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十娘与茶花女悲剧命运的异同
茶花女与杜十娘的爱情悲剧比较文献综述

茶花女与杜十娘的爱情悲剧比较“文献综述”专业:汉语言文学班级:08级2班作者:陈艳指导老师:吴童在信息开放、价值观念多元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运用大众网络媒体广泛参与到对生活与社会现象的评论中,这既是扮演着受传者又扮演着传播者的角色。
爱情一直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的复杂多变,人们更渴望得到纯真与完美的爱情,但是并非那么简单容易,因为这个世界充满着诱惑与罪恶。
茶花女与杜十娘都是世界文学史上两个典型的妓女形象,她们的爱情悲剧结合当时的社会有着特殊的意义。
因此,全面地分析联系生活实际,从国外到国内,从过去到现在,实现横纵对比研究,启发我们在新的社会生活中应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爱情价值观,同时,深刻剖析中法两个国家在对待妓女这一社会角色上有什么异同,感悟中法两个社会价值取向带给我们对当下社会转型时期的思考,从而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去审视这两种价值取向的得与失。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对资料地收集,主要借助CNKI期刊网和维普期刊网。
利用学校的团书馆资源和网络资源,一方面在图书馆查阅小说研究方面的书籍,一方面打开CNKI期刊网和维普期刊网搜索引擎,输入“茶花女与杜十娘的悲剧比较”“茶花女的悲剧之因”“杜十娘的悲剧命运”等主题词进行搜索,得到相关期刊论文数十篇,对本课题研究有直接参考价值的期刊论文也不少,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
一、研究课题的发展历史及现状爱情是文学中永恒的话题,不断研究不断获得新的体会。
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品,又有着相似性,就具有了可供比较的参考意义。
在比较作品的同时,结合当代的社会现状,引起人们的深思。
1、人物形象比较江苏省如东县栟茶中学的徐杰老师的写的题为“哀其不幸叹其争——杜十娘和茶花女形象之比较”的论文对杜十娘和玛格丽特的形象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比较。
作者用的是平行比较的方法来比较这两个人物。
作者认为比较人物,最重要的是要找到可比性。
这两个人物有很大的可比性。
茶花女与杜十娘悲剧命运的比较

茶花女是法国19世纪剧作家、小说家亚历山大・ 小仲马的代表作《茶花女》中的主人公。杜十娘是中国 明代冯梦龙所著《警世通言》第三十二卷《杜十娘怒沉 百宝箱》的主人公。茶花女与杜十娘是世界文学中两 个经典的女性形象。她们有着相似的出身、遭遇及悲 惨结局。她们肮脏的职业与纯洁的心灵、卑微的地位 与高尚的人格形成了一系列巨大的反差.控诉了时代 与社会的黑暗,震撼人心。
之付出所有、承受痛苦与折磨的爱情却始终都在,她
是带着爱情离开人世的。而杜十娘却是因为发现真心 落空。所托非人,在悲愤交加中投身江底。 同为沦落风尘的绝代佳人.俱因觅到真爱而坚定
万方数据
一125—
从良之意.可是两人的下场却迥然不同。茶花女中的 男主人公阿尔芒从街头偶遇玛格丽特开始.就对其情 有独钟。当一位朋友相邀将其介绍给玛格丽特,他坚
三、结构隐喻
隐喻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的认知方式.是人类组织 概念系统的重要基础。结构隐喻根植于我们的经验, 使我们能超越指向性和所指.让我们可以根据另一概 念构建一个概念.即一个概念是以另一个概念隐喻地
就要有多少词语的话.那么要描述这些观念就需要具 有非常强的记忆能力.否则无法学会掌握这么多的语 词。而由于隐喻是借用在语言层面上成形的经验对未 成形的经验作系统描述.人的认知活动可以通过隐喻 不断延伸扩展起来。人们借用隐喻可以创造新的意 义.从而增强了人们认识一些尚无名称的或尚不知晓 的事物的能力.弥补了语词的贫乏与不足。可以说隐 喻为有限的语词提供了表达无数观念的手段。使得一 词多义成为可能。填补了词汇空缺.使得词汇系统具 有经济性。灵活性和对语境敏感.这样更有利于表达 和交流各种各样的人类经验.是构造新概念的有力手 段之一。
【l】杨宏.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M】.成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试论杜十娘和茶花女的爱情悲剧

尽 管如 此
,
她却
在 自 己所 处 的
。
优雅
”
、
“
高贵
,
”
的 环 境 中 明 白 了 自己 的
,
下贱
”
和不幸
。
并逐 渐看 清 了
于是 株积 寸累
准 备从 良
并 以身 相许太 学生 李 甲
“
可 是 不 幸 的十 娘 却 万
: “
,
万 没 有 想 到 李 甲 这 个太 学 生 只 不 过 是 一 个 谓 十 娘 千 古女 侠
,
,
卖 笑生 涯 的 悠 闲奢 华 毕 竞 比做 劳 累 寒酸 的 店 员 更 富 有 吸 引 力
困处 境 的窘 迫
,
。
物 质 生 活 也 更 有保 障
, ,
.
贫
,
奢 华 生 活 的 引诱 使 她 堕 落 了 如 果 说 杜 十 娘 的 从 娟 是 被 人 所 迫
。
那么
茶花 女 的 堕 落 则 是 被 社 会 所 诱 惑 而 自卖
艺
。 .
当 茶花 女 一 再 声 明 自 己 与 阿 尔芒凭爱 情 结 杜瓦
并搬 出 一 大 堆 当 票 收据 来证 明 自 己 对 阿 尔芒 的缝 络 情 深 时 但是
, ,
可 怜的 姑 娘 很 难 想 到
,
“
这 个 社会 不 仅 有 把 爱情 赤
,
挤
,
农 村经 济一片 萧条
.
农 民 纷 纷 破产
:
。
她 便 和 许 多破产 的 农 民一 道 流 入 城 市
,
做店 员
谋生
“
她 所 处 的 环 境使 她 清 楚 地 看 到
中西文化对比 杜十娘和茶花女

1. 生活遭遇 2.悲剧结局
杜十娘与茶花女人物命运的分析对比: 1.生活遭遇
杜十娘幼年时被卖入春楼,沦为妓女,受尽 欺压凌辱。
茶花女来自农村,出身贫寒,只身到巴 黎谋生,不幸堕入风尘。
杜十娘与茶花女人物命运的分析对比: 1.生活遭遇
杜十娘爱上李甲最终遭受背叛
茶花女爱上阿芒却遭受误解后病亡
政治思想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发展最为充分和繁荣的时期 ♥封建地主阶级统治下 ♥商品经济开始新兴 ♥思想依然处在封建伦理思想的禁锢之下 ♥男婚女嫁必须遵从宗法礼教、门第观念 ♥已是重要筹码的金钱仍然要依附着封建势力发生作用。
政治思想
♥法国七月王朝时期,法国资本主义已经高度发展
♥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已经不复存在,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平等自 由的人权 ♥法国社会等级观念森严,对处于社会底层的妓女同样轻视糟践 ♥在形式上妓女还是有人身自由的,不会在老鸨的胁迫下去接客 卖淫;
1. 生活背景 2.生活态度 3.抗争精神
杜十娘与茶花女人物形象的分析对比:
1. 生活背景
明代万历年间
封建地主阶级统治
宗法礼教;门第观念
杜十娘与茶花女人物形象的分析对比:
1. 生活背景
法国七月王朝
资本主义高度发展
有人身自由
杜十娘与茶花女人物形象的分析对比:
2. 生活态度
积极乐观
追求自由的爱情
杜十娘与茶花女人物形象的分析对比: 2. 生活态度 奢靡放荡
自暴自弃
生活态度消极
杜十娘与茶花女人物形象的分析对比: 3. 抗争精神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怒沉百宝箱投江自杀
强烈控诉封建礼教和制度
杜十娘与茶花女人物形象的分析对比: 3. 抗争精神 反抗精神不足
杜十娘与茶花女悲剧命运之比较

