还有一些传承有绪的名人藏石,如清代蒲松龄的“海岳石”,市场价格一般在100万元以上。
(二)珍品灵璧奇石中的珍品石,体现了灵璧石的主要外形、艺术和美学特征,较为少见。
参加过国家级以上的石展,或者在省一级的石展中荣获等级奖,如在1999年昆明世博会上荣获金奖的“灵璧秀峰”、获铜奖的“穿山甲”,著名赏石家田先生收藏的获奖作品“回首”等,还有一些近现代名人收藏的石品,市场价格一般在10万元以上。
(三)精品灵璧奇石中的精品石,体现了灵璧石的部分外形、艺术和美学特征,不易常见。
参加过省级石展,或者在区域性的石展中荣获等级奖,同时还包括一些被有影响力或有权威性的刊物、著作作为图片宣传的石品,如纹石小精品“兔”,市场价格一般在1万元以上。
灵璧奇石品级的决定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不可敝帚自珍,要经过大家的认可以及专家鉴赏。
另一方面,应充分认识到石艺术品的特殊性,它的品级和价格会受历史、政治、时代和潮流的影响,可能会此一时彼一时。
另外,还有一些灵璧石因为种种原因,可能没有参加石展,也没有获过奖,但不排除其中有品级石的存在。
灵璧石的真假界定及其时代特征
![灵璧石的真假界定及其时代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f2ffaecc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f1.png)
灵璧石的真假界定及其时代特征文/秦文联 by Qin Wenlian《宝藏》杂志2009年11期刊登了笔者的《灵璧石四招定真假》一文。
此文曾被清华大学教授温庆博引用到中国观赏石协会鉴评师培训班的教学中,后不断有杂志和媒体转载,也有将其更名为《灵璧石的真伪辨别》发表的,收到了良好的反应。
随着赏石文化的不断提升,赏石人的审美和素养也与“石”俱进。
首先表现在对石头的处理手段上不断更新,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特征。
最近5年,灵璧石界出现了一个极端现象——无论水平多高的玩家,好石头到手后,多会不惜重金打造底座,然后“供奉”。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石头上的泥巴不敢洗,灰不敢刷,石根后面巨大的疙瘩动也不敢动。
这个现象显然是与赏石文化的发展背道而驰的,笔者为此走访了很多灵璧石界的名家、资深玩家。
巩杰曾说“这就好比美女全身上下穿着漂亮的衣服,却唯独不洗脸”。
这种不敢“洗脸”的现象到底为什么?追问之下,大家苦笑“不敢啊”,害怕被人说假,解释不清。
原来好石头、真石头被一些冒充内行的人质疑的事早已屡见不鲜。
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会解释不清呢?这些说别人石头假的人难道可以指鹿为马,题名:【千秋大业】 收藏:刁双喜题名:【飞龙在天】 收藏:贺蔚想怎么说就怎么说?随便说假也不需要证据吗?是真的为什么要怕别人说假呢?一旦被人说假,有没有权威机构来评判,谁来评判,又拿什么标准来评判呢?就以上问题,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灵璧石原石处理的几个阶段灵璧石的赏玩在原石处理手段上经历了几个阶段。
我们注意到在宋代和明清时期赏玩灵璧石是比较“宽松”的,可以打磨,也可以钻洞。
宋代杜绾《云林石谱》上卷《灵璧石》篇:“若欲成云、气、日、月、佛像,及状四时之景,须籍斧凿,修治磨砺,以全其美。
大抵只一两面,或三四面,若四面全者,百无一二。
若有得四面者,多是石砬石尖,择其奇巧处镌取,治其底。
”徐文强《古代赏石与古典赏石的区别与特点》和雷敬敷《历代石谱文献所反映的古代赏石文化活动的特色》《石非石|谈古说今之灵璧古石有故事》等文章都谈到了古石的修治。
外地朋友对灵璧石认识的可能存在的几个误区
![外地朋友对灵璧石认识的可能存在的几个误区](https://img.taocdn.com/s3/m/891e0536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62.png)
外地朋友对灵璧石认识的可能存在的几个误区外地朋友对灵璧石认识可能存在的几个误区近年来,灵璧石声名远播,外地爱好者也与日俱增。
但因地域阻隔,许多朋友不得不借助网络书籍来学习灵璧石知识,很少能够“上手”,所以造成了对灵璧石认识的一些误区。
“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
”千万不能人云亦云。
1、关于对“磬石”一词的理解。
“磬石”,原本是“治磬之石料”的意思,因为灵璧石最古老最原始的作用是用来制作乐器磬,所以这个词本来并不是对观赏石而言的。
灵璧石中最具代表性质地的观赏石具有或基本具有磬乐器一样玉振金声的特色,所以把这类观赏石也称为“磬石”。
玉振金声是灵璧磬石的特色,但诸多皮质优良的磬石不一定声音很好。
大家知道,白马纹石按质地理所当然属于磬石,因其纹理诡秘而名噪天下,但声音不佳者比比皆是。
所以,个人认为,声音只能作为磬石的特色,不可作为要素,如果一味追求声音,会错过很多美石的。
毕竟,赏石,视觉才是第一感觉。
2、关于灵璧石的产地。
“灵璧”是一个政治区域,“灵璧石”是一个观赏石的名称,不能把“灵璧石”理解为“灵璧县出产的观赏石”。
个人认为,以灵璧的渔沟、九顶为代表及其附近具有大致相同的地理环境的地方出产的观赏石,都应该叫做灵璧石。
这里包括江苏的徐州一些地方所产的吕梁、皖螺、彩石等,宿州埇桥区的层石、灰莲花等,安徽泗县产的石头,以及灵璧县城附近所产的石头。
一般的说来,渔沟、九顶一带所产石头绝大部分为质地较好的磬石,为“此地石”,也就是正宗的灵璧石。
