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中考生物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02课时生态系统与生物圈复习练习.doc

合集下载

中考生物总复习 第一单元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习题生物课件

中考生物总复习 第一单元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习题生物课件
12/10/2021
3.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确定 在一组对照实验中,一组是实验组,另一组是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 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即人为地把变量进行处理的对象组。如探究“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要将鼠妇分别放在只有光照不同的两个 装置中(其他条件都相同),其中光照下的装置就是实验组,原因是鼠妇正 常的生活环境是阴暗环境,人为地让它在光照下生活,就是人为地把变 量进行了处理,所以见光的这一组是实验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 处理的对象组,如将鼠妇放在它正常生活环境(阴暗环境)中生活,这一组 是对照组。
12/10/2021
【例】(2015,鞍山)在探究“水分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你 怎样设计实验方案?
(1)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在干燥的纸盒内,一侧放入_干__燥___的土壤(实验组),另一侧放入_潮__湿___ 的土壤(对照组)。将10只鼠妇放在纸盒的中央,观察鼠妇分布情况。预计 鼠妇向__潮__湿___侧移动,说明鼠妇的生活需要___水___。
12/10/2021
12/10/2021
一 、选择题
1.沙漠上植被稀少,影响植物在沙漠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C )
A.阳光
B.空气
C.水分
D.温度
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
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 A )
A.温度 B.空气 C.水 D.光
3.(2015,淮北)下列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C ) A.春来江水绿如蓝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12/10/2021
12/10/2021
12/10/2021
12/10/2021
考点一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特别提醒】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从而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 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

【人教版】生物中考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中考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中考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生物构成一个生态系统B.④是生产者,①、②是消费者C.②③两种生物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D.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④→①→②→③【答案】B【解析】【分析】(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2)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3)图中①②动物是消费者、③细菌真菌是分解者、④植物是生产者。

【详解】A.图中④植物是生产者、①②动物是消费者、③细菌真菌是分解者,因此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非生物部分,A错误。

B.图中①②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属于消费者,③细菌真菌,属于分解者,④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B正确。

C.图中②动物,③细菌真菌,②的尸体和代谢物被③分解,②③两种生物不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C错误。

D.图中③是分解者、②食虫鸟和①虫都是消费者,④树是生产者。

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而不包括分解者③,因此,图中能形成的食物链是④→①→②,D错误。

故选:B。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食物链的概念和组成。

2.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作用且号称“地球之肾”的是()A.草原B.农田C.荒漠D.湿地【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圈中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包括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

各个生态系统的特点和功能各不相同。

【详解】A.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这里年降雨量很少,缺乏高大的植物,草原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比森林生态系统少,但仍然非常丰富。

模块一生物和生物圈(测试)(原卷版)-2025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模块一生物和生物圈(测试)(原卷版)-2025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模块一生物和生物圈(试题分值:100分测试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大雁南飞B.春暖花开C.蜻蜓点水D.旭日东升2.通过观察,科学家发现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下列现象能体现这一生物共同特征的是()A.生石花能开出黄色的花朵B.羚羊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C.小麦从外界吸收水和无机盐D.人可以通过出汗排出废物3.关于生命现象与生物特征的对应关系,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绿色植物利用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鲸需要时常浮出水面进行换气—生物能进行呼吸C.含羞草受到触碰叶片合拢—生物能排出体内的废物D.猫妈妈一窝生出五只毛色不同的小猫—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4.以下谚语不能体现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A.瑞雪兆丰年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C.玉米遇旱穗难伸D.清明前后,种瓜点豆5.阿拉伯胶树和某些蚂蚁长期生活在亚热带森林中,蚂蚁能保护该树免受其他动物的掠食,而该树又为蚂蚁提供树汁和栖息场所。

阿拉伯胶树和这些蚂蚁的种间关系是()A.捕食B.共生C.寄生D.竞争6.“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影响桃花开放的主要因素是()A.水分B.空气C.温度D.土壤7.胡杨是生长在沙漠中唯一的乔木树种,其细胞透水性较强,能吸收很多的盐分,并能通过茎叶排泄盐分,故能生长在高度盐渍化的土壤上,堪称“拔盐改土”的“土壤改良功臣”以上材料体现了()A.生物能适应环境B.生物能影响环境C.生物依赖于环境D.生物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8.以下是四位同学在黑板上写出的四条食物链,正确的是()A.阳光→植物→兔→孤狸B.草→昆虫→青蛙→蛇C.剑水蚤→蜻蜓幼虫→鱼D.黄雀→螳螂→蝉→树9.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海洋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C.生物圈D.草原生态系统10.我们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

【人教版】生物中考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资料

【人教版】生物中考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资料

【人教版】生物中考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资料一、选择题1.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A.草→蚱蜢→食虫鸟→蛇→鹰B.蚱蜢→草→食草籽的鸟→鹰→狐C.狐→鹰→食虫鸟→蚱蜢→草D.草→蚱蜢→食虫鸟→鹰→蛇【答案】A【解析】【分析】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叫食物链。

