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焦化产品国标质量标准

合集下载

煤炭焦的国家质量标准

煤炭焦的国家质量标准

煤炭焦的国家质量标准煤炭焦是煤炭经过加热处理后得到的固体燃料,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能源等行业。

为了确保煤炭焦的质量,国家制定了一系列质量标准。

本文将介绍煤炭焦的国家质量标准的主要内容。

1. 基本要求煤炭焦的基本要求包括焦炭含量、挥发分、固定碳、灰分、硫分等指标。

具体要求如下:- 焦炭含量:大于等于90%- 挥发分:小于等于10%- 固定碳:大于等于80%- 灰分:小于等于12%- 硫分:小于等于1.5%2. 特殊指标除了基本要求外,煤炭焦还有一些特殊指标需要满足,包括焦渣特征参数、显微结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

具体要求如下:- 焦渣特征参数:包括焦渣软化特性、热反应活性等。

要求符合相关行业标准。

- 显微结构:纵横比、孔隙度等显微结构参数需满足相关行业标准。

-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煤炭焦中特定化合物的含量需满足相关行业标准。

3. 采样与检测方法为了确保煤炭焦的质量标准的准确性,国家制定了相应的采样与检测方法。

采样方法包括全自动取样器采样、手工取样等,检测方法包括吸附法、光谱分析法、热重分析法等。

具体方法详见煤炭焦质量标准相关文件。

4. 质量控制与监督为了确保煤炭焦的质量标准的实施和有效性,需要进行质量控制与监督。

国家依据相关标准组织煤炭焦的质量监督抽查,对符合要求的生产企业进行认定,并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处罚,以确保市场上煤炭焦的质量符合标准。

5. 标准的修订与调整煤炭焦质量标准需要与市场需求和科技发展相结合,随着行业的发展,标准可能需要进行修订与调整。

修订与调整的流程包括相关行业专家的评议、公示、听证等程序,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结论煤炭焦的国家质量标准是确保煤炭焦质量的重要依据,其中包括基本要求、特殊指标、采样与检测方法、质量控制与监督等内容。

科学合理的质量标准能够促进煤炭焦生产的规范化,提高产品质量,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煤化工技术监督导则

煤化工技术监督导则

煤化工技术监督导则一、引言本导则旨在为煤化工行业的技术监督提供指导和规范,以确保煤化工装置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提高产品质量,保护环境,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范围本导则适用于煤化工行业的生产过程和技术管理,包括但不限于煤焦化、煤气化、煤液化等工艺过程。

三、规范性引用文件本导则引用了以下文件:1.《煤化工装置安全技术规程》2.《煤化工产品质量标准》3.《煤化工环境保护技术规范》4.《煤化工技术档案管理办法》四、术语和定义1.煤化工:指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转化为燃料、化学品、燃气等的过程。

2.技术监督:对煤化工装置和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的技术管理,确保其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3.煤化工装置:指用于煤化工生产的各种设备和设施。

4.煤化工生产过程:指将原料煤经过化学加工转化为产品的过程。

5.煤化工产品质量:指煤化工产品符合有关质量标准的要求。

6.煤化工环境保护:指在煤化工生产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7.煤化工技术档案管理:指对煤化工装置和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档和利用。

五、技术监督体系1.建立健全技术监督体系,明确各级技术监督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2.制定技术监督计划和实施方案,确保各项监督工作的有序开展。

3.加强技术监督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技术监督水平。

4.建立技术监督信息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5.定期对技术监督工作进行评估和改进,不断提高技术监督的效果和水平。

六、煤化工装置监督1.对煤化工装置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等环节进行全面监督,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2.对煤化工装置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3.对煤化工装置的维修和保养工作进行监督,确保其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4.对煤化工装置的安全附件和安全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校验,确保其有效性。

七、煤化工生产过程监督1.对煤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原材料、能源消耗等进行监控和管理,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焦炭质量控制标准及考核办法

焦炭质量控制标准及考核办法

焦炭质量控制标准及考核办法焦炭是重要的冶金原料和能源产品,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冶金和能源行业的生产效益和环境污染情况。

