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能人才现状、结构分析和需求预测(05.3.3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技能人才现状、结构分析和需求预测
——寿光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按照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关于开展“十一五”人才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局及时召开了乡镇社保所长、市属企业劳资科处长会议,就全市461家规模以上企业高技能人才的现状与需求预测调查调研工作进行了专题安排,由培训就业科为主组成专题调研小组到部分市属和民营企业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召集局培训就业科、市技工学校、市就业办公室负责培训工作的同志和企业的技师代表进行了座谈,现就我市高技能人才现状、结构分析和需求预测等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技能人才的现状和结构分析
我市461家规模以上企业,现有职工总数6.7万人,高技能人才(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统称为高技能人才)共有1693人,占职工总数的 2.5%。其中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人数分别为1087人、597人、9人,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占职工总数的比例分别为1.6%、0.9%、0.01%。45岁以上762人,占高级人才总数的45%。我市高技能人才主要分布在车工、钳工、电工、焊工、汽车驾驶、制浆造纸、食品检验、化工化验、溴素制造、化工原料准备、电气设备安装、中式烹调等职业和工种,主要存在于原市属大中型企业,全市461家规模以上企业,只有68家企业有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数量少,涉及工种少,涉及企业少,难以保证企业技改和发展的需要。发达国家高技能人才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为40%左右,我国的广东、上海等发达地区
高级能人才的比例已超过12%,并争取“十五”末达到15%。日、德、美、韩等发达国家技术工人操作误差率小于1‰,而我国大于1%。据统计,全国企业产品的平均合格率只有70%,每年因次劣产品造成的经济损失大的惊人,在近年来发生的企业事故中,因岗位技能不高造成的占50%以上。就我市而言,计划经济时期培养的高技能人才,现基本上已退休或不在一线工作岗位上。近几年来,党和国家加强了对技能人才的培养开发力度,我市也实施了人才强市战略,我局从2002年起加大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开发力度,几年来,培养高级工474人、技师239人、高级技师2人。我市规模大的市属企业山东晨鸣纸业集团、山东联盟化工集团、青岛啤酒(寿光)有限公司、寿光巨能电力集团、新上市的民营企业山东墨龙石油机械、生产技术要求高的企业寿光富康制药、山东巨龙黄河板材等,对内部职工培训重视程度高,企业内部有专人抓职工培训,大部分成立了内部职工培训学校,每年都有培训开发计划,采取了集中培训、班组集中学习、同业交流、以师代徒等多种形式抓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的企业对职工培训学习进行定期考核,并实行了奖惩制度,促进了职工的学习提高。他们对技能人才的短缺、有忧患意识,同时,也提出了培训师资的短缺问题。其它企业大部分对技能人才的短缺有认识,但对培养开发工作不重视,无安排,只采取了内部岗前培训和以师代徒的培养方法。规模较小,分布在乡镇的企业(但企业数量较多,总的从业人数多),对技能人才的培养开发还没有明确的认识,只满足于当前生产,轻技能培养、重销售开发,无长远发展观念,对短缺的技能人才,只采用到处高薪“挖墙角”的办法,并且对未来技能人才的需求无应对办法,无居安思危的忧
患意识,认为当时能挣钱就满足了,以后的事到时候再说。近几年来,国家、省、市对技能人才的开发培养越来越重视,出台了许多激励措施和规范要求,但并没有引起相关部门和大部分企业的重视,特别是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认识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与我省打造半岛现代化制造业基地的要求相差甚远,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预测
从调查统计看,我市“十一五”期间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人数多,涉及工种多。需求人数为5780人,其中,高级工4761人,技师895人,高级技师124人。共涉及54个工种。需求主要工种为:电工719人,焊工560人,钳工369人,车工469人,制浆造纸499人,锅炉工81人,制粉工68人,汽车驾驶员168人,整烫工180人,刺秀工180人,裁剪工180人,汽机运行61人,油漆工120人,木工90人,化验员271人,机修钳工117人,缝纫工340人,化工原料准备工128人,溴素制造工310人,高技能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各工种。需求人数是现有高技能人才的3.4倍,预计到2015年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将有更大幅度的提高。培训开发任务非常繁重。我市目前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主要渠道有两个,一是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组织举办高级工、技师培训班;二是市技工学校高级班每年招收100人进行系统高级工培养,年培训能力有限,操作实习设备落后、数量少,培训师资短缺,难以满足需求增长的需要。
三、高技能人才培养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高技能人才严重匮乏。高技能人才短缺不仅仅是一个地区的问题,而是中国性的问题。2002年,深圳一家企业为招聘
高级钳工,开出了6600元的月薪,但未能如愿;青岛一家制造业公司打出了年薪16万元的“天价”,急需一名高级模具技工,终了也是一厢情愿;我市的德隆汽运公司汽车大修厂,需要一名高级板金工和一名高级汽车电路工,跑济南、上青岛、到北京也未招到合适人选,招好技工比招研究生还要难。我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制造业发展更为迅速,高技能人才到了严重匮乏的地步。省委、省政府和潍坊市政府文件要求,到2005年底,省确定的重点企业高级技工的比重必须达到在职职工的1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中高级技工应占到一线职工的15%以上,到2010年,高级工要达到企业在职职工的20%,技师要达到企业在职职工的6%。我市现有规模以上企业的在职职工为6.7万人,高级工应达到1.34万人,技师应达到4020人。而目前我市规模以上企业高级工、技师仅有1087人和597人。到2010年应培养、引进高级工、技师分别为1.23万人和3423人,平均每年应培养、引进高级工、技师分别为2460人和685人。培养、引进任务非常繁重。
2、企业职工培训存在明显的短期行为。企业只满足于新招用的职工能上岗顶岗,老职工能够“胜任”当时岗位。对企业发展、技术改造、产品升级等方面的技术、技能需求无长远发展意识。尤其是高技能人才,不注重内部培养,只采取到处高薪聘用的办法。
3、对持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上岗无正确认识。国家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技术工人制定了走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成才之路,为企业制定了培训、使用、技能与待遇挂勾的培养使用机制,但绝大部分企业并没有去落实。在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