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_近代外交思想和体制的形成
西方近代外交体制形成
西方近代外交体制形成(一)西方近代外交体制起源于欧洲中世纪晚期对教权的反动,形成于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国家主权等观念的不断高扬。
一、近代西方外交体制的起源王权崛起、教权衰落,国家主权观念的产生和常驻外交使节制度的确立为西方近代外交体制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一)西方近代外交体制起源于王权对教皇权力的否定中世纪的欧洲,在罗马教廷势力的鼎盛时期,教廷利用神权的力量压服西欧各国服从罗马教皇,教廷和教皇的使节充斥各国。
教皇英诺森三世(Innorcnt Ⅲ,1198-1216在位)甚至抱着“教皇权力至高无上”的观念处理国际事务和教会事务。
然而,在中世纪后期,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民族和国家利益凸显出来,教廷的腐败使基督教徒对罗马教皇的信仰产生危机,于是,市民和国王组成同盟,共同反对教皇。
在14-15世纪,围绕着教廷和教皇,欧洲出现了大动荡。
1302年,法国国王腓力普四世(Philippe Ⅳ,1268-1314年在位)召开法国历史上第一次世俗贵族、教会贵族和市民代表三个等级会议,会议赞同国王对教皇博尼法斯八世(Bonifacius Ⅷ,1294-1303年在位)的谴责立场。
法国国王宣布教皇道德败坏、宣扬异端,还派人凌辱殴打教皇。
法国国王的做法,不仅得到法国民众的拥护,而且,也得到了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各国人民的默认。
1309年,教廷搬到法国的阿翁尼翁,法国国王控制教皇超过了70年。
1378-1417年,由于法国和神圣罗马帝国争夺对教廷的控制和意大利半岛,天主教会出现了40年的大分裂,意大利也因此四分五裂。
而在此时,苦于意大利内乱外患的意大利政治思想家马基雅弗利(Machiavelli,1469-1527)希冀通过有强大实力的国王莱统一意大利,他提出了加强王权的外交策略(12月20日):摆脱宗教束缚,私人之间的规范不适合于国家;国王加强自己国家的实力,单靠法律是不够的,必须借助武力;精明的统治者在遵守信用就要违反自己利益的时候,或者当约束他的理由不再存在的时候,就不应该遵守信用;作为国王派出的外交官,更应当钻研“欺骗艺术”。
外交学的起源与发展
外交学的起源与发展外交学是一门研究国家间外交活动及其规范、原则、策略和方法的学科。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外交逐渐成为国家之间交往的重要方式之一。
本文将探讨外交学的起源与发展,并分析其在现代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一、古代外交古代外交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早期文明时期。
古代国家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主要通过官员之间的互派使节实现。
例如,在中国古代,使节被派往邻近国家传递国家意志、争取支持或进行谈判。
古希腊和古罗马也有类似的外交实践,通过派遣使节和签署条约来维护国家利益。
二、近代外交学的形成近代外交学的形成主要归功于17世纪以来的欧洲外交实践。
随着欧洲国家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外交活动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
在这一背景下,一些学者开始对外交活动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逐渐形成了外交学这一学科。
同时,外交法作为外交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逐渐发展起来。
近代外交学主要关注外交活动的规范和原则。
法国外交家德·卡斯泰尔在其著作《外交智慧》中阐述了外交策略和谈判技巧,并强调外交的目标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
英国外交家亨利·特普特在其著作《国际关系论》中提出了平衡国家力量和利益的理论,为后来的国际关系学派奠定了基础。
三、现代外交学的发展随着国际关系的复杂化和全球化的发展,现代外交学逐渐从规范和原则拓展到战略和决策分析。
外交学者开始关注外交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研究国家间互动的动力和机制。
现代外交学采用多学科的方法,包括政治学、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来分析和解释国际关系中的外交现象。
现代外交学的研究领域也不断扩展。
除了传统的外交实践和外交法之外,国际组织的研究和外交谈判的分析也成为研究的重点。
同时,外交学也与其他领域相互交叉,如外交与国际商务、外交与传媒等,形成了多元化的研究视角。
四、外交学在现代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外交学在现代国际关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外交学为国际事务的从业者提供了系统和科学的理论指导,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
近代外交关系的建立
蒲安臣使团出使欧美
• 蒲安臣,美国驻华公使,辞职回国时,得 到清政府允许,带着20余人出访欧美。
• 在美国访问期间,擅自越权与美国政府签 定了《天津条约续增条款》。
• 蒲安臣使团在欧洲的出访效果一般,英国 人故意冷落,只是在普鲁士得到了良好的 接待。
影响
• 开阔了眼界,加深了对外国的了解。 • 为派驻使节开辟了道路。
中国驻外使领馆的设立
• 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驻外使节:郭嵩涛。 • 后来者:刘锡鸿驻德国、陈兰彬驻美国、
何如璋驻日本等。 • 驻外领事馆的设立——保护华侨。
• 北洋通商大臣驻扎天津,专管牛庄、天津、 登州三口事务。初由崇厚专任。1870年改 由直隶总督兼领。
• 北洋大臣一直由李鸿章的淮系把持,长达 25年。1901年,袁世凯接手,成为他飞黄 腾达的重要资本。
税务司和总税务司
• 1854年,英法乘上海小刀会起义之机,把 持上海海关,成立了海关税务委员会,是 总税务司的滥觞。
• 总理衙门的职权不断扩大,包括外交、内 政、军事、文教、通商、交通、华工、宗 教等等,俨然是另一个军机处
南洋通商大臣
• 南洋通商大臣的前身是五口通商大臣,管 理东南沿海的通商事务,驻上海,初由江 苏巡抚兼任,后改由两江总督兼领。
• 南洋大臣先后由曾国藩、曾国荃、左宗棠、 沈葆桢、刘坤一把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北洋通商大臣
第五节 近代外交关系的建立
一、近代外交机构和体制的构建
❖ 总理衙门的设立 ❖ 南洋通商大臣和北洋通商大臣的设立 ❖ 税务司和总税务司的设立
二、走向世界的出访活动