因此,制定焦炭质量控制标准和考核办法对于保障冶金和能源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焦炭质量控制标准和考核办法。

一、焦炭质量控制标准焦炭质量控制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总硫含量:焦炭中的硫是一种有毒元素,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因此,焦炭质量控制标准应规定焦炭中总硫含量的上限,通常要求不超过1%。

2. 灰分含量:焦炭中的灰分是一种无燃料性的杂质,会降低焦炭的热值和燃烧效率。

焦炭质量控制标准应规定焦炭中灰分含量的上限,通常要求不超过10%。

3. 挥发分含量:焦炭中的挥发分是一种易燃物质,会影响焦炭的燃烧性能。

焦炭质量控制标准应规定焦炭中挥发分含量的范围,通常要求在5%-15%之间。

4. 热值:焦炭的热值是指焦炭所能释放出的热能。

焦炭质量控制标准应规定焦炭的热值范围,通常要求在6000-7500大卡/克之间。

5. 官能基含量:焦炭中的官能基是指焦炭中的化学官能团,如羟基、醛基和羧基等。

焦炭质量控制标准应规定焦炭中官能基含量的范围,通常要求不超过3%。

二、焦炭质量考核办法为了确保焦炭质量达标,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焦炭质量考核体系。

焦炭质量考核办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抽样检测:对焦炭生产过程中的每批次焦炭进行抽样,并送到专业机构进行化验。

根据焦炭质量控制标准,对焦炭的总硫含量、灰分含量、挥发分含量、热值和官能基含量等进行检测。

2. 质量评估:根据焦炭的化验结果,对焦炭进行质量评估。

评估结果通常分为优、良、合格和不合格等几个等级,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奖惩和管理。

3. 质量奖励:对焦炭质量达到或超过标准要求的企业进行奖励。

奖励方式可以是财政奖励、税收优惠或技术支持等,以激励企业提高焦炭质量。

4. 质量惩罚:对焦炭质量不达标的企业进行惩罚。

惩罚方式可以是罚款、收缴产品、停产整顿或吊销生产许可证等,以迫使企业改善焦炭质量。

焦炭质量控制标准及考核办法范文(二篇)

焦炭质量控制标准及考核办法范文(二篇)

焦炭质量控制标准及考核办法范文焦炭是冶金、化工等行业中重要的原材料,其质量的控制对于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确保焦炭的质量符合要求,制定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和考核办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焦炭质量控制标准及考核办法的相关内容。

