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心息依虚”丹诀初步法(陈毓照老师)-

合集下载

九息练气决总(最简单直接的)

九息练气决总(最简单直接的)
15.想像它吸引的速度特别快。可以把天地间的金(黄色)木(绿色)水(蓝色)火(红色)土(黑色)的五行精华之气都吸引到它里面.
16.所有天地之气被它吸收进去都变成白色.
17.吸收的天地之气越多这团白光会越来越亮.
18.做这样的想像9个呼吸的时间。
第四节:
19.想像这团白光与你联系到一起。
20.吸气,想像白光也随你一起进行吸收天地精华之气。
然后是身体要放松,尤其要感觉额头,脖子,肩膀,胸口,腰和胯的位置,一定要放松,怎么才知道自己放松了呢?检验放松的标准是――你会感觉手腕,脚腕,特别沉重,腰向下塌,(就是全身都有沉重感,却又很舒服)基本上这样就达到放松的要求了,(还是不行就干脆想像那几个位置都沉重好了)你会感觉很舒服,慢慢的会感觉自己的身体都不大真实的.甚至有时想移动一下肢体,都好像找不到在那了。(抬抬手,试试,抬起来了?笨蛋,那就是没放松!)这样,你就达到了冥想对于放松的要求了.这个放松的阶段开始可以在大概在3分钟内完成,不过开始的时候不容易达到这样的要求,也没这么快就放松,不要着急,什么都要习惯,都要熟悉,练习的次数多了,时间久了,自然就容易做到了,坚持每天放松三分钟。这就如大多数人刚开始学瑜伽的姿势,很少有人能做到那么难的动作,老师都说,有那个意思就好,练习久了自然就能做到了,冥想的放松也是。哦,练习过程中不要乱动哈,刚开始不让你动会觉得有点累,练习多了,会放松了,自然就不累了,什么这痒痒那难受的都给少爷挺着。练习过程中出现,酸麻胀痛的感觉都是好现象,别挠啊摸的,那是气血运行的正常现象,还有感觉自己的身体有大、小、轻、重、等等感觉也是好现象。
(7)火阳脉:这个气脉实际上就是把上面的六个地方连起来,也是暗红色,中间是空的。它也如绿豆那么粗细,从玄珠的位置开始,直直的向下到会阴,然后随着身体的形状向上运行到尾闾(尾巴尖),再向上到夹脊,再向上到玉枕,再到百会,然后从百会再直直的向下回到玄珠.正好是一圈.这圈就是火阳脉,这套冥想就是围绕着这个圈练习的.

西派丹法睡功探要

西派丹法睡功探要

二.睡功溯源(附西派传承)
“睡功”源远流长,她产生于人类的社会劳动实践中,在劳动疲劳后,必须睡眠休息,以恢复体力和精神。在不断的睡眠休息和劳动实践中,提炼精华总结诀窍,终而发展成为“睡功”,因此说“睡功”的传承甚古。孔子曾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即是“睡功”。以睡功修炼而著名者,当首推华山隐士陈抟(872-989),曾高卧华山,一睡数日不起,后竟于睡中得道。陈抟传道于火龙,火龙传于张三丰,并作《蛰龙吟》以表之,中曰:“图南(即陈抟)一派俦能继?邋遢道人张丰仙。”西派初祖李涵虚(西月)曾在“峨眉山遇吕祖(吕岩)、丰祖(张三丰)于禅院,密付本音”(清?李道山《李涵虚真人小传》)。民国?海印子徐颂尧在《天乐集》中也讲:“涵虚真人初遇三丰仙师,次遇纯阳道祖,汇文始、东华两派之心传,道成创立大江西派。”其师承源流为张三丰→李涵虚→吴天秩→汪东亭→魏尧(则之)、徐颂尧(海印子)、蔡潜谷→陈毓照。故陈抟蛰龙睡功,于西派祖祖相承,密不示人耳。
张三丰在《道言浅近》中云:“调息须以后天呼吸,寻真人呼吸之处。古云:‘后天呼吸起微风,引起真人呼吸功’。然调后天呼吸,须任他自调,方能调起先天呼吸,我惟致虚守静而已。照此进功,筑基可翘足而至,不必百日也。”李涵虚在《道窍谈》中云:“凝神之际,务要与息相依,毋以神逐于息,毋以神运息。逐息则神散,运息则神摇。只要息息动荡,任其天然,随其自然,斯其神愈觉凝然。”又说:“盖其存神于虚,则内息方有。所以,息恋神而住,神依息而留。神息两平,若存若亡,不知神之为息,息之为神也。”体真山人汪东亭也讲:“丹书说来说去,不出一个心息相依。起初须知微息之出入,在外面虚空中悠扬宛转如游龙。片刻之后,即可放下(心念),顺其自然。若有杂念来,再心息相依,之后再把心放下,自然心静而得冲和之效。不知放下(心念),便往往做成以心逐息,则坏矣。”(《体真山人丹诀语录》)

《道家内丹丹法要义》凝神调息法诀

《道家内丹丹法要义》凝神调息法诀

《道家内丹丹法要义》凝神调息法诀凝神之凝,乃聚结之义。

神不外驰,自然凝聚。

然神不外驰,也不能内想。

一有内想神仍不安,故非能凝。

所以丹经说“外想不入,内想不出”,此为神之真凝。

因为脐下一寸三分处下丹田为人生之根,故凝神之下手就须将心神汇聚在这个地方。

初不妨意念专注一些,以一念代万念,可获排除杂念之一定效果。

一旦丹田吃紧,就赶快放下专注之意念,以淡淡之心关照就行了。

如此习之纯熟,杂念亦已消除,一旦入静,即不意守丹田,真意也自然会关照于此。

此中玄机,须得功中千百次调训试验,自会将分寸把握得当。

当然话又说回来,若以为老师一点破就能彻底解决问题,那是没有的。

故而前人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人的呼吸是先天就有的生理自然运化机制。

在先天未被破坏的情况下,呼吸的频率是均匀的、柔和的。

而当人在后天生存中,心理和身体造成了偏激的活动,呼吸的均匀柔和频率便被打乱,呈现为不同程度的粗、短、大形态。

这种偏激形态不仅仅是破坏了均匀柔和的频率,最主要是使原由丹田联结肺部的共呼吸,渐渐变为由肺单独承担,并通过口鼻出入的外呼吸来维持。

而根植于生命动力源、能量源的丹田呼吸,却从此微乎其微了,再也不能被人感觉到。

这也等于说,原来以丹田为主而肺从属的先天而后天的自然呼吸,改变成了由肺独家承担同时又勉为其难的非自然呼吸。

肺的劳动量过大,超过了它的正常负荷,因此它必将过早地损坏。

到它处于勉强支持工作的时候,由肺开始导致的连锁疾病就反映出来。

到肺工作停止,人的生命也就结束了,所以调息就是修炼下手的重要功夫之一。

所谓调息,首先从口鼻呼吸入手调节,使肺呼吸回到均匀柔和的频率上。

此步调节的成功与纯熟,会使肺呼吸均匀柔和之频率渐趋向“中”、“平”状态。

一旦达到高度的中平状态,肺呼吸就会停止,而归根到丹田呼吸。

这种纯一的丹田呼吸,即如婴儿在母腹中的呼吸态,故称为胎呼吸,先天呼吸。

到这时也就是玄关窍开、玄牝现象的时候。

然而所谓调息,实无别法,纯是顺其自然呼吸,不加丝毫人为干涉。

大江西派丹功之口诀次第

大江西派丹功之口诀次第

大江西派丹功之口诀次第大江西派丹功口诀次第盛克琦大江西派丹道修炼,始终以“心息相依”为根本,其中先后程序,古分“忘形养炁,忘炁养神,忘神养虚”三关功夫,《性命圭旨》又添“炼虚合道”(当云“忘虚合道”)一节,合成四段,但亦不可泥执。