2000年第6期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Dec.,2000第22卷 第6期Journal of Shaoyang Teachers College Vol.22 No.6收稿日期:2000-10-20作者简介:王 珊(1971-),女,湖南新邵人,邵阳师专讲师,从事外国文学教学与研究。
杜十娘与茶花女悲剧命运之比较王 珊(邵阳师专中文系,湖南 邵阳 422000)摘要:杜十娘与茶花女,东西方两个不同类型的妓女形象,在从妓女生涯走向死亡这一点上具有共同的悲剧命运,但二者的性格内涵又表现出迥异。
她们的悲剧既是社会悲剧,是男权文化对女性人格、尊严的残酷扼杀;又是性格悲剧,蕴含着主人公们对某种超前合理性的价值追求。
关键词:杜十娘;茶花女;社会悲剧;性格悲剧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674(2000)06-0042-04On the Comparison Between Du Shiniang's and Margaret's TragediesWang Shan(Chinese Depa rtment ,Shao ya ng Teacher s 'college ,Shaoya ng ,Hunan 422000)A bstr act : Du Shiniang and Margaret are different images of prostitute in eastern and west-ern literature .They have similar trag edies on the point that they have the same experience of be-ing a prostitute from struggle to death ,but they hav e different character .Du Shiniang and Mar-garet are both social and character tragedies because the culture of patriarchy throttles female's personality and dignity and the hero ines are in pursuit of a certain leading and rational value.Key words: Du Shiniang ;Margaret ;social tragedy ;character tragedy 杜十娘是我国明代作家冯梦龙(1574-1646)编纂的《警世通言》中的名篇《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女主人公;茶花女是十九世纪法国作家小仲马(1824-1895)的小说《茶花女》的女主人公。
杜十娘与茶花女的形象比较研究

杜十娘与茶花女的形象比较研究内容摘要:杜十娘与茶花女,是东西方文学作品中的两个着名的妓女形象.美貌绝伦且都红极一时,而最后两人却都香消玉损;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悲惨的结局,她们之间又有哪些异同本文将对这两个人物进行比较,并就产生这些悲剧的原因进行探讨;关键词: 杜十娘茶花女人物形象悲剧原因杜十娘是我国明代作家冯梦龙1574-1646编纂的<<警世通言>>中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女主人公:茶花女则是十九世纪法国作家小仲马的小说<<茶花女>>中的女主人公.杜十娘和茶花女虽然在时间上相隔两百多年杜十娘1624年,茶花女1848年,在空间上东西方相隔万里,沐浴着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说着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性格,但她们的生活遭遇却非常相似:同是红极一时的都市名妓,貌美出众,但却饱尝了人间的屈辱痛苦,她们敢于为了争取幸福生活而斗争:两者的命运结局也很悲惨:一个在如花似玉的年龄,怀报莫能定其价之多少的满箱珠宝,纵身跳入波涛翻滚的江心:一个在留下五万法郎遗产的房间里被自己执意加重的绝症—肺结核吞噬了.她们天生丽质,才艺超群,虽然身处污浊之中,仍保持着纯洁的心灵,有着对自由生活的强烈向往,渴望过上普通人的生活,获得真正的爱情和幸福;如果把她们两个放在一块进行比较,有哪些异同呢我们分析下“同”的一方面;一.美丽的外貌,不幸的出身杜十娘和茶花女都有着倾国倾城的相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这样写道:那名姬姓杜名十娘,排行第十,院中都称为杜十娘,生得:浑身雅艳,遍体娇香,两弯眉画远山青,一对眼明秋水润.脸如莲萼,分明卓氏文君;唇似樱桃,何减白家樊素.至于茶花女,小仲马对她进行了这样的描绘:在一张艳若桃李的鹅蛋脸上,嵌着两只黑眼睛,黛眉弯弯,活像画就一般.这双眼睛罩上了浓密的睫毛,当睫毛低垂的时候,仿佛在艳红的脸颊上投下了阴影;鼻子细巧挺秀,充满灵气,鼻翼有点向外张开;嘴巴匀称,柔唇优雅的微启时,便露出一口乳白的皓齿,皮肤上有一层绒毛显出颜色,犹如未经人的手触摸过的桃子上的绒衣一样.”由以上描写,我们可以看出杜十娘和茶花女都是貌美出众,国色天香.可是,无论在哪个社会,生存总是第一位的,对穷苦人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她们不幸而又自然地落入红楼绿馆中,成了糟人蹂躏、受人践踏的风尘女子.二.美好的理想,勇敢的奋斗杜十娘和玛格丽特都生活在纸醉金迷的风流场,处在公子王孙、公爵伯爵的纠缠中,长期过着荒淫腐化的生活,但她们纯洁的心灵没有被肮脏的环境所污染,虽然她们身处青楼,从事着为人所唾弃的低贱职业,但她们没有放弃对真、善、美的追求.纵情声色并不是她们所向往的生活,她们渴望逃离青楼,跳出火坑,追求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让自己成为生活的主角、命运的主人,过上快乐、平等、自由的新生活.为了实现自己美好的人生理想,她们灵活机智,重情舍财,忍辱负重,同阻碍自己实现美好愿望的恶势力作了勇敢的斗争.三.生命的终止,思想的永恒杜十娘和茶花女的命运结局都是悲惨的,她们都选择了为爱情而牺牲自己. 杜十娘虽然逃出了京城教坊,摆脱了妓女生涯.但是,才出虎穴,又入狼口.李甲抵挡不住萍水相逢的盐商孙富的一番挑唆和一千两银子的诱惑,而将她卖与孙富.面对这刚刚脱离又遭唾弃的突如其来的致命打击,她虽然伤心绝望,但没有痛苦流涕、呼天抢地,她没有心存任何侥幸心理,没有丝毫委曲求全之态,更没有用箱中的百宝去换取李甲的回心转意.她深知,乞求讨不来做人的尊严,金钱买不来真正的爱情.在痛恨自己的痴迷,仇恨造物主的捉弄,诅咒礼法的虚伪之悲愤难当之时,她只是冷笑一声,为郎君画此计者,此人乃大英雄也郎君千金之资既得恢复,而妾复归他姓,又不致为行李之累,发于情,止乎礼,诚两便之策也.”俗话说,悲莫大于伤心,哀莫大于心死.杜十娘在爱情失败,人生理想破灭,生存希望无存三重打击下,怀抱莫能定其价之多少的百宝箱纵身跳入波涛滚滚的阴曹水府,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杜十娘和茶花女为了爱情而不惜放弃一切,甚至生命,这种伟大的精神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真情难觅的现代社会,更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她们的生命虽已终止,但她们的精神却永驻人间.。
茶花女和杜十娘悲剧形象的比较研究

