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市场转型讨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由于政府中那些具有控制权力的人 – 能够决定并制约社会中为争夺报酬竞争规则, – 因此权力可以对这种竞争的后果产生深远影 响, – 最终制定出来的法律往往也是保护精英阶层 利益的。
• •
把权力和市场作简单的二元对立分析, 似乎并不能揭示市场转型过程里中国经济 社会的特徵。
• 随着90年代后期对腐败的批判日益尖锐, • 以为在行政权力的主导下推行市场化能建立真 正的市场机制,被证明只是一个幻想。
2、“权力资本化”现象
• 过去10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实际发展表 明,尽管市场化转型不断取得进展,但是行政 权利似乎并未让位给市场;
• 组织层面的观察指标是单位的所有制性质(国 有、非国有)以及单位的行政级别, • 个人层面的观察指标是党员身份和是否从事拥 有再分配权力的职业。
•
根据上述有关权力的界定,可以把权力理 解为: • 在占有、分配单位内各种机会和资源的过程 中,“再分配者”能顺利地贯彻自己意志的能 力。 • 干部的身份与权力并不完全等同。
• 一方面给了权力拥有者们任意运作时间和空间; • 另一方面又阻碍了市场转型过程中正常的新型 契约关系的建立。
• 正如罗纳.塔斯(Akos Rona-Tas)所指出的,
– 在市场化的过程中,具有再分配权力的人经历了将 权力转化成社会网络资本,然后再由社会网络资本 变型为私有财产的过程。
5、双重转型
• 即参与者从自己利益出发选择行动,其结果对 双方都有利。
• 白威廉、麦宜生的“政治与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双重转型”一文曾透彻地分析了中国市场化进程中 隐藏着的政治逻辑。
• 把中国在80年代中期自上而下放松中央政府的 控制 • 视为一种非正式的讨价还价机制得以发挥作用 的结果。
• 白、麦把中国的“政治市场”归为三种类型: • 一是工人和管理者之间、管理者与国家科层组 织之间的正式与非正式的讨价还价。
• 中国社会的市场转型并非纯粹靠市场“无形的 手”的推动,在很大程度上还靠政府强大的 “有形的手”。
• 建立在这两种力量的巧妙结合基础上的中国社 会变革可以说是世界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特例。
• 市场制度并不处在真空之中, • 需要只有政府才能提供的法律和规章制度体系;
– 政府官员在这个过程中为了个人利益而干预市场活 动, – 必然会把血缘、亲缘、宗族、地缘等因素带进市场 交换过程中, – 这就势必造成市场中“特殊主义”的严重存在, – 这种现象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表达就是不公平竞争。
• 倪志伟 • 把波兰尼和匈牙利裔美国社会学家泽林尼 (Ivan Szelenyi)有关再分配经济的论述 • 运用到分析“国家社会主义”的市场转型过程 之中,提出了: • 市场权力、市场动力、市场刺激等命题,
• 并据此构思了他的“市场转型理论”。
– 原来支配着集权体制的行政权力称为“再分配者”, – 依托市场体制运作的企业或个人称为“直接生产 者”。
– 这样市场便会成为一种妥协性的类型, – 它既依赖于某种潜在的经济能动性, – 又依赖于更具参与性的政治体制中的讨价还价。
• 第二种是基于国家官僚和国有企业之间需要继 续保持联系而形成的。
– 由于国家官僚控制原材料和销售渠道、可以为国有 企业提供庇护, – 因此与官僚们保持紧密的网络关系对企业有利, – 这种对双方都有利的关系具有相当的持久力。
• 第三种是地方政治。 • 市场机制的扩大不是使地方保护主义消失,而 是使其由传统形态转变为现代形态, • 即地方精英在国家和地区充当了沟通纽带和中 介人的角色。
– 地方政治活动家所广泛拥有的具有经济价值的对外 社会联系 – 使其成为具有相对持久力的广义交换模式中的一个 组成部份, – 从而使与之交往的企业容易处于地方政府网络的保 护之中。
• 权力和“市场”如何互利? 如果制度转型完全由市场机制主导,那么旧体 制的权势者就可能在转型过程中失去权力和地 位。 • 在原来的政治权力不肯退出决策领域,而新生 的市场经济活动又处处受制于政府机构的控制。
