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北京市重点中学 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讲评

合集下载

北京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

北京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

北京四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中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

有人在评价某次改革时说:“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氏族制度(世袭特权)遭到新的失败。

”这次改革指的是A。

梭伦改革B。

克利斯提尼改革C。

伯利克里改革D。

柏拉图改革【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根据公民的财产多寡来划分他们的等级,不同的等级享受不同的权利,这是梭伦改革的内容,A项正确。

克里斯提尼创立陶片放逐法,确立了雅典民主制,与题意不符,排除B。

伯利克里改革引领雅典民主政治走上了黄金时代,与题意不符,排除C。

柏拉图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代表作是《理想国》,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

点睛: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氏族制度(世袭特权)遭到新的失败",结合梭伦改革的内容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2. 在古代雅典,人们习惯于根据不同人群的主要生活区域给予他们不同的称谓,下列称谓对应准确的是A. “平原派”-—贵族,“山地派”——下层平民,“海岸派”—-工商业者B。

“山地派"——贵族,“平原派”——下层平民,“海岸派”——工商业者C. “海岸派”——贵族,“山地派”—-下层平民,“平原派”--工商业者D. “平原派”——贵族,“海岸派”-—下层平民,“山地派”——工商业者【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平原派代表贵族利益,希望建立贵族统治;山地派代表下层平民利益,海岸派代表工商业者利益,这两派反对贵族专权,要求改革,建立民主政治,故A项正确。

B项错在山地派、平原派的对应关系,排除。

C项错在海岸派、平原派的对应关系,排除。

D项错在海岸派、山地派的对应关系,排除。

3。

下图反映的是梭伦任首席执政官后人民焦急等待他宣布改革法令的史实,你认为他所宣布的第一项法律制度是A. 遗嘱法B。

2018年下学期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

2018年下学期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

2018年下学期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分析一、试卷分析1、题型及分数分布试卷总分100分,由选择题、材料解析题、论述题、选做题组成。

32个单选题,合计48分分,主观题52分。

整套试卷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力检测达到高考难度,具有一定的区分度,利于教师和学生进行高考复习评估。

2、考查内容分布必修一政治史占50%必修二经济史占30%必修三思想史占20%3、试题特点:1)难度中等偏难。

全卷平均分为63.67分,难度约为0.68,整体难度中等偏难。

涵盖内容全面而有重点,重在基础的掌握和学生能力的考查,具有一定的区分度。

2)注重主干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

本卷试题从多方面考察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以及分析能力,以不同的材料展现。

对于进行高三复习的学生来讲,是一次很好的综合评估卷,利于指导今后的复习。

3)回归教材,注重基础,适当综合。

试题紧扣教材,高于教材。

试题情景总体感觉“回归课本,重视基础”。

多个试题要求学生对于整体知识进行线索梳理,加强对学生时空观念的考察,对于学生对历史学科的整体把握有帮助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质量分析统计全校最高分87分,平均分63.67分。

2.答题情况分析选择题的题量大,每一题的信息量大,学生在本阶段还没能对知识进行整体把握和作用,特别是对个别题目学生无法与已学知识联系,做题时找不到支点,容易出现随意选的情况。

主观题学生还是有照抄材料的现象,无法把材料中有原文的答案转化成自己的观点,42题论述题有部分学生找不到论点,也有找到论点说明不够具有逻辑性的。

总之,答题的技巧和方法还有待提高三、今后教学改进策略1.密切关注高考动向,把握考试方向一年一度的高考心系万家人,作为教师要全方位的了解高考信息,为每年的高考做好充分的准备。

对于高考的动向要密切注视,以便随时调整自己的复习策略。

2.回归课本,夯实基础知识在考试中考查内容多依托教材中历史史实、历史概念和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线索。

2018届北京市第十三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届北京市第十三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北京市第十三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历史期中测试(文科)2017.1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8页;第Ⅱ卷第8页至第10页。

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请在答题纸第1页左侧密封线内书写班级、姓名、准考证号。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的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48分)1. 西周末年,幽王宠爱妃子褒姒,废掉申后及太子,以褒姒为后。

申后之父申侯联络犬戎举兵,杀了幽王。

申侯起兵的理由应该是A.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B. 得民心者得天下C. 嫡庶有别长幼有序D. 顺乎天而应乎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西周通过分封制形成了严格的等级秩序,宗法制规定周天子及诸侯的位置由嫡长子继承。

周幽王废掉申后及太子,违反了宗法制度,申侯以此为由起兵杀掉幽王。

故本题选C;A中没有体现君臣关系;B中的得民心者不符合材料主旨;D中信息材料中没有体现。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商周时期政治制度·宗法制【名师点睛】由宗法制度产生的宗法观念2. 《谷梁传》记载“古者天子封诸侯,其地足以容其民,其民足以满城而自守也。