绝代芳华的消逝——茶花女和杜十娘悲剧形象的比较研究湖南城市学院文学院0915101 李晴摘要:茶花女玛格丽特是19世纪法国巴黎的一代名妓,杜十娘是中国古代明朝的京城最有名的花魁。
她们都是以出卖肉体来维持生存的风尘女子,文学形象中典型的妓女形象。
法国的巴黎,明朝的京都,两处都是当时繁华而极具诱惑的地方,不管是黑暗的等级观念还是罪恶和虚伪,都在一派祥和的氛围下暗流涌动。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造成了这两个风华绝代的女子的悲剧命运。
关键词:茶花女,杜十娘,爱情,制度,悲剧命运。
一、命运的悲剧性。
作为风尘女子,大多数的归宿是以此终老,或者等到人老珠黄的时候,做妓院的老鸨。
但是她们或许是风尘女子中的异类,不随波逐流,不自甘堕落。
她们身份下贱但心比天高,深陷泥淖仍然熠熠生辉。
地位卑微内心却傲如雪梅,身处风尘却能将坚贞进行到底。
陶渊明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茶花女和杜十娘就是这种。
虽然处在泥泞的沼泽中,却依然保持自己高洁的品性和灵魂。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她们生活在不同时间的不同国度,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受不同的教化熏陶。
可是尽管如此,她们还是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茶花女和杜十娘,虽然一个在法国巴黎,一个在明朝京城,时间上也相距200多年,但是同样是作为红极一时的京都名妓,受过众星捧月般的娇宠,最后的下场竟然是在青春年少的妙龄阶段,一个得肺病慢性死亡,一个投海自杀。
玛格丽特,她的身份是许多公爵夫人所耻笑的;每一个有一点点权利的人都可以蹂躏的;是别人谈笑时嗤之以鼻的……大概妓女这个字眼,充斥着大家的排挤和偏见。
但是,玛格丽特无疑是一个值得人追忆的妓女。
为了奢侈的生活,她放弃了拥有爱情的权利;为了纯洁的爱情,她不惜牺牲自己奢侈的生活;最后为了爱人的幸福,她忍痛结束了自己追慕的爱情。
她的一生,正如书中所说,“她的生命已经不属于她自己的了。
”一直到死,她都无法得到片刻的自由,片刻的安宁。
浅谈杜十娘与茶花女悲剧命运的比较

浅谈杜十娘与茶花女悲剧命运的比较摘要:小仲马以一部《茶花女》将十九世纪的巴黎名妓玛格丽特永恒的搁在世界文学的长廊中,而早他二百多年的中国明代冯梦龙编撰的名篇《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同样塑造了一个千古传颂的名妓杜十娘。
尽管在不同的中西方,随着时间的跨越,但同属京都名妓的杜十娘和茶花女都有着极其相似的命运。
同是在风月场上走红的人物,都是陷入泥沼而又灵魂高洁。
他们渴望回归正常人的生活,最终都在命运捉弄下落了个凄惨结局,一个怀抱价值连城的百宝箱葬身江中,一个在表面华贵而实际一文不名中肺痨而死。
共同的身份,相似的命运。
本文将对造成他们人生悲剧命运做初步的比较。
关键词:杜十娘;茶花女;背景;性格;比较杜十娘是我国古代作家冯梦龙编写的《三言》中的名篇《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女主人公,而茶花女则是十九世纪法国作家小仲马的小说《茶花女》中的女主人公。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以怒为文眼,怒斥封建社会礼教的罪恶,《茶花女》以悲为主线,痛斥资本主义制度的黑暗。
杜十娘与茶花女同为风尘女子,都是文学形象中典型的妓女形象。
他们虽然在不同的文化环境,生活在不同的国度,操着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性格,但是他们却经历几经相同的悲剧命运。
杜十娘幼时为生活所迫,被卖入妓院,受尽凌辱饱尝辛酸,茶花女本是贫穷纯朴的农村姑娘到巴黎红楼绿馆中,他们都不甘命运的摆布,渴望自由,却都不幸成为命运的玩物。
可怜一片无瑕玉,误入风尘花柳中。
共同的身份,相似的命运。
本文将对造成他们人生悲剧的命运做初步的比较。
一、悲剧性的具体表现从古到今,都有悲剧,都有悲剧性的存在与结局。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经历各种各样悲惨的遭遇,但他们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诉说悲剧性的命运。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写万历年间,富家子弟李甲游教坊司院的时候,结识了杜十娘,俩人情投意合,倾心相爱。
杜十娘自己出钱帮助李甲、求得从良,寄希望于李甲,经过波折后,十娘终于让李甲赎出了自己,二人相携离开京城,因李甲惧怕父亲,他们来到苏杭胜地,谁知,途中遇到不速之客富商子弟孙富,他见十娘生得国色天香,美艳无比,顿生歹意,便巧言相劝,诱使李甲以千金之价将杜十娘卖给自己,那李甲本是个没主见的人,听了孙富的话,背叛了十娘,十娘万念俱灰,她悲愤地把多年辛苦积攒的百宝箱投入江中,后投江自尽。
茶花女与杜十娘悲剧命运之比较

茶花女与杜十娘悲剧命运之比较李惠然【摘要】我国明代作家冯梦龙在《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塑造了杜十娘这一名妓形象,深陷泥淖而保持着高洁的灵魂,得到了千古传颂.放眼世界文学长廊,小仲马在《茶花女》中塑造的巴黎名妓玛格丽特与杜十娘有着极其相似的命运.玛格丽特也曾是风月场中的红人,外表看来骄奢淫逸,其内心纠结愁苦,希望早日摆脱泥淖回归普通人的平淡生活.然而杜十娘与玛格丽特的命运都受到了时代的无情捉弄,杜十娘最终怀抱百宝箱投身江中,而玛格丽特在外表华贵而实际一文不名中死于肺痨.两人同为风尘女子,作为中西方典型的名妓形象,其结局都以悲剧收尾.以下,本文就对杜十娘与玛格丽特的悲剧命运进行比较.【期刊名称】《兰州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2)004【总页数】2页(P26-27)【关键词】杜十娘;茶花女;悲剧;玛格丽特【作者】李惠然【作者单位】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育系,河南驻马店 4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025作为东西方两种全然不同的妓女形象,杜十娘和茶花女在追求爱情,与命运抗争之后都以共同的悲剧命运收场[1]。
作者对两种妓女形象的塑造,以及相同的命运结局,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可以说是一种必然的结果。
杜十娘与玛格丽特的不幸是社会矛盾的表现,在她们所处的社会背景下,其人性的要求与社会实际不相融,是不可能被世俗所接受的。
她们的悲剧既是当时社会环境的悲剧,也是她们各自性格的悲剧。
(一)所处时代背景导致悲剧的产生对杜十娘与玛格丽特悲剧产生的原因探寻中,首先应对她们所处的封建门第观念以及森严的等级制度进行批判。
李甲之父李政、阿尔芒父亲迪瓦尔——对杜十娘与玛格丽特的不满仅仅表现了封建思想观念的一角,显现出的这一部分传统与偏见已经致使杜十娘与玛格丽特悲剧命运的发生。
冯梦龙笔下的杜十娘生活在明代万历年间,在封建势力作用下,金钱并不能控制一切。
杜十娘拥有“百宝箱”,然而并不能左右世俗礼教的观念、森严的等级制度、地主阶级政权意识以及孔孟之道的盛行,这一切都注定了杜十娘只能是妓院的一件商品,是鸨儿谋财的一棵摇钱树[2]。
杜十娘与茶花女区别比较论文

