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案例《谈美书简》公开课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谈美课件
二、探美寻奇
• 1、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 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
• ——《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 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 三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坝 • 枯藤老树昏鸦
• 2、我的寓所后面有一条小河通莱茵河。我 在晚间常到那里散步一次,走成了习惯,总 是沿东岸去,过桥沿西岸回来。走东岸时我 觉得西岸的景物比东岸的美;走西岸时适得 其反,东岸的景物又比西岸的美。对岸的草 木房屋固然比这边的美,但是它们又不如河 里的倒影美。同是一棵树,看它的正身本极 平凡,看它的倒影却带有几分另一世界的色 彩。我平时又欢喜看烟雾朦胧的远树,大雪 笼盖的世界和更深夜静的月景。本来是习见 不以为奇的东西,让雾、雪、月盖上一层白 纱,便见得很美丽。
• 4、 十九世纪的英国学者罗斯金,就曾经很坦白 地告诉人说:“我从来没有看见过一座希腊女神雕像, 有一位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的一半美。”从愉快的标 准看,血色鲜丽的姑娘引诱力自然是比女神雕像的大; 但是你觉得一位姑娘“美”和你觉得一座女神雕像 “美”时是否相同呢?《红楼梦》里的刘姥姥想来不 一定有什么风韵,虽然不能邀罗斯金的青眼,在艺术 上却仍不失其为美。一个很漂亮的姑娘同时做许多画 家的“模特儿”,可是她的画像在一百张之中不一定 有一张比得上伦勃朗(荷兰画家)的“老太婆”。英 国姑娘的“美”和希腊女神雕像的“美”显然是两件 事,一个是只能引起快感的,一个是只能引起美感的。
• 第1章——第14章 • 由艺术走入人生 审美理想
• 第15章 • 将人生纳入艺术
人格理想
三、美化人生
• 6、凡是完美的生活都是人格的表现。大而 进退取与,小而声音笑貌,都没有一件和人 格相冲突。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是陶渊明的生命史中所应有的一段文章,如 果他错过这一个小节,便失其为陶渊明。下 狱不肯脱逃,临刑时还叮咛嘱咐还邻人一只 鸡的债,是苏格拉底的生命史中所应有的一 段文章,否则他便失其为苏格拉底。这种生 命史才可以使人把它当作一幅图画去惊赞, 它就是一种艺术的杰作。
人教高中必修4《谈美》文惠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视频下载
《谈美》整本书阅读之“美感是什么”教学设计永州市蓝山县第二中学文惠教学目标:1. 阅读前三章,梳理每章及前三章整体思路,把握内容。
2. 对阅读中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加深理解。
3. 在阅读交流过程中总结整本书阅读的经验和方法。
教学重点:解决阅读中出现的疑问,深入理解作者观点。
教学难点:如何利用整本书阅读的方法读懂作品。
教学方法:批注、讨论课前准备:1. 充分的原生态阅读。
每章不少于三条批注,写下感受与疑问。
2. 每周阅读三至五章。
每周以专题为单位阅读,提交读书报告。
3. 以结构图或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每章内容,把握作者观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小组代表展示作品前三章结构图或思维导图。
参考:第一章《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借古松引出话题——分述三种态度的区别——美(美感经验)的意义第二章《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借具体事例引出论点——借实例阐释论点——阐释什么是“适当的距离”及达成适当距离的条件第三章《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宇宙的人情化》:借《庄子》中的故事等实例说明什么是“移情作用”——美感经验与移情作用的联系与区别——举例阐释美感经验——总结论点并得出两个结论三、探讨交流,质疑解难。
(就学生的读后疑惑中较有代表性的几个问题进行交流)1. 实用的态度与科学的态度都是由事物而联想到与事物意象无关的事物,那是否美感是一种完全与外界脱离的、只与个人内心相关的感觉?2.作者为何说“美是最没有用处的”,下文又说:“人所以异于其他动物的就是于饮食男女之外还有更高尚的企求,美就是其中之一”?|3.怎么理解“你遇到一个没有精神上的饥渴的人或民族,你可以断定他的心灵已到了疾病衰老的状态”?4.“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适当的距离”是怎样的距离?5.艺术和实际人生保持距离确实更能感受到艺术,感受到其中的美,不过贴着生活、深入生活,是不是就没有什么艺术可言了呢?6.如何理解“移情作用不一定是美感经验,而美感却常含有移情作用”?7.作者为何将“移情现象”称为“宇宙的人情化”?8.为什么“一切美的事物都有令人不俗的功效”?9.美感作为一种含有若干主观成分的个人感受,是何以经过数千年后仍引起我们的共鸣,让我们深感亲切的呢?不同的个人感受中也有占主导作用的、具有普遍性的吗?10.艺术真的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修养吗?艺术真的能挽救社会的腐化吗?四、归纳概括,总结方法。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名著导读谈美课件
• 自然丑进入艺术领域后,通过对丑的憎恶、 批判与鞭挞,激发人们对使光明的、美好 的事物追求和向往,具有否定丑、肯定美 的美学价值。这些丑的典型在世界文学画 廊中,给我们以极高的美学享受。这类形 象有……
• 鲁四老爷、周朴园、赛卢医、张驴儿、桃 杌、克劳狄斯、奥斯里克、伊阿古、奥楚 蔑洛夫、别里科夫、葛朗台、阿Q……
都站在哪里,学生能一下就指出来吗?