一、焦炭质量控制标准焦炭质量控制标准是指一套科学严谨的指标体系,用于评价焦炭的质量。

具体的焦炭质量控制标准如下:1. 外观质量:焦炭外观应呈不规则块状,颗粒间应有一定的龟裂或表面开裂,表面应平整,无明显凹凸、斜层等缺陷。

2. 物理性质:(1)灰分:灰分含量应控制在4%以下,高灰分会影响焦炭的燃烧性能。

(2)固定碳:固定碳含量应控制在85%以上,固定碳是焦炭的主要组成成分,影响其发热性能。

(3)挥发分:挥发分含量应控制在1.5%以下,挥发分的含量过高会导致焦炭燃烧时产生大量烟尘。

(4)含水量:含水量应控制在1%以下,过高的含水量会降低焦炭的热值。

3. 化学成分:(1)硫含量:硫含量应控制在0.5%以下,硫含量过高会污染环境,影响炼钢工艺。

(2)磷含量:磷含量应控制在0.05%以下,过高的磷含量会降低焦炭的质量。

(3)灰份矿物组成:焦炭的灰份中应不含过多的硅、铝等矿物质,以免影响焦炭的品质。

二、焦炭质量考核办法焦炭质量考核办法是指一种对焦炭质量进行评估和考核的具体操作方法。

具体的焦炭质量考核办法如下:1. 取样方法:对于大量生产的焦炭,应进行分散取样,从不同的堆位、装车口、装船口等处进行取样,保证样品的代表性。

2. 检测方法:(1)外观质量:通过目测的方式对焦炭的形态、颜色、表面情况等进行评估。

(2)物理性质:利用设备对焦炭的灰分、固定碳、挥发分等进行测试。

(3)化学成分:利用化学分析仪器对焦炭的硫含量、磷含量等进行测定。

3. 考核指标和标准:根据焦炭质量控制标准中的各项指标要求,制定相应的考核指标和标准,对焦炭进行定量评价和排名。

比如,可以根据固定碳含量、灰分含量、硫含量等指标进行综合评分。

焦化厂各工段指标

焦化厂各工段指标

2.2.1.2 硫酸执行GB/T 534合格品标准浓度 92.5%以上。

2.2.1.3 液碱执行GB 209工业用氢氧化钠合格品标准浓度40%以上。

2.2.1.4 洗油执行标准2.2.2 产品标准2.2.2.1 煤焦油按YB/T 5075-93组织生产2.2.2.2 硫酸铵按GB 535合格品组织生产含氮≥20.5%,水份≤1.0%,游离酸含量≤0.2%。

硫酸铵农用时不检验铁、砷、重金属和水不溶物含量等指标。

2.2.2.3 粗苯按YB/T 5022组织生产2.3 鼓冷工序2.3.1 煤气的初步冷却、焦油雾的清除2.3.1.1 操作控制指标1) 初冷前荒煤气温度 80℃~85℃2) 初冷后煤气集合温度≤22℃(夏季)≤28℃3) 初冷前煤气含萘≤12g/Nm34) 初冷后煤气含萘≤0.5g/Nm35) 电捕前煤气含焦油雾≤10g/Nm36) 电捕后煤气含焦油雾≤0.05g/Nm37) 横管初冷器喷洒液含焦油 30%~40%8) 电捕前煤气含氧量(体积) ≤2.0%2.3.1.2 岗位工艺技术指标2.3.1.2.1 温度指标①初冷循环段出口煤气温度 45℃~50℃②初冷低温段出口煤气温度≤22℃(夏季)≤28℃③低温水上水温度≤18℃(夏季)≤25℃④循环水上水温度 28℃~32℃(夏季)≤35℃⑤循环水出水温度≤45℃⑥电捕绝缘箱温度90~110℃⑦电机温度≤75℃⑧泵轴承温度≤65℃2.3.1.2.2 压力指标①上段喷洒泵出口压力0.30~0.35MPa②下段喷洒泵出口压力 0.20~0.25MPa③低温水上水压力 0.30~0.40MPa④循环水上水压力 0.35~0.45MPa⑤电捕焦油器保护用氮气压力≥0.5MPa⑥电捕焦油器顶部清洗喷洒压力0.3~0.5MPa2.3.1.2.3 阻力、流量指标①上段喷洒泵喷洒量(60~120)t/h②下段喷洒泵喷洒量 120~240t/h③横管初冷系统阻力≤1.5kPa⑤电捕焦油器保护用氮气流量 50m3/h~80m3/h2.3.1.2.4 其它①电捕焦油器用氮气纯度≥99.5%②电捕焦油器二次电压>25kV③电捕焦油器二次电流 500 mA~1200mA2.3.2 煤气的输送2.3.2.1 32#汽轮机油质量标准:(每月化验一次,不合格全部更换)50℃粘度 E=2.95~3.31水分无杂质≤0.005%酸值≤0.02KOHmg/g油2.3.2.2 岗位工艺技术指标2.3.2.2.1 温度指标①鼓风机前煤气温度≤22℃(夏季)≤28℃②鼓风机、电机、轴瓦温度≤80℃③鼓风机增速器轴瓦温度≤75℃鼓风机定子温度≤135℃④鼓风机油冷器润滑油出口油温 30~35℃鼓风机油冷器工作油出口油温 35~45℃鼓风机工作油回油温度≤80℃⑤启动鼓风机预热温度≤70℃⑥鼓风机启动油温≥5℃2.3.2.2.2 压力指标①鼓风机前吸力 1.5~2.6kPa②鼓风机后压力≤22kPa③保证焦炉集气管压力 80~120Pa④鼓风机启动油压≥0.07MPa⑤鼓风机运行中工作油压 0.1~0.25MPa2.3.2.2.3 振动及位移指标①鼓风机电机振动≤0.04mm②鼓风机机体振动≤0.08mm③增速机振动≤0.075mm④鼓风机转子轴向位移≤0.5mm2.3.2.2.4 其它①鼓风机每班按鼓风机运行方向盘1/4转。

