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发展与电力发展总装机容量总装机容量构成总装机容量构成
国民经济发展与电力发展总装机容量总装机容量构成总装机容量构成
中国电力部门标准化基准线研究成果传播会中国电力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徐华清2007年3月20日国民经济发展与电力发展从2000年开始,中国电力生产和消费弹性系数开始大于1;2005年,中国电力生产和消费弹性系数均达到1.32;“十五”期间,中国的电力生产年均增长13.0%,弹性系数为1.37;“十五”期间,中国的电力消费年均增长13.1%,弹性系数为1.38.总装机容量从1949至1978年的29年间,中国发电装机容量由185万千瓦增加到5712万千瓦,年均增长速度为12.6%; 1978至2005年的27年间,中国电力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发电装机容量由1978年的5712万千瓦增加到2005年的51718万千瓦,年均增长速度为8.5%;1987年中国电力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1995年3月突破2亿千瓦,2000年4月突破3亿千瓦,2004年初达到4亿千瓦,2005年12月底突破5亿千瓦。
总装机容量构成 截止2005年底,全国发电设备容量为51718.48万千瓦,其中,水电11738.79万千瓦,约占总容量的22.70%;火电39137.56万千瓦,约占总容量的75.67%;核电684.60万千瓦,约占总容量的1.32%;风电105.59万千瓦,约占总容量的0.20%。
总装机容量构成截止2005年底,全国共有单机6000千瓦及以上发电机组6963台,总容量42373.3万千瓦,平均单机容量为6.09万千瓦。
按机组类型分:共有单机6000千瓦及以上水轮机组1499台,总容量7985.87万千瓦,平均单机容量5.33万千瓦;共有单机6000千瓦及以上汽轮机组4631台,总容量31471.1万千瓦,平均单机容量6.80万千瓦;共有单机6000千瓦以上燃气轮机组233台,总容量1471.59万千瓦,平均单机容量6.32万千瓦;共有单机6000千瓦以上柴油机组539台,总容量570.75万千瓦,平均单机容量1.06万千瓦。
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状况
电源结构不断调整和技术升级受到重视。水电开发力度加大, 2008年9月,三峡电站机组增加到三十四台,总装机容量达到为 二千二百五十万千瓦。核电建设取得进展,经过20年的努力,建 成以秦山、大亚湾/岭澳、田湾为代表的三个核电基地, 截至 2008年底,国内已投入运营的机组共11台,占世界在役核电机 组数的2.4%,装机容量约910万千瓦,为全国电力装机总量的 1.14%、世界在役核电装机总量的2.3%。高参数、大容量机组 比重有所增加,截止2009年底,全国已投运百万千瓦超超临界 机组21台,是世界上拥有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最多的国家; 3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占全部火电机组的比重提高到69.43%, 火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已经提高到2009年的10.31万千瓦。在 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火电装机容量中,供热机组容量比重为 22.42%,比上年提高了3个百分点。
Page 10
太阳能发电开始起步。到2007年年底,全国光伏系统的累计 装机容量达到10万千瓦(100MW),从事太阳能电池生产的企 业达到50余家,太阳能电池生产能力达到290万千瓦 (2900MW),太阳能电池年产量达到1188MW,超过日本和 欧洲。 (5 )电力需求旺盛,发展潜力巨大 预测"十一五"期间,全社会需电量增长平均将达7.8%,发电装 机容量增长速度可望达到10.6。到2010年,预计全国发电装机 将达8.5亿千瓦左右,而全社会用电是在3.6万亿千瓦时以上,届 时发电设备综合利用小时可降到4300小时左右,标志着电力供 应总能力与总需求在宏观上进入平衡状态,为电力的稳定可靠 供应奠定了基础。
我国的部分特高压分布
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
Page 16
4月28日,国家电网公司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 流试验示范工程项目在 第二届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大会上荣获中国 工业大奖。该工程由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和建设,是目前世界上运 行电压最高、技术水平最先进的交流输电工程,占据了世界电网技 术的制高点,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在此过程中, 有诸多经验值得总结借鉴。现将中国工业大奖第二考察组就该项目 的考察调研报告刊登如下,以飨读者。 国家电网公司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 示范工程是我国的第一个特高压工程,是目前世界上运行电压最高、 技术水平最先进、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交流输电工程。
电力产业分析报告及发展状况
电力产业分析报告及发展状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电力产业在我国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电力是支撑国民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性行业。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电力产业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力市场之一。
在这篇报告中,我们将对中国的电力产业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展状况。
一、电力产业的现状1. 产业结构和规模中国的电力产业由发电、输配电和电力销售三部分构成。
截至2020年底,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已达到2.2亿千瓦,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力生产国。
同时,我国的电力输配电网络也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
在电力销售方面,随着电力市场的逐步放开,竞争日益激烈。
2. 电力产业的技术水平我国电力产业在技术水平上实现了快速的提升,由传统的燃煤、火电、水电等方式逐渐转向绿色能源。
同时,数字化技术在电力产业中的应用也逐渐得到推广。
例如,现代化的电力物联网可通过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智能分析系统,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测和控制,提高能源利用的效率和安全性。
3. 电力市场的发展自2015年以来,国家电力市场改革已经进入到实施阶段,电力市场的竞争形势不断加剧。
新兴的电力企业通过在能源供应、清洁能源的发展、智能电网的建设等方面的投入与创新,逐步突破了传统电力行业的发展模式。
二、电力产业的发展趋势1. 绿色能源占比将不断提升随着全球对环保的强烈呼吁,绿色能源将成为未来电力发展的重中之重。
在新的“十四五”规划中,我国明确提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能源转型将会带动绿色能源的快速发展。
2. 智能电网将全面推广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和逐步普及,智能电网将成为未来电网的主流形态。
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智能电网可以实现远程监管、网络治理和故障自诊断等功能,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 能源互联网模式发展势头良好近年来,能源互联网模式成为电力产业领域的热点话题。