其他地方石头一般质地相对较次,可称为“泛灵璧”,“泛灵璧”在色彩、图案、造型等方面也有独到之处,不可厚此薄彼。
另外,在“泛灵璧”产区也产一些质量上乘的磬石,我们不能因为它的“庶出”而小觑。
再另外,总体来说,毗邻灵璧附近的江苏所产彩灵璧色彩艳丽丰富,比灵璧本地产的彩石量大质优。
3、关于“石根”和“白脉”。
灵璧石在地下的时候,由于重力的作用,下部和红色粘土结合比较紧密,久而久之,红土和石头粘在一起,形成“根”,灵璧本地也称为“浆”,不是古董界所说“包浆”的“浆”,。
灵璧石的真假与做工
![灵璧石的真假与做工](https://img.taocdn.com/s3/m/40ab2cad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3f.png)
灵璧石的真假与做工灵璧石的真假与做工现在灵璧石收藏热的不断升温,使好的灵璧石越来越难寻,价格也在不断攀升。
随之而来,造假的石头也猖獗起来。
奇石造假古代时就有,出于趋利的目的,凡是受到人们喜爱,具有收藏价值、可以产生经济利润的石头都有人造假。
寿山石,鸡血石,巴林石,和田玉不是也有很多的假货吗?所以大可不必谈假色变,更不可因噎废食。
有人造假的石头从反面说明了它具有收藏价值。
同时,区分真假也是一种乐趣。
那么怎样区分灵璧石的真假?怎样才能不上当受骗花钱买垃圾呢?下面就就笔者11年来买卖灵璧石所积累的经验,谈谈灵璧石的造假问题,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粘贴粘贴是一种较长见的做假手法,也是很难发现的造假。
粘贴分为原石粘贴和成品石粘贴两种。
原石粘贴也分两种,一是因为在挖石过程中或搬弄石头时由于动作大,失手搞断了石头或碰烂了石头,而这块石头又比较有形,石农不舍得放弃,因此就用哥俩好或101等粘合剂粘贴。
因为是原石,上面还有灰土,如果粘贴的及时或严密,是很难发现的。
更有聪明的石农,再用胶粘些现场的土灰,把裂痕处整个遮掩起来,就更不容易区分了。
但是也正是这种自作聪明的手法,暴露了假石的痕迹。
A,新粘上的土比老灰土颜色深,这是因为胶的作用,使灰土变色和不成一体,新粘的土浆颜色比老的土浆鲜艳。
B,在你刷石头时粘胶就更暴露无疑了。
所以带个手刷,看中的石头不妨刷一刷试试,不但可以把怀疑的部分试刷出来,也可以试出这块石是不是好刷,和同时看看石皮石质是不是清润。
C,听声音。
如果石皮石质都很好,而弹击无声或沉闷,就要引起注意了,仔细观察,如果因为有石合(天然的缝隙)就是正常,没有的话就可能有粘贴处,因为断裂破坏了石头的整体性,使之声音沉闷。
这种造假是被动的,还有一种原石粘贴是主动的造假:就是把不相干的两块或几块石头粘合起来,以增加石头的曲折,形成蟠螭的效果。
这种石兼具上一种造假的手法,用胶水粘合灰土。
除了试刷以外,D,就是要看它是不是自然。
学习一下--怎样辨别奇石的真假!
![学习一下--怎样辨别奇石的真假!](https://img.taocdn.com/s3/m/7292c817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3c.png)
学习一下--怎样辨别奇石的真假!
•经常有朋友拿着'偶然'得来的宝贝来鉴定,对于一般的作假石头,我这个阅石无数的人倒是一眼便知真假,但总是有朋友上当,损失些钱财倒是小事,损害了玩石头的那份初衷倒是大事.特找来本文,展示一些奇石造假的图片、案列等,请新入门石友及奇石爱好者务必留步学习,以免在奇石收藏过程中遭遇无良分子,损失钱财,同时也欢迎各位老石友提供素材、案列等,帮助新入门石友成长,非常感谢百度奇石吧网友三千不少。
1、染头发腐蚀奇石,还有一种方法是用强酸烧出来的,他们在塑料上把图案刻好,贴在石头上在用强酸烧出来 ...
染料的方法是一样的,还有一种是用白水泥和其他水泥做的,这个用刀是一下硬度就可以看出真李逵和假李逵了
2、太湖石、灵壁石等石头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碳酸盐就很容易跟酸、碱反应,因此就很容易通过酸、碱腐蚀的办法来造假。
此类人工“太湖石”,先人工钻孔,然后用酸洗出较为自然的形,因为瘦透漏,往往能骗大。
切需额外的特别的注意和防范!
3、模具压制出来的假造型石;
模具
产品
4、激光烧制、强酸腐蚀玛瑙切片类假奇石
石头图案越真实,越容易出现假的,需要睁大眼睛哦。
5、人工喷沙造的外型(自然是不可形成这样弧度的,毫无自然美感)天然的石头,它的各个面尤其是边沿、棱角、特别是凹槽等处的过渡会很自然,而人为造型的就难以做到了,尤其是他们的棱角处多是直的或圆的
•
造假蜥蜴化石。
灵璧石造假与鉴别
![灵璧石造假与鉴别](https://img.taocdn.com/s3/m/5577c7dc33d4b14e84246808.png)
灵璧石造假与鉴别灵璧石历史悠久,名冠古今中外,观赏价值极高,古今论石专著中已有定论。
灵璧石出自于安徽灵璧县。
“泗滨浮磬”(今俗称“灵璧磬石”)和“灵璧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同是灵璧县石文化大系中的两个不同的支系。
“磬石文化”是指以灵璧县磬石山南麓古磬矿所产的片状磬石为原料,通过人力加工而成为各种形制的编磬。
灵璧观赏石分黑、白、红、灰四大类一百多个品种。
其中以黑色最具特色。
观之,其色如墨;击之,其声如磬。
其形或似仙山名岳,或似珍禽异兽,或似名媛诗仙。
被国内外石艺界誉为"天下第一石"。
灵璧石名贵之处在于诸美皆备,既有瘦、皱、漏、透,又有伛、黑、悬、响,也有形、质、色、光,还有奇、巧、殊、绝。
有关灵璧石研究成果颇丰。
古人对灵璧石的研究从形、质、色、声等方面入手,较为详尽地论述了灵璧石真伪辨识的特征。
