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调查分析方案

合集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一年级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培养模式研究课题方案

新课程背景下一年级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培养模式研究课题方案

新课程背景下一年级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培养模式研究课题方案《新课程背景下一年级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培养模式研究》(课题方案)一、研究的背景、意义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可见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有多重要。

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无疑是“养成好的习惯”的一个重要方面。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明确地把“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写进了教学总目标之中,足以见它的重要性。

的确,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一旦养成,不仅能提高学习语文的效率,促进各项语文能力的形成,而且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日本心理学家调查过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结果表明,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学习习惯的得分并不增加。

据此认为,学习习惯是在小学一年级就形成了,以后如果不给予特别的教育,形成的习惯难有多大改进。

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幼儿园游戏型教学到课堂型教学的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

作为一年级的语文老师应当抓住这个培养习惯的黄金期,让学生养成听说读写几个方面的良好习惯,初步奠定学生语文终身学习的基础。

从目前一年级的语文教学现状来看,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以及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不仅忽视少年儿童行为的养成教育,而且在教育内容、方式方法以及途径各方面都是欠缺的。

以至于有些学生进入二、三年级就出现不会学,不爱学的状况。

从教师层面来看,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有些教师急于把内容上完,忽略了大部分学生的听课习惯的养成。

还有的课上传授书本知识,课外强调习惯养成,使孩子对语文学习兴趣索然。

从学生的层面来看,由于幼儿园中游戏教学模式的影响,使得在孩子入学初期难以适应小学里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短时能达成,但不能保持,缺少习惯养成。

本课题研究的就是通过实施研究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从一年级这个起始点开始,就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将会为学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实践依据。

小学生语文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小学生语文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小学生语文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的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倾向。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

在国外,有一项关于名人大家成功因素的调查研究,其结论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名人成功的第二个重要因素。

一个人习惯形成,特别是良好习惯的形成,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受后天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影响逐渐产生并固定下来的。

一些习惯一旦固定了,就会自觉不自觉地从言行举止等行为中表露出来。

中国教育的鼻祖——孔子对从小养成习惯的重要性作了很好的诠释:"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认为,“教育是什么?往简单了说,只需一句话,即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认为:“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开始形成的阶段,培养良好的习惯对于学生本身,对形成和完善儿童个性、对儿童的主体发展乃至对提高整个下一代的身心素质,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反观我们当下的教育,除了关心学习成绩还关心什么呢?会听课吗,会做笔记吗,会阅读吗,会记忆吗,会独立完成作业吗,到了大学却反过来补幼儿园、小学的教育——不逃课,不作弊,不大声喧哗,不乱扔垃圾,不抄袭作业。

我们的教育出现了偏差,做了太多的无用功。

儿童时期是一个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和最佳阶段,如何在儿童少年时期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础,是我们基础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21世纪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结合我国“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教育目标,在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上,应该集中在三个大的方面,即:做人、做事和学习。

因此,学习习惯是习惯的一个重要方面。

基于以上的认识和经验,结合实际的工作,我决定开展小学生语文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问题研究。

一年级(上)学生语文学习状况分析及教学建议

一年级(上)学生语文学习状况分析及教学建议

一年级(上)学生语文学习状况分析及教学建议一、学生语文学习状况分析随着一年级上学期的教学内容逐渐展开,对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进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在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分析中,需要着重考察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同时也要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学习态度进行分析。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进行分析。

听说读写能力一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主要以听说读写为基础,因此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学习状况的重要指标。

在听说方面,一年级学生通常能够听懂老师的指令,并且能够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但是在语音语调和语流连贯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老师在日常教学中重点训练。

在读写方面,学生在认字、书写和理解阅读材料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老师抓紧时间进行系统性的训练和指导。

语文学习兴趣一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主要受到教师的引导和课堂氛围的影响。

在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方面,个别学生可能存在对语文学习内容的兴趣不高的情况,这可能会阻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语文学习效果。

因此,需要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内容的兴趣和热情。

学习态度一年级学生的学习态度对语文学习状况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在学生的学习态度方面,大部分学生表现出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乐于参与老师的教学活动,并且热爱语文学习。

但是也存在个别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态度不够积极,需要老师进行及时的引导和激励。

二、教学建议针对一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有必要提出相关的教学建议,以便在后续的教学中有的放矢,提高教学效果。

提高听说读写能力针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需要老师通过多种方式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在听说方面,可以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音语调和语流连贯能力;在读写方面,可以通过识字、书写练习和阅读指导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和书写能力。

同时,需要老师在学生出现困难的时候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听说读写能力。

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针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老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汇总学情分析方案小学语文

