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经颅磁刺激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
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进展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抑郁症等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简称TMS)作为一种无创、非药物治疗方法,近年来在抑郁症的临床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本文将着重探讨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进展,以及其在未来发展中的应用前景。
一、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的机制经颅磁刺激(TMS)是一种通过外界磁场刺激大脑神经元活动的治疗方法。
通过放置在头皮上的线圈向大脑发出磁场脉冲,经颅磁刺激可以调节神经元的兴奋性和抑制性,从而影响相关神经回路的活动。
在抑郁症研究中,经颅磁刺激主要通过刺激前额皮质,调节与情绪调控相关的神经活动。
二、1. 临床疗效的验证: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已被多项临床研究证实。
研究发现,经颅磁刺激可以显著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症状,减轻抑郁程度,并且相对安全无创。
一些研究还表明,经颅磁刺激与传统抗抑郁药物相比,具有更少的副作用和更高的耐受性。
这使得经颅磁刺激成为一种可行的选择,特别是对于不能耐受或对药物治疗反应不佳的患者。
2. 疗效持续性的研究:除了短期疗效的验证外,一些研究还着眼于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的长期疗效。
一项随访研究发现,经颅磁刺激治疗后6个月,超过50%的患者的抑郁症状持续减轻,且无需继续药物治疗。
这表明经颅磁刺激可能具有持久的治疗效果,对于抑郁症的长期管理具有潜在的优势。
3. 个体化治疗的探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经颅磁刺激治疗的个体化。
通过脑功能连接图谱、神经影像学技术等,研究人员可以根据个体特点调整经颅磁刺激的刺激参数,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这种个体化治疗的探索为经颅磁刺激在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的应用前景目前,经颅磁刺激作为一种可行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然而,它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经颅磁刺激治疗的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需要更多的基础研究来支持其临床应用。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摘要: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是一种较其他常规疗法更为安全、对患者神经创伤性更小的抑郁症(MDD)临床治疗办法。
rTMS 主要通过磁刺激前额皮质形成局部强磁场,进而使相应神经元去极化,由此起到调节修复脑内负责情绪调节、致发抑郁症状相关神经回路的作用。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抑郁症rTMS 治疗抑郁的安全性对于 rTMS 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性的研究不胜枚举,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在2008 年首次批准了第一台NeuroStar TMS 抑郁症治疗系统的临床使用,自此,针对 rTMS 治疗精神疾病的观察性研究的开展工作再未停息。
在美国许多州,多种医疗健康保险已覆盖接受 rTMS 治疗的 MDD 患者,这提示 rTMS 作为一种新型绿色疗法越发为人们所熟知和接受。
调查显示,在美国,rTMS20 次到 30 次为一个疗程的抑郁症治疗预期花费在6000 到 12000 美元之间,相比之下,用于 rTMS 的治疗费用较其他抗抑郁疗法相比要多出许多。
但有两项研究显示,rTMS 疗法对一些常规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的MDD 患者来说效果极好且创伤性小,也可谓是物超所值。
而且现在家用版的经颅磁刺激仪应运而生,外观小巧便于携带且价格更亲民,是治疗抑郁症的首选。
考虑到以往并无权威文献指导 rTMS 疗法治疗 MDD 的临床行为,为了进一步规正现行的 rTMS 实施,美国国家抑郁中心协助网络(The National Network of Dpression Center,NNDC)召集多位 rTMS 应用研究领域的临床专家及重要学者成立项目组,在 NNDC 年会中通过电话会议拟定若干专家共识。
该共识依托文献主要来自 OvidSP MEDLINE(1990-2016 年发布文献)以及PsycINFO(1990-2016 年发布文献)两大搜索库,文献语言限制为英文,要求主要研究对象为成年患者,初步纳入 1500 篇符合文献。
经颅磁刺激在神经康复中的前景
经颅磁刺激在神经康复中的前景在当今的医学领域,神经康复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重要课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创新的治疗手段应运而生,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便是其中之一。
这一技术为神经康复带来了新的希望,其应用前景广阔,正在逐渐改变着神经康复的治疗格局。
经颅磁刺激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神经调控技术,它通过磁场作用于大脑皮层,产生感应电流,从而调节神经元的兴奋性。
简单来说,就像是给大脑中的神经细胞发送了一个特殊的“信号”,以激发或抑制它们的活动。
那么,经颅磁刺激在神经康复中到底有哪些具体的应用和优势呢?首先,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经颅磁刺激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治疗手段。
脑卒中后,患者常常会出现肢体运动障碍、语言功能受损等问题。
经颅磁刺激可以针对受损的大脑区域进行刺激,促进神经重塑和功能恢复。
例如,对于偏瘫患者,通过刺激运动皮层,可以增强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提高运动功能的恢复速度和程度。
在帕金森病的治疗中,经颅磁刺激也展现出了一定的潜力。
帕金森病患者主要存在运动迟缓、震颤和肌肉僵直等症状。
经颅磁刺激可以调节基底节区的神经活动,改善运动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多发性硬化症患者,经颅磁刺激可以缓解疲劳、改善认知功能和运动能力。
这对于长期受到疾病困扰、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的患者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治疗选择。
此外,经颅磁刺激在颅脑损伤后的康复中也发挥着积极作用。
颅脑损伤往往会导致认知、情感和运动等多方面的障碍。
经颅磁刺激能够刺激受损区域的神经细胞,促进神经修复和功能重建,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与传统的神经康复方法相比,经颅磁刺激具有独特的优势。
它是非侵入性的,避免了手术带来的风险和痛苦。
而且,经颅磁刺激可以精准定位刺激区域,实现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治疗过程相对简便,患者的依从性较高。
然而,经颅磁刺激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也并非一帆风顺,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经颅磁刺激联合伏硫西汀对首发抑郁症患者疗效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学术交流·经颅磁刺激联合伏硫西汀对首发抑郁症患者疗效和认知功能的影响费琳,杨吉平,邵灿,王晓萌,马明芳摘要: 目的:研究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伏硫西汀对首发抑郁症患者疗效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本院2020年5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2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rTMS联合伏硫西汀治疗和伪刺激联合伏硫西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8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蒙特利尔认知(MoCA)评分和血清神经递质水平,并记录不良反应。
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MoC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rTMS联合伏硫西汀能显著减轻抑郁症患者的情绪障碍,改善认知功能,并提高抑郁症患者相关神经递质表达水平。
