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史伶官传序》 第二课时示范课教学课件【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统编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共26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函梁君臣之首, 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自然之理也。
祸患常积于忽微(微小的事) 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 (悄悄地) 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为隐 藏身份而改装) 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副词,应当,一 定)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语气词)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代词,他)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大概,表揣测语气)
观之上古,验之当今,参以人世,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过秦论(下)》)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 事哉(兴盛) 请其矢,盛以锦囊(装)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旺盛) 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 能与之争(强盛)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围 困) 智勇多困于所溺(困扰)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 侯已困矣(困厄)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困难)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函梁君臣之首, 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自然之理也。
用“故”字承接上文,再次评论庄宗的盛衰, 以“莫能与之争”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引出“夫祸患常积于 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的教训,得出具有更普遍意义的结论,强调 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 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 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 的下场。
11.2《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 (共32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环节三:研读文本
任务活动三 深度挖掘,解决“为何”?
环节四:知人论世
本文标题是《五代史伶官传序》,本应该是欧阳修为“伶官” 们作的序,可文本的重心写的却是庄宗,为什么会这样?
环节五:探讨合作
任务活动一 专题讨论会
环节五:探讨合作
环节五:探讨合作
任务活动二 辩证思维训练
课后作业
完成同步资源的《课后巩固》
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 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 传世。
环节四:知人论世
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朝 代,即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 动荡时期。在这短短53年间,先后换了四姓十四个 国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战乱频繁,后唐 庄宗就是被杀的一个。后唐庄宗李存勖称帝后,迷 恋伶人,“常身与俳优(杂耍艺人)杂戏于庭,伶 人由此用事”,于是被败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彦 琼、郭从谦等人所惑。后叛乱四起,拥有重兵的伶 官拒不发兵,而庄宗亲征又告败北,众叛亲离之期 ,伶官又乘危作乱,用乱箭射死了庄宗。
环节二:梳理知识
朗读课文,疏通每一部分文意,归纳积累文言知识点。
环节二:梳理知识
第1段: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 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环节二:梳理知识
环节二:梳理知识
环节二:梳理知识
环节三:研读文本
(一)写了 什么?
全文的整体思路
任务二/活动1
环节三:研读文本
环节一:初读感悟
任务活动一 通读全文,明白“何为”。
环节一:初读感悟
题解: ①伶:乐工,艺人。 ②伶官: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做伶官。
环节一:初读感悟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伶官传序》课件(30张PPT)
伶: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 伶官: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 叫做伶官。 《伶官传》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
序,绪也,又名“序言”“前言”“引 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 作者自己写的序叫“自序”,多是说明它的 内容、写作缘由、经过、旨趣和特点; 别人代写的序叫“代序”,多是介绍和评论 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赠序”,多是对于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 或勉励之辞; “诗序”多交代所咏古诗的有关内容或作诗 的缘起。
分析本段的行文脉络。 先用盛赞庄宗的成功,继而感叹他的失
败,作者将庄宗极盛和极衰的两种情形作了 鲜明的对照。由“盛”而“衰”,前后变化 如此巨大、鲜明,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连着用了两个问句,前一句用反问的形 式否定“得之难而失之易”的说法,后一句 强调成败得失“皆自于人”。这样发问既引 人深思,又寓结论于疑问之中。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 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 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 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 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 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 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 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欧阳修《六一居士传》
