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材对比研究共25页文档
对外汉语教材对比研究共25页
![对外汉语教材对比研究共25页](https://img.taocdn.com/s3/m/67018b0e7f1922791688e8f7.png)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对外汉语教材对比研究
16、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 了城墙 而战斗 一样。 ——赫 拉克利 特 17、人类对于不公正的行为加以指责 ,并非 因为他 们愿意 做出这 种行为 ,而是 惟恐自 己会成 为这种 行为的 牺牲者 。—— 柏拉图 18、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 者做什 么事都 横行霸 道。— —奥维 德 19、法律是社会的习惯和思想的结晶 。—— 托·伍·威尔逊 20、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 义是财 富。— —爱献 生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类教材对比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类教材对比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30ed62e52ea551810a68734.png)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类教材对比研究作者:韩金玲来源:《大观》2017年第04期摘要:众所周知,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一样至关重要,文化教学承载着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任务。
文化教学的专属教材作为文化教学的重要载体,教材的编写合适与否对对外汉语文化教学至关重要。
但是我国的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方面的教学起步晚,文化方面的教材一直也是缺乏统一的定位标准和教材编写体例。
所以市面上文化方面的专属教材泛而不精,缺乏精品的教材。
本文抽选三本具有代表性的面向在华留学生的文化类教材:《中国概况》(宁继鸣版)、《中国概况》(王顺洪版)、《东方韵味:中国文化泛读教程(上)(下)》为范例,从教材的整体编排体例、核心知识设置、内容编排实用性及时效性、教材的练习题的设置四个方面来进行对比研究,结合外国留学生习得中国文化的规律、中西文化差异总结出教材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材修改建议。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文化类教材;研究一、研究背景众所周知,在对外汉语学界将文化教学划分为两种:一种是将文化知识惯插于语言类技能课;另外一种则是专门开设文化类专题课程。
语言课中的文化教学主要是以语言教材为依托而进行文化知识的阐述,而专门的文化课则需要专门的文化教材来进行系统概述。
作为专门的文化教学课程,需要学习者在习得一定的汉语言知识后,才进行更进一步的中国文化知识的系统学习。
本文所研究讨论的对外汉语教材指的是就是这一类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专门开设的中国文化课上所使用的教材。
目前对外汉语文化教材种类丰富,但是能够针对实践教学环节中普遍使用的教材进行教材方面深入研究的并不多。
大多数的教材方面的研究只停留在语言技能层面,没有深入文化的内涵进行剖析。
不能够真正解决留学生对中国文化概况理解上的困难。
二、研究情况及分析为了规范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所使用的教材,进一步促进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繁荣。
本文从繁多的文化教材中选定了三本教材来进行对比研究,这三本教材分别是由王顺洪主编的《中国概况》、由宁继鸣主编的《中国概况》、由廉德瑰主编的《东方韵味:中国文化泛读教程(上)(下)》。
对外汉语初级汉字教材对比研究
![对外汉语初级汉字教材对比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a3a0c29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18.png)
对外汉语初级汉字教材对比研究对外汉语初级汉字教材对比研究引言:对外汉语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热门话题,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崛起和汉语的全球影响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对学习汉语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作为汉字是汉语的核心特征之一,汉字教学变得愈发重要。
对外汉语初级汉字教材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本文将对几种常见的对外汉语初级汉字教材进行对比研究。
一、《HSK标准教程》《HSK标准教程》是一套由北京语言大学主编的教材,是专门针对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的教材。
该教材注重实用性,侧重训练学习者的字音和字形记忆,适合那些希望通过汉语考试提高语言水平或是准备参加HSK考试的学习者。
教材以字词为主线,通过语境来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汉字。
每个汉字都附有详细的解释、例句和练习题目,以便巩固学习效果。
二、《新实用汉语课本》《新实用汉语课本》是由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等编制的一套全新的汉语教材。
该教材强调汉字的使用频率和实际场景,注重学习者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教材以生活情景为基础,通过丰富的图片和例句来帮助学习者理解和记忆汉字。
与《HSK标准教程》相比,该教材更加注重交际功能,并注重培养学习者的听说能力。
每个课文中的汉字都附有详细的笔画顺序和写法讲解,以帮助学习者正确书写汉字。
三、《汉语言课本》《汉语言课本》是一套由北京大学等编制的对外汉语教材,教材分为上下两册。
该教材结合了传统与现代教学方法,既注重基本知识的教授,又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来吸引学习者的兴趣。
教材的词汇选择注重知识的层次,每个汉字都有详细的解释和例句来帮助学习者理解字义和用法。
教材还特别注重培养学习者的文化素养,通过让学习者了解汉字的来源和发展历程,以加深对汉字的认识和理解。
四、对比分析从教材内容来看,《HSK标准教程》重点在于汉字的文字形状和字音的记忆,适合那些强调考试技巧和准备HSK考试的学习者。
而《新实用汉语课本》则更注重日常实用的汉字运用能力,适合那些希望快速掌握汉字并能够灵活运用汉语的学习者。
基于对比的海外少儿汉语教材研究
![基于对比的海外少儿汉语教材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e26a1b9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1d.png)
三、内容设计
通过对现有教材的比较分析,本次演示提出以下针对海外少儿汉语教材的内 容设计建议:
1.课程设置:应结合海外少儿学习特点和生活实际,设置基础语音、汉字认 读、听说训练、读写练习等多项课程,以全面培养孩子们的汉语综合能力。
2.教学内容:应注重实用性和文化性相结合。在教授语言知识的同时,穿插 介绍中国文化、历史、传统节日等方面的内容,以增强孩子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和认同。
一、背景介绍