关键词: 经颅磁刺激; 伏硫西汀; 抑郁症; 认知功能中图分类号: R74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 3220(2022)04 0294 03Effectoftranscranialmagneticstimulationcombinedwithvotioxetineonclinicalefficacyandcognitivefunctioninpatientswithfirst episodedepression FEILin,YANGJi ping,SHAOCan,WANGXiao meng,MAMing fang.DepartmentofPsychiatry,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Xi'anJiaotongUniversity,Xi'an710061,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studytheeffectofrepetitivetranscranialmagneticstimulation(rTMS)combinedwithvotioxetineontheefficacyandcognitiveimpairmentofpatientswithfirst episodedepression. Method:120patientswithdepressiontreatedinourhospitalwererandomlydividedintoobservationgroupandcontrolgroup.rTMScombinedwithvotioxetineandpseudostimulationcombinedwithvotioxetinewereusedrespectively.TheHamiltonDepressionScale(HAMD),MontrealCognitiveAssessment(MoCA)andserumneurotransmitterslevelwerecomparedbetweenthetwogroupsbeforetreatmentand8weeksaftertreatment,andad versereactionswererecorded. Results:Comparedwithsituationsbeforetreatment,HAMDscoresoftwogroupsdecreasedaftertreatment(P<0.05),andtheobservationgroupwaslowerrthanthecontrolgroup(P<0.01);thetotalclinicaleffectiverateintheobservationgroupwas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atinthecontrolgroup(P<0.05);aftertreatment,theMoCAscoresoftheobservationgroupwere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oseofthecontrolgroup(P<0.05).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intheincidenceofadversereactionsbetweenthetwogroups(P>0.05). Conclusion:rTMScombinedwithvotioxetinecansignificantlyalleviatetheemotionaldisorder,improvecognitivefunctionandincreasetheexpressionofrelatedneurotransmittersinpatientswithdepression.Keywords: transcranialmagneticstimulation; votioxetine; depression; cognitivefunction基金项目:陕西省科技厅一般项目(2021JM 492)作者单位:710061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费琳,邵灿,王晓萌,马明芳);西安医学院,陕西省脑疾病防治重点实验室(杨吉平)通信作者:马明芳,E Mail:497648527@qq.comDOI:10.3969/j.issn.1005 3220.2022.04.012 抑郁症是以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减退为主要临床特点的情感性精神障碍。
经颅磁刺激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经颅磁刺激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于大脑的研究的不断深入,经颅磁刺激技术逐渐被人们所熟知。
该技术通过利用磁场对大脑进行刺激,以改善和调节人们的认知和精神状态。
本文将探讨经颅磁刺激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一、技术的发展历程经颅磁刺激技术最早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科学家开始意识到通过磁场刺激大脑可能会产生一些有趣的效果。
然而,由于技术限制和对于大脑机制的理解有限,该技术的应用一度局限于科学研究领域。
然而,随着科技的突破和研究的不断深入,经颅磁刺激技术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首先,技术设备逐渐趋于便携和小型化,使得该技术可以更加方便地在临床环境中应用。
其次,对于大脑机制的了解不断增加,使得我们可以更加准确地刺激特定脑区,从而实现更精确的治疗效果。
二、应用领域的拓展经颅磁刺激技术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
首先,它被广泛应用于神经科学研究,用于研究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对特定脑区进行刺激,科学家们可以观察到大脑的反应,从而增加对于大脑机制的理解。
其次,经颅磁刺激技术在精神疾病治疗中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
例如,该技术可以用于治疗抑郁症、焦虑症等多种疾病。
通过刺激特定脑区,经颅磁刺激可以改变大脑的活动模式,从而缓解病情。
另外,经颅磁刺激技术还可以用于康复医学领域。
例如,对于中风患者、帕金森病患者等,通过刺激相应脑区,可以提升患者的运动能力和认知功能。
这为病患带来了新的康复路径。
三、技术带来的挑战与前景尽管经颅磁刺激技术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和进展,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我们对于大脑机制的了解仍然有限,因此在应用该技术时,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其次,应对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需要建立更加严格的规范和标准来指导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只有这样,经颅磁刺激技术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为病患提供最佳的治疗效果。
然而,尽管面临种种挑战,经颅磁刺激技术的应用前景依然广阔。
随着大脑的研究不断深入和技术的不断突破,我们相信经颅磁刺激技术将会为人类带来更多的福祉。
针刺内关穴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中、重度抑郁症疗效观察
福建中医药2022年7月第53卷第7期Fujian Journal of TCM July2022,53(7)针刺内关穴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中、重度抑郁症疗效观察林义川,林艺如(泉州市第三医院,福建泉州362000)摘要:目的探析针刺内关穴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抑郁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
在试验研究过程中,对照组有1例因工作原因无法配合治疗而退出本实验,观察组有1例因经济原因退出实验。
对照组予口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刺内关穴治疗,均治疗4周。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脑电图评价2组治疗前后抑郁症改善和脑电图变化情况,并比较其疗效。
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HAMD、脑电图异常情况均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愈显率(19/29,65.52%)优于对照组(6/29,20.69%)(P<0.05)。
结论针刺内关穴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可改善抑郁症患者抑郁状况。
关键词:抑郁症;重复经颅磁刺激;针刺;内关穴中图分类号:R277.7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0-338X(2022)07-0010-03抑郁症主要是由各种原因所引起的以情绪低落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其在临床主要体现在兴趣丧失、自罪感、注意力难以集中、食欲下降和伴有自杀观念,并且伴随着其他认知、行为及社会功能的异常[1]。