杜十娘与茶花女区别比较论文推荐文章王者荣耀亚瑟符文怎么带比较好热度:高一物理有什么比较优秀的学习方法热度:优秀经典个人语录热度:最新比较好的段子精选热度:比较励志的书籍有哪些热度:《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主要是以“怒”为文眼,《茶花女》则以“悲”为主线,两者之间存在着各种差异性。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杜十娘与茶花女比较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杜十娘与茶花女比较论文篇1:《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与《茶花女》的美学比较摘要《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与《茶花女》是中、法两国人民耳熟能详的文学作品,具有极大的美学价值,因此研究和分析这两部作品具有较大的美学意义。
本文试从美学的视角来分析这两部作品的异同,从而彰显它们的文学魅力和美学价值。
关键词:美学美感比较异同价值在世界文学史上,某些相似的人物总是反复出现;而相似的主题也曾在不同的时代、国家、种族,被不同的作家反复采用。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和《茶花女》就是相似度很高的两部作品。
虽然在时间上看,由冯梦龙编著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比小仲马的小说《茶花女》早了两百多年,但两者最重要、最不可忽视的相似性是:都具有巨大的美学价值。
因此,从美学角度分析两部作品的美学价值既有意义,又很必要。
本文试从美学角度就两者的异同进行对比研究,从而展现两部作品中既相似又不尽相同的文学魅力。
一美丽的容貌杜十娘和玛格丽特分别是两部作品的主人公,前者是生活在中国明代长安城里的青楼名妓,后者是19世纪初活跃在法国巴黎上流社会里的交际花。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开篇,作者就对杜十娘的的容貌做了如下描述:“浑身雅艳,遍体娇香。
两弯眉画远山青,一对眼明秋水涧。
脸如莲萼,分明卓氏文君;唇似樱桃,何减白家樊素。
”玛格丽特则如美女仙女一般:“那张美若桃花的鹅脸蛋上,有两道弯弯的细眉,两只又黑又大的眼睛,这简直是只有在图画中才可以看到的;每当她垂下眼睑的时候,罩在眼睛上的睫毛便会在粉脸上投下两排阴影;就连她那细秀挺直的鼻子仿佛也充满了灵气……”从对她们容貌的生动描写中,读者完全可以想象出她们倾国倾城的美艳,并且理解为什么许多男人,甚至是上流社会的达官贵族、公子王孙为了得到她们而不惜付出重金。
杜十娘与茶花女悲剧命运的比较

109杜十娘与茶花女悲剧命运的比较■韩 伟小仲马以一部《茶花女》将十九世纪的巴黎名妓玛格丽特永恒的搁在了世界文学的长廊中,而中国明代作家冯梦龙编撰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同样塑造了一个千古传颂的名妓杜十娘。
尽管中西遥望,时间跨越两百余载,但同属京都名妓的杜十娘和茶花女却有着极其相似的命运。
同是风月场上一度走红的人物,都是深陷泥淖而灵魂高洁,表面骄奢淫逸而内心痛苦,渴望回归“正常人”的轨道,最终都在命运捉弄下落了个凄惨结局,一个怀抱价值不可估量的百宝箱葬身江心,一个在表面华贵而实际一文不名中瘁于肺痨。
悲剧命运的产生:杜十娘和茶花女是东西方两个不同类型的妓女形象,从妓女生涯走向死亡上具有共同的悲剧命运。
她们的命运之所以以悲剧结束,是因为她们的不幸和死亡表现了一定的社会矛盾,体现了一种必然性,她们的人性要求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的。
她们的悲剧既是社会悲剧也是性格悲剧。
杜十娘生活的明代万历年间,等级森严的地主阶级政权以及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孔孟之道、程朱理学占据着统治地位,金钱还没有能像西方资本主义那样达到控制一切的地步,仍然要依附着封建势力发生作用。
这种浓重的封建道德和等级观念,决定了杜十娘只能是某个妓院鸨儿的活商品、摇钱树,杜十娘和鸨儿之间完全是一种封建式的人身隶属关系。
中西文化比较视 野■ 韩 伟 张昆群杜十娘生活的环境,是一个封建礼教占统治地位,同时又交织着利害关系的社会。
在这样的社会里,没有生长真情的土壤;在这样的社会里,真情就像柔弱的嫩芽,没有养料和水分,只有枯萎和死亡。
杜十娘,看错的不是李甲,而是看不透封建制度和礼教对人性的毒害和摧残,看不透金钱和利益对人间真情的践踏与戕害。
这就注定了她的悲剧命运。
茶花女玛格丽特所处的法国正是七月王朝统治时期。
这是法国资本主义由上升转向没落的时期,占据统治地位的金融资产阶级,通过一切卑鄙无耻的手段和途径,榨取社会财富,过着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人民却不得温饱,黄金的铜臭味伴随着资产阶级腐化淫乱的生活方式,充斥着整个社会,败坏了整个社会。
共同的身份相似的命运--杜十娘与茶花女悲剧之对比分析

关键 词 : 玛格 丽特 ; 杜 十娘 ; 悲剧 中 图分 类 号 : 1 3 / 7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6 7 3 — 2 5 9 6 ( 2 0 1 4 ) 0 7 — 0 1 6 5 — 0 2
冯梦 龙是 中国明朝时期著名 的作家 , 他的小说集《 三言
小仲 马是法 国著名的作家 和戏剧家 , 代表 作《 茶花女 》
讲 述 了一 段 发 生 在 巴黎 名 妓 茶 花 女 与爱 人 阿 尔 芒 之 间 的 爱
熟虑后 的理性选择 。 那么, 是什么促 使她们做 出如此残酷 的
选择 ?听闻李 甲把 自己卖给了孙富 , 除了跳入水 中, 杜十娘
情故事 。玛格丽特十分美丽动人 , 当她碰上真心爱她 、 关 心 她的贵族 青年 阿尔芒时 , 两人一 见钟情 。玛格丽特准备变卖 所有财产 , 抛 开唾手可得的奢华生活 , 与财产不多 的阿芒 去 乡间过隐居的生活 。可是她作为妓女 的身份危及 了阿尔 芒 妹妹 的婚 姻。在 阿尔芒父亲的恳求下 , 茶花女强忍 自己 内心 的伤痛离开 了阿尔芒 , 痛苦地重新过起 了以前 的生活 , 不久 便在对爱人的思恋中死 去。 杜十娘和茶花女是我们所熟 知的两个文学作 品中的女 性形象 , 许 多学者 曾讨论过她们的悲剧。本文在看到两人悲 剧 的同时 , 试图从 比较文学视 角人手分析 , 身份相 同 、 结 局 相似 的茶花女 与杜 十娘 , 无论是在人生态度方 面 、 反抗 强弱 方面 , 还是对爱情 的选择方面也有着很多不同之处 。
芒, 而两人 的爱情最终都 以悲剧收场。杜 十娘被李 甲转卖后 意识到 自己所托非人 , 纵身跳人江心而死 ; 玛格丽 特为 了保 护阿尔芒一家 的名誉 ,保护阿尔芒妹 妹这个她从 未见 过的 女孩 的幸福 , 离开 了阿尔芒后病死 。
怒沉“百宝箱”与情殒“白茶花”——杜十娘与茶花女形象的对比