课程
课 程
事实上,在高效教师的课堂里,没人 能确定这位老师接下来会走到什么位置。 而且,学生也习惯了自己的老师在教室内 不停地走动,他们都见怪不怪了,但是教师 并不是漫无目的地随意走动每次巡视他 都会有特定的目的,只不过教师走动的十 分频繁且经过了深思熟虑,因此学生猜测
1
事实上,如果你询问一个学生,他的老师通 常会站在哪里,他或许答不上来。我们也 经常听到教师说:“每当我四处走动时,我 的学生都会变得很紧张。他们不喜欢我靠 得太近。”凡是这么说的教师往往不喜欢 离开自己的舒适区域,因此一旦他开始在 教室里四处走动,学生就会感到不适应甚 至变得很紧张。
课程
课
借此机会,我准备和你分享一个自己观察得出的结
1
事实上,如果你询问一个学生,他的老师通 常会站在哪里,他或许答不上来。我们也 经常听到教师说:“每当我四处走动时,我 的学生都会变得很紧张。他们不喜欢我靠 得太近。”凡是这么说的教师往往不喜欢 离开自己的舒适区域,因此一旦他开始在 教室里四处走动,学生就会感到不适应甚 至变得很紧张。
课程
课
借此机会,我准备和你分享一个自己观察得出的结
• 北方人初看到西湖,平原人初看到峨 嵋,虽然审美力薄弱的村夫,也惊讶它 们的奇景;但在生长在西湖或峨嵋的人 除了以居近名胜自豪以外,心里往往觉 得西湖和峨嵋实在也不过如此。新奇的 地方都比熟悉的地方美,东方人初到西 方,或是西方人初到东方,都往往觉得 面前景物件件值得玩味。本地人自以为 不合时尚的服装和举动,在外方人看, 却往往有一种美的意味。
《谈美》导读--朱光潜课件(47张PPT)高中语文精品公开课课件
为何免俗
势力场上如果缺少高尚的道
德依托,便容易精神堕落。如果
只是求物质生活的温饱舒服,为
物欲所支配,也会完全失去个人
的精神空间。
返回
怎样免俗
“免俗”即是对“利害圈”和物 欲要有一些超越,有一些精神的寄 植,有一些理想与情趣,其中艺术 活动就可以起到这种超越利害关系 的作用,在“无所为而为”中净化 心灵,得到人格精神的提升。 返回
为何培养
培养美感的态度和审美 的眼睛,虽没有什么实用的 价值,却可以“免俗”,可 以净化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返回
怎样培养
至于养成“美感的态度”就要 学会超越和玩味,在审美过程中 求得“直觉”和“形象”。“美 感经验就是形象的直觉,美就是 事物呈现形象于直觉时的特质。”
返回
个性体验 看到这么诱人的草莓,同学们有何
“主题阅读” “课内带课外”
《谈美》导读/ READING
1
走近作家及作品
2
目录/Contents
3
《谈美》内容及主张 审美现象和规律
4
人生艺术化问题
一 走近作家作品
自主学习任务群
朱 生卒年月
光 身份地位 人生经历
潜 主要作品
生卒年月
朱光潜,字孟实,1897年
生于安徽桐城,1986年逝世于
北京大学,他90年的生涯的大
部分都贡献给了中国的美学事
业,所以晚年时被尊称为“美
学老人”。
返回
身份地位
我国现代著名美学家、 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 家。我国现代美学与现代比 较文学的奠基者之一。
返回
人生经历
1925年起先后赴英、法等国学 习,获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历 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 教授。生前任北京大学西语系教授、 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名誉会长,毕生 从事美学教学与研究工作。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名著导读 谈美 新教学课件
3、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 在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 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各人 的世界都由各人的自我伸张而成。 欣赏中都含有几分创造性。…… 美感经验的直接目的虽不在陶冶 性情,而却有陶冶性情的功效。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宇宙的人情 化》
4、美感经验是直觉的而不 是反省的。在聚精会神之中 我们既忘去自我,自然不能 觉得我是否欢喜所观赏的形 象,或是反省这形象所引起 的是不是快感。……如果自 己觉得快感,我便是由直觉 变而为反省,好比提灯寻影, 灯到影灭,美感的态度便已 失去了。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创造与情感》
12、从历史看,艺术的前 规大半是先由自然律变而 为规范律,再由规范律变 而为死板的形式。古今大 艺术家大半后来都做到脱 化格律的境界。他们都从 束缚中挣扎得自由,从整 齐中酝酿出变化。
——《“从心所欲,不逾 矩”——创造与格律》
13、凡是艺术家都须有一半 是诗人,一半是匠人。他要 有诗人的妙悟,要有匠人的 手腕……妙悟来自性灵,手 腕则可得于模仿。
阅读思考答案(二)
美是怎么产生的呢,是由联想所产生的吗?作者借用牛希济的 两句词“记得绿罗裙,处处恋芳草”,指出“许多通常被认为 美感的经验其实并非美感”,而是“实际人的态度,在艺术本 身以外求它的价值”。由萋萋芳草,联想到绿罗裙;可是由一 种古董,联想到金钱,那不是美,不是所有的联想都是美。美, 是一种“专注”,没有了专注,也就没有了美了。
——《“ 读 书 破 万 卷 , 下 笔 如 有 神 ” —— 天 才 与 灵感》
15 、 人 生 本 来 就 是 一 种 较 广 义 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 他 自 己 的 作 品 。 …… 过 一 世 生 活好比做一篇文章。完美的生 活都有上品文章所应有的美 点 。 …… 情 趣 愈 丰 富 , 生 活 也 愈美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 是人生的情趣化。
