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疾病概论

合集下载

疾病概论

疾病概论

复习思考题
▲1.解释名词:病理生理学、疾病、 基本病理过程、死亡、脑死亡; 2.简述病理生理学的任务、内容、 在医学中的地位及主要研究方法; 3.简述疾病的病因; ▲4.阐述疾病过程中的一般共同规律; ▲5.阐述脑死亡的概念、判定标准及 现实意义;
下次课预习
第三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第一节 水、钠代谢障碍 第二节 钾代谢障碍
二、病因学
病因:疾病发生的原因,又称致 病因素。是指能引起疾病并赋于 该病特征的因素。 病因分为:外因、内因、自然环 境和社会因素。
(一)外因: 1.生物因素 2.物理因素 3.化学因素 4.营养因素 (二)内因: 1.正常防御机能降低 2.免疫机能:超敏反应、自身免疫 疾病 3.神经内分泌机能
(1)分类:生理性死亡—自然死亡 (老死)较少 病理性死亡—各种严重 疾病或损伤造成的死亡 (2)分期(传统观念): 濒死期 临床死亡期 生物学死亡期
(3)脑死亡(Brain death)
▲概念:全脑功能(大脑半球、间 脑、脑干)的不可逆性永久性丧 失。 判断标准: a.大脑无反应及不可逆的昏迷。 b.颅神经反射消失。
四.疾病的经过和转归
(一)疾病的分期:(急性传染病明显) 病因作用于机体 潜伏期 第一个症状出现 意义 检疫、隔离
前驱期
典型症状出现
前驱症状 诊断、治疗
好转、痊愈 死亡
症状明显期
转归期
(二)疾病的转归 1.康复: 完全康复 不完全康复 (病理状态) ▲2.死亡:(Death):机体生命活动的不可 逆终止。生命的自然规律。社会本质: 个体与社会关系不可逆的脱离和中断。
c.无自主呼吸(人工呼吸15分钟以 上仍无自主呼吸)。 d.瞳孔散大、固定。 e.脑电波消失(出现0位脑电图)。 f.脑血管造影证明脑血液循环停止。 体温下降、肌张力下降亦为重要参 考指征。

第二章 疾 病 概 论(病理生理学)

第二章 疾 病 概 论(病理生理学)

第二章疾病概论(病理生理学)一、多选题A型题1.健康是指A.没有躯体疾病 D.强壮的体魄、健全的精神状态B.精神饱满、乐观向上 E.有自我保健意识C.没有烟、酒等不良嗜好[答案]D[题解]健康应是身心健康的总称。

不生病或只有心理健康都是不全面的。

2.疾病的概念是A.在致病因素作用下,躯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上的不良状态B.在病因的作用下机体出现的成套的病理过程C.在病因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D.疾病(disease)英文原意为“不舒服”E.机体对外界环境的协调发生障碍而有异常活动[答案]C[题解]疾病本质的概念为在病因作用下,因内外环境失调而发生的不同于健康的异常生命活动。

3.下列关于原因和条件的概念,哪项是错误的A.有些疾病,只要有原因的作用便可发生B.对一种疾病来说是原因,而对另一种疾病则可为条件C.一种疾病引起的某些变化,可成为另一个疾病发生的条件D.因稳态破坏而发生的内环境紊乱、生命活动障碍不可能是引起某些疾病的“危险因素”E.能够加强原因的作用,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称为“诱因”[答案]D[题解]在病因学中条件并不是必不可少的,只起促进或迟缓疾病发生的作用。

4.能引起疾病并赋予其特征性、决定其特异性的因素称为A.疾病的原因 D.疾病的内因B.疾病的条件 E.疾病的外因C.疾病的诱因[答案]A[题解]原因是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而且决定了该病的特异性5.下列有关疾病条件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是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D.某些条件可以延缓疾病的发生B.是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 E.某些条件也可以称为诱因C.某些条件可以促进疾病的发生[答案]B[题解]有些疾病发生只有病因,没有明显的条件参与,如刀伤。

6.下列哪一项是发病学的重要规律A.疾病的经过与归转 D.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程序B.疾病过程中因果转化 E.疾病过程中的社会因素影响C.疾病过程中原因和条件的关系[答案]B[题解]因果交替是发病学的重要规律。

第九版病理生理学第二章疾病概论考点剖析

第九版病理生理学第二章疾病概论考点剖析

第九版病理生理学第二章疾病概论考点剖析内容提要:笔者以王建枝主编的病理生理学第九版教材为蓝本,结合40余年的病理生理学教学经验,编写了第九版病理生理学各章必考的考点剖析,共二十章。

本章为第二章疾病概论。

本章考点剖析有重点难点、名词解释(22)、简述题(10)、填空题(5)及单项选择题(14)。

适用于本科及高职高专临床、口腔、医学、高护、助产等专业等学生学习病理生理学使用,也适用于临床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人员及研究生考试人员使用。

目录第二章疾病概论第一节疾病的相关概念第二节病因学第三节发病学第四节疾病的转归第五节疾病研究的基本方法重点难点掌握:疾病、健康、亚健康、衰老、脑死亡、病因、诱因的基本概念。

熟悉:疾病的常见病因及其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疾病的基本调节机制,脑死亡的判断标准,确定脑死亡的意义。

了解:疾病谱,疾病研究的基本方法,传统医学、循证医学、精准医学和转化医学的特征。

一、名词解释(22)1、疾病:是指机体在一定病因作用下,机体内稳态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包括躯体、精神和社会适应)。

在疾病过程中,躯体、精神及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被破坏,机体进人内环境稳态失衡、与环境或社会不相适应的状态。

2、健康:是指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一种完好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是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交往上处于完好状态”。

要想保持健康状态,除具有强壮的体魄外,还应具有精神饱满、乐观、勇于克服困难、较强的事业心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

3、亚健康:指介于健康与疾病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状态。

躯体性亚健康状态:疲乏无力,精神不振,工作效率低等。

心理性亚健康状态:焦虑、烦躁、易怒、睡眠不佳等,严重时可伴有胃痛、心悸等表现。

社会性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为与社会成员的关系不稳定,心理距离变大,产生被社会抛弃和遗忘的孤独感。

4、症状与体征:症状:是指患者主观上的异常感觉,如头晕、头痛、恶心、疲乏无力等;体征:是医护工作者使用临床检查的各种方法,检查出的疾病的客观表现,如皮疹、伤口、心脏杂音、腹部肿块等;社会行为是指劳动、人际交往等一切作为社会成员的活动。

练习题2-疾病概论

练习题2-疾病概论

《病理学基础》练习题2-疾病概论班级姓名学号得分一、名词解释:1. 健康2. 疾病3. 脑死亡二、填空题:1. 当疾病状态下,患者出现的各种主观感觉的异常称为___,临床检查发现的疾病的一些客观表现称为_____。

2. 最常见的致病因素是_________。

3. 疾病的经过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四期。

4. 疾病转归期有三种结局即_____、______、____。

5. 脑死亡的判断指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6. 死亡传统上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期,临床死亡期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症状指疾病的客观表现,能用临床检查的方法查出B 体征是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和病态改变C 不同疾病可出现相同的症状体征,相同的疾病也可出现不同的症状体征D 相同的病理变化可发生在不同的疾病中,一种疾病只能有一种病理变化2. 下列关于死亡的说法错误的是:A 死亡是生命活动的终止B个体死亡时体内细胞同时死亡C 死亡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D病理性死亡远多于生理性死亡3. 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是:A疾病发生的原因B疾病发生的条件C疾病发生的诱因D 疾病的外因4. 整体死亡的标志是A心跳停止B脑死亡C呼吸停止D脑电波处于零电位5. 疾病发生发展的方向取决于A病因的数量和强度B诱因C机体的抵抗力D损伤与抗损伤力量的对比6. 下列哪项不符合完全康复的标准:A致病因素已经消除B疾病发生的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C劳动能力完全恢复D机体通过代偿才能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7. 病人濒死期的变化是:A脑干以上部位处于深度抑制状态B延髓处于深度抑制状态C全脑功能永久性丧失D小脑功能丧失8. 仅在生物学死亡期出现的变化是:A心跳、呼吸停止B脑神经反射消失C所有组织细胞仍保持微弱的代谢活动D尸冷、尸僵、尸斑9. 下列哪项不宜做为脑死亡的判断指标A心跳停止B自主呼吸停止C脑神经反射消失D瞳孔散大或固定10. 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至出现最初症状前的阶段是A前驱期B潜伏期C症状明显期D转归期11. 疾病的发展方向取决于A.病因的数量与强度B.存在的诱因和机体的抵抗力C.损伤与抗损伤力量的对比D.机体自稳调节的能力四、简答题:1 简述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2 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共同规律有何意义?。

