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小学语文-第3课-古诗三首-课件PPT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精美课件(共100张PPT)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纤纤”一词写出了织女手的纤细; “素”字写出了织女手的白晳; 弄:形象地写出了机梭在织布机上的飞速 运动,同时也表现出织女织布动作的娴熟。
这两句诗令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不仅写出了织女的姿态美,也意在突出织 女的勤劳形象,更意在表现织女因牛郎不 在身边的孤寂、苦闷。
章:有花纹的纺织品,这里指整幅的布帛。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零:落下。 诗意: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 眼泪如同雨水般掉落。
这两句诗写织女织布的结果和织布时的 情态。织女劳而无功,泪如雨下,只因为思 念着她的牛郎,内心饱受折磨,十分痛苦。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盈盈: 脉脉:用眼睛表达情意的样子。 形容清澈。
《十五夜望月》中的“不知秋思落谁家” 委婉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在你读过的 古诗词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诗句?和同学 交流。
示例: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张籍《秋思》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王维《杂诗》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夜晚 “汉宫”:借古讽今,实指唐朝皇宫。 用“传”与“散”两个动词生动地画出
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 如闻轻烟之味。
寒食之夜本是禁止烟火的,但皇帝宠 幸之臣的家中,烛火通明,烟雾缭绕。仅 此一点,足见他们平日里弄权倚势,欺压 贤良。作者仅用两句诗,写了一件传蜡烛 的事情,就将这种可恶、可憎的面目暴露 无遗,达到了辛辣讽刺的目的。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落: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 人以灵动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 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优秀课件(共224张PPT)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这句话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 景象?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夜晚 日暮
这在两万句民诗禁描火绘的出了寒一食幅节怎, 样皇的帝画却面特?别表开达恩了赐作火者给怎王样侯 的贵情族感,?对这个细节的描写,
流露出诗人对现实不满之情。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大意吧!
译文:春天的京城到处柳絮飞舞,杨花飘 散,寒食节皇家花园的杨柳在春风中飘拂。 日落天黑,皇宫里传送着朝廷赏赐的蜡烛, 燃烛升起的轻烟飘进了王侯贵族之家。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结合牛郎织女的故事,说说《迢迢牵牛星》表达的 情感。
《迢迢牵牛星》这首诗表达了因感情遭遇挫折 而忧伤痛苦的心情。
《十五夜望月》中的“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 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在你读过的古诗词中,还有 哪些类似的诗句?和同学交流。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尽:都。 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 人的思绪。
译文:今天晚上人们都在仰望皎洁明亮 的月亮,却不知道秋天的思念之情落在了谁 家?出冷露的轻 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 润之久,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诗中“__地__白__”让人联想到李白的“疑是地 上霜”;“_树__栖__鸦__”和“__冷__露__”表现出了月 夜的静与深与让人不禁产生了萧瑟苍凉之感。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盈盈:形容清澈。 一水:指银河。 间(jiàn):间隔。 脉脉(mò):用眼睛表达情意的样子。
句意:这银河看起来 又清又浅,两岸相隔 又有多远呢。虽然只 隔一条清澈的河流, 但他们只能含情凝视, 却无法用语言交谈。
这首诗写得是我国哪个传统故事?你是 从那句诗看出来的?
牛郎织女的故事。 从“迢迢牵牛星,皎皎 河汉女”这句可以看出。
六年级下册语文PPT优质课件 第三课古诗三首 (共43页) 人教部编版
疏通字词:
迢 tiáo 皎皎 jiǎo
纤纤 xiān
札札zhá
擢 zhuó 素手 机杼zhù
泣涕 tì 一水间jiàn
脉脉 mò 脉mài搏
六年级下册语文PPT课件 第三课古诗三首 (共43页) 人教部编版
听读课文
朗读指导:五言的朗读节奏一般分为“二三”、“二 一二”、或“二二一”.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河水并非不能渡过,而是不可逾越。 是因有像王母这样的势力的阻隔,爱情 被扼杀、遭遇挫折。可见,织女“泣涕 零如雨”的悲思是源于对有情人的爱情 被无情毁灭的悲恨。 本诗明写传说故事, 暗写现实生活,表面是写织女相思牛郎 的事,而实际是抒发人世间思妇对远在 他乡恋人的离愁别绪,以委婉曲折的手 法,抒发闺妇的感伤情怀。
六年级下册语文PPT课件 第三课古诗三首 (共43页) 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PPT课件 第三课古诗三首 (共43页) 人教部编版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六年级下册语文PPT课件 第三课古诗三首 (共43页) 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PPT课件 第三课古诗三首 (共43页) 人教部编版
品诗赏句
春城无处不飞花,
处处“飞花” 说明了什么?
