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工艺流程
铸造的工艺流程

铸造的工艺流程
1. 模具制备: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制作出合适的模具。
2. 熔炼:将需要铸造的金属(如铜、铁、铝等)投放到熔炉里熔化。
3. 浇注:将熔化的金属从铸造炉中倾倒到模具中并填满整个模具。
4. 冷却:让倾倒的金属在模具内冷却和固化,通常需要等待几分钟至数小时不等。
5. 拆模:将固化的金属从模具中取出,通常需要借助拆模工具。
6. 削除:去除铸件表面的毛刺和不平整部位,使铸件达到需要的表面光洁度和平整度。
7. 热处理:对铸件进行高温处理或淬火等处理,可以改善铸造件的物理和机械性能。
8. 清理:将铸件进行打磨和清理,使铸件的表面光洁度更高,并减少不良缺陷。
9. 检验:根据设计要求和产品规格对铸件进行各项测试和检验,保证铸件符合要求。
10. 包装:根据产品的需求对铸造件进行包装和标识,方便后续处理和运输。
铸造生产的工艺流程

铸造生产是一个复杂的多工序组合的工艺过程,它包括以下主要工序:1)生产工艺准备,根据要生产的零件图、生产批量和交货期限,制定生产工艺方案和工艺文件,绘制铸造工艺图;2)生产准备,包括准备熔化用材料、造型制芯用材料和模样、芯盒、砂箱等工艺装备;3)造型与制芯;4)熔化与浇注;5)落砂清理与铸件检验等主要工序。
一、成形原理铸造生产是将金属加热熔化,使其具有流动性,然后浇入到具有一定形状的铸型型腔中,在重力或外力(压力、离心力、电磁力等)的作用下充满型腔,冷却并凝固成铸件(或零件)的一种金属成形方法。
图1 铸造成形过程铸件一般作为毛坯经切削加工成为零件。
但也有许多铸件无需切削加工就能满足零件的设计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直接作为零件使用。
二、型砂的性能及组成1、型砂的性能型砂(含芯砂)的主要性能要求有强度、透气性、耐火度、退让性、流动性、紧实率和溃散性等。
2、型砂的组成型砂由原砂、粘接剂和附加物组成。
铸造用原砂要求含泥量少、颗粒均匀、形状为圆形和多角形的海砂、河砂或山砂等。
铸造用粘接剂有粘土(普通粘土和膨润土)、水玻璃砂、树脂、合脂油和植物油等,分别称为粘土砂,水玻璃砂、树脂砂、合脂油砂和植物油砂等。
为了进一步提高型(芯)砂的某些性能,往往要在型(芯)砂中加入一些附加物,如煤粉、锯末、纸浆等。
型砂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型砂结构示意图三、工艺特点铸造是生产零件毛坯的主要方法之一,尤其对于有些脆性金属或合金材料(如各种铸铁件、有色合金铸件等)的零件毛坯,铸造几乎是唯一的加工方法。
与其它加工方法相比,铸造工艺具有以下特点:1)铸件可以不受金属材料、尺寸大小和重量的限制。
铸件材料可以是各种铸铁、铸钢、铝合金、铜合金、镁合金、钛合金、锌合金和各种特殊合金材料;铸件可以小至几克,大到数百吨;铸件壁厚可以从0.5毫米到1米左右;铸件长度可以从几毫米到十几米。
2)铸造可以生产各种形状复杂的毛坯,特别适用于生产具有复杂内腔的零件毛坯,如各种箱体、缸体、叶片、叶轮等。
金属铸造工艺流程

金属铸造工艺流程
一、前期准备
1.确定产品设计图纸和技术要求;
2.选择合适的铸造材料;
3.制作模具或选择现成模具;
4.准备熔炼设备和工具。
二、模具制作
1.根据产品设计图纸制作模具;
2.根据产品形状和尺寸,分别制作上下模板、芯子、滑动块等零件;
3.组装好模具,并进行调试。
三、熔炼金属
1.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按比例加入不同成分的合金元素,使得金属材料满足产品技术要求;
2.将金属材料放入熔炉中加热,直至达到液态状态。
四、浇注铸件
1.将预先加热好的模具放置在浇注台上;
2.打开浇口,在合适的时间点向模腔中倒入液态金属;
3.保持一定时间后,关闭浇口并等待铸件冷却。
五、脱模清理
1.待铸件冷却到一定温度后,拆开上下模板,取出铸件;