2章 疾病概论

2章 疾病概论

第二章疾病概论【A型题】1.能够促进疾病或病理过程发生的因素为()A.疾病的原因B.疾病的内因C.疾病的条件D.疾病的外因E.疾病的转归2.有关健康的正确提法是()A.健康就是没有疾病或病痛B.健康就是体格健全和强壮C.健康就是精神上的完全良好状态D.健康就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的完全良好状态 E.健康就是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全良好状态3.疾病的概念中下列哪项叙述最确切()A.疾病是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机体不健康的生命活动过程 B.疾病是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C.疾病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D.疾病是机体与内、外环境间的协调发生障碍的异常生命活动 E.疾病是机体不舒服4.下列哪项属于社会行为异常()A.头晕B.血压升高C.哭笑无常D.头痛E.体温升高5.病因学研究的内容是()A.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B.因果交替规律C.局部和整体规律D.损伤与抗损伤规律E.机体的防御作用6.病因概念叙述最正确的是()A.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B.引起疾病并决定疾病特异性的特定因素C.引起疾病发生的机体内部因素D.引起疾病发生的机体外部因素E.引起疾病发生的机体内部和外部因素7.下列关于疾病病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每种疾病一般来说都有病因B.病因可以促进或阻碍疾病的发展C.病因是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D.没有病因,不可能发生相关疾病E.病因是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因素8.下列关于疾病的陈述错误的是()A.疾病的发生一定要有病因,没有病因的作用就不会有疾病的发生B.疾病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与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个损伤与抗损伤斗争的有规律过程C.疾病发生后机体内会出现一系列功能、代谢和形态的改变D.疾病后机体在临床上可出现许多不同的症状、体征E.机体与内环境间的协调发生障碍9.下列哪项因素不属于病因()A.缺氧B.温度C.药物中毒D.年龄和性别因素E.变态反应10.下列哪项因素不属于生物性致病因素()A.细菌B.病毒C.真菌D.机械力E.疟原虫11.生物性因素的致病作用与下列哪项无关() A.逃避或抵抗宿主攻击的能力B.侵入宿主机体的数量C.病原体致病力强弱D.侵袭力、毒力E.作用于机体的部位12.强酸、强碱作为致病因素属于()A.生物性因素B.理化性因素C.营养性因素D.遗传性因素E.先天性因素13.下列哪项属于物理性致病因素()A.中暑B.结核病C.糖尿病D.青霉素过敏E.铅中毒14.维生素A中毒的致病因素属于()A.生物性因素B.遗传性因素C.先天性因素D.营养性因素E.免疫性因素15.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A.基因的化学结构改变B.染色体数量与结构的改变C.可由DNA链中一个碱基被另一碱基置换D.基因突变可直接致病E.基因突变可引起分子病16.血友病的致病因素属于()A.生物性因素B.遗传性因素C.先天性因素D.营养性因素E.免疫性因素17.染色体畸变是指()A.染色体结构与数量的改变B.基因的化学结构改变C.易患某种疾病的素质D.损伤胎儿生长发育的改变E.免疫功能的改变18.下列那种疾病是不遗传的()A.血友病B.先天性心脏病C.先天愚型D.白化病E.多囊肾19.关于先天性因素致病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先天性因素是指损害胎儿的有害因素B.是由遗传物质基因的突变所致C.由先天性因素引起先天性疾病D.有的先天性疾病可以遗传E.有的先天性疾病并不遗传20.导致青霉素过敏的致病因素属于()A.生物性因素B.理化性因素C.先天性因素D.营养性因素E.免疫性因素21.下列对疾病条件叙述错误的是()A.条件是指在病因作用下,对疾病发生有影响的各种体内外因素 B.一种疾病引起机体的某些变化,可以成为另一疾病发生的条件 C.疾病发生发展中,原因和条件是相对的D.条件是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E.有的条件可以促进疾病发生,有的则延缓疾病发生22.发病学研究的内容()A.疾病发生的原因B.疾病发生的条件C.疾病发生的诱因D.自稳调节紊乱的变化E.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和共同机制23.发病学研究范畴不包括()A.探讨疾病的发病机制B.分析局部表现与全身性疾病的关系C.研究疾病经过与转归D.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E.探讨患病机体的机能代谢与临床表现的关系24.疾病的发展方向取决于()A.病因的数量和强度B.机体的抵抗力C.损伤和抗损伤力量的对比D.是否存在诱因E.机体自稳调节的能力25.关于损伤与抗损伤规律,说法错误的是()A.两者间相互联系、相互斗争、相互转化B.是推动疾病发展的基本动力C.两者的斗争贯穿于疾病的始终,构成疾病各种临床表现D.决定了疾病的发展方向和转归E.损伤与抗损伤之间存在严格的界限26.关于因果交替规律,说法错误的是()A.疾病中因果交替规律的发展常可形成恶性循环B.即使原始病因已不存在,因果交替仍可推动疾病过程不断发展 C.因果交替过程是疾病发展的重要形式D.原因和结果间可以相互交替和相互转化E.因果交替和恶性循环是无法打断的27.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不包括()A.免疫机制B.分子机制C.体液机制D.组织细胞机制E.神经机制28.关于疾病发生中的体液机制,说法错误的是()A.致病因素引起体液质和量的变化B.病因引起细胞因子活性改变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发生 C.是体液调节障碍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发生D.常由各种体液性因子数量或活性变化引起E.体液机制与神经机制常同时发生,共同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29.疾病发生中体液机制主要指()A.病因引起的体液性因子活化造成的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B.病因引起的体液质和量的变化所致调节障碍造成的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C.疾病引起细胞因子活化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D.肿瘤坏死因子数量变化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E.白介素质量变化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30.分子病不包括下列哪项()A.酶缺陷所致的疾病B.染色体畸变所致的疾病C.血浆蛋白和细胞蛋白缺陷所致的疾病D.膜转运障碍所致的疾病E.受体缺失、减少或结构异常所致的疾病31.分子病的起因()A.电离辐射B.化学因素C.各种致突变因子D.宇宙线E.生物因素32.Ⅰ型糖原沉积病通过下列哪种机制致病()A.反馈抑制作用消失B.代谢前身物质沉积C.缺乏代谢产物D.开放次要代谢途径,毒性副产物堆积E.代谢中间产物堆积和排出33.先天性代谢缺陷的发生基础是()A.脂代谢异常B.遗传性酶代谢异常C.糖代谢异常D.蛋白质代谢异常E.遗传性染色体异常34.免疫缺陷病最重要的后果为()A.易发生溃疡性结肠炎B.易发生难治性感染C.易发生恶性贫血D.易发生自身免疫病E.易发生恶性肿瘤35.下列哪项属于免疫缺陷病()A.乳腺癌B.肝炎C.艾滋病D.红斑性狼疮E.青霉素过敏36.典型的疾病经过不包括下列哪期() A.转归期B.临床症状明显期C.前驱期D.恢复期E.潜伏期37.下列哪项不符合完全康复的标准() A.疾病时发生的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B.致病因素已经消除或不起作用C.机体的自稳调节恢复正常D.机体功能代谢恢复E.基本病理变化尚未完全消失38.不完全康复时,不会出现()A.主要症状消失B.经机体代偿后功能代谢恢复C.基本病理变化尚未完全消失D.疾病时的损伤性变化得到控制E.一定不会留后遗症39.