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中枢神经系统笔记大全共38页文档
中枢神经系统(系统解剖学)
Central Nervous System
河南信合医院 神经内科 侯玉华
脊
髓
spinal cor d
脊 髓 spinal cord
• 脊髓的位置和外形 • 脊髓的内部结构 • 脊髓反射和损伤表现
脊 髓 spinal cord
• 脊髓的位置和外形 • 脊髓的内部结构 • 脊髓反射和损伤表现
小脑的分叶和功能
• 前庭小脑-古小脑 - 绒球小结叶 维持身体姿势平衡和协调眼球运动 • 脊髓小脑-旧小脑 包括蚓垂、蚓锥体和前叶 控制运动中的肢体远端肌的肌张力和协调 • 大脑小脑-新小脑:协调肢体的随意运动,使运动更精确
间
脑
diencephalon
间 脑
diencephalon
•位置 •分部 •结构 •功能
•位置 •功能
侧脑室 lateral ventricle
•分部—前角 中央部 后角 下角
基底核
• 包括尾状核、豆状核、 屏状核和杏仁体 • 纹状体corpus striatum: 尾状核+豆状核 • 新纹状体:尾状核+壳 • 旧纹状体:苍白球
globus pallidus
• 功能
大脑半球的髓质
大脑脚底basis pedunculi 脚间窝 后穿质
脑干背面观
• 延髓medulla oblongata
薄束结节 楔束结节 小脑下脚
• 脑桥pons • 中脑midbrain
上丘 下丘
界沟
• 菱形窝rhomboid fossa 即第四脑室底
髓纹striae medullares 正中沟、界沟和内侧隆起 面神经丘 facial colliculus 前庭区 听结节 舌下神经三角和迷走神经三角
解剖学中枢神经系统笔记大全
与形体大小无关,取决于该部感觉
敏感程度(手、唇、面、眼)。
解剖学中枢神经系统笔记大全
3、视区: 枕叶内侧面,(17区)
距状沟上下(两侧)皮质。
特点: 一侧视区接受同侧视网膜颞侧
半和对侧视网膜鼻侧半的纤维,
外侧膝状体 视放射
视区。
损伤: 双眼同向性偏盲;
双眼对侧视野偏盲。
4、听区: 外侧沟下壁的颞横回。
豆状核: 壳
(爬行类)
苍白球
旧纹状体
(参与机体的学习记忆);(鱼类)
属锥体外系重要组成部分。
哺乳类以下
控制运动的的最高中枢。
人类
大脑解发剖学展中枢神经系统纹笔记状大全体退居从属地位。
临床:
损伤(脑溢血) 肌张力增高、
旧纹状体: 运动减少、表情呆板、静止性
震颤、
称震颤麻痹。
新纹状体: 损伤肌张力下降、上肢、头部
类皮质存在特有的语言中枢。 解剖学中枢神经系统笔记大全
“优势半球” 右利人 左半球 左利人 右半球(左半球)
1)运动性语言中枢: 额下回后部(44、45区)。 “Broca”氏区。
损伤: 运动性失语症,虽能发音,但丧失 说话能力。“不会说” “ 失说症”。
2)听觉性语言中枢: 颞上回后部 (22区)。 损伤: 感觉性失语症,虽听觉正常,但 听不懂意思、含解剖义学中枢。神经“系听统笔不记大懂全 ” “失听症” 。
(3)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
不同皮质区具有不同功能,将这些具有一 定功能的 “ 脑区 ” 称为 “ 中枢 ” 。这些中枢只是管理某 种功能的核心部分 ,皮质的相邻或其它部分也具类似 功能。当某一中枢损伤后,其它相关脑区可以在一定 程度上代偿该功能。大脑皮质是神经系统的最高中枢。 各种感觉信息传向大脑皮质后,经皮质的整合,或产 生特定的意识性感觉;或贮存记忆;或产生运动冲动 下行,调控机体的活动。这就需要大脑皮层广泛区域 参加。但是,不同功能相对集中在某些特定皮质区, 从事对一定机能的分析综合
06、【解剖学彩色笔记】第14~16章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
06、【解剖学彩色笔记】第14~16章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第14章神经系统总论知识梳理神经系统的组成由中枢部及周围部组成,起主导作用的调节系统。
第一节神经系统的区分按所在位置: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12对,脊神经31对根据分布对象,周围神经分为: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
又根据功能分为:①躯体神经: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②内脏神经: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第二节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反射:即神经系统在调节机体活动时,对内外环境的刺激做出适宜的反应。
反射弧:感受器一传入(感觉)神经→中枢一传出(运动)神经一效应器。