❖ 斌椿出使欧洲 ❖ 蒲安臣使团出使欧美 ❖ 影响
三、驻外使领馆的设立
❖ 外国驻华外交机构的设立 ❖ 中国驻外使领馆的设立
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知识点第四课
我国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知识点第四课一、我国外交政策的形成我国外交政策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的利益。
我国自古以来就注重外交,积极开展与外国的交往和合作。
在历史上,我国外交政策的形成及发展也受到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1. 外交政策形成的历史背景我国的外交政策形成受到历史背景的影响。
在古代,我国的外交政策主要是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核心,与周边国家保持友好关系。
在近代,我国受到列强的侵略和霸权主义的压迫,外交政策受到重大挑战,我国的外交政策开始追求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强盛。
2. 政治因素我国外交政策的形成还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外交政策形成中,党和政府的政治方针起着决定性作用。
我国的外交政策一直秉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原则,努力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积极倡导公平正义,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 经济因素我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也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对外贸易和投资不断扩大。
我国的外交政策开始更加注重经济合作,并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
我国坚持开放的基本国策,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流,促进共同发展。
二、我国外交政策的发展我国外交政策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经历了多个阶段,逐步形成了我国特色的外交政策体系。
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国家尊严,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我国外交政策的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体现了我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和平立场。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互相尊重领土和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和互利互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这五项原则成为我国外交政策的核心理念,也是我国外交政策发展的基石。
2. 对外开放政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对外开放政策上取得了巨大成就,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经世致用与中国近代外交观念的产生
经世致用与中国近代外交观念的产生陈双燕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外交观念和方略都开始出现一系列变化,清政府逐步地以西方近代外交原则来指导清政府的外交实践。
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以专门从事外交事务,1864年翻译出版了《万国公法》,1873年清政府首次接见外国外交官,1875年首次向外国派驻外交使团,由此逐渐实现近代外交的转型。
近些年来,对于中国近代外交观念的变化,已有人开始关注(注:如高路、刘增合等,分别参见《论清政府对外方略的改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3 期)和《1840—1894年晚清外交观念的转变》(《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2期。
),遗憾的是,对于这一变化过程,以及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学界尚未进行深入的探讨。
这里,笔者不揣冒昧,试图对晚清外交思想观念的演变过程作些探讨,以求就教于方家。
一鸦片战争不但使中国的社会经济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而且对中国的学术、思想界也产生了空前的影响。
鸦片战争的失败对于爱国的士大夫来说,是一次极其痛苦的教训。
一部分先进的爱国人士开始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开始进行深刻的反省,开始寻找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由此,中国传统的经世致用的原则开始与西方新兴势力相遭遇,从而产生了以抵御西方侵略为目的的探究西方、学习西方的思潮。
经世致用的观念由来已久,早在周代就已经产生了,但它不一定是儒家的专有之物。
只是自西汉“独尊儒术”之后,历代的儒生又以“通经致用”作为读书治学的目标和抱负,经世致用观念才逐渐演变成儒家文化的一种传统精神,具有相当积极的入世价值取向。
南宋以下,儒学的重点转到了内圣一面,讲学论道代替从政问俗,“经世致用”的观点也慢慢地淡薄,直至明末以满族入主中原,明末清初一些士子精英如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开始反思明朝灭亡的经验教训,发现理学的“空谈心性”是其中的重要因素,由此,他们大力倡导经世致用之学,使得经世致用之学风成为明末清初思想界的一种精神共识。
近代中国外交
法国,1895年6月20日,《续议商务专条附章》
法国,1895年6月20日,《续议界务专条附章》
法国,1899年11月16日,《广州湾租界条约》
日本,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 (二)门户开放政策的出台 (三)驻华外国公使团作为一种左右中国力量的形成 二、《辛丑条约》对西方各国在华特权的强化 (一)各国关于分赃的争论 (二)《辛丑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六、清政府维护主权与回争权利的展开
(一)清政府维护主权与回争权利的努力