《云林石谱》评述灵璧石“石理嶙峋”、“清润而坚”、“扣之铿然有声”。
《长物志》中灵璧石“色如漆,间有白文如玉”,“扣之声如玉”,“以利刃刮之略不动”,而“伪者多以太湖石染色为之”,此书对灵璧石与太湖石的不同之处作了比较,“太湖石亦微有声,亦有白脉,然以利刃刮之则成屑”。
《金玉琐碎》中把灵璧石与英石进行了比较。
“其实英石无声,有声者灵璧石也”等。
应当指出,限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古人提出的灵璧石品评及辨识真伪的理论,仅仅局限于客观上的描述。
从岩石学角度来说,灵璧石属于碳酸盐类岩。
这类岩石很多,像江苏太湖石,安徽巢湖石、无为石,山东临朐石,在这些“石家族”中不难找出“扣之有声如玉”、“色如漆”之类的奇石精品,例如《古矿录》、《姑苏志》等都记载,上乘太湖石“形嵌之,性湿润,扣之铿然”。
《云林石谱》记述安徽无为石“石色稍黑而润,多作群山势,扣之有声”。
笔者收藏的碳酸盐岩类造型石中,类似黑色且有声不限于灵璧石。
可见,辨别其真伪,利用古人的方法是很难解决的。
鉴于此,笔者用科学方法进行鉴别。
灵璧石是一种致密细粒石灰岩,矿物成分主要是方解石(>95),还有少量的白云石、黄铁矿及铁的氧化和的。
真假灵璧只四招,教你如何鉴别灵璧石的真假
![真假灵璧只四招,教你如何鉴别灵璧石的真假](https://img.taocdn.com/s3/m/8be16855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61.png)
真假灵璧只四招,教你如何鉴别灵璧石的真假据目前出现的灵璧石作伪手法,本人总结四招定真假:一凭感觉;二验纹皮;三看正面与背面的过渡;四看价格。
一凭感觉但凡玩家,不论你玩的什么,玩得久了必然会对此产生一种感觉,玩石头也一样。
与石头长久的“相亲相爱”,聆听大自然的声音,解读自然的密码,久之就与大自然相容相生,不分彼此,物我交融,同与大道,回到自然本性与游心天地之间,也就是天人合一、自然达到至美的境界。
天然的灵璧石释放出来的信息代表天,天意;一旦有人工,人有意而为之的话,自然融入了人的思想,代表的是人,人意,所谓匠气也。
玩石日久,能够读懂天意,识破人意。
玩石家,单单凭这第一眼的感觉往往从数米外甚至通过石头照片就可以判断真假,秘诀就是天人合一,人石合一的境界。
说起来玄而难,实际上,产区以石为生的玩石人个个都能够达到,有过几年玩石经历的本地的玩家也应该都能够达到,很简单:天天接触原石。
二验纹皮首先观察纹理流畅与否,然后看皮色自然与否,这两点还是一种感觉。
最后就是观察石面上纹理凹周围发灰白色,这是符合客观灵璧石的形成、处理和流转过程的。
如果经铁丝刷子刷之后,珍珠部分不是黑幽幽的、光溜溜的,而石体表面颜色甚至比珍珠疙瘩还鲜亮,珍珠疙瘩周围并没有灰白色,必然是假的无疑。
对于灵璧石中的文字石的辨伪,除了观察文字是否匠气外,主要是采用上述验纹皮的方法。
对于非上述品种的灵璧石,一类是以灰色为主调的莲花石、透花石和汉画石等,这一类皮纹是灰色,表面有玉米面窝头表面那种沙沙拉拉的感觉,闭上眼睛用手摸,会感觉沙沙的。
作伪之后,沙沙拉拉的感觉没有了,灰白色显得鲜亮,摸上去顺滑,平整;灰色为底色,黑色为画面,黑色与灰色底色之间的过渡突然,画面突起,有突兀质感;画面多人物或者动植物等吉祥寓意的民间题材,匠气重,往往凭感觉就能够判断真伪。
目前市场上大量出现的磬石类作伪石的纹理多是直线纹理,很难找到曲线(假龟纹石除外)。
原因很简单,做直纹好做,曲纹不仅难做,且做出来往往很不自然。
纯天然灵璧石-奇石收藏的方向 廷好灵璧石网
![纯天然灵璧石-奇石收藏的方向 廷好灵璧石网](https://img.taocdn.com/s3/m/788994d07f1922791688e899.png)
纯天然灵璧石-奇石收藏的方向 廷好灵璧石网天下第一奇石灵璧石的收藏魅力 天下第一奇石 灵璧石的收藏魅力 “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碧玉”。
产于安徽省灵璧县境内的灵璧石, 其妙趣天成的诱人魅力在于它集声、形、质、色、纹诸美于一体,有着无比 丰富的美学内涵和极高的观赏收藏价值, 被乾隆皇帝御封为 “天下第一石” 。
灵璧石在源远流长的中国石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是古往今来公认的赏石瑰 宝。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 历史悠久的灵璧石收藏迎来了新一轮高潮。
《灵璧志略》记载: “灵璧有七十峰,产有磬石、巧石、黑白石、透花石、 菜玉石、五彩石等,山川灵秀,石皆如璧。
”在灵璧所产的诸多石种中,扬 名最早的是被称为“八音石”的磬石, 《禹贡》中就有“泗滨浮磬”的记载, 是我国古代的石质乐器——磬的首选材料。
而收藏意义上的灵璧石,主要是 指青黑磬石奇石。
随着收藏的不断发展,灵璧石作为赏石的概念也得到不断 丰富,逐渐包含了纹石、五彩石、透花石、皖螺石、彩色白灵璧等。
灵璧石收藏盛名久享 灵璧石的收藏和赏玩称得上是盛名久享。
自古以来, 有名的藏石家无不藏 有灵璧珍品,有文献记载的就有苏轼的“小蓬莱”、范成大的“小峨嵋”、赵孟 頫的“五老峰”。
风流帝王李煜钟爱“灵璧研山”,宋徽宗还为常常把玩的一颗 灵璧小峰题了“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字,命人镌于峰侧,并钤御印。
南宋 《云林石谱》上记载石品 116 种,灵璧石被放在首位;明人文震亨撰写《长 物志》,也有“石以灵璧为上”的评判。
