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性别歧视的体现及成因

合集下载

语言性别歧视的产生原因及相应的对策解析

语言性别歧视的产生原因及相应的对策解析

语言性别歧视的产生原因及相应的对策Sapir-Whorf 假说认为,语言不仅仅是社会的产物,它还能反过来影响人们的思维和精神的构建。

因此,我们可以说,语言是一面镜子,它反映了人们对待事物的态度。

语言本身并没有性别歧视,可并不是说社会中的性别歧视对语言没有影响。

本文将对语言中的性别歧视所产生的根源、性别歧视问题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及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进行探讨。

一、语言性别歧视的主要原因(一)意识形态的影响神话与宗教都是文化的一种形式,女性在神话中的形象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在世界各国神话中,男性被称为“物种之范”,而女性是作为男性附属而存在的。

圣经中的上帝造人说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女人只是男人脊梁的一根肋骨。

(二)社会化偏见的影响在西方社会,妇女处于从属地位,而男性则是大权在握、身居要职。

如已婚女子要改随丈夫的姓成为Mrs sb,未婚女性可以称为Miss, 而对于男性则没有这么多的限制,一个Mr 就全部概括了各种身份的男性。

汉语中,也有类似的歧视性语言,如长舌妇、美女蛇、头发长见识短等。

二、语言性别歧视的主要表现1.用于女人的词和表达方式通常是有标记的,即把女性视为男性的附庸,这是以男性为规范的一种表现。

英语中有:Prince/princess;actor/actress;host/hostess;heir/heiress;hero/heroine;usher/usherette等等。

汉文化中也有类似的现象:如旧中国时代,女人结婚后随夫姓,张氏、李氏等。

2.在表示男女性别的对应词或词组中,表示阴性的多具有贬义和轻蔑的色彩,很多和性欲有关。

如king(国王)——queen(王后、女王、雌猫);master(主人)——mistress(主妇、情妇);sir(先生)——madam(女士、夫人、鸨母);a public man(担任公职的人)——a public woman(娼妓);the play the man(显示出男子气概)——the play the woman(表示出女人的态度——哭泣和害怕等); bachelor(未婚男人,暗示自由,听上去有快乐和冒险的意味)——spinster (老处女,可表示年老、孤独、无聊、脾气怪异)。

”汉语的男女不平等”

”汉语的男女不平等”

汉语的男女不平等汉语当中所承载的历史元素以及社会心理和传统文化所代表的男女不平等,可以说是根深蒂固且习以为常。

如男孩出生称“弄璋”,女孩为“弄瓦”。

璋是玉器,瓦片如何能与玉器相对等呢?所以从出生开始这种不对等就已经出现。

再者说我们日常习惯当中习以为常的两个字,“他”和“她”,“他”这个字从古至今以来都在大面积广泛的使用。

而“她”这个字却是现在社会发展以后才逐渐的广泛使用起来,虽然都是第三人称的指代,但是指代的常不常用,广不广泛,却代表了社会地位的高低。

然而即使是如今的现代文明社会,如果是男性之中有女性的存在“他们”这个男性指代性较高的词汇还仍然是使用的标准。

日常生活当中还有一个地方所呈现出来的男女不平等,那就是如果一个男性角色所担任的某一个地方的官职或是一个领导职位,比如说县长、厂长。

那么往往它所代表的是这个人一定是一个男性角色,而如果这个人变换为一个女性角色,即使他们所处的位置和地位相当,往往在称呼他时会出现女县长、女厂长这样的称谓,我们从这样的称谓当中似乎是习以为常且约定成俗的这样去称呼,可是在这种习以为常当中却明显的赤裸裸的表露出来了,对女性角色的轻视或不平等看待。

再如男性往往称呼自己的妻子为内人、糟糠,而女性往往也有着自己的自称,她们自称为:奴家、小妇人、小女子。

我们往往在电视剧当中能够感受到这种自古以来传统社会当中所存在的称呼,虽然有的时候觉得这是一种谦称并没有必要去深究,但是其本质所代表出来的女性角色与男性角色之间关系的不对等身份的不平等却是显而易见的。

男人讲“三妻四妾”,女人讲“三从四德”同样是对于人物角色的一种追求体现,然而我们从字面意思就能够感受到这种不平等有多么的可怕,这完全是将男女处于一种极不平等的位置上进行比较。

一方面强调的是男性角色的三心二意是一种正常的需求,而女性角色必须要摒除这种男性角色应该有的需求,这是一种性别上的歧视,这是一种根本的不平等,所以从我们的语言当中,这样的现象简直是显而易见。

[汉语中的性别歧视及其变迁现象的文化解析] 汉语中的性别歧视

[汉语中的性别歧视及其变迁现象的文化解析] 汉语中的性别歧视

[汉语中的性别歧视及其变迁现象的文化解析] 汉语中的性别歧视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

社会生活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十分普遍,在各个种族、民族、国家和地区几乎都有程度不等的表现。

本文试图探讨性别歧视现象在汉语中的表现形式,并对其进行社会、历史、文化和心理剖析。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审视性别歧视现象在汉语中的良性变迁,努力寻找变迁深层的观念、经济和行为动因。

一、性别歧视在汉语中的表现形式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

以下本文解析汉语中的字词句,分别选取汉字、称谓词和俗语,列举说明性别歧视在汉语中的表现。

(一)汉字汉字是表意文字,通过汉字字形我们可以推断其字义。

下面,笔者选取几个汉字,从字形所表达的信息来看造字者对女性的歧视。

例如:“女”字,象形字,像一个人半跪之形,象征着处于被统治的地位。

《白虎通嫁娶》云:“女者,如也,从如人也。

”从中不难看出女性的从属地位。

在《古汉语字典》中带“女”字旁的汉字近120个,绝大多数含有贬义。

可以看出,汉字在造字之初就已经对女性有了偏见和歧视。

(二)称谓词1.姓名在中国古代,拥有命名权的是家族的男性长者,许多妇女不仅被剥夺了命名权,而且被剥夺了拥有姓名的权利——她们只有姓而无名,或者有名但很少被人称呼。

