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第三框 尊重实践与尊重群众共24页文档

合集下载

新教材 高中政治必修4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新教材 高中政治必修4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知识点考点重点难点提炼汇总

第六课实现人生的价值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 - 1 -第二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 5 -第三框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 8 -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1.哲学上的价值(1)内涵:是指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

(2)特点: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2.人的价值(1)内容①人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但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②一个人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实现了自我的满足,换言之,就是价值的自我实现。

(2)衡量标准①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

②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可以是对某个人或某个集团的贡献,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辨析] 有人认为,人的价值就在于为团体作出的贡献。

你是如何看待这一观点的?提示: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团体利益未必与社会和人类利益一致,甚至冲突,为团体作出贡献的人,未必有益于社会和人类。

1.价值(1)指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

(2)强调客体功能、属性与主体(不一定是人)需要之间的匹配程度。

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二单元第六课实现人生的价值第三框价值的创造和实现ppt课件部编版必修4

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二单元第六课实现人生的价值第三框价值的创造和实现ppt课件部编版必修4

②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 自由全面 、 发展 的重要手段。当代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 产党的奋斗目标,而美好生活必须通过全体人民 共同奋斗 才能得 到。 (2)要求:全社会应当弘扬 劳动精神 ,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 重劳动,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弘扬劳动 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
(3)美好生活,必须通过全体人民共同奋斗才能得到;实现人生价 值,需要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根据曾庆存感谢身后的国家 以及身旁的家人的做法,思考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的必 要性。
答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财富的源泉、智慧的源泉, 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社会提供的客 观条件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大至国家提供的有利 条件,小至家人提供的支持和配合,都是人生所不可或缺的。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第三框 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学习目标
1.结合获得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曾庆存的事迹,分析创造和实现价值 需要弘扬劳动精神,理解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增强劳动和奉献意识,积极投身 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提高政治认同素养和公共参与意识。 2.结合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的事迹,说明美好 生活必须通过全体人民共同奋斗才能得到,必须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培养科学精神的学科素养。 3.理解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因素,明确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提高个 人综合素质、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必胜信念、锤炼品德修为的重 要性,做到分清是非善恶,坚持正确方向。
2.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 (1)不想为他人和社会奉献的人,永远不可能拥有真正的幸福。 (2)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 必由之路,也 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1)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人在 实践活动中创造和实现自己价值的时候,必须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 的各种 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 (2)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 集体 、个人 与 社会 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新教材2023年高中政治 第2单元第6课 第3框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课时作业 部编版必修3

新教材2023年高中政治 第2单元第6课 第3框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课时作业 部编版必修3

第六课第三框一、选择题1.某县针对群众普遍关注事项,在全县各村推行“亮开政策、亮开受理、亮开办理、亮开结果”工作法,及时公开工作安排部署、重点任务推进和惠民政策落实等情况,并依托“民情一点通”信息化平台,让群众随时随地查询。

上述做法能够( B )①提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公信力②加强基层行政系统内部监督③方便村民行使民主监督权④保证村民行使民主决策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 该县在各村推行“四个亮开”工作法,即村务公开,能够方便村民行使民主监督权,更好地发挥基层群众自治的作用,有利于提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公信力,①③符合题意;该县的做法实质是阳光政务的举措,目的是尊重群众的知情权,更好地行使监督权,人民群众对政府的监督属于行政系统外部监督,②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村民行使民主监督权,不是行使民主决策权,④错误。

故选B。

2.为推动实现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辽宁省民政厅制定了《全省开展“三社联动”创新社区治理试点工作方案》。

方案提出,建立居民群众提出需求、社区组织开发设计、社会组织竞争承接、社工团队执行实施、相关各方监督评估的联动机制,初步形成能够及时回应居民需求的社区服务模式。

2025年,辽宁全省“三社联动”格局将基本形成。

开展“三社联动”工作( B )①有利于提升辽宁省社区治理水平②旨在提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公信力③有利于发挥多方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作用④明确了社区居民参加基层治理的义务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 开展“三社联动”工作有利于提升辽宁省社区治理水平,有利于发挥多方主体参与社区治理的作用,①③正确;开展“三社联动”工作的目的不是为了提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公信力,②排除;居民的权利与义务不是开展“三社联动”工作明确的,而且参加基层治理是社区居民的权利,④排除。