明朝王守谦《灵璧石考》一文称:“海内王元美(世贞)之祗园、董元宰(其 昌)之戏鸿堂、朱兰嵎(之藩)之柳浪居、米友石(万钟)之勺园、王百榖(穉登) 之南有堂、曾莲生之香醉居、刘际明之吾石斋、刘人龙之梦觉轩、彭政之啬 室,清玩充斥,而皆以灵璧石作供。
” 灵璧石之所以受到诸多名士如此钟爱,是因为灵璧石具有独特的魅力。
第一,灵璧石的音韵美。
灵璧石独具妙音,宋人杜绾在《云林石谱· 灵璧 石》中说:“扣之锵然有声。
揭秘灵璧石造假手段及识别方法
![揭秘灵璧石造假手段及识别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d75db12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b6.png)
揭秘灵璧石造假手段及识别方法灵璧石历史悠久,名冠古今中外,早在北宋时就被列为贡品。
它与英石,太湖石,昆石同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石”,并居首位,乾隆皇帝受灵璧石之美所染,御赐其“天下第一石”的美名。
故有人在经济利益驱使下,大刀阔斧的对没有观赏价值的灵璧石进行人工打磨、钻洞、涂色、刻纹、拼接、改形等手段造假,以便用工艺石冒充天然的灵壁奇石进行欺诈性贩卖,近年来一直受到造假的困扰,甚至已经严重影响到赏石文化的推广,业内人士无不忧心忡忡。
那么,灵璧石的造假到底有哪些手法,如何识别,一下是一些常见的灵璧石造假手段,以供广大石友参考。
造假方式一:“减肥”,有的称之为“瘦身,。
为了凸显“瘦”,把臃肿的部分纂去。
由于这种作伪手法易于识别,现在作伪者把减肥后的“背”用黄泥伴胶水粘上,干了以后再打磨,以假乱真。
这种造假主要用于“倒挂”、“过桥”、“避雨”等传统题材的清供石。
造假方式二:“染色”某些成色不好的石头,为了冒充正宗的“磐石黑”用鞋油拌蜡涂抹,也有为了突出“彩灵璧”的红,用红鞋油涂抹的。
这种识别方法很简单,用手在石头上用力摩擦几个来回,看看手上是否有颜色。
还有一种石质比较松软的彩石,刷清漆后用火烤,但这种石头的石皮没有石纹且泛贼光。
造假方式三:“做洞”。
造型石、景观石等石体上的孔洞,可使石头陡生灵气.玲珑可人,其价值无形中也大得多,特别在灵璧石中还有这样一句话“纹石带洞,洲各要命”。
造伪者的主要手法是先用电钻、电刷等做好洞,再通过“打磨”、“酸泡”等方法,做出玲珑的造型,然后开出天价欺骗消费者。
造假方式四:“胶粘”。
这种作假的起因是在灵璧石的挖掘过程中不慎将形状比较好的搞坏了,出现了破损、断裂,为了弥补这种损失就想到高性能的胶。
但无论性能多好的胶,时间久了都会老化,自然会断裂现在发展到把几块风马牛不相及的石头用这种手段拼接,在接口处用砂纸打磨后再做些纹路。
造假方式五:“作纹”。
也有戏称为“美容”。
如把石头做成一定形状的象形或自然景观,模仿天然的纹路、然后用砂纸打磨、酸泡等方法修饰。
灵璧石造假手法,这么识别造假灵璧石
![灵璧石造假手法,这么识别造假灵璧石](https://img.taocdn.com/s3/m/06e32f60a45177232f60a2d4.png)
灵璧石造假手法,这么识别造假灵璧石被誉为天下第一名石的灵璧石,近年来一直受到造假的困扰,甚至已经严重影响到赏石文化的推广,业内人士无不忧心忡忡。
那么,灵璧石的造假到底有哪些手法,如何识别,在这儿向大家作一介绍。
一是以外地石冒充灵璧石。
由于灵璧石种类繁多,几乎全国所有的造型石在灵璧石里都可以找到相近或相似的;灵璧县从事奇石经营的队伍庞大,足迹遍布全国各地,有机会找到与灵璧石差不多的其它地方的石头。
所以,一些造型尚可但石质较差的石头便被石贩子买来当灵璧石卖,以获取高额利润。
判断这类石头一是看背面是否有红沙浆,如有,说明是产于土中的,如没有,则很可能是产于山上的,二是看石皮,石皮纹理自然清晰,光洁度好者为真,三是看石体是否完整,灵璧石结构致密,一般无论大小,都是一个整体,虽然有不同石质结合在一起,但结合的很完整,不会是松散地几块连在一起,四是看石质是否细腻,外表粗糙者,很可能不是正宗灵璧石,五是听声,好的灵璧磬石无论厚薄,敲击都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当然,彩石、白灵、化石类的奇石是没有声的,但这类石很少以假充真的;二是粘贴作假。
判别方法主要看石筋是石面上的纹理还是前后都有的裂缝,二是敲击不同部位听声音是否一致,三是看石体各部位石质色、纹、光泽是否一致。
三是减肥。
此类做假手法多样,有的将整块石头进行切割,然后把石头放盐酸里浸泡,再通过上油打腊,外表看上去与自然的差不多,但只要将油和腊涮掉,酸蚀的痕迹立现;还有是进行部分处理,或钻孔打洞,或修出个头尾、身形来,对石质特别坚硬的磬石,通过仔细观察,做手脚的破绽不难发现。
但对彩玉石、五彩石、白灵璧识别就比较困难,要凭经验,看纹理和石肤是不是仍保留原石的那种自然润色,再就是如果是很好的象形石,就要考虑是否是动手脚的石头。
四是人工做纹。
纹路做假,技法有二,一是在原有纹路上进一步刻深,刀法好的,刻出的与自然生成的难分伯仲,大多情况下做不到这一点,能明显看到描的印迹;还有一种纺照各种天然纹,造假纹,一般要看纹路本身与前后面的纹路联系是否自然,再就是这种纹都要经过酸处理,能被刷掉的纹可能是做的。
?干货灵璧石真伪鉴别的小方法
![?干货灵璧石真伪鉴别的小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bca4111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66.png)
干货灵璧石真伪鉴别的小方法
干货,灵璧石真伪鉴别的小方法。
由于现在科技技术的发展,很多的虚假产品也就随之出现,灵璧石市场中也出现了石农作假的现象,那么怎么辨别灵璧石的真伪呢?