”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是A. 分封制有利于边疆的开发B. 分封制强化了专制王权C. 诸侯国领土不能随意扩展D. 诸侯国实行了小农经济【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分析选项可知结合所学可知,A错误,其目的巩固对辽阔疆域的统治;B是指分封制的消极影响,题干没有体现,排除B项;诸侯在封地内享有大权,实行统治,故C项符合题意,正确;D是战国以后实行的经济形式,排除。

所以应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度3. 某思想家指出,“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法政独出于主,而不从臣出。

”春秋战国时期实践这一思想最成功的地区是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获取和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

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

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含解析

北京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第I卷一、单项选择题(共32小题,每小题2分。

共64分)1。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这句话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是A。

禅让制B. 分封制C。

礼乐制D。

宗法制【答案】D【解析】材料说明的是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属于宗法制特点,故D正确;其他制度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2. 《三字经》中“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使周朝“最长久”的保障是①禅让制②分封制③宗法制④皇帝制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②④【答案】B【解析】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以及维系分封制的宗法制,二者有效维护了西周的统治,故②③正确,选择B正确;①是原始社会首领让位制度;④属于秦朝时期实行,排除。

3。

下列对西周初年“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 周王分封功臣到边远地区以便维护西周政权B. 周王分封诸侯的目的是以其镇守疆土拱卫王室C。

周王分封王族子弟是为了扩展周的统治范围D. 周王分封诸侯大大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答案】B【解析】材料中“封建”就是分封建邦,“以藩屏周”的目的就是拱卫王室,故B正确;材料中分封的是亲族,故A错误;C和D均不是材料体现主旨,排除。

4. 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按周王宗族关系所构成的由高到低的等级顺序是A. 周主——卿大夫-—诸侯——士B。

周王——卿大夫——士——诸侯C. 士-—卿大夫——诸侯——周王D。

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答案】D【解析】按照宗法制分封的系列为周王—-诸侯-—卿大夫——士,故D正确;其他选项序列错误,排除。

5。

西周受封诸侯对天子承担的义务有①镇守疆土②制定礼乐③交纳贡赋④朝觐述职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答案】D【解析】制定礼乐属于周王维护统治的措施,不是诸侯对于天子的义务,故②错误,其他均是诸侯对于天子承担的义务,选择D符合题意。

北京市四中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四中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北京四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60分)1.1.阅读下表,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中国古代早期农业AD;材料表明中国古代的早期农业北方以种植粟为主,故选B;材料没有涉及南方种植信息,排除C。

2.2.下图所示的古代农具最早出现于隋唐时期的是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答案】C【解析】①是隋唐时期出现的结构更为完备的曲辕犁,②是三国曹魏时期出现的灌溉工具,③是隋唐时期的灌溉工具,骨耜是我国早期农业的农业工具。

故选①③组合,选C。

3.3.黄梅戏《天仙配》中有这样的一段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这段词反映了中国古代A. 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B. 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C.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D. 家庭手工业规模扩大【答案】C【解析】材料“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是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典型表现,故C确;材料无法反映政府重农抑商的政策,排除A;.材料未涉及农村商品交换内容,排除B;家庭手工业生产规模较小,自给自足为特征,排除D。

材料无法反映出政府重农抑商的政策,故排除D项.4.4.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其产品A. 主要满足官府需要B. 大部分投入市场销售C. 质量普遍不是很高D. 全部运往海外销售【答案】A【解析】中国古代古代手工业有三种经营形态: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其中家庭手工业和官营手工业属于自然经济范畴。

但没有任何一种专为海外市场生产,排除D;官营手工业不进入市场,排除B;官营手工业规模大,质量较高,主要满足官府需要,故排除C,选A。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官营手工业的特点。

此外,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这两种手工业经营的特点也需要掌握。

5.5.在中国古代的纺织、制瓷等行业,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占据主导地位是在A. 商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的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后期,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故D正确。

北京101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含答案解析

北京101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含答案解析

北京101中学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8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从商周时起,越人就有以原始瓷器随葬的传统。

战国时期百越贵族墓中出土了大量仿青铜礼器的原始瓷器,少有青铜礼器出土。

这一现象说明A. 宗法分封制在南方得到完整保存B. 战争频仍促进了青铜冶铸业发展C. 手工业官营不利于生产技术改进D. 中原文化向周边地区的传播交融【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以大规模使用陪葬器物为重要特征的重敛厚葬之风是中原传统丧葬习俗的重要特征之一,依据材料可知,商周战国时期这一风气逐渐向周边百越等民族的居住地区传播扩展,说明了中原文化向周边地区的传播交融,因此D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宗法分封制是按照血缘的亲疏远近分配政治权利,与重敛厚葬的风气出现在南方地区无关;B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百越等南方地区也出现了厚葬风气,与青铜冶铸业的发展无关;C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百越等南方地区也出现了厚葬风气,并未涉及手工业官营的特点。

