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小说欣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边城》为例
《边城》主题
•被誉为“现代文学史上最纯净的一个小说文本”,“中 国现代文学牧歌传说中的顶峰之作”。 • 沈从文在谈到《边城》时曾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 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 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 行,却想借助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 中几个凡夫俗子,被一件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有 的一份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 要表现的是一种理想的人生状态,一种人与人之间 应该具有的“爱”。先生的学生汪曾祺曾说:《边城》 既是现实主义的,又是浪漫主义的,《边城》的生活是 真实的,同时又是理想化了的,这是一种理想化了的现 实。
祖父说:“顺顺真是个好人,大方得很。大 老也很好。这一家人都好!”翠翠说:“一家 人都好,你认识他们一家人吗?”
“翠翠,假若大老要你做媳妇,请人来做媒, 你答应不答应?”翠翠就说:“爷爷,你疯了! 再说我就生你的气!” 翠翠着了恼,把火炬向路两旁乱晃着,向前怏 怏的走去了。“翠翠,莫闹,我摔到河里去, 鸭子会走脱的!”“谁也不希罕那只鸭子!”
教学设计一:探究主题
一、介绍写作背景。 二、你觉得沈从文认为在当时社会和人们之间以 及个人本身丢失了什么?抑或是你认为在当今的社 会中人们又丢失了什么?而这种东西在文中你又找 到了,那是什么,在文中是怎么表现的?结合文本 谈谈。
风俗美 人情美 人性美
教学设计二: 审美探究,欣赏人物形象
一、自选审美主题 一首人情颂歌,一幅风俗画,一种脱俗的美,
下面的项目他已无法辨认,因为他眼前一切都模糊 了,就像要溺死的人透过海水看到的那样。这里用 清楚的黑体字记载着:承办人。
体会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把握小说的主题
但是他走出去时并不是垂头丧气的。相反地,他高 高地抬起了头,像是个骄傲的快乐的人。因为他知 道他已经尝到一些生活所能赐予人的最大的幸福。 有很多人,可惜,连这一点也没有得到过。
文学类文本阅读
小说
备考方略和教学建议
全国·课标卷 试卷结构稳定
甲 一、社科文阅读(9分)
1


Ⅰ卷 考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10
70分 乙 三、微型小说阅读(25分) 11 选 考 四、人物传记阅读(25分) 12
Baidu NhomakorabeaⅡ卷
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

六、写作(60分)
18
全国·课标卷 Ⅰ卷
【备选题】 1.第一段描写中的背景形象有哪些,给人什
么感觉?特写象形是什么,又给人怎样的 感觉?
2.老人为什么如此牵挂那几个动物,为什么 不和其他人一样急于逃难?
3.简要分析 “我”这个形象在小说中的作 用
有哪些。
1.完成任务后,我又从桥上回到原处。这时车辆已经不 多了,行人也稀稀落落,可是那个老人还在原处。
课标: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 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 汉语语感。
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 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 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 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 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 活和情感世界。
2.①他没有家人,几个动物是他晚年相依为命的伴侣。老人不 问政治,只关心动物,与世无争,这场战争对于他来说莫名 其妙,他不能理解为什么战争要让他离开心爱的伴侣,不理 解为什么战争要剥夺这些可爱的生命。②前方没有亲友,老 人不知投奔何方。对于老人来说,前景的孤苦凄凉已冲淡了 求生的本能。
3.①“我”是一个士兵,负责侦察敌人的推进情况,关注的遭 遇
对他毫无办法。那天是复活节的礼拜天, 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罗挺进。可是天色阴沉, 乌云密布,法西斯飞机没能起飞。这一点, 再加上猫会照顾自己,或许就是这位老人 仅有的幸运吧。
参考答案
1.第一段渲染了大战在即的紧张恐慌的气氛。(1 分)这样写一方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另 一方面突出了一个坐在路边一动不动、疲惫、茫然 的老人形象。(2分)
翠翠为了不能忘记那件事,上年一个端午又 同祖父到城边河街去看了半天船。
那人便笑着说:“他从河里捉鸭子回来,在码 头上见你,他说好意请你上家里坐坐,等候你 爷爷,你还骂过他!你那只狗不识吕洞宾,只 是叫!”
