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工治未病”解读

合集下载

“上工治未病”解读

“上工治未病”解读

《黄帝内经》中提到过“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唐朝名医孙思邈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上工治未病之病、中工治欲病之病、下工治已病之病”。

《内经》当中提到是:高明或有远见的医生,往往是在疾病没有蔓延或症候的时候及早干预,防范于未然,提前做好防护,防止疾病的发生或蔓延,倘若“夫病已成而后药之, 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名医孙思邈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高明的医生能够在疾病未发之时及早发现端倪进行干预,防微杜渐;中等层次的医生在疾病发展呈现一定症候的时候,辩证(和或)症论治,将疾病及时的控制治愈;低层次的医生往往在疾病出现一系列征候或不适症候的时候,才发现疾病的原因,针药并施针对疾病进行扑救式治疗。

这个思想,其实就是我们现代所说的“预防重于治疗”。

与其等有了疾病再劳神伤力的进行治疗,倒不如平时做好健康的养护工作,免收疾病之苦。

阿胶性味甘平,一直以来都是广泛应用的经典滋补品,药食两用。

娇小美阿胶糕选用东阿阿胶、宁夏枸杞、新疆若羌红枣、即墨黄酒、老冰糖、纸皮核桃、黑芝麻,用料考究,并采用现代加工工艺精良制作,成品富含明胶原、骨胶原、蛋白质以多种微量元素、多种氨基酸等。

这些都是人体营养重要物质,有明显抗衰老、延年益寿作用。

口感细腻,香气纯正。

在您“治未病”的选择上,助您一臂之力。

上工治未病

上工治未病

广东人有很多好传统,如有“热气”或湿热时, 常见口干、口苦、大便干、小便黄、全身困倦
等不适,喝两杯广东凉茶,这有助于保健养生!
健康忠告( “五个一” )
做 好 健 康 管 理
“1”
每年安排至少一次的健康体检和健
康评估,由专家确定是否健康状态;
“2” “3”
建立一份个人和家庭的健康档案; 有一项自己喜欢又能够坚持的运动

欲病早治 欲病指欲作未发,包括病情潜隐,尚 未显露,几乎无自觉症状,或病情轻微, 仅有先兆表现。如《素问.八正神明论》讲: “莫知其情,莫见其形。”,《素问.刺热 论》说:“肝热病者,左颊先赤……病虽 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

何 谓 上 工 治 未 病 ?
已病防变 《伤寒论》曰:“伤寒中风,有 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 具”。“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 先实脾”;还有清代名医叶天士所 强调的“先安未受邪之地”等等。


欲病早治
已病防变
病后康复
中 医 养 生 方 法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上工治未病”
未病先防,这是最明智、最经济的!
目标:健康(不得大病,不得重病) 长寿(尽天年,至少超过平均年龄)

第一,保持良好心态。
最关键是调整心态,调整目标, 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中 医 养 生 方 法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恬淡 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 安从来?” “正气存内,邪不 可干。”
4 列缺
中 医 养 生 方 法
取穴: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 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即是。 方法:指尖按压每次5-10分钟,每日早晚 各1次。 功效:防治头痛、颈痛等。

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作文

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作文

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作文《防患于未然的智慧》“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

”这句话看似高深,但其实道理特别简单,就是说要在问题还没发生的时候就采取措施,别等问题出现了才手忙脚乱地去处理。

就拿我减肥这件事儿来说吧。

以前我特别爱吃那些高热量的东西,什么炸鸡啊、蛋糕啊,那简直是来者不拒,而且我还不爱运动,吃完饭就往沙发上一瘫,看剧刷手机。

渐渐地,我发现自己的肚子越来越大,裤子也越来越紧,以前的衣服都穿不下了。

这时候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哎呀,我得减肥了。

于是我开始疯狂运动,每天都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

可是效果却并不明显,而且因为突然的大量运动,我的身体还出现了各种不适。

这时候我才明白,如果我一开始就能控制好饮食,多运动一点,也不至于现在这么狼狈。

这就像我们平时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一样。

比如我们要是平时不注意保养身体,等生病了才去医院,那不仅自己难受,还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去治疗。

再比如学习,如果平时不努力学习,到考试前才临时抱佛脚,那能考好吗?肯定不行啊。

我们应该时刻保持一种“治未病”的心态。

比如出门前看看天气,带上伞,就不会被突如其来的大雨淋成落汤鸡;开车的时候遵守交通规则,就不会出交通事故。

事事都要有这种提前预防的意识,这样我们才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总之,“上工治未病”这句话真的太有道理了。