砂质:首先要看石头的底部是否有特有的砂质,如小块石头,可忽略,如大块的没有,则为冒充;
石纹:然后看石头的表面,正宗的灵璧石中都带有白灰色的特殊石纹,原始的石纹形状为V字形,而人为加工的一般都呈现为U形;
声音:最后是听声音,该石种在敲打时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如果无声音,那可能为假货。
更多灵璧石欣赏
清灵璧石“势牛”
清灵璧石“锁清秋”
清灵璧石“威风齐天”
清灵璧石“太平有象”
清灵璧石“凤凰”
清灵璧石“汉锋吼”
清灵璧石“吉祥天母”
清灵璧石鱼形山子
清灵璧石山形摆件
清灵璧石小供石
清灵璧石清供
清灵璧石摆件
清咸丰灵璧石“圆缘”山子
清灵璧石摆件
清灵璧石双峰山子
清灵璧石摆件
清灵璧石摆件
清“卧石龙云”灵璧石供
清灵璧石摆件
清十八世纪黑灵璧石赏石
清灵璧石摆件。
精品灵璧石的分类和收藏
![精品灵璧石的分类和收藏](https://img.taocdn.com/s3/m/9405c25116fc700abb68fc96.png)
艺术品知识精品灵璧石的分类过去一直没有统一明确的说法,给藏友收藏带来了诸多麻烦。
根据《中国灵璧石精品荟萃》的分类,按体量大小,分为园林石、厅堂石、案头石和把玩石;按质量分为纹石、磬石、五色石和其他品类;按形象分为景观石、象形石、禅意石等。
上述分类中,除园林石因为体量的因素,一般藏友很少涉足外,其他都可以根据喜好作为收藏对象。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灵璧石收藏中的文化因素十分重要,一件藏品不仅要有好的品相,还要有点石成金的“命名”和相得益彰的“配座”。
藏市中,拣品相之“漏”已经很难,但是高人一筹的文化素养往往可以在藏品的“命名”和“配座”上,收获意外之喜。
与其他热门收藏一样,灵璧石收藏也存在着造假作伪现象。
造假者常常对自然形成的石头采用切割打磨抛光、钻孔镶嵌、烧烤涂油等手法。
专家指出,由于灵璧石硬度高,检验时可以用利刃轻轻削刮石之底座,刮出石屑即为假灵璧;灵璧石黑中映白的条纹清晰而众多,也是一种简便分辨标准。
另外,选择象形石,要注意观察象形的突出部分(如手、足、翅、五官等),看其是否与主体浑然一体,有否有胶粘痕迹。
至于用电钻电锉斧凿、切面、锯底后,再用细砂磨、盐酸渍来处理的作伪手法,则需要专家进行鉴别了。
“求一石易,养一石难”,收藏灵璧石一定要走出石头不需要保养的认识误区,既要赏石也要养石。
专家和资深藏友建议,收藏精品灵璧石要以石为友,经常用手抚摩把玩,使人气和体润渗入石肤石体,时间长了即可形成包浆,包浆越凝重赏玩价值越高;其次要定期进行清洁和水养,尤其是定期用净水浸润,不仅有利于保持石头的生气,还有利于保持灵璧石独特的青铜之音。
同时,保养灵璧石还要特别注意不能损坏石体,不能用油蜡之物涂抹,否则其观赏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1、中国湖北绿松石:颜色有天蓝色、淡蓝色、绿色、月白色,颜色均一,结构致密,瓷状,蜡状光泽,属优质绿松石。
2、波斯绿松石:产于伊朗,天蓝色,孔隙小,质地细腻,光泽强度高,也属优质绿松石,有的品种有较多的黑蜘蛛网状褐色花纹。
灵璧石的辨别方法
![灵璧石的辨别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6728acb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88.png)
灵璧石的辨别方法一、灵璧石的辨别方法(一)灵璧石的特点灵璧石早在战国时期就作为美石贡品,其特点正如宋代诗人赞誉的“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碧玉”而著称,以“瘦、皱、透、漏”的千奇百态的外形变化和坚韧、温润、细腻、滑如凝脂和形态逼真而倍受宠爱。
灵璧石因以上特点而独占奇石之首,这也是人们对灵璧石的鉴赏收藏、喜爱有加的根本所在。
(二)灵璧石的辨别方法《中国灵璧石谱》(王文正著),把灵璧石划分为52大类 400多个品种,最大方便了广大初涉者辨别灵璧石提供了参照样本,也不可否言,初涉者难免有“眼花缭乱”、无法深入具体的困惑。
尤其灵璧石的当家品种,即传统意义上的专指的磬石类灵璧石,如何辨别、从哪里入手、第一点看什么、接着看什么、当即定论是不是灵璧石,然后再鉴赏分析确定它的艺术、经济和收藏价值,这是极为重要而又必须掌握的简单的方法。
以上所谈的灵璧石特点多指灵璧磬石,因为它是第一石的所指。
其他石种如花白灵、蛐蟮、木纹、碗螺、条带、莲花等应该说比较容易鉴别,只是多从它的形态、完整性、神似、意境等方面考虑其品位就行了,最难的是磬石类的辨别鉴赏。
灵璧石依据《尚书·禹贡》中论述,泗水之滨多产美石,称为泗滨浮磬,以及米芾所谈的鉴赏标准,也是指灵璧磬石,它产于灵璧县北45公里的渔沟镇东2公里的磬云山。
本人多次到此考察过,有石摩、石人、篆刻记载,从古到今始终被认为灵璧石中最具收藏价值的石种。