汇总学情分析方案小学语文

汇总学情分析方案小学语文一、学习态度分析1.观察学生是否对语文学习充满热情,是否喜欢阅读、写作等语文活动。

2.观察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是否自信并积极参与。

二、学习能力分析1.针对学生的语文水平,进行全面的能力评估,包括词汇量、阅读理解、写作能力等方面。

2.着重分析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能力,包括对课文主题、情节、人物形象等方面的理解能力。

三、学习方法分析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表现,如是否能够有效地进行听讲、提问以及积极参与讨论。

2.观察学生在课后的学习情况,如是否能够自主完成作业和课外阅读,并整理笔记等。

四、学习困难分析1.分析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遇到的难点和困惑,并寻找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2.观察学生的学习进步情况,及时发现学习困难,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五、学习环境分析1.观察学生学习的环境,如家庭环境、学校设施等,是否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

2.了解学生家长对于学生语文学习的支持情况,是否能够与家长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六、教师指导方案1.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设计差异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3.组织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爱读书的习惯和阅读理解能力。

4.鼓励学生多写作,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5.多利用多媒体等教具,丰富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建立学生档案,持续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通过以上学情分析方案,教师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提供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也能够与家长建立紧密合作,共同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支持。

小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报告

小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报告

小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报告小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报告「篇一」为了解中学生学习方法的现状,分析学生学习方法的差异,寻求中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效果的相关规律,我们对我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预习、听课、作业、复习、考试、课外阅读、课堂小结等学习方法进行了抽样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多数中学生还没有掌握适合独立学习的学习方法,教师有必要进行学法的具体指导,开设学习方法课。

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学好功课、发展才智的重要条件。

中学生由于年龄特点,正在处于发展智力,增长知识阶段,掌握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不仅在学校有用,对于他们离开学校后,刻苦地进行学习,充实自己,仍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为了研究中学生学习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我们对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预习、听课、作业、复习、考试、课外阅读、课堂小结等学习方法进行了抽样调查,现报告如下:一调查目的1、了解中学生学习方法的现状;2、分析中学生学习方法的差异;3、寻求中学生学习方法与学习效果的相关规律;二调查对象从高中三个年级中各抽3个班,共452名学生。

三调查方法和步骤调查采取问卷和谈话法。

问卷采用学生问卷。

谈话法是由实验教师对本班三类不同学习品质的学生进行抽样,并对他们分别进行谈话。

四调查结果1、预习情况和方法调查表明,学生没有养成自觉预习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处在“老师要求预习才预习”的状态,占总数的40%,还有“老师要求预习也不预习”的,占总数的30%,而经常自学预习的学生只占30%。

从统计数据看,学生预习方法大部分处于“把要学的内容看一遍”的状态;而通过预习找难点、找重点或解决疑难的比率较低,原因是高一年级的学科较高三年级学科易学,从小学进入高中,学习方法仍停留在小学水平。

调查表明,高一年级多预习语文、数学和外语,高三年级各科基本都要预习,而且预习物理、化学的比率高于语文、数学、外语和政治的比率随年级增长。

“看一遍”的预习方法与学习成绩相关极低,它反映出中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把预习当成一种任务去完成,反而浪费了大好时光,这也是造成学习质量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相反“找出难点”和“找出重点”的预习方法与学习成绩相关一般很高,但这类学生很少。

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良好习惯养成课题方案文档

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良好习惯养成课题方案文档

《彝族聚居区小学生语文学习良好习惯的养成》课题方案——昭觉县东方红小学“四川省民族地区微型课题《彝族聚居区小学生语文学习良好习惯》课题组”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昭觉县东方红小学地处凉山州彝族聚居区腹心地带,是县城一所比较知名的小学。

近年来,由于本地区家长对孩子受教育程度的意识有所提高,出现了区乡孩子大量涌进县城来学习,班级学生人数大量增加,而学生素质却下降的情况。

全校共有学生1962名,其中彝族学生占全校学生总数的78.2%,一部分孩子父母均不懂汉语,严重缺乏汉语表达的环境,使他们在学习汉语文时缺乏自信心,进而使学生学习汉语文涌现出越来越多的障碍,教师教学语文负担增重。

为了帮助彝族孩子建立学习自信心,养成汉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提高彝族聚居区小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为语文教师教学民族地区汉语文探索规律,寻找方法。

因此提出“彝族聚居区小学生语文学习良好习惯的养成”这个课题。

着力研究彝族聚居区的孩子需要养成哪些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如何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帮助孩子养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如何将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渗透到生活这个广阔的外延,最终形成学生的语文素养等问题。

期望通过这个研究为彝族聚居区孩子学好语文积累较好的经验。

二、课题界定1、概念界定:习惯:常常接触某种新的情况而逐渐适应。

《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

研究的对象是“彝族聚居区的小学生”,研究的科目是“语文”,研究的方向是“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

