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教育技术的研究设计

合集下载

教育技术学研究设计方案教学课件

教育技术学研究设计方案教学课件

研究问题
教育技术如何影响学生的学习 效果?
研究问题
教育技术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 展?
研究问题
教育技术在不同学科领域的应 用效果如何?
研究问题
教育技术如何适应不同学习者 的需求?
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
教育技术能够提高学生 的学习效果。
研究假设
教育技术能够促进教师 的专业发展。
研究假设
教育技术在某些学科领 域的应用效果优于其他
实验操作过程
严格按照实验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操作,确保实验过程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数据分析与处理
数据清洗
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和处理,去除异常值和缺失值,确保数据分析的准确性。
统计分析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如描述性统计、回归分析、因子 分析等。
研究结果与结论
要点一
结果呈现
将分析结果以图表、表格等形式呈现出来,直观展示研究 结果。
04
教育技术研究实施过程
数据采集与分析
数据采集方法
确定合适的数据采集方法,如问卷调查、观 察法、实验法等,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 性。
数据分析工具
选择适合的数据分析工具,如SPSS、Excel 等,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实验操作与实施
实验设计
根据研究目的和假设,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包括实验对象、实验操作步骤、实验变量等。
THANKS
感谢观看
领域。
研究假设
教育技术能够适应不同 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
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变量
01
02
03
自变量
教育技术的类型、使用方 式和使用时间。
因变量
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专 业发展、学科领域应用效 果和满足学习者需求程度。

教育研究设计

教育研究设计

和特殊特征。
17
三、教育研究方案的设计(二)对象设计
有目的抽样的主要类型: 全面抽样
例:延边大学英语弱势群体学习策略转化的行动研究 最大变异个案抽样(最大差异抽样)
例:学习成绩优差学生的学习策略对比研究 极端个案抽样
例:延边地区朝鲜族高中理科高考状元的学习策略研究 典型个案抽样:
例:在韩延边大学汉族研究生学习与生活状况调查研究 同质个案抽样:抽取有同质特征中的亚群体作为研究对象
第三章 教育研究设计
一、教育研究设计概述 二、研究假设概述 三、教育研究方案的设计
1
一、教育研究设计概述
1、研究设计——课题设计
研究设计即设计“怎么开展研究”。 研究课题确定之后,可进行研究设计。 研究设计是确保研究质量的关键环节。
2、教育研究设计? 是对教育研究活动全过程的设计,即对研究全过程
(3)分层随机抽样:把总体分成若干层次和类型并在其中抽样
(4)整群随机抽样:选取总体做研究对象
(5)有目的抽样:当不能随机抽样时为达到研究目的而选择一
个能够提供丰富资料的样本被称做有目的抽样。
有目的抽样与随机抽样的逻辑基础不同。
➢随机抽样的逻辑基础是样本的代表性,
➢有目的抽样的逻辑基础是样本个体可提供研究所需的丰富信息
15
三、教育研究方案的设计(二)对象设计
样本容量的一般要求: ➢一般样本容量是总体的10%, ➢除少数情况外,调查研究的样本容量一般不少于100, ➢比较研究的满意样本每组至少为30; ➢在实验研究中,条件控制较严密的研究,每组15人,
条件控制不严密的教育实验,最好是一个自然教学班,不 少于30人。
有目的抽样适于人种学研究、个案研究等质的研究。这类 研究不要求研究结论的的普遍性,不要求研究结果具有推广性, 重在解决具体教育问题。

教育技术学与教学设计教案

教育技术学与教学设计教案

第一章教育技术学概述包括: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AECT1994、AECT2004定义),教育技术的领域、范畴、研究对象,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研究方法、研究取向。

教育技术学的哲学基础和一般科学理论基础。

第二章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包括:教育技术发展的含义、模型、特点、新进展,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演变,中国教育技术的发展状况。

第三章学习资源包括:学习资源概述、媒体资源、因特网上的教育信息资源、网络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

第四章学与教的过程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第五章教学系统设计包括:教学系统设计概述、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和模式、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以“学”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教学系统设计的进展。

第六章教学系统开发包括:教学系统开发概述、现代教学媒体材料的开发、网络课程的开发、、智能教学系统的开发、集成化教学系统开发。

第七章教育技术运用包括:教育技术运用概述、教学资源的应用、基于web的网络教学系统的应用、信息化教学应用、绩效技术。

第八章教育技术管理包括:教育技术管理概述、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过程管理、项目管理、知识管理。

第九章教学资源与教学过程评价包括:教育技术的评价范畴概述、教学资源的评价、教学过程的评价、网络教学评价、计算机辅助评价研究的新进展。

第十章教育技术与教育改革包括:现代教育技术与创新人才的培养、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改革、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新型教学结构。

教学系统设计考试要求:1.系统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模式以及学科性质和应用范围。

2.理解、掌握不同教学设计理论和模式的主要内容和相关方法。

3.能运用教学系统设计的相关理论来分析不同层次的教学产品和教学设计案例的特点、方法和步骤,并进行相关的教学系统设计。

考试内容:(一)教学系统设计概论1.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概念主要包括教学系统设计的含义、系统特征和本质;教学论与教学系统设计的联系与区别。

2.教学系统设计理论规定性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主要的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教育技术教案设计

教育技术教案设计

早在教育技术还没有大量应用的时候,老师们就注重教学设计了。

而如今,教育技术作为教学的一部分,成为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在教育技术的推广中,教案设计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一份好的教案设计能够使得教学效果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让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知识。

那么,教案设计应该包含哪些元素呢?在实际教学中,教案的设计应当完全依据教学内容和具体学生的特点来进行。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以便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

同时,在进行教案设计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必须要考虑到的因素。

下面,我们就来分步骤介绍一下如何设计一份好的教案。

第一步:课程内容分析教师应该对所要授课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

在这个阶段,教师主要对教学目标、教材结构、课程难度等内容进行充分的认识。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认真查看教材,并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够更好地把握住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进而方便课堂教学。

第二步:设置教学目标在完成对课程内容的分析之后,教师需要确定教学目标。

这个阶段的目标是明确的,要显得明了、精准和清晰。

目标的设定应该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

同时,在目标的设定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教学和评估的一致性,以确保学生能够达到目标效果。

第三步:选择教学策略在选择教学策略之前,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充分的考虑。

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可以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学生中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问题驱动学习法等。

在选择教学策略时,要灵活运用,充分依据不同学生的需求进行调整。

同时,教师应该在设定教学策略时考虑到学生能够具备什么能力,需要哪些知识和技能。

第四步:教学步骤设计教学步骤设计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因此,教师应该在设置教学步骤时,详细规划每一步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方法。

