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数据,培养学生实证意识
小学科学课学生实证意识的培养
小学科学课学生实证意识的培养摘要:关键词:《小学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明确指出:在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
这就是要求学生从事实、证据出发去探求结果。
要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现科学的严谨性——大胆假设、谨慎求证。
科学的本质是实证的,提高实证意识是最具有普遍意义上的教育价值。
小学生科学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
一、实证意识缺乏的现状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缺乏实证意识和行为是十分常见、相当普遍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盲目草率下结论,轻易建立科学概念我们都知道科学真理科学概念是需要经过反复验证,经的起反复检验的。
有很多问题表面看起来似乎和生活中学生所见的内容和想法是一致的,因此一旦达到的科学数据或者实验结果和学生的想法一致,他们就会很快得到结论。
其实殊不知这种结论概念的建立是很片面和未经过反复验证的。
2.从众心理影响,质疑自己的数据受到从众心理影响,造成很多时候学生不能把自己的真实观察表达出来,被掩埋在一部分学生或集体的回答交流之中。
当班上有某位学生,尤其是优秀学生提出正确的观点,数据或者结论的时候,特别是在这个数据得到老师的肯定之后,其他的学生马上就不会发表自己的数据,甚至把自己的数据改成优等生的数据或者说是老师肯定的数据。
3.数据和前概念矛盾,质疑实验不成功通过实验所得到的证据与自己原来的想法相矛盾的时候,学生不能做出正确的解释,只是简单地认为实验不成功。
比如学生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多种材料的导电性时,部分实验小组的钥匙是导电的,两组的钥匙是不导电的,而该两组学生认为实验不成功,未进行具体的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进行进一步的实验。
二、培养学生实证意识的策略(一)鼓励大胆质疑,培养实证意识探究活动结束后,实验汇报阶段,当大部分同学对某一问题持相同的意见时,少数持不同意见的同学常常不敢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而是盲从大多数学生的意见,这与培养学生尊重事实,注重证据的科学素养是相违背的。
遵循统计规律 实施有效
遵循统计规律实施有效探究摘要:在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与应用,是科学探究能否成功的重要保证。
学生在观察、实验等探究活动中,合理收集数据,恰当的处理数据,有效的分析数据,让学生自觉运用统计观念,来解释相关的问题,证明假想的结论,从而端正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他们求真务实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科学科学探究统计观念科学素养新课标指出,在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要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
学会科学的统计,对事物的现象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能使学生的操作条理更清楚,探究结果更精确。
科学统计,它要求我们在探究活动中要合理的收集实验数据,有效的整理数据,科学的分析数据,修正学生对待表面数据的心理倾向,推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不断提高科学探究活动的效率。
因此,培养学生科学的统计意识,有助于学生形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他们求真务实的科学素养。
一、收集数据。
力求真实性真实性是数据的生命力。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统计使用的第一手资料就是数据。
数据真实是开展探究活动的前提。
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对数据真实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让学生养成尊重数据,不随意更改、捏造数据的良好习惯。
一位老师在教《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中。
在交流汇报时,发现有一小组烧杯中的水明显少于其他小组,但溶解的食盐却写着和别的小组相近的数值。
经过调查知道,他们实验时不小心把水撒掉了一些。
这时他们发现其他小组写着40毫升水里能溶解14克食盐,而他们小组连10克也不到。
为了迎合老师的意图,他们就偷偷更改了数据,也写成了14克……,古代医学家李时珍,尝遍千叶万草,真实记录每一个病人的临床症状,才诞生了流传千古的《本草纲日》。
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几十年如一日}人真观察天气变化,科学考察队员,不畏艰险克服种种困难登上珠峰测量高度,都是源于对客观事实数据的尊重。
所以说,培养学生尊重客观现实的良好习惯,就必须尊重每一个简单的数据。
二、统计数据,讲究严谨性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测量数据必须讲究严谨性。
用数据说话 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
用数据说话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作者:尤昌德来源:《广西教育·A版》2015年第12期【关键词】实验数据定量分析分析比较问题数据实证意识【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A-0115-01实验是小学科学课程中重要的教学形式,集中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课程理念。
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关注实验数据,提高实验效率。
一、多用定量分析,用数据说话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是小学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两种方式。
定性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分析,主要是解决研究对象“有没有”“是不是”的问题。
它是凭分析者的直觉、经验,根据分析对象过去和现在的延续状况和最新资料,分析事物特点和变化规律。
相比较而言,定量分析用数据的方式进行研究更加科学准确。
在具体教学中,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定性方式的结论,而应鼓励学生将实验结果数据化,使实验更有说服力。
例如,在一节研究《空气与燃烧》的科学课上,学生用小烧杯罩住蜡烛,记录下蜡烛熄灭的时间,然后用大烧杯罩住蜡烛,记录下蜡烛熄灭的时间。
通过对比,学生发现大烧杯因为空间大,氧气多,所以燃烧时间就长。
往往大部分研究停留在这一步时就得出了定性的研究结论。
但如果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对三个大小不同的烧杯的容量进行测量,记录下数据,然后将烧杯的容量与燃烧时间的长短绘制成曲线图,进行分析,就能让学生发现两者之间的比例关系。
然后,学生再通过一系列实验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就容易得出科学结论。
有时候,实验不能说明问题,对实验的数据进行分析才能说明问题,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应引导学生不断地通过实验记录数据,并在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
这样的科学结论相比定性的分析,更为严谨,在此之上建立的核心概念才能植入学生心灵。
二、全面采集数据,重对比分析很多小学科学实验的探究都是运用归纳法,由一般现象总结出普遍规律。
如果学生采集的数据全面,就能够较真实准确地反映实验结果,得出科学的结论。
小学科学课堂学生实证意识的培养
小学科学课堂学生实证意识的培养作者:陈秋虎来源:《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年第02期科学是注重证据、注重事实的,实践才能出真理。
