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 常见的应激源
动物病理学05第五章应激
环境因素监测
监测饲养环境中的温湿度、氨气浓度、 光照时长等参数,评估环境应激状况。
生产性能评估
定期评估动物的生产性能,如生长速 度、产蛋率、饲料转化率等,综合判 断应激对生产的影响。
05
应激研究展望
应激机制的深入研究
01
深入研究应激反应的分子机制,包括信号转导、基因表来自和代谢调控等方面。02
探讨不同应激源对动物机体的影响,以及应激反应在
04
应激管理
减少应激源
优化饲养环境
提供适宜的温湿度、光照、通风等环境条件,减少环 境应激。
合理饲养密度
确保动物有足够的空间和适当的社交互动,避免过度 拥挤引起的应激。
均衡营养供给
提供全价饲料,满足动物对能量、蛋白质、矿物质、 维生素等的需求,提高抵抗力。
提高应激耐受力
遗传选育
通过选育具有高应激耐受力的种群,提高动物的抗应激能力。
不同物种、不同生理状态下的一致性和差异性。
03
深入研究应激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为预防和治
疗提供理论依据。
应激与其他因素的交互作用
探讨应激与营养、免疫、内分泌等其他因素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动物健康的影响。
研究应激对动物行为、心理状态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影响,以及这些因素如何相互 作用影响动物健康。
关注应激与环境因素(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的交互作用,以及这些因素对动 物生产性能和生态平衡的影响。
03
应激与疾病
应激与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应激
动物在应激状态下可能出现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如食欲不振、消 化不良、腹泻等症状。
消化系统应激的机制
应激反应导致胃酸分泌减少、胃肠运动减弱,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 和吸收。
应激的过程模型认为应激
应激的过程模型认为应激
首先,认知评估是指对环境或刺激的感知和解释。
个体对外部或内部
的刺激进行评估,判断其是否对自身构成威胁或挑战。
这一过程涉及对刺
激的注意、解释和意义的给予,可以是自主的、自动的或无意识的。
认知
评估的结果将决定个体对刺激的情绪反应和应对方式。
其次,身体反应是指应激对身体的生理和生化反应。
当个体感知到威
胁或挑战时,身体会迅速做出相应的生理反应,如心跳加速、血压升高、
呼吸加快、瞳孔扩大等。
这些生理反应是应激反应的直接体现,旨在增加
个体对威胁或挑战的适应能力。
第三阶段是应对阶段,个体通过各种策略和方式来应对应激。
应对方
式可以是积极主动的,如问题解决、寻求社会支持、积极思考等;也可以
是消极回避的,如逃避问题、自责自怨等。
个体的应对方式通常受到个体
特点、社会支持和环境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最后,再评估是指对应对效果和结果的评估。
个体在应对应激后,会
对自己的反应和结果进行评估,判断应对是否有效和合适。
如果应对仍然
是应激源威胁或挑战的最佳方式,个体可能会继续保持应对策略。
如果应
对无效或不合适,个体可能会重新评估情况并寻找新的应对方式。
应激的过程模型强调了应激是一个动态的、有序的过程。
个体对应激
的认知评估和身体反应会直接影响到应对方式的选择和结果的评估。
同时,个体特点、社会支持和环境条件等因素也会对应激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了解应激的过程模型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理解应激反应,并有效地应
对和处理应激。
医学心理学课件第八章应激
23
提高个体应对能力方法论述
2024/1/25
认知重构
01
通过教育和培训,帮助个体改变对应激事件的看法和态度,从
而减少负面情绪和压力。
情绪调节
02
教授有效的情绪调节技巧,如深呼吸、冥想和放松训练,以缓
解紧张和焦虑。
问题解决技能
03
培养个体的问题解决能力,包括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和采
取行动,以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
健康习惯
倡导良好的健康习惯,如不吸 烟、限制饮酒、避免过度使用 药物等,以减少对应激反应的
负面影响。
26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2024/1/25
27
2024/1/25
5
应激源与应激反应关系