所以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

【详解】由食物链的定义可以知道: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中间用箭头来表示,箭头指向吃的一方,而且它们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逻辑关系,可以判断:符合食物链的定义,起点是草,为生产者,终点是鹰为消费者,A正确;食物链的起点是蚱蜢,属于消费者,不是生产者,终点是狐为动物,属于消费者,B错误;食物链的起点是狐,属于消费者,不是生产者,终点是草为植物,属于生产者,C错误;蛇不吃鹰,蛇是被捕食者,鹰是捕食者,D错误。

【点睛】掌握食物链的概念,即: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叫食物链,所以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并会灵活运用。

2.在一个由草、兔、狐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假如把狐全部杀灭,图中可以正确表示兔数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A.B.C.D.【答案】D【解析】【分析】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若某种生物的数量发生变化会影响其它生物数量的变化,最后趋于达到生态平衡。

【详解】在食物链“草→兔→狐”中,如果“狐”突然灭绝,兔的数量将会先增加,草随着兔的增多而减少。

后来兔的数量又因草的数量减少而减少。

可见D符合题意。

【点睛】在分析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数量变化时,既要考虑种间斗争,又要考虑到种内斗争,做好全面分析。

3.冬天到了,杨树纷纷落叶而松树依然郁郁葱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杨树不适应环境B.松树适应环境C.它们都适应环境D.它们都不适应环境【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寒冷的冬天,杨树纷纷落叶,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因进行蒸腾作用的热量散失,避免因温度过低而冻伤甚至冻死,因此柳树冬天落叶,是植物对冬季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

【人教版】生物中考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中考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中考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一条食物链中各种生物相对数量的柱状图,对该图分析正确的是A.丙所示生物最可能是植物B.甲所示生物群体获得的总能量最多C.若丁的数量减少,乙的数量一定会增多D.难分解的有毒物质会在丙个体内积累最多【答案】A【解析】【分析】(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2)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物质。

(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详解】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

因此在一条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相对数量越少,营养级别越低相对数量越多。

图中丙的相对数量最多营养级别最低,丁次之,其次是乙,甲的相对数量最少,营养级别最高,获得的总能量最少,因此丙所示生物最可能是植物,A正确,B错误;由于乙是以丁为食,也就是乙是丁的天敌,若丁的数量锐减,导致乙因食物不足而数目减少,C错误;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

在食物链是“丙→丁→乙→甲”中营养级最高的生物是甲。

所以如果某种不易分解的农药进入该食物链,则体内农药积累最多的生物是甲,D错误。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

2.在一个由草、兔、狐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假如把狐全部杀灭,图中可以正确表示兔数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A.B.C.D.【答案】D【解析】【分析】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若某种生物的数量发生变化会影响其它生物数量的变化,最后趋于达到生态平衡。

【详解】在食物链“草→兔→狐”中,如果“狐”突然灭绝,兔的数量将会先增加,草随着兔的增多而减少。

【人教版】生物中考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中考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中考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如果将狼杀绝,野兔的数量()A.迅速上升 B.缓慢上升 C.保持相对稳定 D.先上升后下降【答案】D【解析】【分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这种能力就越强。

【详解】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一种生物数量的变化会导致其他生物数量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总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

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若大量捕杀狼,则兔的数量先因狼的减少而增加,此时,草的数量因兔的增加而减少,兔又因草的减少而减少。

因此大量捕杀狼群,导致狼在草原中灭绝,草原中的兔子将会先上升后下降。

故选:D【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2.下列各项中,能够完整地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A.狐吃兔子,兔子吃草B.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C.蝗螂捕蝉,黄雀在后D.猫头鹰捕食田鼠,狐也捕食田鼠【答案】A【解析】【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详解】A.狐吃兔子,兔子吃草,能表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能够完整地表示一条食物链:草→兔子→狐,故符合题意。

B.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不能完整地表示一条食物链,因为其中缺少生产者,故不符合题意。

C.蝗螂捕蝉,黄雀在后,不能完整地表示一条食物链,因为其中缺少生产者,故不符合题意。

【人教版】生物中考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资料

【人教版】生物中考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资料

【人教版】生物中考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资料一、选择题1.生态系统保持自身稳定的能力被称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与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大小有关的主要因素是()A.生态系统的无机环境B.生态系统的气候环境C.生态系统的生物物种和数量D.生态系统的地理位置【答案】C【解析】【分析】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越强。

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详解】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种类,数量和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强,调节能也越强,所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故C正确。

故选C。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

2.在下列各项中,不能称之为生态系统的是()A.一块农田中所有的水稻 B.一片森林C.一条河流 D.一块草地【答案】A【解析】【分析】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