任何没有经过实证的猜测都是不可靠的,实证意识在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教学中,学生实证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
一、培养问题意识“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
”“疑”是实证意识的因,“证”则是实证意识的果,没有“因”哪来的“果”,所以小学科学课堂实证意识的培养,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是条件,是基础。
比如,要探寻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产生的实验现象,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如何做到呢?第一,要强化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好奇心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强大的内驱力,所以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比如,在上《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这课时,我先把小苏打藏在气球内,再把气球套在装有白醋玻璃瓶口,我对学生说:“今天老师表演一个酒瓶能吹气球的魔术。
”学生一听酒瓶能吹气球,个个睁大好奇的双眼,迫不及待地想看这神奇的酒瓶,等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后,我把藏在气球内的小苏打倒入白醋中,气球瞬间被吹得大大的,学生看了这个表演后,在好奇心的驱动下,想知道其中的原因。
我因势利导,要求学生提出与这个魔术有关的问题,学生的问题五花八门,教师就针对学生的问题和学生一起设计实验方案给予验证。
第二,利用任务驱动促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
任务驱动是给学生适当的压力,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发现问题,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迫使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比如,在上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设计摆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这个实验时,就可以给学生任务:在设计这三组实验时,每个小组必须提出三个有价值的问题。
比如对比实验要注意什么?(一个变量,多个定量)小组成员如何分工?等等。
第三,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比如,在上《摆》这一课时的开始,我先演示三组实验,分别将摆锤重量相同,摆绳长度不同的两个摆摆动起来,让学生去观察摆速的快慢。
小学科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小学科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启蒙性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态度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态度不仅是学生在科学学习中应具备的品质,更是他们在未来生活和工作中解决问题、追求真理的关键。
那么,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呢?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也是推动他们探索科学世界的内在动力。
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展示新奇有趣的科学现象、提出引人思考的问题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例如,在讲解“溶解”这一概念时,可以先做一个小实验:将盐、糖、沙子分别放入水中,让学生观察哪些物质能溶解,哪些不能。
学生看到不同的现象,自然会产生疑问:“为什么盐和糖能溶解,沙子却不能?”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让他们发现科学就在身边。
比如,为什么冬天窗户上会结霜?为什么铁会生锈?这些常见的现象都能引发学生的思考,使他们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科学是建立在证据和实验基础上的。
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让他们懂得通过观察、实验、测量等方法获取证据,来验证自己的想法和结论。
例如,在探究“种子的萌发需要什么条件”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设计实验,分别控制水分、温度、空气等因素,观察种子在不同条件下的萌发情况。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分析结果,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到科学探究的过程,明白科学结论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通过实证得出的。
同时,教师还要教育学生尊重事实,不随意篡改数据。
当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符时,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原因,而不是为了得到想要的结果而弄虚作假。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和创新科学的发展离不开质疑和创新。
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书本上的知识、老师的讲解以及已有的结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
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在当今这个知识快速更新、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显得尤为重要。
探究精神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欲望,而科学态度则有助于他们以严谨、客观、实事求是的方式去认识和解决问题。
作为教师,肩负着引导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使命,应当积极探索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这两项关键素养。
首先,教师自身要具备强烈的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展现出对知识的渴望、对问题的深入探究以及对真理的执着追求,那么学生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
例如,教师在讲解一个数学定理时,不仅仅是告诉学生定理的内容和应用,还可以分享定理的发现过程,讲述数学家们是如何通过不断的尝试和错误,最终得出这个结论的。
这种亲身示范能够让学生明白探究的价值和乐趣。
其次,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是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的重要基础。
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尊重他们的每一个想法和疑问,不论这些问题看起来多么简单或者幼稚。
一个宽松、包容的环境能够让学生放下顾虑,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比如,在科学课上进行实验时,学生可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不同的看法,教师不要急于给出标准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共同讨论,分析可能导致差异的原因。