三丰云:“夫静功在一刻,一刻之中亦有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之工夫在内,不独十月然也。

即一时、一日、一月、一年,皆然。

坐下闭目存神,使心静息调,即是炼精化气之功也。

回光返照,凝神丹穴,使真息往来,内中静极而动,动极而静,无限天机,即是炼气化神之功也。

”大江西派丹道程序,大端可分为三部:第一部,为前行。

初学入手熏修,用心息相依法,使神气在外合一。

渐依渐和,渐细渐微,由恍惚杳冥,进而至于呼吸断绝,泰然大定,是为前行。

前行以“得定”为到家,盖一切丹法,皆以“大定”为之基也。

第二部,为正行。

自呼吸断绝,神气大定起,次七返九还,补足先天,丹书谓之小周天。

次先天补足,止火结丹。

次养丹。

次丹足行大周天。

次得大药,行七日过大周天工夫。

次抱元养胎。

次胎圆出神。

次哺乳还虚,分身应化,无不自在。

是为正行。

正行以“还虚”为到家。

第三部,乃末后了道。

妙尽功忘,虚空粉碎。

如紫阳真人《自寿诗》云:“分个孩儿骑鹤去,虚空粉碎见全身。

”即是末后到家消息也。

末后一着,须彻证性自性第一义心,丹书罕载,当参考《楞严》、《华严》、《圆觉》诸经而得之也。

总诀:心息相依,大定真空。

功诀1、心息相依,神定虚空。

2、心息相忘,神气合一。

3、恍然而睡,真空前奏。

4、大定真空,虚里阳生。

5、微阳莫采,炼己待时。

6、阳火阴符,自然进退。

7、药产神知,应时采取。

8、采以不采,是为真采。

9、火候天机,动静颠倒。

10、静极而复,要知止足。

11、卯酉沐浴,持定合空。

12、文武真火,依忘相承。

13、烹炼养化,结丹立命。

14、内外火符,有无相交。

15、防危虑险,修成不漏。

16、七返内交,水火相济。

17、九还外交,金木交并。

18、大小周天,同时并进。

转载陈毓照老师对玄牝问题深入浅出的阐释——玄牝三论

转载陈毓照老师对玄牝问题深入浅出的阐释——玄牝三论

转载陈毓照老师对玄牝问题深入浅出的阐释——玄牝三论按:为了将玄牝之门,讲解清楚,现摘录先师之作《玄牝三论》,以飨道友。

所谓“三论”,是指先师对于玄牝问题,有三篇专论,这篇是第三篇。

昨天所转载的《玄牝再论》是第二篇。

陈毓照老师,又名陈天乐,是当代丹道大江西派著名传人。

早年因病从学于蔡潜谷、何洗清、杨践形、唐宗尧、虚云法师等三教真师明宿,其中蔡潜谷系清末体真山人汪东亭真传弟子,属内丹西派。

陈老师勤奋修持丹道六十余年,得却病康复之益,获易形换体之效,战胜瘫痪奇疾,恢复健步如飞似少年。

退休后隐居于浙江宁海妙凤山,常自谓原籍是“不死国大一县连环镇十字街上三叉路口人”,现居住“无极宫虚无洞口童心阁中”,故雅号“童心阁主人”,戏称“老顽童”,日行隐修,闲暇著述,朗吟漫咏,乐育后学,飘然有居尘神仙之风范。

玄牝三论玄妙机关岂等闲,闸刀一下万缘捐。

千般机械停运作,七窍周身卒动弹。

上下丹田成死海,高低水火绝波澜。

此机若不轻运动,息念能从何处来。

大家都很清楚,研究人体科学的名人专家也早已说了:“人是一个向外开放的超巨系统。

”关于这一点,或许是谁也不会有异议的。

可是奇怪的是,这个开放的主要机关在那里,谁也没有真正注意过,总是隔靴搔痒,泛泛其谈,讲些理论浮言,不究其谛。

《玄牝三论》之作的动机,就这样掀起了。

我总觉得很遗憾,《西派功诀泄密》写了四五十万字,《西派简编》也有十万字左右,有些人对于玄关一窍、玄牝之门,仍然不懂。

也有些人好象懂了,还是似懂非懂。

真正全懂的人,毕竟还只是很少的几个。

不能不感到可惜。

归根到底,还是我寒酸气太重,喜欢舞笔掉文,之乎者也的老八股去不了,仍然用了一些十分隐讳的词句。

古人金丹之道之不能普及,究竟罪由谁归呢?当务之急,摆在目前,难道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再卖关子吗?用那些深僻的隐语喻词,再留给后人猜谜吗?广博的中华,辉煌的大地,总不出于大气的笼罩之下,穷极思变,人心有返本之机,黄帝子孙,人人有天命之性,此为智慧之数,性命之源,不求其本,安能不逐末呢?所以我又不能不从头谈起了。

陈毓照老师说译《吕祖百字碑》

陈毓照老师说译《吕祖百字碑》

陈毓照老师说译《吕祖百字碑》陈毓照老师,又名陈天乐,是当代丹道大江西派著名传人。

早年因病从学于蔡潜谷、何洗清、杨践形、唐宗尧、虚云法师等三教真师明宿,其中蔡潜谷系清末体真山人汪东亭真传弟子,属内丹西派。

陈老师勤奋修持丹道六十余年,得却病康复之益,获易形换体之效,战胜瘫痪奇疾,恢复健步如飞似少年。

退休后隐居于浙江宁海妙凤山,常自谓原籍是“不死国大一县连环镇十字街上三叉路口人”,现居住“无极宫虚无洞口童心阁中”,故雅号“童心阁主人”,戏称“老顽童”,日行隐修,闲暇著述,朗吟漫咏,乐育后学,飘然有居尘神仙之风范。

陈毓照老师说译《吕祖百字碑》陈毓照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气自回。

气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

阴阳生反复,普化一声雷。

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

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

都来二十句,端得上天梯。

说译:一二两句中之养气降心,即心息相依、以神御气之意。

忘言之守,不为之为,即示工夫大要,必须顺应自然,不能有意安排,即尹真人之“知而不守是功夫”,老子之“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之火候也。