《谈美书简》的读书分享PPT,共计22页
中国现代美学家朱光潜代表作之一
汇 报 人 : X X X 汇报时间:20XX.XX
目录
1 作者简介 3 作品解读
2 内容简介 4家。笔名孟实、盟石。安徽桐城人(今枞阳县麒麟镇岱鳌村 朱家老屋人)。青年时期在桐城中学、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学习,后肄业于香港 大学文学院。1925年出国留学,先后肄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法 国巴黎大学、斯塔斯堡大学,获文学硕士、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先后在 国立北京大学、国立四川大学、国立武汉大学任教。并任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名 誉会长。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常委,民盟中央委员,中国美学学会会长、名誉 会长,中国作协顾问,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朱光潜在30年代至40年代期间 认为,在美感经验中,心所以接物者只是直觉,物所以呈现于心者只是形象。 因此美感的态度与科学的和实用的态度不同,它不涉及概念、实用等,只是聚 精会神地对于一个孤立绝缘的意象的观赏。
作者简介
1950年以后提出主客观统一说,认为美必须以客观事物作为条件,此外还须加上主观的意识形态或 情趣的作用,使物成为物的形象,然后才是美。
60年代,他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把主观视为实践的 主体“人”,认为客观世界和主观能动性统一于实践。主要 编著有 《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谈美》、《诗 论》 、《谈文学》、《克罗齐哲学述评》、《西方美学史》、 《美学批判论文集》、《谈美书简》、《 美学拾穗集》等, 并翻译了《歌德谈话录》、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G.E. 莱辛的《拉奥孔》、G.W.F.黑格尔的《美学》、B.克罗齐的 《美学》、G.B.维柯的《新科学》等。 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 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 美学的人。
谢谢观看
中国现代美学家朱光潜代表作之一
人教高中必修4《谈美》李长存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视频下载
《谈美》阅读教学设计海北二中李长存【教学目标】1. 了解作家作品,知人入文。
2. 浏览全书,了解大概。
(重点)3. 主题阅读,掌握与“美”、“美感”有关的概念,明确它们的关系,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
(重难点)4. 感受本书之美,领略大师风采。
【教学方法】引导启发小组合作【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1923年冰心的《寄小读者》出版了。
她用通讯的形式,采取和小朋友谈心的亲切口气,赞美自然、祖国和母爱。
文笔清理、优雅。
她关照儿童。
也有一个人,他却关照青年,给青年写信,写了《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在这十二封信里,以青年们所正在关心,或应该关心的事项为题,如读书、修身、作文、社会运动、爱恋、哲理,凡此种种。
劝青年眼光要沉,要从根本上做工夫,要顾到自己,勿随了世俗图近利。
1932年,他又写了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谈美。
也就是我们今天要阅读的这本书。
(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本,一起聆听开场白部分)二、作者介绍1.视频介绍:朱光潜与武昌(中国之美,才有了完整的表述)2.补充经历和主要作品(ppt)三、谈“美”1. 学生自由说“美”(你觉得“美”是什么?你对“美”有怎样的认识呢?谈谈你的理解)2. 《说文解字》中的“美”字3. 各种艺术形式中的“美”(ppt展示绘画、雕塑、书法)美存于生活里,也存在于一切艺术里,比如绘画、雕塑、书法、音乐、诗文。
|美是梵高的《向日葵》;美是美国的自由女神像;美是健硕的五牛图;美是黄公望的山水《富春山居图》;美是张择端的长卷《清明上河图》;美是徐悲鸿的《马骏图》;美是雕塑《扔铁饼的男子》,也是《抱鹅的孩子》。
更是白纸上的笔走龙蛇,横竖撇捺。
4. “美”的定义A.美是精神领域抽象物的再现。
“美”即离不开审美主体,也离不开审美客体,它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产生的一种主观感受。
因此美是抽象的,美感的世界是意象世界。
(美学)B.孟子说:“充实之谓美.”荀子说:“不全不粹不足以谓美.”《诗.关雎序》说:“美,谓服饰之盛也.”四、主题阅读“美感”1. 当你看到这样一棵古松时,会有怎样的感触或想法呢?(生自由发言。
《谈美书简》导读ppt课件
再比如,朱光潜结合自己的切身
的经历,特别是我们的美学研究在“文革”中收到极Fra bibliotek的破坏和干扰,
在文中发出振聋发聩的号召:“让我
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一起
