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马彦民 中国技术转移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2016年我国科研成果技术合同交易突破万亿
2017年第14卷第1期(总第76期)市场信息Market Information据介绍,在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017年计划对石墨烯技术进行全球范围内的专利检测分析,了解美国、日本和韩国等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专利申请保护策略和技术路线发展状况,撰写2017年石墨烯专利技术分析报告,在此基础上开展石墨烯技术专利分析预警工作,为石墨烯企业制定研发战略及布局专利提供指导,以此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此外,联盟还将围绕“四个平台、一个基地”,即搭建产业发展服务平台、投融资服务平台、“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平台、商务合作平台以及产业应用示范基地,推动石墨烯产业的应用发展,以此来促进国内整个石墨烯领域形成产业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副司长苗治民表示,“十三五”时期推动石墨烯产业发展,首先仍然要从应用发力,然后在应用上制定一些新政策,包括保险机制、财税机制等。
其次是重点促进体系建设,包括标准、统计、创新、监测,以及协同体系等。
他透露,这些政策和体系的相关细则、细节目前正在研究当中。
(中国新材料网)2月21日,记者从科技部获悉,自全国人大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国务院颁布《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和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一年来,我国科学家取得的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渠道明显增加,走向市场的路子越来越宽。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各类技术交易市场超过1000家,2016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15.97%,达到11407亿元,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
国家法规颁发后,各部门、各地方纷纷响应国家“号令”,进一步具体细化实施国家关于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政策,有效鼓励了科技产业的发展。
如科技部会同教育部、中科院制定出台《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国科学院关于新时期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指导意见》,提高了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
财政部、科技部、国资委印发《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暂行办法》,扩大股权激励适用范围,明确激励对象、激励方式和实施条件、激励方案的管理等内容。
完善技术转移体系构建创新型国家:技术转移体系搭建科技与经济流通的“高速公路”——专访科技部火炬中
较缓慢 在 飞 速 发 展 的新 形 势 下 存 在着许 多 不 适 应 的 问题 首
, , 。
型 国 家有 着 重大 意义 那 么此 次 技 术 转 移 促 进 行 动 有着 怎 样
,
“
”
先 是 技术 转 移 体 系 的 现 状 与 贯 彻 党 中 央 国 家 实 施 自主 创新 战
的具 体 目标 ?
,
“
”
,
直 受 到 党 中央 国 务 院和 社会 各 界 的 高度关 注
、
19 8 5
,
年
国 家创新体 系 的 构建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促 进 行 动 的起 步年
。
。
200 8
年 是 推 进 技 术转移
就 中共 中央 发 布 《 于 科技体制 改革 的 决定 》 明确提 出 开 放技 关
术 市 场 实 行 科 技 成 果 商 品 化 确 立 了 我 国 技 术 转 移 的 基 本制
对 的问题 本 刊记 者采访 了科技 部 火 炬 中心 副 主任 马 彦 民
及 有 关 部 门规 章 和地 方 性 的 技术市场 管 理 条例 奠定 了 我 国技
,
术市场 和 技术转移 工 作 的基 本 法 律 框架
记 者 :当前我 国技术转移 体 系处 于 怎 样 的 状 况 为什 么 要
,
,
。
据 统计 我 国技术市场技术 合 同交易额在 开 放市场初期 只 有
技实力 的竞争 已 经 成为企 业 竞争 乃 至 国家 竞争 的核 心
,
。
些工
业 化 国 家 纷纷 调 整 国 家 创 新 体 系结 构 把 技术转 移作 为 国 家 战
略 相 比之 下 近 些 年来 我 国技 术转移体 系建设 与 调 整 发 展 比
2024年山西省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复习题库及答案
2024年山西省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复习题库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0题)1.下列选项中,关于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的联系,描述不正确的是()。
A.科技成果是多个知识产权组合,不能单独成为一个知识产权B.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都源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重视对经济价值的评估C.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运用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2.瞄准东盟市场需求,强化与大湾区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对接和分工协作,加快构建()跨区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
A.“两国双园”B.“北部湾经济区”C.“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东盟”D.粤港澳大湾区3.()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的重大判断。
A.科技B.军事C.人才D.经济4.《中国制造2025》中指出,()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A.工业B.制造业C.农业D.服务业5.()“大数据“第一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我国对大数据产业顶层设计的开始A.2014年B.2015年C.2016年D.2017年6.工业产权中的专利权不涉及?()A.发明专利B.实用新型专利C.产品商标D.外观设计专利7.()是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重要环节。
A.完善的社会治理体系B.生态系统多样性C.科技创新D.科技成果转化8.《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提出,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推动()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A.科研项目B.科技成果C.基础研究D.应用研究9.单位或个人接受其他单位或个人委托所完毕的发明发明,若没关于专利权归属的协议,则申请专利权的权利属于()。
A.委托人B.受托人C.委托人和受托人D.双方均不能申请专利10.《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提出,应用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评价突出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以()为主。