1、对近代国家主权概念的最初认知
伯驾、袁德辉《万国律例》
丁韪良《万国公法》 主权的含义 主权的来源 主权的维护
对殖民政策的认可
对领事裁判权、关税税率、片面最惠国待遇的讨论
①
2、维护主权和回争权利的实践
梁启超
康有为
第六讲 20世纪初的中国外交形势
一、西方强国在华势力的强化 (一)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德国,1898年3月6日,《胶澳租借条约》 俄国,1896年6月3日,《御敌互相援助条约》
俄国,1898年3月27日,《旅大租地条约》
俄国,1898年5月7日,《续订旅大租地条约》 英国,1897年2月,《续议滇缅条约附款》 英国,1898年6月9日,《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英国,1898年7月1日,《订租威海卫专条》
3、五口通商大臣体制带来的清政府对外交涉的变化
第一,清政府仍然把中西关系限定在通商范围内,但管理中 西通商的粤海关的职能却发生了变化
第二,地方督抚在管理中外通商事务方面,仍然发挥着主要 作用;
中国外交思想的源流和演变
中国外交思想的源流和演变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文化的国家,自古以来,中国的外交思想一直是中国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的外交思想也在不断地演变。
本文将会从源流和演变两个方面来阐述中国外交思想的发展历程。
源流中国外交思想的源流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那时,中国正处于战乱时期,各国之间互相攻伐。
齐国的孟子就是那个时代一位优秀的外交家。
他提出了“天下为公”的思想,认为各国之间应该超越民族、国界界限,共同维持天下大同、和平稳定。
这一思想在当时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应用,但是在后来的历史中,它成为了中国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制度不断演变,外交思想也不断得到发展和深化。
宋朝时期,赵普提出了“外交以和为贵”的思想,认为在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时,和平与友谊是最为重要的基础。
这一思想成为了中国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近代中国的外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演变中国外交思想在演变中逐渐变得更加完善和丰富。
近代以来,中国不断处于战争和贫穷的状态中,外交思想的演变也逐渐受到了影响。
在近代,中国的外交思想受到了不同的挑战和变化。
鸦片战争和中日战争等历史事件为中国外交思想的演变带来了新的变化和思考。
在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的外交受到了不同国家的侵略和掠夺,这也使得中国开始逐渐借鉴欧美国家的外交经验和思想。
那时,中国的外交思想逐渐向现实主义方向发展,强调国家实力和维护国家利益。
20世纪初,中国开始走向现代化。
这个时期,中国的外交思想又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汪兆铭提出了“联俄抗日、联美抗共”的外交思想,旨在将中国置于一个平衡的国际位置。
这一思想的核心是寻求外交上的均衡,以此来维护国家的利益。
总结中国外交思想经历了长期的演变和发展,从孟子时期的“天下为公”到汪兆铭时期的“联俄抗日、联美抗共”,中国外交思想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和变化。
不同的历史事件和社会环境为中国外交思想的演变提供了不同的动力和挑战,而中国的外交思想也在不断适应这些变化和挑战。
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史
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史
鸦片战争的结果是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不得不割让香港、向英国开
放五个港口以及支付赔款。
这标志着中国的传统封闭外交制度的破裂。
此后,中国政府开始学习西方列强的外交制度,并试图推行。
第一阶段是自卑与学习的阶段。
中国政府在签署不平等条约的同时,
也开始学习西方列强的外交制度。
孙中山在辛亥革命之后成立了中华民国,他试图通过学习西方国家的制度建立一个强大的新中国。
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国开始向各国派遣外交使团,并派遣学生到国外学习。
第二阶段是追求平等与独立的阶段。
在中国开始崛起的过程中,国际
形势也发生了变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坚持参加巴黎和会,并
争取恢复自己的领土和主权。
在与外国列强的谈判中,中国政府提出了一
系列要求,包括废除不平等条约和外国租借地、恢复中国领土等。
尽管中
国在谈判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绝大部分要求并未得到满足。
近代中国外交政策及其演变
近代中国外交政策及其演变中国的外交政策在近现代的发展中,经历了许多变化和挑战。
这些变化反映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角色和地位的不同。
本文将探讨近代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一、戊戌变法前的外交政策在戊戌变法前,清朝的外交政策主要集中在维护其传统领土和利益。
清朝与邻国的关系主要是依赖于人口和资源的交换。
清朝的政权内部经常发生权力闹剧,这种政治不稳定也影响到了其外交政策。
1842年,清朝签署了《南京条约》。
此时的中国一蹶不振,几乎完全失去了对外的主动权。
平津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协议的签订,进一步削弱了清朝的国际地位。
二、中华民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国的外交政策经历了较大的转变。
梁启超提出的新思想和政治家的进步思想逐渐影响到了中国的外交政策。
中华民国政府试图在国际上重建其声誉和地位。
1927年,国共分裂后,国共两党内外斗争不断。
蒋介石成为了中国的最高领导人。
此时,蒋政府采取了一条“准备战争,争取和平”的外交政策。
此政策同时提出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充分主权。
1941年12月7日,日本对美国珍珠港发动袭击。
在美国承认中国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之后,中国政府的主要目标是维护其主权和领土完整。
1945年,中国在波茨坦会议上,与美国和苏联共同签署了《波茨坦公告》,该备忘录旨在将中国与苏联和美国保持联合。
