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数学二年级上册:量一量,比一比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 第六单元 量一量比一比 》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量一量比一比》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量一量比一比》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长度单位,学习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比较。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学会用尺子量物体,并进行大小比较。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但对长度单位的概念和运用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入长度单位的概念,并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长度单位的使用和比较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的作用。
2.学会用尺子量物体,能够准确地量出物体的长度。
3.能够对物体的长度进行简单的比较,并能说出比较的结果。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学会用尺子量物体,并进行简单的比较。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准确地量出物体的长度,并能够进行合理的比较。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图片的展示,让学生直观地认识长度单位。
2.采用操作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量一量,比一比,加深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3.采用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长度不同的物体,如尺子、铅笔、小棒等。
2.准备长度单位卡片,如厘米、米等。
3.准备练习题和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各种长度不同的物体,引导学生关注物体的长度,激发学生对长度单位的学习兴趣。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物体的长度吗?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它们的长度呢?”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长度单位的概念,如厘米、米等,并通过实物和图片的展示,让学生直观地认识长度单位。
教师讲解如何用尺子量物体,并进行示范。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量一量,比一比。
学生分组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并用长度单位卡片进行比较。
《量一量,比一比》(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量一量,比一比》(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下面是我为《量一量,比一比》这一课的教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47页的例1和第48页的练习题。
我们将学习如何使用直尺和卷尺来量物体的长度,并比较不同物体之间的大小关系。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使用直尺和卷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并能够比较不同物体之间的大小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使用直尺和卷尺量物体长度,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比较。
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比较不仅仅是大小,还包括长短、高低等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我准备了直尺、卷尺、不同长度的物体(如木棒、铅笔等)、练习题等教具和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在课堂上拿出一些不同长度的物体,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它们的长度。
2. 讲解:我会向学生讲解如何使用直尺和卷尺来量物体的长度,并演示如何进行测量。
3. 练习:让学生分成小组,使用直尺和卷尺来量教室里的物体,并记录下来。
4. 比较:让学生将测量出来的长度进行比较,找出最长和最短的物体。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量一量比一比直尺、卷尺长度七、作业设计1. 请用直尺和卷尺量一量你的铅笔、书本、桌子的长度,并将结果记录下来。
答案:铅笔长度为15厘米,书本长度为20厘米,桌子长度为120厘米。
2. 比较一下你的铅笔和书本的长度,哪个长?哪个短?答案:铅笔短,书本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对于使用直尺和卷尺量物体长度掌握得比较好,但在比较方面还需要加强。
在课后,我会让学生们多进行一些类似的练习,以加强他们的比较能力。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们在生活中多运用数学知识,比如在购物时比较商品的价格等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学生对于使用直尺和卷尺量物体长度的掌握程度是一个重点。
在课堂上,我通过引入不同长度的物体,让学生们观察并猜测它们的长度,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量一量,比一比》教案五篇
《量一量,比一比》教案五篇第一篇:《量一量,比一比》教案《量一量,比一比》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88-89页量一量,比一比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实际测量长度的过程,认识身边事物的长度。
2、在实践活动中,能够用比较合适的方式描述物体的长度,在比较、修正、测量结果的过程中,体会测量的本质,培养估测能力,建立初步的长度观念。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经历测量长度的过程,发展长度观念教学难点:体会测量的本质教学过程:一、复习1、说一说我们都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2、请你用手势来比划一下,1米和1厘米各有多长?我们在认识米和厘米时都用到了一个工具就是尺。
那我们来看看我们生活中常用的尺有哪些?(课件出示各种尺)二、介绍方法1、你能用手势告诉我60厘米有多长吗?学生用手势比划的时间,注意观察找出不同的、相差较大的来进行对比。
2、看来,我们可以用我们的身体来对物体的长度做出估测,古时候的人没有尺,就用这种方法来测量物体,我们看看他们都用了什么?(课件出示各种测量方法)3、像这样一庹、一拃、一步……都是他们常用的,甚至到现代有一些我们也常用。
工人师傅要给讲台铺地毯,可是不小心把皮尺丢在了路上,今天我们就来帮助他解决讲台有多长的问题?(板书:讲台有多长?)三、小组合作想一想,我们可以借助身体的哪一部分来帮助工人师傅测量讲台的长度?1、你想测量身体哪一部分的长度?是从哪到哪的距离?(师提问)2、同桌合作,来测量。