寒食东风御柳斜。
六年级下册语文PPT课件 第三课古诗三首 (共43页) 人教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PPT课件 第三课古诗三首 (共43页) 人教部编版
赏析
译文:傍晚皇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青 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六年级下册语文PPT课件 第三课古诗三首 (共43页) 人教部编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优秀PPT课件
日暮汉宫传蜡烛
诗人看到的是唐朝的长安城,为什么说“汉宫”?
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诗人为什么写“传蜡烛”这件事?
寒食节的习俗
皇家的特权
——禁烟火
——燃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轻烟”含有讽刺意味。 “散入”暗示权贵宠臣也受到皇家特 权的恩典。
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 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长安城风光 无处不飞花 (暮春时节) 东风御柳斜
自由朗读古诗,对照注释,说说每 句诗的意思。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指春天的京城
指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
暮春时节,长安城里处处飘絮又飞花。 寒食节春风轻拂,宫中的柳树随风舞动。
春天
京城、御花园
飞花、东风、柳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用汉朝皇宫代指唐朝皇宫
指天子宠幸之臣
夜幕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轻 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默读古诗,读准字音。
shí
寒食
chù
春 城 无 处 不 飞 花,
yù
寒 食 东 风 御 柳 斜。
ɡōnɡ chuán
日 暮 汉 宫 传 蜡 烛,
sàn
hóu
轻 烟 散 入 五 侯 家。
初读课文,划分节奏。
寒食
春 城 无 处 不 飞 花, 寒 食 东 风 御 柳 斜。 日 暮 汉 宫 传 蜡 烛, 轻 烟 散 入 五 侯 家。
——[唐]杜牧《清明》
1.课外搜集与我国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背诵 积累。
2.将《十五夜望月》改写成一篇优美的散文, 与同学交流评价。
思考问题,感受诗人描绘的意境。
这两句诗没有写月光,却让人感觉到有月 光,这是从何处体现的? 月下所见:地白如霜、树上栖鸦 “树栖鸦”从听觉还是视觉来写?写鸦鹊 有什么作用? 既有听觉,也有视觉,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第三课时》课件(共16张PPT)
mò mò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小组研习一 理解诗意
4号抢答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两颗星相距那么遥远又那么明亮
伸出
摆弄
5号抢答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外貌 白净
动作
织女虽然伸出纤纤素手,但心不在机织,用 摆动着机杼的动作,揭示她倍感寂寞的内心。
泪水像雨水一样滴下来 6号抢答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神态
小组研习三
相距并不遥远
5号抢答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反问句
译文:中间只隔了一道清清浅浅的银河, 他俩相距又能有多远呢?
神态
3号抢答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不能与心爱的人互诉衷肠
译文:虽然只隔一条清澈的 河流,但他们只能含情凝视,却 无法用语言交谈。
小组研习四
2号抢答
结合牛郎织女的故事,你能说一 说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情感吗?
语文 六年级 下册
3 古诗三首
第2课时
学习目标(齐读)
1、学习本课生字,正确认读并掌握 “章” “泣” “盈” “脉”。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注释理解古诗大意,体会古诗表达的感情。
预习展示
6号抢答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的 《文选》,是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 首编入,编者把这些作者已经无法考证的五言诗 聚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首,后 世于是作为组诗看待。《迢迢牵牛星》是其中的 一首,写作年代大约在东汉末年。
落下
点明了织女 “终日不成章”的原因,用“零 如雨”的神态描写点明她心里终日的悲伤愁闷。
小组研习二
2号抢答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小组研习一 理解诗意
4号抢答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两颗星相距那么遥远又那么明亮
伸出
摆弄
5号抢答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外貌 白净
动作
织女虽然伸出纤纤素手,但心不在机织,用 摆动着机杼的动作,揭示她倍感寂寞的内心。
泪水像雨水一样滴下来 6号抢答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神态
小组研习三
相距并不遥远
5号抢答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反问句
译文:中间只隔了一道清清浅浅的银河, 他俩相距又能有多远呢?