此举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声誉。
三、中美关系的演变1971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正式拉开了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序幕。
此后,中国的外交政策逐渐朝着更加开放和主动的方向。
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外交政策更加积极,并通过加入世贸组织和向世界贸易创造贡献等方式,成为全球化时代的一员。
然而,中美关系并非一帆风顺。
由于历史、意识形态和利益等方面的差异,中美两国之间互相不信任的情况时常出现。
近年来,中美关系陷入了复杂多变的困境。
由于美国重返亚太政策的呼声加强,美国无视中国的主权和南海领土争端等事件,中美之间的博弈态势愈发明显。
中国近现代的外交事业的发展
中国近现代的外交事业的发展1. 中国近现代外交事业的历史背景中国近现代外交事业的发展源远流长,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入侵和侵略,外交事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这一时期的中国外交以不平等条约为代表,国家主权受到了严重的侵害,外交政策极为 passsive。
中国人民对外交事业的发展有着深深的热爱,所以国家在发展外交事业的也在不断地吸取经验和教训,形成了独特的外交思想。
2.中国近现代外交事业的演变中国近现代外交事业的演变可以分为几个重要的阶段。
首先是新文化运动对外交事业的影响,它标志着中国外交事业的新起点。
其次是抗日战争前期的外交工作,中国在国际上开展了广泛的外交斗争,取得了一系列的外交胜利。
最后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工作,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了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进程。
3.中国近现代外交事业的成就和经验中国近现代外交事业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外交经验。
不仅在维护国家利益、推动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还在外交理论和实践方面形成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和原则。
这些成就和经验对中国近现代外交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4. 中国近现代外交事业的挑战和前景尽管中国近现代外交事业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但面临着许多的挑战。
国际形势的变化与地区局势的复杂化对中国的外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事务,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近现代的外交事业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总结回顾:中国近现代外交事业在历史的长河中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将秉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断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观点理解:中国近现代外交事业的发展对于维护国家利益和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个人认为,中国近现代外交事业的每一步发展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总结,为中国外交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近代中国的外交政策及其演变
近代中国的外交政策及其演变在过去,中国是一个封闭的国家,不过近代以来,中国的外交政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近代中国的外交政策及其演变。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中国在外交政策上开始转向。
在这个时期,中国签署了很多条约,其中最著名的是马关条约。
这个条约,签署于1895年,结束了中日甲午战争,并授予日本在中国的更大权力。
这个事件导致中国陷入半殖民地状态,外国强国不断侵占中国的领土。
1912年,清朝灭亡,中华民国成立。
在20世纪初期,中华民国政府继承了清朝的债务并且没有能够彻底摆脱外国强国的控制。
在此期间,中国政府试图采取一种叫做“门户开放”政策的方式,这样可以加强中国与外国的贸易和文化关系。
但是,随着国家的腐败和对外侵略的加剧,尤其是二战期间,中国在外交上的地位变得更加困难。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的外交政策也开始发生变化。
这个时期,中国试图打破西方霸权并推广社会主义的价值观。
特别是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中国大力支持全球社会主义运动,并支持亚非国家的解放运动。
在这个时期,中国和苏联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但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中苏关系破裂。
这个事件导致了中国采取了更加独立和非对抗性的外交政策。
1978年,中国开展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
在这个时候,中国试图更加积极地与世界互动。
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的一个重要方面,并加入了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等组织。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有了新的特点。
中国政府主张“和平、独立、开放、合作”的外交政策,对“南南合作”(亚非拉地区的合作)提出了新的主张。
同时,中国也开始重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
这一政策得到了很大成功,并使得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提高。
总之,近代中国的外交政策经历了巨大的演变。
从被天朝列强围困,到与苏联紧密结盟,再到推广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价值观。