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2.下列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在经济方面沉重打击了旧贵族的是A. “燔诗书而明法令”B. “并诸小乡聚,集为大县”C. “为田开阡陌封疆,平赋税”D. “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涉及的知识主要是商鞅变法的内容,根据材料的问题设问主要针对的是经济方面对于旧贵族的打击。

A 选项的内容主要涉及的文化和法律方面与设问方向不符合,故错误;B选项的内容主要是地方政治举措——郡县制的推广,不符合材料设问方向,故错误;C选项涉及内容是废井田承认土地私有制和推行新赋税制度,是经济的举措,同时承认新兴地主的利益打击传统贵族的利益,符合题意故正确;D选项的内容虽然也和经济有关,但是主要是为了维护国家统一而非打击贵族,故D选项错误。

3.《周礼》记载“以脤膰(祭礼用的肉)之礼,亲兄弟之国;以贺庆之礼,亲异姓之国”。

2018学年下学期北京市一零一中学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附答案)

2018学年下学期北京市一零一中学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附答案)

2018学年下学期北京市一零一中学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附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8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 下列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是A. 许多工业的发明源于自然科学中的重大发明B. 交通运输工具革新方面的突破首先出现在美国C. 改良型蒸汽机的发明使垄断组织应运而生D. 机器的应用是资本主义工业的开端2. 观察下图,从图中我们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A. 英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B. 英国成为对外输出资本最多的国家C. 英国已取得统治世界的地位D. 工业革命促使英国的资本总额迅速增加3. 某历史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同学们分别撰写了“铁路运输时代的到来”、“产业工人的贫困”、“世界市场的形成”、“落日余晖的晚清帝国”等论文。

该小组最合适的研究主题是A. 近代清朝的兴衰B. 工人运动的发展C. 交通工具的变革D. 工业浪潮的冲击4. 英文单词“shuttle”最初的意思是“织布的梭子”,19世纪以来逐渐增加了“公共汽车”“穿梭班机”和“航天飞机”等含义。

这表明A. 人类语言的发展是不断融合外来语的过程B. 科技进步是影响人类语言发展的重要因素C. 人类语言发展是新名词取代旧名词的过程D.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人类语言发展重要起点5. 19世纪工业革命推动了欧美代议制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

下列各项中体现了这一进步趋势的有①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开始形成②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③美国联邦共和体制的建立④美国两党制的形成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④D. ②④6.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标志法兰西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下列对该政体表述正确的是A. 总统可连选连任B. 确立了三权分立体制C. 内阁由议会任命D. 总统由国民普选产生7. 根据《权利法案》的规定,英国的政治状况是A. 议会只对国王负责B. 议会开始掌握征税和财政权C. 英国政党制度确立D. 议会处于国家权力中心地位8. 德国联邦议会与法国参议院的相同点不包括A. 都是上议院B. 都有立法权C. 都有权否决下院的议案D. 都由选举产生9. 有人认为:19世纪德国的统一实质上是一场对“诸侯君主专制的革命”,对此理解准确的是,德意志①所有诸侯国被武力消灭②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君主立宪制③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④消除了专制主义传统A. ②③B. ①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10. 有学者认为:“19世纪70年代的新欧洲,可以看作是唯物辩证法所指的历史上阶级斗争的新阶段。

最新-北京市重点中学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精品

最新-北京市重点中学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精品

高二历史2018.11(测试时间:6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1.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

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为A.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诸子并立、百家争鸣2.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家是A.墨子B.孟子C.韩非子D.庄子3.“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上述材料说明荀子A.重视礼仪教化B.主张礼法并施C.强调严刑峻法D.提倡为政以德4.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学说中,符合当时社会发展潮流并为秦始皇所采用的是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5. “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

”其下列言论中,哪一种说法比较完整地表达了这一观点?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曲民而伸君,曲君而伸天”C.“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6.“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

”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

其上联的“朱子高于孔子”的本义是人的眼珠子在位置上比鼻孔高,其喻意的最佳解释是A.朱熹对儒家学说的贡献比孔子大 B.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C.朱熹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D.与孔子相比朱熹的学说更科学7.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共同点是A.理气一体,理先气后 B.心外无物,心即是理C.内心反省,以致良知 D.纲常伦纪,即为天理8.韩非子主张君主专制,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

