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复习课教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生物上册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1、2节复习课导学案

八年级生物上册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1、2节复习课导学案
八年级生物上册《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一、二节复习课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
2.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描述染色体、DNA、 基因之间的关系。
4.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5.写出生物的遗传图解并说出亲、子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遗传现象
1.遗传:之间以及之间的现象。
2.性状与相对性状
(1)性状:生物体的、、和。
举例:。
(2)相对性状:生物的。
举例:。
知识点二:遗传物质
1.伞藻嫁接实验说明:伞帽的形状与有关。
2.克隆羊多莉实验说明: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储存在中,是的控制中心。
3.染色体
(1)概念:在细胞核内,能够被染成深色的物质。
(2)数量:a.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不同种生物染色体形态、数目。
6.染色体、DNA、基因的数量关系
1条染色体通常包含有DNA,1个DNA分子上有基因。
知识点三:基因与性状遗传
1.遗传实验: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2.你能总结出判断显、隐性制遗传图解?
请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总结一下本节你复习到的知识吧!
b.体细胞中染色体是存在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
(3)成分:主要的组成成分是和。
4.DNA
(1)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了。
(2)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3)DNA的空间结构 :。
5.基因
(1)本质:与生物遗传特征有关的。
(2)数量:基因在体细胞中是;在生殖细胞中,只含有每对基因中的。

高中生物专题复习《遗传变异和进化》教案

高中生物专题复习《遗传变异和进化》教案

高中生物专题复习《遗传变异和进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遗传、变异的概念及它们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2. 掌握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等可遗传变异的类型及其实例。

3. 掌握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4.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物进化的相关实例。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遗传、变异的概念及类型,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2. 难点: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等可遗传变异的类型及实例,生物进化的证据。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2. 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讲解抽象的概念。

3.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遗传、变异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遗传与变异:讲解遗传、变异的概念,举例说明遗传和变异在生物界中的普遍性。

3. 可遗传变异的类型:介绍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等可遗传变异的类型,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4. 生物进化:讲解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引导学生理解生物进化的内在机制。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知识点,整理笔记。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收集生物进化的相关实例,下节课进行分享。

六、教学拓展:1. 探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如种群遗传学、分子进化等。

2. 介绍我国生物进化研究的重要成果,如澄江生物群、大熊猫演化等。

3. 分析生物进化在农业、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如杂交育种、疫苗研发等。

七、课堂互动:1. 学生分组讨论:遗传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2. 案例分析: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生物进化辩论赛:正反双方就生物进化是否有利于物种生存展开辩论。

八、教学评估:1. 课后练习题:检验学生对遗传变异和进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7.2生物的遗传与变异复习教学设计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7.2生物的遗传与变异复习教学设计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生活中的遗传与变异现象充满兴趣。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总之,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本章节学习中取得进步。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遗传规律的掌握、变异类型的了解及其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1.设计练习题: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帮助学生扫清知识障碍。
(五)总结归纳
1.学生自主总结:鼓励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自主总结遗传与变异的知识点。
2.教师引导总结:在学生自主总结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引导性总结,强调遗传与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性。
3.情感升华: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遗传与变异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它们对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生物进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引导学生关注遗传病、优生优育等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突破:
a)设计具有层次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从而化解难点。
b)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补知识,共同解决难题。
c)结合生活实例,将抽象的变异原因具体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教学方法设计:
a)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1.培养学生对生物遗传与变异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生命奥秘的欲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2.通过学习遗传与变异知识,使学生认识到人类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态观念。
3.引导学生关注遗传病和优生优育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情感。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5篇范例]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5篇范例]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5篇范例]第一篇: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教案1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教学目标①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②举例说出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③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④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难点和重点重点:①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②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难点: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课前准备学生:各小组准备鼠妇10~16只,湿土,纸盒,纸板,玻璃板(或透明本夹),表,笔,一份实验报告用表。

教师:鼠妇若干只或鼠妇图示。

教学过程:1、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引导学生根据经验举出影响生物生存的例子,并通过分析,帮助或引导学生归纳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各小组通过教师的引导,以各自收集鼠妇为背景,分析、讨论、归纳出探究的一般过程。

