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册-国学课程《庄子将死》课时备课

合集下载

最新第十册国学《庄子将死》不编排教学说教课程设计.doc

最新第十册国学《庄子将死》不编排教学说教课程设计.doc

第十册国学《庄子将死》不编排教学说教课程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节奏地读好文章。

2、明白庄子对死亡的看法,初步理解死亡是生命的自然进程。

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有节奏地读好文章。

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生老病死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现象,无论是人还是动植物,都不可避免地面临这样的问题。

在成语中,也有很多关于生和死,谁能来把这些成语补充完整?(1)出示:出()入()贪()怕()起()回()九()一()醉()梦()舍()忘()爱()恶()(2)指名回答。

(3)出示答案,齐读。

2、生命是一次有意义的旅行。

生与死都是这场旅行中不可或缺的站点。

今天,咱们就一起跟随庄子来看一看他对于生死的观念。

3、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通读熟1、(出示文章内容)请同学们将书本翻开至87页,自由朗读16课《庄子将死》,注意把字音读正确。

(1)指名读。

(2)齐读。

2、读古文不仅仅要读正确每一个字音,还要读出节奏来。

对照黑板上出示的停顿符号来读一读吧。

(1)自由读。

(2)指名读。

(3)男生读。

(4)女生读。

三、读懂读好1、伟大的道家学派代表庄子即将要死了,他的弟子们都要厚葬他。

在春秋战国时期,王侯争霸,为了让生前的荣华富贵永远陪伴自己,厚葬之风兴起,社会上开始出现根据死者生前的身份,将大量奇珍异宝葬如坟墓的做法。

在这其中最近有代表性的就是秦兵马俑,秦始皇苦心经营,灭六国而一统天下。

秦国的空前强大,使得秦王朝的皇陵也表现出排山倒海、气吞山河的气势。

雄伟的布局,高大的墙垣,华丽的寝殿,坚固的坟丘,丰富的陪葬,成为后来王者陵墓的样板。

虽然春秋时厚葬之风盛行,但是在当时,是不是人人都赞同对死人厚葬呢?咱们一起来看看庄子临终的时候对于厚葬会是什么看法呢?2、出示自学要求:(1)默读课文,用“Δ”标出文中人物。

用“—”画出庄子所说的话,用“=”画出弟子的想法和说法。

(2)运用注释搬家,文白对照的方法读懂课文,想一想庄子赞同厚葬吗?3、交流(1)文中的人物:庄子、弟子(2)谁来说说庄子赞同厚葬吗?庄子反对厚葬。

八年级语文下册21 《庄子》二则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21 《庄子》二则教案
1.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参考译文:1.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呀。
2.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场“鱼之乐”的辩论体现了庄子和惠子二人各自怎样的思想?
庄子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和万物平等共生,与外界契合无间。短文中的“鱼之乐”,其实也就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和外化。
2.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大鹏的形象如何呢?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呢?
鲲鹏形体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气势壮美。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观。用夸张的手法描述鲲鹏,“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鲲鹏形体之大、变化之神奇、飞腾时气势之壮观,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
2.对比鲜明,道理明确。
那些山野中的游气(“野马”)、飞尘(“尘埃”),空中的活动之物(“生物”),皆由风相吹而动。与鲲、鹏相比,它们实在是太渺小了,但它们要能够动起来,依然要有所凭借,即有所“待”。显然,它们也没有达到逍遥。
3.想象丰富,意境开阔。
“大鹏”“野马”“尘埃”都展现了庄子丰富的想象力,想象雄奇瑰丽,汪洋恣肆,跌宕多姿,用形象、生动的故事来说明一个它们都有所待,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的道理。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1.精彩的论辩艺术。
通篇采用对话的形式,两人一句接着一句,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把这场辩论深化,显示了精彩的诡辩艺术。
2.笔法轻松,充满机智和幽默。
围绕庄子是否知道“鱼之乐”的辩论,本是深奥的逻辑问题,但文章用轻松、闲适的笔调描述辩论过程,二人语言不乏幽默,令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