2.清理铸件表面的氧化皮等杂质,并进行打磨等处理。
六、热处理
1.根据产品技术要求,进行热处理;
2.热处理方式包括退火、正火、淬火等。
七、机械加工
1.根据产品设计要求,进行机械加工;
2.机械加工方式包括车削、铣削、钻孔等。
八、表面处理
1.根据产品要求,进行表面处理;
2.表面处理方式包括喷漆、喷砂、电镀等。
九、检验验收
1.对铸件进行外观检查,确认是否存在缺陷;
2.对铸件进行尺寸测量和材质分析,确认是否满足技术要求;
3.如果存在问题,则需要重新制作或返工修复。
精密铸造工艺流程

精密铸造工艺流程
精密铸造是一种高精度、高质量的铸造工艺,其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模具制作:首先根据产品设计要求,制作出相应的模具。
模具材料通常使用高强度、高耐磨的材料,如钢、硬质合金等。
2.熔炼合金:将所需的合金材料按比例混合,然后加热熔化。
这一步需要严格控制熔炼温度和时间,以确保合金的质量。
3.注液:将熔化的合金注入模具中,填满整个腔体。
这一步需要注意注液速度、压力和温度等参数的控制,以确保铸件的质量。
4.冷却固化:注液后,让模具内的合金自然冷却固化。
这一步需要根据合金材料的固化特性,控制冷却时间和速度,以确保铸件的质量。
5.脱模:等铸件完全固化后,将模具打开,取出铸件。
这一步需要注意脱模力度和方式,以避免损坏铸件。
6.清理加工:最后对铸件进行清理、修整和加工,以使其符合设计要求和使用要求。
以上就是精密铸造的工艺流程,其中每一步都需要严格控制和操作,以确保铸件的质量和精度。
- 1 -。
铸造工艺的一般流程包括

铸造工艺的一般流程包括铸造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工艺,通过将熔化的金属注入模具中,冷却凝固后形成所需的零件或产品。
铸造工艺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航空航天、船舶制造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铸造工艺的一般流程。
模具设计与制造铸造的第一步是进行模具设计与制造。
模具通常分为砂型、金属型等不同类型。
设计模具需要考虑到最终产品的形状、尺寸等要求,以确保可以顺利进行铸造过程。
制造模具需要使用各种加工设备进行加工,保证模具的精度和质量。
原料准备与熔炼在进行铸造前,首先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原料,通常是金属合金。
原料将被放入炉中进行加热熔炼,直至达到合适的熔化温度。
熔炼时需要控制好炉温和金属成分的配比,以确保熔池中的合金成分符合要求。
浇注与填充一旦熔池中的金属达到适当的温度和成分,就可以进行浇注。
将熔化的金属倒入预先准备好的模具中,通过浇口让金属进入模具内部。
金属在模具内部逐渐冷却凝固,并填充整个模腔,形成最终产品的形状。
冷却与固化填充完模具后,金属开始逐渐冷却固化。
在这个过程中,金属的结构逐渐凝固,使得产品获得所需的硬度和强度。
冷却时间通常取决于材料类型和模具设计,需要等到金属完全固化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工艺。
脱模与后处理当金属完全固化后,就可以进行脱模操作了。
将模具打开,取出固化后的产品。
在一些情况下,产品可能需要进行后续的加工处理,如去除毛刺、表面抛光等,以满足最终产品的要求。
检测与质量控制最后一步是对铸造产品进行检测和质量控制。
通过各种检测手段,如尺寸测量、X射线检测等,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在质量合格后,产品就可以投入使用或销售。
如此,铸造工艺的一般流程就完成了。
铸造工艺在制造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各种行业生产出高质量的金属零件和产品。
通过不断优化工艺流程和提高技术水平,铸造工艺将会继续发展,满足不同行业对于金属制品的需求。