2、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具体体现为“识字与写字”“口语交际”“阅读”“习作”四个板块,“彝族聚居区小学生语文学习良好习惯的养成”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使语文学习由难到易,由恐惧到喜爱,提高彝族聚居区小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

针对彝族聚居区的特定环境,为了落实好语文课程总目标提出的:“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这一目标,另提出“培养彝族聚居区小学生关注彝汉民族传统文化的习惯”这一子课题,培养学生有搜集民族文化的意识,充分利用好本地文化资源,使学生在两种文化的滋养下,学会理解、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胸怀宽广,健康成长。

农村小学一年级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研究

农村小学一年级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研究

农村小学一年级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研究(中期报告)一、课题的提出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面对可塑性极大、身处习惯养成基础阶段的小学生,培养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育的重中之重。

这一点,已是众多教育者的共识。

今天的教师、家长已开始关注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却依然存在注重知识传授、关注学习结果而忽视良好习惯培养的现象;也存在着把习惯当成说教内容而忽略实际训练这一现象。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学生源自镇里的四十多个自然村,还有部分外来民工子女。

今年,我校共有一年级新生251名,通过观察、调查,我们发现:1.多数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结果,只担心孩子“会不会”这个问题,习惯培养的意识不强;部分有习惯培养意识的家长缺少具体培养策略。

2.新生中有太多的习惯需要培养,也有不少习惯需要纠正。

很多新生已在幼儿园里使用过铅笔,然握笔姿势不一;不少新生无法做到倾听他人发言,喜欢插话;不少新生不会为自己准备学习用品,总是丢三落四……针对这种种现象,再次接手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的我,尝试从《农村一年级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养成研究》这一课题出发,探索各种语文习惯培养的策略,为学生后续学习、成长奠基。

二、上半阶段已经开展的研究与阶段性成果。

(一)立足实际,确定一年级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内容与目标要求。

良好语文习惯培养的内容众多,听、说、读、写、思五大支,每一支下面又有众多的细小分类,比如听的习惯中就有静听习惯,边听边思习惯,听中质疑应答习惯等。

通过问卷调查、话题交流等方式,结合我校一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及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习惯现状调查结果,我们确定下列几项习惯为引导我校一年级学生重点养成的语文学习习惯:习惯名称目标要求备注读的习惯朗读习惯1. 姿势正确。

2. 用普通话朗读。

3. 个体读声音响亮,集体读音量适中,整齐且不拖沓。

静读习惯1. 第一学期:能手指汉字,张口默念,认真“读”题。

一年级(上)学生语文学习状况分析及教学建议

一年级(上)学生语文学习状况分析及教学建议

一年级(上)学生语文学习状况分析及教学建议一、学生语文学习状况分析1.学生对汉字的认读能力较弱。

学生在识字和写字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有的学生还存在书写笔画错误或笔顺混乱的情况。

2.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待提高。

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对于生字的理解和课文的整体理解能力有待加强,对语文知识点的把握也不够全面。

3.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有待加强。

在语文课堂表达方面,有的学生缺乏自信心,不敢开口表达,有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差,表达思想不够清晰。

4.学生学习兴趣需要激发。

一些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积极性,学习动力不足,容易出现学习疲劳和放弃的情况。

二、教学建议1.强化汉字教学,注重基础训练。

在识字和写字方面,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来提高学生的汉字基本功,例如,通过听写、写字练习、拼音和笔画练习等方式来巩固学生的汉字知识。

2.注重阅读课文的训练。

在阅读理解方面,可以通过带领学生阅读课文,并做相关的理解与分析,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在阅读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鼓励学生多进行语言表达。

在课堂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多进行语言表达,多开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表达机会,增强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4.设计生动、有趣的故事和文章。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和文章,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通过这些文章教授语文知识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动力。

5.多元化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语文学习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口头表达、书面作业、阅读报告、朗读比赛等形式进行评价,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下得到更多的认可和肯定,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积极与家长沟通,提升学生学习动力。

教师要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学习情况,共同关心、支持和激励学生,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

小学语文四年级学情分析方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学情分析方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学情分析方案一、背景介绍小学四年级是孩子语文学习中的关键阶段,是建立扎实语文基础的时期,但也常常面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理解能力不足等问题。

因此,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学情分析方案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水平至关重要。

二、学情分析目标1.全面了解四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包括每位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方式以及优势和劣势。

2.发现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帮助学生提升语文水平。

3.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学情分析方案1. 调查问卷•制定针对性的问卷,包括语文学习习惯、兴趣爱好、认知水平等方面的问题,通过问卷收集学生的学习情况。