在我国,抑郁症的患病率大约为3%~5%,目前患病人数已超过2600万[2]。
抑郁症患者常常会伴随有严重的焦虑症状,并容易出现自杀观念及行为,因此目前抑郁症亦已成为精神疾病中自杀率最高的一种疾病[3]。
而长期处于抑郁状态的患者不仅身心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其生活质量也持续下降,给患者的家庭及社会造成了极大负担[4]。
目前抗抑郁药物的使用是临床抗抑郁治疗的主要手段,但其所产生的各类不良反应如恶心、口干、呕吐、便秘等容易影响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高频与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及脑电波变化
[文章编号]1006-2440(2020)03-0283-02[引文格式]邱建成,胡亚兰.高频与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及脑电波变化[J].交通医学,2020,34(3):283-284.抑郁症是临床常见精神疾病,以情绪持续低落为基本特征,常伴注意力低下、思维迟钝、行为迟缓、认知功能减退及各种躯体化症状[1]。
临床治疗困难,80%以上患者症状反复发作,10%~15%患者存在自杀倾向。
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at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是近年投入临床使用的神经电生物技术,但关于不同频率rTMS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尚未取得统一定论[2]。
本研究择取我院门诊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57例,比较高频与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和对脑电波波幅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抑郁症患者57例,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
观察组中男性12例,女性17例;年龄25~53岁,平均(40.8±8.7)岁。
对照组中男性10例,女性18例;年龄24~55岁,平均(40.6±9.1)岁。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纳入标准:(1)符合美国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5(DSM-5)抑郁症相关诊断标准;(2)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3~24分;(3)初中及以上文化水平;(4)一般状况良好,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SI)3~4分;(5)患者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存在rTMS禁忌证者;(2)合并精神病性障碍或伴精神病性症状者;(3)药物滥用或依赖者,精神发育迟缓、精神性厌食或贪食者;(4)合并严重躯体疾病者;(5)妊娠期、哺乳期妇女或计划妊娠者。
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丹麦MagPro公司第二代重复经颅磁刺激器R30,8字型刺激线圈。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抑郁症患者疗效、认知功能及血清BDNF、NSE水平的影响共3篇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抑郁症患者疗效、认知功能及血清BDNF、NSE水平的影响共3篇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抑郁症患者疗效、认知功能及血清BDNF、NSE水平的影响1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抑郁症患者疗效、认知功能及血清BDNF、NSE水平的影响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主要症状包括心情低落、失去兴趣、精神疲惫、思维迟缓等,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一般来说,抑郁症的治疗应该综合考虑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但是现在,一些新型的治疗手段也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就包括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
重复经颅磁刺激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刺激手段,通过磁场刺激来调节神经元活动,进而改善病情。
据研究表明,rTMS可以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症状,然而,其作用机制仍然不完全清楚。
本文将就rTMS对抑郁症患者疗效、认知功能及血清BDNF、NSE 水平的影响进行更深入地探讨。
一、rTMS对抑郁症患者疗效的影响rTMS治疗抑郁症是一种新型的手段,其有效率尚不明确。
然而研究表明,rTMS可以改善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症状。
Maarhabi等(2018)采用Meta分析,对27个研究进行了总结和统计,结果表明,rTMS治疗抑郁症的总有效率达到50.02%,且其中15项研究报告,有效率达到了60%以上,并且疗效具有可持续性。
戴晓龙等(2017)也进行了一项类似的Meta分析,发现rTMS治疗抑郁症的有效率达到50.96%。
总的来说,rTMS对于抑郁症的治疗是具有一定效果的。
二、rTMS对认知功能影响的影响认知功能是人脑最为核心的功能之一,抑郁症患者中常常伴随着认知障碍。
因此,rTMS对于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的影响也就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关注。
Qin等(2018)对rTMS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了记忆和执行功能的测试,发现在rTMS治疗后,患者的记忆和执行功能都得到了改善。
三、rTMS对血清BDNF、NSE水平的影响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是抑郁症患者体内神经元生长相关的标志性分子,其水平变化也会影响疾病的发展和预后。
关于经颅磁刺激疗法
关于经颅磁刺激疗法在现代医学领域,经颅磁刺激疗法(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简称 TMS)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神经调控技术,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它为许多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也为我们理解大脑的功能和神经可塑性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经颅磁刺激疗法的原理其实并不复杂。
简单来说,它是通过一个快速变化的磁场,在大脑皮层中产生感应电流,从而刺激或抑制神经元的活动。
这个磁场是由一个特殊设计的线圈产生的,当电流通过线圈时,会产生一个短暂而强大的磁场,这个磁场能够穿透颅骨,到达大脑内部。
经颅磁刺激疗法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在精神科,它被用于治疗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精神障碍。
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经颅磁刺激疗法可以通过调节大脑中与情绪相关的区域的神经活动,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和认知功能。
研究表明,对于那些对药物治疗反应不佳或不能耐受药物副作用的抑郁症患者,经颅磁刺激疗法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替代治疗方法。
在神经科,经颅磁刺激疗法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对于帕金森病患者,它可以改善运动症状,如震颤、僵硬和运动迟缓;对于癫痫患者,它可以帮助控制癫痫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此外,经颅磁刺激疗法还被用于治疗中风后的康复、偏头痛、多发性硬化等疾病。
那么,经颅磁刺激疗法是如何具体操作的呢?在进行治疗前,医生会首先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包括症状、病史、神经系统检查等,以确定是否适合进行经颅磁刺激治疗,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治疗时,患者通常坐在舒适的椅子上,医生会将线圈放置在患者头部特定的位置,然后按照设定的参数启动设备,进行磁刺激。
治疗的过程一般是无痛的,但可能会有轻微的头皮不适或肌肉收缩的感觉。
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经颅磁刺激疗法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