能源互联网将电力、气体、热力等多种能源进行整合和联合,以此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节约,同时也促进了能源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电力行业的电力市场规模与定位
电力行业的电力市场规模与定位电力市场的规模与定位是电力行业发展的重要方面。
作为一个关键的基础产业,电力行业的市场规模直接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本文将着重探讨电力行业的市场规模以及该行业的定位。
一、电力市场规模电力市场规模旨在衡量电力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和贡献度。
市场规模的大小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电力需求和供应能力。
电力市场规模的主要衡量指标包括:总装机容量、年发电量、电力消费量、年度电力交易额等。
1. 总装机容量:总装机容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电力企业拥有的全部发电机组的容量总和。
它是反映电力供给能力的重要指标。
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总装机容量相差较大,这通常与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和工业需求等因素相关。
2. 年发电量:年发电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年内所发电的总量。
它是反映电力行业供给能力和生产水平的重要指标。
通常情况下,电力需求与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因此年发电量也可以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衡量指标。
3. 电力消费量:电力消费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年内所消费的电力总量。
它是反映电力需求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力消费量也将随之增加。
4. 年度电力交易额:年度电力交易额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年内进行的所有电力交易的金额。
这包括了电力企业之间的电力买卖交易、电力交易市场的交易等。
电力交易额的增加表明了市场活跃度的提高,电力市场的规模也相应扩大。
二、电力行业的定位电力行业的定位是指电力企业在整个能源行业中的地位和职责。
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定位涉及到能源供给、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1. 能源供给:电力行业在能源供给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电力是一种高效便捷的能源形式,广泛应用于工业、交通、农业和居民生活等领域。
电力企业应致力于提高能源供给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为社会各个领域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2. 环境保护:电力行业在环境保护方面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我国热力发电厂概述
发电总量
������
热力发电厂
从1949至1978年的29年间,中国发电量由43 亿千瓦时增加到 2566亿千瓦时,年均增长速度达 15.1%; ������ 从1978至2005年的27年,中国发电量由2566 亿千瓦时增加到 25003 亿千瓦时,年均增长速度 达8.8%。
东北首座核电-红沿河核电站
辽宁红沿河核电站,是国家 “十一五”期间首个批准建设 的核电项目,是我国首次一次 同意 4 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 标准化、规模化建设的核电项 目,是东北地区第一个核电站。
风力发电站
未来发展趋势
热力发电厂
能源研究所IPAC模型研究组对中国电力部门 未来发展的预测结果表明,到2020年中国的 电力装机容量将达到9.61亿千瓦,发电量达
2030年中国发电平均效率达到41%。
未来发展趋势
到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达到40GW, 2030
年,核电的装机容量容量将达到75GW。
热力发电厂
※预计,未来中国的核电将进入加速发展期,
※风力发电装机在2010年达到1000万千瓦,
2020年达到2000万千瓦,2030年达到5000万
千瓦。其它可再生能源发电也比一般的预期
2009年,中国发电量36506亿千瓦时,年均增长速
度达7%。
热力发电厂
中国年发电量居世界的位次
时间 1949 1957 1965 1978 1980 1985 1990 2009
位次
25
13
9
7
电力市场概论试题及答案
《电力市场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2分)1. 电力市场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我国电力市场改革的首要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电力工业生产是由许多环节构成,它们被习惯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环节。
4. 电力市场的目标模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完整的电力市场一般划分为哪几个市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电力市场的基本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我国《电力法》中所说的电价,是指由、、等类型的电价。
8. 电力期货交易的主要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些不属于发达国家的电力市场改革的首要目标()A. 吸引电力投资B.建设充足的发电容量C. 提高电力工业效率D.为客户提供更多选择2. 下列哪些属于造成加州电力市场危机的原因()。
A. 电力市场容量建设不足B.水电受到气候的影响C. 电力市场电价的结构性不合理D. 发电商的投机行为3. 下列哪些不属于早期英国电力市场所取得的成功()A. 增强了电网的输电能力B.工业用户和家庭用户的电价下降C. 少数发电公司不能操纵市场D.鼓励发电厂进入市场4. 下列哪些不属于采用限量竞争模式的我国首批试点省市()A. 浙江B.山东C. 上海D.吉林5. 下列哪些属于电力市场强壁垒性的表现()A. 发、输、配、售同时性B.资金、技术密集性C. 结构区域性D.不可储存性6. 下列哪些属于电力商品可以进行期货交易的主要特征()A. 交易价格波动频繁B.传输、转运便利C. 交易规模大D.交易者数量多7. 电力期货市场的风险主要表现在()A. 交易者的投机行为B.市场信息不对称C. 市场不完全引发市场失灵D. 市场门槛过高8. 下列哪些属于全国性联网取得的效益()A.大规模开发利用西部的水电和煤炭资源B.各区域电网形成互补效益C.东西部时差效益D.南北部温差效益9. 各国电价核定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A. 成本补偿B.合理报酬C. 公平负担D.价格优先10. 辅助服务包括()A. 自动发电控制B.旋转备用C. 黑启动D.无功及电压支持三、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1. 简述什么是电力市场。
电力生产知识
一、电力生产知识1、电力生产的特点1875年,法国巴黎建成世界上第一座火力发电厂,标志着世界电力时代的到来。
1879年上海公共租界点亮了第一盏电灯,随后1882年在上海创办了第一家电业公司----上海电气公司,从此中国翻开了电力工业的第一页。
1891年,德国建设世界上第一台三相交流发电机,并通过第一条13.8kV输电线路将电力输送到远方用电地区,开创了大功率、远距离输电的历史。