应激源
指能够引起个体产生应激反应的各种内 外环境因素,包括生物性应激源(如疾 病、感染等)、心理性应激源(如工作 压力、人际关系紧张等)和社会性应激 源(如自然灾害、战争等)。
VS
应激源与应激反应关系
不同性质的应激源可引起不同的应激反应 。一般来说,生理性应激源主要引起生理 反应,心理性应激源主要引起心理反应, 而社会性应激源则可引起生理和心理的双 重反应。同时,个体的应对方式、社会支 持和个性特点等因素也会影响应激反应的 性质和程度。
25
健康生活方式倡导和实践
均衡饮食
推广均衡的饮食习惯,包括摄 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和水分,以
维持身体健康和心理平衡。
2024/1/25
规律运动
鼓励个体进行适量的运动,如 散步、慢跑、瑜伽等,以缓解 压力、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健 康。
充足睡眠
强调充足睡眠的重要性,提供 改善睡眠质量的建议和方法, 以帮助个体恢复体力和精力。
郑州大学《护理心理学》在线测试
《护理心理学》第01章在线测试《护理心理学》第01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03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创办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心理学真正脱离哲学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心理学家是DA、马斯洛B、荣格C、弗洛伊德D、冯特2、“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等观点属于下列哪一医学模式的反应?BA、神灵主义医学模式B、自然哲学医学模式C、机械论医学模式D、生物医学模式3、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BA、“还原论”的医学模式B、“整体观”的医学模式C、“心理至上论”的医学模式D、“天人合一论”的医学模式4、1977年提出医学模式转变的学者是DA、冯特B、华生C、卡特尔D、恩格尔5、借助于会谈、问卷或各种调查表了解一组人的某些心理行为特点的研究方法是BA、观察法B、调查法C、测验法D、实验法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下列关于护理心理学,正确的有ABCDEA、护理心理学是研究护理领域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B、护理心理学是护理学和心理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C、护理心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一门基础学科D、护理心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E、护理心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属性2、下列属于护理心理学研究任务的有ABCDEA、研究病人心理活动的一般性和特殊性B、研究心身交互作用对健康的影响C、研究心理护理理论和技术D、研究护理人员的心理品质及培养3、下列关于医学模式,正确的有ABCDEA、医学模式也称医学观,指一定时期内人们从总体上认识健康和疾病以及相互转化的哲学观点B、医学模式包括健康观、疾病观、诊断观、治疗观等C、“天人合一”“天人相应”属于自然哲学医学模式D、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强调健康和疾病中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E、医学模式对医学实践有指导作用4、下列属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观点的有ABCDA、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B、心身统一观点C、社会环境因素影响心身健康D、心理因素在人类调节和适应功能活动中的能动作用5、护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中,根据研究涉及的时间划分,可分为ABCDA、横断研究B、纵向研究C、回顾研究D、前瞻研究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1879年创办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心理应激因素对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的影响