对死亡的概念叙述不确切的是()A.死亡并不意味各器官组织同时均死亡B.意识永久性消失而呈植物人状态C.脑死亡是目前判断死亡的一个重要标志D.包括生理性死亡和病理性死亡E.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40.关于死亡的概念最确切的是()A.呼吸、心跳停止,各种反射消失B.各组织器官的生命活动中止C.各种反射消失,脑干以上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深度抑制状态D.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但并不意味各器官组织同时均死亡 E.重要生命器官发生不可逆性损伤41.脑死亡可发生在()A.临终期B.濒死期C.临床死亡前期D.临床死亡期E.生物学死亡期42.下列哪项不宜作为脑死亡的标准()A.心跳停止B.自主呼吸停止,需要不停地进行人工呼吸C.脑干神经反射消失D.不可逆性深昏迷E.瞳孔散大或固定【B型题】题43~44A.遗传因素B.代谢因素C.营养不良D.寒冷E.消化道出血43.冻伤的原因是()44.肺结核的条件是()题45~49A.生物性致病因素B.理化性致病因素C.先天性致病因素D.遗传性致病因素E.免疫性致病因素45.病原微生物属于()46.超敏反应属于()47.损伤胎儿生长发育的因素属于()48.基因突变属于()49.噪声属于()题50~54A.生物性因素B.营养性因素C.遗传性因素D.先天性因素E.免疫性因素50.缺氧的致病因素属于()51.结核病的致病因素属于()52.两性畸形的致病因素属于()53.先天性心脏病的致病因素属于()54.支气管哮喘的致病因素属于()题55~57A.低温B.高温C.低气压D.高气压E.电离辐射55.烧伤的病因是()56.潜水员病的病因是()57.高山病的病因是()题58~60A.艾滋病B.有机磷中毒C.荨麻疹D.类风湿性关节炎E.糖尿病58.属变态反应性疾病()59.属自身免疫性疾病()60.属免疫缺陷病()题61~64A.酶缺陷所致的疾病B.血浆蛋白和细胞蛋白缺陷所致的疾病 C.受体病D.膜转运障碍所致的疾病E.辅酶Ⅱ不能再生所致的疾病61.胱氨酸尿症()62.Ⅰ型糖原沉积病()63.重症肌无力()64.镰状细胞性贫血()题65~68A.DNA遗传变异B.线粒体功能障碍C.交感神经兴奋D.器官发育不全E.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65.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可包括()66.疾病发生的细胞机制可包括()67.疾病发生的体液机制可包括()68.疾病发生的神经机制可包括()【C型题】题69~70A.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 B.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共同机制 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69.病因学研究的是()70.发病学研究的是()题71~72A.疾病发生的原因B.疾病发生的条件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71.过度疲劳属于()72.甲型肝炎病毒属于()题73~75A.由基因突变引起B.由染色体畸变引起C.两者均可D.两者均否73.先天愚型的发生是()74.白化病的发生是()75.两性畸形的发生是()题76~77A.损伤性反应B.抗损伤反应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76.良性应激反应时体内有()77.车祸外伤时体内有()【X型题】78.健康是()A.没有疾病B.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C.心理上的健康与身体的健康可相互影响D.是身体和精神健康的总称E.包括强壮的体魄和健全的精神状态79.下列哪些符合对于病因的描述()A.是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因素B.是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C.能引起某一疾病D.可对疾病的发展不再产生影响E.其中一种称为诱因80.下列哪些有关病因学的描述是正确的() A.任何疾病都有病因B.有病因存在就一定会发病C.条件本身不能直接引起疾病D.病因和条件的划分是相对的E.能够促进疾病发生的条件是诱因81.生物性致病因素包括()A.细菌B.病毒C.真菌D.机械力E.寄生虫82.生物性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有以下特点()A.必须与机体相互作用才能引起疾病B.引起疾病的潜伏期较短C.有一定的侵入门户和定位D.病原体作用于机体后,既改变了机体,也改变了自身;在疾病过程中始终起作用E.对易感宿主才致病83.下列哪些是物理性因素致病()A.地震引起骨折B.烧伤C.高山病D.汞中毒E.青霉素过敏84.下列哪些是物理性因素的特点()A.损伤作用取决于起作用的强度、时间和范围B.没有明显组织器官选择性C.潜伏期一般较短,或者根本没有潜伏期D.多数只引起疾病发生E.对疾病的发展多数不再起作用85.下列哪些属于化学性因素致病()A.一氧化碳中毒B.烧伤C.高山病D.汞中毒E.青霉素过敏86.化学因素致病具有以下特点()A.往往有器官选择毒性作用B.致病作用与毒物的性质、剂量有关,且连续接触易有蓄积性中毒 C.在整个中毒过程中都起一定作用D.可被体液稀释、中和或被机体组织解毒E.患肝、肾疾病的人更易致病87.下列哪些是营养性致病因素的特点()A.是某些疾病发生的原因B.是某些疾病发生的条件C.致病力与肝、肾功能密切有关D.多数只引起疾病的发生E.营养物质缺乏或过多都会致病88.下列哪些疾病不属于遗传疾病()A.先天性心脏病B.唐氏综合症C.特纳综合症D.血液病E.白化病89.下列哪些由遗传性因素致病()A.血友病B.先天性心脏病C.原发性高血压D.糖尿病E.荨麻疹90.下列哪些是遗传易感性的致病特点()A.有遗传物质的改变B.疾病具有遗传性C.有家族史D.是遗传性因素直接致病E.是否发病受条件的影响91.下列哪些是先天性因素的致病特点()A.能够损害胎儿的正常发育B.可以引起遗传易感病C.可以造成流产D.都有家族史E.可以引起先天性畸形92.下列哪些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A.支气管哮喘B.类风湿性关节炎C.过敏性鼻炎D.溃疡性结肠炎E.青霉素过敏93.下列哪些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A.支气管哮喘B.类风湿性关节炎C.过敏性鼻炎D.溃疡性结肠炎E.青霉素过敏94.下列哪些属于免疫缺陷病()A.荨麻疹B.类风湿性关节炎C.艾滋病D.低丙种球蛋白血病E.青霉素过敏95.下列哪些符合对于条件的描述()A.是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因素B.能够促进或阻碍疾病的发生C.不能直接引起疾病D.对疾病的发展不再产生影响E.其中一种称为诱因96.以下关于分子病的描述正确的是()A.分子病是由DNA遗传变异引起B.分子病也包括后天获得性因素引起生物大分子受损的疾病C.其共同特点是蛋白质异常D.因受体基因突变而致的疾病也属于分子病E.由基因突变引起特异性载体蛋白缺陷可造成膜转运障碍的分子病97.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包括()A.损伤与抗损伤B.康复与死亡C.因果交替D.局部与整体E.疾病过程的程序98.体液性因子作用于靶细胞的方式可通过()A.内分泌B.外分泌C.旁分泌D.自分泌E.与神经机制共同作用99.疾病过程中损伤与抗损伤反应的基本特点是()A.两者的斗争贯穿于疾病的始终B.决定了疾病的发展方向和转归C.两者间相互联系、相互斗争、相互转化D.是推动疾病发展的基本动力E.有些机体变化本身具有损伤与抗损伤双重意义100.下列哪些符合完全康复的标准()A.致病因素已经消除或不起作用B.疾病时发生的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C.完全康复后机体和患病前完全一样D. 机体的自稳调节恢复正常E.遗留有基本病理变化,通过机体的代偿来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101.不完全康复时,会出现()A.主要症状消失,有时可留后遗症B.经机体代偿后功能代谢恢复C.基本病理变化尚未完全消失D.疾病时的损伤性变化得到控制E.不适当增加机体负荷可使疾病再现或复发102.下列关于疾病发展过程的描述哪些是错误的()A.前驱期通常无症状B.潜伏期中患者出现一般症状C.临床症状明显期出现疾病特有的症状和体征D.转归期可康复或死亡E.不包括恢复期103.脑死亡的判断标准包括()A.脑干神经反射消失B.自主呼吸停止C.瞳孔散大或固定D.脑电波消失E.不可逆性深昏迷【判断题】104.致病的原因是指能够引起某一疾病不可缺少的、特定的并决定该疾病特异性的因素。