铸造生产的工艺流程

铸造生产的工艺流程铸造生产是一个复杂的多工序组合的工艺过程,它包括以下主要工序:1)生产工艺准备,根据要生产的零件图、生产批量和交货期限,制定生产工艺方案和工艺文件,绘制铸造工艺图;2)生产准备,包括准备熔化用材料、造型制芯用材料和模样、芯盒、砂箱等工艺装备;3)造型与制芯;4)熔化与浇注;成形原理铸造生产是将金属加热熔化,使其具有流动性,然后浇入到具有一定形状的铸型型腔中,在重力或外力(压力、离心力、电磁力等)的作用下充满型腔,冷却并凝固成铸件(或零件)的一种金属成形方法。
图 1 铸造成形过程铸件一般作为毛坯经切削加工成为零件。
但也有许多铸件无需切削加工就能满足零件的设计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直接作为零件使用。
型砂的性能及组成1、型砂的性能型砂(含芯砂)的主要性能要求有强度、透气性、耐火度、退让性、流动性、紧实率和溃散性等。
2、型砂的组成型砂由原砂、粘接剂和附加物组成。
铸造用原砂要求含泥量少、颗粒均匀、形状为圆形和多角形的海砂、河砂或山砂等。
铸造用粘接剂有粘土(普通粘土和膨润土)、水玻璃砂、树脂、合脂油和植物油等,分别称为粘土砂,水玻璃砂、树脂砂、合脂油砂和植物油砂等。
为了进一步提高型(芯)砂的某些性能,往往要在型(芯)砂中加入一些附加物,如煤份、锯末、纸浆等。
型砂结构,如图 2 所示。
图 2 型砂结构示意图工艺特点铸造是生产零件毛坯的主要方法之一,尤其对于有些脆性金属或合金材料(如各种铸铁件、有色合金铸件等)的零件毛坯,铸造几乎是唯一的加工方法。
与其它加工方法相比,铸造工艺具有以下特点:1)铸件可以不受金属材料、尺寸大小和重量的限制。
铸件材料可以是各种铸铁、铸钢、铝合金、铜合金、镁合金、钛合金、锌合金和各种特殊合金材料;铸件可以小至几克,大到数百吨;铸件壁厚可以从 0.5 毫米到 1 米左右;铸件长度可以从几毫米到十几米。
2)铸造可以生产各种形状复杂的毛坯,特别适用于生产具有复杂内腔的零件毛坯,如各种箱体、缸体、叶片、叶轮等。
铸造工艺流程介绍

铸造生产的工艺流程铸造生产是一个复杂的多工序组合的工艺过程,它包括以下主要工序:1)生产工艺准备,根据要生产的零件图、生产批量和交货期限,制定生产工艺方案和工艺文件,绘制铸造工艺图;2)生产准备,包括准备熔化用材料、造型制芯用材料和模样、芯盒、砂箱等工艺装备;3)造型与制芯;4)熔化与浇注;5)落砂清理与铸件检验等主要工序。
成形原理铸造生产是将金属加热熔化,使其具有流动性,然后浇入到具有一定形状的铸型型腔中,在重力或外力(压力、离心力、电磁力等)的作用下充满型腔,冷却并凝固成铸件(或零件)的一种金属成形方法。
图1 铸造成形过程铸件一般作为毛坯经切削加工成为零件。
但也有许多铸件无需切削加工就能满足零件的设计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直接作为零件使用。
型砂的性能及组成1、型砂的性能型砂(含芯砂)的主要性能要求有强度、透气性、耐火度、退让性、流动性、紧实率和溃散性等。
2、型砂的组成型砂由原砂、粘接剂和附加物组成。
铸造用原砂要求含泥量少、颗粒均匀、形状为圆形和多角形的海砂、河砂或山砂等。
铸造用粘接剂有粘土(普通粘土和膨润土)、水玻璃砂、树脂、合脂油和植物油等,分别称为粘土砂,水玻璃砂、树脂砂、合脂油砂和植物油砂等。
为了进一步提高型(芯)砂的某些性能,往往要在型(芯)砂中加入一些附加物,如煤份、锯末、纸浆等。
型砂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型砂结构示意图工艺特点铸造是生产零件毛坯的主要方法之一,尤其对于有些脆性金属或合金材料(如各种铸铁件、有色合金铸件等)的零件毛坯,铸造几乎是唯一的加工方法。
与其它加工方法相比,铸造工艺具有以下特点:1)铸件可以不受金属材料、尺寸大小和重量的限制。
铸件材料可以是各种铸铁、铸钢、铝合金、铜合金、镁合金、钛合金、锌合金和各种特殊合金材料;铸件可以小至几克,大到数百吨;铸件壁厚可以从0.5毫米到1米左右;铸件长度可以从几毫米到十几米。