故选B。

3.某市采取村委推荐、自荐、选聘等方式,由各村推荐1名政治素养好、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村民作为乡村新闻官,为表达村民的各种合理诉求打通基层宣传“最后一公里”。

暑期合格考衔接课第6讲:哲学专题讲解(3课)(学生版)

暑期合格考衔接课第6讲:哲学专题讲解(3课)(学生版)

暑期合格考衔接专题:哲学知识要点总览(第3课)(1)命题形式:闭卷考试形式;考试时间60分钟;卷面分100分。

(21、 经济学并不是单纯的考学生死记硬背能力,而是需要学员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生活现实、用所学知识认识与解决问题。

2、 特别是要结合上海市政治考试的考纲进行备考。

对于经济学而言,有关于市场调节、宏观调控以及道德与法律保障、对外开放、国家财政与税收、产业发展、生产要素是综合题的常考知识点。

当然也会结合其他经济知识点出现在客观题中。

3、 因经济学中的考题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事件,故需注意积累与扩展。

上海市政治等级考试主要是围绕经济学、政治学、哲学这三大板块进行命题。

本专题主要是依据上海市政治等级考试考纲的具体要求,从宏观上对政治学这个板块进行知识点的系统梳理,并且结合历年的模考真题及其等级考试真题,进行必考点、高频考点及其重难点知识点的和备考策略的讲解分析。

1.上海市政治等级考试的命题原则和特征:(1)体现政治认同,渗透法制意识;(2)结构分布合理,内容覆盖面广;(3)富有创新探索,考察思维品质;(4)注重价值引领,关注时事热点。

2.上海市政治等级考试全卷共22题,包括选择题、材料分析题、论述题。

其中经济学、政治学、哲学三部分占比约为4:3:3。

3.整合历年模考真题不难发现:(1)选择题(18分):选择题共20题(1—16题为单选题,17—20题为选择最佳答案题型),哲学板块集中在第12—16题中的其中4题,占比12分;第17-20题中2道小题,占比6分。

(2)材料分析题(10分):集中出现在材料分析题的第2个小题上,侧重运用哲学板块具体知识点的原理和方法论对材料中的现象或者观点进行评析和评价。

4.2019年政治等级考试考纲预览(重点关注标注★的知识点)二、哲学常识模块(一)基础型课程部分考情分析构建哲学板块的知识结构网络图,考前做到有的放矢,并且要把具体的知识点回归教材,特别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主要原理和方法论,切莫混淆。

1学会尊重 第三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1学会尊重 第三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1学会尊重第三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了解尊重的概念;2.学习尊重的表现方式;3.能够理解尊重的重要性,并掌握尊重的基本方法。

二、教学内容1. 课前导入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思考,让学生了解“尊重”的概念,并且列举一些尊重的示例。

2. 课程讲解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尊重的表现方式,包括:1.尊重父母、老师、长者以及同学之间的分歧;2.尊重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不同国籍、不同民族和不同宗教信仰的人;3.尊重动植物和自然环境。

3. 小组讨论教师可以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的方法,同时也可以让他们分享他们看到的不尊重的行为,进行讨论和指导。

4. 课后复习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要高度重视尊重的实践,并对不尊重他人的行为进行批评和自我调整。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学习尊重的表现方式;2.帮助学生理解尊重的意义。

2.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认真贯彻尊重的实践,并理解尊重的深层含义。

四、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尊重的表现方式和意义,明确重点和难点。

2.互动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的方法,并通过分享不尊重的行为,进行讨论和指导。

五、教学评价方式1.学生课堂表现评价:包括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讨论等方面;2.学生作业评价:针对所设计的练习题进行评价。

