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审核常见问题教案资料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贯彻GB/T19001-2022标准的核心是建立、实施和保持文件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实现“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的目的。
内部审核是组织的自我评价和改进机制,是质量管理体系保持和改进的重要管理手段。
但在实践中,一些单位或组织没有用好这一重要手段,内部审核流于形式,难以深入开展下去,有效性较差,对体系改进的推动作用不大,亟待改进提高。
一、内部审核存在的主要问题1、内审策划不当一方面,许多贯标单位只满足于一年开展一次集中式全面内审,包括所有部门及所有条款,没有按标准要求“考虑拟审核的过程、区域的状况、重要性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来规定审核的范围和频次。
另一方面,审核日程安排过于紧凑,安排的审核内容较多,重点不突出,审核时间不充分,很难深人发现问题,审核难免流于形式。
2、审核不到位一是检查表中的审核内容千篇一律,不结合单位的产品、过程和体系实际,审核目的不明确,可操作性差,有的根本无法取证。
二是审核记录中存在问题较多。
如:审核计划及检查表中有的审核内容没有相应的审核证据支撑,不能表明对该项内容实施了审核;有的审核记录仅为“符合”或“不符合”,没有体现出审核抽样及相应的审核证据,不能支持审核结论;有的审核记录仅为“规定要求”,反映不出该项要求的实施及其有效性;3、发现问题及整改力度不够首先是审核深度不够,每次通过内审仅发现1-2个诸如文件、记录或标识管理方面的问题,很少涉及设计、生产、检验及体系管理和改进方面的实质性问题,对体系改进的推动作用不大。
其次,不少不符合项仅停留在就事论事的纠正上,未认真查找原因,并针对原因制定和实施有效的纠正措施。
第三,一般仅对不合格项的纠正进行验证,未对纠正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验证。
第四,有的审核报告中未对体系的薄弱环节进行认真分析,也未提出改进的建议。
二、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1、对内审缺乏足够的认识不少单位仅把内审作为管理体系的一项要求,作为认证审核的一项受检内容而被动开展,没有真正把内审作为组织识别改进机会、改进和完善体系的自身需要。
体系审核问题点汇总
体系审核问题点汇总
一:业务
1.1客诉分析缺少流出原因分析。
1.2纠正预防横向展开未落实。
二:技术
2.1项目开发cpk分析,数据超出控制线。
2.2 PFMEA无变更更新。
2.3项目开发MSA分析,最终结论没有填写。
2.4图纸中扭力的特殊特性在FMEA中没有体现。
三:生产
3.1设备点检中,其中一项压力,要求为14±0.5,实际记录为15,检查实际压力为15。
标准没有明确。
3.2 CP中要求除渣济每次放入量为0.5KG,实际记录为1KG、2KG,未按要求添加。
3.3 除渣要求:300-480是1KG,900-2000是2KG。
问题是480-900之间如何操作。
四:审核
4.1内部体系审核过程审核,在实施计划中没有体现出涵盖
了班次的信息。
陪审员:
2017年3月29日。
体系审核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体系审核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体系审核中经常会遇到以下几类问题:一是比葫芦画瓢从其他企业照搬照抄造成文件不接地气的问题,二是厂房或车间硬件设施先天不足从根本上不符合标准要求的问题,三是审核中对方为应付文审和现场审核所进行的书面造假,四是最高管理者对质量体系不重视、对体系要求、具体内容不了解的问题等等。
每每遇到这些问题,面对相关人员的种种理由,外部审核员往往心知肚明但又不便一语道破,企业内审员却因公司的种种客观原因又无可奈何,被审核方各级人员又为能通过审核而费尽心机。
如何面对审核中遇到的这几类问题,下面谈一些看法。
1、比葫芦画瓢、克隆文件一些企业在初建体系时,常常借助咨询机构推荐的文件样本,或者从其他公司借阅的模本,拟订自己的质量文件,这些企业有的能结合自身实际,参照别人的文件制订属于本公司的文件,经反复修改、试行、验证后执行,这种模式当然无可厚非;但个别企业却是在有了这些方便条件下,照搬照抄、简单克隆,甚至将别人的电子文本简单进行名称、岗位的“替换”就成了自己的文件,以至于在其后的培训贯标时,文件编制者根本就不明白一些段落的真正含义。
这类文件,往往脱离企业实际,文件不具操作性、适应性,这样的体系即便最终通过了所谓认证审核,对公司的质量管理也起不了多大促进作用。
应对策略:作为审核员,一旦发现这类问题应中止审核,并引导企业端正认识,认识到体系标准对企业管理的建设性和突破性,体系文件要全面返工,审核员在此后审核中,要将文件与标准的符合性、贯标培训过程材料及培训效果验证、文件的实用性、有效性作为审核重点。
要将这些问题作为内审、管理评审输出的重点向最高管理者进行反映,让领导意识到公司体系的建立从认识上、方法上、方向上存在偏差,上层领导需予以关注。
作为公司体系主管部门,这类问题是大多数公司建立体系之初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必须从方法上对各部门、流程各环节进行引导,确保文件能够充分体现标准要求、体现管理者诉求、体现质量管理的客观要求,对作业指导书必须体现操作性,必要时文件编制人员要亲自到作业现场按实际操作进行同步描述,确保文件的可操作性、实用有效性。
体系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常见问题点及应对策略