首先,它是非侵入性的,不需要进行手术或注射,因此风险相对较低。
其次,它的副作用通常比较轻微,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头痛、头晕、头皮不适等,一般在治疗后很快就会消失。
记录经颅磁刺激治疗
记录经颅磁刺激治疗记录经颅磁刺激治疗的应用及其效果1. 引言近年来,随着神经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神经调控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
经颅磁刺激通过产生磁场刺激大脑皮层,可以改变神经元的活动,进而影响神经网络的功能。
本文将对经颅磁刺激治疗的应用及其效果进行详细记录。
2. 经颅磁刺激治疗的应用领域2.1 抑郁障碍经颅磁刺激治疗已被证实在抑郁障碍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效果。
通过刺激前额叶皮层,能够调节患者的情绪和认知功能,从而减轻抑郁症状。
研究发现,经颅磁刺激治疗与抗抑郁药物相比,具有快速起效和副作用少的优势。
2.2 精神分裂症经颅磁刺激治疗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它通过刺激顶叶或颞叶皮层,可以减少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并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与药物治疗相比,经颅磁刺激治疗对负性症状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
2.3 脑卒中康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在脑卒中康复中也有一定的作用。
它可以促进神经元的再生和重组,增强受损脑区的功能。
通过刺激神经递质的释放和神经突触的改建,它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运动、语言和认知功能。
3. 经颅磁刺激治疗的临床疗效3.1 抑郁障碍的治疗效果多项临床研究证实,经颅磁刺激治疗在抑郁障碍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效果。
一项meta分析研究发现,经颅磁刺激治疗可以达到48.2%的缓解率和38.8%的缓解持续率。
经颅磁刺激治疗还显示出对抑郁障碍的持久疗效,且没有明显的副作用。
3.2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经颅磁刺激治疗在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中也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一项随机对照研究发现,经颅磁刺激治疗可以在阳性症状、负性症状和认知功能方面均有改善。
该治疗还与较少的药物副作用相关。
3.3 脑卒中康复的治疗效果研究表明,经颅磁刺激治疗可以促进脑卒中康复。
一项系统回顾研究发现,经颅磁刺激治疗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语言功能和认知功能。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周 媛1 周南南1 高贯峰1 吉 峰2通讯作者(1.济宁医学院 272067; 2.济宁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 272067)【摘要】目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是一种安全、无创的新型治疗技术,在精神科领域中的使用日趋广泛,对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得到认可,然而,目前rTMS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是否具有增效作用尚不清楚。
今对其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抑郁症,重复经颅磁刺激, 认知功能【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61X(2019)04-0010-02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致残性疾病,对患者的躯体及社会功能都有着显著的损害。
当前抑郁症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但是仍有患者抗拒服药或者服药依从性差等原因使其治疗效果不佳,导致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仍是在一个相当高的水平[1]。
rTMS能够显著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抑郁情绪,在2008年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抑郁症的治疗[2]。
此后其治疗效果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但是对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是否具有增效作用仍未得到确切的认识,今对其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1rTMS对抑郁症认知功能影响的原理自1985年Barker等人首次发现经颅磁刺激(TMS)以来,它已经成为研究大脑功能的科学工具。
TMS是一种安全、无创的方法,将一绝缘线圈放在头皮的特定部位,由经颅磁刺激仪产生的电流通过线圈时会在其周围产生短暂而强大的磁场,利用电磁感应原理,磁场以垂直于线圈的方向透过头皮和颅骨引发局部电流,导致神经去极化从而产生作用。
rTMS是指在某一部位给予重复刺激的过程。
不同频率对大脑神经细胞产生的作用不同,低频刺激可以抑制局部神经元的活动,高频刺激可以兴奋局部神经元的活动[3]。
rTMS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主要靶点是前额叶背外侧区(DLPFC),大量相关研究表明,DLPFC在注意力、执行功能和工作记忆等认知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4]。
经颅磁可行性报告
经颅磁可行性报告
经颅磁刺激(TMS)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神经调控技术,已被广泛用于治疗抑郁症、焦虑症、帕金森病和其他神经精神疾病。
本报告旨在评估经颅磁在我个人身上的可行性,以及可能的风险和益处。
首先,经颅磁对我来说是可行的。
我没有任何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也没有植入任何金属物体。
因此,我符合接受经颅磁治疗的基本条件。
其次,经颅磁可能会带来一些风险。
虽然经颅磁被认为是相对安全的,但在少数情况下可能会引起头痛、头晕、肌肉收缩或其他不适。
此外,长期使用经颅磁可能会对大脑产生未知的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
最后,经颅磁也可能带来一些益处。
根据已有的研究,经颅磁可以改善抑郁症、焦虑症和其他神经精神疾病的症状。
对我个人来说,如果我能从经颅磁中获得一些帮助,那么它可能值得一试。
综上所述,经颅磁在我个人身上是可行的,但也存在一些风险
和不确定性。
在决定接受经颅磁治疗之前,我将进一步咨询专业医生,以确保我能够全面了解这种治疗的利弊,并做出明智的决定。
经颅磁刺激在神经科学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前景
经颅磁刺激在神经科学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前景近年来,随着神经科学的迅速发展,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简称TMS)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神经调控技术,在神经科学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介绍经颅磁刺激的原理、应用现状和潜在前景。
一、经颅磁刺激的原理经颅磁刺激是利用强磁场瞬时改变大脑神经元活动的一种方法。
通过在头皮上施加磁场脉冲,可以产生短暂的电流,进而引起脑内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
这一刺激作用是通过欧姆定律和电磁感应原理实现的。
二、经颅磁刺激的应用现状1.治疗抑郁症和焦虑症经颅磁刺激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治疗。
通过对特定脑区进行刺激,可以调节神经元的活动,从而改善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2.研究认知和记忆经颅磁刺激在研究脑认知和记忆的过程中也发挥了关键作用。
通过刺激特定脑区,研究者可以探索不同神经元网络在认知任务中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这有助于深入理解人类思维和记忆的机制。
3.治疗神经疾病除了抑郁症和焦虑症,经颅磁刺激还被运用于治疗其他神经疾病,如帕金森病、失眠症和脑卒中后遗症等。
通过改变相关脑区的活动,可以减轻患者的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4.探索大脑的功能定位经颅磁刺激还被用于探索大脑的功能定位,以便开展神经外科手术前的定位和评估工作。
通过刺激特定脑区,研究者可以确定脑功能区域的具体位置和功能。
三、经颅磁刺激的未来前景1.个体化治疗随着对大脑结构和功能的深入研究,未来的经颅磁刺激技术将更加个体化。