来冲破禁区吧。”具体说来,要冲破
的禁区包括哪些呢?就是“人性论”、
“人道主义”、“人情味”以及“共
同美感”等等这些被一些别有用心的
人划定为禁区,被认为是作品中不能
二、“当局者迷,旁观者 清” ——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 离
俗语讲:“距离产生美”。其实朱先 生在此明确的指出了艺术和生活的距 离。真实世界笼罩了雾、雪或雨就容 易给人们另外一种联想,其状态使真 实世界同你我之间产生了距离,因而 有了古往今来的诗情画意等及赋美感 的意境。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 于生活。应该也是其中道理。艺术是 主观的情趣、感觉,而又有些客观的 控制和设计在其中,太过接近真实容 易使人产生功利心,太过主观也不容 易让人理解,毕竟艺术是给人们欣赏 的。
调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把主观视
为实践的主体“人”,认为客观世界
和主观能动性统一于实践。
精彩解读
《谈美书简》一书凡十三封信, 既有关于美学理论的论述,比如马列 主义美学体系、美与美感、形象思维 等;也有就具体的美学问题进行探讨, 提出自己的看法,比如典型环境与典 型性格问题、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问 题、悲剧性与戏剧性等;同时还总结 自己切身的体会,对某些错误思想和 观点进行批判,比如号召大家冲破人 性论、人道主义和人情味等文艺创作 和美学中的禁区,等等。
说是清理过去的美学言论,其实 最首要的是表明一种新的认识,强调 自己新的思维的突破。朱光潜在文中 说:“解放后,特别是五十年代全国 范围的美学批判和讨论中,我才开始 认真地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主义,从而逐渐认识到自己过去的一 些美学观点的错误。”这本《谈美书 简》的产生由来,也就是他在这些年 不断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 础上,对美学上一些关键问题提出自 己新的认识。朱光潜深刻地认识到, 学习和研究美学,一定要把学习马列 主义经典著作放在首位,反复强调说 “研究美学如果不弄懂马克思主义, 那就会走入死胡同”。
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谈美》8-人教版
谢谢
体“人”,认为客观世界和主观能 动性统一于实践。
内容简介
《谈美》是中国现代美学家朱光潜在 八十二岁高龄的情况下写就的“暮年心血” 之作,它既是对自己漫长美学生涯和美学 思想的一次回顾和整理,也是“给来信未 复的朋友们”,尤其是青年朋友们的一次
回复。
他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和明白如话的语 言把高深的美学问题讲得深入浅出,引人 入胜,从而起到了净化读者心灵、提升一
在青石板上,目光中充满童真,凝望着来来往往的后生。
先生对后生的爱,听着让人动容。那时,许多家境贫穷的学生时常到先生 家索要钱票。先生乐善好施,家门大开,从他悟彻一切的目光中可以知道,
朱先生不问得失,完全是一位打碎了算盘的人。
大三的时候,我从燕南园独自穿行,途经那段残垣,先生又一次隔着矮墙, 送过一枝小花。
学习交流
《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 ——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
三种态度
实用
科学
美感
最高目的
善
真
美
真善美三者俱备才可以算得上完全的人,真和美是解决精神上的 饥渴。
在有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环境需要的奴隶,在无所为而为的 活动中,人是自己心灵的主宰。
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 面。
阅读方法
引读法——读目录,知体式 摘录法——理枝叶,抓主干 例读法——联事例,悟观点 拓读法——观现实,书感悟
我的生死北大
上中学时,我们去北大玩耍,途经燕南园一段残垣断壁,我见一位十分 矮小的老人,静静地坐在青石板上。看到我们走近,老人拄起拐杖,慢慢
绕到残垣之后,隔着那段残破的矮墙,递过一枝盛开的花朵。
行世。
朱光潜在30年代至40年代期间 认为,在美感经验中,心所以呈现
人教高中必修4《谈美》万伟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视频下载
明德励行臻于至善|1开课时间:2019年5月7日开课班级:高一(2)班授课教师:万伟《谈美》导读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美”,学生有所了解;“美学”,学生可能知之甚少。
《谈美》作为一部重要的美学著作,因其深入浅出,引人入胜,是普及学生美学知识的好读物。
本教学设计,立足于“导”,注重于“趣”,旨在于引导学生“读”,并读之以法。
教学的总体思路是:一、《谈美》写什么,整体把握,明确主要观点;二、为什么要读它,谈意义,勾起阅读期待;三、怎样去读,学会运用阅读方法。
二、教学目标1、了解:《谈美》作者,作品主要内容;2、学习:发现“美”、感知“美”、欣赏“美”的一般方法;3、初步树立在艺术欣赏中熏陶情感,净化心灵的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发现“美”、感知“美”、欣赏“美”的一般方法;2、教学难点:初步树立在艺术欣赏中熏陶情感,净化心灵的观念。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用具讲授法、讨论法;希沃、教学助手五、教学过程1、导入:提问导入 2、整体感知:(1)整体感知。