第三节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灰质、皮质,白质、髓质、神经核、神经节,纤维束、神经,网状结构。
第15章中枢神经系统知识梳理第一节脊髓一、脊髓的位置和外形位置:成人下端约平第1腰椎下缘,新生儿第3腰椎下缘。
形态:前后略扁圆柱形。
两个膨大:颈膨大、腰骶膨大。
脊储圆锥、终丝、马尾。
6条沟:前正中裂、后正中沟、前外侧沟—一前根、后外侧沟—一后根一脊神经节。
脊髓节段31个,8个颈节、12个胸节、5个腰节、5个骶节、1个尾节。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横切面:中央管、“H”形灰质、白质。
(一)灰质1.前角(柱):①内侧群一躯干肌。
②外侧群一四肢肌。
(α运动神经元一骨骼肌随意运动。
r运动神经元一调节肌张力等)2.后角(柱):①缘层、②胶状质、③后角固有核、④胸核。
3.侧角(柱):①T1~L3: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
②52~S4:骶副交感核,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
(二)白质分前索、后索、外侧索(主要纤维束及功能1.上行纤维(传导)束(1)薄束、楔束:传导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2)脊髓丘脑束:侧束一传导痛、温觉:前束一传导粗触觉和压觉。
(3)脊髓小脑前、后束:向小脑传导非意识性本体感觉,2.下行纤维(传导)束(1)皮质脊髓束(侧束、前束):支配躯干、四肢骨骼肌随意运动。
(2)红核脊髓束:兴奋屈肌的运动神经元。
系统解剖学 笔记(中枢神经)
系统解剖学笔记(中枢神经)中枢神经系统(CNS)中枢神经系统是控制和调节其它系统活动的中枢.脑:位于颅腔,包括端脑、间脑、小脑、脑干脊髓:位于椎管脊髓一、位置和外形位置:椎管内上2/3,枕骨大孔—第1腰椎体下缘(成人) 外形两个膨大: 颈膨大(C4—T1) 腰骶膨大(L2—S3)沟和裂:前正中裂后正中沟前外侧沟后外侧沟二、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脊髓节段: C1—8 T1—12 L1—5 S1—5 C0 脊髓平对椎骨的相应位置脊髓节段椎骨序数C1-4 C1-4C5-T4 上1个椎体T5-8 上2个椎体T9-12 上3个椎体L1-5 T10-T12S1-C0 T12-L1颈节一至四相齐,颈五胸四节高一;下胸高三中高二,腰节平胸十十二; 骶尾腰一胸十二,定位诊断是依据。
名词解释:马尾:腰、骶、尾神经前后根在未出相应的椎间孔之前,在椎管内垂直下行一段距离,围绕终丝集聚成束,形似马尾。
脊髓解剖的临床应用:临床上常选择第3、4或4、5腰椎棘突之间进行腰穿. 三、脊髓的内部结构1、灰质前角中间带:侧角(侧柱):存在于C8—L3脊髓节段后角中央灰质: 灰质前、后连合灰质的分层:脊髓灰质是由大量大小形态不同的多极神经元所组成。
功能相同或相近的神经元往往排列在一起形成层或核,这些细胞在横切上分界明显,从立体角度看,它们是占据不同节段、长度不一的神经元柱。
灰质细胞构筑分层:--层前角(柱) (板层、)含运动神经元(α、γ运动神经元),α神经元, 支配骨骼肌收缩,γ神经元, 调节肌张力。
核团性质为运动性核团;在颈、腰骶膨大处分为内、外侧群,分别支配躯干、四肢;脊髓全长都可见内侧群前角主要接受脑部下行的纤维,其运动神经元发出的轴突参与脊神经前根形成,支配四肢、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中间带(板层)内侧有贯穿全长的中间内侧核;C8 / T1—L3节段形成侧角,内有中间外侧核;在S2—S4节段有骶副交感核。
其中中间外侧核和骶副交感核发出轴突参与前根的形成。
中枢神经系统解剖
运动传导通路
01 02 03 04
运动传导通路是指从大脑皮层到骨骼肌的运动神经元的神经传导路径 ,包括三个阶段:大脑皮层、传出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
第一阶段:大脑皮层,发出运动指令,通过传出神经元传递给运动神 经元。
02
大脑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表面有许多沟回和裂隙,内部则由不同功 能区域组成,如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等。
03
大脑皮层是大脑表面最发达的部分,负责处理复杂的感知和思维活动 。
04
大脑内部还有许多核团和传导束,负责传递神经信号,协调各个器官 和系统的功能。
小脑
小脑位于大脑的后下方,负责 协调身体的自主运动和平衡。
小脑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表 面有许多小的叶和沟回,内部 则由许多神经元和纤维组成。
小脑通过与大脑、脑干和脊髓 等部位的连接,协调身体的运 动和平衡,维持身体的稳定和 姿势。