焦化行业标准概要

焦化行业标准概要

焦化行业标准概要焦化行业标准概要yb/t030-1992煤沥青筑路油yb/t031-1992(2023年确认)煤沥青筑路油含萘量测定方法yb/t032-1992(2023年确认)煤沥青筑路油蒸馏试验yb/t033-1992(2023年确认)煤沥青筑路油粘度测定方法yb/t034-1992铁合金用焦炭yb/t035-1992(2023年确认)焦炭电阻率的测定方法yb/t077-1995(2023年确认)焦炭光学组织的测定方法yb/t2303-2023重苯yb/t2305-2023焦化产品试验用玻璃温度计yb/t4020-2023黄血盐钠中氰化物含量的测定方法yb/t4021-2023萘中全硫含量的测定方法还原滴定法yb/t4138-2023焦粉和小颗粒焦炭yb/t4150-2023b-甲基萘yb/t5022-1993粗苯yb/t5025-2023古马隆和茚含量的测定方法yb/t5028-1993(2023年确认)洗油酚含量的测定方法yb/t5029-1993(2023年确认)洗油萘含量的测定方法yb/t5030-1993(2023年确认)洗油粘度的测定方法yb/t5031-1993(2023年确认)洗油15℃结晶物的测定方法yb/t5069-1993纯吡啶yb/t5070-1993a-甲基吡啶yb/t5071-2023b-甲基吡啶馏分yb/t5072-2023粗轻吡啶中吡啶及其同系物含量的测定方法yb/t5074-2023吡啶类产品水分含量测定方法yb/t5075-1993煤焦油yb/t5078-2023煤焦油萘含量气相色谱测定方法yb/t5079-1993粗酚yb/t5080-1993(2023年确认)粗酚中酚及同系物含量测定方法yb/t5082-2023粗酚灼烧残渣测定方法yb/t5085-1996工业蒽yb/t5086-2023工业蒽中蒽含量测定方法yb/t5087-1996工业蒽中油含量测定方法yb/t5093-2023固体古马隆一茚树脂yb/t5094-2023固体古马隆一茚树脂外观颜色测定方法yb/t5095-2023固体古马隆一茚树脂酸碱度测定方法yb/t5096-20231,8-萘二甲酸酐yb/t5097-20231,8-萘二甲酸酐含量测定方法yb/t5098-20231,8-萘二甲酸酐熔点测定方法yb/t5099-1993纯吡啶中吡啶含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yb/t5153-1993(2023年确认)工业甲基萘yb/t5154-1993工业甲基萘中甲基萘、萘含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yb/t5155-2023焦化产品测定方法通则yb/t5168-2000(2023年确认)木材防腐油yb/t5171-1993(2023年确认)木材防腐油试验方法40℃结晶物测定方法yb/t5172-1993(2023年确认)木材防腐油试验方法闪点测定方法yb/t5173-1993(2023年确认)木材防腐油试验方法流淌性测定方法yb/t5174-1993炭黑用焦化原料油yb/t5176-1993(2023年确认)炭黑用原料油试验方法钾、钠含量测定方法(火焰光度计法)yb/t5178-1993(2023年确认)炭黑用原料油试验方法沥青质测定方法(正庚烷沉淀法)yb/t5194-2023改质沥青yb/t5281-2023工业喹啉yb/t5282-1999(2023年确认)工业喹啉密度测定方法yb/t5284-1999工业喹啉折射率测定方法yb/t5324-2023黄血盐钠(gb/t67081994调整)yb/t5325-2023黄血盐钠含量的测定方法(gb/t6709-1986调整)yb/t5326-2023黄血盐钠水不溶物的测定方法(gb/t6710-1986调整)yb/t5298-2023沥青焦试样的实行和制备方法yb/t5299-2023沥青焦yb/t5300-2023沥青焦真比重的测定方法。