电力生产是一个复杂过程,与其他工业产品的生产相比,有如下特点:(1)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以及转换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是同时进行的,电能不能大量储存。
(2)电能生产是高度集中、统一的。
在一个电网里,必须接受电网的统一调度,要有统一的质量标准、统一的管理办法。
(3)过渡过程相当迅速。
电力系统中各元件的投入或退出都在一瞬间完成,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改变过程也相当短暂。
(4)电力生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先行性。
所谓电力先行是指通常电力消费增长速度总要比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快。
为了表明电力消耗与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通常把电能消费年平均增长率与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年长率的比值,称为电能消费增长系数(或电力弹性系数)。
近30年来,世界上几个主要工业国家的电能消费增长系数都大于1,反映了各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是要求电力建设先行一步。
国民经济发展中电力必须先行,主要是装机容量、电网容量、发电量等增长速度应大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
电力弹性系数是指( A )。
A. 电能消费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比值。
B. 电能消费增长速度与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的比值。
C. 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与电能消费增长速度的比值。
D. 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与电能消费增长速度的比值。
2、电力系统的组成电能从生产到消费一般要经过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四个环节。
现代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电力网和用电设备三个基本环节组成的。
电力网是由各类电压等级的升降压变电所和输送、分配电能的电力线路组成。
2018中国电力年鉴统计数据
2018中国电力年鉴统计数据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其发展也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
为了全面了解中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情况,中国电力工业协会每年都会发布《中国电力年鉴》,其中包含了全国范围内电力行业的大量数据和信息。
2018年度《中国电力年鉴》中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电力行业在各个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对2018年《中国电力年鉴》中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以全面了解中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情况。
一、总体发展态势2018年,中国电力行业保持了持续稳步增长的态势。
全年全社会用电量达到了684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了8.5%,用电量的增速较2017年有所加快。
同时,全国电力装机总容量达到了1.9亿千瓦,同比增长7.7%。
这些数据表明,中国电力行业在2018年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清洁能源发展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凸显,清洁能源的发展成为了中国电力行业发展的重要议题。
2018年,中国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了7.4亿千瓦,同比增长了12.4%,其中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装机容量快速增长,成为了中国电力行业发展的新亮点。
同时,2018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了168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了12.7%,占全国电力总发电量的26.1%。
这些数据显示,中国电力行业在清洁能源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电力消费结构2018年,中国电力行业的用电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工业用电仍然是全国用电量的主要来源,占比为72.7%,但比重有所下降。
而居民生活用电的占比则有所上升,达到了10.8%。
这反映了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对电力行业的用电结构提出了新的挑战。
四、电力供应保障情况2018年,中国电力行业在供电保障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全国平均停电时间达到了17.42小时,同比下降了9.5%。
【电力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辩证关系】可持续发展与协调发展的关系
【电力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辩证关系】可持续发展与协调发展的关系一电力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含义电力行业的运行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大环境密切相关,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及其他经济的和非经济的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电力工业,对电力工业的生产、销售都产生很大的影响。
没有经济的发展,也就谈不上电力部门的发展;同时电力部门的发展,又是保证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电力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对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有重要影响。
电力与经济的增长具有一定的比例关系,比例协调是加快发展速度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因此二者既要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又要受到这一比例关系的制约。
只有按比例的增长速度才是合理的,不按比例的快速度,只能造成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正从粗放型转为集约型,经济结构由“二元”向“三元”转变,产业结构正处于调整时期,作为国民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内部结构调整,努力实现规模经济的条件下,必须保持与其它行业、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同步。
因此,电力工业必须解决好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