体系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常见问题点及应对策略体系内审常见问题体系审核中经常会遇到以下几类问题:一是比葫芦画瓢从其他企业照搬照抄造成文件不接地气的问题;二是厂房或车间硬件设施先天不足从根本上不符合标准要求的问题;三是审核中对方为应付文审和现场审核所进行的书面造假;四是最高管理者对质量体系不重视、对体系要求、具体内容不了解的问题等等。
每每遇到这些问题,面对相关人员的种种理由,外部审核员往往心知肚明但又不便一语道破,企业内审员却因公司的种种客观原因又无可奈何,被审核方各级人员又为能通过审核而费尽心机。
如何面对审核中遇到的这几类问题,下面谈一些看法。
1. 比葫芦画瓢、克隆文件一些企业在初建体系时,常常借助咨询机构推荐的文件样本,或者从其他公司借阅的模本,拟订自己的质量文件,这些企业有的能结合自身实际,参照别人的文件制订属于本公司的文件,经反复修改、试行、验证后执行,这种模式当然无可厚非;但个别企业却是在有了这些方便条件下,照搬照抄、简单克隆,甚至将别人的电子文本简单进行名称、岗位的“替换”就成了自己的文件,以至于在其后的培训贯标时,文件编制者根本就不明白一些段落的真正含义。
这类文件,往往脱离企业实际,文件不具操作性、适应性,这样的体系即便最终通过了所谓认证审核,对公司的质量管理也起不了多大促进作用。
应对策略作为审核员,一旦发现这类问题应中止审核,并引导企业端正认识,认识到体系标准对企业管理的建设性和突破性,体系文件要全面返工,审核员在此后审核中,要将文件与标准的符合性、贯标培训过程材料及培训效果验证、文件的实用性、有效性作为审核重点。
要将这些问题作为内审、管理评审输出的重点向最高管理者进行反映,让领导意识到公司体系的建立从认识上、方法上、方向上存在偏差,上层领导需予以关注。
作为公司体系主管部门,这类问题是大多数公司建立体系之初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必须从方法上对各部门、流程各环节进行引导,确保文件能够充分体现标准要求、体现管理者诉求、体现质量管理的客观要求,对作业指导书必须体现操作性,必要时文件编制人员要亲自到作业现场按实际操作进行同步描述,确保文件的可操作性、实用有效性。
ISO9001审核中常见问题
ISO9001审核中常见问题一、质量体系文件审核(一)文件化质量体系的基本要求1。
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应覆盖所选定的质量保证标准要求。
一个企业的质量体系标准中,所有要素的控制环节都应该在文件中体现。
比如文件资料的控制,它包括总则,总则当中要求建立程序文件,要对所有的文件资料也就是与质量体系运行有关的文件资料包括适当范围内的外来文件进行控制,最后有的文件批准发布,有的文件要求更改。
2.质量体系文件应结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如物业管理企业的质量体系文件,应充分反映物业管理行业特点。
ISO9001标准最初来源于生产企业,在编写物业管理企业程序文件时,不要将有关服务过程分解,应保持其一致性.3.文件化的质量体系应该协调配套.不能认为文件化的质量体系就是质量体系程序文件,应该说是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主要体现的是质量体系管理上的要求,相应地,技术标准作为作业指导性文件,所体现的是技术或操作上的具体要求,管理性文件是执行技术性文件的保证,技术性文件的实施是进行质量管理的基础和目的,所提供的质量记录又是将来实施质量管理的证据.文件与文件之间应该有协调。
4。
概念应正确。
文件中所涉及的质量体系的概念与ISO9000族标准应一致。
如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纠正措施是指对发生的不合格或不合格品所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纠正措施计划,然后是实施,对它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而预防措施是对潜在的不合格要分析原因,预防不合格的发生,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一个是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一个是防止不合格的发生。
又如在不合格品的控制中,有返工和返修的概念,返工是说发生不合格以后,经过再次去加工、去补救,使之能达到规定的要求。
返修指的是发生的不合格无论采取什么措施,都不能达到规定的要求,但有使用价值.(二)文件审核的步骤文件审核大致分为两个步骤:1.认证准备阶段的审核。
这个阶段审核的重点是对质量手册进行审核,目的是通过对质量手册的审核来看一看受审核方是否建立了一个文件化质量体系,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是否覆盖了所选定的质量保证标准要求.2。
iso9001:常见的50个问题回答备课讲稿
ISO9001:2015常见50个问题问答,工作中经常碰到于ISO9001:2015新版标准的换版、解读,之前发布了很多颇受关注的文章。
近日,我们整理了质量同仁最为关注的50个问题及解答,供大家参考。
如果觉得有益,就分享给身边同行。
01 ISO9001:2015新标何时发布的?2015年9月23日。
02 为什么要修订ISO 9001标准?所有的ISO标准每五年审查一次,确定是否需要修改以确保它对市场的当前性和相关性。
未来的ISO 9001:2015将回应最新发展趋势,并能与其他管理体系兼容。
03 过渡期将是多久?过渡期为三年,到2018年9月23日。
04 ISO9001标准经历了哪几次改版?自1987年ISO 9000正式诞生以来,标准已历经了四次正式的改版。