2)铸造可以生产各种形状复杂的毛坯,特别适用于生产具有复杂内腔的零件毛坯,如各种箱体、缸体、叶片、叶轮等。
铸造的工艺流程

铸造的工艺流程
铸造是一种通过将金属和其它材料变形并以某种形式装入模型的工艺,使形状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以此获得更殊的零件。
它一般采用液态金属,通常是铝或铁等金属材料,经过熔炼,把液态金属注入有形的模具,经过一定的工艺条件,金属胶软,部件完成结构及其尺寸形状。
铸造是一种常见的工艺流程,由准备、熔炼、浇注、分离、加工和检验组成。
1、准备:确定要使用的金属材料,准备金属加工和模具,对模具进行压力测试,加强传统工艺的品质把握。
2、熔炼:将金属材料熔炼,形成液态的金属,液态金属应该是清澈无杂质的,熔炼温度和凝固温度最好符合要求。
3、浇注:将液态金属以一定的速度和压力从模具上浇入。
4、分离:模具空腔内铸件被金属铸入后,需要分离模具,以获取完美的铸件。
将被铸件整体从模具中分离出来。
5、加工:铸件在分离后,有可能因形状问题需要精加工,可以使用机床加工,以精确的形状和尺寸。
6、检验:完成加工后,需要检验,判定产品是否符合质量要求、形状,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式离心铸造
精品课件
卧式离心铸造
第二章 铸造、锻压与焊接
课后小 1.铸造生产定义 结
将熔融的金属液体浇注到铸型腔中,冷却 凝固后获得零件毛坯或零件的方法称为铸造。 2.铸造生产的优缺点
(1)适应形状复杂;(2)零件省材省工; (3)适应大体积和质量;(4)生产成本低; (5)质量不稳定。
精品课件
第二章 铸造、锻压与焊接
精品课件
第二章 铸造、锻压与焊接
(2)燃料——常用燃料为焦炭。
(3)熔剂——常用熔剂有石灰石(CaCO3)或莹石 (CaF2),其目的为造渣。
(4)浇注温度——在一定的温 度范围内,浇注温度越高,合金 液体的流动性越好。但当超过一 定界限后由于合金液体吸气多, 氧化严重,流动性反而降低。浇 注温度一般控制在液相线以上, 约有150℃的过热度。
第二章 铸造、锻压与焊接
机械零件的形成过程
金属材料
铸、锻、焊 热加工
毛坯
切削
零件
根据零件的使用要求
性能 结构 精度
确定零件的材料加 工工艺过程
精品课件
第二章 铸造、锻压与焊接
§2—1 铸造生产
将熔融的金属液体浇注到铸型腔中,冷却凝 固后获得零件毛坯或零件的方法称为铸造。 铸造生产的特点:
(1)可获得形状十分复杂的铸件; (2)铸件的形状接近成品零件的形状,故省材省工; (3)铸件的体积和质量适应范围大; (4)原材料来源广,生产成本低; (5)质量不稳定(缩孔、缩松、气孔、砂眼)故力学性
分型面
模样
模样
可用钉子、燕尾榫槽等方 法连接
精品课件
第二章 铸造、锻压与焊接
(5)刮板造型 ——用于单件大回转体铸件.
砂箱
刮板
精品课件
第二章 铸造、锻压与焊接
2、机器造型
紧砂、起模由机械操作完成,生产率高,铸件精度和表 面质量高,是现代化大批量铸造生产的基本方法。
砂箱
紧砂的方法有: 压实、震实、震压、 抛砂、射砂紧实、 气冲紧实等,以震 压紧砂法为主。
第二章 铸造、锻压与焊接
(三)铸造合金的熔炼及浇注 1、铸造合金的种类
铸造生产中很少采用纯金属,而是采用各种合金。其中 有铸铁、铸钢、铸铜合金、铸铝合金等,铸铁和铸钢是最重 要的品种。
2、铸造合金的熔炼及浇注
铸铁的熔炼及浇注,应保证在规定的化学成分和合适的 温度下进行。(以冲天炉熔炼铸铁为例)
(1)熔炼炉料——生铁锭、回炉铁、废钢等金属料。配 以硅铁、锰铁等调整其比例可得到一定含碳量和化学成分 的铸铁。
进空气
上型 下型
充液口
金属液
坩埚
电阻加热保温炉
精品课件
密封盖 合金液 升液管
第二章 铸造、锻压与焊接
3、熔模铸造
熔模铸造
——用蜡做模,再用造型材料将其包住,经硬化后, 加热将蜡模熔化排出型外,从而获得铸型,再经浇注 获得铸件的工艺过程。
4、离心铸造
离心铸造
——将液态合金浇入 高速旋转 (250∼1500r/min)的 铸型中,使金属液在离 心力作用下填充铸型 并结晶的铸造方法.