“动静知宗祖”者,说明神气之或动或静都离不开神气之根宗祖窍也。

明示心息相依,必须同定于虚之义。

所谓静则同静,动则同动,其动其静,神必先知之,此动静知宗祖之本义也。

“无事更寻谁”句,把“忘言守”“为不为”之火候紧紧扣住,极言心知意识之非。

即如曹文逸女真所言“比如闲处做工夫,争似泰然修大定。

”之意也。

真常之道,原是无时不在,是真正的永远常存之道,犹如人之呼吸,绵绵若存,呼出吸入,从无间断。

而事物之来,实际上都是短暂的,我们决不能因短暂的事物的干扰,而遮蔽我此固有的真常之物。

所以必须炼成为一个见景无心,见欲不欲,事来则应,事去不留的应物无心之能。

便可达到应物不迷的程度。

从此若来若去,任其自然,处静处喧,其志惟一了。

这时我们便像一个水晶塔子一样,八面玲珑,人间事事物物无不洞明烛照。

陈先生内丹诀

陈先生内丹诀

陳先生內丹訣序先生名朴,字沖用,唐末五代初人也。

五代離亂,避世入蜀,隱居青城大面山,受道於鍾離先生,與呂洞賓同師也。

先生才質奇偉,德行高妙,積年累功,今不知其幾百歲。

或出世間,為性不常,以歌酒為樂。

元豐戊午年間遊南都,宋城張方平官保,以其年高,傳接氣之術,延壽一紀。

盤桓南都,不啻半載。

携一無底土罐,遊於市,人少有識之者,淮南野叟敬信尊崇,或師事之。

先生憐其至誠,授以內丹訣,因以記之。

先生內丹之訣,直指玄關,九轉成道。

每一轉先述短歌,又託意於《望江南》欲後來學方外之道者,易曉也。

內丹訣陳朴沖用撰一轉歌一轉之功似寶珠,天一真水,藏之於膽,陰陽和合,降而為丹,狀如露珠一顆。

山河孙宙透靈軀,人因父精母血,交媾而生身形交也;丹因心火腎水交媾而丹降,氣交也。

丹降之時,神遊方外,陰陽太和,至忘其形。

天地山可,六合萬物,在我身之內,我身在天地之外,只覺此中一點光明,如日,乃丹降也。

紅蓮葉下藏丹穴,舌下兩竅,左通心,右通膽,真氣流注,以通神明。

故人身不孜,則舌下液乾,以其真氣耗也。

一轉之首,以舌閉其兩竅,使真氣不泄於外,以通其神水也。

赤水通流九候殊。

赤水液也九轉之首,每遇九日,細息九次,每次八口九口,自然津液通流,自舌而生,以灌下藏,乃九侯也。

望江南中黃寶須向膽中求,天一生氣,名曰中黃,其氣藏於膽,以為性命之根元。

其味苦,至如無知花木根蒂之味亦苦,乃知萬物非生氣不能生也。

內丹之藥,先閉舌下兩竅,內通膽中生氣,至喉舌之間,有微微苦味,是生氣通流,然後求神為丹也。

春帝令行生萬物,萬物得春氣方生,人能通膽之氣,然後內丹成就。

乾坤膝下與吾儔,百脉自通流。

生氣上行,口中覺苦,陽陰大和,神居天外。

則天地四海,如在吾膝下,浩氣塞乎天地,百脉流通,萬竅開張,內丹降也。

施造化,左右火雙抽,下手之初,先閉舌下兩竅,不令氣泄於外。

左右兩竅之氣,自內而上行,左貢左太陽,而入腦右;右俱過腦,至頂心泥丸宮,合成一處。

下重樓十二環,入心經,傳入膽,衝開膽竅,使膽中生氣上行,隨心膽之脉,貫於舌竅,使舌覺有苦味,乃是生氣流注,欲降丹也。

陈虚白规中指南

陈虚白规中指南

陈虚白规中指南卷上止念第一(精满不思色,炁满不思食。

)耳目聪明男子身,鸿钧赋与不为贫。

因探月窟方知物,为蹑天根岂识人。

乾遇巽时观月窟,地逢雷处见天根。

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

○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修行妙门,惟在此已。

此法无多子,教人炼念头,一毫如未尽,何处觅踪由。

夫无念者,非同土石草木,块然无情也。

盖无念之念,谓之正念,正念现前,回光返照,使神御气,使气归神,神凝气结,乃成汞铅。

牢擒意马锁心猿,慢著工夫炼汞铅。

大道教人先止念,念头不住亦徒然.采药第二心动则神不入炁(默然养心),身动则炁不入神(凝神忘形)。

夫采药者,采身中之药物也。

身中之药者,(神,炁,精也)。

采之之法,谓之收拾身心,敛藏神炁。

心不动则神炁完,乃安炉立鼎,烹炼神丹。

识炉鼎第三夫玄牝,其白如绵,其连如环,纵广一寸二分,包一身之精粹。

要得谷神长不死,须凭玄牝立根基。

真精既返黄金室,一颗明珠永不离。

入药起火第四(神是火炁是药)取将坎位中心实,点化离宫腹里阴,从此变成乾健体,潜藏飞跃尽由心。

坎离交姤第五追二炁于黄道会三性于元宫(铅龙升,汞虎降,驱二物,勿纵放。

)夫坎离交姤,亦谓之小周天,在立基百日之内见之,水火升降于中官,阴阳混合于丹鼎,云收雨散,炁结神凝,见此验矣。

紫阳真人曰:龙虎一交相眷恋,坎离方姤便成胎。

溶溶一掬乾坤髓,著意求他啜取来。

乾坤交姤第六内亦交时外亦交,三关通透不须劳。

丹田直至泥丸顶,自在河车几百遭。

朗然子曰:夹脊双关透顶门,修行径路此为尊。

华池神水频吞咽,紫府元君直上奔。

常使炁冲关节透,自然精满谷神存。

一朝得到长空路,须感当初指教人。

夫乾坤交姤,亦谓之大周天,在坎离交姤之后见之。

盖药既生矣,于斯出焉。

古诀曰:离从坎下起,兑在鼎中生。

离者火也,坎者水也,兑者金也,金者药也。

是说也,乃起水中之火,以炼鼎中之药。

庄子云:水中有火,乃成大块。

玉蟾云:一点真阳生坎内,填却离宫之阙,造化无声,水中起火,妙在虚危穴。

丹阳真人云:水中火发休心景,雪里花开灭意春。

《女丹十则》:女丹经内藏真诀,养真化气,九转炼形!

《女丹十则》:女丹经内藏真诀,养真化气,九转炼形!

《女丹十则》:女丹经内藏真诀,养真化气,九转炼形!总有朋友问,可不可以发一些女丹的内容,特此发布:《女丹十则》。

此书题为金华山香逸古母,但作者其谁,并不得知,并附录《坤诀》一篇,疑为孙不二祖师作。

至于女丹经内藏真诀者,自古及今,恐仅有二十余种,唯少也。

《女丹十则》1、第一则:养真化气女子修行,与男子有别,男子阳从下泄,女子阳从上升。

男子体刚,女子体柔,男子常保守丹田之阳精,不使外泄,积之既久,用身中真火锻炼,使精化为气,气化为神,神化为虚,而证道矣。

女子乃阴体,须用乳房灵脂,变化气质,久久运炼,自然赤反为白,血化为气,血既化气,仍用火符进退,亦能气反纯阳,了道归真。

故女子初工,先炼形质,后炼本元,不似男子之工先炼本元,后炼形质也。

何谓养真?凡人之心,最易摇动,若使其常守于内,便生厌烦,故起手先教以养真之法,自然厌烦少释,四体安和,方能再求进步。

平日坐炼之时,必须从丹田血海之中,运动气机,照着心内神室,觉有一缕清气,自血海而出,定久之际,其气必动,随其气机鼓舞,向上飞腾,冲到泥丸,复转下降,斯时微以意引之,随着气机从泥丸降下重楼,此时切不可用意,恐伤形体,即随气机自重楼下至两乳间,内有空穴,凝聚良久,若有动机,照前行持,不过四五十日,其气已透,血化为气,赤反为白,斯时丹元已露,道心已诚。