近年来,海外少儿汉语教育市场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一方面,中国经济的崛 起引发了全球“汉语热”,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孩子能够掌握汉语这一未来的重 要语言;另一方面,随着中外交流的加深,海外少儿汉语教材的与发行也得到了 长足发展。市场上涌现出多种面向海外少儿的汉语教材,这些教材各有特点,为 教师和家长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2.不足之处
尽管这些教材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色,但仍有可改进的空间。例如,《快乐汉 语》和《长城汉语》均侧重于实用性,但在文化传承方面尚显不足。孩子们在学 习语言的同时,也需要了解和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汉语乐园》和《儿童汉语》 虽然注重情境教学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但在汉字认读方面难度较低,可能不 适合有一定基础的少儿学习者。
三、优劣之处
1、《轻松学中文》的优势在于其内容贴近生活,便于孩子理解和掌握;同 时,其轻松愉悦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然而,《轻松学中文》也 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教学内容相对较少,对于想要深入学习的孩子来说可能 不够满足。
2、《快乐汉语》的优势在于其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使其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汉语。此外,《快乐汉语》的多元智能理论能够促进孩 子全面发展。然而,《快乐汉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游戏过多可能影响 孩子对知识的系统掌握。
对外汉语汉字教材的比较研究——以《汉字教程》和《汉字规律》为例
![对外汉语汉字教材的比较研究——以《汉字教程》和《汉字规律》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76583475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dd.png)
摘要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离不开汉字教材这个载体,对外汉语教材数量逐年增加,分类也越来越细化,但鲜有专门的汉字教材,尤其是独立型的汉字教材,所以对汉字教材的研究也更少。
所以本文选取了两套独立型的汉字教材《汉字教程》和《汉字规律》,从汉字教材和具体汉字教学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希望在对外汉语汉字的课堂教学、留学生汉字学习和汉语水平的提高,也就是汉字的教与学等方面有所帮助,最终促进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的发展,传播中华文化,为对外汉语汉字学科的发展和汉字教与学的进步以及汉字教材的编写提供借鉴和思考。
本文主要有四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文献综述,阐述汉字的本体及对外汉语汉字教学和教材的相关研究;第二部分是对《汉字教程》和《汉字规律》教材的比较研究,从教材的编写理念、教材体例、汉字的结构教学以及思考练习的设置等角度具体分析,发现在使用汉字教材面向汉字教学时,有一类特殊的汉字,即形体上相似的汉字很容易出错;于是第三部分就结合《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从这两套对外汉语汉字教材中选取典型的类型进行分析,分析形似字形成的原因,侧重教材中的形似字教学,进一步对两套教材进行对比,强调汉字教学的重要性;最后一部分就是针对前面的研究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汉字教材,汉字教学,教学建议,形似字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carrier of Chinese character teaching materials.The number of Chinese character textbooks for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has increased year by year,and the classification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detailed,but there are few special textbooks for Chinese characters, especially independent type.There are few studies on Chinese character textbooks.Therefore, this paper selects two sets of independent Chinese character textbooks for research,hoping to help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Chinese characters for foreigners,the study of Chinese characters for foreign students,and the improve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level,that is,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Chinese characters,and ultimately promote Chinese characters for foreigners.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and dissemin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provide references and consider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ubject of Chinese characters as a foreign language,the progress of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Chinese characters,and the compilation of Chinese textbooks.The first part is a literature review,describing the ontology and related research on Chinese character teaching and textbooks for foreigners;the second part i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extbooks“Chinese Character Tutorial”and“The Law of Chinese Characters”, from the concept、style and 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characters,as well as the setting of exercises to analyse.We found that when using Chinese textbooks for Chinese character teaching,there is a special type of Chinese characters,that is,similar