这个演变反映了中国在自身和国家利益与全球关系之间寻找平衡的过程。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不断融合,我相信中国的外交政策在未来还会发生更多的变革和发展。
近代中国的外交政策与国际关系
近代中国的外交政策与国际关系近代中国在外交政策与国际关系方面经历了许多重要的转变和挑战。
从晚清时期的被动挨打,到建国初期的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积极主动,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体现了中国国力的崛起和发展。
1. 近代中国外交政策转变的背景近代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与国际形势的变化密切相关。
19世纪末,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和战争,外国列强的入侵使得中国处于半殖民地的地位。
这一时期,中国外交政策以抵抗外来侵略为主,构建国际合作的力量。
2.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初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外交政策发生了重大改变。
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反对霸权主义和称霸主义的原则,主张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友好与合作。
中国积极参与亚洲和非洲国家的解放运动,并主张建立一个以新兴力量为主导的多极世界。
3.中国对外开放与和平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政策进一步转变。
中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吸引外资和技术进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和全球化进程。
中国提出了和平发展的战略,倡导睦邻友好、共同发展、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理念,积极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关系。
4.中国在国际舞台的角色与影响力增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日益增长的国际影响力,中国逐渐成为国际舞台上的重要一员。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提出了一系列重大倡议,如“一带一路”倡议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创办。
中国还通过举办重大国际活动,如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展示了自己的国际形象和软实力。
5.中国的外交挑战与合作机会尽管中国取得了巨大的外交成就,但外交挑战和困难也不可忽视。
中国与一些国家存在领土争端和海洋权益争议,国际舆论对中国的人权和民主问题持续关注。
中国还面临着全球经济和贸易的不确定性,需要应对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保护自身的利益。
然而,中国仍然以合作为基础,寻求和各国建立互利共赢的关系,为促进和平与发展做出努力。
6.结语近代中国的外交政策与国际关系经历了许多变革和调整,从被动抵抗到积极参与,再到积极主动参与全球事务,中国的角色和地位在国际舞台上逐渐得到确立。
近代以来我国外交政策演变
近代以来我国外交政策演变吕光凤05 王芳07(水土学院2013级农水班20134031)摘要:历届政府的外交政策演变、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中国近现代外交史的规律与认识关键词:清朝;中美;中日;一、历届政府的外交政策的演变:(一)清政府外交(1840-1912)——屈辱外交清政府实行妥协投降的卖国政策,无论是军事上失败,还是取得了胜利,都以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而结束。
1861年初,清政府为适应外国侵略者的需要,设立了总理衙门,便利了资本主义国家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是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但客观上也使清政府放弃了闭关政策,开始面向世界,并基本完成了从传统理藩向近代外交的转变,适应了近代国际关系发展需要。
清政府任命美国人蒲安臣为中国使臣,出访欧美去办理外交,这是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怪胎。
为了镇压中国人民革命,清朝统治者还两次向侵略者“借师助剿”。
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官员和人民的反帝活动,总理衙门改称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表明清政府完全成了帝国主义的走狗。
1、清朝对外政策的演变分为四个时期:(1)第一个时期(第一次鸦片战争前)——“闭关锁国”鸦片战争以前:当时清朝认为中国是优越和强大的,是世界的中心,四周的藩属邻国以至海外列国是落后野蛮的,应该向中国朝拜进贡。
自中外通商以后,清统治者视来华的西人为非我族类的野蛮人,认为应严格加以防范。
在这种意识支配下,19世纪初的清朝基本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但仍留广州一口对外贸易,并不拒绝与各国交往,只是强调对方必须承认中国为天朝上国,追求名义上的藩属朝贡关系,重视名分礼仪等细节。
(2)第二个时期(第一次鸦片战争)——“缺乏主权观念开眼看世界”19世纪40至50年代: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者蜂拥而来,中国最初的反应主要是从族类和文化两个层面对待西方的入侵,不是以是否损害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实际利益为对外交涉的目的,而是以是否见容于自身的传统和陈腐的体制为圭臬,因此常常出现以主权换定制的可悲局面。
2023年高考历史总复习-接轨国际——近代外交近代化与外交观念转变
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对外工作的行动指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开创性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近年来,西方出现逆全球化和反全球治理的现象。
如何构建新的全球治理体系成为争论的焦点和学术界研讨的热点。