再者,设计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活动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有效途径。
教师可以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去寻找答案。
比如,在地理课上,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地球上会有四季的变化?”然后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观察模型、模拟实验等方式来探究原因。
此外,开展项目式学习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教师给定一个主题,如“设计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让学生分组进行调研、规划和展示,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方面,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
科学是基于证据和实验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并用这些资料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关注数据,培养学生实证意识
王世龙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要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
在探究实验中,数据是对事物、现象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基础,它能使我们的条理更清楚,结果更精确。
课堂上,引导学生科学地理解、运用科学探究活动中得到的实验数据,可以修正学生对待数据的心理倾向,可以推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培养学生敏感的数据意识,对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形成,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探究能力的提高,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对怎样收集数据、收集什么样的数据、对所掌握的实验数据如何进行有效分析和总结等,比较茫然,不知从何下手。
笔者在研究《斜坡的科学》一课时,特别对关注数据,培养学生实证意识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
1.实验指导是关键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探究方案,是斜面的作用探究活动成败的关键,在探究斜面可以省力活动之前,教师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问题
王世龙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要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
在探究实验中,数据是对事物、现象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基础,它能使我们的条理更清楚,结果更精确。
运用整体化策略,提升科学实验的“真性指数”
运用整体化策略,提升科学实验的“真性指数”【摘要】小学科学课堂中出现“另类”数据,反思它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策略,培养学生今后实验的严谨性,提高实验反思能力,促进学生实证意识及科学素养的养成。
【关键词】“另类”数据;实证意识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数据是观察、实验等探究活动中常见的记录结果,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才能发现事物彼此之间的联系,了解其中的规律。
运用科学探究活动中接触到的实验数据,修正学生对数据的心理倾向,推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因此,尊重数据是科学探究活动必须遵循的准则。
但在平时的科学课堂上,有的为了得出实验结论,对数据的分析流于形式,当课堂中出现一些误差较大的,甚至与事实相悖的“另类”数据时,我们常常会听到有的教师这样来解释:“这只是个别现象,也许是学生的实验操作方法出现了问题,换种方法会好的,下课后有空再做做这个实验会有正确的结果”,等等。
一、反思:“另类”数据产生的主要原因“另类”数据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得到的,是学生实验结果的真实呈现,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另类”数据呢?有以下几点原因:1.实验材料的偏差在科学课堂上,应选用合适的材料进行实验,是实验活动成功的基础之一。
而使用不恰当的实验材料则会给实验活动带来障碍,甚至得出错误的数据。
比如测力计,由于经常使用,弹簧往往会伸长,不能归零,有的测量数值不准,有的失去测量功能,学生用正确的方法也会测出完全不同的数据。
2.操作方法的随意学生在实验时应采用正确的实验方法和规范的实验操作步骤。
学生由于实验操作方法的不规范,实验操作技能掌握的不扎实。
实验时就会出现种种失误,从而出现种种“另类”数据。
如关于温度计的使用,在拿、放置、读数时都有着非常细致的要求,一旦出现差错,就可能会影响实验活动的结果。
如学生在测量一杯热水的降温过程时,有个别学生是把温度计拿出来进行读数的,还有学生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不水平。
3.实验检验的唯一科学家很少依赖一次或两次实验就得出结论,而是通过几十次、几百次,甚至上千次的实验数据分析才得出结论。
生物实验数据分析:中学生物的科学
生物实验数据分析:中学生物的科学引言生物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学阶段,生物实验教学是学生获取生物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培养其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实验数据分析的角度,探讨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现状、问题及改进策略。
一、实验数据分析的重要性实验数据分析是生物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有助于学生从实践中获得直接经验,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学生可以观察实验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掌握生物学的定量规律,为后续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
此外,实验数据分析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和科学精神,提高其综合素质。
二、中学生物实验教学现状目前,中学生物实验教学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许多学校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
然而,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教师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实验课程安排不足或实验设备不完善。
其次,学生对实验课程的兴趣不高,参与度低,导致实验效果不佳。
最后,部分教师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不够深入,未能充分发挥实验数据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三、实验数据分析存在的问题1.数据处理不当:部分教师在处理实验数据时,缺乏严谨的态度和方法,导致数据误差较大或分析不准确。
这不仅会影响学生对实验结果的理解,还可能导致学生对生物学的信心受损。
2.实证意识不足:部分教师和学生缺乏实证意识,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解释过于主观或片面,导致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符时无法正确应对。