Chinese characters are easy to make mistakes;Therefore,the third part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modern Chinese teaching of physically similar Chinese characters.We select typical types from the textbooks,combined with the"Chinese word and Chinese characters syllabus"for further comparing the textbooks to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Chinese character teaching;the last part discusses the previous research and puts forward my own thinking and suggestions.Key words:Chinese character textbooks,Chinese Character Teaching,Teaching Suggestions,Similar Chinese characters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一节研究缘起 (1)第二节研究目的与意义 (1)一、研究目的 (1)二、研究意义 (1)第三节研究综述 (2)一、汉字的本体教学研究 (2)二、对外汉语汉字教学研究 (4)三、对外汉语汉字教材研究 (7)四、前人研究的不足与反思 (8)第四节研究思路与方法 (9)一、研究思路 (9)二、研究方法 (9)第二章《汉字教程》与《汉字规律》的比较研究 (10)第一节教材基本概况 (10)第二节教材编纂理念的比较研究 (13)一、《汉字教程》的编纂理念 (13)二、《汉字规律》的编纂理念 (14)三、两套教材编纂理念的差异 (15)第三节教材体例的比较研究 (16)一、相同教材修订前后的差异 (16)二、《汉字教程》和《汉字规律》教材体例之间的差异 (18)三、两套教材体例对比 (20)第四节教材中汉字形体结构教学的比较研究 (20)一、结构单位教学 (21)二、笔顺教学 (26)三、造字法 (29)第五节教材练习设置的比较研究 (33)第三章汉字教材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形似字比较研究 (36)第一节形似字的界定及本体研究情况 (36)一、形似字的界定 (36)二、形似字的类型与特点 (39)第二节《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形似字研究 (41)一、《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简介 (41)二、《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形似字分析 (42)第三节《汉字教程》与《汉字规律》形似字教学的比较研究 (51)一、《汉字教程》和《汉字规律》对形似字的描写 (51)二、《汉字教程》和《汉字规律》中的形似字分析 (52)第四章面向对外汉语汉字教材的思考与建议 (55)第一节面向对外汉语汉字教材的思考 (55)一、对编纂理念的思考 (55)二、对教材体例的思考 (55)三、对汉字结构教学的思考 (56)四、对练习设置的思考 (56)第二节面向对外汉语汉字教材的建议 (57)一、对编纂理念的建议 (57)二、对教材体例的建议 (57)三、对汉字结构教学的建议 (58)四、对练习设置的建议 (58)结语 (59)参考文献 (60)致谢 (62)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研究缘起近些年来“一带一路”的建设扩大了中国在沿线国家的影响力。
两部幼儿对外汉语教材的对比分析.doc
![两部幼儿对外汉语教材的对比分析.doc](https://img.taocdn.com/s3/m/b153ab91767f5acfa0c7cd20.png)
两部幼儿对外汉语教材的对比分析-两部幼儿对外汉语教材的对比分析一、研究意义及现状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汉语在国际上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在此基础上,国家全面推进汉语国际化的战略,将汉语向着更广范围,更深程度的层面推广。
全面的推广汉语,需要教师、学生、教材,三位一体。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本编写得当的教材,能够使得老师的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同时,学生如何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以及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赖于教材的编写是否合理,内容是否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在众多不同层次,不同针对性的对外汉语教材中,初级入门教材是最重要的,初级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的兴趣能否继续保持,以及其学习基础能否打好,教材的作用十分关键。
由此,本文拟选取《Chinese Made Easy》第一册和《中文》第一册这两部影响较大,应用较广泛的幼儿对外汉语教材来进行对比。
从课本的结构体例、课文内容的选择和呈现方式、语音教学、汉字及词汇教学、句子语法教学、课本的排版装帧及配套资源等方面,结合相应的教学理论以及实际教学感受和学生反馈,综合对比,总结其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以期推动对外汉语初级语言教材的编写。
二、教材综合对比1.课本整体结构的对比分析《Chinese》全书分为前言、目录、正文三部分,《中文》则分为前言、目录、正文、附录四部分。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这两册书都包括前言、目录、课文三部分。
《Chinese》和《中文》整体结构的不同之处体现在附录的有无上。
《Chinese》没有附录,在其后面附了一个配套课文朗读CD。
《中文》有附录,包括音序生字表、音序生词表、部首表、句子、汉字笔画名称表、写字笔顺规则表、汉字偏旁部首名称表、汉语拼音方案等一系列内容。
从附录可以看出,《中文》比较强调汉语基础知识、汉字结构、部首笔画顺序、汉语拼音等相关内容。
但在《Chinese》中,这些内容涉及得较少。
《中文》附录尽管可以提供大量的语言知识,但对于处于初级汉语学习阶段的孩子来说,这些内容未免过于专业难懂。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类教材对比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类教材对比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cbb2b49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c1.png)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类教材对比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类教材进行对比研究,从文化类教材的类型及特点、内容、教学方法、学习者反应、优缺点等方面展开讨论。
通过对不同文化类教材的分析比较,揭示其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类教材选择提供建议。
通过调查分析学习者对不同文化类教材的反应,探讨了文化类教材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总结结论,为进一步完善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类教材提供参考。