我们不能总是等到问题出现了才去想办法解决,而是要在问题还没出现的时候就做好准备,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顺利,更加美好。

就像我现在,已经开始慢慢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希望能把体重减下来,让自己变得更健康,更有活力。

这就是我从“上工治未病”中学到的智慧,我想我会一直牢记并践行下去的。

温“故”知新——上工治未病

温“故”知新——上工治未病

温“故”知新——上工治未病上工指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大医,治未病是指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尝倡导“预防为主”的思想,《素问·四气调神论》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指出如果等到大病已成才想起来治疗,就像口渴想起来挖井,战斗时想起来铸造兵器,已经晚了。

现代的医疗水平虽然在不断进步,但药物以及治疗手段仍存在局限性,现有的疾病谱中多数疾病只能被缓解症状而不能被治愈,所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尤为重要。

中医非常重视“治未病”的思想,一则神医扁鹊的典故窥见一斑。

魏文王曾求教于名医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谁是医术最好的呢?”扁鹊:“大哥最好,二哥差些,我是三人中最差的一个。

”魏王不解地说:“请你介绍的详细些。

” 扁鹊解释说:“大哥治病,是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将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而患者此时不觉得自己有病,所以大哥的医术难以被承认,只是在我们家中被推崇备至。

二哥治病,是在患者病初,药到病除,人们误以为二哥善治小病。

我治病,是患者病情严重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针刺放血,在皮肤上敷药或用手术直达病灶,这时患者痛苦万分,一旦得到缓解或治愈,他们就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名闻天下。

”医生不仅需要“治未病”的思想与医术,每个人都应有“治未病”的预防思想,以减少疾病带来的痛苦与经济负担。

古人将意此巧妙融入成语中。

曲突徙薪:见于《汉书·霍光传》:“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

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

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

”曲:弯;突:烟囱;徒:迁移;薪:柴草。

典故描述一位客人见到主人见直烟囱旁堆满柴草,建议主人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搬走灶旁的柴草以防火灾的故事。

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见微知著:见于《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是什么意思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是什么意思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是什么意思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

——题记这句话出自《黄帝内经》:“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意思是指最高明的医生是在疾病还没有发作前就把它制止住了。

这种“上医”即强调预防重于治疗,注重事先,注重平时保健养生,并且要求顺应自然规律,否则后悔莫及。

所以,这里的“未病”既包括心身、躯体疾患,又包括传染性、流行性疾病,还包括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

它们均属于亚健康状态或潜伏期状态,也可称为隐性健康状态。

比如感冒、胃肠炎、结膜炎、痤疮等皮肤小恙都算是“亚健康状态”,但一旦加重便成了真正的疾病。

因此,预防“上医”显得尤其重要。

其实每个人的身边就蕴藏着很多天然的良药,可我们却往往忽视掉他们。

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疾病呈现年轻化趋势,“亚健康状态”越来越普遍。

据研究表明,每100个成年人当中就有80个处于“亚健康状态”,这样算来我国至少有1.5亿个潜在的“病人”,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有资料表明,20岁~40岁是人生最佳阶段,由于工作、家庭压力大,长期睡眠不足,抽烟喝酒,使免疫系统降低,增加了癌症的发病率。

因此,只有远离烟草,减少危害。

所以,无论从自己还是社会角度看,健康投资都非常值得!另外一方面,中医理论认为人体阴阳平衡、气血畅通是维持机体健康的关键。

“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卧伤气,久行伤筋”等是中医学中形象的描述,同时也告诉我们一个浅显易懂的道理:当一些疾病尚处于萌芽状态时就应积极干预,否则将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

用西医的观点来解释,也许不太适合,但按照中医学说,也确有几分道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所以预防才能避免急性变慢性,让其走向更好更美丽的彼岸。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生活节奏快,生存竞争激烈,为工作、子女操劳过度,致使气血运行不畅,容易引起精神疲乏,进而产生亚健康状况。

再加上环境污染、食品污染,加上情绪不稳定,熬夜等问题,使得体质下降,抵抗力弱,都给现代人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黄帝内经》“上工治未病”发微

