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例PPT课件
合集下载
《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优秀课件
公 开 课 课 件 优质课 课件PP T优秀课 件PPT 免费下 载《氧 化还原 反应》 PPT课件
公 开 课 课 件 优质课 课件PP T优秀课 件PPT 免费下 载《氧 化还原 反应》 PPT课件
【情境·思考】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 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 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 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 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公 开 课 课 件 优质课 课件PP T优秀课 件PPT 免费下 载《氧 化还原 反应》 PPT课件
公 开 课 课 件 优质课 课件PP T优秀课 件PPT 免费下 载《氧 化还原 反应》 PPT课件
提示:②不涉及。“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实质是碳酸钙的分解和氧化钙与水的反应,都没有元素 化合价的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公 开 课 课 件 优质课 课件PP T优秀课 件PPT 免费下 载《氧 化还原 反应》 PPT课件
失氧 物质
结论
Fe2O3
CuO
发生_还__原__反应
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__同__时_发生
公 开 课 课 件 优质课 课件PP T优秀课 件PPT 免费下 载《氧 化还原 反应》 PPT课件
公 开 课 课 件 优质课 课件PP T优秀课 件PPT 免费下 载《氧 化还原 反应》 PPT课件
公 开 课 课 件 优质课 课件PP T优秀课 件PPT 免费下 载《氧 化还原 反应》 PPT课件
3.从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
氧化 反应
公 开 课 课 件 优质课 课件PP T优秀课 件PPT 免费下 载《氧 化还原 反应》 PPT课件
公 开 课 课 件 优质课 课件PP T优秀课 件PPT 免费下 载《氧 化还原 反应》 PPT课件
【情境·思考】 《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节 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 本宗旨,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 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 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公 开 课 课 件 优质课 课件PP T优秀课 件PPT 免费下 载《氧 化还原 反应》 PPT课件
公 开 课 课 件 优质课 课件PP T优秀课 件PPT 免费下 载《氧 化还原 反应》 PPT课件
提示:②不涉及。“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实质是碳酸钙的分解和氧化钙与水的反应,都没有元素 化合价的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公 开 课 课 件 优质课 课件PP T优秀课 件PPT 免费下 载《氧 化还原 反应》 PPT课件
失氧 物质
结论
Fe2O3
CuO
发生_还__原__反应
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__同__时_发生
公 开 课 课 件 优质课 课件PP T优秀课 件PPT 免费下 载《氧 化还原 反应》 PPT课件
公 开 课 课 件 优质课 课件PP T优秀课 件PPT 免费下 载《氧 化还原 反应》 PPT课件
公 开 课 课 件 优质课 课件PP T优秀课 件PPT 免费下 载《氧 化还原 反应》 PPT课件
3.从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
氧化 反应
公 开 课 课 件 优质课 课件PP T优秀课 件PPT 免费下 载《氧 化还原 反应》 PPT课件
《氧化还原反应》演示课件-PPT【人教版】2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第1讲 氧化还原反应 概念
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2、熟练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氧化还原反应 3、从电子得失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4、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
Cu
O
Cu
H
H
H
O
H
失去氧,被还原(还原反应)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规律:
(一)根据方程式判断氧化还原性强弱
l 对于任何氧化还原反应,都满足下列规律:
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氧化剂 + 还原剂 = 氧化剂的还原产物 + 还原剂的氧化产物
A
B
b
a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氧化性:A >a(氧化产物) 还原性:B > b(还原产物)
例2. 已知I-、Fe2+、和H2O2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 溶液中还原性强弱顺序为: H2O2 < Fe2+ < I- < SO2。 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B ) A 2Fe3++SO2+2H2O=2Fe2+ +SO42-+4H+ B H2O2 +H2SO4=SO2+O2+2H2O C I2+SO2+2H2O=H2SO4+2HI D 2Fe3++2I-=2Fe2++I2
判断氧化性强弱: Fe3+与Fe2+; 氧化性: Fe3+>Fe2+