本研究对于促进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和提高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文化类教材、对比研究、类型特点、内容对比、教学方法、学习者反应、调查分析、优缺点比较、选择建议、未来研究方向、结论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目前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类教材存在着多样性和复杂性,不同教材可能涉及的文化内容、教学方法、学习者反应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通过对不同文化类教材进行对比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各类教材的特点和优劣势,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对文化类教材的研究,可以深入探讨如何更好地结合语言和文化教学,提高对外汉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类教材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不同类型文化类教材的特点、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学习者的反应。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不同类型文化类教材的特点,了解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2. 对比不同文化类教材的内容,探讨其对学习者文化认知和交际能力的影响;3. 比较不同文化类教材的教学方法,探讨其教学效果和学习者接受程度;4. 调查学习者对不同文化类教材的反应,了解其对教学效果和学习动机的影响;5. 分析文化类教材的优缺点,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类教材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对比研究不同文化类教材,旨在为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质量和效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3 研究意义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类教材对比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对比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2019年教育文档
![对比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2019年教育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90c84923cc7931b765ce15e6.png)
对比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对比分析假说的含义是:对比分析是应用性的相比研究,特别是指外语教学之中对措辞难点来分析的一种很有效地分析方法,即运用对比分析的方式来找出哪些语言征象会在外语习得中对大家造成障碍或是影响,困难的程度又如何;对学生已经存在的理论加以解释和分析。
所以,对比分析假说是以一种语言对比分析为根基的外语教学的方式和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外语习得是从母语习性向外语习性转变的一个过程。
那时的人们认为,只要知道了目的语和母语的差异和相同点,就可以提前找出在目的语的学习中出现什么样的偏误,而偏误一旦产生,对比分析的方式就可以对此偏误作出分析和解释。
当对比分析假说被应用到实际的教学环境当中时,要有很多形式上的对比分析。
根据拉多提出的对比分析研究体系包括音位、语法、书写、文化等方面进行对比,但是由于对学习者实际教学的考虑,也应该在实际课堂中在语音、词汇、语法、书写、文化等方面进行更为细致的对比。
一、语音以英语和汉语进行对比。
第一,英语中有26个字母为辅音,元音。
在汉语中的也采用了26个拉丁字母分别为辅音,元音。
在进行对比时我们会发现有些字母的发音是相似的,这样母语的负迁移就会产生,所以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负迁移的影响,同时要找到有用地办法对其改正。
第二,汉语的语音有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还有二声、三声有的时候变调,一声、四声不变调的区别。
然而在英语中是没有声调的,也不存在变调这一说法,所以有时同学们也很难掌握声调,这也是汉语语音教学中的难点。
在我日常生活跟留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同样发现了这个问题的存在,很多学生的一声和四声的发音还算可以,但是二声和三声经常说的不到位,这里就是受学生的母语的影响比较大,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两种不同的语言对比着来纠正。
首先,老师应该在课堂中应该安排大量且有效地练习时间。
其次,让同学们自己将汉语语音和英语语音的区别进行对比,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老师在同学们练习的时候也要注意观察和提炼。
对外汉语教材对比分析答辩课件
![对外汉语教材对比分析答辩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fb6311ba0116c175e0e4807.png)
播学院
姓名:李侠 班级:汉语国际教育 1301 班 学号:201330403076 指导教师:邓文彬 教授
《对外汉语“字本位”教材对比分析
——以<汉语语言文字启蒙>和<张老师 Compar教iso汉Cnh字aanra>dcA》tenr为a-Blya例ssisedon the Two
Teaching Materials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目 录 CONTENT
S
1 中英文摘要
2 第一章 绪论
3
第二章 两种教材的结构体例比较
4 5 6
第三章 两种教材的编写原 则比第较四章 教材问题以及编
写建第议五章 结语
7
参考文献
8
号、晚、晴、睛、眼等”汉 字按“口、日、目”偏旁归
3 第二章 两种教材结构体例比较
“滚雪球”
汉汉
课生 字字 语 文 文 词 记介 法化
忆绍
一. 绪论
二. 正文 《汉语语言文字启蒙》
三. 附 录
3 第三章 两种教材的编写原则比较
《汉语语言文字 一.绪论启部蒙分》:先介绍
汉字书写和笔画,后 介绍语音、语调。附 有部首介绍和常用字 表。 二.教学顺序是由字到 词。汉字教学是教材 重点。
主要针对零起 点来华留学生 ,特别是
读写能力。现在通行的汉语
教材也多数是按词本位的原 则编写,参照词汇的常张用朋度朋
北京语言大学的
非汉字文化圈的初学者编 来选词,并没有照顾到汉字 本系列教材被孔
写的汉字选修课教材,是 一本对外汉语教材。
自身的规律,为优秀国际汉
对外汉语教材对比分析
![对外汉语教材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b9c301a08a1284ac950432c.png)
对外汉语教材对比分析题目:本科生毕业设计 (论文)教学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 ___ 职称 ___年月日对外汉语“字本位”教材对比分析——以《汉语言文字启蒙》和《张老师教汉字》为例问题1:《汉语言文字启蒙》为汉语国际教育教材,这样拟题是不是不太恰当?【摘要】对外汉语汉字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一直是难以攻克的难题。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徐通锵先生正式提出“汉语字本位理论”,成为“字本位”观的首创者。