《黄帝内经》“上工治未病”发微
《黄帝内经》“上工治未病”发微
“上工治未病”出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这句话的基本意思就是说高明的医生治病重在预防。
一、提出和论证了“预防――和谐”的健康指导理念
上工治未病,重在预防。因此《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贼风,是指由于气候反常或者天气变化过度而导致的自然因素,如“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等,对于自然因素的外邪,应该做好防范,远离侵害;但为何又要“精神内守”呢?其实可推知,广义的贼风就暗含着社会层面的致病因素,只不过没有明说,社会因素对人的影响往往是内在的,人的情志、劳逸等等都与你所处的社会息息相关,当今世界的疾病,心理、精神方面的疾病发病比例是逐年渐长,已经对整个社会的和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所以,预防就显得尤其重要。古人提出了对于这些致病因素的防范法则以及措施。恬淡虚无,是节制人的贪欲,防止不必要的心理伤害;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防止外邪的侵害;精神内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一颗平常心。《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故半百而衰也。”即根据天地四时的阴阳变化来调节自身的阴阳协调,使自身达到一个和谐的状态,则不受外界致病因素的侵扰,如果不懂得保持精气的充满,经常过分地耗散精神,务求内心一时的贪欢,违反了养生的`乐趣,则到五十岁左右便衰老了。现代医学中所说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等致病因素的预防,追根溯源就在几千年前《黄帝内经》中的治未病之说。
(二)“恬淡虚无”
于国来说,是指不通过军事扩张、掠夺资源、争霸或称霸,而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内需,改革创新,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尽量不要让别国成为自己的敌人,自己军事力量好,但不轻易用兵,反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对内寻求和谐,对外寻求和平,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会以自身的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促进和谐世界,则也将“邪不可干”。

中医治未病中医治未病――上工之作上

中医治未病中医治未病――上工之作上

中医治未病[中医治未病——上工之作(上)]中医治未病[中医治未病一一上工之作(上)]何谓“未病” 什么是“未病” ?这一概念在我国古代浩如烟海的典籍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和外延。

概括理解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四层含义,即:未病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愈后防复。

“未病”的第一层含义是指“无病”,即肌体尚未产生病理信息的健康人,也就是没有任何疾病的健康状态。

“未病”的第二层含义为“病而未发”,即健康到疾病发生的中间状态。

此时肌体内已有潜在的病理信息,如间断的不适感、疲倦、头疼等。

但尚未有任何临床实验室指标,也就是说病理信息的发展仍处于“潜伏”时期,还没有达到“显化”程度。

长期以来,人们对处于这个阶段的病理信息不容易或不能够识别,因而误认为健康无病。

“未病”的第三层含义可以理解为已病而未传,即未从单一病变器官传至多脏器病变。

根据疾病传变规律及器官相关法则,身体某一器官已有病,会影响到其他器官并使之生病,中医学中典型的例子就是'‘肝可传脾,当先实脾”以防之。

“未病”的最后一层含义还可以理解为“病愈”后的健康维护,防止疾病的再度复发。

强调人们逐步形成维护健康的意识和观念。

治未病健康工程及其现实意义1.维护健康提高生存质量据统计,中国处于亚健康的人已超过7亿,占全国人口的60%^70%。

据20XX 年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统计,中国口前是世界上老年人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数的1/5,而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

20XX年城市居民患病导致死亡的前十位死因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和代谢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

前十位死因人数占死亡总数的92%。

现代文明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活快节奏、不良生活习惯,使现代病种发生了变化。

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病、营养过剩的代谢紊乱等已成为人类健康的最大杀手,这类疾病LI前尚无特效药,而其中绝大部分都可以通过中医'‘治未病”的种种措施来预防、缓解并提高生活质量。

上工治未病

上工治未病

古曰:上工治未病,何谓“上工”、何谓“治未病”?上工者,好的医生,高明的医生。

医者,治病之道。

病,有其情之急慢,有其态之显隐,有其性之良恶,有其形之浅深,有其势之轻重,有其位之外内,有其症之表里。

是以‘上工’能知未发将发之病,能控将发未发之病,能揪时显不现之隐祸,能明辨标假之症,不为其飙张之势所惑,能明察始作祟之病源,凡此种种,非仅现代之预防医学也!是以‘上工’者,能:御其犯、杜其渐、断其恶、绝其复、辨真假、识因果、知进退、明顺应,扶正不辅邪,攻邪不伤正。