2、制定实验方案及设计实验方案各组讨论并制定方案,根据方案中出现的问题引出变量和对照实验。

充分放权,让学生自学,但注意把握学生对变量和对照实验的理解。

实验探究结果交流教师可在巡回指导中选出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后面的结果交流。

总结:教师选出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交流,并引导其他同学发现问题,吸取经验。

除了探究光这个条件外,还有无其他条件?布置课后作业:有兴趣的小组可在课下对其他影响鼠妇生活的因素进行探究。

教学反思:对于有些班,捉鼠妇的兴致比较高的,可以利用这样的班级多捉几只,在其他没有捉到的班上可以作为示范。

也可以叫这些捉鼠妇能力介绍经验,让学生了解到鼠妇的生活环境。

每个班准备鼠妇情况不一样,有些一个班只捉到一只鼠妇,很难开展活动。

初中生物《遗传和变异复习》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遗传和变异复习》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遗传和变异复习》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课题:7-2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课型:复习课授课人:学习目标:1.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3.解释人的性别决定。

4.认同优生优育。

学习过程:板块一:性状与遗传变异主要目标举例生物的遗传变异现象自主梳理1.遗传学上把生物的、和统称为性状。

2.相对性状是指同同的不同。

3.传是指;变异是指。

典例1.以下各组属于相对性状的是()B.兔的白毛和猫的白毛C.羊的黑毛和短腿D.小明是A 型血,小刚也是A 型血典例2.下列关于生物性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B.人们总是通过性状区分出不同的生物C.生物的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D.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它们之间相似的性状就越多板块二:细胞和染色体主要目标解释人的性别遗传人类细胞染色体女性男性体细胞数量组成性染色体生殖细胞数量组成性染色体典例3 孩子的性别主要取决于()A. B.父亲的体细胞 C.精子和卵细胞 D.精子的类型变式1 下列关于人性别遗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决定性别的染色体叫性染色体,是第23 对染色体B.X 染色体和Y 染色体上既有控制性别的基因又有控制其他性状的基因C.一对夫妻生了一个孩子,是男孩还是女孩的概率为1/2D. 男孩的X 染色体可能来自父亲或母亲板块三:染色体、DNA 和基因典例4 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每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 分子B.每个DNA 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C.DNA 主要位于染色体上D.染色体是由DNA 分子和基因组成的变式2 假设该同学控制双眼皮的基因是Tt,请在圆圈中画出该同学体细胞中控制双眼皮形状的基因板块四:基因与性状主要目标举例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归纳提炼孟德尔实验的小结。

1.相对性状有和之分。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个体杂交时,子一代表现出的性状,叫做性状;未表现出的性状,叫做性状。

2.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称为基因(用英文字母的大写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称为基因(用同一英文字母的小写表示)。

《生物的遗传》的复习课教案

《生物的遗传》的复习课教案

《生物的遗传》的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回顾和掌握基因、DNA、染色体之间的关系;(2)理解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概念及类型;(3)掌握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适用范围和条件;(4)了解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复习题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2)利用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物遗传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认识到遗传学在生产生活和生物科技领域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复习基因、DNA、染色体之间的关系;2. 复习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及实例;3. 复习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适用范围和条件;4. 复习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基因、DNA、染色体之间的关系;(2)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及实例;(3)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适用范围和条件;(4)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2. 教学难点:(1)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之间的区别与联系;(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适用范围和条件的理解与应用。

四、教学方法1. 复习提问法:通过复习题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2. 案例分析法:利用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课堂讲解:(1)讲解基因、DNA、染色体之间的关系;(2)讲解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及实例;(3)讲解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适用范围和条件;(4)讲解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并解决问题。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生物的遗传》的复习课教案

《生物的遗传》的复习课教案

《生物的遗传》的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复习和掌握遗传的基本概念、遗传物质的传递规律以及遗传变异的原因。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遗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帮助学生理解遗传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遗传的基本概念:遗传、基因、遗传信息、遗传物质等。

2. 遗传物质的传递规律:孟德尔遗传规律、连锁遗传规律等。

3. 遗传变异的原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等。

4. 遗传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自然选择、适者生存、遗传多样性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复习已学的遗传知识。