2疾病概论【47页】

2疾病概论【47页】

Nutritional excess
4.遗传性因素
◆ 直接致病
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
基因的化学结构改变
Down syndrome
染色体畸变(chromosomal aberration)
染色体数目异常或结构的改变
◆ 遗传易感性
(genetic predisposition )
具有易患某种疾病的遗传素质
2. 理化性因素
◆ 物理性因素
机械力 温度 气压 电流 电离辐射
外伤、骨折 冻伤、烧伤、中暑 潜水员病 电击伤 放射伤
◆ 化学性因素 无机和有机化合物、动植物毒素
“反应停”儿童(海豹肢)
3.营养性因素
各类必需或营养物质缺乏或过量
Nutritional imbalance
Nutritional deficiency
(Criteria for brain death)
◆不可逆性昏迷(irreversible coma) 大脑无反应性(cerebral unresponsibility)
◆自主呼吸停止(absence of spontaneous
respiration)
◆ 颅神经反射消失(absence of cephalic
◆ 有利于判定死亡时间 ◆ 确定终止复苏抢救的界线 ◆ 为器官移植创造条件
积极的、乐观的、坚强的心理状态是保持和增进健康的必要条件, 有助于树立起与疾病作斗争的坚强信念,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而消极的心理状态如长期的焦虑、怨恨、忧郁、悲伤、恐惧、慌、 紧张、愤怒等,可以引起人体各系统功能失调,导致失眠、心动 过快,血压升高、食欲减退、腹泻、月经失调等,容易促进疾病 的发生。

第二章 疾病概论

第二章  疾病概论

第二章疾病概论一,名解1,disease(疾病)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和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个损伤和抗损伤斗争的有规律的过程。

是机体内稳态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的过程(包括躯体、精神和社会适应)。

2,health(健康)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处于完好状态,即:健康至少包含强壮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精神状态。

3,sub-health(亚健康)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

4,etiology (病因学)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5,cause(病因)指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

6,condition(条件)是指能促进或缓解疾病发生的某种机体状态或自然环境。

7,pathogenesis(发病学)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

8,molecular biology(分子病)由于遗传物质或基因(包括DNA和RNA)的变异引起的一类以蛋白质异常为特征疾病。

9,brain death(脑死亡)全脑功能(包括大脑、间脑和脑干)不可逆性丧失以及机体作一个整体功能的永久性停止。

10,precipitating factors(诱因)加强病因作用、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11,risk factors(危险因素)与某个疾病明显相关,有可能是原因或条件。

12,病因的先天性因素能够损伤胎儿发育的各种有害因素。

13,不完全康复损伤性变化得到控制,主要症状消失,但基本病理变化尚未完全消失。

二,单项选择题1,关于疾病原因的概念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E)A.引起疾病发生的致病因素B.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内因素C.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外因素D.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内外因素E.引起疾病并决定疾病特异性的特定因素2,下列哪一项不是脑死亡的诊断标准(B)A. 呼吸不可逆停止B.心跳不可逆停止C. 脑电图零电位D. 脑血流停止3,疾病的概念是指(C)A.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躯体上、精神上及社会上的不良状态B.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出现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C.在病因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D.机体与外界环境间的协调发生障碍的异常生命活动E.生命活动中出现的表现形式,体内各种功能活动进行性下降的过程4,从病因侵入机体到最初症状出现的一段时间是指:( A )A.潜伏期B.前驱期C.症状明显期D.转归期5,死亡的是指:(E)A.反射消失、呼吸停止、心跳停止B.细胞死亡C.意识永久消失D.脑电波零电位E.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6,健康是指:(E)A.没有疾病和病痛B.体格健全C.没有烟酒等不良嗜好D.社会适应力强E.强壮的体魄、精神和社会上的良好的状态7,下列有关疾病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B)A.是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B.是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C.某些条件可以延缓疾病的发生D.某些条件也可以叫诱因E.某些条件可以促进疾病的发生8,在损伤与抗损伤的发病规律中,以下哪些叙述是错误的(E)A.贯穿疾病的始终B.相互联系,相互斗争C.决定疾病的消长和转归D.同时出现,不断变化E.疾病的临床症状是损伤的表现9,疾病的发展方向取决于(C)A.疾病的数量与强度B.存在的诱因C.损伤与抗损伤力量的对比D.机体的抵抗力E.机体自稳调节的能力10,不完全康复时(C)A.致病因素已完全消失B.功能、代谢和结构的障碍完全消失C.基本病理变化尚未完全消失D.机体的自稳态完全恢复正常E.劳动力完全恢复正常三,填空题1,常见的病因有生物性因素、理化因素、遗传性因素、营养性因素、精神心理社会因素、先天因素、免疫因素;其中最常见的是生物性因素。

疾病概论——精选推荐

疾病概论——精选推荐

第一章疾病概论疾病(disease)和健康(health)是一组对立统一的生命活动现象。

两者之间没有明确的判断界限,故迄今尚无统一严格的定义。

一般人们认为不生病就是健康,或者说健康就是没有疾病,但此种说法是很不全面的。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对人类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疾病和病痛(infirmity),而且在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处于完好状态”。

健康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而且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疾病和健康的标准及内涵也将不断发生变化。

第一节疾病概念疾病概念(concept of disease)是人类对疾病本质认识的高度概括。

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人类对疾病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疾病本身的发展而变化。

现代医学对疾病的研究,已从群体水平、个体水平、系统器官水平、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发展到分子水平。

目前认为,疾病是动物机体在一定病因作用下,引起的损伤与抗损伤反应,由于稳态(homeostasis)调节紊乱,从而引起一系列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改变,临床出现许多不同的症状和体征:使机体与外环境的协调关系发生障碍,这种异常的生命活动过程,称为疾病。

动物疾病概念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特征:①任何疾病都是由一定原因引起的,没有原因的疾病是不存在的。

②任何疾病都是完整统一机体的复杂反应,呈现一定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变化,是疾病时产生各种症状和体征的内在基础。

③任何疾病都包括损伤与抗损伤两方面变化及其相互转化,而且两者的比例关系,决定着疾病发展方向。

疾病过程中损伤性变化占优势,疾病趋向恶化;抗损伤性变化占优势,则疾病趋向好转。

④疾病是一个过程,有其发生、发展和转归的一般规律。

掌握其规律,对认识疾病变化、预测其发展和转归以及进行有效的防治(制),均有重要意义。

⑤疾病是在正常生命活动基础上产生的一个新过程,其与健康有本质区别。

⑥疾病时,不仅动物的生命活动能力减弱,而且其生产性能和经济价值均降低。

中国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第九版课件02 第二章 疾病概论

中国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第九版课件02 第二章 疾病概论
腺垂体促甲状腺素的过度分泌将引起甲状腺实质细胞大量增生,甲状腺肿,T3、T4分 泌过多,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
病理生理学 (第9版)
(二)损伤与抗损伤并存
1.因素
机体常见的损伤与抗损伤机制
病理生理学 (第9版)
2.作用
损伤作用:特殊部位炎症或严重的超敏反应可危及生命,如脑炎可压迫生 命中枢、声带炎症阻塞喉部导致窒息、严重心肌炎影响心脏功能
务与照顾,使病人在较为安详、平静中死亡
病理生理学 (第9版)
(五)美国老年病学会制订的临终关怀八要素
减轻肉体和精神症状,以减少痛苦 采取病人愿望的治疗手段,以维护尊严 避免不适当、有创的治疗 在病人还能交流时,提供家属相聚时间 给予病人尽可能好的生命质量 将经济负担减少到最小程度 医疗费用要告知 提供治丧方面的帮助
病理生理学 (第9版)
二、健康和亚健康
健康(health)指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一种完好状态(state of complete well-being) 亚健康(sub-health)指介于健康与疾病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状态
躯体性亚健康状态:疲乏无力,精神不振,工作效率低等 心理性亚健康状态:焦虑、烦躁、易怒、睡眠不佳等,严重时可伴有胃痛、心悸等表现 社会性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为与社会成员的关系不稳定,心理距离变大,产生被社会
第三节
发病学
病理生理学 (第9版)
一、疾病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
内稳态失衡(homeostatic deregulation) 损伤与抗损伤并存 (damage and anti-damage concomitance) 因果交替 (causal alternation) 局部与整体关联(organ and system interconnection)