不以治病夺正还不知耻,应知激活本能方为‘上工’。

辨病治病能辨因治本虽可曰工,而不知辨治本源,亦非‘上工’。

而仅独辨本源却不知机变,仍非‘上工’。

知‘医之病,病道少’,而更能知‘三情’之‘嘎然’者,凡此种种者,方为‘上工’矣!治‘未病’,治‘未可逆’之病。

而‘未病者’,乃人体未察觉之病,非未发生之病也,即:病之始、病之渐、病之潜、病处难查难觉阶段,或虽病且已暂愈但未复发、未转移、未恶变、未衰竭等,亦属‘未病’之例。

不可逆者,邪祛不得(邪,指诸病因、诸病理产物)、正扶不上、阴极阳衰、阳极阴衰,如现代医学的恶性细胞转移、病理性产物无法清除、新陈代谢功能丧失、诸正不足却补之惘然(即古之‘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瘀血不去新血不生’)。

故,治未病的目的,是提倡化‘被动医学’为‘积极的主动医学’,将维护健康人体所需付出的代价降到最低点的提前作为的行为医学。

今人懵然于‘已病’,以为能治已病者方为医,不知古人更推崇于治之在于‘病’将成未成之际,今人古人,谁更明理阴阳之道乎?让祸患杜绝、消灭于正未伤、势未嚣之际,非仅有先见之明,更有先执之法,医道亦有世风不古乎?传统医学博大精深,武医乃其一。

治病过程是一种艺术,治寓于养,养寓于治,方是‘上工’之所为。

古人上百岁能未竭,而科学进步一日千年、物质更丰富的今天,今人为何未半百即已衰?不仅在于现代人类‘竭泽而渔’,更在于精神意识的堕落,各种生存生活方式的违背自然规律使然。

“上工治未病”好医生 冀兆魁

“上工治未病”好医生 冀兆魁

中医有句话叫“上工治未病”,上工指的就是崇高医德者。

近日,国内治疗血液病的权威专家、北总三院血液科冀兆魁在接受采访时认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不仅要能治病,也应该帮助更多的人预防疾病。

冀兆魁认为这既符合中医“病为本,工为标”,“正好存内,邪不可干”,强调健康靠自己,讲究养生之道,防重于治。

“‘上工治未病’讲的就是以预防为主,要使民众不生病、少生病,中医的‘仁心仁术、大医精诚’皆为医德座右铭。

”冀兆魁把医德的标准上升了一个台阶,由治病到防病。

有崇高医德者,倡导养生防病。

中医治病讲辨证论治,首先必须通晓病源,病源就是失于养生之道,纠正不合理的生活方式,纠正不合理行为,倡导养生首重养性,心平气和,消除七情内伤之病;倡导节饮食和五味讲卫生,消除疾从口入;倡导中医健身运动,真正达到体质提高,健康防病;医德高尚的医生必须贯穿防重于治,治病中也得倡导养生。

在冀兆魁看来,医生这个职业是神圣的,“不为良相,而为良医”,说的就是医生这个职业很重要,不同于一般的职业,健康最重要,生命最可贵。

其实,在病人心中自会有一杆秤,热真、负责、执着、善举必然会被广泛认同。

“相信良知、相信良德,不管在怎样的一个医疗大环境下,好医生三个字是我永不言弃的追求。

做一个好医生,我一直在路上!”接受参访时,冀兆魁如实说道。

健康小贴士:血小板减少患者该怎么护理:一般护理●保持病室环境清洁,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温湿度适宜,室内定期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

●患者应充分卧床休息,避免过多或过早行走活动。

●患者避免接触过敏原及相关刺激因素,如抗生素、花粉等。

●患者食物以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为主,疾病发作期间应选择清淡、易消化软食。

有消化道出血时应进流质、冷流质饮食或禁食。

●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减轻恐惧感。

症状护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观察皮肤黏膜出血部位、范围及变化过程。

受累关节的部位、数目、局部有无血肿或功能障碍。

●注意观察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解痉剂或消炎止痛药。

上医治未病

上医治未病

“上医治未病”最早源自于《黄帝内经》所说:“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

“治”,为治理管理的意思。

“治未病”即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

其在中医中的主要思想是: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

机械设备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
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技术作为实现武器装备基于状态的维修(CBM)、自主式保障、感知与响应后勤等新思想、新方案的关键技术,受到美英等军事强国的高度重视和推广应用。

PHM系统正在成为新一代的飞机、舰船和车辆等系统设计和使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故障预测,即预先诊断部件或系统完成其功能的状态,确定部件正常工作的时间长度;二是健康管理,即根据诊断/预测信息、可用资源和使用需求对维修活动做出适当决策的能力。