要实现电力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电力系统应满足经济发展对电力电量的要求,既要满足当前需要,又要为未来经济发展创造积极的条件,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充足、可靠的能源。
第二,在满足需要的条件下,要不断提高单位电力的产出,降低单位产值电耗,努力开展节能工作,采用节能高新技术,建立高效节能型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电力资源节约相统一。
第三,电力发展速度要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相协调。
二评价电力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1.电力与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设计原则第一,科学性原则。
指标体系要建立在科学基础上,能充分反映电力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指标的物理意义明确,测算方法标准,统计计算方法规范,具体指标能够反映电力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及电力与经济一协调发展的涵义和目标的实现程度,这样才能保证评估方法的科学性、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中国电力行业造价管理年度发展报告
我国电力行业造价管理年度发展报告一、概述我国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不仅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与经济发展,同时也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在电力行业的建设与运营中,造价管理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报告旨在对我国电力行业造价管理的年度发展进行全面分析,为电力行业的后续发展及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二、电力行业造价管理概况1. 电力行业的发展现状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对电力行业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
目前,我国电力行业的总装机容量和总发电量均居世界前列,成为全球电力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2. 造价管理的定义与重要性造价管理是指在电力工程建设与运营中,通过合理的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实现投资回报最大化的管理活动。
在电力行业中,造价管理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经营利润,同时也影响着国家电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
三、电力行业造价管理的发展趋势1. 技术创新与信息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力行业也逐渐智能化、自动化。
在造价管理方面,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软件,可以实现对成本的精细化管理,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2. 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完善的制度体系是保障造价管理有效实施的基础。
在电力行业中,需要建立健全的成本核算、审批流程以及绩效考核等制度,从而确保每个环节都能够得到有效监管和管理。
四、电力行业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与挑战1. 成本压力大电力行业的建设与运营过程中,受到投资规模大、周期长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成本管理压力较大。
如何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控制成本,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2. 信息不对称由于电力行业的复杂性和信息不对称性,使得造价管理面临较大的挑战。
企业需要加强与供应商、承包商等各方的交流与合作,以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
五、电力行业造价管理发展的对策与建议1. 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对于电力行业来说,提高准入门槛可以有效控制行业过剩竞争,保障行业利润空间,从而增加投资者的信心,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2. 加强技术创新通过加大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提高设备的智能化水平,降低能耗成本,提高效率,从而减少电力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中国在电力方面的发展现状
中国在电力方面的发展现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电力是支撑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正常运转的基础设施。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电力需求呈现出增长迅猛的趋势。
因此,中国在电力方面的发展现状备受关注。
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电力行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与发展。
从靠近社区的小型发电厂到跨地区的大型电网,中国电力系统逐渐完善并形成了庞大的供应网络。
电力发展的历史背景与中国经济增长紧密相连。
中国政府通过投资大规模电力项目和制定相关政策,不断推动电力行业的发展,使中国电力供应水平取得了长足进步。
目前,中国电力供应已经能够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
全国范围内的电网已覆盖城市和农村地区,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显著提高。
同时,中国电力消费呈现出多样化和智能化的趋势。
新兴的电力技术和应用,如清洁能源、智能电网和电动汽车等,正在改变着中国电力消费模式。
然而,中国电力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电力供应与需求之间的差距仍然存在,一些偏远地区的电力供应不足。
此外,电力行业的发展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如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等。
中国政府正在通过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政策和采用清洁能源来解决这些问题。
展望未来,中国电力发展前景广阔。
中国政府已经提出“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将电力产业纳入了国家发展战略之中。
未来几年,中国将继续加大对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技术的投资,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环保性。
同时,中国电力行业也将面临更大的国际合作与竞争,积极参与全球电力市场的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在电力方面的发展现状令人瞩目。