2. 使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运用所学的遗传知识解决问题。

3. 利用互动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复习遗传的基本概念。

2. 讲解遗传物质的传递规律:以孟德尔遗传规律为例,讲解遗传物质的传递过程。

3. 分析遗传变异的原因:讲解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等遗传变异的原因。

4. 探讨遗传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讲解自然选择、适者生存、遗传多样性等概念。

5.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遗传相关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遗传知识进行分析。

6.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心得。

7. 总结和复习: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遗传知识。

五、作业布置2. 提供一些遗传相关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课后练习。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遗传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检查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

七、教学资源1. 教材:《生物遗传学》等相关教材。

2. 案例材料:提供一些遗传相关的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3. 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辅助讲解和展示教学内容。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复习课教案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复习课教案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复习课教案授课人:王正兵【教学设想】“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这部分内容抽象,相关的概念很多。

学生在第一轮基础知识的复习中仅仅停留在对概念的回忆和再认,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

这节复习课,模拟“概念图”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回顾与提炼,把抽象的、分散的知识重新梳理、组合,理顺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自主建构知识网络,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使知识变多为少,化繁为简,便于理解记忆,以达到灵活运用知识的目的。

【复习目标】1、生物的遗传,变异现象。

2、性状,相对性状的含义及区别。

3、DNA、性状、染色体、基因之间的关系。

4、基因的显性和隐性,遗传规律应用。

5、人类性别决定和性别遗传。

6、变异的类型和应用。

【教学目标】1、能列举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有关的概念,并说出他们之间的联系。

2、培养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网络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1、明确“遗传、变异、性状、相对性状、基因”等概念之间的联系。

2、培养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网络的能力。

【课前准备】制作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图二内发育成胎儿的,图二中受精卵性。

板书设计: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智能检测1、(2009湖南)下列与遗传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男生女完全取决于女方,与男性无关B、水稻的体细胞内有12对染色体,其精子内染色体的数目也为12对C、兔的白毛与狗的黑毛属一对相对性状D、“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属遗传现像2、(2010江苏南通)下列选项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猪的黑毛与狗的白毛B、人的双眼皮和能卷舌C、棉花对的白色和青椒的绿色D、人的有耳垂和无耳垂3、(2010山东日照)小明家喂养的一对白羊交配后,产下1只白羊和2只黑羊,他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对羊的遗传现象进行了推断,其中错误的是(有关的基因用E、e表示)()A、白色是显性性状B、母羊的基因组成是EEC、黑色是隐性性状D、黑羊的基因组成是ee4、(2010 枣庄)以下变异实例中,属于不遗传的变异的是()A、人的体细胞中若多一条21号染色体,则表现为先天愚型B、把相同的小麦种子,播种在条件不同的环境里,所结籽粒饱满程度不同C、应用空间技术育种培育的太空椒D、一对有耳垂的夫妇生了一个无耳垂的孩子5、流感病毒不断产生新的变异,对感冒药的抗药性不断增强,这种变异属于()A.不利变异B. 有利变异C. 退化变异 D .不遗传变异6、2006年元旦孔子第80代嫡长孙孔佑仁在台湾出生。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复习课教案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复习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基因的概念和作用。

2. 让学生了解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规律。

3. 让学生掌握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概念及意义。

4. 让学生理解生物的变异现象及分类。

5. 培养学生运用遗传和变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基因的概念和作用2. 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规律3.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4. 生物的变异现象及分类5. 遗传和变异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基因的概念和作用,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规律,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概念及意义,生物的变异现象及分类。

2. 教学难点: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概念及意义,生物的变异现象及分类。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互动提问法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例,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引出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2. 讲解基因的概念和作用:讲解基因的定义、基因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及其与生物性状的关系。

3. 讲解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规律:以孟德尔遗传定律为例,讲解基因的分离和再组合规律。

4. 讲解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介绍基因突变的概念、原因及意义;讲解基因重组的类型、意义及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5. 讲解生物的变异现象及分类:介绍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概念,分析生物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6.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遗传和变异的实际例子,如“无籽西瓜”、“抗病植株”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基因的概念、作用、传递规律、突变和重组以及生物变异的重要性。