通过结合个体的脑图谱和脑电图等数据,可以为患者提供更精确的治疗方案。
2.神经皮层刺激的发展神经皮层刺激是经颅磁刺激的一种变种,可以更准确地刺激大脑表面的特定区域。
未来的研究将更加关注神经皮层刺激的发展,以实现更精确和有效的神经调控。
3.脑机接口技术的结合脑机接口技术和经颅磁刺激的结合有望在康复和治疗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这种结合可以实现大脑与外部设备的直接交互,对失能患者的康复和神经疾病的治疗具有巨大潜力。
抑郁症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检测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抑郁症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检测及其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杨敏;林霞;项雪燕【期刊名称】《中国老年学杂志》【年(卷),期】2013(033)021【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抑郁症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NDF)的检测水平与患病情况以及认知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该院近年来抑郁症患者资料42例作为实验组,另选取来该院进行体检的正常健康人资料4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均未进行药物治疗前以及实验组接受治疗4w后的BNDF检测水平、患者患病情况以及认知功能情况.结果经过对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中BNDF水平测定后发现,实验组在治疗前的BNDF水平(14.22 ±2.66)明显低于对照组(22.57 ±3.46)与实验组经过4 w治疗后的BNDF检测水平(26.49±3.92);经过对患者治疗前后感斯康属卡片分类测验(WCST)各项指标比较发现,实验组经过4 w用药治疗前的总应答数(129.56±3.24)、持续性错误数(41.25 ±21.26)以及非持续性错误数(36.88±26.17)明显低于对照组(104.39 ±3.22)、(19.26±10.54)、(17.56±9.09)以及实验组治疗后的水平(112.43 ±2.59)、(21.98±12.33) 、(24.92±11.47),此外治疗前的正确应答数(52.24 ±9.64)明显低于对照组(68.63 ±9.87)与实验组治疗后的检测水平(79.64 ±9.58)(均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BNDF水平下降,经过治疗后其水平上升,认知功能有所改善.【总页数】2页(P5311-5312)【作者】杨敏;林霞;项雪燕【作者单位】台州中心医院临床精神科,浙江台州 318000;台州中心医院临床精神科,浙江台州 318000;台州中心医院临床精神科,浙江台州 31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4+1【相关文献】1.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相关性探讨 [J], 李英梅;孙文斌;王立娜2.抑郁症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J], 黄卫东;兰琳;罗慧芳3.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分析[J], 刘璇;张自艳;陈莹;付斌芳4.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分析[J], 刘璇;张自艳;陈莹;付斌芳;5.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盐酸舍曲林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疗效、认知功能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影响 [J], 武文珺;孙思斯;王化宁;蔡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青少年心境障碍抑郁发作患者疗效相关的脑影像标记研究
·论著·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青少年心境障碍抑郁发作患者疗效相关的脑影像标记研究张中国,段佳,位彦鸽,赵鹏飞,王宁,秦士森,朱荣鑫,张婧,王菲 摘要: 目的:研究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HD tDCS)对青少年心境障碍抑郁发作患者的疗效及其对应的脑影像特征。
方法:纳入青少年心境障碍目前为抑郁发作的患者28例,以左侧背外侧前额叶(DLPFC)为治疗靶点,给予20次HD tDCS治疗,分别采集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17)总分并完成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根据治疗前后HAMD 17减分率是否≥50%将患者分为有效组、无效组,分析组间治疗前低频振幅(ALFF)差异,以显著差异脑区的治疗前ALFF值为自变量,疗效为因变量,构建回归预测模型。
结果:相对于治疗前,治疗后所有患者HAMD 17总分显著降低(t=-11.383,P<0.001),右侧中央前回、右侧回直肌ALFF显著降低(t峰点=-3.816,P<0.05;t峰点=-4.077,P<0.05);与无效组对比,有效组治疗前的右侧楔前叶ALFF显著升高(t峰点=3.816,P<0.05)、左侧距状裂周围皮层ALFF显著降低(t峰点=-4.127,P<0.05);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右侧楔前叶ALFF值越大,HD tDCS治疗越有效。
结论:HD tDCS可以作为青少年心境障碍抑郁发作的辅助治疗策略;治疗前右侧楔前叶ALFF值可辅助临床早期预测HD tDCS治疗的疗效。
关键词: 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 青少年心境障碍; 功能磁共振; 疗效预测中图分类号: R74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 3220(2023)05 0351 05Studyonneuroimagefeaturesrelatedtotheefficacyofhigh definitiontranscranialdirectcurrentstimulationforadolescentswithmooddisorderduringdepressiveepisode ZHANGZhong guo,DUANJia,WEIYan ge,ZHAOPeng fei,WANGNing,QINShi shen,ZHURong xin,ZHANGJing,WANGFei.DepartmentofEarlyIntervention,AffiliatedBrainHospitalofNanjingMedicalUniversity,Nanjing210029,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efficacyofhigh definitiontranscranialdirectcurrentstimulation(HD tDCS)anditscorrespondingneuroimagefeaturesinadolescentswithmooddisordersduringdepressiveepisodes. Method:28adolescentswithmooddisordersduringdepressiveepisodesweretreatedwith20sessionsofHD tDCStargetingtheleftdorsolateralprefrontalcortex(DLPFC).HamiltonDepressionScale 17Item(HAMD 17)scoreswerecollectedbeforeandaftertreatment,andresting statefunctionalmagneticresonanceimaging(fMRI)wasperformed.Patientsweredividedintoeffectiveandineffectivegroupsbasedona≥50%reductioninHAMD 17scores.Thedifferencesintheamplitudeoflow frequencyfluctuations(ALFF)beforetreatmentbetweenthetwogroupswereanalyzed.AregressionpredictionmodelwasconstructedusingsignificantALFFvaluesbeforetreatmentasindependentvariablesandtreatmentefficacyasthedependentvariable. Results:Aftertreatment,allpatientsshowedasignificantreductioninHAMD 17scores(t=-11.383,P<0.001).ALFFvaluesintherightanteriorcingulategyrusandrightrectusfemorisweresignificantlydecreased(tpeak=-3.816,P<0.05:tpeak=-4.077,P<0.05).Comparedtotheineffectivegroup,theeffectivegroupshowedasignificantincreaseinALFFvaluesintherightanteriorcingulategyrusandasignificantdecreaseinALFFvaluesintheleftparacingulatecortexbeforetreatment(tpeak=3.816,P<0.05:tpeak=-4.127,P<0.05).RegressionanalysisshowedthatthelargertheALFFvalueintherightanteriorcingulategyrusbeforetreatment,themoreeffectivetheHD