同时,在设置教学步骤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

第五步: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是教案设计中的最后一步。

教育技术学第三章

教育技术学第三章

教学活动、实践活动、教益活动都属于教育的 范畴,而随意学习通常不在教育范围内。也就是说 ,教育活动是至少在学习目标方面或学习资源方面 有所安排的学习活动。这种说法可以作为教育的一 个技术性定义。
二、布鲁纳(J. Bruner)的结构—发现教学理论 基本观点: a.学习一门学科,最重要的是掌握它的基本结构
第三章 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学习理论 教学理论 传播理论
§3.1 学习理论
一、学习的概念 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三、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四、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五、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一、学习的概念
学习是由经验所引起的行为或心理的变化。 ◇本能变化或自然成熟不属于学习。 ◇学习是相对持久性的变化。 广义学习与狭义学习: ◇广义:人与动物的学习 狭义:人的学习 ◇广义:人类的学习 狭义:学校中的学习 ◇广义: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 狭义:正式学习
信源/教师
信宿/学生
发送者
编码器
刺激信息
译码器
接受者
解释器
噪声 译码器 刺激信息 编码器
解释器
接受者
发送者
双向传播模式图
二、教育传播系统的组成
□三元模型
在一般的教学理论研究中,将教育者、学习者、学习材 料三者作为教学系统的构成要素,它们在教学环境中,带着 一定的目标,经过适当的相互作用过程而产生一定的教学效 果。为后面讨论方便起见,我们称之为教学系统的三元模型。
(三)确定了教学传播过程的基本阶段
(四) 揭示了教育传播过程的若干规律 ◆共识律 ◆谐振律
◆选择律
◆匹配律
信源 Resource 传播技巧 态 知 度 识 内 容 要素
信息 Message
处理

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

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

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教育技术作为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内容涵盖了广泛的范围。

首先,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包括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研究者们致力于探索如何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改进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他们不断探索各种教学方法与技术工具的结合,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教育技术的砠究内容还包括教育信息化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教育成为了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

研究者们致力于研究如何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建设数字化教育资源,开发教育软件与平台,推动教育信息化进程,提高教育的普及性和质量。

此外,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还包括教育评估与测量技术的创新。

教育评估是教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教育评估带来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研究者们致力于探索如何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设计更科学、客观、全面的教育评估与测量工具,为教育决策提供更可靠的数据支持。

最后,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还包括教育管理与领导力的创新。

教育管理与领导力对于教育发展至关重要,而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教育管理与领导力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工具。

研究者们致力于探索如何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与水平,培养更优秀的教育领导者,推动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涵盖了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的创新、教育信息化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教育评估与测量技术的创新、教育管理与领导力的创新等多个方面。

这些研究内容的不断探索与创新,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将继续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步贡献力量,推动教育事业不断迈向新的高度。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提要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提要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提要复习要求教育研究方法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高等师范专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小学教育、教育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期末考试命题严格控制在课程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和范围之内。

考试命题将依据教学大纲要求,覆盖本课程主要教学参考书的3、4、5、6、7、9、章,凡大纲中未涉及的内容,或教科书中涉及而大纲中没有选入的内容,均不列入考试范围。

试卷兼顾各学习目标层次。

考题类型在一份试卷中,各层次题目所占比例大体是:识记30%;理解占40%;应用占30%。

题型分配:填空题(每空1.5分,合计30分)、论述题(每题10分,合计20分)、简答题(每题5分,合计25分)、名词解释(每题2分,合计10分)、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合计15分)。

主要知识内容第三章教育科学研究设计第一节教育科学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研究设计的目的在于保证教育科学研究结果的信度和效度,制定出具有比较周密、科学、有效和系统化的研究工作程序和安排的计划,实现以较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获得客观、可靠、正确和有价值的研究结果。

研究标准主要指对研究设计的信度、效度方面提出的一般和某些特定的要求。

信度指研究的数据资料收集程序所体现的一致性程度。

一般,效度分为内部效度、外部效度、构思效度和统计效度四种情况。

信度对效度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一个有效度的研究程序必然是可靠的(或说有信度),但反过来,有信度不能保证一定有效度。

第二节取样设计取样是通过一定方式从研究总体中选取出来的、有一定数量要求的、供观察分析的样本。

人们通过观察样本的特征,能对总体的特征进行推论。

为使样本能够代表总体,样本不是任意选取的,而是通过一定的、有规律的、系统的随机方式选取,其理论依据来源于概率理论和统计规律。

取样的方式分为随机方式和非随机方式。

随机方式由简单随机样本、分层随机样本、系统样本等具体方式,它是常用的取样方式。

理想的样本数量应足够大,以便能充分代表期望推测的总体。

[教育技术学]03第三章教育技术发展简史

[教育技术学]03第三章教育技术发展简史

《课程的视觉化》,霍邦 (C. F. Hoban).1937画 录音、 录音、无线电 电影、电视 电影、
抽象的经验
观察的经验
参观展览 室外旅行 观摩示范 演戏的经验 设计的经验
做的经验
有目的的直接经验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视听传播 ——教育技术观念更新
背景 电视(50——70年代))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第一节 教育技术产生和发展
社会的需要
人口增长,普及教育的需要 记录、存储、传输现代教育信息的需要 社会重视教育,大力进行智力投资
科学技术的发展 理论发展的必然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问题?
从什么角度来看待教育技术的发展
年代罗列 不同的线索 技术发展阶段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从技术的两个发展方向把握ET的内涵
第三章 教育技术发展的历史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为什么要学习历史?怎么学习?
启示。借鉴过去,指导前进。 启示。借鉴过去,指导前进。 发生事件、人物、组织、著作。 发生事件、人物、组织、著作。 历史的阶段性、特点。 历史的阶段性、特点。 脉络、较深层次的规律性的东西。 脉络、较深层次的规律性的东西。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早期的系统设计教学方法模型
六十年代初加涅、格拉泽、布里格斯等 提出了早期“ 系统的设计教学”模型。 六十年代后期,布朗等人在《视听教学: 媒体与方法》中提出了系统化教学的模 型。
河北大学教育学院
三、个别化教学——教学系统设计的特殊领域
个别化教学 是一种适合 个别学习者 需要和特点 的教学。学 生个别地自 学,在方法 上允许学习 者自定目标、 自定步调、 自己选择学 习的方法、 媒体和材料。
–公共和商业电视获得空前发展(1960年家庭电视 拥有率87%) –师资短缺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学习要点(2017春季)附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学习要点(2017春季)附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教程学习要点第一章教育技术概论1、教育技术定义的演变(AECT1994和AECT2005的定义、内涵、范畴)(1)教育技术AECT1994的定义: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技术AECT2005的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与AETC’94定义相比,AECT’05定义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不同:①英文定义的“Instructional Technology”的名称被“Educational Technology”的名称所取代;②“理论与实践”这两个研究领域被更改为“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③“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这两个研究对象被变换为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合适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④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五个研究范畴被缩减为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并有合适的技术(支持)的过程和资源的“创造、使用、管理”三个范畴。