因此,不少石农进行人为加工,钻洞、涂刷、上色来冒充的,也多是此类。
下面就谈谈具体辨别的方法顺序。
第一、先看该石的背面即石根或叫底。
石根有没有红黄色的砂浆附着上面,而且硬化,而不是胶粘的。
个别小块奇石可能砂浆基本清掉,但留下的石根仍清晰可见,有之,再看以下两条,如没有就可判定可能是冒充的。
第二、看石肤、石纹。
磬石的石肤:光华温润,滑如凝脂,极具手感(瘦、皱、透、漏的特点不影响石肤)。
石肌中有着特殊的白灰色石纹,其纹理自然清晰流畅。
奇石的辨伪(之三)
![奇石的辨伪(之三)](https://img.taocdn.com/s3/m/0fe05f30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ca.png)
奇石的辨伪(之三)具体而言,各种造假奇石的辨伪要点如下。
灵璧石作假辨伪安徽的灵璧石作假的也时有出现。
造假者对石加工后再用盐酸浸泡溶蚀,恰似自然形成的石皮。
这样造假的结果是弄巧成拙,凡作假的灵璧石不仅价格日愈下跌,销不出手,而且又损害了声誉。
有的太湖石形态与灵璧石类似,叩击亦微有声,有人就将太湖石染黑冒充灵璧石。
怎样分辨呢?由于灵璧石硬度较太湖石高,检验时可以用利刃轻轻削刮石之底座,若是刮出石屑,即为假灵璧石。
另外,太湖石虽有白脉,但远不如灵璧石黑中映白的条纹清晰而众多,这也是分辨一法。
太湖石的辨伪太湖石造假自古有之。
太湖石因有水旱之分,水石因久经波浪冲击,石面嶙峋有“靥”,俗称“弹子窝”,且石性温润。
旱石久生岸山,石面较平坦枯槁,不足贵。
于是有的石商将旱石斧凿出条痕坑洞,而后以网盛之沉入湖水中,过一两面年乃至数年再捞起,以充水石出售。
分辨水石、旱石,主要看石之坑洞自然与否,石肌是否圆润有光泽。
这也是古人检验识别奇石的经验。
1999年9月,一位收藏家到山东淄博办奇石展,见一位南京石友,带来十几方太湖石,颜色有红、黄、白,按照“皱、瘦、漏、透”的赏石标准来评鉴,实属佳品。
而其他的石友则悄悄地对他说:“这些太湖石都是人工钻孔打磨抛光成型的,不是天然的。
”染色的胆矾晶簇辨伪有些黄、蓝等彩色的蓝色胆矾晶簇,用清水浸泡冲洗后,会褪色,可知是染色的造假石。
造假的菊花石辨伪其方法是人工雕刻成花朵模型后,用研磨成色的白色大理石粉末渗胶充填再打磨抛光而成的。
有棉的假水晶辨伪1998年9月,一个收藏家应邀参加北京角楼召开的奇石展,在潘家园逛奇石市场,发现地摊有人工熔炼玻璃,加工成水晶单晶体,内含有人造棉,猛一看,很像天然水晶,当时他就把鉴别真假水晶的实践经验讲给几位朋友。
鉴别真假水晶晶体要把握住两点:一是要看清楚晶面上有没有横向生长纹,无纹是假;二是水晶晶体内有没有银白色镜面解理,有了就是真的。
造假图案石辨伪一般是采用化学退色和染炒浸色的手法人工做成的图案石,所见的造假石多数是采用容易吸色的细砂岩。
十四种方式奇石造假鉴别
![十四种方式奇石造假鉴别](https://img.taocdn.com/s3/m/7b9cc700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f5.png)
⼗四种⽅式奇⽯造假鉴别1奇⽯造假——打磨奇⽯的打磨抛光,打磨抛光以草花⽯、奇彩⽯、三峡⽯较为普遍,但也逐渐涉及到了黄河⽯、⼤化⽯甚⾄泰⼭⽯等品种。
就⼤化⽯来说在精品原⽯价格上涨后,便吸引⼀些⼈便低价购进⽔冲度不够或破损的⽯头,初步加⼯后再⾏出售。
关于奇⽯的打磨抛光,算不算作假的话题也是由这⾥引出来的,是⽬前赏⽯界争议最多和敏感的话题。
多种观点并存,主要的两种观点是:⼀、虽然有“求原貌”的赏⽯观,他们认为奇⽯“是⼀种具有观赏价值的天然⽯质艺术品。
”奇⽯的美,美在天然神奇,打磨⽯破坏了奇⽯的⾃然属性。
⼆、但反⾯的观点也有说法,他们认为奇⽯的打磨抛光是“去璞,是为美⼥洗去脸上的泥污,打磨出的纹理和⾊彩并没有改变,所不同的就是没有了污垢,少了粗糙,隐含的天然纹理更加灿烂夺⽬”。
这类争议以前有、现在有、未来还会有,穿别⼈的鞋,⾛⾃⼰的路,该咋说就咋说,想说就说去吧。
⼀般来说,买进粗坯的⽯商,⼀般都要再⽀付百元左右的费⽤,在专门的作坊⾥进⾏精加⼯。
细加⼯后的⽯头“⾯⽬娇好,⽯肤细腻”。
基本⼯艺主要为: 1)粗加⼯:粗坯加⼯分局部加⼯和整体加⼯。
⼯具精度不⾼,加⼯技术也很有限。
局部加⼯是对原⽯残缺⾯或⽔洗度不够的“死⾯”进⾏粗坏打磨。
⼀般是把残破的尖锐部分磨圆,或把“死⾯”的⼀层粗糙表⽪磨掉。
整体加⼯是⼀些经敲击取下的⼭⽯⽯块或毫⽆⽔⽔冲度的块状原⽯,则全部将⽯表磨掉,再磨制成需要的形状。
2)精磨:⽤1000#-1200#进⼝磨⽚研磨,将粗坯上的原磨痕完全清除掉,有经验的⼯匠们⼤都采⽤“注⽔磨”的⽅法,可以很好的掌握磨的分⼨。
3)抛光:⽤软磨具加抛光膏进⾏机械抛光,抛光后可达镜⽽效果。
4)喷砂:局部打磨的⼀般会进⾏喷砂处理,以保持与周围⽯肤的⼀致性。
整体打磨也有喷砂的,这样可形成⽐较⾃然的⽯肤效果。
2奇⽯造假——激光褪⾊哈哈,⾼科技⽤于赏⽯界,总发⽣⼀些叫⼈⼤跌眼镜的事情。
⾸先澄清⼀下:在⼀些宝⽟⽯报刊上,常常看到“激光处理改⾊”的提法。
灵璧石的收藏与鉴赏