煤焦化产品国标质量标准

煤焦化产品国标质量标准
(三级)
≤0.003(透明) 0.874-0.880 ≤1.0 ≤0.40 ≤0.40
焦化甲苯
GB/T2284-1993
外 观 密 度 馏程℃ 比 色 溴 价 反应 水分
(特级)
≤0.003(透明) 0.863-0.868 ≤0.7 ≤0.15 ≤0.10 中性 无
(一级)
≤0.003(透明) 0.861-0.868 ≤0.9 ≤0.20 ≤0.20 中性 无
0.930-0.980 ≥160.0 ≥ 80% ≤0.5%
一级
0.930 ≥ 160 ≥ 85 ≤ 0.5 ≥ 40
二级
0.930 ≥160 ≥85 ≤ 0.5 ≥ 30
固体古隆-茚树脂
YB/T5093-93
外观: (按标准比色液) 软化点(环球法),℃ 酸碱度(酸碱计法),PH 水分% 灰分%
特级
不深于 3 80-90 5-9 0.3 0.15
一级
3 80-90 5-9 0.3 0.5
二级
7 80-90 4-10 0.4 1.0
粗 酚
YB/T5079-1993
酚含量 210℃前馏出量 230℃前馏出量 中性油 砒啶 PH值 水分 烧渣
≥83% ≥60% ≥ 85% ≤0.8% 0.5% 5-6 ≤10% ≤0.4%
(10℃)
≤0.003(透明)0.840-0.870 ≥135.0 ≤145 ≤4.0 中性 无 -
精重苯
GB3062-82
密 度 初馏点℃ 200℃前馏出量 水分 % 古马隆-茚
淡黄色透明液体 0.845-0.910 ≥135.0 ≥ 95% 中性 无
重 质 苯
GB
密 度 初馏点℃ 200℃馏出量 水分

焦化厂焦炭生产质量指标与要求

焦化厂焦炭生产质量指标与要求

焦化厂焦炭生产质量指标与要求目录1、焦炭质量要求 (3)1.1焦炭水分(Mt): (3)1.2焦炭灰分(Ad): (3)1.3焦炭挥发分(Vdaf): (3)1.4焦炭的固定碳(Fc): (4)1.5焦炭的粒度: (4)1.6焦炭的机械强度: (4)1.7焦炭的物理化学性质 (5)2、高炉冶炼对焦炭质量的要求 (7)表:冶金焦炭的质量标准: (8)1、焦炭质量要求1.1焦炭水分(Mt):作为冶金焦炭供给高炉炼铁生产,焦炭水分波动主要是给高炉入炉焦炭重量的称量造成误差,带来炉况波动,焦炭水分过大还会将焦粉带入高炉使高炉冶炼时透气性不好,所以保持焦炭水分稳定能为高炉炉温稳定创造条件,一般湿熄焦要求焦炭水分控制在4—6%。

1.2焦炭灰分(Ad):焦炭主要组成是碳和灰分,焦炭含碳愈高则含灰就愈少,在高炉冶炼中灰分是有害物质,吸收热量变成炉渣排出。

也就是说焦炭中的灰分越高,炼铁的焦比就越高。

一般焦炭灰分波动1%,高炉的焦比要波动2.5—3.0%,焦炭灰分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原料煤的灰分,煤的灰分在炼焦过程中也是完全转入焦炭中,另外在炼焦生产过程中混入杂质和炼焦不良操作,也会增加焦炭中灰分,炼铁要求焦炭中灰分愈少愈好。

1.3焦炭挥发分(Vdaf):焦炭挥发分是焦炭被二次加热后,气态析出物的含量,这种含量取决于煤料的变质程度和焦饼最终温度,一般将焦炭挥发分视作焦炭成熟程度的标志。