翠翠带了点儿惊讶轻轻的问:“二老是谁?” 那人也带了点儿惊讶说:“二老你都不知道? 就是我们河街上的傩送二老!就是岳云!他要 我送你回去!”傩送二老在茶峒地方不是一个 生疏的名字!
但 着。 那个老人却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他太累,走不动了。
他疲惫不堪地茫然瞅着我,过了一会又开口, 为了要别人分担他的忧虑
1.“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 猫,当然不要紧。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 只动物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
2.“政治跟我不相干,”他说,“我七十六岁了。我已 经走了十二公里,我想我现在再也走不动了。”
战何时打响。小说通过“我”的观察,不断强化战斗一触即发 的紧张气氛。② “我”一面肩负着观察敌情的任务,一面又 要劝老人赶快离开,老人的不急和“我”的焦急形成反差,使 读者更为老人担忧。
半张纸
(瑞典)斯特林堡 他决心要忘却的一切都记录在这张纸上——半张 小纸上的一段人生事迹。 艾丽丝、电话号 银行、有条粗粗的黑线划去了那电话号码 出租马车行、鲜花店 家具行,室内装饰商、搬运车行、歌剧院售票处 修女、L医生、岳母 佣工介绍所、药房、牛奶厂杂、货铺,肉铺 承办人(埋葬事) 一大的和一个小的棺材 在这两分钟里他重又度过了他一生中的两年。
──沈从文
教学设计三: 深入语言,玩味深意
一、分享印象:
文中什么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谈谈你的感受。
二、品品那文(分角色朗读):
划出体现翠翠内心情感的句子,品味句子的含义。
三、品品那景那情:
这是一幅(
)的画面,这是一种( )
的生命状态?说说作者想表现什么?
半张纸
(瑞典)斯特林堡 他决心要忘却的一切都记录在这张纸上——半张 小纸上的一段人生事迹。 艾丽丝、电话号 银行、有条粗粗的黑线划去了那电话号码 出租马车行、鲜花店 家具行,室内装饰商、搬运车行、歌剧院售票处 修女、L医生、岳母 佣工介绍所、药房、牛奶厂杂、货铺,肉铺 承办人(埋葬事) 一大的和一个小的棺材 在这两分钟里他重又度过了他一生中的两年。
4.“要是你歇够了,我得走了,”我催他。“站起来,走 走
看。” 5.那天是复活节的礼拜天,法西斯正在向埃布罗挺进。
可是天色阴沉,乌云密布,法西斯飞机没能起飞。
【备选题】参考答案
1.第一段的背景形象有驶过浮桥各种车辆,有乱哄哄的逃难人 群,有踟蹰而行的农夫;人喊马嘶、汽车轰鸣、尘土飞扬, 渲染了大战在即的紧张恐慌的气氛。特写形象是一个坐在路 边一动不动的老人;给人的感觉是疲惫、茫然。
三道主观表述题(20分) 考查要点: 1.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5分) 2.人物:概括并分析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 3.创作意图、表达效果 4.个性化解读,立足文本,陈述理由。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 的两项是(5分) 2.作品中的渡夫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6分) 3.作品是怎样叙述渡夫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 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4.作品为什么以渡夫的任情高歌为结尾?结合全 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鉴赏手法
选择一条可以结构全篇、贯穿主要情节的独特线索 作为小说的“容器”,可以在有限的空间中将生活 以及思想情感展现得丰富多姿,从而产生特殊的艺 术效果。
思考一:作者为这篇小说选择了怎样的“容器”?
思考二:这样一个“容器”在结构全篇中起到了哪 些作用?
理解人物 把握主题
揣摩语言,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3.那边我没有熟人。 4.猫是不要紧的,我拿得稳。不用为它担心。可是,
另外几只呢,你说它们会怎么样? 5.可是在炮火下它们怎么办呢?人家叫我走,就是因
为要开炮了。 6.“嗯,当然会飞。可是山羊呢?唉,不想也罢,”他
说。 7.“那时我在照看动物,”他木然地说,可不再是对着
我讲了,“我只是在照看动物。”
2.我凝视着浮桥,眺望充满非洲色彩的埃布罗河①三角 洲地区,寻思究竟要过多久才能看到敌人,同时一直 倾听着,期待第一阵响声,它将是一个信号,表示那 神秘莫测的遭遇战即将爆发,而老人始终坐在那里。
3.“你没家?”我问,边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 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当然,”我边
说 边注视着远处的河岸,那里已经看不见大车了。
“翠翠,端午又来了。你记不记得去年天保大 老送你那只肥鸭子。早上大老同一群人上川东 去,过渡时还问你……”
翠翠还正想起两年前的端午一切事情哪。但 祖父一问,翠翠却微带点儿恼着的神气,把头 摇摇……
祖父……又说:“前年还更有趣……我还以 为大鱼会吃掉你!”