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重要场合,对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概念的全球治理体系展开系统论述,在世界范围引起震撼和回响。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全球治理相结合,是人类政治思想的重大发展,必将推动政治学理论体系的创新和重构。
外交是以主权国家为主体,通过正式代表国家的机构与人员的官方行为,使用交涉、谈判和其他和平方式对外行使主权,以处理国家关系和参与国际事务,是一国维护本国利益及实施其对外政策的重要手段。
回顾晚清、民国时期的屈辱外交和外交近代化曲折历程,认识当今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责任和担当,是二轮复习中的重要专题内容。
近年的高考,立足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和实践,对中国在推动建立国际治理新秩序方面的努力与贡献作了比较完整的概括和总结。
以此为切入点,考查近代以来外交体制的变化和大国外交关系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
晚清外交的近代化1.晚清外交体制:从“宗藩体制”到“条约体制”(1)中国近代外交体制的演变始于1844年“五口通商大臣”的设立。
①“五口通商大臣”实际上负责管理五处通商口岸的对外事务,是一个具有外交性质的职务。
②反映出中国近代外交体制改变的端倪,说明清政府的“贵华贱夷”观念没有改变,与外国打交道只限定在通商之内,而不是建立政治外交关系。
(2)1861年,咸丰帝迫于英法的压力,批准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是清政府为办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
①随着通商口岸的扩展,又设置南洋通商大臣、北洋通商大臣负责通商口岸的涉外通商事务。
②总理衙门和南、北洋通商大臣的设立,是中国近代外交体制的重大进步,不仅繁杂的外交事务有所专管,在与外国交往过程中逐渐改变了以“贵华贱夷”视人的外交态度,而且这些官员也在与外国人的交往中逐渐掌握了利用外交手段谋取本国利益的策略。
近代中国对外关系演变与外交政策
近代中国对外关系演变与外交政策近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外交政策也有所调整和变化。
这一演变主要集中在两个重要时期,即晚清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新中国时期。
在晚清时期,中国处于封建统治下,对外关系较为薄弱和封闭。
然而,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侵略,中国的对外关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
这期间,中国的外交政策主要是以维护国家独立和领土完整为核心,同时也在努力寻求与西方列强的平衡。
在这个时期,黄河以北的内地和东北地区相继成为列强的势力范围,使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下滑。
为了应对这一局面,中国的外交政策开始追求开放和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尝试寻求国际支持并增强国家实力。
其中,甲午战争后的《辛丑条约》签订,可谓中国外交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此后中国开始接受西方的强制开放政策,外交政策逐渐转向向外国学习和借鉴的方向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对外关系发生了明显的转变。
建国初期,中国对外关系主要是以援助和支持亲共的政权为主,同时也积极参与国际社会事务。
中苏两国的结盟和分裂,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对外关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逐渐转向了一个相对独立和自主的外交政策。
这一时期,中国提出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旨在摆脱对外依赖的状态。
中国开始走上了一条以自我发展为核心,同时主动参与国际事务的道路。
毛泽东思想对中国外交政策的塑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强调了国家间平等和互利的原则,同时鼓励中国积极参与反帝国主义和反殖民主义斗争。
中国还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维护国际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的对外关系再次经历了一次变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全球化进程,逐渐融入了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
中国开始倡导互利共赢的理念,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同时,中国也积极构建自己的区域外交格局,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
中国的外交政策在这一阶段进一步强调了和平发展和互利合作的原则,旨在建立一个持久、健康和平衡的国际关系。
03专题三 近代外交制度的建立和中外关系的发展
近代中外关系史
专题三
近代外交制度的建立和中外关系的发展
②首部《出使章程》的出台
“出使大臣,拟自到某国日起,以三 年为期。期满由臣衙门预请简大臣接 办,副使一律办理。” “使臣分头、二、三等名目。”头等 以一、二品充任;二等以二、三品充 任;三等以三、四品充任。 “使臣所带参赞、领事、翻译等员, 应由该大臣酌定人数,开列姓名等项, 知照臣衙门查核。各该员亦随同使臣 以三年为期,年满奏奖。如有堪留用 者,应由接办大臣酌留,倘不能得力, 亦即撤回。”
近代中外关系史
专题三
近代外交制度的建立和中外关系的发展
主要职官设置
1901年五人领导体制:总理外务部事务大臣、会办大臣、 会办大臣兼尚书、左右侍郎 1911年一长独任制:外务大臣、副大臣各一人
奕劻 (1836-1917),清 宗室,1884年任总理各国事 务大臣。1894年晋迁庆亲王。 1901年偕李鸿章与外国签订 《辛丑条约》。是年任总理 外务部事务大臣。后又任首 席军机大臣、内阁总理大臣 等职,秉执外交、财政、练 兵等大权。
3、民初的驻外使领馆
近代中外关系史
专题三
近代外交制度的建立和中外关系的发展
1、洋务时期遣使设领之发端
(1)遣使的酝酿与初步尝试 (2)驻外使馆的设置
(3)驻外领事馆的设置
近代中外关系史
专题三
近代外交制度的建立和中外关系的发展
(1)遣使的酝酿与初步尝试
①酝酿:内、外动因
“大清皇帝大英君主意存睦好不绝,约 定照大邦和好常规,亦可任意交派秉权大 员,分诣大清大英两国京师。” ——中英《天津条约》
近代中外关系史
专题三
近代外交制度的建立和中外关系的发展