“妇人无外事,故名不闻于人”。

女子出嫁前以乳名称呼,出嫁后以丈夫的姓氏称呼,所以没有必要取名字。

2.称谓语在古代,已婚妇女的自称采用表示地位低下的称谓词,如“奴”、“妾”、“妾身”、“贱妾”、“奴家”等。

丈夫对外人提及妻子时,通常的称谓词是“贱内”、“内子”、“内人”等。

又如,在与性别有关的双音节词语中,性别的排序一般男性在前,如“男女”、“夫妻”、“子女”等。

(三)俗语俗语是在大众中流行的生动活泼的语言,某些俗语真实地反映了妇女的社会地位和性别劣势。

例如:①女的是枝花,灶门口烧粑粑。

②妇似铁钉,应该给她打打平。

③铜锣不打上乌青,妇女不打变妖精。

④娶来的媳妇买来的马,愿打就打愿骑就骑。

⑤(女人)头发长,见识短。

汉语成语的性别歧视

汉语成语的性别歧视

汉语成语的性别歧视汉语成语,也叫中文成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们在汉语中具有浓厚的文化情趣和滋养,经常被用来表达一个想法,传达一种语气,描述一个情景。

但是,我们发现,许多汉语成语具有性别歧视的成分,偏见地看待男性和女性。

首先,在汉语成语中,男性的角色往往是强大的,而女性的角色则是被动的。

比如“牛马之劳”,牛和马就是指男性,而“虎母之力”,虎母就指的是女性。

这里的劳形容词是形容男性的,而力形容词则是形容女性的。

所以,在一些汉语成语中,暗示了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中不平等的观念。

其次,许多汉语成语存在着对女性的污名化。

比如“蚍蜉撼树”,蚍蜉是一种小虫,而树指代了一个男士,这里借此比喻一个女性试图改变一个男性的意志,也就是说,一个女性无法影响一个男性。

这种观念并不真实,但是由于汉语成语的特殊性,它们被认为是普遍的,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和价值观。

最后,汉语成语对男性也有歧视性的观念。

比如“脚踏两条船”,它暗示了男性可以同时爱慕两个女性,这是反对传统价值观的。

在古代,男性可以有多个妻子,但是女性只能有一个丈夫,但是在现代社会,这种观念已经不适用,但是汉语成语却没有响应这一变化。

总而言之,汉语成语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它们丰富了汉语的文化和语言,但是不幸的是,它们也隐含着性别歧视的元素。

这种歧视不仅会影响一个青少年未成年人的性别认同,而且也会影响他们对于性别平等的认识,从而影响他们在社会中的角色和未来。

因此,我们应当更加重视汉语成语在性别方面的影响。

我们应该加强教育,用我们更加正确、公正、健康的价值观来取代汉语成语中使用的歧视性语言。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改变社会上存在的性别偏见,营造一个真正的平等的社会。

汉语成语表达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成因分析

汉语成语表达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成因分析

汉语成语表达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成因分析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引起了社会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广泛关注。

语言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它萌生于人类文明发展之初,在数千年文化传统演变之中根深蒂固。

汉语,作为全球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成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最为明显,本文就汉语成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进行梳理,旨在分析形成这种现象的成因。

关键词:汉语;成语;性别歧视;成因一、引言语言,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交际手段,和社会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不同的语言适应于不同的社会群体,体现出不同社会群体的思想和文化。

语言与性别研究这一课题,一直备受社会语言学的关注。

由于成语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精华结晶,承载着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从性别的先后顺序及成语的褒贬义色彩可以找到女性在社会中遭到性别歧视的痕迹。

著名语言学家Rabin Lakoff 在语言的使用特点方面作了深入研究,取得了颇有影响的研究成果。

在其所著的Language and Women’s Place 中,Rabin Lakoff 中指出:“女性语言,包括描述女性的语言及女性自己所使用的语言都具有藐视女性个体身份特征的作用”随着对女性语言研究的逐步深入,这种现象被冠以“性别歧视”这样一个专门术语。

那么,什么是性别歧视呢?Webster Ninth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 给“性别歧视”所下的定义是:“基于性别的偏见和歧视,尤其是对妇女的歧视。

”因此,在语言习惯上,“性别歧视”通常是指语言对女性的歧视。

在此,笔者以女性主义为视角,浅析汉语成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的成因。

二、文献综述国内专门针对成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的研究较少。

因此笔者将学者们与之相关的汉语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研究进行了综述。

李颖(2004)在《汉语中的性别关注》一文中从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的语言形式方面和话语风格、言语行为、语用原则及非语言表达手段的方面透视了汉语中的性别差异,还从生理特征与社会分工、习得方式与心理特征、权力支配与角色关系、传统文化与社会偏见这四个方面分析了性别歧视形成的原因。

汉语中性别歧视的体现及成因

汉语中性别歧视的体现及成因
用 括 号 注 明 “ ” 女 。
22 语 的 不 对 称 性 .词
代 , 即使 是 男 少 女 多, 也是 如
此 。例 如 :
面朝 左 跪 着 的一 个 人 ,上 身 直 立 ,丽 臂 交 叉 放 于 胸 前 。小 篆
() 洪 常 青 和 娘 子 军 的女 战 3
和 无 标 志 (n re) 论 。 语 言 u makd ̄
汉语第 三人称代词 中 ,书面
上 能 够 区 分 性 别 的 是 “ ” 和 他
中的标志现象极 为普遍 ,任何 一 种语 言都有着不 同程度 ,不 同层 次 的标 志现象存在 。标 志现象既 是语言本 身所 固有 的特征 收录 了这个字 。其做法是将 “ ”的 他 人 字 偏旁 的 “ ” 改 为 “ ” 人 女 ,
构成他, ( , )的男女对称 。 她 人女 “ ” 字 在 造 字 之 初 就 表 现 了 对 女 女 性 的 歧 视 。 甲 骨 文 “ ” 字 像 女
“ ” 她 ,但 特指男性 的 ‘ ” 同时 他
具有兼指两性 的双重功能 。一般 情况下 ,在不 能确认性别时 ,人 们 习惯 用 “ ” 他 ,而 不用 表示 女
性的 “ ” 她 。如 : () 待 到伟 大 的人 物 成 为 1 化 石 ,人 们 都 称 他 伟 人 时 ,他 已 经 变 了傀 儡 。 ( 盖 集 续 ・ 花 华 无 的 蔷薇 ) () 牺 牲 为群 众 祈 福 ,祀 了 2
点不同 ,每一种语 言都深深地 打 上 了性 别 的烙 印。 ”人 是语 言 的 创造 者和使用者 ,在语 言的创造 和运用 过程 中充分体现 了人的 主 体 意识 。人 有 男性 、女 性之 分 , 语言也就不 可避免地带有性 别特 征 。语言之 中及 其背后蕴藏着 丰