tDCStreatmentwas. Conclusion:HD tDCScanbeusedasanadjunctivetherapyforadolescentswithmooddisordersduringdepressiveepisodes.TheALFFvalueintherightanteriorcingulategyrusbeforetreatmentcanassistintheearlypredictionofHD tDCStreatmentefficacy.Keywords: high definitiontranscranialdirectcurrentstimulation; adolescentmooddisorders:functionalmagneticresonanceimaging; responseprediction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81725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成项目(U20A6005);江苏省卫健委重点项目(ZD2021026)作者单位:210029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早期干预科(张中国,段佳,赵鹏飞,朱荣鑫,张婧,王菲);盐城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张中国);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位彦鸽);新乡医学院(王宁,秦士森)通信作者:王菲,E Mail:fei.wang@yale.edu;张婧,E Mail:jingzhang8561@stu.njmu.edu.cnDOI:10.3969/j.issn.1005 3220.2023.05.004 青少年心境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发病率在4%~8%[1]。
经颅磁刺激在精神病学研究中的新进展
经颅磁刺激在精神病学研究中的新进展在精神病学领域,对于精神疾病的治疗和研究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技术逐渐崭露头角,为精神病学的研究带来了新的希望和突破。
经颅磁刺激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神经调控技术,它通过磁场在大脑中产生感应电流,从而改变大脑的神经活动。
这一技术的出现为研究大脑的功能和治疗精神疾病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方法。
过去,精神疾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症状观察和心理评估,治疗手段也相对有限。
而经颅磁刺激技术的应用,使得我们能够更直接地探索大脑神经活动与精神症状之间的关系。
例如,对于抑郁症患者,研究发现通过特定频率和强度的经颅磁刺激作用于特定脑区,可以调节大脑的神经递质分泌,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
在治疗抑郁症方面,经颅磁刺激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传统的药物治疗可能需要数周甚至数月才能起效,而且部分患者对药物反应不佳或无法耐受药物的副作用。
经颅磁刺激则为这些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研究表明,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可以有效地缓解抑郁症患者的症状,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而且,与药物治疗相比,经颅磁刺激的副作用相对较少,安全性较高。
除了抑郁症,经颅磁刺激在其他精神疾病的治疗中也展现出了潜力。
在精神分裂症的研究中,经颅磁刺激被用于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阴性症状。
对于强迫症患者,经颅磁刺激也被尝试用于调节大脑的神经回路,减轻强迫症状。
近年来,经颅磁刺激技术本身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
例如,深部经颅磁刺激(Deep TMS)技术的出现,使得磁场能够穿透更深的脑组织,作用于大脑深部的神经结构,从而为治疗一些深部脑区相关的精神疾病提供了可能。
同时,高精度经颅磁刺激技术能够更精准地定位刺激靶点,提高治疗的效果和特异性。
在研究方法上,结合神经影像学技术,如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和脑电图(EEG)等,使得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经颅磁刺激对大脑功能网络的影响。
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摘要:经颅磁刺激治疗法目前常用于抑郁症治疗之中,通过此种治疗方法能够使得患者的脑部神经去极化。
此种治疗方法的主要作用机制就是在患者头皮放置具有震荡规律的磁场,进而诱导大脑内电流,也就是说通过电流刺激来改变患者脑周围的电磁场,在患者脑部形成电刺激,通过完成脑内代谢及电活动等方式来治疗抑郁症。
本文主要分析了经颅磁刺激治疗机制以及现状,并简述其使用的安全性及副作用。
关键词:经颅磁刺激;抑郁症;研究进展经颅磁刺激治疗技术是一项新型无创治疗方式,即通过诱发电场来产生感应电流,进而刺激患者的脑部组织,使其兴奋。
在传统的治疗中,经颅磁刺激装置一般只能释放出单脉冲电流,单一的脉冲只能刺激患者大脑皮层2~3厘米,整体治疗效果有限。
但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装置可以释放出连续的脉冲,装置释放出的脉冲可以刺激患者大脑皮层更深位置,目前此种治疗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抑郁症的临床治疗中,并获得了相应批准。
一、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机制经颅磁刺激治疗法会受到不同脑部区域以及不同参数的影响,进而产生的作用也就大不相同,因此很难根据预期作用机制来分析其实际功能。
也就是说如果对运动皮层进行大方面的刺激,通过强有力的磁场能够使得电流通过皮层的神经元,进而使得神经元去极化。
而程度较低的磁刺激难以使得神经元去极化,但是也会改变大脑的活动情况,影响各个神经元静息膜电位。
另外通过经颅磁刺激治疗能够引发患者运动抽搐,但目前没有发现使用此种治疗方法会干扰患者记忆等情况[1]。
经颅磁刺激能够使得部分脑区的行为被短暂破坏,尤其是在将磁线圈放置在指定位置时,患者会受到严重影响造成短暂性失忆的情况。
而很多医学研究者更关注经颅磁刺激是否会改变突触的可塑性。
通过与影像学的结合,可以发现经过经颅磁刺激治疗的刺激脑区会出现改变凹。
而通过对分子水平的研究可以得知此种治疗方式能够使得患者的脑部生长因子形成,并刺激患者的下丘脑,使得其整体功能恢复至正常状态,促进单胺类元素的转换。
超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仪对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的疗效及心理护理体会陈文菊1周劲源2
超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仪对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的疗效及心理护理体会陈文菊1 周劲源2发布时间:2023-07-15T04:57:07.360Z 来源:《健康世界》2023年8期作者:陈文菊1 周劲源2[导读] 目的:以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为对象,分析超低频经颅磁刺激临床治疗效果及心理护理体会。
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2年7月为本次研究开展区间,择取这一时间区间内于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90例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利用患者就诊院时的顺序将其分为2组,设其中45例患者为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治疗,另设45例患者为本次观察组,给予其临床超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分别统计2组患者治疗后抑郁状况以及睡眠情况。
结果:治疗后,在治疗后HAMD评分统计上,结果显示观察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统计2组患者治疗后睡眠质量情况发现,治疗后,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患者平均睡眠时间更长、入睡时间更短、觉醒次数更少(P<0.05)。
结论:针对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临床采取超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抑郁症状,并有效缓解患者日常睡眠障碍,对患者心理状况而言有着积极作用,临床具有显著价值与意义。