3、将测量的数据填入表格。
(学生测量后汇报自己的数据,教师板书)师:为什么测量的数据不同呢?我们选哪个数据来记录呢?四、1、测量课桌的长度现在先用我们身体上的“尺”来量一量课桌的长度,你先估计一下它有多长。
小组讨论:你想用什么当“尺”。
一个这样的“尺”够吗?请同学们来帮帮你吧?(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当尺进行测量)2、测量讲台的长度。
估计一下讲台有多长?小组内先进行讨论,选择什么当“尺”比较合适。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量一量,比一比-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量一量,比一比人教新课标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量一量,比一比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包括第37页至第39页的“量一量,比一比”章节。
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学会用尺子量物体,并进行物体长度的比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如厘米、米等。
2. 培养学生用尺子量物体的能力。
3. 让学生学会物体长度的比较,并能用“长”、“短”等词汇描述。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长度单位的理解和运用,物体长度的比较。
2. 教学重点:用尺子量物体,掌握长度单位,进行物体长度的比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尺子、铅笔、课件等。
2. 学具:学生尺子、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如桌子、椅子、黑板等,注意它们的长度。
2. 讲解长度单位:向学生介绍厘米、米等长度单位,并用尺子演示如何测量物体长度。
3. 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用尺子量一量身边的长度,如桌子的长度、椅子的长度等,并记录在练习本上。
4. 比较物体长度:让学生拿出自己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并用“长”、“短”等词汇描述。
5.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例题,如“哪个物体最长?哪个物体最短?”等,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并得出答案。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如“量一量,比一比”等,检查学生对长度单位和物体长度比较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长度单位:厘米、米比较物体长度:长、短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尺子量一量家里某个物体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2)比较身边同学的身高,用“长”、“短”等词汇描述。
2. 答案:(1)家里某个物体的长度:如桌子长度为80厘米。
(2)身边同学的身高比较:如甲同学比乙同学高,可以说甲同学的身高长于乙同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长度单位和物体长度比较的掌握。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量一量比一比》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量一量比一比》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量一量,比一比》是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主要包括了长度单位的认识,物体的比较和排列,以及简单图形的面积计算。
这一部分内容是学生初步接触长度单位,面积概念和图形排列的基础知识,为学生今后学习更高级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但是对于长度单位,面积概念等抽象的知识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具体的操作和实际例子的演示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能够用量尺量物体的长度。
2.让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比较物体的面积大小。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长度单位的认识和运用。
2.面积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3.图形排列的规律的发现。
五.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实践操作法,比较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实物展示,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合作中探究。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量尺,实物模型,图形卡片,计时器等。
2.学具:量尺,练习本,彩色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实物展示,如书本,铅笔,桌子等,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长度和宽度,让学生初步感知长度和面积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实物展示,向学生介绍长度单位,如厘米,毫米,米等,并且通过量尺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用量尺量物体的长度。
3.操练(10分钟)教师分组让学生动手操作,用量尺量一量教室里的物体,如桌子,椅子,黑板等,然后记录下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实物展示,向学生介绍面积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如用卡片覆盖实物,来比较物体的面积大小。
5.拓展(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实物展示,引导学生发现图形排列的规律,如重复排列,旋转排列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量一量比一比-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量一量比一比-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如何使用直尺和卷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比较两个物体的长度大小。
教学内容包括认识直尺和卷尺,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它们进行测量,以及如何比较两个物体的长度大小。
教学目标:1. 认识直尺和卷尺,并了解它们的使用方法。
2. 学会使用直尺和卷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3. 学会使用“比较”的方法,比较两个物体的长度大小。
4. 能够准确记录测量结果,并进行简单的数据比较。
教学难点:1. 正确使用直尺和卷尺进行测量。
2. 准确比较两个物体的长度大小。
3. 正确记录测量结果,并进行简单的数据比较。
教具学具准备:1. 直尺和卷尺。
2. 各种长度不同的物体,如铅笔、书本、桌子等。