通读课文,找出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论点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论据 主要是叙述庄宗接受父命、报仇雪耻,
后来由胜转败、由盛转衰的事实。 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伶官传序》欧阳修
总起 提出论题 盛衰之理,是天命也是人事
分说 正面叙说 后唐庄宗得天下 忧劳可以兴国
分说 反面叙说 后唐庄宗失天下 逸豫可以亡身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 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 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 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天下之豪杰,莫能与 之争。”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11-2《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共25张PPT).ppt
都是他的学生。他在诗、文、 书法、文论等各方面都很有成就。
解题
伶 官 传 序
伶
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 。
伶官 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做伶官。
伶官传 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
序
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
者编者的“按语”。
五代史
《旧五代史》“二十四史之一”,官修史书。 《新五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欧阳修编撰的纪传体史书。 他认为旧史不宜“垂劝诫,示后世”,重新编写五代史。
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
李
存
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
瑁
者皆是也。其小字亚子,当时人或谓之亚次。
又别为优名以自目,曰李天下。自其为王,
至于为天子,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
此用事,遂至于亡……
——《新五代史·伶官传》(节选)
• 可谓壮哉(盛) 何其衰也(衰)
一大起而至大落的转 折,将庄宗极盛和极 衰的两种情形作了鲜 明的对照,引出下面 的议论。
2. 抑扬顿挫,错落有致。
文章以散体写史论,间以对仗工整的骈句,骈散结合,错综有 致;适当运用长句,调节语势,张弛有度。读起来抑扬顿挫,感情饱 满,气势旺盛。
3.语言平实,言简意丰。
与《过秦论》相比,这篇文章并没有华丽的辞藻,基本用平实 的语言叙述事例,阐发道理,平易近人,自然晓畅。
推论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任务三:拓展延伸
文章说国家盛衰兴亡之理在于人事,忧劳 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末尾又意味深长地 点出“岂独伶人也哉”。得天下与失天下的例 子很多,你还可以举几个?
你还能想到历史上哪些“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例子?
•隋炀帝杨广,骄奢淫逸,修宫廷,冒天下之大不 韪,终于导致农民大起义,国破家亡,身死部将 之手; •李自成农民起义之初,艰苦奋斗,颇得民心;进 入北京城后,农民军将领贪图享受,骄横腐化, 失去人心,最终走向失败。 •唐玄宗李隆基,忧劳时,迎来了“开元盛世”;逸 豫时,天宝危机,酿成了安史之乱; ……
解题
伶 官 传 序
伶
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 。
伶官 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做伶官。
伶官传 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
序
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
者编者的“按语”。
五代史
《旧五代史》“二十四史之一”,官修史书。 《新五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欧阳修编撰的纪传体史书。 他认为旧史不宜“垂劝诫,示后世”,重新编写五代史。
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至今
李
存
汾、晋之俗,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
瑁
者皆是也。其小字亚子,当时人或谓之亚次。
又别为优名以自目,曰李天下。自其为王,
至于为天子,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
此用事,遂至于亡……
——《新五代史·伶官传》(节选)
• 可谓壮哉(盛) 何其衰也(衰)
一大起而至大落的转 折,将庄宗极盛和极 衰的两种情形作了鲜 明的对照,引出下面 的议论。
2. 抑扬顿挫,错落有致。
文章以散体写史论,间以对仗工整的骈句,骈散结合,错综有 致;适当运用长句,调节语势,张弛有度。读起来抑扬顿挫,感情饱 满,气势旺盛。
3.语言平实,言简意丰。
与《过秦论》相比,这篇文章并没有华丽的辞藻,基本用平实 的语言叙述事例,阐发道理,平易近人,自然晓畅。
推论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任务三:拓展延伸
文章说国家盛衰兴亡之理在于人事,忧劳 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末尾又意味深长地 点出“岂独伶人也哉”。得天下与失天下的例 子很多,你还可以举几个?
你还能想到历史上哪些“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例子?
•隋炀帝杨广,骄奢淫逸,修宫廷,冒天下之大不 韪,终于导致农民大起义,国破家亡,身死部将 之手; •李自成农民起义之初,艰苦奋斗,颇得民心;进 入北京城后,农民军将领贪图享受,骄横腐化, 失去人心,最终走向失败。 •唐玄宗李隆基,忧劳时,迎来了“开元盛世”;逸 豫时,天宝危机,酿成了安史之乱; ……
《五代史 伶官传序》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解读题目
伶 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
伶官 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做伶官。
伶官传 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
序 一种文体,相当于“前言”或者编者的“按语”,
它的内容或是提纲挈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者叙 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者理解下面有 关书或文的内容。如《滕王阁序》《兰亭集序》。
读准字音
chéng 盛以锦囊
状语后置
细微的事情
困扰 被
只是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所溺爱的事物
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而智勇之人往往被 他溺爱的事物困住,难道只是伶人才如此吗?