目前国外采用的电子产品故障预测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类。

1、通过监测失效征兆来预测故障
2、通过设置预警电路(Canary Devices)来预测故障
3、通过建立累积损伤模型来预测故障
4、。

上工治未病

上工治未病

工治未病1 上工治未病编辑本段1、“上工治未病”出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另外在《灵枢•逆顺》也说:“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2、这句话的基本意思就是重在预防,“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从正反两方面强调治未病的重要性。

“上工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想好能够采用的救急方法,这样才能掌握疾病的主动权,达到“治病十全”的“上工之术” 。

故朱震享在《格致余论》中说:“与其求疗于有病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怯;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

《金匮要略》第一条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了“上工治未病” 。

揭示诸病当预防于早,勿等病成再治。

清代新安医家程云来说:“治未病者,谓治未病之脏腑,非治未病之人也。

“上工”又称“大医” 、“良工”,是指良医。

上工即“见色知病,按脉知病,问病知处”的高明医生。

张隐庵说:“能参合而行之者,可以为上工。

”所谓“参合而行之” ,是指脏腑阴阳、色脉气血、皮肤经脉内外相应,能参合而行之。

即周详诊察,精细判断,能洞悉色脉、皮肤、异气、顺逆、生克制约的。

这样认真负责的医生,治疗效果高。

所谓“上工十全九”即是。

所谓“治未病”,多数注释“未病”为“无病” 。

然则无病之人,即常人,有何治之必要。

可见此“未病”与平常健康之人“无病”有别。

即有患病的因素存在,或将病未病。

高明的“上工” ,能够预见和分析出“将病”的各方面因素,从而防其病作。

故而“治未病”中“未病”二字,应理解为“病将作”,或“将病”方为确切。

脏腑之间,有相互联系、互相制约的作用。

所谓上工治

所谓上工治

所谓上工治所谓上工治未病,意思就是说最好的医生应该预防疾病。

我认为,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学会用中医理论去看待自己身体出现的小毛病,因为只有你了解了自己身体的状况才可以更准确地去判断,然后再依照医嘱进行调理或者预防;其次还要掌握正确的方法—通过饮食调理。

下面谈几个常见的慢性疾病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健康。

“三高”的发生都是我们长期以来不注意养成好习惯导致的。

比如经常熬夜、暴饮暴食等。

当今社会,由于竞争激烈,很多年轻人每天忙碌着工作,没时间锻炼身体,也没条件控制饮食,久坐办公室使得颈椎腰椎承受巨大负荷,引起各种疼痛症状。

此外,随着年龄增加,心脑血管功能逐渐衰退,造成动脉硬化,从而诱发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等。

有人会问:“那么吃什么能降血压、降血脂和降血糖呢?”答案是肯定的!但前提必须是坚持科学合理膳食原则,平衡营养,少油低盐,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并且要按时服药。

除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之外,建议您采取以下措施:1.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减肥,控制体重,避免超重与肥胖。

2.多喝水,促进新陈代谢,帮助排毒。

3.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睡眠,尽量晚11点入睡,早6-7点起床。

4.放松精神,舒缓情绪,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

5.清淡饮食,多吃蔬菜瓜果,粗细搭配,荤素结合,均衡营养。

6.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芹菜、白菜),刺激肠蠕动,软化粪便,利于排便。

7.忌辛辣刺激性食品,禁止吸烟酗酒。

8.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9.定期复查,遵循医嘱,规律服药。

10.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

对于大多数朋友而言,高血压患者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失眠、胸闷气短、肢麻乏力、口干舌燥、视物模糊等症状。

高血压属于终身性疾病,需要终身服药,切勿擅自停药。

另外,值得强调的是,高血压患者千万别盲目相信广告宣传,滥用补药,否则容易产生副作用甚至危害生命安全。

同样,糖尿病也是终身性疾病,无法根治,它给人类带来的伤害却远非高血压可比拟。

何为“上工”,如何“治未病”

何为“上工”,如何“治未病”

何为“上工”,如何“治未病”在中医学中,有“上工治未病”的说法。

所谓“上工”,是指好的医生,而“治未病”则是指注意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即预防为主。

这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

据《史记》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代,著名医学家扁鹊在拜见蔡桓公时,就多次提醒桓侯注意治疗肌肤小疾,以免病情发展。