3.缺乏专业指导:部分学校在生物实验教学方面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导致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力不足。
四、改进策略1.加强教师培训:学校应加强对生物教师的培训,提高其对实验数据分析的重视程度和方法。
同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实验数据。
2.增加实验课程安排:学校应增加生物实验课程的安排,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七年级数学下册《统计调查》教案、教学设计
3.过渡: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统计调查》,强调统计调查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讲解统计调查的定义、作用和基本步骤,包括调查目的的确定、调查对象的选择、调查方法的设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等。
3.学生对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兴趣,但可能对统计调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需要教师通过具体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部分学生对数据分析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缺乏预见性,容易产生畏难情绪,需要教师关注并给予鼓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他们通过实践探究,逐步掌握统计调查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使其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2.讨论内容:小组成员共同确定调查目的、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并制定调查计划。
3.教师指导:巡回指导各小组,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解答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学生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实际的统计调查活动。
2.练习内容:各小组按照设计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并尝试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4.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网络、统计软件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提高数据处理效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统计调查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使其树立正确的数学观。
2.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关心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3.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使其认识到统计数据在决策中的重要性。
用数据说话——浅谈数据在科学探究中的运用
性 和 思 维 的 活跃 性 , 从 而使 学 生 能 主动 地 投 入 到 科 学 探 究 中来 。
说服 力的证据。 在大量的事实数据 面前 , 学生意识到承受 的垫 片 的数量与纸的厚度并不 是正 比关 系, 物体能承受 的压力 , 随着纸 的厚度的增加而显著增 长。 如果没有实 验取得 的数据 , 学生可能 永远 也不会 相信 物体承 受的压力 会随 着厚度 的增加而 显著增
成正确 的认识 。而学生 自己并不能及 时认识发 现这些数据的错
误, 在 自己 取得 的数 据 与其 他 同学 取 得 的 不 同数 据 中 , 他 们 更 相
信 自己的数据是正确的 。在课堂教学 中 , 教师要尊重学生 , 重视 学生所取得 的每一个数据 , 重视错误数据 , 对错误 的数据不能视
长。 基 于上述 以数据为依据的认识 , 随后猜测 四层纸能承受几个
垫片时 , 学生没有猜 1 2个 , 而是猜测有几百个 、 上千 个 。学 生 从 原 先 成 倍 的猜 测 到 现 在 做 出 几 百 个 、 上千个的猜测 , 说 明 学生 不
例如, 在《 摆的研究》 中, 教师首先让学生 自己做一个摆 , 再数 出自己小组的摆每分钟摆动的次数 。 学生数了以后 , 汇报了各组摆 的摆动次数 , 有的摆每分钟摆动 5 3次 , 有的每分钟摆动 5 9次 , 有 的每分钟摆动 4 2次……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数据 ,适时提出问
科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
科学探究《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在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能“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等。
但在科学实践中,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往往会缺乏实证意识。
本文从“关注实验过程,培养学生收集证据的能力”“尊重证据,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实事求是,培养学生客观表达观点的能力”“用证据解释,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四方面简要阐述培养学生实证意识的策略。
一、关注实验过程,培养学生收集证据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学生在实验中不知道哪些证据有价值,收集证据的过程比较随意,没有目的性。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实验结果,更要关注实验过程,关注学生的方法是否科学、获得的证据是否可靠、是否有价值,从而培养他们收集证据的能力。
在《小苏打和白醋》一课中,白醋与小苏打反应后杯中留下的物质是什么?有的学生认为还有白醋;有的认为还有小苏打。
教师适时提问:“你们认为还有白醋,可以怎样来验证?认为还有小苏打,怎样来验证?”学生经过思考得出验证方法:要证明是否有白醋,放小苏打,如果出现气泡就说明有白醋;没有出现气泡就说明没有白醋。
要证明是否有小苏打,放白醋即可,同样如果出现气泡就说明有小苏打;没有出现气泡就说明没有小苏打。
也就是引导学生意识到在实验过程中要关注“有没有继续出现气泡”这一现象,建立证据与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明确收集证据的方向。
二、尊重证据,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要掌握事实性的证据,就必须去观察、实验,且不能随意修改数据或挑选符合自己想法的内容。
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在进行科学论证的过程中认识到只有获得了充分的证据,才能对某一科学现象进行判断和结论。
如在研究《给冷水加热》一课时,冷水袋放入热水中慢慢浮了起来,学生猜测可能的原因是重量变轻了或者体积变大了。
于是开展了第一次探究,结果有7个小组的结果是变热后和变热前一样重,但是2个小组的结果分别从“28克”、“23克”下降到了“27克”、“22克”,支持“重量变轻”。
重视实验数据教学 促进学生深入探究
数 据 的 收 集 、 录 是 科 学 探 究 中重 要 的 一 个 环 节 , 记 是 分 析 推 理 得 出 结 论 的 关 键 。 由 于 小 学 生 对 数 据 收 集 、 录 的 方 法 掌 握 还 很 少 , 师 要 根 据 学 生 的年 龄 特 记 教 点 和 认 知 规 律 适 时 介 入 指 导 , 领 学 生 认 真 及 时 地 收 引 集 、 录数 据 , 数 据 真 实 可 靠 , 进 后 续 研 究 的 顺 利 记 使 促
将 这 种 学 习 欲 望 延 伸 到 生 活 中 去 , 体 现 了 “ 习 即 生 这 学
活 , 活 即学 习” 新课标 理念 。在教学 中 , 师可 以 生 的 教