(2)阅读方法总结一:引读法:读目录,知体式(把握方向)。
3、交流讨论,教师点拨| |连江尚德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县级教学观摩日|2阅读第一章《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认识美、理解美并感悟美。
(一)认识美(1)学生交流:阅读前对美的认识是什么?阅读后对美有了哪些新的认识?(2)教师展示。
(3)如何让自己能迅速地把握作者的观点?总结:学会把握文本的观点句,通过问句,关联词来厘清文章内容脉络,理清枝叶,抓住主干,简要概括文章的基本观点。
(4)阅读方法总结二:摘读法:理枝叶,抓主干(梳理观点)。
(二)理解美(1)请举例来阐述你对美的认识。
(2)教师展示事例。
(3)阅读方法总结三:例读法:联事例,悟观点(理解内容)。
(三)感悟美(1)学生摘抄语句,展示感悟。
(2)老师寄语。
(3)阅读方法总结四:拓读法:观生活,书感悟(感悟经典)。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谈美》课件(39张PPT)
三、“联想”与“心境”联合作 用而产生的“移情”现象
在诗歌作品中,许多“移情”现象大多 是由联想作用和心境作用同时融合在一起 ,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而产生的。
曹雪芹《红楼梦》“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一回中,林黛玉所感喟的“花谢花飞花 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移情诗句也 是由于她“伤春愁思”的心境和“葬花伤 己”的联想的联合作用下而产生的。
谢谢
象如唐代大诗人杜甫生活在“烽火连三月
”的乱世,目睹百姓因“安史之乱”而流离 失所的处境和长安失陷后“城春草木深”的 荒凉景象,因而会产生一种忧虑、悲哀的“ 心境”。他怀着这种心境来看花,自然而然 会产生“感时花溅泪”的移情现象。兼之音 信不通,“家书抵万金”,对家中妻子儿女 的牵挂和强烈的思念,也会使杜甫内心怀有 撇下妻子儿女孤身浪迹宦游的恨别“心境” ,这时鸟儿的啼叫也会让他感到心惊,于是 产生了“恨别鸟惊心”的移情现象。
合作探究(辩一辩 熟
) 读 结合平时诗文鉴赏实践,谈谈你对“
距离产生美”的理解。
精
题西林壁
思
宋代 苏轼
子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自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初入庐山(其一)
知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距离产生美
距离是指事物和 人的实际利害关 系之间的分离
《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 风,人比黄花瘦。”
飒飒西风之中的菊花,是词人 自己在爱情生活方面不如意而产生 的离愁别绪。
物我同一
美感的产生是我的情趣 和物的姿态的往复回流
由我及物——把我的感情移注于物 由物及我——把物的姿态吸收于我
移情于物作为文艺审美,文气创作 中的现象和手段,通常有以下几种: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名著导读《谈美》课件(1)
6、遇到文艺作品如果始 终持批评的态度,则我是 我而作品是作品,我不能 沉醉在作品里面,永远得 不到真正的美感的经 验。——《“灵魂在杰作 中的冒险”——考证、批 评与欣赏》
精品PPT
7、(恋爱时)你在理想中先酝 酿成一个尽美尽善的女子,然 后把她外射到你的爱人身上去, 所以你的爱人其实不过是寄托 精灵的躯骸。你只见到精灵, 所以觉得无瑕可指;旁人冷眼 旁观,只见到躯骸,所以往往 诧异道:“他爱上她,真是有 些奇怪。”一言以蔽之,恋爱 中的对象是已经艺术化过的自 然 。 ——《“ 情 人 眼 里 出 西 施”——美与自然》
名著导读《谈美》
精品PPT
作者介绍
• 朱光潜(1897~1986年), 笔名孟实、盟石。
• 安徽桐城人。 • 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教育家、翻译家。
精品PPT
• 1925年起先后赴英、法等国学习,获博士学位。 • 1933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
教授。 • 建国后,他一直是北京大学教授,历任二、三、四、
精品PPT
• (3)读朱先生的书,是从这本书到那本书的跋涉, 那光景有时也确乎可以让人忘记这其实不过是端 坐书斋在想象中游目骋怀。光潜先生追求的是对 书中之理的抽绎,编织,条贯,一生在书中过活。 他读了那么多书,又那么有耐心一向我们介绍这 些书中密如蛛网而且常常晦莫如深的思想线索, 叫人不得不佩服。 ——郜元宝 《远远望去的印象》
精品PPT
3、所谓美感经验,其实不过是 在聚精会神之中,我的情趣和物 的情趣往复回流而已。……各人 的世界都由各人的自我伸张而成。 欣赏中都含有几分创造性。…… 美感经验的直接目的虽不在陶冶 性情,而却有陶冶性情的功效。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宇宙的人情 化》
高一语文课件:人教版 必修4 名著导读 《谈美》 (共25张PPT)
作品比较:
1、《谈美——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 写于1932年(35岁)在英国留学期间,是《文
艺心理学》的缩写本。他以书信体的形式把西方各 种美学、心理学理论与中国人熟悉的文学现象和鲜 活的审美现象结合起来,语言通俗易懂,明白如话, 把高深的美学问题讲得深入浅出,引人入胜,起到 了净化读者心灵、提升青年精神境界的作用。 2、《谈美书简》
