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 陈太丘与友期行--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太丘与友期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文言文,阅读水平不高,文言语感弱,所

以应多鼓励学生朗读并及时给予校正指导。在疏通文意时可能会遇

到一些问题,因此要极力激活学生的心灵,使学生积极感悟,认识

到诚信懂礼的重要性,同时还要树立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信心。

二、教学内容:

《陈太丘与友期》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

册第二单元的第八课,出自《世说新语》“方正”一门。讲的是汉

末名士陈纪七岁时,为维护父亲的尊严,机智应对父亲的朋友责难

的故事。本文语言文字简洁隽永,人物形象鲜明,对学生形成正确

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懂礼守信的优秀品质起着极大的作用,很

适合初一学生学习。

三、教学设想:

《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为维护父亲的尊严,机智应对父亲的朋友责难的故事,告诫人们,做人要讲信用,为人

要方正。我主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尝试自主、合作、

探究、体验的学习方法,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让学生主动发展,以朗读和研读作为主

要教学手段,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知课文,掌握字音和朗读节奏、朗读情感,通过预习检测、小组讨论明确和巩固文言词句,通过翻

译了解故事大意,通过研读与探讨课文内容,归纳人物性格特点,

提升自身修养,培养探究精神,最后加以拓展延伸,培养学生丰富

的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期”“舍”等常见的文言词语,借助注释

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

2.能力目标:体验自主、合作、探究这一学习方式。

3.情感目标:认识诚信懂礼和尊重他人这些传统美德的价值。

五、教学准备:

1.精心制作教学课件

2.学生搜集有关“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的故事,拓宽思路,

增加积累。

六、教学课时: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自古以来,有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的故事,至今流传,成为人们的美谈。同学们都知道哪些关于机智少年儿童的故事呢?(如“孔融让梨”、“曹丕称象”、“王冕画画”……)

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去结识另一位聪明机智的少年。请大家打

开书,我们一起来学习《陈太丘与友期》。

作品简介及题解

《世说新语》:此书以语言简练、辞意隽永著称。全书共8卷,按内容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

36门。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教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

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气。《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世说新语》是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陈太丘与友期》是选自余嘉锡的《世说新语》筏疏,题目可理解为:陈太丘与朋友

有约定。请学生回答,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让学生学会能利用网

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

识和文化常识,不完整的地方教师加以补充,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

功倍的效果。

三、整体感知课文

(一)、诵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

2、老师范读课文,明确字音和朗读节奏。(边听边划分朗读节奏)

3、分角色朗读,其他同学就其感情把握做点评。

教师提醒:“友人怒:‘非人哉!’”,应读出生气发怒的语

4、全班齐读课文,把握节奏,注意文章情感变化。

古人云:“三分诗七分读”。文言文教学应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要达到这一目的,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我设计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感悟,初步把握文章的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理解重点词语,疏通文意

1、自主释疑,找出重点字词,小组合作讨论。

让学生形成合作小组,从文中找出认为是重点的词语,结合注释进行理解、圈划,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合作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学生发表讨论结果。

教师对学生理解错误的字词解释进行引导纠正。

3、归纳重点字词。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

②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舍,放弃。去,离开

③去后乃至:才

④尊君在不:通“否”,文中的意思为“不在”

⑤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委,丢下。去,离开

⑥则是无信:信用

⑦下车引之:拉

⑧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⑨不同称谓: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君:对别人一种有礼貌的称呼,相当于“您”

家君:谦辞,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4、翻译课文。

⑴先由小组之间相互翻译课文。

提醒翻译文言文“留、换、调、补、删、加”法则,注意文中

出现的省略句,翻译时应补充完整。

⑵找学生翻译。

四、研读课文

1、理清本文的故事情节。(用原文回答)

⑴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明确: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⑵友人听说太丘已走后,有什么反应?

明确:友人便怒,对子骂父

⑶当元方听完友人的话后,生不生气(生气),他是如何应答的?

明确: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

是无礼。

⑷听了元方的这番话,友人知错了吗,从哪里可以看出?

明确:友人惭,下车引之

2、本文出现了几个人物?

明确:陈太丘太丘友人元方

3、通过对课文的了解,你觉得陈太丘的友人和元方各是什么样

的人?

明确:友人,无信无礼知错能改元方,聪明机智率真

五、合作探究

1、结尾处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①不失礼,七岁的孩子不应求全责备。②失礼。因为客人毕竟

是长辈,已经认错了,元方应该原谅他,不能“入门不顾”,使客

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也可以失礼,也不失礼

2、从这篇文章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明确:做人应诚信、知礼

六、拓展延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