但终固桓侯讳疾忌医,以至发展为不治之症。

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会见到这样的例子,如感冒不及时治疗也可能并发多种疾病,如支气管炎,心肌炎等。

因此,中医学非常注重预防为主的思想,在中医经典著作《内经》中,已明确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

后世许多著名医生都非常注意预防为主,并把那些不注意预防疾病的医生和患者比作“临渴掘井”。

这种养生防病观贯穿于中医学发展过程的数干年历史,成为祖国医学重要的指导思想之一。

中医学认为:正气是发病与否的内在依据,任何致病因素,只有作用在人体,使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发生紊乱,才会导致疾病发生。

因此,《内经》认为,当人体正气充实时,一般不容易被邪气干扰而生病,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所以,预防疾病,首先要注意养生,维护正气。

在祖国医学中,维护正气的方法有许多种,可谓五花八门、丰富多彩。

一般来说,首先要加强锻炼,从根本上改变人体体质,增加正气的抗邪能力。

许多养生、导引和气功功法,都有良好的增强体质的作用。

如汉代华佗的五禽戏;后世发展起来的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经实践证明都有良好的扶助正气、祛病强身、延年益寿的作用;同时,中医学认为,精神情志活动,以脏腑气血的功能为基础,并会对脏腑气血的功能产生影响。

突然强烈的精神刺激或长期反复的不良情绪可以使人体气机逆乱,气血明阳失调而发病。

因此,调摄情志,使其不致辽极,对养生防病有重要意义。

注意饮食起居也是中医养生的重要内容。

饮食是人体营养的来源,良好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对于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有重要约促进作用,反之,如果饮食习惯不良,过食肥甘或偏嗜五味,或饥饱无度,则会对机体造成损害导致疾病的发生。

上工“治未病”

上工“治未病”

上工“治未病”上工“治未病”“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

”上工治未病这一流传至今的医学名言出于《黄帝内经》中的《灵枢・逆顺》篇。

它强调在疾病发作之先或未进一步发展之际,把握时机,予以治疗,从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上工治未病”,既体现了医学的本质,追求人类健康,又反映了医生的境界。

能预防疾病的发生,使人不生病的医生才是好医生,才是“上工”。

中国传统医学理念治未病是指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产生和发展的治疗原则,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

它是我国几千年来祖先留下的宝贵的医学经验。

是我们现代中医学说的基本法则和中医药学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中医预防保健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准则。

这医学理念是在我国古代一直受医生们和广大百姓推崇。

早在几千年前,我国的中医学理论奠基之作《黄帝内经》就最早提出了“治未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这里的“治未病”就是指调养、调摄尚未患病的机体,防患于未然,防止疾病发生。

以此为源,历代中医名家对“治未病”屡有发挥,据《史记》记载,神医扁鹊曾三次为齐桓公诊治,观其面容,发现他有病情,并告诫他需要马上治疗,以防病情加重。

然而齐桓公不相信他的话,最后扁鹊也无力救治,齐桓公病至膏肓死去。

这个病案反映了扁鹊关于疾病要“早发现、早治疗”的观点,体现出他“治未病”的思想。

而东汉医圣张仲景在名著《金匮要略》中提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成为指导“治未病”的一大法则。

唐代孙思邈强调“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起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将医学的功能区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

元代朱丹溪在其著作《丹溪心法》中专论《不治已病治未病》,将“治未病”作为重要内容进行深入研究。

清代叶天士更是提出“先安未受邪之地”的预防学观点,强调采取主动措施防变于先的重要意义。

那么,治未病从古到今遵循的方法是什么呢?四川省名中医、硕士生导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吴节教授介绍说,中医“治未病”理论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三大主题。

倪海厦讲上工治未病

倪海厦讲上工治未病

倪海厦讲上工治未病
上工治未病
正常人的五行是按相生的方向走得,肝木生心火生脾土生肺金生肾水,一旦某个脏腑出现病变,影响了其他脏腑,就变成了相克的方向,克就是越来越坏的意思,心火病变就克肺金、肺金突然遭克,就去克肝木、肝木克脾土、脾土克肾水、肾水克心火,造成心力衰竭病人就挂掉了。