《庄子》教案(优秀7篇)

《庄子》教案(优秀7篇)

《庄子》教案(优秀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庄子》教案(优秀7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名言吧,名言是人们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的提炼和总结。

初中:九年级语文《庄子》故事两则学教案

初中:九年级语文《庄子》故事两则学教案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讲课方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校:年级:任课教师:语文讲课方案 /初中语文/九年级语文讲课方案编订: XX文讯教育机构初中语文讲课方案文讯教育讲课方案九年级语文《庄子》故事两则学讲课方案教材简介 : 本教材主要用途为经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育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讲课设计资料合用于初中九年级语文科目 , 学习后学生能获得全面的发展和提升。

本内容是依据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更正调整或直接进行讲课使用。

“以自学为主的课堂讲课模式”学讲课方案课题《庄子》故事两则讲课时间3学习目标 1:累积常用的文言词语,丰富文言知识,认识《庄子》及庄子一世、思想。

学习目标 2:赏识《惠子相梁》的兴趣性,掌握比喻的深意。

感觉“游濠梁”中反响的庄子生活的诗意,认识庄子的志趣。

学习目标3:拓宽学生的阅读视线,增添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认识,提升文化品位。

学习重难点:要点:理解“惠子相梁”中的比喻,掌握故事的主旨。

感知惠子和庄子思想、性格、气质上的差异,理解庄子的志趣。

难点:理解两则故事的寓意。

指引学生鉴赏庄子寓言的艺术特色。

学习过程设计(教课方案)讲课过程设计(讲课方案)教课方案:第一部分:自主研究《惠子相梁》中比喻奇妙贴切,“鹓鶵”比喻,“鸱”比喻,“腐鼠”比喻。

二.基础累积 1、解说文中的要点词语。

惠子相 ( ) 梁,庄子往 ( ) 见之。

或 ( ) 谓惠子曰:“庄子来,欲 ( ) 代子相。

”于是惠子恐,搜于国 ( ) 中三日三夜。

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 yuān ch ú) ,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 ( ) 南海,而飞于 ( ) 北海;非梧桐不单,非练实 ( ) 不食,非醴 (l ǐ) 泉( ) 不饮。

于是 ( ) 鸱 (ch ī)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 (h è)!’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邪 (y é) ?(1)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九年级语文下册《庄子》两则教案三篇

九年级语文下册《庄子》两则教案三篇

九年级语文下册《庄子》两则教案三篇导读:本文九年级语文下册《庄子》两则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学目标:1、言:梳理庄、惠辩论的过程及其逻辑。

2、意:理解庄子的思想。

一、情境导入,板书课题二、一读课文,读准读通1、学生自由朗读,圈画自己不确定的字音和停顿。

2、学生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听字音和停顿。

3、齐读课文。

三、二读课文,读懂故事1、学生演绎对话。

2、梳理庄子、惠子二人的辩论过程。

四、三读课文,读懂庄子1、品“庄子之知”,理解庄子“物我齐一”的思想。

2、品“鱼之乐”,理解庄子“发展自然本性”“自由”的思想。

五、再读对话,课堂总结篇五: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一、导入同学们,在两千三百多年前的濠水之滨,有一对好友进行了一场跨越千年的辩论,这两个人是——?(庄子和惠子)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庄子和惠子游于濠梁》(板书课题)。

出示PPT1。

/惠子:庄子和惠子游于濠梁\庄子:二、正读1、师:下面我们进行正读,所谓正读就是要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生自由大声朗读(1分钟) 2、指名读。

(1分钟) 3、学生评价。

师:你们认为他读得怎样?(2分钟) 4、我会读:师出示PPT2。

(5分钟) “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你应该读出?(从容,悠闲,语速要慢)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稍快,读出急于反驳的样子)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巧辩,机智,从容) “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肯定,毫无争辩)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充满智慧,诙谐) 5、再读。