分别是1994年,2000年,2008年和2015年。
05 ISO 9001:2015标准主要变化:1)完全按照《ISO/IEC导则2013》中的《附件SL》的格式对标准进行了重新编排。
2)用“产品和服务”替代2008版中的“产品”;强化了“产品”和“服务”的区别;增强了标准对服务业组织的适用性。
3)对最高管理者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增加了“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承担责任;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纳入组织的业务运作;推进过程方法及基于风险的思想的应用;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鼓励、指导和支持员工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做出贡献;推动改进;支持其他管理者在其职责范围内证实其领导作用”等要求。
4)用“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替代“采购”;要求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对组织持续向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不产生负面影响。
5)用保持“形成文件的信息”替代了“文件化的程序”等有关文件的要求,用保留“形成文件的信息”的证据替代“记录”。
6)新增加“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和“4.2理解相关方的需要和期望”条款;要求组织将组织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作为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出发点;强调质量管理体系与组织的内外环境的适宜性。
体系审核知识及注意事项PPT课件
6.对争议的处理
依据证据耐心解释; 由权威的人物解释; 必要时确认问题的一部分; 决不能发展成冲突。
2020/2/26
谢谢!
2020/2/26
4.回答的技巧
只说自己的事,不说别人的事; 只说该说的事; 用证据说明问题; 自信而又不失谦虚; 多解释,不争论; 有误解时把解释权让给更明白的人(最好是上司)。
2020/2/26
5.回答的禁区
说别人的事; 推卸责任; 争论不休; 不礼貌。
2020/2/26
2020/2/26
5.迎接审核的资料准备
文件资料准备要求: 电子版文件、记录资料准备要求:
提前对审核范围内的电子版记录、文件进行梳理 , 分门别类进行存储,熟悉查找路径,保证在审核期间能及 时、准确的查找到相应电子版记录、文件。 信息系统平台上的记录、文件:
熟悉各个平台的模块,能准确的知晓不同记录、文件 在平台的具体位置。最好能在审核时提前用帐户登录。
1.受审核方在审核中的角色
2:8 规则: ——20%听问题; ——80%回答问题;
2020/2/26
2.聆听的技巧
认真听;听不懂必然回答不正确。 不懂就问;审核员会换一个角度询问。 一定搞清楚所问问题。
2020/2/26
3.回答问题的基本原则
依据文件回答; 依据实际回答; 紧紧围绕提问,不要扯得太远; 语言简单明了; 不要假设审核员不懂技术问题。
迎审组织工作的落实20211115公司层次确定陪同人员公司要针对认证机构审核检查组每个或每组审核员配一名陪同人员这些陪同人员应当熟悉审核准则公司机构分工和业务有一定的交际和表达能力负责公司内部向上各与有关职能之间的沟通通常由有经验的内审员担任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课件
2 实地检查
通过实地检查,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运作情 况,并与相关人员进行访谈。
3 记录和评估
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并根据ISO标准进行 评估,以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合规性。
4 反馈和建议
向组织提供及时反馈和改进建议,以帮助其 改善和优化质量管理体系。
审核报告和记录
审核报告和记录是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重要成果之一。会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记录和报告。
关键要素
探讨构建有效质量管理体系的关键要素,如质量政策、目标设定和程序文件。
实施挑战
讨论在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并提供解决方法和最佳实践。
审核准备工作
在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前,有一些重要的准备工作需要完成,确保审核的顺利进行。
1
文件审查
仔细审查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包括政策、目标、程序等,以对组织情况有全面了解。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PPT课 件
欢迎大家参加《质量管理体系审核》PPT课件。通过本课程,你将了解质量管 理体系的基本概念,并学习如何进行系统的审核和纠正措施。