根据他们各自所处的历史环境,最正确的评价是:A、有利于封建统治B、阻碍历史进步C、都是片面的思想D、都是进步的思想9. .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是A. 西汉氾胜之《氾胜之书》B.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C. 元朝王祯《农书》D. 明朝徐光启《农政全书》10.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中,对地理大发现起了重要作用的是A.造纸术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11.我国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产生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时期12.“诗言志,歌咏言”,下列反映汉代文学主流形式的是A.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北京市第四十四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北京市第四十四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北京市第四十四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三历史试卷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试说明1.本试卷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50题,共50分。

)1. 有学者评述某项制度的实施:由姬姜二姓的亲戚各自率领武力长驻于若干要地,以这些“点”拉成几条“线”,来控制广袤的“面”,从而建立起“一个网络结构的模式”。

该制度应是A. 分封制B. 宗法制C. 郡县制D. 行省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的相关知识。

根据所学,题中“以这些“点”拉成几条“线”,来控制广袤的“面”,从而建立起“一个网络结构的模式”反映的是一种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制度,故选A。

B与行政制度无关,它是分封制实行的原则。

C、D出现于秦朝和元朝时期,而材料的点、线说明了当时并没有建立起中央集权,故本题选A。

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些思想家认为人性本恶。

基于此认识,有人主张以礼乐来规范,也有人主张用法治来震慑。

这两种观点的代表人物分别是A. 孔子庄子B. 孟子荀子C. 荀子韩非子D. 孟子韩非子【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

根据所学,庄子属于道家,倡导无为而治,故A错误。

B、D错误,因为孟子强调性本善。

故本题选A。

而荀子属于儒学,他的观点有性本恶和礼法并用。

而韩非子属于法家人物,倡导以法治国,故本题选C。

3. 某思想家指出,“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法政独出于主,而不从臣出。

”战国后期实践这一思想最成功的地区是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获取和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

据材料“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和“法政独出于主,而不从臣出”可知该思想为法家思想,①属燕国,与材料意思不符,故A项错误;②属齐国,与材料意思不符,故B项错误;③属秦国,商鞅和韩非的法家思想对其有深远影响,故C项正确;④属楚国,与材料意思不符,故D项错误。

《解析》北京市第七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解析》北京市第七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北京七中期中考试历史试卷1. 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活动比较发达。

以下关于这一时期商业活动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 出现了许多以工商业著称的乡村集镇 B. 在政治中心基础上形成商业中心 C. 各国币制不统一不利于商业发展 D. 一些诸侯国采取抑制商业发展的政策 【答案】A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的发展 2. 下列是史籍上对一些官职的描述:结合所学判断,它们分别对应的是 A. ①丞相②三司使③军机大臣 B. ①丞相②转运使③枢密使 C. ①御史大夫②转运使③内阁大学士 D. ①御史大夫②通判③内阁大学士 【答案】C【解析】由①中“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信息和出处可以判断该官职是御史大夫;由②中“掌经度一路财赋,而察其登耗有无,以足上供及郡县之费”和出处可以判断该官职为转运使;由③中“不过文学侍从,而其重亦止于票拟”和出处可以判断出该官职是内阁大学士。

所以本题答案为C项,ABD错误。

3. 唐太宗认为,隋炀帝“驱天下以从欲,罄万物以自奉,采域中之子女,求远方之奇异”“遂以四海之尊,殒于匹夫之手”。

有鉴于此,唐太宗①休养生息、轻徭薄赋②选贤任能、虚怀纳谏③设立三长、打击豪强④用法宽简、制定《唐律》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唐初的措施。

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

依据所学,③是北魏的时候采取的措施,故应排除含有此项的选项,即排除A、B、C三项,所以应选D。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唐初巩固统治的措施·具体政策4. “丝绸之路”是古代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汉唐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B. 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称中国为“丝国”C. 明清政府的严格管理限制了丝路商贸繁荣D. 15世纪以前的丝路贸易不具有全球化意义【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是宋元以来而非汉唐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故A符合题意。

2018学年下学期北京市一零一中学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附答案)

2018学年下学期北京市一零一中学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附答案)

2018学年下学期北京市一零一中学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附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8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 下列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是A. 许多工业的发明源于自然科学中的重大发明B. 交通运输工具革新方面的突破首先出现在美国C. 改良型蒸汽机的发明使垄断组织应运而生D. 机器的应用是资本主义工业的开端2. 观察下图,从图中我们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A. 英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B. 英国成为对外输出资本最多的国家C. 英国已取得统治世界的地位D. 工业革命促使英国的资本总额迅速增加3. 某历史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同学们分别撰写了“铁路运输时代的到来”、“产业工人的贫困”、“世界市场的形成”、“落日余晖的晚清帝国”等论文。