8.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遗传和变异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9.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10.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等方式,评价学生对遗传和变异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策略1. 故事引导:以有趣的遗传变异现象为切入点,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遗传和变异》复习教案

《遗传和变异》复习教案

《遗传和变异》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什么是遗传和变异?能对自己与家人的外型特征进行比较,能对植物和动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3、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普遍存在;4、了解变异的形式有两种: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

5、知道人类利用遗传学知识,改善了人类生活并促进了生产;6、知道生活中很多的农作物也是变异的结果。

7、感受科技的神奇和美妙;知道科学家为了研究遗传和变异,进行了艰苦不懈的探索。

8、采用人工进行变异的好与坏。

教学过程:一、复习遗传的知识。

1、观察图片,说说这些家庭的成员间有哪些相似的特征,复习什么是遗传?子女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2、植物间的遗传现象(1)观察图片,说说这些植物家庭的成员间有哪些相似的特征(2)观察图片,说说这些动物家庭的成员间有哪些相似的特征(3)、总结:不仅人类每代间有遗传现象,动植物也存在同样的遗传现象3、你还知道哪些描述遗传现象的谚语吗?例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4、遗传现象的推测(1)、观察图片中每只小猫的颜色和花纹,推测一下小猫的爸爸可能是什么样子的?(2)、小组讨论后汇报5、拓展作业(1) 今天我们观察到的遗传现象主要是外形特征,除了外形特征可以被遗传外,还有哪些可以被遗传?性格、脾气、习惯等方面也会遗传吗?二、复习变异的知识。

1、提问:生命的每一个特征都能遗传吗?为什么?2、什么是变异呢?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3、同遗传现象一样,变异现象在生物界也是普遍存在的。

4、你还知道哪些描述变异现象的谚语吗?例如:“一猪生九仔,连母是个样”等5、产生变异的原因:父母的结合、生物体的自身、人工的方法6、变异现象的拓展(1)、出示三叶草的图片,说一说“幸运的四叶草”传说。

(2)、金鱼是野生鲫鱼的变异品种。

7、了解变异的两种形式可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异。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复习课教学设计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复习课教学设计

复习课《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教学设计授课人:莫春华授课班级:初二(8)班时间: 6 月 9 日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能列举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有关的概念,并说出他们之间的联系。

②理解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理解人的性别决定。

③描述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④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并举例说明生物变异的原因及类型。

2、能力目标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
1、明确“遗传、变异、性状、相对性状、基因”等概念之间的联系。

2、描述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难点
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基因的组成类型与性状的关系,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四、课前准备:教师:绘制知识网络图,制作课件。

学生:2人小组完成知识网络图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
新课标第一网。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复习课教案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复习课教案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复习课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复习课教案【教学设想】“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这部分内容抽象,相关的概念很多。

学生在第一轮基础知识的复习中仅仅停留在对概念的回忆和再认,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

这节复习课,以习题引领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回顾与提炼,把抽象的、分散的知识重新梳理、组合,理顺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自主建构知识网络,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使知识变多为少,化繁为简,便于理解记忆,以达到灵活运用知识的目的。

【考纲要求】1、说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3、描述人的性别决定。

4、认同优生优育。

5、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

【教学目标】1、能列举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有关的概念,并说出他们之间的联系。

2、培养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网络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1、明确“遗传、变异、性状、相对性状、基因”等概念之间的联系。

2、培养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网络的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写有相关概念的卡片;制作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2板书设计:生物的遗传和变异4“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练习题1、 单双眼皮、有无酒窝等特征,在遗传学上称为 ,父母有酒窝,女儿也有酒窝,此现象称为 ; 父母为双眼皮,而女儿为单眼皮,此现象称为 。

2、若决定双眼皮的基因(A )为显性基因,决定单眼皮的基因(a )为隐性基因,下图为父母双眼皮,女儿单眼皮的遗传图解,请尝试完成:3、父母为双眼皮,女儿为单眼皮,这种变异是由于女儿的 发生改变引起的,因而 (能/ 不能)遗传给后代。