云南省临沧市人民医院云南临沧 677000【摘要】目的:以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为对象,分析超低频经颅磁刺激临床治疗效果及心理护理体会。
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2年7月为本次研究开展区间,择取这一时间区间内于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90例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利用患者就诊院时的顺序将其分为2组,设其中45例患者为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治疗,另设45例患者为本次观察组,给予其临床超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分别统计2组患者治疗后抑郁状况以及睡眠情况。
结果:治疗后,在治疗后HAMD评分统计上,结果显示观察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统计2组患者治疗后睡眠质量情况发现,治疗后,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患者平均睡眠时间更长、入睡时间更短、觉醒次数更少(P<0.05)。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经颅磁刺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预测作用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经颅磁刺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预测作用孙丛丛;吴涵;周丹娜;姜玮;王雯;杨春林;马辛;任艳萍【期刊名称】《首都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22(43)2【摘要】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factor,BDNF)对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疗效的预测作用。
方法将59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4例,对照组25例。
治疗组接受2周的高频(10 Hz)rTMS治疗,对照组接受2周伪刺激治疗。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17 Item,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估临床症状;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BDNF 浓度。
评估时间点为基线、治疗(2周)末、随访(6周)末。
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HAMD-17评分和HAMA评分均随治疗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P时间<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组间>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有效率(70.59%)高于对照组有效率(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
治疗后,治疗组BDNF降低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组间<0.05)。
基线BDNF浓度与疗效呈正相关(P<0.05)。
治疗中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结论rTMS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有效;血清BDNF基线浓度高的抑郁症患者rTMS治疗效果更好,BDNF可以作为rTMS治疗抑郁症疗效的预测指标。
【总页数】6页(P227-232)【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抑郁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作者】孙丛丛;吴涵;周丹娜;姜玮;王雯;杨春林;马辛;任艳萍【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科精神疾病诊断与治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国家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人脑保护高精尖创新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相关文献】1.深部经颅磁刺激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2.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难治性癫(癎)大鼠模型及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肽Y表达的影响3.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帕罗西汀治疗首发抑郁症疗效及与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关系4.重复经颅磁刺激抗抑郁症治疗及其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相关性5.脑网络功能连接预测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疗效的研究进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金项目: “十二五”国家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专项“精神药物 临床研究评价技术平台建设”( 2012ZX09303014-002) ; 北京市医院管 理局重点医学专业发展计划( ZY201430)
Hale Waihona Puke ·362·J Clin Psychiatry,2015,Vol 25,No. 6
中得到证实。然而传统 TMS 采用 8 字型线圈,由于 线圈发热原因无法实现高频,只能作用于浅表皮质。 2007 年 Levkovitz 等首次在临床研究中采用 H 型线 圈,提出了深部经颅磁刺激( deep transcranialmagnetic stimulation,dTMS) 的概念,但 dTMS 在治疗时仍需 对刺激脑区进行定位。国内自主研发的深部脑磁刺 激治疗仪器( deep-brain magnetic stimulation,DMS) , 改良了传统 TMS,也有别于 dTMS,不需要进行定位。 在一对相 对 放 置 的 圆 形 线 圈 中 通 以 弱 强 度 时 变 电 流,在线圈之间的区域产生均匀分布或线性梯度分 布的弱强度时变磁场,能够弥散作用于全脑域; 还因 为需要的电流强度低、不会引起线圈发热,可以实现 高频输出,从而获得全新的生物学效应。已开展的 基础和临床研究结果表明,DMS 可以促进海马神经 细胞新生、调节神经可塑性[1],改善阿尔兹海默患者 的认知功能及精神与行为症状[2]。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5 年第 25 卷第 6 期
·361·
·论著·
深部经颅磁刺激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疗效 及对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肖乐,冯媛,丰雷,胡昌清,张国富,王刚
摘要: 目的: 探讨深部经颅磁刺激( DMS) 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疗效以及对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 因子( BDNF) 浓度的影响。 方法: 15 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给予 DMS 治疗,频率 8 ~ 12 Hz( alpha 节 律) ,每周 5 次,每次 20 min,连续 6 周共 30 次。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17) 及 HAMD-17 的睡眠 和 Apathy 亚量表中情感淡漠和睡眠障碍的特定条目、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 分别在治疗前、治疗 后 2、4 和 6 周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评估; 同时间检测血清 BDNF 浓度,分析比较疗效及与 BDNF 浓度的相 关性。 结果: 治疗 6 周,治疗有效率 53. 5% ; 完全缓解率 33. 3% 。HAMD 总分( F = 31. 75,P < 0. 001) 、 HAMA 总分( F = 10. 62,P = 0. 001) 、情感淡漠( F = 24. 10,P < 0. 01) 及睡眠障碍( F = 8. 79,P < 0. 01) 评 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血清 BDNF 浓度在治疗 6 周时明显增高( F = 5. 72,P = 0. 002) 。Spearman 相关 分析显示 HAMD 减分值与 BDNF 浓度增加呈正相关( r = 0. 56,P = 0. 028) 。 结论: DMS 在有效改善难 治性抑郁症患者症状的同时可提高血清 BDNF 的浓度,且 BDNF 浓度与疗效具有相关性。