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

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详解】一片森林、一条河流、一块草地都是既包括了生物生存的环境,又包括了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都是由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生态系统,BCD不符合题意;一个农田里的所有的水稻:只有植物,没有动物、细菌真菌等生物,也没有环境,不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因此不是生态系统,A符合题意。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在、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3.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中共有五条食物链B.最长的食物链是草一►食草昆虫一►青蛙一►蛇C.该食物网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只位于一条食物链上D.如果蛇遭大量捕杀,则短时间内青蛙的数量会增多【答案】D【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物中考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资料

生物中考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资料

生物中考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资料一、选择题1.下列实例能体现生态系统具有较强自我调节能力的是()A.种植单一作物的农田易发生大面积虫害B.过度开垦和放牧的草原容易沙漠化C.植被过度破坏后的山区容易发生泥石流D.排入生活污水后的池塘几天后恢复清澈【答案】D【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以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详解】A.种植单一作物的农田,结构简单,生物种类少,易发生大面积虫害,自我调节能力弱,故A不符合题意。

B.过度开垦和放牧使草原沙漠化,体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弱,故B不符合题意。

C.植被过度破坏后的山区容易发生泥石流,植被种类和数量减少,体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弱,故C不符合题意。

D.排入生活污水后的池塘几天后恢复清澈体现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强,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

2.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那么下列哪一条食物链的联系是正确的()A.A→B→C→D→E B.E→D→C→B→A C.D→A→B→E→C D.C→E→B→A→D 【答案】D【解析】【分析】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表格展示了生物种类及其单位体积农药含量。

【详解】营养级是指生物在生态系统食物链中所处的层次,生产者属于第一营养级,直接以植物为食的动物为第二营养级,依次类推。

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一些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能够沿着食物链积累,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的就越多,换句话说,体内有毒物质积累越多,营养级越高。

通过表格可知,生物单位体积农药含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为C、E、B、A、D。

生物中考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试题含答案

生物中考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试题含答案

生物中考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在生态平衡的状态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会()A.迅速增加B.逐渐减少C.保持不变D.相对稳定【答案】D【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生态平衡的概念。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详解】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相对稳定,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

故选:D。

【点睛】人类活动只有尊重生态规律,合理地保护、控制、开发和利用生态资源。

才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如图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中食虫鸟、菜青虫、花生、细菌和真菌等生物之间的关系(序号代表生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甲是食虫鸟B.乙是该农田生态系统的生产者C.该农田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是:乙→丙→丁→甲D.作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中缺少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答案】B【解析】【分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图片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中食虫鸟、菜青虫、花生、细菌和真菌等生物之间的关系,其中甲是细菌和真菌,乙是花生,丙是菜青虫,丁是食虫鸟。

【详解】A. 箭头表示的是物质的流动,其中细菌和真菌能将食虫鸟、菜青虫和花生三种生物的残体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释放到环境中,供生产者再一次利用。

因此指向细菌和真菌的箭头有三个,从细菌和真菌指出的箭头有一个,图中只有甲符合要求,即甲是细菌和真菌,A不符合题意。

B.细菌和真菌能将食虫鸟、菜青虫和花生三种生物的残体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释放到环境中,供生产者再一次利用。

也就是说从细菌和真菌指出的箭头指向生产者(花生)。

通过A选项可知,甲是细菌和真菌。

从甲指出的箭头指向了乙,所以乙是该农田生态系统的生产者,B符合题意。

(江西专版)中考生物复习第一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和生物圈课时训练02认识生物及其环境

(江西专版)中考生物复习第一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和生物圈课时训练02认识生物及其环境

课时训练(二) 认识生物及其环境(限时:3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2018·邵阳]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 )A.生石花B.奔驰的汽车C.电脑病毒D.恐龙化石2.[2019·威海]我国境内的野骆驼以沙漠中的梭梭、骆驼刺等植物为食,这体现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A.生物能生长和繁殖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C.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3.[2019·湘西州]下列有关生物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物能进行呼吸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D.生物都由细胞构成4.[2018·广东]调查校园的植物种类时,做法错误的是( )A.需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B.需要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C.调查过程只记录自己喜欢的生物D.要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5.[2019·威海]在学校选取裸地、草地、灌丛三处不同的地点,每天早晨、中午、晚上测量其周围的空气湿度,计算平均值,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对表中数据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同一地点,早晨的空气湿度最大B.同一时间,灌丛周围的空气湿度最大C.任一地点早晨的空气湿度,比每一地点中午的都大D.任一时间草地周围的空气湿度,比每一时间裸地的都大6.[2019·德州]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

谚语“谷雨前后,种瓜点豆”意思是说谷雨前后适于播种。

这体现了哪些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A.阳光、温度B.土壤、水分C.水分、温度D.空气、阳光7.黄山是举世闻名的风景名胜区,景区内的黄山松大多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区域。

影响黄山松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水B.阳光C.空气D.温度8.[2019·广东]造礁珊瑚虫体内的虫黄藻为其提供氧气和有机物,而造礁珊瑚虫为虫黄藻提供二氧化碳和氮、磷等无机盐。