在不断改善电力供应的同时,中国也积极推动电力行业的创新与发展,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民幸福生活做出贡献。
1.2 文章结构一.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叙述中国在电力方面的发展现状:1. 电力发展的历史背景:介绍中国电力事业的起源和发展历程,重点关注重大政策和改革措施对电力行业的影响。
电力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1.引言自从电力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电力的使用已渗透到国民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
电是最干净、最洁洁的能源,它易于控制,便于转换能源形式,能高度集中和无限划分,并且可以大规模生产和远距离输送,因此使得电力的发展和应用程度,即一个国家的电气化程度成为衡量其现代化水平高低,以及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中国的电力工业从1882年至1949年,经过67年装机容量只达到1.85GW;而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半个世纪中,中国的电力工业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平均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在增长,到1998年全国装机容量已达到277GW以上,跃居世界第2位。
特别是进入本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电力平均每年新增装机容量17多GW,实现装机容量8年翻一番,终于缓解了近50年的持续缺电局面,使电力供应有所缓和;同时从1998年开始撤消电力部、成立国家电力公司,以此为标志,在中国结束了由国家垄断电力的局面,由此向建立统一、竞争、有序的电力市场迈进,逐步与国际接轨,与国际电力改革潮流一致。
电力供应缓和的出现、国家电力公司的成立及电力市场的起步,是我国电力工业在20世纪末所出现的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两件大事。
虽然从1997年开始到1998年,全国电力供应紧张的状况有了缓和,局部地方出现了电力供大于求,但是我国的用电水平还是很低的。
到1998年,全国人均占有装机容量0.22kW,发电量只有927kW·h,这一水平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3左右,为发达国家的1/6~1/10,与富裕的小康生活水平对电力的要求也相差甚远。
电网结构薄弱,特别是500kV网架在大部分电网中尚未真正形成,电网的安全性差,可靠性低,自动化水平不高,电网调峰容量不足,损耗大,供电质量差,远远不能适应21世纪信息时代对电力供应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
因此,在我国21世纪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逐步转变,一、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比重不断变化,对我国电力工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电力与经济关系研究综述
电力与经济关系研究综述葛斐;石雪梅;张焕明【摘要】准确把握电力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作用,制定合理的电力发展规划及相关产业政策,对促进电力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从弹性系数、周期性理论、投入产出、协整及因果检验算法等五个方面总结了近年来我国电力工业与经济关系的相关研究成果,并给出了简要的评述,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区域经济发展规律以及区域经济与电力之间发展关系提供参考.【期刊名称】《科技和产业》【年(卷),期】2013(013)006【总页数】5页(P28-32)【关键词】经济;电力;研究;综述【作者】葛斐;石雪梅;张焕明【作者单位】安徽省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合肥230022;安徽省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合肥230022;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蚌埠2330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M712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电力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准确把握电力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作用,可以为制定合理的电力发展规划及相关产业政策提供依据,对促进电力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建国以来的全国电力供应一直在绝对短缺与相对过剩之间徘徊。
电力既是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现代社会的基本投资品和生活必需品,因此电力短缺的政治和社会压力容易造成电力投资的过度反应,进而可能引发电力供应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
自1997年以来,我国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之间的矛盾在不同的年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并给社会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政府多次出台政策试图缓解或解决这一矛盾,但收效甚微。
这既反映了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之间矛盾的复杂性,也反映了目前政策制定未能准确把握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之间矛盾的本质特性。
要给出解决我国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矛盾的有效方案,就必须准确把握电力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特性以及影响两者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
电力工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于能不能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背景准确把握电力需求增长的趋势,为电力工业的理性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
电力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电力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为各行业提供稳定的能源供应。
目前,我国电力行业总体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和趋势。
一、电力行业的总体发展情况从总体上看,我国电力行业的规模不断扩大,装机容量不断上升。
根据统计数据,2019年全国电力行业完成发电量7.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加4%,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用电量均有所上升,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增长7.9%,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长3.1%,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长7.8%。