该小组最合适的研究主题是A. 近代清朝的兴衰B. 工人运动的发展C. 交通工具的变革D. 工业浪潮的冲击4. 英文单词“shuttle”最初的意思是“织布的梭子”,19世纪以来逐渐增加了“公共汽车”“穿梭班机”和“航天飞机”等含义。

这表明A. 人类语言的发展是不断融合外来语的过程B. 科技进步是影响人类语言发展的重要因素C. 人类语言发展是新名词取代旧名词的过程D.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人类语言发展重要起点5. 19世纪工业革命推动了欧美代议制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

下列各项中体现了这一进步趋势的有①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开始形成②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③美国联邦共和体制的建立④美国两党制的形成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④D. ②④6.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标志法兰西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下列对该政体表述正确的是A. 总统可连选连任B. 确立了三权分立体制C. 内阁由议会任命D. 总统由国民普选产生7. 根据《权利法案》的规定,英国的政治状况是A. 议会只对国王负责B. 议会开始掌握征税和财政权C. 英国政党制度确立D. 议会处于国家权力中心地位8. 德国联邦议会与法国参议院的相同点不包括A. 都是上议院B. 都有立法权C. 都有权否决下院的议案D. 都由选举产生9. 有人认为:19世纪德国的统一实质上是一场对“诸侯君主专制的革命”,对此理解准确的是,德意志①所有诸侯国被武力消灭②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君主立宪制③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④消除了专制主义传统A. ②③B. ①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10. 有学者认为:“19世纪70年代的新欧洲,可以看作是唯物辩证法所指的历史上阶级斗争的新阶段。

2018-2019学年北京第四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北京第四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

北京四中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测试历史试卷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1.《史记·殷本纪》记载:“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

……封于商。

”对上述史料看法正确的是A. 《史记》素以“信史”著称故该史料可信B. 该记述属于神话传说,基本无历史价值C. 该史料属于一手史料,有一定参考价值D. 该史料属于文献史料,可寻求实物印证【答案】D【解析】【详解】题意中记载的内容属于文献史料,但是有待实物的考证,故选D项。

《史记》记载虽然以信史著称,但大禹治水和封于商属于没有实物考证的记载,不能就此推断该则史料就是可信的,故排除A项。

大禹治水和被封于商是我国古代许多文献史料中记载的内容,并不能将其完全归于神话传说而认定其毫无历史价值,故排除B项。

《史记》中的记载属于司马迁二次加工整理的记载,不是一手史料,故排除C项。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直接史料与间接史料的含义,并准确把握直接史料、间接史料的关系。

2.下图是甲骨文中三个字,依次是“丝”、“桑”和“蚕”,能从中得到的正确信息有①中国丝织业的产生不晚于商朝②商朝时中国的农业生产高度发达③商朝时中国人已能种桑、养蚕④商朝时中国人的主要衣料是丝织品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答案】C【解析】【详解】从所学知识可知商朝时出现甲骨文,“丝”、“桑”和“蚕”在甲骨文中出现,说明当时人们已经会种桑,养蚕,使用丝织品,①中国丝织业的产生不晚于商朝;③商朝时中国人已能种桑、养蚕的说法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手工业部门,②商朝时中国的农业生产高度发达在材料中没有体现,错误;当时人们会织丝,但是材料没有体现④商朝时中国人的主要衣料是丝织品,故错误。

综上可知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所以答案为C,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3.“天子之尊,非复(不再是)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

”这反映的周代政治制度是A. 王位世袭制B. 分封制C. 宗法制D. 礼乐制度【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周天子不仅是诸侯的尊长,而是使诸侯的君主,这体现了分封制下,诸侯和周天子的关系,B正确。

2018-2019学年北京101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北京101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京101中学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下图所示青铜器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是我国辉煌青铜时代的杰出代表。

它铸造于A. 商周时期B. 西周时期C. 春秋时期D. 秦汉时期【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该图是商朝的青铜器四羊方尊,四羊方尊是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鬼斧神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位列十大传世国宝之一,A 项正确。

四羊方尊是商朝青铜器,与西周、春秋和秦汉时期不符,排除BCD。

2.历史现象发生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之中。

出现于下图所反映的历史空间中的经济现象是A. 农业生产以集体耕作为主B. 劳动工具材质以青铜器为主C. 铁犁和牛耕逐步得到推广D. 南方经济逐步超过北方【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方式,根据材料图片信息“秦、韩、赵、魏、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属于战国时期,当时铁犁和牛耕逐步得到推广,故C正确;商周时期农业生产以集体耕作为主,故A排除;战国时期劳动工具材质并不是以青铜器为主,故B排除;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完成南移,南方经济超过北方,故D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判断图片反映的历史阶段,学生应该抓住图片信息“秦、韩、赵、魏、齐”,据此即可判断是战国时期,再结合所学知识从铁犁和牛耕逐步得到推广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3.《考工记》一书记载了我国先秦时期生产工具、兵器、量器、制革、染色等方面的生产技术,书中不仅有详备的技术规范,还明确表明从事技术劳动的是“百工”(工匠),百工之上有专职官员管理。