何克抗教授提出了较能反映目前阶段国内外教育技术研究与应用状况的、相对比较科学的教育技术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育过程与教育资源,来促进学习并提高绩效的理论与实践。

(2)教育技术的内涵:①理论和实践并重;②学习过程是研究和实践的对象;③学习资源是优化学习过程的必要条件;(3)教育技术的研究范畴: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

2、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

(1)提高教育质量;(2)提高教学效率;(3)扩大教育规模;(4)促进教育改革。

3、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目标价值指向(需要理解、联系实际指导专业成长)。

(1)做学生的向导,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2)做乐于协作的研究者;(3)做课程的开发者;(4)做资源的涉及组织者;(5)做终身的学习者。

4、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需要理解标准、联系实际指导专业成长。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题库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题库

第一章概述一、重点名词科学科学研究科学方法假设理论科学实验科学观察数学方法科学方法论分析黑箱方法科学性原则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1、简述科学与技术的区别联系..2、简述科学的特点..3、简述科学研究的特点..4、简述科学研究的类型..5、简述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6、简述科学方法的分类..7、怎样划分教育科学研究类型8、谈谈你对教育科学研究程序的认识..三、一般掌握1、在研究中有哪些令你困惑的问题2、谈你对教育科学方法论的认识..3、谈谈你对研究方法论层次的理解..4、谈谈你对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分类的看法..第二章确定研究课题一、重点名词人类智慧人际智慧存在智慧四会能力多元智慧可行性原则假设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1、简单叙述科研问题提出的一般途径..2、简单叙述科研问题的一般分类..3、简单叙述确定科学研究问题时应该考虑的原则..4、试述教育研究选题的一般方法..5、为什么说“应试教育”改变和扭曲了教育目标6、为什么说“多元智慧的研究为素质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7、试论考试在教育目标实现过程中的作用..8、试论当前教育的四大支柱..9、简述确定研究问题时的一般原则..10、简述未来新人类应该具备的优秀的特点..三、一般掌握1、简单叙述多元智慧的内涵..2、多元智慧与传统一元智力相比;有哪些特点..3、简述应如何教会学生认知4、简单叙述未来新人类应该具备的优秀的特点..5、结合实际谈谈如何结合学生四会能力的培养;选择一个教育研究题目..第三章教育科学研究的设计一、重点名词取样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操作性定义取样误差样本总体研究设计研究计划随机样本容量内在效度常模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1、试问研究设计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2、试问取样的基本方法有哪几种3、简述研究设计的过程..4、简述变量的种类和各自的意义..5、试述教育科研设计的作用和方法..6、试述操作性定义的必要性..7、试述控制无关变量的意义..8、影响信度的因素有哪些9、试述取样的意义10、确定反应变量指标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11、试述控制或规定自变量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2、影响内在效度的因素有哪些三、一般掌握1、简述制定变量指标的原则..2、试比较不同取样方式的优点与不足..3、为什么研究设计要考虑研究指标第四章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一、重点名词文献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文摘“外审”“内审”分析维度量化处理平均相互同意度内容分析法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1、试述文献法的概念和特点..2、试述搜集研究文献的渠道..3、试述搜集研究文献的主要方式..4、试述记录研究文献的方法..5、比较内容分析与文献法的异同点..6、试述内容分析法的一般过程..7、试述内容分析法的四种设计模式..三、一般掌握1、文献的种类..2、文献法的一般过程..3、积累文献的方式..4、文献综述的一般形式和结构..5、内容分析法的信度分析基本过程..第五章调查访问法与问卷法一、重点名词研究特质行为样本访问法问卷法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1、在运用调查访问时;应注意哪些问题2、无结构式问卷与结构式问卷的主要区别在哪里3、请简述问卷编制的主要步骤..4、现在欲研究中学生的学习动机;请设计一个结构化的访问提纲..三、一般掌握1、请简述问卷法的优点与缺点..2、教师在进行教育科研的过程中;可以在哪些情况下运用访谈调查3、请根据有关资料;自编一份学生学习动机调查问卷;并进行小规模的试测;最后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给出完整的结果报告..第六章观察法与测验法一、重点名词参与性观察非参与性观察有结构性观察无结构性观察时间取样观察事件取样观察观察策略测验难度区分度常模信度效度观察法测验法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1、观察法的主要特点有哪些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2、观察过程中要反思哪些问题为什么3、对记录的初步整理的任务是什么目的是什么4、什么是测验;什么是量表;测验和量表之间的关系如何5、影响测验对象行为的因素有哪些6、测验的客观性主要包含哪些方面..7、简单叙述制定常模的一般过程..8、评价一个测验的优劣;应从哪些方面入手9、影响测验信度的因素有哪些三、一般掌握1、理论的准备对于观察有什么影响2、选择观察的位置要注意什么要求3、简单叙述测验在选择题目及编排上要注意的几个方面..4、对于测验的项目分析;常用的方法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何关系..5、描述一个测验信度的常用指标;比较这些指标之间的差异..第七章教育实验法一、重点名词指导语中介变量控制变量被试变量随机化方法统计控制完全随机化设计区组设计准实验内在效度统计推论效度外在效度因变量自变量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1、自变量的种类有哪些2、对自变量的控制应注意哪些问题3、实验中规定操作定义有什么好处4、因变量要具备哪些特点5、试述控制或规定自变量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6、确定反应变量指标时应注意什么问题..7、影响内在效度的因素有哪些8、影响统计推论效度的因素有哪些9、影响外在效度的因素有哪些三、一般掌握1、一个好的反应指标应具备哪些条件2、事前测定和事后测定比较设计各有什么优缺点3、完全随机化设计与随机区组设计有何异同4、对部分被变量和暂时被试变量应如何控制5、对环境变量和部分被变量应如何控制第八章行动研究法一、重点名词行动研究备忘录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1、行动研究的意义有哪些2、行动研究与实验研究的异同..三、一般掌握1、行动研究中的研究日志有什么作用2、行动研究的特征有哪些第九章研究结果的定量描述一、重点名词自由度零相关差异量数集中量数加权算术平均数次数分布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1、方差和标准差的优点、缺点是什么2、算术平均数的优点、缺点是什么3、几何平均数的使用条件是什么三、一般掌握1、等级相关的使用条件是什么2、积差相关法的使用条件是什么3、试述次数分布表的编制步骤..第十章假设检验一、重点名词虚无假设研究假设第一类错误第二类错误 t检验样本分布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1、简单叙述平均数检的一般步骤..2、假设检中;做出统计推断的依据是什么3、方差及方差差异的显着性检的区别何在4、相关系统的显着性及差异显着性检方法的异同三、一般掌握1、与一个平均数显着性检验相比;两个平均数差异性的检验增加了哪些前提条件2、简单叙述计数资料统计分析方法的功能..3、简单叙述非参数检验方法与参数检方法相比的特点..第十一章研究结果的解释与评价一、重点名词人本心理学评价鉴定范式建构主义赋值评分法二、重点掌握/熟练掌握1、简单叙述人本心理学的基本特征..2、简单叙述学生中心教育的原理..3、简单叙述学生中心教育的三个基本条件..4、研究评价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作用..5、简单叙述专家评价的程序6、教育评价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哪些7、论述教育研究结果解释中应该体现的教育思想和原理..8、结合实际谈谈建构主义理论对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启示..9、建立教育研究评价价值标准要考虑的因素..