•分析问卷结果,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为后续分析和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2. 课堂观察•定期对语文课堂进行观察,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互动情况和学习状态。

•发现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困惑,提升学习效果。

3. 学习成绩分析•结合学生的语文考试成绩和平时作业表现,分析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成绩分布情况。

•发现学生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学习瓶颈,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提高,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

4. 跟踪评估•在实施学情分析方案的过程中,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方案。

•确保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持续的关注和指导,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四、方案效果评估持续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比实施学情分析方案前后学生成绩和学习态度的变化,评估方案的有效性和改进空间,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提供数据支持。

五、总结与展望通过科学合理的学情分析方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和兴趣。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方案内容,探索更多有效的学情分析手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语文学习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支持。

小学语文学情分析方案

小学语文学情分析方案

小学语文学情分析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出一份小学语文学情分析方案,旨在通过对学生的语文研究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以帮助教师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指导学生的研究。

2. 数据收集为了进行语文学情分析,需要收集以下数据:- 学生的语文成绩- 学生的研究笔记和作业情况- 教师对学生的评语和评估-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情况- 学生在语文课上的互动和表现- 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研究环境数据的收集可以通过学生的考试成绩单、研究记录、教师的评语和观察等方式进行。

3. 数据分析在收集到数据后,需要进行数据分析,以了解学生的语文研究情况。

可以使用以下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统计学生的平均成绩和成绩分布情况,了解学生整体的研究水平;- 分析学生的研究笔记和作业情况,查看学生的研究进度和掌握程度;- 结合教师的评价和观察,评估学生的研究态度和参与度;- 分析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和互动情况,了解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兴趣;- 考虑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研究环境,对学生的研究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4. 结果和建议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可以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研究能力。

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可以:- 对研究成绩较好的学生,提供挑战性的研究任务,鼓励其深入思考和扩展知识面;- 针对研究成绩较差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研究计划,提供额外的研究资源和辅导。

对于全体学生,可以:- 鼓励学生多参与课堂互动,提高口语表达和思维能力;- 提倡学生多阅读,并引导他们进行阅读理解和写作练;- 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和自主研究能力;- 加强家校合作,与家长沟通学生的研究情况,共同关注学生的语文研究。

5. 结论通过对小学语文学情的分析和相应的措施推荐,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语文学习,促进其全面发展。

同时,也需要持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实际效果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

一年级(上)学生语文学习状况分析及教学建议

一年级(上)学生语文学习状况分析及教学建议

一年级(上)学生语文学习状况分析及教学建议一、学生语文学习状况分析1.学生基础薄弱:一年级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大多数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许多学生在入学时并没有接受过专门的语文教育,因此在识字、听写、阅读等方面存在较大困难。

2.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注意力非常有限,他们难以长时间集中精力完成一项任务,容易分心和玩耍,因此在语文学习中难以保持高度的专注。

3.语言表达能力薄弱:一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相对欠缺,他们在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也比较困难。

4.阅读能力不足:一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一般较差,他们在对篇章的理解和解读方面表现普遍不理想,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来提高阅读能力。

5.学习态度不端正:有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对于课堂上的学习容易失去耐心,表现出散漫的态度,影响了学习效果。

二、教学建议1.创设愉快的学习环境:教师在设计语文课堂时需要营造积极向上、有趣生动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制定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教学内容和方式要丰富多样,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如游戏教学、情景教学等,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提高语文水平。

3.多读书、多听故事: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朗读故事、趣味故事会等形式,引导学生多读书,多听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4.注重基础知识的强化练习:对于学生基础薄弱的问题,需要加强针对性的基础知识强化练习,同时辅以例题和练习题的讲解和强化,帮助学生夯实基础。

5.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选取与学生年龄相适应、具有启发意义的教材,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6.重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老师在课堂上可以适当安排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通过交流和讨论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口头表达的自信心。

7.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老师要在日常教育中不断引导学生养成勤奋刻苦,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够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一年级(上)学生语文学习状况分析及教学建议

一年级(上)学生语文学习状况分析及教学建议

一年级(上)学生语文学习状况分析及教学建议一、学生语文学习状况分析1.学习态度和情绪一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处于对新环境、新学科的适应阶段,大多数学生对语文学习持积极态度,乐于接受老师的指导和教育。

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因为适应期较长,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表现为不愿意听讲、不愿意动笔、不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等现象。

2.语言能力和阅读水平学生的语言能力和阅读水平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差异。

部分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语文基本知识,具有较好的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而一些学生则存在识字困难、表达能力差、阅读理解能力不足的情况。