脑干
脑干是连接大脑和脊髓的重要通道, 负责传递神经信号和调节自主神经系 统的功能。
脑干内部有许多神经核团和传导束, 如延髓、桥脑和中脑等,这些区域分 别负责不同的功能。
延髓是脑干的最下部,控制着基本的 生命活动,如呼吸、心跳和血压等。 桥脑位于延髓上方,负责协调身体的 运动和感觉信号的传递。中脑则位于 桥脑上方,是视觉和听觉信号传递的 重要区域。
脑桥与延髓
01
脑桥是连接中脑和小脑的重要通 道,负责协调小脑和脑干之间的 神经信号传递。
02
延髓是脑干的最下部,控制着基 本的生命活动,如呼吸、心跳和 血压等。
03 脊髓的解剖
脊髓的结构
01
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接脑干,下至尾骨,由 灰质和白质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的解剖及功能
语言中枢
• 运动性语言中枢:额下回后部(44、45 区),又称Broca区。此区受损,产生 运动性失语症,即丧失了说话能力,但 仍能发音。
• 听觉性语言中枢:颞上回后部(22区), 此区受损,患者虽听觉正常,但听不懂 别人讲话旳意思,也不能了解自己讲话 旳意义,称感觉性失语症。
• 书写中枢:额中回后部(8区),接近 中央前回旳上肢代表区。此区受损,虽 然手旳运动正常,但不能写出正确旳文 字,称失写症。
丘脑前核具有与内脏活动有关旳 功能;丘脑内侧核可能是躯体和内 脏感觉冲动旳整合中枢;丘脑外侧 核是躯体感觉通路旳最终一级中继 站,它把皮肤感觉、本体感觉冲动 传向大脑皮质中央后回。
三、后丘脑
后丘脑涉及内侧膝状体和外侧膝 状体。
内囊
内囊:内囊前肢(又称额部)伸向前外,位于豆状核与尾状核之间。内囊后肢(又称枕部) 伸向后外,分为豆丘部(豆状核与丘脑之间)、豆状核后部和豆状核下部。内囊膝介于前、 后肢之间,即“V”字形转角处。 ①经内囊前肢投射纤维:主要有额桥束和由丘脑背内侧核投射到额叶前部旳丘脑前辐射。
②经内囊膝部旳投射纤维:有皮质核束,该束纤维是从中央前回下1/3(躯体运动区头面 部代表区)发出纤维下行到脑干各躯体运动核。
中枢神经系统学习笔记
中枢神经系统学习笔记一、脊髓脊髓位于椎管内,上端在枕骨大孔处与脑相连,下端在成人平第1腰椎体下缘,新生儿可平第3腰椎。
故临床腰椎穿刺常在第3、4或4、5腰椎棘突之间进针,不至于损伤脊髓。
脊髓全长有两个膨大:颈膨大和腰骶膨大。
脊髓两侧连有31对脊神经,每对脊神经对应的一段脊髓,称一个脊髓节段。
脊髓由中间的“H”形灰质和周围的白质构成。
灰质由神经元胞体和树突聚集而成的。
灰质前部扩大称前角,内含躯体运动神经元的胞体,发出的纤维组成前根(运动根);灰质后部狭细称后角,内含联络神经元,接受后根(感觉根)的纤维;侧角,内含交感神经元(交感神经低级中枢)。
骶髓相当于侧角的部位,有副交感神经元的胞体,称骶副交感核(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
白质由许多纤维束聚集组成。
主要分为上行(感觉)纤维束:薄束和楔束、脊髓丘脑束;下行(运动)纤维束:皮质脊髓束。
二、脑脑位于颅腔内,分为脑干、小脑、间脑和端脑四部分。
(一)脑干脑干位于脊髓和间脑之间,自下而上由延髓、脑桥和中脑3部分构成。
脑干的腹侧面有舌下神经根、舌咽神经根、迷走神经根、副神经根、展神经根、面神经根、前庭蜗神经根、三叉神经根、动眼神经根共9对脑神经根出脑。
脑干背侧面有滑车神经出脑,是唯一自脑干背面出脑的脑神经。
脑干内部有灰质、白质和网状结构。
灰质分散成团块,称神经核。
其中,脑神经核与3-12对脑神经(即从脑干出脑的10对)相连。
白质由上、下行纤维束组成,上行纤维束包括内侧丘系、脊髓丘系、三叉丘系;下行纤维束主要有锥体束。
(二)小脑小脑位于颅后窝内,脑桥和延髓的后上方。
小脑半球下面靠近枕骨大孔的部分较膨隆,称小脑扁桃体。
颅外伤导致颅内压过高时(如颅脑外伤),小脑扁桃体常被挤而嵌入枕骨大孔形成小脑扁桃体疝(枕骨大孔疝),压迫延髓导致呼吸、循环障碍危及生命。
第四脑室位于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
向下通脊髓中央管,上借中脑水管与第三脑室相通,借一个正中孔和两个外侧孔与蛛网膜下隙相通。
解剖学基础知识——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
外形:
1圆锥:脊髓末端变细称为脊髓圆锥
2个膨大:颈膨大C4-T1,腰骶膨大L2-S3
6沟:前面较深的前正中裂,后面较深的后正中沟,左右两侧对称的前外侧沟和后外侧沟
2对根丝:前根(前外侧沟),后根(后外侧沟)
31个节段:C8,T12,L5,S5,Co1
内部结构
前部扩大为前角,后部变细为后角,前后角之间的部分称为中间带;T1-L3中间带向外侧突出形成侧角
灰质
主要核团位置及纤维联系:
前角运动细胞前角运动神经元内侧群位于脊髓全长;外侧群位于颈膨大和腰膨大接受:后根传来的纤维,灰质内的联络纤维,脑内中枢的下行纤维软瘫