心理应激因素对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的影响高峰1王芳2刘朝晖3(1.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生工作部,2.廊坊卫生职业学院护理系,3.北华航天工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廊坊065000)摘要:本研究以244名高校辅导员为调查对象,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考察了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并构建了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消极应对、学习事件、健康事件、他人支持和工作与经济事件可预测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变异量的26.6%(F=24.516,p<0.05)。
路径模型进一步显示:(1)直接效应:对心理健康有直接影响的变量按影响大小依次为消极应对(0.32)、学习事件(0.17)、健康事件(0.17)、他人支持(-0.17)、工作与经济(0.12);(2)间接效应:工作与经济事件(0.06)最终通过消极应对对心理健康产生间接地影响;(3)总效应:按影响大小依次为:消极应对、工作与经济事件、学习事件、健康事件、他人支持。
因此,本研究的结论为,生活事件不仅对心理健康产生直接影响,也可通过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产生间接影响。
关键词: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心理健康,高校辅导员中图分类号:B8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938(2021)02-0057-030引言心理应激交互作用理论(transaction theory of stress)认为,应激源(生活事件)通过个体认知评价、应对活动、社会支持等中介因素的交互作用过程而影响心理健康[1,2]。
但这些应激因素之间究竟如何相互作用,进而影响个体心身健康,目前的研究结果并不令人满意。
本文试图以高校辅导员为研究对象,探讨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等应激有关因素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资料来源高校辅导员244名,男82名,女162名;年龄22-46岁,平均27.04±6.92岁;硕士研究生191名,大专及本科生53名;未婚85,已婚149,离异及其他者10名。
普通动物学第3章原生动物
B 孢子生殖: 如疟原虫的大小配子受精后的合子先发育为卵囊,卵囊内形成多个孢子母细胞,再由孢子母细胞发育成许多个子孢子,每个子孢子发育成新个体。
第三节 肉足虫纲 代表动物——变形虫 结构特点:随着原生质的流动,体形经常变化
运动机制:细胞质溶胶质 凝胶质的转变是细胞骨架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动态的相互作用,肌动蛋白组装和去组装的结果。
伪足:变形虫在运动时,由体表的任何部位都可形成临时性的细胞突起,称为~,是变形虫的临时运动器
大多自由生活,少数寄生、共生。
二、肉足虫纲的主要特征
常见种类 太阳虫 球房虫(有孔虫)
太阳虫
1)引起人类疾病
如:痢疾内变形虫也成溶组织阿米巴,寄生在人的肠道里,能溶解肠壁组织引起痢疾。
2)为人类服务的
如:有孔虫可以揭示地层的地质年代 还能揭示地下结构情况,为寻找矿产、发现石油、确定油层和拟定油井位置,有指导作用
(ii)接合生殖(conjugation) 草履虫特有的生殖方式,即两个虫体暂时附帖在一起并发生细胞质和核物质交换,然后虫体分开并分裂
呼吸:通过体表进行 方式:需氧呼吸、厌氧呼吸、兼性厌氧呼吸 需氧呼吸:自由生活的种类; 厌氧呼吸:寄生种类,如疟原虫、球虫等。 3、兼性厌氧呼吸:如变形虫等。 排泄方式:通过体表进行,伸缩泡(contractile vacuole)主要用于调节水分平衡
2
分为三层:最外层 膜连续覆盖在体表和纤毛上,中间层和内层膜形成表膜泡镶嵌系统。
4
沟和嵴是表膜条纹的重要结构。
3
表膜是由许多螺旋状的条纹联结而成。
第03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ICF渗透压 ICF量
水潴留
ECF量 ECF渗透压
血[Na+] 血液稀释
水移入细胞
脑细胞水肿
嗜睡、躁 动、脑疝
细胞内外液量均,渗透压均 水潴留的主要部位是细胞内 对机体危害最大的是脑水肿