从汉字入手来教汉语,引起了对外汉语学界的高度关注。
至今,历数对外汉语教材,词本位教材都占据着统治地位。
法国汉学家白乐桑《汉语语言文字启蒙》(华语教学出版社 1997年第一版)和张惠芬《张老师教汉字》系列教材(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6年)是为数不多的“字本位”教材。
本文将具体从两本教材的内容和编排体例对比分析,总结两本教材各自的特点,从而提出有建设性的教材编写建议。
【关键词】字本位;【Abstract】问题2:本课论文需要英文摘要吗?一.绪论(一)选题背景和意义对外汉语汉字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一直是难以攻克的难题。
对于非汉字圈的外国学生来说,学习难读难写难认的汉字更是学好汉语的拦路虎。
所以,学习汉字对于一个真正想要学好汉语的人来说,是必经也是必要阶段。
现阶段,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一直处于低迷时期,学生为了尽快能够锻炼听说的能力而忽视了汉字的学习,结果大都是听说能力远高于读写能力。
现在通行的汉语教材也多数是按词本位的原则编写,参照词汇的常用度来选词,并没有照顾到汉字自身的规律,为学习和教学都带来了困扰。
对外汉语学界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留学生学习了“鸡蛋”却不知道“鸡”和“蛋”单独的意思,从而导致到商店卖鸡的时候迂回地说要买“鸡蛋的妈妈”。
对外汉语教学教材的比较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教材的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a261facb0717fd5360cdce0.png)
对外汉语教学教材的比较研究作者:刘笳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3年第08期[摘要] 本文将三本对外汉语教学教材进行比较,归纳其异同与所长,展示出各本教材的特点,希望能对学习者和教学者针对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和阅读有所裨益。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教材;比较赵金铭先生主编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与刘珣先生的《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以及周小兵先生主编的《对外汉语教学入门》三本著作都是对外汉语教学培养中具有代表性的教材,在不同高校的对外汉语专业中均有被选作为课程教材。
本文从对三本对外汉语教学教材的比较中归纳了各家的异同与所长,希望能便于后来的学习者或对外汉语教师针对自身所需进行有选择的阅读,也为培养对外汉语教师的学校等机构在教材的选取上提供一点参考意见。
一、教材定位与成书背景比较《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以下简称引论)、《对外汉语教学入门》(以下简称入门)以及《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以下简称概论)三本著作都是为培养对外汉语教学人才而编写的教材,虽然都是旨在培养对外汉语教学的人才,但是三者在定位上又各有侧重。
概论定位为一本使对外汉语教学进入大学课堂的教材,重在对理论体系的介绍。
引论定位的群体兼具研究与教学两方面,认为是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硕士生的教学用书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的培训或自学参考书。
入门则主要定位在为国际汉语教师培训而编写的一本实用性教材,注重对于对外汉语教师教学的实用性。
引论与概论两书成书目的和背景大体一致,均是为学科的建设做贡献,以期促进学科不断发展。
而入门一书则有所不同,它是在汉语国际教育新形势下,为适应汉语国际推广的形势要求,符合培养、培训国际汉语教师的迫切需要而作。
由此可见,引论与概论是为解决理论中的问题,促进学科发展。
而入门则是在学科建设的基础上,重在有针对性地解决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的实际操作问题。
二、内容比较三本教材的内容都包括了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中的重大理论内容与教学实践方法,但是在这些内容的具体论述和所占比例上,各本教材又同中有异。
对外汉语教材文化词对比研究——以《环球汉语》与《发展汉语》为例
![对外汉语教材文化词对比研究——以《环球汉语》与《发展汉语》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15a24cce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e7.png)
对外汉语教材文化词对比研究——以《环球汉语》和《发展汉语》为例摘要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学习汉语的外国友人日益增多,对外汉语教学也越来越重要。
文化词教学作为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忽略的部分,也越来越受关注。
文化词不同于其他词,它包含了丰富的民族特色与文化,含义丰富,教学难度较大。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词教学不只是语言的教学,更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与对话。
而承载大量文化词的教材既是语言教学的依据,也是文化交流对话的平台,其文化词的选用、呈现、阐释是否合理尤为重要。
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先论述本文的选题意义,整理文献研究综述,再明确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最后介绍语料来源《环球汉语》与《发展汉语》。
第一章先统计《发展汉语》与《环球汉语》两套教材文化词的总数,再分析各类别文化词,最后讨论对外汉语教材中的文化词的选取。
从统计分析中,我们发现两套教材涉及的文化词类别多范围广,但相对词汇总量来看,数量较少,且类别分布不均,很多文化词类别是空白的,存在空缺现象。
第二章先分别描述两套教材文化词的呈现、阐释方式,再对比两套教材呈现、阐释的主要方式,最后总结其特点并对结果进行讨论。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以单元标题的方式呈现文化词有助于学生提高对文化词的重视度,课文中呈现文化词可多借助图片,增强视觉感受,用练习呈现文化词可题题相扣,层层深入,增强灵活度。
我们还发现不同类别文化词应用不同阐释方式,并非一成不变,且同一文化词可多角度阐释,可以渗透进各个板块。
第三章根据前两个章节的对比结果,结合教材案例探讨文化词选用及编写的原则,本文认为教材编写应满足针对性原则、整体性原则、趣味性原则、与时俱进原则。
第四章在前文教材文化词对比结果的基础上,运用克拉申“i+1”原则及艾宾浩斯遗忘理论,针对教材课文内容构建教材文化词补充词表,并探讨教师实际教学中可运用的多种教学方法。