![灵璧石的收藏与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c559be05bed5b9f3f90f1c4d.png)
公选课《奇石鉴赏》论文:灵璧石的收藏与鉴赏学校:宿州学院院系:社会科学与管理工程系班级:07人力资源管理一班姓名:***学号:**********灵璧石的收藏与鉴赏一:灵璧石的收藏价值与现状分析:灵璧石是中国四大名石之首,集质、声、形、色于一体,瘦、透、皱、漏、伛、悬、黑、响,作为供石至善至美。
近十年,随着石文化的发展,国内外掀起了一股潜在力较强的藏石风。
灵璧石因久负盛名,为历代帝王将相、文人雅士所钟爱,更受到今日广大爱石者的青睐。
自1990年至今,上海、广州、天津、沈阳、北京、台湾、香港等地,乃至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人士纷纷涉足产地,不远万里来到渔沟(灵璧石主要产地),寻觅、挖掘灵璧石。
由于灵璧这个淮北地区小县:经济状况不佳,加上目前国家没有把此类矿产资源列入保护,收藏者可带它到世界各地,其经济价值也就随之改观。
一件上品灵璧石,几年前产地价上百元,在国外可卖数千美元。
1994年香港苏富比拍卖行一件灵璧石高45厘米,成交价为6.8万美元,真是黄金有价石无价。
为什么一块石头会有那么高的经济价值呢?从某一角度而言,人们爱好石头是因为它没有荣枯之分也无华陨之忧,它坚贞、沉默、孤高质洁,来源于大自然,集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于一体,是天然宠物,有限资源,世上独一无二,不可再生,加上灵璧石是历史名石,身价自然不同凡响。
灵璧石肌理缜密,质素纯净,不仅坚固稳重,而且抚之若肤。
好的灵璧石,玲珑剔透,惮奇尽怪,有天然形成之观音、卧牛、仙翁,美女、顽童;有或卧或立,若舞若蹇的,肖形状物,妙趣天成,能把您引入另一个世界,使你浮想联翩。
灵璧石还有一绝,就是声音美,坚如贞玉,扣如青铜。
音质峥琮,余音绕梁,远在战国时期就用它制作编磐,是一种高贵的乐器,专用于皇宫、贵族的宗庙祭祀、朝拜、宴会等盛大礼仪活动中。
《吕氏春秋》中说:“命大臣击磬,以象帝王之磬,以舞百兽。
”淮南子曰:“大禹爱磬乐”意在让国君“居安而思危”。
所以灵璧石又叫“八音石”。
奇珍异石的造假与辩伪方法
![奇珍异石的造假与辩伪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ab835f4b14e852458fb578f.png)
奇珍异石的造假与辩伪方法鱼目混珠的奇石造假贩假,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据了解,由于奇石收藏与交易兴盛,导致采石的狂潮,奇石资源也日渐稀少。
一些采石和贩石者为了赚钱,不惜制假充次,而少数人干脆设制假作坊流水线。
哪一种奇石交易好,获利多,这类奇石造假就最多,而且造假技术越来越巧。
如将黄河星辰石的鼓钉用砂轮打磨,使鼓钉更突出;太阳石的太阳或月亮也能作假;大化石、彩陶石的形态能用砂轮磨出,有的绿松石颜色是经染色而成的,有的水晶洞形态是用水泥粘接的;一些贩假者把人工玻璃说成全透明的水晶;有的人把内蒙古葡萄玛瑙石的珠子造得大大的,颜色鲜亮,贩假者却硬说是天然的;三峡石上人物、动物的画面是人工打磨、染色、镶嵌出的等等。
不一而足。
而灵璧石的造假手法就更多了:有的纹石是用钢丝拉出的;也有的纹石是用刻刀和钢钻刻出来的;各种动物形态是雕琢出来的,有的灵壁石却是用砂轮磨后再用草酸渗泡作旧出的,没有一定经验的人是看不出来的。
而有的地方奇石造假的手段更显高明。
所谓的贵州龙化石竟是用沥青烧铸的;一些造假者将化石碎片打成粉状再重新加树脂胶压铸,其用眼观察与真化石并无两样,真伪很难分辨。
为避免上当,收藏者购买较为贵重的奇石和化石时,应该请懂行的人士前往鉴别。
由于现在市场上摆摊设点卖假石头的很多,大量的造假石坑害了一些刚入门的石友和市民。
造假者们通常是对无观赏价值的石头采用切割打磨抛光、钻空镶嵌、烧烤涂油、化学褪色、染料浸色和用酸溶蚀作假石皮等手法,制造出假图案石、造型石、假矿物晶体,假生物化石等。
奇石造假知多少?为提高广大石友的真假分辨能力,笔者略谈如下:一、染色的各种作伪奇石。
识别方法是用干净的白棉布沾少许酒精试擦,也可以用开水冲烫或用加入少量的清水浸泡冲洗后,假的会褪色。
二、造假的菊花石。
其方法是人工先将硬度较低的黑色普通山石打磨成各种圆形,在抛光面雕刻出花朵状凹槽后,用白色石粉末渗胶充填后,再进行进一步的打磨抛光而成的。
但造假后的菊花石工艺再好一般都会能看出破绽,其鉴定方法作伪的菊花石花形呆板,线条不流畅>,充填的白色菊花形处接口细看会有刀痕,不象天成的菊花石黑白过度会自然融洽作伪的菊花石白色石花和黑岩体用放大镜细看晶体结构上会有很大区别,其特征晶体颗粒和岩体结构不统一,作伪的菊花石白色充填处硬度一般都会较低,可用小刀轻划,作伪的菊花石会轻易掉落白色石沫。
如何面对观赏石辩伪与防伪【原创】-奇石观赏-古董收藏、古玩收藏、古玩鉴定、古玩拍卖...