4.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pathophysiological basis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容量感 受器
A D H↑
重 吸 收
水
Bp↓
压力感 受器
↑
3.醛固酮(aldosterone)
有效循 环血量↓
醛固酮↑
低血Na+ 高血K+
肾重吸收 Na+↑H2O↑
ECF量↑
4.心房肽(atriopeptin)
减少肾素的分泌 抑制醛固酮的分泌 对抗血管紧张素的缩血管效应 拮抗醛固酮的保钠作用
-30
-60
4
-90
NNaa++ KK++
快反应自律细胞:
4期自动除极取决于 净内向电流的逐渐增大
低血钾对心肌的影响
兴奋性↑ 传导性↓ 自律性↑ 收缩性↑
膜对Ca2+的通透性↑ 内流加速 兴奋-收缩耦联↑
严重低钾时 收缩性↓
心电图的改变及机制
+30
1 2
0
P波: 增宽; QRS波:增宽,幅小; ST段: 压低,缩短; T波: 增宽,低平; U波: 明显增高。
低钾血症 膜电位异常
参与细胞代谢
细胞代谢障碍
调节酸碱平衡
碱中毒
1、与膜电位异常相关的障碍 (1)对心肌的影响
心肌正常电生理
+30
康复心理学第八章.应激与心身疾病课件
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提供 情感支持和互助,减轻孤独感和无助感。
康复心理学的应用方法与技巧
建立信任关系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倾听他们 的感受和需求,尊重他们的意愿和人格。
制定个性化计划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 康复计划,包括心理干预措施、生活
调整建议等。
评估与诊断工具
运用专业的评估工具,如症状自评量 表、生活质量问卷等,对患者的心理 状况进行客观评估。
应激的来源
总结词
应激的来源主要包括工作、家庭、学习和环境等方面。
详细描述
工作应激主要来自于工作任务繁重、时间紧迫、工作压力大等;家庭应激可能来 自于家庭关系紧张、夫妻矛盾、子女教育等问题;学习应激主要来自于学业压力 、考试焦虑等;环境应激则可能来自于自然灾害、社会动荡等环境变化。
应激的反应过程
总结词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总结: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探讨应激与心身疾病的内在机制,以及如何通过心理干预和药物治疗来缓解应激、预防和治疗心 身疾病。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未来可以通过更多的手段和方法来研究应激与心身疾病,如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 术进行数据分析,以及通过基因编辑、干细胞治疗等手段来探索新的治疗途径。同时,需要加强跨学科合作,整合医学、心 理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资源,共同推进应激与心身疾病的研究和治疗。
THANKS
感谢看
总结词
心身疾病是指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 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 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
详细描述
心身疾病强调心理因素与躯体健康的 紧密关联,心理状态的变化可以通过 生理机制影响身体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导致躯体疾病的发生。
心身疾病的类型
医学心理学课件--第八章应激
应激与应对
良好的应对方式可以缓解应激反应,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环境,而不良的应对方式则可能加重应激反应,甚至导致疾病的发生。
常见的应对方式包括:积极应对、回避、屈服、寻求支持等。
应激与应对是密切相关的概念,应激是指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过程,而应对则是指个体在应激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和策略。
应激的生理机制
恐惧症
应激事件可能引发恐惧情绪,导致恐惧症的发生。
应激与心理障碍
心血管疾病
应激与躯体疾病
胃肠道疾病
免疫系统疾病
癌症
应激与疼痛
应激管理
06
应激的心理应对方式
认知重构
改变对压力源的认知,重新评估压力源是否可以改变,以及如何积极应对。
接受压力的存在,容忍压力带来的负面情绪,不轻易逃避和抗拒。
与朋友、家人或专业人士交流,分享感受和困惑,获得支持和理解。
药物治疗