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通过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理和流程,你将能够深入理解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并为将来的审 核工作做好准备。
原理与框架
解释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理和框架,包括PDCA循环和ISO 9001标准。
2
资源计划
准备好足够的审核资源,包括人员和设备,以便在审核期间能够有效开展工作。
3
沟通与确认
与质量团队进行充分的沟通,确认他们对审核的理解,并解答他们可能有的疑问。
审核过程
审核是一个涉及多个阶段的过程,需要有系统性和全面性。了解这些过程将帮助你在审核中取得成功。
1 准备工作
审核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包括制定审核 计划和收集样本材料。
体系审核常见问题
体系审核常见问题一、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条款:4)1.质量手册(标准条款4.2.2)(1)各部门执行的文件与手册的规定不一致。
(2)质量手册未包括或引用形成文件的程序。
(3)对标准的剪裁不合理。
(4)质量手册不是最高管理者签发。
(5)质量手册不能完整反映该组织的性质特点。
(6)程序文件中规定的控制和操作方法与现行的运用不一致。
(7)程序文件与质量手册不协调一致。
(8)质量手册的发布、修改、管理比较混乱不能保证最新有效版本。
2.文件控制(标准条款4.2.3)(1)程序没设计失效文件的控制。
(2)外来文件、发外来文件未列入控制范围。
(3)电子媒体和其他形式的文件未受控。
(4)发布的文件无批准人。
(5)不能识别文件的修订状态。
(6)未标识保存的作废文件。
(7)外来文件没有办理识别性的手续。
(8)未对文件进行定期评审。
(9)文件的发放没有控制,随便复制。
(10)保管不善,不能迅速出示文件。
(11)文件更改记录没有或不适当(12)文件被非授权人复制或更改。
(13)现场使用的文件不是有效版本,或有效版本与作废版本并存。
3.记录控制(标准条款4.2.4)(1)供方的质量记录未纳入控制范围。
(2)未规定电子媒体形式的质量记录控制方法。
(3)质量记录保存环境不符合要求。
(4)质量记录未规定标识、贮存、保护、保存期、处置的方法。
(5)质量记录填写不全,质量记录上无记录者签名。
二、管理职责(标准条款:5)1.管理承诺(标准条款5.1)(1)最该管理者不知道对管理承诺应提供哪些证据。
(2)组织成员对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各有各的理解。
(3)资源配置不足,检验人员素质差,内审人员未经培训。
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标准条款5.2)(1)拿不出文件证实顾客的要求已得到确定。
3.质量方针(标准条款5.3)(1)质量方针空洞,体现不出企业特色,与质量目标的关系不明确。
(2)下级人员不清楚质量方针。
(3)拿不出对质量方针的评审证据。
(4)有的部门也制定了质量方针。
质量体系审核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质量体系审核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在进行质量体系审核时,往往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
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审核效率和质量,是每个企业都应该重视的问题。
下面就来详细探讨在质量体系审核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1、审核范围不清晰在进行质量体系审核时,有时候会出现审核范围不清晰的情况。
这会导致审核过程中的混乱和不确定性,影响审核效果。
针对这一问题,企业应该在审核前对审核范围进行充分的澄清和明确,明确审核的目的和范围,确保审核人员在审核过程中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工作。
2、文件不完整另一个常见问题是审核对象准备的文件不完整,或者文件与实际情况不符。
这会给审核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和延误。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应该在审核前提前要求审核对象准备完整的文件资料,并确保文件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同时,在审核过程中,审核人员也应该对文件进行认真审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并要求整改。
3、审核人员素质不高有时候企业选择的审核人员素质不高,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影响了审核的质量和效果。
为了提高审核的质量,企业应该选择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丰富的审核人员进行审核工作。
同时,在审核过程中,审核人员也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专业能力,确保审核工作的高效进行。
4、整改措施不到位在审核过程中,往往会发现一些不符合要求的问题,需要审核对象进行整改。
但有时候整改措施不到位,没有真正解决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应该对审核对象提出的整改要求进行跟踪和监督,确保整改措施能够有效落实和执行。