神态
3号抢答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不能与心爱的人互诉衷肠
译文:虽然只隔一条清澈的 河流,但他们只能含情凝视,却 无法用语言交谈。
小组研习四
2号抢答
结合牛郎织女的故事,你能说一 说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情感吗?
语文 六年级 下册
3 古诗三首
第2课时
学习目标(齐读)
1、学习本课生字,正确认读并掌握 “章” “泣” “盈” “脉”。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注释理解古诗大意,体会古诗表达的感情。
预习展示
6号抢答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的 《文选》,是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 首编入,编者把这些作者已经无法考证的五言诗 聚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首,后 世于是作为组诗看待。《迢迢牵牛星》是其中的 一首,写作年代大约在东汉末年。
落下
点明了织女 “终日不成章”的原因,用“零 如雨”的神态描写点明她心里终日的悲伤愁闷。
小组研习二
2号抢答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优秀课件(共129张PPT)
恩赐点蜡烛。
【五侯家】泛指唐朝的王侯贵族。
译文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译文:暮春的长安城里处处柳絮飞舞、落花飘散,寒食 节的春风吹拂着皇城里的杨柳。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译文:傍晚,皇宫里忙着传送朝廷赏赐的蜡烛,燃烛升 起的轻烟飘进了王侯贵族之家。
春城无处不飞花,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这两句写两星相对的清冷环境,以迢迢言牵牛, 容易让人联想到远在他乡的游子;以皎皎状织女, 光彩照人,容易让人联想女性的娇美的容颜。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这两句写织女的活动,是诗人的想象。 织女无心织布,内心悲伤不已。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比喻、夸张,织女虽整日织布,却织 不成匹,其内心悲苦的形象跃然纸上。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秋天的情思,这 “谁家”就是“谁” 里指怀人的思绪。 的意思。“家”是语
尾助词,无实义。 人们都在望着今夜的明月,不知那茫茫的秋 思落在谁那边?
“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一词能换成“在”吗? 谈谈你的理解。
一个“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 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 的,而“在”字,就显得平淡寡味了。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检பைடு நூலகம்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句子是否通顺。
多音字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日暮汉宫传. 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chuán (传说) 传 zhuàn(传记)
加点的字 是多音字!
注意加点字的读 音!
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 这里指天子宠幸之臣。 这里用汉朝皇宫来指唐朝皇官。
【五侯家】泛指唐朝的王侯贵族。
译文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译文:暮春的长安城里处处柳絮飞舞、落花飘散,寒食 节的春风吹拂着皇城里的杨柳。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译文:傍晚,皇宫里忙着传送朝廷赏赐的蜡烛,燃烛升 起的轻烟飘进了王侯贵族之家。
春城无处不飞花,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这两句写两星相对的清冷环境,以迢迢言牵牛, 容易让人联想到远在他乡的游子;以皎皎状织女, 光彩照人,容易让人联想女性的娇美的容颜。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这两句写织女的活动,是诗人的想象。 织女无心织布,内心悲伤不已。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比喻、夸张,织女虽整日织布,却织 不成匹,其内心悲苦的形象跃然纸上。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秋天的情思,这 “谁家”就是“谁” 里指怀人的思绪。 的意思。“家”是语
尾助词,无实义。 人们都在望着今夜的明月,不知那茫茫的秋 思落在谁那边?
“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一词能换成“在”吗? 谈谈你的理解。
一个“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 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 的,而“在”字,就显得平淡寡味了。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检பைடு நூலகம்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句子是否通顺。
多音字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日暮汉宫传. 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chuán (传说) 传 zhuàn(传记)
加点的字 是多音字!
注意加点字的读 音!