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开具药物治疗,如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等,以缓解应激引起的情绪问题。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健康饮食、适量运动等,有助于减轻应激反应和缓解压力。
应激的医学干预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医学角度的定义
应激的定义
应激的相关概念
要点三
应激源
指引起应激的各种内外环境刺激因素,包括躯体性应激源、社会性应激源和心理性应激源。
要点一
要点二
应激反应
指机体在应激源的刺激下,通过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引起一系列生理、生化、心理和行为反应。
应激适应
指个体通过对应激源的认知和应对,逐渐适应并调节自身生理心理功能的过程。
xx年xx月xx日
医学心理学课件--第八章应激
医学心理学第四章心理应激
不同文化对压力的看法和处理方式可能不同。某些文化可能更强调个人的独立 和自我实现,而其他文化可能更注重集体主义和相互支持。
社会地位
社会地位较低的人群可能更容易面临经济和生活的压力,从而增加心理应激的 风险。
04
心理应激的应对策略
应对方式的分类
积极应对
面对问题,采取积极的态度和行动,寻找解 决问题的办法。
心理应激与身心疾病
身心疾病概述
身心疾病是指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身体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 糖尿病等。
心理应激与身心疾病的关系
心理应激是身心疾病的重要成因之一,长期的紧张、焦虑和抑郁情 绪可能导致身体疾病的发生。
身心疾病的治疗
治疗身心疾病需要综合考虑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等 措施。
06
心理应激的干预措施
心理应激会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如焦虑、抑郁、愤怒等,这些情 绪会影响个体的认知和行为。
认知评价
个体对应激事件的认知评价会影响其应激反应的程度和性质,消 极的认知评价可能加重应激反应。
人格特质
个体的人格特质会影响其对应激事件的反应方式,如易焦虑、易 怒或过于敏感等。
应激反应的认知过程
注意过程
心理应激会影响个体的注意过程,使其更容易关注负 性信息或忽视正性信息。
记忆过程
心理应激可能导致记忆障碍,影响个体回忆和提取信 息的能力。
思维过程
心理应激可能影响个体的思维过程,使其判断和决策能力下降,容易做出冲动的决定。
03
心理应激的影响因素
个人因素
个性特征
不同的人对外界刺激的认知和反应不 同,有些人更容易受到心理应激的影 响。例如,内向、敏感、自卑的人可 能更容易感到压力和紧张。
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ppt课件
2019/8/21
13
“一般适应综合征”模型
2019/8/21
14
GAS模型应用:健身
2019/8/21
15
拉扎勒斯—应激认知评价
拉扎勒斯提出心理应激:是个体对外 界环境有害物、威胁、挑战经认知评 价后所产生的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
2019/8/21
夫妻之间
亲子之间
37
家庭暴力受害人群
2019/8/21
38
家庭暴力的形式
2019/8/21
39
网络调查:超54%的人经历过家暴
2019/8/21
40
家暴后,他们的选择是?
2019/8/21
41
2019/8/21
42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 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 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心、甚 至协助加害人。
次级评价
对自己控制状况或处理伤害、威胁、挑 战的能力形成了自我的印象。此时会思 考三个问题, I.“什么样的选择最可行?” II.“我可以用哪些策略来减轻压力?” III.“有效吗?”
2019/8/21
19
初次评价的有压力的结果:
I. 伤害(harm):为已经造成的心理损伤; 生气、厌恶、失望或悲伤。
2019/8/21
27
应激系统模型
应激是多因素的系统 各因素之间是互动的 因素之间动态的发展平衡 认知评价是关键因素 人格特征是核心因素
2019/8/21
基 本 特 征
28
01
应激源
应激源(stressor):
机体提出适应要求,并可引起应对反应、 稳态失衡的客观变化的环境事件或情境, 能产生应激的各种因素。
医学心理学-心身疾病