若能坚持静守,朝夕不懈,时刻用功,何患大丹不结,女仙不成者哉?此乃女修第一步工夫,如果能行到极玄极妙地位,以后工夫,皆从此前进。

学者勉之。

2、第二则:九转炼形炼形者,是谓调摄之义。

血液属阴阳,凝居于下,藏于血海胞里,化于五蕴山头,灌溉一身,荣养百脉,循环不已,游溢诸经,变为渣滓之物,去而不用。

直到二百四十刻漏三十时辰已周,那时镕华复露,先天化形,留为生人之用。

此即所谓气之清者,上升于乳,气之浊者,下流为瘀,生人生仙之机,实分于此。

故女子之修炼,预先认得清浊,方能炼得真形。

夫形何以炼?当其坐时,用神机运动,候口中液满,微漱数遍,俟其清澄,然后用鼻引清气,随同玉液,咽下重楼,入于绛宫,下降黄房,至关元血海而止。

大江西派女丹功诀略说(下)

大江西派女丹功诀略说(下)

大江西派女丹功诀略说(下)作者:盛克琦来源:《现代养生·上半月版》 2018年第7期盛克琦西派丹法,必须“总要收心坐虚无” ,之后“入得杳冥方见道” ,所谓“最初一着好功夫” 也。

海印子在《外身易形》谓之:“外身易形之道的是玄宗所修。

外身者,明身外虚空一着,如运瓮者必立在瓮外,方能运转自如。

易形之道亦然,必先舍此色身,到外边虚无中来,凝神调息,方能无中生有,尽七返九还之妙,是故玄宗丹法,最初从身外虚空下手,最后亦在身外虚空了手,自始至终,步步不离虚空,尽在外边运用。

而一切法验,则尽在色身上显得,如易发、易齿、易血、易瞳,乃至易粗重色身为微妙色身、根身世界,一一密转密移。

洎乎脱胎神化,则飞升冲举,神通自在,故能外其身,即能易其形矣……此乃玄宗修炼之正轨,天人合发之功效也……仙宗从身外心息相依起首,借彼先天一炁锻炼凡躯。

身心渐化渐纯,累积长久,化形为仙,是所谓从外而外身易形也。

”究其实际就是从“虚无境内养出根荄” ,将心息相依交并于虚空之中,是在“虚空一窍” 内“起头煞尾一团团”的修炼之法。

故云:“金丹之道,纯系虚空中事业,从身外虚空下手,在身外虚空了手,古人所谓‘虚玄大道’ 也。

”[6] 又云:“玄宗修证,从虚空下手,其间炼精、炼气、炼神,一一皆在身外虚空中行持,直至形神俱妙,与道合真,总以虚空为道场,故云‘虚玄大道’ ……最初下手,在身外心息相依,使神凝息住,与太虚混而为一,即为空此身心之妙方便,柱下入道正宗也。

”[7] 云:“西派相承要旨,乃在大定真空,其余返还口诀,火候细微,皆大定真空之绪余也。

”[8]汪东亭在《三教一贯?总说》中云:“总之金丹大道,自起首炼己筑基,以及进火退符,大小周天,逐节事条,逐节火候,逐节变化,尽是身外虚空一著,倘有一毫意见着在后天色身,即是‘差毫发,不成丹’ 。

或曰:逐节效验,如何得见?曰:尽是在后天色身得见,倘有一毫意见着在后天色身,即是差毫发,不能成丹。

西派丹诀实炼功法浅谈

西派丹诀实炼功法浅谈

西派丹诀实炼功法浅谈*导读:西派丹诀实炼功法浅谈陈毓照本功法融儒医佛道为一体,独一无对,独树一帜,其相互通融的核心为无,没有门户色相……西派丹诀实炼功法浅谈陈毓照本功法融儒医佛道为一体,独一无对,独树一帜,其相互通融的核心为无,没有门户色相之执着。

本功的最大特点,就是"简易"二字,不主张繁琐哲学。

古哲说:"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白玉蟾也说:"一言半句便通玄,何用丹经千万篇。

人若不为形所累,眼前便是大罗仙。

"说得何等简捷。

本派总诀,就是"心息相依,大定真空"八字,中间演化的层次过程,不过"守、动、定"三字。

再简之,不过神气同定,一"定"到底而已。

此"定"字诀,包含采封固闭、温养沐浴、结胎、脱体、神化还虚、合道,莫不一气呵成。

真一言半语便通玄之先天大道,简易直捷之门也。

及此全人大普渡之时,故公而出之,愿学人共勉,并珍而惜之。

本功村夫俗子,文盲妇孺,只要得诀,人人可炼,个个能成。

本功要求不多,只要集中思想,注意一点,能一切抛下不管,无丝毫妄念即可,也就是大脑思维处于高度清静状态,可比风平浪静,碧澄之水,纹丝不动,能做到用志不分,自然便凝结为神了。

故誉称不贷之门,不宰之功。

说起来又谈何容易,不经一番苦心锻炼,活埋一番,又如何能做到。

一般人的自然规律,总是杂念一个接一个的转,一个呼吸,便有一个杂念。

心猿意马,顷刻千里,难以控制。

本功就用这个"定"字的特殊方法,心息相依于虚无窍中,使神气结合来排除杂念,以迎接正念。

要知道杂念如落叶,心息相依是把铁扫帚,转落转扫,总有个扫得干干净净的一日,这样便进入"定"境了。

一入定境,便可忘去一切,无始无终。

定愈久,则识神愈伏,元神愈显。

一切变化,都在此定字中发显,可见此"定"字诀,确实是很了不起的。

陈抟胎息诀——精选推荐

陈抟胎息诀——精选推荐

陈抟胎息诀夫道化少,少化老,老化病,病化死,死化神。

神化万物,气化成灵,精化成形。

神气精三化,炼成真仙。

故云存精、养神、炼气,此乃三德之神,不可不知。

子午卯酉四时,乃是阴阳出入之门户也。

定心不动,谓之曰禅。

神通万变,谓之曰灵。

智通万事,谓之曰慧。

道元合气,谓之曰修。

真气归源,谓之曰炼。

龙虎相交,谓之曰丹。

三丹同契,谓之曰了。

若修行之人,知此根源,乃可入道近矣。

陈抟《龟鉴》人之生也,受气于水,禀形于火。

水则为精为志,火则为神为心。

精合而后神生,神生而后形全,形全而后色具。

是知,显于外者谓之形,生于心者谓之神,在于血肉者谓之气,在于皮肤者谓之色。

形之在人,有金木水火土之象,有飞禽走兽之伦。

金不嫌方,木不嫌瘦,水不嫌肥,火不嫌尖,土不嫌浊。

似金得金,刚毅深;似木得木,资财阜;似水得水,文章贵;似火得火,兵机大;似土得土,多柜库。

似禽者,不嫌瘦;似兽者,不嫌肥。

禽肥则不飞,兽瘦则少力。

如鸾凤之形则眉目耸秀,与夫形体清瘦;如犀虎之象,则头角高耸,与夫颐腮丰满。

如此之类皆贵矣,反此者皆*矣。

形之在人,木形本瘦,其色青。

瘦则不露,青则不浮。

青瘦则细而实,露浮则粗而虚。

世之论木者,但知其瘦取形,不知其有粗如松柏之木,其本以实,其叶愈青,谓之细实。

至如梧桐之木,其内本虚,其外不牢,谓之粗虚。

然取木之形,安可一概而论哉?木之形,非在其一,有带金者,有带水火土者;水之形,非在其一,有带土者,有带金火木者;火之形,非在其一,有带水者,有带金土木者;土之形,非在其一,有带木者,有带火金土木者;金之形,非在其一,有带火者,有带木水土者。