这表明①先秦时期“百工”地位高②《考工记》有官方色彩③先秦时期我国手工业发达④民间手工业的曲折发展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材料没有涉及先秦时期“百工”地位高的信息,故①错误。

北京市第七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北京市第七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北京七中期中考试历史试卷12.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活动比较发达。

以下关于这一时期商业活的是动的评述,不正确...A。

出现了许多以工商业著称的乡村集镇 B.在政治中心基础上形成商业中心C。

各国币制不统一不利于商业发展 D.一些诸侯国采取抑制商业发展的政策13. 下列是史籍上对一些官职的描述:结合所学判断,它们分别对应的是A.①丞相②三司使③军机大臣B.①丞相②转运使③枢密使C.①御史大夫②转运使③内阁大学士D.①御史大夫②通判③内阁大学士14. 唐太宗认为,隋炀帝“驱天下以从欲,罄万物以自奉,采域中之子女,求远方之奇异”“遂以四海之尊,殒于匹夫之手”.有鉴于此,唐太宗①休养生息、轻徭薄赋②选贤任能、虚怀纳谏③设立三长、打击豪强④用法宽简、制定《唐律》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15.“丝绸之路”是古代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

下列说法不正确...A。

汉唐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B.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称中国为“丝国”C.明清政府的严格管理限制了丝路商贸繁荣D。

15世纪以前的丝路贸易不具有全球化意义16。

清末革命者章太炎评价一位古代思想家:“余姚者,立宪政体之师.观所恃重人民,轻君主,固无可非议也.”下划线上可填入的书名为A.《春秋繁露》B.《四书章句集》C.《藏书》D.《明夷待访录》17。

时文有曰:“中国与洋人通商……从此反客为主,洋人得操丝市、茶市之权。

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毫厘不能主持。

”对这种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广大农村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B。

传统农业和手工业遭到严重破坏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D。

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8. 1894年和1895年,孙中山和康有为分别成立了兴中会和强学会.两会的相同之处有①基于民族危机②为中国寻求出路③变革社会的方式④所要建立的政体A。

①② B.②③ C。

①③ D.②④19。

读19世纪到20世纪初“近代企业资本总额情况变化表”。

最新-北京市重点中学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岳麓版 精品

最新-北京市重点中学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岳麓版 精品

北京市重点中学2018~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高一历史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史记•齐太公世家》中载:“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营丘……”这段文字作为史料可以用来研究A.分封制 B.宗法制 C.禅让制 D.郡县制2.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到来的时候,小明的妈妈就会在家中摆起香案,供奉家人的祖先。

这一风俗源于 ( )A.西周宗法制度 B.西周分封制度 C.秦朝君主专制制度 D.西周井田制度3.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A.大宗、小宗制 B.礼乐制度C.嫡长子继承制 D.世卿世禄制4.西周时期,我国政治制度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实行宗法分封制度。

随着血缘纽带在几代后的松弛和疏远,在政治上带来的最主要的不利影响是A.使世卿世禄的贵族特权自生自灭 B.权力世袭制度渐渐地消亡C.中央和地方的政治隶属关系失控 D.贵族普遍地转化为庶人5.嬴政统一全国后,以“三皇”“五帝”各取一字,称皇帝;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