六、教学设计时间教学环节活动设计10分钟课前导入通过提问和思考,让学生了解“尊重”的概念,并且列举一些尊重的示例。

15分钟课程讲解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尊重的表现方式,包括尊重父母、老师、长者以及同学之间的分歧,尊重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不同国籍、不同民族和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以及尊重动植物和自然环境等。

15分钟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的方法,并分享他们看到的不尊重的行为,进行讨论和指导。

10分钟课后复习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要高度重视尊重的实践,并对不尊重他人的行为进行批评和自我调整。

政治选择性必修一第六课

政治选择性必修一第六课

第六课:实现人生的价值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

(1)内涵:是指客体对主体的_________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_______________的积极功能和属性。

(2)特征: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的价值。

(1)人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但主要在于对___________________;(2)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___________。

①人生活在社会中,总是需要依靠社会创造的财富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因此,每个人理当用自己的劳动创造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来回报社会、满足他人的需要。

②一个人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需要,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___________,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实现了自我的满足,换言之,就是__________________实现.。

(3)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________。

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人类、社会、国家和人民___________了什么。

3.价值观的含义:指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4.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价值观对人们_______和________世界的活动有重要___________作用。

(2)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______。

价值观直接影响一个人的理想、信念和生活目标。

(3)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_____________,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是__________________的核心价值观。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要性。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____________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6课第三框《价值的创造和实现》优质说课稿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6课第三框《价值的创造和实现》优质说课稿

统编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6课第三框《价值的创造和实现》优质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统编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6课第三框《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第二单元讲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其中第六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主要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价值与价值观,如何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生活中,我们时常面临价值选择,也会产生各种烦恼与困惑。

为什么会有不同的价值选择?人活着的意义何在?人活着应该追求什么目标?怎样实现这些目标?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要了解价值观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明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把握价值实现的正确途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六课分三框题,本框是第三框,主要讲解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通过教学,让学生把握价值实现的正确途径,从政治认同、科学精神等方面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本课教学承担着实现本单元教学目标的任务,为了更好地教学,下面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2.2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教材分析本框主要讲述了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本框以“阅读与思考”为线索贯穿全文,从而引起学生对如何创造和实现价值等问题步步深入地思考。

包括“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三目内容。

教材还辅以相关链接,以丰富拓展教学内容。

三、说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一)教学目标:1.理解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

2.理解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3.理解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二)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相信学习本课关于价值和价值观的知识,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科学精神】探究如何实现和创造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部编版必修三教案:第二单元6.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019-2020学年高中政治部编版必修三教案:第二单元6.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科目政治课题第六课第三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熟悉发展基层民主的原因及实践;掌握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

2.能力目标:具备结合生活实例分析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职能及优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自觉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监督、
民主决策、民主管理。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认同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增强民主意识。

2.科学精神:能够区分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四种途径。

3.法治意识: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4.公共参与:理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意义,自觉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决策、民
主管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村委会、居委会的性质、职能、产生、意义;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

教学难点:村委会、居委会的性质、职能、产生、意义;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途径。

课前准备教具:
1、常规教具:黑板、粉笔
2、多媒体。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6.2 交友的智慧 议题式教学课件(共33张PPT)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6.2 交友的智慧 议题式教学课件(共33张PPT)

方法与技能:处理矛盾和冲突的基本策略
01 保持冷静
02 坦诚交流
03 及时处理
05 换位思考
04 勇担责任
知识总结:交友的智慧?
4.交友需要学会处理朋友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与朋友相处 时,矛盾和冲突有时是难以避免的。发生矛盾和冲突时,我 们可以一起协商,寻找彼此能够接受的解决方式。
第二封信...
D 3.下面是小鹏记录的“我的初中生活”片段。你认为解读正确的是( )
片段
解读

