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应对技巧68页PPT
合集下载
网络舆情应对策略PPT(共37页)
▪ 两种类型:
➢质性冲突:即制度性的对抗,如暴力革 命。
➢量性冲突:即机制性对抗,调整机制, 实现灵活开放的社会结构。
▪ (二)话语表达
➢1.社会安全阀机制:信访制度
➢2.利益表达渠道:拥有媒介就拥有话语权, 就拥有利益表达的机会和利益维护的可能。
▪ 大众传媒的局限,网络成为实现多元 化言论的最佳场所。起到解压和利益 表达作用。
四、舆情应对原则
▪ (一)黄金24小时“说话”原则
➢在网络热点形成的24小时内,站出来“说 话”,向网民传达至少两个信息:一是大 家的关注引起了政府的重视;二是事件正 在调查中,调查结果将及时公布。这样做 既稳定了情绪,又表明了政府对民意的尊 重和重视。同时,防止了网上热点扩大。
▪ (二)不断“播报”原则。网络舆情热 点应对中,一要切忌不予理睬,二要切 忌没有下文。我们说“黄金24小时”要 出来“说话”,但24小时之后更要“说 话”。要不断地告诉网民政府在做什么,
➢舆情预警机制(监测系统)
▪ 《微博当事人》关注微博里最新的热点话 题,关注生活民生、热点新闻、重大事件; 邀请第一手当事人或者权威专家,对事件 做出第一手解读!
▪ 孙春龙谈中国远征军遗骸归国 ▪ 翻越护栏摔倒的老人,该不该扶? ▪ 你的人生,谁在操盘?
▪ 《政府零距离》,与官员对话,和政府 同行。解读新政,传达民意,真正与政 府官员零距离沟通的平台。
事情有了什么样新的进展。这样才能稳 定情绪,消弭热点,解决问题。
▪ (三)“网言网语”原则。面对网上热 点,无论是网络新闻发言人,还是网络 评论员,切忌讲空话套话,一定要网言 网语说网事,这样在形象上容易为大家 所接受。只有取得信任,才能通过网络 说明事实,澄清真相,梳理情绪,引导 舆论,解决问题。否则,只能适得其反, 引起反感,激化情绪,扩大事态。
网络舆情应对及处置ppt课件
“集体性的自决”
宪法保障言论自由的价值不是让个人可以无 所顾忌地表达其私人偏好,也不是为了个人 的自我表达或者个性体现,而是为了实践民 主政治的要义——“集体性的自决”。
国家应该拓展网络公共讨论的空间,把各方 的意见都呈现给公众,确保公众听到所有应 该听到的声音来保证公共辩论的强健。
ppt课件
互联网的匿名环境、海量帖文的气氛渲染,
观点相近人群的频繁沟通,更容易产生“群
体极化”,并可能发展为人身攻击,甚至威
胁社会正常秩序。(传播学者詹姆斯·斯托
纳)
ppt课件
9
五、言论自由与政府干预
我国《宪法》第 35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国和国公民 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从 民主角度出发,言论自由是民主的前提。
ppt课件
21
危机管理“三T”
危机管理做到“三T”: Tell your own tale (以我为主
提供情况) Tell it fast(尽快提供情况) Tell it all (提供全部情况)
----危机公关专家里杰斯特
ppt课件
22
特别提醒:
无论如何,政府官员或者 新闻发言人不可用“无可 奉告”来抵挡公众及新闻 媒介——鸵鸟政策。
互联网独当一面成为网络舆论独立源头 互动成为网络舆情最主要的特色 互联网与手机结合,网络舆论更具杀伤力 互联网和传统媒体相互借力,放大舆论 调整网络舆论表达形式,抑制“群体极化”
现象
ppt课件
8
“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
“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指群 体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通过相互作用而得到 加强,使一种观点朝着更极端的方向转移, 即保守的会更保守,激进的会更冒险。
(精品文档)网络舆情应对及处置ppt演示课件
. 2
讲座重点以下问题
一、舆情与网络舆情 二、“新意见阶层” 三、网络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 四、网络舆情的最新发展 五、言论自由与政府干预 六、我国政府近年网络舆论管理措施 七、网络舆情监管模式创新
. 3
一、舆情与网络舆情
舆情是“舆论情况”的简称,是指在一定时 期的一定社会空间内,围绕新闻事件、社会 现象和社会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 和情绪的总和。 网络舆情(Internet Public Opinion,IPO) 特别强调两点:一是新闻事件、社会现象和 社会问题主要通过互联网首发或传播,二是 表达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公众主要是 网民。
.