结论部分总结论文主要观点、内容及结论。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文化词;教材对比I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status and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foreign learning Chinese,the teaching of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the teaching of cultural words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Cultural words are different from other words in that they contain rich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e,have rich meanings.The teaching of cultural words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is not only the teaching of language, but also the communication and dialogue between two cultures.Textbooks bearing a large number of cultural words are not only the basis of language teaching,but also the platform for cultural communication.Whether the selection,present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al words in textbooks are reasonable or no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which directly or indirectly affects the learning efficiency of Chinese learners.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The introduction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research methods,research significance and the source of corpus.The corpus comes from two textbooks: <Encounters: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and<The Developing of Chinese>.The first chapter firstly counts the total number of cultural words in<Encounters: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and<The Developing of Chinese>,then analyzes various cultural words,and finally discusses the selection of cultural words in teaching Chinese as second language.In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we can find that the two sets of textbooks involve a wide range of cultural word categories,but in terms of the total vocabulary,the number is small,and the category distribution is uneven, many cultural word categories are blank,there is vacancy.The second chapter first describes the present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al words in the two sets of teaching materials,then compares the main present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two sets of teaching materials,and finally summarizes theircharacteristics and discusses the results.Through comparative analysis,we find that presenting cultural words in the form of unit titles can help students pay more attention to cultural words.In the text,cultural words can be presented with the help of pictures to enhance the visual ing exercises to present cultural words, can be linked,layer by layer,enhance flexibility.We also find that different types of cultural words are used in different ways of interpretation,which is not the same,and the same cultural words are interpreted from multiple angles,which can penetrate into each plate.The third chapter,based on the comparison results of the first two chapters, discusses the principles of the selection and compilation of cultural words in combination with textbook cases.The fourth chapter,on the basis of the comparison results of cultural words in the previous teaching materials,uses Krashen's“i+1”principle and Ebbinghaus forgetting theory to construct the supplementary word list of cultural words in the teaching materials according to the content of the textbooks,and discusses various teaching methods that teachers can use in the actual teaching.The conclusion part summarizes the main points,contents and conclusions of the paper.Key words: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Culture;the Teaching Material Contrast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绪论 (1)第一章两套教材文化词统计分析 (11)第一节《环球汉语》(学生用书)文化词统计分析 (11)一、《环球汉语》(学生用书)第一册文化词统计分析 (11)二、《环球汉语》(学生用书)第二册文化词统计分析 (12)三、《环球汉语》(学生用书)第三册文化词统计分析 (14)四、《环球汉语》(学生用书)第四册文化词统计分析 (15)五、《环球汉语》(学生用书)四册文化词统计与分析小结 (17)第二节《发展汉语》(综合教材)文化词统计分析 (18)一、《发展汉语》(初级综合)文化词统计分析 (18)二、《发展汉语》(中级综合)文化词统计分析 (19)三、《发展汉语》(高级综合)文化词统计分析 (20)四、《发展汉语》综合教材文化词分析 (21)第三节两套教材文化词分析结果讨论 (21)一、文化词大类的选取 (21)二、文化词小类的选取 (22)第二章两套教材文化词呈现、阐释方式 (24)第一节两套教材文化词呈现方式 (24)一、文化词在标题中的呈现方式 (24)二、文化词在课文中的呈现方式 (27)三、文化词在练习中的呈现方式 (31)四、两套教材文化词呈现方式的特点 (35)五、两套教材文化词呈现方式分析结果讨论 (36)第二节两套教材文化词阐释方式 (36)一、直接注释阐释文化词 (36)二、汉外对比阐释文化词 (38)三、图文并茂阐释文化词 (41)四、设置情景阐释文化词 (42)五、两套教材文化词阐释方式的特点 (42)六、两套教材文化词阐释方式分析结果讨论 (44)第三章两套教材文化词选用及编写原则考察 (45)第一节针对性原则 (45)一、针对不同教学对象文化词不同 (45)二、针对不同阶段选用的文化词难度不同 (45)第二节整体性原则 (46)一、不同阶段教材衔接自然 (46)二、同一单元各个板块衔接自然 (47)第三节趣味性原则 (48)一、文化词呈现形式多样 (48)二、文化词阐释形式丰富 (48)第四节与时俱进原则 (50)一、适当增加具有文化意义的新词 (50)二、多媒体化文化词 (50)第四章对外汉语文化词教学方法拓展 (51)第一节构建教材文化词补充词表 (51)一、教材文化词补充词表构建理论基础 (51)二、如何构建教材文化词补充词表 (52)三、《发展汉语》综合教材文化词补充词表构建 (55)第二节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57)一、直观展(演)示 (57)二、归类总结 (57)三、汉外对比 (58)四、寻根溯源 (58)五、头脑风暴 (58)六、文化体验 (59)结语 (60)参考文献 (61)致谢 (63)附录 (64)附录1:《环球汉语》(学生用书)第一册文化词具体情况 (64)附录2:《环球汉语》(学生用书)第二册文化词具体情况 (66)附录3:《环球汉语》(学生用书)第三册文化词具体情况 (69)附录4:《环球汉语》(学生用书)第四册文化词具体情况 (72)附录5:《发展汉语》(初级综合)文化词具体情况 (75)附录6:《发展汉语》(中级综合)文化词具体情况 (77)附录7:《发展汉语》(高级综合)文化词具体情况 (79)绪论一、选题意义(一)文化词研究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性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曾说过:“语言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类教材对比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类教材对比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163e8e2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6b.png)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类教材对比研究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对外汉语教学逐渐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对外汉语的教学中,文化类教材不可或缺,它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对汉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也能够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但是,文化类教材的质量、形式以及效果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因此,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类教材的对比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指导教学实践,提高课程质量,创造更好的教学效果。
1. 文化类教材的定义和特征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结果,也是语言的重要内涵之一。
对于中文学习者来说,学习汉语只是学习这一门语言,而学习文化则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文化的涵盖面非常广泛,包括语言、历史、地理、艺术、哲学、宗教、习俗等方面。
因此,文化类教材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文化类内容的广泛性和复杂性。
文化类教材不仅要涉及汉语国家的历史文化,还要包括语言运用的文化背景、社交礼仪、商务文化等专业领域,这些内容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文化类教材中所包含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2)语言和文化的密不可分性。
语言和文化相辅相成,语言是文化的表达工具。
因此,研究文化类教材不仅要涉及语言这个要素,还需要同时关注文化这一要素。
(3)文化类教材与文化对话的特点。
文化类教材不仅是一种碎片式的知识信息,更是对文化的理解和深入对话,培养学习者全面了解其它文化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需要不断的运用语言,寻求对文化的理解。
2. 文化类教材的类型和特点文化类教材是非常广泛的,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据统计,国内外对外汉语教学中较常用的文化类教材主要涉及汉字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中国文化、商务文化等不同类别。
接下来,我们将分别介绍这几类教材的特点。
(1)汉字文化类教材汉字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解中国文化的关键。
汉字文化类教材常常以汉字为切口,介绍汉字的来源、演变、造字规律等内容,旨在让学习者通过学习汉字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对外汉语汉字教材研究
![对外汉语汉字教材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ad622c4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12.png)
(一)研究意义汉字作为我国的通用文字,它不仅仅代表着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同时还对文化的传播、精神文化价值取向的弘扬做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的汉字作为世界上较为复杂的文字符号体系,其自身所具有的独特构词法、丰富的语音语义历来为文字学习者和研究者所着迷。
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时至今日已经走过了六十余年的历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教学是其中的重难点教学课程。
正是由于中国汉字独特的结构及其文化内涵,让越来越多想要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字的汉语学习者望而却步。
为了推动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汉字教材的编写则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
对于任何一门学科来说,教材都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基础和指南。
所以,新版的汉字教材就应当更多地体现出自身的实效性1。
正是基于上述认识,本文笔者将通过对汉字教材的分析,为汉字教材编写提出参考建议。
本文拟选取《汉字突破》、《张老师教汉字》这两本独立型汉字教材。
《汉字突破》(含练习本)是中国国家汉办规划教材,教学对象针对汉语初学者,也是新疆大学曾使用的汉字教材;以国外汉语学习者为主要教学对象,旨在为国外的汉语初学者提供基本、系统、全面的汉语知识。
《张老师教汉字》主要针对无汉语学习基础、零起点的汉语初学者,同时也是北京语言大学正在使用的汉字教材;通过对两部教材进行相应的比较分析,在总结其各自优劣的基础上,尝试对对外汉语汉字教材的编写问题提出个人建议。