虫黄藻与造礁珊瑚虫之间的关系是( )A.共生B.竞争C.捕食D.寄生9.[2019·南通]小强同学为探究光照对鼠妇分布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该实验方案中①②应为( )A.25、干燥土壤B.25、湿润土壤C.10、干燥土壤D.30、湿润土壤10.[2019·武威]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有大片的戈壁滩,此处生活的蜥蜴体色大都是黄褐色,这体现了( )A.生物能够适应环境B.生物能够影响环境C.环境能够改变生物D.环境能够适应生物11.[2019·福建]下列事例体现环境对生物影响的是( )A.蚯蚓改良土壤B.干旱使农作物减产C.人类治理河流污染D.绿色植物维持碳—氧平衡12.[2019·新疆]许多种鸟具有保护色,但也难免被嗅觉发达的兽类所捕食,对此最好的解释是( )A.被捕食的鸟是警惕性不高的B.适应是相对的C.这些鸟不适应环境D.适应是绝对的13.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荒漠中生长的骆驼刺可以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B.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状可以适应环境C.噬菌体和它侵染的大肠杆菌之间是寄生关系D.捕食使大量个体死亡,不利于物种的生存和发展14.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北极熊皮下厚厚的脂肪可以适应极地寒冷的环境B.光照会影响植物的分布,如小麦喜欢生活在光照充足处,而人参喜欢生活在阴暗处C.“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生物间最常见的捕食关系15.[2019·东营]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以下对诗词中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的解释,错误的是( )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微生物促进物质循环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生物对环境的影响D.“劝君莫打三更鸟,子在巢中盼母归”——生物的繁殖行为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15分)16.“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第2课时食物链和食物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第2课时食物链和食物

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生态系统的结构越简单,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 B.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不会改变 C.森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强于草园生态系统 D.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与所含的生物种类无关
9.如图是“桑基鱼塘”人工生态系统,对该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6.(无锡中考)蓬溪的红海周围生活着许多植物,还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和蛇 类等动物活动,从探究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 相互关系出发,当一条蛇捕食了一只青蛙后,从生态学角度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完成了物质循环 B.蛇破坏了生态平衡 C.青蛙的能量流向了蛇 D.青蛙不能适应环境 7.在生态系统中,对各种生物数量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食草动物
(3)图1中鹰与蛇的关系是 __捕__食__和__竞__争___。 (4)水是影响草原植被生长的 __非__生__物___ 因素。 (5)此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 __草__(_或__生__产__者__) _。 (6)若图2中a、b、c、d组成图1中包含鼠的一条食物链,则c对应的生物是 _鹰___。 (7)如果人类过度捕杀鸟和青蛙,就会造成多种生物数量的锐减,甚至使生态系统 失去原有的稳定性,这说明生态系统的 __自__动__调__节__ 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人类必须 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1.下列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D ) A.阳光→草→牛→虎 B.鼠→蛇→鹰 C.鹰→蛇→青蛙→昆虫 D.草→兔→鹰 2.生态学上把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的总和称为一个( A ) A.营养级 B.营养层次 C.能量级 D.营养结构 3.生态平衡是一种( A ) A.相对稳定的状态 B.绝对稳定的状态 C.动物数量等于植物数量的状态 D.永久的、不受其他因素影响的稳定状态

中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02课时生态系统和生物圈课件

中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02课时生态系统和生物圈课件

②能量流动的特点: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传递效率为10%~20%。
课 时 基 础 通 关
图2-4
中 考



③食物链中生物数量、能量、有机物、有毒物质的关系:

项目
生产者
消费者
最高级消费者
生物数量
最多

时 基
体内总能量


体内有机物

最多 最多
体内有毒物质的含量 最 少
越来越少 越来越 少 越来越 少 越来越 多
基 础
(2)特点:起始环节为 生产者 ,其他环节为 消费者 。
通 关
(3)举例:如“兔吃草,狐吃兔”可表示为 草→兔→狐。
(4)食物链的书写:
①起点和终点: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最高级 消费者 。
②写法:箭头指向捕食者,不能反写。
③组成: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 分解者 和 非生物部分 。



第 2 课时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点 解
1.描述生态系统的组成,解释物质和能量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以及有毒物

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不断积累。
2.理解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共同的家园。
课 时 基 础 通 关
中 考 考 点
解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考点聚焦|
1.概念:在一定的 空间范围内 ,生物与 环境 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例如,

小麦→鼠→蛇→鹰
C.图一中若施用鼠药使鼠的数量减少,
则蛇的数量将减少
D.能量会沿着图三中的丁→乙→甲→丙逐级增多
图2-7

2020届中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同步练习卷: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2020届中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同步练习卷: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一、选择题1.图2-14是某农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图2-14A.该食物网中有4条食物链B.该食物网中,戊与丁既是捕食关系,也是竞争关系C.该食物网中,戊获得的能量及毒素最多D.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最终能量来自甲2.在某池塘生态系统中,全部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值为A,全部消费者所利用的能量总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利用的能量总值为C,那么A、B、C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A=B=CB.A=B+CC.A>B+CD.A<B+C3.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能够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