2018年第伽(总第793期)大教货_怒沉“百宝箱”与情殒“白茶花”----杜十娘与茶花女形象的对比顾路晔(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江苏常熟215506)摘要:杜十娘与茶花女同为不幸困于风尘的女子,在奢靡欢笑充斥着金钱与欲望的生活背后,精神上却是十分空虚 无聊,比这个更可怕的是对人生的d倦与心灵的麻木。
两人都试图挣脱现实伽锁,都不顾一切地反抗过,她们在情感表达方式与命运结局方面虽有不同,但都可以归结为“为情生,为爱死”c 示的是金钱,而茶花女 的是爱情。
关键词:箱白茶花杜十娘茶花女爱情观一个是东方古典蔷薇,一个是西方清新山茶。
明代冯梦 龙笔下《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杜十娘与19世纪法国小仲 马笔下《茶花女》中的茶花女,虽出于中西方两位不同的大 家之手,但其相似的社会地位,身陷泥淖却不甘于沉沦的个 性精神,对于爱情奋不顾身地追求,以及最后为爱殉身的香 消玉殒,震撼了古今中外 的。
是杜十娘还是茶花女,由于 身的传奇色彩,强大的人格感染力,一直是评家笔下的儿,两 对 的。
但 的中,人研究《杜十娘怒 箱》精力 “箱”个十的,《花女》中“花”这个的不 。
两 ,对,以为 中的 ,新 ,为人 一个新的 。
_、“百宝箱”的深沉与寂寞:杜十娘的抗争与悲剧个情中,的人物自然是杜十娘,为 的“百箱”是 的一个与。
(一)#百宝箱”的出现及其象征意义“百箱”冯梦龙的笔下,一次出现是李甲为了替 杜十娘赎身,百两 东西却之,十娘 “卧絮褥”内的“碎一百五十两”交给了他,再让 他措剩余的一半,直 任务难度大大降低了。
从表面上看,杜十娘为了 殚精竭虑,先是设计威逼利诱老鸨同意从良身,紧着煞费苦地为男主人公减轻压力,但实 际上,三百两银子对于杜十娘来说何足挂齿,她完全可以尽 数拿出,然后与李甲远高飞。
之以没么做,是对 他未全,暗含试之。
“百宝箱”代表的是金 钱及质利益。
“箱”的二度出现,是 费尽机筹得一五十两之后,杜十娘又另外拿出二十两为“资”,但告诉情人这些银两是姐妹相。
悲怜 痛惜 疾恶——茶花女与杜十娘悲剧之比较

2000年3月安徽教育学院学报M ar .2000第18卷第2期Jou rnal of A nhu i In stitu te of Educati onV o l.18N o .2[收稿日期] 2000-01-19[作者简介] 李本红,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术界》编辑。
悲怜 痛惜 疾恶——茶花女与杜十娘悲剧之比较李本红(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合肥 230051) 摘 要:茶花女与杜十娘的形象具有崇高的美学价值。
她们的身世之所以构成悲剧,是因为她们的不幸和死亡表现了一定社会矛盾冲突,体现了一种必然性。
她们的人性要求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的。
她们的命运并不仅仅代表她们自己,所以这才有了读者长久不衰的审美感动和体验。
关键词:茶花女;杜十娘;悲怜;痛惜;悲剧快感中图分类号:I 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116(2000)02-0043-04 一、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悲剧命运文学应该同情弱者。
出身卑微的普通人的不幸命运应该成为文学的重要主题之一。
小仲马的《茶花女》与冯梦龙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就是两部以男女爱情、婚姻为题材的优秀的悲剧作品。
1594年——明万历二十二年,一个如花似玉的京城名姬杜十娘,怀抱满盒熠熠闪光的珠宝,纵身跳入波涛翻腾的江心;1847年——时隔两个半世纪后的法兰西七月王朝。
在巴黎,恰好也是一位红极一时的首都名妓茶花女,在留下五万法郎遗产的房间里,被她自己执意加重的绝症——肺结核吞噬了。
悲剧发生的时间都是两国历史上倒数第二个封建王朝,人物都是沦落风尘的贫家女子。
她们所企求的不过是一个能以身相托的男子,甚至不惜用自己的血泪钱和对男方至诚的爱,幻想去打动对方父亲的恻隐之心,从而能过寻常女子最起码的爱情生活,到头来却偏偏“万种恩情,化为流水”,只得以一死了之,把自己最宝贵的生命毁灭给人们看。
杜十娘,自十三岁“破瓜”[1],在妓院里整整度过了七年任人凌辱的悲惨生活。
杜十娘与茶花女的形象比较研究

杜十娘与茶花女的形象比较研究杜十娘和茶花女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女性形象。
在杜十娘与茶花女这两个形象中,可以从她们的背景、性格特点、社会地位和命运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
首先,杜十娘和茶花女的背景存在明显的差异。
杜十娘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是北宋时期杜太真的别名。
她是一位英勇、智慧、机敏的女性,她具有李逵一样的武艺和萨镇冰一样的悲歌壮志。
茶花女是法国小说家小仲马创作的《茶花女》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卖艺为生的女性。
她来自贫寒家庭,被迫进入红尘,成为了一位妓女。
其次,杜十娘和茶花女的性格特点也存在显著的不同。
杜十娘勇敢坚毅,敢爱敢恨,她舍弃了舒适的生活,毅然决然地投身于江湖之中,和宋江等人并肩作战,为正义而战。
她是一个独立自主、敢于追求自己真爱的女性形象。
而茶花女则是一个深情如水、优雅高贵的女性。
她虽然命运多舛,但在面对爱情时,她坚持自己的真爱,不为金钱和社会地位所动摇。
她用自己的坚持和牺牲,展现了一份悲壮而纯真的爱情。
此外,杜十娘和茶花女的社会地位也存在差异。
杜十娘作为宋江的妻子,拥有高贵的身份,虽然江湖中烟火气重,但她秉持着武林正义之心,维护着他们的婚姻和家庭。
而茶花女则处于社会底层,是一个卖艺为生的妓女,她没有地位和尊严,只能靠利用自己的美貌和才华为生活。
最后,杜十娘和茶花女的命运也呈现出不同的走向。
杜十娘最终在水泊梁山战死,她以自己的英雄气概和正义之心,成为了水浒英雄的一员,受到了广大民众的敬佩和怀念。
而茶花女则以自己的爱情悲剧告终,她在得知自己患有白花风时,选择将自己的命运与那些深爱她的人随风而逝。
综上所述,杜十娘和茶花女这两个形象在背景、性格特点、社会地位和命运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杜十娘是一个英勇、正直的女性形象,她追求正义、保护家人,最终为正义而战。
茶花女则是一个深情如水、纯洁高贵的女性,她在生活中面对悲剧选择守护自己的爱情和尊严。
这两个形象都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对她们的比较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她们所展现的女性形象和人生境遇。
浅析杜十娘与茶花女形象比较及悲剧形成原因