三、一般掌握1、简单叙述教育过程中必须具备的条件..2、简单叙述学生中心教育的特征..3、简单叙述评价的方法..4、教育研究结果的科学性..5、论述我国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家教育思想与罗杰斯学说的关系..6、叙述研究评价的意义与作用..第三部分综合练习题一、填空题1、决定科学方法的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个要素..2、假设具有的两个特点: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可以按照方法中使用的手段分为四种基本类型:____________、实证、数学方法、____________表述四类基本方法..4、_________和实际需要是提出研究问题的关键..5、现代教育目标放在第一位的是_________;第二位是_________;第三位是_________6、根据研究的问题来源及假设的种类:研究类型大致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大类型..7、传统教育目标有三个层次:第一位是___________;第二位是___________;第三位是___________.8、__________是成功人生的核心条件;也是其他三种智力的催化剂..9、_________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10、加纳1983年所出版的智力架构一书中;所发表的_________强化了他对人类认知的跨文化观点..11、分层随机取样是指对由性质并非完全相同的部分组成的总体;按照性质不同分层;然后对各层次按_________的方式选择样本..12、系统取样指从一个正确排列起来的总体序列中;每_________间隔选择样本的方式..13、研究计划一般包括:_________;课题意义;定义、限制和界定;_________假设;方法;时间表7部分..14、影响研究信度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主试方面的因素、研究设计方面的因素和研究实施方面的因素..15、教育研究必须提倡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16、_________________是指测验分数与效度标准之间的相关系数..17、一般来说;在自然环境中;所进行的研究其结果的____________较高;然而;在实验室环境中所进行的研究其结果的____________较高..18、广义的教育科学研究设计是为____________所拟定的比较详细的规划及付诸实施的全部过程..19、狭义的教育研究设计;是指研究者为了解答所欲研究的问题而说明对研究中各种变量____________的一种简要的计划、结构、方法和策略等;即资料搜集与分析的程序..20、教育科学研究设计的基本目的有两项:其一是通过研究设计;确定____________研究数据的方式方法;实现采用合理、有效和经济的研究方法;其二是通过研究设计;提出实现研究目标的操作方案和研究过程;保证____________研究的总是和达到研究目的..21、文献法和内容分析法都能用于文献的研究;同属于_________方法..内容分析法与文献法相比更侧重于_________..22、教育研究文献的内容多种多样;按其性质、内容加工方式、用途大致可分为四类;分别是_________;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23、文献法的一般过程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分别是:提出课题或假设;研究设计;搜集文献;整理文献和进行_________24、阅读研究文献的方法一般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且各有所长和不足..25、文献的搜集方式主要有两种:_________查找方式和_________查找方式..26、搜集教育科学研究文献的主要渠道有:图书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社会、科学、教育事业单位或机构、学术会议和个人交往、____________..27、按结构分;调查访问法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28、访谈时听的态度;从认知层面上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以结构形式为标准;问卷法可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两种类型..30、按结构的控制程度分;调查访问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31、观察法具有目的与计划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32、根据观察的范围;可以把观察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33、审核方法有两种: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34、成就测验是指经过一定的____________或测验编制程序_____________的各类教育测验..35、观察法是研究者凭借自身的感觉器官和其他辅助工具;在教育活动的自然状态下;对研究对象进行的____________考察与研究的方法..36、____________又称调节变量;是自变量的特殊类型;是研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而选择的次要自变量..37、不同的环境也可以作为自变量..学校、地区、班级等到环境因素都可作为变量;即____________变量..38、自变量的不同水平称为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39、____________是将两组被试除自变量外其他条件尽量保持相等..40、在实验设计阶段可以采用的一些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这种对无关变量的控制称为____________..41、将被试分为两组;一组施以实验处理称作实验组;另一组不给实验处理称作控制组;最后测定对某种刺激的反应;然后比较两组反应上的差异;这称为____________..42、自变量种类为:课题方面的自变量、__________、被试变量和暂时的被变量..43、相关设计又称为____________..44、内在效度是指实验数据偏离真值的程度或____________的大小..45、积差相关又称积矩相关;当两种变量都是正态连续变量;而且两者之间存在____________;表示这两种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用积差相关..46、当遇到顺序变量、相应的数据总体不是正态分布、而且抽样的样本容量____________时;采用等级相关法计算变量之间的相关性..47、____________是指每一题目对所测量的心理特性或学习成绩的区分程度..二、名词解释1、科学方法:2、科学研究:3、科学方法:4、黑箱方法:5、科学性原则:6、假设:7、人际智慧:8、可行性原则:9、教育研究设计: 10、操作性定义: 11、样本容量: 12、内在效度:13、常模: 14、取样: 15、文摘: 16、零次文献:17、内容分析法: 18、内审: 19、访问法: 20、问卷法:21、观察法: 22、测验法: 23、因变量: 24、自变量:25、加权算术平均数:三、简答题1、简述科学研究的类型..2、简述科学研究的特点..3、简述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4、简述科学与技术的区别联系..5、简述科学方法的分类..6、简述科研问题的分类..7、简述确定研究问题时的一般原则..8、简述发现或提出科研问题的一般途径..9、简述未来新人类应该具备的优秀的特点..10、一个好的反应指标应具备哪些条件11、简述操作定义设计基本方法..12、试述研究设计包括的内容..13、因变量应具有的特点..14、列出四种随机取样方法..15、简述控制无关变量的主要方法..16、试述研究设计包括的内容..17、简述取样的一般过程..18、简述积累文献的方式..19、阅读文献的应遵循哪些原则20、简述内容分析法的信度分析的基本过程..21、什么是文献综述;文献综述的形式和结构..22、编写问卷内容时应注意哪些技巧问题23、无结构式问卷与结构式问卷的主要区别在哪里24、观察法的主要特点有哪些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25、理论的准备对于观察有什么影响26、拉丁方设计的特点是什么27、对记录的初步整理的任务是什么目的是什么28、简述算术平均数的优点、缺点..29、方差和标准差的优点、缺点..四、论述题1、学习本门课程;您对教育科学研究有何体会谈谈您是怎样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2、影响信度的因素有哪些3、试述控制或规定自变量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4、试述内容分析法的一般过程..5、比较内容分析法和文献法的异同点..6、问卷法的优点和缺点..7、影响构想效度的因素有哪些..8、影响统计推论效度的因素有哪些9、试述行动研究和实验研究的异同..。