3. 测量记录表。
教学过程:1. 引入:向学生介绍直尺和卷尺,并展示如何使用它们进行测量。
2. 讲解:详细讲解如何使用直尺和卷尺进行测量,包括如何放置直尺和卷尺,如何读取测量结果等。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使用直尺和卷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引导学生观察和模仿。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测量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5. 比较:学生使用测量结果,比较两个物体的长度大小,教师指导如何进行准确比较。
6. 记录:学生将测量结果记录在测量记录表上,并进行简单的数据比较。
7.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测量的重要性和准确性。
板书设计:1. 量一量比一比2. 内容:直尺和卷尺的认识和使用方法,测量物体的长度,比较两个物体的长度大小,记录测量结果。
作业设计:1. 测量家中各种物体的长度,并记录在测量记录表上。
2. 比较两个物体的长度大小,并解释比较结果。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直尺和卷尺,让学生学会使用它们进行测量,并通过比较两个物体的长度大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比较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引导学生观察和模仿,并及时纠正错误。
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7《量一量,比一比》(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6.7《量一量,比一比》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长度的概念,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测量长度的方法。
2. 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应用。
3. 长度的大小比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测量长度的方法,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应用,长度的大小比较。
2.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准确读取测量结果。
四、教学方法1. 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测量身边的物体,亲身体验长度的概念。
2.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测量经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 游戏竞赛:设计有趣的测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长度这一概念。
- 提问:你们知道如何测量长度吗?长度有哪些单位?2. 新课讲解- 讲解测量长度的方法,重点强调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和准确读取测量结果。
- 介绍长度单位厘米和米,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 通过实例,展示如何进行长度的大小比较。
3. 实践操作- 分组进行测量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长度的概念。
-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如尺子、卷尺等。
- 引导学生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并进行长度的大小比较。
4. 小组讨论- 让学生分享测量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讨论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引导学生总结测量长度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5. 游戏竞赛- 设计有趣的测量游戏,如“测量接力赛”、“长度猜猜看”等。
- 通过游戏竞赛,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测量技能。
6. 总结与反思-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测量长度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六、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测量家中物品的长度,记录在作业本上。
2. 拓展作业:寻找生活中的长度测量实例,与同学分享。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
量一量,比一比-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量一量,比一比-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明确比较大小的概念和方法,掌握对物品进行长短、重量、容量、面积等方面的量化和比较。
2.在实际操作和物品比较中积累经验,提高感性认识和能力,同时开发想象力和观察力。
3.提高认识质量,培养积极评价、除弊思考、实事求是、主动合作等学习个性。
教学内容•运用实物、图片等生动的教具,通过直观的形象让学生了解大小和重量的概念•利用实验、测量的形式,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重量的概念和操作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在分组中进行户外或室内的大小、长度、高度、质量、容量等项目的测量•常用的衡量和测量单位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多个重量规等测量器材2.鲜明色彩、形状、分量适中的物品3.单位测量标准(如厘米纸、家具尺)4.小组分组安排步骤一:概念引入老师拿出一袋子饼干问学生:“哪一袋的饼干重?”鼓励学生自己思考,并与其它同学讨论怎么比较才能知道“哪一袋的饼干重”。
引导学生认识比较大小的基本概念,探究基本比较方法。
步骤二:形象引入老师拿出一些不同重量的物品让学生观察、试摇。
要求学生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排序,并引导学生认识重量的含义。
接着,让学生用不同的重量计量器进行测量以及讨论和记录比较结果。
步骤三:活动实践让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开始进行分组活动。
具体分组活动如下:1.组织学生在分组的环境中寻找很多物品,然后去测量并将其按照大小、长度、高度等方面进行分类。
2.在测量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不同单位的含义和使用方法,如公分、米、分米、升、毫升、立方米等。
3.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重量、容量等抽象概念的实际应用和操作方法。
4.在每个组别的结束时,让小组组长汇报成果,总结活动过程和结果。
步骤四:加强练习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再次让学生进行分类和排序,加深学生对于量、比大小的基本概念的认识。
学生可以更加清晰的掌握长短、重量、容量等方面的量和比较。