带其相生则吉,带其相克是凶。

如人之始则瘦,此木之形也;中则粗,是金形也;次而肥,是水形也;其次厚实,是土形也。

始瘦次肥,为水生于木;次又厚实,此木之得土也。

始若瘦,次粗,为滞也;始瘦,次肥厚,此为发也,庶人进财,官员加职。

神之在人,欲其深,不欲其浅。

神深则智深,神浅则智深。

用则开于眼,合则收于心。

丹功修炼程序述要

丹功修炼程序述要
月 、 年等 时 日。但 亦 因人 而异 。 九
虚 元 中来 。龙 生 于离 , 生 于坎 , 虎 当虚极 静笃 之 时 ,将 元 神沉 于 熏 穴。 听其 白呼 自吸 , 有 气无 质 之 采 壬 水 ( 中真 阳) 以 真 意摄 人 中 坎 , 宫 , 离 中真 阴会合 。 与 三 、 离 交靖 。 功 法要 心息 坎 其 相 依 , 心 不 动 , 暴凝 结 , 身 神 于虚 极 静 笃 中 ,忽 觉海 底蠕 动有 光透 出, 似初 三新 月 。或如 粟 如珠 , 照 在 腹部 , 金 初 现之 象 。 乃 而后 以
为筑 基人 手 功夫 ,称 为 道术 筑 基
阶段 ,主要 是 补足 全 身 生理 机 能
光 , 应 常 静 , 年 三 年 , 久 益 常 二 积
善 , 开玄 关 一 窍 。 促
声 轰轰 透 过三 关 , 翁聚 泥丸 宫 。 此
时月 窟风生 , 宫月 明 , 眉 间 内 绛 两
的亏损 ,同 时初 步打 通 任督 和 三 关 的径路 , 至气 通 、 身经 络 通 直 全
窒 , 寂 诚 扫 后 之 穴 行 复 ,胎 入 功 。 大 之 ,然 发 玄 一 大 - 欲虚恒 ;除天 习 ,归 法 为 息 手 夫 定 中勃 机 ,关 窍 i _
染 ,独露先天之真体 ;使识神退 位 , 神 呈 现 ; 断俗 缘 , 藏 于 元 息 退 四、 采药 归鼎。 丹家于虚寂杳
神 , 为 中关仙 术 ( 月 关) 这段 称 十 。 功 法先 要经 过 “ 大死 七 日” 的入 圆 ( 称 坐关 或 闭关) 过 渡 步骤 , 释教 随之 “ 采大 药 ” “ 胎 ”进 入 无 为 、养 , 的人定 功夫 。第 四阶段 为炼 神还 虚, 称作 上 关仙 术 ( 年 关) 炼神 九 。 还 虚纯 为性 功 , 九年 , 三 年神 约 前 超 内院 、 乳温 养 ; 六年 调 神 哺 后 壳 , 至虚 空粉 碎 , 直 合道 成仙 。 、 下 中 、上 j 关 仙 术 各 约 需 百 日、 十