巧 妙 地 利 用 数 据 , 发 学 生 进 一 步 探 究 的 欲 望 , 学 生 激 使 真正“ 入” 卷 科学 探 究 活动 中 。 在 教 学 《 满 水 的 杯 子 还 能 放 多 少 回形 针 》 , 装 时 教 师 出 示 一 个 装 满 水 的 杯 子 。在 学 生 认 为 不 能 再 装 下 其 他 物 体 时 , 师 轻 轻 地 把 回形 针 放 人 这 个 杯 子 里 , 放 教 边 边 数 , 、 、 … …在 这 个杯 子里 一 直 放 了 5 回形 针 , 123 个 杯 子 里 的 水 也 没 有 溢 出来 。 学 生 正 沉 浸 于 这 个 实 验 , 教 师 把 “ 底 还 能 放 多 少 回形 针 ? 放 回 形 针 的 数 量 与 什 到 么有关?这两个问题抛给了学生。 ”
到 的 结 果 如 下 ( 位 为 1 硬 币 重 量 ) 单 元 :
桥 面 形 状 第 1 组
第2 组
/一 、 、 2
2
/ ^^^ 2
13.1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征教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超前思维的定义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强调预测性、创新性、批判性三大特征;
-掌握超前思维的方法与技巧,如如何进行问题分析、如何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
-举例说明超前思维在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的应用。
-比较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的超前思维差异,分析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上完这节课后,我认真回顾了整个教学过程,发现了一些亮点,同时也意识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注意到在课堂导入环节,通过展示科技创新案例,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愿意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此外,小组讨论活动也进行得相当顺利,学生们能够积极思考,提出有见地的观点,这说明他们对超前思维的特征和应用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
5.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课后,我会鼓励学生进行拓展阅读和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同时,组织一些课外活动,如讲座、研讨会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和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与反馈
1.课堂表现:在课堂上,极思考,并主动提问。特别是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超前思维的特征,这表明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超前思维的特征,掌握分析方法。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合作学习,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技巧。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课堂内容,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供拓展资源:推荐相关书籍、文章,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展示了他们对超前思维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理解。他们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想法和解决方案,这表明他们已经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略议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
略议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实证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和解决科学问题的过程中,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实验、推断和解释的能力。
它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创新思维和科学思维的基础。
培养学生实证意识可以帮助他们正确理解科学知识。
科学知识是通过实验证据和观察得出的结论,而不仅仅是纯理论和文字。
通过实验和观察,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和感受科学现象,从而更深入地理解科学概念和原理。
教学可以设计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物体在斜面上滑动的规律,通过自己亲自实践,学生可以深刻地理解重力、摩擦力等物理概念。
培养学生实证意识可以促进他们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培养学生实证意识可以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探索欲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计和进行实验,提出自己的假设,通过实验来验证假设的正确性。
这样的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亲自实践和思考,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培养学生实证意识可以提高他们对科学思维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科学思维是指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实验、推断和解释的思维方式。
通过培养学生实证意识,学生可以逐渐掌握科学思维的基本要素和方法,例如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结论等。
这种科学思维培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好科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实证意识可以促进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应用。
科学知识的学习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更重要的是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通过培养学生实证意识,学生可以将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应用到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中,比如制作太阳能玩具、设计简单的电路等。
这样的应用性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并将科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小学科学课堂学生实证意识的培养
科学探究科学是注重证据、注重事实的,实践才能出真理。
任何没有经过实证的猜测都是不可靠的,实证意识在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教学中,学生实证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
一、培养问题意识“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
”“疑”是实证意识的因,“证”则是实证意识的果,没有“因”哪来的“果”,所以小学科学课堂实证意识的培养,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是条件,是基础。