上工治未病就是心火有病强肺金,肺金有病强肝木,肝木有病强脾土,脾土有病强肾水、肾水有病强心火,去强化被克的脏器,疾病就停止了。

不再发展了。

比方肾脏病,我们先要固心脏,肾病就不会恶化了,如果病人睡觉很好,说明心脏好,心脏好的人睡眠好。

手脚也是温热的,那心脏就没有问题。

如果肾病患者出现极度眩晕、恶心想吐,肾为胃之关,说明肾脏快要衰竭了,中医还是强化心脏。

西医洗肾是把血液的毒素透析掉,也是在治疗心,一样的道理。

比如心脏病,如果睡觉不好,手脚冰凉,手脚是四肢的末梢,手脚冷代表心脏的力量不够,没有办法把心脏的血液呀送的四肢末梢。

这时候我们先要去强肺。

《金匮要略》之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原文+译文)

《金匮要略》之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原文+译文)

《金匮要略》之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论十三条脉证二条)【原文】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

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译文】有人问道:“技术高超的医生治病,往往治疗尚未发病的脏腑,这是什么意思呢?”老师回答道:“治疗尚未发病的脏腑,以防止疾病蔓延。

以肝脏病的诊断为例,临床上见到肝病患者,知道肝病可以传到脾脏,就要在治疗时首先调补脾脏。

但如果一年四季脾气都旺盛,就不需要调补脾脏。

一般的医生不了解疾病相传的规律,见到肝病不懂得实脾的意义,就只知道治肝。

”【原文】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

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

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则肝自愈。

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

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在用之。

【译文】对于肝病的治疗,应当用酸味的药物予以补益,用焦苦的药物辅助,再用甘味的药物予以调和。

五味之中,酸味入肝经,焦苦味入心经,甘味入脾经。

脾气旺盛就能制约肾气,肾气虚弱,体内水气代谢就会失常,水气不畅,心火就会旺盛,转而伤害肺脏,肺气则因此虚弱,无法制约肝脏,肝气就会旺盛,如此肝病就能自行痊愈。

这就是治肝补脾的奥妙所在。

治疗肝的虚证时用此法,实证就不适用了。

【原文】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

余藏准此。

【译文】《内经》上说:“不要伤害正气虚弱的脏腑,也不要补益邪气旺盛的脏腑。

应当用补法治疗虚弱的脏腑,用泻法治疗邪气旺盛的脏腑。

”这就是《内经》的含义。

其他脏腑在治疗时都可以仿照此种方法。

【原文】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

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

若五脏元贞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

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凡详之,病由都尽。

黄帝内经:上工治未病

黄帝内经:上工治未病

黄帝内经: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治未病”是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来的防病养生谋略,是至今为止我国卫生界所遵守的“预防为主”战略的最早思想,它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想好能够采用的救急方法,这样才能掌握疾病的主动权,达到“治病十全”的“上工之术”。

故朱震享在《格致余论》中说:“与其求疗于有病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怯;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

夫:口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

”治未病是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

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

治未病包含三种意义:一是防病于未然,强调摄生,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三是预后防止疾病的复发及治愈后遗症。

①摄生防病。

《黄帝内经》中“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论述历代医家都极为重视,并通过他们的医学实践加以运用和发挥,使其成为别具特色的预防医学理论。

只有强身才能防病,只有重视摄生才能强身。

摄生是以调摄精神意志为宗旨,思想上要保持安闲清静,没有杂念。

精与神守持于内,避免过度的情志变动,心胸开朗,乐观愉快,这样就能达到补养真气的目的。

对于外界不正常的气候和有害的致病因素,要及时避开,顺从四时寒暑的变化,保持与外界环境的协调统一。

要求人们饮食有节制,生活起居有规律,身体虽劳动但不使其过分疲倦,同时还要节欲保精。

反对“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

否则,就会导致疾病、早衰。

此外,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强身健体的方法,如五禽戏、气功、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

②既病防变。

疾病发生后,必须认识疾病的原因和机理,掌握疾病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变化规律,争取治疗的主动权,以防止其传变。

医学漫谈:上工治未病

医学漫谈:上工治未病

医学漫谈:上工治未病中国古老的观念中就有预防生病的想法,例如《周易》有云:“水在火上,既济。

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意思是说在承平之时应该想到并且要预防将来有病的时候。

《国语》中也提到人都会得疾病,好的医师可以早将疾病去除,并且警告说,人民的宿怨对宗族不好,它也可以被认为是国家的疾患,要审慎的面对,且要及早预防除去。

中国早期修道人与中医师的重要参考书籍《黄帝内经》有云:“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