师:我们再全文读一读,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和性格。

(1分钟) 三、译读1、师:我发现同学们比刚才读得好多了,入镜了!下面请同学们对照注释,边读边译,把不懂的字词找出来。

(2分钟) 2、PPT3出示:“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请循其本。

初中八年级语文《庄子》备课教案

初中八年级语文《庄子》备课教案

初中八年级语文《庄子》备课教案《庄子》表现了庄子的思想和《庄子》散文的寓言的特色,想象丰富,气势壮阔,善用故事说理,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中八年级语文《庄子》备课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初中八年级语文《庄子》备课教案一(一)导入同学们,在两千三百多年前的濠水之滨,有一对好友进行了一场跨越千年的辩论,这两个人是——?(庄子和惠子)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庄子和惠子游于濠梁》(板书课题)。

(二)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人物简介(回顾所学)庄子(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名周,生卒年失考,与孟子同时。

战国时代宋国蒙邑(今安徽蒙城人,另说今山东东明县人),曾任漆园吏。

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

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他也被称为蒙吏、蒙庄和蒙叟。

据传,又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经。

惠子(约前370年-前310年),名施,华夏族,战国中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

战国时期的政治家、哲学家,是名家学派的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

惠施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他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并建议齐、魏互尊为王。

2. 一词多义①之其翼若垂天之云(的)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代词,它)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②固固不知子矣(连词,固然、自然) 子固非鱼也(副词,本来)3.特殊句式(1)判断句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也”表示判断)(2)倒装句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庄子与惠子于濠梁之上游”)(三)整体感知,走进文本1.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流露出他怎样的心境? 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人的认识也是如此,他来到濠水之滨,“从容出游”感到快乐,于是感觉“出游从容”的鱼儿也快乐。

10册-国学课程《贻笑大方》课时备课

10册-国学课程《贻笑大方》课时备课
课后作业
背诵《贻笑大方》
庄子的文章文笔潇洒,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他的一篇文章——《贻笑大方》(板书)
整体感知
1.听朗读,看图片。
2.自由诵读课文,引导学生注意生字词。
3.齐读,要求学生注意读音和句子的停顿。体味文章的美感。(看画面)
4.集体再自由读,疏通文意。
全文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大意各是什么?
第一层:黄河的宽阔;河伯的骄傲自满
回顾本节课内容
教师总结:
学习了这篇文章,我们知道做人应该谦虚谨慎、不断反躬自省,不能自高自大、目空无人。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我希望大家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座山,同时要放开眼界,成为一座不断攀升、不断超越的山。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是充实的,才是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
悬疑设置人物,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明确庄子笔风
指导学生朗读,理清脉络
引导学生质疑
借助问题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感悟课文主旨
了解、明确寓意
初步感受文章表达上的方法
引导学生感受两次对比,发现异同
课外延伸,丰富学生积累
总结学习内容
课后反思
跟读、诵读几遍之后,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结合译文说清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含义。
由于讨论的时间长了一些,所以课上没有给学生流出背诵的时间,在今后的课堂上还要注意时间的分配,在反复朗读和背诵上多安排一些时间。避免对文章过多的解读。
金台书院小学国学本课程教学设计
任课年级五班级二上课时间:4月22(下午)第6节
教学内容
《贻笑大方》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庄子其人及其文章风格
2.反复诵读,积累重点词语。疏通课文大意。
3.理解、体会课文蕴涵的深刻哲理。
教学重点

初中语文庄子教案模板范文

初中语文庄子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对象:初中八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正确理解《庄子》中的寓言故事,积累常用文言词汇,了解庄子及其哲学思想。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寓言故事说理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受庄子的人生哲学,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1. 理解《庄子》中的寓言故事,把握故事寓意。

2. 掌握庄子哲学思想的核心观点。

教学难点:1. 理解寓言故事中的深层含义。

2. 运用寓言故事说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展示庄子画像,简要介绍庄子生平及思想。