第二章 疾病概论

第二章 疾病概论

病因
机体 损 害---抗损害 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改变 机体与内、外环境间协调障碍 症状、体征
对环境适应能力和劳动能力↓
3. 亚健康 (sub-health)

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生理功能低下的 状态,此时机体处于非病、非健康并有可
能趋向疾病的状态。
亚健康的表现形式

躯体性~:疲乏无力,精神不振 心理性~:烦躁易怒,失眠焦虑 社会性~:关系不稳定,心理距离
(二)死亡(Death)
死亡是生命活动过程的终 止,是机体完整性的解体。
传统的死亡认识:
标准:心跳、呼吸的永久性停止
一个过程,包括频死期、临床死亡期
与生物学死亡期
脑死亡(brain death)
指是指全脑机能不可逆性、永久 性丧失,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 能永久性停止。
脑死亡的判定标准 (Criteria for brain death)
变大,孤独感。
亚健康的可能原因
• 工作学习负荷过重
• 心理应激 • 环境污染 • 生活习惯不良
亚健康的防治
• 加强自我保健
• 开展锻炼 • 提高免疫功能 • 心理调节
健 康
亚健康
疾病
二、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一)病因(cause):
指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决定疾病 特异性的因素。
1. 生物性因素(biological factors)
在疾病过程中,损伤与抗损伤斗争是 推动疾病发展的基本动力,两者的强 弱决定疾病的发展方向和结局。
损伤与抗损伤的对立统一
有些变化可有双重作用,而且在一 定条件下,它们可以向各自相反的 方向转化。
3. 因果交替规律
(Alternation of cause and effect)

疾病概论

疾病概论
(2)损伤与抗损伤反应之间力量的对比决定疾 病发展的方向和转归。
(3)损伤与抗损伤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转化。
精品课件
因果交替
外伤大出血
心排出量↓ 回心血量↓
血压↓↓
微循环淤血
交感神经兴奋↓
毛细血管开放
微血管收缩
组织缺血缺氧
精品课件
(原始病因)
机械力
(结果)
创伤失血
(发病学原因)
心输出量↓
(结果)
精品课件
亚健康的表现形式 • 躯体性~:疲乏无力,精神不振 • 心理性~:烦躁易怒,失眠焦虑 • 社会性~:关系不稳定,心理距离
变大,孤独感。
精品课件
亚健康的可能原因 • 工作学习负荷过重 • 心理应激 • 环境污染 • 生活习惯不良
精品课件
• 疾病(disease) 机体在病因损害作用下,因自稳调节紊乱 而产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的因素。
精品课件
(一)生物性因素

包括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
真菌、立克次体等)和寄生虫。
• 致病作用主要与病原体致病力强弱与侵 入宿主机体的数量、侵袭力、毒力以及它 逃避或抵抗宿主攻击的能力有关。
• 表现为传染过程
精品课件
生物性病因的作用特点 • 病原体有一定的入侵门户和定位 (甲型
肝炎病毒) • 机体对病原的感受性是必要条件(鸡瘟病
精品课件
化学性因素致病特点 (1)选择性 (2)全程作用 (3)和毒物及机体均相关 (4)潜伏期短(慢性中毒除外)
精品课件
◆ 化学性因素(chemical agents) 无机和有机化合物、动植物毒素
“反应停”儿童(海豹肢)
精品课件
(三)营养因素 各类必需或营养物质缺乏或过剩。

疾病概论和疾病病因

疾病概论和疾病病因

疾病概论和疾病病因疾病是指人体在生理或心理方面出现异常,导致身体功能受损或破坏的状态。

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疾病病因的存在。

本文将介绍疾病的概念和分类,并深入探讨几种常见疾病的病因。

一、疾病概论疾病是指人体在健康状态下发生异常变化并对身体机能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况。

疾病可以由内外多种原因引起,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微生物感染、机体自身免疫系统异常、营养不良以及环境因素等。

根据疾病发生的部位、性质和原因,疾病可以分为感染性疾病、遗传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环境性疾病和心理性疾病等。

每一类疾病具有自己的特点和特征,病因也各不相同。

二、感染性疾病的病因感染性疾病是指由于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真菌等)侵入人体并繁殖引起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的病因包括接触传播、空气传播、食物或水传播等多种途径。

1. 细菌感染病因细菌感染是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其病因包括细菌的侵入、繁殖和生长。

细菌感染可以通过直接接触、呼吸道、消化道或性传播等方式传播,如肺炎、结核病、淋病等。

2. 病毒感染病因病毒感染是一类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并繁殖,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异常或器官功能受损。

病毒感染可以通过空气飞沫、血液、体液等途径传播,如流感、艾滋病、乙肝等。

3. 真菌感染病因真菌感染多见于皮肤、黏膜和体腔等部位,其病因包括真菌的侵入和繁殖。

真菌感染可以通过直接接触、空气传播、食物或水传播等多种方式传播,如念珠菌感染、白色念珠菌病等。

三、遗传性疾病的病因遗传性疾病是由异常基因引起的疾病,其传递方式可以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染色体异常引起的。

这些异常基因可以来自父母或发生突变。

遗传性疾病的病因与特定基因的异常有关,如囊性纤维化、唐氏综合征、血友病等。

这些疾病在家族中有明显的遗传性,个体患病的风险与家族中的基因遗传情况密切相关。

四、代谢性疾病的病因代谢性疾病是由于机体内代谢过程异常而导致的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

第二章 疾病概论

第二章 疾病概论

第二章疾病概论一、目的要求1.掌握疾病和健康的概念,掌握死亡、分子病的概念。

2.熟悉疾病的原因和条件在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3.能熟练运用疾病中的损伤抗损伤、因果转化和局部与整体的辩证规律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特点。

4.了解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5.了解疾病的转归与经过二、教学手段黑板结合多媒体课件三、教学时间分配总共2学时1.疾病与健康的概念10分钟2.疾病的病因学25分钟3.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35分钟4.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10分钟5.疾病的经过与转归15分钟6. 课堂小结5分钟四、重点难点疾病与健康、死亡的概念为本章的重点.在学生还没学到具体的病理生理内容时能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几个规律是本章的难点。

五、板书的设计1.疾病与健康的概念2.疾病的病因学3.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4.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5.疾病的经过与转归教学内容第一节健康与疾病健康(health):不仅没有疾病,而且身体和精神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疾病(disease):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受病因的损害作用后,出现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的过程。

第二节病因学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一、疾病发生的原因1.原因:1)概念任何能引起疾病的发生,并赋予该疾病特征的因素。

因此也可以说原因是指能引起某一疾病发生的某种特定的因素。

如:肺炎双球菌是大叶性肺炎的原因,痢疾杆菌是引起痢疾的原因。

2) 特征(1)是疾病发生不可缺少的因素,没有这个因素,相应的疾病就不能发生。

(2)决定疾病的特异性:如肺炎双球菌引起的是肺炎而不是痢疾。

二、疾病的条件条件:能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体内外因素。

本身不能引起疾病。

条件在疾病的发生中起着促成或阻止疾病发生发展的作用,多为客观环境和机体的状态。

意义:控制条件,以阻碍疾病的发生、发展。

三、原因和条件的关系:1、大部分疾病单有原因不一定发病,还需要疾病发生的条件。

如:一次流感,有的人患了流感,而有的人没有。

2、只有原因就可发病高温→烧伤,反之不能3、原因和条件可以相互转化如:营养不良——结核病(条件)——营养不良症(原因)四、病因分类:七大类(不具体讲解,自学为主)。