比如,要探寻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产生的实验现象,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如何做到呢?第一,要强化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好奇心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强大的内驱力,所以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比如,在上《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这课时,我先把小苏打藏在气球内,再把气球套在装有白醋玻璃瓶口,我对学生说:“今天老师表演一个酒瓶能吹气球的魔术。
”学生一听酒瓶能吹气球,个个睁大好奇的双眼,迫不及待地想看这神奇的酒瓶,等学生的好奇心被调动起来后,我把藏在气球内的小苏打倒入白醋中,气球瞬间被吹得大大的,学生看了这个表演后,在好奇心的驱动下,想知道其中的原因。
我因势利导,要求学生提出与这个魔术有关的问题,学生的问题五花八门,教师就针对学生的问题和学生一起设计实验方案给予验证。
第二,利用任务驱动促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
任务驱动是给学生适当的压力,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发现问题,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迫使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比如,在上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设计摆的快慢和什么因素有关这个实验时,就可以给学生任务:在设计这三组实验时,每个小组必须提出三个有价值的问题。
比如对比实验要注意什么?(一个变量,多个定量)小组成员如何分工?等等。
第三,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比如,在上《摆》这一课时的开始,我先演示三组实验,分别将摆锤重量相同,摆绳长度不同的两个摆摆动起来,让学生去观察摆速的快慢。
接着又把摆绳长度相同,摆锤重量不同的摆摆动起来,最后将摆绳长度、摆锤重量相同的两个摆以不同的摆幅开始摆动。
小学数学教学与科学精神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与科学精神的培养一、引言小学数学教学不仅是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科学精神是一种探索、求真、实证、批判和创新的思维品质,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让他们学会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解决问题。
二、小学数学教学与科学精神的联系小学数学教学与科学精神有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结构、变化和空间概念的学科,它需要学生运用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这些思维品质正是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数学教学中的许多概念、方法和思想,如推理、归纳、假设、验证等,都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
通过数学学习,学生可以掌握这些方法,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最后,数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它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实证精神,让他们学会用数据和事实说话,而不是凭感觉和经验。
三、培养科学精神的策略1.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好奇心和求知欲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基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开展实践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在讲解三角形稳定性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拉一拉、摆一摆、拼一拼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三角形稳定性的特点。
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2.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科学精神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敢于创新。
首先,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他们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其次,我们应该提供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尝试、去探索、去发现,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讲解圆周率时,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测量、计算、比较等方法,自己去探究圆周率的具体数值。
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如何让数据成为有利证据
・
1 9 7・
如 何让 数据成 为有 利证据
倪 霖小学, 浙江 温 州 3 2 5 0 0 0 ) 摘 要: 科 学是讲 究实证的 , 是 可重复验证的。数据是科 学家在科学探 究中重要 的证据之一 , 它同样也是 学生在科学探 究 中的重要 事
实依 据 。 关键词 : 数据 ; 证据 ; 复 实
新课标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 的学习 目标又是学习方式。学生在 合 。只有这些“ 有结构的材料” , 才能承载着客观的数据 , 在被使用 时才 亲历探究中, 提出问题 , 进行假设 , 设计研究方案, 他们通过观察 、 实验, 能从源头保证数据的客观 洼。如在五上的《 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一 收集各种证据 , 作 出合理的解释。在学生收集到的各种证据中, 数据是 课 中, 当研究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 的关系时 , 教师为学生提供 了 最常见的事实 、 也是最重要 的证据。数据 的可靠性与否直接影响着探 纸和温度计。用哪些纸?教师是经过精心考虑 的。这些纸是存在内在 究活动的 目的是否达成 , 影响着学生对科学的本质是否理解。然而 , 在 关系的: 纸的大小是相同的 , 颜色有黑色、 粉色 、 黑色腊光的 、 白色的 , 还 平常的教学 中, 我们虽然也让学生经历了探究过程 , 但是学生收集的 有铝箔纸。它们的颜色是有深浅的 , 表面还有光滑与不光滑的。其次 , 数据是否客观呢?是否准确呢?答案是否定的。笔者发现学生收集的 这里的每一只温度计教师课前 自己都测量过 ,误差在 1 摄 氏度之内。 数据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 还有很多经不起推敲的地方 , 需要我们每位 这些有结构的材料 , 在实验的一开始已经做好了收集到客观数据 的准 科学老师去重视 、 去解决。 备。 1 数据 所存 在 的问题 2 . 2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 是获得真实数据 的关键 1 . 1数据不真实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 是收集数据的实践者。只有在学生 的内心形 科学课 , 学生都很喜欢 , 有一大部分就是奔着“ 做实验” 来的。记得 成一种尊重事实、 尊重证据、 实事求是的意识后 , 他们在操作实验时 , 才 次听四下 的《 导体与绝缘体》 一课 , 当时老师给每一小组发下 2 0 种 能做到“ 像科学家一样探究” , 在面对异常数据或老师的偏 向时, 才能做 材料 , 让学生检测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 , 那次我正好坐得离 到不偏不倚 , 真实地记 录下数据。 