同时,电网建设也在不断推进。
截至2019年底,国家电网总投资达6.8万亿元,全国总长度达到158.7万千米,实现了城乡电网一体化建设。
新能源电力装机容量稳步增长,风电和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电占比不断提高,已成为电力行业中的重要成分之一。
二、电力行业的特点和趋势1. 技术创新成为电力行业新的增长点在电力行业的发展中,技术创新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高端技术能力的提升,将使得电力行业的生产效率得到提高,并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未来,电力行业将朝着普及清洁能源和高效能源的方向发展,加速推进新能源和智能电网建设,推动能源生产、储存、利用、管理和消费模式的创新,加强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
2. 电力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成为新的重点当前,电力行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了行业所关注的重点之一。
首先,电力行业需要加强电网安全技术建设,规避安全事故的发生。
其次,电力行业还需深化清洁能源应用,通过推广风电、光伏、水能等清洁能源,推进绿色电力转型。
此外,电力行业还应加强对供应链的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3. 电力市场化方向加速推进近年来,电力市场化进一步加速推进,实现了生产企业和用电者之间的直接交易和能源资源的有效配置。
未来,电力市场化将会更加市场化,建立起符合市场规则的综合交易平台,极大地促进了市场经济的运行。
加速推进市场化的同时,还应积极破除市场监管方面的障碍,促进市场竞争和创新,推动电力行业加快客户服务和信息的透明度。
中国电力现状和发展趋势
中国电力现状和发展趋势中国电力行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对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加,电力行业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电力行业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
据统计,2024年中国全社会用电量达到7.5万亿千瓦时,位居世界第一、电力装机容量和供电能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电力供应保持了良好的稳定性。
同时,中国电力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发电方式也在逐渐转变,清洁能源占比不断提高。
然而,中国电力行业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首先,由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电力需求高速增长,面临供需矛盾。
尤其是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
其次,随着能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此外,电力行业的发展也面临技术升级、能源安全、电力体制等一系列问题。
面对这些挑战,中国电力行业的发展趋势也在不断调整。
一是推进能源革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国家,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二是加强智能化建设,推动电力行业转型升级。
发展智能电网、智能电表、智能供电等技术和设施,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智能化程度。
三是加强国际合作,推动电力互联互通。
加强与国际能源机构的合作,推动跨国电网的建设和发展,提高电力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总的来说,中国电力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政府应加大对电力行业的支持力度,推动电力体制,提高市场化程度和竞争力,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推动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提高电力行业的智能化水平和服务质量,推动电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 GB50293
第1 章总则为使城市规划中的电力规划(以下简称城市电力规划)编制工作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城市规划、电力能源的有关法规和方针政策,提高城市电力规划的科学性、经济性和合理性,确保规划编制质量,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合用于设市城市的城市电力规划编制工作。
城市电力规划的编制内容,应符合现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的有关规定。
应根据所在城市的性质、规模、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地区动力资源的分布、能源结构和电力供应现状等条件,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因地制宜地编制城市电力规划。
布置、预留城市规划区内发电厂、变电所、开关站和电力路线等电力设施的地上、地下空间位置和用地时,应贯彻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
城市电力规划的编制,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2 章术语城市用电负荷urban customrs' load为城市提供电能来源的发电厂和接受市域外电力系统电能的电源变电所总称。
城市供电电源urban power supply sources为城市提供电能来源的发电厂和接受市域外电力系统电能的电源变电所总称。
城市发电厂urban power plant在市域范围内规划建设的各类发电厂。
城市主力发电厂urban main forces power plant能提供城网基本负荷电能的发电厂。
城市电网(简称城网)urban electric power network为城市送电和配电的各级电压电力网的总称。
城市变电所urban substation城网中起变换电压,并起集中电力和分配电力作用的供电设施。
开关站(开闭所)switching station城网中起接受电力并分配电力作用的配电设施。
高压深入供电方式high voltege deepingtypes of electric power supply城网中66KV 及以上电压的电源送电路线及变电所深入市中心高负荷密度区布置,就近供应电能的方式。
电力系统投资与发展的长期预测
电力系统投资与发展的长期预测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电力系统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电力作为一种基础性能源,不仅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
因此,电力系统的投资与发展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一、电力系统的当前状况当前我国电力系统整体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从总体上看,我国电力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装机容量逐年增加。
同时,我国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大部分地区的电力供应都得到了保障。