汉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汉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及婚 姻 家庭 方 面的 不 平 等 必 然反 映 到 语 言 中。 汉语 的 造 字 、 构词 、 文化 等 方 面 都存 在 性 别歧 视 现 象。
关键词 : 性 别 歧视 汉语 文化 贬化
语 言 忠实 反 映 了一 个 民族 的全 部 历 史 、文 化 . 忠 语 也 沿 用 这 种 语 序 . 如“ 男 不 男 女 不 女 ‘ 男盗女娼 ” 实 反 映 了 它 的各 种 游 戏 和娱 乐 . 信 仰 和偏 见 性 别 歧 就 连 与 动 物 有 关 的 词 语 也 沿 用 这 种语 序 .如 雄 雌 、 公 视 可 以 表 现 为男 性 对 女 性 的 歧视 . 也 可 以 表 现 为女 性 母 、 鸳鸯 、 龙 凤 呈祥 、 攀 龙 附凤 。这 种 先 后 顺 序 实 际 上 对 男 性 的歧 视 男 性 对 女性 的歧 视 . 较 明显 地 反 映在 就 是 一 种 尊卑 观 念 的体 现 汉语 中 , 主 要体 现在 几 个 方 面 语 言 以 男性 为规 范 由 于受 男 性 为 物 种 之 范这 种 观 点 的 影 响 汉语 把
地的样子。
许多带“ 女” 旁 的字带有贬义 , 根据《 新华词典》 , 汉字 中 “ 女” 旁 字共 2 4 7个 . 而 其 中涉 及 褒 贬 评 价 的 有 l O O个 . 其 中褒 义 的有 4 7个 . 贬 义 的有 3 5个 . 褒 贬
冠有 “ 子” , 如“ 小、 r 头片子 ” 、 “ 小女子” 、 “ 小媳妇” 等。
些 字 大 多是 从 男 性 的 观 赏 角 度 来 描 述 .男 人 才 是 主 体 而 带 “ 男” 旁 字 却 非 常 稀少 . 且 不 带 对男 性 的贬 义 . 比如 : 嬲。 汉 语 第 三人 称 代 词 中 . 能 够 区 分 出性 别 的 是 “ 他” “ 宋 庆 龄 先生 ” 、 “ 冰 心先 生 ” 在 汉 语 的成 语 、 谚 语 也存 在 性 别 歧 视 比 如 “ 嫁 出 的女 .泼 出 去 的水 ” 、 “ 女 子无才便是德 ” 、 “ 女 人 头 发 长, 见识短 ” 、 “ 女 为 悦 己者 容 ” 、 “ 养男不养女 , 养 女 要 受苦 ” 、 “ 红颜 祸 水 ” 。这 些 成 语 、 谚 语 的用 法 折 射 出 社 会对 女 性 的 压 迫 和歧 视 。 而 有 关 于男 性 的成 语 、 谚语 . 比如“ 大丈夫一 言既出 . 驷 马难 追 ” 、 “ 一夫 当关 . 万 人 莫开” 、 “ 浪 子 回头 , 金不换 ” 、 “ 四海之内皆兄弟” 无 不 表现 出社 会 对 男 性 的尊 重 和 宽 容 而 其他 的一 些 褒 义

浅析汉语性别语言差异成因

浅析汉语性别语言差异成因

浅析汉语性别语言差异成因汉语作为一种古老而复杂的语言,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性别语言差异。

性别语言差异是指在语言表达中,男性和女性使用不同的词汇、语气和语法结构。

本文将从社会文化、语言发展以及认知因素三个方面来浅析汉语性别语言差异的成因。

一、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社会文化是性别语言差异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男性被赋予了更高的地位和权力,而女性则在家庭和社会中受到较多限制。

这样的社会结构必然会导致性别角色的不同,反映在汉语中就体现为词汇和语法的性别差异。

首先,汉语的代词使用上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例如,“他”和“她”在语法上的不同形式,明确地区分了男性和女性。

“他”作为通用的第三人称代词用于男性,而“她”则用于女性。

这种代词的区分反映了社会文化中男女角色的划分。

其次,汉语中的职业称谓也存在性别差异。

许多职业称呼中,男性和女性的称谓有不同的称呼方式。

例如,“医生”通常指的是男性医生,而女性医生称为“女医生”。

这种差异的存在可以追溯到传统的家庭角色分工,反映了社会对男女在职场中角色的期待。

二、语言发展的影响语言发展也是造成汉语性别语言差异的原因之一。

汉语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语言表达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汉语逐渐形成了一些用于区分性别的词汇和语法结构。

首先,汉语中的“女字旁”和“男字旁”是反映性别差异的一个例子。

例如,“她”和“它”中的“女”字旁明确地表明了该词语与女性有关,“他”中的“男”字旁则表示与男性有关。

这些字旁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语言发展中对性别的意识和区分。

其次,汉语中存在针对男性和女性的敬称差异。

对于长辈或者地位高的人,男性常称为“大哥”、“叔叔”等词汇,“小姐”、“阿姨”等则用于女性。

这种语言差异与汉语中的谦让文化有关,反映了对性别和地位的尊重。

三、认知因素的作用除了社会文化和语言发展,个体的认知因素也会对汉语性别语言差异产生影响。

个体在语言学习和使用过程中会被社会环境、经验和认知方式所塑造,从而对性别在语言中的表达方式产生差异。

汉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略论

汉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略论

汉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略论性别歧视主要是指对女性的偏见或歧视。

性别歧视现象在汉语中大量存在,它是语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1. 从男性词泛化看性别歧视汉语人称代词有“他”和“她”两种,汉语中表示第三人称单数女性的“她”是在1918 年才产生的,此前均用第三人称单数男性的“他”代表男女,“他”泛指所有的男性,“她”泛指所有的女性。