(二)研究现状1.国内对外汉语汉字教材发展现状根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我国已出版的汉字教材已达四十多种。
一方面,这些汉字教材的教学内容不断扩展和丰富;另一方面,这些不断更新的汉字教材重视以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为考量标准。
在近三十年间,出版的汉字教材包括由张静贤主编的《现代汉字教程》以及由李大遂主编的《简明实用汉字学》等2。
其他的汉字教材还有诸如由施正宇主编的《汉字津梁基础汉字形音义说解》,该书在后续的改编再版过程中更新成了《新编汉字津梁》。
对外汉语教材对比研究剖析
![对外汉语教材对比研究剖析](https://img.taocdn.com/s3/m/f5d876b47cd184254a35358c.png)
《大众汉语》初级1全书共分为三十六课。每篇课 文的基本内容顺序均是生词表(包括生词和专有 名词)--课文—注释—语法—练习(分为听后模 仿、朗读四声、辨音、变调、连续、词语搭配、 替换练习、认读汉字、完成对话和看图说话)。
教材体例
《大众汉语》采用的是较为传统的教材内容的编 排方式;
2.课文与词汇教学
课文的词汇教学是语言类教材教学的基 础和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词汇教学主要指的 则是生词类教学。两本教材的生词表都是按 照“汉语生词--汉语词性--汉语拼音--英文翻 译或者英文对译词解释”的结构来安排的提 例。但是我认为,在这一部分的教材体例中, 两本教材均存在有明显的缺陷,有待改进。
《大众汉语》则是典型的系列教材类,分为初级 本和高级本,各两册。初级本适合尚未学过汉语 或所学甚少的初学者使用。学完初级本可满足基 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一定范围内社交的需要。
教材内容的编排方式
《实用商务汉语》是一种覆盖两种课型的体例— 集会话阅读为一体。整个语言训练从商务口语训 练为起点逐步过渡到难度较高的商务阅读和商务 写作。每篇课文分为会话和阅读两大块(其中会 话二的难度略高于绘画一),全书共分为三个单 元,十六篇文章,每篇文章的基本内容顺序均为 重点句—会话—生词表—专有名词—阅读课文— 生词表—词语释例—附录—综合练习(分为阅读 理解、词汇练习、句型练习、口语练习);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各位专家对于教材的编写原 则各有一些经典的看法。赵贤州提出教材编写的 “四性”原则:(1)针对性;(2)实践性;(3) 趣味性;(4)科学性。吕必松提出的各种类型的 教材普通适用的原则:(1)实用性原则;(2) 交际性原则;(3)知识性原则;(4)趣味性原 则;(5)科学性原则;(6)针对性原则。束定 芳则提出更为具体的原则:(1)真实性;(2) 循序渐进;(3)趣味性;(4)多样性:(5)现 代性;(6)实用性。
对外汉语中级综合教材对比研究
![对外汉语中级综合教材对比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5466139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bf.png)
对外汉语中级综合教材对比研究
对外汉语中级综合教材通常是有指导教师指引下的,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会选择不同的教材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来进行教学。
然而,现在市面上的中级汉语教材种类繁多,教师选择教材时十分困难。
因此,本文将对目前几本常用的中级综合汉语教材进行比较分析,以帮助教师更好地选择适合的教材。
《中级汉语口语》
《中级汉语口语》是一本以口语为主的教材,适合于口语课。
课本大量使用图片和实物来辅助语言学习,生活化的语言内容使得学习者能够更快地适应日常会话。
该教材的难度逐步增加,目标清晰,能满足学习者的需求,但它忽略了其他语言方面的学习,比如阅读,写作和语法,不太适合学习者综合学习汉语。
《速成汉语》
《速成汉语》是针对有很多空闲时间的学习者编写的教材。
该教材的设计非常好,有趣易懂,有详细的解释和示范。
该教材的难度适中,不会过于简单或复杂。
它通过阅读、听力、口语以及写作综合学习,从而实现全面提高汉语能力的目的。
此外,该教材还有一定的文化内容,并可根据学习者的需要附加额外的学习内容。
《新实用汉语》
《新实用汉语》是一套以综合汉语教学为主的教材,旨在提高
学生的语言技能。
该教材严谨、系统,注重学习语言的规范性和容易理解。
课本难度逐步增加,从词汇、语法、阅读、听力、口语到写作,全面拓展学生汉语能力及应用水平。
此外,该教材可以与多媒体教材相结合,增强互动性和趣味性,提高教学效果。
总体而言,每本教材都有其独特的优缺点。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教材,可以帮助学生更系统、全面地学习汉语,提升汉语能力。
对外汉语初级教材《长城汉语》与《新实用汉语课本》的对比研究
![对外汉语初级教材《长城汉语》与《新实用汉语课本》的对比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abfc615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6f.png)
4、语法点的处理方式
教材特色 《博雅汉语》的特色在于其多元文化视角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教材中 的文化背景知识和风俗习惯介绍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同时也能帮助 学生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此外,《博雅汉语》的语言难度逐渐提升,有助于学 生逐步提高语言水平。
4、语法点的处理方式
《新实用汉语课本》的特色在于其实用性和交际性。教材中的会话场景真实 生动,有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此外,教材中的常用汉字和词 汇均标注了拼音,方便学生自学。
2、教学方式
3、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交际法、 语法翻译法等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知识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内容
引言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汉语学习在全球范围内日益流行。对于许多初学者来 说,选择合适的汉语教材至关重要。本次演示选取了两本流行的初级汉语教材进 行对比研究,旨在帮助学习者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教材。这两本教材分别是 《博雅汉语》和《新实用汉语课本》。
2、教学方式
《长城汉语》的教学方式以交际法为主,注重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的语言运用 能力。而《新实用汉语课本》则更多地采用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强调语言规则的 讲解和练习。在教学方式上,两者各有所长,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 学方法。 3.语言难度
2、教学方式
《长城汉语》在语言难度上相对较低,适合初学者使用。而《新实用汉语课 本》在语言难度上有所提升,更适合中高级学习者使用。在语言难度方面,《长 城汉语》更具有针对性。
3、教学方法
3、教学方法
《博雅汉语》倡导多元教学模式,重视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有助于提高学 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新实用汉语课本》则更侧重口语训练,通过大量实 用会话帮助学生迅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