技术转移过程中的风险分析
论文对现有定性风险识别方法进行介绍和评价,并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改进的风险识别方法,通过建立技术转让价格模型,对 技术风险、生产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动态变化加以量化,给出综合风险系数的确 定方法。
最后,论文描绘了风险与收益配置结构图,揭示了风险与技术转移定价方 式的关系,从收益和技术定价两个方面探讨了技术转移过程中风险与价值的关 系。
4.2 技术转移过程中的风险博弈研究 ....................................................................................... 24 4.2.1 技术转移过程中的逆向选择 ....................................................................................... 24 4.2.2 技术转移过程中的道德风险研究 ............................................................................... 28
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培训体系
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培训体系一、背景介绍1. 技术转移的重要性技术转移是指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并推广应用的过程,是推动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技术转移人才是推动技术转移工作的关键,其培养和培训工作对于推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与发展1. 培养基地的设立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大学、研究院所等单位建立的,旨在培养技术转移领域的专业人才,提升技术转移领域的人才培养水平,并推动技术转移工作的深入开展。
2. 培养基地的发展现状我国自2000年起陆续建立了一批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通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这些基地已经在技术转移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先进的教学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三、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培训体系的构建1. 培训目标培养基地培训体系的建设必须明确培训目标,包括提升技术转移理论水平、培养技术转移实践能力、推动技术转移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
2. 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应该包括技术转移相关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培养、案例分析、国家政策法规等内容,全面提升学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3. 培训方法培训方法多样化,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和交流等多种形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培训效果。
4. 培训师资培训基地注重引进相关领域的专业师资力量,确保培训师资的水平和质量。
5. 培训评估建立科学的培训评估体系,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为提升培训质量提供依据。
四、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培训体系的意义1. 提升技术转移人才的培养质量搭建完善的培训体系可以提升技术转移人才的培养质量,培养出更多的高级技术转移人才。
2. 推动技术转移工作的深入开展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培训体系的建设是加强技术转移工作的重要举措,可以推动技术转移工作的深入开展。
3. 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积极培养高水平的技术转移人才,对于促进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作用。
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方案
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方案目录一、前言 (3)1.1 编写说明 (3)1.2 目的和意义 (5)1.3 范围和定义 (6)二、背景分析 (7)2.1 全球化与国际技术转移的历史背景 (8)2.2 当前国际技术转移的现状与趋势 (9)2.3 我国国际技术转移的现状与挑战 (10)2.4 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建设的必要性 (11)三、建设目标与定位 (12)3.1 建设目标 (13)3.2 功能定位 (14)3.3 发展战略 (15)四、功能与任务 (17)4.1 科技资源共享与服务 (17)4.2 技术转移与成果转化 (18)4.3 人才培养与国际合作 (19)4.4 政策研究与管理咨询 (20)五、建设策略与措施 (21)5.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23)5.2 创新体制机制 (24)5.3 引入多元化资金来源 (25)5.4 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26)六、实施计划与步骤 (27)6.1 短期计划(1-2 年) (28)6.2 中期计划(3-5 年) (29)6.3 长期计划(5 年以上) (30)七、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32)7.1 技术风险 (33)7.2 管理风险 (35)7.3 市场风险 (37)7.4 政策风险 (37)八、保障体系与支持系统 (39)8.1 组织架构与管理体系 (40)8.2 制度建设与政策支持 (41)8.3 资金保障与财务管理 (43)8.4 技术支持与创新平台 (44)九、总结与展望 (45)9.1 建设成果与经验总结 (47)9.2 发展前景与展望 (48)9.3 结语与致谢 (49)一、前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技术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的建设已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共同关注的焦点。
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加快技术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进程,我们制定了本建设方案。
本方案旨在明确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的建设目标、任务、组织架构和管理体制,以期为我国技术转移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关于建立国家技术转移中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关于建立国家技
术转移中心的通知
【法规类别】科学研究与科技项目
【发文字号】国经贸技术[2003]246号
【发布部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已变更)教育部中国科学院
【发布日期】2003.03.12