教育技术研究中的设计科学——基于设计的研究

教育技术研究中的设计科学——基于设计的研究

教育技术研究中的设计科学——基于设计的研究基于设计的研究作为教育技术研究中的设计科学,它很好的结合了设计和研究,很好的兼顾了技术和理论,在国际教育研究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文章从设计科学的发展历史出发,论述了基于设计的研究的内涵、其设计科学特征、实施的一般步骤以及与教育技术传统研究方法的区别,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这种新兴的研究方法论对我国教育技术研究的借鉴意义。

标签:设计科学;基于设计的研究;干预;教育技术研究基于设计的研究(Design-based research,以下简称DBR)是一个国际性的前沿课题,国内学者对DBR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DBR属于设计科学的范畴,作为一种整合设计与研究、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方法论,对我国教育技术研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设计科学概述1969年西蒙在《人工科学》中,将自然科学与人工科学加以区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设计科学这一门类。

他认为要研究人类,在相当大程度上就要研究设计科学,因为它不仅是技术教育的专业要素,也是每个知书识字人的核心学科。

同时指出设计科学是关于设计过程的学说体系,它在知识上是硬性的、分析的、部分可形式化的、部分经验性的、可传授的。

1994年Van Aken提出了一种更广泛的科学分类,他根据不同的研究范式,将科学分为三类:形式科学、解释科学、设计科学[1]。

形式科学几乎没有经验性元素,它们的研究范式是测试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如数学、哲学。

解释科学包括大部分的自然科学和一些社会学科,它们的研究范式是通过描述、解释现象,尽可能的预知该领域内可观察到的现象,如物理学、生物学、经济学等。

设计科学是生产知识去支持设计、产品开发、系统建构,它们研究范式是开发出明确的适应性理论去适应实践的目的,如医药学、工程学等等。

1995年March和Smith在西蒙对设计科学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设计科学的六个特征:设计科学研究是由研究者发起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需要参与者之间的紧密协作;构造和评价是设计科学两项主要活动;通过建立行为,形成知识、使用知识、评价知识;设计科学产生四种知识:概念、结构、模型和方法;产生技术人造物;通过价值或效用来评价产品[2]。

2021现代教育技术-第三章(精选试题)

2021现代教育技术-第三章(精选试题)

现代教育技术-第三章1、赞可夫提出的高难度、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其含义是()A.教学内容越难越有利于学生的发展.B.教学进度越快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C.就是高标准,严要求D.以“最近发展区”确定难度、速度与深度2、根据“经验之塔”理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教学过程应从抽象入手.B.塔的底层部分直接程度最高C.塔的顶层部分的经验易于培养观察力D.课堂教学应从抽象向具体发展3、教学设计的目的是()A.得到一份教案B.优化教学效果C.替代传统的教学设计D.运用教学媒体4、视觉教学运动向视听教学运动的演变发生在教学设计的()A.孕育期B.诞生兴起期C.正式发展期D.转型发展期5、1974年加涅与人合作出版的哪本书使教学设计成为教育界和心理学界十分关注的领域()A.《学习的条件》B.《教学设计的原理》C.《学习的科学与教学的艺术》D.《知识的获得》6、“九五矩阵”教学系统设计理论是由谁提出的()A.瑞格卢斯B.史密斯C.梅瑞尔D.加涅7、第二代教学设计是由谁提出的()A.瑞格卢斯B.史密斯C.梅瑞尔D.加涅8、从建构主义角度看,目前认为比较有效的学习策略不包括()A.支架式学习策略B.抛锚式学习策略C.随机进入学习策略D.讲授型学习策略9、根据常规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过程设计不包括()A.教学内容的选择B.学习需要分析C.教学媒体的选择D.教学方法的选择10、以下视觉媒体中抽象程度最低的是()A.图表B.照片C.实物D.简略图11、画有基本图形和文字,但又没全部完成投影片,教师可在上面边讲边画,此投影一般为()A.单片B.复合片C.活动片D.基图片12、“经验之塔”可分为三大类,按直观程度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是()A.做的经验、观察的经验、抽象的经验B.抽象的经验、观察的经验、做的经验C.观察的经验、做的经验、抽象的经验D.观察的经验、抽象的经验、做的经验13、可用来制作投影片的材料必须是()A.绝缘的B.隔热的C.透明的D.磁性的14、照相机的光控大小是由光圈系数表示的()A.数字越小,光圈越小.B.数字越大,景深越小.C.数字越大,快门越快D.数字越大,光圈越小15、()是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应用的优点之一-A.软件编制投入较小B.不需多领域的专家的协作C.提供资源丰富的教学环境D.不需要更好的开发模式16、设计静态视觉材料时,白色背景下宜采用()图像和文字A.黄色B.灰色C.白色D.深蓝色17、人类交际活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传播媒体是()A.文字B.语言C.电视D.网络18、贝罗模式把传播过程的要素分解为()个基本要素A.三B.四C.五D.六19、认为媒体是人体的延伸的研究者是()A.香农B.施拉姆C.麦克卢汉D.贝尔20、大多数情况下,要确定学生的能力,往往使用()A.常模参照评定B.标准参照评定C.后置评定D.前置评定21、一套测试工具要确实测量到了想要评定或测量的东西,我们称它的()高A.信度B.效度C.准确性D.可行性22、对学生在开始学习特定学习内容时进行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测试,我们称为()A.入门技能测定B.前置评定C.后置评定D.初始能力评定23、录音材料的录制和编辑可以都在录音机上进行。

《学校教育学》第三章 课程理论与课程设计

《学校教育学》第三章 课程理论与课程设计

第一节课程和课程理论施良方:①课程即教学科目②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③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④课程是学习经验⑤课程是社会文化的再生产⑥课程是社会改造从广义来说,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获得的全部经验,其中包括有目的、有计划的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以及学校环境氛围的影响。

也就是说,广义的课程除了学校的课程表所表示的正式课程之外,还包括学生的课外活动及对学生整个学校生活中潜移默化的校园文化的非制度层面;不仅包含有书本的知识内容,还应该对学生各种课内外的活动做出明确的安排,不断地促进学生知识与经验的结合。

从狭义来说,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它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中。