3.写作能力和语文学习动力学生的写作能力普遍较弱,表现为表达不清晰、语法错误较多等问题。

而且部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缺乏动力,对学习缺乏热情,表现为不愿意完成作业、参与课堂讨论等。

4.家庭环境和学习支持学生的家庭环境对语文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

部分学生家庭对语文学习关注度较低,家长对学生的作业、学习情况了解不够,缺乏对学习的积极支持和指导。

二、教学建议1.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语文教学中,需要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尤其是对于抵触情绪较强的学生,需要采取耐心引导和及时表扬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针对语文基础知识和技能薄弱的学生,需要加强对识字、词语造句、段落书写等方面的训练,通过反复练习和巩固,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能力。

3.引导学生多读书多写作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多写作,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写作中提高语文素养。

4.加强家校合作学校和家庭应加强合作,对学生的语文学习给予关注和支持。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及时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育需求,家长则应积极参与学生的语文学习,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和支持。

5.知识评价和教育引导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学校应及时进行知识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制定相应的教育引导方案,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提高语文学习水平。

小学语文学情分析

小学语文学情分析

小学语文学情分析一、引言小学语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初级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将对小学语文学情进行分析。

二、学情分析1.学生年龄特点小学语文主要面向的是小学生,他们年龄较小,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对于新知识的学习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耐心。

同时,他们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较强,喜欢通过直观的方式获取知识。

2.学生学习习惯大多数小学生在学习语文时,缺乏主动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他们更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缺乏自主探索和学习的精神。

此外,部分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存在困难,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3.教学内容难度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相对简单,主要包括拼音、识字、阅读和写作等方面。

然而,对于一些学生来说,这些内容仍然具有一定的难度。

例如,部分学生在拼音和识字方面存在困难,需要更多的练习和巩固。

三、教学建议1.教学方法多样化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习惯,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直观教学、游戏教学、情境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如PPT、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和复习,鼓励他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3.个性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教师可以采用个性化教学策略。

例如,对于阅读和写作方面存在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对于拼音和识字方面存在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加强练习和巩固。

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开展拓展性学习活动。

四、总结与展望通过对小学语文学情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存在差异。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个性化的教学策略。

未来,我们还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手段,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求。

一年级(上)学生语文学习状况分析及教学建议

一年级(上)学生语文学习状况分析及教学建议

一年级(上)学生语文学习状况分析及教学建议一、学生语文学习状况分析1.学生基本情况一年级上学生通常处于语言发展的初期阶段,对于语文学习的接触比较初步,大多数学生具有一定的语言基础,但掌握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还比较有限。

另外,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对于语文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还不够成熟,需要老师在教学中更加细致引导和渐进式的培养。

2.学生语文学习的优点一年级学生通常对语文学习抱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很好地吸收和理解课堂上的内容,同时也很愿意学习一些新的知识和技能。

此外,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观察力也较为敏锐,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感知和认知语文知识。

3.学生语文学习的不足之处一年级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存在以下不足之处:首先,学生语文基础薄弱,对于一些基础的字词和句子理解能力较差,导致阅读和书写难度较大。

其次,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因素的干扰,影响学习效果。

再次,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丰富和自如,需要在教学中进行更多的引导和练习。

二、教学建议1.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在一年级上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观念,让学生明白语文学习对于自己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每节课开始前,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向学生传授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并在之后的课程中加以落实。

2.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语文教学需要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这种环境包括教室的整洁、舒适,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好师生关系,以及沟通和交流的机会等。

通过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使学生情感稳定,认知活跃,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3.注重学生实际操作在语文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在课堂中利用游戏、动手实践等方式丰富教学内容,训练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渐进式的教学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还不够成熟,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采用渐进式的教学方法,分阶段、分步骤地引导学生学习。

一年级(上)学生语文学习状况分析及教学建议

一年级(上)学生语文学习状况分析及教学建议

一年级(上)学生语文学习状况分析及教学建议一、学生语文学习状况分析语文学习是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打好语文基础的关键阶段。

一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如下:1.学习动机不足:一年级的学生还处于适应学校生活和学习环境的阶段,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不足,可能存在对语文学习的抵触情绪。

2.识字能力薄弱:一年级学生的字识记能力还不够稳固,部分学生存在字形混淆、字音错读等问题。

3.书写能力有待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还比较薄弱,存在笔画写错、字体不工整等问题。

4.理解能力有限:学生对语文课文的理解能力还有待提高,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较为表面。

5.语文学习缺乏系统性: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认识还比较片面,缺乏系统性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二、教学建议针对以上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针对性地提出以下教学建议:1.激发学习兴趣: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可以通过讲故事、游戏、歌曲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2.注重识字教学:一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还不够稳固,应注重识字教学,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进行字识记训练,如拼音教学、看图识字、歌颂字母等。