汉语中“他”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她”,形容一群人(其中有男性也有女性)时,一般只用“他们”来指代,而不用“她们”。

形容女性时也可用“他”来指代,但形容男性时是绝不可以用“她”来指代的。

除此之外,很多词用“他”而不用“她”。

如:异国他乡、他山攻错、他年、他杀、维他命等等。

2. 从性别词顺序排列看性别歧视汉语属于四大语言类型中的孤立语,它的词形缺乏变化,但词的顺序要求非常严格,不能随便更改。

汉语的构词反映了性别歧视的存在,即不少词有“尊男”的潜在含义,主要体现在语素顺序不可调换。

因此,我们还能从语素结构的先后顺序上看出它对女性的歧视。

汉语词汇中,在男女同时出现时,往往会把男性排在前,女性排在后,例如:夫妻、父母、儿女、叔婶、弟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等。

有些成语的排列也是遵照“男前女后”的顺序,例如:郎才女貌、夫唱妇随、夫贵妻荣、男婚女嫁、男耕女织等等。

这种男先女后的语序原则也影响到与动物有关的语序排列,如“公母、鸳鸯、龙凤”等。

3. 从构词、语义看性别歧视3.1 构词、语义中的家庭角色汉语的男女称谓是不对等的。

汉语中有不少的谦称,其中不少是针对妇女的,体现了“夫为妻纲”的道德观,如对人可以称自己的妻子为“内人”“贱内”“糟糠”等,但是“丈夫”一词却没有相应的谦称形式。

从谦称中可以看出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

所谓“内人”显然是限制了她们的活动范围,也就是说妻子的行动是不自由的,只限于家庭内部,所以才会有所谓的“家庭妇女”。

“贱内”则更加露骨地道出了妻子地位的低下。

3.2 构词、语义中的性别角色汉语词汇中有许多专门指代女性的,带有蔑视、戏谑或者贬斥的口气,如“红颜祸水”“黄脸婆”“母老虎”等等。

汉语称谓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汉语称谓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汉语称谓中的性别歧视现象●王志强 称谓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一方对另一方的名字或身份的呼叫,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一个普通称谓语一旦用到具体的交际活动中,就会有丰富的社会内涵。

“男”、“女”两个词本身是既相对立,又相平等的一对矛盾体,在性别的区分上也是平等的。

但汉语称谓语在使用过程却出现了一些有趣的性别歧视现象。

下面从几个方面作一简要概括:一、缺位现象有这样一组对比:男老师在讲台上可以大大咧咧的称其妻子为“你们师娘”,而女老师则只能不太大方地对学生称其丈夫为“我先生”,这里就明显地存在着一种称谓中的缺位现象。

男老师当然也可以说“我妻子”,而女老师则不可能用“你们师爹”或“你们师爸”之类的称谓,也就是说如果学生的老师是女的,那学生就没有相应的称谓称呼老师的丈夫。

在川沙话中,中年妇女甚至年轻的妈妈,都喊小男孩为“阿妹”,这比“阿弟”更显得疼爱,但对女孩却不用这种性别错位的方式来喊“阿弟”,表示疼爱,这和上例同样显示语言并不对称,有许多空格,缺环。

中国社会是一个注重伦理的社会,汉民族的伦理文化除了长幼尊卑观念外,另一个重要方面便是有关男女伦理关系的观念和行为规范。

许多文字材料暗示,是男人创造了世界和语言,男孩是传宗接代的命根子,而女孩子则是人家的人,是赔钱货,这种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在称谓语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缺位现象的产生便是一个例证。

“烈士”也“烈女”本来是相对的,一指男,一指女。

但在具体应用中,同一赞美之辞,对女子的赞美一般是他的性道德和殉夫精神。

特别应注意的是“烈士”可以指男的,有时也可以指女的,而“烈女”则绝对不能指男的。

从这里可以看到传统文化中的性别差异。

女子有“贞节”,“贞操”问题,而男子则根本没有相应概念,女子可能“失节”或“失身”,而男子却不以“失去童贞”为耻,所谓女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也”。

在知识界中,对于德高望重的女教授学者为什么要用“先生”称呼而不用“女士”之类呢?而且女学者、女教授们也是乐意被称为“先生”不喜欢人们称呼她为“女士”,她们为什么不乐意在学术同行的面前特别标明自己的性别特征呢?但同样资格的男学者则毫不感觉“先生”有何不妥,也根本不会想,用“女士”称呼他的效果是如何的。

汉语中的性别歧视

汉语中的性别歧视

汉语中的性别歧视语言常常被看作是一种“活化石”,人称“语言化石”。

因此,人们常将语言学和考古学等同视之。

我们可以通过语言再现人类的早期生活,重温思维的发展过程,展现先民的历史,反映使用该语言民族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发展。

通过观察语言中关于“男”“女”“夫”“妻”“嫁”“娶”“外”“表”等词语的词源、字源和语义,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古人对女性的歧视。

“男”与“女”汉语的“男”字反映了男子在历史上与农业生产的紧密联系。

从词源上看,“男”与“农”上古读音相近,属同源词。

人类进入农业社会后,男子成了主要劳动者,因此,“男”“农”同源是有语音和语义根据的。

至于“男”的字源上看,《说文》将其分解为“从田从力”,表明男子是在田里用力劳动的人。

其实,“力”字在甲骨文、金文和小篆中的写法均象“耒”(古代一种形状象木叉的农具)之形,故“男”的字源实际上本指用耒在田里耕作的人。

汉语的“男”基本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状,以及男子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