心理社会因素与肿瘤的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成为癌症的病因之一;二是影响癌症病人的存活时间与预后。 重视心理社会因素有助于癌症的防治。
癌症的临床心理问题
肿瘤患者的心理特征表现
确诊前 回避、不积极检查、焦虑、失眠 确诊后 否认 愤怒 接受现实 消极等待 “明乐暗悲”
01
添加标题
某种个性特征是疾病发生的易患素质
02
添加标题
疾病发生发展与心理社会应激和情绪有关
03
添加标题
生物或躯体因素是发病基础,心理社会因素是扳机作用
04
添加标题
心身疾病常发生在自主神经支配的系统或器官
05
添加标题
心身综合治疗比单用生物学治疗效果好。
06
心身疾病研究的历史
希伯克拉底:体液学说
心身疾病
添加标题
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s)
添加标题
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障碍。
添加标题
“凡是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康复各环节有受心理社会因素影响者,都属于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的特点
添加标题
以躯体症状为主,有明确的病例生理过程
常见临床心理问题与干预
认知功能损害
住院产生的心理问题
情绪障碍
人格改变
生活质量下降
心理干预
目标 消除心理社会刺激因素、改善情绪状态、提高治疗遵从性和生活质量,帮助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体系。 一般性的心理支持和心理咨询 方法 行为治疗:宣教、松弛训练、认知疗法 放松疗法:生物反馈、音乐疗法、催眠 其他:集体治疗、宣泄、沙盘
01
心身与身心
身心疾病是因人的机体发生了生理变化而引发了个体心理、行为上的变化,例如老年性痴呆、经期精神紧张、更年期综合征等等。 身心疾病中的心理反应包括: 躯体疾病对病人感知的影响 躯体疾病引起病人的心理反应 原发心理障碍 躯体疾病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继发社会后果 不同的躯体疾病可以通过对神经系统的直接、简介作用影响心理活动。
[名词解释] 应激
[名词解释] 应激
摘要:
一、应激的定义
二、应激的来源
三、应激的影响
四、应对应激的方法
正文:
【应激的定义】
应激,是指个体在面对外部环境变化时,所产生的生理、心理以及行为的适应性反应。
这种反应是由于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可能对个体的健康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应激的来源】
应激的来源非常广泛,包括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家庭问题、健康状况、经济压力等。
这些应激源可能对个体产生积极的影响,激发其积极应对,从而产生积极的应激反应;也可能对个体产生消极的影响,导致其应对困难,从而产生消极的应激反应。
【应激的影响】
应激对个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理、心理和行为三个方面。
生理影响包括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等;心理影响包括焦虑、抑郁、恐慌等;行为影响包括逃避、攻击、退缩等。
这些影响可能会对个体的健康和生活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
【应对应激的方法】
应对应激的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心理咨询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个体改变对应激源的认知,提高应对应激的能力,降低应激对个体的影响,从而保护个体的心理健康。
鸡热应激的发生原理及防治措施
福建畜牧兽医第34卷第6期2012年夏季的持续高温高湿会给正处临产期或高峰期的鸡群带来一系列的恶性后果,比如鸡的采食量减少、体重下降,导致机体发育不良,使鸡的育成率、存活率低下,产蛋率下降;同时导致免疫力低下,发病率增高及蛋重减轻和一些维生素缺乏症;对肉鸡的生产性能和蛋鸡的产蛋性能也有明显的不良影响,甚至还会造成鸡的死亡。
目前,除了通过育种技术研究来提高鸡在热应激条件下的生产性能以外,还得靠一系列的管理和保健防治措施来预防热应激的发生。
1应激应激是指机体对外界或内部各种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或是机体对它提出要求所作的非特异性应答,是机体对不良环境的应答。
其中引起家禽应激的因素称为应激因子。
受应激因子刺激而引起体内防止损害的反应叫应激反应。
应激反应的目的是动员机体防御机能克服逆境或应激源的危害,以保持体内生理平衡,因此应激反应是机体扩大其适应范围的一种非特异性防御反应。