文本分析 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引出教训 总结全文
盛:举天下之豪杰,经验教训——
莫能与之争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关于《新五代史》
北宋初期,薛居正编写《五代史》(《旧五代史》),认为王 朝的更迭是天命所致,欧阳修对此不以为然。他自己动手撰写 成了七十四卷的《五代史记》(《新五代史》),以史为鉴, 以期引起宋朝统治者的警惕。
探寻背景
北宋王朝建立后,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 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由于北 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民族矛盾也日益 尖锐。面对这种形势,北宋王朝不但不力 求振作,反而忍受耻辱,每年都要靠纳币 输绢以求苟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欧 阳修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亡史进行讽 谏。
太庙在夏朝称“世室”,在殷商称“重 屋”,周朝称“明堂”,秦汉时起名 “太庙”。 太庙最初是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后来 皇后、宗室、功臣的神位在皇帝批准下 也可以供奉其中,称为“配享太庙”。 告庙指天子或诸侯出巡、战争等重大事 件时祭告祖庙。
梳理文意·第三段
11.2《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或物
因此,当他兴盛时,普天下的豪杰,没有谁能和他相争;到他衰败时,数 十个乐官就把他困住,最后身死国灭,被天下人耻笑。祸患常常是由一点一 滴极小的错误积累而酿成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所困扰,难 道只是溺爱伶人有这种坏结果吗?
指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所溺”不 只限于伶人。
北宋王朝建立后,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 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由于北 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民族矛盾也日益 尖锐。面对这种形势,北宋王朝不但不力 求振作,反而忍受耻辱,每年都要靠纳币 输绢以求苟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欧 阳修想通过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兴亡史进行 讽谏。
虽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难道不是
推究
庄宗得天下
1、晋王临终遗言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用自己的 话简单回答。
告知三件憾事,劝庄宗完成遗愿。
2、通过第二段的叙述来看,“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在于什么?
“忧劳可以兴国”。
当 捆绑 状语后置句 用匣子装着
状语后置句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
成功,
绳索
神情气概 骄盛
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个特别的时段: 五 代
唐宋之间的五个朝代,即后梁、 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 国历史上战乱频仍的动荡时期。 在这短短53年间,先后换了四姓 十四个国君,篡位、弑君现象屡 见不鲜。
这期间, 出现了一个特别的帝王: 后唐---庄宗
庄宗李存勖小名亚子,善于骑射,文武双全。骁勇 善战,长于谋略,唐朝末年,随父李克用征战四方, 颇有功勋,后袭封晋王。南击后梁,北却契丹,东 取河北,西并河中,使得晋国日益强盛。
公元923年,于魏州(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称 帝,建立后唐。带兵灭亡后梁,定都于洛阳。在位 期间,吞并岐国,灭亡前蜀,取得凤翔、汉中及两 川,震动南方割据诸国。
高中语文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中册《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16张PPT)
• 提要钩玄寻挈领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起手一提,包括全篇之意” 叹惋
• 盛衰得失析人事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 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 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 以绵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往往能歌其声,谓之“御制”者皆是也。其小字亚子,当
时人或谓之亚次。又别为优名以自目,曰李天下。自其为
王,至忘于父为志天子、,好常俳身优与、俳宠优伶杂人戏、于身庭,溺伶之人由此用事,
遂至于亡……
——失人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908年,庄宗受父三矢,912年,李存勖破幽州,绑燕父