步骤五:评价在活动结束后,学生总结活动过程并对自己和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量一量,比一比︳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量一量,比一比︳人教新课标( )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主要内容在第四单元《量一量,比一比》中。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和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
我们将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厘米和米两种长度单位,并学会用它们来量一量物体的长度,进而比较物体之间的大小关系。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学生能够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够准确地表达出来。
3. 学生能够通过比较物体的长度,判断出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够准确地表达出来。
难点:让学生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比较物体长度来判断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尺子、教学卡片、实物模型等。
学具:学生尺子、练习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如桌子、椅子、黑板等,引导学生发现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2. 概念讲解:介绍长度单位厘米和米,讲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用实物模型和教学卡片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
3. 实例讲解:用尺子量一量教室内的一些物体,如桌子、门、窗等,并记录下来。
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长度。
4. 操作练习:让学生自己用尺子量一量身边的物体,如书本、铅笔等,并记录下来。
然后让学生相互展示自己的测量结果,并判断长度的大小关系。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地展示教学内容,包括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定义,以及比较物体长度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用尺子量一量你的铅笔,记录下长度,并说出它有多长。
2. 观察教室里的物体,用厘米和米为单位量一量它们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3. 找一找家里的物品,如桌子、椅子等,用尺子量一量它们的长度,并判断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答案:1. 铅笔的长度是15厘米。
6.7《量一量,比一比》(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6.7《量一量,比一比》(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6.7《量一量,比一比》这一章节。
我们将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学会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够比较物体的大小。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长度单位,掌握用尺子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并能够比较物体的大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够独立地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比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尺子、铅笔、练习本等学具,供学生在课堂上使用。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实践活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长度单位。
我会让学生用自己的尺子量一量教室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然后,我会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他们刚刚学到的知识。
我会让学生用尺子量一量他们身边的物体,并记录下来。
我会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互相量一量对方的身高,并比较谁更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长度单位2. 用尺子量物体长度3. 比较物体大小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用尺子量一量下列物体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1. 书桌的长度2. 铅笔的长度3. 课本的长度答案:1. 书桌的长度:80厘米2. 铅笔的长度:18厘米3. 课本的长度:26厘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的教学,看学生是否掌握了长度单位的概念,以及他们是否能够独立地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比较。
拓展延伸部分,我可以让学生在家里用尺子量一量家里的物品,比如电视、床等,并记录下来,这样可以让他们更好地应用所学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去直观感受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例题的讲解和随堂练习的设计,以及板书的设计,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用尺子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作业的设计和课后拓展延伸,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这些重点细节中,我认为最为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去直观感受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量一量比一比》教案4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量一量比一比》教案4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比”的概念,能够用“比”进行简单的大小比较。
2.能够正确使用“多、少”、“多一些、少一些”等相关词语进行描述。
3.能够通过量的尺度进行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和估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比”的概念,掌握用“比”进行简单的大小比较。
2.进行量的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量一量比一比”展开,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比”的概念,学会用“比”进行简单的比较。
同时,通过量的比较训练学生的观察和估算能力。
四、教学准备1.PowerPoint课件2.学生教材3.小组活动准备材料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复习“多、少”、“多一些、少一些”的概念,为本节课做铺垫。