但也不能完全作成熟标志,就是焦饼完全成熟时焦炭的挥发分也含有1.0%左右,这是因为成熟的焦炭它可以吸附CO和O2,在试样干燥后,仍会吸收空气中水气,这些少量水气也是挥发分。

在炼焦过程中,未被挥发出来的C、H化合物是极少的,因为在一定温度下,C、H化合物各种形态必然以挥发分析出,冶金焦新国标规定:Vd≤1.8%。

1.4焦炭的固定碳(Fc):焦炭的固定碳是煤经过高温干馏后残留的固态可燃物质,它是焦炭中的主要可燃成分,含碳(C)愈高就表明焦炭热值愈高,使用价值就愈大,它的工业分析计算方法:Fc=100-(Vd+Ad)%;1.5焦炭的粒度:焦炉生产出的焦炭,经过筛焦系统分级后,应达到GB1996—2003标准,焦炭块度种类要求即:>60mm 大块焦,>40mm 大中块焦,25—40mm中块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等品)
≥99.50 ≤0.50 ≤0.10 ≤0.005 ≤0.30 ≤0.01 ≤0.005
(二等品)
≥99.00 ≤1.00 ≤0.20 ≤0.02 ≤0.80 ≤0.05 ---
初 馏份
Q/BB426--1998
含苯:≤50% 水分 :无
焦 化 苯
GB/T2283-1993
外 观 密 度 馏程℃ 比 色 溴 价 结晶点℃ 二硫化炭 噻 吩 反应 水分
煤 焦 油
YB/T5075--1993
密 度 甲苯不溶物 灰 分 水 分 粘 度 萘 分
( 2 号 )
≤1.13-1.22 ≤ 9% ≤0.13% ≤ 4.0% ≤4.2% ≥7.0%
粗 苯
YB/5022---1993
外 观 密 度 180前馏出量
黄色.透明 0.871-0.900 ≥93%
硫 酸 铵
精 萘
外 观 颜 色 结晶点℃ 不挥发物% 灰 分% 酸洗比色
优等品
片状或粉状结晶 白色 ≥79.8 不深于2号
一等品
片状或粉状结晶 白色.微红.微黄 ≥79.6 ≤0.01 ≤0.006 不深于4号
合格品
片状或粉状结晶 白色.微红.微黄 ≥74
( 特级 )
≤0.003(透明) 0.876-0.880 ≤0.7 ≤0.15 ≤0.06 ≥5.2 ≤0.005 ≤0.04 中性 无
(一级)
≤0.003(透明) 0.876-0.880 ≤0.8 ≤0.20 ≤0.15 ≥5.0 ≤0.006 ≤0.06 中性 无
(二级)
≤0.003(透明) 0.875-0.880 ≤0.9 ≤0.30 ≤0.30 ≥4.9
不深于 3 80-90 5-9 0.3 0.15
一级
3 80-90 5-9 0.3 0.5
二级
7 80-90 4-10 0.4 1.0
粗 酚
YB/T5079-1993
酚含量 210℃前馏出量 230℃前馏出量 中性油 砒啶 PH值水分 烧渣
≥83% ≥60% ≥ 85% ≤0.8% 0.5% 5-6 ≤10% ≤0.4%
(10℃)
≤0.003(透明)0.840-0.870 ≥135.0 ≤145 ≤4.0 中性 无 -
精重苯
GB3062-82
密 度 初馏点℃ 200℃前馏出量 水分 % 古马隆-茚
淡黄色透明液体 0.845-0.910 ≥135.0 ≥ 95% 中性 无
重 质 苯
GB
密 度 初馏点℃ 200℃馏出量 水分
焦化萘GB/T6699-1998
工业萘
外 观 颜 色 结晶点℃ 不挥发物% 灰 分%
优等品
片状或粉状结晶 白色.微黄或微红 ≥78.3 ≤0.04 ≤0.01
一等品
片状或粉状结晶 白色.微黄或微红 ≥78.0 ≤0.06 ≤0.01
合格品
片状或粉状结晶 白色.微黄或微红 ≥77.5 ≤0.08 ≤0.02
GB535----1995
外 观 氮含量 % 游离酸含量% 水分%
( 一等品 )
无可见机械杂质 ≥ 21.0 ≤ 0.05 ≤ 0.3
( 合格品 )
无可见机械杂质 ≥ 20.5 ≤ 0.20 ≤ 1.0
工业硫磺
GB2449-92
含硫% 水分% 灰分% 酸度% 有机物% 含砷% 含铁%
(优等品)
≥99.90 ≤0.10 ≤0.03 ≤0.003 ≤0.03 ≤0.0001 ≤0.003
密 度 230℃前馏出量 300℃前馏出量 含酚 含萘 水分 粘度 15℃结晶物
1.03-1.07 ≤ 3% ≥ 90% ≤0.5% ≤15% ≤1.0% ≤ 1.5 无
煤 沥 青
GB/T2290-1994
软化点 甲苯不溶物 灰 分 挥发分 水 分 喹啉不溶物
(二级)
≤0.003(透明) 0.860-0.870 ≤2.0 ≤0.30 ≤0.30
焦化二甲苯
GB/T2285-1993
外 观 密 度 初馏点℃ 终点℃ 比 色 反应 水分 铜片腐蚀试验
(3℃)
≤0.003(透明)0.857-0.866 ≥137.0 ≤140 ≤0.6 中性 无 2号
( 5℃)
≤0.003(透明)0.856-0.866 ≥136.0 ≤141 ≤2.0 中性 无 -
水分:≤20% 灰分:≤16.50% 挥发分≤2.2% 焦末含量≤13.0%
焦 粉
Q/BB424--2001
水分:≤20% 灰分:≤17.0% 挥发分≤2.7% 焦末含量≤16.0%
焦 粉
Q/BB425--2001
水分:≤20%
焦炉煤气
Q/BB433--2001
热值:≥16800KJ/m 含氧量:≤0.8% 硫化氢:≤1500mg/m3 含萘:≤350mg/m3 焦油:≤50mg/ m3
焦 化 产 品 现 行 质 量 标 准
产品名称
标 准 编 号
技 术 条 件
冶金焦炭
GB/T1996-94
水分% 灰 分% 硫 分% 挥发分% 焦末含量% ?M25 % ?M10 %