小学时我和小川形影不离,有说不完的话。不 知为什么到初中后,我俩不知不觉分开了
友谊是心灵的相遇,我们不能接受一段 友谊的淡出

今天我与同学们去植物园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非常开心
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年级辩论会上我没发挥好,心里很不舒服。我 要扩展自己的阅读范围,争取下次取得好成绩
求助信箱
活动要求: 1.与朋友的摩擦或经历的坎坷,写 完后投入求助信箱; 2.时间3分钟。
第一封信...
说起这件事也有点烦,那天我的日记本没 放好,我出去上了个厕所回来发现她正在 看我的日记本,当时我就生气了。我们就 吵了一架,感觉现在有点尴尬,其实我很 想和她说话。
请同学们分析她朋友的做法,如果不对请说明原因,请第一组 和第二组同学讨论。
议一议:
2.什么样的朋友值得结交?
知识总结:交友的智慧?
2.交友需要慎重选择。孔子说:“友直,友谅,友多闻 , 益矣。”与正直、诚信和见识广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 。 无论是现实生活中的交友还是网上交友,我们都应学会 理性辨别、慎重选择。
议 成朋友--
题 二
巩固友谊
请同学们分享你对朋友好的具体方法或者朋 友对你好让你难忘的事情。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 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教材分析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 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教材分析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九年级政治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教材分析人教新课标版一、本课设计意图引言初三学生小泽发现在他们学校周围有几家非法经营的网吧。

一些学生课余时间经常泡在那里,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

于是,小泽给市长热线打电话反映了这一情况。

不久,学校周围的网吧就被取缔了。

引言通过一个小故事,让学生明白作为国家的主人,关心国家的事,参与国家管理,依法行使监督权,既是我们参与政治生活的表现,也是对国家应尽的责任,由此引出本课的内容。

第一框“人民当家作主的法治国家”第一框共有两目,即“人民怎样当家作主”、“生活在法治国家里”。

第一目“人民怎样当家作主”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在我国,人民有权决定国家大事。

那么,人民通过什么样的组织形式和制度来行使权力呢?从这个角度出发,教材设计了一个活动,以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引起下文。

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人民行使权力要通过适当的方式。

这就是,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选出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国家权力机关。

再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行政、审判、检察等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各项权力。

因此,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位最高,权力最大。

其他的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并受它监督。

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要向它汇报工作。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可以对国务院和国务院各部门提出质询案,如果它觉得国家机关的行为有问题或者对它们的工作不满意,可以提出来并要求它们答复。

它有权组织调查委员会来对特定问题进行调查。

某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按预定程序进行大会表决。

一项项议程顺利通过。

当进行到对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决议表决时,电子屏幕上的投票结果让人大吃一惊:人大代表应到会509人,实到474人,赞成218人,反对162人,弃权82人,未按表决器9人。

赞成票没有过半,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工作报告未获得人大代表通过。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精品课件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精品课件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革命导师是坚持用实践检验真理的榜样 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
⑦标准是什么?只有一个:就是千百万人民的社会实践。
⑱任何思想、任何理论必须无例外地、永远地、不断地接受实 践的检验。
⑪只有从实践经验出发,才能使这些原理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 我们的批判只有结合大量的事实分析,才有说服力。不研究实践经验, 不从实践经验出发,是不能最终驳倒修正主义的。
⑰而且要从发展的观点看待实践的标准。实践是不断发 展的,因此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它既具有绝对的意义,又 具有相对的意义。就一切思想和理论都必须由实践来检验这 一点讲,它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就实践在它发展的一定阶 段上都有其局限性,不能无条件地完全证实或完全驳倒一切 思想和理论这一点来讲,它又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但是, 今天的实践回答不了的问题,以后的实践终究会回答它,就 这点来讲,它又是绝对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准》
1978年5月,一篇名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 特约评论员文章,在《光明日报》一版刊发。它掀起了席卷 中国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成为那支撬动改革开放的哲学杠杆。
刊发当天,新华社就立即向全国发出通稿。几个月间, 上百家媒体加入转载的行列。
《纪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刊发四十周年》 《光明日报》2018年5月11日
(第一单元第三课《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⑪只有从实践经验出发,才能使这些原理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 我们的批判只有结合大量的事实分析,才有说服力。不研究实践经验, 不从实践经验出发,是不能最终驳倒修正主义的。
⑫这个结论正确不正确,不能用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一般 理论去检验,只有帝国主义时代的实践,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 的实践,才能证明列宁这个学说是真理。