眼、耳、鼻、舌、意把握心息依虚定动定七字秘诀

眼、耳、鼻、舌、意把握心息依虚定动定七字秘诀

眼、耳、鼻、舌、意把握心息依虚定动定七字秘诀参同契》云:"耳目口三宝,闭塞勿发扬。

"而耳根又为三要之最要。

观音大士之所以必先从耳根悟入,《庄子》亦有听息法之专示,而吾道之睡诀,在心息相依之前,亦必以耳听息为先导也。

然则、耳根又何以如此之重要乎?大家都知道,炼丹之序次,以炼精化气为第一步。

为何又要目视、耳听、鼻缄、舌舐、意抱等诸多做作呢?盖眼、耳、鼻、舌、意,皆心之分部,分部归一,心便不依自依。

况眼、耳、鼻、舌、空者,身外之五行也。

肝、肾、肺、心、脾者,身内之五行也。

眼属木,肝亦属木,以目观息(即以眼观空),肝与目、位居东方,其色青。

以眼观空,肝脏之青气朝元矣。

耳属水,肾亦属水,以耳听息(即以耳听空也),肾与耳,位居北方,其色黑,以耳听息,肾脏之黑气朝元矣。

鼻属金,肺亦属金,以鼻缄息,(即以鼻缄虚也)。

肺与鼻位居西方,其色白,以鼻缄息,肺脏之白气朝元矣。

舌属火,心亦属火,以舌舐息,(即以舌对虛也)。

心与舌(舌根通心)位居南方,其色红,以舌对虚,心脏之红气朝元矣。

空属土,脾(真意所居)亦属土,以意抱息,(即以脾通虚也)。

脾与虚位居中宫,其色黄,以意抱息,脾脏之黄气朝元矣。

又东南为木性火心,东三南二合之为一五,是元神之宅。

西北为金情水精,北一西四合为一五,是元精之宅。

中央为戊己(即黄婆真意),自成一五,是元气之宅。

故五炁既朝元,而三花亦自聚顶也。

故修士果能把握心息依虚定动定七字秘诀,大定而真空之,金液之先天大还丹,也便一步到位矣。

依、虚、静、诚、舍、闲、歇、忘也。

此八大因素,火候极其细微,乃深入大定之总枢扭也/依:依者心息相依也。

依久则神息交融,杳冥恍惚而入定境。

苟或不明心息相依之旨,则神气不合,定静亦无由而生,则其它一切亦都成空谈。

虚:虚即是无,是心之根,命之蒂也。

是心息相依的内在因素。

是性命的总根子。

虚者,天地之中,为龙虎之穴,神气之宫。

神气同定于此则真种生,混沌成。

庄子云:“惟道集虚。

观息十六法——精选推荐

观息十六法——精选推荐

十六特胜】十六特胜,亦名阿那波那念,此翻遣来遣去。

言特胜者,从因缘得名。

如外道等,并能修得四禅四空,而无对治观行,故不出生死。

此十六法,有定有观,具足诸禅,能发无漏,故名特胜也。

又十六法,对四念处,每念处有四法,共成十六特胜。

于四念处之观,又修此十六特胜,始于调心,终至非想地。

地地观照,能照无漏善业,而无厌恶自害之失者也。

解有多般,兹录其一。

一、知息入观入息至于气灭。

二、知息出观出息止至于鼻端。

三、知息长短观息长短,若身不安,心多散乱,则出入息俱短,若身安心静,则出入息俱长。

四、知息遍身息遍身者,形心既安,则气道无壅,如似饮气既,统遍身中。

五、除诸身行想受为心行,觉观为口行,出入息为身行。

既息遍身中,患彼觉动粗念,除诸粗故,名除诸身行。

六、受喜七、受乐虽有微喜,乐能遍满。

身识既满,内心喜悦,故名乐。

八、受诸心行既受乐在怀,必有数法相随,倚心乐境故。

九、心作喜既止心一境,未有慧解,必为沉心所覆没,以喜举之,令不沉没,故名作喜。

十、心作摄喜心动散,则发越过常,摄之令还,不使驰散诸缘,故名作摄。

十一、心作解脱心不掉散,均等无累,故名解脱。

十二、观无常已得自在,不为沉浮所败,故能观诸法无常,念念生灭,不可乐也。

十三、观出散此身不久当散坏,磨灭之法,非真实有。

十四、观离欲此身唯是苦本,心欲离之,故名离欲。

十五、观灭是心住灭,多诸过患,不欲住故。

十六、观弃舍观此诸法,皆是过患,故名弃舍。

十六特胜观是以四禅八定为其修行次第品位的一种系统性强的禅定方法。

按佛家禅定理论,先止而后观,观中必然有止,虽以观命名,但仍属止观双运禅定方法。

相传释迦牟尼佛开始弘法时,曾教一些弟子修不净观以断贪欲,但一些弟子修不净观后产生极端厌世思想,有些人自杀了。

为防止再出现这种事件,佛便改教弟子们修十六特胜观。

这种禅定方法,在修持过程中可以使修持者身心领受喜乐,并可令修持者虽入正定而不染着于诸禅的智慧,且次第分明,步步可证,易于坚定信心,直至菩提。

清静丹道顺序修法显记薄论

清静丹道顺序修法显记薄论

清静丹道顺序修法显记薄论注:此篇《显记》是原稿的删订版。

本意是让一些不了解丹道和一些对丹道有兴趣的人增加对丹道的认识。

所以这篇文章我采用《尹真人东华正脉皇极阖辟证道仙经》的形式来写。

目录第一炼己,养己。

所谓炼己是对心性的锻炼,所谓养己是对身体的锻炼。

炼己对境无心,养己添油接命。

合之谓之为凝神入气穴。

第二神息相依。

凝神入气穴总要就在于神息相依。

神息不依,无药来之景。

初步功在于心息相依,息心相依。

第三聚火开关。

许旌阳曰:“关未开,休打坐,如无麦子空挨磨;开得关,透得锁,六道轮回可躲过。

”第四采药归炉。

口诀:无念规中,不采自采。

第五子午周天炼药。

口诀:子进阳火,午退阴符。

第六止火。

无念规中,谓之止火。

第七卯酉周天。

团聚药物,卯酉沐浴。

第八入七日混沌定第九阳光三现大药生起,六根震动第十封印六根,大药不漏。

第十一以四字妙诀五龙捧圣之秘采大药过关第十二十月养胎纯阳战阴魔。

第十三打破天门出仙胎,待到此时还需三年乳哺第十四九年面壁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第十五打破虚空消万劫,坐登彼岸弃法船。

待到此时我就是元始天尊。

无住,无相亦无别。

第一炼己,养己。

所谓炼己是对心性的锻炼,所谓养己是对身体的锻炼。

炼己对境无心,养己添油接命。

合之谓之为凝神入气穴。

西派祖师曰:养己与炼己,功夫自是一串。

养己者,宝精裕气,即筑基也。

炼己者,对境忘情,即了性也。

炼己必先养己,养己其炼己先资乎?夫以精气为培养,己土益增其坚厚,基字所以从其土也,故筑基即是养己。

夫以情境为磨炼,己心益明而不死,性字所以从心也,故了性必先炼己。

第养己虽要精气,而精从内守,气自外来。

坚其守者必用己,候其来者必用己。

养己之道,又须安静为功也。

吾为养己者分出两条:自养一条,相养一条。

相养者,精气也。

自养者,安静也。

炼己者虽在情境,而情从内淡,境从外空。

淡然自得者,己必有所乐。

空然无累者,己必有所持。

炼己之道,又须动静兼修也。

吾为炼己者分出两件:内炼一件,外炼一件。

外炼者,和光混俗也。

西派清修丹法总诀:心息相依,大定真空!

西派清修丹法总诀:心息相依,大定真空!

西派清修丹法总诀:心息相依,大定真空!1西派清修丹法的总诀是“心息相依,大定真空”。

道家学者陈撄宁先生认为希夷派的要旨在“守中抱一,心息相依”八个字,确属真知灼见。

张三丰在《道言浅近说》中云:“凝神调息,调息凝神,八个字就是下手工夫,须一片做去,分层次而不断乃可”。

西派始祖李涵虚在《道窍谈》中也说:“调息之法自调心始,凝神之法自调息始。

此圣贤仙佛之梯航,吾人入德之路也。

”西派高杰玄静居士徐海印(颂尧)在《天乐集》中也讲:“昔以因缘,得遇汪师(体真山人汪东亭),指示心息相依法门,方知玄宗确有真传”。

因此,西派丹功总诀名曰“心息相依”。

心息相依,就是将调心和调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心调息,以息摄心,心息相依交抱,性命自能相融矣。

元·李道纯《中和集》云:“气神和合生灵质,心息相依结圣胎。

透得里头消息子,三关九窍一齐开”。

徐海印《天乐集》中又讲;“蒙师一再传授,知西派相承要旨,乃在大定真空,其余返还口诀、火候细微,皆大定真空之绪余也。

……惟大定,然后能真空地位。

到得真空,然后能契妙有,空有圆融,形神俱妙。

故大定真空之妙旨,乃文(文始)、华(东华)二派之肯綮,九还七返之玄要也”。

宋·张紫阳《青华秘文》中云:“静中行火候,定里结还丹’。

宋·白玉蟾《玄关显秘论》云:“采精神以为药,取静定以为火。

以静定之火,而炼精神之药,则成金液大还丹”。

《中和集》云:“药物只于无里取,大丹全在定中烧”。

《体真山人丹诀语录》也讲:“丹法摄归一定字,所谓至简至易之道也”。

因此,炼丹的枢机只是一“定”功,能“定”则金丹不求而可致也。

2《老子》中说:“致虚极,守静笃,吾以观其复,万物并作”。

“致虚极,守静笃”,正是“大定真空”之功;“以观其复,万物并作”,正是“阳生药产”之时。

因此,“大定真空”即是药生之川源,产药之活水源头。

《悟真篇》中说:“要知产药川源处,只在西南是本乡”。

西南之乡,是坤卦之位。

坤卦六交中空,洞然无极,难道不是“大定真空”之示象吗!坤变为复,重阴之下,一阳来复,即是“阳生药产”。

文始丹法(5)

文始丹法(5)