4.0±1.0 ≤12.00 ≤0.60 ≤1.9 ≤4.0 大于92.0 不大于7.0

4.0±1.0 12.01-13.50 0.61-0.80 ≤1.9 ≤4.0 ≥92.0-88.1 ≤8.5
(三级)
≤0.003(透明) 0.874-0.880 ≤1.0 ≤0.40 ≤0.40
焦化甲苯
GB/T2284-1993
外 观 密 度 馏程℃ 比 色 溴 价 反应 水分
(特级)
≤0.003(透明) 0.863-0.868 ≤0.7 ≤0.15 ≤0.10 中性 无
(一级)
≤0.003(透明) 0.861-0.868 ≤0.9 ≤0.20 ≤0.20 中性 无

4.0±1.0 13.51-15.00 0.81-1.00 ≤1.9 ≤4.0 ≥88.0-83.0 ≤10.5

3--5 13.51-15.00 0.81-1.00 ≤1.9 ≤4.0 ≥65.0 ≤11.0
中块
≤12% 同上 同上 同上 ≤12.0% 同上 同上
焦 粉
Q/BB421--2001
0.930-0.980 ≥160.0 ≥ 80% ≤0.5%
一级
0.930 ≥ 160 ≥ 85 ≤ 0.5 ≥ 40
二级
0.930 ≥160 ≥85 ≤ 0.5 ≥ 30
固体古隆-茚树脂
YB/T5093-93
外观: (按标准比色液) 软化点(环球法),℃ 酸碱度(酸碱计法),PH 水分% 灰分%
特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