这些规定的根本意图是A.维护皇权的至高无上 B.将皇权神化C.确立严格的等级制度 D.保持皇位永远由他的后裔承袭6.秦朝被称为百官之首的是A.皇帝 B.丞相 C.御史大夫 D.太尉7.秦朝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A.世代相袭 B.考试选拔 C.地方推荐 D.中央任命8.公元前118年,汉武帝分天下为13州,每一个州设刺史一名。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刺史的职责是征收赋税,征发徭役 B.各州设立的刺史实际拥有州牧实权C.刺史位高权重,代表中央监察地方 D.设置刺史的目的是加强对地方控制9.为解决唐末以来的藩镇的权力膨胀问题,北宋采取的措施是①州郡直属中央②设置通判,有权直接上奏朝廷③控制地方财政④收回节度使兼领州郡的管辖权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 ①②④ D.②③④10.地方势力威胁中央政权的危险基本解除始于A.隋唐时期 B.元朝时期 C.北宋时期 D.清朝时期11.宋太祖赵匡胤在称帝后的第二天,撤掉丞相的座位,丞相在廷上大话,从“坐而论道”演变为“立而陈言”,并成为定制,这反映出A.丞相具有表决权 B.丞相基本不参与政事C.丞相的地位下降 D.分割相权以强化皇权12.右图反映的是什么朝代的中央制度()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13.有人统计,洪武十七年9月14日到21日,朱元璋平均每天要批阅200多个报告,处理400多件事,真可以说是日理万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②传播: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著作被译成中文;出现了 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和报刊;出现了早期的马克思主义 者
古代,孝被认为是“百行”之先,是亲子关系的基础,人们强
调父母在家庭的主导地位,子女则要孝敬、顺从父母,听从教诲, 承担赡养义务。受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观念影响,亲子关系与社会 的君臣关系联系起来,成为传统社会的伦理核心,体现在儒家的三 纲五常理论中。孔子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汉代董仲舒提 出“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宋代朱熹将三纲五常上升为天理。古 代孝的观念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注重礼乐修养,是中华优秀 文化的体现(有利于社会稳定),但是,另一方面,又片面强调子 女对父母的义务,容易导致愚忠愚孝(束缚个性的发展)。
考能力(综合素养) 与所学知识关联不大;(一题) 或者通过新的情境和形式考察(三 2)
选择题
37.(38分)儿童:成长、保护与发展
年龄段
称谓
称谓由来(摘自《礼记》等)
• 材料1—一3岁孔子孩曰提:“不学孩礼提,之无童以,无立不。知”爱其亲者
10岁以前 孺子
孺子早寝晏起,唯所欲,食无时
满10岁 幼学
37(3)示例:
20世纪20年代至今,全面关注儿童权利成为国际共识。改革 开放以后,中国一方面强调民主法治,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 国儿童保护法》,另一方面又着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在中小 学守则和行为规范中提倡“孝亲”等。新时期的“孝”,既包 括孝敬父母等传统因素,又吸收了现代平等观念,摒弃过分强 调父权、严格维护家庭等级的消极一面,更强调尊重自己和他 人。这就为“孝为德之本”注入了和谐、文明、进步的积极因 素。
联合国设立儿童基金组织。1989年《国际儿童公约》确认每个儿童均有
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和参与权。现已有196个国家签署该公约。
(2)阅读材料,概括18—19世纪儿童保护方面取 得的成就,并结合所学分析其背景;概括20世纪 以来儿童保护的新特点。(14分)
• 概括18—19世纪儿童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并结合所学 分析其背景。概括20世纪以来儿童保护的新特点。
2、有学者认为:这幅作品充分地展现了启蒙运动。请结合所学,从创 作时代、画面内容和明暗(对比)喻意三个方面论证此观点。(6分)
2、该作品创作于欧洲启蒙运动的高潮阶段。画面中人们对实验 的解释、关注和思考,体现了人运用自己的理智认识、判断和理 解事物;人们正在做科学实验,是为了探索自然规律,而启蒙思 想家则进一步探索人类社会的规律。这充分体现了启蒙运动的核 心精神,即理性。画面的明暗对比,体现出光明驱散黑暗的喻意, 这也与“启蒙”相吻合。(6分)

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
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孝亲尊师善待人”——《中小学生守则》
• (3)阅读上述材料,对“孝”这一观念的历史演变进行解读。(14分)
37(3)示例: 孝是中国亲自人伦的核心和传统美德,其内涵随时 代不断变迁,呈现不同特点。(此句不单独算分,最后综合看整体 可以适当给1—2分)
——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
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 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政治主张。 (3 分) 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 据材料二,归纳 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3 分)
材料三 宣圣谕。 圣谕曰:“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 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此六事乃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曲尽 做人的道理,件件当遵守。 能遵守的便是好人。有一件不曾遵守便 是恶人。 愿我一族长幼会集祠(堂)中,敬听宣读,悉心向善,皆作 好人,有过即改,共为盛世良民,贻子孙无穷福泽。
。 • ②简述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传播的情况。
①为什么1848年是马克思思想的“转折点”?简要 说明理由。②简述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
传播的情况。
• (2)①转折点及理由:1848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发表了 《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 主义的诞生;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提供了理论指导;指出 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趋势。
三.(16分) 1.(10分,每空1分) (1)经典力学 (2)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3)瓦特 (4)解 决工业生产的动力问题,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5)进化论 (6)挑战神学创世说。(7)电灯 (8)改变生活 方式和城市面貌。(9)爱因斯坦(10)揭示了时空的本质属性
以认真学习为荣,反之为耻。
• 高考青睐踏实努力的学生。 • “小聪明”误人,“死要面子误人”
尊重每一份练习 每一份试题
• 每一份题都是精心编排,要升能力,找到考点
• 挑剔误人!
考试考什么?怎么考?目光短浅误人
考主干知识 因为大家不能识别,所以印制“知识点”“表格”(涵盖所有考
点,但不等于所有细节知识) 但该怎么用?不能只背空,要通读,梳理,形成自己的体系
3、儒家的伦理思想深刻影响中国社会。 据材料三,指出明代统治 者与民众对儒家伦理所持的态度及其各自的做法。 (3 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儒家伦理在中国历史上所起的 积极作用。 (3 分)
一、(12分) (1)根本:孝悌。政治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治民或德治);实施 仁政。(3分) (2)主要内容:家庭和睦;宗族团结;乡里和谐。(3分) (3)态度:尊崇儒家伦理。 做法:统治者提倡;民众遵守。(3分) (4)积极作用:维系家庭家族和睦;维护政治、社会稳定;传承民 族道德,影响思想文化发展。(3分)
学科能力与学科思维方法
• (1)称谓:幼学、舞勺、束发、及䈂、舞象 、弱冠。汲取有效信息
• (2) 简析如何渗透于儿童教育? • 先秦有严格的礼乐制度;贵族根据礼乐制度培
养子弟(教育对象);根据儿童年龄划分学习 阶段(教育方式);男女要求不同(教育方式 );学习礼乐目的在于更好维护社会等级制度 ,稳定统治秩序。(教育目的) • 解题须有思路,答案须有出处。
后颁布一系列法律,限定童工的最低工作年龄及工作时间,并规定儿童
要接受教育。1884年,伦敦防止虐待儿童协会成立。在此前后,英法等
国先后制定法律,保护儿童免受肉体及精神侵害;剥夺虐待儿童的家长
的监护权。