疾病概论(习题)

疾病概论(习题)

第二章疾病概论一、选择题1.有关健康的正确提法是A.不生病就是健康 B.健康是指体格健全C.健康是指精神上的完全良好状态 D.健康是指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全良好态E.健康是指没有疾病或病痛,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2.下述哪项属于病人的症状A.体温升高 B.耳鸣 C.白细胞升高 D.呕吐 E.肝肿大3.体征是指A. 疾病引起病人主观感觉上的异常 B.在患病机体检查出的客观存在的异常C.病人有目地的语言和行为异常 D.在体表可以观察到的病理变化E.在机体内部出现的结构变化4.病因学研究的内容是A.疾病发生的原因与条件 B.与疾病发生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C.疾病时自稳调节紊乱的规律 D.因果转化规律E.疾病转规的规律5.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是A.疾病的条件 B. 疾病的原因 C.疾病的危险因素D.疾病的诱因 E.疾病的外因6.能够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称为A.疾病的条件B.疾病的原因 C.疾病的危险因素D.疾病的诱因 E.疾病的外因7.下述哪项不属于生物性致病因素A.病毒 B.细菌 C.四氯化碳 D.立克次体 E.疟原虫8.导致青霉素过敏的致病因素属于A.生物性因素 B.理化性因素 C.先天性因素D.营养性因素 E.免疫性因素9.血友病的致病因素属于A.生物性因素 B.遗传性因素 C.先天性因素D.营养性因素 E.免疫性因素10.基因突变是指A.染色体数量与结构的变化 B.基因的化学结构改变C.易患某种疾病的素质 D. 损伤胎儿生长发育的改变E.免疫机能的改变11.染色体畸变是指A.染色体量与结构的改变 B.基因的化学结构的改变C.易患某种疾病的素质 D.损伤胎儿生长发育的改变E.免疫机能的改变12.发病学研究的内容是A.疾病发生的原因 B.疾病发生的条件 C.疾病发生的诱因D.自稳调节紊乱的变化E.疾病发生发展和转规的规律13.疾病的发展方向取决于A.病因的数量与强度 B.存在的诱因 C.机体的抵抗力D.损伤与抗损伤力量的对比 E.机体自稳调节的能力14.下述哪项不属于机体的内部屏障A.粘膜屏障 B.白细胞屏障 C.肝屏障D.血脑屏障 E.胎盘屏障15.下述哪项不符合完全康复的标准A.致病因素已经消除或不起作用 B.疾病时发生的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C.劳动能力完全恢复D.机体的自稳调节恢复正常E.遗留有基本病理变化,通过机体的代偿来维持内环境相对16.死亡的概念是指A.呼吸、心跳停止,各种反射消失B.各组织器官的生命活动终止C.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机能的永久性停止D.脑干以上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深度抑制状态E.重要生命器官发生不可逆性损伤17.濒死期时A.脑干以上部位处于深度抑制状态B.延髓处于深度抑动制状态C.全脑机能永久性丧失D.脊髓功能处于抑制状态E.小脑功能丧失18.只在生物学死亡期出现的变化是A.心跳、呼吸停止B.颅神经反射消失C.延髓深度抑制D.尸冷、尸僵和尸斑E.所有组织细胞仍保持微弱的代谢活动19.全脑机能的永久性停止称为A.植物人状态B.频死状态C.脑死亡D.生物学死亡E.临床死亡20.下列哪项不宜作为脑死亡的标准A.心跳停止B.自主呼吸停止C.颅神经反射消失D.不可逆昏迷和大脑无反应性E.瞳孔散大或固定21.进行复苏的关键时期是A.频死期B.临床死亡期C.生物学死亡期D.脑死亡期E.转归期答案:1-5 EBBAB; 6-10 DCEBB; 11-15 AEDEE;16-20 CADCA; 21 A二、填空题1.人类疾病的模式已从________模式转变为________模式。

病理生理学试题库-2疾病概论(刘艳凯)

病理生理学试题库-2疾病概论(刘艳凯)

第二章疾病概论一、选择题A型题1。

血友病的致病因素是A.生物性因素B.免疫性因素C.先天性因素D.营养性因素E。

遗传性因素[答案]E2。

对胎儿生长发育有损伤的因素是A.生物性因素B。

先天性因素C。

遗传性因素D。

营养性因素E。

免疫性因素[答案]B3.基因突变是指A。

染色体数量与结构的改变B。

易患某种疾病的素质C。

基因的化学结构改变D。

损伤胎儿生长发育的改变E.免疫功能的改变[答案]C4.染色体畸变是指A.基因的化学结构改变B。

染色体数量与结构的改变C。

易患某种疾病的素质D.损伤胎儿生长发育的改变E。

免疫功能的改变[答案]B5.发病学研究的内容是A。

疾病发生的原因B。

疾病发生的条件C。

疾病发生的诱因D。

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E。

自稳调节紊乱的变化[答案]D6.疾病的发展取决于A。

病因的数量与强度B。

存在的诱因C。

机体自稳调节的能力D。

损伤与抗损伤力量的对比E。

机体的抵抗力[答案]D7。

下列哪项不宜作为脑死亡的标准A.自主呼吸停止B。

心跳停止C.不可逆昏迷和大脑无反应性D.颅神经反射消失E。

瞳孔散大或固定[答案]B8。

有关健康的正确提法是A.健康是指体格健全没有疾病B。

不生病就是健康C。

健康是指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全良好状态D。

健康是指精神上的完全良好状态E。

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答案]E9。

疾病的概念下列哪项提法较正确A。

是机体在一定病因损害下,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B。

疾病即指机体不舒服C.疾病是机体对内环境的协调障碍D.疾病是不健康的生命活动过程E。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疾病是细胞受损的表现[答案]A10.下列中哪项是错误的叙述A。

条件是指在疾病原因的作用下,对疾病发生和发展有影响的因素B.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C。