学生比较近 , 就近观察起了一小组 , 这一小组做得很开心也做得很快 , ( 1 ) 在大量的验证假设 ( 证实 ) 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 。如 可是我却发现他们 的记录表格还是空空的。过了一会儿 , 老师要求来 教师在教《 磁铁 的两极》 这一课 中, 先通过演示小钢珠在条形磁铁的 汇报了 , 他们才想起来刚才忙着检测忘了做记录了 , 但是再做一次时 中间总是往两边跑这个现象 ,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 再让学生围绕“ 条形 间又来不及了, 他们只好凭着记忆与原先的猜测把表格填满。像这种 磁 铁 可能 两边 的磁 力 强 , 中 间弱 ” 这个 假 设 展开 探 究 , 然 后通 过 亲 自悬 忙于做实验却忘了做记录而导致数据不真实的情况 , 在低年级 的科学 挂 回形针的方法检测条形磁铁磁力的强弱。在实验前 , 请学生设计实 课堂中经常发生。 验, 提出检测磁铁磁力 的方法 , 目的就是明确寻找实证的途径 ; 在实验 另外 , 由于教师为了顺利 的完成既定 的教学任务 , 在让学生交流 中, 请学生及时记录数据 , 目的就是收集事实证据; 在实验后 , 请学生仔 实验中的现象时 , 常常选择有利于教学的学生发言。一听到正确的结 细分析数据 , 目的就是引导学生从现象当中发现规律来证实假设。实 论, 交流就戛然而止 , 不再展开。时间长了学生为 了能得到老师的肯 证意识贯穿课的始终 。常此以往 , 学生的头脑中逐渐会形成一种意识 : 定, 就会揣摩老师的需要 , 根据他们认为的正确结论去填写实验数据 , 要用证据说话 , 要有证据才能说话 , 要尊重证据 , 不能瞎编 , 不能想 当 从而放弃 自己真实的实验数据 。还有一些 情况也容易导致数据的不真 然 。 实: 当学生收集到的数据出现异常 , 和大多数人的不一样 时, 他们不敢 ( 2 ) 在一定量的否定假设( 证伪 ) 的活动中培养学生 的实证意识。 相信 自己 , 最后选择了和大家差不多的数据写下来 。 如果只让学生长期在证实实验中经历探究 , 那么他们头脑 中易形成了 1 . 2数据不精确 “ 不和猜测一致 的实验数据都是不准确的” 这样一种定势思维 , 这样学 在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 , 对 比实验 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新版 生实证精神难有全面的提升。所 以, 一学期 中也需要经历多次证伪实 的科学教材更是对对 比实验提出更高的要求 。如从三年级开始 , 就让 验 , 驱除学生的定势思维 , 消除学生的侥幸心理 , 学生才能真正带着验 学生学会用对 比实验的方法研究材料的特征 , 一 认知对 比实验 中的变 证假设的思想脚踏实地的进行实验操作 , 老老实实地记录实验数据。 量。可是 , 在探究活动的过程 中, 小学生往往意识不到控制变量的重要 科学是讲求证据的 , 科 学的结论可以经得起证实 , 也可以经得起 性 。 而实 验 中要控 制 的变 量是 否 做得 到位 , 则 直 接影 响 着 实验 数 据 的 证 伪 。 当学生 的头脑 中 真正 的具 有 了实 证 意识 后 , 他 们 在收 集 数 据 的 精确 与 否 。 时候才能 自觉地尊重事实 , 实事求是。而学生又是学习的主体 , 是收集 在一些需要通过仪器来测量得出数据的时候 , 如果没有掌握正确 数据的实践者 , 所 以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 , 是获得真实数据的关键所 的操作仪器的方法也会使数据有出入 。如在《 温度与温度计》 中, 当学 在 。 生拿着温度计读数时 ,如果拿高了往上看就会使得 出的数据偏 高, 如 2 . 3制定周密的实验计划, 是获得客观数据的保证 果拿低 了往下看就会使得 出的数据偏低 , 只有拿到让红色液柱与眼睛 制定实验计划是探究过程 中的—个重要环节。 在学生开始动手实 样平的高度时读出的数据是准确的。 验前 , 教师要引导学生先动脑 , 在小组 中研究一下实验 的步骤 和方法 , 1 _ 3数据不利用 讨论实验 中应注意的问题 , 共 同制定一份比较完善的实验计划 , 然后 在现阶段的科学课堂中, 是可以经常看到老师带领学生去做实验 再进行实验。实验计戈 Ⅱ 越完善 , 操作也会越规范 , 受其他无关因素的干 收集数据的。当收集到数据后 , 实验结论也就得出来了, 似乎一切看起 扰也就会越少 , 得 出的数据也越接近事实。特别是在对比实验 中, 引领 来是那么顺理成章 , 那么 自然而然 。其实这其 中教师几乎没有引导学 学生控制好变量 , 才能使学生得出的数据客观 , 又经得起他 ^ 验证。 生去好好地分析实验数据 , 学生面对着 自己辛辛苦苦得 出的数据也无 科学是讲究实证的, 是可重复验证 的。数据是科学家在科学探究 从下手 , 就这样跳过去了, 想当然 了。数据就这样尴尬地存在于现在的 中重要 的证据之一 ,它同样也是学生在科学探究 中的重要事实依据。 科学 课 堂上 。 选择有结构的材料 , 培养实证意识 , 制定周密的实验计划 , 在分析的基 2解 决 策略 础上得出结论 , 能够使学生收集的数据更加真实, 更加精确 , 更加有效。 2 . 1选择有结构的材料 , 是获得客观数据的前提 参 考文 献 1 】 张红霞. 科学究竟是什 么 们 . 北京 : 教 育科学出版社 , 2 0 0 3 . 在探究活动中 , 教师为学生提供合适 的、 有结构的材料是学生进 【 行探究的基础。学生通过对材料 的操作 , 才能形成完整形象 , 从中感悟 『 2 京华. 小学科学教育概论[ . 北京: 高等教育 出版社, 2 0 0 3 . 3 1 兰本达. 小学科学教育“ 探究 一研讨” 教学法团. 科学知识 , 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 提升学生 的科学素养。 所谓“ 有结构的 『 材料 ”就是教师经过精心设计 的存在 内在关 系的典型教学材料的组
培养数据处理能力提高科学实证意识
培养数据处理能力提高科学实证意识作者:陈利民来源:《小学教学参考·下旬》 2016年第9期浙江仙居县大战乡中心校(317300)陈利民[摘要]实证意识在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而有效处理数据,既能提高科学探究的效率,有利于学生得出科学的结论,又能培养小学生的科学实证意识。
但在实际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对于数据的处理却无从下手。
教师应结合教学实际,从科学合理地选择数据、根据目标整理数据、借助图表呈现数据和由点到面分析数据四个方面来培养小学生处理数据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科学实证意识。
[关键词]科学教学数据处理能力实证意识[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9068(2016)27-073小学科学的课程宗旨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实证意识则是科学素养的核心之一。
通过数据来提升学生的实验数据处理能力,是提升科学探究能力中的核心任务,更是培养学生实证意识的有效途径。
而在实际的科学教学中,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所记录下来的数据往往不够形象直观,这对学生分析、处理数据形成了挑战。
在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时,如何培养他们选择、整理数据及对数据的分析能力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培养。
一、培养合理选择数据的能力,由偏差到准确在科学探究中,常常要进行多次重复实验,这样就会得到很多组实验数据。
有些数据可能存在偶然性,有些比较准确。
为了增强数据的说服力,实验结束后,我们要将各组数据进行汇总,并加以选择。
科学中常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来计算选择数据,它们都能表现出数据的一般水平,并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
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统计方式。
有些数据重复较少,且数据变化范围较小时,我们可以选取中位数,表示这组数据的“中等水平”;有些数据较多,而且范围很集中,有个别数据重复多次出现的,我们可以选取众数,代表这组数据的“多数水平”。
如在教学《做一个钟摆》时,教师引导学生研究重心不同,摆在一定时间(20秒)内摆动的次数,汇总的数据如下:除了选择众数和中位数,求平均数也是选择数据的一种重要计算方法,如《用橡皮筋作动力》中的部分数据为:每次小车运行的距离都体现了橡皮筋缠绕3圈时产生的弹力对小车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平均数来进行统计。