KMnO4与MnO2 还原性强弱:S2-、S与SO3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第1讲 氧化还原反应 概念
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2、熟练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氧化还原反应 3、从电子得失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4、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
Cu
O
Cu
H
H
H
O
H
失去氧,被还原(还原反应)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规律:
(一)根据方程式判断氧化还原性强弱
l 对于任何氧化还原反应,都满足下列规律:
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氧化剂 + 还原剂 = 氧化剂的还原产物 + 还原剂的氧化产物
A
B
b
a
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氧化性:A >a(氧化产物) 还原性:B > b(还原产物)
例2. 已知I-、Fe2+、和H2O2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 溶液中还原性强弱顺序为: H2O2 < Fe2+ < I- < SO2。 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B ) A 2Fe3++SO2+2H2O=2Fe2+ +SO42-+4H+ B H2O2 +H2SO4=SO2+O2+2H2O C I2+SO2+2H2O=H2SO4+2HI D 2Fe3++2I-=2Fe2++I2
判断氧化性强弱: Fe3+与Fe2+; 氧化性: Fe3+>Fe2+
KMnO4与MnO2 还原性强弱:S2-、S与SO3
氧化还原反应PPT精品教学人教版
练一练:
• 根据化合价升降判断下列化学反 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
① Na20+ H2O = 2NaOH
否
② Zn+2HCl = ZnCl2+H2↑ 是
③ H2+Cl2 = 2HCl
是
④ 2KClO 3 △ 2KCl +3O 2↑ 是
氧化还原反应PPT精品教学人教版(优 秀课件 )
氧化还原反应PPT精品教学人教版(优 秀课件 )
氧化剂:在反应中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 还原剂:在反应中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 被氧化:一般指化合价升高的那种元素被氧化 被还原:一般指化合价降低的那种元素被还原 氧化产物:被氧化得到的产物 还原产物:被还原得到的产物
氧化还原反应PPT精品教学人教版(优 秀课件 )
氧化还原反应PPT精品教学人教版(优 秀课件 )
氧化还原反应PPT精品教学人教版(优 秀课件 )
从得失氧的角度定义氧化还原反应: __物__质_得__到_氧__的__反_应____叫氧化反应. __物__质_失__去_氧__的__反_应____叫还原反应. __有__氧_得__失_的__反__应____叫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兼于一体的,两者 同时存在,同时发生,不可截然分开。
+1
H2
-2
O
+
0
C
高温
==
0
H2
+
+2 -2
CO
化合价升高 得到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定义]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PPT精品教学人教版(优 秀课件 )
氧化还原反应PPT精品教学人教版(优 秀课件 )
00
+4 -2
氧化还原反应PPT (精简)剖析
+5
-1
-1 0
(3)KClO3 + 6HCl == KCl + 3Cl2 ↑+ 3H2O
10/6/2020
失 5× e-
(2)“单线桥”法 2e-
△
CuO + H2 === Cu + H2O
12e-
2KClO3 =△== 2KCl + 3O2 ↑
注意:A、箭头由失电子元素指向得电子元素 。 B、只须标明电子转移总数。
练习:用“双线桥”法表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 目。
失1 × 2e-
0 +1
+2
0
(1)Fe + H2SO4 == FeSO4 + H2↑
得2×e-
得2×5e-
+7
-1
+2
0
(2)2KMnO4 + 16HCl == 2KCl+2MnCl2 + 5Cl2↑+ 8H2O
得1 × 5e-
失 10× e-
第二节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在初中我们也学过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2Mg+O2=2MgO CuO+H2=H2O+Cu
氧化还原反应 一.氧化还原反应
1.从得失氧的角度分析
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
CuO + H2 = H2O + Cu
CuO Cu 失去氧 还原反应
H2 H2O 得到氧 氧化反应
一种物质失去氧必有一种物质得到氧,在 同一个反应中既有还原反应又有氧化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定义:
既有物质得到氧 又有物质失去氧
氧化还原反应PPT课件分析
1. Fe+ CuCl2 = FeCl2+Cu
(是)
CuCl2是氧化剂,Fe是还原剂FeCl2是氧化产物,Cu是还原产物
2. 3NO2 + H2O = 2HNO3+NO
(是)
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HNO3是氧化产物, NO 是还原产物
3. 2Cl2 + 2 Ca(OH)2 = CaCl2+Ca(ClO)2+2H2O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是
否
否
是
+1
-2
+1
-2
+1
+1
-2
-2
+3
0
0
0
0
+1
-2
⑥Fe+CuSO4=FeSO4+Cu
⑤Zn+H2SO4=ZnSO4+H2↑
置换反应
是
是
⑧AgNO3+NaCl=AgCl↓+NaNO3
⑦NaOH+HCl=NaCl+H2O
复分解反应
否
否
讨论:
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的关系是什么?