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 这里指天子宠幸之臣。 这里用汉朝皇宫来指唐朝皇官。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精品课件(82页)
课堂演练
一、默写诗歌。 春城无处不飞花, 日暮汉宫传蜡烛,
寒食东风御柳斜 。 轻烟散入五侯家 。
二、《寒食》这首诗采用的写作手法是( C )
A.借景抒情 B.托物言志 C.借古讽今
牛郎织女的故事
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在我国流传千年,今天我 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他们的古诗—《迢迢牵牛星》。
迢 迢 牵 牛 星
译文: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织布机札札地响个不停。 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她哭泣的泪水零落如雨。
没心思织布,呜呜牛 郎你在哪啊……
认真读最后两行诗句,想一想 诗人是怎样表达织女的相思之苦的?
相距并不遥远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反问句
译文:中间只隔了一道清清浅浅的银河, 他俩相距又能有多远呢?
拓展延伸
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
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尽红诗丝意:几七万夕条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
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 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课堂演练 一、诗意再现,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古诗三首古诗三首古诗三首包括寒食迢迢牵牛星和十五夜望月这三首诗分别写了三个节气的习俗今天我们学习第一首寒食题目点明了节日的名称
3 古诗三首
《古诗三首》包括《寒食》、《迢迢牵牛星》和《十 五夜望月》,这三首诗分别写了三个节气的习俗,今天我 们学习第一首《寒食》,题目点明了节日的名称。
寒食
韩翃:唐代诗人,“大历 十才子”之一。建中年间,因 作一首《寒食》而被唐德宗所 赏识,晋升不断,最终官至中 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巧, 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 著有《韩君平诗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hāng
文章 章
结构:上中下 音序:Z 部首:立
组词:篇章 顺理成章
造句:大家用同一个题目作文,可是 写出来的文章却相差悬殊。
书写指导:“立”要扁,下横 最长,中间“日”扁窄,“十” 的横稍长,竖在横上要短。
我会写
yíng
蓝盈盈 盈
结构:上下 音序:Y 部首:皿
组词:丰盈 热泪盈眶
造句:我们坐在小船上,面对蓝盈 盈的湖水,心情特别舒畅。
陶醉春色 歌咏盛世
课文主旨
《寒食》用白描手法写实,刻画皇室 的气派,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 世承平的歌咏。
课堂小结
这是一首讽刺诗。寒食节禁火,然而受的宦者,却得 到皇帝的特赐火烛,享有特权。诗是讽宦者的得宠。首二 句写仲春景色;后二旬暗寓讽喻之情。诗不直接讽刺,而 只描慕生活上的特权阶层,含隐巧妙,入木三分。
( zhuàn )记》。
理解词语
【寒食】 【春城】 【御柳】 【汉宫】 【传蜡烛】 【五侯】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指春天的京城。
寒食节禁火,但朝廷传赐蜡烛给公侯之家,受赐的 可以点火。 寒食节,在冬至后的第105天,清明节前1-2天,节 日期间不能生火做饭。
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
这里指天子宠幸之臣。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句子是否通顺。
理解词语
【迢迢牵牛星】 【皎皎】 【河汉女】 【擢】 【札札】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明亮的样子。 织机发出的响声。
伸出,抽出。
选自《古诗十九首》。作者不详,写作时代大约在东 汉末年。迢迢,遥远。
指织女星。河汉:银河。
理解词语
【机杼】 【章】 【涕】 【盈盈】 【脉脉】
《寒食》这首诗写的是怎样的景色?运用了什么 描写方法?
这首诗运用了白描手法,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 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 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描绘出了一 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
课文结构 寒食
无处不飞花 御柳斜 传蜡烛 五侯家
课文整体感知
诗的前两句:第一句就展示出寒食节长安的迷人风光。把春日的长 安称为“春城”,造语新颖,富于美感。处处“飞花”,不但写出春天 的万紫千红、五彩缤纷,而且确切地表现出寒食的暮春景象。不说“处 处”而说“无处不”,以双重否定构成肯定,形成强调的语气,表达效 果更强烈。“春城无处不飞花”写的是整个长安,下一句则专写皇城风 光。既然整个长安充满春意,热闹繁华,皇宫的情景也就可以想见了。 这里并未直接写到游春盛况,而剪取无限风光中风拂“御柳”一个镜头。 当时的风俗,寒食日折柳插门,所以特别写到柳。同时也关照下文“以 榆柳之火赐近臣”的意思。
诗的后两句:赐火用一“传”字,不但描绘出动态,而且意味着挨个 赐予,可见封建等级森严。“轻烟散入”四字,生动描绘出一幅中官走马 传烛图,虽然既没有写马也没有写人,但那袅袅飘散的轻烟,告诉着这一 切消息,使人嗅到了那烛烟的气味,听到了马蹄声,恍如身历其境。同时, 自然而然会给人产生一种联想,体会到更多的言外之意。
书写指导:中间没有一竖, 右上边横折窄小,下横要长, “矢”下横要长,中撇上不 出头。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诗意: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 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 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句子是否通顺。
多音字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日暮汉宫传. 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chuán (传说) 传
zhuàn(传记)
加点的字 是多音字!