而语言中那些表示“女人”的基本词汇恰恰反映了古人对女性的歧视。

先看“女”字。

在甲骨文中,“女”字的下半部象双腿跪下,上半部“象其掩敛自守之状”(段玉裁语),或象“两手有所操作之形”。

我们可以从此看出,自远古开始,妇女所从事的劳动就局限于家务或室内劳动,并且常常跪着侍奉男性。

从词源上看,“女”和“奴”上古音近,是同源词。

氏族社会末期,部落之间的战争催生出了奴隶这一阶层,并加速了掠夺和私有财产的增长,加剧了氏族的分化。

在氏族社会行将崩溃之时,氏族内部产生了阶级的分化,形成了剥削阶级和被剥削的贫困者。

被剥削阶级常常因为负债,不得不将自己的女儿卖给剥削阶级作抵押品,于是产生了奴隶的另一种形式。

这些被卖的妇女与通过战争掠夺来的妇女一道,成了当时女奴的两大来源。

从文字上看,“奴”字从女从又(“又”在甲骨文和小篆中均为右手的象形),在甲骨文中象一只手抓获一名女奴。

“女”“奴”同源还可以在“妾”字上找到佐证。

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

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摘要:通过对一个地域语言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在这个地域文明下所隐藏着的传统观念,社会伦常和基本的道德观念等内容。

性别歧视就是在语言中常见的一种文化表征。

汉语言中性别歧视的内容虽然是有历史的、传统的原因所造成的,但是在现代男女平等观念下,应该积极寻求变革。

如果依旧固守传统语言习惯中的性别歧视,这必然是不利于现代社会男女平等的发展和实现的。

如果这种语言氛围下的性别歧视不能有效的得到化解和注意,那么纵然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内推行的男女平等运动,最终都会败给从小所接收到的语言文字的影响。

因此需要努力营造出对女性尊重,以及男女平等的语言文字使用习惯。

关键词:汉语言性别歧视影响改进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交流的工具,经过千百年来的使用和演变,语言也成为了一个文明的载体。

“一般认为,语言是属于文化的,或者可以认为语言是文化中的一个特殊组合体,是‘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然而语言有其特殊性,它在结构上清晰地表达出文化上的定点,它提供了决定说话者概念世界的分类系统。

” [1]通过对一个地域语言的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在这个地域文明下所隐藏着的传统观念,社会伦常和基本的道德观念等内容。

性别歧视就是在语言中常见的一种文化表征。

一、汉语言中性别歧视的表现在汉语言中性别歧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首先,在语言的使用上偏向于男性语言的指征。

从现代社会人的主体性来看,男女是平等的,那么指征男女两性的词汇应该在同等场合,同样情况下来使用。

但是在汉语言中,很多时候群体性的称谓是以男性词汇来表述,而较少的用女性词汇来表征群体。

比如表达第三人意思的有“他”与“她”两个词,但是日常语言使用中,表达不特定第三方的时候,我们通常会使用“他们”来指征。

这种现象显然是将男性主导了社会的普遍多数。

其次,语言使用习惯上较多的存在贬低女性的现象。

语言作为交流的工具应该不带有感情色彩的。

但是由于传统观念,历史文化的原因导致了再汉语言中存在较多以女性词汇为主的贬义词,具体来讲比如娘们儿、贱人、祸水、泼妇、悍妇、母老虎、孀妇等等。

[国学探微]现代汉语中的性别歧视

[国学探微]现代汉语中的性别歧视
汉字对女性的歧视,集中反映在女旁字上。许多贬义词都离不开一个“女”字。如妖、奴、奸、婪、妄、妒、嫉、婊、娼、妓等等,甚至出卖色相的男性,也只能被称为“男妓”,非要硬拽一“女”来陪衬不可。据《辞海》初步统计,汉字中的女旁字共257个(含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古今字)。涉及褒贬评价的共100个,其中褒义的有47个,贬义的有35个,褒贬参半的有18个。当然,许多褒扬之词也不离“女”,如好、妙、娆、妩、姣、婷、娴、嫩、婉、娇、婧、妩媚等等。但这恰恰说明,“好”“孬”都与女性有关。因为女性只是被观赏物,是客体,而男人才是观赏者,是主体。客体,只能被动地被主体评判。观赏者(主体)则无所谓“好”“孬”,他的功能只是对被观赏者(客体)进行褒贬、判断、评定。所以,这类或贬或褒的字、词,大都与男性无关。早在50年代,就有人写信给当时的中华妇女联合会,指出汉字中的有些字是“含有侮辱妇女意义的遗物”,主张“彻底消灭今后文字上的男女不平等现象”,建议废除“愧、嬲、女赖”三个字,改造以下16个字:“奸、妒、嫉、偷、娼、媸、女其、奸、奴、娱、媚、妨、嫌、姿、妄、婪”。这封信发表在《中国语文》1952年第七期上。1983年9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的《语言学基础》指出:“汉字有的在结构上表现出阶级偏见,如‘妇’字,是‘女’和‘帚’构成的,‘帚’是扫地的人,表现出对妇女的歧视。”另外,汉语中一些脏话、咒语常常以女性为辱骂对象,如他妈的、操他娘的、入他奶奶的、滚他妈的蛋、放你娘的狗屁等等。
四、如何看待现代汉语中的性别歧视
对于汉语中存在的性别歧视,有人可能认为这毕竟只是一种已无实际影响的“历史残余”,所以不必如此“小题大作”。但问题在于,语言不仅仅是社会历史传统的消极反映,同时又“无意识”地强化这种语言中的观念和概念。事实上,“以最精细微妙方式向人们施加力量并且最不容人们抗拒的一种社会现象是语言。这套与特定的思维内容相关联的符号系统有武断的性质,你要用它,就得不折不扣地尊重它的条件。”“在成长中的儿童缓慢而痛苦地适应社会成规的同时,他的祖先积累了数千年而逐渐形成的所有思想、理想和成见也都铭刻在他的脑子里了。”(《语言学概论》)