同时,也应该对整改效果进行评估,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5、审核周期过长有时候企业进行质量体系审核的周期会过长,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资源,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
为了缩短审核周期,企业可以通过合理安排审核时间和人员,提前准备好审核所需的文件和资料,避免在审核过程中出现拖延和延误的情况。
6、缺乏审核经验在进行质量体系审核时,有时候企业缺乏审核经验,不清楚整个审核流程和要点,导致审核效果不佳。
汽车行业质量体系审核常见问题分析PPT课件
案例三:某表现
影响
原因分析
改进措施
员工对质量方针、目标不了解 ;缺乏必要的岗位技能和知识 。
服务质量不稳定,客户投诉增 加;员工工作效率低下,影响 企业形象和竞争力。
企业对员工培训重视不够,缺 乏系统的培训计划和考核机制 ;员工自我学习意识不强。
制定全面的员工培训计划,包 括入职培训、在岗培训和专项 技能培训等;建立培训考核机 制,确保培训效果;鼓励员工 自我学习,提升个人素质和能 力。
AIAG五大手册
美国汽车行业标准,包括APQP(先期产品质量策划)、FMEA(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PPAP(生产件批准程序)、MSA(测量系统分析)和SPC(统计过程控制)等五个部分,强 调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
03
审核过程中常见问题类型
文件控制问题
文件更新不及时
企业未能及时对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进行更新,导致现场操作与文 件规定不符。
责任心不强
部分审核人员责任心不强,对待审核工作敷衍了事,未能认真履行职 责。
持续改进机制不完善
1 2
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
对于审核中发现的问题,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 导致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持续改进动力不足
企业缺乏持续改进的动力和氛围,员工缺乏参与 改进的积极性。
3
改进效果不明显
虽然进行了一些改进措施,但由于措施不得力或 执行不到位等原因,导致改进效果不明显。
案例四:某汽车制造企业内部审核流于形式
01
内部审核流于形式 表现
审核计划不周详,审核过程走 过场;审核发现的问题未及时 整改。
02 影响
企业内部管理漏洞得不到及时 发现和纠正,潜在风险增加; 不利于企业持续改进和提升竞 争力。
质量体系审核员面试常见问题与解答
质量体系审核员面试常见问题与解答一 ,以下几种要求的内函及联系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产品要求的关系;2)认证要求和对认证机构的要求;3)审核要求 .二 ,审核范围和认证范围的关系(案例分析 )1)对锅炉设计院,申请范围是 " 锅炉的设计和制造", 锅炉的设计是设计院自己完成,制造是委托了一个锅炉厂完成的 ,这个厂有资质 ,检测是委托压力容器检测所进行的 ,如何确定审核范围区域 ,范围 ,组织范围如何界定涉及到 ,如何取证2)审核时 ,如果外包方是其它认证机构的证书是否可以认可3)审核学校时范围如何界定学校的后勤工作是否需要审核是否需要在认证范围另加" 后勤服务 "的描述4)对于工厂的后勤是否可以不审5)有一个仓库 ,产品是粮食 ,大豆的储存 ,但在审核报告上推荐的认证范围是" 货物的储存 ",这样可不可以6)有一个企业业务范围是" 代理物品的拍卖",如何界定的审核范围,从哪些方面取证7)一建筑企业申请的范围是房屋建筑施工,水利工程施工 ,市政工程施工,桥梁陆洞施工,如何现场取证8)对一个设计院 ,申请范围是 " 对某某产品的设计",如何取证三,GB/T19001-2000 标准条款的区别与联系1,的区别2,中的更改与评审更改的区别3,是与顾客有关的要求,而却是与产品有关的要求.顾客需求与产品要求是什么关系对如何审核4,过程设备 ,使用适宜的设备,对设备的认可,三者的区别与联系案例 :设备经过了认可,现场看电焊机参数设定在工艺范围内,但实际超过了工艺范围,是什么问题5,条款得到监视和测量装置,进行监修测量与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的关系与产品监视和测量的关系与测量和监量装置控制的关系6,中的 e,d 与的区别案例 :特殊过程没有记录,是否开不合格7, ,中 " 监视和测量 " 的区别8,与的关系案例 :如何对取证9,有关产品信息的内容如何取证10,如何取证11,人员能力的鉴定与人力资源的区别与联系12,如何审核供方和分包方的区别对如何审核13,和的区别14,顾客满意和的关系案例 :审核某家电制造企业时 ,审核员调阅了分体式空调的售后维修的记录和顾客投诉记录及处理和报告 ,在审核记录中说明这就是对的取证 ,有什么问题 ,应该如何取证15,与是否可以结合起来审核16, 基础设施的控制对象与测量装置控制对象的区别的基础设施与基础设施的定义有何区别案例 :一个服装厂用的裁剪样片20 片 ,需要用几个条款来控制17,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环境的定义的不同案例 :审核食品企业的时,应考虑什么18,产品实现的策划与设计和开发的策划的区别19,当审核一个组织的仓库时,应对哪几要素取证四 ,有关提示1,审核员素质 ;2,理解标准内涵的深度;3,实际应用能力.