第二步:新知呈现(15分钟)1.讲解“比”的概念,通过例题引导学生理解“比”的含义。
2.展示图片或实物,让学生用“比”进行大小比较,理解“比”的用法。
第三步:小组活动(20分钟)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发一定数量的物品。
2.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用“多、少”、“多一些、少一些”等词语描述物品的数量。
3.引导学生用“比”进行物品数量的比较,让学生自己制定比例。
第四步:讨论总结(10分钟)1.引导学生进行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和体会。
第五步: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练习作业,巩固学生对“比”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量的比较,如比较水果的重量、自己身高和家人的身高等。
2.给学生提供更多实际的应用情境,帮助他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量一量比一比”的知识。
祝愿本节课顺利进行!。
人教版2023-2024二年级数学上册《综合实践活动:量一量比一比》教学计划及教案
人教版2023-2024二年级数学上册《综合实践活动:量一量比一比》教学计划及教案一. 教材分析《综合实践活动:量一量比一比》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章内容。
这一章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长度单位,能够用量尺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够比较物体的大小。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长度单位的概念,但是还不能熟练运用。
他们在生活中有了一些关于大小的比较经验,但是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比较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长度单位,能够用量尺量物体的长度。
2.让学生能够比较物体的大小,并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能够用量尺量物体的长度。
2.难点:让学生能够比较物体的大小,并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引导发现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2.物体(如书本,铅笔等)3.教学PPT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长度单位,如米,厘米等。
接着,展示一些物体,让学生尝试用量尺量一下它们的长度。
2.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物体,让学生两两分组,用量尺量出它们的长度,并记录在白板上。
教师同时引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量尺,如何避免误差。
3.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物体,让学生自主量出它们的长度,并和小组成员进行比较。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几组学生,让他们在讲台上展示他们的测量结果,并解释他们的测量方法。
其他学生听后,可以提出疑问或者给予肯定。
5.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用长度单位来比较物体的大小,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比如,可以通过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等来比较它们的大小。
6. 小结(5分钟)教师让学生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收获。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量一量,比一比︳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量一量,比一比︳人教新课标( )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量一量,比一比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
我们将学习第六章“量一量,比一比”。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学习长度单位,比较物体的大小和长短,以及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学会比较物体的大小和长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学生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正确比较物体的大小和长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尺子、绳子、小棍子等。
学具:学生尺子、练习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如桌子、椅子、书本等,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物品的长度是不一样的。
2. 讲解长度单位:介绍厘米、米等长度单位,让学生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
3. 比较物体的大小和长短:让学生用尺子量一量教室里的物品,如桌子、椅子等,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和长短。
4. 实际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用尺子量一量组内的物品,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和长短。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长度单位:厘米、米比较方法:1. 直接比较: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和长短。
2. 转换比较:将两个物体的长度转换成相同的长度单位,再进行比较。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尺子量一量家里的物品,如桌子、椅子等,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和长短。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学生可以给出具体的比较结果。
2. 作业题目:请用尺子量一量自己的身高和体重,并比较一下。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学生可以给出具体的比较结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长度单位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能够正确比较物体的大小和长短。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除了长度单位,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单位来比较物体的大小和长短?例如,可以用面积单位来比较物体的面积大小。