子,俘燕王至雁门,于坟前祭先父。)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923年,李存勖 破大梁,梁末帝为避羞辱,命部将皇甫麟杀己;皇甫鳞悲痛之至,随后刎颈自杀。李 存勖用匣子装梁君臣首级,漆封匣子,藏之太庙,以告亡灵。)还矢先王,而告以成 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系燕父子,函梁君臣,报仇雪恨,成就功业,还矢先 王,告慰祖先,声威壮盛,惊天动地!)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仇敌灭,天下定; 宠伶人笑开怀,失社稷哭无泪。)一夫夜呼,乱者四应,(926年,皇甫晖作乱起兵 变,史彦琼按兵不平定;戍卒叫,乱军起;四面楚歌,八方受敌。)仓皇东出,未及 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李存勖仓皇出征,李嗣源已占汴京,急忙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过秦论》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欧阳修《伶官传序》
《伶官传序》《六国论》《过秦论》比较分析: 1、内容联系 (1)都是史论,都是由历史事实得出经验教训,借古讽今, 借古鉴今。 (2)都论及国家兴亡的问题。 2、语言魅力 《过秦论》语言:气势恢宏,铺张扬厉,极富文采。 《六国论》语言:斩钉截铁,雄健有力,不容置疑。 《伶官传序》语言:抑扬顿挫,摇曳多姿,感慨摇深 3、论证方法 (1)例证 (3)对比论证(3)…… 4、意义深远,不限于当时,现实意义久远。
《五代史伶官传序》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公开课课件)
相关常识
知识整合
4.一词多义 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动词,告诉)
(1)告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动词,祭告)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动词,报告、禀告)
岂独伶人也哉(副词,只有) (2)独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副词,独自)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副词,难道)
作者简介
作品背景
相关常识
知识整合
5.文言句式 (1)梁,吾仇也。(判断句) (2)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被动句) (3)盛以锦囊。(介词结构后置句) (4)入于太庙,还矢先王。(省略句)
思维导图
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多维探究
文白对译
技法迁移
作者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序,却很少直接写伶官们的事,是否 显得有些文不对题? 点拨不是,实际上两者有内在联系。因为伶官的事迹在传内已作了 详细叙述,不必重复。庄宗的衰败正是由伶官所引起,作者以历史 为鉴,就伶官乱政误国之事评述国家兴亡盛衰之理,以史论事,内容 联系很紧密,重点落在庄宗盛衰的史实和评论上。文章最后也提到 “数十伶人困之”的事实,使伶人的作乱和后唐的盛衰直接联系起来, 这样扣住了题意,突出了中心。
知识阐释
技法攻略
例题展示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就是根据语境读懂、领会每一个句子的意 思,能从语句内容、语意阐释和语气效果等方面把这个句子用现代 汉语的形式表达出来。文言翻译涉及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 句式、文化常识等多方面的知识,考查的是考生文言文阅读的综合 能力,也是最容易失分的点。
思维导图
文章主旨
文本研读
多维探究
文白对译
技法迁移
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论据:后唐庄宗史实
庄宗接受遗命 例
11.2《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2
史实
观点
《伶官传序》
PPT模板 http:///moban/
任务一:填写下列表格,把握本文的史实与观点,理解史论的内在逻辑。
史论 《伶官传序》
史实
唐庄宗得天下 (励精图治,强盛)
唐庄宗失天下 (狼狈不堪,衰败)
PPT模板 http:///moban/
观点
盛衰之理 ,岂非人 事
魏晋文学家曹丕说:“文以气为主。”
VS
不同
语体特征上
• 《过秦论》主体部分用铺排、渲染、 夸张之辞,使行文气势强健,有一种 雄壮之美。
• 《五代史伶官传序》主要采用散体, 语言错落有致,突出文章的思想性、 深刻性,同时利用声韵和对偶词句使 文章具有了浓郁的抒情性。
南朝·宋范晔在《狱中与诸外甥书》中说《过秦论》
“笔外纵横,实天下之奇作。”
散体:史论作品的风格
年 级:高二
学 科:高中语文(统编版)
史论的赋体与散体
赋体的史论
多用骈偶句子,铺张扬厉,气势充沛,富有 感染力
散体的史论
文字平易晓畅,句式错落有致,感慨遥深, 逻辑性强
PPT模板 http:///moban/
任务一:填写下列表格,把握本文的史实与观点,理解史论的内在逻辑。
史论
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5.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3、遣词造句——骈偶与错落 《伶官传序》
夹叙夹议。描述史实特别讲究形象性。
虚词
1.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2.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短句
1.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 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与尔三矢,尔其勿忘乃 父之志!
