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课堂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道之行也》课堂教学实录及教学反思
(新教师入职必备,考教师资格证必备)
课前活动:师生一起背诵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师: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民自食其力、自得其乐,社会平等、和平安宁,民风淳朴的理想社会。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儒家的经典著作,出自《礼记》的《大道之行也》,共同领略“大同”美好的社会。
生:齐读注解1,关于《礼记》及戴圣的介绍。
师:全文共107个字,篇幅虽短,但多音字极多,只有读顺,才能读懂。接下来大家先听老师把课文读一遍,注意字音及节奏。
生:听读课文,标示注音,划分节奏。
师:大家也来试着读一读课文,遇到问题请提出来。
生: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
师:巡视指导。明确:与、长、矜、分、恶、为的读音。
生:齐读课文。
师:课文给予我们的注释非常的详细,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课文的内容。接下来,按照习惯,老师读括号里的词语,你们读外面的解释。(师、生共同完成。)师:你们认为理想社会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生:没有剥削、没有压迫。
生:没有战争。
生:人人平等。
师:是的,这就是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所希望并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
师:本文共有四句话,我们把它分成三个层次,你们认为应该如何划分?
生:第一句是第一层,第二句是第二层,第三,四句为第三层。
生:第一、二句是第一层,第三句是第二层,剩下的是第三层。
生:第一句是第一层,第二、三句是第二层,剩下的为第三层。
师:看来大家对本文的结构各有自己的看法,那你们来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划分。
生:(无语)
师:文章的结构是依内容而定的,只有把握好内容之间的联系,才能准确的判断好文章的结构。本文第一句话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这一句是总提,以下三句是分述。第二、三句是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第四句是总括理想社会的社会风尚。
师:这三层在朗读上有什么不同?
生讨论交流
师:第一层:首句“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天下”三句当用分列语气读。
生:齐读第一层。
师:第二层:本层全用排偶句式,共有四组,每组后当作一顿,要读出层次感。有些字有统领作用,如“故人不独、、、、、、”中,“人”统领以下两句,“使老有所终、、、、、、”中,“使”统领以下四句,其后均当作一顿。最后一组谈“货”“力”观念,此两字后亦当作一顿。读至“不必为己”,要作稍长停顿,收住这一层文字。
生:齐读第二层。
师:第三层:“是故”用承上作结的语气读。“谋闭而不兴”中“闭”属下读。“而不闭”一语后停顿可稍长。末句是全文结论,要读得字字分明,语气肯定。
生:齐读第三层。
生:齐读全文。
师:我们请第二小组给我们读读第二层的文字,其它组的同学认真听并思考:这一层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
生: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生: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生: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师:本文中,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相呼应的是哪一句话?
生:(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师:它们都表达了怎样的共同愿望?
生: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师:任何想像都是植根于现实土壤的,文中有无当时现实社会的影子?(学生思考,同桌之间交流。)
生:
师:文章第三层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总括方式,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这其中已经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真实情形:社会变乱纷乘,动荡不安;尔虞我诈,人人自危;盗贼横行,混乱不堪。
师:孔子的“大同”社会的理想实现了吗?21世纪的中国社会,是“大同”社会吗?
生:
师:请说一段话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生:
师小结:两千多年前的先人就有了如此美好的追求,希望同学们也能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去追求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课堂练习:1、快速完成课后练习二
2、背诵全文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以《桃花源记》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进入到《大道之行也》的新课学习中,整个过程以读——思的思路教学。先是理清文章的层次段落,再以层次段落来把握各自的朗读基调,通过反复朗读进而分析主要内容: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最后与《桃花源记》相比较,找出他们的相同之处,从而把握文章的主题。虽然课时设计的问题不多,但概述性的、描述性的问题对于学生似乎有些难度,因而没有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比较低沉。
对于如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我以后备课时要着重考虑的,从导入到问题的设计上以文本为基,以学生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