从语言文字说性别歧视

从语言文字说性别歧视

也就是说 ,前者是社会视角 ,后
者则 仅 仅 是 男 性 单 方 面 的 视 角 。从男性视角看女性 ,带有
□ 陈道贵
庸俗的性感成分 ; 只注重女人
艳丽的外表 ,甚至把女人当花
看 ,以满足自己的感官享受 ,正
如荷花被称为芙蓉 ,就是“女为Leabharlann 夫容”之谐音和寓意 。这种视
角 ,对女性是不公平的 ,甚至埋
藏着不利于女性的婚姻危机 ,
大哲学家尼采就一针见血地指
出过 :男人说他爱女人 ,其实说
的是要享受女人 。所以 ,诸葛 亮娶 丑 女 为 妻 之 类 的 例 子 是 “千年等一回”才有的故事 ,发 生的概率真正是凤毛麟角 ; 常 见的现象倒是 ,糟糠之妻和人 老珠黄的女人在男人眼里往往
郭璞《游仙诗·京华游侠窟》,唐人李善在《文选注》中作了较为详 细的注释 。依李善注 ,诗中“未若托蓬莱”之“蓬莱”系仙境之代称 ;而 “安事登云梯”之“云梯”则指“仙人升天 ,因云而上 ,故曰云梯”。与此 相关 ,他还将“进则保龙现”“、退为触藩羝”之“进”、“退”解作“求仙” 与“处俗”。如此注解 ,自然与诗题“游仙”吻合 。但后世却出现了一
解 ,此解与该诗强调隐遁并无不可调和的矛盾 。
24
至老夫可以娶少妻 。这种价值 的“蓬莱”视为“蓬篱”之误 。《( 文选平点》,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年
观念 ,使女人遭到惨败. 而男人 版第 91 页) 。其后 ,程千帆又依据音韵学理论 ,详考“蓬篱”与“蓬莱”
获得了双重的胜利 。 正如一位西方哲学家所说
的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 ,它 的每一个词 、每一句话都与文 化传统 、历史因由相联系 。因 此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 说 :汉语言文字 ,传递出了汉民 族传统文化中无限多的东西 , 性别歧视是其中值得检讨的内 容之一 。

语言文字中的性别歧视

语言文字中的性别歧视

浅析语言文字中的性别歧视摘要:语言文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结晶,不仅记录了中国古代的物质和精神风貌,而且沉积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汉字既体现了造字者的思想,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观念,从文化学角度分析语言,可以发现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

本文以汉字系统中的“重女轻男”、职业称谓以及习语中褒贬的不平衡为切入点来分析文化中所反映的女性性别歧视。

关键词:汉字;职业称谓;性别歧视;产生原因语言文字不仅记录着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还积淀着一定的社会文化和心理内涵。

李大遂在《简明实用汉字学》中说:“汉字最能反映中国文化特色”。

的确,从汉字的构造可以看出性别歧视的痕迹,被打上了男尊女卑的烙印,如“女”部字。

甲骨文“女”字像面朝左跪着的一个人,上身直立,两臂交叉放于胸前。

从众多以女字为偏旁的汉字也可看出女性卑下的社会地位以及所受歧视。

本文仅就有关古代女性地位的部分汉字和熟语,来考察这一现象。

一、汉字系统所反映的性别歧视女旁汉字以其形象性负载着早期人类对女性价值的肯定。

汉字不仅真实地记录了古代社会的变迁,而且形象地反映出两性关系的微妙变化,形成了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封建伦理观。

从《说文解字》中可以看出汉字系统“重女轻男”,以“男”作偏旁构成的字只有“甥”“舅”“嬲”等几个。

而以“女”为偏旁构成的字仅在《说文》中就多达238个。

下面我们就以感情色彩来分类,分析“女”旁汉字所传达出的的内涵。

(一)表褒义的字词从“媒、妁、妍、姱、嬿、娈、妩媚、婆娑、妖娆、娉婷、婀娜”等字词中我们不难发现,古代文化中认为“女子之好”多为“相貌之美”或“姿态之好”。

少量的含“女”的字词也提及了性格举止等方面的要求,如“姁姁、娖、娴、娓娓”等。

但是这些性格举止方面的要求也基本上是以封建时代男性的审美要求为核心的,以男性的评价体系为标准。

(二)表贬义的字词“女”部首的字也有许多表示不雅意思的字词,如“婪、奸、妄、娼、妓、妖、嫉、妒、姘”等。

考察一下汉字的起源就不难发现,这种现象是和封建社会女子低微的地位有关的。

汉语成语的性别歧视

汉语成语的性别歧视

汉语成语的性别歧视
汉语成语是汉语中一种很常见的说法,它们表达的含义不仅深刻,而且有着深远的影响力。

然而,仔细研究这些成语之后,却发现其中存在着性别歧视的倾向。

对于这种性别歧视,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国外,都有很多专家和学者表示非常担忧,并积极提出一些解决思路。

一方面,在我们的社会中,男性被赋予更高的地位,而女性被视为次要的群体。

这种性别歧视在汉语成语中也有所体现。

比如,“不
要含糊不清,更不要被耳濡目染”,这是一句很常见的成语,但是却
有性别歧视倾向这句成语只提到男孩子,而没有提到女孩子,直接向男孩子施加了压力,显示出一种非常明显的性别歧视。

另一方面,汉语成语中的性别歧视还反映出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

即,男性由于具有特殊的地位,因此被视为家庭的核心,并有责任维护家庭的尊严,而女性则被视为次要的家庭成员,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社会地位上,都处于较低的地位。

比如“出身显荣”、“有夫之妇”、“一夫当关”等成语,都很明显表达了性别歧视的倾向。

最后,性别歧视是汉语成语中存在的一个隐患。

对此,应该加以重视并开展相应的解决措施。

首先,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更严格的“审查”政策,坚决抵制和禁止性别歧视的成语。

其次,在新成语的创造中,可以加强对不同性别之间的平等关系的反映,使之更具有包容性和正确性。

此外,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还可以继续加强教育,在孩子们的思想意识上加强对平等、尊重、包容之间的认识。

总之,性别歧视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也是汉语成语的一个重
要现象。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汉语成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从而创造一个性别平等、尊重和包容的社会环境。

性别歧视在语言中的表现

性别歧视在语言中的表现

性别歧视在语言中的表现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你会发现很多有趣的语言现象,收集这些语言现象,进行整理归纳,一些埋藏在语言现象下面的语言规律就会显现。

本文就结合汉语与英语的例子,谈一谈性别歧视在语言中的种种表现。

先来看汉语的情况,在汉语中,性别歧视主要体现在亲属称谓、社会称谓以及称谓语缺环等几个方面:一、亲属称谓与男尊女卑1.男女有别与母系轻视现象男性女性的差异成为区分亲属称呼的一个基础,表现为性别、系属、姓氏二者为一体,男性与父系儿子系、同姓化相一致,女性与女儿系、异姓化相一致。