11.2 《五代史伶官传序》 课件(共27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不唯天命言之有物 外若悠游中实刚劲
课后作业
华莱士说:“最考验人的是最幸运的时刻”。 请以“幸运”为话题,写一篇随笔,谈谈你对这句 话的思考与体会。 要求:(1)自拟题目,自选角度;(2)不少于 600字;(3)运用多种论证方法。
参考范例
老子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李存勖,你 曾经凭勇力征服了天下,却又迅速走向失败,其原因 在你于功业成就后的怠惰与骄纵。对伶人的宠信、对 奢靡生活的沉迷蒙蔽了你的心智,消磨了你的志气, 使你丧失了前行的动力与勇气。“譬如为山,未成一 篑,止,吾止也”,打败你的,不是别人,恰恰是你 自己。
自满招来损害,谦虚使人受益。楚汉争霸, 项羽自恃勇武,刚愎自用;刘邦虚怀若谷,礼 贤下士,张良、萧何、韩信乐为所用,最终得 以破楚建汉。
五代史伶官传序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祸患常常是由微小的事情积累而酿成,智 慧与勇武的人常被所溺爱的人或事困扰。宋徽 宗天资聪颖,却耽于金石书画,酿成“靖康之 耻”,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特殊句式
此三者,吾遗恨也 判断句 盛以锦囊以锦囊盛(之)省略句介词结构后置句
系燕父子以组 介词结构后置句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被动句
课堂任务一:脉络梳理
结合课前预习与书下注释,完成人物年表。
李存勖 年表
历史事件
时间 李存勖年龄
三遗恨
三还矢 身死国灭
五代史伶官传序
李存勖年表
历 史事件
时间
梁晋宿怨
三遗恨 燕王背信 908年
昂:庄宗复仇、还矢于庙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 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 襟,何其衰也!
低:众叛亲离、身死国灭用的主要论证方
11.2《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共2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李存勖将三支箭供奉在家庙里,每临出征就派人取来,放在精 制的丝套里,带着上阵,打了胜仗,又送回家庙,表示完成了任 务。经过十多年的交战,李存勖基本上完成了父亲遗命,于公元 923年攻灭后梁,统一北方,四月称帝,国号为唐,史称后唐。
序
序,是文体的一种,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也称叙、引、导 言、前言之类,主要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图、编次体例和作 者情况等,可以放在诗文前面,也可放在诗文的后面。赠序是 临别赠言,内容多推重、勉励之辞。
作者简介
欧阳修
解题
伶 官 传 序
史料补充
史料补充
建立后唐——杰出的军事将领
唐朝灭亡后,中国北方有三股互相敌对的势力,晋王李克用临 死时,交给李存勖三支箭,嘱咐他要完成三件大事:一是讨伐刘 仁恭(刘守光),攻克幽州(今北京一带);二是征讨契丹,解 除北方边境的威胁;第三件大事就是要消灭世敌朱全忠。
本文和《六国论》一样,以散体写史论,通过引史评史, 就史论事,在真实记述史实的基础上加以客观分析、评论,从 中归纳出道理,达到借古讽今的目的。
文意 批注 重点文言现象,翻译全文, 梳理脉络
疏通文意
人为的事(主要指政 治上的得失)
推其根本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
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晋王赐矢——晋王遗命——庄宗受而藏之
庄宗用兵(请矢)——作战(负矢)——凯旋(纳矢) 描绘庄宗忠实地执行父命的情形,概括了庄宗全盛时期的战争状况, 体现庄宗的“忧劳”,突出了“人事”的作用,为下文的议论做准备。 寓论点于叙述中,与第一段的“盛”和“得天下”相照应,全段欲抑先 扬,为下文张本。
当他 缚、拴
丝带、丝绳,这里 指这里泛指绳索
动词,用 木匣子装
序
序,是文体的一种,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也称叙、引、导 言、前言之类,主要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图、编次体例和作 者情况等,可以放在诗文前面,也可放在诗文的后面。赠序是 临别赠言,内容多推重、勉励之辞。
作者简介
欧阳修
解题
伶 官 传 序
史料补充
史料补充
建立后唐——杰出的军事将领
唐朝灭亡后,中国北方有三股互相敌对的势力,晋王李克用临 死时,交给李存勖三支箭,嘱咐他要完成三件大事:一是讨伐刘 仁恭(刘守光),攻克幽州(今北京一带);二是征讨契丹,解 除北方边境的威胁;第三件大事就是要消灭世敌朱全忠。
本文和《六国论》一样,以散体写史论,通过引史评史, 就史论事,在真实记述史实的基础上加以客观分析、评论,从 中归纳出道理,达到借古讽今的目的。
文意 批注 重点文言现象,翻译全文, 梳理脉络
疏通文意
人为的事(主要指政 治上的得失)
推其根本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
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晋王赐矢——晋王遗命——庄宗受而藏之
庄宗用兵(请矢)——作战(负矢)——凯旋(纳矢) 描绘庄宗忠实地执行父命的情形,概括了庄宗全盛时期的战争状况, 体现庄宗的“忧劳”,突出了“人事”的作用,为下文的议论做准备。 寓论点于叙述中,与第一段的“盛”和“得天下”相照应,全段欲抑先 扬,为下文张本。
当他 缚、拴
丝带、丝绳,这里 指这里泛指绳索
动词,用 木匣子装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11.2《五代史伶官传序》(共31张ppt)
伶官传
序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 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了解背景
解题
后唐庄宗李存勤 (xu) 称帝以后,迷恋伶人,常身与 俳优 (杂耍艺人) 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于是被败政 乱国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所惑。
伶官传
后叛乱四起,拥有重兵的伶官拒不发兵,而庄宗亲