上半模
(两箱造型)
分型面
精品课件
下半模
第二章 铸造、锻压与焊接
上砂箱
(三箱造型)
上模
分型面
中砂箱
中模
下砂箱
下模
精品课件
分型面
第二章 铸造、锻压与焊接
(3)挖砂造型 ——主要用于外廓为曲面或阶梯型的铸件。
挖去分型 面上的砂
放置上 砂箱
下砂箱
模样
精品课件
第二章 铸造、锻压与焊接
(4)活块造型 ——用于带有突出部分而妨碍起模的铸件。
制造铸型 烘干铸型
合箱及浇注 落砂 清理 铸件
精品课件
制造型芯 烘干型芯
第二章 铸造、锻压与焊接
砂型铸造工艺流程
精品课件
第二章 铸造、锻压与焊接
(一)造型材料 ——用来制造砂型和砂芯的材料。
材料 要求
热强度 透气性 耐火性 材料 退让性 配制 可塑性
原砂(山砂、河砂、人工砂) 黏结剂(黏土、桐油、水玻璃等) 附和物(木屑、煤粉等)
能较差,不宜重载和冲击场合使用。
精品课件
第二章 铸造、锻压与焊接
铸造方法: (1)砂型铸造 ——用型砂和型芯砂制造铸型。
(2)特种铸造
金属型铸造 压力铸造
熔模铸造 离心铸造
低压铸造等
精品课件
第二章 铸造、锻压与焊接
一、砂型铸造 ——用型砂和型芯砂制造铸型的方法。
砂型铸造工艺流程
制备型砂 制造模样 熔炼金属 制备芯砂 制造芯盒
砂型铸造缺点:工艺复杂、生产率低、铸造缺陷多、尺 寸精度低、切削量大、劳动强度大等。
1、金属型铸造
——将液体金属 浇入金属铸型以 获得铸件的工艺 过程。
金属型铸造
左半型 水平型芯
底座
垂直型芯
左半型
铸件 型腔
精品课件
第二章 铸造、锻压与焊接
2、压力铸造
压力铸造
——用较低(或较高)的压力将金属液由铸型底部注 入型腔,并在压力下凝固以获得铸件的工艺过程。
共晶铸铁:1150∼1300℃
铸 钢:1520∼1620℃
精品课件
第二章 铸造、锻压与焊接
3、铸造合金的熔炼设备
铸造生产(43)
铸铁:用焦碳为燃料的冲天炉; 铸钢:用电加热的电弧炉和感应炉; 有色金属:多用反射炉或坩埚。
冲天炉
电弧炉
精品课件
坩埚
第二章 铸造、锻压与焊接
二、特种铸造
砂型铸造优点:设备简单、成本低廉、铸造灵活、尺寸 形状不受限制;
3.铸造的方法
(1)砂型铸造 ——用型砂和型芯砂制造铸型。 (2)特种铸造 ——金属型、压力、熔模、离心等。Fra bibliotek4.砂型铸造的工序
备砂 制模样 制型芯盒
落砂
浇注 合箱
清理
铸件
制铸型 制型芯 烘干铸型、型芯
精品课件
第二章 铸造、锻压与焊接
5.手工造型方法
(1)整模造型;(2)分模造型;(3)挖砂造型; (4)活块造型;(5)刮板造型;
模 底版 震击活塞 压实气缸
进气口
精品课件
震压紧砂
压头 模样 进气口 起模气缸 震击气缸
第二章 铸造、锻压与焊接
起模方法有: 顶箱起模(适用于 高度小而且形状简单的 铸件); 翻转起模(适用于 高度高而且形状复杂的 铸件); 漏模起模(适用于 形状复杂的铸件)等。
顶箱起模
精品课件
起模液压缸 同步连杆 起模顶杆 液压油缸
(二)造型方法 1、手工造型
紧砂和起模由人工操作完成,用于单件或小批量生产。
精品课件
第二章 铸造、锻压与焊接
(1)整模造型
——模样为整体模,且分型面是平面;用于形状简 单且最大截面在一端并为平面的的铸件。
上砂箱
浇口棒 分型面
下砂箱
模样
精品课件
第二章 铸造、锻压与焊接
(2)分模造型
——模样有几部分组成,且分型是平面;用于铸件 没有平面,且最大截面在中部,可将模样从 中间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