胶状质、后角边缘核、后角固有核:后角联络神经元
中间外侧核(T1-L3):中间带交感神经元胞体椎旁节、椎前节
骶副交感核(S2-S4):中间带外侧副交感神经元胞体盆腔脏器附近脏器壁内副交感神经节
白质
主要纤维束的位置、起止和功能(在神经传导通路中)
脑干
脑N核的名称、位置、相关脑N和分布区(表6-6)
一般躯体运动核: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展神经核,舌下神经核
一般内脏运动核:动眼神经副核,上泌涎核,下泌涎核,迷走神经背核
特殊内脏运动核:三叉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疑核,副神经核
一般和特殊内脏感觉核:孤束核
一般躯体感觉核:三叉神经中脑核,三叉神经脑桥核,三叉神经脊束核。
中枢神经系统(系统解剖学)
肌肉收缩
2、屈曲反射 皮肤
脊神经后根 后角细胞
中间神经元 前角运动神经元
脊神经前根 肌肉收缩
第二节 脑 brain
脑的组成
大1 脑
小2脑 脑3干
概述
• 位置与组成 • 包括端脑
telencephalon • 间脑diencephalon • 中脑
mesencephalon • 脑桥pons • 延髓medulla
• 脑桥pons • 脑桥基底部 基底
沟 小脑中脚
• 脑桥小脑三角
脑干背面观
• 延髓medulla oblongata • 薄束结节 楔束结节 小
脑下脚
• 脑桥pons • 中脑midbrain • 上丘 下丘
界沟
• 菱形窝rhomboid fossa • 即第四脑室底 • 髓纹striae medullares • 正中沟、界沟和内侧隆
epithalamus
下丘脑 hypothalamus
• 组成和分区
•
脑底可见:视交叉、
灰结节、乳头体、漏斗、垂
体等结构
• 内部结构
•
分为视上区、视前区、
结节区和乳头体区
•
视上核 室旁核
• 纤维联系
• 功能
下丘脑的功能:
神经内分泌的中心、皮质下植物性中枢 调节体温、摄食、生殖、水盐平衡和内
分泌活动 人类昼夜节律的起搏点 参与情绪行为反应
外侧部
•
小脑的内部结构
• 小脑皮质 • 小脑髓质 • 小脑核 顶核 球状核 栓状核 齿状核
•
小脑分叶和机能分区
形态学分叶 以原裂和后外侧裂为界 分为: 绒球小结叶 前叶 后叶
小脑扁桃体 tonsil of cerebellum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笔记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笔记
一、神经系统概述
神经系统是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系统,由脑、脊髓和神经组成,负责调节和管理人体各器官和系统的活动,以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和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
二、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处理和整合来自身体各部分的信息,并控制身体的运动。
1. 脑
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中心,由大脑、小脑、脑干和间脑等部分组成。
大脑负责思考、感觉、运动、学习和记忆等功能;小脑负责协调身体的运动;脑干负责基本生命活动的调节;间脑则参与情感和内分泌的调节。
2. 脊髓
脊髓是脑与身体各部分之间的主要通道,传递大脑对身体的控制信息和身体对大脑的感知信息。
脊髓还包含了许多反射回路,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刺激作出反应。
三、周围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各种神经和神经节,负责将脑和脊髓与身体各部分联系起来。
周围神经系统可以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
1. 躯体神经系统
躯体神经系统负责管理身体的皮肤、肌肉和骨骼等部分的运动,以及感知外界的刺激。
躯体神经系统的神经元位于脊髓和脑中,通过神经纤维与身体各部分相连。
2. 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负责调节内脏器官的活动,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个系统。
交感神经负责在紧急情况下调动身体的资源,而副交感神经则负责在非
紧急情况下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自主神经系统的神经元主要位于脊髓和脑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