量一量,比一比 (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量一量,比一比教材版本: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长度的概念,掌握基本的长度单位。
2. 培养学生运用工具进行测量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比较物体长短的能力。
教学内容:1. 长度的概念及单位。
2. 如何使用直尺进行测量。
3. 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两根绳子,一根长,一根短,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哪根绳子长,哪根绳子短。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如何量一量,比一比。
二、新课1. 教师讲解长度的概念,介绍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
2. 教师示范如何使用直尺进行测量,并让学生跟随操作。
3. 学生分组进行测量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一些物体,让学生分组进行测量,并比较长短。
2. 学生汇报测量结果,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量一量,比一比。
二、新课1. 教师讲解如何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
2. 教师出示一些物体,让学生进行比较,并说出比较方法。
3.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一些物体,让学生分组进行测量,并比较长短。
2. 学生汇报测量结果,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教学评价:1. 学生能理解长度的概念,掌握基本的长度单位。
2. 学生能熟练使用直尺进行测量。
3. 学生能正确比较物体长短。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亲自操作,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学生运用工具进行测量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总结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总结能力。
同时,教师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掌握所学内容。
重点关注的细节:学生测量与比较能力的培养在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的教学内容中,"量一量,比一比"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量一量比一比》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量一量比一比》教案一. 教材分析《量一量,比一比》是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量》的内容。
这一单元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学会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进行简单的比较。
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提高观察、操作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但对于长度单位的概念和运用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和理解长度单位,提高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进行简单的比较。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培养他们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进行简单的比较。
2.难点:长度单位的转换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长度单位。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3.交流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尺子、剪刀、胶水、彩纸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把尺子,一些小卡片,彩色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的情境,如教室的长度、宽度和高度,让学生猜一猜,量一量,比一比。
引导学生发现长度单位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长度单位的概念,如厘米、米等,并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感受和理解长度单位。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尺子测量教室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并记录在卡片上。
学生可以互相交流,讨论测量结果。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测量结果,并在黑板上进行板书。
量一量比一比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此外,学生在团队合作方面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交流、协作,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本章节的学习,让学生在掌握测量和比较技能的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严谨、认真、合作的学习态度。
3.创新作业: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设计一个创意测量工具,如用纸板制作的直尺、三角板等,并说明其使用方法。
-学生可以尝试使用自制的测量工具进行实际测量,比较其与标准测量工具的准确性,并分析原因。
4.思考作业:
-让学生思考测量和比较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举例说明。
-学生可以从科学、技术、生活等多个角度进行思考,提高对测量和比较方法的认识。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练习题可以包括:测量线段长度、比较物体大小、解决实际测量问题等。
3.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点评,及时纠正错误,引导学生总结经验。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测量和比较的方法及技巧。
2.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练习中的收获和感悟,鼓励他们提出疑问和困惑。
5.拓展阅读:
-推荐学生阅读与测量和比较相关的书籍、文章,了解测量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比较方法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好笔记,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二)讲授新知
1.讲解基本的测量工具,如直尺、三角板等,并示范如何正确使用这些工具进行测量。