2. 提问:同学们对《庄子》有什么了解?3.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庄子》被誉为“哲学寓言的宝库”?二、自主阅读1. 学生自主阅读《庄子》中的寓言故事,如《鲲鹏》、《逍遥游》等。

2.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阅读心得。

三、课堂讲解1. 教师讲解《鲲鹏》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寓意。

2. 教师讲解庄子哲学思想的核心观点,如“逍遥”、“无为而治”等。

四、课堂练习1. 学生用所学寓言故事说理,如用《逍遥游》中的故事说明“顺应自然”的重要性。

2. 教师点评,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同学们还记得《庄子》中的哪些寓言故事?2. 引导学生回顾庄子哲学思想的核心观点。

二、课堂讲解1. 教师讲解《逍遥游》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寓意。

2. 教师讲解庄子哲学思想中的“逍遥”概念,如“逍遥游”的意义。

三、课堂练习1. 学生用所学寓言故事说理,如用《逍遥游》中的故事说明“顺应自然”的重要性。

2. 教师点评,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

四、课堂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庄子哲学思想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庄子哲学思想?教学评价:1. 学生对《庄子》寓言故事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运用寓言故事说理的能力。

3. 学生对庄子哲学思想的认同程度。

《庄子将死》公开课教案

《庄子将死》公开课教案

《庄子将死》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诵读中感受文言文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2.过程与方法:结合课后注释、视频、朗读感知,初步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基本理解庄子的生死观——顺应自然,能够正视死亡,不惧怕死亡。

教学重难点:感受庄子对于生与死的态度,了解庄子的基本思想,形成正确的生死观。

教学准备:PPT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诵读已背诵的《庄子》章节教学过程:一、课前游戏等会儿这节课,咱们要来谈论一个常人无法回避但却不太愿意提及的话题。

聪明的你,能通过下面的一个填字游戏猜到么?你猜到了么?这节课谈论的话题是——(生与死)准备好上课了么?二、导入揭题绝大多数的人是爱生而恶死的,不仅害怕自己面对死亡,更害怕失去亲人的痛苦。

但有一个人例外,他就是——庄子。

他对死亡的观点与众不同,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庄子,感受他与众不同的生死观,一起齐读课题——《庄子将死》三、正读正音1.初读感知师: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大声、自由地读读这个故事,至少读3遍。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开始2.读准字音师:你会读了吗?我们就以开火车的形式来检查。

咱们以每一处标点为断句,一人念一处,明白了么?老师来帮你们读课题——《庄子将死》师评价:恩,咱们不愧是有国学基础的,第几遍就能基本读通顺了。

只是这里有一个字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

(尽管前几课碰到过这个字,但是还是有个别同学读错了)那就是“邪”,平时我们念“邪”,不过在古文中表示疑问语气的话,它就读“yé”,跟爷爷的“爷”同音。

请同学们跟我读“邪yé”,吾葬具岂不备邪yé3.读通句子师:现在你能把这篇文章准确、完整地读下来吗?(能)自己先试一遍,我再找同学来读。

师:有谁自告奋勇?(生读)师评价:读得标准流畅。

还有谁愿意来试试?(一生读)4.读出节奏师:同学们一遍比一遍读的好。

但是我们在读的过程中,也要注意适当的节奏和停顿。

初三上册《庄子》故事教案

初三上册《庄子》故事教案

初三上册《庄子》故事教案一、教材概述本教案以初中语文课程《庄子》一课为基础,旨在通过故事编写和讲解的形式,激发学生对于古代哲学家庄子及其思想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庄子思想的重要概念和内容。

二、教学目标1.了解庄子的生平及其对古代哲学的贡献;2.理解庄子思想中的“自由”、“自然”和“无为”等概念;3.掌握故事编写和阅读的技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对于哲学和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综合素养。