父系名称区分细致,母系名称区分简单,父系亲属常不加标记,如“公公”“婆婆”“爷爷”“奶奶”“孙子”“孙女”“侄子”等。

视父系男性亲属为自己人,而母系亲属名称常为有标记的。

如“外公”“外婆”“外甥”“外甥女”等,强调一个“外”字,形成内外有别的现象。

即使是同父系亲属,男女差异也造成称谓的分野。

如父亲的哥哥叫伯伯,弟弟叫叔叔,而父亲的姐姐和妹妹只有一个称呼“姑姑”。

“姑姑”虽与伯叔同姓氏,但因为是女性,她的子女不再延续她的姓氏。

所以,姑姑的子女与舅姨的子女一样均称“表”亲;而伯叔的子女则称“堂”亲。

这种不对称性反映了很强的宗族观念,对女性具有很强的排斥性,歧视女性的倾向非常明显。

2.从夫、从子称呼女性从夫、从子称呼的现象至今仍有保留,如跟随丈夫称呼其所有的亲属,跟随儿女叫“他大伯”“他二叔”等。

称丈夫的姐妹为“姑”。

社会称谓中,跟随丈夫、儿子称其上属、同事和朋友。

现代口语中的“小叔子”“小姑子”等就是从儿称呼。

3.夫妻称谓与男尊女卑夫妻虽没有血缘关系,但长期生活,耳濡目染,感情融合,形成一种难以割舍的亲情。

夫妻间的称谓常带有亲昵意味,如“老头子”“老婆子”“孩子他爸”“孩子他妈”“老婆”“老公”等面称,“爱人”“先生”“太太”等背称。

分析夫妻间的称谓语,也存在男尊女卑的现象,如妻子介绍丈夫时常说“我先生”“我爱人”“孩子他爸”“当家的”等,旧时称“官人”“相公”“老爷”的居多,都是尊敬的称呼;而丈夫介绍妻子时却大多存在谦卑的称呼,如“堂客”“屋里的”“烧锅的”“烧火的”“媳妇”“我家的”“婆娘”“做饭的”等,旧时多称“内子(人)”“贱人”“愚妻”“拙荆”“拙妻”“贱内”“山荆”“荆妇”等。

英汉语性别歧视现象的对比研究

英汉语性别歧视现象的对比研究

英汉语性别歧视现象的对比研究一、本文概述性别歧视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它在各种语言和文化中都有所体现。

本文旨在对比研究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以期揭示两种文化对性别问题的不同看法和处理方式。

通过对比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语言、文化和社会性别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文首先将对性别歧视的定义和类型进行概述,以便为后续的对比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接着,我们将从词汇、语法、语用和修辞等角度,分析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探讨它们在不同语言结构中的表现形式。

我们还将考察社会文化因素对性别歧视语言的影响,以及语言如何反映和塑造社会性别观念。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期望能够揭示英汉两种语言在性别歧视问题上的异同,以及这些差异背后的文化和社会因素。

我们也希望本研究能够引起人们对性别歧视问题的关注,促进性别平等和尊重的社会氛围的形成。

本文旨在通过对比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探讨语言、文化和社会性别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为社会性别平等和尊重的推进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二、文献综述性别歧视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不仅影响着个体的认知和行为,还深刻反映了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和历史背景。

近年来,随着跨文化交流的不断加深,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可以发现英汉两种语言在性别歧视表达方面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显著差异。

在英语中,性别歧视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词汇选择、语法结构和语用习惯等方面。

例如,某些职业或领域的词汇往往与某一性别相关联,从而限制了另一性别在该领域的参与和发展。

英语中还存在一些性别特定的代词、形容词和动词等,这些语言结构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性别歧视的观念。

在语用层面,英语中的一些习惯用语和表达方式也反映了性别歧视的现象,如“man's world”(男人的世界)、“man-made”(人为的)等。

相比之下,汉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则表现出一些独特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语中性别歧视的体现及成因
作者:颜妮李光莉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0年第06期
“语言本是人们沟通的工具,没有性别之分,但由于男女的社会分工、性格特色和生理特点不同,每一种语言都深深地打上了性别的烙印。

”人是语言的创造者和使用者,在语言的创造和运用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人的主体意识。

人有男性、女性之分,语言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有性别特征。

语言之中及其背后蕴藏着丰富而又深刻的两性意识。

语言中的性别歧视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
汉语亦如此。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奠基石,它像一面镜子,清晰的反映出社会上的种种现象,包括传统的男女有别思想。

本文从汉语的词汇着手,来探析汉语中的性别歧视,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一.汉语词汇中性别歧视的体现
1.“他”而非“她”掌控的世界
汉语第三人称代词中,书面上能够区分性别的是“他”和“她”,但特指男性的‘他”同时具有兼指两性的双重功能。