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旧址
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解析
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和发展(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政策只能是和平政策。
社会主义制度决定我们不需要战争,决不会去发动战争,也决不能够侵占邻国的一寸土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从成立以来,一直坚持和平的外交政策。
根据这一基本的外交政策和外交原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还针对不同的国际形势发展的趋势和特点,确定并实施了不同的具体的外交战略和具体的外交方针政策。
具体说来,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经历了四个阶段:1.新中国成立前期1949年春、夏之间,毛泽东主席先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条方针,这是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以及当时的国际环境做出的重大决策。
“另起炉灶”是指:对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一律不予承认,将驻在旧中国的各国使节只当作普通侨民而不当作外交代表看待;“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指,对旧中国同外国签订的一切条约和协定要重新审查处理,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有步骤地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和特权。
这一时期,中国外交的中心任务是: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为社会主义和平建设争取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为此,中国公开宣布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着重加强同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联合,坚决反对美国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彻底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势力。
中国执行向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一边倒”的方针,并不意味放弃独立自主原则。
新中国的对外政策一直是以争取和平为宗旨的。
毛泽东明确提出:“我们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人民,争取一切国际朋友的支援,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为了保卫国际和平和发展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
”2.从新中国成立到50年代中期20世纪50年代,我国最重要的外交事件是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是由我国在50年代提出并由中国、印度、缅甸三国共同倡导的。
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总理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新中国外交战略思想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
分析论述新中国外交战略思想的形成、发展和主要内容班级:对日(2)班学号:111307467 组号:5组姓名:杨静静内容提要:新中国外交政策即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的外景思想有效的维护了民族尊严,捍卫祖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字:外交战略思想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一、新中国外交思想的形成50年代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我们可以采取和应当采取有步骤地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控制权的方针。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4页。
)他于1949年春提出了“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主张。
建国之初,由于美国政府推行与中国革命为敌的政策,毛泽东提出了“一边倒”的政策,坚定地站在“和平、民主、社会主义一边”。
毛泽东和周恩来一再告诫中国同志,“要用自己的脑袋思考,要用自己的腿走路。
”当时,中国与苏联结盟是战略上的联合,目的是“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和反对内外敌人复辟阴谋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使各资本主义国家不敢妄动。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要听命于苏联。
周恩来指出:“我们对外交问题有一个基本的立场,即中华民族独立的立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立场,任何国这都不能干涉中国的内政”。
事实上,中国在处理对苏关系中,仍然保持了新中国外交的独立自主地位,从未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做出过有损主权的让步。
1958年,毛泽东断然拒绝了苏联提出的有损于中国主权的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和中苏联合潜艇舰队的主张,同时还批评了苏联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大国主义的做法。
当苏共把两党的分歧扩大到国家关系,并且企图逼迫中国就范的时候,毛泽东采取了坚决顶住,绝不让步的原则。
在这之后的岁月里,毛泽东继续对来自苏联的霸权主义和军事威胁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捍卫了国家的安全,使中国逐步成为一支独立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外的重要国际力量。