对某一疾病是条件的因素,可能是另一疾病的原因D.条件对于疾病是必不可少的E。

条件可促进或延缓疾病的发生[答案]D11。

病理生理学习题:第二章 疾病概论

病理生理学习题:第二章 疾病概论

第二章疾病概论一、选择题A型题1.有关健康的正确提法是A.不生病就是健康 B.健康是指体格健全C.健康是指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全良好状态D.健康是指精神上的完全良好状态E.健康是指没有疾病或病痛、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2.疾病概念中下列哪项陈述较确切A.疾病即指机体不舒服B.是机体在一定病因损害下,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C.疾病是不健康的生命活动过程D.疾病是机体对内环境的协调障E.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疾病是细胞受损的表现3.下列哪项不属于病人的症状A.头晕 B.耳鸣 C.白细胞升高 D.恶心 E.疲乏无力4.病因学研究的内容是A.疾病发生的原因与条件 B.与疾病发生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C.疾病时自稳调节紊乱的规律 D.因果转化规律E.疾病转归的规律5.下列哪项陈述是正确的A.只要有病因存在,疾病肯定会发生 B.只要条件生存在,疾病肯定会发生C.只要诱因存在疾病肯定会发生 D.没有病因存在,疾病肯定不发生E.必须同时具备条件和诱因才能引起疾病发生6.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是A.疾病发生的条件 B.疾病发生的病因C.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D.疾病发生的诱因E. 疾病发生的外因7.能够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称为A.疾病的条件 B.疾病的诱因C.疾病的危险因素 D.疾病的内因E.疾病的外因8.下列哪项因素不属于疾病发生的原因A.基因突变 B.染色体畸变C.药物中毒 D.年龄和性别因素E.变态反应9.下列对疾病条件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条件是指在病因作用下,对疾病发生有影响的因素B.条件包括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C.对某一疾病发生是条件的因素,可能是另一疾病的原因D.条件是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E.有的条件可以促进疾病发生,有的则延缓疾病发生10.下述哪项不属于生物性致病因素A.病毒 B.细菌C.四氯化碳 D.立克次体E.疟原虫11.导致青霉素过敏的致病因素属于A.生物性因素 B.遗传性因素C.营养性因素 D.先天性因素E.免疫性因素12.血友病的致病因素属于A.生物性因素 B.遗传性因素C.先天性因素D.营养性因素E.免疫性因素.13.对胎儿生长发育有受损伤的因素属于A. 生物性因素 B.遗传性因素C.先天性因素 D.营养因素E.免疫性因素14.疾病发展方向取决与A.病因的数量与强度B.存在的诱因C.损伤与抗损伤力量的对比D.机体的抵抗力E.机体自稳调节的能力15.加速或延缓疾病发生的因素为A.疾病的原因 B.疾病的条件C.疾病的内因 D.疾病的内因E.疾病的诱因16.下述哪项不符合完全康复的标准A.致病因素已经消除或不起作用B.疾病时发生的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C.劳动能力恢复正常D.机体的自稳调节恢复正常E.遗留有基本病理变化,通过机体的代偿来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17.不完全康复时A. 致病因素已完全消失B.功能代谢和结果的障碍完全消失C.基本病理变化尚末完全消失D. 机体的自稳调节完全恢复正常E.劳动力完全恢复正常18.脑死亡的概念是指A.呼吸、心跳停止,各种反射消失B.各组织器官的生命活动终止C.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的永久性停止D.脑干以上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深度抑制状态E.重要生命器官发生不可逆损伤19.全脑功能的永久性停止称为A.植物人状态 B.濒死状态C.脑死亡 D.生物学死亡E.临床死亡20.只在生物学死亡期出现的变化是A.呼吸、心跳停止 B.颅神经反射消失C.延髓深度抑制 D.尸冷、尸僵和尸斑E.所有组织细胞仍保持微弱的代谢活动21.濒死期时A.脑干以上部位处于深度抑制状态 B.延髓处于深度抑制状态C.全脑功能永久性丧失 D.脊髓功能处于抑制状态E.小脑功能丧失22.下列哪项是诊断脑死亡的首要指标A.瞳孔散大或固定 B.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C.自主呼吸停止 D.脑干神经反射消失E.不可逆性深昏迷23.疾病发生中的体液机制主要指A.病因引起的体液性因子活化造成的内环境紊乱,以致病的发生B.病因引起的体液质和量的变化所致调节紊乱造成的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C.病因引起细胞因子活化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D.TNFa数量变化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E.IL质量变化造成内环境紊乱,以致疾病的发生24.下列哪项不宜作为脑死亡的标准A.心跳停止B.自主呼吸停止C.脑干神经反射消失D.不可逆昏迷与大脑无反应性E.瞳孔散大或固定B型题A.风疹B.红斑性狼疮C.艾滋病D.支气管哮喘E.血友病25.属自身免疫性疾病是26.属免疫缺陷性疾病是27.属遗传性疾病是A.疾病的原因B.疾病的条件C.疾病的诱因D.疾病的危险因素E.疾病的外因28.能够引起疾病并决定其特异性的因素称为29.能够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称为30.能够促进或阻碍疾病发生的因素称为31.与疾病发生密切相关的因素称为A.生物性致病因素B.理化性致病因素C.先天性致病因素D.遗传性致病因素E.免疫性致病因素32.病原微生物属于33.过敏反应属于34.损害胎儿生长发育的因素属于35.染色体畸变属于36.基因突变属于二、判断题(对者用T表示;错者用F表示)1. 只要有病因存在,疾病肯定会发生( )。