2、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①课程是学校培养人才蓝图的具体表现②课程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③课程是学生吸取知识的主要来源④合理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决定作用⑤课程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3、我国教育法规定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4、课程理论概述美国学者博比特在1918年出版的《课程》一书,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

《课程》也是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从而为课程理论奠定了基础。

此后,查特斯1923年出版的《课程编制》一书,特别是美国著名教育家、课程理论专家泰勒1949年出版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由此确立起了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

课程理论是研究课程设计、课程编制、课程改革的理论。

课程设计理论:包括研究课程系统的结构、地位、相互联系、自我更新等问题;课程编制理论:包括研究课程编制的各种模式,如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的问题;课程改革理论:包括研究革新的要点,交流革新的意见,用教育学的观点分析其合理性和确切性,衡量对个人实践的影响,检验适应地方及学校情况的程度等。

教育技术嵌入式教学设计研究

教育技术嵌入式教学设计研究

教育技术嵌入式教学设计研究第一章研究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

教育技术嵌入式教学设计是现代教学方法的一种,通过将教育技术融入到教学设计中,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本文将从教育技术嵌入式教学设计的概念、特点、优势以及实现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

第二章概念及特点教育技术嵌入式教学设计是一种将教育技术与教学设计相结合的教育方法,通过运用各种教育技术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育技术嵌入式教学设计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1)教育技术与教学相结合:教育技术嵌入式教学设计是一种将教育技术与教学设计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设计形式。

(2)利用教育技术的优势:教育技术嵌入式教学设计利用教育技术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教育技术可以提供学习资源,提高课堂效率,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效果。

(3)更加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教育技术嵌入式教学设计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能力,设计出更加丰富、灵活的学习方式,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第三章优势及实现方式教育技术嵌入式教学设计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具有以下优势:(1)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利用教育技术,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更加具有吸引力和启发性。

(2)更具互动性:教育技术嵌入式教学设计可以提高课堂互动性,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提高教学效果:通过运用教育技术,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为了实现教育技术嵌入式教学设计,可以采用以下方式:(1)采用多种教育技术手段: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等多种教育技术手段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利用移动学习平台:通过建立移动学习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节奏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3)运用虚拟实验技术:虚拟实验技术可以通过模拟实验的过程,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实验资源,提高学生实验技能,进一步提高课堂效果。

教育学中的教育技术与教学设计

教育学中的教育技术与教学设计

教育学中的教育技术与教学设计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教育原理、教育方法和教育理论的学科。

它的研究范畴涵盖了教育的方方面面,包括教育的理论基础、教育心理学、教育史、教育管理以及教育技术等等。

在现代教育中,教育技术和教学设计是一对重要的概念,它们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效果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教育学中教育技术与教学设计的关系以及如何运用教育技术来进行教学设计。

一、教育技术在教学设计中的作用教育技术是指应用科学技术、现代教育理论和方法,使教育教学活动更加有效、高效、科学的各种手段。

在教学设计中,教育技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教育技术可以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

通过利用电子教案、多媒体教具、互联网等技术手段,教师能够获取到更加丰富、全面、精准的教学资源。

这些资源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理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积极性。

其次,教育技术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环境。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方式往往受到限制。

而通过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学习风格,提供定制化的学习环境。

例如,利用在线学习平台,学生可以按自己的节奏学习,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从而实现个性化的学习路径。

再次,教育技术可以增强教学的互动性和参与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一方面传授知识,学生一方面被动接受。

而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打破这种教学模式,引入互动式教学。

例如,在线讨论平台可以让学生进行互动性的讨论,共同探讨问题;虚拟实验室可以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增强学生的参与性。

最后,教育技术可以提供实时的学习反馈和评估。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往往难以及时了解。

而利用教育技术,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实时跟踪和评估。

例如,利用在线测试平台,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利用学习数据分析工具,教师可以分析学生学习的问题和困难,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二、教育技术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教学设计是指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需求,制定出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的过程。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提纲及主要知识点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提纲及主要知识点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课程提纲及主要知识点第一章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原理第一节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界说一、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属于社会科学研究范畴,是按照某种途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认识教育现象和建构教育理论的过程,是以教育问题为对象,运用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程序,搜集、整理和分析有关资料,以获得教育规律的过程。

教育科学研究与一般的经验总结、新闻报导不同.如果说经验总结、新闻报导只是事后总结的话,那正式的研究是事先有计划、有组织的对教育现象的探索和研究。

二、教育科学研究的历史发展1、从古希腊到16世纪的直觉观察时期;2、17世纪至于9世纪末的以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3、20世纪到达20世纪50年代的形成独立学科时期;4、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变革时期。

三、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1、提高教师的教研的理论程度。

2、具有多元性、多样性、统一性的特点。

3、关注教育研究的社会性和价值标准性。

4、具有可操作性。

第二节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类型结构一、分类和体系结构(一)按研究的目的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预测研究。

(二)按研究方法分:调查研究、比较研究、实验研究、历史研究等.二、教育科学研究的两种基本形式1、观察分析教育对象,用归纳法得出结论(归纳法:特殊到一般、形象具体思维).2、推论验证的演绎法(演绎法:一般到特殊,抽象思维范畴).三、教育研究的认识层次和水平两个层次:1、经验层次;2、理论层次。

四种水平:1、直觉观察水平:这一水平的研究主要是为了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些事情应不应该发生,存在什么问题,问题的性质是什么等。

2、探究原因水平: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会发生种现象?能否解决这个问题?怎么改变这种状态?等。

3、迁移推广水平:回答的问题是:在不同的情况下会发生同样的现象吗?4、理论研究水平:回答的问题是:研究中有哪些潜在的基础理论的原则?四、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1、选择确定研究课题2、实施研究并收集资料3、分析总结第三节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以及方法论原则一、作用1、是发展和完善教育科学的基础。