三、教学准备1.录制或下载庄子故事音频;2.准备白板、马克笔等教学工具;3.打印相关教学材料和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问题导入,引发学生对于庄子思想的思考和讨论。

教师提问: - 你们对于庄子这个名字有了解吗? - 庄子是什么时候生活的?他是做什么的?学生回答并讨论,教师适时引导。

2. 故事讲解(20分钟)教师播放庄子故事音频或讲述庄子的故事。

教师简单介绍庄子的生平和对古代哲学的贡献,并重点讲解庄子思想中的“自由”、“自然”和“无为”等概念。

3. 故事创作(30分钟)教师分发故事创作任务,并简要说明故事要求和创作思路。

任务要求: - 以庄子思想中的一段话或概念为题材,编写一篇有趣的故事; - 故事要能够体现庄子思想的核心概念; - 可以发挥想象,创作形式不限。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故事创作,并提供帮助和指导。

4. 故事分享和讨论(2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编写的故事,并进行互动和讨论。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故事、朗读、表演等形式展示自己的创作,其他学生提出问题、提供反馈和建议。

教师适时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加深对于庄子思想的理解和应用。

5. 拓展练习(20分钟)教师分发相关拓展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对于庄子思想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练习题示例: 1. 请结合庄子思想中的“无为而无不为”概念,谈谈你的理解和感悟。

2. 你觉得庄子的思想在现代社会中还有什么借鉴意义?6.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进行小结,强调本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收获。

初三语文下册《庄子》故事两则教案设计

初三语文下册《庄子》故事两则教案设计

初三语文下册《庄子》故事两则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流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掌握重点句子的翻译。

(3)了解庄子的生平和思想。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理解庄子故事中的寓意。

(2)学会欣赏庄子寓言的艺术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庄子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观。

(2)培养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分析庄子故事中的寓意。

(3)欣赏庄子寓言的艺术特色。

2.教学难点:(1)理解庄子寓言的深层含义。

(2)学会运用庄子寓言中的观点看待生活。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1)介绍庄子: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

他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庄子的文章,想象奇特,语言幽默,寓意深刻,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板书课题:《庄子》故事两则。

2.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结合注释,学会生字词。

3.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分析庄子故事中的寓意。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板书课题:《庄子》故事两则。

2.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庄子故事中的寓意。

(2)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3.课堂讲解(2)分析庄子寓言的艺术特色。

第三课时1.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庄子寓言的理解。

(2)板书课题:《庄子》故事两则。

2.拓展延伸(1)让学生举例说明现实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可以用庄子寓言的观点来解释。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点评。

3.课堂小结(2)强调庄子寓言的启示作用。

第四课时1.复习导入(1)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2)板书课题:《庄子》故事两则。

2.课堂检测(1)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

(2)教师批改作业,分析学生掌握情况。

3.作业布置(1)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庄子寓言的感悟文章。

九年级下册语文《庄子》两则教案【五篇】

九年级下册语文《庄子》两则教案【五篇】

九年级下册语文《庄子》两则教案【五篇】导读:本文九年级下册语文《庄子》两则教案【五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走近庄子,了解《庄子》及庄子的生平和思想。

2、积累文言常识,提高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3、学习寓言所阐明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目标:以“读”为主线,按“通读——朗诵——诵读”层进式推进课堂流程,在教学中“以生为本”,充分体现自主性原则,让学生自行预习,自行搜索资料、自行朗读、自行体验揣摩,自行质疑讨论,师生平等对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了解,提高文化品位。

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和课堂的练习,理解课文内容。

2、进行文言文基础知识学习和积累。

3、学习寓言所阐明的道理和其中所折射出的庄子的道家思想。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步骤及内容:一、导入新课春秋战国时期,正是中国社会形态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阶段,当时诸侯争霸,战事频繁,政局动荡。