3.重视书写训练:学生的书写能力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和指导来提高,教师可以通过板书、字帖、书写操练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提高书写能力。

4.提高语文理解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对课文的整体理解能力,可以借助图片、实物、情境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5.培养系统性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教学、示范指导等方式,帮助学生形成系统性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三、总结一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关注和努力,通过以上的教学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打好语文学习的基础,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多的快乐和成就感。

一年级(上)学生语文学习状况分析及教学建议

一年级(上)学生语文学习状况分析及教学建议

一年级(上)学生语文学习状况分析及教学建议一、学生语文学习状况分析1.学生学习兴趣:大部分一年级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较高,喜欢听故事、诵读诗歌,喜欢模仿老师的语音语调。

2.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高,词汇量和语法掌握还不够扎实,表达内容较为简单,缺乏逻辑性。

3.阅读能力:部分学生对阅读兴趣不大,理解能力较差,对于生僻字和古诗词的阅读理解困难较大。

4.书写能力:学生的字的书写规范性有待提高,字形、结构不够规范,抄写和写字速度慢。

二、教学建议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多讲故事: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讲故事,让学生参与其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增加趣味性:可以引导学生用语文知识编写小故事,或者进行实地教学,如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高语言表达能力(1)丰富词汇:可以设置语文游戏,拓展学生的词汇量,让学生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掌握更多词汇。

(2)练习语法:可以将语法知识贯穿到课堂讲解和作业之中,通过多种方式渗透语法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法掌握能力。

3.提高阅读能力(1)多读经典:可以选择适合一年级学生阅读的经典故事、童话、诗歌等,增加学生对语文的接触和熟悉程度。

(2)引导阅读:在课堂上可以设置阅读小组活动,让学生相互交流理解情况,增加阅读的趣味性。

4.提高书写能力(1)规范书写:可以进行书写规范练习,逐渐提高学生对字形、结构的把握能力。

(2)多写作业:可以增加学生的书写训练量,提高书写速度和规范性。

5.培养语文兴趣和自信心(1)多鼓励表扬: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优点和进步,及时表扬鼓励,树立自信心。

(2)灌输语文重要性:可以适当引导学生认识到语文对于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

三、总结语文学习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一环,在一年级阶段,通过以上教学建议的贯彻执行,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书写能力。

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独立思考能力,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语文学情分析方案及学情分析报告

小学语文学情分析方案及学情分析报告

小学语文学情分析方案及学情分析报告一、小学语文学情分析方案:1.收集学生基本信息:包括学生的姓名、年龄、家庭背景、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信息。

2.课堂观察:通过观察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听课态度、学习动力、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3.作业批改: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分析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包括字迹工整程度、答案正确性、表达能力等方面的情况。

4.成绩分析: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等方面的数据分析。

5.家长交流:与学生的家长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学习情况,以及家长对学生学习的期望和目标。

6.学习调查问卷:设计专门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态度、学习方法以及自我评价等方面的情况。

7.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语文课程的理解程度、学习重点的掌握程度等方面的情况。

二、小学语文学情分析报告:根据以上收集到的学情数据,对学生的学情进行综合分析如下:1.学生学习态度积极。

大部分学生在语文课上表现出较好的学习态度,能够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并且热爱语文学科。

2.学习动力较强。

学生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较高,能够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积极完成作业和课堂任务。

3.合作能力较好。

在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与同学进行有效沟通和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部分学生存在字迹不工整的问题。

在批改作业中发现,部分学生的字迹不够工整,影响了作业的美观度和可读性。

5.部分学生的答案准确性有待提高。

在作业批改中发现,部分学生的答案存在错误或不够准确,需要引导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6.需要注意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

部分学生在写作方面表达能力较差,缺乏一定的文字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需要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训练。

7.学生的学习方法需要进一步完善。

部分学生对学习方法的选择和运用还不够灵活和科学,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利用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调查分析方案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调查报告一、问题的提出及调查目的:“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

一位哲学家如是说。

习惯作为行为和性格的中介物,其意义何其重大。

“学习习惯”是学生习惯的一个方面,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好的学习方法或策略,通过不断的重复与练习,从而形成并发展为个体一种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的倾向。

而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又会对学习语文产生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其语文行为习惯存在很大的可塑性,养成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特别是课堂学习习惯尤其重要。

然而,在现实的课堂教案中,一些语文教师只追求学生表面上学习的热闹,而忽视了学生的课堂学习习惯的培养;许多新老师缺乏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的经验,不知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带着这些疑问,我校向上级教科研部门申报并立项了“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的途径与方法”的课题,对我校部分班级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期了解学生语文课堂学习习惯的现状。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的确定:调查对象:黄石市武汉路小学300名学生,其中一年级三个班163名,二年级四个班137名。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主要采用问卷法、观察法和个别访谈法。