第三章 研究的理论界定与研究设计1

第三章 研究的理论界定与研究设计1

三、理论的作用
• 3、理论是探照灯。一个理论照亮了一个区 域,它也会把其他地方留在黑暗中;没有 哪一种理论可以照亮一切。
• 理论的建构都是从不同的视角进行的,“视角一 词意味着每个人的视点或分析框架决不可能完全 如实地反映现象,它总是有所取舍,总是不可避 免地受到观察者本人现有的假设、理论、价值观 及兴趣的中介。视角这一概念同时也意味着没有 哪个人的视点能够充分地说明任何一个单一现象 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更不用说去完全地说明一切 社会现实的无穷的联系和方面了。”[1] [1](美)凯 尔纳、贝斯特著,张志斌译:《后现代理论》,北 京:中央编译出版社!999年版,第340页。
• 在杜威看来,民主不只是一种政府形式,他认为民主根本的特点是,它是 一种生活形式,确切地说,是“共同体生活本身的观念”。在他的中国 演讲中,他把民主叫“交往的生活”。“自由和公开的交往,无私地追 求和交互关系,促进相互利益的那种交往,是交往生活的本质因素。” 他告诉我们,真正的民主是“一个有个人发展机会,有自由交流感情、 认知和思想的机会的社会。这种社会的基础是社会的每个成员自由参 与设定它的目标和目的,每个人为这些目标的实现充分和自愿做出贡 献”。杜威实际上是现代交往理论的开山鼻祖,他将人的自由交往视 为民主的基本条件和形式。缺乏这个基本条件,任何所谓的民主只能 是挂羊头卖狗肉,不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强加,就是多数人的暴政。在 中国的自由主义者看来,民主没那么复杂,民主只是一种政府形式,一种 改良中国或改造中国的手段,本身不是目的。他们看待民主的方式恰 恰就是杜威所谓“外在的方式”。民主就是允许大家自由投票更换政 府,与自由交流思想、感情、认知谈不到一块儿去。胡适公然说,民主 是幼稚园的政治,意思自然是不需要有任何内在的要求,甚至不需要有 知识,只要让人投票选举就行了。这样看待民主,显然对于民主的价值 内涵和精神内涵缺乏了解,而对于民主的生活世界的基础更是不在心 里。

第三章教育技术及教育技术学

第三章教育技术及教育技术学
教育技术学是以教育科学的教授理论、学 习理论、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为基础, 一举教学过程的客观性、可再现性、可测 量性和可控制性,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 和系统科学的观点与方法,在既定的目标 前提下探求提高教学效果的技术手段和教 学过程优化的理论、规律与方法。是一门 新兴的边缘学科。
(二)我国《教育大辞典》中有关 教育技术学的阐述
教育措施:是实现教育目的所采取的办法。 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二、技术:Technology
《辞海》:1.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 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2.出操作 技能外,广义的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 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和作业程序、方法。
《科学学辞典》和《科技词典》:是为社会生产 和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服务的,供人类利用和 改造自然的物质手段、智能手段和信息手段的总 和。(出了有形的物质性方面外,还包括无形的 非物质性方面。)
教育技术学的核心思想是“系统方法”。(美国 AECT 94定义)
教育技术学是为了改变未来的教育,获得更有效 的学习而开发出有效的手段、方法、技术和系统, 并努力去实践这些方法和手段,反复评价其效果, 将它改善的更加完善。
第五节 教育技术专业人员标准
一、国外教育技术人员的专业标准
(一)伊利的模型(1970年)
从这个阐述中可以了解:
教育技术是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技术是媒体技术与系统技术的总称, 即教育技术 学的研究对象可理解为教学 媒体的开发和教学过程的设计,主要基本 理论是媒体开发的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
关于子范畴的分类,有不同的方法。
第四节 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
一、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领域中的分支学 科
鉴定问题
解决问题

教育技术学研究设计

教育技术学研究设计
学习效果的测量(可以是统一考试)
[干扰变量] 授课时数、内容、学生原有水平、练习时间等。
研究的任务:就是操纵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观 察记录因变量,使研究达到预期的目的。
20
三、确定研究变量
3.变量的抽象定义与操作性定义 变量的抽象定义:是指对研究变量共同本质的概括。
指个体偏爱的加工信息方式,表现在 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思维、 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
习者学习?
12
二、研究问题的表述
3.题目要求:
最好能囊括研究范围、对象、内容、方法
例:包头市小学生语文成绩与数学成绩的相关研究 题目内容最好涉及两个变量
例:多媒体教学与学生学习兴趣关系的研究
题目不要用疑问形式或结论形式 例1:三种不同的教学技术影响小学生语文成绩吗?
例2:三种不同的教学技术对小学生语文成绩提高的实验研究
文本结构+个体认知风格 搜索绩效
可能的研究假设:
操作性定义: 文本结构:线性文本和超文本
个体认知风格:场独立性和 场依存性 搜索绩效:搜索答案的时间、迷路指数及使用Back键和 Home键的频次
三年级学生阅读成绩的影响 操作性定义:
研究中包括的个体: C学校所有3年级的学生。 方案A:从Y出版商那里买来的材料及活动建议。 方案B:从X出版商那里买来的材料及活动建议。
29
四、 建立假设
3.研究假设的陈述
【训练2】文本结构和个体认知风格对网上信息搜索绩效的影响;
条件因素: 网络环境+中文阅读内容 自变量: 因变量:
4
一、选择课题
2.课题来源——实践途径