图2-15体现了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图2-15A.②表示呼吸作用B.乙固定能量的多少决定丙、丁的数量多少C.乙、丙、丁构成的食物链是乙→丙→丁D.能量沿食物链流动,在丁这一级积累最多4.如图2-16所示,曲线a、b、c与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可组成一条食物链的三种生物相对应。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图2-16A.若a是生产者,则c是分解者B.这条食物链可以写成a→b→cC.若b灭绝,则c的数量先上升后下降D.该生态系统由a、b、c及非生物环境共同构成5.[2019·泰安]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个生态系统包括一定区域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非生物环境B.依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不同,一般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D.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可以反复利用6.如图2-11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的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 )图2-11A.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B.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C.该生态系统中有机物最终来源于生产者D.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7.图2-12为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图2-12A.青蛙和鸟类生殖特点都是体内受精、卵生B.该食物网中蝗虫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C.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由4条食物链构成D.猫头鹰获得能量效率最高的食物链:水稻→田鼠→猫头鹰8.[2018·东明县三模]图2-13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草与野兔间的关系,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图中( )图2-13A.箭头表示草与野兔之间能实现物质循环B.箭头表示草与野兔双方能实现能量流动C.a、b 分别表示氧气和有机物D.生物之间只有捕食关系二、非选择题9.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和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考命题研究(怀化专版)中考生物 教材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二讲 生态系统与生物圈精练

中考命题研究(怀化专版)中考生物 教材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二讲 生态系统与生物圈精练

第二讲生态系统与生物圈一、选择题1.(2016龙东中考)下列可以看作生态系统的是(D)A.森林里所有的鸟B.河里所有的鱼C.草原上所有的动物D.一片森林2.(2016某某中考)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一项是(B)A.青草←野兔→狼B.青草→野兔→狼C.阳光→青草→野兔→狼D.青草→野兔→狼→细菌和真菌3.(2016某某中考)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A)A.生产者 B.消费者C.分解者 D.非生物部分4.(2016某某中考)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B)A.某某的万绿园B.五指山的热带雨林C.琼海的万泉河D.昌江海尾的湿地公园5.(2016某某中考)春天来了,某某市境内的昆嵛山、磁山、艾山、招虎山、某某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它们属于(A)A.森林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湿地生态系统D.城市生态系统6.(2014某某包河区中考)“山上多植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条谚语形象的说明森林具有什么作用(D)A.净化空气 B.过滤尘埃C.降低噪音 D.涵养水源7.(2016某某中考)如图,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该生态系统中共有5条食物链B.该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终来自于植物草C.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中还缺少分解者D.鹰和蛇的生物学关系是捕食和竞争关系8.稻田中有一条食物链:稻→虫→蛙→蛇,若长期被重金属镉污染,下列最能体现该食物链中各生物体内镉积累量关系的是(注:方框大小代表镉积累量多少)(C),A ,B ,C ,D9.右图为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

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C)A.甲→乙→丙→丁 B.丙→丁→甲→乙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10.(天门中考)如图是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

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乙→甲→丁→丙B.在该食物链中生产者是丙C.若某一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链,则体内含该有毒物质最多的是乙D.在一段时间内,甲数量增加,可能引起的后果是乙和丙的数量都增加11.(2016某某中考)右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示意图。

【人教版】生物中考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中考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中考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环境指的是生物的生存空间B.生物总能适应不同的环境,生物也能影响环境C.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的范围是指整个地球D.被称为“地球之肾”的是湿地生态系统【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内容),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的上部(范围)。

它是地球的理化环境与生物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

【详解】A.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因素。

非生物因素如:温度、食物、光、空气、水等。

而阳光、空气、水、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等,这些都属于环境,A错误。

B.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

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

但并不是生物能适应所有的环境,当环境的变化超出了生物的适应能力,生物就会灭绝,B错误。

C.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生存环境,C错误。

D.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

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

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肾”,D正确。

故选:D。

【点睛】此题的知识点较多,仔细审题是解题的关键。

2.下列各项中,能够完整地表示一条食物链的是()A.狐吃兔子,兔子吃草B.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C.蝗螂捕蝉,黄雀在后D.猫头鹰捕食田鼠,狐也捕食田鼠【答案】A【解析】【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详解】A.狐吃兔子,兔子吃草,能表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能够完整地表示一条食物链:草→兔子→狐,故符合题意。

B.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不能完整地表示一条食物链,因为其中缺少生产者,故不符合题意。