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教案 部编版必修3

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教案 部编版必修3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学过(图片导入)图片中的地方是什么地方?你去过你们的居(村)委会吗?你知道他们是做什么的吗?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我们的第三个基本政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二、新课讲授(一)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探究一:有同学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拍到这样一张照片,元和街道平里村的办公楼前挂着三块牌子,分别是“中共元和街道平里村支部委员会”“元和街道平里村村民委员会”“元和街道平里村村务监督委员会”。

围绕这张照片,大家提出了不少问题。

A.这三个机构是层级相同的村级组织吗?B.村务监督委员会与另外两个机构是什么关系?①民主选举: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农村的村民委员会和城市的居民委员会,按法律规定均由本居住地的村民和居民选举产生,在农村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的产生,采取村民直接选举的办法,实行无记名投票公开计票,选举结果当场公布。

在城市社区居委会,正从过去的居民代表选举,向更高比例的居民直接选举发展,选举程序更加规范,给城市基层治理带来显著变化。

探究四:某村召开村民会议,讨论集资偿还为修水塔所拖欠贷款事宜,到会113,108人赞成,由于多数村民支持集资工作,不到一星期就完成了。

某小区举办迎新春邻居节活动,居委会组织社区志愿者教居民编中国结鞋福字,大家一起热热闹闹迎新春,共创和谐社区。

你所在的村和社区正在开展哪些活动?走访你所在的村和社区,搜集相关事例,围绕人们依法参与基层民主的实践撰写调查报告学生:畅所欲言教师:②民主协商:城乡基层的公共事务千头万绪,应该也必须由众人商量着办,只有本着有序参与的原则,让居民和村民合理表达意见和建议,求同存异,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好方案,促成基层社会的和谐,我国城乡的基层民主协商在街道或乡镇社区和行政村以及企事业单位等不同的层次展开,也贯穿基层治理的全过程③民主决策:城乡基层的公共决策与每家每户的利益直接相关,按民主决策要求,在农村,凡关系村民公共利益的事项,都要有村民以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方式集体作出决定,在城市,社区公共事务的民主决策通过召开居民会议进行。

第六课第三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教学设计高一政治统编版必修三

第六课第三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教学设计高一政治统编版必修三
3.引导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尊重和维护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合法权益,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4.培养学生关爱社会、关注民生的情怀,学会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发展建言献策。
二、学情分析
在高一政治统编版必修三的第六课第三框,学生已经对我国政治制度有了初步了解,掌握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开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教学,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政治理论基础,但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认识尚浅,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深化。
1.简要介绍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定义,强调它是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依法自主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一种制度。
2.详细讲解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特点,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
3.阐述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历史发展脉络,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村公社、城市居民委员会,到改革开放后的村民自治、居民自治,以及当前的社区自治等。
2.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如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
3.作为一名青少年,你将如何参与到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建设中?
讨论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我将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他们深入思考。
(四)课堂练习,500字
在课堂练习阶段,我将设计以下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
3.在学习过程中,要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和理论素养。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学习,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理论素养,我设计了以下几项作业:
1.撰写调研报告: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身边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其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工作成效等方面的情况,并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调研报告。

部编人教版七下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第六课“我”和“我们”第2框集体生活成就我精品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七下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第六课“我”和“我们”第2框集体生活成就我精品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七下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第六课“我”和“我们”第2框集体生活成就我精品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七下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在集体中成长第六课“我”和“我们”第2框集体生活成就我,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到集体生活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认识到在集体中成长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材中通过丰富的案例和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教材内容既有理论知识的介绍,也有实际案例的分析,既有思考题的引导,也有小组讨论的环节,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下学期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团队合作经验和集体生活的经验。