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量一量 比一比》教案
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量一量比一比》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使用长度量进行比较,并能灵活使用“长短”、“大小”等概念进行描述和比较。
2.能够用正确的语言描述不同长度、大小的事物,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类的能力,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敏感度。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学生能准确地使用比较语言描述物体的长短、大小。
2. 难点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长短”、“大小”等比较概念。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owerPoint课件–物体长度、大小对比的图片–长度比较练习题–记录学生回答情况的表格2.学生准备:–学习用书《数学》–铅笔、橡皮、尺子四、教学过程第一节:引入1.师生互动: “同学们,你们知道怎样描述物体的长度和大小吗?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如何量一量,比一比。
”2.导入话题: “现在请拿出尺子,我们一起来量一量身边物体的长度。
”第二节:学习1.演示示范: 老师示范使用尺子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并比较它们的长短。
2.学生练习: 学生互相合作,在小组内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比较。
3.师生互动: 老师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引导学生用“长短”、“大小”等词汇描述物体。
第三节:巩固1.练习题: 老师出示长度比较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相互交流答案。
2.班内讨论: 老师组织学生就练习题展开讨论,引导他们描述和比较答案中的不同情况。
第四节:拓展1.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校园内寻找不同长度或大小的物体,用尺子测量并比较。
2.讨论总结: 老师组织学生分享找到的物体和他们的观察心得,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上未完成的练习题。
2.在家中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总结测量结果。
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能够理解“量一量,比一比”的基本概念,但部分学生在描述物体时使用的语言不够准确。
下节课将通过更多示范和练习,继续巩固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以上为本节课《量一量比一比》的教案内容,希本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量一量,比一比》示范教学设计
《量一量,比一比》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8~8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实际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认识身边事物的长度。
2.在实践活动中,能够用比较合适的方式描述物体的长度,在比较、修正测量结果的过程中,体会测量的本质,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初步建立长度观念。
3.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用不同的测量标准和不同的数据描述同一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对“量”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发展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米尺、软尺、卷尺、皮尺、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预设:米和厘米。
师:你能用手势来比画一下1米和1厘米各有多长吗?学生用手势比画,同桌互相订正。
师:你能用手势比画一下60厘米有多长吗?学生用手势比画,教师观察,寻找典型案例。
师:我发现这次同学们比画的60厘米有长有短,有些同学相差得还挺多的。
教师请相差多的两位同学展示。
师:如果我告诉你,我们的课桌长约60厘米,现在你能比画出60厘米的长度吗?你是怎么想的?学生畅所欲言。
师:看来,光记住1米、1厘米有多长还不够,我们还需要了解身边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
如果我们对身边这些常见物体的长度熟悉了,就可以借助它们了解和认识更多事物的相关信息。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量一量我们身边物体的长度吧!二、探究新知(一)出示测量工具,认识测量方法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曾经介绍并认识了一些测量长度的工具。
课件出示:师:你能分别说说这些尺子怎么使用吗?教师指名学生介绍几种尺子、尺子的测量方法以及测量时要注意的地方。
例如:测量时,尺子的刻度“0”通常与物体测量的起点重合;测量身高时,人要站直,这样测量的高度才准确;……(二)实际测量,认识身边物体的长度1.观察图片,了解测量内容课件出示:师:仔细观察图片,说一说图中的同学们都在测量什么。
预设:在测量教室的长、讲桌的长、课桌的高……2.实际测量,作好测量指导师:你会测量吗?下面以同桌的两个人为一组,互相量一量各自的肩宽,记住测量结果。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量一量比一比》教案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量一量比一比》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不同物体的长度,并能够利用直尺或者其他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测量。
2.学会使用合适的比较词语进行大小的比较,能够正确对物体进行比较大小。
3.掌握简单的数学运算,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二、教学准备1.教案PPT课件2.直尺、尺子等测量工具3.各种不同长度的物体示例4.小组或个人练习题5.黑板、粉笔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老师出示不同长度的物体,让学生用手比划长度,引出量的概念。
2. 学习1.学习使用直尺或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标明单位。
2.学习使用“比”来比较物体的大小。
3.学习使用适当的比较词语进行大小的比较,如“较长”、“较短”等。
3. 练习学生针对老师提供的不同长度物体,进行测量并用“比”进行比较,对相同长度的物体进行排序。
第二课时1. 复习复习前一课时所学内容,让学生回顾使用直尺测量长度以及比较大小的方法。
2. 学习1.学习利用测量工具测量不同长度物体。
2.学习进行简单的比较运算,如“2比3”,“4比1”等。
3.教授简单的加减法运算,让学生能够用数学式子表示比较关系。
3. 练习布置练习题目,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对不同长度的物体进行测量和比较大小的练习,同时加入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四、教学总结在本节课中,学生学会了如何使用测量工具测量不同长度的物体,并且掌握了使用“比”进行比较和适当的比较词语进行大小比较的方法。