生逢乱世的先贤圣哲们,或是奔走呼吁宣扬自己的治国策略;或是著书立说表达自己的处世哲学,于是给后世传下了蔚为大观的先秦诸子散文。

虽然历经了两千多年的斗转星移,但是先秦诸子散文绝对是中国文学熠熠生辉,光照千秋的的璀灿恒星。

而传承中华文明,是我们每一位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所以我们已经陆续学习了诸子散文中的代表作品如《论语》、《墨子》、《孟子》,今天就让我们再走近庄子,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他睿智机敏、诙谐幽默的大家风范吧! 二、介绍作家、作品庄子(约公元的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

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庄子生活在一个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做过漆园吏。

他不满现实,不与统治阶级合作,据传楚王曾以千金相邀为相,被其拒绝。

《庄子》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其文汪洋恣肆,想象丰富。

气势壮阔。

《庄子》共33篇。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

《庄子》教学方案制定

《庄子》教学方案制定

《庄子》教学方案制定
一、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庄子》的基本内容和哲学思想。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的了解和认识。

二、教学内容
1. 《庄子》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2. 《庄子》的主要思想和哲学观点
3. 《庄子》的艺术特色和文学价值
4. 《庄子》中的重要篇章和寓言故事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1. 讲授法:讲解《庄子》的背景、作者、思想和艺术特色。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庄子》中的重要篇章和寓言故事。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对《庄子》的思想和艺术价值进行讨论和思考。

4. 作业和测试:通过布置作业和进行测试,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安排
1. 第一周:介绍《庄子》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2. 第二周:讲解《庄子》的主要思想和哲学观点。

3. 第三周:分析《庄子》的艺术特色和文学价值。

4. 第四周:讲解《庄子》中的重要篇章和寓言故事。

5. 第五周:进行小组讨论和作业布置。

6. 第六周:进行作业批改和测试。

五、教学评价
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作业和测试成绩:评估学生的作业和测试成绩。

3. 学生自我评价: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

以上是《庄子》教学方案的初步制定,希望能对教学有所帮助。

备课参考 全生顺死,解悬人生——解读庄子的生死观

备课参考 全生顺死,解悬人生——解读庄子的生死观

备课参考全生顺死,解悬人生——解读庄子的生死观结束了一天的疲劳工作,我又翻起了我大学时期的中国古代哲学启蒙书——《庄子》。

果然,“温故而知新”,这一次《庄子》中的生死观引起了我的思考。

生死相因,自然之理人偶然生,必然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成长的过程就是我们趋向死亡的过程。

庄子认为,生和死仿佛是桥的两岸,是有联系的。

我们每个人都从桥的一端走向另一端,由生转化为死,这已经成为像四季更迭一样的自然之理。

它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过程中:1,由无到形成气到形成形到形成生命,再由生命转化为形体转化为气,最终又化归为无。

这一点出现在《庄子》的鼓盆而歌中。

“是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

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之行也”,正因为庄子认为其妻之死符合自然之理,所以不但不悲伤,反而鼓盆而歌,庆祝其妻归于自然。

2,天地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这一点体现在《庄子》的《大宗师》中。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死和生是我们人生生存的必然阶段,有它存在的独特意义,且死才是最大的休息,所以顺应自然,自然生死。

3,死亡只是形体的死亡,生命的本心并没有死,它是永存的,亦是生。

这一点体现在《庄子》的《孟孙才母死不哀》中。

“且彼有害行而无损心,有旦宅而无情死”,生来和死去,如同早上与晚上,真正的生命没有死亡,生命的本心永远存在,所以当一个人在内心把生命当做一次穿越的时候,死亡在他的心中,已经变成生的延续被超越了。

勿喜莫哀,通达生死在儒家重生观念的影响下,世上大多数人都是乐生恶死的。

但在庄子看来,生时安生,死时安死,生死之情既齐,则无为当生而忧死。

且生老病死,自然之理,死是复归自然,何不达观乐死?以《庄子》中的《秦失吊丧》为例。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