2-第二章疾病概论

2-第二章疾病概论

3、 局部与整体 任何疾病,基本上都是整体疾病,而各组织、
器官和致病因素作用部位的病理变化,均是全身性 疾病的局部表现。局部的病变可以通过神经和体液 的途径影响整体,而机体的全身功能状态也可以通 过这些途径影响局部病变的发展和经过。在研究疾 病过程中整体与局部关系时,应该认识到在每一个 疾病过程中,局部和整体之间的关系,都有其各自 的特征,而且随病程的发展两者间的联系又不断发 生变化,同时还可以发生彼此间的因果转化,此时 究竟是全身还是局部占主导地位,应作具体分析。
(五)动物疾病的经过与转归 疾病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大多数疾病发
生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终将结束,这就是疾病的转归。 疾病的经过一般可分为四期。这在急性传染病比较 明显,有些病(如肿瘤)的分期并不明显。 1、潜伏期 主要是指病因入侵到该病症状出现的 一段时间,潜伏期的长短随病因的特异性、疾病的 类型和机体本身的特征而不同。正确认识疾病的潜 伏期有很重要的意义,如确定或怀疑某些个体已经 感染某种传染病时就应及早隔离预防。
(七)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 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是指参与很多疾病发病的共 同机制,因此它不同于个别疾病的特殊机制。下面 从神经体液机制、细胞机制和分子机制三方面叙述。 1、神经体液机制 正常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即自稳调节, Homeostasis)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来实现的,神 经机制与体液机制是密切联系的。在很多疾病中存 在体液调节紊乱,这主要是通过内分泌激素起作用 的,而内分泌腺的功能活动是受神经机制调节的。
2、 细胞机制 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后可以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组织、 细胞,造成某些细胞功能、代谢障碍,从而引起细 胞的自稳调节紊乱。致病因素引起的细胞损伤除直 接的破坏外,主要表现为细胞膜功能障碍和细胞器 功能障碍。细胞膜功能障碍中目前对膜上的各种离 子泵(如钠泵即Na+-K+-ATP酶、钙泵即Ca2+Mg2+-ATP酶等)最为重视,细胞器的功能障碍中尤 以线粒体最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系统对抗原发生异 常强烈的反应, 常强烈的反应,致使组织细 胞损伤和生理功能障碍。 胞损伤和生理功能障碍。
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 ◆自身免疫性疾病
对自身抗原发生反应并引起自 身组织的损害造成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免疫缺陷病
(The reverse of cause-result in disease process) 在原始病因作用下, 在原始病因作用下,机体发生某 些变化,这些变化又作为发病学原因, 些变化,这些变化又作为发病学原因, 引起新的变化,因果不断交替、 引起新的变化,因果不断交替、推动 疾病的发展。 疾病的发展。
负相关的社会因素如战争与社会动乱,经济落后与贫困, 负相关的社会因素如战争与社会动乱,经济落后与贫困,人口过 剩,社会卫生状况不佳,饮食及卫生习惯不良。 社会卫生状况不佳,饮食及卫生习惯不良。
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和生活三废(粪便、污水和垃圾) 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和生活三废(粪便、污水和垃圾)以 及农药、化肥所造成的大气、水和土壤的严重污染等, 及农药、化肥所造成的大气、水和土壤的严重污染等,不仅不 利于健康,而且有些还可以直接致病或通过自然、 利于健康,而且有些还可以直接致病或通过自然、生物因素间 接致病。 接致病。
疾病的发生常常需要一定的条件, 疾病的发生常常需要一定的条件,原因是在一 定的条件下发挥致病作用的。 定的条件下发挥致病作用的。
受寒、过度疲劳、免疫力降低等条件, 受寒、过度疲劳、免疫力降低等条件,能使机 体对感冒病毒的抵抗力降低或易感性增高, 体对感冒病毒的抵抗力降低或易感性增高,因 此具备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条件的机体在接触 感冒病毒后就易于发病。 感冒病毒后就易于发病。 无论条件如何重要, 无论条件如何重要,如果只具备条件而没有原 因的作用,相应的疾病就不会发生。 因的作用,相应的疾病就不会发生。
因免疫系统的先天发育不足或后天受损 所引起的疾病
7. 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对机体各器官、系统的活动起重要作用, 心理因素对机体各器官、系统的活动起重要作用,与人们的日常 生活和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有密切关系。 生活和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有密切关系。 积极的、乐观的、坚强的心理状态是保持和增进健康的必要条件, 积极的、乐观的、坚强的心理状态是保持和增进健康的必要条件, 有助于树立起与疾病作斗争的坚强信念,促进疾病的康复, 有助于树立起与疾病作斗争的坚强信念,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而消极的心理状态如长期的焦虑、怨恨、忧郁、悲伤、恐惧、慌、 而消极的心理状态如长期的焦虑、怨恨、忧郁、悲伤、恐惧、 紧张、愤怒等,可以引起人体各系统功能失调,导致失眠、 紧张、愤怒等,可以引起人体各系统功能失调,导致失眠、心动 过快,血压升高、食欲减退、腹泻、月经失调等, 过快,血压升高、食欲减退、腹泻、月经失调等,容易促进疾病 的发生。 的发生。 某些所谓的心身疾病如偏头痛、高血压病、十二指肠溃疡病、 某些所谓的心身疾病如偏头痛、高血压病、十二指肠溃疡病、心 律失常、甲状腺机能亢进、神经官能症等,其发生、 律失常、甲状腺机能亢进、神经官能症等,其发生、发展与心理 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在肿瘤普查中还发现, 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在肿瘤普查中还发现,心理因素 与某些恶性肿瘤的发生也有密切关系。 与某些恶性肿瘤的发生也有密切关系。
◆ 遗传易感性
(genetic predisposition )
具有易患某种疾病的遗传素质
5.先天性因素 5.先天性因素
(congenital factors)
能够损害胎儿生长发育的有害因素
Fetal alcohol syn(immunological factors) 超敏反应(变态反应) ◆ 超敏反应(变态反应) (anaphylactic reaction)
(二) 条件的分类 二
(Classification of precipitating factors)
◆ 身体条件 ◆ 自然条件 ◆ 社会条件
◆ 身体条件 年龄、性别因素年龄和性别的不同, 年龄、性别因素年龄和性别的不同,对某些疾病的易 患性也不同,常可作为条件而影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患性也不同,常可作为条件而影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例如, 例如,小儿由于防御机能不够完善或解剖生理特点等 原因易患呼吸及消化系统传染病; 原因易患呼吸及消化系统传染病; 而老年人患动脉粥样硬化症的较多; 而老年人患动脉粥样硬化症的较多; 40岁以上的人,癌的发病率较高;胆石症、癔病、 40岁以上的人,癌的发病率较高;胆石症、癔病、甲 岁以上的人 状腺机能亢进症等女性多于男性; 状腺机能亢进症等女性多于男性;胃癌则男性多于女 性。
例如营养不足是营养不良症的原因, 例如营养不足是营养不良症的原因,而营养不 足使机体抵抗力降低,又是某些疾病(如结核病) 足使机体抵抗力降低,又是某些疾病(如结核病) 发生的重要条件之一。 发生的重要条件之一。
因此,正确认识和区别疾病的原因和条件在疾 因此, 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对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具 有重要意义。 有重要意义。
◆ 社会条件 包括社会环境和生活、劳动、卫生条件等, 包括社会环境和生活、劳动、卫生条件等,对人类健康和 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正相关的社会因素,如社会的进步与安定,经济的发展, 正相关的社会因素,如社会的进步与安定,经济的发展, 生活、劳动和卫生条件的改善以及计划免疫的实施等, 生活、劳动和卫生条件的改善以及计划免疫的实施等,可 以增进健康,预防或减少疾病的发生; 以增进健康,预防或减少疾病的发生;
在不同的疾病,条件所起的作用,不完全一样, 在不同的疾病,条件所起的作用,不完全一样, 例如弹击伤、电击伤及高温烧伤的发生, 例如弹击伤、电击伤及高温烧伤的发生,似乎不 需要条件的存在便可发生。 需要条件的存在便可发生。
有时,同一因素对某一疾病来说是原因, 有时,同一因素对某一疾病来说是原因,而对 另一种疾病则可能为条件。 另一种疾病则可能为条件。
症状
患病机体的主观感觉异常
体征
患病机体客观存在的异常。 患病机体客观存在的异常。
疾病的原因和条件
致病原因 病因) (病因) 致病条件
决定疾病的发生发展
疾病发生的原因
致病因素的概念
能够引起某一疾病并决定疾病 特异性的因素。 特异性的因素。
病因的分类
1. 生物性因素
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
全世界每年死亡的人约1/3因感染性疾病 全世界每年死亡的人约1/3因感染性疾病 1/3 特点: 特点:有一定的入侵途径和特定的损害部位 致病作用强弱:取决于数量、毒力、 致病作用强弱:取决于数量、毒力、机体的感 受性、机体免疫力。 受性、机体免疫力。
疾病的经过与转归
(一)潜伏期:无症状 潜伏期: (二)前驱期:出现初步症状到出现明显症状之前 前驱期: (三)症状明显期:出现明显症状 症状明显期: (四)转归期:症状消失。 转归期:症状消失。
四、转归期
研究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研究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 探索与实施增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的社 会措施,对于促进人民健康水平的提 会措施, 高具有重要意义, 高具有重要意义,
诱因(predisposing factor)
作用于病因或机体促 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病因
机体
条件, 条件,诱因
疾病发展的一般规律
2. 理化性因素 ◆ 物理性因素 机械力 温度 气压 电流 电离辐射 外伤、 外伤、骨折 冻伤、烧伤、 冻伤、烧伤、中暑 潜水员病 电击伤 放射伤
◆ 化学性因素 无机和有机化合物、 无机和有机化合物、动植物毒素
“反应停”儿童(海豹肢) 反应停”儿童(海豹肢) 反应停
3.营养性因素
各类必需或营养物质缺乏或过量
◆ 自然条件 自然环境包括季节、气候、气温及地理环境等因素,既可影响 自然环境包括季节、气候、气温及地理环境等因素, 外界致病因素,又可以影响人体的机能状态和抵抗力, 外界致病因素,又可以影响人体的机能状态和抵抗力,从而影 响疾病的发生。 响疾病的发生。 例如,夏秋季节,由于气候炎热, 例如,夏秋季节,由于气候炎热,有利于肠内致病菌的生长繁 容易发生细菌性痢疾、伤寒等消化系统传染病。 殖,容易发生细菌性痢疾、伤寒等消化系统传染病。 而冬春季节,由于气候寒冷,上呼吸道粘膜抵抗力降低, 而冬春季节,由于气候寒冷,上呼吸道粘膜抵抗力降低,容易 发生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传染病。 发生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传染病。 土壤、饮水及粮食中缺硒与大骨节病发生有一定关系。 土壤、饮水及粮食中缺硒与大骨节病发生有一定关系。
疾病发生的条件
(Precipitating factor of disease)
(一)条件的概念 (Concept of precipitating factor ) 在致病原因存在的前提下, 在致病原因存在的前提下,影响疾病 发生发展的非特异性因素。 发生发展的非特异性因素。
任何疾病都是有原因的, 任何疾病都是有原因的,但仅仅有原因的存在 不一定发生疾病。 不一定发生疾病。
疾病概述
疾病的概念
(Concept of disease) )
在致病因素的损伤与机体的 抗损伤作用下, 抗损伤作用下,因自稳调节紊乱 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疾病概念的三层意思: 疾病概念的三层意思: 病因是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 1. 病因是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 2. 自身稳定调节紊乱是疾病发生的一个生 物学量变的过程,是疾病发生的基础。 物学量变的过程,是疾病发生的基础。 疾病出现功能、 3. 疾病出现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 变化,临床上表现为症状、 变化,临床上表现为症状、体征和社会 行为异常。 行为异常。
Nutritional imbalanc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