注意加点字 的读音!
读一读:根据他生平传. ( chuán )说,后人编写了这部《名人传.
有花纹的纺织品,这里指整幅的布帛。 织机的梭子 用眼睛表达情意的样子。 眼泪。 形容清澈。
我会写
我会写
sù
素服 素
结构:上下 音序:S 部首:糸
组词:色素 素面朝天
造句:她的毛衣颜色很素净,却 编织得极为巧妙。
书写指导:上边扁宽,下横最 长,“幺”窄小,下边的撇折 稍大,“小”的撇和点要外展。
我会写
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
习
俗
吃 冷 食
学习目标
1.会写2个生字。(重点) 2.理解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 3.能根据诗中的典故,联系相关传统文化知识理解古诗
表达得情感。体会古诗委婉、间接抒情的特点(难点)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诗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自读提示
这里用汉朝皇宫来指唐朝皇官。
我会写
我会写
gōng
王宫 宫
结构:上下 音序:G 部首:宀
组词:龙宫 大闹天宫
造句:紫禁城是边的“口”窄小,居中,下 边的“口”扁宽。
我会写
hóu
侯门 侯
结构:左右 音序:H 部首:亻
组词:诸侯 王侯将相
造句:贾府侯门似海,刘姥姥费 了很大周折才进去。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小学语文 第3课 古诗三首
许多诗人都曾写过关于寒食节的诗歌,今天我们 一起来学习一首——韩翃《寒食》。
走近作者
韩翃(719-788) 字君平,唐代诗人。天宝13年(754)考
中进士。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而被唐德 宗所赏识,晋升不断,最终官至中书舍人。韩翃 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
主要作品:《寒食》《河上寄故人》 《寄柳氏》《同题仙游观》《酬程延秋夜即事见 赠》等。
相关资料
寒食节起源
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
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
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割大腿上的肉给国君吃)”。
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
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
《迢迢牵牛星》
学习目标
1.会写4个生字。 (重点) 2.想象画面,感受画面美。 (重点) 2.抓住关键词,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
想感情。 (难点)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诗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检查自读情况
文章 章
结构:上中下 音序:Z 部首:立
组词:篇章 顺理成章
造句:大家用同一个题目作文,可是 写出来的文章却相差悬殊。
书写指导:“立”要扁,下横 最长,中间“日”扁窄,“十” 的横稍长,竖在横上要短。
我会写
yíng
蓝盈盈 盈
结构:上下 音序:Y 部首:皿
组词:丰盈 热泪盈眶
造句:我们坐在小船上,面对蓝盈 盈的湖水,心情特别舒畅。
陶醉春色 歌咏盛世
课文主旨
《寒食》用白描手法写实,刻画皇室 的气派,充溢着对皇都春色的陶醉和对盛 世承平的歌咏。
课堂小结
这是一首讽刺诗。寒食节禁火,然而受的宦者,却得 到皇帝的特赐火烛,享有特权。诗是讽宦者的得宠。首二 句写仲春景色;后二旬暗寓讽喻之情。诗不直接讽刺,而 只描慕生活上的特权阶层,含隐巧妙,入木三分。
( zhuàn )记》。
理解词语
【寒食】 【春城】 【御柳】 【汉宫】 【传蜡烛】 【五侯】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指春天的京城。
寒食节禁火,但朝廷传赐蜡烛给公侯之家,受赐的 可以点火。 寒食节,在冬至后的第105天,清明节前1-2天,节 日期间不能生火做饭。
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
这里指天子宠幸之臣。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句子是否通顺。
理解词语
【迢迢牵牛星】 【皎皎】 【河汉女】 【擢】 【札札】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明亮的样子。 织机发出的响声。
伸出,抽出。
选自《古诗十九首》。作者不详,写作时代大约在东 汉末年。迢迢,遥远。
指织女星。河汉:银河。
理解词语
【机杼】 【章】 【涕】 【盈盈】 【脉脉】
《寒食》这首诗写的是怎样的景色?运用了什么 描写方法?