中考生物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练习题

中考生物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练习题
B.动物属于消费者,动物体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从中获取营养物质,故B正确。
C.细菌和真菌的细胞中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是异养。腐生的细菌和真菌可把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一般属于分解者,故C错误。
D.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属于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成分,故D错误。
【分析】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称为环境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共生、寄生、捕食、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详解】
“一山不容二虎”的大体意思是两只老虎为争夺领地、食物、配偶等争斗,属于攻击行为,属于生物对生物的影响,故A不符合题意;草和豆苗相互争夺营养物质和生存空间等,属于竞争关系,所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诗句中体现出豆苗与杂草间的生物关系是竞争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螳螂捕蝉揭示的是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即吃与被吃的关系,在成语“螳螂捕蝉”中,形成的食物链应为树→蝉→螳螂,故C不符合题意;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环境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故D符合题意。故选D。
B.丁所含有机物重量的比例比甲高,所以丁的个体数量一定比甲的个体数量多,故B正确。
C.从图中可以看出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有多到少依次是:丁、甲、乙、丙,因此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丁→甲→乙→丙,故C错误。
D.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数量增加,丙会因食物的增多而数量增加;同时乙以甲为食,乙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会减少,丁因缺少天敌数量可能增加,故D错误。
9.历史上汉武帝修筑扶荔宫,把本来应该生长在热带或亚热带的荔枝移植到长安,结果没有栽种成功。荔枝没有栽活的原因是( )

【人教版】生物中考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资料

【人教版】生物中考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资料

【人教版】生物中考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资料一、选择题1.在生态平衡的状态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会()A.迅速增加B.逐渐减少C.保持不变D.相对稳定【答案】D【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生态平衡的概念。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详解】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相对稳定,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

故选:D。

【点睛】人类活动只有尊重生态规律,合理地保护、控制、开发和利用生态资源。

才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极地狐和大耳狐耳朵大小明显不同,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A.阳光B.温度C.空气D.水【答案】B【解析】【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详解】极地狐耳朵小,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保持体温,适应寒冷的极地环境。

大耳狐,耳朵较大可以增加热量的散失,降低体温,适应高温的环境。

因此,极地狐的耳朵大小、形状与大耳狐相比存在明显的差异,造成这一差异最主要的非生物因素是温度有关。

故选B。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3.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下图,假设这四种生物都参与构成食物链,并只构成一条食物链。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条食物链可表示为乙→甲→丁→丙B.图中的四种生物和分解者组成了该生态系统C.若某一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链,则体内积累该有毒物质最多的是丙D.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会导致乙和丙的数量增加【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组成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熟记生态系统的各部分组成成分。

【人教版】生物中考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资料

【人教版】生物中考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资料

【人教版】生物中考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资料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物圈、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叙述正确的是()A.益阳回龙山的所有植物可看作一个生态系统B.雄安新区的“白洋淀”是一个生态系统C.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D.“虾米——小鱼——大鱼”是表示一条完整的食物链和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组成【答案】B【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3)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详解】A.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等。

益阳回龙山的所有植物只有是一部分生产者,还缺少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不能构成生态系统,A错误。

B.雄安新区的“白洋淀”,既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属于生态系统,B正确。

C.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C错误。

D.虾米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并且虾米、小鱼和大鱼仅仅是动物,不能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D错误。

故选:B。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2.诗词歌赋是我国传统文化瑰宝,许多诗词蕴含着生物学知识。

下列诗句能体现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是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D.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在自然界中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不会一直保留着,因为大量的腐生细菌、真菌等会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可见它们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人教版】生物中考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资料

【人教版】生物中考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资料

【人教版】生物中考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资料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一个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之间形成了食物链,此时若乙的数量增加,在一定时间内会引起的数量变化是()A.甲、丙的数量增加,丁的数量下降B.甲、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C.甲、丙、丁的数量都增加D.丙和丁的数量增加,甲的数量下降【答案】D【解析】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

由直方图确定,丙表示生产者,甲表示初级消费者,乙表示次级消费者,丁表示三级消费者,从而获得解题信息。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此在一条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相对数量越少,营养级别越低相对数量越多.图中丙的相对数量最多营养级别最低,甲次之,其次是乙,丁的相对数量最少,营养级别最高.所以它们之间形成的食物链是:丙→甲→乙→丁;在该食物链中,若乙的数量增加,在一定时间内,甲的数量因乙的增加而减少,丁的数量因乙的增加而增加,丙的数量因甲的减少而增加。

故选D。

【学科网考点定位】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名师点睛】在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与其他生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当某种动物被灭杀后,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以致影响该动物所生存的整个生态系统。

人类活动只有尊重生态规律,合理地保护和控制、开发和利用资源.才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在一个由草、兔、狐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假如把狐全部杀灭,图中可以正确表示兔数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A.B.C.D.【答案】D【解析】【分析】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若某种生物的数量发生变化会影响其它生物数量的变化,最后趋于达到生态平衡。