同时,学生也初步了解了简单的加减法运算,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全部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量一量比一比-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量一量比一比人教新课标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量一量比一比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二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主题是"量一量比一比"。
我们将通过教材第77页的例题和练习来学习如何用量器和比较符号来比较物体的长度和重量。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量器和比较符号的使用方法,学会如何比较物体的长度和重量,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量器和比较符号的使用方法,学会如何比较物体的长度和重量。
难点在于让学生能够理解并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我已经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量器、比较符号的图片,以及一些实际的长度和重量物品,如尺子、小球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先向学生们展示一些实际的长度和重量物品,如尺子和不同重量的小球,让他们观察并感受一下。
2. 讲解:然后我会向学生们介绍量器和比较符号的使用方法。
我会用量器测量一些物品的长度和重量,并使用比较符号进行比较,让学生们直观地看到结果。
六、板书设计在黑板上,我会写上"量一量比一比"的主题,并画出一些示例的物品和量器,以便学生们能够直观地看到如何使用量器和比较符号。
七、作业设计1. 小明的尺子比小红的长。
2. 小华的球比小李的重。
答案:1. 小明的尺子 > 小红的尺子2. 小华的球 > 小李的球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掌握了量器和比较符号的使用方法,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比较物体的长度和重量。
然而,有些学生对于如何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练习中加强引导和训练。
另外,可以拓展延伸一下,让学生们尝试自己设计一些比较题目,增加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在教学内容中,我特别关注了教材第77页的例题和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量一量,比一比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加深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通过对自己身体各部分长度的测量,及周围东西的测量,使学生感受自己正在成长的快乐。
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掌握测量方法的多样性,通过动物的身高或身长和人比一比的过程让学生对米和厘米有更深一步的认识,切实体会数学与自己生活的联系。
3、在测量中培养学生的分工合作意识;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4、在活动中初步渗透统计的思想和统计知识。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每组皮尺,卷尺,一根木条,2张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启发,明确目标
小朋友,今天我们要到一个乐园去做游戏,你们高兴吗?(随着音乐的节奏,老师和学生一同带着舞蹈动作跳着进入教室就坐。
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多媒体出示主题图,直观、形象,吸引学生注意力。
)
1、启发谈话:
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些长度单位,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
们已经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厘米、米)
2、估测:
1米等于多少厘米?(1米=100厘米)
1米大约有多长?(估测、比划)
3、强调测量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那谁来说一说,测量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①从0刻度开始量起。
②尺子不能打弯。
③对准1米刻度作记号。
)
(一)、在木条上测量出1米长的一段
1、各组拿出木条和卷尺,小组合作在木条上量出1
米长的一段,并做好记号。
2、学生测量,老师指导。
3、老师验证各组测量情况。
4、评价、奖励。
(二)、测量课桌长、宽、高的长度
(多媒体出示课桌的测量情况记录表,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有序性。
)
1、估测课桌长、宽、高的长度。
(1)根据你刚才实际测量到的1米的长度,请同学们来估测一
下,天天和我们朝夕相处的课桌的长度、宽度、高度分别大约是多少?(结合量出的一米长的木条的长度,估测出学生熟悉的课桌长、宽、高的长度,有利于培养学生估测能力。
)
(2)小结:这只是我们估测出的长度,是我们猜想的,怎么样才能得到比较准确的结果呢?(要进行实际测量)
2、小组合作,进行实际测量:
(1)小组讨论,组长结合组内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工。
(2)进行实际测量,老师巡回观察指导。
3、汇报、讲评:
(1)各组汇报测量结果(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测量统计结果)
(2)比较各组测量结果(各组结果尽不相同,存在误差)。
(3)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4)适时评价。
(5)表彰分工合理、测量细心的小组。
(三)、测量门的宽度、窗户的宽度、讲台的宽度、饮水机的高度、黑板到讲台之间的距离:
1、启发谈话,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测量。
我们通过测量知道了课桌的长度、宽度、高度,你还想测量什么?(引导学生观察身边事物,就地取材。
如教室门的宽度、窗户的宽度、讲台的宽度、饮水机的高度、黑板到讲台之间的距离等;自主选择,自主进行测量活动。
)
2、小组测量,老师指导。
3、汇报、讲评:
(1)请各组汇报测量结果。
(老师适时奖励)
(2)小结:刚才各组都积极配合,测量出了我们教室一些物体的长度,大家已经掌握了测量方法,学会了测量物体的实际长度。
(四)有一条鳄鱼身长六米,你能用合适的长度描述这个长度吗?
1、黑板长3米,有两块黑板那么长。
2一个人的肩宽大约30厘米,29人并排站着喝鳄鱼差不多
(五)选择下表中的一种动物,想上面这样,用你自己的方式把这几种动物的身高和身长表示出来。
长颈鹿身高6米
鸵鸟身高2米50厘米
企鹅身高1米30厘米
鲸鱼身高26米
巨蟒身长10米
壁虎身长12米
所选动物:
测量标准:
测量结果:
四、巩固新知延伸课外:
1、全课小结:
(1)通过这节实践测量活动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掌握了哪些知识?
(2)看来,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不少本领,从测量过程中体验到了测量的乐趣,你们开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