一般情况下,在不能确认性别时,人们习惯用“他”,而不用表示女性的“她”。

如:
(1) 待到伟大的人物成为化石,人们都称他伟人时,他已经变了傀儡。

(华盖集续·无花的蔷薇)
(2) 牺牲为群众祈福,祀了神道之后,群众就分了他的肉,散胙。

(两地书·二二)
对于男女组成的群体,通常用“他们”而非“她们”来称代,即使是男少女多,也是如此。

例如:
(3) 洪常青和娘子军的女战士们星夜固守着山头,他们面临的危险和困难是难以想象的。

在词法构造中,有上位词和下位词之分。

男本来只是“人”的下位概念,可是在表示第三人称时,用“人”作为意符,隐隐然“男”与“人”之间可以划等号。

“她”是现代汉语里常用的一个人称代词,专指第三者的女性。

我国古代没有这个字,到了20世纪20年代才出现。

几千年来,似乎无人觉得有作此区分的必要。

用“他”字做第三人称代词,可代男性,也可代女性。

“五四运动”前后,有的文学作品也用“伊”字来指女性,如鲁迅的早期作品。

1918年,我国新文化运动初期重要作家、著名诗人和语言学家刘半农在北大任教时,第一个提出用“她”指代第三人称女性。

一时轰动全国。

“她”字一出现,就遭到封建保守势力的攻击和反对,但却很快得到人民群众的承认、称赞,并被广泛使用,各种字典也都收录了这个字。

其做法是将“他”的人字偏旁的“人”改为“女”,构成他/她(人/女)的男女对称。

“女”字在造字之初就表现了对女性的歧视。

甲骨文“女”字像面朝左跪着的一个人,上身直立,两臂交叉放于胸前。

小篆“女”字像一个人屈膝剑衽为释。

这中间所反映出的历史下意识是耐人寻味的。

“他们”可以指男性,也可以指男女混合的集体,而“她们”则没有这个资格。

此外,一些专指男性的名词也包含了女性,如汉语中的“子”既指儿子,也指女儿,子是不分性别
的。

“子孙、子弟”实际上也包括了女性。

但“子”用于尊称或贵称时则指男性。

以“子”称人,表示尊敬。

如先秦诸子中的孔子、孟子、荀子、韩非子。

“子”的男性专用尊称、贵称,充分体现了中国历史上男子的社会地位。

这些都反映出用表示男性的名词或代词表示概括和泛指是很普遍的现象。

2.尊“男”贬“女”
2.1词语的标志
著名的语言学家格林伯格(Greensburg)提出了标志(marked)和无标志(unmarked)理论。

语言中的标志现象极为普遍,任何一种语言都有着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标志现象存在。

标志现象既是语言本身所固有的特征,也是社会、文化的产物。

一般来说大部分表示男性的名词都是无标志的。

因此,被习以为常地认为是标准的,指男性的词通常也是中性词。

而专指女性的时候,则加上女性标记。

如表示某些职业词时,女博士、女教授、女作家、女科学家、女司机等类似的说法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再有,媒体或者各类大型会议在公布人员名单的时候,通常男性的名字旁无任何标记,而女性的名字旁通常用括号注明“女”。

2.2词语的不对称性
词语的不对称指相对男性与女性对应而言,语言里有用来指称男性的词却没有相对应的用来指称女性的词;反之,语言里有用来指称女性的词却没有相对应的用来指称男性的词。

比如:汉语中某些词特指女性却没有与之相对应的专指男性的词。

如当丈夫去世后妻子被称为他的“遗霜”,但却没有相应的词来称呼妻子去世后的丈夫。

男子在妻子去世后再婚称“续弦”,其新妻称“填房”,却没有相应的词指寡妇再婚以及她再婚的丈夫。

另外,如“泼妇”“水性杨花”“红颜祸水”等都是专指女性而没有与之相对应的指男性的词语。

传统社会所讲的“英雄好汉”,“英雄豪杰”等等似乎是男性的专称。

用来指称女性的词是站在男性的认知角度产生的,在深层次上透视着“男本”思想。

2.3词序的不同
我们还可以从词序的先后顺序上看出歧视现象。

汉语中很多在表示男女的词语并列出现的情况下,遵守的一般是“男先女后”的顺序规则,如: 夫妇、夫妻、父母、叔叔阿姨、弟弟妹妹、才子佳人、男婚女嫁等。

汉语中有时会出现“他或她”或“他(她)”的用法,但在排列上仍然是男先女后,如:
他(她)是谁?来自哪里?
当然这种用法比较少见,常常是用泛指的“他”来取代“他”或“她”。

这种排列先后虽是一种习惯,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社会的价值取向。

英国语言学家利
奇曾经指出,在关系对立中存在着一个显示倾向性的支配因素。

第一个词似乎表示了关系的支
配方向。

也就是说,虽然决定两个并列词前后顺序的因素是多样的,但往往是语义上显著的、文化上占优势的一方位于首位,在谈论关系时,人们大都把这个词放在另一个词之前,或者只用这个支配词语。

他还指出,对立词语间的这种不平等关系似乎确实有心理上的依据。

如果把上面处于并列联系中的两个词调换一下位置,意义虽然没有改变,却显得很别扭,就不那么符合该语言的表达习惯了。

二.词汇性别歧视形成的原因
1.传统文化的影响。

古代汉文化中的男女从一出生就深深地印上了阶级的烙印。

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载裳,载弄之璋。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的记载。

人们的观念和思维模式在中国古代就带有“性别歧视”的标记。

漫长的封建社会,儒家的传统观念以及封建礼教长久地压制着妇女。

这种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的植于中国人的大脑中,并外化为一种汉民族特有的语言性别差异现象。

2.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因素。

经济原因是导致性别歧视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个人或一个群体在社会中的经济地位越高, 其相应的社会地位也就越高。

随着生产资料和生活方式的更迭, 男性逐渐被推上社会的主导地位。

“男权中心”便成为一种社会秩序及行为规范,男性成为人类文化的最高代表,成为社会的主宰,女性则处于从属、陪衬地位。

男性主宰一切,这样的变化必然要反映到语言中来。

3.生理与心理因素。

生理学研究认为,女性在体力的持久性方面比男性强,因此,在从事琐碎的家务方面,女性大多表现出了比男性更多的耐力。

从女性心理方面看,长期以来,男性意识为社会的主流意识。

在这样一个男权主导的社会里,许多女性已习惯了将自己定位为男性的附属。

West和
Zimmerman(1998)认为,女性并不是生来就受到男性的控制,处于社会的底层,而是受到太多的社会规约的影响。

三.总结
语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及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语言使用者的社会价值观,文化积淀和民族思维方式。

语言本身无优劣之分,而是由社会或使用语言的主体——人所创造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当代的女性地位的不断提高,语言的这种差异也逐步引起人们的关注,但是“性别歧视”在语言中,在人们的内心深处是不可能在一夜之间消除的。

要从根本上革除语言中的性别歧视首先必须消除存在人们思想意识中的偏见。

这一问题的解决还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但它至少代表了一种潮流和趋势。

希望随着男女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在使用由祖先流传下来的带有性别歧视的语言时,已不再存有偏见。

参考文献:
[1]Lakoff.R. Language and Women’s Place[M].New York: Harper & Row Publishe rs,1976
[2]Pauwels,Anne. Women Changing Language[M]. London & New York: Addison Wesley Longman, 1998.
[3]白解红,性别语言文化与语用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4]郝红艳,性别语言差异原因分析[J].洛阳大学学报,2006,(9).
[5]钱进,语言性别差异研究综述[J].甘肃社会科学,2004,(6).
颜妮,李光莉,女,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