如果应激源强度过大或作用时间过长,机体会逐渐失去应对能力而表现衰竭现象,出现病理状态。
我们将应激动物所表现的共同、不具有特异的病理剖检变化称为“全身性适应综合征”(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GAS)[1]。
凡是能引起动物机体出现GAS的刺激均称为应激源。
GAS在典型情况下可分为3个阶段:(1)惊恐反应或动员阶段也称警觉阶段。
当机体受到应激源刺激后产生紧急反应,结果是异化作用占主导作用,防御反射加强,机体总抵抗力提高。
(2)抵抗和适应阶段。
机体克服了应激源的不良作用后获得适应,新陈代谢趋于正常水平,如应激源作用不强或停止,则应激反应结束。
(3)衰竭阶段。
当机体不能克服应激源的强烈作用,或在适应阶段适应能力下降,异化作用又占主导地位,新陈代谢出现不可逆变化,陷入紊乱状态,重要器官机能衰竭从而导致死亡[1]。
2鸡热应激发生的原理鸡的热应激是在温热环境下以高温为应激源所发生的GAS。
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大脑皮层是起整合调节作用的主导部门,通过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及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等来实现,调节体温的基本中枢在下丘脑[2]。
精神病学(第8版)第十四章 应激相关障碍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已导入。
第二节
创伤后应激障碍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已导入。
精神病学(第8版)
(一)概念
一、概述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是由于受到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心理创 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
(二)社会心理因素
个体的认知评价、心理防御机制的应用和应对方式、个体的经历与适应性、 社会支持系统、社会环境等。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已导入。
精神病学(第8版)
五、预后
➢ 长期的预后与疾病本身的特点密切相关。 ➢ 多数情况,随时间的推移及应激源的消退而逐渐恢复。 ➢ 部分发生于儿童时期的应激相关障碍患者,症状可持续整个青春期。 ➢ PTSD预后最差,部分患者迁延不愈,或症状残留,慢性化甚至终身不愈。
1. 认知的负性改变
(1)无法记住创伤性事件的某个重要方面 (2)对创伤原因或结果出现持续认知歪曲
2. 持续负性情绪状态
(四)警觉性增高
1. 过度警觉,惊跳反应增强 2. 注意力不集中 3. 激惹 4. 自我毁灭行为 5. 睡眠障碍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已导入。
配套题库请下载 医学猫 APP,执业、三基、规培、主治、卫生资格考试、正副高等题库已导入。
精神病学(第8版)
四、病因和病理机制
(一)生物学因素
1. 遗传 遗传易感性。 2. 神经生化 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②炎症系统。 3. 脑结构和功能改变 ①蓝斑-去甲肾上腺素/自主神经系统激活;②杏仁核/海 马复合体和中脑皮层以及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激活;③慢性应激引起海马、前 额叶、前眶额叶皮质等结构改变,杏仁核等功能改变。
2024版康复心理学第八章应激与心身疾病PPT课件
寻求专业帮助
在需要时寻求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专业帮助,获得更具体的指导 和支持。
参与社区活动
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扩大社交圈子,增加社会支持网络。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应激分类
根据应激源的性质和持续时间,可 分为急性应激和慢性应激;根据个 体的应对方式,可分为积极应激和 消极应激。
应激源与应激反应
应激源
指引起个体产生应激反应的各种内外 环境因素,包括生物性、心理性、社 会性和文化性应激源。
应激反应
指个体在应激源作用下,所产生的生理、 心理及行为上的变化,包括生理反应、 情绪反应、认知反应和行为反应。
方法
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学治疗,人 本取向治疗。
药物治疗选择及注意事项
选择
抗抑郁药,抗焦虑药,情绪稳定剂。