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

从之则治,逆之则乱。

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是说好医生都是修道的,修道的人都是顺从阴阳而不反阴阳的规律行事,就如同治国明君不逆反天的阴阳道理,他们都有一样的特性,因此好的医生在病人尚未生病之前就已经治好了病,好的治国者于未乱之时就已经把乱平复了。

对于预防疾病,唐朝孙思邈说过:“存不忘亡,安不忘危,大圣之至教。

求民之瘼,恤民之隐,贤人之用心。

”预防疾病之发生,也就是中医学上所云“上工治未病”的理想,有无可能实现?理论上可能,但是实质上很难。

如何可以达到“上工治未病”?看看古代医生的“知未病”、“治未病”的能耐,也许可以作为以后医师的参照。

人们难以相信自己看不到的疾病《史记·扁鹊仓公传》记载了扁鹊见齐桓侯的故事。

扁鹊……齐桓侯客之。

入朝见,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

”……桓侯不应。

扁鹊出,桓侯不悦。

后五日,扁鹊复见,望见桓侯而退走……使人问其故。

扁鹊曰:“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在血脉,针石之所及也;其在肠胃,酒醪之所及也;其在骨髓,虽司命无奈之何。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后五日,桓侯体病,使人召扁鹊,扁鹊已逃去。

桓侯遂死。

(《史记·扁鹊仓公传》)《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中记载了一个东汉名医张仲景预见疾病的故事。

上工治未病

上工治未病

上工治未病1 上工治未病编辑本段1、“上工治未病”出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另外在《灵枢·逆顺》也说:“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2、这句话的基本意思就是重在预防,“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从正反两方面强调治未病的重要性。

“上工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想好能够采用的救急方法,这样才能掌握疾病的主动权,达到“治病十全”的“上工之术”。

故朱震享在《格致余论》中说:“与其求疗于有病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怯;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

《金匮要略》第一条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了“上工治未病”。

揭示诸病当预防于早,勿等病成再治。

清代新安医家程云来说:“治未病者,谓治未病之脏腑,非治未病之人也。

“上工”又称“大医”、“良工”,是指良医。

上工即“见色知病,按脉知病,问病知处”的高明医生。

张隐庵说:“能参合而行之者,可以为上工。

”所谓“参合而行之”,是指脏腑阴阳、色脉气血、皮肤经脉内外相应,能参合而行之。

即周详诊察,精细判断,能洞悉色脉、皮肤、异气、顺逆、生克制约的。

这样认真负责的医生,治疗效果高。

所谓“上工十全九”即是。

所谓“治未病”,多数注释“未病”为“无病”。

然则无病之人,即常人,有何治之必要。

可见此“未病”与平常健康之人“无病”有别。

即有患病的因素存在,或将病未病。

高明的“上工”,能够预见和分析出“将病”的各方面因素,从而防其病作。

故而“治未病”中“未病”二字,应理解为“病将作”,或“将病”方为确切。

脏腑之间,有相互联系、互相制约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帝内经》中提到过“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唐朝名医孙思邈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上工治未病之病、中工治欲病之病、下工治已病之病”。

《内经》当中提到是:高明或有远见的医生,往往是在疾病没有蔓延或症候的时候及早干预,防范于未然,提前做好防护,防止疾病的发生或蔓延,倘若“夫病已成而后药之, 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名医孙思邈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高明的医生能够在疾病未发之时及早发现端倪进行干预,防微杜渐;中等层次的医生在疾病发展呈现一定症候的时候,辩证(和或)症论治,将疾病及时的控制治愈;低层次的医生往往在疾病出现一系列征候或不适症候的时候,才发现疾病的原因,针药并施针对疾病进行扑救式治疗。

这个思想,其实就是我们现代所说的“预防重于治疗”。

与其等有了疾病再劳神伤力的进行治疗,倒不如平时做好健康的养护工作,免收疾病之苦。

阿胶性味甘平,一直以来都是广泛应用的经典滋补品,药食两用。

娇小美阿胶糕选用东阿阿胶、宁夏枸杞、新疆若羌红枣、即墨黄酒、老冰糖、纸皮核桃、黑芝麻,用料考究,并采用现代加工工艺精良制作,成品富含明胶原、骨胶原、蛋白质以多种微量元素、多种氨基酸等。

这些都是人体营养重要物质,有明显抗衰老、延年益寿作用。

口感细腻,香气纯正。

在您“治未病”的选择上,助您一臂之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