然而,一些问题也显现出来,比如电力系统的发展不够均衡,一些地区供需矛盾较为突出,电网输电损耗仍然较高等。
二、电力系统投资的意义电力系统投资是推动电力系统持续发展的关键。
投资可以带动设备更新换代,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增强电力系统的竞争力。
同时,通过投资,可以优化电力系统结构,提高供电质量,促进能源的清洁化和智能化发展。
因此,电力系统投资对于推动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三、电力系统投资现状分析目前,我国电力系统投资规模庞大,年均投资数千亿元。
投资主要用于电网建设、设备更新、能源技术改造等方面。
其中,电网建设是重中之重,不仅包括传统的输电线路、变电站建设,还涉及到智能电网、高压直流输电等新技术的应用。
同时,设备更新换代也是关键领域,要加大对清洁能源、高效设备的投资,提高电力系统的整体效益。
此外,能源技术改造也是重点领域,要加强对新能源、能源存储等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四、电力系统投资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电力系统投资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首先,电力是生产的基础,电力供应的充足与否直接关系到工业生产的进行。
通过加大电力系统投资,可以提高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保障工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其次,电力系统投资可以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
再次,电力系统投资还可以促进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因此,电力系统投资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5年2月26日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发展改革稳定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牢牢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创新宏观调控,奋力激发市场活力,努力培育创新动力,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平稳运行,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民生事业持续改善,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一、综合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67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7491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4.77%。
全年出生人口1687万人,出生率为12.37‰;死亡人口977万人,死亡率为7.16‰;自然增长率为5.21‰。
[2][3]国民经济稳定增长。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36463亿元,比上年增长7.4%。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332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713 92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306739亿元,增长8.1%。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6%,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2%。
就业继续增加。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253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9310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9%。
全国农民工[6]总量为27395万人,比上年增长1.9%。
其中,外出农民工16821万人,增长1.3%;本地农民工10574万人,增长2.8%。
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
全年国家全员劳动生产率[7]为72313元/人,比上年提高7.0%。
价格水平涨幅较低。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1%。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0.5%。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9%。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2%。
农产品生产者价格[8]下降0.2%。
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月同比上涨城市个数上半年各月均为69个,下半年月同比上涨城市个数逐月减少, 12月份为2个,月同比价格下降城市个数增加至68个。
电力知识
装机容量电力系统的总装机容量是指该系统实际安装的发电机组额定有功功率的总和,以千瓦(KW)、兆瓦(MW)、吉瓦(GW)计(10的六次方进制),2006年我国电力系统总装机容量超过5亿千瓦。
发电机组的设计最大功率。
千瓦千瓦qiānwǎ千瓦(Kilowatt),早期为电的功率单位,现在有延伸为整个物理学领域功率单位的趋势。
1千瓦=1,000瓦特(Watt)=1000焦尔(Joule)/秒(Second)。
1千瓦=1,000牛顿·米/秒(N·m/s)1千瓦=0.239千卡/秒(kcal/s)1千瓦=1.36马力备注:焦尔为1牛顿力使物体移动1米的功。
使质量位移1公斤的物体得到每秒1米加速度之力,叫做1牛顿(Newton)。
在电学上,千瓦时(Kilowatt-hour)与度完全相等,只是称谓不同。
功率就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物理学里功率P=功W/时间t,单位是瓦w30万千瓦=30,0000,000瓦=300,000,000瓦=300兆瓦=300MW就是说。
30万千瓦等于300MW千瓦时千瓦时就是平时所说的“度”,是电功的单位。
瓦特是功率的单位。
如果在功率上再乘以一个时间,那么这个结果就是功。
功的单位有焦耳和千瓦时,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1焦=1瓦·秒1千瓦时=1千瓦·小时=1000瓦·小时=1000*3600瓦·秒=3600000焦即:1J=1W·s1kWh=1kW·h=1000w·h=1000*3600w·s=3600000J对于日常来说,简而言之,1千瓦时即1度,1000瓦的电器1小时消耗电量就是1度即1千瓦时。
中国电力工业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是国民经济的第一基础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优先发展重点。
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和基础产业,电力行业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电力部门标准化基准线研究
成果传播会
中国电力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
徐华清
2007年3月20日
国民经济发展与电力发展
从2000年开始,中国电力生产和消费弹性系数开始大于1;
2005年,中国电力生产和消费弹性系数均达到1.32;
“十五”期间,中国的电力生产年均增长13.0%,弹性系数为1.37;
“十五”期间,中国的电力消费年均增长13.1%,弹性系数为1.38.