【实施日期】2003.03.12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教育部、
中国科学院关于建立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通知
(国经贸技术[2003]246号)
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经贸委(经委)、教育厅(教委),中国科学院各分院、有关科研机构:
为进一步深化产学研联合,推动中国科学院科研机构的科技资源与产业结合,促进先进适用技术向企业转移,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加速实现新型工业化,国家经贸委、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决定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地区有关科研机构(名单见附件)、沈阳分院、上海分院建立国家技术转移中心。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立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以促进利用先进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及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为目标,推动中国科学院有关科研机构的科技、人才、信息等资源与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结合,加强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融合,推动产学研联合工作向纵深发展,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转移的新机制。
二、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主要任务。
中国阿拉伯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总体方案
中国—阿拉伯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总体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积极推动中阿科技合作,按照总书记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上提出的“双方可以探讨设立中阿技术转移中心”的重要倡议,2015年1月科技部批准由发挥本区独特优势,集成全国科技创新要素和技术资源,牵头建设中国—阿拉伯国家技术转移中心(CASTTC)(以下简称中阿技术转移中心),经与科技部、阿盟秘书处沟通协商,为加快建设中阿技术转移中心,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围绕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以技术转移与科技合作为主线,以建设中阿技术转移中心总部及阿拉伯国家双边技术转移中心为重点,通过共建科技合作平台、园区和基地,构建中阿技术转移协作网络,开展系列科技活动,拓展与阿拉伯国家的科技合作与交流领域,使之成为我国科技创新与技术转移的承载平台、与阿拉伯国家合作的桥梁,为深化中阿全面务实交流合作做出贡献。
二、建设目标总体目标:坚持互利共赢、当前与长远相结合、技术合作与人才培养相结合、政府组织与民间运营相结合的原则,构建中阿技术转移协作网络,促进中阿双方企业、科研机构、大学深入合作,推动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各国先进适用技术转移,把中阿技术转移中心打造成为中国向西开放、中阿务实合作的国际化平台。
具体目标:2015年,挂牌启用中阿技术转移中心总部,在阿拉伯有关国家筹备建立双边技术转移中心,并根据双方发展需求,开展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
到2020年,争取在阿拉伯国家建立双边技术转移中心10家以上,协作网络成员300家以上,其中阿方100家、中方200家,建立联合实验室5家以上,联合研究中心5家以上,联合科技示基地5个以上,联合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500人以上,转移一批先进适用技术。
同时,将重点转移输出的技术向其他阿拉伯国家及穆斯林地区辐射推广,为中阿经贸人文合作提供有力支撑。
三、建设任务(一)共建中阿技术转移中心。
科技部与阿盟秘书处、有关阿拉伯国家进行广泛对接,就建设中阿技术转移中心达成一致意见:中阿技术转移中心包括中国总部和若干阿拉伯国家双边技术转移中心,中方负责总部的建设和运营,阿盟秘书处和相关阿拉伯国家参与。
_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技术转移政策演变趋势、问题与启示
本研究根据国家 战 略 背 景 、标 志 政 策(事 件)、核 心 目标,对中国 技 术 转 移 政 策 发 展 阶 段 的 划 分 及 特 点 进 行阐述,并 将 技 术 转 移 政 策 发 展 划 分 为 4 个 阶 段,如 图 1所示。
图 1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中 国 技 术 转 移 政 策 演 进 谱
收 稿 日 期 :2014-10-10 基 金 项 目 :上 海 市 科 技 发 展 基 金 软 科 学 研 究 重 点 项 目(1269210980) 作 者 简 介 :肖 国 芳(1979-),男 ,湖 南 郴 州 人 ,上 海 交 通 大 学 国 际 与 公 共 事 务 学 院 博 士 研 究 生 ,上 海 交 通 大 学 材 料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讲 师 ,
1980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开 展 和 保 护 社 会 主 义 竞 争的暂行规 定》,指 出 技 术 成 果 要 实 行 有 偿 转 让 ,首 次 肯定了技术的商品属性 。1981年,《关 于 我 国 科 学 技 术 发展方针的汇报提纲》提 出 加 强 技 术 开 发 与 推 广 工 作 。 为实 现 这 一 方 针,同 年 中 共 中 央 中 发 14 号 文 件 提 出 抓 好“四个转移”:科学技术由实验室向生产转 移 ,由 单 纯 军用向军民兼用转移 ,由 沿 海 向 内 地 转 移,由 国 外 向 国 内转移。1982年,党 的 十 二 大 确 立 了 经 济 建 设 必 须 依 靠科学技术,科 学 技 术 工 作 必 须 面 向 经 济 建 设 的 战 略 指导思想。1983年,国家科委颁布《加 强 技 术 转 移 和 技 术服务工作的通知》,标 志 着 中 国 技 术 转 移 市 场 的 初 步 建立。1984年,国家颁布了《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专 利 法》, 鼓励发明创造及其推广应用。
中国医药产业发展应加快技术转移步伐
尽 管 国 家在 解 决 经 济和 社 会 发展 的重 大 问题 上投 入 了大 量
的 研 究 力 量 和 经 费 ,也 产 生 了 很 多 成 果 ,但 真 正 实 现 产
业 化 的 较 少 , 严 重 制 约 了 巨 大 的 科 技 资 源 向经 济 竞 争 能 力 和 国家竞争 力 转化 。 “ 动 科 技 成 果 转 化 ,促 进 技 术 转 移 ,是 我 国 科 技 推 与 经 济社 会 发 展 中的重 大 问 题 ,也是 科 技 体 制 改革 的 主要 内容 之 一 ,一 直 受 到 党 中央 、 国 务 院 和 社 会 各 界 的 高 度
册 管 理 规 定 》就 是 为 了 鼓 励 科 研 和 生 产 的真 正结 合 , 进
行 技 术 转 让 。 在 新 《规 定 》 中 将 药 品 技 术 转 让 分 为 新 药 技 术 转让 和 生产 技 术 转 让 ( 要 针 对 老 药 ) 技 术 转让 可 主 。 采 取 独 占许 可 、非 独 占 许 可 两 种 模 式 ,不 同 的许 可 模 式
穆 饯
文 /中国医药指南记者 吴 马
展 ,推动 新药 技术 转移发 挥 了积极 作用 。 马 彦 民 主 任 对 医药 高 新 技 术 交 易 会 给 予 了 充 分 的肯
定 ,同 时 , 他 介 绍 了美 国等 先进 国 家 在 技 术转 移 方 面 所
取 得 的 先 进 经 验 。 他 说 , “ 国 在 上 世 纪 8O年 代 到 本 美 世 纪 初 ,连 续 出 台 了与 促 进 技 术 转 移 和 创 新 相 关 的 一 系