女儿做整形成为双眼皮,这种变异是由于 引起的, 并没有改变,因而 (能/ 不能)遗传给后代。

4、若决定有白化病的基因(b )为隐性基因, 决定无白化病的基因(B )为显性基因,则这个家庭成员中,父母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女儿的基因组成是 。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复习课教案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复习课教案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2. 掌握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3. 了解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原因和类型。

4. 能够运用遗传和变异的知识解释生物现象。

二、教学内容1. 遗传和变异的概念:遗传是指生物体的性状传递给后代的现象,变异是指生物个体之间的性状差异。

2. 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遗传信息通过DNA分子存储在染色体上,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传递给后代。

3. 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改变,导致基因表达和功能的改变。

4.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数目的增减和结构的改变。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传递遗传信息的途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原因。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遗传病案例,让学生理解遗传和变异在实际中的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遗传和变异的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思考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2. 讲解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使用PPT展示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讲解DNA、染色体、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相关知识。

3. 讲解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分别讲解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原因和实例。

4. 案例分析:提供几个遗传病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遗传方式和变异类型。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遗传和变异的相关问题,如遗传病的检测和预防等。

6. 总结和复习: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复习作业。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遗传和变异概念的理解。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遗传病案例的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合作和思考能力。

4. 复习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源1. PPT课件:包含遗传和变异的概念、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和原因等内容的课件。

2. 遗传病案例:提供几个典型的遗传病案例,包括病名、遗传方式、变异类型等。

第20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复习优秀教学案例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20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复习优秀教学案例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2. 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遗传和变异的本质,如基因是如何传递的、变异是如何产生的等。
3. 引导学生运用已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如何预防遗传病、如何利用基因技术改良作物等,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三)小组合作
1. 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2. 设计一些小组活动,如遗传游戏、变异实验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合作探究,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2. 了解遗传和变异的原因,能够解释一些常见的遗传现象和变异现象。
3. 掌握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能够绘制简单的遗传图解。
4. 能够运用遗传和变异的知识,分析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遗传病的预防、农作物的育种等。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对遗传和变异现象的感知和观察能力。
2. 运用比较法、分析法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遗传和变异的原因和机制。
3.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同时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思考。
4. 反思与评价:通过自我反思和同伴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和反思能力,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
5. 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实用性:本案例将遗传和变异的基本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相关知识,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在学习遗传和变异时,往往只记住了一些基本概念,而对于其背后的原理和应用则理解不深。针对这一问题,我设计了一份优秀教学案例,旨在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遗传和变异的本质,提高他们的知识运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和类型。

第四单元第四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复习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第四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复习教学设计
2.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遗传现象,如“为什么子女会像父母?”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入本章节的学习内容;
(2)新课导入:以生动有趣的故事或案例,介绍基因、DNA、染色体等基本概念,帮助学生建立遗传学的基本框架;
(3)重点内容讲解:详细讲解遗传定律、遗传变异类型等内容,结合实例分析,使学生深入理解;
作业要求:
1.学生需认真对待作业,保证作业质量,按时完成;
2.作业应体现学生的思考过程,鼓励创新和独立见解;
3.小组作业要注重团队合作,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作用;
4.作业完成后,学生需进行自我检查,确保答案的正确性和书写的规范。
第四单元第四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复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基因、DNA、染色体等基本遗传学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掌握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能运用这些定律解释遗传现象;
3.了解并掌握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等遗传变异的类型及其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4.学会运用遗传图谱、杂交实验等方法分析遗传问题,提高遗传学实验操作能力。
3.梳理遗传变异的类型及其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4.强调遗传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章节所学内容,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我特此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绘制一张遗传图谱,要求包含至少两代家庭成员的遗传信息,并分析其中可能存在的遗传规律。
2.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关于遗传变异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的短文,字数在500字左右。
此外,学生在情感态度方面,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较为积极的态度,教师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使学生在学习遗传学知识的同时,关注社会发展,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复习课教案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复习课教案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遗传和变异的概念及其实例。

(2)掌握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规律。

(3)了解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等可遗传变异的类型及实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例,分析遗传和变异的现象。