![如何面对观赏石辩伪与防伪【原创】-奇石观赏-古董收藏、古玩收藏、古玩鉴定、古玩拍卖...](https://img.taocdn.com/s3/m/77cf281f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42.png)
如何面对观赏石辩伪与防伪【原创】-奇石观赏-古董收藏、古玩收藏、古玩鉴定、古玩拍卖...一. 观赏石辩伪防伪形势的特点:一条总的原则:必须达到能够“辩伪”,才谈得上“防伪”。
观赏石辩伪与防伪的工作,是赏石界一个意义重大、急待解决的问题,但也是一个长期而棘手的艰难问题,甚至是一个永远都存在的“绝症”。
现分述于下:1.“重大”:用一个实例来说明。
以两把大锁牢牢锁住一件珍藏某“极品化石”的大玻璃柜,单位规定:须在领导同意下,并由两位保管员都同时到场而分别开锁后,才能把“极品化石”取出参观鉴赏(笔者仅得到隔着玻璃鉴赏的次高级待遇),并振振有词地介绍:赏其“阿娜多姿”的游荡体态,咵其四肢各有五爪都生动而俱全,叹其眼眶浑圆而“炯炯有神”,惊其生息如初“亿万年不朽”……。
笔者横看竖看就是看不到骨质和特有的骨纹。
谁知道,这却是几个月前在××作坊由××高手巧手精雕、绘墨制作的“第三代”赝品。
这样的事件太多了,从山石到水石,从矿物到化石,从几块钱的到上万元的,从石农到石商、石友再到玩家、藏家,从报刊杂志到商铺、石馆、展厅、政府单位,都有已察觉或未察觉的主动或被动的“极品”、“绝品”,而且逐渐扩散,难道这还是小事吗!。
2.“急待”:俗话说“一个正在成长的青少年,学坏容易而学好难”。
要他学好,需要父母和教师耐心地一贯教导和指引;如果放任自流就会学坏,等染上了坏毛病或已经成了瘾,改起来就事倍功半了。
赏石文化活动发展至今也好比还是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少年,所以早改早好,不要“积邪成患”而谓之“急”。
3.“长期”:由于利益的驱使,几元钱的成本,换个花样就有十倍甚至百倍的赚头;越是有价值的艺术品或商品,就越有人热衷于去作伪赚钱;就越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而层出不穷地花样不断翻新。
初学者不重视学习而偏重于自信和好运、发财,而且总有人被受骗上当,于是就有了滋生的市场,永远也肃清不了啦,所以这是一个长期的工作。
石头也造假?市场上常见的奇石造假手段
![石头也造假?市场上常见的奇石造假手段](https://img.taocdn.com/s3/m/2210b40c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d7.png)
石头也造假?市场上常见的奇石造假手段石头也造假?市场上常见的奇石造假手段三希堂2014-12-24 23:461、奇石造假手段之一——奇石绘画奇石绘画,未经加工的砾石或是卵石,利用岩石具有一定的渗透性,用化学染料直接染,这类简单,几乎卵石都可以通用,石质粗的更容易上色,以画补原石的不足之处。
分为几类:(1)直接绘画法:用添加固色剂的颜料作画,然后要涂层清漆,以防掉色,内容广泛,多为龙、虎、领袖肖像、十二生肖、形象逼真。
这类在彩石等平面图案中出现较多,因图案不容易做到模仿天然,多数都画得太像了,总体上说还是比较容易看出来的,较容易鉴别,不具太大的杀伤力。
对那些无清漆处理的石头,一般用褪色剂可褪去画面,用洗净剂强力清洗可使颜色变淡,在粗糙的石头上轻磨能把颜色磨掉并露出底色。
但是对用清漆处理的石头,一般人舍不得刮去清漆层,致使买了加工石而不知。
(2)补充绘画:依原颜色再部分画一下,而图面保持原色,不注意就很难发现。
这类石以岫玉玉树石、大理石、五彩石等平面图案中出现较多为多。
这类在原石的图案之上涂色,使这种作假方法更具迷惑性。
常可见到河卵石表面太阳、月亮或动物图形。
(3)在天然石上局部绘画。
常见的是在动物形象上加个眼睛,嘴,鼻子,胡须之类的,在风景画中加个太阳,月亮,花朵,用颜料点画,这类颜料用褪色剂或强力清洗一般可以擦去。
(4)制作文字石。
这一类同样是依据天然纹理,在此基础上描绘修改或增加笔划,使之成为文字。
这种加工的笔划和文字比较生硬,或太过完美,往往数字组成一个词汇或词句。
(竹)(5)还有一法挺高明,一定是个懂化学的人发明的——锈蚀,锈蚀之法制作画面是利用了铁锈之红褐色,加上固定剂,制作出仿真图像,特具沧桑感,有忽悠的余地。
(6)某某玉:原本一般的石头,大面积的涂抹上鲜艳的颜色,花花绿绿,非常鲜艳,然后涂上层漆,就可以称什么什么玉了。
据石商们说就这类石头卖得最快,主要是来旅游的外地人,所以有市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去识别灵璧石造假的手法
被誉为天下第一名石的灵璧石,近年来一直受到造假的困扰,甚至已经严重影响到赏石文化的推广,业内人士无不忧心忡忡。
那么,灵璧石的造假到底有哪些手法,如何识别,在这儿向大家作一介绍。
一、以外地石冒充灵璧石
由于灵璧石种类繁多,几乎全国所有的造型石在灵璧石里都可以找到相近或相似的;灵璧县从事奇石经营的队伍庞大,足迹遍布全国各地,有机会找到与灵璧石差不多的其它地方的石头。
所以,一些造型尚可但石质较差的石头便被石贩子买来当灵璧石卖,以获取高额利润。
判断这类石头一是看背面是否有红沙浆,如有,说明是产于土中的,如没有,则很可能是产于山上的,二是看石皮,石皮纹理自然清晰,光洁度好者为真,三是看石体是否完整,灵璧石结构致密,一般无论大小,都是一个整体,虽然有不同石质结合在一起,但结合的很完整,不会是松散地几块连在一起,四是看石质是否细腻,外表粗糙者,很可能不是正宗灵璧石,五是听声,好的灵璧磬石无论厚薄,敲击都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当然,彩石、白灵、化石类的奇石是没
有声的,但这类石很少以假充真的;
二、粘贴作假
判别方法主要看石筋是石面上的纹理还是前后都有的裂缝,二是敲击不同部位听声音是否一致,三是看石体各部位石质色、纹、光泽是否一致。
三、减肥
此类做假手法多样,有的将整块石头进行切割,然后把石头放盐酸里浸泡,再通过上油打腊,外表看上去与自然的差不多,但只要将油和腊涮掉,酸蚀的痕迹立现;还有是进行部分处理,或钻孔打洞,或修出个头尾、身形来,对石质特别坚硬的磬石,通过仔细观察,做手脚的破绽不难发现。
但对彩玉石、五彩石、白灵璧识别就比较困难,要凭经验,看纹理和石肤是不是仍保留原石的那种自然润色,再就是如果是很好的象形石,就要考虑是否是动手脚的石头。
四、人工做纹
纹路做假,技法有二,一是在原有纹路上进一步刻深,刀法好的,刻出的与自然生成的难分伯仲,大多情况下做不到这一点,能明显看到描的印迹;还有一种纺照各种天然纹,造假纹,一般要看纹路本身与前后面的纹路联系是否自然,再就是这种纹都要经过酸处理,能被
刷掉的纹可能是做的。
买此类石头最保险的办法是买未被灰土和鞋油石腊覆盖、能看到石质的石头。
五、断后粘接
自然奇石由于没有稳定的接在面,较细部分很容易被碰断。
买石时要特别当心那些可能着地一端较细部分是否有粘接的痕迹。
据记载,奇石造假早在古代就已出现,但由于工具的限制,技术水平无法达到随心所欲的地步,也就是用太湖石、英石或其它石种冒充灵璧石或把山石放在河里冲洗一两年,然后捞出当水石卖,最高明的不过是用石质松软的石头或砖头做假研山。
所以,奇石市场上出现些假石,不足为怪。
只要我们掌握一些识别假石的技巧,提高警惕,小心谨慎,不放过石头上的每个细节,假石就逃不出我们的法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