的薄 弱 环 节 ,进 而 加 快 知 识 和 技 术 创 新 要 素 的扩 散 与 流
动 ,提 高 创 新 效 率 , 为 建 设 创 新 型 国 家做 出 新 的 贡 献 。 据 了解 ,“ 0 7国际新药技 术转移高 峰论坛 ” 2 0 ,紧 紧 抓 住 新 医 药 技 术 转 移 中 重 要 的 关键 环 节 ,邀 请 中 外 知
保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保山市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保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保山市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保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0.03.02•【字号】保政办发〔2020〕7号•【施行日期】2020.03.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正文保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保山市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办、局:《保山市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保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0年3月2日保山市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为建设和完善具有保山特色、符合科技创新规律、市场规律、技术转移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的技术转移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成果资本化、产业化。
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云政发〔2018〕60号)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遵循技术转移规律,加强技术供需对接,优化要素配置,完善政策环境,发挥技术转移对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加强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协同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快创新型保山建设,为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走在全省前列和建设山水田园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开放创新之城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推动相结合。
充分发挥市场在促进技术转移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市场加快科学技术渗透扩散、促进创新要素优化配置等功能。
强化政府政策制定、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公共服务等职能定位,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营造有利于技术转移转化的良好环境。
——坚持强化企业主体与产学研协同相结合。
遵循技术转移规律,探索灵活多样的技术转移体制机制,进一步发挥企业在技术转移体系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依托产学研协同推动技术转移。
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体系
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体系
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体系是一个涉及科技创新和知识转移的系统,旨在培养具有高水平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能力的人才。
这个体系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创新培养:针对科技创新的要求,培养具有独立研发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这可能涉及到高等教育机构的研究生和博士生培养,科研项目的支持,以及创新创业实践的培训。
2.技术转移培养:培养具有技术转移能力的人才,使其能够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
这可能包括知识产权管理、市场营销、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
3.产学研合作:建立产业、学术界和研究机构之间的紧密联系,促进技术创新和知识转移。
这可以通过建立产业技术研发中心、联合实验室、产学研合作项目等方式来实现。
4.创新创业支持:提供创新创业的支持,鼓励人才将科技成果商业化。
这包括创业孵化器、创投支持、创业导师等。
5.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国际技术转移人才的培养与交流,吸引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合作能力的人才。
这可以通过国际交流项目、合作研究项目、双重学位计划等方式实现。
6.政策和法规体系: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为技术转移人才的培养提供政策支持。
这可能包括知识产权法律、科研项目管理政策等。
7.评价和监测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价和监测机制,对技术转移人才的培养效果进行评估。
这可以通过科研成果转化率、创业成功率、国际竞争力等指标来衡量。
这样的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体系有助于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推动科技发展与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
这也是许多国家在推动科技创新战略中着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科技创新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科技创新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思想体系,旨在揭示社会发展规律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科技创新和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对科技创新的指导意义、中国马克思主义在科技领域的实践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马克思主义对科技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科技是生产力的核心。
只有不断推动科技创新,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创造力和劳动价值,鼓励人们在科技领域勇攀高峰,不断探索和创新。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对科技创新的指导作用体现在推动科技政策制定、鼓励科研人员进行创新性研究以及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等方面。
其次,中国马克思主义在科技领域的实践丰富多彩。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不断加大对科技领域的投入和支持。