引导小学生科学地解释探究数据
引导小学生科学地解释探究数据余姚市同光小学苏善根[摘要]:科学地解释探究数据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以及科学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辨别数据和解释,辨别探究数据的有效性,运用多种方法呈现探究数据和渗透思维方法四个方面来阐述引导小学生科学地解释探究数据,以提高学生科学地解释探究数据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解释探究数据探究数据是指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的各种证据,包括:观察、测量、实验和调查等活动中所获得的各种数据及现象。
解释探究数据,是指学生依据原有的生活体验和相关知识,运用各种思维方法对探究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并阐述自己观点的过程。
解释探究数据是科学探究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形成科学概念的桥梁。
科学地解释探究数据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以及科学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所以,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科学地解释探究数据。
一、辨别数据和解释,强调解释要从探究数据出发探究数据是探究过程中获得的各种信息和证据,解释是依据探究数据进行思维分析获得的结论。
但是,在现实的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时很难分清探究数据与解释。
他们常常在探究的同时进行直觉思维,又把自己的直觉思维所得当作了观察到的现象。
如“搅拌能加快食盐溶解”的对比实验中,有些学生在记录表的“观察到的现象”和“我们的结论”两栏里,都填上了“搅拌能加快食盐溶解”。
可以看出这些学生混淆了数据与解释。
忽视了解释是需要依据的,凭着自己的主观意念任意得出了结论。
所以,教师要教育学生树立证据意识,分清证据和解释。
在让学生作解释时,教师应强调解释应从探究数据出发,而不是依据自己的直觉,也不是依据自己的某种想法。
应鼓励学生把自己的证据和解释记录下来,对自己的解释进行整理,三思而后言。
对学生的解释,应经常运用“你的解释依据的是什么?”“从哪些数据中得出来的?”这样的问句追问;也可以要求学生在表述自己的解释时,出示探究数据,运用“根据这些数据……”“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这样的语句表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注数据,培养学生实证意识
————————————————————————————————作者:————————————————————————————————日期:
关注数据,培养学生实证意识-科学论文
关注数据,培养学生实证意识
王世龙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要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
在探究实验中,数据是对事物、现象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基础,它能使我们的条理更清楚,结果更精确。
课堂上,引导学生科学地理解、运用科学探究活动中得到的实验数据,可以修正学生对待数据的心理倾向,可以推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培养学生敏感的数据意识,对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形成,对科学知识的掌握、探究能力的提高,都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对怎样收集数据、收集什么样的数据、对所掌握的实验数据如何进行有效分析和总结等,比较茫然,不知从何下手。
笔者在研究《斜坡的科学》一课时,特别对“关注数据,培养学生实证意识”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
1.实验指导是关键
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探究方案,是“斜面的作用”探究活动成败的关键,在探究“斜面可以省力”活动之前,教师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展开讨论:
(1)给你一块木板、一个铁架台,你能让这块木板变成斜面吗?
(2)在本次对比实验中,你认为改变的条件和不改变的条件有哪些?
(3)为了让我们的研究更加科学、操作更加精确,实验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在对第三个问题讨论时,出现了教师意想不到的精彩场面:
师:如何让我们的研究更加科学、操作更加精确,在实验中我们还要注意什么?
生:多做几次实验。
师:为什么这样认为?
生:一次可能有凑巧。
师:有道理,那你觉得做几次比较合适?
生:三四次吧。
师:行!我们每一组也争取都做三次。
那么三次实验有三个数据,怎么处理?
生:可以取平均数。
师:为了计数更简单,我们就保留一位小数。
还有什么要注意的?
生:实验中还要注意观察。
生:一个人拉动小车,一个人看测力计。
生:拉动小车时要匀速。
生:小车(提升)的高度不能变。
生:实验中还要把实验数据记录下来。
这是一组引发“头脑风暴”的问题,强调了“动手之前先动脑”。
尤其是引导学生对实验操作细节加以关注:做三次以上——重复做;求平均数——计数要合理;同时做,由一个人操作——减少误差等。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这些注意事项,强调了测量要客观、精确,注重了证据的可靠性,充分渗透了实证意识。
2.实验记录是依托
科学结论的推导依赖于数据支撑,而数据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
科学教师要把握本班学生在获取数据方面的缺陷,有针对性地设计,可以和学生共同设计实验记录单,从而帮助他们获取客观、准确、足够的数据。
《斜坡的科学》一课主要是通过斜面的对比实验,探究出斜面可以省力,而
且斜面越长越省力。
教材中安排的实验记录单如下:
此表把“测量垂直提升小车与斜坡提升小车”和“测量不同斜坡提升小车”两个实验的记录合并在一起,缺乏层次感,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结合学生的现有水平和特点,对记录单进行改进如下:
改进记录单后,学生对实验内容与要求一目了然。
实验完成之后,记录单能直观地为学生提供有力的证据,从而使学生深刻体会同一高度不同斜面省力情况的规律。
3.合理质疑是灵魂
在探究活动中,当学生获得的数据存在误差,或者与大多数小组的数据不一
致时,学生往往有疑惑。
此时,很多教师往往直接告诉学生“你这个数据不准”而直接剔除,至于为什么不准予往往不理会,直接带着学生“归纳”结论了。
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关注异常数据,引导学生分析处理数据,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让他们学习用数据说话。
本节课,尽管学生在动手之前对实验注意事项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实际操作中还是出现了问题。
在探究“同一高度不同斜面省力情况的规律”实验结束后,各组汇报数据如下表:
上表中各数据误差似乎属于正常的范畴,完全可以得出“相同高度,斜面越长越省力”的结论。
但我并没有放过这小小的数据,而是引导学生讨论:师:这是一组对比实验,“小车提升的高度”是不变量之一,同学们仔细观察各组沿短木板提升物体所用的力,你有什么发现?
生:1.2N的最多。
生:都在1.2N左右。
生:不对,第6小组的1.9N和1.2N差距较大。
师:是啊,那怎么办呢?
生:让第6组再做一遍。
师:好,那就让第6组再做一遍,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请第6小组汇报你们获取的新数据。
生:我们小组共做了三次实验,分别是1.1N、I.2N、1.2N,平均数是1.2N。
师:上次是1.9N,这次是1.2N,你知道刚才是什么原因使结果出现误差的?
生:上次是我们求平均数时出现了错误。
学生通过再次测量,不仅获得了准确数据,找到了出现问题的原因,而且还意识到质疑、查找原因的重要性。
河北省卢龙县教育局教研室( 066400) (本栏目责任编辑陈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