提起旧事,翠翠嗤地笑了。
拓展阅读
我作品能够在市场上流行,实 际上等于买椟还珠,你们能欣赏我 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 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 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 悲痛也忽略了。
《桥边的老人》
1.从第一段看,作者渲染了怎样的气氛?这 样写有哪些作用?
2.根据人物之间的对话,简要分析老人为什 么不和其他人一样急于逃难。
3.阅读小说最后一段,联系全文,说说你对 “或许就是这位老人仅有的幸运吧”这句
话 的理解。
一个戴钢丝边眼镜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 尽是尘土。河上搭着一座浮桥,大车、卡车、 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涌过桥去。骡车从桥边 蹒跚地爬上陡坡,一些士兵扳着轮辐在帮着推 车。卡车嘎嘎地驶上斜坡就开远了,把一切抛 在后面,而农夫们还在齐到脚踝的尘土中踯躅
一种高尚的人性,一首爱情的朦胧诗 二、举例阐释命题 三、以 “人性的美与丑”为题,比较阿Q与翠翠 两个形象
深入语言,玩味深意
一、你从哪些描写或叙述中体会到翠翠、傩送、 天保三人之间微妙的感情?你眼中的翠翠是 怎样一个女孩?
二、爷爷是否了解翠翠内心的感受?爷爷是怎样 一位老人?
三、小说为什么用大量笔墨描绘边城端午、中秋 以及过年的习俗场面?作者笔下的边城给你 留下了哪些印象?
2.老人不问政治,也没有家人。(1分)他不能理解 这场和他无关的战争为什么要让他离开家乡,离开 心爱的小动物。(2分)前方没有熟人,老人不知 投奔何方。(2分)
3.由于天气原因,这场战斗没有打响。(2分)猫会 照顾自己。(1分)以“这位老人仅有的幸运”,谴 责法西斯发动的这场罪恶的战争。(2分)
《桥边的老人》
可是一会儿那声音被她发现了,她于是也绕 屋跑着,且同黄狗一块儿渡过了小溪,站在小 山头听了许久,让那点迷人的鼓声,把自己带 到一个过去的节日里去。
这两年来两个中秋节,恰好都无月亮可看, 凡在这边城地方,因看月而起整夜男女唱歌的 故事,皆不能如期举行,故两个中秋留给翠翠 的印象,极其平淡无奇。
翠翠同他的祖父,也看过这样的热闹,留下 一个热闹的印象,但这印象不知为什么原因, 总不如那个端午所经过的事情甜而美。
翠翠想起自己先前骂人那句话,心里又吃 惊又害羞,再也不说什么,默默的随了那火 把走去。
翠翠对祖父那一点儿埋怨,等到把船拉过 了溪,一到了家中,看明白了醉倒的另一个 老人后,就完事了。但另一件事,属于自己 不关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
那水上名人同祖父谈话时,翠翠虽装作眺望 河中景致,耳朵却把每一句话听得清清楚楚。 那人向祖父说翠翠长得很美,问过翠翠年纪, 又问有不有人家。
三、微型小说阅读
4道小题(25分)
乙 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人物、情节、手法、主题等

四、人物传记阅读
考 对传记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1道选择(5分) 3道表述(20分)
4道小题(25分) 1道选择(5分)
行为探因、思想性格、价值追求等 3题表述(20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试题特点
文本类型:小小说(2007——2012年) 文字总量:1400左右(《血的故事》1500字) 题型题量:一道选择(五选二,5分)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 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2.小说以“鞋”为中心叙事写人,这样处理有什 么好处?请筒要分析〃(6分) 3.小说中守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她有什 么样的心态,请简要分析(6分) 4.文末“后记”是独立于小说外的写作说明,还 是属于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请结合全文,谈谈 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