他们对于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于如何在集体中成长,如何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对于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对于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兴趣,他们希望能够通过学习,更好地理解和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提高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认识到在集体中成长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认识到在集体中成长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教材中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2.小组讨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3.引导思考:通过提问和引导,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第三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第三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③依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为我国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划了一整套新的蓝图; ④依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确定了检 验认识正确与否和判断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总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全 过程,也贯穿于这一理论的全部内容之中,是邓小平理论 的精髓。
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实事求是最根 本的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使思想符合实际,主观符合客观。 3、与时俱进—— 与时俱进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 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 1、尊重实践和群众; 2、确立科学的创新精神和求实精神; 3、处理好主观预想与实际需要、实际可能的关系; 4、处理好外地经验与本地实情的关系 5、注重调查研究
1、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就是要求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 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就是要从教条主义、错误的 观念和“左”的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努力开拓进取;就是 在尊重科学、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 能动性。 2、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 毛泽东在1941年5月《改造我们的学习》中认为,“实 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
三、简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的辨证关系 简述解放思想、 ①党的十六大把与时俱进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道作为坚持党的
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是我们党在认识上的深化和实践上的进 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有机整体。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 的目的,二者共同统一于社会实践之中,统一于与时俱进之中。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 性,富于创造性。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 途和命运。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课程纲要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课程纲要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课程纲要总课时数:32课时一、课程背景1.课程理念分析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意见》中,“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基础地位,作为课程教学改革的顶层设计,统领教育质量标准和课程标准。

本册教材围绕公民与国家的关系这一生活主题,以宪法教育为主要内容,以宪法精神为主线,以增强学生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为主旨,通过全面介绍宪法主要内容,开展公民意识教育与国家意识教育,引领学生崇尚法治精神,增强法治意识。

2.课程标准分析本册教材编写依据《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初中学生中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

从八年级学生的品德发展需求出发,引领学生树立法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

重点聚焦培养公民的法治观念,增强公民意识和宪法意识。

其中,第一单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的根本的活动准则,增强宪法意识”相关课程标准,引领学生理解坚持宪法至上的理念;第二单元依据“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等相关课程标准,引导学生理解权利和义务;第三单元依据“了解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根本政治”等相关课程标准,引领学生理解人民当家作主,在政治经济国家机构方面的相关内容;第四单元站在精神层面之上,引领学生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总之,本册教材以宪法的基本内容为基础,将宪法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推动学生对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所生发出的不同主题开展深度学习。

3.教材内容分析从纵向知识体系分析,在七年级教材阐述家庭和学校空间,八年级上册社会生活、社会规则、责任奉献和家国情怀等主题的基础上,本册课本设计四个单元的内容,和九年级教材相联接,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教材采取显隐结合、贯穿始终、分散渗透等多种方式,落实依宪治国,践行宪法精神。

第三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PPT课件

第三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PPT课件
16
4.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 归宿
• 解放思想就是要破除本本主义、教条主 义、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等错误观念的 束缚,使主观符合客观,思想符合实际。 所以,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 思想。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结 果。
• 离开了实事求是这个目的,所谓的解放 思想只能是胡思乱想。
17
邓小平哲学思想的基石
系?
2
第三章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 时俱进

章 的
• 第一节 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逻 辑
• 第二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 想路线的基本要求
结 • 第三节 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3
第一节
党的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思想 路线的重新确立
和发展 4
第一节 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6.党的思想路线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
程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
5
1.毛泽东同志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 结合的过程中形成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 中,针对当时党和红军内部普遍存在的 教条主义倾向,第一次提出了党的“思 想路线”的概念。
• 红军到达陕北后,毛泽东总结党的历史 经验,撰写了《实践论》《矛盾论》, 系统地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
25
邓小平哲学思想的基本内 容
• 邓小平哲学思想有体系。体系有形式上 的也有实质内容上的。邓小平哲学思想 是实质内容上的体系。中国哲学是东抓 西抓中形成体系。邓小平哲学思想的体 系可以概括为“一个精髓、两块基石、 三个方面、四个特点”。
26
“一个精髓”
• “一个精髓”:核心内容是实事求是,它贯穿于邓小平 理论的各个方面。实事求是的经典解释是毛泽东在 《改造我们的学习》中的解释:“‘实事’就是客观 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 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 省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 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 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而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象,不 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 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 从这些材料中引证出正确的结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