浅析杜⼗娘与茶花⼥形象⽐较及悲剧形成原因浅析杜⼗娘与茶花⼥形象⽐较及悲剧形成原因12汉本2班120302102彭林红内容摘要:杜⼗娘与茶花⼥,是东西⽅⽂学作品中的两个著名的妓⼥形象。
美貌绝伦且都红极⼀时,⽽最后两⼈却都⾹消⽟损。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悲惨的结局,她们之间⼜有哪些异同?本⽂将对这两个⼈物形象进⾏⽐较,并就产⽣这些悲剧的原因进⾏探讨。
关键词:杜⼗娘茶花⼥⼈物形象悲剧原因⼀、杜⼗娘与茶花⼥形象的异同1、相似的悲剧命运杜⼗娘与茶花⼥都⾝世凄惨,杜⼗娘⼗三岁为妓,落⼊风尘;茶花⼥玛格丽特是个农村姑娘,长得异常漂亮,她来巴黎谋⽣,不幸做了妓⼥。
她们都把对爱情⽣活,⾃由⽣活的希望寄托在情⼈⾝上,杜⼗娘设计让⽼鸨许下三百⾦赎⾝的诺⾔最后却被李甲以千⾦卖给富商孙富以全⾃⼰的名誉;茶花⼥在阿尔芒⽗亲迪⽡尔先⽣的劝说下为了保全阿尔芒的名誉与前途,以及阿尔芒妹妹婚姻的顺利不得不离开阿尔芒。
杜⼗娘为情郎李甲所负,怒沉百宝箱,⾃⼰也跳⼊江中⾃此⾹消⽟殒;茶花⼥在情⼈阿尔芒的误解下在贫病交加中死去。
2、不同的性格杜⼗娘敢于反抗,聪慧,勇敢,果断,谨慎,富有牺牲精神,善解⼈意,知恩图报。
杜⼗娘的反抗精神可以体现在⼗娘⾃认定李甲为有情⼈时再不肯接客,惹得⽼鸨责骂,“我们⾏户⼈家,吃客穿客,前门送旧,后门迎新,门庭闹如⽕,钱帛堆成垛。
⾃从那李甲在此,混帐⼀年有余,莫说新客,连旧主顾都断了。
分明接了个锺馗⽼,连⼩⿁也没得上门。
弄得⽼娘⼀家⼈家,有⽓⽆烟,成什么模样!”1杜⼗娘并没有畏惧,反⽽设计让那⽼鸨许下⼗⽇筹得三百⾦便放她离去的诺⾔,起初⼗娘并没有帮李甲直接拿出钱财给李甲让他帮⾃⼰赎⾝⽽是让李甲奔⾛筹措资⾦以考验李甲,在李甲拿出三百⾦后⽼鸨想要反悔,杜⼗娘据理⼒争,以死相逼,“倘若妈妈失信不许,郎君持银去,⼉即刻⾃尽。
恐那时⼈财两失,悔1冯梦龙《醒世通⾔》,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17页。
之⽆及也”2⾜可见杜⼗娘的聪慧果敢以及谨慎。
杜十娘与茶花女艺术形象之比较

杜十娘与茶花女艺术形象之比较【摘要】《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以“怒”为文眼,《茶花女》则以“悲”为主线,两部作品为世界文学人物画廊增添了两个被迫害,被侮辱的女子形象。
杜十娘与茶花女在地域上远隔千里,在时间上相距200多年,是不同文化、不同时代、不同国度、不同肤色、不同性格、不同语言、却有着相同悲剧命运的7艺术形象。
本文分四部分:一、相同而各自不幸的命运;二、相同的牺牲不同的斗争精神;三、同为爱情牺牲,表现出独立人格和顽强个性;四、作品的局限。
【关键词】悲剧命运斗争精神独立人格局限冯梦龙几百年前以短篇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而名扬天下,时至今日,杜十娘仍然打动千千万万个读者。
而小仲马也因一部中篇小说《茶花女》风靡了整个世界。
两位女性都美丽绝伦,纯洁善良,风华正茂,向往真正的爱情和幸福。
她们都憎恨自己所处的环境,都渴望逃出火坑,过上一种真正充满自由、平等、欢乐的生活。
在如何实现自己这一理想追求的问题上,她们不谋而合地走上了依靠爱情力量而努力奋斗的道路。
所不同的是十娘聪明能干,勇敢坚定,有远见、有胆识,而茶花女则更多的是自我牺牲和忍耐,缺乏十娘那种为了追求爱情所表现出来的聪明机智的斗争精神。
虽然二位最终都是为情身亡,但十娘却充满了怒气,轰轰烈烈,投江而去,好不悲壮。
而茶花女则抑郁成疾,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人间,充满悲情。
杜十娘是东方京城教坊的名姬,原名“杜薇,排行第十,故院中都成为杜十娘”。
她“浑身雅艳、遍体娇香,两弯眉画青山,一对眼明秋水润,脸如莲萼,分明单氏文君,唇似樱桃。
”十分姿色,能歌善舞。
当时流传着“座中若有杜十娘,斗箸之量饮千斛”的佳话。
茶花女,原名玛格丽特,因酷爱茶花,发上常戴一朵白色茶花,所以被称为茶花女。
她就像茶花一样洁白、美丽,“在一张艳若桃李的鹅蛋脸上,嵌着两只黑眼睛,黛眉弯弯,活像画就一半,……鼻子细巧、挺秀,充满灵气……”她那充满活力的青春,非凡的美貌,超人的聪明,成了西方巴黎的一个“一年花费10万法郎的高等风尘女子”。
从《茶花女》和《杜十娘》的悲惨遭遇,浅析中西文化的异同