调查内容:本次调查内容主要是了解学生在语文课堂内的行为习惯表现及课后的学习情况。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本次调查发放问卷300份,收回298份。

接着一、二年级各7个班的语文教师结合平时教案中的观察对学生的有关学习习惯进行分析,此外,随机抽了各个班的20名学生进行交谈,按照事先拟定的提纲和他们进行了谈话,以此来了解学生的情况。

<一)问卷及谈话的提纲如下:<1)你想成为一个有学习好习惯的孩子吗?为什么?<2)为学生呈现一幅描述多种学习习惯的图:<主要有认真、细致、自觉、主动、积极探索等良好习惯和与之相对的不良习惯。

)a、看图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哪些事做得好?哪些事做得不好?为什么?b、你平时在做这些事时是怎样的呢?<3)你喜欢语文吗?你想怎样和语文成为好朋友呢?<4)你喜欢以前的老师吗?为什么?你最喜欢怎样的老师呢?<5)你知道读书、写字的姿势是怎样的吗?<6)你平时爱看课外书吗?看哪些方面的书?<7)你能按时完成作业吗?做完作业有检查的习惯吗?<8)你能用心听取别人说话或他人的意见,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吗?<二)谈话的目的主要想了解以下几个问题:<1)学生是否具有这样的意识: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自己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2)学生目前已具有哪些好的有助于今后发展的学习习惯,有哪些不良的习惯。

<3)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与他自觉地形成某种良好学习习惯存在着何种程度的关联。

<4)教师的态度、教育观和教案方式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有怎样的影响。

<5)家庭环境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有怎样的影响。

<三)问卷、观察、交谈三结合调查情况分析:1、学生对语文学习习惯的认识是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关键。

所有的学生都想成为一个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人,但限于一年级儿童的年龄和认知特点,他们并不能很好地认识到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自己今后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大部分学生的意识中,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只是为了得到一个好成绩,只有10%的学生能较好地说出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各方面帮助自己。

这说明了我们课题研究的第一个紧迫的问题就是在平时的教案工作中逐步树立学生正确的意识。

学生都能说出哪些习惯是好的,哪些习惯是不好的,说明他们具有了辨别的能力,但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67%的学生处于说得到,做不到的状态,反映了学生中存在着大量的不良习惯,也告诉我们,要在语文教案中对儿童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必然是长期的和反复的。

2、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与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相关。

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喜欢的占65%,不喜欢的占16.67%,不喜欢也不讨厌的占18. 33%。

想通过不懂就问、学习认真、专心听讲等好习惯能使自己学好语文的占60 %,认为多动脑、多思考就能和语文成为好朋友的占25%,认为只要多做练习、多看课外书和语文成为好朋友的占15%。

这些现象表明: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与他能否自觉地形成某种良好学习习惯存在着较大的正相关。

但学生由于年龄小,性格不稳定,他们还不能明确地认识到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在这样的基础上如何去正确地引导学生就是我们教师的又一任务。

3、教师的文化素质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的影响。

所有的学生都喜欢以前与自己很接近的老师。

其中80%的学生还因为老师有渊博的知识、教给自己很多东西;10%的学生是因为以前的老师让他当小组长等能管别人的“官”;还有10%的学生则是因为老师的容貌、才艺等因素而喜欢某位老师。

而学生最喜欢的老师则具有以下优点:亲切的谈吐、关爱学生的心、不偏心、讲道理、拥有多方面的才能。

这个问题的调查说明:教师自身的素质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将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4、家庭环境因素也将影响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孩子学习习惯不好,许多家长只在学习方式、方法上找原因,往往忽视家庭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孩子在认识问题和思维方式上形成学习上的障碍,从而导致不良学习习惯:<1)事事包揽。

很多家长认为让孩子自己做点事,就会影响和耽误学习。

因此事事由父母包办,不注重锻炼他们的独立性。

如渴了大人给倒水,铅笔断了家长帮着削;书包乱了父母整理。

这些虽然看起来不算什么大事,可时间长了就会产生依赖心理,其结果可能使孩子做事责任心差,缺乏学习主动性,上课不注意听讲,作业马马虎虎,影响孩子学习的自觉性。

<2)过分宠爱。

为了满足孩子的愿望,家长不管好歹,要什么给什么,一切按照孩子的意思办。

家长以为这样才是关心和爱护他们,但久而久之,孩子在这种优越的环境下,从行为上就难以约束自己,自制能力差。

在学习上就会变的不思进取,没有上进心,一旦遇到挫折,也会打退堂鼓,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3)期望值高。