五 代 史 序 征又告败北,众叛亲离之期,伶官又乘危作乱,用乱箭 射死了庄宗。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 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了解背景
解题
庄宗在胡柳一带作战,他宠爱的伶人周匝被梁人俘 获后来他灭掉梁,进入梁的都城汴京,周匝来到他的马 前拜见他,庄宗见到他很是高兴,赐给他金银钱物。
解题
了解背景
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
或者编者的“按语”,它的内容或是提纲契领地
评价该书内容,或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
助于读者理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
五 如代: 《史<指南录>后序》伶 官 传
序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 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判断句 ……,……也 ……者,……也
伶官 传序
赏读意会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
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及凯旋而纳之。
状语后置
从事:属官 告:祭告
及:等到
以: 介词,用
前驱: 走在前面
纳:使收藏
伶官 传序
赏读意会
系:捆绑 函:用木匣装着 盛:骄盛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
欤? ➢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
《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
把它收藏在祖庙里。此后出兵,就派 属官用猪、羊各一头祭告祖庙,请下
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那三支箭,用锦囊盛装,背着它走在
前面,等到胜利归来再把箭收藏在祖
庙里。
思考问题
1、晋王临终遗言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简单回答。
▪ 告知三件憾事,劝庄宗完成遗愿。
创作背景
李亚子幼时体貌出众,而且忠厚沉稳,喜欢独来独往,很受李克用 的喜爱。十一岁时便跟随父亲出征作战,得胜后随父亲进见唐昭宗。 昭宗见了他,非常惊讶:“这孩子真是长相出奇!”然后轻抚着他 的背说:“小儿日后必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不要忘了为我大唐尽 忠尽孝啊!” 因为昭宗对李存勖说了一句“此子可亚其父”,意 思是说使他的父亲成为亚军,超过其父,因而得名“亚子”。
文本研析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 皆自于人欤?《书》 曰:“满招损,谦得 益。”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自然 之理也。
抑:或者。 本:探求,考察。 迹:迹象。 兴:使……兴盛,动词的使动用法。 亡:使……灭亡,动词的使动用法。
文本研析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 皆自于人欤?《书》 曰:“满招损,谦得
文本研析
方,当;以,用;组,绳索。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函:用匣子装着,名作动。
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成功:成功的消息,动作名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意气:心情、精神气势,今义:意志和气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概。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 盛:旺盛。
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 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 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
《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看 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
多么 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实词释义 第三段:
或者,还是 考察,探究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
安乐 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
然之理也。
实词释义
第四段:
全,整个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
”,装
(2)《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作者指出应注重生活中的小事,不要沉溺于所钟爱 之事的句子是“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
(3)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晋王于燕王有恩,与契丹有约,但是燕王、契丹 后来“ (而)皆背晋以归梁”,所以庄宗之父在临终时给予庄宗信物,并加以嘱 托“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
欧阳修
学习目标
➢ 掌握重点字词的意义以及特殊句式。 ➢ 理解借古讽今的艺术技巧。 ➢ 理清文章的论证结构。 ➢ 明白“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道理,体
会文中警句对人生的启示。
观看视频:了解欧阳修的一生
课堂导入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 史学家、文学家。曾任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 知政事等,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被