文始丹法(5)4、调息养气此功适合青壮年修炼气分为后天,后天中之先天,先天,先天之先天。

后天者乃可用之后天,此后天之气藏于后天息中,后天息者,非口鼻之呼吸,乃身内腔子里之呼吸。

后天气生,则后天息起,温养此息,气又生也,如是反复,愈生愈养,愈养愈生,由无情至有情,由小至大,由大至宏,又归入无,而进入真日正气真息之地也。

息乃自心之息,而心分为人心与天心,天心动即真息,人心动即凡息。

炼至凡息不动,而归于天心,方可生真息。

故心动则息动,心为中,而息为体。

息动则心动,若有心求气逐息,则心不能中,而被息气所主,流浪生死,是为后天。

心归中,则气自返还而我为息之主,是为先天。

中者,不动不摇,不偏不倚,静即照,照即静,乃安然自在也。

悟之悟之,行之体之!寄心于息,自能止念,不必问念是否有无,息无自然念止,此为心与息合,方是一个全心。

心与息分,则是一个半心。

调息者,即调此腔子内自心之呼吸,自心之气,使之平和,最终化为虚空光明而静净也。

腔子内之呼吸分为两部分,一在绛宫之下,脐内之上的虚空腔子内振荡开合。

一在外肾之上,脐内之下的腔子内开合。

前者为天之呼吸,后者为地之呼吸。

以后天形身而论,天之呼吸属离,地之呼吸属坎。

天之呼吸之根在外之虚空而通于内,地之呼吸之根在内之虚空而通于外。

外之虚空者,筋骨皮肉血髓六阳经络及形身外之空间所在之虚空也,此虚空属离,具五官七窍,其外象为阳。

三丰师称此为上窍,内含真阴。

内之虚空者,乃五脏六腑六阴经络及脏腑内之空旷空间所在之虚空也,此虚空属坎,其外象为阴。

三丰师称此为下窍,内含真阳。

而任督二脉及奇经六脉则连通此两层虚空。

另有真人呼吸,又叫真息,此息含于天地之中,天地之内,上通于天之极,即头顶。

下通于地之极,即足底也。

中通心肾之宫。

后天之息皆以此真息为中为体,其散其聚,其开其合,其起其止,皆自真息,此真息在下则又名坤炉。

此真息,天地二息交合于虚无之中方现。

真息一现,归于息根,即是气穴也。

此段之天机秘义,吾等历参十载春秋,后方遇天地真师一言点破,才恍然而悟,望诸君珍之行之。

文始丹法

文始丹法

文始丹法筑基炼己功法部筑基者,筑丹之基。

如人建房,要将地基打牢。

炼己者,即是炼去杂质,使心身变得清明,清明则能找到我之主人。

筑基在形身精气上下功夫。

而炼己则是在气质心神上下功夫。

二者相辅相成,缺一则不可成其功。

此一己清修之筑基炼己之含义也。

第一章炼己功法炼己者,炼去气质之性,显现本来天性。

天性显,炼己成,则万物不能惑乱我心,得失皆可不放在心上,比如,你有一最心爱的外物忽然失去,当时虽心痛,但转眼即不伤心。

处理万事皆不慌不忙而心无犹豫。

此炼己之效验,随时可以验证。

若无此等,则炼己还需痛下功夫,直到要达至自然方为完全尽功。

一、炼目法此法为后面所有炼己功法之基础,此法又叫炼目归源之法,又叫炼罡法、炼剑法,乃丹道万法之基,更是南宫法派之秘密天机。

千古以来,从未记载于纸上,我今打破万世之铁律,而书于纸上,望学者精研而体之,方不负此因缘。

仙圣皆云:道在目前,人之一身,精华上注于目,目不炼,则是盲修瞎炼,我见世人一炼功,就将双目全闭,实是一个睁眼瞎,双目要来何用!吕祖云:瞎子不好修道,聋子不妨。

此即“道在目前”之义!双目者,乃人之阳也,就如天上之太阳。

双目全开则是夏天,半开下视则是秋天,半开上视则为春天,双目全闭则为冬。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皆如外天地相似。

以上乃秘密天机,宝之!宝之!需仔细体会,反复寂寂静心行施于日常之际,方能全明,否则书归书,你归你也,终不能完全领会也。

炼目具体功法心法如下:第一层:松目收神。

此一层分为四步。

第一步,春生。

双眼用力紧闭,越紧越好,到紧得不能再紧,再顺势用意慢慢放松整个眼部,至越松越好,越柔越好,越和越好,在松柔之时,两眼珠最好一动不动,渐将眼慢慢睁开,边开边松,渐至于半开。

行此功时,最好在一间三明七暗之静室内,在与鼻尖齐平,且离眼三尺之处,放一点燃之香头,双目初开,则以此点燃之香头为系念系心之处,初稍用心看之,一有杂念,即将杂念放归香头,此时眼微开,随着松柔,渐至似看非看,则眼半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心息依虚”丹诀初步法(陈毓照老师)- “心息依虚”丹诀初步法(陈毓照老师)“心息依虚”丹诀初步法陈毓照老师一、姿式练功调身姿势种类有:坐式、站式、卧式、行式。

若细分之,每种式还有多种不同形式。

如果懂得“坐”字的真实含义,知道“心息依虚”为真坐的道理。

所以学人只要能做到“心息相依”,不管行站坐卧,以及任何一个不同的分别姿式,莫非坐也。

若心息不依而做工,不要说行站卧非坐,即坐亦非真坐也。

原因何在,请参“坐”字含义。

1、坐字含义坐为二人字与一土字组成,为“心息依虚”之注脚。

二人为谁,即心与息也,铅汞也,龙虎也,真阴真阳也,婴儿姹女也,异名甚多,皆二人之实体也。

一土为何? 即中央土釜,戊己虚无之中宮也。

亦即玄关也,玄牝也,鼎炉也。

余如阴阳窍,龙虎穴,三才窍,通天窍,悬胎鼎,虚无窟子等等,异名亦多,难以尽述。

综其大旨,只有二人同坐土上,即心息依虚之时,方为之坐。

心息不依,不与虚符,非真坐也。

懂得了这层道理,只要做到“心息相依”,便坐亦坐,站亦坐,卧亦坐,行、住、靠、工、吃饭、大便之时,无处非坐也。

心息不依,心念纷驰,虽坐亦动,谓之“坐驰”,非坐也。

此为坐的先决条件,不可不知。

故西派坐功,不拘一式,以心息是否相依为合度,即是故也。

故张紫阳说:“先把乾坤(即指此中土)为鼎器,次抟乌兔(即指心息之婴姹二人)药来烹。

既驱二物(亦指心息二人)归黄道(亦指此土字言也),争得金丹不解生。

”(《悟真篇》)又说:“铅汞(心息也)归真土,身心寂不动。

”(《金丹四百字》)以上二说,皆含“心息依虚定”全旨,亦坐式之真诀也。

坐的姿式与种类:外形之坐姿,虽不重要,但也不能没有一个固定式子,如双盘(先左脚背放在右大腿上,再将右脚背放在左大腿上,亦可先右后左。

)、单盘(可把左脚背放在右大腿上,亦可把右脚背放在左大腿上,亦可先左后右。

)、自由盘(两脚背平分左右放于两大腿之下)、跨鹤式(两膝盖对准重叠,两脚背向左右分开放平,此式适于女丹友。

)、平坐(可平坐于与膝齐高的凳或椅上)、靠背坐(坐于有靠背的椅子或后高前低的藤床上,体弱有病者适用。

)等等。

上坐全身放松,不要紧张,如法调息,神与气合,若存若亡。

念头集中,则神与气合;要有信心,要有恒心,能忍耐腰酸腿麻。

下坐后自行导引按摩、擦面、摩头、拔耳、熨眼、叩齿、搓掌、摇肩、扭腰、伸腿、舒足等。

把口中的津液细细吞咽,不可一口吞下。

2、站的姿式与种类一般的说,可分自然式、三圆式、伏虎式、下按式和混合式。

按其姿式难度来分,应循序渐进,又分高、中、低三种。

我们的着重点,就在于是否“心息依虚”而站,究竟站法以何为好,并不重要,故顺举数例,一笔带过。

3、卧式与种类睡眠三昧是大江西派功法的主体工程,特别重要,因为它又是工作繁忙朋友难得的炼功机会,也是体弱多病朋友带病炼功的方便法门,故特重点介绍之。

讲到实际,只要能明白“坐”字的真实含义,能做到心息相依而睡,从初睡进入深睡状态,便是真正的睡眠三昧,也便是卧功姿式的真实要求。

心息不依而睡,其效甚微,不足以卧(睡)功称之。

外形方面,亦可分为仰卧、侧卧、自由卧三种。

(1)仰卧仰卧古称摊尸睏,本不可取。

但仰卧原是一种最舒畅的睡眠姿式,故在觉醒状态或已由睡转定以后,亦可以仰卧式炼之。

仰卧姿式简便,仰体向上,两腿分开,两手平放两侧伸直,手心可向上(适宜体虚阴盛者),也可向下(适宜体壮阳盛朋友),全身放松,便可从“听息”开始,进入“心息相依”状态。