【详解】在食物链“草→兔→狐”中,如果“狐”突然灭绝,兔的数量将会先增加,草随着兔的增多而减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 年中考生物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02 课时生态系统与生物圈复习练习 2 课时生态系统与生物圈课时阶段训练考点一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1. [ ·大庆 ] 以下选项中 , 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龙凤湿地B.黎明湖中所有的鱼和水草C.燕都湖中所有的鱼D.杜尔伯特草原上的羊2. [ ·威海 ] 如图2-3为小哲同学制作的生态瓶, 它是不是生态系统呢?下列从生态系统组成的角度分析判断, 正确的是()图 2-3A. 生物种类少 , 不是生态系统B. 生物数量少 , 不是生态系统C.包含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是生态系统D.包含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是生态系统3. [ ·赤峰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根据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功能可知, 可将“落红”化作“春泥”的是()A. 生产者B. 消费者C.分解者D.阳光4. 细菌的营养方式可以分成两类——异养和自养。

多数的细菌是进行异养的, 少数的细菌是进行自养的。

如蓝藻细菌虽然没有叶绿体, 但它的体内含有叶绿素 , 能利用光能来为自身制造有机物 , 叫光合细菌。

这种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A. 生产者B. 消费者C.分解者D.次级消费者5. 如图 2-4 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a 、b、 c、 d 分别代表不同生物), 该食物网的生产者是( )图 2-4A.aB.bC.dD.c考点二食物链和食物网1. 下列能构成一条完整食物链的是()A.蝉→螳螂→黄雀B.阳光→草→兔→狐C.植物→鼠→蛇→鹰→细菌真菌D.草→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2. [ ·包头 ] 食物网具有的特征是()A.每一种生物都被多种生物捕食B.有很多彼此交错、互有联系的食物链C.每一种动物可以吃多种植物D.每一种生物都只位于一条食物链上3.某生态系统中甲 ~丁四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关系如图2-5 所示 , 假设这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 , 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图 2-5A. 甲→乙→丙→丁B. 乙→丙→甲→丁C.丙→丁→甲→乙D.丁→甲→乙→丙4. [ ·广东模拟 ] 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丁四种生物之间存在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 经检测这四种生物体内残留有机农药的情况如下表, 那么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生物甲乙丙丁有机农药浓度0.0570.5168( 百万分之一 )A. 甲→乙→丙→丁B. 乙→丙→丁→甲C.甲→丙→乙→丁D.丁→乙→丙→甲5. 流经某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A.照射到该生态系统中的全部太阳能B.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体内的能量C.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体内的能量D.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6. 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是指()A.动物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B.动物能抑制植物 ( 如草 ) 的生长 , 维持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C.动物能为植物提供粪便, 促进植物生长D.动物能将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 并产生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回到自然界中考点三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1. 自然条件下 , 生态系统能够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 其主要原因是()A.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B.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简单C.物质循环能持续进行D.能量流动能持续进行2. [ ·渭南 ] 下列生态系统中, 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A.草原生态系统B.农田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城市生态系统3.下表为某科研人员对①②③④四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调查统计的结果。

据此可推断调节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是()物种 1物种 2物种 3物种 4物种 5物种 6物种 7①0 90 0 0 30 30 40②200 350 0 0 30 0 40③150 250 100 800 40 30 1④300 200 0 0 0 0 50A.①B.②C.③D.④4. 要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维持平衡的能力, 最有效的方法是()A.减少分解者数量B.减少最高消费者数量C.增加食物链中生物的种类D.改变阳光、空气、水、土壤等条件考点四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是地球上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圈是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组成的B.生物圈中的各个生态系统是各自独立、互不相干的C.岩石圈的底部不在生物圈的范围D.生物圈中的物质和能量都是单向流动的一、单项选择题1. “螳螂捕蝉 , 黄雀在后”这一食物链可以准确地表述为()A.蝉→螳螂→黄雀B.黄雀→螳螂→蝉C.植物→蝉→螳螂→黄雀D.黄雀→螳螂→蝉→植物2. [ ·包头 ]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B.没有动物 ,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C.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 其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D.分解者分解有机物释放的热能可以被生产者重新利用3. [ ·天门 ] 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如图2-6 所示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 2-6A. 此食物网中有机物最终来自太阳能, 能量最终来自草B. 该食物网中有 5 条食物链C.能量在食物链中传递, 逐级递减D.不法商贩大量捕捉青蛙, 导致鹰的数量短时间内大量减少4. 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关系, 在一定时间内它们的相对数量如图2-7 所示 , 过一段时间 , 乙数量增多 , 则会引起()图 2-7A. 甲、丁增加 , 丙下降B. 甲、丙增加 , 丁下降C.丙、丁增加 , 甲下降D.甲、丙、丁都增加5. [ ·二模 ] 从物质循环的观点看, 人体中的碳元素, 究其根源来自()A. 食物中的碳B. 有机物中的碳C.大气中的二氧化碳D.土壤中的碳6. 在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 , 某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曲线最可能是图2-8中的 ()图 2-87. [ ·衡阳] 如图2-9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 据图分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 2-9A.水稻、昆虫都属于生产者B.该图可以代表一个生态系统C.生态系统中 , 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D.青蛙和鸟是捕食关系8.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B.在一定地域内 , 所有的生物构成一个生态系统C.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及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D.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自动调节能力, 所以生态系统不会遭到破坏9. 自然条件下 , 生态系统能够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