从《茶花女》和《杜十娘》的悲惨遭遇,浅析中西文化的异同《茶花女》是法国著名小说家小仲马的处女作,其背景是法国的七月王朝时期,把握国家命脉、掌握大量资产的上流贵族,每天过着纸醉金迷的奢侈生活,而平民百姓却不得不受到资本家的无情剥削,尽管终日劳碌,却不得温饱。
就在这种极端的生活背景下,诞生了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巴黎名妓玛格丽特与青年阿尔芒的爱情夭折,更像是一个投诉无门的底层人员,对那个时代的无情控诉。
此书一出,直接轰动了法国文坛,人们感同身受,更加同情玛格丽特的悲惨遭遇。
而与《茶花女》遭遇不尽相同的,还有古代小说集《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作者冯梦龙生活在明朝末期,多年与底层小人物接触,让他对底层劳动人民产生了怜悯与同情。
在他塑造的杜十娘形象中,与《茶花女》中的玛格丽特结局虽然一样,却又有着不同的选择。
从冯梦龙的《杜十娘》中,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在封建礼教下的女子为爱抗争,不顾一切的顽强精神,这在当时女弱男强的时代背景下,是极为罕见的存在。
今天,我们就从《茶花女》和《杜十娘》的悲惨遭遇,浅析中西文化的异同。
一、玛格丽特与杜十娘人物地位有何异同?玛格丽特,是个出生在乡村田野的美丽少女。
她代表的是法国七月王朝时期,最底层的小人物。
为了维持生计,亦是为自己寻找一份生机。
她来到了美丽繁华的都市,巴黎。
上流社会的灯红酒绿与玛格丽特自身的贫困潦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面对生活的无情欺压,她像是被命运指引一般,开始了她的卖笑生涯。
玛格丽特虽然流落风尘,眼睛里却始终透露着对爱情的渴望,那份纯洁让她在上流社会中深受好评,还有一位年迈的公爵,愿意给她一笔钱供她生活。
《茶花女》中说过:“玛格丽特虽过着纵欲的生活,但她的面容却呈现出处女般纯真的神态,甚至带着一些稚气”十年如一日的交际应酬,让她看透了人间冷暖,与上流社会的虚伪面孔。
她和别的交际花不一样,她清楚地知道自己不属于这里,迟早有一天要离开,所以她从来没放弃过希望。
她努力攒钱,只希望能够有一天,能够遇到真爱,带她离开这个淤泥一般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十娘与茶花女悲剧命运的异同【摘要】杜十娘与茶花女这两朵淤泥中的贞洁之花,虽属不同时空,拥有不同性格,却惨遭着相同的悲剧命运。
从她们坠入妓女生涯的那一刻开始就已预示了二人未来的悲惨命运。
她们的悲剧既是社会悲剧,又是性格悲剧。
虽然二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但她们却有可比之处。
两部作品的作者在展现视角上,对各自笔下的女性形象做了较为全面而又独特的概括,对二人悲惨的命运做了合乎个性的阐述,在挖掘人物形象方面显得极为纯熟,体现了独特的创作技巧。
【关键词】杜十娘;茶花女;悲剧命运;异同引言杜十娘是我国明代著名短篇小说家冯梦龙《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的女主人公,她的一生都充满着浓郁的悲剧色彩。
从堕入风尘到最后的投江丧命,从追求到毁灭,无不是在彰显她命运的可悲,生命的脆弱。
《茶花女》是十九世纪法国作家小仲马的成名之作,是几百年来的一部不朽名著,女主人公茶花女的不幸遭遇至今依然扣动着人们的心弦,人们为其短暂而不幸的人生感到无奈与痛心。
两个女主人公都是内心纯洁的风尘女子,她们不甘堕落不屈从命运的安排,而追求不以金钱买卖为基础的纯粹意义上的爱情与幸福。
她们的悲剧具有可比性。
本文将通过对两个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一、看似不同实则相同的悲剧命运(一)社会悲剧1.出身决定命运杜十娘与茶花女是社会最底层的女性,是弱者。
她们之所以会成为弱者,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关联。
社会是由人与人结成的一个群体,个人在社会中生存势必会受环境的影响。
有些人一旦出生就决定了贵贱。
社会就在人为的规定中把人分为了高低贵贱的阶层。
杜十娘生活的年代——明万历,这是一个封建社会渐趋没落资本主义开始萌芽的时期,腐败颓废奢靡之风盛行。
杜十娘从十三岁被卖到妓院,便过着强颜欢笑的生活。
由于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她不得不以这种妓院生活而求得温饱。
杜十娘十三岁失去童贞,到了十九岁便已成为京城名妓。
七年之中,她饱尝了人世间的辛酸和苦楚,无论是肉体的还是精神的,她都受到了极大的摧残。
然而,即便如此,她对自由美好的生活依然存在着憧憬。
多年炼狱般的妓女生活使她感到厌恶,本就善良纯洁的心不愿被继续摧残,因此一心渴望过普通人的生活。
当她遇到李甲并被他的“纯厚真诚”打动时,便认为李甲便是自己的良人。
当她委身于李甲时,内心是真挚而浓烈的,美满幸福的婚姻是她所求的,爱情更是她全部的希望和憧憬。
于是她便在李甲身上投资,为了爱,她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然而最终却是用死亡来告别了那个令她绝望的世界。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杜十娘的悲剧呢?是李甲的负心,孙富的咄咄相逼,还是以李布政为首的封建势力?究其原因,造成杜十娘悲剧命运的根源是封建门第观念和封建等级制度,这是造成其悲剧的最主要原因。
与杜十娘相比,茶花女生活在法国资本主义制度下,它区别于封建社会的是,妓女似乎成了一种“自由职业”。
茶花女当时就没有老鸨。
表面看来,妓女能够决定自己的生活自由,然而从深层次来看,这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自由。
实质上,她仍然处于被奴役被压迫的地位。
因为与一些靠出卖自己劳动力来换取面包金钱的工人一样,她依然是资本家们用来压榨的对象。
由于她出身低下,毫无资本地位可言,因而只能以赤裸裸的肉体交易从当时处在上层社会的大资本家那里换取生活所需。
尽管是一种金钱与肉体的交易,尽管是一种令她感到脸红的职业,但她为了生计,不得不出卖肉体,曲意逢迎上流社会的贵族子弟们。
现实生活是残酷的,一旦停止肉体交易,那么她就会失去一切经济来源,甚至付出生命。
因此,她的命运只能由资本家们所操控。
正如茶花女所说:“有朝一日我们会在毁灭别人再自我毁灭以后,像条狗一样无声无息死去。
” [1]我们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悲剧,而造成其悲剧命运的恰恰是当时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
荒淫无耻的贵族老爷公子哥们玩弄着她,一旦无法满足他们就会被他们所弃。
茶花女的美貌是他们竞技的商品,她越是能满足他们,她的身价越高,供养的人就越多。