极小的事
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
沉湎,无节制 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整体感知
通读课文,概括段意。
第一段 提出中心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第二段 庄宗得天下 第三段 庄宗失天下 第四段 作者的总结与评价
课堂导入
古人言:“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历史是一座矿山,有待 我们去挖掘那珍贵的宝藏,历史是一片星空,有待我们去追寻那闪耀 的明星;历史亦是生活,是人类曾经的生活,其中积淀了人类太多的 情感和智慧。有这样一篇史论文被赞誉为“千年绝调”,它就是《五 代史伶官传序》。它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可以独步千古、世代诵读 ?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欧阳修走进历史现场,品评后唐庄宗的兴衰荣辱。
多么 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实词释义 第三段:
或者,还是 考察,探究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
安乐 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
然之理也。
实词释义
第四段:
全,整个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
”,装
(2)《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作者指出应注重生活中的小事,不要沉溺于所钟爱 之事的句子是“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
(3)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晋王于燕王有恩,与契丹有约,但是燕王、契丹 后来“ (而)皆背晋以归梁”,所以庄宗之父在临终时给予庄宗信物,并加以嘱 托“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
欧阳修
学习目标
➢ 掌握重点字词的意义以及特殊句式。 ➢ 理解借古讽今的艺术技巧。 ➢ 理清文章的论证结构。 ➢ 明白“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道理,体
会文中警句对人生的启示。
观看视频:了解欧阳修的一生
课堂导入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 史学家、文学家。曾任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 知政事等,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被
极小的事
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
沉湎,无节制 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整体感知
通读课文,概括段意。
第一段 提出中心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第二段 庄宗得天下 第三段 庄宗失天下 第四段 作者的总结与评价
课堂导入
古人言:“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历史是一座矿山,有待 我们去挖掘那珍贵的宝藏,历史是一片星空,有待我们去追寻那闪耀 的明星;历史亦是生活,是人类曾经的生活,其中积淀了人类太多的 情感和智慧。有这样一篇史论文被赞誉为“千年绝调”,它就是《五 代史伶官传序》。它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可以独步千古、世代诵读 ?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欧阳修走进历史现场,品评后唐庄宗的兴衰荣辱。
《五代史伶官传序》 第二课时示范课教学课件【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统编人教版)】
庄宗: 忧劳则兴,逸豫则亡 秦: 仁政则兴,暴政则亡 六国: 抗秦则兴,赂秦则亡 项羽: 重贤则兴,寡谋则亡 北宋: 思危则兴,苟安则亡 学生: 勤奋则兴,懒惰则亡
拓展延伸
文章说国家盛衰兴亡之理在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末尾又 意味深长地点出“岂独伶人也哉”。请同学们再寻找一些事例来加以补充说明。
拓展延伸
上①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 房玄龄曰:“草昧②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 魏征对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 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 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
文意探究
任务二:通读课文,为文中作为史料论据的庄宗李存勖整理一 份人物年表。
庄宗李存勖人物年表
出生
885年
23岁
27岁
908年 接受三矢 继父遗志
91
函梁君臣之首 身死国灭,
(亡梁)
为天下笑
立国(15年)
灭国(3年)
文意探究
任务三:用导图归纳文章论证结构思路,想想本文的论证方法。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统编人教版)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五代史伶官传序
第二课时
内容回顾
总起:提出论题 分说:正面叙说 分说:反面叙说 总结:得出教训
文意探究
任务一:通读课文,归纳这篇史论的论点、结论和作为论据的史料。
论点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论据 庄宗之得天下和其失之
结论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正面分述:
后唐庄宗得天下
拓展延伸