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培养本土科研人才以及加强国际科技合作等方式,中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科技成就。
特别是近年来,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等领域中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最后,中国马克思主义在科技创新和发展方面仍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科技创新存在着研究成果转化低效、基础研究投入不足、科技人才队伍短缺等现实问题;另一方面,科技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亟待解决。
因此,未来中国需要继续深化马克思主义在科技领域的应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培养更多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构建创新型国家战略,推动中国科技事业迈向更高水平。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科技创新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理论动力。
未来,中国将继续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实现科技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7.09.15•【文号】国发〔2017〕44号•【施行日期】2017.09.15•【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的通知国发〔2017〕4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2017年9月15日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国家技术转移体系是促进科技成果持续产生,推动科技成果扩散、流动、共享、应用并实现经济与社会价值的生态系统。
建设和完善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对于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技术转移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成果持续产出,技术市场有序发展,技术交易日趋活跃,但也面临技术转移链条不畅、人才队伍不强、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迫切需要加强系统设计,构建符合科技创新规律、技术转移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的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全面提升科技供给与转移扩散能力,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
为深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加快建设和完善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加强技术供需对接,优化要素配置,完善政策环境,发挥技术转移对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开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开封市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开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开封市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开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9.01.09•【字号】汴政办[2019]2号•【施行日期】2019.01.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开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开封市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汴政办[2019]2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开封市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市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开封市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依照《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的通知》(国发〔2017〕44号)和《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的实施意见》(豫发〔2016〕26号)的部署要求,构建符合科技创新规律、技术转移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的开封市技术转移体系,全面提升科技供给与转移转化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原则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推动,改革牵引、创新机制,问题导向、聚焦关键,纵横联动、强化协同”的原则,从基础架构、转移通道、政策环境和支撑保障等方面进行系统布局,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转移体系。
为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建设创新型开封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
(二)建设目标到2020年,逐步建成领域布局合理、功能层次明晰、技术转移链条全面的技术转移体系。
——大力培育技术转移机构,培育市级以上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0家以上,重点引进国内外知名技术转移机构3家以上。
——培养技术转移经纪人、技术经理人、技术转移管理和服务等专兼职技术市场从业人员100名以上。
——推动市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在我市落地转化科技成果500项以上。
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
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
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时代技术转移
政策,将以全新的方式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加快研发成果转化应用,使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该方案的建设内容包括政策制定、体系建设、项目管理和服务改革等
方面,主要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完善的、可靠的技术转移体系,为科技
成果转化应用增添稳定性和有效性。
特别是要完善政策法规制度,建
立公共服务平台,搭建和优化技术转移体系,改进技术转移服务,改
变技术转移服务模式,完善技术转移服务的流程,增强技术转移的针
对性,推进技术转移管理机制,强有力地保障技术转移服务的质量和
效率。
此外,可以通过改革技术转移服务政策,实施技术转移行业分析,加
强技术转移行业管理,构建技术转移市场结构,建立科技资源数据中心,推进技术转移市场秩序,实施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管理,促进技术
转移创新发展,使技术转移市场运作更加有序、规范、高效。