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只重视对孩子智力方面的发展,给孩子提过高的要求,不考虑其接受和承受能力,强迫学这、学那。

这样就使孩子整天处在“高压”的状态下,而引发厌烦情绪,最终很可能失去追求知识的兴趣。

<4)重“言”轻“行”。

对待孩子的学习,家长往往说的多,做的少,要求孩子学习专心致志,精力集中,可自己却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出榜样。

如在家打麻将、玩游戏机、看电视听音乐声音过大等。

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首先要做好,家长的行为可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

四、调查结果的思考:从以上的调查情况来看,学生的学习习惯的现状不容乐观。

针对以上的现状,学校“小学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的途径与方法”课题组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和思维发展的特点及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规律。

结合语文学科教案特点,从小事抓起,打好基础;从模仿抓起,榜样示范;从严抓起,循循善诱;从激励抓起,注重效果,总结出了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语文课堂教案策略。

(1>、常规学习习惯培养方法。

①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预习可以提高学生课上听讲的效率,改变学生被动学习局面,同时也是培养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最有效途径。

课前预习,可使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把主要精力放在预习时未能解决的问题上。

预习前,老师要根据教材难易和学生水平,提出明确具体的预习要求.预习时,可以通过朗读或默读等方式,了解文章的内容,摸清文章的思路,体验作者的情感,领悟写作的意图。

可以从审清题意入手,去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这扇“心灵的窗户”,可窥见文章的主要内容。

也可以根据课文中的注解,或通过查阅工具书和其他参考资料等,来疏通课文中的难理解的字、词、句。

对于基本功较好的学生,可以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列出文章提纲<这种方法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能及时抓住总起句、总结句、中心句、过渡句等重点句和重点段。

)。

还可以把新课文与已学过的文章进行比较预习,这种预习法,强调知识的迁移,是对已有知识的巩固和运用,同时又可获得对某些知识的系统的规律性的认识。

复习是学习之母,搞好复习对于提高教案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复习则以读当天教的内容为主,教给学生用尝试的记忆方法,把当天课堂学习知识告诉家长,听写生字,朗读和背诵课文等。

②认真书写的习惯A、晓之以理,初步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

正确的坐姿。

写字教案第一课的内容就是讲解正确的写字姿势。

出示写字姿势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按从上往下的顺序先重点注意图中小朋友的坐姿,设计一些相关的问题,让学生有的放矢的观察:写字时是怎么坐的,手臂是怎么放的,胸口与桌缘的距离怎样,眼睛与练习本的距离怎样等。

指名答、齐答,使其初步了解正确的写字姿势:即头和上身稍向前倾,不向左右偏斜,身体坐正,腰背挺直,两臂平放桌面,左手按纸,右手执笔,纸要放正,两脚平放地上,稍稍分开与肩同宽,眼睛与练习本的距离为一尺,胸部与桌缘的距离为一拳。

教师示范,学生摹仿,指名学生上台表演,其余学生评价来加深印象。

正确的执笔姿势。

在学生初步掌握正确的坐姿后,再来强调正确的执笔方法,引导学生着重观察图中学生五指是如何执笔的。

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手离笔尖一寸,食指、拇指捏住笔杆,无名指、小指垫在下面,五指各司其职,缺一不可。

教师要对全班同学一个一个的检查,发现有错误的及时纠正,对掌握较差的同学要手把手地教,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直到其完全掌握为止。

正确的运笔姿势。

低年级学生是用铅笔来写字,中年级学生是用圆珠笔或钢笔来书写,手腕放在桌上,不像书法可以悬腕。

写字时不是每个字都要移动手臂,大多数横画是靠手腕内旋来完成,竖画则是靠指力下压,撇、等较舒展的笔画则要“缓行、急收”,让学生来练习运笔,教师示范,展示笔画运行过程,使其不仅学“字”,更学“法”。

B、促之以行,严格督促,养成习惯。

“一时易,一世难”,要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决非一朝一夕之功,而要靠长期不懈、持之以恒的训练。

要时刻注意全班每一个学生的写字姿势,发动同学互相督促,互相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得到纠正。

C、识、写结合。

写字教案是识字教案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语言教案的有机组成部分。

指导学生写好汉字,首先是语文学科和语文教师的事,责无旁贷。

在上好写字课的同时,要把写字与识字、阅读紧密结合起来,并在课堂教案和各种作业中进一步落实。

培养学生“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意识,做到不管是什么场合,不管什么时间,只要提起笔来写字,就要严格遵守正确的写字姿势。

特别要抓紧日常语文作业这一练写字的最好机会,和各科老师取得配合,共同督促学生的写字姿势,养成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咱们天天为了实际需要而写字,其实天天在练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