文章说国家盛衰兴亡之理在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末尾又 意味深长地点出“岂独伶人也哉”。请同学们再寻找一些事例来加以补充说明。
拓展延伸
上①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 房玄龄曰:“草昧②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 魏征对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 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 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
文意探究
任务二:通读课文,为文中作为史料论据的庄宗李存勖整理一 份人物年表。
庄宗李存勖人物年表
出生
885年
23岁
27岁
908年 接受三矢 继父遗志
91
函梁君臣之首 身死国灭,
(亡梁)
为天下笑
立国(15年)
灭国(3年)
文意探究
任务三:用导图归纳文章论证结构思路,想想本文的论证方法。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统编人教版)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五代史伶官传序
第二课时
内容回顾
总起:提出论题 分说:正面叙说 分说:反面叙说 总结:得出教训
文意探究
任务一:通读课文,归纳这篇史论的论点、结论和作为论据的史料。
论点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论据 庄宗之得天下和其失之
结论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正面分述:
后唐庄宗得天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拓展延伸
乌江亭长舣(划船靠岸)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 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亡 我,我何渡为?”
依你之见,项羽由盛而衰,由兴而亡,真的是天亡他么?
太史公曰: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 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 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 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 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
布置作业
本单元的两篇史论,分别探讨秦和后唐灭亡的历史教训。你是否认 同作者的观点呢?他们的论证是否有可商榷之处?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 参考相关资料,尝试写一篇短文,对两篇文章提出质疑进行辩驳。
敬请各 位老 师提 出宝 贵意见 !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统编人教版)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五代史伶官传序
第二课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内容回顾
总起:提出论题 分说:正面叙说 分说:反面叙说 总结:得出教训
文意探究
任务一:通读课文,归纳这篇史论的论点、结论和作为论据的史料。
论点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论据 庄宗之得天下和其失之
结论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正面分述:
后唐庄宗得天下
忧劳可以兴国
伶
总起:提出论题
官
反面分述:
传
盛衰之理,
庄宗失天下
结论 逸豫可以亡身
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序
虽曰天命,
岂非人事哉
总结:得出教训
讽谏北宋王朝力戒骄奢、 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祸患常积于忽微, 智勇多困于所溺
拓展延伸
通过后唐庄宗兴败的规律,试想想:秦朝、六国、项羽的兴亡规律又是怎 样的?作为学生的我们,怎样做才能进步(成功),怎样做就会退步(失败)呢?
文意探究
任务二:通读课文,为文中作为史料论据的庄宗李存勖整理一 份人物年表。
庄宗李存勖人物年表
出生
885年
23岁
27岁
908年 接受三矢 继父遗志
912年 系燕王父子以组 (灭燕)
38岁 41岁
923年 926年
函梁君臣之首 身死国灭,
(亡梁)
为天下笑
立国(15年)
灭国(3年)
文意探究
任务三:用导图归纳文章论证结构思路,想想本文的论证方法。
拓展延伸
上①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 房玄龄曰:“草昧②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 魏征对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 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 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
•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于灭吴的事例 《苦斋记 》中说:“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 • 唐太宗李世民,吸取前人教训,励精图治,换来了“贞观之治”,名垂青史。 • 唐玄宗李隆基,忧劳时,迎来了“开元盛世”;逸豫时,天宝危机,酿成了
安史之乱。
庄宗: 忧劳则兴,逸豫则亡 秦: 仁政则兴,暴政则亡 六国: 抗秦则兴,赂秦则亡 项羽: 重贤则兴,寡谋则亡 北宋: 思危则兴,苟安则亡 学生: 勤奋则兴,懒惰则亡
拓展延伸
文章说国家盛衰兴亡之理在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末尾又 意味深长地点出“岂独伶人也哉”。请同学们再寻找一些事例来加以补充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