质量管理体系高级研修提纲一、案例某锅炉设计院申请“锅炉的设计、制造”其设计活动是本院亲自完成的,其制造是委托一锅炉制造厂进行的,检测委托一检测所进行的,如何界定审核范围对、如何取证二、案例在审核一个学校时,如何界定审核范围学校的后勤工作是否需要审核属哪个要素是否需要在认证范围另加“后勤服务”的描述三、标准相关条款的关联性1、请指出如何对进行审核取证?设计评审;设计验证;设计确认的区别?更改与的评审更改的区别2、标准是“与顾客有关的过程”,但在\ 是“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评审”。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常见问题(2)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常见问题(2)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常见问题d、环保设施的运行不正常,如车间废气抽排系统未运行,或有运行,但排气口处的净化池无水;e、化学品使用、储存现场未配备MSDS资料;f、产生粉尘、碎屑的岗位(如砂磨、锯床、刨床、车床等工序)对粉尘、碎屑未进行收集,到处飘洒,也未及时清理;g、易燃易爆物品与其他易燃物混放,危险品未设独立空间存放;h、污水处理站投药记录不全,未能掌握投药的时间、剂量;i、废油、废液以及其他危险废物的交接、流转无记录,最终处理无危险废物处理联单(危险废物的处理必须由有资质的机构进行处理,处理时开具统一的处理联单)。
11、应急准备与响应:1)未能针对潜在的重要环境因素制定对应的应急计划,通常包括消防应急预案、化学品泄漏/爆炸应急预案、环保设施失灵应急预案、自然灾害应急预案;2)有制定应急计划/预案,但未展开相应的培训、演练;3)有进行应急演练,但对演练的效果、应急程序进行评价;4)应急预案执行后或演练后,未对应急程序进行评审,未及时对应急程序进行修订。
12、监测和测量:1)对监测和测量的策划不足,未确定应进行监测和测量的项目、采取的方法、监测的频率;2)未对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执行状况进行监测和测量;3)未能提供对日常运行管理过程的监控记录;4)未定期进行噪声、废气/粉尘、废水的监测,应进行至少一年一次的监测,一般委托当地环境监测站或其他有资质的环境监测机构进行;5)自有监测设备未定期进行校准或检定,如噪声测试仪、污水化验设备等;6)污水处理站未能提供对污水监测、化验的记录,或有监测但频率不符合文件规定的要求。
13、合规性评价:1)未形成“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2)未能提供合规性评价的证据,至少一年一次;3)有对环境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合规性评价,但对其他要求方面未进行合规性评价;4)合规性评价未能覆盖所有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14、不符合、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1)发生环境不符合情况时,未及时进行处理(纠正);2)未识别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时机;3)对不符合未进行原因分析,纠正措施执行不到位,未能达到再发防止的目的;4)对潜在不符合未进行原因分析,预防措施不适宜,未能达到防止发生的目的;5)未对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在质量体系认证审核中需准备的问题及答案
2) 职责: A. 确保公司按照ISO9001:2000标准的要求,
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质量体系; B. 及时向总裁报告公司质量体系的运行情况,
以供管理评审和作为质量体系改进的基础; C. 在全公司内促进顾客要求意识的形成; D. 负责与顾客、供方、认证机构以及与质量
体系有关的外部各方,就涉及公司质量体系有关 事宜的联络工作。
昂纳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5. 顾客为关注焦点是通过什么方式体现 的
1) 质量方针中体现; 2) 质量目标中实现; 3) 保持同顾客良好的沟通; 4) 收集顾客对产品及服务的满意程度; 5) 及时有效处理顾客投诉
昂纳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6. 质量方针是:
及时提供客户满意的产 品和服务是我们不断的追求
昂纳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管理层在质量体系认证审核 中需准备的问题及答案要点
昂纳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1. 公司简介:
1) 产品介绍: 2) 建厂日期: 3) 生产能力: 4) 设备情况: 5) 人力资源情况:
昂纳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2. 组织结构:
1) 部门构成: 2) 部门基本职能: 3) 部门岗位设置:
昂纳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18. 资源状况:
1) 人力资源:人员的结构、层次。 2) 设施资源:工作场所、设备 3) 工作环境要求:
A. 无尘环境; B. 仓库温度和湿度的控制; C. 现场工作场所要求整洁。
昂纳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19. 推进ISO9000的好处:
1) 加强内部管理; 2) 提高工作规范化管理; 3) 提高公司产品和服务质量; 4) 提升公司社会信誉。
昂纳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系审核常见问题一、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条款:4)1.质量手册(标准条款4.2.2)(1)各部门执行的文件与手册的规定不一致。
(2)质量手册未包括或引用形成文件的程序。
(3)对标准的剪裁不合理。
(4)质量手册不是最高管理者签发。
(5)质量手册不能完整反映该组织的性质特点。
(6)程序文件中规定的控制和操作方法与现行的运用不一致。
(7)程序文件与质量手册不协调一致。
(8)质量手册的发布、修改、管理比较混乱不能保证最新有效版本。
2.文件控制(标准条款4.2.3)(1)程序没设计失效文件的控制。
(2)外来文件、发外来文件未列入控制范围。
(3)电子媒体和其他形式的文件未受控。
(4)发布的文件无批准人。
(5)不能识别文件的修订状态。
(6)未标识保存的作废文件。
(7)外来文件没有办理识别性的手续。
(8)未对文件进行定期评审。
(9)文件的发放没有控制,随便复制。
(10)保管不善,不能迅速出示文件。
(11)文件更改记录没有或不适当(12)文件被非授权人复制或更改。
(13)现场使用的文件不是有效版本,或有效版本与作废版本并存。
3.记录控制(标准条款4.2.4)(1)供方的质量记录未纳入控制范围。
(2)未规定电子媒体形式的质量记录控制方法。
(3)质量记录保存环境不符合要求。
(4)质量记录未规定标识、贮存、保护、保存期、处置的方法。
(5)质量记录填写不全,质量记录上无记录者签名。
二、管理职责(标准条款:5)1.管理承诺(标准条款5.1)(1)最该管理者不知道对管理承诺应提供哪些证据。
(2)组织成员对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各有各的理解。
(3)资源配置不足,检验人员素质差,内审人员未经培训。
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标准条款5.2)(1)拿不出文件证实顾客的要求已得到确定。
3.质量方针(标准条款5.3)(1)质量方针空洞,体现不出企业特色,与质量目标的关系不明确。
(2)下级人员不清楚质量方针。
(3)拿不出对质量方针的评审证据。
(4)有的部门也制定了质量方针。
4.质量目标(标准条款5.4.1)(1)质量目标的内容不完全,没有包括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
(2)质量目标与质量方针给定的框架不一致。
(3)质量目标无可测量性。
(4)质量目标的实现不能提供证据。
5.质量管理体系策划(标准条款5.4.2)(1)对质量管理体系中允许的剪裁没有详细说明。
(2)更改期间,质量管理体系的完整性得不到保持。
6.职责和权限(标准条款5.5.1)(1)人员间的借口关系不明确,遇到具体问题常有扯皮现象。
(2)不清楚由谁决定或处理某些事情。
(如:如何处置不合格品等)(3)组织图不能清楚地反映相互关系、职级关系等。
7.管理者代表(标准条款5.5.2)(1)没有以文件的形式对管理者代表的职责进行明确。
(2)管理者代表的职责不完整。
8.内部沟通(标准条款5.5.3)(1)不明确沟通的目的。
(2)沟通的工具不明确。
9.管理评审(标准条款5.6)(1)管理评审未保存记录。
(2)管理评审内容不符合要求。
(3)管理评审不是由最高管理者执行。
三、资源管理(标准条款6)1.资源提供(标准条款6.1)(1)资源提供的途径不明确。
(2)资源配置不充分。
2.人力资源(标准条款6.2)(1)能力需求未确定。
(2)未保存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的记录。
(3)培训后未进行考核。
(4)未进行质量意识方面的培训。
(5)检验人员、内审人员、计量人员未取得培训资格。
(6)以学历代替上岗证。
(7)以培训代替上岗资格认可。
3.基础设施(6.3)(1)设施和设备不充分。
(2)未按规定保存设备维护记录。
4.工作环境(6.4)(1)工作环境不符合规定。
四、产品实现(7)1.产品实现的策划(7.1)(1)未针对特定的产品、项目、过程和合同编制质量计划。
(2)建立和实施质量计划时,忽视了对必要的人员和资源的配备。
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7.2)(1)产品要求不明确,没有形成文件。
(2)没有规定产品要求,对产品要求评审的内容理解有偏离。
(3)没有依据标书检查合同。
(4)评审的结果与跟踪措施未记录或记录含糊。
(5)未对零星,口头的顾客要求(以口头订单、合同形式体现)进行评审。
(6)交货时发现组织没有履行合同的能力。
(7)产品要求发生变更时,未及时通知相关人员。
(8)合同\订单处理过程中,与顾客沟通不够。
(9)对顾客的投诉没有处理记录。
3.设计和开发(7.3)(1)参与设计的不同组别(设计部门之间,设计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接口没有规定。
(2)设计输入没有形成文件,未作评审。
设计输入中未包括适用的法令和法律。
(3)未编制设计开发计划(策划的结果),计划未随设计的进展而适时修改。
(4)每次设计的人员职责、阶段划分不明确。
(5)设计输出资料不完整,没有满足输入的要求,输出中未包含或引用产品验收准则,重要的产品特性未作出规定。
(6)设计输出文件发放前未批准。
(7)设计未评审、验证、确认,或评审不合格仍投产。
(8)评审、验证、确认后的跟踪措施未记录。
(9)设计更改未标识,没有形成文件。
(10)更改审批人员没有授权依据。
4.采购(7.4)(1)对供应商的评价结果,尤其是跟踪措施没有记录。
采购单上的供应商为未经批准的供应商。