(2)利用遗传图解和染色体图解,分析基因的传递和变异。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生物遗传和变异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遗传和变异的概念及其实例。

(2)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规律。

(3)可遗传变异的类型及实例。

2. 教学难点:(1)基因的传递规律及染色体变异的类型。

(2)利用遗传图解和染色体图解分析遗传和变异现象。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整理遗传和变异的相关资料和实例。

(2)制作遗传图解和染色体图解的PPT。

2. 学生准备:(1)预习遗传和变异的相关内容。

(2)准备笔记本,记录重点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提问方式复习遗传和变异的概念。

(2)引导学生回顾遗传和变异的实例。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理解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规律。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可遗传变异的类型及实例。

3. 课堂讲解:(1)讲解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规律,利用遗传图解进行说明。

(2)讲解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及实例,利用染色体图解进行说明。

4. 练习与讨论:(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实例中的遗传和变异现象。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搜集相关的遗传和变异实例,下节课分享。

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讲解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讲解过程中的参与程度、理解程度和提问情况,了解学生对遗传和变异概念、基因传递规律以及可遗传变异类型的掌握情况。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复习教案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复习教案

1 / 6《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明确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2、知道人类染色体的传递及性别决定方式。

3、描述基因与性状遗传的关系,能正确书写遗传图解。

4、说出变异的类型及意义,了解遗传变异在实践中的应用。

5、了解人类遗传病与优生及人类基因组计划。

重点与难点1、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

2、以遗传图解的形式表示基因与性状遗传之间的关系。

3、变异的类型与意义。

复习过程一、传。

2、伞藻嫁接实验证实了_______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3、细胞内能被_______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课前知识梳理(本章要点汇总)1、生物学上把后代与其亲代_______的现象叫做遗体。

其分布特点是:同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数目______且形态_______;不同种生物体细胞内数目和形态则_______。

染色体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________和_______,科学实验证实_______是生物的主要遗传2 / 64、DNA分子是由_____条长链盘旋而成的规则的_______结构。

DNA上与遗传相关的片段叫做______。

5、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位置、数量关系:基因是___上与遗传相关的小单位,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位于细胞核内的______上。

每条染色体上通常包含_____个DNA分子,每个DNA 分子包含_____个基因。

6、人的体细胞中有_____对常染色体和_____对性染色体。

女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可表示为___________,男性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可表示为__________。

7、人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_____条。

女性产生_____种类型的卵细胞,其内染色体可表示为________;男性产生____种精子,可表示为_______或_______,从理论上讲,两种精子的数量是_______的。

8、受精时,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是______的。

初中生物北师大八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第6单元 生命的延续遗传变异教案

初中生物北师大八年级上册(2023年新编)第6单元 生命的延续遗传变异教案

《生物遗传与变异》概念复习教学设计
一、《生物遗传和变异》会考考纲要求
二、复习目标
1.说出遗传与变异相关概念。

2.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3.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4.理解基因在亲子之间的传递及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5.提高自我建构概念图能力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
本章内容抽象,相关概念很多。

学生在新课结束后仅停留在对概念的回忆和再认,知识较为零散,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弱。

通过这节复习课引导学生找出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将零散知识系统化,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概念图,从而让学生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网络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习路径
1.通过血缘关系的辨识,以性状为突破口让学生以实例说出性状、遗传、变异、相对性状概念巩固基础知识,提升自我建构概念图的能力和观察力。

2.通过白化病患病机理材料分析,让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性状由基因决定和基因通过配子由亲代传给子代,提升问题分析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染色体结构的图片展示,让学生加深对基因与基因载体的相互关系的理解,提升学生观察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4.通过白化病基因及基因组成分析,加深学生对基因型和表现型关系的认识,提升语言表达力和提升自我建构概念图的能力。

五、板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复习课教案
【教学设想】“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这部分内容抽象,相关的概念很多。

学生在第一轮基础知识的复习中仅仅停留在对概念的回忆和再认,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

这节复习课,以习题引领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回顾与提炼,把抽象的、分散的知识重新梳理、组合,理顺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自主建构知识网络,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使知识变多为少,化繁为简,便于理解记忆,以达到灵活运用知识的目的。