写于他82岁高龄之际,也是书信体,但语言的 通俗性不如《谈美》。“语文新课标丛书”入编的 是《谈美书简》,而我们今天介绍的是《谈美》。
《谈美》概要:
1、《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 ——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2、《“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 ——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3、《“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宇宙的人情化 4、《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 ——美感与快感 5、《“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 ——美感与联想 6、《“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 》——考证、批评与欣赏 7、《“情人眼里出西施” 》——美与自然 8、《“依样画葫芦” 》——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错误 9、《“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 》——艺术与游戏 10、《空中楼阁》——创造的想象 11、《“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创造与情感 12、《“从心所欲,不逾矩” 》——创造与格律 13、《“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 》——创造与模仿 1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天才与灵感 15、《“慢慢走,欣赏啊!” 》——人生的艺术化
生活艺术化 艺术术人生
作业: 课后阅读《谈美》
原著。
品读美学经典, 追求艺术人生
——朱光潜《谈美》导读
作者简介:
朱光潜(1897~1986),安徽省桐城人,笔 名孟实、盟石。1923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教育系。 1925年至1933年,先后在英国爱丁堡大学、伦敦 大学、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留学。1933年回国后, 先后在北大、川大、武汉大学任教。朱光潜是我 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 在中国广泛介绍西方美学的人。他学贯中西,博 古通今,是中国美学史上一座横跨古今、沟通中 外的“桥梁”,是我国现当代最负盛名并赢得崇 高国际声誉的美学大师。代表作有《西方美学史》 《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谈美》《谈美 书简》等。《西方美学史》是朱光潜解放后出版 的最重要的一部著作,也是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一 部美学史著作。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谈美》课件
二、由“心情”产生的移情现象
• 。如唐代大诗人杜甫生活在“烽火连三月”的乱世,目睹百姓因“安史之乱”
而流离失所的处境和长安失陷后“城春草木深”的荒凉景象,因此会产生一种担 忧、悲伤的“心情”。他怀着这种心情来看花,自然而然会产生“感时花溅泪” 的移情现象。兼之音信不通,“家书抵万金”,对家中妻子儿女的牵挂和强烈的 想念,也会使杜甫内心怀有撇下妻子儿女孤身浪迹宦游的恨别“心情”,这时鸟 儿的啼叫也会让他感到心惊,于是产生了“恨别鸟惊心”的移情现象。
• 一、由“ 联想”而产生的移情现象 • 二、由“心情”产生的移情现象 • 三、“联想”与“心情”联合作用而产生的移情现象
一、由“ 联想”而产生的“移情现象”
• 秋天,寒林枯草,落木萧萧,景象凄清,容易让人触景生情,产生种种联想,进而 产生很多“移情”诗句。如:
• “千里暮烟愁不尽,一川秋草恨无穷”。——张泌 •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 秋风秋雨愁煞人。——秋瑾 • 寥落古行宫,宫花孤寂红。——元稹
三、“联想”与“心情”联合作用而产生的“移情”现象 在诗歌作品中,许多“移情”现象大多是由联想作用和心情
作用同时融会在一起,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而产生的。
• 曹雪芹《红楼梦》“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一回中,林黛玉所感喟的“花 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移情诗句也是由于她“伤春愁思” 的心情和“葬花伤己”的联想的联合作用下而产生的。
高中语文 人教版 必修四
谈美
教学课件
学习目标 •了解《谈美》 •学会视察美 培养美感 •建立正确的审美观
自读教材
• 勾画需要掌控的字词 • 了解作者 • 勾画《谈美》重要句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朱光潜《谈美》PPT教学课件
合作探究仔细思考
01
02
03
04
05
何为美? 免俗,不实际,超越 利害,在”无所为而 为“中净化心灵,使 人格得到提升一切事 物。
艺术等于人生吗? 为什么说艺术源于生 活且高于生活?
说说你发现的美? 对于这些美你有什么 感受?
美感和快感是否一样? 我们如何欣赏美?
你美不美?为什么?