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
(2)、单线桥法KClO3+6HCl===KCl+3Cl2↑+3H2O
+5
-1
-1
0
练习:1、Cl2 + 2 NaOH = NaCl + NaClO + H2O2、3Cu +8 HNO3(稀)=3Cu(NO3)2 + 2 NO↑ + 4 H2O3、2KMnO4==K2MnO4 +MnO2 +O2↑
0
0
+1
-1
(是)
CuCl2是氧化剂,Fe是还原剂FeCl2是氧化产物,Cu是还原产物
2. 3NO2 + H2O = 2HNO3+NO
(是)
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HNO3是氧化产物, NO 是还原产物
3. 2Cl2 + 2 Ca(OH)2 = CaCl2+Ca(ClO)2+2H2O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是
否
否
是
+1
-2
+1
-2
+1
+1
-2
-2
+3
0
0
0
0
+1
-2
⑥Fe+CuSO4=FeSO4+Cu
⑤Zn+H2SO4=ZnSO4+H2↑
置换反应
是
是
⑧AgNO3+NaCl=AgCl↓+NaNO3
⑦NaOH+HCl=NaCl+H2O
复分解反应
否
否
讨论:
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的关系是什么?
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
(2)、单线桥法KClO3+6HCl===KCl+3Cl2↑+3H2O
+5
-1
-1
0
练习:1、Cl2 + 2 NaOH = NaCl + NaClO + H2O2、3Cu +8 HNO3(稀)=3Cu(NO3)2 + 2 NO↑ + 4 H2O3、2KMnO4==K2MnO4 +MnO2 +O2↑
0
0
+1
-1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通过分析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认识现象和本质的辩证 关系。
3.通过比较、分析了解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的关系 强化分类的方法。
▲四搭设、建计设课具计的体框过教架程学过程
读教材、联系目标定框架
情景线
知识线
活动线
问题线
寓于
获取
驱动
巴蜀中学刘畅 教学流程
情景线
第一 环节
教你巧做 糖醋鱼
知识线
问题1:教学环节表述基本不到位
33: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 → 化合价升降的本质 →小结 44:新课导入 → 氧化还原是同时进行的→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化合价升降 →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电子转移
55:新课导入 → 温故知新 → 引出课题 → 概念引入、化合价升降 → 反应的实质
66:新课导入→ 课堂小结 → 课堂练习 → 作业布置
教学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
綦江教科所 梁宜
2014年12月12日
教学设计中主要栏目
一、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二、分析学情 三、制定教学目标
四、设计教学过程
一、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设计上升高度
●说课的基本内容
问题1:空话、套话多,空说“承上启下” 。 问题2:重点作用没凸显,线条不清晰。
思考方向
4 8
三、制定教学目标
课时目标的确定
定位准确
表述规范
依据课标和教材
问题1:表述不规范 问题2:三维目标的叙述不发生联系
1.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水平。
从 知道、说出、识别、描述、列举、列举 低 了解 、认识、能表示、辨认、区别、比较 到 理解、解释、说明、判断、预期、分类、归纳、概述 高 应用、设计、评价、优选、使用、解决、检验、证明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氧
分类观→核心观点
化
化学反应分类
还
认识物质性质的工具
原
反
应
5 7
二、分析学情
了解知识基础 清除认知障碍
方式
设置预习内容
温故而知新
问题1:空话、套话多
问题2:主观分析学生能力特点
问题3:不了解学生曾经学习情况
氧化还原反应
氧气的性质 碳的性质
➢ 糖醋鱼都有哪些美妙的味道? ➢ 酸味来自于哪一种化学物质?
➢ 糖醋鱼制作中为什么要放料酒呢? ➢ 糖醋鱼特殊的香味是怎样产生的呢?