注意事项
遵医嘱服药,注意药物副作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康复训练计划制定和执行
制定
评估患者需求,设定康复目标,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
执行
确保训练计划可行性,定期评估和调整计划,鼓励患者积极参与。
06
预防策略及建议
减少或消除应激源策略
识别并减少环境中的应激源
01
通过改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减少噪音、过度刺激等不利
因素,降低应激水平。
调整个人期望和目标
02
根据个人的能力和实际情况,合理设定目标,避免过高或过低
的期望带来的压力。
改变对应激源的看法
03
通过认知重构,改变对应激源的负面看法,以更积极、乐观的
态度面对挑战。
增强个体应对能力建议
学习放松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应激障碍
急性应激性精神病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持久性心因反应
适应性障碍
应激与心理危机的联系与区别
主体 应激 心理 危机 个体 个体 群体 事件 性质 正面 负面 负面 事件 强度 不定 破坏性 个体 应对 尝试 应对 不知如 何应对 对个体 的影响 心身 反应 各类精 神障碍 本质 保护性 反应 心身失 衡状态
X:危机 在家庭内部,只有家庭成员认为事件具有威胁 性(c),且家庭资源不足以应对时(B),危机(x) 才会产生。
(二)正常变迁应激
1、新家庭建立
2、增添新家庭成员
3、家庭成员分别
4、失去家庭成员
(三)不正常变迁应激
1、离婚
2、家庭暴力
(四)家庭与工作相互影响
1、蔓延关系
与妻子吵架 吵架后无心 工作 工作未完成 而遭到批评 被批评后更 加郁闷
(7)由于胆怯,吃得少,可能伴随着抑郁
(四)各职业工作者常见的应激反应
1、航空航天人员
2、空中交通控制者
3、潜水艇生活者和潜水员
4、军人
5、机动车驾驶员
6、会计及商业雇员
7、医护人员
8、律师、警察、教师和其他
二、家庭中的应激
(一)家庭应激的ABCX模型
A:应激事件
B:家庭资源
C:家庭对事件的定义或解释
(11)在工作中表现出厌烦和不满情绪;(12)自信心不足
2、工作应激的生理症状
(1)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上腺素分泌增加
(3)肠胃失调,如溃疡
(2)肾上腺素和去甲肾
(4)身体受伤
(5)身体疲劳
(7)心脏疾病
(6)死亡
(8)呼吸问题
(9)流汗量增加
(11)头痛 (13)肌肉紧张
(10)皮肤功能失调
(12)癌症 (14)睡眠不良
2、补偿关系
3、工具关系
4、冲突关系
三、环境应激
(一)自然灾害应激
(二)技术性灾害应激
(三)都市噪音应激
(四)空气污染应激
(五)过度拥挤应激
四、其他应激
1、疼痛和悲伤
2、隔离、监禁及饥饿
3、束缚、移居和旅行
4、肌肉运动
5、演说和睡眠剥夺
6、生理状态
年龄
怀孕和授乳
性
7、生物节律
第三讲
我们因何而烦恼?
——常见的应激源
重点:
1.常见的应激源 2.高危工种 3.大学生能遇到的应激源有哪些
难点:
理解生理性应激源和环境性应激源对个体的影响
一、与工作有关的应激
(一)工作环境有关的应激
1. 工作复杂程度高
2. 超载工作
3. 或低载工作
4. 不安全的物理环境
5. 倒班的工作
6. 要求技术不断更新的工作
昼夜节律
季节变化
五、大学生常见的危机
1、人际关系带来的危机
2、学习带来的危机
3、就业压力带来的危机
4、恋爱带来的危机
测测你的承受力
长期受强烈的劣性精神刺激,一直处在紧张状态之中; 长时间内经常出现疲惫感,尤其是清晨起床后仍感疲倦, 或出现原因不明的极度疲劳,总觉得歇不过来; 忧郁懒散、不愿与他人交往、心慌意乱、心神不安、烦 闷好生气; 食欲下降、失眠头痛、便秘或腹泻、血压波动或心律不 齐等; 工作学习效率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 一般具有上述五项或符合其中三项而查不出原因,即为 心理超负荷。
(二)角色模糊和人际关系紧张
1、角色模糊应激
2、人际关系应激
(三)工作应激的症惑和急躁 (3)情绪过敏和反应过敏 (5)交流的效果降低 (7)孤独感和疏远感 (9)缺乏自发性和创造性 (2)疲劳感、生气、憎恶 (4)感情压抑 (6)退缩和忧郁 (8)注意力分散 (10)精神疲劳低智能工作
3、工作应激的行为症状
(1)拖延和避免工作
(3)酗酒和吸毒 (5)去医院的次数增加 致肥胖 (8)没胃口,瘦得快 (9)冒险行为增加,包括不顾后果的驾车和赌博 (10)侵犯别人,破坏公共财产,偷窃 (11)与家庭和朋友的关系恶化 (12)自杀和试图自杀
(2)表现和生产能力降低
(4)工作完全被破坏 (6)为了逃避,饮食过度,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