11
政府干预言论自由的目的
从理论上说 ,政府干预言论自由只能是为了 两个目的: 一是为了保障言论自由这一公民基本权利的 有效实施; 二是当言论自由的价值与宪法保障的其它价 值发生冲突时的一种取舍,如为了社会公共 利益或者国家利益的 ,或者是为了保障第三 人的正当权利。
. 12
“集体性的自决”
. 4
二、“新意见阶层”
定义:关注新闻时事、在网上表达意见的网民。 近年来,他们凭借互联网“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优势,对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种种问题畅所欲言,能 在极短时间内凝聚共识,发酵情感,诱发行动,影 响社会。
.
5
“新意见阶层” 巨大的舆论能量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30多年经济增长和社会 转型所积累的各种矛盾凸显,在有些时候、有些地方呈 现激化态势。 网民的表达意愿和参与意识持续高涨,踊跃发声建言。 在一系列突发事件上,“新意见阶层”进一步显示出巨 大的舆论能量。 政府一方面强化网络管理,以抑制过于偏激的言论;另 一方面对网络舆论的反应提速,从中央到地方初步形成 了政府对网络民意的监测、反馈和吸纳机制。 案例:拆迁之痛。
讲座重点以下问题
一、舆情与网络舆情 二、“新意见阶层” 三、网络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 四、网络舆情的最新发展 五、言论自由与政府干预 六、我国政府近年网络舆论管理措施 七、网络舆情监管模式创新
. 3
一、舆情与网络舆情
舆情是“舆论情况”的简称,是指在一定时 期的一定社会空间内,围绕新闻事件、社会 现象和社会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 和情绪的总和。 网络舆情(Internet Public Opinion,IPO) 特别强调两点:一是新闻事件、社会现象和 社会问题主要通过互联网首发或传播,二是 表达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公众主要是 网民。
.
11
政府干预言论自由的目的
从理论上说 ,政府干预言论自由只能是为了 两个目的: 一是为了保障言论自由这一公民基本权利的 有效实施; 二是当言论自由的价值与宪法保障的其它价 值发生冲突时的一种取舍,如为了社会公共 利益或者国家利益的 ,或者是为了保障第三 人的正当权利。
. 12
“集体性的自决”
. 4
二、“新意见阶层”
定义:关注新闻时事、在网上表达意见的网民。 近年来,他们凭借互联网“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优势,对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种种问题畅所欲言,能 在极短时间内凝聚共识,发酵情感,诱发行动,影 响社会。
.
5
“新意见阶层” 巨大的舆论能量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30多年经济增长和社会 转型所积累的各种矛盾凸显,在有些时候、有些地方呈 现激化态势。 网民的表达意愿和参与意识持续高涨,踊跃发声建言。 在一系列突发事件上,“新意见阶层”进一步显示出巨 大的舆论能量。 政府一方面强化网络管理,以抑制过于偏激的言论;另 一方面对网络舆论的反应提速,从中央到地方初步形成 了政府对网络民意的监测、反馈和吸纳机制。 案例:拆迁之痛。
网络舆情问题及应对 ppt课件
2020/12/17
ppt课件
36
萝卜招聘
2020/12/17
ppt课件
37
周久耕事件
2020/12/17
ppt课件
38
二、网络舆情频发的原因
1.互联网和社会的发展,网民出现的变化。 2.网络载体的多样化成为网络舆情的重要推动
力量。 3.一些政府公信力的缺失和少数官员素质低下,
成为舆情热点发生的导火索。 4.回应舆情时机把握不准,催发多个网络舆情 的“连锁反应”。
“逢官必炒”、“逢腐必究”是近年来网络舆 情事件炒作的重要话题之一
2020/12/17
ppt课件
13
2020/12/17
ppt课件
14
晒晒咱们公务员的福利
2020/12/17
ppt课件
15
一、网络舆情的基本情况和分类
3.网络舆情的分类
①监督政府类舆情
②爱国情绪类舆情
2008年4月奥运火炬传递在法国遭遇麻烦时,有调 查表明:
网络时代的舆情管理 与突发事件应对
2020/12/17
ppt课件
1
局部问题全局化