实验室制取氧气
1.知道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作用。 2.初步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3.初步认识分解反应。
知识线
活动线
实(1验)归室纳制制取取氧氧气气的的操作方步法骤。
1.理解催化剂的概念 2.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3.理解分解反应的概念
课标要求:
1.知道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作用 2.初步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3.初步认识化合、分解、置换、 复分解反应。
三位目标融合
案例4 “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单元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知识目标)
(1)通过实物观察和查阅资料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 (2)通过实验认识常见金属具有导热性、延展性和导电性。
(3)通过实验探究常见金属分别与氧气、稀酸、其他金属的 盐溶液的化学反应,认识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增强对科学探究 的理解,体会小组合作的意义和快乐。
(过程与方法、知识目标、情感目标)
表述模式:通过过程→获得知识→获得情感体验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
化学1(必修)
主题3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内容标准 5.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举例 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3
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
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举例
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 还原反应。
6
1
化学1(必修)
主题3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内容标准 5.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举例 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
1.通过回忆旧知识,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认识对立统一 规律, 能够根据化合价升降判断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并列举生 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2.技能性学习目标的水平。
从 初步学习、模仿
低 初步学会、独立操作、完成、测量
到 高
学会、掌握、迁移、灵活应用
3.体验性学习目标的水平。
从 认同、体会、认识、关注、遵守、赞赏、重视、珍惜
低
感受、经历、尝试、体验、参与、交流、讨论、合作、参观
到
高 形成、养成、具有、树立、建立、保持、发展、增强
实验室制取氧气
由大到小 化学地位 教材地位
知
从前到后
识
线
化学地位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有规律
教材地位
认识化学反应线
化学反应的宏观现象 量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
能量的角度 速率的角度 反应的限度
……
守恒线
守恒 电子守恒、电荷守恒…… 第一步
从量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
(磷燃烧)
(铁+硫酸铜)
数据
数据
綦江通惠中学庞财琴 从量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
7 情境导入 →新知讲解→ 课堂迁移 → 课堂小结
问题2:新课导入与课题相关性不大,或者是描述不到位
7
3
1
2
问题3:不使用教材
◆
C+O2 点燃 CO2 CaO+H2O=Ca(OH)2 ……
◆用“一定是”、“一定不是”、“不一定是”填空:
由醋引出乙酸
第二
糖醋鱼
环节 可口的味道
乙酸物理性质 酸性和结构
第三
糖醋鱼
环节 诱人的香味
第四 生活小帮手 环节 无“醋”不在
酯化反应
乙酸 的用途
活动线
观看视频
实验鉴别 白醋白酒
实验合成 乙酸乙酯
师生相互 交流讨论
➢做糖醋鱼需要加哪些调味剂? ➢今天乙酸课题与哪种调味剂有关呢? ➢乙酸作为调味剂是怎样被发现的呢?
点燃
C +O2 CO2
12 :32
充分燃烧
24 :64
2C +O2 点燃 2CO
24 :32
不充分燃烧
思考:
分析以上数据,相同质量的碳燃烧,在什么 情况下都生成CO2?碳在什么情况下都生成CO?
如果碳的质量仍然是24g,氧气的质量 是50g,生成物又是什么呢?
氧化还原反应
针对物质之间发 生的化学反应
观察演示、讨论
(2)提出以上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过催氧化化氢剂制的取氧作气用为什么要加二氧化锰? 实验探究
分解反应
分析比较
小组 讨论
搭建框架《氧化还原反应》
画出流程图(知识线和活动线)
▲设计具体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问题1:教学环节表述基本不到位 问题2:新课导入与课题相关性不大,或者是描述不到位 问题3:不使用教材 问题4:知识的逻辑线索欠思考,直接影响设计意图的内容 问题5:提问中的问题设置不到位
3.通过比较、分析了解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的关系 强化分类的方法。
▲四搭设、建计设课具计的体框过教架程学过程
读教材、联系目标定框架
情景线
知识线
活动线
问题线
寓于
获取
驱动
巴蜀中学刘畅 教学流程
情景线
第一 环节
教你巧做 糖醋鱼
知识线
问题1:教学环节表述基本不到位
33: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 → 化合价升降的本质 →小结 44:新课导入 → 氧化还原是同时进行的→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化合价升降 →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电子转移
55:新课导入 → 温故知新 → 引出课题 → 概念引入、化合价升降 → 反应的实质
66:新课导入→ 课堂小结 → 课堂练习 → 作业布置
教学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
綦江教科所 梁宜
2014年12月12日
教学设计中主要栏目
一、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二、分析学情 三、制定教学目标
四、设计教学过程
一、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设计上升高度
●说课的基本内容
问题1:空话、套话多,空说“承上启下” 。 问题2:重点作用没凸显,线条不清晰。
思考方向
4 8
三、制定教学目标
课时目标的确定
定位准确
表述规范
依据课标和教材
问题1:表述不规范 问题2:三维目标的叙述不发生联系
1.认知性学习目标的水平。
从 知道、说出、识别、描述、列举、列举 低 了解 、认识、能表示、辨认、区别、比较 到 理解、解释、说明、判断、预期、分类、归纳、概述 高 应用、设计、评价、优选、使用、解决、检验、证明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氧
分类观→核心观点
化
化学反应分类
还
认识物质性质的工具
原
反
应
5 7
二、分析学情
了解知识基础 清除认知障碍
方式
设置预习内容
温故而知新
问题1:空话、套话多
问题2:主观分析学生能力特点
问题3:不了解学生曾经学习情况
氧化还原反应
氧气的性质 碳的性质
➢ 糖醋鱼都有哪些美妙的味道? ➢ 酸味来自于哪一种化学物质?