最后,落实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需要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落实全新的技术转移政策,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
的作用。
只有把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的建设落实到位,我国的
技术转移由实验室到市场的路径才能实现,才能让企业更好地利用新
技术服务社会,进而实现技术转移至产业化、商业化,提升我国科技
创新水平。
云南省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服务成效
它 是 科 技 成 果 转 变 成 现 实 生 产 力 并 实 现 其 经 济 价 值
的 根 本 途 径 , 一 个 国 家 或 地 区 加 速 技 术 进 步 , 强 是 增 经 济 实 力 和 国 际 竞 争 力 的 重 要 手 段 。 而 技 术 转 移 服 务 体 系 是 以 市 场 需 求 、 业 创 新 为 导 向 , 技 术 转 移 企 以 服 务机 构 为 纽 带 , 实 现技 术 转 移 为 目的 的大 学 、 以 科
2 技 术 转 移 服 务 体 系初 具 规 模
经 过 多 年 的 发 展 , 南 省 已经 初 步 建 立 起 了相 对 云
研 机 构 相 互 耦 合 、 调 发展 、 能 互 补 的 联 合 体 , 协 功 是
专 业 化 、 络 化 、 际 化 的 新 型 服 务 体 系 , 区 域 创 网 国 是 新 活 动 和 科 技 产 业 化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经 过 多 年 建 设和 发 展 , 南 省 技 术 转移 服 务体 系 已初 具 规模 , 云 其
范 机 构 等 各 类 科 技 中 介 组 织 , 并 建 有 2家 大 学 科 技 园、 1家 留 学 人 员 创 业 园 、 5个 国 家 国 际 科 技 合 作 基
地、 6个 国 家 高 新 技 术 产 业 化 基 地 以 及 昆 明 国 家 生 物 产 业 基 地 、 药 现 代 化 科 技 产 业 ( 南 ) 地 、 明 国 中 云 基 昆
管理与交流 I —
云南省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服务成效
马敏 象 , 安道 渊 ,余 东波
( 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 究院,云南 昆明 6 0 5 ) 5 0 1
摘 要 : 技术转移服务体系是 以市场需求 、 企业创新为导向 , 以技术转移服务机构为纽带 , 以实现技术转移为 目的的
确立技术转移战略促进北京自主创新
确立技术转移战略促进北京自主创新
林耕;傅正华
【期刊名称】《科技潮》
【年(卷),期】2007(000)003
【摘要】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大战略任务。
建设创新型城市重在自主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技术转移,因此,确立技术转移战略,促进技术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任务。
【总页数】3页(P55-57)
【作者】林耕;傅正华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3.1
【相关文献】
1.确立技术转移战略促进国家技术创新 [J], 林耕
2.推进技术转移工作促进安徽自主创新 [J],
3.技术转移与自主创新战略 [J], 马彦民
4.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北京市工业促进局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认定办法(试行)》的通知 [J],
5.集聚全球创新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2011跨国技术转移北京论坛成功举办[J], 谢兰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在开放中发挥国家科研基地的作用
在开放中发挥国家科研基地的作用
冯文瑶
【期刊名称】《厦门科技》
【年(卷),期】1998(000)005
【总页数】2页(P9,15)
【作者】冯文瑶
【作者单位】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N24
【相关文献】
1.发挥科学思想库作用服务国家战略决策--浅谈院士咨询在国家战略决策中的地位和作用 [J], 刘峰松
2.哈尔滨市在对俄“沿边开放带”国家战略中发挥中心城市作用的对策研究 [J], 夏焕新
3.中国国家哲学发挥指导作用的机制研究——国家和哲学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变化路径 [J], 杨永庚;门忠民
4.多种自贸区类型下的广西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的运作机制与海关作用的发挥 [J], 杨丽艳
5.发挥国家审计作用加强文化建设发展——论国家审计在加强文化建设中应发挥的作用 [J], 苗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Ⅰ.中国技术市场发展的背景
Backgrou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Technology Market
• 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路径: Main methods of S&T Reform —科研院所转制; the transformation of research institutes —开放技术市场; China’ —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环境建设 (高新区、孵化器、支持民营企业发 展、产学研结合等)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of high-tech highindustrialization (high-tech zones, (highincubators, to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SMEs,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
技术市场监督 管理体系
System of Management and Supervision
技术市场服务 与交易体系
System of Services and Exchange
• 法律: 法律: Laws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199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1992年) Law on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PRC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成果转化法(199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成果转化法(1996年) Law on the Applic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the S&T Achievements of PRC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198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1987年) The Patent Law of PRC 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198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1989年) Law on Contract of PRC 合同法(1999年) 合同法(1999年)
Ⅰ.中国技术市场发展的背景
Backgrou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Technology Market 技术转移体制