茶花女被这些资本家们控制和奴役,直至毁灭。
2.男权制度的牺牲品杜十娘与茶花女是万恶的男权社会制度下的牺牲品。
事事以男人为中心,妇女则要恪守礼教和道德的不平等社会是造成二人悲剧命运的主要原因。
她们的死不仅是对践踏过她们的男人们的报复,更是对不平等的男尊女卑的社会的批判和控诉。
杜十娘以平民的思想来衡量封建婚姻,并以商品交换的方式获得封建贵族势力的认可。
这种求取自由的方式注定要失败。
由此看来,杜十娘的悲剧是不可能避免的。
中国封建社会根基稳固,仅凭个人的反抗是难以实现自己的爱情理想的。
这种欲以新生的市民观念和理想去改造传统的礼教制度,理所当然会被封建顽固势力所扼杀。
然而不得不指出,杜十娘把爱情和生活理想,包括生命,仅仅寄托在封建婚姻上,并且抱着“命之不辰,风尘困瘁,甫得脱离,又遭弃捐”的消极命运思想,也就决定了她最终被迫成为当时社会的牺牲品。
因而,社会的悲剧在此演化为惨烈的命运悲剧。
[2]茶花女尽管生活在较先进的资本主义社会,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就是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当然占有资本者大抵只有男性)。
在男人充当着权利金钱的角色时,女人只是他们用来炫耀资本,用来泄欲的工具和用来追逐名利的商品。
尤其还是男权至上的发达社会,像茶花女这样处于下层社会的风尘女子,要起来反抗强大的资本主义势力必定要遭受伤害甚至是毁灭。
(二)性格悲剧鲁迅在论及悲剧社会性冲突时则指出:“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这里所谓的有价值的东西,其实就是指人所具备的美好东西对其他人产生的意义与影响。
杜十娘与茶花女的命运之所以被称为悲剧,除了社会因素外,还有一点便是她们本身所具有的性格特点。
她们纯洁善良,跳跃着生命气息,并具有强烈的个性追求。
她们虽身处污淖却仍不失纯洁之心;她们天生丽质,聪颖明慧,真诚坦率,在恶劣环境下却渴望着过普通人的生活;她们自尊自爱,坚强勇敢,为了理想甘愿奉献。
这些性格特点是她们悲剧产生的基础。
杜十娘与茶花女虽然沦落风尘但并不甘堕落,并不屈不挠地追求爱情和幸福。
杜十娘在长期的风月生活中练就了知机识变、深谋远虑和坚毅刚强的个性。
在教坊所过的生活是屈辱的,她对这种非人的生活早已厌恶,并时刻谋划着自己的未来道路。
在追求李甲时所表现出来的主动性显然超出了当时的礼教约束的范围,并且已初步具备了现代女子的个性。
茶花女在爱情和幸福的追求过程中,也体现了个性解放的要求。
她以奢华放荡名扬于巴黎,但她内心其实却是充满了悲苦、凄凉与无奈。
当时万恶的金钱主宰着她的脆弱的生命。
可怜的她只能在放荡与酗酒失眠中逃避着现实生活和自我。
但这些并不能改变她内心深藏的纯洁美好的个性追求。
她始终具有清醒的头脑和自我意识。
她勇敢地追求爱情与幸福,在命运面前不低头,即使面对强大的资本家们,她亦不甘示弱。
面对杜瓦尔的粗暴干涉和无理取闹,她并没有退让,而是表现出坚定不移的决心。
虽然最后她放弃了爱情,但那绝不是屈从的表现,而是无私的奉献和牺牲。
杜十娘与茶花女的个性追求,在现代人看来已是司空见惯的事,然从二人所处的时代来看却是难能可贵的。
更何况,获得一颗独立自由的心已实属不易,但她们却能为了自身的幸福而勇敢地反抗社会的恶势力。
限于自身因素,结局必是残忍的,可悲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她们不是封建道德和等级制度的牺牲品,而是要求个性解放的先驱者和战士。
因此,在悲剧中体现了爱情能够战胜死亡的这一主题,给人以分外壮烈的感觉。
二、悲剧命运产生的原因(一)社会原因杜十娘生活在资本主义开始萌芽的明万历年间。
资本作为新生儿在中国封建社会降临。
资本成为买卖的媒介。
资本不仅可以购买商品,还可以“买卖爱情”。
人性完全被资本主义的私有观念所侵蚀。
人与人之间缺少真正的情与爱,世态炎凉、尔虞我诈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杜十娘是封建社会的最底层人物,又是一种可供贵族们任意买卖的特殊的商品。
商人们可利用资本买妻。
孙富就是这种人。
他用钱买了杜十娘,在名义上杜十娘已是孙富之妻。
封建势力为了从商人那里获取好处,不惜与他们相勾结。
官商勾结使整个封建社会更加黑暗,妓女的命运更加悲惨。
茶花女生活在资本相当发达的法国,当时的资本已成为资本家们争权夺利的工具。
与中国资本相比,法国私人资本更加罪恶;与杜十娘命运相比,茶花女的命运更加悲惨。
她可以出卖自己,但这种出卖完全是一种“自卖”。
它不同于“被卖”,它指的是在卖者本人自愿的前提下进行的一种肉体交易。
资本无情残忍地吞噬着她,被迫自卖已然成为她的命运悲剧的前兆。
她虽然有买卖自由,行动自由,但这种自由却是被迫的。
因为没资本,只能被迫出卖肉体。
因而这种“自卖”比“被卖”更加可悲,从而对茶花女悲剧命运起了决定性的影响。
(二)个性因素虽然二者同属于性格悲剧,但她们在追求爱情和幸福的道路上的表现却存在着差异。
被欺压被凌辱的非人生活,使她产生了叛逆的性格。
她不甘命运的安排,而是渴望像普通女子那样过着相夫教子,其乐融融的美满幸福的家庭生活。
因此,当她遇到李甲这个达官子弟,“又见他忠厚志诚,甚有心向他”。
[3]杜十娘精于谋略,为了能早日从良,并摆脱贪财的老鸨,她将几年来的积蓄先寄存在要好的姊妹家以备不时之需。
当李甲无钱替自己赎身时,她就拿出一半赎金给李甲,既瞒了老鸨又解了李甲燃眉之急,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重情的美名并打消了李甲的顾虑。
她走的每一步棋都相当精妙,她这样做的目的其实是对李甲的考验。
然而再精明的人也会走错棋子。
当懦弱的李甲将杜十娘如商品般卖与富商之子孙富时,她的心死了,她既没有严词怒骂孙富的卑鄙无耻,也没指责李甲的负心,而是采取一种极端手段报复这些人和整个污秽的社会。
她以死来维护仅存的尊严,投江之举对于她来说,葬掉的不仅是年轻貌美的生命,一生的积蓄,甚至还有她的爱与恨。
杜十娘的悲剧在于她所追求的仅是“两下情好甚密,终日相守,如夫妇一般,海誓山盟,各无他志” [4]的真情。
然而正是这种天真的追求葬送了她年轻的生命。
她企图追求爱情,不顾前途艰难,到头来换来的却是李甲的负心,这让其昔日的梦想瞬间化为泡影。
这样的结果比践踏凌辱她还要令她痛恨,她那强烈的自尊不容被人再次践踏,她投江的那一刹那已注定了她悲剧的结局。
与杜十娘相比,茶花女的性格更丰满一些。
她虽然喜欢过豪华放荡的生活,但她内心对这样的生活却是极其厌恶的。
在遇到阿尔芒之前,面对玩弄和侮辱她的资本家们,她采取的是消极反抗的形式。
她喜欢自暴自弃,几乎每天都过着狂欢滥饮的靡靡生活。
她不爱惜身体,得了肺病也不急于救治,而是整天与那些寻欢作乐的人在一起。
别人劝她,她就会说,“我睡不着觉,我必须散散心。
再说,像我这样的姑娘,多一个少一个有什么关系呢?” [5]同时她还有个坏习惯,就是喜欢为难与自己第一次见面的人。
她们总是为了防范外来的侵害而给自己穿上厚厚的盔甲。
[6]当阿尔芒第一次被介绍给她时,他就被她捉弄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