➢ 糖醋鱼制作中为什么要放料酒呢? ➢ 糖醋鱼特殊的香味是怎样产生的呢?
实验室制取氧气
1.知道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作用。 2.初步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3.初步认识分解反应。
知识线
活动线
实(1验)归室纳制制取取氧氧气气的的操作方步法骤。
1.理解催化剂的概念 2.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3.理解分解反应的概念
课标要求:
1.知道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作用 2.初步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3.初步认识化合、分解、置换、 复分解反应。
三位目标融合
案例4 “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单元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知识目标)
(1)通过实物观察和查阅资料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 (2)通过实验认识常见金属具有导热性、延展性和导电性。
(3)通过实验探究常见金属分别与氧气、稀酸、其他金属的 盐溶液的化学反应,认识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增强对科学探究 的理解,体会小组合作的意义和快乐。
(过程与方法、知识目标、情感目标)
表述模式:通过过程→获得知识→获得情感体验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
化学1(必修)
主题3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内容标准 5.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举例 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3
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
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举例
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 还原反应。
6
1
化学1(必修)
主题3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内容标准 5.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举例 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
1.通过回忆旧知识,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认识对立统一 规律, 能够根据化合价升降判断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并列举生 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2.技能性学习目标的水平。
从 初步学习、模仿
低 初步学会、独立操作、完成、测量
到 高
学会、掌握、迁移、灵活应用
3.体验性学习目标的水平。
从 认同、体会、认识、关注、遵守、赞赏、重视、珍惜
低
感受、经历、尝试、体验、参与、交流、讨论、合作、参观
到
高 形成、养成、具有、树立、建立、保持、发展、增强
实验室制取氧气
由大到小 化学地位 教材地位
知
从前到后
识
线
化学地位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有规律
教材地位
认识化学反应线
化学反应的宏观现象 量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
能量的角度 速率的角度 反应的限度
……
守恒线
守恒 电子守恒、电荷守恒…… 第一步
从量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
(磷燃烧)
(铁+硫酸铜)
数据
数据
綦江通惠中学庞财琴 从量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
7 情境导入 →新知讲解→ 课堂迁移 → 课堂小结
问题2:新课导入与课题相关性不大,或者是描述不到位
7
3
1
2
问题3:不使用教材
◆
C+O2 点燃 CO2 CaO+H2O=Ca(OH)2 ……
◆用“一定是”、“一定不是”、“不一定是”填空:
由醋引出乙酸
第二
糖醋鱼
环节 可口的味道
乙酸物理性质 酸性和结构
第三
糖醋鱼
环节 诱人的香味
第四 生活小帮手 环节 无“醋”不在
酯化反应
乙酸 的用途
活动线
观看视频
实验鉴别 白醋白酒
实验合成 乙酸乙酯
师生相互 交流讨论
➢做糖醋鱼需要加哪些调味剂? ➢今天乙酸课题与哪种调味剂有关呢? ➢乙酸作为调味剂是怎样被发现的呢?
点燃
C +O2 CO2
12 :32
充分燃烧
24 :64
2C +O2 点燃 2CO
24 :32
不充分燃烧
思考:
分析以上数据,相同质量的碳燃烧,在什么 情况下都生成CO2?碳在什么情况下都生成CO?
如果碳的质量仍然是24g,氧气的质量 是50g,生成物又是什么呢?
氧化还原反应
针对物质之间发 生的化学反应
观察演示、讨论
(2)提出以上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过催氧化化氢剂制的取氧作气用为什么要加二氧化锰? 实验探究
分解反应
分析比较
小组 讨论
搭建框架《氧化还原反应》
画出流程图(知识线和活动线)
▲设计具体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问题1:教学环节表述基本不到位 问题2:新课导入与课题相关性不大,或者是描述不到位 问题3:不使用教材 问题4:知识的逻辑线索欠思考,直接影响设计意图的内容 问题5:提问中的问题设置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