名家点评
孟实先生引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这种‘宏观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值 得学者深思。文艺理论当有以观其会通,局于一方一隅,是不会有真知灼见的。
个
必
• 距离是美感产生的另一个因素。
要
• 移情是美感产生的又一个条件。
条
件
三
• 美感与快感。
对
名
• 美感与联想的区别。
词
• 考证批评和审美之别。
移情现象
找出下面句子手法上的共同点
未及二三里, 摧藏马悲哀。
深山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 点点滴滴。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朱自清
“联想”与“心境”联合作用而产生的“移情”现象
在诗歌作品中,许多“移情”现象大 多是由联想作用和心境.作用同时融 合在一起,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而产 生的。
曹雪芹《红楼梦》“埋香冢 飞燕泣残红”一回中
林黛玉所感喟的“花谢花飞 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 怜?”的移情诗句
是由于她“伤春愁思”的心 境和“葬花伤己”的联想的 联合作用下而产生的。
第十四章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天才与灵感
第十五章
“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
《谈美》知识梳理
人教高中必修4《谈美》王敏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视频下载
反复阅读:消
《谈美》
化吸收,把 自己的阅读
重读 感悟写一封
回信给先生。
谢谢指导
谈美
-- 整本书阅读方法指导
庆安高级中学 王敏
四步读 书法
实质
略读
观其大略 不求甚解
精读
深入细致 心领神会
研读
深入研究 分质疑
《谈美》阅读目录, 自选篇目,
阅读
15篇的首 小组合作, 末段。理 理出思维
任务 出层次 导图
关键词概
括
每天三人, qq群分享 感悟,箴言 接力
时间 课下自读, 课下审读, 群上交流
在有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环境需要 的奴隶;在无所为而为的活动中,人是自 己心灵的主宰。这是单就人说,就物说呢? 在实用的和科学的世界中,事物都借着和 其它事物发生关系而得到意义,到了孤立、 绝缘时却都没有意义;但是在美感世界中 它却能孤立、绝缘,却能在本身出价值。 照这样看,我们可以说,美是事物的最有 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最有价值 的一面。
人所以异于其它动物的就是于饮食、男女 之外还有更高尚的企求,美就是其中之一。是 壶就可以贮茶,何必又求它形式、花样、颜色 都要好看呢?吃饱了饭就可以睡觉,何必呕心 去做诗、画画、奏乐呢?“生命”是与“活动” 同义的,活动愈自由,生命也就愈有意义。人 的实用的活动全是有所为而为,是受环境需要 限制的;人的美感活动全是无所为而为,是环 境不需要他活动而他自己愿意去活动的。
课堂研读
1 朱先生在开场话中提出:现在的青年不应该再有复 杂错乱的心境了。他所需要不是一盆八宝饭而是一 帖清凉散。想来想去,我决定和你谈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结束语。
2.教学内容得当,重点突出。
3.教学引导得法,点拨到位。
核心内容
(详)
概念备注:
其他问题:
(略)
概念备注:
核心观点:
研究美学应从现实生活中具体事例出发,不能从抽象的概
念出发。
其他问题:
具体理由:
1、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关系
从概念出发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生硬枯燥;脱离现实发展; 未能实事求是。从实例出发,具体真实,令人感动。
朱先生的治学风格
反对“空头美学家”,提倡大家都来进 行一点创作实践。 希望创作者首先注意“语言基本功”, 把数量不多的好诗文反复吟咏,仔细 揣摩,不但要懂得每字每句的确切意 义,还要推敲出全篇的气势脉络和声 音节奏,使它沉浸到自已的心胸和筋 肉里,等到自己动笔行文时,于无意 中支配着自己的思路和气势。
谈
美
书 朱简
光 潜
《谈美书简》目录
一、代前言:怎样学美学? 二、从现实生活出发还是从抽象概念 出发? 三、谈人 四、关于马克思主义与美学的一些误 解 五、艺术是一种生产劳动 六、冲破文艺创作和美学中的一些禁 区 七、从生理学观点谈美与美德 八、形象思维与文艺的思想性 九、文学作为语言艺术的独特地位 十、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 十一、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十二、审美范畴中的悲剧性和喜剧性 十三、结束语:“还须弦外有余音” 附录:作者自传
“整本书阅读与教学”之 《谈美书简》
一切美的事物都有不令人俗的功效……如果忽略
美学,那是一个很大的欠缺。
——朱光潜
叁
教
学
设第
想
三 部
分
贰
教
学第
评
二 部
议分
文壹
本
解第
读
一 部
目
分
录
读
懂
《文 第
谈本 美解 书读
一 部
简分
》
全书共有13封书信。 涉及四个主要问题: 美的本质、美的规 律、艺术创作和文 学特征。
母院》为什么是生动的美学课?(拓展)
4.作者运用了怎样的方式论证观点?
5.作者在论述了核心内容之后,又提到了什么美学问题呢?
6.作者认为《罗丹艺术论》既亲切又深刻,而《读后记》与之很
不协调。这种不协调的原因是什么?