简单问题复杂化
个体问题公众化
普通问题政治化
一般问题热点化
2020/12/17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2003年3月17日晚上,任 职于广州某公司的湖北青年
孙志在前往网吧的路上,
因缺少暂住证,被警察送至
广州市“三无”人员收容遣
送中转站收容。次日,孙志
网络舆情应对及引导处置课件
案例二:某地方政府舆情应对
总结词
及时回应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
详细描述
某地方政府在面对突发舆情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通过及时发布权威信息、积极与媒体沟通、妥善处理相关问 题等手段,有效避免了舆情恶化,提升了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公信力。
案例三:某热点事件的舆论引导
总结词
有效引导舆论,维护社会稳定
03
网络舆情引导技巧
权威发声
及时回应
在舆情发生时,权威部门或专家 应迅速回应,表明态度,避免谣
言扩散。
准确信息
提供的信息必须准确、真实,避免 误导公众。
统一口径
各部门或专家应协调一致,避免信 息混乱。
积极引导
制定策略
根据舆情的特点和趋势,制定有针对性的引导策 略。
正面宣传
传播正能量,引导公众理性看待问题。
媒体沟通
与各类媒体保持良好沟通,确保 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互动交流
主动与网民进行互动,了解他们 的诉求和意见,增强沟通效果。
危机管理与预案
风险评估
演练与培训
对可能引发重大舆情的因素进行风险 评估,提前制定应对策略。
定期组织舆情应对演练和培训,提高 相关人员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舆情 应对预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应对措 施。
快速响应与处置
及时回应
在发现舆情后,相关部门 应迅速作出回应,表明态 度,澄清事实。
妥善处置
针对不同类型和规模的舆 情事件,制定相应的处置 方案,确保问题得到妥善 解决。
跟踪反馈
对处置结果进行持续跟踪 ,及时反馈处理进展和效 果,确保舆情得到有效控 制。
公开透明与互动
信息公开
及时、准确地发布权威信息,保 障公众的知情权。
如何应对网络舆情PPT课件
02 面对突发舆情如何处置
争取主动,第一时间介入争取主动, 抢占话语权,最大程度地争取媒体的支持,注意用语,不说 假话的原则,保 证在危 机处理中尽量也有回版的 余地,做到实事求,2015年8月121123:30左右,位于天津滨海新区塘沽开发
区的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瑞海国际物流有限 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爆炸,事故造成多人伤 亡
02 面对突发舆情如何处置
对网络关注的焦点适时逬行 变换,引导网络舆论转移关 注点,加强舆论引导力
舆论合力
社交平台
, 不信谣、不传 谣,共同为网络生态文明做出贡故!
有效应对网络舆情
网络舆情的活跃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汇报人:XXX
时间:202X.X.X
01 健全网络舆情应急机制
要点一
自由性:网络开放,门槛低,人人享有平 等 发言权,不分高低贵贱,也没有权威。交互 性:赞成、反对、探讨、争论、碰撞。
要点二
多元性:主题宽泛,可自发,可随意。偏差 性:缺乏理性,感性情绪化发泄、 相互感染。 突发性:迅速,一个点点燃一片,快速聚集 强大声势。传播范围大,速度快。
02 面对突发舆情如何处置
尽快了解情况
欠缺人文关怀引起公众感 情上的不満
14日公众对该舆情的关注 度居高不下。两场发布会 上大多数问题当场未得到 答案,相关负责 人的回复“不清楚” “不了解”“需了解”刺激着大 众的神经。16日的第六场 发布会又一次 点爆公众对 舆情的关注度:为核实伤 亡数字发布会延迟20分钟
报道量I 545 541 501 449 408 388
02 面对突发舆情如何处置
相关报道
爆炸事故发生后,天津卫视13 日上午仍在播出郸剧和动画片, 天津《渤海早 报》的头版没有相关报道,《城市快报》只是 在头版体现了一个题目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