60年代新中国成立前后,毛泽东在阐述新生的人民政权的对外政策时,曾多次提出过类似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某些说法。
03_近代外交思想和体制的形成
近代外交思想和体制的形成一、洋务思想的产生从“夷”到“洋”* 洋务(夷务)* 洋务运动* 洋务派* 洋务思想1、洋务运动的思想渊源:“经世学者”洋务派之前,“经世学者”探讨西方的主要贡献:一是对世界史地的研究,增强了国人对西方的认识。
二是对西方先进武器的认识和追求。
魏源:“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冯桂芬:“人无弃才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船坚炮利不如夷,有进无退不如夷”“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2、洋务运动的发展▲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内容:建立外交机构、兴办军事工业、训练新式海军和陆军、建立学堂、派遣留学生、创办近代工矿交通企业等等。
大概分为两个阶段:△“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
”(李鸿章,1862年)△“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
”(李鸿章,70年代后)第一阶段:从19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为“自强”而兴办军事工业、训练新式军队。
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湖北枪炮厂第二阶段:从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为“求富”而兴办民用企业。
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电报总局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同时建立近代化军队:练兵:编练新式军队组建新式海军二、外交思想的近代化1、洋务思想家的外交思想《万国公法》:亨利·惠顿(Henry Wheaton),原名《国际法原理》(Elements of International Law,1836)洋务思想家薛福成和马建忠等:初步具有国家主权平等的思想尝试运用均势原则观察国际形势认识到发展同各国往来的必要性2、清政府外交思想的转变▲对西方列强认识发生变化能灭不灭意在通商礼貌有加三、外交体制的近代化六项新举措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南北分设通商大臣在处理对外交涉事务时,有关督抚要相互照应加强关税管理设立专门学校培养语言人才各开放口岸要按月把内外商情和各国报纸报导汇总中央政府1、外交机构的设立(1)总理衙门严格地说,总理衙门还不是一个专门的外交机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外交思想和体制的形成
一、洋务思想的产生
从“夷”到“洋”
* 洋务(夷务)
* 洋务运动
* 洋务派
* 洋务思想
1、洋务运动的思想渊源:“经世学者”
洋务派之前,“经世学者”探讨西方的主要贡献:
一是对世界史地的研究,增强了国人对西方的认识。
二是对西方先进武器的认识和追求。
魏源:
“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
冯桂芬:
“人无弃才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船坚炮利不如夷,有进无退不如夷”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
张之洞: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2、洋务运动的发展
▲时间:
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内容:
建立外交机构、兴办军事工业、训练新式海军和陆军、建立学堂、派遣留学生、创办近代工矿交通企业等等。
大概分为两个阶段: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
”(李鸿章,1862年)
△“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
”(李鸿章,70年代后)
第一阶段:从19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为“自强”而兴办军事工业、训
练新式军队。
江南制造总局
金陵机器局
福州船政局
天津机器局
湖北枪炮厂
第二阶段:从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为“求富”而兴办民用企业。
轮船招商局
开平矿务局
电报总局
上海机器织布局
汉阳铁厂
同时建立近代化军队:
练兵:编练新式军队
组建新式海军
二、外交思想的近代化
1、洋务思想家的外交思想
《万国公法》:亨利·惠顿(Henry Wheaton),原名《国际法原理》(Elements of International Law,1836)
洋务思想家薛福成和马建忠等:
初步具有国家主权平等的思想
尝试运用均势原则观察国际形势
认识到发展同各国往来的必要性
2、清政府外交思想的转变
▲对西方列强认识发生变化
能灭不灭
意在通商
礼貌有加
三、外交体制的近代化
六项新举措
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南北分设通商大臣
在处理对外交涉事务时,有关督抚要相互照应
加强关税管理
设立专门学校培养语言人才
各开放口岸要按月把内外商情和各国报纸报导汇总中央政府
1、外交机构的设立
(1)总理衙门
严格地说,总理衙门还不是一个专门的外交机构。
体制上:与原有的军机处混搅在一起。
工作范围:负责官员身兼二任,工作内容内外不分。
(2)南北通商大臣
(3)京师同文馆
1862开馆
英文馆、法文馆、俄文馆、德文馆、日文馆、算学馆
在教授外语的同时,也很重视汉语的学习。
(4)总税务司
2、外派使节的发展过程
▲清政府对此事一直感到恐惧
▲《天津条约》有相关内容,并规定10年后修约
(1)派使过程
1866年,在斌椿带领下,3名同文馆学生随赫德(Robert Hart)游历欧洲;
1868年,由美国离任公使蒲安臣(Anson Berlingame)率领清政府代表团访问欧美;
1870年,清政府派崇厚率团到法国道歉;
1875年,清政府派郭嵩焘到英国道歉之时,任命他为驻英国公使;
1876年,清政府颁布《出使章程十二条》,中国的使节制度初具雏形。
(2)外交礼仪、外交程式的近代化
驻华公使与总理衙门之间
驻外公使与对方君主之间
驻华公使与中国皇帝之间
3、蒲安臣条约的影响
允许美国在中国招募华工
在华开办教育
思考:如何正确地看待《蒲安臣条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