政府推动 重大技术成果 共性、公益性技术 农业技术、 军转民技术
技术市场 科技成果转化 主渠道
区域环境建设 高新区、孵化器 大学科技园
科技成果转化引导
科技成果转化基本制度
科技成果转化载体
introduction
basic system
carrier
Ⅱ.中国技术市场的基本框架
Frame of China’s Technology Market
技术市场 Technology Market
技术市场法律法规 和政策体系
System of Policies, Regulations and Laws
Ⅰ.中国技术市场发展的背景
Backgrou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Technology Market
• 技术转移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是革 除政府计划主导下的传统科技成果推 广体制存在的弊端,建立以市场为导 向的技术转移体制,增强技术开发与 技术转移的动力和活力。
全国共有技术贸易机构 35287家,从业人员 85.33万人 There are 35287 technology trade institutions and 0.85 million personnel all over the country.
技术交易所 TECHNOLOGY EXCHANGE
Ⅰ.中国技术市场发展的背景
Backgrou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Technology Market
•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科学技术体系开始有步 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科学技术体系开始有步 骤地进行体制性改革。改革的核心是促进科技与 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From 1980’s, the system of S&T of China was 1980’ reformed step by step. The core of the reform was to improve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S&T with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ccelerate the applic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the S&T achievements as well as give full play to S&T as the primary productive force.
上海技术交易所(Shanghai Technology Exchange) 北京技术交易促进中心(Beijing Technology Trade Promotion Center) 北方技术交易市场(Northern Technology Exchange Market) 沈阳技术交易所(Shenyang Technology Exchange ) 深圳南方国际技术交易有限公司 (Shenzhen South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Trading Market Ltd.) 广西华南技术交易所(Guangxi Southern-China Technology Exchange) 武汉技术交易所(Wuhan Technology Exchange) 江北农业技术市场 (Jiangbei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Market, Shandong Province) 石家庄农业技术市场 (Shijiazhua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Market, Hebei Province)
技术市场的政策支撑体系 System of Policy Supporting
2002年 关于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机构的意见》 2002年《关于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机构的意见》 View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ical Agent, 2002 2006年 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 2006年《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 The Decis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Outline of S&T Program to Enhance the Capabilit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2006 2006年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Medium and Long-term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LongPlanning Framework (2006-2020) 2006-2020) 2006年 关于加快技术市场发展的意见》 2006年《关于加快技术市场发展的意见》 Views on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Market, 2006 2007年 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实施方案》 2007年《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实施方案》 The Implementation Plan for the Action of National Technology Transfer Promotion, 2007 2008年 企业所得税法》 2008年《企业所得税法》关于支持技术转移的相关税收政策 The related items of supporting technology transfer formulated in “The Enterprise Income Tax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2008 China”
全国现有各级常设技术交易 市场355家,其中综合类287家, 农业类34家,其它专业类14家.
There are 355 technology exchange markets all over China, including 287 comprehensive ones, 34 agricultural ones and 14 others.
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机构 (全国共有800家) 全国共有800家
Registration Institutions of Technological Contract (1280 all over China)
技术市场的交易与服务体系: 技术市场的交易与服务体系: Exchange and Service System of Technology Market
技术市场的法律体系: 技术市场的法律体系: Legal framework for the technology market
地方性技术市场条例 Regional Regulations on Technology Market
技术市场的政策支撑体系 System of Policy Supporting
Orientation of the reforming on technology transfer system: discard the drawbacks of the former dissapension system on S&T system, establish a market-guided technology transfer marketsystem, enhance the motivation and energy of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trans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