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

202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庄子》二则教案新人教版

202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庄子》二则教案新人教版
4. 庄子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② 重点词、句:
1. 庄子:战国时期道家思想家,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2. 逍Leabharlann 游:追求自由、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
3. 齐物论:世间万物的平等和相对性。
4. “逍遥自在”、“顺应自然”
③ 艺术性与趣味性:
1. 使用图标、插图:如庄子形象、大树、秋毫等,增强视觉效果。
学情分析
在进入《庄子》二则的学习之前,对学生学情的分析至关重要。八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科上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对文言文有了初步的了解和阅读能力。他们能够运用已学的文言文知识,理解并分析文章的基本内容。然而,由于《庄子》哲学思想的深刻性和文言文的特殊性,学生可能会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一定的困难。
首先,学生在知识层面上,对古代文化和哲学有一定的认识,但《庄子》中的道家思想及其对自然、人生、社会的独特见解可能超出了他们的日常经验。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和把握庄子的思想精髓。其次,学生在能力层面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但如何将这些能力运用到《庄子》的文言文阅读中,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学设计来加以引导和训练。
5. 示例:阅读《庄子》中的“秋水时至”篇章,内容描述了秋水与海神的对话,表达了顺应自然、保持内心的平和与自在的重要性。我认为这个内容有价值,因为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顺应自然,不要过于强求,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自在。
教学反思与总结
在教授《庄子》二则的过程中,我意识到自己在教学方法、策略和管理等方面还有待提高。首先,我在讲解庄子思想时过于注重理论,而忽略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这导致学生在理解庄子思想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庄子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诵《藏天下于天下》
一、
二、
三、
四、
导入:
1、复习背诵《涸辙之鲋》
2、出示:涸辙之鲋、相濡以沫的图片、一幅鱼快游于大海的图片
哪一个情景更好?
学生畅所欲言,只要说的能够自圆其说就得以评价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讲述关于万物生存状态的。板书课题《藏天下于天下》
学习第一部分:
1、疏通字词,读顺课文,指导正确流利的朗读
(1)静心细听,标注不认识的生字的读音。
人:形声老死——善生善死
藏物:小大有宜——藏天下于天下
人:犯人形而喜——不以为喜
善妖善老、善始善终——万物所系,一化所待
学生小组讨论,各自发表观点
学生自由表达
联系生活:
1、出示《蹈水有道》,故事的内容是什么?
2、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养花、种花草等,你是怎样理解万物最适合生长在自然的状态下。
金台书院小学国学本课程教学设计
任课年级五班级二上课时间:6月17(下午)第6节
教学内容
《庄子将死》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明白庄子对死亡的看法
3、初步理解死亡是生命的自然过程。
教学重点
理解庄子对于陪葬的主张。
教学难点
理解庄子的死亡观。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学生畅所欲言
复习内容链接本课课文
情景激趣
创设情境激发诵读兴趣
不同形式的评价,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
理清课,课外资料的补充时机不恰当,授课时感觉很突兀,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没有为了达成目标而服务。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将课文和资料的引用形成联系,阻碍了学生的理解。
课后作业
(2)学生跟读,注意听清生字读音,跟准读音。
(3)根据诵读标画停顿。师播放朗读。
(4)自由练习,读出节奏与停顿。
(5)同桌互相检查节奏与停顿。
(6)同桌推荐读。(我想推荐×××,因为他读的……)
(7)我想听××读。(由师开始指名读,学生再指两人读)
(8)集体读,读出节奏和停顿。
理解感悟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课文中有几个成语,请找出来,说一说他们的意思。
3、运用注释搬家,文白对照的方法读懂课文。
4、交流:“相濡以沫”“相忘江湖”“善始善终”是什么意思?
5、提出问题,学生初步理解后,提出自己还不理解的问题。
集体交流课文内容。
男女生对读。互换对读。
6、梳理文章脉络
不如
鱼:相濡以沫——相忘于江湖
人:誉尧非搩——两忘化其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