排除标准: ①符合 DSM-IV 其他精神疾病诊断; ②有严重自杀倾向者; ③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 发作; ④既往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 ⑤继发于其他精 神疾病或躯体疾病的抑郁发作; ⑥本人或家族中有 癫痫病史者; ⑦1 年内有酒和药物依赖或滥用,哺乳 期、妊娠或有可能在试验期间怀孕的妇女; ⑧既往有 头颅外伤或神经系统损伤或反复头痛发作病史; 体 内埋植金属物如假牙、动脉夹、起搏器或金属固定物 等; ⑨1 年内接受过电休克治疗( ECT) ; ⑩患有严重 的心、肺、血液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存在甲状腺功 能异常或正接受激素治疗。本研究经首都医科大学 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所有受试
神经科学研究进展表明,抑郁症的发病与神经 可塑性的改变密不可分[3]; 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BDNF) 与神经可塑性的调控有关[4]。研究表明抑 郁症患者血清中 BDNF 浓度降低与抑郁症状严重程 度密切相关。经过 TMS 治疗后血清 BDNF 显著升 高,抑郁症状改善[5]。本研究将初步探索 DMS 治疗 TRD 的疗效及对 BDNF 浓度的影响,报告如下。
关键词: 难治性抑郁症; 深部脑磁刺激;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中图分类号: R749.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3220( 2015) 06-0361-04
Effects of deep-brain magnetic stimulation on brain derived neurotropic factor in 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 XIAO Le,FENG Yuan,FENG Lei,HU Chang-qing,ZHANG Guo-fu,WANG Gang. Affiliated to the Capital University of Medical,Beijing Anding Hospital,Beijing 100088,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ness of deep-brain magnetic stimulation ( DMS) on 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 and the effect on brain derived neurotropic factor ( BDNF) . Method: Fifteen 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ve patients were enrolled. Antidepressant medications were withdrawn and active DMS treatment was administered at 8 ~ 12 Hz ( alpha burst) ,20 minutes for each session,5 days a week for consecutive 6 weeks,30 sessions in all. The subjects were evaluated with the 17 items 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 ( HAMD-17) and 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anxiety ( HAMA) at baseline,2,4,6 week after treatment. Apathy and sleep scores were derived from the specific items of HAMD-17. Serum BDNF was also assayed at each visit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efficacy and BDNF level. Results: At endpoint ( week 6) 53. 5% patients responded to the treatment and 33. 3% obtained remission. Significant decreases were observed in HAMD17 total score( F = 31. 75,P < 0. 001) and HAMA total score( F = 10. 62,P = 0. 001) . Apathy and sleep disturbance after treatment were also significantly improved( F = 24. 10,F = 8. 79; both P < 0. 01) . The level of BDNF gradually increased after the treatment,especially at week 6( F = 5. 72,P = 0. 002) . At endpoint,the decrease of HAMD-17 and the increase of serum BDNF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r = 0. 56,P = 0. 028) . Conclusion: DMS is effective intervention for 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ion and enhanced serum BDNF accordingly. The increase of BDNF level is correlated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depression.
者均需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 共筛选 21 例,最终入组 15 例,其中男 6 例,女 9
例; 年龄 19 ~ 52 岁,平均( 31. 7 ± 10. 2) 岁; 病程 6 ~ 36 个月,平均( 18. 6 ± 7. 2) 个月; HAMD 评分 18 ~ 26 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 评分 9 ~ 27 分。 1. 2 方法 1. 2. 1 药物干预 患者入组后需停用原有抗抑郁 药治疗至少 5 d。在研究期间禁用任何抗精神病药、 抗抑郁药、心境稳定剂及 ECT。对于较严重失眠患 者,可以使用非苯二氮艹 卓类药如唑吡坦、佐匹克隆。 1. 2. 2 DMS 治疗 采用北京澳丹斯生物科技有限 公司生产的 ADS 型磁刺激系统,该系统由一对直径 360 mm,间距 300 mm 的线圈构成磁场发生器用以 产生时变磁场,在成对线圈流过反向电流时产生线 性梯度的 磁 场,在 流 过 同 向 电 流 时 产 生 匀 强 磁 场。 作用于大脑区域的最大磁场强度 2 Gs / cm,时间变 化率是 150 Gs / ms,重复运行 2 s 后间停 8 s,每 2 min 交换电流方向,频率 8 ~ 12 Hz,模拟脑电的 alpha 节 律( 将刺激频率与脑电 alpha 节律同步,可以利用较 低的磁场强度产生的正弦波,达到广泛作用于大脑 的目的) 。治疗时,患者坐位,头部置于两线圈之间 的区域,每次 20 min,每周 5 次,连续 6 周,共 30 次。 1. 2. 3 临床疗效及症状评估 在治疗前和治疗后 2、4、6 周,由 3 名经过一致性培训的精神科医生采 用 HAMD-17、HAMA 对患者的症状进行盲态评估, 睡眠症状分值和情感淡漠 ( Apathy) 分值分别来自 HAMD-17 的睡眠亚量表( 条目 4、5、6,分值 0 ~ 6 分) 和 Apathy 亚量表( 条目 7、8、13、17,分值 0 ~ 12 分) 。 以 HAMD-17 减分率≥20% 作为早期改善的标准,≥ 50% 为有效; HAMD 总分≤7 为完全缓解。 1. 2. 4 血清 BDNF 浓度测定 在治疗前、治疗后 2、 4 和 6 周末,取患者晨空腹肘静脉血 5 ml,置于未抗 凝的 试 管 中,室 温 下 放 置 1 h 后,转 入 4 ℃ 离 心 10 min( 2 000 r / min) ,取血清置于 - 80 ℃ 冰箱中备 用待测。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 BDNF 浓度,使 用 BDNF ELISA 试剂盒( 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 公司) ,用 Varioskan Flash 全自动酶标仪( thermo labsystems,芬兰) 一批检测血清 BDNF 含量,建立 BDNF 校正曲线后进行浓度分析。 1. 2. 5 安全性评估 采用不良事件报告表记录研 究期间发生任何不良事件,在治疗前后进行血、尿常 规、血生化、心、脑电图检查。 1. 2. 6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8. 0 软件包进行 统计分析,双侧检验,检验水准 α = 0. 05。对于同一 变量的重复测量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治疗 后不同时间与治疗前的均数比较采用配对 t 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