【考纲要求】
1、说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2、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3、描述人的性别决定。

4、认同优生优育。

5、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

【教学目标】
1、能列举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有关的概念,并说出他们之间的联系。

2、培养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网络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明确“遗传、变异、性状、相对性状、基因”等概念之间的联系。

2、培养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网络的能力。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写有相关概念的卡片;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板书设计: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练习题
下表是对某个家庭成员某些特征的调查结果,请分析回答:
1、 单双眼皮、有无酒窝等特征,在遗传学上称为 ,
父母有酒窝,女儿也有酒窝,此现象称为 ; 父母为双眼皮,而女儿为单眼皮,此现象称为 。

2、若决定双眼皮的基因(A )为显性基因,决定单眼皮的基因(a )为隐性基因,
下图为父母双眼皮,女儿单眼皮的遗传图解,请尝试完成:
3、父母为双眼皮,女儿为单眼皮,这种变异是由于女儿的 发生改变引起的,
因而 (能/ 不能)遗传给后代。

女儿做整形成为双眼皮,这种变异是由于 引起的, 并没有改变,因而 (能/ 不能)遗传给后代。

4、若决定有白化病的基因(b )为隐性基因, 决定无白化病的基因(B )为显性基因, 则这个家庭成员中,父母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 女儿的基因组成是 。

若携带相同隐性致病基因,婚配后所生的子女患 病的机会增加。

5、人的性别是 决定的,父亲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的组成是 ;母亲体
单眼皮


卵细胞
受精卵
亲代
子代的性状
细胞中性染色体的组成是。

这对父母再生一个儿子的机率是。

《法学概论》笔记
第一章法律的一般原理
第一节法律的起源
1 、法律产生的社会根源
法律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伴随生产资料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

法律产生的过程直接受两个决定性因素的影响:
(1 )商品交换和私有制的出现;(2 )奴隶制的出现。

2 、法律产生的一般规律性
(1 )法律和国家同时产生;
(2 )由习惯到习惯法、再由习惯法到制定法;
(3 )不断地从个别调整上升为一般调整;
(4 )从权利、义务的合一到权利、义务的严格区分;
(5 )从法律与宗教、道德的浑然一体到法律取得相对独立的地位。

第二节法律的本质和基本特征
1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表现(最本质的属性)
2 、法律是特殊的社会规范
(1 )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
(2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
(3 )法律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
(4 )法律是规定权利义务的规范;
(5 )法律是对社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

3 、法律的职能(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
第三节法律的渊源和分类
1 、法律渊源:指用于表现法律的各种具体形式。

2 、法律渊源的种类:
(1 )制定法(2 )判例法(3 )习惯法(4 )引证法(5 )宗教法(6 )国际惯例和国际条约。

3 、法律的分类:
(1 )根据法律的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分为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成文法:指有权制定法律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程序所制定的具有条文形式的法律文件,即规范性文件。

又称制定法。

不成文法:指国家机关认可的,不具有条文形式的习惯。

又称习惯法。

(2 )根据法的内容、效力和制定程序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

(3 )根据法的内容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

实体法:是从实际内容上规定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律。

程序法:为了实体权利和义务的实现而制定的关于程序方面的法律。

(4 )根据法律的空间效力、时间效力或对人的效力分为一般法和特别法。

一般法:凡是在一国领域内对全体居民和所有社会组织普遍适用,且在它被废除前始终有效的法律。

特别法:凡是只在一国的特定地域内或只对特定的主体,或在特定的时期内有效的是特别法。

(5 )根据法律的主体、调整对象和渊源分为国际法和国内法。

(6 )公法和私法
(7 )法系:
大陆法系:指欧洲大陆上源于罗马法,以1804年《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各国法律,所以大陆法系又称罗马法系或民法法系。

第四节法律的历史类型
1 、法律历史类型:凡是经济基础及体现的阶级意志相同的法律,就属于同一历史类型的法律。

2 、奴隶制法律:
经济基础:是奴隶主阶级对于生产资料和奴隶人身的完全占有。

特点:(1 )严格保卫奴隶主阶级的生产资料私有制。

(2 )公开确认自由民之间的不平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