1904年,法国设立儿童福利部。1908年,英国设立儿童法庭。
1924年,第一份《儿童权利宣言》提出儿童应受特殊保护。1946年,
• 成就:人们认识到儿童是与成人不同的特殊群体;社会采 取行动保护儿童;国家通过立法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注 重儿童的受教育权利。4分
• 背景:启蒙运动的“天赋人权”观念,成为儿童权利保护的 思想基础;工业革命时期,大量使用童工引起社会关注; 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国家直接采取措施,保护儿童 。6分
随着近代西方启蒙思想的传入,传统孝的观念开始受到质疑。 卢梭等启蒙学者赋予儿童“人权”的思想被国人接受。20世纪10— 20年代新文化运动种,陈独秀批判三纲五常,主张政治平等,宣扬 西方平等思想;(可以写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吴虞主张把西 方平等思想运用到家庭中。他们在否定封建君臣等级制的同时,也 对“孝”进行批判,用平等、互爱、扶助等重新诠释亲子关系,但 是彻底否定孝亦是矫枉过正。
人生十年曰幼,学
13—15岁(男) 舞勺
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一 种文舞)
15岁左右(男) 束发 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15岁(女) 及笄
十有五年而笄(笄礼)
15—20岁(男) 舞象
成童,舞《象》(一种武舞),学射、 御
满20岁(男) 弱冠
二十曰弱,冠(冠礼)
(1)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社会的重要基础。表中能够 反映礼乐制度对儿童要求的称谓有哪些?简析在先秦 社会礼乐制度是如何渗透到儿童成长过程中的。(10 分)
革命分为两步走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指导中国革命 取得胜利,建立新中国(4分)
图X是英国画家约瑟夫·赖特创作于1768年的油画《空气泵实验》。画面 整体呈现暗色,画面正中亮色部分描绘了一场实验。抽空了空气的玻璃 杯中,小鸟已经奄奄一息。实验者正在仔细观察实验的结果。他的家人 和朋友围绕周围,其中一位朋友平静地向一位妇女及其女儿解释眼前的 情况。妇女用手遮掩着眼睛,不忍观看,女儿紧紧靠拢母亲眼睛望向空 中。坐着的男士有的若有所思,有的正在观看实验者的操作。站着的年 轻人面带喜色,似乎理解了实验中的道理。
• 20世纪的新特点:出现了专门保护儿童权利的国家机构和 国际组织;儿童权利保护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大;儿童权 利保护成为国际共识。 4分
• 材料三 古人云:孝者,“百行之本”“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 ,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
• 材料四 三纲之根本义,阶级(等级)制度是也。所谓名教,所谓礼教,皆以拥 护此别尊卑,明贵贱之制度者也。近世西洋之道德政治,乃以自由、平等、独立 之说为大原。——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

父子母子不必有尊卑的观念,却当有互相扶助的责任。同为人类,同做人
事,没有什么恩,也没有什么德。要承认子女自有人格,大家都向“人”的路上
走。——吴虞《说孝》(1920年)
材料五 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 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期中考试分析
一 (12 分)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 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规范。 阅读下列 材料: 材料一 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学而》 材料二 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 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 即同宗相处, 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 贵者宜怜穷困。 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