7.请同学们根据你的所感所得,为点本评章:写一段100字左右的导读语。
注意抓住核心内容,最好能够激发1.阅教读学兴模趣式。经典,思路清晰。
要有适合的 阅读方法
抓住核心概念, 找到概念间的
联系
掌握阅读哲学 类学术著作的
“独特”方法
“哲学作品几乎没有不陈述一些作者认为不证自明的主旨。这种主旨都直接来自经验,而不是由
其他主旨证明而来。要记住的是,我们前面已经提过不止一次这些来自哲学本身的经验,与科
学家的特殊经验不同,是人类共同的经验。哲学家并没有在实验室中工作,也不做田野研究调
不能做一样。那也就是说,要运用你的思考。除了思考本身外,没有任何其他的帮助。这种存
在于读者与一本书之间的必要的孤独,是我们在长篇大论讨论分析阅读时,一开始就想象到
的。”
(【美】莫提默·J.艾德勒 查尔斯·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P250
)
学习目标与内容:
(3)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阅读一部学术著作。通读全书,勾画圈点, 争取读懂;梳理全书大纲小目及其关联,做出全书内容提要;把 握书中的重要观点和作品的价值取向。阅读与本书相关的资料, 了解本书的学术思想及学术价值。通过反复阅读和思考,探究本 书的语言特点和论述逻辑。 (4)利用书中的目录、序跋、注释等,学习检索作者信息、作品 背景、相关评价等资料,深入研读作家作品。 《普通高中语文 课程标准》2017版
如何确定美的本质?
从现实生活出发还是从抽象概念出发?
“从人谈起”,因为美是一种价值,无论是使用 还是交换,都离不开人这个主体。“艺术和美 并非起于抽象概念,而是起于吃饭穿衣、男婚 女嫁、猎获野兽、打群仗来劫掠食物和女俘以 及劳动生产之类日常生活实践中极平凡卑微的 事物。汉文的‘美’字就起于羊羹的味道。原始 民族早就很讲究美,从事艺术活动。他们用发 亮耀眼的颜料把身体涂得漆黑或绯红,唱歌作 乐来吸引情侣,或庆祝狩猎、战争的胜利。" 因此在文艺活动中,不管是创作还是欣赏,都 同样离不开人的活动。艺术和美并不是起源于 某个概念,而是起源于劳动生产,起源于日常 生活中极其平凡甚至卑微的事物。
中 的 《 谈 美 书 简 》 教 学
新 课 标 语 文 核 心 素 养 视 野
教 学 设 想
第 三 部 分
样《怎 壹
的谈样 学美阅 术书读 著简类 作》似 ?这
(转怎 贰
学化样 习为将 任教文 务学本 群内内 )容容
新课标任务群教学
怎样阅读类似《谈美书简》这样的学术著作?
壹
贰
叁
肆
要有阅读的 “预期”
查。因此要了解并测验一位哲学家的主要原则,你用不着借重经由方法调查而获得的特殊经验,
这种额外的助力。他诉求的是你自已的普通常识,以及对你自已所生存的这个世界的日常观察。
换句话说,你在阅读哲学书时要用的方法,就跟作者在写作时用的方法是一样的。哲学家在面
对问题时,除了思考以外,什么也不能做,读者在面对一本哲学书时,除了阅读以外,什么也
关于美的规律的探讨
朱光潜在认真研读马列主 义经典原著的基础上,理 解和吸收马列主义美学思 想和理论体系,提出自己 的“物甲物乙”说,也即是 “美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的 观点。这个观点体现在他 之后关于美学的论述中。
关于美学具体问题的论述
朱光潜认为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区 分,作为文艺流派和作为创作方法, 是应该分别清楚的;但是同时,注意 到我们在欣赏文艺作品的时候,是没 有必要机械地给某个作家或具体作品 贴上现实主义或是浪漫主义的标签, 他非常赞同前苏联伟大的现实主义大 师高尔基这样一句话:“在伟大的艺 术家们身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时 常好像是结合在一起的。”而事实也 正是如此。
和区别。
论证方法:
举例对比文章《美的定义及其解说》和电影《巴黎圣母 院》,《罗丹论艺术》和其《读后记》。
2、如何看待19世纪末的 “世纪病”。
导读语
“美的本质是什么呢?我们能否给美下一个准确无 误、清晰明了的定义?从美的概念出发是否真的能了 解美,解释美?朱光潜先生认为研究美学应该从现实 生活出发,在生动的审美活动中感受美,体悟美,从 而更好的认识美。在具体的表述中,作者并不是空谈 道理,而是举出具体事例,进行对比分析,抽丝剥茧, 娓娓道来。
《谈Leabharlann 第美 书教二 简学
部
》评 导议
分读
课
例
【教学过程】
一、名画导入,激发兴趣。
二、整体把握,方法指导。1.简介内容 2.分析目录 3.总结学生的
问题 4.推荐读书方略:繁——简——丰
三、学以致用,章节练习。
1.第二章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2.作者认为从概念出发有哪些问题?
3.研究美学该从现实生活出发,作者举了什么例子呢?《巴黎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