图2-10体现了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 , 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图 2-10A.②表示呼吸作用B.乙固定能量的多少决定丙、丁的数量多少C.乙、丙、丁构成的食物链是乙→丙→丁D.能量沿食物链流动, 在丁这一级积累最多10.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伴随着物质循环, 图 2-11 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图 2-11A.①表示动物体内能量流向植物B.③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C.④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D.⑤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11.[ ·孝感 ] 如图 2-12 所示 , 曲线 a、b、 c 与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可组成一条食物链的三种生物相对应。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图 2-12A. 若 a 是生产者 , 则 c 是分解者B. 这条食物链可以写成a→b→cC.若 b 灭绝 , 则 c 的数量先上升后下降D.该生态系统由a、b、 c 及非生物环境共同构成12. [ ·江西 ] 如图 2-13 是一种农田生态系统模式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图 2-13A.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 , 可表示为水稻→昆虫→鸭B.图中水稻和杂草之间存在竞争关系C.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主要来自水稻和杂草固定的太阳能D.图中微生物可以通过呼吸作用分解鸭的粪便, 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二、非选择题13.如图 2-14 中图 ( 一 ) 为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 ,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所有生物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分解者和。

图 2-14(2) 该食物网中共有条食物链 , 青蛙与蜘蛛的关系是、。

(3) 该生态系统中 , 各种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终来源于。

(4)若图 (二)表示图(一)中一条完整食物链的生物相对数量关系,则丙代表的生物是。

14. [ ·泰安 ] 在生态环境中 , 各种成分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 请分析回答 : (1) 在生态系统中 , 生物之间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途径是。

物质循环的主要形式是碳循环, 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碳主要是以的形式进行循环 , 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碳主要是以的形式进行循环。

与之密切相关的生理过程是、。

(2) 分析如图 2-15 能量传递的过程, 可以推测在生态系统中, 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假如图中的狐狸被全部捕杀, 兔的数量也不会无限增加 , 主要原因是( 至少答出两点 ) 。

图 2-15(3)一般地 , 构成成分越复杂的生态系统 , 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 食物网越复杂 , 在食物网中能够的生物越多 , 因而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15. [ ·潍坊 ] 图 2-16 为某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示意图, 其中文字代表生物。

请回答:图 2-16(1) 该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是图中的; 请表示出该生态系统中生物间的食物联系。

(2) 若该图为农田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对“秸秆还田”起着重要的作用的生物是图中的。

该生物能够将秸秆中的有机物分解称为等。

(3) 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污染, 则体内重金属浓度最大的生物是图中的。

(4) 图 2-17 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草的变化曲线, 请尝试用曲线画出该生态系统中鼠的相对量变化情况。

图 2-17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的生物就是生产者B.分解者就是指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C.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 必须有的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 消费者可有可无D.一片森林中所有的树是一个生态系统2. 对生态系统的正确理解是()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恒定不变B.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和比例恒定不变C.生态系统中生物与其生活的环境因素不变D.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3. [ ·模拟 ] 地球上的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根本来源是()A. 食物中的化学能B. 糖类中的能量C.脂肪中的能量D.太阳能4. [ ·新泰模拟 ] 分析某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 图 2-18中甲、乙、丙、丁和戊代表不同生物 , 不正确的是()图 2-18A.只有一条食物链 , 该食物链是戊→丁→丙→乙B.生物甲能将有机物分解成为二氧化碳、水等C.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往复循环, 反复利用D.生物戊具有两种能量转换器, 分别是线粒体和叶绿体5. 图 2-19 为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图 2-19A.青蛙和鸟类生殖特点都是体内受精、卵生B.该食物网中蝗虫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C.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由 4 条食物链构成D.猫头鹰获得能量效率最高的食物链: 水稻→田鼠→猫头鹰6. [ ·三模 ] 图 2-20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草与野兔间的关系,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图中()图 2-20A.箭头表示草与野兔之间能实现物质循环B.箭头表示草与野兔双方能实现能量流动C.a 、 b 分别表示氧气和有机物D.生物之间只有捕食关系7. 图 2-21 是某农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图 2-21A. 该食物网中有 4 条食物链B. 该食物网中 , 戊与丁既是捕食关系, 也是竞争关系C.该食物网中 , 戊获得的能量及毒素最多D.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最终能量来自于甲8. 在某池塘生态系统中 , 全部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值为A, 全部消费者所利用的能量总值为 B, 全部分解者所利用的能量总值为C, 那么 A、 B、 C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A=B=CB.A=B+CC.A>B+CD.A<B+C9. 某生态系统中, 各种生物体内残留的有机汞情况如下表所示, 那么生态系统中最可能的食物链(或食物网 )构成是 ()生物体A B C D E有机汞浓度 /ppm 0.0570.42680.39A.B.C.D.1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选取学校附近鱼塘中5 种不同的生物进行了研究 , 其研究结果见下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