总装机容量
从1949至1978年的29年间,中国发电装机容量由185万千瓦增加到5712万千瓦,年均增长速度为12.6%; 1978至2005年的27年间,中国电力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发电装机容量由1978年的5712万千瓦增加到2005年的51718万千瓦,年均增长速度为8.5%;
1987年中国电力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1995年3月突破2亿千瓦,2000年4月突破3亿千瓦,2004年初达到4亿千瓦,2005年12月底突破5亿千瓦。
总装机容量构成 截止2005年底,全国发电设
备容量为51718.48万千瓦,
其中,水电11738.79万千
瓦,约占总容量的22.70%;
火电39137.56万千瓦,约占
总容量的75.67%;核电
684.60万千瓦,约占总容量
的1.32%;风电105.59万千
瓦,约占总容量的0.20%。
总装机容量构成
截止2005年底,全国共有单机6000千瓦及以上发电机组6963台,总容量42373.3万千瓦,平均单机容量为6.09万千瓦。
按机组类型分:
共有单机6000千瓦及以上水轮机组1499台,总容量7985.87万千瓦,平均单机容量5.33万千瓦;
共有单机6000千瓦及以上汽轮机组4631台,总容量31471.1万千瓦,平均单机容量6.80万千瓦;
共有单机6000千瓦以上燃气轮机组233台,总容量1471.59万千瓦,平均单机容量6.32万千瓦;
共有单机6000千瓦以上柴油机组539台,总容量570.75万千瓦,平均单机容量1.06万千瓦。
总装机容量构成
按机组结构分:
共有6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84台,总容量5549.1万千瓦;
共有30-60(不含60)万千瓦机组450台,总容量14407.2万千瓦;
共有20-30(不含30)万千瓦机组255台,总容量5297.63万千瓦;
共有10-20(不含20)万千瓦机组573台,总容量7093.03万千瓦;
共有10万千瓦以下机组5619台,总容量10058.94万千瓦。
风电装机容量
截至2005年底,全国共建成并正式投运的风电设备容量105.59万千瓦。
其中,共有40座装机容量6000千瓦及以上大型风电场并网运行,总装机容量为104.11万千瓦;
内蒙古(20.89万千瓦)、新疆(13.35万千瓦) 辽宁(12.65万千瓦)、宁夏(11.22万千瓦)
广东(8.34万千瓦)、吉林(7.94万千瓦)
黑龙江(5.25万千瓦)、甘肃(5.22万千瓦)
福建(5.20万千瓦)、河北(4.8万千瓦)
浙江(3.72万千瓦)、山东(3.66万千瓦)
上海(2.44万千瓦)、海南(0.87万千瓦)。
发电总量
从1949至1978年的29年间,中国发电量由43亿千瓦时增加到2566亿千瓦时,年均增长速度达15.1%;
从1978至2005年的27年,中国发电量由2566亿千瓦时增加到25003亿千瓦时,年均增长速度达8.8%。
发电总量构成
1949年,中国发电总量为43亿千瓦时,其中水电占16.28%;火电占83.72%;
1978年,中国发电总量为2566亿千瓦时,其中水电占17.38%;火电占82.62%;
2005年,中国发电总量为25002.6 亿千瓦时,其中,水电3970.2亿千瓦时,约占15.88%;火电20473.4亿千瓦时,约占81.89%;核电530.9亿千瓦时,约占2.12%;风电等28.1亿千瓦时,约占0.11%。
发电燃料消耗
2005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消耗原煤100907.21万吨,比2004年增加11395万吨,增长率为12.73%;
2005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共耗用燃油1277万吨,比2004年减少7.9%;
2005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耗用燃气(含天然气、液化天然气、煤气等)1242.74亿立方米,比2004年增长50.03%。
发电设备利用小时
2005年,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数为5425小时,比2004年降低30小时。
其中,水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为3664小时,比2004年增加202小时;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为5865小时,比2004年降低126小时;
2005年,宁夏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全国最高为7090,湖北的水电设备利用小时为全国最高,达5060小时,宁夏的火电设备利用小时为全国最高,达7559小时。
厂用电率
2005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厂用电率
为5.87%,比2004年下降了0.07个百分点。
其中,水电生产厂用电率为0.44%,比2004年下降0.03个百分点;火电生产厂用电率为6.8%,比2004年下降0.05个百分点;
厂用电率最低的省是水电大省湖北,为2.51%。
火电厂用电率最低的是上海,仅为4.98%,最高的是重庆,达9.98%。
供电标准煤耗
2005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标准煤耗为343克/千瓦时,比2004年降低6克/千瓦时;
2005年,全国供电标准煤耗为370克/千瓦时,同比
降低6克/千瓦时。
从分省情况看,供电标准煤耗较低的省份主要有上
海343(克/千瓦时)、天津343、北京348、江苏350、福建351、广东353、甘肃357、浙江358;
供电标准煤耗超过400克/千瓦时的省份主要有新疆(472、四川(441)、青海(420)、重庆(418)、黑龙江(402)。
未来发展趋势
能源研究所IPAC模型研究组对中国电力部门未来发展的预测结果表明,到2020年中国的电力装机容量将达到9.61亿千瓦,发电量达到4.44万亿千瓦时,届时中国人均用电水平为3020千瓦时。
到2030年中国的电力装机容量将继续增加到12.4亿千瓦,发电量增加到5.95万亿千瓦时。
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将尽量降低煤电的比例,力争到2030年把煤电的比例控制在50%左右,增加的机组也将主要以大容量的超临界(效率43%-45%)、超超临界(效率47%-50%)、和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机组(效率45%-47%)为主,希望到2030年中国发电平均效率达到41%。
未来发展趋势
受到石油资源的限制,中国不鼓励发展油电,特别是在高油价的市场作用力影响下,未来油电的发展空间不大,到2020年装机容量达到27GW,2030年有可能回落到24GW。
随着电力供应情况的好转,小型柴油发电机组将停止运转。
未来发展趋势
2008年以后,天然气输配网络不足对天然气市场开发的限制将逐步缓解,天然气除了满足终端消费部门的需求,也将用于发电和供热,用以缓解紧张的煤电运输局面。
预计到2030年,中国天然气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超过150GW,占总装机容量的12%左右。
未来发展趋势
到2010年全国水电装机容量可达到1.8亿千瓦。
2010年-2020年期间,新增大中型水电装机容量1.1亿千瓦左右,小型和微型水电仍可维持每年200万千瓦的开发速度,到2020年全国水电装机容量可达3.2亿千瓦,届时的开发率将达到58%以上。
到2030年,水电资源容量开发率接近极限水平(70%),总装机容量为3.8
亿千瓦。
未来发展趋势
到2020年还有15年的时间,中国能否计划和实现类似的目标,完全取决于届时的政策选择,核电站的实际运行效果证明,其安全是有保证的,如果政府在技术国产化、上网电价方面给予鼓励,同时实施更严格的环境政策,核电在未来电源结构建设方面还是有相当的竞争力;
预计,未来中国的核电将进入加速发展期,到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达到40GW,2030年,核电的装机容量容量将达到75GW。
未来发展趋势
风力发电装机在2010年达到1000万千瓦,2020年达到2000万千瓦,2030年达到5000万千瓦。
其它可再生能源发电也比一般的预期的发展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