(2)侧卧身体侧卧,向左向右均可,向左为降龙,向右为伏虎。

以右侧卧伏虎式为例,把右手大拇指,轻放在耳垂后面的凹陷中,食指和中指贴着右太阳穴,无名指轻放额中,小指下按眉心;右肘弯屈贴靠胸肋,着枕而眠。

左手屈肘,掌心劳宫穴贴于右肩“肩井”穴上,左肘轻搭在右肘上。

右腿在下,屈膝如弯弓,以自己舒适为度。

左腿微屈,重叠在右腿上,把右脚胫腕部(即脚脖子内侧),钩贴左腿脚后跟。

向左则反是(此式有似五龙盘体功)。

从“听息”进入“心息相依”同上。

(3)自由卧亦以左侧卧或右侧卧为主,随意蜷曲,自然舒适而卧。

4、行式(1)可以在公园消闲散步时做之,可以在河岸草滨,跑道或曲径,穿花度柳,一步一脚印,一步一呼吸,息不离听,听不离息。

自然进入心息相依,气贯腳底。

(2)可以在平常行路时做之,要领同上。

二、放松入静姿式选定以后,便须全身放松,黜其聰明,堕其肢体,一身上下,酥软如绵,不用丝毫之力。

思想也便逐渐安静下来。

这样,便可转入听息或心息相依了。

三、听息1、听息的要义它是“心息相依”的入门,是睡和定的导火线,是炼精化炁的秘要诀法。

观音之所以返闻闻自性,必先从耳根悟入,即是故也。

观音说:“初于闻中,入流亡所。

”(《楞严经》)仲尼曰:“听止于耳,心止于符。

”(《庄子》)皆直指听息之要旨也。

言虽不多,而义已全彰。

试略释之:以观音之言为例,中者,中央土釜,戊己之宫也,亦即真息必由之地也。

故“听息”即“闻中”也,“闻中”亦即“听息”也。

所以在“闻中”之始,意念便进入呼吸之气流动之处,进入“神气相注,念息混融”,而进入于“混沌忘我”之境界,而至于不知身之所在矣。

此即观音“返闻闻自性”之真义也。

进而言之,息即自心也,自心即性之体现,故能识自本心者,自然便可见自本性矣。

故“听息”之旨,即“返闻闻自性”之旨也,安可忽哉~观音此数语,本言近旨远,而社会上之否解者,却都指远忘近,却去听什么海潮音、流水声去了。

从观音说,身居南海,固有海潮音、流水声可闻。

吾人身处内陆,试问又何从得海潮音、流水声而闻之乎~现代科学昌明,尽可把海潮流水之音,摄入录像之中,借之以助入静则可矣。

由于没有自身同类之物之结合,要使进入“入流亡所”之混沌状态则不可能也。

此聪明人之所以反被聪明误也。

也不想想,“观音”二字之真意为何,又为什么要称她为“观自在菩萨”呢,海潮流水,果能自身现在乎,切望广大学者细体之。

2、听息之进展次序(1)数息。

数息为听息前之权法也。

初学之人,意念纷驰,不惟不能归一,亦且不能静听。

故先从数息导之使听,数之使静也。

一呼一吸为一息,故亦必一呼一吸为一数也。

可从一数到十,再从十数到一。

亦可从一数到十,再从一数到十。

反复不住地数,及到杂念去尽,数听如一,便可只听不数,听如不听矣。

(2)听息。

听息,不可太着,要做到有听无听,无听而听,听如不听,不听而听,似闻其声,又忘其声。

而外界之声,则又丝毫不干也。

唯如此方能听与息和融在一起,方可谓真听息也。

(3)随息。

随息,此听和息和融后之实际效验也。

故能息来息往,听自随之,听如不听,息亦自随之,自无间断也。

(4)止息。

止息者,非硬迸住其呼吸也。

是听随息动,息随听止,息听合一,息听同止也。

从功法说,即听止于息,息亦自止于听。

而心息亦自不依而自依之也。

故听息实为“心息相依”之前导。

3、心息相依之方法听息固为“心息相依”之方便法门,然亦并非“心息相依”的惟一法门。

盖听是先从耳根悟入之义,取一根先返本,六根随清净之意也。

而心乃是六根之总部。

故心息一依,其它五根,不依自依也。

反之,其它五根回归,心息亦不依自依也。

要之,为求功夫做到不偏不倚,无疵无漏,当以全摄相依为优。

全摄相依者,眼观、耳听、鼻缄、舌舐、心依、意抱也。

此五炁朝元、三花聚顶之微妙法门,亦完成“金丹大道”全程之直升飞机也。

4、心息相依之进程(1)凡息与真息:凡息者,我人口鼻之呼吸也。

一呼一吸为一息。

出息呼而舒,属阳。

入息吸而敛,属阴。

此口鼻之呼吸,我人出母胎始有,谓之凡息。

一切凡夫,昼夜起居,皆不离此息也。

丹家用心息相依法门,使心合于息;神气交合,渐和渐细,若有若无。

斯时八万四千毛孔皆开,真气薰蒸,融和快乐,酥软恬愉,莫可名状。

张景和《胎息诀》所谓“如春沼鱼,似百虫蛰。

灏气融融,灵风习习。

不浊不清,非口非鼻。

无去无来,无出无入”者,是真境界也。

盖凡息一停,真息自见。

真息一见,真气自生,阳火自进,阴符自退矣。

故曰:不息之息,乃谓之真息也。

(2)玄息与胎息:《大洞经》曰:“定和妙明觉,玄息自长生。

”玄息即真息,一名胎息,一名神息,一名龟息。

谓神气相抱,心不动念,无去无来,外呼吸住而胎凝,故亦称胎息,有似婴儿在母胎时之息也。

马真君云:“洞空清净,玄息气通,无障无碍,内外皆清。

”又云:“虚空霹雳莫相惊,受箓金华产玉英。

养得清明还太始,绵绵玄息自长生。

”所谓玄者,盖我之息,与虚空之息、天地之息同其息也。

故能夺天地之造化,结灵丹于顷刻。

若外呼吸不住,即不得称为玄矣。

此胎息之法,乃玄宗返还之前驱,必须体会身外虚空一着,以神入气内,渐调渐和,渐细渐微,直至一息自住,体相虚空,泯然入定,方合玄息之妙境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