这首诗运用了白描手法,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 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 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描绘出了一 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
课文结构 寒食
无处不飞花 御柳斜 传蜡烛 五侯家
课文整体感知
诗的前两句:第一句就展示出寒食节长安的迷人风光。把春日的长 安称为“春城”,造语新颖,富于美感。处处“飞花”,不但写出春天 的万紫千红、五彩缤纷,而且确切地表现出寒食的暮春景象。不说“处 处”而说“无处不”,以双重否定构成肯定,形成强调的语气,表达效 果更强烈。“春城无处不飞花”写的是整个长安,下一句则专写皇城风 光。既然整个长安充满春意,热闹繁华,皇宫的情景也就可以想见了。 这里并未直接写到游春盛况,而剪取无限风光中风拂“御柳”一个镜头。 当时的风俗,寒食日折柳插门,所以特别写到柳。同时也关照下文“以 榆柳之火赐近臣”的意思。
诗的后两句:赐火用一“传”字,不但描绘出动态,而且意味着挨个 赐予,可见封建等级森严。“轻烟散入”四字,生动描绘出一幅中官走马 传烛图,虽然既没有写马也没有写人,但那袅袅飘散的轻烟,告诉着这一 切消息,使人嗅到了那烛烟的气味,听到了马蹄声,恍如身历其境。同时, 自然而然会给人产生一种联想,体会到更多的言外之意。
书写指导:中间没有一竖, 右上边横折窄小,下横要长, “矢”下横要长,中撇上不 出头。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诗意: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 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 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句子是否通顺。
多音字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日暮汉宫传. 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chuán (传说) 传
zhuàn(传记)
加点的字 是多音字!
注意加点字 的读音!
读一读:根据他生平传. ( chuán )说,后人编写了这部《名人传.
有花纹的纺织品,这里指整幅的布帛。 织机的梭子 用眼睛表达情意的样子。 眼泪。 形容清澈。
我会写
我会写
sù
素服 素
结构:上下 音序:S 部首:糸
组词:色素 素面朝天
造句:她的毛衣颜色很素净,却 编织得极为巧妙。
书写指导:上边扁宽,下横最 长,“幺”窄小,下边的撇折 稍大,“小”的撇和点要外展。
我会写
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
习
俗
吃 冷 食
学习目标
1.会写2个生字。(重点) 2.理解诗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 3.能根据诗中的典故,联系相关传统文化知识理解古诗
表达得情感。体会古诗委婉、间接抒情的特点(难点)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诗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自读提示
这里用汉朝皇宫来指唐朝皇官。
我会写
我会写
gōng
王宫 宫
结构:上下 音序:G 部首:宀
组词:龙宫 大闹天宫
造句:紫禁城是边的“口”窄小,居中,下 边的“口”扁宽。
我会写
hóu
侯门 侯
结构:左右 音序:H 部首:亻
组词:诸侯 王侯将相
造句:贾府侯门似海,刘姥姥费 了很大周折才进去。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小学语文 第3课 古诗三首
许多诗人都曾写过关于寒食节的诗歌,今天我们 一起来学习一首——韩翃《寒食》。
走近作者
韩翃(719-788) 字君平,唐代诗人。天宝13年(754)考
中进士。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而被唐德 宗所赏识,晋升不断,最终官至中书舍人。韩翃 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
主要作品:《寒食》《河上寄故人》 《寄柳氏》《同题仙游观》《酬程延秋夜即事见 赠》等。
相关资料
寒食节起源
据史籍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
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
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割大腿上的肉给国君吃)”。
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
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
《迢迢牵牛星》
学习目标
1.会写4个生字。 (重点) 2.想象画面,感受画面美。 (重点) 2.抓住关键词,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
想感情。 (难点)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诗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自读提示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检查自读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