(2)采购文件、采购单发出前未经审批。
(3)顾客指定的供应商,组织对其不评审也不验证其产品。
(4)无选择和评价供应商的准则。
(5)采购文件的内容未清楚地在表明订购产品的要求(如产品的质量要求验收要求等)(6)对质量差的供应商,没有采取纠正措施并跟踪验证。
(7)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复审经批准的供应商。
(8)采购单的修改没有管理规定。
(9)采购产品的验证方法不明确,或虽明确但不执行。
(10)组织或顾客在供方现场实施验证时,未在采购文件中对验证的安排和产品放行的办法作出规定。
(11)对服务供应商(如计量器具检定供应商、委托的检验机关、运输公司等)未进行评价等控制活动。
5.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7.5.1)(1)控制生产和服务过程的信息不全,缺乏作业指导书或作业指导书不够详细正确而影响产品质量。
(2)作业人员的作业不符合作业指示。
(3)设备没有进行正常的维护。
(4)工作环境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5)对特殊过程、关键过程、质量控制点没有监控措施。
(6)操作者没有经过培训或培训无记录。
(7)生产过程无计划管控(如投入、在制、产出的日常控制)。
(8)失效的图纸、规范等还在使用。
(9)领用的原材料没有规定的标识或检验状态。
(10)未规定产品放行的条件。
(11)发运了型号不正确的产品。
(12)货车运输公司或船舶运输公司未经评审。
(13)对运输中的货物损失没有采取纠正措施。
(14)货物没有正确地进行标识,随货文件不完整。
(15)没有规定交付后(售后服务)的管理措施,或规定了但未执行,或没有效果。
(16)合同规定的售后服务未执行或执行后没有记录。
6.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7.5.2)(1)未对确认的过程和方法进行规定。
(2)过程更改后进行必要的再确认。
7.标识和可追溯性(7.5.3)(1)生产中产品无证明其身份的适当标识(过程卡、随工单、路线卡等)。
相似的物品不易区分。
(2)在有可追溯性的场合,产品标识不具有唯一性,无法追溯。
(3)可追溯性实施中出现“断裂”现象而无法实现可追溯性。
(4)产品标识系统过于简单,或过于繁杂,无法做到“使用适宜的方式”标识产品,不具有可操作性。
(5)产品标识在使用中消失而未按规定补加标识。
(6)产品分割、分装时,未按规定将标志转移至每一部分。
(7)当产品有效期限限制时未对产品作出有效期标识。
(8)包装标识不符合要求。
(9)不合格品未加标识。
(10)标识消失、涂改时有发生。
(11)检验状态改变了,其标识没有变化。
(12)检验状态规定的部位、印鉴、签署、记录不完善。
(13)现场产品无检验状态标识或标识错误。
8.顾客财产(7.5.4)(1)未对顾客的产品进行验证。
(2)未对顾客的产品进行明确标识,未做好适当隔离。
(3)顾客产品损坏、丢失或不适用时。
未记录并向顾客报告。
(4)未将顾客提供的检测设备、无形产品(软件等)纳入控制对象。
9.产品防护(7.5.5)(1)未按规定做好包装运输标志、防护标志。
(2)搬运人员未进行技能和安全知识培训。
(3)未按规定(组织自行规定)定期对库存进行检查。
库存品出现变质损坏。
(4)未按包装作业指导书进行包装作业。
(5)仓库出入库管理混乱。
(6)仓库账物不符仓库混乱,不同产品不能清楚地界定。
(7)未按仓库规定(如先进先出、隔离存放)进行。
(8)顾客的产品未隔离存放,不能实施追溯。
(9)合同的特殊包装要求未向作业人员详细解释。
(10)包装材料的供应商未经批准。
包装材料未经检查。
(11)随发文件不完整。
10.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7.6)(1)测量设备校准状态标识不是唯一的或没有校准状态标识。
(2)对自制的测量设备,无校准程序。
(3)测量设备超过校准期。
(4)校准结果未记录或记录不适当。
(5)使用中的设备未进行系统的管理(如维护等规定)。
(6)设备的测量能力与测量要求不一致。
(7)测量软件使用前未经确认。
(8)不对测量设备,而只对设备中的仪表进行校准。
(9)测量人员不按规定调整。
五、测量、分析和改进(8)1.总则(8.1)(1)监视和测量活动不能确保符合性实施改进。
(2)未采用统计技术的需求。
(3)统计技术使用中有错误,可能是缺乏培训,也可能是无相应的作业指导书。
(4)数据收集不规范。
2.顾客满意(8.2.1)(1)没有规定收集分析、利用顾客满意程度信息的方法。
(2)顾客满意度下降时,未采取改进措施。
3.内部审核(8.2.2)(1)未进行审核策划或策划的内容不完整。
(2)每次审核时未编制审核计划。
(3)内审员未经培训或资格证实。
(4)内审后纠正措施的跟踪验证缺乏记录,或验证记录未报告相关部门及人员。
(5)内审员与被审核部门有直接责任关系。
(6)审核的内容不充分,流于现状。
4.过程的监视和测量(8.2.3)(1)未确定需要进行监视和测量的实现过程。
对特殊过程、关键过程未进行监视和测量。
(2)过程监视和测量方法不恰当。
5.产品的监视和测量(8.2.4)(1)没有产品的验收准则。
(2)监视和测量的阶段不明确。
(3)所有规定的检验未完成,且又未经授权人员批准就放行了。
(4)检验记录不全或保存不妥。
(5)抽样检验不规范。
(6)检验人员不合格。
6.不合格品控制(8.3)(1)没有程序或程序不适用。
(2)出了不合格品不标识。
(3)出了不合格品不进行处理,或处理的权限不清。
(4)返工/返修的产品没有再次验证。
(5)返工或返修两者之间区分模糊不清,让步接收未经顾客或授权人员批准。
(6)组织没有对售后的产品出现不合格时的处理措施。
7.数据分析(8.4)(1)数据收集不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