• 这时,“市场”和权力这两方就可能意识到, • 与对方合作可能更有利于自己获利, • • • • 结果双方之间的关系 既非纯粹意义上的对抗, 也非完全意义上的合作, 而是“对抗性合作”或称“合作性博奕”,
• 指社会主义国家中从事国家和经济部门管理工 作的官僚,其制度基础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其 再分配过程。 • 这些人不仅控制着生产活动, • 而且还掌握着分配公共财产的权力。
• 边燕杰、卢汉龙则认为, •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精英 • 兼具政党国家“再分配”功能代理人和 控制功能代理人的角色。
• 边燕杰提出, • 应从组织和个人两个层面分析研究中国“单位 制”中的权力,
•
在中国的改革中行政权力的“含金量”之所 以并未下降,甚至还越来越高, • 与中国的制度转型路径有直接关系。 •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一种局性部改革,目前 所建立的也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
– 虽然指令性计划被废除了,银行贷款代替了政府拨 款,绝大部份商品的价格放开了, – 但这些经济改革都是在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状况下 推行的,因此这种市场化改革并未触及现行政治体 制保护下的权势者的利益和权力。
• 到底中国的经济转型过程的主要特徵 • 是“市场排斥权力”还是“权力主导市场”? • 国人的直观感觉可能更接近于后者, • 可是倪志伟却支持“市场排斥权力”的判断。
• 他认为: • 中国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将根本改变行政权力在 资源配置过程中的支配性地位;
– 随着从“再分配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 权力、刺激、机会会有利于“直接生产者”, – 而对“再分配”权力的拥有者不利; – 向市场协调的转变越彻底, – 经济交换就越不可能根植于干部网络之中, – 市场中的“直接生产者”们(尤其是私营企业主) 通过市场的自由运作可获得当权者们原来掌握的权 力资源。
– 那些虽然具有干部身份的普通办事员、公务员、职 员等,由于并不掌握“再分配”资源的权力,因而 只是充当着“被分配者”的角色,并不具有实质性 权力。 把拥有实权的干部与具干部身份的一般职员 的收入混为一类,无法分解开来分析。
4、魏昂德“政府即厂商”的观 点,
• 指政府作为“裁判”和“球员”的双重 角色参与市场改革的过程。 • 这种特点却常常被经济学家所忽视, • 他们倾向于假设中国转型中的经济体制 就是典型的市场经济。
关于中国市场转型讨论
市场转型过程中原来支配着集权体制 的行政权力是否会让位给市场机制?
国际学术界围绕这个问题曾经有过很 热烈的讨论。
1、权力让位于市场?
• 1989年10月《美国社会学评论》杂志 • 发表了美国社会学家倪志伟(Victor Nee) 的题为“市场转型理论: • 国家社会主义从再分配向市场的过渡” 的论文,提出了他构建的“市场转型理 论”。
– 一方面直接生产者和经营者确实获得了较大的自主 权,
– 另一面原掌握再分配资源的权力拥有者依然支配着 经济活动,
– 后者的权利仍然有效,并由此产生了普遍的“权力 资本化”现象。
•
“权力资本化”的制度背景
权力在社会学中被认为是社会地位的重要 指示器。 • 韦伯认为,“权力意味着在一种社会关系里哪 怕是遇到反对也能贯彻自己意志的任何机会, 不管这种机会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
• 中国社会政治的最大特徵是高度集权的专制主义 不仅空前发达而且长期存在。 • 这种政治模式及其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基础 • 对于国家与社会之间新型关系的重新建构是一种 严重的障碍。
3、“再分配”权力人
• 无论是吉拉斯在50年代提出的“精英阶级” • 还是泽林尼70年代提出的“再分配精英”的概 念,