咨询专家
文献调研 深入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自变量的类型:多媒体课件界面设计研究
多媒体课件应用中
• 媒体刺激条件
网络的教误育区环与境对下策学生
• 教师对媒体的操作行为自现主代学远习程能教力育的中培养
• 研究对象的个性信特息征技术环教境师下角教色学的信研息究 • 研究对象的团体小特呈组征现合方作式性变学革习的在探究 • 教学环境状态 英语学习中的运用
八、参考文献(书写格式请参照教材后的书写格式) 九、导师评语
第三章 教育技术的研究设计
• 研究课题的选择 • 研究变量的确定 • 研究假设的建立 • 研究样本的抽取 • 教育技术研究方案的撰写
10/26/2019
第一节 研究课题的选择
• 课题
– 尚未解决的问题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探究
– 找出矛盾
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
• 现有理论和事存实在的的矛盾问题与对策
10/26/2019
第三节 研究假设的确立
• 二、假设的陈述 • 假设的表述方式:
– 存在式表述(描述性假设) – “在条件C下,A具有性质B” – 例:对于网络教学软件,清晰的导航设计具有帮助学生掌握
知识内容的结构的作用。
10/26/2019
第三节 研究假设的确立
• 二、假设的陈述
• 假设的表述方式: – 条件式表述 – “在条件C下,如果有A则有B” – 例:对于小学某年级的学生,在英语课的教学中,如果利用 多媒体技术进行情景教学,能增强对单词的记忆和理解,是 长期记忆效果(6个月后)达到× × 标准以上。
素。
例:小组协作学习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10/26/2019
第二节 研究变量的确定
• 一、研究变量的类型 – 干扰变量:引起对象因变量变化的影响因素 使得研究者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与解释。
例:小组协作学习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10/26/2019
第二节 研究变量的确定
• 二、教育技术研究中常见的变量类型
10/26/2019
第三节 研究假设的确立
• 二、假设的陈述
• 假设的表述方式: – 差异式表述 – “在条件C下,A和B之间存在差异” – 例:对于多媒体教学软件“桂林山水”的学习,城市 和农村中学生对“能帮助理解知识”作用的认同程度 存在差异。
10/26/2019
第三节 研究假设的确立
• 二、假设的陈述
例:小组协作学习在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10/26/2019
第二节 研究变量的确定
• 一、研究变量的类型
– 因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是研究者打 算观测的变化因素。
• 它必须是跟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因素, 或对自变量做出响应的。
• 它是根据需要,有待观测的因素。 • 它是能够以某种反应参数来表征的可测量因
– 实验设计、模式和采用这种方法的理由 – 资料分析,其数学方法的选择及其他分析方法
的使用
– 预期结果
第五节 教育技术研究方案的撰写
• 一、研究方案的内容
• 5、研究的日程进度 • 6、研究人员 • 7、研究设备与器材 • 8、研究期限 • 9、其他事项
10/26/2019
毕业论文开题
一、选题意义
– 引述前人的相关研究 – 讨论本研究与他人研究之间的关系 – 指出本研究与他人研究的不同之处
10/26/2019
第五节 教育技术研究方案的撰写
• 一、研究方案的内容
10/26/2019
• 4、研究步骤 – 总体来源、样本数目、抽样设计;若采用实验 法,要说明实验组、控制组构成
– 资料搜集途径,资料的类型、搜索方法;若采 用问卷调查,说明调查地点
10/26/2019
第一节 研究课题的选择
• 二、课题选择的原则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
– 需•• 要社学性会科需发原要展则需*设要**中计*学的培能教科问养力育多题方培技媒与向养术体策探的专课略索研业件研与究人制究研才作究
– 创造性原则 小组合作学习在
• •
先独进创性性、、新 突颖破英性性语((教学前预育习人期技中没结术的有果专运解能业用决发人或现才没或完充全实解真决理))
10/26/2019
• 系统抽样(等距抽样)
– 直线等距抽样 – 对称等距抽样 – 循环等距抽样
• 具体步骤:
• 设N和n→确定取样间隔→决定起点→抽取样本
第四节 研究样本的抽取
• 二、常用的抽样方法
10/26/2019
• 分层抽样(类型抽样)
• (1)种类 – 等比例抽样 – 离散程度大多分摊样本 – 最优分配
毕业论文开题
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中学(小学)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的研究条件可能需要计算机最后统计数据 存在问题可能是问卷科学性和可靠性方面会有困难,发放问 卷的数量可能会有限制
五、预期的结果 如:《中学(小学)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研究》 预期的结果:论文(调查报告) 如:《****》多媒体课件在教学设计中的地位 预期的结果:多媒体课件和论文
• 假设是以已有的事实材料和科学原理为依据,对未知事实所做的假定的解释。
– 假设具有推测的性质 – 假设具有事实和科学知识的基础 – 假设是人们认识并接近客观真理的方式
10/26/2019
第三节 研究假设的确立
• 二、假设的陈述 • 假设的基本成分:
– 研究课题的限制条件 – 研究的自变量 – 研究的因变量
第五节 教育技术研究方案的撰写
• 一、研究方案的内容
• 1、研究问题
– 问题综述 – 本研究的重要性 – 列出所要进行检验的假说或要解答的特殊问题
• 2、研究目的
– 列出本研究要达到的目的和具体目标
10/26/2019
第五节 教育技术研究方案的撰写
• 一、研究方案的内容 • 3、其他有关研究的概述
• 教学组织状态
10/26/2019
第二节 研究变量的确定
• 二、教育技术研究中常见的变量类型
– 因变量的类型:
10/26/2019
• 即时行为反应 • 个体状态变化 • 群体状态变化 • 态度倾向变化 • 学习行动变化
第三节 研究假设的确立
• 一、假设的一般特征及其作用
– 假设的一般特征及其作用:
10/26/2019
第四节 研究样本的抽取
• 二、常用的抽样方法
10/26/2019
• 简单随机抽样
若总体中的每个个体被抽取的机会是均等的, 且在抽样取走一个个体之后,总体内的成分不变。
– 抽签法 – 查表法 – 计算机造数法
适用规模小,范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
• 内在矛盾
设计能力培养的研究
• 与社会需要的矛盾
10/26/2019
第一节 研究课题的选择
• 一、研究课题的来源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
设计能信力息培技养术的与研*究**课程
– 教育技术实践和社会需要 整小合组的合案作例学分习析在 – 教育技术实践经验向教育*技**英*术学语理科学多论习媒转中体化的课运件用制作 – 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向教育技教中术育的应技问用术题专实与业策践人略转才研化究 – 教育技术科学研究本身的偶培养然方发向现探索与研究 – 现有教育技术理论自身的不足与缺陷 – 其他学科研究的启示与移植
– 科学性原则
培养方向探索与研究
– 可行性原则
• 人员、资料、设备、经费、时间等
10/26/2019
第二节 研究变量的确定
• 一、研究变量的类型
– 自变量:由研究者安排的、人为控制的、做有计 划变化的诸多因素。
• 它的变化会导致研究对象发生反应 • 它的变化能够被研究者所操纵控制 • 它的变化受计划安排,是系统性变换
• (2)方法 – 划分R组 – n=n1+n2+n3+…… – 分层抽样
第四节 研究样本的抽取
• 二、常用的抽样方法
• 整群抽样 – 先将各单位划分为若干群,然后以群为单位从中随机 抽取一些群,对所抽中的群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 抽样误差大,对总体的代表性差。
10/26/2019
第四节 研究样本的抽取
• 假设的表述方式: – 函数式表述 – “在条件C下,随着A的改变,B将做××方式的变化” – 例:学生在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学习时,随着学习时 间的增加,学生的注意力保持率逐渐下降。
10/26/2019
第四节 研究样本的抽取
• 一、抽样的基本概念 • 抽样:就是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的过程。 • 抽样的目的和作用:局部 → 总体。 代表性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二、论文综述
1、理论渊源及演进过程 2、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3、国内有关研究的综述 4、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毕业论文开题
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课程
三1、、理论论文依的据理《技究、开论中术》访《技究、发学教 可 谈依*术》访理*(学能法*教可谈据*论*小的会、*育能法、;**学现用观《的行观的会、地*研*)状到察《探内信实动察现用观*区*究教分:法*网讨容息证研法状到察中*传方师析问页》分技研究、与:法(播运与卷法制可析术究法评发问小理用对调作能法与》、价展卷、)论信策查中会可实研*对调学研*。息研法*的用能验究策查信课究构 到会 法 法研 法息程内图:用、整容技到合巧: 2、研究方法 3、研究内容
• 二、常用的抽样方法
10/26/2019
• 非概率抽样法:
– 有目的、有判断的抽样
» 如检验问卷设计是否得当
– 随意抽样法
» 如选择最接近最有可能研究的对象
– 定额抽样法
» 在某一总体中考虑具有某种属性的人数所占的比例,然 后从具有这种属性的人群中搜集数据,并按照各类人在 总体的比例赋予适当的比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